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业高校范文

2024-05-30

地方专业高校范文(精选12篇)

地方专业高校 第1篇

一、特色专业内涵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 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 培养的学生具备比一般专业人才有更突出的综合能力;有独立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较高社会声誉与较大社会影响, 能够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认可的专业。具体地说, 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 具有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等特征。

二、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 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 在取人之长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敢为人先, 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发现特色, 形成特色, 建设特色, 强化特色,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 优先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做到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 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 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 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2. 社会需求原则。

地方高校坚持适应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紧密关注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专业的发展动态,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创新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贯彻“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人新我特”的专业建设发展原则, 以专业方向建设为重心, 构筑和强化专业特色, 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优势稳定的专业群。

4. 校企合作原则。

地方高校要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合作, 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互相衔接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充分利用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 强化特色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度, 鼓励特色专业创办自己的经营实体。

四、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 注重开放办学, 丰富特色专业内涵。

要加强特色专业的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过程, 明晰质量标准, 严格质量控制。要加强对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研究, 形成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通力合作的有效机制, 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形成机制, 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扩大高校在地方建设中的影响力。

2. 深化特色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 减少陈旧内容。加强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 大力开展并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作用, 努力施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 使特色专业集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优秀教材等教学科研成果于一体。

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 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4. 强化特色专业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人、财、物投入,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特色专业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的建设, 使其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符合特色专业的有关标准, 充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5.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践教学。

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使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毕业生综合素质有比较优势。要建立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特色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选拔、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

五、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 2007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Ⅰ类特色专业。近几年来,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坚持走特色内涵发展道路, 在特色专业建设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建设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依托“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围绕培养复合型质量管理人才这一核心, 整合本校质量管理专科专业20年的办学经验和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所形成的优势, 构建了以能力为纽带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 建立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 成为“学科知识宽厚、专业技能精深、质量管理专长”的人才培养基地, 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2. 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H”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组成的模块化体系;以“专长”为核心, 按照“夯实基础、拓展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重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企业共建实习教学基地, 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 打造特色人才的培养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色专业点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形成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特色的管理科学方向专业人才。

3. 建设方案。

(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 以培养21世纪“博识、专长”人才为目标, 围绕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过程中, 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通过与企业、质量管理协会、机械类专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 共同研究课程计划, 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最终建立起校校、校企、学校—协会, 学校—政府合作的新型联合培养机制 (见图2) 。

专业培养方案以“H”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 深刻把握管理科学的应用性特点, 按照“拓宽基础, 强化实践,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的思路,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突出“既掌握科学管理又懂得工程技术的质量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 打破以知识递进逻辑为指导的传统课程体系, 构建以能力拓展、经验形成为核心的课程模块:通过设置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CAD等工程技术课程模块, 加强工程素质教育;设置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标准化工程、计量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质量管理课程模块, 落实特色专业教育;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ISO9000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见表1) 。

(2) 课程建设

一是改革课程结构。根据特色人才培养要求, 构建五大课程模块体系, 为实施“H”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五大课程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质量管理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

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内容精炼、观点新颖”的原则, 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 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 适时开设新课程。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 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软件或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 模拟生产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的情景, 缩小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活动之间的差距, 加强教与学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启动以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工程, 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名师培育, 努力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 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是衡量教师队伍优劣的标尺之一。本专业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注重以教风促学风, 通过建设具有优良职业素养的教学团队, 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是加强师资培养。第一, 实行“校校、校企、校所”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教师到著名的高等院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进修, 选送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协会进行工作实践, 顶岗锻炼;鼓励教师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接受培训和合作研究, 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第二,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战略, 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咨询师、质量工程师、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员的培训和考试, 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4)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将按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和评估要求, 建设由管理科学综合模拟实验室、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审核模拟实验室 (拟建) 、案例教学实验室 (拟建) 等构成的实验中心。逐步建成能适应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设备先进、多功能、高效益的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体系, 并努力把它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改革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们将围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培养创建三级实践教学基地, 构建多维实践拓展体系 (见图3) , 遴选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组成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常态机构。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咨询服务,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和各类职能证书培训等活动, 丰富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

[2]李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7) .

地方专业高校 第2篇

贺菊香

(湖南怀化学院广播物理与工程系,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正处在从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变革时期,广电部门特别是省级以下广电部门和西部地区缺少大批受过专业教育,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广电部门普遍存在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严重情况。本文主要探讨地方高校开办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工程广电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目前,“电力、电信、电视”“三电”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事业,既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广电网络正在普及到全国每一个乡村。截至2004年底,全国广播和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4.05%和95.29%[1]。我们要围绕广播影视的发展实际和技术前沿,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2]。1地方高校设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1.1 设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据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底的统计,到2004年初,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总长度超过380万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7000万户,全国大、中城市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卫星数字传输,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平台、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期间全国广电系统有“三项重点任务”、“一个支撑”和“一 1

个保障”。这“三项重点任务”包括:一是建立广播电视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安全播出和政令畅通;二是全面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是全面加快我国广播影视系统升级换代和结构优化。到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有条件的地区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2]。

“十一五”期间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播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一步加快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管理和队伍建设[3]。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广播电视事业,要把广播电视事业作为“阳光工程”来做,加快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尽快地实现“村村通,户户通”,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培养适应广电事业发展的素质高,技术好,敬业精神强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确保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质量,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确保我国信息产业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形成。因此,地方高校就肩负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

