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校论文范文

2024-06-30

和谐家校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和谐家校论文 第1篇

一、多措并举, 家校同行

(一) 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家长委员会, 由各班民主推荐一名家长组成。经过家长委员推荐, 成立家长委员会联络小组, 负责家长委员会具体管理工作。聘请屏锦镇政法委书记和镇关工委领导为家长委员会顾问。

(二) 课题引领, 建章立制

课题“农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策略研究”引领, 着手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层面进行研究。设立“屏锦一小家长委员会”办公室, 配备办公桌、办公椅;制定《家长委员会学习制度》《家长委员考勤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膳食委员会职责》等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规范家长委员会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三) 家长值日, 参与管理

值日家长每周一天, 由家长委员会成员轮流值日, 采取“三查三进三谈”的方式参与学校管理。“三查”即查师生到校情况, 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 查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三进”即进教师办公室翻阅学生作业, 进课堂听教师上课, 进食堂关注师生伙食情况;“三谈”即与学生交谈, 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与学校行政交换意见和提出建议。拟定每半期一次小结, 总结与提炼前期工作, 落实拓展后期举措。

(四) 家校联系, 纵深发展

定期召开全校性家长会, 由学校行政、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相关人士举办专题讲座, 讲解家教理论, 传授家教知识;开展“干部进院坝, 教师大家访”活动;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家校公约》等, 形成“家校联系、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 表彰奖励, 学帮赶超

期末由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一起根据家长平时对孩子教育情况、对学校的关注度、提出意见与建议的质量等确定表彰30名优秀家长, 校内外掀起 “比、学、帮、赶、超”热潮。传播教育正能量, 构建教育新格局, 促进家校同行持续健康发展。

二、家校共育, 效果显著

(一) 我校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帮助学校解决诸多问题

比如一年级校服都由家长委员会与厂家商议;家长协助爱心午餐的发放;组织慈善一元捐爱心活动;学校门口铺设透水砖与居民有争执, 家委会出面沟通协调。

(二) 家校共育, 促进家长意识的转变, 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互动

例如:家长到校值日, 通过耳闻目染, 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 学校根据这些建议逐条整理、归纳, 及时改进不足, 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家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规范了教师言行, 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三) 家长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观察员

我校接受家委会的建议, 改革家长会形式, 打破以往老师站着讲, 家长坐着听的模式,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提问、座谈会等形式, 就如何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孩子成长等问题进行探讨, 将家长会开成“研讨会”, 家长、老师在交流中碰撞思维, 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有的班级还邀请一些优秀学生的家长细心讲解教育孩子的心得, 家长们听得非常认真, 记得仔细, 实现了家长间的资源共享。当看到自己孩子的语文、数学作业、手抄报、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作品摆放在学校的教室、各功能室时, 家长们欣喜地端详着、欣赏着、满足着, 在温馨中体会到家校携手共同见证孩子成长足迹的良苦用心。

(四) 教师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教师对于家长的参与逐渐呈现出认可的态势, 师家关系健康良好。从一开使认为家长走进课堂是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额外的麻烦, 到尝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 家长的参与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教师精心备课, 认真上课, 课后, 与家长坦诚交流。此外, 还通过家访、电话、短信等形式与家长沟通, 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获得了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良好的师家关系也促进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改善。

三、问题思考, 促进发展

(一) 家长参与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才有与教师交流孩子情况的想法。并且在这种情况下, 不是双方商讨如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而是认为教师告状。这样导致教师一通知家长去学校, 家长就胆战心惊。今后对学生和家长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引导, 让家长明白家校共育的目的,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来。

(二) 家校交流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

家校联系是为了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使孩子真正达到全面发展。目前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多关注学习成绩, 交流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方面。今后要加强培训, 让家校更重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此外, 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频率要不断提高, 充分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真实情况, 共同纠正孩子的问题,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 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传授

家校共建 和谐之美 第2篇

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今春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动有效的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学校平台,发挥孩子、学校、家长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作用,开展了“家校共建 和谐之美”的活动。

活动目标:

以家庭情景剧为活动载体,以本校家庭成员为参与主体,开展情景剧展示活动,以此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家教家风,传播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以倡扬好的家教培育好的孩子,以传扬好的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以家庭的和睦文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重难点分析

围绕家庭、家教、家风,重点体现家长儿童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健全人格、养成文明习惯、亲子共同成长等方面的具体行动和感人事例,用自家事、身边事讲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彰显平凡家庭的快乐、活力和幸福。同时,演绎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并针对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反思评议,表达心中的真善美,积极传播正能量。

活动准备

1、家庭情景剧《加减快乐童年》

2、活动PPT

3、音乐《歌声与微笑》

4、钢琴四手联弹《草原英雄小姐妹》

5、《家长手册》

活动过程

一、以家庭为单位表演家庭情景剧

时间:某个周末

地点:家里

剧中人物:

李忆农爸爸:舞蹈老师

李忆农妈妈:钢琴老师

儿子李忆农: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 8岁

【幕启】

舞台上是家庭的布置,一沙发,茶几,几上放着一台音响,话筒,角落一架钢琴。

(妈妈手拿鸡毛掸子,变扫灰边哼着钢琴旋律从里屋上)

妈妈:“为人父母真辛苦,事无巨细多操劳,上扶老来下扶小,瞻前顾后把心操,为了培养下一代,俩口子意见没少闹,我要儿子学钢琴,老公偏要儿子学舞蹈,你不服我来我不服你,这事儿闹得好心焦。”唉,看你们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钢琴老师,教过的学生数都数不清,我老公偏要儿子学舞蹈,我自己的儿子不学钢琴,这事儿要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不行,这个家里还是我说了算。趁孩子他爸还没回来,我先把儿子喊出来,来个润物细无声,搞搞统一战线,这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弹琴高”。(冲内喊)”儿子、儿子,快出来,妈妈教你弹钢琴咯”

(儿子从屋里出来,极不情愿地)儿子:妈妈,我不要弹钢琴。

妈妈:什么?你看你,这马上就要去韩国比赛了,别人宋一诺都练得非常熟练了,你还不练,那你们的四手联弹还怎么弹?快来,听妈妈话,以后争取当个钢琴家(边说边走到钢琴旁打开琴盖)

儿子:(嘟啷着)我不想当钢琴家

妈妈:乖,儿子,只要你好好练,妈妈一会儿给你买玩具铠甲勇士好不好?

儿子:(听到玩具,眼睛一亮)那好,我弹了你可要给我买玩具哟

妈妈:行,只要你听妈妈的话,好好练琴,你要什么妈妈都给你买,来,妈妈陪你练四手联弹

(儿子坐到钢琴边,母子俩弹起四手联弹《草原英雄小姐妹》)

(爸爸从外边,边跳舞蹈边上)

爸爸:“儿子今年整八岁,吹拉弹唱都要会,社会竞争压力大,不学无术要掉队,天生一副好身板,不学舞蹈是浪费,现在努力不算晚,争取登上央视的舞林大会。”唉,看你们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舞蹈老师,教过的学生数都数不清,我老婆偏要儿子学钢琴,我自己的儿子不学舞蹈,这事儿要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不行,这个家里还是我说了算。今儿个回来,我先把儿子喊出来,来个潜移默化,搞搞统一战线,这正是:“舞出人生、舞出精彩”,欧耶。

(边进门边喊)

爸爸:儿子,爸爸回来了,儿子:爸爸回来了,爸爸。(急忙从钢琴旁跑下来,)

妈妈:嗳、嗳,别跑啊,还没练完呢

爸爸:哦,在练琴呐。儿子,爸爸今天教你一个新舞蹈,来来来,快跟我学(正欲跳舞)

妈妈:(对爸爸)嗳,我说我们俩练得好好的,你来瞎参乎啥呀?

爸爸:我教儿子学舞蹈怎么啦?

