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变形控制论文

2024-08-13

焊接变形控制论文(精选12篇)

焊接变形控制论文 第1篇

在焊接过程中, 由于焊接热源和焊接热循环的作用, 使焊件受热不均匀, 在焊件上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场, 导致焊件不均匀的膨胀与收缩, 从而使焊件内部产生焊接应力而引起焊接变形。焊接应力的大小及分布与焊件材质、焊接方法、焊接结构、焊接工艺及外加的拘束程度等有关, 按照应力作用方向可分为单向力、双向应力、三向应力。薄板对接焊可认为双向应力;大厚度焊件的焊缝、丁字焊缝可认为三向应力, 即纵向应力、横向应力和厚度方向应力。三向应力使材料的塑性降低, 容易导致脆性断裂, 是一种最危险的应力状态。

2 焊接变形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2.1 影响因素

(1) 焊缝截面积焊缝截面积越大, 冷却收缩时引起的塑性变形量越大, 焊缝截面积对纵向、横向及角变形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而且是主要因素, 因此在被焊件厚度相同时, 破口尺寸越大, 收缩变形越大。

(2) 焊接线能量一般情况下, 焊接线能量大时, 加热的高温区范围越大, 冷却速度慢, 使塑性变形区增大, 焊接变形越大。

(3) 焊接方法管道焊接采用的方法不同, 线能量输入也不同。一般情况下, 埋弧焊的热输入量最大, 收缩变形量也最大, 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热输入量相对较小。

(4) 焊接层数多层多道焊比单层焊焊接变形小, 因为多层焊接时, 每层焊缝的热输入比一次完成的单层焊时的热输入小得多, 加热范围窄, 冷却快, 产生的收缩变形小得多, 而且每层焊道都对下一层焊道起到约束作用。

(5) 焊接接头形式。

2.2 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1) 减小焊缝截面积, 尽量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 厚板接头影选取工艺上焊缝金属少的破口形式。

(2) 预留收缩余量。根据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 在焊件备料及加工时预先考虑收缩余量, 以便焊后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

(3) 热调整法。该法是减小焊接线能量, 缩小加热区, 或使不均匀加热或冷却尽可能均匀化, 已达到减小和控制焊接变形。采用从中央向两端焊接, 从中央向两端分段退焊法、跳焊法、对称焊、预热焊等, 均是利用使加热和冷却均匀化来减小、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采用小电流快速不摆动焊、多层多道焊等都是利用减小焊接线能量的方法缩小热影响区。

(4) 采用焊前反变形法控制焊后变形。

(5) 选择合理的焊接方法和规范。采用能量集中的热源和快速焊接方法, 可以减少变形, 如气体保护焊、等离子焊等代替手工电弧焊, 可以减小和控制变形。

(6) 采用刚性夹具固定法控制焊后变形。

(7) 组焊或安装焊缝较多的大型构件时, 采用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把大型构件适当的分为几个部分, 分别装配焊接, 然后再拼接成整体, 可以减小焊接变形。

(8) 结构设计时, 在保证承载力的条件下, 尽量减小焊缝数量和长度, 尽量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

3 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

3.1 减小焊接应力的设计措施

(1) 设计上减小焊缝的数量, 减小焊缝的截面积和长度。焊缝避免应力集中, 避免交叉。

(2) 焊缝不要布置在高应力区及断面突变的地方。

(3) 采用刚性较小的接头形式, 使焊缝能自由收缩。

3.2 减小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

(1)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1) 钢板拼接时应先焊接错开的短焊缝, 后直通焊缝, 如图3-4, 先焊焊缝1, 后焊2, 焊接长缝时, 采用由中央向两端施焊法, 焊接方向指向自由端。 (2) 应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 (3) 应先焊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

(2) 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 采用较小的线能量, 缩小焊缝区与结构整体之间的温差。

(3) 锤击焊道。在每道焊缝的冷却过程中, 用圆头小锤均匀锤击焊道, 使其产生塑性延伸变形, 抵消焊缝冷却后承受的局部拉应力。

(4) 利用预热法来控制焊接残余应力。焊前对构件进行预热, 能减小温差和减慢冷却速度, 两者均能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5) 利用“加热减应区法”来控制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时, 加热那些阻碍焊接区自由伸缩的部位, 使之与焊接区同时膨胀和同时收缩, 就能减小焊接应力。

4 焊后消除热应力的方法

(1) 利用高温回火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它是将焊缝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最高不能超过材料的相变点或钢材自身的回火温度) , 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的过程。当钢材的温度升高时, 其屈服强度下降, 这样原有的弹性应变会成为塑性应变, 从而使应力松弛。

(2) 利用温差拉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温差拉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与机械拉伸法相同, 主要差别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温差来拉伸焊缝区。温差拉伸法是在焊缝两侧各用一个宽度适当的氧乙炔焰焊炬进行加热, 在焊炬后面一定距离, 用一根带有排孔的水管进行喷水冷却, 乙炔焰和喷水管以相同速度向前移动,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两侧温度高 (其峰值约为200℃、焊接区温度低 (约为100℃) 的温度差。两侧金属受热膨胀对温度较低的区域进行拉伸, 抵消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 这样可消除部分残余应力。据测定, 温差拉伸法可消除残余应力50%~70%。

(3) 利用机械接伸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根本原因是焊件焊后产生了压缩残余塑性变形。因此, 焊后对焊件进行加载拉伸, 产生拉伸塑性变形, 它的方向和压缩残余变形相反, 结果使压缩残余变形减小, 因而焊件中的焊接残余应力亦随之同步减小。

机械拉伸消除应力法对于一些焊后需要进行液压试验的焊接容器、管道特别有意义, 因为液压试验时容器所承受的试验压力均大于容器的工作压力, 例如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压力为容器工作压力的1.25倍, 所以容器在进行液压试验的同时, 对容器材料进行了一次相当于机械拉伸的膨胀, 从而通过液压试验, 消除了部分焊接残余应力。

(4) 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振动法是利用偏心轮和变速电动机组成的激振器使焊接结构发生共振产生循环应力, 可使焊接残余应力逐渐降低。

5 结语

在现场实际焊接中, 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控制要根据现场条件、焊接结构、焊接工艺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采用合理有效的焊接方法和控制措施, 以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摘要:对压力容器和一般钢结构焊接中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控制焊接变形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

关键词:焊接变形,焊接应力,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泰炜.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2.[1]陈泰炜.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2.

试述钢结构焊接变形与应力控制 第2篇

试述钢结构焊接变形与应力控制

焊接应力与变形是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及焊接热过程中引起焊件形状与尺寸的变化,针对钢结构焊接变形与应力控制进行论述.

作 者:孙玉琴 作者单位:黑龙江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关键词:钢结构 焊接变形 应用控制

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第3篇

关键词:焊接变形;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G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023-02

钢材的焊接通常采用熔化焊方法,是在接头处局部加热,使被焊接材料与添加的焊接材料熔化成液体金属,形成熔池,随后冷却凝固成固态金属,使原来分开的钢材连接成整体。由于焊接加热,融合线以外的母材产生膨胀,接着冷却,熔池金属和熔合线附近母材产生收缩,因加热、冷却这种热变化在局部范围急速地进行,膨胀和收缩变形均受到拘束而产生塑性变形。这样,在焊接完成并冷却至常温后该塑性变形残留下来。

1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

焊接变形可以分为在焊接热过程中发生的瞬态热变形和在室温条件下的残余变形。

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材料、结构和工艺3个方面。

1.1材料因素的影响

材料对于焊接变形的影响不仅和焊接材料有关,而且和母材也有关系,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都对焊接变形的产生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热物理性能参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热传导系数上,一般热传导系数越小,温度梯度越大,焊接变形越显著。力学性能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比较复杂,热膨胀系数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热膨胀系数的增加焊接变形相应增加。同时材料在高温区的屈服极限和弹性模量及其随温度的变化率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大,焊接变形随之减少而较高的屈服极限会引起较高的残余应力,焊接结构存储的变形能量也会因此而增大,从而可能促使脆性断裂,此外,由于塑性应变较小且塑性区范围不大,因而焊接变形得以减少。

