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境与出路选择

2024-05-28

就业困境与出路选择(精选8篇)

就业困境与出路选择 第1篇

随着国家城镇化不断发展,社会文明化程度大大提高, 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上升,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上升,致使女大学生对于社会工作分配以及工作层次也产生不同的观念,从而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各方面条件要求甚高,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却无法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被需要方向与程度。

城镇化日益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企业尤为重视人力资源成本问题。虽然我国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中都涉及了女性就业的权益保护,但是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成本多做考虑,再加上后期能否坚持到底等问题的出现,由此,女大学生的“性别亏损”便成为就业中的一大困境。

除去社会以及个人等原因,女大学生的就业还受家庭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女性不同于男性的一点。大多数父母以为子女考虑等原因要求女儿毕业选择距离家较近的城市工作,并以结婚等为依靠对此据理力争,丝毫没有考虑到子女所学专业是否与该城市发展前景与重心相符合、子女是否心甘情愿留在被指定城市工作等一些重要原因,所以这也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选择道路上的困境。

综上,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各种各样,有外力因素,譬如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纵观全局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城镇化下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外,最核心的就业困境主要来自于女大学生本身,大多数人长时间在校园成长,只是一味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 一旦发现问题,便轻易放弃。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消费结构改变,教育文化事业都有所发展,人们生活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社会更加文明,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受到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应该结合所处环境,克服自身阻力,于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金钱观,要具备长远的发展意识,选择相对而言适合自己进步与发展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从而进一步总结女大学生的就业出路。

1、培养综合素质,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的女大学生

城镇化愈演愈烈,作为一名女大学生,虽然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阻力无法避免,但是从历年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看, 总有一些女大学生成为招聘会中的“宠儿”,多家用人单位纷纷争取,在这些女大学生身上有一突出特点——个人综合素质高,她们在校成绩优秀,具备一定技能,社会实践经历丰富,就业观念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与沟通能力等。由此可见,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和修正, 仍然可以得到心仪的工作,打破就业困境。

2、端正心态,实事求是

从女生本身来说,大多数人都想找一份收入稳定,工作轻松,待遇良好的工作,其中首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工作岗位,更是提出离家近等一些附加条件,但这种流传至今的传统观念早已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再适用,城镇化越来越明显,人们的学历与学识不断提高,在各类人群中都有所体现,其中不乏精通知识与技能等各方面的人才。作为一名女大学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具有危机意识,适当调整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力争自身要求与工作需求的平衡。

3、求职中发挥优势避开劣势

古语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也很适用,现如今,虽然女大学生就业出现不容乐观的局面,但也并非完全出现瓶颈,在某些行业,女性的就职率以及所创价值明显地高于男性,颇具优势。女性一般都心思细腻,善表达,有耐心,做事认真仔细,感情色彩强烈, 文化气息浓厚,所以在财务、文秘、艺术创作等工作中能尽情发挥优势,相反,一些纯工科类职业则不是适合女大学生选择的职业。所以在求职中,女学生更是要克服心理障碍, 学习应聘与就业技巧,积极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免自身缺陷。

4、选择一种工作状态,持之以恒

城镇化发展迅速,经济高速发展,女大学生一边要满足自己,一边长年累月坚持一种工作,确实是一大考验。如何在这经济迅速发展,物价飞涨的现状下做到持之以恒?把选择一种工作状态放在首位,其次则是喜好问题,长时间内要坚持做一件相同的事情,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所以在选择一种工作之前,要认真考虑是否能接受并喜欢该工作状态,再做选择。

摘要: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城镇化不断发展,各方面因素集合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出现困境而影响女大学生的就业出路选择。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女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这一社会改革工程的不断发展,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机会以及就业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本次论文的目的是在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使女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困境所在,寻找自身价值,端正心态,从而做出对自己正确的出路选择。

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第2篇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2010年寒假实践报告

——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一、实践指导思想

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有610万的应届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经济形势持续的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对一直比城里大学生更难就业的农村毕业生更是雪上加霜。基于此本人利用寒假时间做了一些调查,并总结出自己的看法。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二、实践时间

2010年1月18日—1月31日

三、实践方式

在喻屯镇丁庄村、孟庄、小屯等地采访村民、已毕业及未毕业大学生;

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四、实践内容

2010年1月18日在丁庄村采访以就业大学毕业生孙明(化名)。在采访中我了解到,他已经毕业六年了,是由专科升的二本,在非名牌大学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现就职于上海的一家仪表公司,月薪四千左右。谈起他的就业经历,可谓历经坎坷。由于就读的不是名牌大学,父母都是农民,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曾经考过公务员,可惜落榜了。一年后在济南的一家公司做业务员,收入甚微,与同事合租一间小房子。这样持续了两年多,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了这家仪表公司在济南的分公司,待遇提高了一些。后经自己努力工作,做出了优异的业绩,得到领导提拔被调到了上海,生活才算宽裕了。他还告诉我刚毕业时,求职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很大,觉得上大学无用,照样找不到工作。现在才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啊!