妈妈:怎么啦?我教孩子钢琴好好的,你来捣什么乱呀?

爸爸:嘿,我说,我教儿子舞蹈碍着你什么啦?

妈妈:舞蹈有什么学的?青春饭,年纪大了还跳得动吗?我才舍不得儿子受这份罪呢。

爸爸:这话我不爱听,什么叫青春饭?舞蹈能使人气质优雅,能使人焕发青春,走到哪都能跳;钢琴有什么?难不成走到哪兜里还揣个钢琴?

妈妈:钢琴是乐器之王,是高雅时尚的象徵,你懂吗?

爸爸:我不懂时尚,你知道吗?芭蕾可是古代王公贵族的专利,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国王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妈妈:不跟你说,(转向儿子)儿子,你说,是不是学钢琴好?爸爸:(急忙拉过儿子)儿子,你说,是不是学舞蹈好?

妈妈:(抢上去拉)跟妈妈学钢琴

爸爸:(毫不示弱,亦拉)跟爸爸学舞蹈

妈妈:(也急忙拉过儿子)钢琴好

爸爸:(拉)舞蹈好

妈妈:钢琴好

爸爸:舞蹈好

(两人各拉儿子的一只胳膊,儿子在两人之间被拉来扯去)

儿子:(挣脱两人的拉扯,生气地)你们都别争了,我什么都不学啦。

(夫妻二人愣住)

(背景音乐)儿子:你们把我当什么啦?你们的影子?你们的接班人?你们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凭什么要强迫我来完成?我不是你们的续集(夫妻俩面对儿子的责问,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儿子:爸爸、妈妈,我只想你们陪伴我快乐成长,我想有个快乐童年。爸爸、妈妈,你们了解我的梦想吗?

爸爸、妈妈:(同时)儿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儿子: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歌、唱、家(开心的、蹦蹦跳跳的转身打开茶几上的音响,拿起话筒唱,)(音乐起《歌声与微笑》或《幸福拍手歌》)

(夫妻两对视,同时伸出大拇指)

夫妻二人,跟着节奏击掌,爸爸、妈妈跟音乐合唱,并牵着儿子一起舞蹈。。。

二、家长发表感言 彭婷萱家长:感谢李忆农一家为我们带来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清了作为家长在平时对孩子教育上的误区,我们要时刻以学校教育为指导,与老师好好配合,减轻孩子负担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范昕宜家长:感谢李忆农一家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家庭故事,彰显出平凡家庭的快乐、活力和幸福。

李奕萱家长:感谢李忆农一家的精彩表演,也让我们在反思对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三、下发《家长手册》

老师:我相信许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认识不够,往往一些做法存在着误区,在此,我为各位编辑了一本《家长手册》,此书为大家解惑,指导大家正确的行为,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认真阅读,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非常成功,在活动的形式上,我们采用了动静交替,有家长和孩子共同表演的家庭情景剧,文字案例,还有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展开,充分运用学校平台,发挥孩子、学校、家长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作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向参与的家长发放了此次活动的调查表,90%的家长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好的评价,10%的家长给予了好的评价;100%的家长还愿意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有关家庭教育活动中;全体家长认为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与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同时在我们共同交流中,改进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方式方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动有效的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浅谈家校和谐策略 第3篇

[关键词]家校和谐 真情 智慧建构 重塑认识 多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的确,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第一位教师”的作用,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的教育,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教育学生方面取得成功或者突破。以下就从班主任的角度谈谈如何从学校、家庭两方面着手,构建家校桥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一、以真心换得真情

人间最可贵的是真情,做一个教师首先就要做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设舍身处地地思考:假如聪明的这个或顽劣的那个是我的孩子,该怎么办?怎样的帮助才是他或她最需要的?再有针对的进行因材施教。

有一位这样的班主任,她班的学生是属于典型两极分化的情况,她首先深入了解了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和家长的期望值,并依据调查结果做出了分步走策略:关于优者,她就想了很多办法帮孩子们节约时间,腾出空间,为这部分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以达到减压增效的目的;关于基础学生,就采用渐进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从头做起,一步一实的迈进,夯实基础,缩小差距,并在不同的目标层面上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乐于学习。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就发现班上的潜力股学生愈来愈多,不愿学习的孩子基本杜绝。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焦躁,多一些坦然;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帮助,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踏踏实实为学生做点什么。家长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老师倾注了这么多的爱,相信他们也能读懂。帮助了学生,就帮助了家长,孩子进步了,家长欣慰了,这样就为家校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用智慧构建和谐

教育是绝对需要智慧的,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去从事平凡的工作。家校沟通需要艺术,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只有掌握了适宜的沟通技巧,才能增强沟通的实效。我们面对的家长在学历、素质、职业等方面都有差异,这就需要班主任合理运用方法策略,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在家长会上,在与家长的沟通时充分准备、把握时机、关注细节、平等商讨、满足需要,从而提高沟通实效。以沟通智慧架起家校和谐的桥梁。

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每个家庭都有其不同的状况,教师需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预设不同的沟通方式,为各个家庭量身定做沟通内容。这样才能在家校合作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这项工作应该有计划地经常进行,比如:学生在校的优势保持与提升,学生潜能的激发,学生在家与在校的表现分析……和粗心的家长谈谈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包办的家长谈谈过多的爱是沉重的负担,和高压式的家长谈谈如何帮孩子减负,请睿智的家长在家长会上交流一下育子良方……所以班主任要抱着正确的目的和态度,真诚地与学生家长交流,不能总是等学生出了问题后才去告急或“告状”,更不能掺杂某种个人利益或动机,这样,家长认定老师是真心地帮助孩子,并能有效的带领孩子进步,家长就会十分信任老师并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了。

三、帮家长重塑认识

“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初衷,但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家长确实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家庭教育意识不够,他们寻找种种籍口把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学校和老师身上。“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了”、“孩子上学了,我们就放心了”经常在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耳边回响。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要求,甚至是过分要求都有求必应。有的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在这些情况下,班主任就不能一味迁就,而要向学生家长严肃指出其中的不当和危害,然后以合理的措辞告之其正确合理的方式,做到“学校、家庭”双管齐下,才能给孩子构就良好的心理环境,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帮助家长提高认识。

和谐家校关系微谈 第4篇

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如何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它呼唤着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和谐的家校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积极交流和沟通基础上的一种平等互助、齐心协力的合作关系。

当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时,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太忙了”。的确,年轻的家长们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很多时候在家庭创收和陪伴孩子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做家长,对父母而言,其实也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孩子各不相同,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绝对”经验,家长们实际上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发挥其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的契机,积极指导、帮助家长建立科学、健康的育人理念;要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心理、生理特征,系统规划好家庭教育的要求,提供给家长参考。对那些特殊的孩子,教师要做好档案记录,及时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家长,同时,要积极通过各种形式的家长问卷、家长委员会,主动征求家长的意见,不断调整学校的教育活动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如积极建立家长BBS,通过交流、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他人交往合作的情况。家长群的建立,能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家庭、社区的表现,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出现“1+1>2”的教育合力。

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第5篇

——筑起孩子美好的心灵

摘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构建家校合作,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并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一家校交流的主要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家校合作、和谐、家长会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在课程改革中首先必须寻求的合作也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因为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生不可回避的、必须面对的社会群体,是课程改革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双重需要,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进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本班家校合作的构建,请各位斧正。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2011年9月,我班组织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57位家长代表通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家长委员会总则、性质、宗旨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并民主选举出了一位秘书长,6位常务委员。每学期两次的家长委员会议,使家长委员们参与并监督班级的管理和有关的规则制定,收集家长对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为家校良好沟通和发挥合力架设了桥梁,让家长明白孩子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长和学校的相互理解,关系的和谐,对于学校的要求,执行力也就上去了。

