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2024-07-17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第1篇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不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快乐、轻松和有效。

(一)切合实际,激发兴趣。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综合分析,理顺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紧扣教学目标和具体教材内容,切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知识水平,让设计的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若课堂提问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会感到嚼之无味、思之无趣。课堂提问若能做到曲问、巧问,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促进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有效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二)循循善诱,富于启发。

教师在设计问题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设问的过程当作启发学生思路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循循善诱、旁敲侧击,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思维梗阻时,教师要巧言启发,帮助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理顺思路,通过对立或矛盾的启发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在新的层面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三)分层设计,依序渐进。

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想深一点,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科学地将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将难问题分解成几个易问题。做到分层设计、依序渐进、步步诱导,让问题设计得更科学,让学生解决问题更快乐,使学生回答问题时既可望又可及,“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又不因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

(四)恰时切入,适时而问。

语文教师设问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力,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并不是要将学生问倒、问蔫,更不是当作一种形式或花絮来点缀课堂。提问要恰时切入,适时而问,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过早发问, 学生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容易造成气氛紧张, 让学生内心恐慌,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已一目了然,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时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毫无所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具体提问的内容,教师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方式

(一)抓住关键词语。

课堂提高要抓住关键词,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问题的焦点,有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例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笔者就抓住“那时”设计相关问题:“课文中的‘那时’是指什么时候?”进而,让学生明白“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就是暗喻当时整个国家命运。由此可见,抓住“那时”这一关键词,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二)抓住关键角度。

就是要抓住关键角度迂回设问,不直接从正面设问,鼓励学生在更高层面、更深角度、更宽的视角上去想问题、求解答。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笔者就抓住具体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笔者就设计了这么两个问题:“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孔乙己的悲剧是孔乙己自己造成的吗?”这样就让学生更加关注课文的情节,引起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

(三)抓住关键因素。

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互相之间的比较,例如: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内容的比较,文体的比较,主题和立意的比较,写作手法、构思、技巧的比较,等等。一样描写送别场景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抒发的离别之情、告别之意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抓住关键因素,强化比较,可以有效建立起信息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释疑的基本渠道

(一)在详读中释疑。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般、正常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反复详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依据。比如:教学《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详细阅读文本,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对“封阳台这一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在启发中释疑。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若涉及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且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可能会感到这篇课文内容繁杂,让人摸不着头绪。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安排顺序,给课文画一个结构示意图,借此理清文章思路,从而明白作者观察、研究动物的举动给人什么启示。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在借鉴中释疑。

在课堂提问中,若遇到涉及面广、内涵相对比较丰富的问题,仅靠语文教材学生是无法解答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来自行解决,当然,教师必须从中作方向性的引导。比如引导学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查阅哪类书籍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教学《幽径悲剧》,教师可以设问:“为什么古藤枯干作者不敢望呢?”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搜集种种由于不重视自然保护,破坏生态平衡,而导致生物灭亡、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解答明确这一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基本渠道, 对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作出了具体回答。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第2篇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文/张 剑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较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系着整节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做到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正确设置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答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促使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基于初中课堂,对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初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为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一味地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看似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其实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学生长期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境下,容易养成不主动思考问题、只记不想的坏习惯,积极性随之下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初中语文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课堂提问中了解到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疑问。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根据这些现象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1.问题设置过多

让学生通过问题了解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并动脑解决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但凡事都应有度。过量的提问会让教学失去意义,同时无形中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让学生只是忙于应对问题,反而没有时间去消化他们得出的答案。

问题设置过多,难度就相应降低,大多只是知识性问题或是一眼就能在书本上得到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没有太大帮助,学生只需熟读课文就能轻易找到答案,只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并不能使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

2.流于形式,忽视回答

在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教师应该注意倾听。这不仅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也是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倾听过程中适当鼓励,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散思维。如果学生一开始回答教师就没有注意倾听,学生可能会因紧张忘掉想好的回答,匆忙结束作答。教师在倾听的同时还应面带笑容,适时引导学生,让教学效果更佳。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愿意去思考问题。这就引出了问题设置中的趣味性原则。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提问的趣味性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学生才愿意主动去思考、去探究。

2.有效性原则

学生的认知能力受个人水平、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一个班级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将问题设置为既能让学生不会觉得太难,又能达到主动思考的效果。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深入讨论,设计出有深度、综合性、启发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在唤起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能扩展其思维能力。

3.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遵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不要将问题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知识点上。问题的设计要经过认真的思考与规划,保证每个问题都科学合理,紧扣主题。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的重点与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问,这样学生才能发挥积极性,从思考中获取知识。

三、课堂提问优化的主要方面

1.优化提问结构

语文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应严密符合逻辑,让学生一听到题目就知道问题的意思,知道思考的方向。如,在教授《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可以一开始就提问“孔乙己是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学生当然知道内有玄机。这就迫使学生读懂文章,了解到孔乙己没有自己名字的`深刻性。

2.优化提问情境

所谓优化情境,指的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创设带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针对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例如,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要以认知性问题为主,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对于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以提出发散性问题。

3.优化提问策略

提问时应把握好时机,用正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具体来讲,教师提问时应注意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含蓄处”这四个方面,选准时机,巧设疑问。

4.优化引导技巧

好的问题只是成功的垫脚石,要想使问题更有效用,还应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道设计巧妙的题目,在实际授课中却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是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或是“启而不当,引不得法”。在提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后,一定要注意为学生的思考铺路架桥,予以疏导,让学生不会觉得问题难度太高而放弃思考。

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适时提问

教师要选用适当时机,突出问题,激励学生思考。语文这门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它的学习过程较为平和,无需太大的思维跳跃。因此教师提问应当把握好时间,在讲到相应的知识点时适时提出疑问,切勿延后。

2.深入提问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控制问题难度,难易结合,不能总是用直接回答的形式,这样对拓宽学生思维没有太大帮助。在设置问题时,应变“直问”为“曲问”,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提问时要以课本为纲,在学生的答案上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思维一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的。

3.层次提问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设计问题,由简到易,由浅到深,引导学生发展纵向思维。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紧跟老师步伐,由课文表面进入文章中心思想,了解文章内涵,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4.多角度设问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设置问题过程中应注意多角度提问来增加问题深度。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问题,或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还有什么新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5.注意提问视角

现在的教学倡导用“平视”的方式来提问,教师与学生站在同一层面上,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共同学习。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是这样吗?”“有可能吗?”“接下来呢?”这种语句,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接下去的答案。教师站在平等的视角上,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会感到紧张,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从容应对,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不应生硬地做出规范。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教学有帮助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应该在提问过程中及时地做出相应调整。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有差异,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有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去体会文章,深入了解作者意图。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切实朝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国。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与设计规律[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02)。