1.2结构因素的影响

焊接结构的设计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因素。其总体原则是随拘束度的增加,焊接残余应力增加,而焊接变形则相应减少。结构在焊接变形过程中,工件本身的拘束度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自身为变拘束结构,同时还受到外加拘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复杂结构自身的拘束作用在焊接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结构本身在焊接过程中的拘束度变化情况随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常需要采用筋板或加强板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这样做不但增加了装配和焊接工作量,而且在某些区域,如筋板、加强板等,拘束度发生较大的变化,给焊接变形分析与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结构设计时针对结构板的厚度及筋板或加强筋的位置数量等进行优化,对减小焊接变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工艺因素的影响

焊接工艺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方面很多,例如焊接方法、焊接输入电流电压量、构件的定位或固定方法、焊接顺序、焊接胎架及夹具的应用等。在各种工艺因素中,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较为显著,一般情况下,改变焊接顺序可以改变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应力状态,减少焊接变形。多层焊以及焊接工艺参数也对焊接变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焊接工作者在长期研究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利用特殊的工艺规范和措施,达到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改善残余应力分布状态的目的。

2焊接变形的控制

2.1设计措施

2.1.1合理地选择焊接的尺寸和形式

焊接尺寸直接关系到焊接工作量和焊接变形的大小。焊缝尺寸大,不但焊接量大,而且焊接变形也大,因此,在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对于受力较大的丁字接头和十字接头,在保证相同的强度条件下,采用开坡口的焊缝可以比一般角焊缝减少焊缝金属,对减小变形有利。

2.1.2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焊缝

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合理地选择筋板的形状,适当地安排筋板的位置,力求焊缝数量少,避免不必要的焊缝,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2.1.3合理地安排焊缝位置

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安排焊缝尽可能对称于截面中性轴,或者使焊缝接近中性轴,这对于减少梁、柱等类型结构的挠曲变形有良好的效果。

2.2工艺措施

工艺措施是指在焊接构件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措施,将其分为焊前预防措施、焊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和焊后矫正措施。

2.2.1焊前预防措施

焊前预防主要包括预防变形、预拉伸法和刚性固定组装法。

预变性法或称反变形法是根据预测的焊接变形大小和方向,在待焊工件装配时造成与焊接残余变形大小相当、方向相反的预变形量(反变形量),焊后焊接残余变形抵消了预变形量,使构件恢复到设计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预拉伸法多用于薄板平面构件,焊接时在薄板有预张力或有预先热膨胀量的情况下进行的。焊后,去除预拉伸或加热,薄板恢复初始状态,可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控制焊接变形。预热的作用在于减小温度梯度,不同的预热温度在降低残余应力的作用方面有一定的差别,预热温度在300 ℃~400 ℃时,在钢中残余应力水平降低了30 %~50 %,当预热温度为200 ℃时,残余应力水平降低了10 %~20 %。

刚性固定组装法是采用夹具或刚性胎具将被焊构件尽可能地固定,可有效地控制待焊构件的角变形与弯曲变形等。

2.2.2焊接过程控制措施

焊接过程控制主要方法有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参数,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及采用随焊两侧加热、随焊碾压、随焊跟踪激冷等措施。选择线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以及合理地控制焊接规范参数可以有效地防止焊接变形。采用随焊两侧加热、随焊碾压、随焊跟踪激冷等措施可以降低残余应力和减小焊接变形。采用随焊两侧加热,横向应变、纵向应变和最大剪切应变的分布更加均匀,变化更加平缓,起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作用。随焊碾压法由于设备复杂、使用不便等原因,在生产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该方法在提高焊接变形等方面具有理想的效果。随焊激冷法能够显著地降低残余应力和减少焊接变形。

焊接顺序对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产生影响较大,在采用不同的焊接顺序时,可以改变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但对残余应力整体幅值的降低作用不大,同时该方法对于控制焊接变形有较大的作用,尤其在多道焊中,作用更加明显。

2.2.3焊后矫正措施

当构件焊接后,只能通过矫正措施来减小或消除已发生的残余变形。焊后矫正措施主要分为加热矫正法和机械矫正法。加热矫正法又分为整体加热和局部加热。

整体热矫正是指将整体构件加热至锻造温度以上再进行矫正的方法,可用以消除较大的形状偏差。但是焊后整体加热容易引起冶金方面的副作用,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局部热矫正多采用火焰对焊接构件局部加热,在高温处,材料的热膨胀受到构件本身刚性制约,产生局部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收缩,抵消了焊后部位的伸长变形,达到矫正目的,火焰加热法采用一般的气焊焊炬,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方法简便灵活,因此在生产上广为应用。

此外,还有利用机械力或冲击能等进行焊接变形矫正,包括静力加压矫直法、焊缝滚压法、锤击法等。

3结束语

综合分析上述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与减小焊接变形的措施,基本了解焊接变形的原因及变形的种类,针对焊接变形的原因和控制措施从焊接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有效防止减少焊接变形所带来的危害。

Affecting Factor and Contyol Measures for Welding Deformation

Du Yuesheng

Abstact: Obvious residual welding deformation is produced in structure inevitably unbalanced heating and cooling during welding. which ar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uctural design integrit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ationality and structural reiability. Based on emphasis and difficulties of structural wel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welding deformation are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控制 第4篇

1 焊接结构件变形分类

焊接结构件变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就包括母材的材质导致的变形、填充材料导致的变形、焊接方法不娴熟或者方法不正确导致的变形、焊接参数 (WPS文件参数) 导致的变形[1]、焊接顺序不正确导致的变形、还有冷却时间及焊接过程中是否有约束等问题导致的焊接结构件变形等原因, 但是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焊接残余应力造成的, 而焊接结构变形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收缩变形——其包括垂直于焊缝方向引起的横向收缩和焊缝方向引起的纵向收缩;弯曲变形——这个包括由于横向收缩引起的弯曲变形和由于纵向收缩引起的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构件绕自身轴线的扭曲;波浪边形——波浪变形时由于薄板焊接产生残余压缩应力使得构件出现因为压缩而形成的。

2 焊接结构件变形的预防措施和手段

以CRH3型及CRH5型动车组转向架焊接构架为例, 来提出本文研究的焊接结构件变形的预防措施和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完善和改进焊接的结构是其中一方面

如果想要控制和预防焊接结构件的变形, 首当其冲就得在设计方面下功夫, 前提设计好合理的结构, 只有把设计做好了, 才能为下面的步骤打好基础。做好设计的具体措施有:选择合理的焊缝形式和大小合适的尺寸;若是遇到不必要的焊缝要尽量减少;为了避免焊缝太集中就必须合理安排焊缝的位置。

2.2 刚性固定法的使用[2]

一般说来, 刚性大的结构件经过焊接后发生变形的可能都会比较小, 而刚性比较小的结构件经过焊接后可能会产生大的变形, 那么对待这种容易变形的结构件就得采用专用的夹具、支撑杆、胎具或点固在工作台上来提高它的刚性, 以此来减小变形情况的发生,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比防止角变形和波浪变形更加有效, 但必须指出的是, 工人在工件焊接后, 得等焊接后工件温度下降到室内温度后, 才能拿开固件, 否则就容易出现事故。再则一方面, 拿掉刚性固定前一定得采用锤击敲打的方式来消除部分应力, 减小变形。

2.3 收缩变形余量的预留

根据焊接收缩理论, 得出计算值 (箱形梁四周施焊收缩量2mm/m, 其他结构依此类推) 和经验值 (参数的统计时根据同一部件数个产品焊接后或类比以往相似结构来统计参数) , 收缩余量是在工件下料及加工时预先考虑的问题, 这是为了便于达到焊接工件所要求的形状、尺寸等, 在焊缝收缩的方向上预先留出收缩量, 保证焊接后的构件满足要求的尺寸。

应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焊缝的形状在实际生产中达不到规则形状, 预留的焊接收缩量就不能用平常的理论公式来计算, 而是需要进行多个实际产品的焊接试验来确定焊接的收缩量[3]。

2.4 反变形法的使用

理论计算值和经验可以预先估计出结构焊件变形的大小和方向, 以保证在焊接装配时能给予一个方向相反大小也相等的人为的变形, 焊接的不对称会导致收缩变成角变形, 那么就可以在装配时加上一个与变形相反的角度, 这样就使得焊接后的变形与反变形相互抵消, 那么工件也就满足要求的尺寸。