二、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家

1、抓典型,促交流。为了提高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减少家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每学期都召开家长培训,邀请个别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介绍给全体家长,为教育好子女提供借鉴。其中有谈教子经验的,也有谈教训的,还有谈针对家教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探讨的。他们讲的是家教实践中的切身体会,针对性强,有典型性,易懂、易学,很多家长都反映良好。同时,我班定期表彰优秀家长,并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如参加高三成人仪式。通过互动,进一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2、为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把培训时间放在周末、五一、十一等节假期内,因为这些时间学生的父母大部分会来接孩子,班级利用这些时间与家长交流、沟通学生的情况,并对家长开展“懂教育的方法”,“没有不成功的家长”、“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温馨的家庭”和“慢慢走,欣赏孩子”等内容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特别是结合身边的鲜明例子来有机的引导,得到家长们的普遍好评。

三、家校合作,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促进班级建设。

让家长参与班级计划和制度的制订,是家长深度参与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体现。也是家校双方理念的碰撞和融合。比如,学校严格规定学生不准带手机。可这个规定在家长委员会中引起了争议。有些成员认为:现如今拥有手机是相当的普遍,孩子带手机一是相信孩子品行,二是方便联系,家在乡下的学生回家需要联系家人去接。我给家长讲解了手机对学习的危害性,以及事与愿违的实例。家长委员会最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上课不准玩手机”的规定,违者严厉处分,家校一致的态度,让孩子也很坚决的进行表态。此后班级内带手机的学生明显减少,更有家长直接让孩子把手机交我保管,用的时候来取。家校合作的显著效果,更是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家长们关注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不由得重视“考风考纪”,共同的心愿下,家校再次联手。每周限时训练不定时的邀请“家长监考”,发挥家长的作用,将监督的权力交给家长。以致有学生在反思中提到:“我的天啊,昨天来的是我邻居,紧张死我了,以后不学真不行了。”

四、让网络成为交流平台,推进学校管理

现在在我班,家长都能通过班主任信箱、校讯通等多种方式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学校还通过校讯通将孩子学习进展及时告知家长,通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近期的主要活动。在使用校信通的时候,我们时刻遵循着如下的原则:

1、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有事就联系,没事就休息”。

2、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说教,更不是告状”。

3、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这一种形式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学校的工作更加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五、共解疑难,让家校合作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1、帮助家长解决热、难点问题是家长学校的职责之一。通过家长的校信通反馈,我们知道了家长所关注的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在返里时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班级的困惑:每次返里回来的“周一现象”。经过我们与家长交流探讨,最终确定让老师合理布置作业,让家长见到校信通,在家督促好孩子,留有一段学习的时间,习惯不能过于放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又能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2、班级开放日活动。1学生优秀作业(或试卷)展示。每位同学选出单科或多科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这不仅能○给被展示的同学一个很好的鼓励、鞭策,扩大一些后进生的闪光点,同时能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对家长对自己孩子有的放矢的进行家庭教育很有帮助。因此,班主任在开放日之前,事先在本班教室布置好,供给家长观看。

2鼓励家长陪孩子听一节课。起初是因为某些同学课堂难以集中精神,而督促、开导、处○罚效果均不佳,所以邀请其父母陪堂听课,家长明白了孩子的不足和班主任的用意也是欣然接受。这项活动起到了三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家长教育孩子责任感的不断强化。家长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孩子认真地学习,都非常高兴。二是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开放日”活动振作了孩子们的精神,激起了努力学习的渴望。三是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明白了家人对自己的寄予厚望和不辞辛劳,家长也理解孩子的努力付出。一切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心田,班级的学风也是逐渐的浓厚。

六、亲其师而信其道

不论是级段管理,还是班级管理,只有让家长和学生对其信服,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成了流于形式。如何让他们信服?百句口号,不如一个行动。

级段在学校的“文化立校、注重细节、养成习惯、规范有效”的办学方针下,延伸出自己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学生5:45出操,要求快静齐20秒完成,对于跑操及晨读每日评比通报,各班学生都不甘落后,坚持每天一个完美的开始。更是有值日班长对班内情况进行记录反馈给级段,使级段对各班情况洞若观火。级段和班主任一致认为:能了解、理解、疏导了学生的心,学生才能专心学生。级段和班主任携手推行“日反思”制度,班主任则是每篇必回,很好的掌控着班级学风趋势和学生的心态变化,让我们班主任能更及时的做出应对。有好多家长反映:“孩子自从进入高二,每天回家知道看书了,经常说班主任理解他们。”班风正,学风浓,大家的成绩相应提高不少。在家长会上有位代表这么说:“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今年,在全班一致的要求下,全体签字通过,申请“自主性学习示范班”、“文明行为习惯示范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级段的多方考评下获得批准,并明确规定三次评比不合格,会有被摘牌的危险,级段为了规范有效,更是为之设计了量化细则。全班学生都卯足了劲要捍卫自己的荣誉。

七、家长会给家长一剂强心针

1、家长会具有计划性。作为班主任要围绕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一个较为长远的教育计划,比如本学期要召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有个通盘的打算,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2、家长会具有衔接性。召开家长会,要考虑这次家长会与上次家长会所讲内容的衔接问题,看上次家长会制定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次家长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3、家长会具有鼓励性。“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可能有时他们不太懂父母的辛劳,有时会和父母发脾气或者顶撞父母,有时在学校还会犯错误等等,但纵有百般不是,父母仍深爱着他们,仍然不喜欢听到他人过多的指责(哪怕你说的是对的),所以一些后进生的家长不愿来开家长会。家长会上我不会过多指责某位孩子的缺点,而是表扬他们的闪光点,给每个家长以希望,让他们知道您的孩子“即使现在实力不足,但潜力很大”。

4、家长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家长会必须是在班主任长期观察和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召开。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想行为、文明礼仪以及情感误区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召开相应的家长会,一次一个主题,内容集中,使家长会开得深入,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突发性事件应及时处理,不应该受固定时间的限制。

5、家长会具有交流性。家长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学校家长双方相互结合,共同寻找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

(1)改革家长会形式。家长会就应该变教师一言堂式为研讨交流式,让家长说一说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说一说家长在家里通常采取什么方式教育孩子,从而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家长,也要学生介绍自己的内心世界。看看我们给予的,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和想要的,并由此明确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开展什么样的活动等。另外,还可以让一些有心得体会的家长现身说法,给家长们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机会。(2)分层交流活动。即为素质、家庭条件不同的学生开展的活动,目的是每次活动具有针对性,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发展的方向。通过分层交流活动,让不同的家长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条件,让家长和教师一同来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

(3)与个别家长交流。对于一些问题突出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单独交流,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教师能了解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恰当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建议,鼓励家长和教师一同努力,让孩子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朝着好的向发展。

(4)、亲子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目的在于构建民主的氛围,给学生“实话实说”的机会,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心理话,以便于家长和孩子能进行难得的、心平气和的交流。家长会在《母亲》的歌曲中结束,一定要让孩子与父母拥抱,让他们彼此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样,通过交流,亲子双方便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第6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家校合作 教育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毋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是完善和深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生源的特殊性、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在教育和模式上明显区别于中小学教育,这种特殊性使中职教育“家校合作”成为一种十分必要的行为。

一、中职家校合作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方式进行一些有计划的家校合作活动。尽管家校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观念认识存在不足。

1.家庭方面认识不足。

在家庭方面,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在子女生活上给予了物质保证之后,就无暇顾及他们的精神生活,导致一些“富二代”孩子产生了自私享乐等消极思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就是让孩子进了“托儿所”,老师只要保证孩子不出大问题就可以了。在家长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学生在学校对自己毫无要求,每天混日子;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教育,导致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和老师,学校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中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离异或再婚,支离破碎的家庭导致一些父母破罐子破摔,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不出现,完全放弃了对子女的管教。