[2]吕巧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15)。

[3]杜磊。让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文理导航:上旬,(12)。

[4]黄潮兴。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教师,2011(12)。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提问艺术 第3篇

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教学,绝不能以生硬灌输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创设问题情境,无疑是一种精妙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导演,创设出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求知发展。一个优质的问题情境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巧设的问题情境与师生教学互动中衔接、延伸、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使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把学习语文看成是一种乐趣。

例如:在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一封信》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眷恋,近有穷画家杰克把生的机会让给所爱的贵族女露丝的感人故事。那么,爱情的真谛是什么?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作者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为什么作者会借童话故事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而不直接告诉她答案?今天我们该怎样对待爱情?这样的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当学生回答一个小问题成功并得到鼓励时,他们会认真思考,更愿意回答更多更难的问题,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林莉《小巷深处》一文时,教师注意到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学生,“大家常在生活中赞美亲妈的伟大母爱,本文中莉儿却在赞颂一个瞎眼的英姨,她有什么值得好赞颂的?”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认识养母的伟大母爱之处,从而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可见,抓住契机,由浅入深,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问题设计要起到搭桥铺路,化难为易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难度过大,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教学中可将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例如:在教學《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们可以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我们都知道打人是不对的,那鲁提辖为什么还会打人?鲁提辖三次拳打镇关西的时候可用“消遣”来形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清楚这种“消遣”?鲁提辖这三次的“消遣”表现他怎样的性格?作者为什么要让鲁提辖慢慢“消遣”镇关西?那就请大家研读课文。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按照课文故事发展的情节去研读课文重点难点,充分领会鲁提辖这一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格。

四、问题设计要有变直为曲,激活思维的教学效果

“为人贵直而文贵曲。”语文教学也要尽量避免直来直往地讲析与灌输。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拐弯抹角、改头换面地提出,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学会根据作品中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去设问,引发学生间的积极讨论,使学生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去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活动的情趣,激活学生们的情感与思维,使学生有话说,愿意说,有机会说,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生生互动,使活动气氛更加积极、和谐。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就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教《愚公移山》时,对“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的“且”字,没有直问其意,而是来了个曲问:寓公九十几岁?学生感到疑惑之余,悟出“且”是“将近”的意思——愚公还没满九十岁呢。这样既使课堂妙趣横生,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这样的教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思考 第4篇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进行课堂提问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上, 教师要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活跃气氛, 然后教师就要去引导学生学习。有技巧的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语文教学大都是文字教学, 可能对有些学生来说有些枯燥, 思想上容易开小差, 所以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课, 而不去提问学生, 那么学生根本就学不到知识, 就算是学到了, 也都是死知识, 是教师强加于他们的, 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去运用。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加上适当的提问, 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 不仅能够活跃可能氛围, 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 还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生本身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殊性, 他们没有完全从小学那种松散的状态转变到中学紧张的学习状态中, 所以注意力难免会不集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批评,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教师的心理, 本来初中生就处于叛逆期, 可能会更加不爱学习。而适当地进行课堂提问, 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对学生进行学习的诱导, 循序渐进的使学生爱上学习, 从而自主的去学习、去思考。

2. 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假如教师在进行的教学的过程中, 只是自己讲自己答, 就相当于是一场电影导演在自导自演, 这样的电影是没有观众爱看的。教师在课堂中加一些有意义的提问, 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多了, 自然与学生的关系也就近了。在初中这个特殊的阶段, 很多学生都是根据喜不喜欢教师来决定是不是好好学这么课程, 这种想法虽然不对, 但是初中生这个思想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进行课堂提问还是非常必要的。

3. 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就需要进行回答, 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要想很好的回答教师的问题, 就要先进行思考然后组织语言来表达, 从而就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一些腼腆的学生可能不好意思回答问题, 但是教师不会因此就放弃了这个学生, 而是要更加关注这个学生, 对其多加锻炼, 很多学生都是因此变得外向, 与人的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使对学生进行的提问, 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提问时提问的问题容易过直, 而且有的教师也爱自己去控制答案。教师在提问中主要的是起着为学生铺路搭桥, 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的作用, 而有的教师容易把问题提问的过于直白, 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从课本中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并不是思考, 只是一个让学生阅读课本, 找答案的过程。而且有的教师在提问过后就自己回答, 不让学生回答, 或者是学生回答的有偏差时, 教师打断学生, 教师自己来回答。这样同样是没有起到提问的作用, 没有达到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不仅是对问题提问的过直, 而且存在提问过程中没有层次性这个问题。提问问题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先从小问题开始提问, 一点一点地深入, 慢慢地进入大的问题当中, 也就是说, 提问的时候要掌握一个梯度, 由小到大, 由易到难。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先提问了一个很难的问题, 把学生都难住了, 他们就不愿意再去进行思考, 只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魅力所在, 因此去探索的学习语文, 爱上语文。

三、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方法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 但是更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即有技巧的提问。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把握课堂的难易程度和频繁程度, 还要把握提问的“点”。初中生的年龄还小, 思维还不是很成熟,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把握一个度, 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的话学生总是思考不出来, 回答不上来, 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太容易的话, 学生容易觉得问题都这么简单, 根本就不用思考都能回答上来, 学生可能就懒于去回答,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发展。学生虽然需要被提问问题, 但是不需要特别多的问题。有的教师认识到了提问问题的重要性, 所以在课堂上总是提问问题, 由于提问得太多, 学生被许许多多牵着鼻子走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 所以回答问题就变成了敷衍, 学生不能自主思考, 不利于开阔思维, 从而也就失去了提问问题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虽然要把握提问的难易和提问的频繁程度, 但也要抓住提问的重点, 即教学中中心之处、关键之处、反复之处、题眼之处等, 这些都是要提问的重点。假如教师提问的很多问题都不是教学要学习的重点, 只会白白的浪费学生的精力, 容易使学生变得疲乏。中心是文章的大动脉, 是提问的重中之重, 可以使学生抓住重点来学习, 不必白白浪费学习时间和精力。提问上面提到的教学中的关键之处、反复之处、题眼之处等与此的作用是大致相同的, 这里就不一一叙述。总之, 教学中把握提问的艺术性, 是进行课堂提问的关键之处。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第5篇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堂提问在开启学生的心灵,活跃课堂氛围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精彩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课中难于理解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其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有效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艺术