2.5 焊接方法必须合理

合理的焊接方法在机械制作中是极其重要的, 焊接采用的方法不同, 产生的线能量也会有不同, 如果选用线能量比较低的焊接方法的话, 变形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还能减小焊接塑性压缩区, 而目前主要采用三种焊接方法焊接转向架构架: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135) 、手工电焊弧 (111) 、无极氩弧焊 (141) [4], 目前这三种是比较常见的焊接方法, 这些焊接方法都可以降低焊接变形量。

2.6 焊接预热、焊接后消应力热的处理

焊接预热使得焊缝周围的母材温度升高会降低焊缝金属与周围母材的温差, 如此一来, 降低焊接收缩内应力将会减少焊接的变形程度, 焊缝区温度的不均匀将难免造成很高的内应力, 而这样的焊接内应力又会使得焊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甚至爆裂, 若通过适当的预热, 再对焊件加工处理, 就可以减少焊件变形或爆裂事故的发生。

3 如何纠正焊接变形

焊件变形不仅对于工作人员有很大影响, 而且对整个工作的进行都会产生不利的反应, 而若能将变形纠正过来, 将会使得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 纠正焊接变形的方法主要有2种——机械纠正和火焰加热纠正, 他们实质上都是使得焊接结构件产生新的变形来抵消焊接变形。

3.1 机械纠正方法

给构件施加来自外部的机械力, 使得构件产生与原来的焊接变形的方向相反的塑性变形, 以便于能够抵消焊接变形, 这样的方法叫做机械纠正。而来自外部机械力的施加则可以通过锤击、压力机及碾压等方法来实现, 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刚性较小且不太厚的板结构。

工作人员在使用机械纠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校直机进行, 因为这种校直方法生产效率较高, 但是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否则就容易导致将构建表面弄出压痕或焊缝区域出现裂纹等。

3.2 火焰加热的纠正方法

利用火焰加热时产生的局部压缩塑性变形使得构件较长的部分在冷却过后缩短以抵消变形, 这种方法叫火焰加热纠正, 不过这种方法一般主要适用于各种低碳钢和大部分的低合金结构钢, 却不适用于有晶间腐蚀倾向的不锈钢和淬硬倾向较大的钢, 工作人员在进行火焰加热过程中, 也可以同时施加机械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矫正效果, 构件的结构特点和焊接变形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是选择点状加热、线状加热还是三角形加热等方式。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 应当严格控制火焰的温度, 温度较低或较高都无法适度地进行调配和控制, 温度较低无法调整尺寸, 温度过高又会造成加热区域硬度降低从而导致整体强度下降, 因此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 但是与机械纠正相比, 火焰加热纠正的效率较低但适用范围较广。

4 结语

关于对焊接变形的讨论和改进研究对大型的焊接结构件的制造, 如:轨道车辆转向架;钢、铝合金结构的车体等的制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根据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方法, 把理论计算结合到实际产品的实验分析结果, 由此再来制定出相应的工艺措施, 这样不断能保证质量问题, 还能对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大胜.减少大型焊接结构件变形的措施[J].金属加工 (热加工) , 2010 (2) :20.

[2]罗满香.焊接变形工艺校正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8) :44.

[3]彭尚.一种矫正钢模焊接弯曲变形的新工艺[J].铁道建筑技术, 2003 (4) :32.

焊接变形控制论文 第5篇

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等。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不均匀加热和冷却,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工艺措施主要有:

一、预留收缩变形量

根据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在焊件备料及加工时预先考虑收缩余量,以便焊后 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

二、反变形法

根据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预先估计结构焊焊接件变形的方向和大小,然后在焊接装配时给予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预置变形,以抵消焊后产生的变形。

三、刚性固定法

焊接时将焊件加以刚性固定,焊后待焊件冷却到室温后再去掉刚性固定,可有效防止角变形和波浪变形。此方法会增大焊接应力,只适用于塑性较好的低碳钢结构。

四、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尽量使焊缝自由收缩。焊接焊缝较多的结构件时,应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再焊直通长焊缝,以防在焊缝交接处产生裂纹。如果焊缝较长,可采用逐步退焊法和跳焊法,使温度分布较均匀,从而减少了焊接应力和变形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具体如下:

wxruiao.com 1)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较小的焊缝;

2)焊缝较长的焊件可以采用分中对称焊法、跳焊法,分段逐步退焊法。交替焊法 ;

3)焊件焊接时要先将所焊接的焊缝都点固后,再统一焊接。能够提高焊接焊件的刚度,点焊固定后在进行焊接,其将增加焊接结构的刚度的部件先焊,使结构具有抵抗变形的足够刚度;

4)具有对称焊缝的焊件最好成双的对称焊接使各焊道引起的变形相互抵消;

5)焊件焊缝不对称时要先焊接焊缝少的一侧。;

6)采用对称与中和轴的焊接和由中间向两侧焊接都有利于抵抗焊接变形。

7)在焊接结构中,当钢板拼接时,同时存在着横向的端接焊缝和纵向的边接焊缝。应该先焊接端接焊缝再焊接边接焊缝。

8)在焊接箱体时,同时存在着对接和角接焊缝时,首先尽量焊接对接焊缝,然后焊接角焊缝。

9)十字接头和丁字接头焊接时,应该正确采取焊接顺序,避免焊接应力集中,以保证焊缝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对称与中轴的焊缝,应由内向外进行对称焊接。

10)焊接操作时,减少焊接时的热输入,(如:降低电流、加快焊接速度、)。

10-1)焊接操作时,减少熔敷金属量(焊接时采用小坡口、减少焊缝宽度、焊接角焊时减少焊缝尺寸)。

wxruiao.com 10-2)逐步退焊法,常用于较短裂纹的焊缝。施焊前把焊缝分成适当的小段,标明次序,进行后退焊补。焊缝边缘区段的焊补,从裂纹的终端向中心方向进行,其它各区段接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

五、锤击焊缝法 在焊缝的冷却过程中,用圆头小锤均匀迅速地锤击焊缝,使金属产生塑性延伸变形,抵消一部分焊接收缩变形,从而减小焊接

形。

六、加热“减应区”法

1)焊接前,在焊接部位附近区域(称减应区)进行加热使之伸长,焊后冷却时,与焊缝一起收缩,可有效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2)焊接后,在焊接部位附近区域进行加热,同样可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七、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 预热的目的是减少焊缝区与焊件其他部分的温差,降低焊缝区的冷却速度,使焊件能较均匀地冷却下来,从而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在温差相较不大的情况下可称为冷焊。八.合理的焊接工艺方法,采用焊接热源比较集中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可降低焊接变形。如CO2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从设计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一、选用合理的焊缝尺寸和形状,在保证构件的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

二、减少焊缝的数量,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焊缝的数量;

三、合理安排焊缝的位置,只要结构上允许应该尽可能使焊缝对称于wxruiao.com 焊件截面的中和轴或者靠近中和轴; 工艺措施:

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包括焊接方法、焊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顺序、焊接操作、工艺参数以及焊后热处理。

一、合理的选择焊接方法及焊接设备。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方便及利用率高的设备。

二、在焊接前

1)合理的选择下料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焊比较厚的焊件时尽量选择合理的坡口。2)反变形处理及预热。

三、在焊接中,合理的选择焊接材料及焊接参数。特别是薄件和厚件焊接要选择合理的施焊方式及焊接顺序,防止焊接变形。

四、焊后处理,在结构件受力比较大的部位,焊后要热处理,消除应力,防止脆断等现象出现。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现场准备

①施工单位对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做好施工现场地下、地面及空中障碍物的清理工作,确保顺利施工。

②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点为依据,测得轴线和桩位.并在现场设立测量控制点。注意加以保护,严防扰动。③精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符合实际工程,满足工程特殊性要求,确保施工方法科学、先进、合理。

wxruiao.com ④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查阅以往在此地区的施工技术资料和相关参数,进一步了解各土层的变化情况。

⑤做好进场材料的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⑥做好现场泥浆池沟的布置、安放护筒、钻机就位等准备工作。2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桩位放样。