2.学校方面认识不足。

一些学校未能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和理解,家校活动流于表面形式。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角色之一——班主任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班主任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与家长沟通缺乏科学性;部分班主任和家长缺乏积极的沟通,告状多,报喜少;一些班主任只会抱怨学生,抱怨家长,而自己不愿采取有效行动;有些班主任观念陈旧,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发几条短信,打几个电话……

(二)家校合作欠广度和深度。

家长与学校之间正常的联系因缺少制度化的保障而流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流,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被动式的合作关系。家委会等家校联系途径只流于表面,有名无实,缺乏互动深度。在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中,家庭更多的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多地发生在学生学习、思想或行为出现异常之时,停留在“问题解决式”的层面上,只有“问题”出现才能触发家长和教师的合作需求。

(三)家校合作形式单一、内容狭窄。

目前,家校合作多采用开家长会、电话联系和家访等形式。电话联系和家访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才会采用的方式。家长会一般在期中或期末才开展,这是大部分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的唯一途径。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内容大多围绕孩子的学习、纪律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审美、修养、心理波动等层面考虑较少,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交流更是很少提及。

二、中职家校合作的新思考

基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应朝着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一)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校合作努力的首要方向要让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奠定良好的家校合作基础,使家校之间保持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同步性、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和老师要搭建平台加强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与有力后盾。

(二)增强教师的学习和合作意识,提高家校合作技能。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的具体策划人和组织者,还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导师,正在不断地接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新要求。因此,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施教者”,还在逐步演变为集“施教者”、“沟通者”、“协调者”和“受教者”于一体的综合角色丛体。尤其是在中职学校,教师面对是各种各样的家庭,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为此,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转变原有的旧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合作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和家长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合作技巧。

(三)创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家校合作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创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并不是摒弃原有的合作方式,而是根据中职学校不同家庭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家长需求和实际情况,在立足传统合作方法的基础上,挖掘广度和深度;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改善家校合作关系,形成家校合力。

三、中职家校合作新途径的尝试与实践

基于对家校合作方面的一些思考,我对本班的家校合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实践:

(一)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班主任要让家长意识到:要给予孩子良好教育的前提就是家长自己要懂教育、会教育、善教育,自己要继续学习,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并能和其进行良好的沟通。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指导家长继续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QQ群、微信、家校联系单等方式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推荐家长阅读一些有助于和孩子沟通及提高自己教育能力的书籍,如: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卢勤的《卢勤谈如何爱孩子》等。

2.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交流。

邀请优秀家长代表介绍家教经验、交流教子心得、体会。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升教育水平。

3.鼓励家长利用好苏州网上家长学校。

苏州网上家长学校是一个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平台、宣传平台和学习平台,是家长继续学习的网络主阵地。网上家长学校成立了林老师讲师团,每月有4次公益性讲座,以林老师短信咨询、林老师热线、林老师在线、林老师面对面等形式为家长答疑解惑。同时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父母课堂”、“家教百花园”、“家教论坛”等栏目,家长们能从网站上获取许多切合实际的知识,从“自然家长”转变到“合格家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从家长调查问卷中,我发现班内相当一部分学生和父母的关系紧张,交流较少。为了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在班内开展了一些亲子活动,让融洽的亲情成为家校合作的催化剂:

1.亲子摄影活动。

为了让学生们在双休日能远离电脑,走向大自然,家长们能在工作之余和孩子们有良好的互动,我在班内开展了亲子摄影活动,让父母带领孩子外出观赏和记录家乡美景,并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在班级文化墙上展出。

2.“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感恩活动。

在母亲节、父亲节到来之际,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PS或CDR软件为父母亲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让他们的父母在工作之余能够收获孩子带给他们的一份感动并看到孩子们在专业上的成长。

3.开展“100天我能坚持什么?”活动。

在职二年级学期初,我在班内开展了“100天我能坚持什么?”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拟定一个目标,坚持一百天,到学期末进行总结。有的家长坚持和孩子一起锻炼100天,有的家长坚持做到100天不对孩子发火,有的家长坚持每天发一条短信给住宿的女儿……后来有家长反馈说:“感谢这100天,女儿现在跟我亲近了好多。”还有家长说:“一开始以为做不到的没想到真的坚持了下来,希望不止这100天,好的习惯每天都要坚持!”

(三)挖掘家长优质资源。

虽然中职学生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但其中不乏一些优质资源,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并充分挖掘家长的优势和潜能,向家长借智、借力。

1.把家长“领进来”——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开设家长讲堂。

根据家长所填写的资料,动员和鼓励班上家长参加“家长志愿课堂”活动,发挥个人专长给孩子呈上多姿多彩的课堂。

镜头1:惠佳的爸爸是位公交司机,通过平时积累的不少实际案例教育学生应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注意交通安全。

镜头2:杨晓明的妈妈从事个体水产养殖,在课堂上,她向学生们讲授了水产养殖中放苗、繁殖、培育、收获的整个过程。学生们不仅从中了解到了水产养殖的特点,还体会到了家长们赚钱养家的艰辛和不易。

镜头3:王艳的妈妈平时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她带了一些多肉植物来让学生观察并和学生分享了一些常见的多肉植物及其种植方法,这堂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一次次的家长讲堂中,学生开心地看到自己的家长成了令人崇拜的老师,家长们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了更多的孩子,收获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2.让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去”——充分挖掘家长职业特点,带领孩子走向家长工作岗位,丰富学生职业体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毕业之际,我带领本班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一位家长所在的锦绣家纺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在活动中,通过和设计师近距离对话,学生们对家纺花卉设计、软件PS和CDR的应用价值,家纺行业及产品的特点有了清醒的了解,同时对设计公司在人才需求等方面要求有了认识,今后就业有了一定的努力方向。

(四)拓展家校合作互动空间。

除了传统的电话、短信、家访等家校合作方式之外,我还尝试使用网络等载体拓展家校合作互动空间。

1.建立班级家长QQ群。

家长QQ群的建立,为家校合作创建了新途径。我把班级家长QQ群的名字命名为“和孩子共成长”,同时推荐了两位富有管理参与热情的家长作为群的管理员。我在QQ群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及时将学生学习和活动信息和家长进行分享,主动创造家长们聊天的话题,将学校各类教育教学的活动信息、假期安排等都及时告知家长,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方面的诸多信息,并每周推荐上传一些家长共读文章,鼓励家长间相互交流。此外,我还及时关注家长们的聊天内容,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回答和解决。

2.推行家校联系本。

针对所带班级寄宿生比较多的特点,我通过家校联系本和家长进行每周的书面交流。联系本上设置了学生在校表现、班主任反馈、作业布置、温馨提示、学生反思、家长意见等专栏,以书面的形式将每个星期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并提前告知家长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同时分享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相对一些不经常上网的家长,家校联系本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反馈更具有针对性。

3.发送每月喜报。

很多中职生在初中时成绩并不理想,很少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而家长习惯了老师的种种“告状”。为了让家长多欣赏和鼓励孩子,每月我都会把学生所得的大大小小的奖统计一次,用红色的纸打印成喜报,并写上班主任寄语,装进信封,让孩子回家的时候带给家长。一张小小的喜报,调动了班内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和共赢。

以上是我对家校合作的初步尝试和实践。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家校合作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形式上,也不能满足于一些已有的改革和尝试。在家校合作的道路上,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形式,赢得学生家长支持,在家庭和学校教育间搭建起一座美丽的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家校和谐共促学生发展 第7篇

一、深化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前提。我们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1.正面引导,营造氛围,倡导反映时代精神的师德教风

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倡导全体教职工在课堂教学和服务工作中,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目标,要做到“五有”,即“目中有人、心中有意、言中有情、行中有样、教中有新”。“目中有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的人,用科学的发展观评价学生,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自尊心;“心中有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言中有情”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思想深刻、感受丰富、情感细腻的语言,充满激情和希望地赞扬学生;“行中有样”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到课前精心备课,课中认真上课,课后耐心辅导;“教中有新”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等陈旧教育观念的束缚,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平等、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

