金融类学生范文

2024-05-15

金融类学生范文(精选12篇)

金融类学生 第1篇

从宏观角度看, 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总体就业矛盾, 进而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金融危机对宏观就业形势具有较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但相应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在近年来每年大量新增劳动力、失业群体再就业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背景下, 宏观就业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有效扩大就业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从衡量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指标——就业弹性来看, 自1978年至2007年总就业弹性的平均值只有0.196 (不包括1990年) (1) , 也就是1%的经济增长只能带来0.196%的就业增加。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 自1992年至2007年的平均就业弹性仅为0.104。经济增长是创造就业岗位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促进就业, 国家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并且强调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在宏观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 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这种宏观就业的供求矛盾。受金融危机影响, 而今, 我国自2003年至2007年长达5年连续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保持10%以上的势头停止, 2008年中国经济在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 预计2009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加剧了总体就业形势困难, 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可以用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从微观角度看, 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微观主体, 其劳动力需求状况从微观角度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当前, 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 处于其中的企业经营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某些行业如出口贸易行业影响更甚, 近期广东出现的部分中小企业倒闭虽然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来自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小企业倒闭已经导致了农民工返乡潮。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必将减少对员工的需求, 减招或者不招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将面临下降的需求状况, 这对本来已经较为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来讲更是雪上加霜。虽然也有少部分企业借此机会招聘名校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 但这毕竟是少数, 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无实质性意义。

金融危机除了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外, 还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心理、期望薪酬等会有较大影响, 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或者过于降低要求等情况, 这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显然不利。

大学生就业难,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体制与劳动就业体制的变迁。从改革开放之初的高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到高校毕业生供求逐步紧张, 再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 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问题的严峻性, 也显现了高校毕业生作为特殊就业群体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就业形势严峻使得原来不太受关注的职位成了诸多高校毕业生竞争的目标, 而金融危机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是随着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下降, 使得高校毕业生缺乏较强的竞争力, 社会上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有一种偏见, 这种偏见也影响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2009年硕士研究生还将进一步扩招, 其原因之一是有效应对就业困难, 但是以这种简单的扩招来应对就业困难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算是推迟3年, 就业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而且依靠这种措施所能解决的就业人数也较为有限。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些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 如上海市出台了六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在金融危机对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 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教育部2008年12月1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也提出了从七个方面努力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是从根本上来讲, 必须有效破除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体制机制障碍, 不断通过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岗位,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外, 最根本的是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努力营造良好的宏观就业环境, 尽量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宏观基础。同时,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 不断完善全社会的创业环境, 促使大学生切实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真正转变就业观念, 充分发挥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企业与个人的合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另外, 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在外需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 进一步拉动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极为必要, 而且扩大消费需求本身将进一步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 从而有利于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发挥消费需求作用, 有必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深化改革, 切实减轻社会保障负担, 尽力消除预防性储蓄;不断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完善消费供给, 创造更多的消费机会, 尤其是要着力提高农村消费需求。通过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努力使我国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努力消除金融危机影响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有必要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在中央政府出台有效政策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地方政府有必要根据当地实际, 出台一些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措施, 包括从户籍、档案、资金、提供实践机会等多方面有效促进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 高校要不断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 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高校在专业设置与办学理念上有必要转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 适当延缓扩招的步伐, 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要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有必要从资金、技术、场地和户口等多方面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 从政策上为其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 形成有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 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高校毕业生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要有坚定的自信心, 同时也要适度调整心态, 先就业再择业, 根据就业、职业、事业的顺序, 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争取有效就业。在此过程中, 高校毕业生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 既要自身主动转变就业观念, 社会与家庭也要给予正确引导,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外部环境。要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 大学生也要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注释

2018年大学生金融类实习报告 第2篇

2018年大学生金融类实习报告1 进入金融行业是我一直以来的职业梦想,所以我选择了一家投资公司实习,成都金博投资有限公司属于一家投资类的公司,是投资市场与广大客户之间的桥梁,并且黄金外汇市场是相对较新且在迅猛发展的金融市场,在这里实习会使我得到一些较好的锻炼。

实习的一个月很快就要结束了,再回首这充实的一个月,我感到收获的不仅仅是成长,它使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即将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几个部分是我实习期间记实的工作体验与感受。

在大四上学期通过智联招聘进入成都金博投资有限公司实习,在实习的一个多月来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丰富完善了各种专业知识体系并通过实践增强了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力。一开始公司就为新进员工制定了完善而严厉的培训计划,在这期间我对公司文化,经营理念以及组织构架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同时通过去各个项目实地调研及分析其他项目的利多利空在专业时间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在实习期间始终以学习的姿态对待每位员工,在为人处世上也坚持与人为善的原则。通过实习期的锻炼,现在的我在业务能力和客户问题的处理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虽然还有很多缺乏经验之处,但我始终以学习的态度去接受每天的工作。

熟悉金融市场。

成都金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成都金融市场的新锐,公司积聚了多位多年从事金融投资经验的分析师和管理人员。公司主要从事国际现货黄金交易(电子盘炒黄金),有着优秀的分析和管理团队。公司秉承“客户利益第一,达到稳定持续盈利,双赢,互利”的经营理念,努力为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提供卓越的投资平台以及精准的市场分析指导咨询服务!公司已与香港恒通集团下属恒通金银业投资有限公司(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类会员067号)以及其他知名金融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文化:金市博弈,创造奇迹。

金博让财富飞起来。公司秉承“客户利益第一,达到稳定持续盈利,双赢,互利”的经营理念,努力为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提供卓越的投资平台以及精准的市场分析指导咨询服务!公司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一切为客户着想,竭诚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专业信息服务。并以此推动公司和谐快速发展!

