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作用范文

2024-05-11

现实作用范文(精选11篇)

现实作用 第1篇

1 档案的历史地位

档案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次王朝更替, 前朝遗留的档案资料都对后者的政权稳定、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参考作用。秦末, 刘邦军队攻入咸阳, 萧何取秦朝典籍, 严加保护, 而不是一把火烧掉, 显示了一代贤相的远见。这些典籍对治理关中、发展生产, 乃至后来刘邦的东山再起,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汉的最终成功和治理都功不可没。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邱濬曾论述过档案的作用:“今世赖之以知古, 后世赖之以知今者也”。清入主中原后, 虽文化有异于汉民族, 但清王朝的统治者却非常档案工作, 专门成立“档房”, 设官清字堂主事2人, 掌管吏部档案, 整理和利用历史典籍。对满清近300年的稳定发展同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 党和国家同样重视档案工作, 郭沫若同志在《题赠档案馆》一诗中写道“前事不忘后事师, 自来坟典萃先知”, 盛赞档案的历史功绩与地位。可见, 档案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2 档案的现实作用

在当今社会工作与生活中, 档案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2.1 查实和考证有关凭据

档案记录了各种行政机构、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已经形成文字、影像等实质性结果的各类资料。其中包括行政过程中的各种文件、法规条文等。 自古以来, 中国的官员就善于查阅典籍, 以找到有关有利于当朝的依据。如《周礼》中即不乏执掌王命典法令则, “以考政事”、“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之类的记载。《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认为档案“是一个政府藉以完成其工作的基本行政工具”。我国历来强调和奉行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 各种机关单位为了有效地实行管理, 必须切实地掌握真实的一手材料。档案可以为党、政、军等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领导工作和业务管理, 提供大量的证据和咨询资料, 借以熟悉情况、总结经验、制订计划、进行决策、处理各种问题等等。否则, 只靠记忆处理工作的话, 则会造成一定的失误, 对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2 为生产建设、处理重大事务等提供参考依据

各地、各单位档案中都记载了各类生产活动的状况、成果、经验和教训。从自然资源、生产手段到生产过程以及计划管理和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 都能从档案中找到真实的记录, 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材料, 避免生产建设的盲目性。如我国大跃进时期, 在没有科学依据做指导、没有成功经验做参考的前提下, 人的主观意志在生产建设中起了主导作用, 结果给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最近的雅安地震救灾中, 国家有关方面也是依据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等地震救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提出要科学救灾, 科学重建。

2.3 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

所有学科, 无论自然方面的, 还是社会方面的, 如果你想研究出一定的结果, 就必须要获取大量的材料, 这样才能潜心钻研, 从中探索、发现、并总结出事务发展的规律, 得出一定的结果。档案在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 对某些学科都有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始记录, 可以直接提供给现实的研究工作直接借鉴;另一方面, 档案保存了广泛的历史事实和经验, 可以为各项研究活动提供大量的相关基础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 档案绝对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 是科学研究者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研究过程中, 曾大量收集、研究和利用过有关工人劳动和生活方面的大批原始的档案材料, 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阐述和概括, 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支持。周恩来同志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1956年) 中也曾说“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 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 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

2.4 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档案为宣传教育工作保存了生动、直观、原始、真实的一手素材, 在各类宣传教育工作中, 档案素材往往能打动人心、深入人心, 引发共鸣、带来震撼效应, 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1) 为了充分发挥馆藏档案史料的宣传教育作用, 攀枝花市档案馆利用馆藏的陈军等14位英烈的近700件档案史料举办了一期“攀枝花英烈档案展”。14位英烈中, 有的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 有的为勇救他人而献出宝贵的生命, 有的为勇斗歹徒而英勇殉职, 还有的因为长期科研攻关, 积劳成疾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展览图文并茂, 展览的档案史料主要有:英烈生前的照片、先进事迹介绍、领导的批示、题词、荣誉证书、书信、宣传的报纸、刊物、书籍、光盘等。丰富翔实、生动直观的档案史料使该市青少年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2) 为了让自己获得的各类荣誉压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爱心之家”的创始人郭连荣把它们捐给了沙河口区档案馆。有着“大连义工第一人”之称的郭连荣, 也是义工组织郭大姐“爱心之家”创始人。多年来, 郭连荣组织义工们采取分头包干、集体救助等多种形式, 长期帮助着十几个孤寡老人、革命军属、智障儿童和重病儿童, 为这些特殊人群送去了关怀和温暖, 为弘扬城市文明, 建设和谐大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大连义工第一人”的相关档案资料进入档案馆, 对档案的宣传教育功能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5 档案在法律事务中的作用

档案在保存社会各类活动过程的同时, 也充分反映和印证了相关当事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其中包括具有法律法规性质的文件、合同和往来信息, 各种协议、名单、记录、书信、账目、单据、图片、录音等等都包含在内。这些最原始的材料能够证明各类关系的组成, 有关事件发生的过程, 各相关方面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等。在各种社会纠纷、疑难事务处理中, 档案资料最能有力地说明权益的归属, 成为比较权威的法律依据, 且有一定的物证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凡是涉及到法律法规的事务, 尤其是历史原因形成的遗留问题的解决, 往往都能从档案中找到令当事双方均能接受的依据和证明, 使得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综上所述, 档案在历史上的国家地位从来都很重要, 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档案在现实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意义非凡, 涉及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不容忽视。档案工作者尤其不能掉以轻心, 要提升专业素质, 加强档案管理, 优化档案服务。

摘要:档案不论过去和现在, 都是国家以及各类社会活动的真实可靠的信息记载, 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历史凭证。档案工作的主旨就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从档案的历史地位、档案工作的现实作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档案的历史地位予以高度肯定, 对档案的现实作用也给出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档案,历史地位,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何孟原.档案开放工作管窥[J].兰台世界, 2006 (20) .

[2]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4 (04) :28-29.

[3]周莉.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 2002 (01) .

[4]于鲲.要保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齐全完整[J].兰台世界, 2007 (05) .

[5]白相工.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05) .

