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建筑结构

2024-09-12

城市化建筑结构(精选12篇)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1篇

有资料分析, 商周时代初期形成了最早的城市, 但是当时城市主要作为政治与权力的象征, 城市形态、布局、规模严格遵守当时的等级制度。明代后期, 城市开始受经济及政治双重因素影响而向周边区域扩张。鸦片战争结束后, 中国传统的城市形态结构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逐渐向近代工商业的城市形态演变, 最终, 城市规模逐渐增大, 城市职能逐渐丰富, 城市规划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1大连城市

我国位于 辽东半岛 最南端的 沿海开放 城市——大连, 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造就了这个拥有良好宜居环境的城市。大连是我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如图1) 大连城市的GDP位居东北第一位, 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 也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

早在6000多年前, 大连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大连始终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与经济需求相比, 早期大连城市的形态结构变化通常依附于战事需要,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的演变, 大连城市的形态结构逐渐变化, 最终与经济需求相辅相成。

2大连城市形态结构的发展过程

大连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区, 平原低地少, 但是由于它被渤海和黄海环绕, 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被看作战略要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大连城市形态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2.1公元12世纪初大连城市形态结构

公元12世纪初, 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出于陆上防卫需要, 建设地理位置相对重要的金州, 带动了大连地区经济的繁荣。金州成为当时的中心城市, 从此揭开了大连地区城市建设的历史, 也形成了大连城市以金州为中心, 带动周边生活聚集地发展单核单中心城市结构。[1]

2.2 19世纪时期大连城市形态结构

19世纪, 外国列强打开中国市场, 由于海防需要, 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 在旅顺口修建军港, 因此旅顺城市不断发展, 大连地区的城市结构也由原始的单核单中心转变成以金州、旅顺为核心的双中心城市结构。19世纪末, 沙皇俄国占领了旅顺, 同时在大连湾沿岸选址开辟自由商港, 因此大连市被刺激建设, 大连地区的城市结构又逐渐演变成以金州、旅顺、大连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结构, 三中心不断完善经济产业、紧密联系。

1 | 中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 大连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20世纪时期大连城市形态结构

20世纪80年代, 大连在对外交通方面优势显著, 对金州和旅顺起到了支配作用, 因此大连又发展成以大连城区为中心, 旅顺口城区、金州城区为副中心的城市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 大连港口产业迅猛发展, 同时城市发展大幅度扩张, 最终形成由主城区、新城区、金州城区和旅顺口区四个组团, 城市结构转变成以主城区为中心, 新城区、金州城区旅顺口区为副中心的强核多中心模式。

2.4未来大连城市形态结构

未来, 大连的城市结构将会进一步发生转变, 形成大连主城区、大连新市区双城结构类型。 (如图2)

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旅顺口区组成大连主城区, 金州区、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双D港”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组成大连新市区, 双城结构发展将促进大连城市经济全面稳步发展, 对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均有指导意义。

3其他国家城市形态结构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波及全世界, 各国为了城市进步, 纷纷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 可以说城市建设工程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新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英国、巴黎、东京和美国为例的四大模式。

3.1英国

英国在1902及1920年分别建立了莱奇华斯和韦林两个卫星城1, 并于1946年颁布了《新城法》2。整个英国的城市建设是由政府性的公司负责,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建设, 这使城市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各阶层目的统一、进步飞速。新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工作、就业、教育、居住、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3.2法国

巴黎的城市建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限制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区域规划。双轴线结构有序引导了城市发展。在完整保留老城区的基础上, 沿塞纳河南北两岸形成两条发展轴, 在双轴线结构上规划出五座新城, 同时在巴黎中心区周围规划出包括德方斯在内的九个副中心, 每个副中心都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 以缓解老城区的压力, 同时完善老城与新城间的交通联系。[2]

3.3日本

日本东京的城市发展完成了由一点集中式向开放型城市的转变, 产生了新宿、池袋等多个城市副中心, 有效缓解了银座、东京塔、皇居等原始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及产业压力。

另外, 日本的城市发展注重功能的特异性。日本有多处商业圈, 如银座、浅草寺等, 同为商业街区, 却有区别于他处的显著特点, 这种功能特异的商业综合体不具有同种商品的竞争压力, 但是却需要业主尽可能综合地考虑商品销售的各个方面, 甚至是室外装饰。这种多点综合发展的城市形态使中心区的城市压力不会很大, 又刺激了城市的协调发展。

3.4美国

美国的城市建设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及新发展期五个时期, 主要是在中心城市周围, 发展低层、低密度的建筑群, 依托一个强烈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专业化产业, 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4城市形态结构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每个国家或地区, 根据其地理环境、地域面积、自然资源以及人口资源等具体状况的不同, 都有自身的特点及问题。因此,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特色来制定发展方针, 而不是刻意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及模式。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 区域划分十分复杂。谈及城市形态结构, 自应因地制宜。无论是美国、法国、英国或是日本, 今天良好的城市面貌, 离不开城市建设者的努力, 有些城市建设思路还是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的。

4.1因地制宜, 尊重历史, 保护与创新相结合

大连的城市形态结构虽然不断变化, 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其对历史文脉的保留, 对于旅顺口这样一个充满历史色彩的重要地区, 无论城市怎样发展, 曾经的城市痕迹依旧浓烈地被保留下来, 这正体现了规划者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正确认识。

又如法国巴黎历史上伟大的奥斯曼改造, 虽然人们对于奥斯曼大踏步式的改造手段赞许声与反对声并存, 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中一些可贵的改造思路。

首先, 奥斯曼改造切实以当时城市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 法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 且在城市定居的农民越来越多, 尤其是巴黎, 人口的日益膨胀导致城市问题越发严重, 人与交通、人与住房之间的矛盾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奥斯曼改造是对显著城市问题有力的回应。

其次, 奥斯曼改造切实地解决了城市问题。奥斯曼的城市改造主要针对道路和房屋建设两个方面。对于道路建设, 首先在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进行延伸, 同时沿路配套一系列设施;其次, 道路建设与广场建设有机结合, 呈现出由广场为中心以道路向外发散的城市肌理;同时, 规范交通行业的管理, 保证了巴黎的城市交通秩序;最后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形成林荫大道, 极大改善了巴黎的城市环境。对于房屋建设, 首先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 奥斯曼虽然拆除了大量耗损严重的建筑,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数量的新住宅;此外, 奥斯曼建立了更多的学校、教堂、剧院、医院, 充分体现了对于城市居民的人文关怀。

再者, 虽然有反对声指出奥斯曼改造严重摧毁了当地的历史土建及文化, 但是我们看看现在的巴黎, 沿着塞纳河畔这根城市轴线, 埃菲尔铁塔、荣军院、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不同风格建筑形成了文化积淀的轨迹, 在多数人的心中, 他们俨然成为了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如图3)

3 | 巴黎中轴线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功能完善, 平衡发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日本国土面积不大, 人口数量不少, 正是其多中心的城市形态结构才使整个国家城市建设的步伐有条不紊地向前迈进。大连亦是如此, 随着城市扩张问题的日益严重, 大连城市未来规划的重心已经开始向北、向东倾斜, 形成新的城市发展中心, 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由此可见, 只有平衡城市发展重心, 才能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另外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不计其数, 城市建设者绝不能生搬硬套, 而应根据城市特点、历史积淀选择适应本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有效指导城市高效率地发展。

5结束语

在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城市形态结构的变化既有被动形成的痕迹, 也有主动引导的能力, 与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有密切联系。

城市的形态结构就好似一种动态的指引符号,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城市、城市面貌、城市品质。生动的城市形态结构, 必须建立在古老的城市历史之上, 有价值的城市形态结构, 终将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每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者都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董伟.大连市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J].规划研究, 2004, 12:23.