一.语文教学中提问的含义

“提问”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概念,那就是提问者就自身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被问者发问的行为。课堂提问作为阅读教学过程的重要形式,它是以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姿态出现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问,学生答的一种形式。它需要通过师生双方互为交流、沟通,让学生展开思维,熟悉并运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技巧和艺术。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提问作为一种技能,是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它进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产生探索欲望,并逐渐形成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当前初中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掌握提问的艺术,或者说,不能很好地抓准提问的契机,提问的水平有待提升,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提问形式简单化,缺乏思考价值

许多老师,为了形式上的师生互动,只求表面化的热热闹闹,一问一答却是华而不实。很多老师提问问题不少,但所提问题毫无价值,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这样提问,难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提问只为了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

老师是传授知识的,学生是掌握知识的,所以上课应严格遵循教学目标,或要严格执行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我们说,“标准答案”没有错,但是,如果总是将学生引进先设的教学目标中,那么学生突然闪出的思维火花就会被老师残忍地掐灭。我们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来准备课堂教学,设置好提问的重点难点,一节课不能设置过多问题且问题不宜太难或太易。

(三)从自己兴趣出发提问,随心所欲

在我们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老师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总认为老师主宰着课堂,对于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常常会抓住一点来提问,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和阐发,然后进行拓展,远远抛弃文本。

(四)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语文有很大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提问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习惯性提问。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发问很多,收效很少。

其二,老师提出的问题太空泛、难度较大,让学生不知东南西北。如一开始上阅读课就问学生“写作特色是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进行全面的感性认识,教师对学生也只启而不发,学生很难回答。

其三,提问缺乏新意。教师对于每篇文章都采用相同的问题,如“文章一共分几段?“、“各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此反复枯燥的问题,难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想上课。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

在现行新课标学习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躬行自主的学习,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的重要性和提问的艺术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提问的质量,让设疑提问真正发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呢?笔者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浅谈一点粗略的认识:

(一)情境创设

语文教学的问题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设计,与此无关的问题应该尽力避免。课堂教学要体现整体性和节奏性,如果问了太多无关紧要的问题,就会使课堂变得支离破碎。

(二)巧妙启发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根据文本内容和问题类型,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

(1)激问法:教师在文本的矛盾处设问,让学生意识到强烈的冲突,通过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换向法:针对文本中的平常处提出问题。所谓“换向”,既可以顺向转逆向,也可以单向转多向。比如,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教材涉及面广,不一定只从语文的角度设问,可以从其他学科(历史、音乐、地理等)的角度设问。这样既可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使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又能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书面法:将文本阅读放到预习作业中,教师通过作业的形式,敦促学生发现问题。

(4)连锁法: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以大化小,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切分为若干小问题,让学生逐个击破,从而找到大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断求索的习惯。

2、创设点拨时机

初中学生相对来说习惯较差,当教师教学遇到困难时,总是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学生水平差,甚至觉得他们很笨。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教师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是能够点通的。有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点拨是要抓住时机的,如果盲目点拨,自然收效甚微。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确定有效的点拨时机呢? 他们想说又说不出来时,让他们去想,不必急着告诉他们。等学生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时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这种时机的创造,就是教师的睿智和经验的积累。

(1)朗读法

朗读是什么?它是出声的阅读方式,文本给我们的是文字,当我们放声读出文本上的文字就是一种朗读,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是阅读的起点,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主动积极的思维,加深理解和体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语言所营造的氛围中,思想和情感在此得到陶冶和升华,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尤其是面对情感丰富的文本时,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在这种情景之下,教师再适时的提问、点拨,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激趣法

学习是离不开兴趣的,只有对学习的对象怀有热情,才能真正学好。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将书上僵死的知识照本宣科传授给学生,那学生肯定是毫无兴趣的。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才能使师生平等交流,营造出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时,不失时机地巧妙加以点化、提问、开导,效果自是不必多言的。

(3)共情法

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情感教育方法。有一个外国的朗读高手,读了一段文字,让在场的食客都难过得泪流满面,当别人问他读的是什么时,他说是一份菜单。这是一个朗读煽情的传奇,如果没有读菜单人的移情,不足以达到让听众错位的地步。同样,让学生阅读,就要让学生“站”到文章中去,以同理心来读文章,把自已的情感投到文本中去,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读中想象,想象和联想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之一。有了想象与联想,才会有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阅读。特别是在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诗文中的形象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交流融合,进而升华共鸣,即进入所谓“共情”的状态,两者在思想层面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实现精神共鸣。这也是有效创设提问时机的方法。

(三)因人施问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即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一原则引申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技巧中,就是“因人施问”。这就提醒语文教师,在选择学生进行回答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的问题,差生也给机会,只是答一些容易的题目而已,而特长生就要答专门问题。一切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来。“因人施问”应用于课堂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的信心和热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都受到了“百分百关注”和激励,必然会各显其能,“百分百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侮一个环节。此外,为了能使课堂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面对不同对象,还需要注意提问角度、提问速度、提问语气等的细微差别。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教者, 必善问。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应必备的技巧, 特别是处在新课程的教师更应该努力锤炼自己的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提“问”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平.关于评价语文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巧妙提问 第6篇

课堂提问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提问方式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是化难为易,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形成过渡性提问。心理学告诉我们,中等难度的问题,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问题太容易,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太难,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结于问题的难度。因此,教者常常把过难的大题目转化成几个中等难度的小问题,使问题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重视,激起学生的思考期待,取得教学的成功。比如,《孔乙己》最后一段:“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我要求学生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小提问:“大约”表示猜测,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乙己的死是不确定的?“的确”表示肯定,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必死无疑的?“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师生通过讨论明白;“大约”表示猜测,因为到现在没有见到孔乙己;“的确”表示猜测的结果,因为无生存能力孔乙己生活在众人嘲笑、招人毒打的炎凉世态里,必死无疑。“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实质是一致的。弄清这三个问题,我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