浅析班组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第2篇

2013-03-27

本文访问次数:827

班组是企业直接组织员工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实施固本战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健康发展的基础。班组既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只有把班组工作抓好抓实,才能强化劳动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推进技术和管理现代化,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实践证明,要建设和谐企业就必须重视班组建设,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形成健康的班组文化,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型团队,培育和谐的人际氛围,班组就会充满生机,企业活力和后劲就会增强,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班组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问题

一、对班组重视程度趋向弱化。有的班组长,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分散了抓班组的精力和力量,对班组这个生产组织的“小细胞”不够重视,甚至根本就搁置一边不闻不问。这种现状存在一定客观原因,但是,与班组长没有真正树立抓“三基”的思想、“班组建设可有可无”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没有对抓好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层次思考。

问题

二、班组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班组考核办法交叉、重叠,造成班组管理混乱,工作落实不到位。个别班组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不能有效调动班组职工的积极性。执行制度不严,机制运作不好,安全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责、权、利尚未完全统一,班组长的权威树立不起来,影响了班组长指挥生产的效果。

问题

三、培训效果不明显。个别班组未能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培训,缺乏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有的班组长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不适应当前形势任务要求,缺乏对班组管理工作规律性认识,缺少应具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问题

四、考核奖惩不够逗硬。在班组“达标”、业务竞赛考核上,还存在轮流“坐庄”、弄虚作假

和应付检查等问题。

问题

五、文明生产质量不高。个别班组不注重现场环境建设,生产秩序混乱,物流无序,备品随意丢放,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影响了班组的整体形象。

二、班组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管理体系实现的终端环节,是企业的细胞,是促进企业由大变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如此,笔者认为班组建设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具有五大作用。

一是具有人才成长的基石作用。纵观全国100佳班组的人才状况,80%以上的科级干部都有在班组工作的经历,95%以上的技术人员都有在基层班组锻炼的体会,掌握基层、了解基层、深入基层的习惯来源于班组,不经过班组锻炼的管理者,可以说是缺课者。班组对人才的成长的确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基石作用。

二是具有企业文化落地的土壤作用。文化要落地,“土壤”是关键,这个土壤就是班组。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长期倡导,广大职工认同接受,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落地、树根、开花、结果的关键是班组,检验的标准同样也是班组。一切离开班组这个土壤的企业文化,只能是海市蜃楼、纸上谈兵的文化;不在班组这个细胞落地的企业文化,只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的文化,毫无生命力和价值。

三是具有安全生产的主体作用。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联合颁发的《工业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意见纲要》明确了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目标要求,指出:班组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而日常工作中,90%以上的事故多发生在班组,班组成为了各类违章现象的多发区,也是企业刹事故的最前沿阵地。只有班组的主体作用发挥好了,真正做到了控制未遂和异常,才能避免和防止企业发生各类事故,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稳步提高,企业的安全大厦才会坚如磐石。

四是具有制度落实的基础作用。小企业发展靠感情,国有企业发展靠制度。诚然,这些年来我们的企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依然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这主要是班组在落实制度上出了偏差。如一些以罚代管的办法使职工产生了抵触情绪,因而班组长在执行制度时难免要倾注感情,致使制度执行不力。因此,任何再好的办法、再科学的制度不通过班组的具体实施,是落实不了的,这些制度办法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是具有质量管理的保障作用。任何企业的任何产品都是从班组生产出来的,质量好坏取决于各生产班组的工作质量。这就要求一方面管理者俯下身去,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倾听意见,调整策略;另一方面加强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强化精细化管理,发挥班组在保障产品质量上的积极作用。

三、班组建设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企业班组建设中的五大问题、班组在企业发展中的五大作用,进一步深化和改进企业班组建设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意义就集中彰显在六大需要上。

一是组织变革的需要。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电子邮件及共享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大幅度削减中间管理层次,取代中层管理者监督评价、传递信息的职能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通过减少管理层次,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高管人员贴近基层,对企业更有效地实施控制。企业组织变革出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联系网络化、组织形态虚拟化的发展趋势,而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层组织,在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变革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企业竞争力与班组管理水平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因此,在企业中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与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二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需要。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组来体现的。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特别是对于有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高危企业来说,提高班组的执行力尤其重要。因为白班生产有各种管理部门、领导在管控,而到了夜班,有时候在一个工序中班长就是最高行政长官,需要他们全权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紧急和重大问题。而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长的素质则决定

着处理问题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兴衰。众所周知,因一个事故处理不当,而酿成灾难使企业陷入困境的案例实在是屡见不鲜。因此有些企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班组建设抓好了,我们晚上睡觉才能安稳。”

三是提升经济效益的需要。一个企业再正确的战略决策、再健全的规章制度、再周到的工作计划都要通过班组来执行。如果班组基础不稳固,员工素质不提高,那么管理人员再有能力,也难以取得竞争优势。如,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上取得价格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组决定的,因为生产和服务的成本是由班组员工来实现的。所以说出现在谈判桌前的是营销人员,而背后支撑的是班组员工。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艺,班组管理和员工素质不一样、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一样、构成的成本也不一样。

四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和谐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给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带来重大损失,对社会和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安全生产必须提到重于泰山的高度来认识。企业要想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增强安全意识,执行安全制度。企业的许多安全制度都有着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坚信,只要认认真真地执行安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是必然的,发生安全事故则是偶然的。就象人们千百次地出入自己的家门而不会走错一样自然。

五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要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建设和谐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只有各个细胞健康,才能保障整个机体的健康。班组不仅承担着完成生产、服务任务的职能,而且是员工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实现价值的重要场所。按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理,如果班组管理混乱、歪风盛行、人心涣散不仅生产不出合格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难免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制造人际矛盾,使企业不得安宁,企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要建设和谐企业及和谐班组必须重视班组建设,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形成健康的班组文化,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型团队,培育和谐的人际氛围。

职业技能大赛的现实意义及积极作用 第3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教育现实意义促进作用

一、引言

自2007年开始,江苏省教育厅每年定期举办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其参与面、成熟度、影响力等方面也一年更比一年高。不同院校师生之间开展技能竞赛是常规教学的有效补充,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了贡献,通过技能大赛,一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推动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展,加强了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从而全面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校多次承办江苏省、徐州市职业学校化学检验技术技能大赛,多次承办江苏省、徐州市职业学校药物制剂压片大赛,并在每次大赛中均获得良好成绩。笔者曾先后作为技术人员、参赛教师、指导教师参与了多次赛程,现以化学检验技能大赛为视角,谈谈本人对于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实施与探索中的诸多思考。

二、职业技能大赛的现实意义

目前,根据制药企业及医药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现在大多数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顶岗工作,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甚至有的到岗以后对于操作流程感到很陌生,对于“模样”不同但功能相同的仪器不能做到触类旁通,更不能独立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不能把学校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反观我们的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很多职业学校闭门造车,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照葫芦画瓢,只靠单一封闭的教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而技能大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1]。

