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

2024-07-16

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精选12篇)

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 第1篇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安全意识淡薄

参建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没有深刻领会“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这一方针的内涵和实质, 在工作中忽视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安全生产组织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企业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不够重视, 未能很好地进行培训教育, 导致许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知识难以更新, 缺乏施工安全知识, 对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普遍素质较低, 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匮乏, 安全意识较弱, 安全操作技能较低, 自我救护能力较差。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建筑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2 安全基础薄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建筑施工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如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等级评定、虚拟现实技术 (VR) 等在国外己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研能力在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对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力的研究还比较落后, 普遍范围内都没有得到运用。另一方面, 我国的法制不健全, 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机, 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1.3 环境因素影响

首先, 每一项建设工程, 因它的结构、规模、功能、地理条件、季节、气候的不同, 所采取的工序、工艺以及施工方法也不相同, 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设施、防护用品等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其不安全因素更是各不相同。建设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多变性, 同时施工作业的环境受限无疑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难度。其次, 随着工程建设进度, 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也都在不断变化, 致使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也在随时变化。要保证安全生产, 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不断地、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去应对这种动态变化。另外, 施工作业人员受高强度, 现场噪音、热量、有毒有害气体和尘土等不良工作环境和风雨、雾雪等不良气侯影响, 容易出现视线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缓慢、体力消耗大等一系列问题, 使得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增大, 容易引起伤亡事故的发生。

2 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安全培训, 整体提高建筑行业安全水平

(1) 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培训,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 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 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 (2)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 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 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 必须经专业培训, 获得合格证书后, 方准持证上岗。

2.2 完善制度, 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1)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 重视因建筑施工安全不到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计算工作, 提高所有人员对这部分经济损失的重视, 提高管理效益和降低成本管理的理念。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 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 通过考核和责任追究, 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 使每个员工都能清楚认识自己所负的职责和责任, 去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及时掌握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对不称职的人员及时做好教育工作和岗位调整调动工作。 (2) 坚持“有规必依、有标必达、违章必纠”, 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以及节日前后等多种类型的安全检查。施工现场通过以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查事故处理为内容的安全检查, 可以发现施工生产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从而采取对策, 消除不安全因素, 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2.3 防微杜渐, 加强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1)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 采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案, 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施, 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2)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特征、规模, 充分考虑可能导致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等风险, 按照工序识别与各类施工作业和管理业务相关的场所、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源, 列出清单逐一进行评价, 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而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包含监控措施, 检测方法, 安全技术措施, 应急人员的组织、应急材料、器具、设备等内容的应急救援预案, 在后续的施工中重点监控, 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之,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管理过程, 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和控制, 要做到“四位一体”,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加强监督和控制管理, 安全生产, 是施工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5) .

[2]徐海军.浅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 2011 (08) .

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管理规定 第2篇

为提高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的文明施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现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如下:

一、凡绕城高速路以内的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硬化地面,出入口及其它场地要设专人清扫,建立经常性的洒水制度,保持清洁。

二、所有土木工程、建筑外装修工程,必须采用经有关部门检测认定的2000目/100m2密目网进行全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内的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散状材料必须遮盖封闭。

三、建筑施工现场要设排水系统,污水不得明排。废水要经沉淀过滤后妥善排放,防止泥沙及其它污物阻塞下水道或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四、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规定使用预搅拌混凝土,二环路以内的建筑施工现场严禁现场

搅拌混凝土。

五、建筑施工时间要严格控制在6:00-22:00之间。噪声较大的工种工序,施工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因施工特殊要求需夜间施工的,要到环保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中高考期间(6月5日-7月10日)除“抢修、抢险作业”外一律不得进行夜间施工。

六、严禁在建筑施工现场熬制沥青和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气的物品。烟控区内施工现场的茶水炉、炊事灶禁止使用煤炭、木柴。

七、木工及钢筋加工进棚,加工棚必须用隔音材料加以围挡并远离居民。

八、市区临街施工现场应当采用高度不低于2.5米彩钢板围挡,其他区域的施工现场应当采用高度不低于1.8米的彩钢板围挡。

济南市历下区环境保护局

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管理规定

为提高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的文明施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现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如下:

一、凡绕城高速路以内的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硬化地面,出入口及其它场地要设专人清扫,建立经常性的洒水制度,保持清洁。

二、所有土木工程、建筑外装修工程,必须采用经有关部门检测认定的2000目/100m2密目网进行全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内的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散状材料必须遮盖封闭。

三、建筑施工现场要设排水系统,污水不得明排。废水要经沉淀过滤后妥善排放,防止泥沙及其它污物阻塞下水道或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四、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规定使用预搅拌混凝土,二环路以内的建筑施工现场严禁现场

搅拌混凝土。

五、建筑施工时间要严格控制在6:00-22:00之间。噪声较大的工种工序,施工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因施工特殊要求需夜间施工的,要到环保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中高考期间(6月5日-7月10日)除“抢修、抢险作业”外一律不得进行夜间施工。

六、严禁在建筑施工现场熬制沥青和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气的物品。烟控区内施工现场的茶水炉、炊事灶禁止使用煤炭、木柴。

七、木工及钢筋加工进棚,加工棚必须用隔音材料加以围挡并远离居民。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及预防措施 第3篇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许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订立消防安全责任合同,员工消防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没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组织机构。大部分单位没有制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没有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消防安全教育及宣传,制度落实不力。

临时建筑物多,并且耐火等级低,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各种材料为可燃易燃物品,临时堆垛较多。火源管理不善,无防火安全措施,电源管理不善,电线乱拉,用电器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易引发电器火灾。