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撞击的位置进行放样,进行钻孔标高放样时,应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各桩点的位置,使其误差在范围要求之内。2.2埋设护筒。

埋设钢护筒时应通过定位来控制桩放样,把钻机钻孔的位置标于孔底,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找出钢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钢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钢护筒,使钢护筒中心与钻机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钢护筒竖直。此后在钢护筒周围对称地、均匀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并分层夯实,以达到最佳密实度。为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如果护筒底层不是粘土,应挖深或换土,在孔底回填夯实300-500mm厚度的粘土后,再安放护筒,以免护筒底口处渗漏塌方。夯填时更要防止钢护筒偏斜,护筒上口应绑扎木方对称吊紧,防止下窜。钢护筒长度在4m以内的,应采用4-6mm的钢板制作,钢护筒长度大于4m的,采用6-8mm钢板制作。

钢护筒埋置较深时,采用多节钢护筒连接使用,采用焊接的连接wxruiao.com 形式,焊接时保证接头圆顺,同时满足刚度、强度及防漏要求。钢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的直径,具体尺寸按设计要求选用。钢护筒的埋置深度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应将钢护筒埋置至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深度在0.5m以上,钢护筒顶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的1.5-2.0cm,并高出施工地面0.3cm。在钢护筒埋设前,应先准确测量放样,保证钢护筒顶面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cm,埋设时保证钢护筒的倾斜度不大于1%,并采用较大口径的钻头,先钻至护筒底的标高位置后,提出钻斗且用钻斗将钢护筒压入到预定位置。最后用粗颗粒土回填护筒外侧周围,回填密实。2.3旋挖钻进成孔。

钻机就位,首先将旋挖钻机移到钻孔作业所在位置,旋挖钻机的显示器显示桅杆工作画面,以便随时能够对桅杆进行调垂。使钻头对准桩位点,调整钻杆垂直度,然后启动钻机钻孔,直到设计深度。在钻孔的同时还应观察监视并记录钻孔的地质状况。2.4终孔后检查及清孔。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成孔检查方法根据孔径的情况来定,当钻孔为干孔时,可用重锤将孔内的虚土夯实,直接采用测绳及测孔器进行检测。若孔内存在地下水,可采用泵吸反循环抽浆的方法清孔,则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的方法进行钻孔的测孔工作,清孔时合理控制泥浆的粘度与含砂率,经质量检查合格的桩孔,及时灌注混凝土。

清除孔底沉渣并使孔壁泥质、泥浆含砂量小于4%为止。工程桩wxruiao.com 孔因有较厚的松散易坍土层,清孔后不能马上终孔,应在孔内下入钢筋笼,安装好灌浆导管后实施二次清孔作业,使砼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保证砼成柱质量。2.5钢筋笼安装。

清孔后钢筋笼吊入钻孔时,应保护好垫块、垫管和垫板,并不可以碰撞孔壁。浇混凝土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将其位固定。孔内放入钢筋笼后,要在4h内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做好避免钢筋笼上浮和防止泥浆污染的措施。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当桩头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2.6混凝土灌注。

开始灌注前,监理工程师应提请进行检查验收,待监理工程师下达开灌指令后开始灌注。灌注过程中要用测绳对砼面上升高度进行测量,计算导管埋置深度,确定导管拆卸长度,并记录在《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上。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埋管深度,最小埋管深度不小于2.0m,最大埋管深度不大于6.0m。

砼灌注前要充分组织好人力、物力,确保混凝土连续灌注,每根桩争取在3小时内完成。在灌注混凝土时要匀速浇注,减小混凝土对孔壁的冲击力。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质检员核对混凝土的灌注数量和桩顶灌注高度。为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桩顶全部露出新鲜混凝土后才能提拔最后一节导管。灌注完毕并且砼面达到要求后,应立即将孔内导管缓慢匀速拔出,避免速度太快在桩顶形成“空芯”。

wxruiao.com 3 旋挖钻孔灌浆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3.1钻孔

①桩机定位时桩位必须重新测定。要进行认真复核,做到准确无误。②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孔直径100mm,护筒形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超过50mm.埋设深度不小于1000mm。③护筒埋设时,应将其周围用黏土填埋压实,护筒上沿口高出孔口地坪200mm,预防浸水后孔口塌陷。④钻机就位后,将机架底部垫实使其保持稳固,控制钻杆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桩长。3.2安放钢筋

①钢筋笼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重点检查钢筋的规格、型号、间距和数量、钢筋绑扎情况、钢筋笼直径和长度、钢筋焊接长度以及钢筋笼安装后的保护层厚度,是否与图纸设计的规范要求相符。②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起吊点应设在加强筋部位。③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内慢慢轻放,避免碰撞孔壁。3.3灌注桩混凝土

①材料的质量控制。根据试验检测选用合格的材料,主要材料水泥、钢材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砂、石材料进场时都要进行检查验收,使用时仍需严格试验,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工地试验室严格把控砼配合比,并做好现场施工检测。

②配合比的控制。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使用导管灌注,砼的配合比要随水泥的品种,砂、石规格及用水量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为使每道wxruiao.com 工序的施工配合比都能准确无误,施工现场应选用生产量高的1000型拌合站生产混凝土混合料,此拌合站各项功能全部由电脑操作,其特点是:计量准,生产能力强,产量高,适用于混凝土用量大的结构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指标自动控制,准确无误。现场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经试验检测全部达到规范要求,每道工序存有详细技术资料,可存档保存,各项施工原始记录齐全。

③坍落度控制。施工现场试验员跟踪把关,在灌注混凝土中要不定时加强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采用18cm-20cm为宜,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测量灌注混凝土的标高和导管的埋置深度,导管的埋深应保持在2m-4m,要保证混凝土顺利进行,当灌注至距顶点标高8m-10m时,及时调整混凝土坍落度,降低12 cm-16cm,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每根桩留取混凝土试件3组,做强度试验。4 结语

由于旋钻孔灌注桩具有:地下施工工序多,精确度高,质量要求高,施工时间短,施工整个过程隐蔽性等特点,所以要求每道施工工序都需严格要求,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前应对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组织方案严格要求,合理地安排施工流程,现场指挥人员要具有周密的组织协调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各部门全力配合,做到精益求精,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焊接变形控制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焊接变形

一、概述

铝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金属,经过热处理,它的机械性能完全可以同碳钢相媲美,在轻量化和耐腐蚀等几个方面完全超越了碳钢。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轨道列车的行驶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成为了轨道交通研究人员的课题,车辆轻量化是车辆提速有效的途径。铝合金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车体制造材料的首选,但由于铝合金的热传导率高焊接变形大难以提高焊接质量而成为制造中的困难。本文根据公司生产实践,通过焊接不同过程中的准备及处理,简单分析介绍了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及纠正预防措施。

二、焊前准备

(一)准备

在铝合金焊接前需要对待焊缝进行工艺分析,为保障焊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避免在尖点、拐点等应力集中区进行焊接,防止冷裂纹缺陷的产生;对不同厚度工件进行焊接时,需通过打磨得方式使焊缝区域圆滑过渡,防止焊缝突变影响最终的焊接质量。

(二)清理

在铝合金焊接中必须要做好清理工作,母材待焊接区域的表面必须无附着物、污染物,如:污物、锈、起鳞、腐蚀物、油污和油漆,焊接清理前必须首先清除表面附着物以防止焊接缺陷的产生。

在铝合金焊接前,首先有机溶剂及机械清理对待焊区域表面及两侧去除油污,擦除表面残留铝合金清洗液后,再利用不锈钢钢丝刷对待焊区域及两侧进行打磨,将铝合金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清除铝合金表面氧化膜。打磨后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焊接,防止氧化膜的再次出现,影响焊接质量。

(三)焊接垫板

在高温环境下,铝合金的强度较低,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烧穿或塌陷。生产过程中常使用增加焊接工艺垫板的方式,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在焊接工艺设计中,为减少焊接热输入量对焊缝的影响,可采用快速冷却的方式,保证焊接质量。

(四)焊接工装

在铝合金焊接的过程当中,焊接工装控制焊接变形、保证焊接质量的有效方式。在焊接工装的设计时,需综合考量夹紧位置、加持力均匀、焊枪可达性及焊接顺序等多方面因素,提高工件焊接质量,同时有效的提高焊接效率。