二是化易为难,小问题转化为大问题,形成挑战性提问。教学中有时常会遇到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书中直接可以找到答案,将这些问题拿来提问学生,学生往往不屑一顾。这时教师可以将几个小问题合并成一个大问题,让小问题隐藏在大问题中,虽然小问题不问,但学生要解决大问题必须考虑先解决小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教学《变色龙》时,就有几个小问题:变色龙本是什么?皮肤有什么特点?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本文没有直接写变色龙,却以变色龙为题,是不是写错了?这些一连串小问题,在书下注释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实际上不用学生动脑筋,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这时教者可以把五个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通过预习,大家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却以“变色龙”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这样写,不仅包括了上面的五个问题,而且变成了一个大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简单的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了知识的回顾,有难度的问题变成了一种尝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是舍木取本,次问题让位给主问题,形成跳摘式提问。兵法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篇课文学生要阅读的问题很多,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在课堂上解决;安排的学习目标很多,也不是每个目标都有精力和能力实现,这就需要教者认真策划,审理出主问题,在课文关键处提问,取得良好的提问效果。例如《孔乙己》这篇课文,造成孔乙己的悲剧的原因很多,有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人的生存本领的缺失,有封建统治者的狠毒,有商店掌柜的私利和无情,有人们的麻木和嘲笑等,这些问题都拿来一一探究和思考,课堂时间紧张,而且容易引起问题疲倦,可以把这些问题省略,把时间让位于一个课文的大问题,形成主问题,提出问题:在孔乙己的悲剧形成原因中有科举制度的缺失,有封建统治者的狠毒,有掌柜的私利和无情,有人们的麻木和嘲笑等原因,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这样的提问既顾及次要问题,又重点思考主要问题,解决挑战性问题。这样设计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实现了文章的教学目标,教者取得了提问的成功。

四是寻同求异,相同中寻找不同,形成比较性提问。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式提问是指在一篇文章内或在不同文章之间,对文章的标点、词语、句子、段落、手法、特色、取材、主题、背景等进行比较,寻求相同点和不同点,实现对阅读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阅读水平。比如教学《纪念白求恩》和《敬业和乐业》时,可以从文章结构进行比较提问:这两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生通过讨论,找出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论证论点部分,不同点是《敬业和乐业》、提出论点和总结论点部分。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了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有提出中心论点、论证中心论点和总结中心论点三个部分。还可以进行比较提问:这两篇课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生通过比较发现:相同点是这两篇课文都采取了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不同点是《纪念白求恩》采用的是现代的事实和道理,《敬业与乐业》大多采用的是古人的事实和道理,说服力强些,但艰深难懂些。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是议论文两种类型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两种论据是为中心论文服务的。

五是无疑生疑,无问题处提出问题,形成研究性提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教材、作者、时代等的原因,教学中的内容和思想、观点、方法等现在看来就不是百分之百正确,这就需要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看待,一分为二地分析,而不是一味地苛求。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这个教学因素,敢于向书本挑战,向古人挑战,不迷信权威,提出富有研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意义。《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以前的教参大都认为象征手法隐秘含蓄,我不能苟同。其实象征意义揭示得非常明白,赞美北方的抗日军民的主旨也十分清楚,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我设置了研究性问题:两篇课文都采用了象征手法,看看象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讨论明白:相同点是都用具体的树或动物看写人的思想和精神;不同点是《海燕》这篇课文没有揭示象征意义,写得比较含蓄,而《白杨礼赞》这篇课文说出了象征意义,主旨十分明白,写得比较直白。到此为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情趣倍增,对象征的本质、特征和意义都有了深入的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探析 第7篇

一、精心情境创设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 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 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 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 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 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 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 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 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 抓住突破口, 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 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 “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 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 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 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 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故弄玄虚, 把学生弄糊涂。

二、巧妙启发

如何把问题向学生提出, 对课堂提问的成败有重要关系。问之得当,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 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 则往往启而不发, 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比如说我们在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课, 战士蹲在防空洞吃雪这一段教育教学的时候, 如果语文教师随便进行提问, 比如说问学生这一段体现了战士的什么精神?这一个问题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呆板、空洞并且让学生乏味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将“三笑”抓住来进行提问, 问学生, “笑了笑”、“笑起来”以及“笑着”这三个笑能不能调换?这三笑都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样的提问就变得十分细致, 并且生动有趣, 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十分活跃。

三、提问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 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 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 当妈妈煮好早餐后, 他抢了一碗就吃, 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 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 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说,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 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 (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 , 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 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因人施问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术 第8篇

下面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要有值

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 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 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 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 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 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 发掘问题, 巧设疑问。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 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 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 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 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 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 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希望本是没有的, 只要我们为之奋斗, 便有了希望。) 这样, 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 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 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问与反问相结合, 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 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意, 愚公还没到九十岁, 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 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 通过它, 产生了“错综见意, 曲折生姿”的功效。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 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 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释疑”, 这样, 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提问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提问进行艺术性的美化。有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因此老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 完善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 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们的知识、能力和注意力通过问题来进行有效的思考和结合。

一、明确教学提问的目的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很多老师都习惯以一个陈述的语气来描述问题, 句末了加上“好不好”“对不对”等疑问词。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教学的时间、尽早完成教学目标, 但是因为提问的方式过于形式化, 学生对于问题并不能进行仔细地思考, 只是马虎了事。这样的状况导致提问的环节变得没有存在的意义, 不能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1]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 但是却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教案, 需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中心思想, 这就需要老师明确教学的目的, 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设计问题。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老舍所写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 老师可以在进入正式的讲课之前询问学生自己印象里的冬天是什么样, 然后让学生带着对自己家乡的印象再对老舍所描写的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通过阅读课文再询问学生为什么在老舍的眼里冬天却是那么的“温柔”“像摇篮”, 仅仅是因为是在泉城济南的缘故吗?通过这样的提问从而引出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 因为济南是老舍的第二故乡, 因而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印象是充满生机的,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寒风凛冽。

二、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

许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中心思想变得明确, 在课堂的开始就提出一个具有总结性的问题。这样虽然能够直接明了地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思考方向, 但是却因为缺少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因为问题的难度过大从而产生畏难的情绪, 让他们不能很好地将问题带入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信心, 老师就要对提问的难度进行恰当地把握。对于问题的设置要从易到难, 让学生们根据问题的思考一步一步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2]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课的时候, 老师不能让学生直接对课文进行概括, 可以利用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再根据作者的论据观点找出相应的事例, 根据这些事例总结出每个人物的闪光点, 并对这些闪光点进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一一思考和总结, 学生不难概括出人的高贵在于在平庸的生活中利用自己的思想、才华和知识来对真理进行追求, 从而达到灵魂的升华。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联系, 层层递进, 便于学生们的理解。

三、注意提问的对比差异

老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想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要注意提问的对比差异。死板的问题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学生导向作用, 但是却难以让学生用活跃的思维进行思考。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提问进行综合地分析和判断, 老师需要增强提问的对比性, 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时候,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大部分文章都是歌颂母爱, 为什么背影这一课却是歌颂的父爱”、“既然是歌颂父爱, 为什么朱自清对于父亲的背影描述却不是那么的温馨可爱, 而是说父亲的动作不美观、步履蹒跚”等, 让学生带着这种具有对比性的问题来阅读《背影》这篇课文。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 能够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随机进行提问的诱导

老师的提问不一定就是要在课前准备好的, 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再进行调整。由于初中生还没有什么定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走神的时候。这个时候则需要老师适当地进行提问的诱导, 让学生停滞的思维再次运转起来, 让他们能够再次投入到教学中来。[3]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时候, 在讲到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重要环节的时候, 老师可以提出为什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船长却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让学生来进行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对课文里的主人公进行情感的体会, 增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哈尔威船长, 他屹立在舰桥上, 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一句话也没有说, 犹如铁铸, 纹丝不动, 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4]让学生们根据“这尊黑色的雕像”进行想象,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环节, 对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掌握好提问的技巧, 把握好提问的难度和时机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提问,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向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 , 2010 (6) .