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设施配置不符合要求,甚至许多工地未配备消防器材设备设施。消防通道堵塞现象严重存在。有些施工现场虽然设置了临时消防通道,但通道内堆满了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通行。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交叉作业,管理混乱,消防意识差。建筑工程一般都要经历基础、结构、设备安装调试和装修四个阶段。因此,各工种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特别是到施工中后期,结构和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交叉作业,设备调试和室内装修工种交叉作业。如遇到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由于工程量大,往往由几家公司同时承建,若建筑工地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统一指挥、调度生产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做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特点,为确保建筑工地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做好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要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施工单位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定期开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施工单位大多数员工是农民工凑合起来的,有时是临时召集来的,进出流动性大,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防火灭火自救知识,当地公安消防及安监、劳动部门要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建立严格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教育人,是做好防火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把好用火用电关,是免除基建工地发生火灾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要对电焊作业、油漆熬制等危险作业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凡未经动火审批和非专业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易燃易爆物品作业。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生产生活用火的消防安全管理。如冬季工程养护及人员取暖使用火炉时,应保证火炉及铁制烟囱与可燃物有效保持足够间距等问题。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加强周边环境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应禁止吸烟,一旦发现有吸烟者,必须从严处理。并且在建的建筑物房间不准设置员工宿舍,施工单位除对施工现场配备安全员每天进行检查外,施工负责人应不定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督促,对在建的工程要对其周围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防止外在原因引发火灾。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可燃物及建筑材料的管理。可燃物与明火点要保持一定的分隔距离,尤其是对生石灰用量大,而其火灾危险性又很容易被忽视,应设立单独库房分类存放。对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消防通道上。为防止火灾发生,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施,并定期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及安监等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违章行为,应当场或责令限期改正,经复查后仍未改正的火灾隐患,对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按消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处理。

关于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 第4篇

一、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 安全意识的影响

人员在安全意识是影响施工现场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对建筑企业在施工中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情况不够, 在实际建筑中只是重视经济利益的建设, 并没有将安全保障措施放在首位。然后是管理人员的意识建设, 在实际施工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当事故发生期间, 没有及时的进行解决。最后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由于施工人员的教育程度比较低、素质比较欠缺, 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当发生事故时, 施工人员也不能及时解决、缺少自我保护能力, 而且对施工现场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也没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在建筑工地造成较多的安全事故[1]。

(二) 基础安全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不仅使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升了一大步, 在某些程度上, 也带来较大的挑战。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产生, 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与管理技术上的实施也要不断变化, 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质量的原材料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发展进度, 也加大了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稳定地位。在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在新技术领域上走向了较大的突破, 而我国在发展建设中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和更高的技术, 所以在建设领域方向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落后。

(三) 环境的影响

企业在建筑施工中还会因为一些外在因素影响现场的安全性, 特别是环境的影响因素。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根据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每个建筑所具有的特色结构和发展规模进行实地考察, 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变化、气候条件的影响、土壤的发展状况以及季节因素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的专业技术、施工的方法、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在综合素质、建筑在安全上的影响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建筑进行施工过程中, 环境的影响因素不仅加大了施工建设的难度, 而且也抑制了建筑工程的进度。随着而然的, 在建筑工地周边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所以必须要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 完善管理水平建设所带来的安全挑战。在实际建筑过程中, 施工人员还会受工作量的影响、危险建筑的影响、施工噪音的影响以及施工产生的垃圾, 甚至有毒气体的影响, 这些因素如果不进行解决和处理就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呼吸困难、身体不适以及视力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条件下, 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现象。所以, 为了保证施工单位在现场中的安全管理, 就必须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实践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建筑工地的顺利进行, 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顺利实施。

二、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 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

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首先要对企业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首先, 加强企业高层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 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2]。利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使管理人员能重视对建筑工地在现场中的安全问题。企业的知识培训部门要将具体的安全管理知识、注意事项、安全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事故发生的解决措施, 从而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吸取重要的安全经验。然后, 是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在施工之前,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上的培训, 使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利用已经学到的安全技术进行合理的施工工作。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也能减少建筑工地的经济损失。但在选择施工人员方向上要注意到, 一定选择通过考核之后的人员, 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的提升。

(二) 完善安全的责任制度

完善在施工现场的责任管理制度, 使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监管工作, 从而实现现场施工的安全性。为了保障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要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监督和制约。根据相关建筑工地在发展中遇到的事故可以看出, 在施工企业中各个人员的疏忽和管理不善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和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使企业各级领导以及相关的施工人员重视起对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使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 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比较优秀的人员予以表扬, 对相对较差的进行人事的更改, 使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相结合, 从而保证整个施工环节的平稳运行[3]。

(三) 加强危险源的管理

对危险源进行控制管理, 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由于建筑企业在发展变化中随着现代科学的进行也已经引进了新的施工设备, 这些新的设备和技术在实施方向上不仅能提高施工进度, 减少人力与物力的实施, 还能降低工地在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根据工地在现场发生的一些事故问题就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进行解决, 在施工之前要检查设备安全性、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材料的影响, 分析工地的实际情况尽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变化。还要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实时监督, 将设备与故障的解决措施进行充足的准备, 从而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危险源。这样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也得到了正确的管理方式。

结论:为了保障建筑工地在现场施工中实现安全的管理工作, 就必须要根据本文在人员上的改变、环境上的完善以及制度上的实施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建筑工地在现场实施的监督管理、控制安全工作, 从而保障事故的发生和经济损失的减少。

参考文献

[1]李京.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品牌 (下半月) , 2015, 05:92.

[2]李新峰, 刑国绍.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之我见[J].建筑安全, 2015, 01:40-44.