2010年1月20日到孟庄采访当地村支书询问了他们村近几年考上大学的人数以及就业情况。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近五年他们村共有四十余名大学生毕业,但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尚有十几名本专科毕业上待业在家,只有二十多人找到了像样的工作,其他的跟一般的农民工没什么区别!有三个考上研究生的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在大型企业任职,工资也高。

以后的几天我又到附近的几个村采访了几个在读大学生和待业在家的毕业生,并同几个同学交流了岁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五、实践总结

结合我采访时记下的笔记及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以下实践总结。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农民打工者及其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性

1.农村大学生期望收回教育投资。

在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一名农村大学生四年的学费是25 000元~30 000元之间,生活费以每月500元,一年九个月算,四年也是18 000元,从而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43 000元~48 000元。因此,很多农村家庭为了使孩子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从社会地层到上层不得不倾其所有去供孩子读书,并且把自己的养老都交给毕业后的孩子。因此,农村大学生期望从社会中求得一份比较好的职业来收回教育投资,偿还债务、赡养父母以及为自己将来打算。从而,他们的就业定位会高于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2.当代大学培养模式与农村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农村大学生已经开始把就业方向从城市转向农村,希望在农村建功立业,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或者其他农村地区贡献力量,但当代大学培养模式却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大学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的企业和国家机关,而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则很少,很多农林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是向往一些公司或与之相关的行政机构和研究机构。

(二)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相对弱势

1.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第一,教育经费的不平等使城市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也更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现今比较重视综合能力的用人单位更倾向城镇大学生。2001年,中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 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生城镇为1 955元,农村为1 041元。由此可知,农村初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的不到60%,虽然这些年国家正稳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牢固背景下,这种鸿沟是很难逾越的。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地区歧视使贫困地区大学生很难去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使在重点名牌大学就读的农村大学生比重偏低,即使有在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是就读于非热门专业。占较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大多在非重点院校就读,这一比重在2005年达到了63.3%。同时,高校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录取分数,如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其他地方根本进不了重点大学,更别说农村地方的学生了。这样更使别的大城市中的重点大学效仿实行本地保护主义,优先让本地大学生就读。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更认同“名牌效应”的惨烈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2.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在就业竞争中,城市学生的父母利用自己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却无能为力。北京大学“高度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后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率就越高。①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而北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学历高,职业越好,会让子女在就业和教育上更有利。这种现象更使很多单位的招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对普通公民的欺诈,使单位形成近亲繁殖。而农村大学生呢,父母都是农民,属于社会分层中的最低层,占有资源极其少,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下败北,一次次败北使农村大学生失去对社会公平的信任,对社会怨恨,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3.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学生继续教育难,从而使其竞争力小。农村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或转科三年高教育投资使绝大数学生读本科或专科后就放弃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因为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后已后继无力,急需孩子工作去拿回成本,只好放弃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学习。而城市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任务后绝大多数还有能力去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来提高竞争力。

(三)、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把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工作福利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村大学生的收益。就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较好把握就业市场,使农村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为社会服务。

2.学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人才需求。当代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的矛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只埋头怎么赚学生的钱,怎么多建漂亮的教学楼,怎么提高学校名气而忘了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时代变化来与时俱进的开设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大学可以尝试开设譬如乡村行政学,乡村社会学,乡村经济学,乡村管理学等,直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3.各种用人单位要完善用人制度和招聘制度,杜绝“姻亲”招聘,在招聘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大学生缺乏比较好的社会人际资源,只有杜绝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政府、集体企业和各种带有政府色彩的单位实行姻亲制,才会在这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4.农村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无优势情况下,避开城市大学生,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人员的就业竞争,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农村,去赢取人生。同时政府要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给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工作解去后顾之忧,实现农村与农村大学生的双赢。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需要社会的积极配合,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广大的农村学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发展观,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去。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就业困境与出路选择 第3篇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困境

(一)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不完善

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过程中,收入报酬偏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过长、劳动环境恶劣、非正规就业造成的权利缺乏保障、与城市正规就业产业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劳、同工不同权”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歧视等司空见惯。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政策和房屋补贴福利,城镇商品房和房改房的租金和价格水平也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很不安稳。同样,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差,缺乏相对稳定的就业权利和保障,不能享受基本的就业福利。农民工在城市仅仅是获得干活赚钱的机会,至于与就业相关的福利待遇,更不能与城市职工相提并论。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社会性排斥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到城市以后,社会经济地位总体还是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只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劳动力,而不是社会意义上的城市公民。一是由于城乡社会的长期隔离和城市的优势地位,城市居民逐渐产生了一种排斥农民的特权文化心态。

(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知识与技能缺失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企业对务工人员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知识与技能缺失, 不具备竞争优势, 同时由于我国长期面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 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尽管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较高的素质技能增加了其就业竞争力, 但他们受专业技术培训的比例却低于上一代,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城市紧缺的是技术工人,许多岗位需要初级工或高级工,而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为初中毕业,少数人为高中毕业,并且在农村所受教育的质量较低,受劳动技能的教育较少,没有一技之长,许多企业出现的技工荒证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技能成了制約其就业的瓶颈。