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分析论文 第2篇

论文摘要:从武汉城市圈的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两个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对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结构及建设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

1 引言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是在6月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首次明晰的,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主要指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

高峰对话:城市建筑与城市休闲文化 第3篇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宏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作为对话嘉宾,上海日报总编助理、专栏作家乔争月作为对话嘉宾兼主持人,围绕着“城市建筑与休闲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殷云作为本场分论坛友情主持,亦参与了这场精彩的高峰对话。

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

乔争月从事城市建筑大众传播工作十年,总结多年实践工作,她得出了一句话,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怎么理解这句话,乔争月通过两个案例分享进行了详细说明。

Chatsworth庄园是英国17世纪的一个庄园,是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拍摄地。乔争月在实地考察期间发现,这个庄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建筑保护做得都非常好,都原汁原味地体现了鼎盛时期庄园的原貌。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庄园对其历史遗产价值、旅游休闲价值的开发非常充分,这里不仅有自己的有机农场、有机商店、有机餐厅、探险乐园等设施,还有各种各样打着自己庄园LOGO的纪念品,这里还常年举办各种和庄园历史遗产定位非常贴切的活动,例如烛光节等,以此保持自己的新鲜活力。据乔争月介绍,这个庄园每年除了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外,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有机食品商店一年的利润就高达500多万英镑。

乔争月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是“邬达克”。邬达克,匈牙利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几个月前上海旅游局评选了99个上海经典城市符号,其中入选人物篇的只有一个外国人,那就是邬达克。邬达克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设计了53个项目,近一百幢单体建筑,广泛分布在上海中心城市的各个区域。邬达克和他的两个作品曾被百万网友评为喜爱上海的原因。

乔争月表示,在上海,邬达克建筑已经形成休闲产业一条龙,他的多处故居被改造成纪念馆、精品酒店,等等。在豆瓣网上有个邬达克小站,2600名铁杆“邬粉”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邬达克建筑考察活动。

“历史建筑背后就是休闲业。”英国保护基金会联盟主席的这句话给乔争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乔争月看来,历史建筑与休闲产业的完美结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在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的产业过程中,也应该尽其所能发挥历史建筑这个催化剂的作用。

依托文化资源 发展红色旅游

本届论坛的举办地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是留住城市记忆,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城市的优质资源。

在会上,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斌的发言紧紧围绕依托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重点介绍了武汉市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做出的五个主要方面的有益探索。

第一,自19世紀60年代以来武汉存有很多历史建筑,和红色旅游紧密相关,武汉市依托这些文物资源,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八七会议会址、武昌起义门等纪念馆和陈列馆。据统计,目前,武汉全市有近五十多家民办、国办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第二,整合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八七会议纪念馆2000年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被七部委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起义博物馆,耗资20多亿,也已和原有的鄂军都督府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

第三,开放旅游市场,建立旅游品牌。作为旅游市场中介机构,旅行社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据张宏斌介绍,武汉市旅游局对武汉市旅游景点给予了行业指导和政策服务,通过旅游标准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有关博物馆、纪念馆旅游功能。

第四,打造精品陈列,做好免费开放。在张宏斌看来,博物馆除了建筑以外,更主要吸引游客的是把精品陈列打造好,把文物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示在游客面前。

第五,广泛接待社会团体,开展教育活动。武汉市文化旅游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依托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共赢。

历史建筑既要用得上也要用得好

历史建筑要想与城市文化、休闲旅游进行资源整合,离不开建筑师的辛勤努力,只有通过他们的设计、改造,把历史建筑与休闲主题完美结合,才能让人们在享受休闲的同时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在历史建筑改造方面经验丰富。在他看来,目前人们对历史建筑的开发尚属于初期阶段,即保下来、看得见,下一步则需要争取用得上、用得好。

如何才能达到用得上、用得好这一目标?据邹勋分析,这需要促进两个转变转型,即历史建筑的使用需要从观看型向体验型转变。

以酒店为例,传统酒店模式比较单一,主要分为解决商务功能的商务类酒店和强调风景的度假类酒店,不过,据邹勋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已有相关企业在市中心开发一些酒店,从美食、文化、艺术的角度,把酒店融入当地文化当中,希望人们可以在差旅片段里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

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大有可为,邹勋表示,这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开发旅游产品的有效手段。不过,他强调称,文化历史建筑的选位和定位是改造的前提,必须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力争做到科学传承、永续利用。

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同样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原来大家觉得好看,但是没有办法生存,要想保护下来,这里面有几个要求,第一突破城乡边界,第二文旅产业主导,第三资源系统盘活,第四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几点要求,刘刚分析认为需要关注三个要素和三个问题,三个要素是指土地资本、功能业态、文化景观,而三个问题则是外在的法规政策、实施机制以及社会治理。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4篇

1 目前中小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问题

1.1 设计模式陈旧

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城市园林设计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发展的程度。但目前来看, 我国中小型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设计模式十分陈旧, 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并且很多设计者都是盲目地模仿国外的园林设计方式, 缺乏自身的个性, 没有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 从而影响了城市园林的整体效果, 无法将自身城市的特色展现出来。对于园林设计来说,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结合城市的特色, 将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人们, 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但很多设计者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导致中小型城市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1.2 缺乏长远的规划

目前, 很多中小型城市在设计园林时, 相关的设计者对于城市的发展缺乏远见, 对于城市发展的目标认识不够到位, 缺乏相应设计理念, 无法深刻了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合理与否对城市的影响, 因此, 无法充分发挥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 导致城市发展与园林景观的发展出现了分离。目前来看, 很多设计人员仅仅是将重点放在了园林设计的形式上, 没有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无法将其做到有机结合, 最终导致城市的发展理念与园林设计相互背离。

1.3 无法充分体现出人文理念

对于城市园林的设计, 必须充分展现出人文理念, 只有这样, 城市才能更好地发展, 并且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使人们融入到相应的园林环境中, 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但目前的园林设计, 设计者往往忽视这一点, 缺乏人文理念, 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 没有充分将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来。城市园林设计属于一种复杂的工程, 是集创新、个性、文化以及系统性相结合的一项工程, 并且每一个城市文化背景都存在差异, 所以, 园林的设计也是各不相同。然而很多设计者却往往忽视这一点, 盲目地模仿一些其它城市的园林设计, 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园林发展。

2 做好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策略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 主要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而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 不仅要具有空间形态, 同时也要保证物质环境的舒适性, 因此, 在设计时必须要能充分地展现出人性的需求, 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特色以及风俗, 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 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2.2 重视水景设置

中小型城市在园林设计时, 一定要做好水景的设置, 做到动静结合, 城市园林, 只有将山水有效结合, 才能展现出其灵气, 水景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水质, 重视其水形成的景色。另外, 也要做好水的净化以及循环等, 利用一些有个性的水体形式来吸引人们的目光, 并且结合周围的环境, 与园林相互呼应, 从而体现出城市景观特色, 并且缓解城市的温度, 净化城市的空气。

2.3 充分体现中小型城市特色

对于中小型城市来说,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特征, 这对园林的设计有很大影响。相关的设计者必须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历史, 将其应用到自身的设计理念中, 将城市的特色展现出来。并且利用园林设计营造出城市的特色文化, 要想做好这一点, 设计者必须理清城市历史的主流, 重视城市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 使民俗风情以及传统文化, 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展现。另外, 相关设计者必须了解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理念, 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出城市发展的趋势。

3 结语

目前, 中小型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很多设计者仅仅是效仿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 最终导致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理念相背离。所以, 相关设计者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 不断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理念相互结合, 充分展现出城市的特色以及文化底蕴。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很多城市都加强了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但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国的建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却逐一显示出来, 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建筑景观中园林景观设计为例, 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胡文惠.浅谈如何加强城市园林景观的养护与管理[J].现代园艺, 2012 (5)

[2] 刘磊.城市园林景观美学特征浅析[J].广东园林, 2010 (1)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5篇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xlgl.offcn.com/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

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化;传统建筑;城市特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传统建筑则是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族乐。一座城市的调调气质如何,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这座城市中的建筑。建筑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以最坚实的物质姿态联系着人们与自身历史之间跨越时空的距离,寄托着人们悠悠的历史追忆与情感。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建筑文化也是一笔很丰厚的历史财富。岭南雕镂的雄浑伟岸,京都王府的严谨庄穆,云贵吊脚楼的质朴轻盈,山西大院的豪华气派,陕北窑洞的浑然天成,徽派民居的精致雕琢,江南私宅的纤巧细腻,北京四合院的古朴整洁,共同构成了我国恢弘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给各地居民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因地制宜的满足了大江南北不同地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当今人们追古思今,感念先人的绝佳载体。

继承并保护传统建筑,保留古今的物质联系渠道,留住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使得历史得以无憾延续,人类文明能够沿着清晰的脉络发展下去,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建设的关键内容。人类普遍的恋旧心理,及在原有生活模式中被打上的深深烙印等,使得人们大多都有一种寻根回归的深度渴求,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内涵的城市显然更能满足人们的这种精神需求。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除了充分考虑各种现代化理念之外,也应为传统建筑及传统因素留有一席之地,给人类的心灵修造一方栖息之境。

一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对传统建筑的依赖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使其在世界上林立的不同风格城市中一眼便能被辨认出来。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重点强调城市的高辨识度,以其原有的特色赢得当地居民的高度认可,为其缔造一个身心双栖的舒适环境。但城市特色与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本地独有的建筑语言构成了本地居民亲切而又私密的记忆,承载着其人生和家族的发展变迁。另一方便,本地所特有的建筑语言也给外来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提供给了他们另一种不同的审美感受,丰富了其知识结构和视野广度。