[2]赵晓丽.优化课堂提问指导有效阅读[J].吉林教育, 2010 (2) .

[3]吴素飞.浅谈教师在“师生对话”中的角色定位[J].吉林教育, 2010 (2) .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第10篇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是简单的进行知识传授, 而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而课堂提问就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在带动课堂气氛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也直接反应了教师的能力和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挑战。

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但是很多教师在面对课堂提问时都存在这很多的问题。

1. 过多重复问题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性的重复问题和答案。在这种不良的环境下, 学生们也往往只是注重老师重复的问题,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能够全面直观的分析和思考问题。有时这种习惯也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 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当然, 并不是说所有的重复都是不必要,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难度部分进行适当的重复也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我们应该避免的是那些无意义的重复。

2. 问题过多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而现代教学则往往相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适当数量的问题, 不能够为了只是为了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 就把课堂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教师们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这样就使的教学没有意义。课堂时间有限, 过多的提问使学生变的只是忙于回答问题, 从而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时间。

过多的提问问题就会使得问题多是知识性问题, 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一般不会太高, 使学生不能深入思考, 教师没有考虑的学生的反应, 从而调整自己的提问策略。其实, 提问题过多不等于教学质量就好, 只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热烈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完成课堂目的。

3. 忽视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师在提问题的同时要做好倾听的准备。当学生回答问题时, 一定要面带笑容, 认真倾听, 这不仅只是尊重, 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更好的理清思路。反之, 学生就会因为紧张忘记想好的要点, 从而匆忙结束回答。在学生的心中, 教师的倾听和鼓励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鼓舞。

三、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

经过对以上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初步总结了针对课堂提问艺术技巧的方法和策略, 让课堂提问教学目的得到充分发挥。

1. 适时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时机提问, 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们能够在不自觉中学习着语言, 但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却是要有意识的。语文的学习不同于那些数、理、化等学科, 它的学习是很平和的不需要跳跃式的思维。所以要想学好语文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兴趣。

2. 深入提问

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采用直接回答的形式, 这样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变直问为“曲问”, 在同一问题的提问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式提问, 不能够简单重复, 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没意思。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以课本为纲, 再以学生的答案为基础引出一些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入, 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3. 有层次提问

在初中的语文课程教学中, 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纵向思维发展, 我们不能够只是简单的设置一两个问题。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层次的设计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有文章的中心为目标的, 逐步深入。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使学生跟得上老师的步伐, 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内涵。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层思考, 是分层提问的主要优点。

4. 多角度提问

课堂提问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提问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问的方式和数量, 同时也要进行多角度的提问来增加问题的深度。当然在也要主要问题的难易程度, 过于简单和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把握问题深度, 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也应该在回答老师问题的同时, 也应该提出一些问题, 这能够提高自身思维能力, 培养自己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5. 以平等视角发问

一般来讲, 记者给人们什么印象?是咄咄逼人, 还是循循善诱?这种印象的取得主要是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视角。《面对面》主要倡导的是一种“平视”的提问方式, 就是创造一个聊天般的空间, 让受访者慢慢道来。在全方位接触专家、管理者、医生及其患者的过程中, 我们看到主持人应用的是比较统一的态度对受访者, 而又能够对于每一位受访者有一个微妙的差距。“是这样吗?”、“接下来呢?”、“有可能吗?”问题虽然跟得比较紧, 但是主要是以一种互动式的提问方式, 主持人比较低调, 所以能够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课堂提问也可以应用此种提问方式, 让老师与学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地位, 使学生能够更加的放松, 来从容应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

结语

总之, 课堂提问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 我们教师应该在加强与学生交流的同时, 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甘超娟.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相关性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22) .

[2]褚亚敏.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

[3]卢康荣.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1 (6)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之我见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 巧妙设疑 激发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32-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目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已成为一种共识,也是势在必行,明智之举。而素质教育就是激发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可以说,提问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值得探讨的多元性的艺术。

一、把握课文 精心设问

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创新是语文教育的精髓。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学提高到更高一个层次,这就需要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尤其是初中老师,肩负的担子更重,任重道远。

首先,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全方位把握课文。在此,我还是坚持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有“一桶水”的观点,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文章的重点、难点融入所设计的提问当中,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纪念白求恩》是篇夹叙夹议的议论文,初二的学生对这种文体接触不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个情况,我作了以下问题的设计:(1)作者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白求恩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3)“一些人”“一班人”又是如何对人、对事的?(4)找出文章中叙述和议论的语句?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后,各抒己见,充分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指点,就会明白本课应掌握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区别对待,巧妙有趣的提问,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心理学表明:当我们的头脑里已有的概念同现实世界中遇到的事物和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惊奇,而我们认识发展就是对这种惊奇的不断摆脱。对初中生而言,进行创新思维活动,这种好奇心是不能没有的。在施教《数字杂说》一文时,我采用一则笑话:某人很迷信,为了要一个带“8”的电话号,不惜多花钱得到一个“4247488”的号码,心花怒放之际却被妻子怒骂一顿,原来他妻子认为这个号的谐音就是“死儿死妻死爸爸”,多荒唐,本来代表一个机号的数字却被蒙上了迷信的色彩。学生听后,兴趣马上来了,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所见所闻,畅所欲言。为此,教师顺势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读课文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1)数字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发展的?(2)数字有什么作用?(3)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数字?