解决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路

(一)建立健全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积极制定和完善各项权益保障制度。各类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一些相关规定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有法可依。

(二)营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

逐步取消各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和工种限制以及各种歧视性的政策、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按照城乡统一、公平的原则,放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户口限制,清理和取消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成本和风险,剥离粘附在户籍制度背后的各种就业歧视性规定。平等就业不受歧视是公民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歧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首先,加强相关部门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相应的务工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第二,要积极发挥企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促进作用,加强企业的技能培训运作。强化相关企业的培训责任,对本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指导,为新生代农民工开辟广阔的培训空间;最后,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企业、院校、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储备,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将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成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从源头上解决技能素质与用工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就业困境与出路选择 第4篇

学者们一致认为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的应该是针对个体的、按阶段提供全程指导的就业服务体系, 至于其难以构建的原因, 学者们已提出了“高校高层不够重视, 经费不足, 就业服务人员资质不高, 就业服务内容单一、时间定期、对象大众化, 就业服务理论缺乏系统性”等因素。而笔者认为, 这些因素只是问题的表象, 其背后的本质问题在于高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组织制度、缺乏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来保障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得以运行。因此, 还应从现行就业服务体系中各参与方的角度剖析微观体制上的约束与问题, 为构建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寻求切实可行的出路。

一、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困境现状

(一) 学生周围的老师很多, 却无人为他们的就业问题提供有效帮助

某高校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D, 正为自己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问题而苦恼。随着学习的深入, 对本专业越了解, D越觉得自己内向的性格、欠佳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善于人际沟通的个性不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要求, 而自己业余时间喜欢研究营养与膳食及花卉种植知识, 这种矛盾的状况时刻困扰着D, 同学建议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 可却被告知中心主要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协议办理服务, 至于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指导应在开设的“就业指导”公共课中寻求老师的帮助。D心想“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水平不高, 上课照本宣科, 学生很少去听, 都是学校从行政、教辅岗中抽出的力量, 没有什么专业职业指导知识, 怎么能帮我呢?”于是他找到了常关心同学们生活的辅导员老师A, 可A天天大会小会不断, 只顾及传达学校下达的活动及组织工作, 难得有空闲, 最后A向D坦言:“我也想帮你, 可我是学思想政治的, 对工科、管理学及职业指导了解不多, 你找高年级学生谈谈吧。”同学听后感叹道:“还是自谋生路吧, 专业课老师忙着发文章搞科研, 各自为战, 谁系统想过学生的未来呀!一切靠自己吧, 学校没有机构或人员为我们的就业问题过多思考过。”

在以“招生”为纲、重科研轻教学及就业的传统高校战略指引下, 无论是组织设计, 还是薪酬、绩效体系都影响着高校各岗位上的员工。专业课教师按课程分工负责, 教学重量轻质, 教学上付出再多, 评职称、涨工资时也不考虑, 科研才是重要指标。对学生发展、就业问题有影响的教学改革及初、中技能活动则无任何发言权, 主观能动性根本无从发挥。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辅导员则奔波在大会小会、组织活动之间, 有时还被抽去上法律、就业指导等公共课, 对于多数学生则无暇顾及。就业指导中心只是行政部门, 人员经费的限制让其只顾为毕业生提供标准化、操作简单的离校手续办理上, 低年级学生的择业问题无暇也无权与院系沟通、协调。因此各方面围绕着学生的力量根本没有制度上的约束与激励使其为学生就业问题负责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组织设计上的缺陷也使得各方力量难以协调一致去思考、解决学生的择业疑问。

(二) 僵硬制度下形成的“酱缸文化”只能消灭新思想、新创意

某高校新进教师C, 为人热情, 与学生接触颇多, 发现学生中以“考研”为纲的发展思路已不合时宜, 便向院领导提出建议:“学校不应将考研设为学生的第一出路。因为本科生、研究生扩招后, 高学历已不再稀缺, 高校、政府部门等传统的就业渠道对高学历毕业生需求有限, 研究生供过于求现象普遍, 考研只是延缓就业问题而已, 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前提高本科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领导只称会考虑, 但迟迟未见下文。事后在同事讨论中得知, 当前高校将考研率视为提高就业率的主要途径, 因为这只需学生努力, 学校不用做太多具体工作。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则不然, 这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且针对学生个人的细节工作过多, 学校一般只做上级要求的职业指导公共课、宣讲就业政策等宏观性和易操作的工作即可。你的建议虽好, 却要给学校和领导增加不少麻烦, 多提对自己无益。C恍然大悟, 从此不再积极建言献策, 像其他“老人”一样开始循规蹈矩, 只求做好分内工作, 与学生也日益疏远。