企业宗旨:

1、客户至上:以客户业务为中心,以客户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从客户利益出发,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可以为您提供:高效、实事、专业的投资咨询。公司有先进、专业的技术支持,公司众多一流人才的深层磨合,对最新金融实事执拗的探讨精神,使我们能够保证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应用,最专业的服务;

2、人性化的管理:公司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大家在一种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工作。

3、尊重个人:作为金博的员工,不论职位的高低、分工的不同,都将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公司给予员工同等的机会,鼓励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为员工制定与公司发展步调一致的个人事业发展计划。成都金博倡导“专业、务实、高效、诚信”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有学识的、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才。

4、团队合作:在工作中,公司强调相互尊重、理解和有效的沟通,从而在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在公司实习的期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公司根据我的特点和性格,给我的定位是做客户开发方面的工作,公司每位员工进入公司时的第一份工作都是销售,这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硬性要求。从销售做起这样才能够方便以后开展更多工作,我被分配到市场部,我主要是跟着经理学习销售,在他的带领下我总要从事以下几点具体的工作:

熟悉整个产品

对产品的了解是销售的第一关键之处,要对自己的产品了如指掌才能去说服感染其他的人,而产品的组成又是分很多种不同情况的。黄金是件不太一般的物品,消费者在消费是也会花很多心思在上面,一旦介绍失误就会为公司和自己带来一连串的麻烦,也该消费者本身带来很多不愉快。

熟悉整个销售流程

销售是份很有学问的工作,每天和不同的客户谈产品。客户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每天都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小事,也就是这些复杂的小事在一步步的锻炼着我,一开始总是以学生的姿态去处理那些事情,但最终发现这是非常错误的,这也使自己走了很多弯路。销售的售前,售中与售后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处理时的心态上也需要有很大的调整,客户总是有无限多的问题,但怎样去吧这些问题化整为零,是需要一些人格魅力去解决的,而不是单单靠嘴皮子功夫。销售之后的工作也是复杂多变的,客户的维护,操作方面的建议等,无形之间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些心理压力。心态上怎样去处理好这些事是最关键的,特别是做为还没出校门的学生,职场上是没有太多人情味的。

实习期间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不论在专业上还是心态上。对于整个行业的了解及见解的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入行之前只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真接手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欠缺工作经验和能力。

工作是枯燥的,但怎样使得枯燥的工作变得色彩斑斓起来?充满激情的工作,抱着美好的信念开心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发掘新的学习资源与理念,不断积累经验。刚刚工作时,由于整个投资市场处于观望期,来现场的客户少之又少,很多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都不佳,这个时候也是我努力积累的时候,认真的对待每一组客户,不管有没有希望成交,就当作是对自己实战的训练。

工作后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也利用休息时间借了很多专业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各种书籍的阅读也是厚积薄发力量积累的源泉之一。在专业书籍学习之余重要的还有为人处世的原则,一直以新人自居,但事实证明职场没有新人,只有做得更好才能适应工作节奏的变化。

一个月的实习工作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是的成长过程,积累了很多知识与经验,在这过程中也突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如做事不谨慎,对公司制度的执行度不到位,但总的来说,我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我不妥协不气馁的精神。这些经验丰富了我的职业生涯,也使得我能更加成熟理智的面对接下来的工作挑战。我得到更加宝贵的东西就是经验与自信。我不再害怕社会激励竞争的到来,我将会更加真诚的对待以后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相信有了这次实习的成功经历,我们会在以后的岗位上走的更稳做得更好。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象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诚还是十分的重要,它能使淡漠的情感亲密起来。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真诚待人,诚实做事”.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

实习这一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创业之路做准备。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习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结合这次的实习情况,也让我对当今的大学生实习有了一点看法。

对自己的意见

(1)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身边的同事就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自己为人处事的正确原则。

(3)要有热情和耐心,无论在哪个行业,热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

(4)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却可以让你学到更多东西。

对学校的意见

(1)教材应重视实际应用,体现学科的实用性,避免与社会实践脱节,重视自学功能,增强通俗性和易懂性,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2)教师应构建冲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注重理解,教会学生分析。

(3)学校多提供寻找就业信息的平台,新增职业指导项目,解决实在的问题。

(4)学生自身也应良好的配合教师教学发展的计划,多补充自身不足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

2018年大学生金融类实习报告2 今年暑假,经过重重关卡——简历筛选,面试考核,我很荣幸被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录取为暑期实习生,分配到公司旗下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也在公司的作为标杆性的营业部—&md本站声明:本文章收录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说明,本站立即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今年暑假,经过重重关卡——简历筛选,面试考核,我很荣幸被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录取为暑期实习生,分配到公司旗下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也在公司的作为标杆性的营业部——止马营营业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这短短4个星期多的实习生活,自然是收获颇丰,不仅对证券公司的日常工作流程有了实地的、细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批有十几年的证券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在此,我应该称他们为指导老师),在与长辈们和同龄人的交流中以及自己的实习期间的耳濡目染和亲身体会,我对于证券行业有了一些颇深的认识。另外,这次实习经历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明确了自己当前的不足,以及自己需要在学校为未来做些什么。

感谢面试我的人力资源总监李总,谢谢您给了我这次实习的机会;感谢营业部总经理马总,谢谢您对我们实习生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感谢实习生团队带头人季总,谢谢您每天晨会上对我们工作的细致指导和尊尊教诲,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总,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不厌其烦地解答我奇奇怪怪的问题的耐心,您的解答让我对证券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您的言行和工作态度让我无形中也懂得了许多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还有有幸一起实习的伙伴们,和你们交流和学习,并肩作战的时光很充实,很快乐!

记得刚刚进入华泰的时候,公司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内部控制严格,招聘暑期实习生层层把关,严谨而高效率,面试成功后,还签订实习协议,.记得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被请到华泰证券大厦进行上岗培训,请了华泰的高层老总们给我们讲话,并请业内专业人士给我们做培训,井井有条,培训严谨而不失活泼。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华泰的简介: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省证券公司,1991年5月26日在南京正式开业。华泰证券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综合类券商,是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XX年年7月,华泰证券在券商首次分类评级中被中国证监会评定为a类a级券商,XX年7月被评定为a类aa级,成为全国十家获此评级的券商之一。华泰证券旗下拥有南方基金、友邦华泰基金、联合证券、长城伟业期货、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和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是江苏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已基本形成集证券、基金、期货和直接投资为一体的、国际化的证券控股集团雏形。

“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是华泰证券坚持的服务理念。华泰证券拥有证券经纪服务、资产管理服务、投资银行服务、固定收益服务和直接投资服务为基本架构的完善的专业证券服务体系,以及研究咨询、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等强有力的服务支持体系。XX年年,华泰证券在“高效、诚信、稳健、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做最具责任感的理财专家”的品牌精神,得到了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华泰证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成长为具有核心服务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首先是投简历,记得我是到截止日期那天才看到的招聘信息,本以为最后一天没希望了,后来还是在鹏鹏哥哥的鼓励下鼓起了勇气,凡事得勇于去尝试,才会让自己不后悔!(感谢鹏鹏哥哥!)