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 第5篇

舟建委[2008]249号

各县(区)建设局、执法局,新城、普陀山执法分局,嵊泗县城管办,委(局)属各有关单位,委(局)机关相关处室:

为进一步加强城区建筑工地现场管理,切实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影响市容环境问题,落实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长效管理措施,提高全市建筑工地现场文明施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相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区建筑工地现场年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一)施工单位在进场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调整完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符合“边界清晰、围护美观、场内平实、物料整齐、内卫达标、文明有序”总体设计要求,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图示清晰。

(二)建设单位在向建设部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必须与城管部门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提出建筑垃圾(渣土)消纳方案,明确具体的市容环卫责任要求、施工时间进度、联系方式等相关内容。必须按照文明施工标准化有关要求,完成隔离围墙、道路硬化、车辆冲洗等设备设施建设,并经城建、城管等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工地临时围墙(围档)要牢固、安全、美观、整洁,高度不得低于1.8米。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建筑工地临时围墙(围档)高度不得低于2.5米,并进行必要的美化和亮化。主要施工出入道路要铺设干、硬化路面,路面平整、整洁、畅通,方便运输车辆进出。运输车辆进出的工地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包括冲洗平台、冲洗设备、排水沟、沉淀池等),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三)建筑工地在施工前应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容器、洗浴房等临时环卫设施,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等,应与环卫部门签订协议,缴纳相应的处置费用。有条件的建筑工地要设置临时食堂,未经批准禁止在工地门口设置摊点。

(四)建筑垃圾(渣土)清运前必须向城建或城管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和《建筑垃圾准运证》,明确运输单位、运输路线、垃圾处置量、垃圾处置地点等事项。

二、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管理

(一)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应加强文明工地建设,保证场容场貌、安全生产、卫生状况等文明施工措施按规定落实到位。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毗邻单位和居民的关系,自觉遵守社区的各项管理规定。施工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应当认真落实和执行文明施工的目标、制度以及

工程各阶段施工的计划、措施,并保证计划层层落实,确保文明施工目标得以实现。

(二)建设工程施工应在批准范围内进行文明施工,确需临时占用道路或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必须按规定向城建部门办理报批手续。因施工造成毗邻单位、居民出入口障碍和交通阻塞的,施工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并予以公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楼层围护,防止施工粉尘、高空坠落和抛撒物体。

(三)施工现场应积极推行硬地坪施工,办公区、生活区等临时设施的地面、材料堆放场、加工场、仓库等的地面等必须进行硬化。施工现场主通道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宽度和畅通。

(四)施工场地内的建筑垃圾(渣土)、生活垃圾、物料等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建筑垃圾、渣土应做到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倾倒,确需在施工现场暂时存放的,应在场内选点集中存放,并有效遮盖,防止污染环境。生活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物料要堆放在指定场地,并且分类堆放、整齐有序。

(五)运输建筑材料、垃圾、渣土的车辆,应按核定运力装载并采取封闭、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和渣土飞扬、洒落、流溢。运输车辆在驶离工地前必须冲洗干净,防止轮胎带泥上路污染路面。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要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准运证》,按照指定路线行驶,服从交警、城管部门指挥管理。

(六)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彻底清理现场,及时平整场地,修复破损路面,拆除各种临时设施,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三、进一步明确建设各方责任

(一)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实行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制度。总承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并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各施工总、分包企业应共同加强文明工地建设,做好对围墙(围档)设施、冲洗设备、渣土清运等方面的管理。

(二)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文明施工。要求建设单位在制作招标文件时,标书内必须明确有关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的相应要求;明确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工程款一定比例承担违约责任。

(三)监理单位应加强文明施工监督和协调,对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行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拒绝整改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城建部门反映。监理单位因监督不力,导致工地管理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受到有关部门批评和处理的,将记入监理单位的不良行为记录。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管理

(一)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在办理招标文件备案时要严格把关,要求招标文件内必须要有对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及建筑垃圾(渣土)处置消纳费用进行报价的相应条款,否则不予备案。

(二)建设工程项目在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分别核验施工平面布置图是否由各方签字,相关各方未签字的,不予办理安监登记手续,责令整改,并通报施工许可管理部门。

(三)渣土管理部门要加强渣土审批管理,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和《建筑垃圾准运证》时必须明确处置建筑垃圾的场所、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等,并进行实地查看。

(四)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许可管理部门和城管部门应加强施工现场踏勘,加强对施工平面布置图实施情况的检查。对施工场地未按规定要求搭设围护、未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或主要施工道路未铺设干、硬化路面、未办理建筑垃圾(渣土)处置消纳二证的,责令其整改并暂缓颁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五)各管理部门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动态管理和综合考评。加强日常巡查,成立联合巡查小组,及时查处运输车辆带泥上路、违规挖土等行为,防止施工企业违章施工行为的发生。要建立文明工地长效管理每月通报制度,对建设工程违反文明施工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定期通报。

五、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一)对建设工地不按标化要求进行建设的,城管执法部门要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发放停工通知书,待工地整改达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对拒不整改,情节比较较严重的建设工地,城建、城管部门应及时对施工企业及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并作为不良行为进行网上公示。

(二)严格建设工地建筑垃圾、渣土等管理,禁止偷倒乱倒或沿途滴洒抛漏等行为。发现有违规处置建筑垃圾、渣土或沿途滴洒抛漏污染路面的,城管执法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对超载车辆要进行当场卸载。对于已经造成路面污染的,除罚款外必须责令施工单位或其他责任单位清扫路面,如不履行清扫责任而由环卫部门清理的,费用由责任单位全部承担。

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舟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减少人员伤亡,避免经济损失。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力度,确保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化、有序化,做好各类安全防护工作。此外,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建筑领域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上责任不明确

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度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上责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将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到位;检查不认真,处罚不得当,出现了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安全生产文件没有时间传达并让施工人员明确,只是一味的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应付走过场,严重影响到了施工能够安全的生产。