积极的组织文化不是建立在领导提出、宣传的几句口号上, 而是建立在得以贯彻执行的制度基础之上。高校现行制度尤其是行政体制的路径依赖性极为明显:固有的“地缘、师缘”等人际关系型升迁路线, 使得各职位员工间难以提出彼此的工作改进意见, 各自按传统路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针对学生个人的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会给学校、各院系及就业服务中心增加经费和工作负担, 员工们清楚自己提出的意见不会得到赞许, 只会对自己发展不利, 因此遵循固有工作路径才是明智之举。此种制度下只会形成“酱缸文化”——每个员工都会被同化, 而有益于组织发展的创意则无处生根发芽, 这种组织制度与文化对于需要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提出各自新见解的个性化就业服务体系的运作则是极大的制约。

(三) 组织中各部门间缺乏协调机制时, 就业服务体系也难以有效运行

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M主任关于建立个性化、全程化就业服务体系的想法得到领导认可后, 积极开展工作, 可是一年来却困难重重。经费虽已得到保障, 购置了职业倾向测试软件, 建立了职业咨询室, 可人员安排上则处处碰壁。首先是从各战线上抽出来开设“就业指导”公共课的老师, 多是各院系教辅或学校行政人员, 因其他工作影响或缺乏职业指导知识而需改进之处很多。但M经沟通后发现, “兼职”型指导老师因与就业服务中心无隶属关系, 评职称、评先也不考虑此项工作, 只是给些课时费, 所以很少有热情和动力去上好课。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 学生对各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及职业前景的疑惑最好由相关专业老师来解决, 但因同样的上述原因他们也没有积极性。对职业能力提升起关键作用的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也很难, 传统制度中这项工作由各教学单位负责, 因资源、经费、制度约束不够等因素难以有效实施, 往往是“放羊式”管理模式, 由学生自己寻找机会, 而就业指导中心是教学单位的平行辅助机构, 无权对此予以监督。

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予以保障。以目标实现为导向来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并设计好各部门的职责及彼此间协调、领导机制, 是解决M主任上述困难的关键。当前各高校围绕学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人员很多, 却没有任何纽带或机制将其融合起来去共同努力, 即使高校已从战略高度重视了就业工作, 要求构建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 但也会因无具体部门及人员负责领导、协调而事倍功半。因此做好组织结构设计, 明确就业服务工作各环节中的负责领导机构至关重要。

二、解决制度困境的出路

(一) 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纳入高校战略体系

组织战略是组织行动的最高纲领, 它指引着组织制度制定的方向和组织中员工的行为。各高校当前战略目标中多体现了“发展特色专业、办成教研水平较高的综合型大学、多申办硕士点和博士点”等方面, 而很少有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列入其中的。导致组织中员工重科研轻教学与实践、各自为战、横向交流缺乏。这种只关心“生产”而忽视“销路”的做法必将因毕业生就业困难而陷入困境。因此, 高校必须以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为“风向标”, 应从战略高度考虑学生就业能力问题, 这是构建有效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前提。

(二) 建立分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

“分阶段”即按照学生所处的年级及相应的心理、学业状况采取不同的就业服务方式及制度安排, 以实现有效的就业服务目标。一年级新生因专业知识及社会阅历的限制, 对专业、职业的思考缺乏思路和具体的问题导向, 需被动引导, 宜采取“大众化指导为主, 个别指导为辅”的形式, 如开设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 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个别指导, 使学生产生择业意识与想法, 最终思考未来专业发展及职业方向;二、三年级学生则对专业有所了解, 有模糊的职业定位与思考, 最需要解决兴趣、性格、专业、职业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且个人情况差异很大, 宜采取个性化指导的形式, 如网络咨询、座谈会等较为合适;到四年级阶段, 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知识能力水平已定, 他们缺乏的是锻炼职业技能的见习机会及求职技巧、劳动法规等社会知识。当前高校见习及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会较少, 需要高校与企业多接触来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员工共同参与为学生寻找有效的实习机会。

“以学生为中心”则是要建立起以学生需要为导向的就业服务及员工评价体系, 就业服务的内容、形式应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为指导, 就业服务工作的效果评价则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三) 构建约束与激励机制, 使员工有义务、有意愿参与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第5篇

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通货

紧缩日趋明显, 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造成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 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很多企业经营困难, 部分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现象。一直以来, 我国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 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2. 我国人口基数大, 需要就业的人员多, 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增大, 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 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 大学生就业压力开始凸现出来。在本科生连续扩招的同时, 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 每年增加30%以上, 并且扩大了应届毕业生中招考公务员的数量, 同时取消了毕业生在各大城市和出省就业的限制性政策。所以那些本身就优秀的毕业生不但没有就业压力, 而且还增加了就业机会。与之相对应的是, 2003年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12万, 比2002年增加67万, 增幅达46.12%;2004年的本科毕业生的总数达到了91.19万, 比2003年增加了近28万。据劳动保障部调查显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13万人, 比2005年增加75万人, 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人, 比2006年增加82万, 同比增幅达19.9%,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的招生人数推算“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将新增毕业生60万人左右, 到2010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估计要超过650万人, 这一切现象表明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3. 大学毕业生供给不适应市场需