面试还算顺利,也结识了好几位一同去面试的南大同学。李总的和蔼、淡定、亲和力给了我很轻松的面试氛围。相信我充满概括力的总结和层次清晰的分析,一定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他总是给人一种谦和的感觉。我想人力资源总监都会是这种处世风格的吧。因为他的工作是和人打交道,协调好各种不同职位上的人的关系,让最适合的人到最适合他的岗位上。他以极具亲和力的姿态和员工相处,了解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配,让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另外和他的交流中发现他对公司原则毫不退让的坚持,他的措辞可以相当地无懈可击和圆满,没有任何窜空子的余地,似乎外交官的风范,他对公司立场和利益的坚决扞卫以及在细节上的灵活、人性化的处理,可见其素质之高,真让人深深敬佩!

值得谈的是季总,作为客户经理,他每天和各种各样个性的客户打交道,帮他们处理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还要管理我们这群不太懂事的实习生,可谓工作繁琐至极,但他总能处理地井井有条,他有几乎让每一个怒气冲冲的客户到他那谈完之后,笑眯眯、乐呵呵的回去的本事。他很注意说话的语气、措辞和分寸,并且很有自己的风格,他说一句话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语气可能把人说得发彪,也可能说得舒舒服服的,说话是一门艺术。

而且,在每天的晨会上,他总能为我们觉得枯燥的工作注入鲜活的动力。说实话,在实习中,每天开晨会,对客户做电话营销及回访,账户清理,做创业板开户,前台支持……终于体会到现实中日常工作的单调和枯燥。其实,真实的工作就是这样,没有每天所谓的“新鲜”.比如,公交车司机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同一条线路上,绕着一圈又一圈,只是每天旅客不同罢了;商场的售货员每天也在同一个小柜台前穿着同样的服装,说着同样的话,一年又一年;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中心的小姐们每天都只是坐在电话机前回答着已经被问过上千遍的问题,只是声音不同罢了……“但你得在其中找到乐趣,摸索做得更有趣,更有效率的、更好的方法”,季总如是说,比如,在账户清理的同时,看着那一页页发黄的客户档案,从明细程度和法文规范的变化,都能体会到中国证券行业的沧桑巨变,中国证券行业市场的逐步健全过程,窥斑见豹。再比如,准备一个记事本,开会时记笔记,有客户打电话来,记录好,将一天要做的事,条理清晰地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雷贯耳!

听蒋老师跟我们分析大盘走势,真是一大享受!他关于紫金矿业,还有浦发银行、五粮液的一些问题,让人感觉风度偏偏,用词专业,分析到位,语言也清晰易懂。当时我们就非常希望能接近这个人物。后来打听到他是这里唯一的“御用”内部讲师,而且还是自学成才的,拿下和好多含金量相当高的证书,客户门庭若市,点名要他开户,更加感觉有点神圣……此时,能如此接近这位人物,我们都兴奋不已。

做金融市场的“学生” 第3篇

何为保值增值呢?年初的100元,到了年末还是100元,这就是“保值”吗?年初的100元,通过购买银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到了年末增加到了101.8元(按照2.25%的年存款利率,除去20%的个人所得税计算),这就是“增值”吗?从表面上的数字看似乎如此,但是千万不要忽略“金钱的购买价值”,这个比“名义上”的价值更有意义。假设过去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也就是说年初100元的东西,到了年末价格会涨到102元。那么,这件东西年初的时候,手里的100元刚好可以买得起。如果年初的时候没有买,而是将这100元做了银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到了年末,虽然得到了1.8元的利息收益,但是却买不起已经涨到102元的东西了。以上的例子很简单也很深刻,我们从中可以知道金钱价值的深层含义。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5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对于2006年的通货膨胀做了预期,基本是在3%。也就是说,在2006年如果金钱本身数量的增长达不到3%,则手里的钱就是在“缩水”。目前,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8%(税后),显然低于3%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即使是5年期的定期存款,每年的税后利率才2.88%。因此,我们有必要为自己的资金寻找更好的出路。

客观地说,国内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整个市场创新和前进的步伐都很大,新的金融投资产品不断展现在我们眼前。仅基金产品,我们就有200多只可供选择。但是金融投资产品同金融市场一样,都是有波动的,可能取得的高收益是要建立在承担相应投资风险的前提下。中国人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喜欢自己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对于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的金融市场,缺乏认识和研究的老百姓自然就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了。除了银行储蓄、凭证式国债和投资本金有很高保证的货币型基金外,其他相应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自然也无法进入大家的备选视野。

金融市场日新月异,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但同时隐含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就拿人民币汇率来说,以前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大家不用担心人民币对外币的价值。但如今人民币汇率制度放宽了,有外汇使用需求的人们就必须要关注人民币的汇率趋势,对自己的币种选择和使用多“关心”。国内基金市场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更是让大家“应接不暇”,如何在“琳琅满目”的200多只基金中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思考 第4篇

关键词:就业,择业,理性,政策

1 清醒认识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

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但目前看大学生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有不断加大的趋势。主要因素是:

(1) 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 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

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 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 由于有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 历年累积, 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缩减, 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

毕业生通往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管径狭小, 毕业生总供给和就业总需求比例严重失衡, 此其一;其二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 高校毕业生向非公有制企业流动滞缓;其三虽然城乡等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 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 大学生下基层就业也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

(3) 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 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 导致毕业生学无所用。另一方面,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用人需求、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也不完全匹配。

由此, 从现象看, 大学生就业难与1997年以来大学扩招相伴而生, 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但从本质上看, 大学就业难与经济发展模式粗放、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密切相关。可以说, 如果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状和经济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性改变, 我国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难以出现根本性转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高校毕业生数量将继续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对新增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还可能减少,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可能加大, 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对可能长期存在的严峻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2 理性调整自身的择业策略

人们常说, 到什么山, 唱什么歌。这句俗语形象的告诉我们, 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情境, 人们应该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和适应之道。同样的道理, 大学生择业也应该根据当前就业形势、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正确的择业趋向。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更应该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充分估计就业困难程度, 理性的调整自身的择业策略。

2.1 择业理性化

择业理性化就是指, 择业时, 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 看到优势和劣势、现实和可能, 要权衡得失利弊, 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抉择。择业理性化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就业要摒弃掉两种观念。

①摒弃自我精英观念。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于精英观念。他说:我不相信中国大学生多了。只要我们不要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 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农村的教育、卫生、农业现代化服务、城镇化建设, 都需要大学生。的确, 很多大学生把自己视为骄子, 把人生规划得完美十足, 认为受过多年高等教育, 有知识, 有专业, 因而就业不堪“下嫁”。造成大多数挤向大城市、大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 而乡镇规划放线的, 打井钻探等这类的岗位很少问津。结果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无岗可就。因些, 要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首先就要放弃大学生本身自视甚高精英思想。