2.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开展“让师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闪光”的主题系列活动

结合先进性教育征集意见工作,开展了以“评学校,促管理,评教师,促师德”的双评活动。我校征集意见工作注重了“三个面向”,即面向学生、面向家长、面向教职工。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定向评价与不定向评价相结合,如在面向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表上,我们设置了3个大项,24个小项的定向评价,也设置了对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栏,在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时,自我评价与支部评价相结合。“三个面向”“两个结合”使我校的评议工作扎实有效,针对性强,富有特色。

结合新学年教学工作,开展了“让师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闪光”的主题演讲会。党员教师在庄严的党旗下,面对全体师生进行了热情洋溢、催人奋进的主题演讲。演讲者抒发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三尺讲台的衷情、对学生的无比热爱之情,演讲活动加深了师生情、升华了师德魂,在师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学校教研方面的校本培训工作,开展了“课堂风采展示”活动,为使青年教师很快适应教师工作,成功地开始他们的讲坛生活,学校利用暑假开展了新教师岗前培训,并举行了汇报课展示活动。为了加强交流,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学校教学处正在筹划开展以“引领新课程理念,利用现代化媒体”为目标的公开课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宣传教育,营建浓厚读书成才氛围,学校在教师节期间,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教师课堂风采展。

3.健全制度,强化考核,建立了师德教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根据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精神要求,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师德师风规范10条》,落实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师十不准》要求。在我校的教学工作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中,从学生评教、过程考核、综合评价、民主测评等方面进行了师德师风考核。学校每学期结合教学工作检查,开展师德反思活动。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校又开展了党员教职工“十查十看”自评反思活动,并将此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十查十看”即:查理想信念,看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查依法执教,看是否有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查爱岗敬业,看是否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查热爱学生,看是否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查严谨治学,看是否勤奋刻苦钻研业务;查团结协作,看是否尊重同事,相互学习;查尊重家长,看是否主动联系家长,听取意见;查廉洁从教,看是否无私奉献、廉洁自律;查为人师表,看是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查服务意识,看是否满腔热情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

通过正面引导和宣传,良好的师德教育氛围正在形成。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良好的师德教风将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朝气蓬勃,我们的课堂和校园也将更加和谐、愉快。

二、构建生活课堂,扬起育人风帆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我们充分发挥各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各类实践基地的作用,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

采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启发指导,师生互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组织实践活动,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和谐统一。在实践活动的设计安排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环环紧扣;课课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活动吸引力强,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能力得到培养。如:“徒步登山”课,通过组织学生到东阳横店长征博物馆进行穿越丛林,激发学生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长征精神,努力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集体升旗”课,通过组织集体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篝火晚会”课,组织师生在篝火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尽情享受集体活动的欢乐,让学生体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内涵等。

三、实施家校联动,增强育人实效

我们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努力寻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德育。

1.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结合的最佳载体

我们把举办家长学校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每学期我们都根据学校发给家长的反馈意见表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出家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学校领导会同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制订出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学校还成立了由市、区级专家、学校教师和优秀家长共同组成的三级教员网络。为了确保家长学校的全员参与率,我们还建立了一整套比较严格的签到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每个家长都能通过家长学校有所收获。

2.促进家校互动,搭建家校结合的创新平台

家庭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必须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办学品牌,让广大家长在活动中受教育。[1]为了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家校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树立教师新形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面对学校搬迁新校址后部分家长对学校的质疑,决定开展“家校携手,共育英才”——教学开放日活动。本次为期5天的活动,学校邀请了1 000多名家长参加,同时,开发区教育分局、市教研室语、数、英等学科教研员也分别来我校进行教学观摩、参观指导。学校进行了全学科、全方位开放,家长可对任一门学科进行随堂听课,走进课堂一线,真切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了解教师的教学教态。其中有部分家长还参加了校升旗仪式、班级队会,走近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同时我校的食堂、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以及各艺术专用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语音室、舞蹈房都全方位的开放,让家长和来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搬迁新校址后学校软、硬环境所带来的新氛围。学校也将利用教学开放日的良好契机,积极听取家长们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和家长进行双向交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连,使家校携手,共赢孩子美好的未来。

四、用心育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十分关注心理教师的培养工作。定期选派在职教师继续进修,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今年我校选派四名心理学教师前往杭州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其次,立足本校,请专家或心理专业教师开展讲座,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教师对于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邀请全省著名心理专家、心理学教授给全校教师做心理讲座,教师在讲座中受益匪浅。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从2003年开始至今我校已经配备了五名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其中取得浙江省心理咨询师证书1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B级证书的一人,取得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C级证书的三人,一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

2.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成立后,心理咨询室正式对外开放,由专业的专职老师负责咨询工作。结合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家共同关心和渴望解决的有关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与理想、学习方法、能力培养、升学与就业、心情与情绪、友谊、恋爱、师生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学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方面的种种问题。[2]由于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的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口吻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在咨询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转化了不良心理。现在,无论是有问题还是无问题的同学,都有这样一种观念:今天咨询室有开放,我们进去坐坐吧,他们已把这里当做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3.规范课程设置,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我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把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排入课程表,制订课时计划。对教师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要求上岗教师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本校学生的特点,写出适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并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年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4.学科渗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

“心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个人行为,也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各科教学与心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体教师都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教师的心理压力已逐渐成为阻碍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因素,师源性心理障碍正逐渐成为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诱因。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运用有关心理学原理,针对学生情况在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一些教师通过实践,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心育”有机地渗透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使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5.依靠教科研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我校办学宗旨中有一条就是“科研兴校”,科研在学校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心育科研也体现了这一宗旨。在教研组的带领下,从学校实际发展需要出发,确定相应的科研课题。如市级课题《小学高段民工子女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性研究》正按部就班地有序开展中。定期召开课题组教师会,探讨各自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收获。提高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教师们基本能把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6.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形成教育合力

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中有很多往往与其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有关。有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原则、方式与方法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3]为此,我校举办的家长会上,经常有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教师做专题系列讲座,如聘请市教科所所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金跃芳来校做报告,向家长们传授科学的心理教育原则和方法,介绍成功的家教经验,让家长与专家对话,与智者交流,深受家长的欢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我校的心育工作事半功倍。[4]

心理健康教育实行课程化管理,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以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美的环境育人。

家校和谐发展,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在当今社会,家长群体素质、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家校合作关系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与家长合作的内涵,丰富形式,挖掘资源,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思想观念,积极探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和方法,开辟新途径。为提高教育实效性,为孩子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共促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友光.打造家长学校品牌,探索德育管理模式[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2):24-25.

[2]苏立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3):67-70.

[3]李有毅.健全心育,重视人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3):40-41.