所以,要使知识在快乐中传授,让学生感兴趣,学得扎实,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必须下功夫,多动脑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学生 激励发问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因此,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过去那种课堂提问几乎被老师垄断,而学生只是穷于应付的做法,思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这对于培养高素质一代是极其有害的,因为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他们头脑里能产生问题并把问题提出来,这就说明他们存在未知和疑问。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存疑,质疑最容易激起人的探究反射,进而促使人积极去发问,最后把问题圆满解决。

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进行尝试,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提问精神?首先,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因素,大胆提问。学生因为所接触的事物,所处的环境,各种信息比较闭塞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习惯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认为老师就是全对的,所讲的也是全面的,因此,他们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事实上,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大胆地“问难”和質疑。

其次,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广泛获取知识、信息。专家指出:“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等是多渠道的,因此,他们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问题”,正如希腊哲学家芝诺所说:“知识越多,问题越多”3。所以,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问题”,而是学生尚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只满足于老师所云。经验告诉我们,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对课文的研究和思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能否质疑的关键。《孔乙己》一文“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分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说:“排”字用得好,确切,表明孔乙己生活拮据而穷酸。这时,就有学生大胆提问:孔乙己一生虽没有考中,但他毕竟读了一辈子的书,不愿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表明他是一个自尊心、上进心很强的人,因此,他“排”出九文大钱,应该说是为了显示有钱,而且在短衣帮面前是一种炫耀。老师鼓励了这位同学的分析、赞赏他的理解有道理,然后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说明无论是“排”还是“摸”,它们都是表现钱少、舍不得的动作,这样,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学生有了这方面的尝试,一定会树立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多思考、多质疑,进而更加增强学习信念,而且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 相互提问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多边活动,师生应该是互动的,所以,教师应克服课堂上独断专行的思想,多给予学生考虑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根据各自对课文的理解而相互提问,共同讨论,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第12篇

笔者认为, 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但我们的耳边还是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唉, 课堂教学任务又没完成。”“哼!这课没法上了, 整堂课都是我在自问自答, 问题抛下去, 犹如石沉大海。我整个在唱独角戏。”为何在高效课堂教学呼声日高的情况下, 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却存在诸多问题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提问低效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提问恰当,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心智;若不恰当, 非但无益于教学, 而且会堵塞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对语文“日久生厌”。所以, 提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的提问能力、提问质量都关系到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 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但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念认识模糊或有误,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 导致了课堂教学提问低效甚至失效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1. 课堂沉闷, 回音寥寥

有些语文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并未充分重视, 殊不知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笔者曾听过一堂七年级的公开课, 按理说七年级的课堂教学气氛应该较为活跃,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可那堂课却让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如坐针毡, 教师提问的反馈情况很糟糕, 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 即便是点名回答, 站起来也是答非所问。尽管教师在卖力地讲课, 创设了一个个的问题, 想尽力启发学生, 可是学生并不买账, 应者寥寥, 大有沉默是金的味道。很明显,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有欠妥当, 问题设置过难, 抑或问题不清, 学生未能搞清楚教师的问题意图, 题目尚且没搞明白, 又何来回答一说呢?这样必然导致课堂陷入沉闷之境, 而沉闷的课堂也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 老师精心设计的教案也会因沉闷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这样的课堂又何来的高效呢?

2. 课堂互动, 华而不实

在新课程实施中, 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 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为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有些教师往往设计大量浅显易答的问题, 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这种肤浅的提问, 课堂气氛是空前热烈, 但实质上是相当空洞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 在课堂提问时, 往往只提问那些有所准备、希望表现的学生, 因为他们不仅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 还能通过回答满足表现的愿望, 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而那些没有准备、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对提问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样, 在现实教学中, 往往是那些乐于表达的学生参与了课堂交流, 而大部分学生却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尽管如上做法, 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 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也因为此有人发出了呼唤:“语文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 语文不需要空中楼阁的能力”。“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 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我们身为人师, 站三尺讲台, 执三尺教鞭, 育祖国之未来, 对此不得不深思。

二课堂提问低效的成因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间的桥梁和媒介。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重要形式, 因此, 课堂提问有效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为此,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谈谈课堂提问低效的成因。

1. 学生因素

第一, 缺乏学习语文的动力。 (1) 社会上有部分人对语文学科重要性认识不清。比如,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就曾流行过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口号的产生使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 使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 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 促使部分学生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 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学生对语文学习尚且提不起劲, 在课堂教学中, 他们的学习态度又能好到哪去呢?如此态度, 面对老师的提问, 我们又能苛求有多少学生会参与呢?

第二, 缺乏回答提问的信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阅读面太狭窄, 课外知识积累十分贫乏, 学生缺少语言之“米”, 自然学习语文时底气就不足了, 简单课内基础知识的掌握尚可, 但理解性的阐述概括能力比较差, 学生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自然便有些力不从心了。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自信心不够, 进而对课堂提问日渐卑怯, 以致慢慢退出课堂参与者的角色, 转而成为“观众”, 静看老师的“表演”。

2. 教师因素

第一, 教师的教育理念偏差。 (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促使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异化为应试的训练。教学脱离实际, 教学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很多教师认为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所谓“客观真理”教给学生, 而恰恰是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摧残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不断丧失, 甚至使学生学习负担、厌学情绪不断加重。 (2) 伴随课程改革的热潮, 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着实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课堂提问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在部分教师的思想深处, 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出台, 课程改革搞得如火如荼, 但他们还没有自觉地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方法。

第二, 教师课堂提问的缺陷与不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互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 重视不够、研究不深, 造成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缺失, 失去了提问本身的意义。联系平时教学实际,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课堂提问未能体现主题性。教学活动中, 部分教师漫不经心, 往往提问随意, 东拉西扯, 越扯越远。教学中总会出现类似的口头禅, 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在哪里呢”……诸如此类, 从而导致“满堂问”。且所问的学生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即可回答, 根本无须动脑。而过多的低思维度问题, 并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培养学生思维。遗憾的是部分教师沉醉于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 自我感觉良好, 殊不知此举实质上是低效发问, 根本无益于课堂教学, 且这种“随口而至”的提问毫无美感与艺术性, 反倒桎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则少部分教师在教学提问中“事无巨细”“信手拈来”——低级、重复、漫无边际、模糊的问题统统抛给学生, 而且所提问题大都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 偏离了教学主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导致问题数量很多, 但线索不清、条理混乱、重点不突显。有时候, 教师提了一个问题, 学生会一下子没了声音, 即使是指定回答, 也常常会答非所问。这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意图不明导致的。整堂课学生跟着老师左思右想, 手忙脚乱, 若问其收获, 又往往不得要领, 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可以说, 提问的繁杂细碎, 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 课堂提问未能体现层次性。课堂教学要解决文章中的重难点, 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的, 还需要设计提问群,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调动学生的思维, 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而这一组问题的设置应遵循学生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在抱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性不高时, 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在提问设置上是否有问题, 比如自己的提问设计有没有体现层次性, 问题呈现是否梯度化。对于概括、归纳、抽象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难度较高的问题, 若没有一定的启发, 便把问题一股脑儿丢到学生面前, 让学生自行思考, 是极为草率的做法。教师如此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望而生畏, 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失去学习的兴趣, 从而造成“冷场”影响教学进程。