②摒弃“一业定终身”的观念。

一个人的职业方向由自己的秉持的理想和所做的努力决定, 但也很容易受到生存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而有的大学毕业生抱着就业要专业对口, 坚持非理想岗位不去等一业定终身的思想, 坐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事实证明, 很多人在会在一生中主动或者被动的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 并取得成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地产生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有的当过农民, 干过工人, 做过技术员, 他们在经过各行各业历练之后, 抓住人生的各种机遇, 使自己成为耀眼夺目企业家。其实, 改革开放前, 在阶级斗争的环境下, 他们的职业理想是要当无产阶级接班人, 并非当企业家。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 将近一半的美国人至少改变职业一次。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职业方向。条条大路可以通罗马, 不管你曾经干过什么, 现在干什么, 只要有理想, 肯努力, 就一定能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2) 大学生就业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①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党和国家及我们每一个人都强调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和尊重, 但是重视个人利益是有边界的, 决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因为我们的个人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求职中的大学生来说, 个人的职业需求和国家的需要、国家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国家重视农村的教育、卫生、农业现代化服务、城镇化建设, 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把自己的职业需求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现实点说, 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在利国的同时也利己: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就业问题, 为个人发展积累工作经验和物质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 国家的需要和大学生的职业需求是可以实现共赢的。

②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一条鸿沟, 阻碍着理想的实现。对于正在择业或身在职场的年轻大学生而言, 这种感受应该是最深的。因此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从实际出发, 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 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来衔接和实现理想。同时还应该解放思想, 在择业和就业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人生目标。既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也不甘于沉沦、不思进取。

2.2 择业灵活化

择业灵活化是指, 择业时, 方向要广、条件要少、思路要宽、手段要新, 善于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策略, 做到不呆板、不拘泥。择业灵活化要重点做到两个方面。

(1) 坚持择业方向上的多元选择。

所谓多元选择, 就是坚持择业范围和方向的的多样性、多向性。多元选择既坚持择业的纵向层次性, 也坚持择业的横向广泛性。具体要做到,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不妨将视野放宽一点, 不管什么职业, 只要适合自己, 就可以作为自己的选择范围;不管单位属于哪个层次, 只要有利于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 发挥自己的作用, 就可以作为自己的选择方向。没有必要将择业范围和方向, 局限于一个或有限的几个职业或单位内。学外贸专业的横向选择上, 可以到外贸企业任职, 可以选择当老师, 也可以当公务员, 还可以自己创业;在纵向选择上, 可以选择中央级单位, 也可以选择省市级单位, 还可以选择县乡级基层单位。

(2) 实现择业条件上的合理取舍。

择业必然与目的相连, 要实现择业目的, 我们必然会附加自己认可的择业条件。条件太多、太苛刻会增加择业的难度, 降低就业的可能性;条件太少可能无法激活从业者自身的从业积极性, 增加自己困扰。因此, 根据职业规划和择业目的, 合理配置择业条件, 使自身的择业条件既统筹兼顾, 又重点突出, 既符合自身的需要, 又满足社会的需求。譬如, 如果是为了经济利益, 那可以适当降低就业的职业要求、地域要求和单位级别要求;如果为了自己的职业兴趣, 那就可以考虑牺牲点经济利益、地域要求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古代是这样, 今天还是这样。我们择业一定不能要求太高, 一定要有所取舍。

3 合理利用政策并敢于走出择业的第一步

为了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就业,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措施, 后续还会有很多政策措施出台。相信许多阻碍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终将会被打破;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复苏, 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会逐步得到改善。我们的大学生一定要时刻要关注国家、地方的经济和就业政策的发展变化, 关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在政策变化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利用各种有利于增强自身就业能力、有效推动自己择业、就业的有利因素, 寻找自己的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譬如, 今年一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八项具体政策措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许多鼓励和支持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强化了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这些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保障措施, 指出了就业出路。

金融专业学生留学信 第5篇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for me to write this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XXX, a student of mine for the past two years in XXXX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y. During her three years study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he has distinguished herself in this university, and 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future accomplishments. I have been pleased to know Miss. X when she was under my i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America Literature. While attending this requirement course, X has left me with the impression as an intelligent and hard-working student who is highly motivated in her coursework. Unlike most of her classmates, who acquired knowledge merely from school lecturing, X has spent a plenty of effort and time on reading advanced articles and textbooks and therefore has developed a firm grasp of this subject. As far as I know, she taught herself Japanese in her spare time. She had won the first price for our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Competition of Sino-Japan Cultural Exchange which annually held by XXXX University, and now she is preparing her Japanese N4 Test.

Owing to her interests in many fields, she has collected much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for her study. She is not only a good student whose GPA ranks upper 10% among 70 students of the same grade, but also do well in sports. Once she had led the women basketball team of her grade to win the second price in the basketball game which held b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he is a student with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amazing capability. She could successfully deal with both her courses and student’s work. She did a very good job when she was once the representative in the student union, in charge of the studying section. She gained the trust and respects from her classmates.

Now I am eager to recommend her to you because she is excellent in many aspects. And I am fully convinced that she will make more achievem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 of your university.

Sincerely yours,

金融院校学生就业人才需求分析 第6篇

金融行业与金融院校人才供需状况

1.金融院校毕业生就业数量

广东金融学院自建校以来为全国培养了12万经济金融类人才,分布在国内各条金融战线,目前在校本科生22000人,按每年近6000名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预计到2024年,将培养近20万经济金融类人才,相当于美国蒙哥马利城市的总人口(201998人)。相较而言,上海金融学院60年培养4万多名金融人才,目前总计在校生10000人,中央财经大学目前有 9万多毕业生,哈尔滨金融学院60年培养4万多名金融人才,河北金融学院目前在校生12000人。

2.市场对金融行业人员需求数量逐步加大

加快金融人才培养步伐是提高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国际金融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中明确,要“加强学习国内金融强省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注重金融人才队伍的培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同时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加强金融人才资源建设,优化金融人才成长环境,合理配置金融人才资源,“建成与金融强省相适应的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在2000年,金融业人员的总规模已经达到423万人,2010年时达到610万,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业人口总数约762.7万人,金融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从0.6%到0.8%,再到接近1%,金融从业人员规模呈现着蓬勃向上的增长趋势。

按照《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金融从业人员规模的往期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自2010~2020年这十年间,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将从0.8%上升到1.4%左右,上升0.6个百分点,直接导致金融从业人数规模突破千万大关。