城市特色是以传统建筑为基础的,这些历经岁月变迁的建筑最能突出表现一座城市的味道,将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记录并揭示给经过此处的人,展示给其另一种生存的姿态。如果一座城市失去自己的传统建筑或传统建筑元素,处处充斥着现代化的千篇一律的建筑语言,便会使其丢失自己独有的发展历史,亦使其面貌变得不可辨认,进而成为一个单薄的没有历史感的复制品,丧失本应有的城市特色。

二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继承传统建筑

我国传统建筑拥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成就,也自成系统形成了一套隶属于自身的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构造等。相对于现在化的高科技建筑而言,或许其优势并不明显,但经过历史大浪淘金后的某些传统手法还是很值得当今时代思索和借鉴的。我国的传统建筑,总体来说,既大气又富有生气,富丽的同时又充满着活力,尤其擅长山林风水的借用。其最重整体效果,在追求整体布局的同时又不忘细部雕琢与山水化用,能够呈现出浑然天成的建筑风貌。从某些方面来看,我国传统建筑在传统技术,群体布置,强烈的地域性色彩方面尤能为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珍贵的启示。

例如,我国刚柔兼济的传统建筑思想,很好的促成了古代建筑的抗震成效。这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地震情况下的墙倒屋不塌,因其通过各种方式将建筑中比较柔弱的细部有机连接在了一起,使得整个房屋呈现出了框架结构的形式,进而对地震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再如,古建筑中群体布置的不同类型,其建筑物的组合方式也不同,这些丰富的组合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极富生活气息,从而能为现代化高楼大厦因自身的较为封闭不利用人们彼此间的沟通交流造成的人情冷漠现象打开一扇很好的解决之窗。另外,这些组合方式下产生的极富特色院落空间,也很好地完成了室内外景致的自然过渡,并能够与自然景观无缝结合,进而唤起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渴慕之情,使居住着能够在有限的院落空间中体验到多层次多方面的空间遐想与延伸。

最后,传统建筑天人合一观念下强烈的地域色彩,在美化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为现代城市特色建设增添了关键性的一笔。我国的传统建筑一向很注重建筑本身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和谐融洽,而不仅仅追求建筑的功能和效率。现代建筑也越来越注重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效果,因此,建筑师可沿着这方向在传统建筑中找到一些值得深思与研究的经典经验。例如,古时建筑师们对建筑材料的深度把握,力求协调自身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努力;建筑形式在不同气候下的细节变动,西南干栏式建筑将底层架空以防潮的构思等,都可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三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传统建筑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和改变,因此不能因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问题而限制一座城市自身的发展,进而阻碍其现代化进程。那么,到底该将传统建筑置于现代社会的何处,又该如何化解建设新事物与保护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就成了城市化进程中应着重关注并考虑的问题。建筑也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项目,不同的地域气候,地势,本地的资源,甚至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演变过程等,都能在其身上得到很好的映射。因此,传统建筑也是一本当地的历史百科全书,应当做好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使人类的生存痕迹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那么该怎样对传统建筑实施科学合理的保护呢?下面就提出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1)改变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以往人们往往因旧建筑功能不完善而对其有一定的嫌弃感,或者认为其古旧破落的面貌与新颖的现代化建设不搭调,而希望能够将其拆毁。关于这点,政府方面可负责进行一定的历史文化宣传工作,使人民能够真正认识到传统建筑的价值,进而积极对待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修善古建筑各方面的功能,使其除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之外,尽量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的可靠近历史并进行体验的具体环境。

(2)深研传统建筑的价值

由于传统建筑在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中多处于冷门状态,社会各界对其价值的关注度也比较低,因此应鼓励社会各界深入研究各种历史建筑人文的丰富价值,并将对其含义的体验和现在新兴起来的体验经济有效结合起来,深度挖掘传统建筑的现代意义,以便实现对其的细化管理,能够更好的使得保护目标得以明确,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

(3)针对确定的目标,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

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大多是对旧城或旧区进行的改造与发展,但旧事物总是与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理清的,因而使得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居民要住具备各种现代化设施的新房,另一方面又要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在这种两难境地下,建设者应根据要保护的目标,全面细致的调查其各方面的情况及其未来的发展状况,然后将这些情况形成书面形式为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4)保护层面扩大化,整体化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不应只局限于对个别建筑的保护上,现在国际上已将其扩大到成片街区的层次上,通过对街区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领域的保护,实现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整体保护,以求能够有效融合新建古建之间的时间鸿沟,使其相互辉映,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对城市的各方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 传统建筑应用的限制因素

传统建筑因其自身原,存在着一些不能克服的缺陷,另外由于时过境迁,环境资源的情况也与彼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也相应的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因素。

(1)结构形式单一

由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大多采用砖木结构或者木结构的形式,而这两种结构又只能进行简单的低层平面组合,显然不能满足当今建筑的繁复空间组合与立体需求,因此应采用更加灵活的钢结构或者剪力墙等新型结构。

(2)建筑材料稀缺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大力开发,使得许多在以往颇为平常的资源都成为现在的稀缺资源,而林木所遭到的破坏尤为严重,因此再利用天然的木材粘土来营建大量的房屋,显然已不合时宜,会对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更坏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护我们逐渐减少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尽量采用一些可人工合成重复利用的材料。

(3)施工技术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

传统的建筑的建设要求较高,对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较高,而且其自有的一套系统中有着自己的施工技巧,如果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或者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是很难完成其建设任务的。而现有的大多施工技术员都是批量化的科班产物,首先是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大多建筑类学校的施工课程也都是针对现代建筑开设的,根本不教授古建筑的施工技术。因此造成古建筑建设的人才匮乏,更阻碍了其发展。

(4)建造成本高

古建筑的建材多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较少造成了物以稀为贵,使得其人工费和管理费也比一般的建设工程要高许多,综合起来其成本可能比现代建筑的建造成本的高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而古建筑建造的高成本又会使得很多房地产企业望而却步,不敢靠近,进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其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单纯的进行古建筑的复制并不是对古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时空错位的建筑物如果不能与周围环境有效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突兀不协调,进而影响其原有的美感和现有环境的整体感。因此,怎样在现代建筑中融入抽象的传统元素,或者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利用新兴的建筑技术与理念等,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全新建筑模式,才是对传统建筑最好的继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 金鑫,李伟.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营造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82-6583.

[2] 王飒,汪江华.传统建筑技艺内涵与当代传承方式简析[J].新建筑,2012,(1):136-139.

[3] 张友军,刘岚.传统建筑构造风格在当代的应用转化——以浙东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60-15263.

[4] 罗祖文.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J].山东社会科学,2012,(4):55-58,82.

[5] 裴葳蕤.传统建筑外观装饰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2,(4):158,148.

[6] 王贵平.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统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

[7] 吴赛男.中小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的保护[J].山西建筑,

2012,38(17):3-4.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7篇

受全球生存环境影响,人们日益关注自身居住的城市,探究促进其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资源消耗聚集于城市,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目前,城市占据全球面积的2% ,但其负担着全球75% 的资源消耗。能源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它的安全供应、以及与其需求行为相关的研究领域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预测,到2030年,城市能源需求将增加73% ,全球大城市的建立和扩张将以化石燃料为主,经济发展对能源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仍然较大。我国拥有世界上17% 的城市人口,75% 的能源消耗集中于城市。因此, 加强城市规划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是集聚经济的结果,城市化过程不仅包括城市人口数量与结构的改变,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就业方式等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和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人口和经济生产的聚集,促使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这也是驱动城市能源增长的主要原因Wang qiang ( 2013)[1]。 具体而言,集聚对城市的运输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城市作为生产聚点依托于资源的供应,这也暗示着长途的货物运输,生产集中度的提高和城市劳动力的增长提高了交通运输的要求,最终也将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存量的改变也促使城市对能源密集型产品表现出巨大的需求。此外,城市化改变了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对城市能源的需求。城市人口相比于农村人口更依赖于商业服务与产品,而商业产品相比农村自足的产品需要更高能源投入。