三、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最初开赛时仅有6个专业大类20个项目,2009年扩大到10个大类42个项目,2012年进一步扩大到13个专业大类59个竞赛项目,几乎覆盖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开设的所有专业,参赛人数也有最初的600名到2012年的4482名,竞赛项目同时在全省13个省辖市的20所学校同期举行。5年来,参赛项目与人数不断增加,参赛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及理论知识也都在不断提高,在08、09年度的省级化学检验技能大赛中,50%的选手在技能操作中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个别教师组选手理论不及格,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度比赛中一中职选手的理论达到了96分,技能操作整体水平也是有了很大提高,选手之间的差距也变的越来越小。这些现状无一不说明各个学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参加技能大赛已成为各个学校的一项常年性工作,头年10月市赛,第二年4月省赛,6月国赛,甚至有些学校国赛结束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赛。

四、职业技能大赛的促进作用

1.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

英国著名教育专家齐斯霍姆曾经说过:“只有具有外科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一线人才亦然,只有具备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2]。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江苏省在进行学生技能大赛的同时,也设置了教师组,学生选手配备指导教师,这使得教师也和学生一起成为参赛的主体和考评对象,从而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促进教师自觉转变理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双师型”素养。

2.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模式还大量存在。而化学检验大赛高职组、中职组项目均由称量、滴定、配液、仪器测定、计算、误差处理几部分组成,这些内容正是一个合格的化验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性。结合技能大赛,学校把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教学要求与岗位能力、学生素养与企业工人技能进行有机结合,以此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3.职业技能大赛推进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

实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赛是紧密结合的,为了能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各参赛学校都购置了先进的设备,促进了实训基地设备、仪器的更新换代。我校作为江苏省和徐州市技能大赛的赛点,根据大赛需要,不断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其中电子天平由07年的2台增加到现在的80多台,分光光度计由原来的755B型更新到现在的T6型,数量也成倍增加,技能大赛之余,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实验课上每人一台仪器的要求,改变了以前十几个同学围着一台仪器只能看不能动的局面。所以说技能大赛加快了实训基地建设,而实训基地建设又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因此,技能大赛和职业学校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此外,职业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职业素质和实验操作技能,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是一个展示职业教育水平的平台,更是一个想企业和社会客观反映学校办学实力的平台。在我校举办的徐州技能大赛中,我校积极邀请徐州知名医药企业的专家参与指导和裁判工作,加强了校企合作关系。可以说,技能大赛提高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提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了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谈东华.外贸制单技能大赛的实践探索[J].中外企业家, 2010(12):195-196.

[2]朱忠军.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08(10):22-23.

[3]吴光明.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改革的助推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32):167-168.

现实作用 第4篇

一、中职学校档案“目标管理”考核程序基本覆盖了中职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进程

1、增强档案意识, 建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领导体制

近年来, 凡申报考评的学校基本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以及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构。一些中职学校档案馆的建立, 表明中职学校档案工作地位正稳步提高, 标志着档案工作迈出了与学校整体建设同步发展的第一步。多数中职学校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领导对档案工作进行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 如成立校级档案工作委员会等。多数学校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之中, 为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性发展的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形成网络

随着学校对档案工作认识程度的加强,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人员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知识层次及专业素质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多数学校已形成由学校领导分管、校办主任主管, 专职档案人员负责, 兼职档案人员配合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为学校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与此同时, 各校建立了相应了岗位责任制, 与考核制度互为制约, 将档案工作“目录管理”融入学校的“目标管理”中, 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公共环境。因而有效的保证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全过程的实施。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与档案工作进程保持同步发展

由于档案工作程序日趋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更新的任务日渐艰巨、为适应档案工作快速发展变化的特点, 各校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将档案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后汇集成册, 制订特色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 规范了学校档案管理方法和程序, 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得到制度保证, 同时档案人员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 对档案进行实时控制成为可能。

4、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步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中职学校档案工作“目录管理”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自此, 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而出现的分散管理局面, 提出了科学、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部分中职学校档案部门据此展开各具特色的有益尝试。此外, 档案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参与学校科研成果鉴定、基建项目竣工、设备开箱验收等重大活动,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档案工作和学校主要职能活动的同步管理。档案分类日趋势科学、合理, 逐步形成了适合学校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分类方案, 并在实体分类的基础上, 开始多途径的尝试信息分类的实践。多数试点中职学校档案在经历了整改过程的“短期阵痛”后, 已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并为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5、引入现代化手段, 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中职学校档案部门在积极探索利用途径, 不断丰富检索工具的基础上, 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 分析档案需求信息, 编制出大量适合当前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档案编研资料。转换被动服务方式, 突出主动服务特色。依托现代科技, 制备出多层次档案编研成果, 不仅满足了利用者的需求, 而且深化了档案编研的层次。

二、其实施效果给档案部门带来双重收益

1、硬件设施更新、充实, 使档案管理条件和信息开发手段得到改善

中职学校普遍增加了对档案工作的投资份额, 为档案部门单独配备或更新了现代化设备, 并配备了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员, 辅助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并已取得可喜成果。

2、软件收益显著提高

领导档案意识加强, 为档案部门解决了大量现实问题。通过“目标管理”使档案部门获得与其他教学部门等同的位置, 接授档案专业考评, 其考核过程和结果在校内引起关注和重视, 客观上提高了档案部门在学校的知名度, 为档案工作在学校综合管理中赢得了相应的地位。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实践检验中全方位得到锻炼。考核和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档案信息开发成果倍出,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实作用 第5篇

前言:

技术创新是技术由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技术创新强调: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进行研究开发,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作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只有将它物化为用户满意的商品,并占领了市场,才能算是技术创新的成功[1]。因此,技术与市场的配合是技术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技术创新的必然过程。

一、技术创新过程分类

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产生模式不断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模型按其产生过程可分为一下几类:(1)技术推动模型(2)需求拉动模型(3)推-拉作用即交互模型(4)链环模型(5)A-U模型

其中,推-拉作用模型提出技术和市场的配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它的出现继承了单纯的技术推动模型和需求拉动模型的优点,互补了他们的缺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推-拉作用模型分析

如图1所示,技术推动模型认为,技术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经历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创新、生产,直至销售各环节保持一种直线的关系。但是它对市场的作用重视不够,只能用于早期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发达且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市场拉动模型也可减化为一种从市场需求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创新、生产到销售的线性过程[2]。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出现的必然结果,使人们意识到市场这一拉动杆的巨大所用。但同时,过分的追求市场效应使研究人员忽略了长期的研发项目,一味的跟风,没有自身的特点。这无益与企业自身特点的开发,加大了技术突变的风险。

推-拉作用模型指出技术创新是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更严格地说是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潜在市场,即市场机会的认识。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为对技术知识应用潜力和可能性即科技机会的认识。

技术创新实际上是实际技术可能性和潜在需求之问的匹配过程[3]。

图1[4]