从目前来看,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集中在北、上、广三地,从业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53%。而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融行业也位居龙头地位。北京一地就业人群比例就达到了23%,密集程度可见一斑。按照这个数据估算,当前广东金融从业人员有70万人,预计到2020年从业人员将达100万人,年均需补充量达3万人。

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能力要求

1.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1990~2010年我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十年间金融业从业人员在受教育年限和学历构成上均有明显提升:在1990年,我国金融业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1.3年,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提升到了14.1年,整整提高了3年。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金融业人均受教育年限在19个行业门类中仅次于教育行业(14.5年)。学历构成上,从1990年高中及以下占据了近九成的比例,到2010年,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已经超过六成,总量由176万人增加到382万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者从2000年的3.7万人,到2010年时达到了17.5万人,所占比例也从0.9%提高到2.9%,而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者,在1990年时有4.9万人,到2010年已经达到165.2万人,所占比例有显著提升,增幅超过20%,从占比2.3%提高到了27.1%;更为明显的是,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大专与本科学历人群发生“逆增长”,本科人群比例大幅增加,专业人群比例反而减少,凸显出高学历人群正逐渐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主体,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主体从1990年的中等教育文化程度提升为2010年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见表1)。

2.从业人员岗位素质要求逐步提高

从金融行业发展特性来说,是否具有高端人才或者高端服务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是它在行业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而从金融行业人员需求的地域上来看,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等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其中对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求职活跃程度比较高, 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会主动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具有相应的经验、工作年限的从业者往往更具有“跳槽”的优势。综合以上因素,金融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主要有三点因素:第一点,从银行层面看,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促使国内金融人才需求增加,特别是与业务密切相关的中高端本地金融人才更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翘楚;第二点,风险投资机构,特别是国外一些大型投行开始拓展中国国内投资业务,使投行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第三点,中国股市呈现回暖,由此催生了对理财顾问、理财分析等领域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

从市场来看,金融机构需求情况统计数据见表4。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与业界联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业界的联系,通过业界对当前人才需求的能力、胜任力、知识储备等的反馈,制定符合学校特色、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促进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CPE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完善,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互联网金融作为聚集金融业务、各种新兴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新的金融业态,需要大量高端、复合型人才聚集,是一个人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何扩大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科技与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适应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满足金融行业不断发展与创新对人才的需求,是金融行业就业研究院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如何使金融专业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并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求,作为金融行业研究院,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提出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尽快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金融专业人才。

2.创新行业就业拓展新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随着金融行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银行招聘选人方式发生了变化,岗位计划指标大多由总行调控,银行准入逢进必考,完全靠实力才能进入银行,因此求职、就业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完全透明化。学校要分阶段进行市场开拓,根据市场特点,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方式每年分若干阶段把不同规模、不同数量、不同层次的用人单位组织起来,系统地为毕业生提供招聘服务。学校形成以系列大型综合性供需洽谈会为主线,以行业专场、地区专场、学院专场、校友专场、兼职与实习招聘会、大型企业校园专场等6类市场(如:综合性供需洽谈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地区专场招聘会、学院专场招聘会、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兼职与实习招聘会)为补充的“一条主线贯通,六类市场融合”的立体化校园招聘体系,确保毕业生在校内人才市场就能顺利找到工作。

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把握“入学即就业”,做好学生从入学时期就开始的全程就业教育与服务。制定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分阶段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教育相结合。

第一阶段,在入学前两年重点做好养成教育、目标导学和就业启蒙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学科介绍、结合学习对近几年就业形势分析,以案例人物进行离职教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入学就从思想上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动力,逐步引导其开始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阶段,当学生经过了初期的学习阶段后,在大三要开始把握对未来方向的发展定位,对明确的方向做出更为有区别性的指导。比如,对成绩优秀、有意向考研或出国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多加指导;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职场技巧、职业规划方面加大督促、引导力度,特别是在实践能力和技能方面提供帮助,为良好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在毕业的最后一年,主要就学生就业方向定位,包括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性的教育,比如制作简历、面试、着装、礼仪等方面,都需要具体化指导。

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从“共性”到“个性”的转变。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业环境各不相同,就业时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毕业生的个体需求、个性特征和生涯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扎实做好毕业生的分类就业指导工作(例如:考研群体、考公务员群体、女生群体、双困生群体,创业群体和非金融专业毕业生座谈会等),为各类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4.开展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实现就业从“量”到“质”转变

在确保就业率的基础上,重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体面就业、尊严就业。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建设、实践操作、市场拓展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推动金融类专业建设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推动就业质量的提升;开展用人单位调研活动,听取和收集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及建议;组织校友座谈会,听取和收集他们工作后的体会和建议;结合社会需求评价和实际,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师生交流会;重视学生课外实践和顶岗实习,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和实习实践机会,实现就业“有位来”向就业“好位来”转变。

浅谈金融危机下高职学生就业 第7篇

(一) 金融危机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的挑战

据统计, 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 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 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才市现状。这样的形势对高职院校来说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影响。

(二) 金融危机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

在经济危机下, 企业对人员构成效率要求更高, 大多数企业更看重生产成本, 而高职学生比普高生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 对薪水的期望值也更贴近现状, 且只要稍加培训就能立刻上岗, 这些优势使高职毕业生更受到企业的青睐。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目前召开的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称, 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就业率已超过本科就业率。例如2009年上海本科毕业生签约率达20%, 高职高专毕业生则达到24%。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保持工作的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与专业外能力。在高职院校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但也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专业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具体来说, 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

岗位的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但是,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方法, 尚未从根本上实现高职教育的转型, 只是简单的将本科院校的专业和教学计划加以压缩, 培养没有针对性, 造成人才供给和单位需求严重脱节。

2、专业外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专业外能力是指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专业能力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 包括个人的情商素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求职能力等方面。现行的高校培养人才模式, 往往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而较为忽视学生专业外能力的培养, 致使学生在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 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心理素质不能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1、高职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环境, 高职毕业生不能完全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就业观, 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转变。部分毕业生缺乏信心和判断力, 忙乱的选择一份工作或者干脆待业在家。也有的毕业生仍然把知名企业、大公司作为理想的择业目标, 不屑于到基层施展才干, 以至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增大

金融危机下, 失业增多, 就业就更难, 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严重的心理落差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毕业生对前途感到迷茫, 并对自身能力否定, 从而影响到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的积极性, 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悲观、消极的就业思想, 部分毕业生表现出焦虑、迷茫甚至恐慌, 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心理适应能力差、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心理压力更大。

三、金融危机下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 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要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 明确培养目标。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二)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就业寒冬。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辩证的分析就业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二是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要求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首先要学会生存,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先生存, 后发展”的就业观。