再次, 课堂提问未能体现差异性。课堂提问是为了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而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影响, 是存在差异的。自然而然, 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就会有高有低, 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目标, 培养所有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个体差异, 重视个体差异,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全力以赴努力避免学生能力差异的扩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呈现出多样性, 更应该具有针对性, 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否则会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 思维缓慢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很大部分教师在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时, 未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实施无差异的问题设计, 结果提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一味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就导致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营养不良”, 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吃不了”“厌食”现象发生。

教学中,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热闹, 教学顺利进行, 获取圆满的答案, 他们的提问往往会集中在几个优等生身上;抑或为让后进生不分散注意力, 专挑选他们作为提问对象。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 教师的课堂准备很充分, 课堂问题设置也不错, 只是那位老师对一些学生的举手似乎视而不见, 站起发言的学生始终是那些成绩好的, 哪怕是简单的问题也是如此。我特别留意了一下, 那堂课中, 回答问题的学生共有9名, 最多的一位学生回答了4次。也因为此类教师认识的偏差, 所以他们的课堂提问往往重点不突出, 无法正常发挥优等生的表率作用, 自然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激发, 甚至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最后, 课堂提问未能体现开放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一般都有一个确定、标准的答案, 任何与这个答案不相一致的回答都将被老师否定。由此可见, 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跟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走下去, 这无疑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学生的个性, 与我们的教学宗旨相违背。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认识, 充分地尊重学生, 发扬民主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坚持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无错原则”,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让学生的“主体位置”得到真正的复归。

尽管新课程实施有些年了, 但语文课堂上还是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教师提出问题后, 总是一个接一个要求学生回答, 却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 直到有学生回答对了, 老师便面露喜色, 对这位学生表扬一番, 于是此环节的课堂提问就随着学生近乎标准答案式的回答而结束。这样的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 “扣字不扣意”, 非对即错。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 总是千方百计地按自己的要求将学生虽不大规范, 但却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有见地的回答“格式化”。这样课堂提问的过程实质上就简单成了知识的搬运过程, 俨然与当下开放性课堂教学相违背, 而这种封闭式的课堂提问无疑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极为不利。

不仅如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如下现象: (1) 教师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 绝大多数是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缺少学生向学生提问这种方式, 更别说是学生提问教师了。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而部分教师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 一味让学生“答”, 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这样的学生必定是越学越没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提问、互相提问的能力。 (2) 教师提问语言单一, 如:“这篇文章讲了个什么故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完这篇文章, 你有什么感受与体会”……这样的提问在我们的课堂屡见不鲜, 长此以往, 学生对此产生审美疲劳。如此提问味同嚼蜡, 而学生是口味刁钻的“食客”, 这样单一的提问方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

由此可见,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提问无疑使课堂上学生思维不积极,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如此做法何来语文的高效课堂?更何谈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课堂提问低效的对策

新课程要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粗放型向目标型、节约型、高效益的方向转变。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既要使教学活动趣味盎然, 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想美与艺术美, 又要从枯燥烦琐的讲解、训练中解放出来, 巧作点拨, 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学校中存在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因此, 语文教师应让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 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为此,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语文学习有兴趣, 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事, 乐此不疲, 上课态度就认真, 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 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上课态度就随便, 学习效果自然就差。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改学生被动、消极地“要我学”为热情主动地“我要学”,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一, 培养师生情感, 激发学生求知欲。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学生喜欢你, 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 才会向你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可见, 师生感情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因此,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 要尽量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 走到学生中去, 努力营造一种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氛围, 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教学空间, 进一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做到热爱学生, 要对学生产生“亲和力”,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融洽师生关系, 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进而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 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 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有进步和获得成功。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 尤其是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 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落伍者”, 更不能总是给他们“敲警钟”, 应尽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在课堂上我们应尽量多地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 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好极了!”“你真厉害!”“进步很大哦!”“你的回答很精彩!”这些美好的话语, 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 利用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1) 教师情感渲染, 以感染学生。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并有所感悟, 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发挥。 (2) 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语文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的课,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不涉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把某些表面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 置于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且富有趣味的环境中, 使学生以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总之,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手段,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 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应试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得只剩下灌输, 学生被老师牵着, 被动地学习语文, 兴趣得不到培养, 创造潜能得不到激发, 就连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学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 是教学的参与者, 是接受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 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异想天开, 促使学生多想、多问、多练, 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用学会的知识去认识探索新的知识, 发挥学生自己最大的潜能。

教师除了转变教育理念外, 还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具有敏锐的触觉, 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身边、生活中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资源, 把握提问机会, 将学习实践与学生的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3. 优化课堂提问

高效课堂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从而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课堂教学的成败, 课堂效率的高低, 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 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 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语文学习, 笔者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 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 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为此, 笔者认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提问设计, 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 体现主题。首先, 课堂提问的指向要明确。 (1) 教师提问只有明确具体, 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 使学生较快掌握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语言要清楚, 表达要准确, 把问题交代清楚, 让学生明白教师在问什么。教师在提问时应尽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避免含糊不清提问的出现。尤其是对语文水平不高学生的提问, 教师用语要力求简洁、口语化, 尽量少用复杂的语句, 以免增加学生无谓的思考, 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 (2) 语言教学中的每一个提问都应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 认真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需对课堂提何问题、何时提问、提问谁、提问结果如何等都要有明确的准备, 力求克服课堂提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 课堂提问的主题要突出。每篇课文、每堂课都该有它的教学重难点, 而对重难点的分析正是学生语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最佳契机。为此,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需认真钻研教材, 把提问的重点放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上, 问那些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 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高效课堂追求是“妙在这一问”的境界, 此类主问题的设置往往显现“以一抵十”的力量, 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 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在‘我’的成长过程中, 爸爸是如何教育、影响‘我’的?”“‘我’长大了,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笔者用这两个主问题牵动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整体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而且这两个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铺垫引导、层层推进、师生互动, 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获得成功的快感。整个过程流畅, 并有亮点。