要, 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 有的专业的毕业生市场上没有多少需求, 而这些专业毕业生人数又比较多, 造成了严重的供求脱节;还有就是那些在入学时还是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却成了滞销专业, 从而出现人才过剩现象;再有就是市场正急需的人才学校还没有大规模培养出来, 又造成了人才短缺现象, 以上种种现象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学生就业困难, 同时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4. 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对大学生

就业需求不足, 即就业平台承载力不足制约就业。现阶段社会可提供更多是低层次的劳动力岗位,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毕业生人才可选择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目前各大园区科研机构稀缺, 高科技企业匮乏, 高校数量少、层次低。IT行业、动漫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60%-70%, 我国的第三产业才占到36%-38%, 这种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就业。同时用人单位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储备的长远规划, “重使用, 轻培养”也影响了对毕业生的接收。

5.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适应市场的

需要, 导致人才结构失衡, 供求矛盾加大, 现在大学生重知识培养, 轻能力锻炼。近年来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一方面个别技术等级的劳动工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 企业高薪难聘高级技工, 急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所以有的高校毕业生有学历, 但是缺乏能力, 有文凭但不具水平。另一方面, 大批大学毕业生陷入失业的窘境, 在就业的时候出现有的文科毕业生甚至连一般的公文都写不好, 有些工科毕业生连一般图纸都看不懂的情况, 这都极大的制约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6.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功能比较单一, 内容过于狭窄;忽视个体差异, 缺乏分类指导;集中毕业前期, 缺乏全程指导;偏重眼前利益, 忽视生涯规划;重视就业指导, 忽视创业指导。以上几种情况不利于大学生成功选择初始职业, 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 不利于大学生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 并以此而做准备;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进而会使我们面临这样的事实: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 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 (中国的大学生从总量上说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学历1/3相比, 中国的大学生远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 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大量浪费。

7.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

首先是“铁饭碗”的就业观点,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有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 造成了“大学及就业”的局面, 大学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但是随着就业市场化的到来。有的大学生没有转过意识来, 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 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 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就业的”于是就在学校混日子, 不管以后的出路如何,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模糊, 思维准备不足。其次是“精英化的就业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是相当小的, 大学毕业生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 就业层次一直比较高。可是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 高校毕业生供给紧缺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走向大众化, 然而有些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 , 对自身的定位也很高。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在比较高的就业层次, 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能实现自己理想抱负, 从而缺乏到基层和农村择业创业的积极性。

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的出路

1.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当前应着手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统筹协调, 部门各司其职, 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 各地政府要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过问。要注意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制建设, 尽快建立健全各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 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协调会议, 有效整合行政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 发挥整体优势, 研究各部门和高校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按职能分工, 把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 并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并落实惩罚措施, 确保就业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查,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加大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力度, 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适度适时出台各种政策办法, 及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倾向性问题。

2.转变思想,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高校一要转变重进轻出的思想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识, 为就业指导有效地开展提供应有的人才, 物质保障。二要转变办学思想不能只埋头培养要面对新的形势要求, 用就业的理念思考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准确定位就业指导不能简单的认为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找工作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 而应认为他有固有的教育功能, 而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部过程,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同时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开展就业指导, 用科学的理念方法指导学生。既要有整体的就业指导方案, 也要有分层次的工作措施。努力使毕业生淡化一次就业的传统观念,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3.面对就业难的客观现实, 大学生自身也必须加强自我调控。以就业为契机, 发展和完善自己,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 努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 当代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好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从自身条件状况出发, 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 把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前途和个人命运有机的结合起来。社会需要是一切职业的来源, 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为所有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时, 我们再就业市场上就必须要找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契合点。就目前的情况看, 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影响下, 服务业、第三产业将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大学生要想顺利实现就业, 就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眼光不能单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当前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多在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 那里正是更适合大学生历练的平台。

其次, 要面向基层。一方面基层是生产生活集聚的地方, 很多现实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去创造, 而且基层人才匮乏毕业生比较容易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 有利于大学生的尽快成长;另一方面由于基层现实条件比较差, 有利于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 促使人们去发奋努力改变现实, 既服务了现实又实现了自身价值, 成就了个人事业, 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将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总之, 自古英雄多磨难, 纨绔子弟少伟业。大学生要成就一番大事实现人生价值就要经受得起风雨的洗礼、磨难的雕琢。

第三, 就是要处理好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关系, 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体都是身心有机统一体, 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又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而只有精神的追求才是个体幸福的保障因此大学毕业生不可以为了物质需要而忘了精神追求, 而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现实择业的过程中目光要放的长远一些不能只被眼前利益诱惑, 应当明白生存只是手段, 发展才是目的, 切忌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草根组织的困境与出路 第6篇