三、推-拉模式的现实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其核心的竞争力都是由持续的创新推动的,也就是说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创新有赖于技术的推动和市场拉力的综合作用。对一个国家来说,科技创新在它的政治、经济综合实力、国民增长和国际竞争力上更是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5]。发达国家纷纷利用本国的环境、设备、机会的优势吸引高水平人才。中国的人才已大量流失,中国的科研思路,科研水平已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必须采取措施使国内企业研发机构在水平上规模上形成自己的优势,脱离对外国的依赖,构筑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技术支撑体系。

奇瑞是中国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主导,并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的典范。奇瑞的创新模式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同,作为汽车领域的后来者,奇瑞集团首先采用模仿的方式,然后与发达国家的汽车设计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创新,实现了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奇瑞的成功告诉我们,在进行技术引进的同时,要注意消化吸收,生成自己的技术能力。同样是合资合作,奇瑞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自主地进行开放式合作。实现了其他大型汽车企业无法达到的 “市场换技术”逆转为“技术换市场”[6]。

环境创新也可以作为推-拉模型现实指导意义的典型。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等日益突出,环境创新已经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等多方面的关注,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环境创新被看做是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希望所在。

政府出台大量政策引导科技工作者做有利于环境发展的创新研究。其中需求拉动的政策包括对新技术的使用者实行税收优惠、实行政府采购、可再生能源技术命令、管制标准,以及对高排放技术征收高额税收,等等[7],这些政策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市场拉动作用。与之呼应的人类社会逐渐深入逐渐积累渗入到各行各

业的环境治理思路及有关环境净化作用的创新成果也层出不穷。这些成果是技术与市场双重作用的结果。

结语: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作支撑已经成了现阶段科技创新的主要脉路。希望国家能够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条件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鼓励与引导,构建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平台,进而促进属于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现实作用 第6篇

摘 要: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油画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表现主题与思想内涵上深刻地反映与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表现形式上,由风格统一化向自由、创新的个性风格变迁。在这一阶段,苏联艺术对我国油画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现实主义;油画;苏联艺术;社会主义;价值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227-02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油画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表现主题与思想内涵上深刻地反映与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表现形式上,由风格统一化向自由、创新的个性风格变迁。在这一阶段,苏联艺术对我国油画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

苏联艺术为我国油画的发展和艺术家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苏联美术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影响始于上世纪30年代。鲁迅在推广和介绍苏联美术方面曾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后从法国毕业的徐悲鸿也对苏联的现实主义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为1936年出版的《苏联美术史》作序,为引进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出了贡献。延安时期,许多美术工作者也吸收了苏联美术的经验,其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都是美术工作者争相借鉴的唯一范本。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是当时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新生的中国政权的立足和发展。因此全国美协为配合这一政治事件而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美术工作者广泛地宣传中苏友好的重大意义。1954年9月,苏联美术家协会组织委员会主席盖拉西莫夫致函全国美协,表示支持全国美协制定的进一工作计划,至此苏联的美术援助工作开始启动。1954年,准备已久的《美术》杂志创刊,创刊号用主要的篇幅刊登了苏联的美术作品,而与这一期同时介绍的则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作品——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可见苏联美术在当时的重要性——成了现代西方艺术的经典。

苏联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可以总结为3个人和1个体系——盖拉西莫夫、扎莫施金、马克西莫夫以及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

1954年9月30日,苏联人民美术家、苏联美术院院长盖拉西莫夫作为中苏美术交流的先行者先期来我国访问。1954年11月30日,全国美协在京举办《苏联人民艺术家盖拉西莫夫旅行中国水彩写生观摩会》,其间盖拉西莫夫作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的报告。这之后,苏联坤丽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院院长扎莫施金主持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中造型艺术馆的展出,在北京展出的3个月的时间内,他的讲解多达40余次,听讲者

中有远从云南、四川以及全国各地来的美术工作者2千余人。他在上海也向各地来的美术工作者1500余人作了15次现场讲解。扎莫施金还在北京做了多次专题讲演和小型报告会。这个展览对当时中国的许多油画家来说,都是第一次目睹了苏联油画的风彩,他们于激动之余从中体会到了那迷人的灰调子的魅力。

1955年2月19日,苏联著名油画家、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康斯坦丁·麦法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作为苏联政府第一个委派的美术方面的专家来到北京。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院举办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油画进修班”,参加进修班的都是受过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训练、已有一定创作成就的青年教师和油画家: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任梦璋、王流秋、俞云阶、秦征、王德威、高虹、何孔德、谌北新、魏传义、武德祖、汪诚仪、袁浩、王恤珠等。“油画进修班”于1957年结束,当学员的毕业作品展出的时候,受过马克西莫夫指导的中国年轻的油画家们在创作上出现了新的气象,王流秋的《转移》、王德威的《英雄的姐妹们》、秦征的《家》、詹建俊的《起家》、谌北新的《晨》、任梦璋的《收获季节》、侯一民的《青

年地下工作者》、高虹的《孤儿》、袁浩的《长江的黎明》、王恤朱的《待渡》等,都表现出一种更加扎实的绘画功底,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而这一批学员在后来美术创作上的表现则更加突出,成为中围油画继李铁夫、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等老一辈画家之后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通过“油画进修班”,马克西莫夫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通过这个进修班学员的创作,苏式教育体系很快在中国形成,“苏派”绘画成为主流,而与之相关的苏联油画创作模式也成为中国油画的一种必然要求。

在向苏联来华艺术家学习的同时,我们开始派遣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艺术。1952年派出了第一批留苏学美术的学生,1962年罗工柳、李天祥、林岗、萧锋、全山石、邓澍、郭绍纲、冯真、张华清、徐明华、苏高礼、李骏等就学于俄罗斯历史悠久的列宾美术学院,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杭州、南京、广州的几所美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进一步传播了苏联油画的技巧和方法,是建立苏式教育体系的主要骨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派往苏联的留学生中,还有一批学习文艺(美术)理论的学生,他们在学成归国后,程永江(1953-1959)、邵大箴(1955-1960)分配到中央美院,奚静之(1955-1960)分配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李玉兰(1955-1960)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谭永森(1956-1961)分配到浙江美术学院。他们在教学和研究岗位上,对苏联美术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50年代以来,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相关国家间的美术交流,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在60年代初,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在浙江美术学院举行的为期两年的“油画训练班”,对于中国油画中强调结构和表现这一流派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苏联模式作了一些有益的补充。