2、安全教育及监理不能够落实到人

在安全教育上落实不及时、施工人员的素质有的较低,他们大部分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应付情况严重,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还有就是工程监理不及时查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明显的违章操作不加制止,甚至不到岗,隔三差五跑马观花。不管他们是“有意放纵”还是“无意疏忽”,造成的直接后果都是使施工现场危机四伏,威胁现场人员安危。

3、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难

因为施工项目部的指挥人员与工人之间夹着一个包工头,当施工项目部要求作业工人按安全操作规程时作业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作业工人没有直接命令关系,而只能通过包工头命令作业工人,间接的指令过程会大大降低命令指挥效率。安全生产指挥效果将大大打折扣。所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较难。工人是包工头请来的,技术好的工人工价要高。包工头为了多赚钱,可以安排普工干技术工的活。可以安排没有工作经验的而工价低的工人从事危险作业,甚至可以在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在时指示作业工人偷工减料,作业工人作业素质水平取决于包工头的策略,而无法由项目部决定。作业工人与包工头的安全知识水平,施工单位无法在项目周期内改变,这决定了施工单位要求工人规范作业难。

4、施工配套设施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配套设施是工程建设過程中的必要工具,做好配套设施的监测,确保其安全性,对于保障施工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工程项目对于施工配套设施的检测工作还不是很到位,没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施工机具以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以及保养,致使施工过程中配套设施出现问题,造成安全事故。

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策略

1、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成立由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任组长,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副组长,现场管理人员、监理、施工单位安全员组成联合安全领导小组,将安全工作列入施工单位的月度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又不能及时整改或违章指挥,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层层签订责任书,各负其责。除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外,项目复工时项目经理部重点落实施工单位各层安全责任书签订情况,检查每个劳务人员安全责任书签订情况,明确各自的职责。明确了各方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月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较好的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不断完善充实,动态管理。为此,督促施工单位先后建立完善了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劳务人员管理、门卫值班、防火防洪预案、食品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必须要对安全人员进行系统教育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高素质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想真正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只有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高了,才能把整个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安全培养必须要以我国的相关法律为准绳,它是对我们的一些没有安全意识或者是一是太薄弱的安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和引导。我们的建筑工地上,我们进行安全培训,目的是让我们的相关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从而把我们施工当中的安全意识体到一定高度上去。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人员进场,第一步就是安全教育,对他们进行培训,一定在干活前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他们自身的安全素质。一定要把所有的方案做好,对于培训要进行记录,对于我们的安检工作要做记录,例如,电工的检查记录等等。我们还要制定责任制度,要让安全员签订责任书,要求他们进行安全交底,这样做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3、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工作心情,更能有效地控制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应该在文明施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例如配备相应的食堂、浴室、诊所等设施。同时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维护现场环境的意识,进而通过大家的力量共同营造出一个既适合生产又适合生活的微型社区,使施工现场的环境从根本上得以有效的改善。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综合安全技术素质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质量,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安全技术素质。由于施工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注重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规范,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当然,建筑施工方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建筑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素质不高,设计的施工方案就会缺乏安全性,尤其是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脚手架工程、爆破工程和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等。所以,在设计好建筑施工方案后,还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从施工的实际出发,针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防范工作。

5、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意识

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可以较好地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和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进而可以避免不安全的事故發生,因此,应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强化现场管理,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意识。首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对于检查出来存在安全问题的设备,应该及时进行修整或者更换,以确保建筑施工设备的绝对安全性。其次,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体系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的不安全设备,为进一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最后,结合现场施工的情况,采取有效手段把握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对安全施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6、重视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工作

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识别危险源并对其进行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前提,可以提前避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施工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现场等,当然,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一定要准确,进而能够提供有效的防范危险的措施。一旦发现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危险源,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险源升级的情况,更要采取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重视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也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安全生产与管理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我们在进行建筑工地安全工作,必须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证质量、全面掌控为依据,我们要发展所有工程的安全工作,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进步,是我国成为和谐健康的安全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蕾.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考[J].现代建筑理论,2013,(24).

[2]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科学,2012,(35).

[3]郑洪云,陈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点及控制对策[J].研究与探讨,2013,(9).

[4]王光明.关于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7).

浅析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7篇

安全生产既事关国家稳定的大局, 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既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 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当前, 许多建筑工地因电焊、遗留火种、电线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 一场场无情的大火暴露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相当薄弱、防火自救能力下、违章违规操作、没有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等违规现象, 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当前我国一些建筑工地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 防火工作不容乐观。虽然有关部门对工地消防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措施, 但由于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 措施不落实、不到位, 管理不善等这样那样的原因, 导致工地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 严重的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当前, 春季已经到来, 各建筑工地已逐渐恢复正常施工, 这时强化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进行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1. 消防部门规范执法, 严把审批关, 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 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 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

2.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

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 合理划分各作业区, 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 设立明显的标志, 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 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3. 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61号) , 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1) 确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安全负责人, 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成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 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 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火种。

(2) 对雇佣的临时民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教育, 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 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 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使之持证上岗。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 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 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 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 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 防止焊珠四处喷溅。

(4) 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 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

(5)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施工单位确定一名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电工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 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 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