城市的发展包括城市的规模发展以及城市里土地、劳动、资本的空间配置,这些因素决定了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与方式,因此也决定了城市的能源消耗。城市规模的扩张是城市经济、人口、 空间规模共同推动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较大规模的城市将导致更多的城市能源消耗。在特大城市, 人们的通勤能源消费高于人口为100 ~ 200万的城市,因为城市越大,市内通勤量和高峰时段塞车的能源浪费量越多 ( jones[2,3,4],1989,1991,2004) 。 即能源消耗会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逐年增长,因此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需发展技术、升级产业, 同时改善城市里各要素的空间布局,以此降低城市通勤成本、居住成本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合理规划的城市结构不仅改变人们出行方式,更使产业聚集效应发挥其外部经济性,提高区域的能源效率。就城市结构而言,紧凑型的城市形式,表现为高人口密度、土地混合使用、步行出行、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 ( Chen,Jia & Lau[5],2008) 。如高密度结构的香港,其交通能源消耗远远低于低密度的城市; 欧洲城市密度高于美国5倍,美国城市人均交通能耗为欧洲的3. 6倍 ( karathodorou,Graham & Noland[6],2010; Steemers[7],2003) 。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交通能耗不仅受油气价格、收入、汽车效率的影响,对其需求解释度更高的是人口密度 ( Newman and Kenworthy[8],1990) ,就业的分散化将增加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 ( Cervero and Wu[9],1991) 。因此,提高城市密度对节能环保有较大作 用 ( Breheny[10],1992 ) 。与之相反, “摊大饼”式的空间结构是分散化的城市空间布局,人口的低密度和土地的粗放式利用降低了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相比于密集建设的楼宇,郊区独立的房屋没有足够墙体面积来释放废热,因此城市的低 密度扩张 将耗能更 高 ( Girardet[11], 1999; Park & Andrews[12],2004)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建设大多是 “摊大饼”的模式,地方特有的土地财政政策加速了城市的无序外延扩张,增加了能耗与碳排放 ( 王桂新; 武俊奎[13],2012) 。 但是,城市结构越紧密,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是否越高? 回答该问题,需结合城市结构规划的合理性,有学者认为 ( balbo[14],1993) ,当城市的规划跟不上城市化的增长率时,无序的城市用地结构会增加城市能源消耗。由此可见,城市结构对能源消耗是非简单的线性影响。

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阶段等方面差异巨大。因此, 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耗特征会因城市的发展不同而各异。有学者 ( 成金华[15],2009) 认为, 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此外,基于资源禀赋角度认为,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提高资源匮乏型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 谭宇[17],2011) 。因此,促进城市的低碳发展,政府有意识的规划对城市的合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 Chen Yimin[18],2011) 。进一步而言, 相关规划设计时也更应考虑城市化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机制会因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资源禀赋差异而有所不同 ( Reinhard Madlener[19],2011) 。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城市是土地、经济、人口、交通等集约而成的综合体现,城市化的实质也是城市规模扩展与城市内部结构、产业调整的综合作用的过程。探讨地区城市对能源消耗的影响,需通过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要素进行全方面的分析,通过综合的考量来体现城市发展本身的内在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对城市能源消耗的影响。以此,基于评估为城市的低碳发展反馈城市规划的建议。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仅从城市的某单一方面分析其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忽略城市内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更鲜有通过从多方面评估区域间的城市差异,来说明城市发展对能耗的影响作用。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 1) 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影响城市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集聚度。

( 2) 城市规模、城市结构紧密度与城市能耗正相关,产业集聚度与城市能耗负相关。

( 3) 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集聚度三大要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程度会因城市发展水平、 资源禀赋不同而有差异。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拟采用全局主成分析法 ( GPCA) 对我国影响城市能耗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构建由多因素组成的反映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特征的指标,并以该指标建立东、中、 西部城市的面板数据,进一步深入分析该三大要素对地区城市发展的能源消耗增长的影响差异。

2影响城市能耗的要素综合评价

2.1模型设定与数据

全局主成分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处理面板数据的延伸,主成分分析是将原多个相关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仅适用于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而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是将有多个截面数据表按时间序列方式集合成全局数据表,将所有数据通过主成分析法简化到一个空间。相比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更利于数据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并非独立的个体,不管是由市场主导或政策指导的城市化,都具有地区性和地域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本文通过 《中国区域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收集2000 ~ 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各自地级市以上的市辖区总和的数据 ( 如四川省城市数据取自其省内各个地级市以上的市辖区数据总和) ,该数据不仅能代表独立的城市个体情况,同时也能反映该省整体的城市发展状况。对我国29个省的市辖区2000 ~ 2012年的数据进行全局主成分析。

2.2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土地、人口、经济、交通4个方面选取反映表现城市规模、城市空间、产业的相关指标:

2.3实证结果

2.3.1组建全局数据表

从2000 ~ 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获取原始数据,并作相关处理。以此建立9个指标的截面数据,再将代表29个省份的全国城市截面数据依时间序列纵向排列,构建全局表。( 表略)

2. 3. 2本文用统计软件SPSS17. 0进行模拟,表内数据标准化,记ZX1,ZX2,ZX3,…,ZX9。数据的检验:

KMO检验值为0. 693 > 0. 5,Bartlett球形检验1642. 796,显著性小于0. 01,表明该数据适合全局主成分分析。

2.3.3全局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

一般的主成分分析中,大部分研究选取累计贡献率80% 以上的指标,其目的是进行综合评价。但本文意在综合反映城市形态的各要素,并以此作为固定效应模型中变量来源。而非对城市形态进行最终的评价打分。因此,特征值大于1, 即累计贡献率已达70% 的3个主成分已反映了城市形态的主要构成要素。

2.3.4主成分矩阵

通过主特征值和标准化后的指标可分别计算各主成分综合值:

城市结构:

城市规模:

产业集聚度:

由主成分矩阵可知,累计解释度70% 的前3个主成分F1,F2,F3,反映了决定城市形态的三要素: 城市结构、城市规模、产业集聚度。第一主成分与城市用地密度、路网密度、人口密度、 地均GDP高度正相关,与市区面积等呈负相关, 因此它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力的刻画。其值越高,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越紧密、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越高; 第二主成分与地区生产总值、市区人口、市区面积高度正相关,从人口、经济、土地三方面衡量了我国城市规模的大小,其值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 第三主成分与城市第二产业集聚度高度正相关,与单位公交客运人次高度负相关。 即产业集聚度越高时,单位公交客运人次越低, 城市的交通效率更高。因为,在产业集聚度越高的区域,劳动的就业密集度越高,人口、经济的聚集效应促使周边城市生活配套设施更齐全,在人们的居住———就业越匹配情况下,人们也更倾向于选择步行或便捷、清洁的交通工具。所以它降低了交通距离,平均的客运人次更低,城市的交通也就越顺畅,运行效率也更高。

2.3.5事实描述

基于以上分析,可计算出我国29个省份市辖区2000 ~ 2012年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集聚度的各自综合值。通过表5 ~ 表7统计可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紧凑程度由东至西呈现逐级递减趋势。

以东部地区为例,东部城市结构紧密度均值达1. 3,远高于中西部。东部地区资本、劳动等要素的自发集聚,以及资源约束下高昂的要素成本,促使东部城市更倾向于集约式的发展,因此该地区城市结构表现更为紧凑。同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运输、交通系统,使得土地功能也得到多方面利用,土地的经济效益也较高。另一方面,代表二产业集聚度与城市交通效率的指标最小值达 - 10. 1,远低于正处于工业化的中、 西部地区。( 1) 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由服务业和附加值更高的如信息化产业的推动。( 2) 其高昂的地租,使得产业园区向郊区转移,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就业与居住的不匹配,钟摆式的交通也使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更低。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影响城市能耗的各因素, 可综合的概括为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集聚度三大要素,并且该要素能客观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的状态。

3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集聚度对城市能耗影响分析

3.1模型与数据

根据计量经济学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定义,建立反映能源消耗增长率的半对数模型:

其中Ln Eit表示第i个省的市辖区第t年能源消耗量的对数,表示能源消耗的增长率; STRUCit、 SCALEit、INDUSit分别表示第i个省市辖区第t年城市结构城市规模、产业集聚度的变量,α1t随机变量,βij( j = 1,2,3) 是回归系数,μi则是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εit是随机扰动项,α1为常数项, N表示总共横截面数目,T表示时间跨度。

本文运用stata12. 0软件,通过F检验法在混合回归模型 与固定效 应模型之 间选择,使用Hausman检验法在固定与随机效应估计方法中选择。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城市产业集聚度的数据由上文全局主成分分析可得。能源消费量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的市辖区各类能源消耗总量 ( 折算为万吨标准煤) ,并作对数处理。

3.2结果与分析

将城市按东、中、西部区域划分为3个面板数据,( 1) 进行F检验可知,3个面板数据都在显著水平低于1% 情况下拒绝了原假设,即在固定效应与混合效应模型中选择前者更适合。 ( 2) Hausman检验中,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均拒绝原假设。因此,三类面板数据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同时东部面板数据在LM、伍德里奇检验下存在序列自相关、截面自相关和组间异方差,中、西部城市面板数据仅存在异方差和截面自相关。数据通过FGLS修正,最后得到方程的OLS回归。