苏联美术对上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入的,而中苏关系也是这一时期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贯穿于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之中。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中国普及的苏式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体系建立初期的过渡,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引进苏联体系而逐渐消化吸收、融合发展,特别是对一代画家造型能力的提高,绘画技巧的加强,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没有苏联的油画影响,我们不可能有现在的艺术发展成就,建国初期西方对我国全面的封锁,尤其是意识形态、艺术演变等,国内的艺术工作者知道的很少。苏联的艺术对我们是敞开胸怀,我们对他也是热烈拥抱。

苏联绘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对人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赞美与揭示。俄罗斯艺术大师如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等,都是真实揭示人性的艺术大师。苏联时期广为我国画界所熟悉的约干松、谢·格拉西莫夫、杰伊涅卡、普拉斯托夫、雅勃隆斯卡娅、梅尔尼科夫、莫伊谢延科、科尔日夫、特卡乔夫兄弟等,都在塑造同代人鲜活的形象中有杰出的表现。他们不仅写英雄人物,也写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写他

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即使艺术家描绘风景和静物,在呈现客观物象的同时,更着眼于写人的感情和审美感受。

油画是传统的画种,它是通过手工劳动绘制的。现代科技和影视手段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具体性和真实性方面,对油画提出了挑战。油画要在现代社会赢得生存空间,必须发挥手与脑、心合作的优势,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反映时代跃动的节奏。俄国的艺术家们在急速变化的工业、科技社会里,坚持通过精益求精的油画技艺,表达人文理想,这和他们坚定的艺术信念有密切关系。他们认为,在现代化社会里,包括油画在内的用传统技艺完成的艺术品,会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价值,这是任何科技或影视手段都无法取代的。时至今日,俄罗斯艺术基本上是坚守了他们自己的现实主义道路,而且没有放松艺术本体的追求,我们今天看他的油画,其艺术本体是非常讲究、非常精到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识和重温建国初期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苏联艺术影响因素,启发我们去思考与当代艺术发展有关的诸多问题。在当前这一时期,油画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多的社会支持,就更强调艺术家要用诚心去推动人们的观念更新和视觉习惯的改变,用自己的创新去呼唤人们的开拓精神,用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发现去呼唤人们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肯定,而这一点,正是苏联艺术经历过的。

(责任编辑 姜黎梅)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训练中的作用 第7篇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三维模拟空间环境(如飞机驾驶模拟舱),并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是沉浸。美国模拟游戏理论家M.Csikszentmihalyi的沉浸理论是这样定义的: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的投入情景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即进入一种沉浸状态。指通过其交互性、多感知性、自主性、存在感、真实感等特点,使用户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的体验。

“沉浸”的实现,关键是能否自然交互,即指可以用日常使用的方式对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感知与操作。理想的虚拟现实系统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应使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的物体操作程度高,并使得到的反馈自然,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而自然交互又主要表现在虚拟现实系统输入、输出和心理体验三方面所产生的沉浸。

1)输入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与虚拟现实系统的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了,采用了语音、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识别技术,通过数据手套、数据衣、语音输入、位置或方向跟踪、空间球鼠标等,不断达到自然交互的目的。

2)输出方面: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视觉与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是大脑最重要的信息传入通道,经常共同参与物体和事件的感知,使感知完全、精确。虚拟现实作为一种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是关于人机接口的技术,其生成的给人多种感官刺激的虚拟环境,要让用户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必须先满足94%的视觉与听觉[1]。目前为了显示虚拟环境,将显示器、专用的光学系统,以及位置、方向的跟踪系统结合在一起,采用了基于图形和基于图像的视觉实时动态绘制技术,眼跟踪技术也不断地完善并广泛使用,大大增进了虚拟现实系统的视觉沉浸感。目前采用的是通过头部相关传递函数(用于描述人的听觉系统对不同方向的声音产生不同频谱特性)构建一套性能良好的三维声音系统,使虚拟声音的体验与在现实中的体验感受相同,能够加强虚拟现实系统的听觉沉浸感。借助力回馈手套等高科技产品,可以建立触觉与力反馈这两种重要的感觉,加强虚拟现实系统的触觉与力反馈产生的沉浸。

3)心理体验方面:

心理体验产生的沉浸人们在与计算机模拟交互中,虽然输入输出设备只是简单的鼠标、键盘、显示器、数据手套等,但为什么有很多人会对模拟游戏成瘾,沉迷其中。关键在于这些人得到了快感体验。虽然环境是虚拟的,但心理体验到的感受是真实的,正因为这种“真实”,造就了心理体验的习惯,就必然沉浸其中了。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心理学研究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模拟和表征外部世界的革命性变化,而且也是一种崭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范式。当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很多,与模拟训练有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2.1 视空间认知领域

空间认知是虚拟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通过计算机产生三维的虚拟环境很接近真实环境,因此可以用来研究人的空间认知。最初主要是利用桌面式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人的空间认知,尽管桌面式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环境有很多的局限性,如交互性不强、视野感觉区域不广等,但是它为被试提供了三维的立体视觉,所以仍不失为研究空间表征的好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三维空间的设备,如3D监视器、3D眼镜等被逐渐运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创建,它进一步解决了被试沉浸感不高的问题,增强了被试与环境的交互性,而利用HMD或CAVE系统构建的浸入式虚拟环境使得心理学研究人员可以在实验室内研究距离知觉、大小知觉、场景再认、方位知觉、导航等。

但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还是有一些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是否大到影响实验的结果,众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一种评价虚拟环境的方法就是复制出在实验室的真实的物理空间中做的实验。Ruddle等人(1997)复制了Thomdyke等人(1982)在现实环境中做的拐角效应(Route—Angularity Efect)实验,结果发现在虚拟的环境中得出了与真实环境中相一致的结果。也有人比较了虚拟环境中空间学习效果与现实环境中学习效果的差异。Regian(1992)研究发现,那些在虚拟环境中经过训练的被试人员,与那些在同样的条件下,但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的被试人员相比,两组被试人员的学习效果没有差别。这充分说明了虚拟现实系统构建的环境与真实的环境差异较小[2]。也有研究表明,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的空间知识可以成功迁移到真实的环境中。美军在出兵伊拉克之前,曾采用建立作战地域局部模拟仿真环境用于士兵训练。有部分地域因为模拟仿真效果好,以至于当战士被派往该地域时,对环境没有陌生感,心理压力减小很多。

2.2 心理治疗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环境逐渐地增加暴露程度,可以缓解被试的焦虑症、恐惧症、以及其他一些精神疾病。VR技术出现之后,研究人员就开始用于各类恐惧症的治疗[3],比如,飞行恐惧症、恐高症等。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是行为主义治疗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为患者提供生动的暴露形式。因为虚拟现实技术整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身体运动追踪、视觉呈现系统和其他感官输入系统。它可以让患者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渐次暴露患者所恐惧的事物,逐渐提高患者对恐惧的阈限,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4]。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训练中的应用模式