三、铝合金车体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一)焊前控制

焊前控制主要包括预置反变形、制备合理的固定压紧工装等。反变形通过提前向变形相反方向预置变形实现,对于双层中空型材焊接,如果无反变形,焊后变形如图1。一般焊接双层中空型材,要预置反变形,以减少焊后变形过大而增加调修工作量。一般的预置方式是用直径25mm左右的圆形支撑支撑在焊缝中心,预置值从工件中心向两侧由大变小,工件两侧预置值为0,且两侧需压紧固定。中间最大预置值需通过前几个工件来进行探索, 一旦该值被确定,就需要固定下来,以方便批量生产,图2是某车顶正位焊接反变形工装示意图。

图1双层板对接(无预置反变形)

图2车顶正位反变形支撑方式

(二)焊中控制

在控制焊接结构变形中,焊接顺序的制定以及焊接参数的选择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在确定焊接顺序时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要进行充分的工艺分析,主要包括:1、所有的焊缝均要在焊接顺序表中标识。2、确保焊接的可达性,确定合理的焊枪角度。3、焊缝收缩方向尽可能做到无约束,确保焊接方向要从中间向两端、从里到外。4、通常在对接和角接同时存在时,要先进行对接焊缝的焊接。5、在Y形和V形坡口焊缝同时存在时,要先进行Y形坡口的焊接。6、在进行长焊缝的焊接时,通常采用对称焊接的方式,从而能够有效的抵消焊缝造成的变形。在确定焊接参数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焊接接头形式、焊接位置、保护气体、母材等,根据焊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焊接速度,在达到焊接熔深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热输入降低。

(三)焊后控制

通过焊前、焊中控制若是还不能够有效的保障焊接的质量,就需要通过热调或冷调方式进行工件的变形矫正。热调主要是利用局部加热再冷却产生的收缩变形对原来变形进行矫正的工艺方法,也称为火焰矫正。冷调主要是通过压力机或者锤击在相反方向敲击变形部位,热调方式主要适用于中空型材焊接的长大部件,在铝合金矫正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50℃-200℃的范围内,并且需要控制时间,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四、结语

铝合金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材料,其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整体的质量,变形问题是焊接的质量通病,因此需要通过焊前、焊中、焊后对焊接变形进行控制,有效的保障铝合金车辆的质量,促进轨道交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日科.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焊接变形控制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4.

[2]胡冬生,尹志春,杨明睿等.铝合金车体焊接变形及其控制方法初探[J].广东科技,2014(20):161-163.

浅析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第7篇

焊接应力与变形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工件受电弧热的不均匀加热而产生的内应力及变形是暂时的。当工件冷却后, 任然保留在工件内部的内应力及变形叫着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焊接应力及变形就是指的焊接的残余应力和焊接的残余变形。焊接过程是一个不平常的热循环过程, 即焊缝及其相邻区金属都要被加热到很高温度 (焊缝金属已处于液态) , 然后再快速冷却下来, 由于在这个热循环过程中, 焊件各部分的温度不同, 随后的冷却速度也各不相同因而焊件各部分在热胀冷缩和塑性变形的影响下, 必然产生内应力、变形或裂纹。焊接应力的存在将影响焊接构件的使用, 其承载能力大大降低, 甚至在外载荷改变时出现脆断的危险后果。对于接触腐蚀性介质的焊件 (管道、容器) , 由于应力的腐蚀现象加剧, 使得焊件使用期限减少, 甚至产生应力腐蚀裂纹而报废。

焊接变形和应力的形成焊接变形和应力是由诸多因素同事作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焊接上温度分布不均匀;熔敷金属的收缩;焊接接头金属组织转变及工件的刚性约束等。

焊接变形和应力还与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参数有关。如气焊时, 热源不集中, 焊件上的热影响区面积较电弧焊大, 所以产生的焊接变形和应力亦大。又如电弧焊时电流大或焊接速度慢会导致热影响区增大, 产生的焊接变形和应力亦增大。

2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

2.1 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点下降和蠕变现象来达到松驰焊接残余应力的目的, 同时热处理还可以改善接头的性能。

(1) 整体热处理。整体炉内热处理、整体腔内热处理整体加热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取决于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速度、加热方法和加热范围。保温时间根据板厚确定, 一般按每毫米板厚1min~2min计算但最短不小于30min, 最长不超过3h。

碳钢及中、低合金钢:加热温度为580℃~680℃;铸铁:加热温度为600℃~650℃。

(2) 局部热处理。局部热处理只能降低残余应力峰值, 不能完全消除残余应力。加热方法有电阻炉加热、火焰加热、感应加热、远红外加热等, 消除应力效果与加热区的范围、温度分布有关。

2.2 加载法

加载法就是通过不同方式在构件上施加一定的拉伸应力, 使焊缝及其附近产生拉伸塑性变形, 与焊接时在焊缝及其附近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相互抵消一部分达到松驰应力的目的。

3 焊接变形的控制

对于承受重载的重要结构件、压力容器等, 焊接应力必须加以控制。

(1) 在结构设计时应选用塑性好的材料, 要避免使焊缝密集交叉, 避免使焊缝截面过大和焊缝过长。

(2) 设计上要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 合理布置焊缝, 除了要避免焊缝密集以外, 还应使焊缝位置尽可能靠近构件的中和轴, 并使焊缝的布置与构件中和轴相对称, 使一个收缩力对另一个收缩力互相平衡的办法, 也同样可以在设计和焊接工序中有效地的控制变形。

(3) 采用逆向回焊法施焊。当焊接总进程从左到右时, 则每一焊道的施焊却应从右到左, 也就是分段侧焊法。因为每道施焊后, 沿焊缝板内侧处的热量将导致该处膨胀, 而使两快板暂时向外分开;但当热量在板内侧向外扩散后沿板外缘的膨胀又会使板合拢。

(4) 用反力来平衡收缩力。其反向力可以是: (1) 其它的收缩力; (2) 夹具等产生的约束力; (3) 各构件装配成组合件时的约束力 (4) 构件重力拱度向下所产生的反力。

(5) 在焊缝众多的构件组焊时或结构安装时, 要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焊前对焊件预热是较为有效的工艺措施, 这样可减弱焊件各部位间的温差, 从而显著减小焊接应力。焊接中采用小能量焊接方法或锤击焊缝亦可减少焊接应力。

(6) 当需较彻底的消除焊接应力, 可采用焊后去应力退火方法来达到。此时需将焊件加热至500°C~650°C, 保温后缓缓冷却至室温。此外, 亦可采用水压试验或振动法消除焊接应力。

(7) 对于长构件的扭曲, 主要靠提高板材平整度和构件组装精度, 使坡口角度和间隙准确, 电弧的指向或对中准确, 以使焊缝角度变形和翼板及腹板纵向变形值与构件长度方向一致。

4 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

焊接结构在焊后存在过大的应力是不允许的。从焊接结构的设计开始到焊接施工要设法防止和降低它, 焊后还要考虑是否有必要消除应力和校正变形。

4.1 合理选择焊接顺序

焊接时, 应选择尽量使多条焊缝都有自由收缩可能的焊接顺序, 具体办法如下。

(1) 对大型结构, 应从中间向四周进行施焊, 使焊缝可以由中间向外依次进行收缩。

(2) 对于平面上的交叉焊缝, 应特别注意交叉处焊接质量。如果接近纵向焊缝的横向焊缝处有缺陷 (未焊透) , 则这些缺陷正好位于纵焊缝的拉伸应力场中, 会造成三向应力状态。所以要采取保证交叉点部位不易产生缺陷而又能自由收缩的顺序, 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的长焊缝。

(3) 应先焊收缩量最大的焊缝, 这是因为结构的刚性在焊接过程中是逐渐增大的, 所以先焊的焊缝在收缩时所受到的阻力会小些, 焊后的应力也就小些。如果在结构上既有对接焊缝又有角焊缝, 就应先焊对接缝, 后焊角焊缝。