关键词:草根组织,困境,出路

1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事实上限制草根组织的发展

1.1 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导致草根组织注册困难

在中国当前的政治环境下, 非政府组织注册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法律规定的寻找挂靠单位的问题即业内所谓的找“婆家”, 已经成为非政府设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草根组织由于找不到自己的“婆家”而不得不以企业的形式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 这就意味着该组织的非营利性特点受到了质疑, 即使该组织接受捐赠或捐助开展公益活动, 那么按照国家税收的规定仍需缴纳税款。

1.2 登记制度的不完善, 对公益性非政府组织的界定缺失

在《社团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这三个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后,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了重新登记, 增强了对非政府组织情况的掌握。但事实上近年来登记在册的新增非政府组织数量比实际存在的要少, 大量的草根非政府组织缺乏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

1.3 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中的限制性规定

目前大部分社会团体由政府发起, 所以限制竞争与规模的规定, 极大地降低了草根组织同类社团被批准的可能, 人为地造成了垄断, 限制了草根组织之间的竞争, 控制了草根组织的规模, 阻碍了草根组织的发展。

1.4 在法律和执法上受到排斥

由于草根组织在登记注册等方面受到限制, 导致许多草根组织未曾登记注册而开展活动, 这使得其遭受法律和执法层面的进一步排斥。

1.5 经济活动方面受到限制

草根组织在登记注册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得不到国家的财政支持, 从而丧失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 接受捐赠时也可能遭遇很多障碍。

2 国家加强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监管的原因

2.1 管理制度混乱

中国的草根组织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 在管理上存在两个极端如下。

(1) 组织管理者个人意志。

组织的重大决策基本上是由少数领导人决定。极少数草根组织由于各种原因, 更是由个别领导人独断专行, 缺乏责任机制。这些草根组织在发展过程中, 更容易为西方国家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所利用。

(2) “泛民主化”。

由于立足基层, 其组织制度不完善, 领导者往往自身水平不够, 缺乏权威性, 面对问题时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 影响组织效率。

2.2 组织之间缺乏合作, 组织之间相互对立

草根组织一般都以申请经费资助作为进行组织活动的前提条件, 而大量的草根组织聚集于社会关注的热门领域, 难免在向境内外申请相关经费时出现组织间的对立, 进而相互拆台、诋毁, 或者向境外组织提供额外服务。

2.3 资金运作不透明

“透明度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 绝大多数草根组织都没有做到财务透明, 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在中国的国情下, 一些社交类开销无法入账。 (2) 部分草根组织其建立的目标和宗旨不单纯。 (3) 国家对一部分资金 (主要是境外资金) 的监管。 (4) 草根组织的一些项目无法公开。

2.4 缺乏独立性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境外, 以致造成业内的说法是“中国的非政府组织靠国外养”。草根组织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 即政府购买服务, 企业和个人捐赠, 以及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服务性收入。草根组织的影响力有限, 能够获得政府购买服务的机会微乎其微, 而国内基金会还没有出现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助的苗头, 所以多数草根组织只能依赖境外资金生存。

“在国家安全方面, 由于很多国内的草根组织无法获得政府资助或是其他企业有力资助, 于是积极筹措海外资金, 频繁联络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来获取支持。外部势力便借机渗透、干预、操控国内草根组织, 进而干预甚至危害我国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失。”

3 解决的办法

3.1 草根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

(1) 从国内和国际经验看, 草根组织只有能更好地解决一些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满足政府、企业未能或不能满足的需求, 才能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才能真正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 草根组织要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 使政府真正了解草根组织活动的意图和目标, 逐步建立两者的信任关系, 明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职能关系, 理顺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创新两者之间的合作模式。

3.2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发挥草根组织的价值和积极作用, 向草根组织输血

(1) 政府职能转变实质上是要界定政府的功能, 合理划分政府权限。政府要改革其管理的方式, 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 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 只管那些由市场和非政府组织都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相关领域, 防止政府管理过宽过多, 给非政府组织以发展和生存的空间。政府定位要着眼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 注重宏观管理。 (2) 从政府和草根组织分别所代表和整合的利益层面上看, 两者之间不仅各有特殊性, 而且也存在着很多共性。

3.3 进一步加强对草根组织的管理和立法, 消除消极影响

(1) 管理方面政府要改进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方式, 解决双重领导问题, 确定草根组织的主管单位, 给予草根明确的社会身份, 是组织切实在政府的监管之下。同时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推动草根组织自身的民主科学管理。 (2) 立法方面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 政府一方面希望加强草根组织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而另一方面地方民政部门往往又无法可依, 其结果是管理混乱, 以致在某些领域一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控。因此, 当务之急是加快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立法进程, 使非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4 建立第三方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大学体育的困境与出路 第7篇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缓慢下降趋势。[1]2013年教育部体卫司司长王登峰教授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2]的报告, 在报告中, 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 分别从教育评价、办学条件和社会文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学校体育面临的困境。

从2000年实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分批、分点的逐步在实施。在该过程中, 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有困惑、有探索、有实践, 实施的效果各地各校尽有所不同。与此同时, 为了配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对高校体育业进行了改革。双管齐下, 但却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在该改革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在校大学生, 他们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持续的下降。因此, 我们不禁要问, 我们的体育怎么了?大学体育怎么了?