2、加强教育引导,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 从容就业。

浅析中国大学生就业与金融危机 第8篇

(一) 就业的岗位日趋减少

1、中小企业的利润下滑和破产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对于风险防范水平低下的中小型企业, 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企业利润下降, 用于周转的资金也不能及时的补充上来, 产品的数量上不去, 只能降低产品在市场的价格, 居民的购买力随着物价的上涨也必然下降, 对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的降低, 而中小型企业没有好的周转资金, 利润只能继续下降。如此, 部分中小型企业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只能也停产或者破产而告终。这样下去, 连在职的员工的工资都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更别说向数量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

2、大型企业提升了用人要求

大型企业面临着在金融危机中如何应对风险的问题, 繁重的债务使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在企业风险管理上有大量经验的管理型高端人才, 对于普通员工的需求方面, 不裁员的企业根本就是极少数, 各大型企业怎么会对刚刚步入社会, 社会经验少的可怜的大学生产生兴趣。今年召开的招聘会以及各大招聘网站的信息就足以证明这一观点。另一方面, 即便企业没有面临如此严重的风险, 在这种全球的金融危机下盲目的扩大企业的规模, 也是一种及不明智的选择。

(二) 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1、数量过大

据统计, 2007年全国毕业人数就已经达到495万, 实现就业人数351万, 至2009年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611万。又恰逢金融危机, 就业人数可想而知。而且还有之前毕业生中无业人员以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失业人员, 在同等条件下应届毕业生并不占有优势, 甚至是处于劣势状态的。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失业人口增多, 这对于毕业生来说, 这无疑又是打击之一。

2、期望过高

从小就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的大学生, 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 对社会了解的不多, 在大学的先天优势使得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期望过高。以我校大学生为例, 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毕业后工资期望在2000元以上, 现实中, 在毕业生中, 工资的区间在1000至1500元之间,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不愿意“降低身份”去选择这些比自己期望更低的工作。

(三) 教育上的不完善

1、大学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 不传授很多具体的职业技能

尽管在劳动力市场上, 对于求职者来说, 职业教育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国家比较关注的是那些中等和初等人才的职业教育, 对白领和精英的职业教育反而忽视了。

2、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个结构性缺陷就是考试能力的培训

因为在高等教育阶段有很多考试, 比如研究生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 乃至大学生毕业求职的考试等, 类似考试的考前培训也是民办教育机构的机会。但是在各个企业的招聘中, 所必需的各种证书都是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获得。

3、高校的精英化教育

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是社会精英, 不仅仅是中国社会的精英, 还需要走向国际, 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早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够胜任教给大学生这种能力的任务。

以上的种种因素都是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生在这个金融危机下的社会就业的不可忽视的障碍。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是现在大学生以及政府都极度重视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一) 加大鼓励创业力度

在这个问题上, 政府部门也反复强调, 并出台了不少相应的政策, 可是在大部分毕业生, 甚至在校大学生心中, 创业难, 难于上青天。首先, 资金问题。创业需要资金, 在经济危机下的市场中, 物价飞速上涨, 原本创业所需的资金就不是正常大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承担的起的, 这样下去大学生对创业的恐惧感将会原来越强。所以, 政府应该对创业的奖励和资助应该更加完善。如放宽就业贷款等相应的政策。其次, 心态问题。大学生对创业所持有的心理大多是不敢或者不想, 因为创业后经济来源毕竟无法保障, 这也是毕业生创业少的重要因素。大学中对创业心理的教育是必须的, 另外政府对创业失败后的保障也可以给大学生吃下一颗定心丸。最后, 家庭因素。家长对子女独自创意是最放心不下的。这就需要加强在社会上针对创业好处的宣传力度。

(二) 复苏企业增大规模

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大的群体, 企业的复苏,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复苏, 无疑会解决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是首要的, 其次是要政府对不同的企业要不同的对待, 不能一视同仁。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政府也可以拨出一下资金还复苏企业。

(三) 教育体制改革完善

就业岗位都是提供给那些能力过硬, 不局限于书本的人才。那么高等学府如何向社会提供出这样的人才呢?从通史教育为主向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技能为主转型。加强大学生应试能力。稳固和加强大学生语言和文笔的基本功。把在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地点的课堂转变为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这些措施都可以使得大学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可用的人才, 也是大学生能得到社会的接受。

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模式研究 第9篇

关键词:消费金融,消费需求,大学生,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由最初的星星之火, 发展至现阶段可以燎原的态势, 只经历了短短的两到三年的时光, 国内相应的消费市场当前正处在喷薄期, 伴随该领域全方位的向前推进、人们购买意识的持续革新, 再加上对这种金融服务方式的日益了解和肯定,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在将来的若干年将会持续的维持这种发展态势。而这一战火也迅速烧制大学生市场, 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大学生消费需求多元化, 旅游及娱乐等需求旺盛, 容易受环境及广告影响冲动消费, 消费心理可塑性强, 更易于接受分期消费理念, 因而资本纷纷掘金校园金融, 由此校园金融的浪潮随之席卷各大高校。

一、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的潜力

1. 良好的发展背景

2015年, 伴随变革的全方位推行和深入, 鼓励消费的有关制度持续的施展着其效用, 该年度社会消费品的总销售额将会持续的维持较为迅猛的增长态势。此外, 城镇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渐的提高, 在本年度更是首次达到了3万元, 这为人们消费诉求与支出的持续上涨打下了稳固的根基。从2015年中旬, 国家打算放宽此类市场的进驻标准至今, 该行业的发掘与扩展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热点, 不管是银行、民办公司亦或是互联网业的领军者, 都纷纷把眼光转向了这一广阔的领域。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切的指出, 将会在国内各个地区进行消费金融单位的试运行, 激励此类企业持续的革新产品, 因而不难发现, 国内市场是蕴藏着无限潜能的。

2. 强劲的消费欲望

伴随购买力的日益增强, 购买意识的逐步改变, 信誉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形式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肯定, 尤其是新一代大学生群体的肯定。互联网金融在各大院校当中十分盛行, 这更加推动了在校生购买意识的转变。伴随着智能电子设备、旅游及购物、文化消费等领域热点逐步涌现, 猎奇心强的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事物, 选择超前消费, 并且购买的频次及诉求同样在持续的提高。大学生更加易于接纳这种形式, 其中一个关键的诱因便是其具备相应的根基和条件, 他们是和各类互联网模式一同成长起来的群体,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均有着“机不离身”的习惯, 校园金融热火朝天的态势促使偏爱信贷消费这一方式的在校生日益增多。依托于互联网这一工具来装点各自在校生活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他们选用分期支付、小额借贷等方式, 大部分支出均是花费在3C、护肤品、轻奢物品等上面。和上一辈人比起来, 他们更易于接纳这种全新的模式, 更了解如何运用其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准。