(4) 应先焊在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 使内应力合理分布。在接头两端留出一段翼缘角不焊, 先焊受力最大的翼缘对接焊缝, 然后再焊腹板对接缝, 最后焊翼缘预留角焊缝。这样焊后可使翼缘的对接焊缝承受压应力, 而腹板对接缝受拉, 角焊缝留在最后焊可以保证腹板对接缝有一定的收缩余地, 同时也有利于在焊接对接缝时采取反变形措施以防止产生角变形。

(5) 减小焊缝尺寸:焊接内应力由局部加热循环而引起, 为此,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 不应加大焊缝尺寸和层高, 要转变焊缝越大越安全的观念。

(6) 减小焊接拘束度:拘束度越大, 焊接应力越大, 首先应尽量使焊缝在较小拘束度下焊接, 尽可能不用刚性固定的方法控制变形, 以免增大焊接拘束度。

(7) 锤击法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在每层焊道焊完后立即用圆头敲渣小锤或电动锤击工具均匀敲击焊缝金属, 使其产生塑性延伸变形, 并抵消焊缝冷却后承受的局部拉应力。

4.2 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

为尽量减少焊件受热范围, 根据构件的实际情况, 必要时可采用较小直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进行焊接, 以达到减少焊后残余应力的目的。

4.3 预热法

焊前将焊件整体或一部分加热, 使其能缓慢、均匀地冷却, 这是在中、高碳钢、合金钢铸铁等焊接时经常采用的有效措施。钢的预热温度一般为150℃~350℃。通常, 预热温度越高减少焊接应力的效果也越好。另外通过预热, 降低了焊缝金属和母材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 同时也降低了收缩应力。

薄板焊接变形控制工艺 第8篇

关键词:薄板焊接,变形控制,原因,解决措施

薄板焊接中的变形问题, 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应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出解决措施。在焊接过程当中, 把焊接应力和变形控制到最小是薄板焊接中的关键一环, 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项工作, 需要有先进的施工工艺作支撑。

1 薄板焊接中的技术要求

了解焊接技术的人员都知道薄板焊接变形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 控制好薄板焊接变形一直是施工人员不断研究的课题。从历史经验上来看, 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变形和焊后残余应力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同一焊件中, 焊接变形和焊后残余应力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在实际的焊接施工中, 要想把薄板焊接控制在理想的状态, 就必须综合考虑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 制定严格的施工工艺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焊接。如果忽视二者的结合, 薄板就会产生较大的凸起, 给后期的修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当然施工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施工中应熟练掌握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机理, 合理安排施工工艺, 做到理论合乎实际需要。

2 薄板焊接变形的原因分析

2.1 切割方法和切割质量的因素

切割方法包括激光切割和等离子切割等, 其中激光切割法更具有优势。这是因为激光切割时热源比较集中, 切割速度也快的多, 所以切割时具有较小的热作用, 其残余应力也就相对较小, 不易产生变形。

此外, 等离子切割的板边会形成不平整的现象, 焊后板子中间会有鼓包情况的出现, 相反的是激光切割技术在焊后表面相对比较平整, 由此可见, 切割的精度和焊接间隙对薄板焊接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2.2 焊接方法的因素

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和焊接程序等直接影响薄板的焊接质量, 其中选择焊接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效力和焊接质量的问题, 焊接最好具有高的熔敷效率、尽量少的焊道和尽量小的热输入。从目前情况来看, 薄板的激光焊接方法具有很大优势, 在很多行业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激光焊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造, 它的使用范围将会更大, 应用面会更加的广泛。

2.3 点固焊工艺的因素

点固焊在施工中对施工程序、焊点距离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这点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焊接的质量。选择合适的点固焊工艺可以确保焊接间隙、控制焊接变形, 要做好这些, 就必须充分考虑焊点的数量、尺寸和焊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点固焊工艺, 对于焊接前和焊接后的残余应力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使焊接质量失去保证。对于焊接尺寸的选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选择的尺寸太大, 会使焊道背面不能完全熔透, 接头的完成性会受到破坏;如果尺寸太小, 会使焊接过程中薄板出现开裂问题, 使得焊接间隙没有保证。由此可见, 只有综合考虑影响点固焊工艺的因素, 才能有效控制薄板焊接变形。

2.4 焊接热输入的因素

目前, 大家已熟知焊接热输入会使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受到很大变化, 为了把焊接应力和变形控制在最小, 我们需要在保证焊缝成形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运用尽可能小的焊接如输入。其中合理的选择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焊接热输入, 如果是TIME焊, 还需把三元或四元保护气体做好合适配比才行。

2.5 薄板厚度的因素

如果钢板相对较厚, 在焊接的过程中承受弯曲的性能就比较高, 薄板较不易变形。如果钢板相对比较薄, 在焊接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承受弯曲的压力, 极易发生很大变形, 对于这种薄板的焊接变形要想控制好比较困难。

3 解决措施

3.1 使用外力限制焊接变形

试想钢板在比较薄的情况下, 焊接过程中的弯曲压力很容易让板面发生变形, 这时如果能给一外力把钢板固定好,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钢板的变形程度。实践也证明, 刚性固定法是控制薄板焊接变形的有效措施, 它作为焊前的措施, 对后期的施工大有裨益, 现已得到广泛采用。其施工原理是使用外力手段强制减小焊后变形, 方法是在焊接前把焊件固定起来然后对其进行焊接工作, 固定焊件可以增加焊件的刚性, 增加其抗弯曲强度, 起到减小焊接变形的作用。如果遇到薄板焊接面积较大、焊缝相对较长的情况, 可以在焊缝的两侧进行加固, 以减小焊接变形的可能。例如T型梁在焊接时就可以采用刚性固定法来控制T梁的变形。由于T型梁焊接时需要从翼缘板一侧开始施焊, 在焊接前如果没有固定好就直接进行施焊, 那么待焊板冷却后就会出现如图一所示的变形。因此, 在焊接之前把T型梁的翼缘板固定在临时定位板上, 在翼缘板的同侧焊上临时防变形板, 固定后的T梁翼缘板焊接时翘起变形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如图二所示。

3.2 多名焊工同时进行均布对称施焊

多名焊工同时施焊有很大的优势, 不仅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对称施焊可以使薄板对称受热, 即使是受到应力的影响, 由于受热相对均匀, 薄板不会发生变形。由于薄板的两侧应力相等, 而且中间又有足够的宽度, 所以中心板不会发生变形而且越往外焊接效果越好。

3.3 严格控制焊接顺序, 分段退焊

这里讲的焊接顺序主要是先焊短焊缝再进行长焊缝的焊接, 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薄板的焊接应力。首先说下先焊短焊缝的情况, 将短焊缝由内向外进行焊接, 可以自由收缩成一整体。照此方法把所有短焊缝进行焊接完毕后, 由于自有收缩的作用, 基本上没有什么应力作用。然后再将长条由内向外进行连接, 也可以利用自有收缩的作用使焊缝自然成型, 这样焊接应力非常小, 变形也不大。其次, 如果先进行长焊缝的焊接, 把焊缝周围的板都固定在长缝处, 然后焊短焊缝, 短焊缝就会收缩, 收缩时由于受到长缝的制约不能进行自由收缩, 这是的应力就会很大, 薄板很容易发生变形。如果是整个薄板都是这样施工下来, 薄板的变形程度将会很大, 焊接出来的焊件将有可能不能使用, 严重时会造成很大的质量事故问题。

分段退焊主要是采用缩小焊接区与整体薄板之间的温差的方法从而达到减少变形的目的。焊接时前一段焊缝冷却后后面的焊缝会给前段焊缝一定的热量, 使得后面的焊缝有一次退火的时机, 前后的温差会减小, 薄板的应力相对较小, 变形的可能性也会降低。重复上面的步骤, 进行后面的焊接工作。但是这样焊接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漏洞, 比如说分段退焊接头增加了, 薄板的美观程度受到影响, 但是比起薄板发生变形后再去修理还是具有优势的。需要注意的是, 焊接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需要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焊接。先焊接靠近中心的缝隙, 再一次向外进行焊接。这是因为在两板进行焊接时会有横向收缩和纵向收缩, 因其内部是封闭的, 外部相对自由, 如果由内向外进行焊接, 可以使焊缝的横向和纵向得到自由收缩, 减小了应力, 薄板不易变形。相反的情况, 如果先焊外面的焊缝, 自由端被固定住了, 等到进行中心焊缝的焊接时, 中心的横向、纵向受到限制, 不能进行自有收缩, 这是的应力会很大, 薄板的变形也会很大。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 做好薄板焊接变形控制, 不能单一的考虑一方面, 应综合分析各种造成焊接变形的因素, 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在实际施工中结合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焊接方法, 以保证用最优的方案控制好薄板焊接过程当中的变形问题。

参考文献

[1]傅荣柏.焊接变形的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严红丹.平板对接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3]阎俊霞.焊接薄板结构变形数值模拟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1999.