从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项技术其实可以应用于心理训练中。因为大多数人心理产生的焦虑、恐惧等状态主要因为对未知环境的陌生、不熟悉,通过虚拟现实模拟环境、操作等要素,使受训者熟悉环境和操作,产生沉浸感,形成真实的心理感受,在心理上和技能上实现突破,从而迈过心理这一关。

3.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环境模拟,开展心理适应性训练

心理适应性是受训人员在高科技条件下,对外界环境及其干扰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适应性强的人,无论遇到多么艰难困苦、复杂多变的环境都能很快适应,并始终保持稳定、冷静、积极的情绪;反之,则往往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惊恐和被动应付。受训人员的心理适应性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各种手段,使受训人员体验各种可能影响心理状况的刺激因素,才能使受训人员逐步形成适应作战需要的心理品质。如在军事领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生成相应的三维战场环境图形图像库,包括各种建筑物、武器、装备和敌人的图形图像,能为使用者创造一种能使其“浸没” 其中的、近乎真实的立体环境,提高临场感觉,从而更好地培养心理适应能力[5]。

3.2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装备的模拟,强化使用装备的心理素质

目前高技术装备的技术复杂,成本高,掌握难度大。有形和无形中增加了使用人员的心理负担,影响了装备的技术性能的发挥。要想充分发挥高技术装备的性能,操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使用装备的心理素质。

提高操作人员使用装备的心理素质,可以让受训人员在虚拟的“环境” 中作业,不仅要反复练习高技术装备的使用方法,还可以对“装备” 的性能进行了解,减少对装备的心理负担,逐步接近和达到心理负荷的极限,达到强化心理素质的目的。

依靠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模拟训练,不仅是训技能,更重要的是训心理素质,只有当技能掌握熟练、心理素质过硬,才可能在现实的工作领域运用自如。可以预言,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训练将成为模拟训练领域内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曾起堂.关于虚拟现实“沉浸”问题的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15-17.

[2]Waller David,Beall Andrew C,Loomis Jack M.Using Vir-tual environment to assess directional knowledg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1):105-116.

[3]许百华,赵业.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3):654-655.

[4]陶维东,孙弘进.浸入式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3):25-27.

现实作用 第8篇

1. 关注当今世界,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历史教师必须摈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 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 认识现实生活, 在古今联系中继承优秀传统, 汲取精神营养, 弘扬民族精神, 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兴趣盎然。教师应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 让历史学科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

首先, 联系生活讲历史, 把历史问题生活化。历史来源于生活, 也应该回归于生活, 因此, 教师应重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引领学生进行历史求知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话。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任何否定民族交流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例如, 在讲到明清时期政府与西藏关系时, 点出明朝政府设立卫所和僧官制度, 清朝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雍正时派驻藏大臣等等, 用这些事实突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央政府重视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教师可用报纸等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的西藏“3.14事件”, 让学生参与讨论:达赖势力为何打出分裂的旗号?在这一事件中是否有其他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幕后煽风点火?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不回避热点问题, 能让学生通过借鉴历史, 思考今天, 憧憬明天。

其次, 要注重历史教学与国际国内时事的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 他们关注的事情范围比较广, 但是, 由于他们学习压力较大, 业余时间较少, 无暇透析现实生活中的深层问题, 这就为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此, 教师要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 及时将有关内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 在讲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 在剖析危机的原因中, 要突出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那次经济危机是以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的股票暴跌为标志的。接着, 话题一转, 讲到现实生活中来:当今的物价上涨特别是油价上涨, 股票、基金暴跌,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中国是否因此引发经济危机?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在当今的形势下改革开放后强大起来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物价、稳定市场,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再次, 还应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 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在讲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这一内容时, 不仅强调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 点出各朝代的赋税制度, 然后顺势讲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 “三农”是历代政府重视的问题, 民生问题引起以人为本的当代政府的极大关注;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知道当今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采取哪些重大举措?学生会列举如:2006年起我国广大农村取消农业税, 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定意义上说, 历史教学就是情境的教学, 丰富的情境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

2. 引入乡土史实, 能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历史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它的德育功能。要想真正发挥这一功能, 仅靠课本内容是不够的, 应将本地的一些乡土史实融合在教学中。

例如, 提到台儿庄战役, 就不得不提到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李宗仁。李宗仁是桂系军阀的一个重要人物, 对他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 既指出其历史局限, 也肯定其历史功绩, 激发学生作为广西人的自豪感。而抗日战争中的昆仑关战役, 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乡土历史教材。通过讲述, 让学生对广西的抗战史实有更深的了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有利于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将德育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能够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 联系生活实际,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历史教师在平日要注意发现和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及时与学生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去分析解决。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 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 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当然, 历史课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 教师有时只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 供学生们参考和课后研究即可。此外, 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现实作用 第9篇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近些年来所研发出来的高新技术。从原理上,虚拟现实技术是依靠微型计算机模拟创造出一个立体三维的虚拟空间,他运用多媒体、传感器、人工智能和电脑图形设计以及并行处理技术,为使用者模拟出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刺激,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我们常常把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之为仿真技术或者虚拟环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多学科领域综合有机集成的技术,它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包括有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脑图形处理技术。它为人们提供的立体三维虚拟空间,可以让参与者借助适当的传感装置,与虚拟的世界进行交互作用,并进行无限制的多维度观赏,并产生逼真度极高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体验。

二、我国文物博物行业对文物保护的现状

(一)文物展出数量少,比例低

我国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全国登记在册的文物点达三十五万处之多,文物博物行业所收藏的历史文物也达一千两百万件,但是真正用于展出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受到文物博物行业资金短缺所影响,博物馆无法保证所陈列展示文物的更新率,观众人数逐年减少,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有十二万件之多,用于陈列展出的只有不到四千件,这样的现状在全国各地区的博物馆非常常见,对于文物博物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文物保护技术落后

历史文物经过经年累月的自然侵蚀,其中大量存在的纸质类、漆器类、石窟壁画类以及织绣类的文物,容易出现脱色、风化和剥落等问题。由于文物保护技术的落后,对文物的物理特性和收藏环境掌握不佳,使文物遭受到了许多损毁。一些可修复的珍贵文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文物保护成本的增加。而一些不可修复的文物,如古代名师书法作品和大师绘画作品一旦损毁,即使经过精细地临摹,都会使其丧失收藏和研究意义。