大学生的购买习惯更加多样, 涉及到学习、生活, 文娱、交际等诸多的层面。虽然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 比较单一, 可支配收入并不丰腴, 但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不需要考虑太多生活成本, 而需求可是一点都不比白领阶层少。从某种意义上看, 大学生才是真正的“月光族”。“欲望多可是银子少”促使其蕴藏着无限的购买潜力。

3. 巨大的成长空间

依据统计局2014年对教育类数据的调查结果,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是2548万, 招生总数是721万, 毕业生总数是659万, 可大概推算出, 2015年9月份之前的在校学生总数为2610万, 再加上硕士和博士共计2804万人。假定每位学生每一年在分期购买上的支出为5000元来估测, 则此类消费总额度的数量级可以达到千亿元。对大学生用户信用消费习惯的探索与培养, 便成为各大机构趋之若鹜的追逐点。为迎合这一群体在信用借贷、消费和理财上的诉求, 一大批相关平台相继在各大院校当中涌现出来, 全方位的参加到大学生的各类活动当中。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生命力, 也是最具备发展潜能和提升空间的高品质人群, 在其融入社会, 投入各自的职业以后, 购买力将会逐步提高, 逐渐会在房屋租赁、购置房产、车辆等大型信用消费上有一定的诉求, 到那个时候, 他们借助于自身在大学生信用平台上积攒的优良信誉, 便能够获取更好的信誉评价, 这些能够帮助其更为便利、快速的达成方方面面的诉求。因而,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终究会凭借其稳固的使用群体基础以及可预测的无限的提升空间而不断的得以扩展和壮大。

二、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的发展阻力

1. 亟需完善的监管机制

潜能无限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一度成为各大银行信用卡服务争相抢夺的地盘, 此项业务从2004年其逐渐的兴盛起来, 所占据的地位飞速的提升, 可是因为坏账的增加, 于2009年被监管部门喊停。但这也为后续金融机构进入这一市场提供了契机, 不少巨头便瞄准了这块“蛋糕”, 如阿里推出“花呗”, 京东则推出“校园白条”, 也催生出专门服务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可是各个平台运营的资格不够明晰, 由于进驻标准偏低, 部分平台企业背景信息、产品信息以及费率信息水平的透明度均有待提升, 促使市场泥沙俱下, 不利于整个领域的长效进步, 加强监管已刻不容缓, 行业亟待进一步规范。

2. 难以捉摸的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的担忧在于风险控制方面, 由于大学生收入来源单一, 缺乏信用数据, 违约风险大。尽管目前有线下面签等方式可以确认学生的身份来源, 但由于至今为止尚未建立学生的信誉数据库, 各机构无法掌握学生的征信数据, 也无法监测学生是否在不同的平台上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 国内某些高校甚至出现冒用同学身份使用额度造成恶劣影响的极端案例, 这些都是造成逾期坏账的隐患。

三、消费金融拓展大学生市场的前进动力

1. 从购物延伸至其他服务场景, 增强用户粘性

其一, 全面施展学生群体人数众多、资金诉求广泛等诸多的优越性, 除去为其开办传统的消费借贷和分期服务以外, 将关键点放在院校周围场景的扩展上, 例如旅游、培训、购房等。其二, 注重产品趣味性和社交性, 充分认识到社交互动对拓展用户, 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意义。腾讯为何能通过微信实现pc端向移动端完美过渡?原因就在于微信的社交属性, 其深刻把握住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及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借鉴其发展模式, 校园消费金融产品可利用大学生的交友和人际关系特点增加产品用户参与度。其三, 打造热点, 精准营销, 深度挖掘学生消费潜力, 紧随甚至引领大学生未来潮流, 提高互联网校园金融产品在大学生群体的认可程度。

2. 从基础教育延伸至毕业后市场, 实现可持续性

针对学生这一人群具备极大的发展性的特点, 从孩童时期着手, 构建覆盖各个成长阶段的市场, 进而扩展到更具潜能的毕业消费市场。在义务教育时期, 鉴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 可适当的为其提供培训和日常消费类分期服务, 把家长引进到定位人群当中。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更早的认识校园金融, 提高其认可度, 为公司的连续运营创造条件。这一时期属于培育小规模使用者的基础时期, 而发掘大学生这一使用人群促使其成为忠实度较高的核心使用者是确保获得长远利益的重点所在。从事该领域的公司应当将大学生这一人群当作主要的客户, 推行多种多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深入挖掘大学生的金融需求。凭借方便、快捷、廉价且成效显著的服务, 提高大学生的忠实度, 为毕业市场的扩展创造可靠的基础。

3. 从单一平台关联至其他领域, 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建立信用预警数据库, 采取多种风险控制手段防范异常信用行为, 把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其一, 对每一个大学生参与者进行关于职业能力、购买实力以及信誉情况的真实评测, 积攒个人信誉, 构建出相应的信用档案, 并将此当作个人征信系统唯一且永久性的根据。其二, 积极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 共同建立信用评级体系, 在大学生征信与社会征信之间直接建立完整的信息共享数据库, 确保资源的高效分享, 从而对大学生的信誉活动展开全方位的监管。其三, 创建相应惩处制度, 并和升学、借贷等挂钩, 在后台与学信网、银行以及运营方数据对接起来, 同时建立线上风控模型, 根据学生往期消费行为特征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级, 给予不同贷款额度及利率。

参考文献

[1]郭梦怡.风口上的校园金融:大学生或成消费信贷主力军[N].中国经营报, 2016 (11) .

[2]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R].易观智库, 2016.

[3]胡萍.校园消费金融市场2016年将迎高速发展期[N].金融时报, 2016 (7) .

[4]虞鹏飞“.互联网+校园金融”模式研究[N].金融时报, 2016 (11) .