[4]王长生, 薛小怀等.薄板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焊接技术[J].2005, 34 (4) :66~68.

叉车门架焊接变形的控制 第9篇

1. 焊接变形分析

由于焊缝焊接量较大,焊缝分布不对称,且焊缝不连续,造成焊后出现较大变形。产生焊接变形主要有2种。

一是由于构件受热不均匀引起的温度应力变形。左、右翼板均与腹板焊接,焊接后产生收缩变形,由此造成叉车门架整体向腹板内侧方向弯曲,达不到腹板和翼板的平面度控制要求。

二是由于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当局部温度达到钢材的屈服极限时,局部区域产生塑性变形;当温度恢复至原始均匀状态后,就产生了新的内应力,从而导致板材变形。左翼板单边开坡口,焊接时坡口边焊接量较大,收缩应力较大,由此可能造成左翼板向槽的内侧弯曲。

2. 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由于该叉车门架焊接后难以采用机具校正,为减小焊接时的变形,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选择焊机和焊接顺序

该叉车门架焊缝为长直焊缝,所以选用自动焊机进行焊接。该叉车门架焊缝为2条对称焊缝,故选用双枪龙门式CO2气保焊机,2条焊缝同时焊接。

焊缝设计高度为15~25mm,为了减少焊接变形,应分多层焊接,如图3所示。图3中左翼板单边坡口处焊缝高度为25mm,分6层焊接,其余焊缝高度为15mm,分3层焊接。

合理选择焊接顺序可减少焊接变形,图3中焊缝处的标号为焊接顺序,左翼板标有1、5、6、10、11的焊缝为单枪焊接,左、右翼板标有2、3、4、7、8、9的焊缝为双枪同时焊接。

(2)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变形影响较大,通过合理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可有效控制焊接热能的输入,从而减少门架弯曲变形,附表为该叉车门架个条焊缝选定的工艺参数。

(3)采用反变形法

左侧翼板为单边坡口,两侧焊缝高度不同,焊接后向内收缩变形较大,为此决定采用反变形法焊接左翼板。试验证明,在拼装左翼板时,将左翼板向外倾斜,便可将焊接产生的变形抵消。为使反变形量控制准确,需按照反变形量制作定位块。

右侧翼板上、下焊缝相对腹板为对称分布,焊接变形相对较小,不必采用反变形法。

3. 施焊工艺

首先,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备坡口。

其次,用手动砂轮磨光机将坡口附近30mm范围内的铁锈和油污打磨干净,使其露出金属光泽。同时清洁焊丝表面铁锈和油污。

再次,将左、右翼板和腹板组装,并安装反变形定位块。翼板外侧组装时用夹具夹紧定位,再进行定位焊,然后将左、右翼板点焊牢固。

最后,按照采用双枪龙门式CO2气保焊机按照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施焊。

行车梁焊接变形的控制 第10篇

1 焊前准备

(1) 先把工字梁装配好, 然后用木枕垫平, 每隔1.5×103mm垫一根, 拉线找平。

(2) 采用两名焊工同时对称焊接, 从中间向外施焊。

(3) 先焊焊缝1, 再焊焊缝2, 这样热影响区基本一致, 变形较小。

(4) 焊好焊缝1, 2后, 翻身焊焊缝3, 4, 都是从中间对称向外施焊。

2 焊接工艺

(1) 采用J427低氢焊条, 经 (350~400) ℃烘干2h, 放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2) 腹板开成带钝边双单边V型坡口, 坡口角度为60°, 钝边1.5mm, 根部间隙4mm。

(3) 焊接采用只留反接, 打底焊用∮4mm焊条, 焊接电流160SA~210A, 短弧焊。

(4) 盖面焊接同第一层焊接顺序相同, 焊条采用∮5mm, 电流230A~280A, 短弧焊, 收尾时填满弧弧坑。

3 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

3.1 焊缝截面积是指熔合线范围内的金属面积

焊缝面积越大, 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塑性变形量越大, 焊缝面积对纵向、横向及角变形的影响趋势四号一致的, 而且是起主要的影响, 因此, 在板厚相同时, 坡口尺寸越大, 收缩变形越大。

3.2 焊接热输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热输入大时, 加热的高温区范围大, 冷却速度慢, 使接头塑性变形区增大。

3.3 焊接方法的影响

多种焊接方法的热输入差别较大, 在建筑钢结构焊接常用的几种焊接方法中, 除电渣以外, 埋弧焊热输入最大, 在其他条件如焊缝断面积等相同情况下, 收缩变形最大, 手工电弧焊剧中, CO2气体保护焊最小。

3.4 接头形式的影响

在焊接热输入、焊缝截面积、焊接方面等因素条件相同时, 不通的接头形式对纵向、横向、角变形量有不同的影响。常用的焊缝形式有堆焊、角焊、对接焊。

4 行车梁焊接变形的控制的措施

(1) 减小焊缝尺寸:焊接内应力由局部加热循环而引起, 为此,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 不应加大焊缝尺寸和层高, 要转变焊缝越大越安全的观念。

(2) 减小焊接拘束度:拘束度越大, 焊接应力越大, 首先应尽量使焊缝在较小拘束度下焊接, 尽可能不用刚性固定的方法控制变形, 以免增大焊接拘束度。

(3) 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在焊缝较多的组装条件下, 应根据构件形状和焊缝的布置, 采取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 后焊收缩量较小的焊缝;先焊拘束度较大而不能自由收缩的焊缝, 后焊拘束度较小而能自由收缩的焊缝的原则。

(4) 降低焊件刚度, 创造自由收缩的条件。

(5) 锤击法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在每层焊道焊完后立即用圆头敲渣小锤或电动锤击工具均匀敲击焊缝金属, 使其产生塑性延伸变形, 并抵消焊缝冷却后承受的局部拉应力。但根部焊道、坡口内及盖面层与母材坡口面相邻的两侧焊道不宜锤击, 以免出现融合线和近缝区的硬化或裂缝。高强度低合金钢, 如屈服强度级别大于345MPa时, 也不宜用锤击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6) 采用抛丸机除锈:通过钢丸敲打来抵消构件的焊接应力。

行车梁焊接效果良好, 变形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焊缝经超声波探伤全部合格。运行一切正常, 节约了技改成本, 提高了效率。

参考文献

[1]舒先庆, 黄新明, 代国文.钢结构制造中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J].电焊机, 2007 (6) :148~150.

[2]万赣生.浅析焊接变形与控制[J].化工施工技术, 1996 (2) :17~21.

[3]陈道金, 张鲁鲁.钢结构的焊接变形与控制纠正[J].煤矿现代化, 2003 (5) :44~46.