(三)迁址困难

对于很多古代遗迹,是不可移动的文物。然而,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为了让文物获得足够保护的情况下,又能用于展出,不得已选择就近迁址。然而,迁址所建立起来的博物馆,不仅会损害文物的原有价值,也会造成巨大的财力消耗。例如江苏省扬州市的汉墓博物馆就是对高邮仙居山所发掘的汉代古墓葬进行迁址还建立起来的,使原有的文物价值受到了很大影响。

(四)陈列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物博物行业对于文物的陈列手段基本都是采用通柜摆放和为实体文物设置说明牌的模式。这样一种陈列手段显得枯燥乏味,而且难以诠释文物的全部内涵和历史价值。这般陈列手段形成了观众对于文物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印象,是观众无法感受到文物的质地和厚重。另外,简短而精炼的文字说明,也大大的提高了文物知识的普及难度,无形之中造成了文物的感召和教育作用的淡化。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博物行业中的具体作用

(一)提高文物的展出数量和比例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弥补我国文物博物行业中关于文物展品展出数量少和比例低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制作大量的立体三维影像,用动画或者连续平面的形式来向观众展示文物的生动原貌。这样,观众不仅可以对文物藏品进行近距离的研究和观赏,还可以让博物馆打破空间的局限,尽可能做到全部文物藏品的展出,从而提高文物的展出数量和比例。

(二)提升文物博物行业对文物的保护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对文物博物行业文物的保护的效果是最为直接的。文物的历史悠久,本身就很脆弱,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腐蚀,发生氧化、剥落、褪色和风化等现象,而对文物的拍照和触碰,也不可避免的形成一定文物的光学腐蚀或破坏。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文物进行虚拟化,用影像设备将文物的外观进行呈现,运用仿真手段将文物的质地材料模拟出来,并用传感技术手段,使人们在一个立体三维的空间去观赏和触碰“文物”,形成对文物最为直接的保护。同时也可以使文物尽量保存在一个封闭而稳定的环境中,对文物博物行业的文物保护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三)突破空间限制,充分发挥文物价值。

文物博物行业在对文物的历史价值进行宣传教育时,常常需要涉及对文物转移的运输问题,文物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是极容易受到破坏的。虚拟现实技术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使处在不同地区的人都能观赏到文物。特别是一些国外地区,文物由于其本身的特有属性,在展出地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敏感性。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化解这一矛盾,使文物突破空间限制,并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

(四)通过精确计算和仿真推理,虚拟复原已毁损的文物。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精确的仿真和推理技术。对于一些已经毁损的文物,可以通过精确的数据运算和仿真推理,借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其进行复原。可以让观众看到更为久远的文物本貌,形成已毁损文物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感官感受,对于文物所产生的教育作用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我国文物博物行业在长期以来受到落后观念和资金短缺以及人才匮乏的影响,形成了展出数量少和比例低、保护技术落后、迁址困难和陈列手段落后的严峻形势。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博物行业中的应用,能为文物的保护、宣传、教育和仿真修复工作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文物博物行业要大力推广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并努力实现创新。

摘要: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日益增长,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文物博物行业的文物展示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博物行业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文物博物行业中对于文物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给文物资源的研究、展示、修复和保护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方面丰富了文物的宣传渠道,使受众面变得更广;另一方面又降低了文物的损毁风险,形成对文物更好的保护。本文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的概括,陈述当前我国文物博物行业的问题现状,并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博物行业中的具体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文物博物

参考文献

现实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物流,实训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最为强大的人机交互技术, 它曾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被看作是教学领域的三大创新技术, 一直是信息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方向之一。

1 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传统模式的缺陷

1.1 教学手段单一, 情景教学难以实现

传统多媒体教学由于技术的限制, 难以满足物流专业情景教学的需要。目前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 还是单一的图像、图片展示, 对于物流企业中使用的物流设施设备知识, 在现在的物流教学中只能依靠视频、照片、图片等给学生展示。而现有市场上的视频片, 角度单一, 信息量小, 知识含量远远不够。

1.2 教学风险和成本高, 无法反复实地训练

最近几年随着物流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 物流专业在校生剧增。学生在上实训课时, 学校要花费大量的经费租用多部车辆, 花费大量时间到各个物流企业往返, 期间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天气问题等诸多因素。例如, 组织新生进行专业认知见习, 到物流企业去参观学习。除了前往本市的主要物流企业外, 还组织学生到外市的港口码头进行参观。虽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来精心组织, 但这种方式起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只能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并不能真正地达到提高实践水平的目的。

1.3 教学主体单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

现代教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 能够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物流专业的教学模式, 依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传统模式, 由教师作为主导者控制多媒体系统, 向学生展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虽然在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互动教学、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但受到教学手段的局限, 依然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发挥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是单向流动, 只能平行地通过多媒体系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认知, 学生不能通过教学系统将信息反馈, 学生缺乏实战感。

2 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实训教学中的影响分析

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物流实训系统是在充分吸收了上述各种实训模式的精华、并结合国外先进的实训模式而设计。整个系统提供几乎包括现实中各类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 覆盖了与现实物流相关的绝大部分场景。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企业的场景, 达到迅速上岗的目的。

2.1 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优越性

2.1.1 虚拟现实技术为师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虚拟现实物流实训系统最大的优越性在于, 它能够把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生动地表现出来, 给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帮助学生获得示范性的知识, 把握概念原理的实质。形象逼真、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 展现了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比如学生通过3D形式模拟储运经理, 他的主要职能是专门负责与专业的外包物流服务供应商沟通, 具体收货、发货、调拨、托运等计划制定及跟进等。物控员的主要工作包括:原材料入库管理、原材料出库管理、成品入库管理、成品出库管理等。配载员的主要工作包括配送管理、干线车辆配载管理、零担支线车辆配载、多式联运车辆配载等。这种虚拟情景的教育是独一无二的, 是对传统的书本教育和授课教育的一种革新和挑战。

2.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模式让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

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以角色版和交互版两种模式。角色版在各个子系统中, 使用者以各自不同的角色按照企业的真实流程进行实训, 直至把企业的每个角色全部轮训完毕, 则已基本掌握该类型企业的流程。这种模式侧重于学生单独理解各自角色的任务及单项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单机在课堂上、在课余时间实现自我练习、自我提高, 使个别化教学真正成为可能。

2.1.3 完善了现有教学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为物流专业教学提供了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不仅形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亲密互动, 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共同协作。交互版将原有的角色全部变成可以实时在同一网络环境、同一场景中进行实时互动, 包括浏览对方、单据传递与交接、任务交互等。其操作的真实程度与现实物流企业的作业方式完全一致。此模式侧重让学生掌握物流企业的整个管理流程, 更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提高管理技能, 并迅速向管理层提升。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各种训练, 在积极的互动中形成协作式教学, 使学生和教师都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2.1.4 能实时跟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 在物流实训中建立考核系统。教师可以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物流企业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各个系统的考核方法充分借鉴了现实物流企业的管理方法, 如出入库方法、盘点方法、线路安排、车辆调度、车辆配载等等。考核成绩相对客观,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动力, 以及同学相互之间竞争的趣味性。这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2.2 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效果对比

3 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将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代表。它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将具有非凡的意义和影响。随着物流行业的繁荣发展, 对高素质的服务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这也相当程度上刺激了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 更好地实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是物流业大发展的需要, 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技能实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利用虚拟实验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资金不足、教学设备落伍的问题, 并且有效避免危险性等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孙晓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前景分析[J].硅谷, 2009 (23) .