2 大学体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功能被弱化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3]可以看出, 大学体育的最基本功能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 但是现实的情况表明, 这些基本功能不仅没有得到体现, 而且出现了弱化。很多学者反而在提倡, 通过学校体育的教学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体育精神、培养团队精神等。试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2 课程实际地位低下

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低下, 是相对于其法律地位而言的。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法规等都不难看出, 大学体育的法律地位毋庸置疑。然而, 现实中发现, “拿”大学体育“不当回事”的高校不在少数。在相当一部分高校里, 且不说学校配备的体育场地、设施距离《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有多远, 单就大学体育教师而言, 已经在其他学科教师的眼里“低人一等”了:他们顶烈日、冒严寒上课, 拿到的课时费却是其他科目教师的打折价。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体育教师的不仅课时量大, 而且有科研任务, 致使部分教师经常出现的是“相同内容、相同教法”在不同班级间的重复, 长久以往, 不仅学生的兴趣不高, 老师也“疲”, 教学效果大大下降。

2.3 大学生的功利观与体育的务实性相矛盾

大学生经历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 由于改革实施的不同步和不确定, 致使大学生在入学时的体育基础良莠不齐, 两极分化明显, 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再加上大学生受网络信息和新兴项目的影响, 一部分学生盲目信任“减肥药物”、“保健品”等, 却不相信体育锻炼的效果, 不能够接受长期持续的体育锻炼, 导致大学生对大学体育的期望一降再降。此外,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为“上体育课”而“上体育课”, 要的是最后的考试及格、拿到学分, 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进行选项时, 学生问得最多的不是该项目的健身效果, 考虑的也不是自己的终身体育习惯, 而是“考试好过不好过”, 表现出了极强的功利性。但是任何一项体育项目的掌握和锻炼效果的体现, 都要求参与者必须踏踏实实地练习和坚持, 这与功利性的心理极为矛盾。

2.4 大学体育评价制度操作不力

在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中, 不管是并列式、阶段式, 还是一体化式、俱乐部式, 都存在着评价方面的不足之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 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 强化激励、发展功能, 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从该陈述中可以看出, 该评价制度很全面、很完整, 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却不够实用。因为, 大学体育的教师面对的学生太多太多, 要逐一对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评定, 实在是难度较大。因此,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 还是以技术动作的学习效果为主要评判标准, 这难免给“因体育基础差, 虽付出较大努力也不能够取得好成绩”的这类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2.5 大学体育缺少理论指导

大学体育面临的背景是:“时间短———每周2学时, 不能满足要求;基础差———12年中小学, 什么也没学会;已过时———身体素质敏感期已过;低兴趣———课程呆板、单调的烙印;非主流———大学学习以专业课为主;媒体控———手机、电脑等现代娱乐方式的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非常需要有效的理论指导。但是, 纵观全国的大学体育理论, 出现的形式要么是教材, 要么是大学体育相关研究的论文, 而且其针对性不强, 应用范围受局限。以教材为例, 有的是把适合于在大学体育中出现的体育项目简单的“拼凑”在一起, 而且每一个项目仅仅是该项目的简介, 从一定的角度看, 根本起不到教材应有的作用, 更不用说针对性了;有的教材是以单个的体育项目为主, 详细介绍, 包括其来源、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等等, 但是其在编纂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大学体育面临的这些状况, 更没有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说论文, 有关大学体育的研究论文, 大部分是在描述各地的大学体育现状, 从现状中提出问题, 也有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的相关研究, 但这些改革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以及师资等条件往往比较完备, 才有条件进行, 这对于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达不到的学校来讲, 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至于教学方法, 也有专家学者在进行研究, 翻过来掉过去的看, 无非是把一些其他学科所提到新的教学理论嫁接到大学体育的教学中, 但这些研究总像是在“隔靴搔痒”, 并不能给大学体育的教学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3 大学体育的出路

3.1 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

把体育作为初中升高中的科目, 但却不作为高中考大学的科目, 这不仅使体育在高中阶段的地位大大下降, 而且形成了体育在学生心目中的“负面影响”。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的指挥棒, 完全能够起到改变“体育”命运的作用。应该及时将体育纳入高考选拔体系, 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基础差的现状。2012年教育部等4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 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4]该说法的提出, 让体育进入高考成为了一种可能。刚性的“强迫”会促进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对于体育的参与程度加大, 从这一点来看结果是好的。但是, 关键的是考什么、如何考、何时考和谁来考是需要解决的问题。[5]

3.2 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乎着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关乎着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因此, 大学体育教师极其重要。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 (专业)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 实行同工同酬”, 因此, 大学体育教师要抛开后顾之忧, 全身心投入到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去。各高校也要提供各种条件, 让大学体育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学历深造等, 开展大学体育的教学研究活动, 以各种形式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3.3 大学体育需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为导向