(6) 加强组织领导, 提升管理水平。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 又强调理到位。强调管到底, 就是要使“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 要严抓细管, 刚性考核, 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强调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 理顺关系, 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 检查制度和标准, 考核奖惩办法。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 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 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 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作业为原则, 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 使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7) 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基础管理。要在进一步深化、完善“五标工程”建设的基础上, 探索建立领导决策、执行操作、评估监督的运行体系。要健全领导决策机制, 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和决策事项的程序, 进一步理清科室之间、科室与车间之间的管理权责, 解决标准模糊、质量模糊的问题, 杜绝擅自决策;要健全事先论证、专家咨询、择优决策、过程监督、事后评估的决策运作机制, 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要坚持依法决策, 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要健全执行操作机制。要认真修订完善干部岗位说明书和具体工作流程图, 确保流程合理、职能顺畅、形成闭环;要严格执行干部安全绩效考评、职工安全业绩考核办法, 加强对各级干部, 特别是专业技术干部安全量化检查、重点事项落实、责任范围内安全生产等情况的绩效考评, 按照“达标兑奖、失格免奖、整改返奖、先进加奖”和联责考核的要求, 强化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考核, 激励干部职工自我加压, 不断改进工作, 更加积极主动地落实好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健全评估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季度评估工作, 实现对车间、科室工作的全面检查、规范检查, 提高检查监督的效果和质量。应用安全控制管理系统, 有力地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确保安全稳定。

二、建筑企业的效益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在我们建筑企业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笔财富。如果安全投入得多, 生命财产损失少了, 最终劳动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反之, 企业一时得利, 但终究要亏本。安全, 就是提高人的生存价值, 就是在积累财富。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 也是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的场所。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场容、场貌、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机械设备等等。

三、为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和贯彻实施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有许多, 如“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制定, 要落实到进场人员的培训。我们的建筑施工企业, 使用的农民工较多, 要提高这些人员的法律意识, 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以行业规章制度为依据, 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细则的具体实施工作。健全和贯彻完善的、符合实际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细则, 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 增强自觉性, 提高工作效率。

四、为安全生产要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素质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者思想上的防线, 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 人的安全素质决定项目安全生产的水平。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者既是生产的指挥者又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所以,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管理素质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只有通过对现场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增强人的安全素质, 才能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只有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安全, 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安全管理者安全事故追究制, 在利益分配上要突出安全管理者的作用, 奖罚分明, 使其成为安全管理者搞好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经济杠杆。通过不断地教育培训, 使安全管理者的安全素质得到提高, 成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手。

五、为安全生产要提高作业者的安全技能

在施工现场提高作业者在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水平, 不仅是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 也是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前提。对现场施工作业者的安全教育要生动细致, 并能为广大作业者所接受, 不走过场, 不流于形式。通过学习教育, 有力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 引导他们体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三级教育”, 岗前安全技术和劳动安全常识教育, 努力提高作业者的安全操作能力。

六、结语

谈新时期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8篇

针对建筑工地火灾频发的趋势, 公安部、消防局连续几年要求全国各省市消防部门集中开展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提请各级政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督促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教育建筑工人关注消防珍爱生命, 发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建筑工地消防安全, 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再次发生。

1 建筑工地火灾原因统计

1.1 电焊作业引燃可燃物

据统计, 违规电焊作业引起的火灾占工地火灾的50%以上。违规电焊主要包括有:无证上岗、未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未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等。调查显示的火灾原因, 多数为工人在电焊作业时, 未设置接火桶, 熔珠坠落极易引燃下方可燃物, 造成火灾。

1.2 电气火灾

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 未经穿管阻燃处理、私拉乱接电线的接头冒火, 大功率用电器长时间运行导致线路过载、手机长时间充电忘记拔掉导致发热等情况屡见不鲜, 发生火灾在所难免。

1.3 厨房火灾

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 不用说工地, 单位都吃大锅饭。现在市场经济时代, 由于建筑工人籍贯、习惯、工种、上班等多元因素, 做饭、吃饭以班组为单位, 工地食堂已演变为多处小“厨房”, 自然形成明火隐患;再加上工地多以液化气罐为火源, 更是增加了液化气泄露形成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1.4 遗留火种引发火灾

建筑工地遗留火种常为:吸剩未掐灭的烟头, 经人为丢弃后, 被风吹到易燃、可燃材料上, 引发火灾;工人下工后疲劳卧床抽烟, 烟火散落引燃被褥。

1.5 节假日或揭幕式燃放烟花爆竹

建筑工地材料要求分区合理堆放, 要求停工期间对可燃材料进行不燃覆盖。而事实上, 这些要求常常落实不到位, 遇节假日或举办仪式, 内部或外部燃放烟花爆竹, 飞火散落引发不必要的火灾。

1.6 人为纵火

由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制度建设不匹配, 合同和非合同债权债务关系复杂,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矛盾屡见不鲜, 遇事情无法解决, 使矛盾激化, 利益受损者一时想不通, 纵火报复, 酿成火灾。

2 建筑工地火灾成因分析

分析以上火灾原因, 由表及里, 个人的大意或者故意固然是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 而直接原因的背后, 这种偶然是否蕴藏着必然?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 个人素质不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无论是违规电焊、违规使用电暖器电炉丝, 还是卧床吸烟, 这些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麻痹大意, 而是因为文化素质的低下和安全意识的匮乏。正是源于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 才导致后果的不必要。也正因为如此, 提高建筑工人消防安全意识, 推进全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显得意义重大。

2.2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公安部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对社会单位所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了规范。一个建设项目在未投入使用之前, 现场管理方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负责, 对工地安全均负有不同职责, 但没有一家单位可打包票能够各司其职, 落实到位。对于建设单位来说, 项目未交工之前, 现场由施工方负责, 一切担子都往施工单位推。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 尽量缩小额外投资, 减轻工作负荷;监理单位在夹板里求生存, 在这个非主流问题上更是得过且过。结果造成工地消防安全管理不集中、落实不到位、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 形式上有设置、实质无人管的局面, 使个人违规行为得以嚣张泛滥。