注:“* ”、 “**”、 “***” 分别为显著性水平 “10% ”、 “5%”、“1% ”。

由表8可知,城市结构和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耗增长率呈正相关,即从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本身而言,随着城市发展,都会促进城市能源消耗。 从我国全国和各地区的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张是促进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城市二产业集聚度与能源消耗增长率负相关。同时,该指标也表明城市的交通效率与城市的能耗增长负相关。

3.2.1东部城市

( 1) 东部城市结构紧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引致的能耗增长率为13. 3% ,低于中部地区。即在城市结构紧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所引致的能耗增长较中部地区小,说明城市土地规划合理性高于中部地区。 ( 2) 东部城市规模每扩张一个单位, 引致的能源消耗增长率34% ,远大于均值相当的中部城市。究其原因,1在人口规模、土地空间规模一定时,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也更高。2东部城市资源匮乏,生活、 生产所需能源往往是由外省调入,不管是第一次能源消耗,还是对能源的二次加工成本远高于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对于同样的一单位城市扩张,东部城市较中部城市需要的能源更多。 ( 3) 东部城市二产业集聚度对节能效应的贡献较中、西部小,仅为7. 7% 。一方面是由东部城市的产业结构所决定,即其二产业的集聚度较低; 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快速增长地区,高昂的地价使居民、工业园区迁址郊区,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总量,城市道路的拥挤使城市的交通效率较低。

3.2.2中部城市

( 1) 我国中部城市功能层次不明显,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城市结构紧密程度与东部城市相同, 引致的能耗增长却达到15. 4% ,说明中部城市的土地用地规划滞后于东部地区。 ( 2) 依托工业发展的中部城市,产业集聚度每增加1个单位,对能源的节约贡献度达19. 02% ,因为在金融危机以后,东部产业向内陆地区不断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传统的附加值较低、高能耗的初级产业以及重工业逐渐被替代。因此,随着中部城市产业的整合、规范,产业集聚的经济外部性就会越显著,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越高。

3.2.3西部城市

一方面,西部城市规模扩张引致的能源消耗增长达到61. 5% ,近中、东部地区的3倍。说明在地区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低,城市的集聚效应较弱的地方,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因此,城市规模粗放型的扩张会导致能源消耗的增长率较高。 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受地理、环境影响,以及技术、资本、人力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建设成本势必远高于中、东部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城市结构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引致的能源消耗增长仅仅为5% ,更说明,在城市结构分散地区,加大城市土地用地密度是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最后,产业集聚度程度来看,西部地区基于其资源禀赋特性,城市的发展仍然偏重能源密集型等传统的重工业产业,且资源依托型的产业空间布局大多远离城市且较为分散,因此产业集聚效应较弱,对提高能耗利用的贡献度相对较低。

4结论与建议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是城市规模的扩展和空间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发展的综合作用,它们的演变共同决定了城市生产与消费的模式。城市规模是对城市经济、人口、土地等各要素集合的反映,当各要素增长到一定规模时,城市结构、 产业的发展就成为决定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 ( 1) 随着城市土地空间的调整、人口的迁移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作为经济生产活动的集聚地, 具有人口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当劳动力从农村地区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 而经济结构的转变则导致了能源消耗的转变。 ( 2) 城市劳动力的聚集为城市后续的发展储备了力量,城市生产量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也导致了城市交通能源的增加。由此可知,经济产出与生活方式决定了城市能源消耗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城市能源的支出与城市的发展有紧密联系。

在我国,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城市的发展悬殊,因此我国城市的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差异较大。倡导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政府在制定相关城市规划政策时以城市地区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即使城市化水平相当的城市,其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也不同。

( 1) 我国东部地区,应利用其自身经济发展优势,发挥如电子信息、医药工程等高新、节能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加强产业区位的合理布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城市的交通规划,以此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降低城市交通能耗。 ( 2) 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1应继续以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发挥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2在中部地区, 应加强城市土地用地规划的合理性,使得城市的规划赶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建设速度。 ( 3) 西部地区应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摒弃过去仅依靠低效高排放的资源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低碳、可持续性发展。同时, 促进城市的空间结构向密集型发展,地方政府应改变固有的土地财政政策,勿盲目扩张城市规模,相关政策规划应鼓励大城市纵向发展。 ( 4) 为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应发挥人口、经济的集聚效应,完善城市内部公共基础设施,带动劳动力向市区转移,增大城市的经济效益辐射范围。

摘要:能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人口、产业、交通、建筑等各要素决定了城市能耗的高低,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全局主成分析法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东、中、西部城市的规模、结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所引致的城市能源消耗增长率完全不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东部地区应继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技术优势,并大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同时,中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西部地区则应提高城市密度,改善大而散的城市结构。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第8篇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是近期提出的一个概念, 指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形成的适应与反馈[3]。目前已形成研究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关系的一个理论体系, 并有广泛应用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库兹涅茨[4]和钱纳里[5]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分别阐明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对称性关系;李铁立、李诚固[6]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作用规律, 建立了调控模式;毛广雄[7]提出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理论;高相铎, 李诚固[8]通过对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的辨析, 总结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机制;刘艳军、李诚固、李如生、董会和[9]从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过程、强度、形态、机制以及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 并建立起理论体系;刘艳军[3]从单一城市和城市群体两个空间层次构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的理论模型, 揭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应用研究方面:刘艳军, 李诚固, 董会和, 李如生[10]研究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刘艳军, 李诚固, 董会和[11]研究了吉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地域类型及调控模式;刘艳军、李诚固[12]通过分析1953-2005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与偏差, 构建模型探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及空间效应;刘艳军、李诚固、王颖[13]通过1953—2006年我国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数据, 分析了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差异;杨章贤、张婧、李诚固[14]分析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趋势, 提出了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路径;刘艳军[15]以东北地区36个城市地域为空间单元, 研究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可以看出, 目前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研究主要集中在互动机制、响应过程、变化趋势、实现路径、地域差异、调控模式、形态效应、一般规律等问题上, 尚未深入分析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模式, 同时在分析过程中目前也只用到工业非工业结构, 没有应用三次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GDP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尚未引起关注。本文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入手, 先构造响应强度系数分析中国1952-2011年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 再用计量冲击响应来探讨中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机制, 最后得到政策启示。

1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理论分析

钱纳里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对人均GNP在100-1 000美元发展区间的经济变化进行研究得出: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 有一定的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相对应, 即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存在匹配关系。结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历程,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初级模式。该模式下, 第一产业处于主导地位, 工业中消费品工业占优势, 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序大体为“一、二、三”或“一、三、二”或“二、一、三”, 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农业的先导发展和工业的蓬勃兴起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但是受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工业资金和技术的制约, 产业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较弱, 城市发展速度缓慢, 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也有限。

第二种模式: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中级模式。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序为“二、三、一”或“二、三、一”与“三、二、一”交替出现, 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城市化由二三产业协同带动, 但是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的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部门转移, 另一方面促使大量资金和技术流向第二产业部门, 生产要素的聚集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 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带动了提供与之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开始凸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服务不断完善, 给城市企业带来巨大的要素聚集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 这就支撑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种模式: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高级模式。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稳居首席, 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0%以下, 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序演变为“三、二、一”, 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 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减缓, 最后城市化水平趋于稳定。伴随着技术进步, 第二产业逐渐完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饱和, 而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这种动力作用越来越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城市化水平进入到高级阶段, 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此时对高端城市服务业产生了极大的需求, 城市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升级。

2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统计分析

2.1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理论判断

图1显示, 1952-1958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属于初级响应模式, 城市化水平较低, 1958年仅为15.80;受自然灾害、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1959-1969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处于波动状况,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 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均有下降, 城市化水平也略有下降,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也处于波动无序状态;1960-1985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仍属于初级响应模式, 但是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缓慢上升, 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1985年达到23.70;1986-2011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处于中级响应模式, 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011年城市化水平首次突破50, 达到51.30。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011年已经降至10%, 且第三产业正处于强劲的发展状态, 2007-2011年三产产值比重平均每年增长了0.61个百分点, 比1978-2011年平均水平高出0.04个百分点, 中国产业结构即将从“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 这也意味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即将过渡到第三模式, 城市化将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

2.2 响应强度系数的构建

为了较准确地描述出中国1952-2011年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历史特征, 需要构建响应强度评价模型。刘艳军、李诚固[12]是第一个构造响应强度模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学者, 但是, 他们构造的响应强度模型存在如下四个问题:第一, 不能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衡量城市化的响应强度;第二, 不能体现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双向互动作用;第三、不能反映产业就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第四、不能体现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均衡关系。为了避免上述问题, 设定如式 (1) 所示的评价模型:

响应强度评价模型:

其中Ri表示第i (i=1, 2, 3) 产业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 Ri越大表明第i产业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越强, 同时城市化对第i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明显。m为城镇人口数量, M为总人口数量, CZi、JYi、GDP分别对应着某年度第i产业产值、第i产业就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该模型通过城市化率、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业就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模型中, (CZi×JYi) / (GDP×M) 表示第i产业对城市化的带动率, (1-R1-R2-R3) 表示其它因素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可以看出, 三次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带动因素。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在一定时期内, 当城市化水平提高时,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带来生产要素的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城市发展规模经济效益、优位经济效益等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时, 产业结构逐渐趋于高度化和合理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非农产业部门转移, 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当响应系数均趋于平稳时,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达到均衡状态。

2.3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变化特征

响应强度系数显示 (图2) , 1952-1997年, 中国一产响应强度系数大于二三产响应强度系数,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属于初级响应模式, 城市化主要由一二产业带动, 且1952-1993年第一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大于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 1994-1997年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大于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1998-2011年, 中国二三产响应强度系数交替上升,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属于中级响应模式, 城市化主要由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可见1985-1997年城市化响应模式与理论分析的响应模式不一致, 且2000-2011年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4 响应强度偏差原因分析

将式 (1) 化简, 可以看到响应强度系数其实是产业产值比重和产业就业比重的乘积, 即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是由产业产值比重和产业就业比重共同决定。产业产值结构和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同步演变会造成一定的响应强度偏差。中国1952-2011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推进轨迹 (图3) 显示, 1952-2010年, 一产就业比重一直高于二三产就业比重。虽然此期间一产产值比重迅速下降, 从1952年的51.0下降到2010年的10.1, 但是作为吸引就业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 由于自身发展水平较低, 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因而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 这减弱了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作用;同时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二产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城市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等对二三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未有序转移到城市二三产业, 这就形成了响应强度系数与理论的偏差。

图3中国1952-2011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推进轨迹

3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双向互动关系, 下面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考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3.1 模型

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而建立的模型, 它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本文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如式 (2) 所示:

其中Yt=[Urbant, Sczjgt, Tczjgt, Sjyjgt, Tjyjgt], Urbant、Sczjgt、Tczjgt、Sjyjgt、、Tjyjgt分别代表城市化水平、二产产值比重、三产产值比重、二产就业比重、三产就业比重。c为5×1维常数向量, αi为5×5维系数矩阵, εt是五维扰动向量, 满足E (εt) =0, E (εt, εs) =0 (s≠t) , E (εt, εt) =∑, ∑是一个5×5的正定矩阵。

3.2 数据

理论分析表明, 1986年中国进入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中级模式, 城市化由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由于中国1986年以前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与1986-2011年属于不同的响应模式, 如果将1986年以前的数据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不能真实反映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现状, 因此, 本文采用1986-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3.3 平稳性检验

一般来说, 当时间序列不具有平稳性, 即存在单位根时, 这样的序列进行回归分析会导致伪回归现象, 因此, 先对中国城市化与产业产值、产业就业数据进行ADF检验, 以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检测类型中I代表是否有截距项, T代表是否有趋势项, L值为检验的滞后长度, 本文采用SCI信息准则。*表示1%显著水平平稳, **表示5%显著水平平稳, ***表示10%显著水平平稳。

表1显示, 对样本数据,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二阶差分平稳, 说明URBAN和SCZJG、TCZJG、SJYJG、TJYJG是二阶单整序列, 即I (2) , URBAN和SCZJG、TCZJG、SJYJG、TJYJG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3.4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 先建立VAR模型判断滞后阶数, 通过综合考察SC、AIC信息标准及LR检验结果, 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数为1。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 在5%显著性水平下, URBAN和SC-ZJG、TCZJG、SJYJG、TJYJG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 这说明URBAN和SCZJG、TCZJG、SJYJG、TJYJG之间存在长期均衡趋势。

3.5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 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内生变量。本文建立5变量的VAR模型, 并利用不依赖于VAR模型中变量次序的广义脉冲方法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先分别给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一个单位大小的冲击, 得到关于中国城市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4) , 然后给城市化一个单位大小的冲击, 分别得到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5) 。

VAR模型城市化响应图 (图4) 显示: (1) 短期内二产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均有一个短期的抑制作用, 这种作用大约在第4期变为零, 然后是持续的正的作用。 (2)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市化具有持久的正的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小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城市化的影响。 (3) 三产就业比重对城市化也具有短期的抑制作用, 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在第2期变为0, 之后是持续的正向作用, 且这种持续的正向作用大于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可以看出, 中国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持久动力。

VAR模型城市化冲击图 (图5) 显示:城市化的正的冲击会给二产产值和三产就业带来持久的负的影响, 城市化的正的冲击对三产产值比重的提高会有一个短暂的正的效应, 这种正的效应大约在第5期变为0, 之后是持续的负的影响。在第5-15期, 城市化的正的冲击能给二产就业比重带来正的影响, 但是其余时期均为负的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能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持续的支撑作用。

4 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正处于中级响应模式, 城市化主要由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统计分析显示城市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性经济效应没有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这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 没有有序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二三产业的发展能给城市化带来持久的正的影响, 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能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持续的支撑作用。

要增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能力, 首先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演变重要推动力。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生产要素总是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 因此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会导致第一产业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 另一方面增强了二三产业吸引剩余劳动力以及其它生产要素的“引力”作用。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立足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此为依托, 做强做大第二产业, 增强第二产业吸引就业能力, 促进第二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积极发展传统消费服务业, 扩大就业规模, 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其次, 重视集聚经济效应。集聚经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它是多样化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聚集, 推动城市形成并使之不断膨胀的根本动力[16]。城市的发展又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 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因此, 要以大城市为依托, 推动大城市群和城市圈建设,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 增强城市二三产业吸收劳动力能力, 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发展, 完善健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

摘要: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种最优匹配关系。本文从理论上界定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三级响应模式, 中国目前正处于中级响应模式, 且即将进入到高级响应模式。统计分析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导致城市化响应与理论模式不一致。进一步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表明:中国第二、第三产业均能给城市化带来持续的正的作用, 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能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集聚经济作用来增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能力。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9篇

项目地点:海南三亚

项目面积:30800平方米

施工时间:2011年01月-2012年06月

施工单位: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亚凤凰岛国际养生度假中心2#楼工程, 建筑高度98.4米, 防火等级甲级, 为高档酒店式公寓, 地上28层, 地下一层, 首层局部架空, 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 3-28层为客房。2#楼装饰由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施工, 装饰施工面积30800平方米, 于2011年01月01日开工, 2012年06月30日竣工。工程竣工后, 工程以其精美细致的装饰质量、细致清晰的效果获得了各方好评, 并荣获2013年度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本建筑时尚前卫, 灵魂梦幻, 结合了凤凰岛的各种环境特征, 海洋元素、和谐共生、流线与曲面、建筑的生命、灵魂的建筑等多种范畴, 所有建筑均为流畅的曲线与曲面构成, 颇具生命活力, 融合了热带滨海城市的各种元素。本工程主体为复杂的帆船曲面框架结构, 平面、竖向不规则、结构受力体系复杂, 以其原创性和超前性, 给人以震撼性的视觉冲击, 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的认知。三亚凤凰岛国际养生度假中心设计方案体现了鲜明的地标性, 从岸上看, 就像一艘艘扬帆远航的帆船, 整个项目恢弘大气, 主体建筑都悬浮在海上, 行云流水般的建筑形态回应着海的召唤, 尺度恢宏的室内共享空间展示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设计的中心理念体现着“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中的城市”。建筑的外形对周围环境做出了有力的回应, 体现了这个时代复杂多元的文化特征。“拥海入室, 听涛入眠”的理念构想, 在满足了人们对水的渴求, 对大海的向往的同时,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10篇

在当前中国政府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背景下, 许多新建农村建设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使原有的农村秀丽景观荡然无存, 丧失了乡土特色。建设后的农村景观和城市的许多景观雷同, 农村居民把城市的一切当成模板。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 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 目前, 虽然全国有26%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 但是大多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 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已经建成的新村, 缺乏农村的环境特征, 表现在建筑形式欧化、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化、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等方面。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 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 不仅破坏了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田园风光和土地利用的浪费还造成建成的环境使农村居民使用不便, 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

2)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 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 加之农村的民居建设大多是农民自主建设, 造成了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相当混乱, 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