金融类学生 第10篇

一、我国“90后”大学生的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的金融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价值观念的形成。尤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公民金融素养调查”的提出, 进一步显示了人们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的重要性。但是,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 关于“90后”大学生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的研究结果却不容乐观。调查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拜金主义现象十分严重, 并且金融态度消极, 认为钱是万能的, 与此同时缺乏正确的金融理念, 金融行为不规范, 消费行为简单、模式单一。有学生反应:生活费都由家里提供, 本该每月都绰绰有余, 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金融态度与行为习惯, 日常消费没有节制, 每月都是前松后紧的生活模式。通过这些问题表明我国大学生的金融素质严重偏低, 这不仅不利于其学业上的成功, 也不利于培养其理财能力, 造成学生将来的财务困境。因此提高当今大学生的金融素质迫在眉睫。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金融素养存在的具体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落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落后, 没有与时俱进, 除了政治思想方面接近现实, 其他的内容都有待更新。尤其是在当今这个金融发达的时代,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涉及金融素养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有教师反应:由于教材关于大学生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的内容缺乏, 因此很难在课堂上进行传授, 因为教学计划并没有关于金融素养的教学, 如果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授就会影响教学进程, 因此, 老师对金融素养方面都不做过多的讲解。由此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金融素养还不够重视。

2.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90后”大学生金融态度与金融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还不够完善。因为互联网时代下关于信息传播的渠道较多, 信息量大, 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搜寻相关的金融信息。但是, 由于网络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 存在误导学生不健康理财的风险。因此,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不完善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切合实际。据调查研究显示, 学生的金融素养离不开金融实践, 即社会生活, 而且学生的金融素养与家庭背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经济基础不同的学生其对待金融的态度也会不同。但是学校并没有对学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 仅仅是泛泛而谈, 因此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此外,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严重缺乏互动与实践环节。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形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 很难引起学生对金融理财的兴趣。

三、培养大学生的金融素养的具体措施

1.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材, 与时俱进, 进一步丰富关于大学生金融理财方面的内容。比如当下流行的拜金主义现象、互联网理财的渠道、行为消费理念等等。同时还要提高教师对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 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当中, 从而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金融态度, 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我国高校应该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比如在校园网站建立相关的金融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筛选识别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信息。此外对网络流传的不良金融信息进行批驳并发布, 及时转变大学生错误的金融观念。而且, 对于网络中流行的理财软件进行辨别, 为学生提供安全合理的投资渠道。此外, 高校还应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递健康规范的金融行为, 帮助大学生端正金融态度。

3.教学内容与实际相接轨。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尤其是在大学生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方面, 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首先要对学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 针对不同经济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相应的金融理财建议, 不能以偏概全。其次, 通过生活实践对学生的经济行为进行指导, 比如投资理财, 日常消费等。再次, 我国高校应该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形式, 适当的增加互动与实践环节, 有利于学生在交流实践中获取经验, 从而提高其金融素养。最后, 高校应该多举办类似金融家高校讲坛、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等系列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推动“90后”大学生群体能够真正学到金融知识, 掌握金融知识, 提升金融素养。

综上所述,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该进一步加强“90后”大学生的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的教育功能, 通过普及金融知识, 提供金融信息来引导学生正确消费, 从而树立正确的金融理念,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还有助于促进其学业上的成功。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在金融领域取得了不朽的成绩,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金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俗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待金钱的消极心态。而“90后”的大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更是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待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评判标准。为此, 本文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90后”大学生的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旨在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金融态度, 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金融态度,金融行为,教育

参考文献

[1]杨芳阳, 黔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增强理论自觉、自信中的特殊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2]黎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自觉性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中文信息, 2015 (4) .

[3]朱磊, 陈云.在财经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3) .

浅谈如何培养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第11篇

一、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有自身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我们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宰”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

(一)对于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设问式教学

设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创新,以学生为主角,引领学生思路,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思考的状态。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及认知能力,便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对于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引导式教学

教师改变传统的演讲法注入式教学,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在讲授国际金融课程时,根据课程特点和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汇率这部分内容时,可先从美元贬值问题入手,然后从纵向上查看历史走势,并分析人民币汇率为什么是这样的走势,再从横向上与其他国的汇率历史相比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汇率理论的过程中,分别介绍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和国际收支说等理论,对几个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形成的历史背景和适用情况,并列举几种经典的汇率波动情况,结合理论进行解释,在区别和联系中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

(三)对于存在争论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是相对于讲授式教学法而言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采取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讨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参与讨论。具体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对相关知识的自主学习阶段、小组讨论阶段、课堂讨论阶段,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不断地捕捉创造性灵感,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当好引导者,做好考评制度的设计、讨论程序的设计以及必要的课堂组织协调和监控,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给予恰当的点评和鼓励,对问题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双边互动中,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们的创新热情加以保护。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

学习金融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实践。实践课程可分成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为了确保实践课达到预期效果,实践课的内容要突出对学生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教学实验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育模式,例如,学生可以在学校的模拟实验室,利用银行柜台综合业务教学系统,进行存贷款业务、贴现业务、拆借业务、保函业务、联行业务、同城业务、投资业务、代理业务、中间业务、外币業务等训练,可以较快地培养出符合上岗要求的、理论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为以后从事银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大缩短在银行的见习期。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解决了实习难的问题,又使学生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站进行模拟金融交易,如进入“金融界”(www.jrj.com.cn)网站,选择虚拟炒股,然后进行注册,按照提示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昵称、密码、验证码,会收到一封系统发出的激活邮件,激活后即可自动登录。注册成功就是虚拟的股民了,打开右上角“我的工作室”即可进行相应操作进行演练。首先查看行情,进入虚拟炒股的界面后,先进入“龙虎榜”查看股票,选择感兴趣的股票,查看具体行情,包括: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涨跌幅、市盈率等等。股票选择好后,根据时机及资金状况,搭配购买几只股票。观察行情,进行相应的操作。根据行情的变化以及自己资金的状况可以继续购买或卖出股票。老师这时充当导师的角色。

模拟金融交易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证券相关知识、理论和投资决策方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演练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金融类学生 第12篇

澳洲中国留学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了“技工化”的倾向,回炉学习技工课程屡见不鲜,特别是厨师课程,更是众多中国留学生的“首选”。这是上海浦东边检民警从今年3月以来,对出入浦东口岸的百余名赴澳留学生进行访谈的调查结果。

值澳大利亚秋季学期开学、留学生返校高潮之时,澳大利亚作为教育制度完备、管理规范的移民目的国,该国留学生的生活状态无疑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据悉尼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王同学介绍,像他一样的留学生多数入学时会选择商科或自然科学等学科,但金融危机使很多留学生开始同时报读厨师等专业类技工课程,并以此作为申请移民的筹码。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澳大利亚顺利申请签证并工作。选择厨师,是因为当地对餐饮人才比较渴求,来自中国的厨师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而且多数中国学生在外都是自己做饭,对于这类课程并不陌生,可以很快掌握相关要领。

上一篇:教师展示下一篇: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