2.3 行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

在近十几年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经济效益增长指标的牵引力远远大于安全生产的呼喊声。在不可否认经济发展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的同时, 全社会的眼球都聚焦于发展, 安全被置之脑后。建筑行业年检或者评优首要考核的是生产总值和经济效益, 领导干部考核的是政绩, 任凭安监部门、执法部门和消防部门耗尽心血加强监督, 也耗不过建筑企业的拖沓战术, 顶不住政府工程的人情压力。现有的安全监管机制对于建筑业各方来讲, 显得苍白无力。一旦发生事故, 责任自然由个人来承担, 企业、单位未必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单凭消防部门单臂上阵, 警力有限, 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 需要政府部门协同建设部门、消防部门改进行业监管机制, 让违规者面对处罚无处藏身, 让侥幸者因敬畏责任不敢侥幸, 让诚信者做好表率安全前行。

3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的形成, 既有个人原因, 也有组织机构原因, 亦有监管机制原因, 但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讲, 要消除这些问题, 就需要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有序解决。

3.1 推进落实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

近年来, 公安部在消防安全管理指导工作中, 每年都会要求各省市集中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整治活动, 当地政府部门和消防机构在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时, 往往通知辖区在建工程建设方和施工方双双到位。即使如此, 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 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一起管理, 消防安全工作非但没有加强, 反倒成为各自放任推脱的借口。这在某种意义上充分验证了中国“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古话。因此, 建筑工地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消防管理经验, 建议建筑工程在开始前, 除签订主施工合同外,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签订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书, 明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为本项目消防安全责任人, 明确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为消防安全管理人, 成立项目消防安全组织机构, 制订生产周期内的消防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消防政策法规,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成立义务消防队, 适时开展消防演练。只有责任明确了, 工作才能扎实抓上去。

3.2 加大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自查和检查力度

杜绝消防安全隐患, 要从建设项目开始抓起, 包括合理制订施工总平面图, 合理划定施工区、生活区、休息区、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和消防通道, 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设定临时消防设施;工地临时建筑建设前, 应当将消防通道、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用火用电、建筑材料等元素考虑在内, 积极报当地消防部门备案审查。在施工过程中, 积极采取自查自纠与消防部门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加强对食堂 (火源) 、宿舍、易燃、可燃物品堆 (存) 放等重点部位的检查, 严禁违规使用火源、电器, 严禁私拉乱接临时用电线路, 严禁违规储存易燃易爆物品, 杜绝引发各类火灾事故, 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对于三番五次、屡教不改或限期不整改的隐患行为, 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法规的规定, 从严、从重处罚, 确保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3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事关改革开放稳定大局, 在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同时, 大力推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进一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从思想认识上增强全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 具有重大意义。20011年, 公安部会同中宣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 (2011—2015) 》精神;2011-12,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46号) , 要求各省市、各部门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将全民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面对十几亿人的大国, 需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众的具体情况, 加强分类指导, 抓住重点人群、重点地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宣传教育。建筑工人作为社会较底层的特殊群体, 文化素质较低, 也没有太多的理想, 想要的仅仅是一份生存权利、一份家庭责任和一份经济收入, 挣钱养家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果建筑工人既没有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文化能力, 也没有提高消防安全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遵守或不遵守消防安全制度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差别, 那么这项宣传教育任务在这里只能是喊喊口号。所以, 建筑工地的管理需要把消防安全责任与建筑工人的报酬相挂钩, 建立相应的消防责任奖惩机制, 既能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避免火灾事故, 又能起到提高消防安全素质的作用。

3.4 建立健全行业监督管理机制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 制订各种制度都应为经济发展服务, 当前我们仍然处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口号, 搞好建筑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深化改革建筑业监管体制, 不仅是金融系统, 也是建设部门和消防部门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和制约, 增加消防安全违法成本, 推动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促进社会消防安全稳定局面, 公安部2012年下达了《关于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制度的通知》 (公消[2012]351号) , 山西省消防总队2013-05制订了《山西省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制度》试行, 其中明确将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确定为监管对象, 对执法检查中发现或被投诉举报的消防违法行为, 由省消防总队定期网上发布, 对一年内被记录不良行为1次的单位, 在当年度实施不少于2次的监督检查;对一年内被记录2次以上的单位, 当年度实施检查不少于3次, 整改后根据其违法的性质、数量和整改效果酌情审批撤除。同时, 建立消防安全行为信息互通互认工作机制, 定期将全省消防安全不良行为信息抄送同级住建、工商、金融和保险部门, 这项工作在2014年上半年初见成效。为了保证该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 对建设各方起到更大效果的震慑作用, 信息互通部门的行业监管将相当重要。如果消防违法不良行为处于公布期间, 住建部门、工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金融部门、保险部门降低其信用额度, 其违法心理、违法行为势必会得到改进。可见, 全社会信息联动, 建立制约机制, 促进诚信体制, 将能够使所有单位、所有个人遵守消防法规, 远离火灾。

摘要: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以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建筑业已成为横跨城建、金融、社保、治安和消防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产业。这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命题。就新经济时代下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提出意见, 以供参考。

关于建筑工地安全职业健康问题分析 第9篇

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 对安全方面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但仅仅是对于可能发生的即时安全事故隐患的重视, 而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足。目前从业的现场劳动人员大部分为所谓的“农民工”, 他们对于职业健康知识的不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强, 使他们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的劳动过程中就患上了“职业病”。