浅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途径 第8篇

一、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基石

作为一名教师, 一切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对学生的爱。要多宽容学生, 多关爱学生, 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没有交流, 就没有教育, 走近学生, 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 让他们尊重老师, 喜欢老师, 理解老师。无论是能力强的学生还是能力弱的学生, 老师都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关怀他们。关注他们的心理, 关注他们的成长, 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 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信赖学生。特别是一些特殊学生, 老师要深入了解他们, 多关怀他们, 处处为学生考虑, 帮助学生解疑释难, 做他们的贴心人。这种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一个优秀孩子的培养, 必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配合, 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教育。

从关心学生的成长出发, 那一点一滴的爱会如同春雨渗入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先让学生爱你, 赞美你, 再让学生把你的爱与家长分享, 让家长在内心感受到你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他的孩子的高度负责, 家长才会在内心接受你, 这就为和谐的家校关系奠定了基石。

二、尊重家长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前提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都肩负着教育好学生的重任。尊重家长是家校沟通的前提。首先, 从家长的年龄而言, 他们是成人, 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我们不能把家长当做受教育的对象对待。呵斥、责问只会加重家长对教师的反感, 心理上的不认同, 导致情绪上对教师的抵触, 行动上的配合就有了难度。其次, 家长与教师有共同的教育对象, 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份的差异, 地位的高低, 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教师只有用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 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 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在与家长的交流中, 始终以朋友的身份与家长交流。每次谈话时, 我总是对家长说:“我们从互不相识到今天倾心交谈, 是一种缘份。我很珍惜, 我们之间不应该是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而是朋友与朋友的关系, 教育好你们的孩子是我的职责。不能用心对待, 则是失信。”这样下来, 老师在学生面前建立了威信, 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三、学会换位思考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润滑剂

态度决定一切, 作为教师, 不能仅仅只考虑自己是教师这一角色, 有时更应该把自己放在家长的角度上。从家长的认识和看法这个角度去思考如何对待学生, 怎样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才能抓住家长的心理,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哪个家长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试想一下, 当我们被人直截了当的指责, 脸上总是挂不住, 恼羞成怒的结果只会是把愤怒转嫁在自己孩子身上, 家长更是如此, 当我们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 数落学生的不是, 他们的心情不是和此时的我一样吗?我们总是说学生如何不好, 家长如何不配合, 我想这对家长的伤害也是很深的。换一种方式, 换一种谈话角度, 也许就会多一些沟通。

四、对家长的鼓励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催化剂

如果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新学期到了, 我们又与家长们谋面了, 虽然说每年的家长会都大同小异, 可我在每次的家长会中总会让家长带着笑来, 带着沉思和笑回去。每次的家长会开场前, 我首先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来开家长会, 对他们真诚地说:“您能来开家长会不但是对我工作的支持, 更是您对孩子爱的体现。您的孩子会为有您这样的家长而自豪。”其次会说:“感谢你们一学期来对我工作的支持, 学生成绩的取得, 不是光靠老师的教育, 而是因为我有一班好家长, 同时我也有一班聪明、优秀的好学生。”在与家长交流时, 我也总是问一问他们最近的工作, 认同他们的辛苦和不易, 对孩子的成长多夸一夸, 真诚地倾听他们的谈话, 与他们交换意见。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 更是多夸孩子的优点, 夸他们把孩子教育的好。在班级中还会根据形势的发展, 发自内心地和家长谈心、说理, 体谅家长育儿的艰辛。通过对比说理, 从他们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 让家长支持我的工作。在这样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下, 家长不再带着抱怨来学校, 他们把每次与老师的沟通当做老师对他们的认可, 不但对自己的辛劳付出感到骄傲, 而且特别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和谐家校论文 第9篇

1 家长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意义重大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对学生的态度为儿童今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大学生的家庭生活经历, 行为习惯, 能力培养, 特别是沟通能力等, 对学校, 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进入校园后的教育效果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根据现行的教育体制, 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并不太理想或家庭情况暂不太理想, 因为种种原因, 对大学生缺少关爱的家庭还是不算少数的, 而此时大学生又正处在心理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期。因此, 所以一线的高职高专的老师认为, 家校的沟通非常的重要。

2 家校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家长与教师是共同教育大学生的合作伙伴, 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 教师对待家长要平等、耐心、真诚, 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从而形成融洽的、美好的教育氛围。

2.1 缺少相互尊重与理解

相互的支持, 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有了家长的肯定, 就有了老师工作的动力。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 要做好家长工作, 使家校合力作用发挥到最大, 尊重与理解必须是前提, 家校合作要以老师对家长的尊重与理解为起点。有时候, 我们经常会埋怨某家长很少与老师见面、沟通……并把这类家长归为“不配合者、不支持者”, 而渐渐地忽视和远离他们。其实, 我们老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家长们都有自己的工作, 又往往是在外地。因此, 家长的“不配合、不支持”也是情有可原的。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尊重家长、给予理解, 而不是心生埋怨。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老师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安排。例如:学校在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可以邀请家长到场, 当学生在校获得相关奖项的时候, 可以考虑邀请家长参加, 大学生毕业的时候, 也可以考虑邀请家长参加等。

2.2 时刻注意保持平等地位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老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主导者, 这两者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老师虽然受过专门的教育, 有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 我们不能自以为是教育的行家里手, 在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 家长是看着自己孩子长大的, 对该学生的了解要比我们老师深刻得多,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双方各有长短。如果老师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家长对话, 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 家长也一定会真诚地配合老师, 真正做到家校配合, 共同教育。

3 具体解决和实施方法

教师和家长首先都要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孔子在谈到为政者的行为时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施教与为政的道理一样, 都需要以身作则。例如:当遇到有困难的人时, 师长们若能伸出援助之手, 他的孩子和学生也会像他们一样, 相反如果师长们表现出没有爱心, 孩子和学生同样也会依葫芦画瓢。其次, 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当今学生见多识广, 问题和困惑也相应增加, 师长们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才能满足学生们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需要。若真遇到了问题, 师长们也要正面引导孩子, 不能胡编乱说。切记, 人都不是万能的, 总有一些问题会难倒你, 其实这很正常。

3.1 了解学生情况, 做好入校生的心理测量工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入校之前开展心理测量工作, 依据学生入校前的报名资料和档案, 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态度, 之前学校的相关评价, 在此基础上分析对学生的发展起主要影响的人和事, 和家长进行沟通时要真诚, 避免抽象, 空洞, 要具体, 使家长产生信任意识, 不同类型家长要采取不同沟通方式。

3.2 掌握学生动态, 做好在校期间的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校心理咨询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咨询对象, 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为咨询内容, 日益受到学生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 它将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3.3 灵活运用各种联系方式, 紧密联系家长

3.3.1 班级博客网站

首先, 班级博客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封闭的班级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 丰富学生阅历, 使学生的交往方式与人际沟通趋于多元化、多向化, 也使得学习和教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进行, 在博客上同学可以通过留言方式得到老师的帮助, 特别是给在外打工的家长多了一个了解自己孩子和学校的平台。其次, 班级博客是交流沟通的广阔平台。学生可以就班级中某些现象、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当面说不出口的话题;如果学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 还可以用新用户留言, 新型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的交流。家长朋友可以通过博客了解更多孩子的在校情况, 还可以通过博客表达家长之声、交流家教经验、提出班级建设意见等。

3.3.2 大型的学生活动

高校校园活动兼有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以铸造学生灵魂, 养成良好气质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和以弘扬科学人文精神, 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校园中形成有机的统一,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大学校园活动, 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议的意义, 就在于通过营造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制度环境, 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 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

相信在这样的活动中, 如果能邀请到一些家长的参与, 对于活动意义与效果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 人们常说“将心比心”, 只要我们敞开心扉, 像对待家人、朋友那样对待我们的家长和学生, 只要我们态度诚恳, 方法得当, 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同时也会使自己交到很多的朋友。

我们爱每一个大学生, 相信每一个大学生也都会爱我们, 我们尊重每一位家长, 相信每一位家长也会更尊重我们。

参考文献

[1]罗福建.大学家校合作:问题、原因与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2]饶敏, 刘永强.大学家校通短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信科学, 2009 (3) .

[3]黄河清, 马恒懿.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4) .

[4]李亚军, 李启洪.农民工子女家校合作状况的调查研究——以贵阳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学生家庭为例[J].青年研究, 2011 (4) .

[5]林玲.家校合作关系的检视——一种批判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 2013 (6) .

[6]李丽娟.基于问卷调查的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 2013 (5) .

[7]周嵘, 王权芳.家校齐合力, 学生大发展——创新中职家校合作途径[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3 (5) .

[8]马多秀.留守儿童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克服[J].教育观察 (上旬刊) , 2013 (3) .

[9]白喜文, 默原, 陈子丹.“家校合作”在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3) .