[2]高建华, 邓亚明.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1 (01) .

[3]孙凯.浅谈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09 (11) .

[4]孙凯.研讨式教学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2) .

现实作用 第11篇

山水画写生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为创作积累一定经验和素材,是从临摹向自然过渡和认识的一个初级过程,而创作是在平时的写生和基础训练中积累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较为高级的阶段。前者是为后者做嫁衣的,因而,写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创作。这是其一。其二是两者的思想侧重点不同。写生重感性,并注重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摹;创作重理性,是画家主观精神的物化。其三,所造景致不同。写生是自然景,创作则是心中之景。其四,两者的心境不同。写生时因感于物象而于笔尖游走,创作则要经过一个痛苦的洗礼过程,需要一个理性思考和惨淡经营的过程。现在的山水画写生重于物像,现实中又往往把写生当成创作,这是对山水画创作的一种误解。物象的直接再现成为现代山水画创作中常见的现象,而依自然实景完成的作品往往是物象心不象。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已概括了“客观现象一艺术意象一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须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情思有机统一的结合体。作品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即物象转变至心象。这是山水画创作过程的重要特点,是要画家融入并体悟自然之后的再现自然,以达到心象。

写生和创作的训练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写生一套,创作一套。写生是为创作积累和统筹画面经验,是为画家自身寻找钟爱之地,寻找和磨练表现的语言。山水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在游历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这种方法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观念。因此,山水画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这要求画家首先要在创作中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其次,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肖似,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形象上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再次,在构图上讲求经营,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阵,构造出一幅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出现于同一幅画,营造出置身于天地间和充满诗意的空间概念和“神游”般的意境。山水画中的意境追求是在有限的画面中,以散点透视法表达出无限的空间,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思想中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空间,体现出所谓“心视”的观察方法。在作品中注重虚实、开合、呼应、大小等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同时,以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出对象的形貌、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本身还是有意味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笔墨品质升华的过程便是从此物到彼物、从此心达彼心的过程。

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通过写生,山水画家才能把物象熟记于胸,是“外师造化”,而创作是“中得心源”。李可染先生曾说:中国画家对客观万象必于全部透彻谙熟、深刻理解于胸次,方始磨墨。而磨墨时之欣慰,惟个中人知。磨墨乃至高享受,乃造化在手之遄飞逸兴,最后是“白纸对青天”,远离物象之时正接近意匠之时也。山水画“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把艺术与悟道融为一体,以“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之宇宙观为统领,强调物我相融的意象表现。“意象”是中国画的审美核心,意象美则是以“气韵”是否“生动”来判断。而“气韵”的理论,由最初对人物精神的表现,逐渐移为中国画人的精神与笔墨材质的契合关系。唐岱《绘事发微》云:“气韵由笔墨而生”。用笔生动,有气韵,则是画人主体精神作用于视觉形式的表现。“画者,心印也”。山水画的意境创造,是画家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理想等一系列内功的结果。如马远在《寒江独钓图》上只画一叶孤舟,一老翁俯身垂钓,舷边细勾几笔有起有伏的淡淡墨线以示江面,天地之间空疏寂静,四野无人,然而整个画面却静中有动,通过老翁持竿凝神于一线的动态描绘,反衬出环境的辽阔浩淼,烘托出江上寒意萧然的气氛,创造了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为了突出主要形象,马远将画面精减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一片空白,以少胜多,以空为有,以虚为实,计白当黑,目的是给观者以再创造和想象的余地。这就是画家创作之前在构思上度的把握。可见,中国的山水画不重视再现的视觉真实,不受具体时空的限制,在表现上更加自由和随心所欲。

中国画也强调“以小观大”。画家可以把自己所见、所闻、所知、所想加以集中、概括、综合成一种宏观意识。“天地造物,随其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合”。这样的作品既不是特定时空里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也不是主观随意性的胡乱拼凑和任意发挥,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交融后构成的超越表象的时空一体的艺术境界。这是山水画具有高度概括能力的独特表现方法,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笔墨是山水画的表现语汇。画家用散淡、轻松的笔墨将自然本体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笔墨这一载体将有声和无声的信息传递给每一位观者。作品所展现的喧闹、宁静、古典或现代等气息完全是在融入画家本人情思后的再现。它建立在形而上之上,那种劲健的洒脱和幽深的意境美完全是画家在游历、写生、揣摩之后的自然流露,是集众多的山水景观为一体之后所生发的新语境。自然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通过画家应用水墨形式创造出所赋予它以一种感觉,从冰冷的山水中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命形象。这需要画家付出一定的心血,绝非信手拈来或像想象的那么容易,而是要经过三日一树五日一石地慢慢斟酌和揣摩体会而来,要经过一段痛苦的实验和升华的过程。

笔墨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即人的品质。求形易,求神难,求形神兼备更难。古人论画曰:“画使人惊,不如使人喜,使人喜,不如使人思。”艺术作品使人得到思想的升华和人生的感悟,就一定要通过画家创造一种寄托着主观情感与意念的艺术形式才能得以实现的。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构思的形成、形象的刻画、章法的运用、色调的处理,形式的取舍以及画风的摸索等诸多环节,都力求符合艺术特质,将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与主题观念贴切吻合,把画家对生活多层面的体验予以艺术的再现。画家的探索和追求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在他的作品中,影响着艺术格调的高下雅俗,与此同时,创作的心态、个人修养的高低决定了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决定了水墨的品质。

到大自然中去,以自然为师,从写生到创作,再从创作到写生,不断历练笔墨,陶冶性情,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国山水画笔墨品质的精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实作用】相关文章:

希望现实就是现实作文07-25

现实主义的非现实表达07-20

现实思想05-08

现实诉求05-23

现实情况05-25

现实文化05-31

三维现实06-08

正视现实06-08

现实空间06-10

现实启示06-14

上一篇:放射疗法免疫疗法下一篇:活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