职业健康工作是研究并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 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定义有很多种, 目前最权威的是1950年由国际劳工组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职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 并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 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 并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 我国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 其中尘肺病占89.66%。毫无疑问, 尘肺病是当今中国“第一大职业病”。卫计委的官方数据显示, 2005年到2013年间, 中国尘肺病新增诊断病例年均增幅达到35%, 病死率更是高达22%。我国有50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超过2500万人, 从职业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 我国都居世界首位。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经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职业病防治法》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7章90条, 自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自《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 大多数用人单位积极组织宣传贯彻实施, 认真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规划和干预措施, 但有的用人单位没有将其作为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来抓, 有的用人单位强调经济效益差, 不重视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 特别是忽视临时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有的用人单位领导对作业工作健康重视和关心不到位, 缺乏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有的用人单位由于健康教育不到位, 作业工人不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有哪些, 不了解作业场所有哪些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意识淡漠, 不积极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于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会上强调, 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2 职业健康问题在建筑工地中常见因素。

2.1 粉尘

建筑工地中的粉尘到处可见。有建筑垃圾清理、运输过程中产生。水泥搬运及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建筑材料特别是木材、石材的切割、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土方的开挖及爆破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 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 除可以产生锰尘外, 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 臭氧及一氧化碳。

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产生不良影响, 其中最严重的是尘肺。由于尘肺纤维化病变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 迄今为止, 尚末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尘肺 (尤其是矽肺) 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寿命。

2.2 有害气体

建筑工地中常遇到的有害气体有 (1) 爆破作业产生氮氧化物等; (2) 油漆、防腐作业产生苯、甲苯等有机蒸气, 以及铅、汞等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 (3) 涂料作业产生甲醛、苯、甲苯、二甲苯,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铅、汞等金属毒物; (4) 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等有机溶剂, 以及阴离子再生乳胶等化学品。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害气体, 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 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 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 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长期吸入苯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和致癌, 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在白血病患者中, 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2.3 噪声及振动

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风镐、混凝土振捣棒、钻孔机、电锯、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振动。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会产生头昏、耳鸣等症状, 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失聪。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 可致手麻、手胀、手痛、手胀多汗、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 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

2.4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 (相对湿度≥80%RH) 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包括高温天气作业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对于建筑工地来说, 高温作业主要是出现在夏天的露天作业。

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可造成人体虚脱, 昏迷甚至休克, 易造成中暑等意外事故。

3 如何在建筑工地中做好职业健康的工作。

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预防可能导致无法治愈的疾病, 让劳动者能在各自的岗位中安心的工作。应该从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主导单位, 在项目上建立一套较完善且容易施行的制度, 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 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并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和高危职业病劳动者的体检, 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 了解其危害, 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再配合各监管部门的指导、检查。就能较好的完成建筑工地的职业健康工作。从前面提到的建筑工地中常见的职业健康问题入手, 可针对性的制定一些防护措施。

3.1 粉尘

垃圾清扫前要先洒水湿润, 清运应当使用密闭式串筒或容器的方式, 严禁临空抛掷。施工现场出入口须设置洗车台、沉淀池和车辆清污设施, 运输车辆出场需做到净车上路。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当存放在库房或密闭容器内, 施工现场安排确有困难的则至少采用覆盖等有效措施。现场搅拌水泥作业, 应当采用封闭式搅拌。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 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 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 作业人员佩带防尘口罩、头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3.2 有害气体

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油漆、金属管件切割加工等易产生有害气体作业时, 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 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 并派专人进行巡视。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 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必须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

3.3 噪声及振动

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 作业人员要佩带耳塞或防护耳罩, 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如因进行强噪音作业导致头晕、耳鸣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其他人员进行治疗。长期操作振动工具作业人员, 应合理安排作业及间歇休息时间并配备防振手套。

3.4 高温作业

对于高温作业, 大部分工地现场能做到配备供劳动者饮用的解暑茶水, 项目部备有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十滴水等防暑解暑用品。当气象局发布气温达到35℃时就要开始防暑工作, 气温达到37℃以上时就要严格控制露天劳动人员的作业时间, 气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停止露天作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加强对建筑工地职业健康的重视, 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现场作业工人, 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患上职业病, 为将来的健康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第10篇

1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片面重视经济效益, 忽视了安全问题, 使得消防安全的责任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进入新时代以后, 我国在社会各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民生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 推动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然而在许多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 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缺陷, 对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无法使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2]。

2) 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员工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 且火灾防范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也比较低下, 使得建筑工地中的火灾时有发生, 这也是导致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对员工宿舍的管理松散, 没有重视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使得建筑员工无法树立起完整的消防安全意识。在我国建筑工地中, 员工都是住在集体宿舍, 这种宿舍大部分都是临时搭起的简易用房, 可燃性十分高, 且在宿舍内集中了很多的可燃物, 在这种简易用房中, 普遍存在着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 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中都是使用明火或者是液化气, 很容易就会引发火灾。

3) 建筑工地中的消防安全管理缺乏规范性。a.我国建筑工地中的施工人员通常都只对建筑施工负责, 消防安全责任并未落实到其身上;b.在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中, 有很多建筑材料都是非常随意的堆放, 并且管理十分松散, 这导致建筑工地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c.临时用电用火的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欠缺, 非法电气焊、私接电源线路等现象普遍存在;d.消防通道与防火间距的管理缺乏合理性, 砖木、建材等可燃性较高的建筑材料多是连片堆放, 导致原来的消防防火间距被占用等等[3]。

4)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与管理缺乏合理性。目前, 我国外墙保温材料市场中有很多类型的材料, 有机质绝热材料类型十分众多。建筑工地的外墙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旦在施工期间因为外墙材料而引起火灾, 就会产生不可估计的损失, 这是因为由材料引起的火灾具有极强的毒性, 且烟雾浓度大, 不利于展开扑救。a.建筑工地外墙的施工方式与结构构造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很多建筑工地为了抢工期, 盲目节省材料和资金, 随意简化施工流程, 使得工地外墙的条件无法达到相关的硬性要求[4]。b.施工消防安全工作不到位。建筑工地外墙保温材料的施工必须要采取分区段的方式来进行,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很多建筑工地都没有按照这个要求来进行, 因而就使建筑工地各区段内的防火间距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除此之外, 对建筑工地中类似电焊等明火较多的施工工序都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保护措施, 在工地的施工现场也没有与之相应的室内外临时消防系统, 这些都为建筑工地埋下了众多的火灾隐患。