2 传统聚落空间布局对建筑影响因素分析

刘沛林先生对古村落景观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中国古村落的选址、布局与营建过程体现出古人的和谐观、生态观及其追求诗画境界的理想环境观, 其中宗族意象、趋吉意象、山水意象、生态意象成为中国古村落景观的最基本意象[1,2]。在传统聚落规划中影响因素如下:

1) 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环境特点——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传统聚落的形成是人们长期以来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 从最初的无固定居所靠采集生活到营造固定的聚落, 人们在选址时很注重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另外, 中国人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注重周围环境的质量, 随坡就势, 所建聚落一般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很好的融合景观。

2) 核心场所理念。中国传统村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 自发的形成了一定的聚落布局特点, 其中以核心理念最为典型,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3]:

a.物质形态的中心。这一类核心通常位于聚落的中心区域;

b.精神形态的中心。在聚落中的位置较为不固定, 通过物质载体来寄托精神;

c.二者的综合体。核心场所聚集的功能产生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符合人们当时的生活习俗, 折射出对当时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是人的行为和需求的最直观的反映。

3) 风水观。传统民居大多以风水为选择建造, 反映了风水选址的“前朱雀, 后玄武”的基本原则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合一的理想[4,5]。古代风水观讲究选择既实用又景观资源优美的宅基和聚落环境。在吉地营建聚落或住宅, 不仅可以满足民居建筑的实用功能, 也表现了相当的审美价值。

4) 商业的影响。由商业与建筑联系不紧密的街坊转变为采用沿街“前店后宅”或者“下店上宅”的住居形式, 影响了传统聚落民居的空间布局方式, 大大发展了街道在传统聚落中的作用和使用。

5) 水系的影响。传统聚落的形成受水系的影响很大, 水系形成了聚落发展的核心地带, 在中国大水系的地带大多形成了人类农耕文化主要的发源地, 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 还有婉约的江南水乡, 其鲜明的地方水乡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3 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许多老建筑在功能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传统民居与现代人的生活之间表现出了许多矛盾:

1) 传统民居和现代家庭结构的矛盾:传统民居容纳的一般是封建家长制大家庭的生活模式, 而现代生活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 从过去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过渡, 一个家族集居在一个大院内,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小家庭生活的要求, 昔日民居的族群院落的优越性正逐渐丧失。

2) 传统民居和现代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我国人多地少, 人口密度较高, 随着人口的增长, 用地日显不足, 而农村中住宅规模比较粗放, 同时一些传统民居空间较大, 利用不充分, 十分浪费, 应该减少人均占地规模。

3) 传统民居和现代化生活之间的矛盾:传统民居缺少水、暖、电、气等设施, 适应不了现代人物质生活的要求, 也无法解决交通、防火、防灾等安全要求。

4) 传统民居所包含的传统居住观念及风俗与现代居住观的矛盾:由于现代生活文化观念的变化, 导致人们的伦理观、价值观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传统民居很难适应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要求[6]。

综上所述, 在新建筑的设计中应该主要是完善建筑功能空间, 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增加新的功能, 在保留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 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创造出符合现代需要、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现代”农村建筑,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规划设计新农村的建筑景观:

1) 保护古建筑, 增加文化底蕴。古建筑所具有的形态、色彩、整体结构和空间环境以及所形成的整体面貌是农村的特色环境形象, 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承载着历史进程的标本, 而这也正是某一地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直接的来源。如处于邯郸农村的邺城遗址, 虽然现在仅存有金凤台, 但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 却依然可以体会到当年曹操一统三国的气势和雄心。当前我们可以通过加固、修缮, 使古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给后人留下历史的见证。

2) 挖掘老建筑自身的空间特色, 与新建筑结合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历史建筑的扩建和改造是个复杂的问题, 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而有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 但总的来看包含着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a.“创新”的问题, 即在保护原有建筑面貌的同时, 采用创新的方法, 设计出与原有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扩建部分, 通过对比产生和谐。而对于那些历史和艺术价值较高的建筑来说, 更多地考虑如何最好地维护原建筑的风格和面貌, 也就是“整旧如旧”。b.“和谐”的问题, 即历史建筑与其扩建部分都要用一个整体的周边环境来衡量。新的建筑需要有自己的个性, 但从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对话, 融入整体的环境之中, 不能在新旧建筑的关系上产生明显的裂痕。这种连续性或者有机性对于城市环境及保护建筑是至关重要的, 缺少了这种有机性和整体性, 剩下的将只是两个无关建筑的集合[7]。

3) 新旧建筑和谐共存。新建筑色彩设计宜以传统建筑的典型色彩特征为主, 建筑是多姿多彩的, 建筑物用什么颜色, 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是影响建筑的气势与风格的重要因素。如:徽派建筑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 当前在深圳第五园的建设中, 设计建设了被称为“新徽派建筑”的新建筑形式。既继承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和典型特色, 又运用了当前新的建筑技术和景观设计原理, 收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4) 建筑造型应在统一中塑造特色。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有多种途径, 可借助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在质感和构造上进行拓展, 在体量上别具一格, 还可以在建筑细部, 如门、窗、檐口、阳台等上面推陈出新。既可在细部上实现个性化, 也可在结构上显示魅力。

5) 注重场所气氛的营造, 体现人文环境。传统建筑由于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场所精神, 给现代文明带来特殊的人文感受和历史回忆, 文脉应从其人文价值入手, 利用其特有的环境和氛围, 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光彩。如:密云遥桥峪村是建于明朝的古村落。规划设计人员对现状房屋、城墙、设施等相关历史遗存通过村庄规划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迹, 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了珍贵的特色资源;设计人员也结合当地住宅特色采用毛石、片石、灰砖、青瓦等材料设计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 很好的营造了场所气氛, 提升了人文环境品质。

4 结语

当前对农村建筑的开发建设不可能完全照搬旧有的村落建设模式和环境肌理, 也不可能照搬与农村景观完全不能融合的城市建筑形式和环境景观, 具有乡土特色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村落最为重要的特征。基于以上观点, 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 从规划学和现代景观学的角度出发, 构建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 改善新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和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梳理农村景观, 保护农村乡土特色, 建设村容整洁、集休闲旅游和复合生产为一体的新农村建筑景观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摘要:阐述了目前新农村建设景观现状, 深入研究了传统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并对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旨在通过物质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变动和重新建构, 从而创造宜人的农村环境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新农村,建筑景观,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 1996, 23 (6) :88-89.

[2]刘沛林, 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 1998 (8) :112-113.

[3]张佳路.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市居住区居住理念的对比[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6.

[4]张禾, 丑国珍.传统民居的审美意识[J].四川建筑, 1999, 2 (8) :6-7.

[5]彭一刚.传统农村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6]王湘购.论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建筑文化的启示[J].南方建筑, 2004, 5 (21) :256-257.

建筑“拯救”城市 第11篇

在人们开始用文字的著作记录历史之前,伟大的建筑常常是记录历史的最佳方式。埃及金字塔、中国的长城都曾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那个文字很难留存的时代里,大批建筑成为人们达到不朽的纪念碑。而这一切都在印刷时代被颠覆。印刷机将文字变成能够简单复制并飞向世界每个角落的产品,人人都可以获得并阅读。与之相比,费时费力的建筑便不再承担人类历史的纪念意义,而走向实用。

然而,作为人们生活和生存的空间建构学,建筑从没有一天停止过发展。虽然大部分建筑师都在日复一日的繁琐事务中退化成千篇一律的“工程师”,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天才在积极地思考着人生,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图纸让生活更加舒适美好。用建筑拯救城市,进而拯救生活,这些人善意的观点常常隐藏在一栋栋无声的作品背后,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与世人对话。

2007年,凯悦基金会将本年度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发给了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这是建筑业的最高荣誉。众所周知,2012年获此殊荣的建筑师是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他不仅是第一个获得普奖的中国人,也是第四年轻的获奖者。而在2007年罗杰斯接过铜质奖章时,他已经有74岁高龄。罗杰斯的获奖,给一个富于想象的建筑师带来了迟到的注意,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罗杰斯在建筑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的许多作品在得到承认之前常常引来长时间的满城风雨。

巡视罗杰斯对建筑历史的贡献,总要把时间调回1971年,从他和意大利大师Renzo Piano在巴黎共同设计的蓬皮杜中心开始。他们的设计完全曝露了支撑楼与楼之间的钢铁构架。用颜色分类的水电空调排气管槽坦荡荡地贯穿、包围建筑外部,一通到顶的电扶梯像条大蟒蛇节节飞攀上建筑。这完全不以“美观”作为考量的建筑一屁股坐在浪漫花都的市中心,1977年建成后,让法国人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他们并非赞赏得说不出话来,而是认为它破坏了巴黎的美。采取这样富争议的设计是因为他们不在乎外表,而注重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罗杰斯说:“把这些功能性的管槽移到外面是为了让内部以人为本,能有更多的空间给人使用。人生唯有‘变’是不变的常规。有了这么一个伸缩自如的内部空间,业主就能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灵活调度改变。”