2014年6月11日, 教育部以教体艺[2014]4号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该《标准》从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5部分对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给出了量化的标准, 这无疑使大学体育改革的有利平台。在该标准中, 不仅对高等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器材等提出了要求, 而且对大学体育开设的项目、体育课内容的设置等都提出了量化的标准, 并对高校课外体育的开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该文件的引导下, 大学体育有可参考的量化标准, 其改革也就有了目标, 关键是, 各高校要切实以该标准为依据, 认真贯彻实行。如果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做法, 大学体育就只能是原地踏步了。

3.4 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评估体系,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指导下, 认真研究, 建立合理、完善的高校体育评估体系, 并解决评估的时间、频率、评估的真实性、评估结果的公示及社会监督等制度问题, 切实体现评估的促建、促发展功能。只有保证评估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陷入现行教育制度中各种评估工作的形式主义怪圈。大学体育是高校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学完善的高校体育评估体系的引导下, 大学体育也必定能够改变现状。

摘要:通过分析认为, 现行大学体育存在着功能被弱化、课程实际地位低下、大学生的功利性与体育的务实性相矛盾、评价制度操作不力、缺少理论指导等方面的困境。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化解大学体育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体育,大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573.html.

[2]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8 (1) :1-7.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20040.htm?fr=aladdin.

[4]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537023.htm?fr=aladdin.

三教统筹的困境与出路 第8篇

一、三教统筹的困境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三教统筹的运作管理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不可否认,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思想上认识不足

一些地区的改革显得相对滞后,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领导班子对其认识不够, 由于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的周期长, 见效慢, 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许多的领导人对其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不愿尽心竭力的去发展。“三教统筹”实施的对象是农村学生和成人, 所以其实施与推广必须首先得到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的广泛认同。但是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处于被歧视的地位, 使得许多的学生和家长不愿在接受了教育之后依然保持农民的身份。

2、法律法规和体制的不健全也成为阻碍三教统筹顺利实施的障碍

虽然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规来规范和保证三教统筹的顺利实施, 但不可否认的是, 现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农村教育法, 特别是没有保障“三教统筹”顺利实施、推广的法律规定。从体制层面上来讲, 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的部门, 造成了谁都可以管, 谁都管不好的混乱局面。阻碍了三教统筹的顺利的发展。

3、办学条件比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保证三教统筹经费的筹措,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这些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造成了经费的严重短缺, 导致了无法改善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地的现状。教师的待遇不高, 仅有的优秀教师跳槽或转行, 使得很多地方的成人和职业教育甚至没有专业的教师, 只能由基础教育的教师或者是其他部门的技术人员兼任, 又造成了教育质量低下的状况。

4、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较好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机会可以激发人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但是, 在现实中却由于职业教育内容的陈旧, 教学方法的单一, 理论重于实践, 使人们学到的知识在现实应用中的价值不大, 既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也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这就使得人们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降低了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二、三教统筹的出路

1、加强领导,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首先要改变一些领导偏爱基础教育和急功近利的思想, 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纳入其业绩考核, 不仅可以使其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还可以从政策上逼迫其发展职业教育。其次, 加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的宣传。大部分的农民仍然固守着小富即安, 以及靠天吃饭的思想,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 不仅可以使领导认识到职业教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冲击这种靠天吃饭的思想。第三, 改变中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消除对农民的歧视, 使学生认识到不是只有升学一条路, 优化职业学校的生源。

2、采用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极大, 因此, 在实施三教统筹时必须要因地制宜, 选取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首先要杜绝跟风现象。其次, 要根据当地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办教育, 按需设教, 强化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第三, 采用灵活的办学形式。打破城乡分割, 使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可以服务于农村学员, 实行弹性学制, 取消招生年龄的限制, 对于一些短期培训, 可采用循环授课的方式, 扩大受教育的范围。

3、正确处理三教的关系

三类教育如同三个相互衔接的圆环, 三环交叉面积越适度, 它们的整体育人功能和效益就越好, 而交叉过度或不足都会削弱其功能和效益。因此, 三元交叉应当是有极限的, 不能无限制的扩大重合面。可以说“综合程度, 适宜为好”。

4、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师资力量

在经费投入方面首先应该突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 并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 要把新增的资金重点主要投向职业和成人教育。其次, 实行城市反哺农村, 国家可以考虑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每年城市向农村无偿转移支付一部分资金, 服务于农村教育。在师资方面, 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同时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5、完善法律制度, 推进体制改革

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并不能为三教统筹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上的保证, 因此, 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另一方面, 建议中央政府尽快解决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长期存在的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 完善领导体制, 理顺领导关系。同时, 改革校内管理体制, 增强办学效益, 推行教师聘任制、校长选举制、财务公开制等。

总之, 农村教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关系到所有农民切身利益的、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 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 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发展好农村职业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198-227.

[2]端木凡义, 王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困境与突破[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3]兰惠敏.论三教统筹困境的消除[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6) .

上一篇: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下一篇:图形制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