2 提高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1) 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逐级落实。严格根据我国公安部与住建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 在建筑工地中确定出详细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并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实行逐级管理的原则, 将消防安全责任一步步落实到开发、规划、现房等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 从各个环节上落实消防安全责任[5]。2) 加大对建筑工地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和管理力度。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来对消防知识进行宣传, 同时还可以宣传一些真实且危害较大的火灾案例, 警示员工火灾的危害性, 加强对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其中, 在员工正式上岗之前, 一定要加大对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做到提前消防。同时, 建筑单位还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消防灭火演练, 通过实际演练来提高员工的实际自防自救能力。此外, 还要对工地的消防安全加强管理, 针对施工人员制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 严禁员工在工地宿舍内私接电源线路, 同时对大功率电器和液化气钢瓶的使用也要进行限制, 在不使用的时候或者是人走的时候, 必须要将电源关闭, 避免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可燃物着火引起火灾, 使消防安全得到保证。3) 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a.首先要对建筑工地中用电用火区域进行规范合理的划分。结合建筑工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原因与特点, 对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采取合理的平面布局, 对建筑工地中施工、办公等作业区、生活区、库房等进行合理划分, 集中堆放可燃、易燃建筑施工材料, 对于存放可燃、易燃材料的仓库, 要将其作为重点的防火检查对象, 加大对其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的力度[6]。b.在建筑工地中, 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装置, 比如消防水桶、干粉灭火器、消防沙箱等等, 对于消防用品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 保证其在遇到火灾的时候能够正常使用。4) 合理选择建筑工地外墙保温材料, 并加强对其管理力度。首先要根据相关规定, 严格对建筑工地的外墙保温材料进行选择, 要选择一些耐火等级高并且燃烧性能佳的材料, 同时这些材料还要符合节能保温的条件。严格实行对施工工艺与建筑结构构造的要求, 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流程来有序规范的进行材料的施工。同时, 加强对施工期间消防的监督管理力度, 保证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3 结语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必须要意识到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提高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

摘要:分析了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培训、加强施工管理、合理选择外墙保温材料等方面, 阐述了完善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策略, 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业,消防安全,保温材料,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媛媛.谈建筑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J].山西建筑, 2013, 39 (28) :251-252.

[2]吴海涛.浅析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及其防火管理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S1) :120.

[3]王建忠.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的消防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18) :94.

[4]黄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上海建设科技, 2013 (1) :76-78.

[5]杜燕平.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整治难点及对策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 2013 (4) :117-119.

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42-01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员是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施工技术员的工作方法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多年的施工管理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施工管理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下面谈谈我在施工管理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了解工程概况,有备而战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那么怎样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 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二、实行目标组织,面面俱到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做好施工准备,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 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了一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 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在一个施工班组中,人员技能有所差异是必然的,那要依靠施工技术员如何分配。

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 的倾向性问题。还有,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内容,有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但做好以上工作,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即使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三、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 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 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 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四、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何为科学管 理,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俗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这一个集体有没有动 力,有没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好比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作为一个管理员都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的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同时,也要明确施工的目标。在开展工作之前就要组织好人员,确定了工程目标计划。这样确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工作就能准时按质、按量达到了逾期的效果。明确施工目标的同时,应强化施工管理力度。得力有技能的人员是我们施工技术员工作的好帮手。注意理顺施工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落实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心情舒畅,精神饱满。

为了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同时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并且他们也会服从自己的安排和要求,那要依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的确是一个知识与技术形成一体的一门高深学问。协同作用意 味着整个班组的行为,这是不可通过局部的行为来决定。我在管理绿景幼儿园工程过程中就体会到这一点。当时,为了让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建设单位要 求、符合使用单位要求,在管理上只是着重管理技术和期限性的问题,给员工施加压力,忽略了与员工的沟通和了解。没有合理安排好班组人员,使到该工地上单项 工程与单项工程的人员产生了矛盾。在一些工作上互相推卸责任,失去了原有的集体凝聚力,并造成人员与自己对抗的局势,导致工程无法正常地开展。后来经过自 己再三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在人员管理上缺乏技巧,没有考虑整体的局面而所导致工程中的重重困难。因此我就立即想方设法扭转局面,一边管理好技术上的问题, 一边关心人员,争取多一点时间对人员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需要,与他们多沟通。在技术上耐心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所谓精神所致,金石为开,最后,我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协助把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并得到甲方较好的评价。

当一名施工技术员不但自己要有高质量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在开展工作过程上依靠集体的力量,双方达成共识,那么开展工作就更有势力、更有冲劲。这样,我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英国建筑工地负责人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12篇

2010年10月25日, 英国建筑研究院在沃特福特发起为期半天的关于建筑工地负责人的消防安全培训课程。旨在探讨如何将2005年修订的《消防法》、2007年《建筑法规 (设计和管理方面) 》和2002年《危险物质和易爆环境法规》结合起来对建筑工地的火灾风险进行管理。培训还会将实际的火灾防护案例和保护措施结合起来。

课程主要培训对象为建筑工地的负责人, 包括:建设管理者、建设监管者和建筑项目组织的领导。具体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火灾风险评估;变化的管理;组织和计划;防火保护措施;消防设计和组织;信息、指导和培训;火灾记录保存和监控;总结及存在的问题等。

上一篇:DVD功能特点及应用下一篇:丰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