第二, 提问设计要设置梯度, 体现层次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其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这是说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差异, 要有一定层次, 要有梯度, 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尤其是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教师更要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 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使学生循序渐进, 逐级而上, “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例如:笔者在教授《看云识天气》时, 当时设置的教学重点是想让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而平时对于文章写作特点的教学总感觉太过抽象与笼统, 学生生吞活剥地被动接受, 缺少自身体验。于是笔者尝试着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请选择一种你们认为最快的方式, 尽快地把文中每一种云和天气的关系理清楚”这一问题。通过交流, 学生发现最快的是采用“图表法”, 接着笔者追问“根据本文特点, 怎样列表更好些?”通过师生交流、评价, 最终利用表格把每一种云和天气的关系都一一反映清楚。笔者再问“可见图表法有何好处?”此时学生大多心领神会, 图表法既能全面而清晰地展示课文要告诉我们的知识, 又能很好地体现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此时笔者适时地追问“既然图表法这么好, 能否就用它来替代文中二至六小节的内容呢?”要求学生把课文相关语段和所列图表作对比, 很快学生便总结出原文过程描摹准确、具体, 动词运用十分丰富, 各种词语巧妙地配合使用, 说明方法融合在描写中使用不留痕迹, 再加上各种修辞的运用, 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而以上这些特点都是图表无法表示出来的。此时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已经是了然于胸, 顺利地完成了笔者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 笔者坚信, 这样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层层剖析、循序推进的提问法, 不仅能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而且也会带领学生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第三,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 体现差异性。学生是存在差异的, 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 课堂提问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 又要关注优秀生。因而,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进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更重要的是保护每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让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都能得到展示。

首先, 提问要“适量”, 是对提问量的要求。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 不能提问不断, 既无法让学生冷静有效地思考, 也破坏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 割裂了文章的完整性。为此,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提问需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 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直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 坚决克服和摒弃“满堂问”的形式。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注意运用归纳和合并的方法, 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 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适当、适量的课堂提问,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其次, 提问要“适度”, 是对提问难度的要求。提问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问题难易度的把握:问题太难, 或是回答的学生寥寥, 成了几个尖子生的能力展示台, 或是导致课堂陷入僵局, 而水平低下的学生只能充当“看客”——被动接受, 甚至厌恶语文课堂;问题太易, 学生三言两语便可解决, 也失去了讨论的价值,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为此, 度的深浅, 得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个体差异决定。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 主要设计三级目标:便于优生思维训练的综合题;便于中等生的思维训练的基础题;便于差生的基础知识题,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度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 因人施问。如教学《乡愁》,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1) 你能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并熟练背诵吗? (2) 你能回忆起几首表现怀念祖国或思念家乡的诗, 并背诵吗? (3) 你能以“家乡”为话题, 写一小段话, 表现你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吗?这三个层次的提问, 由易到难, 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 提问要“适时”, 是对提问时机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不应受教师主观意志左右。问题提出后, 能否被学生解答。 (1) 要受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限制, 需有知识铺垫作基础。否则提问过早, 学生认知结构或思维过程上出现断层, 欲速则不达;提问过迟, 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 此时的提问早已失去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2) 还受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限制。学生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兴奋, 此时一石能激千层浪, 反之则千呼万唤难出来。为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或利用最佳时机, 提出问题, 使学生“跳一跳, 摘下那个桃”, 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 提问设计要新颖多样, 体现开放性。“开放性”提问, 指思路较为广阔, 答案不是唯一的提问。教师针对课本中的重难点, 精心设计“开放性”提问, 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知识有一定效果。而且此举也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拓展学习的空间, 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发展个性, 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做到开放性提问,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 提问评价力求多向化。一位教育理论家指出,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 而且是知识生成、创新的过程。每个学生对同样的问题因有自己的经验背景, 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常常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为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力求做到提问评价的多向化。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 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 尤其是对他回答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 或者答对了教师不及时肯定, 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不但要及时地反馈, 而且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而不单单是简单的“正确”“不正确”应付了之, 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做笼统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 (1) 当学生举手回答却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思路混乱时, 笔者会面带微笑地说:“先别紧张, 你可以先坐下再考虑, 考虑好了再告诉我们, 好吗?”“想好后, 我相信你会说得更精彩。”这种发自内心最廉价的“润滑剂”, 会鼓励优秀、激励后进, 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2) 当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喜欢重复别人的回答, 通常笔者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 要强调一下, 对吗?”学生会开心一笑,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可谓一举两得。 (3) 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善时, 笔者通常会说:“你的思路很好, 很善于动脑……”进而又把问题抛给学生“对于他的说法, 同学还有补充吗?”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 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以上情况,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 而机智多变、常用常新、层出不穷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 将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土壤”。

课堂提问的评价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 尽可能地提供学生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机会, 形成评价主体多向化, 发展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这样既释放了评价的空间, 又开放了学生的思路,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如:课堂教学中, 面对学生的回答, 不管他正确与否, 笔者有时先不立即评判, 而是询问其他学生, “对照自己的想法, 你想对这位同学说点什么?”“对于他的说法, 谁来评价?”“对于他的观点, 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 可以是对别人意见的认可, 也可以是对他人方法的补充和更正, 使学生都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在相互交流中, 促使学生在解读同学意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意见得到及时补充调整而趋于完善, 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在“倾听、解读、交流”这一动态中向更深层次推进。

其次, 提问方式力求多样化。教师课堂提问固然重要, 但毕竟是单一的提问方式, 不是课堂提问的全部意涵。为了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我们急需优化提问方式, 即从单一的提问方式向多样化的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提问学生, 学生提问学生, 学生提问教师。我们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提问方式, 通过学生提问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 提高学习注意力, 激活思维、拓展思维, 开发天赋的潜能等。例如:课堂知识的回顾与复习等低层次的机械记忆问题, 笔者通常安排学生互问, 可以是同桌互问, 也可以是四人小组互问等。这样做, 好处多多: (1) 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给学生制造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2) 通过互问, 学生大多能顺利回答, 帮助他们打消胆怯心理, 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 通过互问, 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更明了, 更便于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因为学生要提问, 必须自己先对问题进行思维的梳理, 自己先明了才能去提问别人, 对于别人的回答又要进行分析解剖, 所以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 语文思维得以提升。

最后, 提问内容力求趣味化。教学的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 情感指向学习, 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才能主动的探究, 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为此, 教师设计提问时除了体现形式多样外, 还要力求趣味性、创意性, 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 体验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课堂教学时, 创设情境问题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情境问题,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提高课堂效率, 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行道树》时, 借用了腾讯QQ的聊天版面, 利用网友聊天的形式, 导入问题:“对于张晓风的《行道树》一课, 我颇有想法。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 可我总觉得是行道树在发牢骚, 含蓄地表达内心的不满。不知阁下有何高见?”顿时学生积极性大大增加, 纷纷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 各抒己见, 课堂教学效果远超笔者预想。

四结束语

总之, 语文课堂不该是枯燥乏味的, 更不该是冷漠沉闷的, 而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学习乐园。高效课堂背景下的课堂提问, 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教师能积极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在提问的“主题性”“层次性”“差异性”“开放性”上下功夫, 设计出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相信学生是愿参与, 更爱参与的。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上一篇:接触疲劳寿命下一篇:甲状腺体位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