时间总会证明一切。蓬皮杜原本每天只预计5000人流,后来猛增到每天2万5000人,一年高达700万参观人次。“有次在巴黎迷路,彷徨无助时,它成为我的指标。此后每次到巴黎,我必定买个雪糕坐在中心外的广场上看小孩、玩滑板的少年、无家可归的人、街头卖艺人等。”有人说。罗杰斯听了很开心,说:“这正是我们的意思。我们志不在建筑纪念碑。建筑必须是摩登的,因为它们必定反映出所处的时代精神。蓬皮杜就是巴黎人聚集交流的城市磁铁。外头下沉的广场就是要把人潮‘吸’过来。”

另外两处可圈可点的公共建筑是马德里国际机场第四航站楼和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竣工。作为机场,马德里国际机场第四航站楼的设计却是自然而温暖的。预铸钢骨结构打造连绵波浪状的屋顶。中央树形的鲜橙色钢架撑起巨大的屋顶,引入自然光。最亮眼的是他采用彩虹色的长条状竹制成天花板材,构造出自然流动,无接缝的公共空间。

罗杰斯也以设计城市总蓝图著名。1998年他受英国政府邀请成立“城市专案小组”,为伦敦“把脉”,找出导致城市没落的原因。他交出的“复兴城市白皮书”拟出超过100件的建议改造伦敦,使它更朝气蓬勃、四通八达、环保和安全。

虽然被称为“科技建筑师”,罗杰斯却始终充满了对绿色城市的责任感,在他看来,建筑师或城市蓝图策划人必须让住在城市的人维持身心的健康和谐。他说:“我觉得一个人除了自己公寓内的平方尺,也有权力拥有公共空间。一个小孩要有能玩耍的公园,一个成人要有能坐下来喘气的大树,休息的长凳等。城市必须连接水源、绿荫等,让人们很容易就能抵达海滩、绿荫。也就是说,城市必须和郊外取得和谐平衡。这些细节都必须在规划城市时纳入考量。”

城市化建筑结构 第12篇

我国近几年城市化进程趋势较为迅猛,而建筑施工的投资也正在逐渐增大。对相关数据的调查表明,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主要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组成,其房地产的结构各有自身优势。根据2012年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统计数据得出,国有房地产企业的业务主要为商业地产投资,其业务份额占总份额的64.1%;而民营房地产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同城房地产,其市场份额为54.4%,民营房地产企业现在也非常重视商业房地产业务,其业务量正逐年增加,较2011年相比其市场份额提高了6.8个百分点;国际房地产投资则是外资房地产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部分,2012年外资企业在房地产业务投资方面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0.1%[1]。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明确的特点:人流转移速度快、人员流动量大、对房屋的需求量变化呈现较大非线性并且受地域影响较大。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农村人员进城务工 ,第二种是城市内部人员之间的流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向沿海疏运主要是由房地产业的发展承担的。所以,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问题分析

1.1 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建筑施工项目的投资重要性正逐渐被重视起来,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岗位、提升社会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建筑投资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建筑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日渐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房地产企业在网点数量、中心面积、从业人员数量与素质、运输工具、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大幅的提高,这有效提升了房地产投资企业在信息查询、物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房地产服务不仅在质量上有所提高,而且在服务种类上也日趋完善。

其次,房地产业务规模迅速增长。与2011年相比,2012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非常活跃,在城市化需求的拉动下,房地产业在业务量、业务收入、从业人数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整个房地产业务量增长了35.4%,业务收入增长了39.8%。

另外,国内房地产业形成了多方竞争的国际房地产服务格局。外资企业的进入既提升了国际投资服务,也与国有、民营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相互促进,其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2,3]。

1.2 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指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人员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以上学、工作为目的,形成人员流动。城市化进程对比其他的人员流动方式有以下优点:准确性和连续性强;流动速度比较快;流动量比较大;被动流动成本较低;流动过程安全可靠、风险小。

城市化的成本计算主要依据《国际货协统一过境规程》和《人员流动运价规则》。其主要原则是:

1)人员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是主动流动的,对房地产的需求随着流动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2)人员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计算过程极其复杂,不同人员的成本也不同,因此可以得出基本的流动成本:

基本流动花额=人员货物运费率计费重量

运费总额=基本运费额×加成率;

3)人员流动运费一般应按最短路径确定 ,并需将国境站至国境线的里程计算在内,国内段运费按价计算公式为:

运费=运价率×计费重量。

2 城市化对建筑投资的促进分析模型

2.1 构建模型

根据以往的研究数据分析,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的房地产业务投资量之间是指数形态的线性关系,因此选择以线性回归模型为基础进行建模。线性回归分析,是描述一个因变量与一个或者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5]。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行业的促进效果分析中,设房地产的业务投资增长量为因变量y ,影响房地产业务投资量变化的外部因素设为自变量x1,x2,...,xk,自变量有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得出促进效果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

其中,b0为常数项 ,b1,b2,...,bk为回归系数 ,b1为x1,x2,...,xk固定时,每增加一个单位对y的效应,即x1对y的偏回归系数。因此,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的城市化进程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促进效果模型,可以得到房地产业务促进效果计算式:

In房地产业务量= b0+ b1×价格+ b2×促进因素1+ b3×促进因素2+…+ ε2

上式转换后,得到如下方程:

2.2促进变量的选取

促进效果模型被解释为房地产业务量。在城市化促进变量的选取上,影响促进效果的因素很多,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纳入到模型方程中,只能是针对性地选取关键的少数因素进行考虑。因此,对来自2012年的我国城市化进程数据进行分析,以房地产业务总收入和国有、民营、外资房地产企业在2012年的房地产业务量、业务收入、收入比重等作为研究数据,选取以下促进投资变量:

1)价格x1:1表示房地产费用降低,0表示没有降低。

2)房地产业务量x2:1表示房地产业务量增加,0表示没有增加。

3)业务收入x3:1表示房地产业务收入增加,0表示没有增加。

4)销售网点x4:1表示营业网点增加,0表示没有增加。

5)交通工具x5:1表示房地产派送工具增加,0表示没有增加。

6)硬件设备x6:1表示房地产的硬件设备增加,0表示没有增加。

7)客户满意度x7:1表示客户满意,0表示不满意。

8)其它因素x8:1表示对业务量有促进,0表示没有促进。

2.3 模型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三种:R检验、T检验、F检验。主要检验内容为:判定系数、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1)检验判定系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系数判定方法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近。而系数判定R的计算准则为:R接近于1时表示因变量y与自变量x1,x2,...,xk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密切;R接近于0则表示因变量y与自变量x1,x2,...,xk之间的线性关系成本不太密切。

(2)检验回归系数显著性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是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检验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方法。其主要通过计算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t的检验计算方程为:

其中,是回归系数bj的标准差。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过程中,如果某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显著性检验没有通过,则说明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在回归分析时就应将该自变量略去,或做适当的调整,然后用剩余的自变量再进行回归分析。

(3)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是检验所有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是否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主要是通过检验F回归方程的显著性,F检验计算方程为:

其中:为回归的平方和,其自由度为为剩余平方和,其自由度为 (n - m - 1) 。如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通过,则说明在自变量的选择上忽略了重要的促进影响因素,还有可能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此时就应该重新建立模型。

3 仿真实例分析

以我国2012年的房地产统计数据为例,城市化进程的促进模型效果的仿真研究将对比2011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数据,计算促进幅度。2012年我国的房地产业务总量约为106万套。国有、民营、外资房地产投资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5.5%、22.5%、31%,业务总量分别占总业务量的48.4%、37%、14.6%。综合其他相关数据,确定促进因素。由已知数据得出:

假设线性样本回归直线的方程为:

根据模型求得促进参数为:

2012年的房地产总利润Y =89.88;业务总收入X1=299.6;业务总量X2=10.6。得:

由此得到线性样本回归直线的方程为:

仿真结果为:与2011年相比,我国2012年房地产业务量增长22.4%;房地产业务收入增长25%;营业网点投资增幅为28.6%;配送交通车辆的投资增幅为30.8%;房地产的从业人员增幅为33.6%;硬件设备投资增幅为89.8%。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相应变量增幅效果如图1所示。

结语

上一篇:历史数据库下一篇:富有和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