焊接变形控制论文 第11篇

一、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形式及产生原因

金属构件在焊接过程中,由焊接热过程引起的应力和变形,就是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焊后,当焊件温度降至常温,残存与焊件中的应力成为焊接残余应力,焊件不能恢复的变形就成为焊接残余变形。

焊接残余应力主要有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两种形式,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焊接时构件受热不均匀造成的。由残余应力造成的残余变形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纵向变形,由不同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造成的纵向缩短。第二,横向变形,由不同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造成的横向缩短。第三,弯曲变形,由于焊缝不在中性轴上造成的。第四,扭曲变形。焊件焊后两端绕中性轴相反方向扭转一个角度。第五,角变形。焊后构件两侧钢板离开原来位置翘起一个角度的变形。第六,波浪变形。一般在薄板焊接结构中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薄板结构焊接时的纵向和横向压应力作用,使薄板失去稳定而造成波浪形的变形;另一种是由角焊缝的横向收缩引起的角变形。

二、影响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因素

1.焊缝在结构中的位置

焊缝在结构中布置不对称时,施焊后要产生弯曲变形,弯曲的方向是朝向焊缝数目多的那一侧。焊缝偏离焊件中性轴时,其变形将向焊缝所在的那一侧弯曲,而且离中性轴越远越容易产生弯曲变形。

2.焊接结构的装配及焊接顺序

焊接结构的装配及焊接顺序是否合理,对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是对焊接结构总装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可以使焊接结构刚性增加,减小焊后变形。但是,对于大型复杂结构件,有时可以分别装配焊接,然后再拼接成整体,使不对称的焊缝或收缩量较大的焊缝能比较自由地收缩,组焊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就较小,从而控制焊后残余应力与变形。

3.焊件的刚性

焊件刚性的大小也是影响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因素,刚性越大,焊件结构越不易变形。

4.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主要是指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一般焊后残余应力与变形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焊接速度的加快而减小。

5.焊接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焊接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越大,其焊后变形也越大。另外,焊接方法、焊接方向、坡口形式和材料的自重等都对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有一定影响。例如,焊接一条直长焊缝,采用同一方向从头焊到尾的方法,会使热量分布不均匀,焊件产生的内应力也不同,其焊缝越长,变形也就越大。若采用分段跳焊法,焊后变形就会小一些。

三、防止和减小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措施

1.焊件的结构设计要合理

合理的焊接结构是控制和减小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基础和重要措施。因此,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在保证焊接结构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尽量对称布置焊道;必要时预先留出收缩余量;将焊缝布置在最大工作应力之外;适当采用冲压结构减少焊接结构等。

2.采用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

焊接工字梁时,采用先整体装配成工字梁。此时,梁的刚性增加。然后,采用对称、分段跳焊的焊接顺序,焊后上拱弯曲变形就小得多,反之将产生较大的变形;对称焊缝应采用对称焊接,不对称的应采用先焊焊缝少的一侧,后焊焊缝多的一侧,使后焊焊缝产生的变形足以抵消先前的变形,以使总体变形减小;结构中的长焊缝,采用连续的直通焊接将会造成较大的变形,而采用分段退焊和跳焊法,能有效地控制热量过于集中而产生的残余应力与变形。

3.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时,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减少焊件受热范围,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

4.采用多种工艺方法

(1)反变形法。焊前先使焊件向焊接变形相反的方向变形,来抵消焊接残余变形。

(2)刚性固定法。焊前对焊件采取外加刚性约束,使其不能自由变形。

(3)散热法。焊接时,采用强迫冷却的方法将焊接区的热量带走,使受热区的面积大为减小,从而达到减小残余变形的目的。

(4)预热法。焊前对焊接区域进行加热来减小焊接时的温度差,以使焊缝区与焊件整体尽可能地均匀冷却,从而减少残余应力与变形。

(5)敲击法。在焊件冷却过程中,使它产生塑性变形,来抵消焊缝的一部分收缩量,起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作用。

船用钢板焊接变形及控制矫正 第12篇

1 焊接变形分类

焊缝纵向收缩引起的结构尺寸的纵向缩短, 称为纵向收缩变形。焊缝纵向收缩量一般随焊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是沿焊缝方向的收缩产生的, 包括纵向收缩, 纵向弯曲等;焊后产生的横向变形主要是横向缩短。钢板越厚横向收缩量也增加;板厚相同, 坡口角度越大横向收缩量也越大。横向变形是与焊缝方向垂直的收缩产生的, 包括横向收缩、和角变形等。波浪变形主要出现在薄板焊接结构中, 主要是因为焊缝纵向缩短对钢板边缘的压力超过一定的数值时, 板就会出现波浪形式的变形, 另一种是由于角焊缝横向收缩不均匀引起的角变形造成的。构件焊接后产生的扭曲称为扭曲变形, 它是由于装配质量不好、工件搁置不当及焊接方向不合理引起的。

2 影响船体焊接变形的因素

焊接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焊接方法,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方向等都是影响焊接变形的原因。在保证焊透的情况下, 尽量用线能量较小的焊接工艺参数。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不是孤立作用的, 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

尽可能让焊缝自由收缩最大限度减小应力对大型焊接结构, 焊接应从中间向四周对称进行。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对接焊缝收缩量比角焊缝大, 所以同一结构中这两种焊缝并存时, 尽量先焊对接缝。根据焊接结构具体情况, 尽量采用较小的工艺参数, 如采用小直径焊条和小电流;如果焊接电流较大, 那么焊接速度也要加快, 以减少焊件受热范围, 达到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的目的。

2.2 焊缝在结构中的位置

焊缝在结构中布置的不对称, 是造成弯曲变形的主要因素。对于复杂的船体焊接构件中和轴上下有许多焊缝, 距中和轴距离也不同, 非常容易产生弯曲变形。所以应尽量使焊缝的分布对称舯剖面的中和轴, 避免在容易产生变形的方向或应力集中的位置布置焊缝。焊缝距中和轴越远, 焊接收缩力对中和轴的力矩越大, 焊接的弯曲变形也越大。所以焊缝应布置在中和轴上或尽量靠近中和轴, 以减少弯曲变形。

2.3 装配和焊接程序

金属结构的刚性大小是影响变形的因素, 刚性大的结构焊后不易产生变形, 刚性小的结构焊后容易产生变形。合理的装配焊接程序是减小焊接变形的首要条件。先装配成整体再进行焊接的顺序是合理的, 有利于减小变形。装焊程序能引起构件刚性变化和重心改变, 对控制变形有很大影响。因此就整个结构生长而言, 这就有边装配边焊接和装配成整体后再焊接两种方式可选。对于简单结构来说, 采用后一种方式, 可减少弯曲变形。

3 控制船体焊接变形的原则与方法

焊接过程中的刚性条件和热变形是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控制残余变形应从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在船体结构设计方面, 为了控制船体焊接变形, 船厂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措施, 如对称布置焊缝, 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小焊缝尺寸和长度, 在装配焊接时使用简单胎夹具等。

在施工工艺方面, 为了控制船体焊接变形应做到:1) 在没有强制应力下进行船体装配;2) 采用自动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工艺;3) 合理选择焊接参数和装焊顺序。

焊接工艺是船体施工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合理的焊接工艺是减少焊接变形, 减少应力集中的有效方法。在焊接工艺上尽可能合理运用刚性固定法, 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和反变形法是控制焊接变形的基本方法。刚性固定法是船厂施工中常采用的一种控制变形的方法, 是将构件固定在具有足够刚性的平台上, 待焊接构件上所有焊缝冷却到室温时再去掉刚性固定。船厂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形式刚性固定法, 如钢板对接时加马板, 薄板对接时加压铁等。

反变形法是根据结构焊后可能产生的变形, 预先把焊件人为地制成一个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变形, 使焊件焊后变形很小, 甚至消除。如放样时预放反变形量, 反变形的大小由经验确定, 在焊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只要反变形值恰当, 就能得到较满意的形状。

4 焊接变形的控制矫正

船舶建造中, 虽然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上采取措施可控制变形, 因为焊接本身的特点, 产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对超要求的必须进行矫正。矫正工艺只限于矫正焊接构件的局部变形, 对于船体结构的整体变形只能通过预放余量来补偿。矫正焊接变形的办法有两种, 即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法。机械矫正法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来矫正结构焊后变形一般用压力机或矫平机。机械矫正只能用于塑性良好的材料。

火焰矫正法是通过对变形构件伸长部分金属进行火焰集中加热。冷却后, 焊接构件部分金属获得不可逆的塑性变形, 使整个变形得到矫正。火焰矫正法对塑性差的材料要慎用。要适当控制火焰温度, 温度过高材料机械性能降低, 温度过低使矫正效率降低。冷却速度对矫正效果无影响, 因此船厂多采用边加热边喷水的方法, 以提高效率。

5 结论

总之, 船舶建造过程中, 焊接变形控制技术是焊接领域的技术难题之一。焊接变形与材料、焊接工艺等因素有关, 只能通过控制焊接变形, 并对焊接变形进行矫正, 来满足船舶强度和使用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倩清.船舶焊接工艺学[M].北京: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建勋.现代焊接生产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高速客运企业下一篇:创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