和谐家校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外来学生,关爱,合作

下面是本校夏园校区在开学初的学籍统计情况:

如表, 本校区非本市学生数约占学生总数的68%, 其中四年级的占有率更是高达80%。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来自各地的农村, 学历较低, 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工作。他们有的在农贸市场做小生意、有的在超市做收银员、有的在单位做保安, 有的在工厂三班倒……工作时间长, 体力付出大, 生活环境差, 收入微薄, 生活压力大。学习“个人所得税”的知识时, 曾让本班孩子回家调查父母的收入, 计算出父母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第二天, 有接近一小半的孩子向我汇报, 他们父母的收入不足3500元, 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外来者, 要面临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已无多余的精力照顾孩子和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也就更无意和学校交流合作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 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他们的配合, 共同创造一个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呢?

作为一个基层教师, 说说我的体会:

一、要理解尊重家长

我曾在校外路遇一位家长, 三十多岁的女人, 虽满脸笑容, 但掩饰不了岁月在她脸上刻出的印迹。面对我的注视, 她把双手藏在背后, 两只脚也尽量往后缩。其实, 我眼角的余光早已看见她布满皱纹和污垢的手、翘着头的鞋子。我只能看着她的眼睛, 保持着微笑, 尽量不让她觉得一丝尴尬。她紧张地问我:“老师, 孩子闯祸了么?我、我们不敢到学校去, 孩子太差, 怕老师骂。”怪不得多次联系他们都没结果呢。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 家长也不例外, 尤其是这些身处异乡的外来家长们。因此, 我们教师在与这些家长沟通时, 要主动热情, 要让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帮助家长克服对合作的不安和恐惧。

1.和家长交流时, 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悦耳的吴侬软语对不同方言区的家长来说, 无疑是天书;我们还要尽量听懂他们的方言, 铺平彼此交流合作的道路。

2.尽量避免用负面语言评价一些学习、品格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对一个学生的长期的负面评价, 透露着教师对学生的失望, 使家长对孩子的进步成长失去信心, 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因而会造成家校合作的阻碍。

3.真诚对待家长。无论是请家长、还是教师家访, 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 共同解决问题。拿出我们的诚意、体谅家长的难处, 与家长共商教育孩子的办法, 让家长觉得我们是真的在为他们的孩子着想, 而不是找家长告状、责备家长不负责任, 更不是要家长帮我们一起惩罚孩子。

费伯和玛兹利斯曾说“家长和教师彼此都需要尊重、交流和理解”。记住了这句话, 让我们彼此理解、尊重, 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又怎么能不成功呢?

二、要重视家校活动和家庭访问

大部分的外来家长虽没有多余的精力教育孩子, 但他们知道没有知识的难处, 心中还是非常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他们一样想知道孩子的在校情况和表现。我们要充分利用家校活动中的家长会、家庭访问, 使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接触, 这样有利于双方敞开心扉真诚交流, 从而达到家长配合我们工作的目的。5月, 我们开展了一次开放活动, 家长们积极参与, 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由于家长们的参与, 更加积极进取。我们一起上课、一起交流。活动结束时, 家长们纷纷要求:这样的活动要经常开展才好。外来家长们的心酸打工路、没知识的难处、艰辛的生活、人穷志不穷的斗志, 对孩子都会有所触动, 使他们振奋上进, 以达到学校、老师难以预料的效果。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些家长的生活已经是压力满满了, 安排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家长的难处, 家庭访问一定征得家长同意, 合理安排时间。

三、重视培养家长的教育技巧

外来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大多比较简单、粗暴, 他们有的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 孩子有错儿时非打即骂。工作中, 我选取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 打印发给家长;编制一些孩子在校表现方面的小报, 让家长们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技巧;让家长们明白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 家长也是孩子成长的老师, 只有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们知道孩子在校的点点滴滴, 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更加愿意和学校、老师合作;让家长们学会怎样与学校配合, 共同引导孩子走上欢乐的人生路。我还就孩子们的教育和学校的工作征询家长们的意见, 让他们觉得被认可、被尊重。家长和学校的距离拉近了, 他们也就会非常乐意和学校合作了。

四、教师要有协调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

家校互动聚合力 共话教育创和谐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互联网;互动

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学生中上网人数的比重日益上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报道很多,一时间人们谈网色变,许多家长根本不让学生上网。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是把双刃剑,对于网络,我们应发挥其正导向作用,尽量克服其负面的影响。而不能一叶障目,因噎废食。我们认为可以疏导为主,运用互联网这一手段来为教育服务。

一、互动技术

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网络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性:

(一)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体现的是自由开放的理念和堵不住打不烂的设计原则。

(二)互动性

互联网的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并举的技术结构彻底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任何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并可以实现在线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

(三)平等性

网络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在网络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可以平等交流的。这也正是网络的迷人之处。在互联网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师之间平等交流,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四)共享性

网络教育资源是可以共享。在网络上,同学们的精彩论点大家可以共同分享,智慧的火花会在交流中得以碰撞。

(五)即时性

反应快,这使得网络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媒体之一。

二、互动意义

舆论与班风建设关系重大。如果班风不好,歪风邪气上升,学习气氛不浓,班级里没有正确的舆论,也会对好学生造成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所以,要十分重视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致力于班级优良班风和正确舆论形成,形成正确的强势舆论。正确的班级舆论对于违背纪律、不良道德行为有巨大的约束力,有道貌岸然是众怒难犯,人们都怕舆论压力,这种惧怕感是一股自我教育力量。

三、互动形式

(一)网站形式

首先确定网站主题:“家校互动平台”,选定话题,正确引导,家长交流参与讨论,老师与学生和父母心连心,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其次可以通过校友录等的留言板,充分发挥留言板的作用。

(二)电话沟通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已经普及,因此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已经是很容易做到并且是很正常的了。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对师生沟通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QQ聊天法

网络这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是好是坏是现今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但网络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趋势将无法阻挡,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提供帮助。我们可以按班(级)建一个QQ群,让喜欢聊天的学生都进来,让教师陪你们聊,当然教师也应取一个好听一点的昵称,这样师生沟通是不是更自然一点呢,家长也可以参与,有时间可以就陪聊,没有时间可以留言,这样我们老师、学生、家长的沟通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四、互动操作

(一)提出论题

一个好的论题,对于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组织者要抓住时机,针对同学们关注关心的问题,确立主题。

(二)发动组织

利用班会等做好动员工作,尤其希望代表正确舆论的一方做足准备,好好发言。

(三)学生舆论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成功关键,只有学生的充分参与,让学生感到以理服人,让整个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针对文科班有部分学生追求打扮,追求时尚,我提出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中学生所需追求的时尚。让学生、家长、教师都参加,以理服人,形成共识:青年学生应拒绝成人化的时尚。

(四)家长支持

只有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才能让学生在更为理想的环境中成长。

(五)教师总结

每一活动最好都要有教师总结。只要认真总结,让每一活动都既开花又结果。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在思索的海洋上领航,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航向,顺利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五、注意问题

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家长参与,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纽带、以焦点为论题、展开讨论,防止“德西效应”出现。

第一,尊重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心灵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第二,尊重全体学生,平等对人;第三,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和谐家校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和谐人际关系,教师,家长,支配,合作

1 构建教师和家长和谐关系问题研究的提出

我们希望过着这样的生活——

孩子的憧憬:老师、父母是我最亲近最崇拜的人, 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导师, 也是最理解我们的人吧……我们会因为他们的影响而爱所有的人, 学校是我们生活的乐园, 成长的花园吧……

家长的企盼: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 未来的希望, 是我们一切辛劳的慰藉吧……我把孩子交给学校, 交给老师, 一定可以放心吧……

教师的渴望:学生是我们事业的全部, 是我们职业生活幸福的源泉。我们会带着激情, 用所有的爱, 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实现人生的价值。家长一定是我们最忠实的理解支持者吧……

但是, 事实上, 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

学生的烦恼:

我是一名初二学生, 我感到特别烦恼, 现在作业太多, 每天晚上都要做到十点, 甚至十一二点, 每天重复着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 分数就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考好了, 到处是鲜花掌声和笑脸;一旦考差了, 就要忍受父母无休止的唠叨, 忍受老师的热嘲冷讽……有时真的想干脆不读书了, 一个人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

家长的衷肠——

我是一个失败的家长:一个母亲说, 在教育孩子上, 我是一个失败者。我的孩子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每天放学回家, 他很不耐烦和我交流。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我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自己的追求完全不一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孩子也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 孩子怕老师, 反感老师。孩子经常说老师偏心, 有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我的孩子的行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我和老师难以合作。

老师的苦恼:有一部分家长不是不管孩子, 就是对孩子过分宠爱, 不愿面对现实, 听不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不愿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

看来, 理想的彼岸和现实的此案之间, 有太多的不和谐的声音。

是什么是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沉重、苦涩?或许有一个答案:社会的竞争与变革。但如果我们给出的仅仅是这样的回答, 那我们只能在无奈中继续我们当前的生活。现代教育面临太多挑战:商品经济, 打工经济, 流动花朵, 留守儿童, 单亲家庭, 独生子女, 生存危机……

其实, 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把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回答搁置起来, 我们能找到解决问题、至少能改善我们生活的方法——是不是当前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状况使我们的教育生活如此暗淡?

2 教师和家长关系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的背景下, 作为两大教育力量的代表和家校合作的重要主体, 教师和家长在微观现实层面的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关系, 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并最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事实上教师与家长关系并不令人满意, 从某种程度上看, 它加重了教师职业的压力与职业的倦怠, 贬低了家长教育的职能, 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生存于两个相互阻隔的境况中, 并由此带来焦虑、不适甚至是身心发展异常。

经过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 我将教师和家长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四类:

(1) 单向支配关系——家长是教师的完全配合者, 教师是家长的主导者。

案例一:某幼儿园小班一次“做中学”课上, 老师问小朋友:“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呀?”小朋友有说喜欢吃香蕉的, 有说喜欢吃肯德基的, 有说喜欢吃石头的……老师说, 好好好, 明天你们把自己认为它爱吃的东西带到学校来, 喂一喂看小白兔究竟喜欢吃什么。结果第二天, 孩子们纷纷拿来了红萝卜。老师问怎么回事, 小朋友都说, 是爸爸妈妈让带的……

反思:老师责怪家长把自己精心设计营造的美妙教育情景给搅合了;家长却委屈地说, 自己先前又不明白老师的教育意图, 怕自家孩子被人取笑……老师的责怪蕴含着的其实就是权利的凌驾。这种关系可以描述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一种非逆性指导关系, 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位置恒定不变, 教师是享有绝对权威的支配者, 家长是老师默默无闻的配合者。

如果把老师和家长分别比作两个圆, 那么, 老师是大圆, 家长是小圆, 小圆完全融入大圆。

(2) 暂时联盟——教师和家长只在孩子有问题时结成“统一战线”

案例二:小明很喜欢去网吧。前几天下午上课总是迟到, 问其原因, 说是这几天要照顾生病了的妈妈。这一天下午他没到校上课, 托同学请假说妈妈住院了。班主任打电话到家长那里证实, 才知道孩子完全在撒谎。后来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小明。老师和家长经过沟通商量, 决定给小明配备签到本, 老师和家长严格规定、监管小明的上、放学时间。直到小明改正, 签到本才取消。

反思:教师和家长双方在认识、行动上达成一致, 问题解决以后, 这种暂时联盟随之解体。现在的家长对教师和学校要求比较高, 但大多围绕学生的成绩在开展活动, 往往是考试前后与教师接触比较多, 平时很少接触, 除非学生学习出现重大变更或者出现所谓的“不良行为”。

如果把老师和家长分别比作两个圆, 那么, 他们的关系是从相离, 再到相交, 最后再相离。

(3) 相互疏离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距离太远

案例三:某校高二某班有一个学生的家长给班主任打电话来, 说怎么孩子一个月都没有回家呀?老师说, 您孩子不是转学了吗?还是您亲自来学校找我办的转学手续呀!后来终于找到那个学生, 才知道原来他想转学, 但是害怕家长不同意, 就花了50元钱, 在街上雇了一个棒棒给他扮演临时家长到学校来办理手续……

反思:故事看起来荒诞不经, 我们在强烈谴责那个学生的同时, 是不是应该反思:孩子怎么能用这样的办法?原因只有一个——孩子都读两年书了, 老师和家长却互不认识!

如果把老师和家长分别比作两个圆, 那么, 教师和家长相互疏离的关系则可以描述成两个完全不相交的圆!

(4) 互相敌对的关系——教师和家长相互对立, 无法进行正常沟通

案例四:小张老师才工作两年多, 由于学校工作需要, 她被安排中途接班。最近她还在辅乳期的孩子生病了, 小张每天上完课就忙着回家照看孩子。一方面是新接班, 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经验不足, 结果她所教班在半期考试中整体成绩明显下降。虽然小张老师在家长会上, 诚恳地向全班家长道歉, 但后来还是有家长致电校长, 要求更换小张老师。小张老师得知这一情况, 在上课时对着全班学生勃然大怒……

如果把老师和家长分别比作两个圆, 那么, 小张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互撞击的圆, 最后是两败俱伤。

3 策略和方法:从配合走向合作, 在对话中走向合作

3.1 从配合走向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或许以前单向支配式教育 (教师往往喜欢这种方式) 有一定成效, 但我们应该抛开怀旧情绪——家长是学校、老师工作的无条件支持者——正视现实, 努力建立一种适合于现实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互相学习, 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家长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 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造就一个完整、没有阻隔的空间。如果把教师和家长比作两个圆的话, 应该是既不迷失自我, 有互相融通的两个相交圆。这是一种成熟的人际关系, 就像两个人合奏一首曲子, 每个人都演奏自己的乐器, 充分展示各人的独特技巧, 又在演奏同一首曲子, 表现同一个主题。这种和谐关系有利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效能的彰显和提升, 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思考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否和谐时, 就是看这种关系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向越趋向一致时, 即教师和家长关系越融洽时, 所形成的教育合力就越强大, 即对受教育者正向的影响就越大。

可能性:教师职业与家长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其角色称谓上看, 教师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 家长是相对于孩子而言的, 教师的学生即为家长的孩子。教师与家长交往的对象、影响的对象是重叠的, 他们同为教育者, 同为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希望同家长一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家长渴望与教师进行沟通使孩子成“龙”成“凤”, 因此, 教师与家长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应该是件容易且当然的事。

3.2 在对话中走向合作

如果教师想提高业务水平, 他们必须更为开放并且乐于接受家长批评, 乐于让家长同自己接触。这是教师在当今信息时代要面临的困难局面。为培养新的职业精神以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 一个方法就是由教师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关于学习方法的新的研究进展。文特森的研究表明, “许多教师希望家长以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同学校一起工作”。由学校搭建各种平台, 让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充分沟通。比如: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表彰家长活动等等。还可以使用:校通讯、家校联系本、校报、家校合作指导手册、教师家访等方式来进行。通过坦率地介绍新的进展, 解释获得的学习成果, 以讲习班的方式展示新的教学方法, 利用作业和展览使学生们的劳动和学习成果更加直观, 布置一些需要家庭成员同孩子共同完成的家庭作业, 都是使家长更清楚地认识到新式的教学法重要意义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 我校初、高中部分年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其中部分内容就要由家长完成。每次家长会上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展示给家长看, 既展示学校教育的成果, 也促进了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

我校初2013级还开展了“教学开放周”活动, 请家长跟班听课。我校高2012级还开展了家长体验班级管理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为构建教师和家长的和谐关系搭建了广阔平台。

上一篇:农村环境保护下一篇:现代酒店需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