1.2 设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培养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中心任务,就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而言,目前在全国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本科的不多,开设时间较长的是原北京广播学院,在其它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中,基本上属于新增专业,如南京邮电大学、西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湖南省除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办有该专业的专科外,其它高校都没有开设广播电视工程全日制本科专业,仅仅从人才培养的数量来说,远远不能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

以我们湖南省怀化学院为例,我院在思考申报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前,对怀化市及怀化市周边地区的广播电视工程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结构、学历、职称及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据我们了解,在省级以下广播电视工程部门中,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学历偏低,他们95%

是省内广播电视学校和其它中等专业学校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仅怀化市而言,怀化市现有人口490万,下辖12个县、市、区,是国务院的“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就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而言,由于怀化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全区3400余个能够统计的村、寨(还有许多太偏僻而无法统计的小村、寨),就还有40% 的地方没有联通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待解决广播电视盲点问题,与怀化市相邻的广西、贵州、重庆等省市的一些地区,其地理条件、经济建设情况和怀化市基本相同,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就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仅怀化市广播电视局所属的怀化电广宽带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近10年的需求量为1200-1500名,而由于地域比较偏僻,地理结构比较复杂,经济相对落后,待遇不高等各种原因,造成引进外地人才困难,本地优秀人才也往往留不住。在怀化市广电行业现有的约1200余名正式职工中,广播电视工程方面的本科毕业生不到1%,市以下广播电视工程部门几乎没有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农村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条件复杂的地区,因为缺乏工程技术人员而不能建设传输网络,严重地影响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所以,广电部门对有学历、有技术、能够从事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非常需要和欢迎,因此,地方高校开设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这些地区的广电行业培养需要的技术人才,可以提高这些地区广播电视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稳定这些地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质量,进一步推动当地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符合地方高校“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服务当地,辐射周边”的人才服务方向。2地方高校开设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可行性

2.1 部分地方高校基本具备开设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属于电气信息类,地方高校如果开设有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基本上能够提供开设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所需的公共

课程教师队伍,能够提供工科应该开设的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的教师队伍,能够提供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师队伍。部分方向性课程的教师和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采取从毕业生中引进或在省、地(市)广电部门中选择有学历、有职称、业务素质好的人员调入或聘为兼职教师。

例如怀化学院现有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专业任课教师20人,其中有博士2人,硕士6人,本科生12人;有教授1人,湖南大学特聘客座教授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8人,讲师(含实验师)6人,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被《SCI》、《EI》收录6篇,一名教师被列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能够承担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教学任务,19门专业课程、6门学科平台课程、8门方向课程全部能够开出,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怀化学院还建立了与怀化电视台、怀化电视发射台、怀化广播电台和怀化电广宽带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四家广电部门的实习基地群,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校外场地。同时,还聘请了实习基地群中有学历、有职称、有教学能力的高级工程师任实践课程教师,可以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还计划在近两年里,从其它高校引进4-6名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对教师队伍进行补充和调整,争取在3-4年内建设一支比较优秀的师资队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2 有充足的生源和很好的就业前景

据2002年统计,全球的电视机户约10亿户,其中我国占3.2亿户[4]。当前,广播电视系统正处在从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变革时期,我们缺少大批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有素的职工、科技专家、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在省级以下广电部门,普遍存在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严重情况。

目前,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省级广电部门已经开始与地(市)、县广电部门联合成立宽带信息网络公司,共同开发广播电视产业,这些地区还需要一批有相应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宽带信息网络公司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这些地区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开办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目的,就是为

解决这些地区的广播电视行业人才匮乏服务,按百分之五的专业淘汰率和百分之五的自然淘汰率,仅怀化市在5-10年内,全市需要1200-1500名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空间。在招生方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与广播电视部门联合办学,招生规模不要太大,每年招收近100名学生即可。

综上所述,在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开办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地方高校服务广播电视部门,特别是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培养业务精、素质好的广播电视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江澄.对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年第6期

[2]张海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十一五”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和事业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6年第2期

[3]朱虹.广播影视业2005年综述和2006年展望[J].广播电视信息.2006年第1期

地方高校动漫专业双创教育探究 第3篇

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面的开展了高校教育改革,高校教育改革力度且呈现逐年加趋势。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师能力的全面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动漫产业作为国家扶植的朝阳产业,其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必须紧跟国家教育改革趋势。动漫专业的双创教育改革,能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人才综合素质,适应地区经济,乃至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需求。

一、双创教育概念

要进行双创教育改革,务必要明确“双创”的概念。如果在对双创的理解上过于偏颇,就会导致教育方向的不明确。

“双创”即是创新与创业。

创新是指在相关领域范围内,产生或创造能引发该领域变革与发展的新事物。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在相关领域范围内”,也就是说在学生本事的专业范围内。

创业是一个综合的实践活动。创业基于创新之上,是个人及团队具备热情、不畏困难,能把握机遇与机会,合理整合资源,为社会及个人创造物质及精神价值。

从以上对创新与创业的理解中,我们可以得知双创教育,它就是在学生教育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专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强劲,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地方高校动漫专业双创教育现状

(一)系统规范问题

地方高校动漫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系统规范各不一样。有的学校办学设备能力高、有的学校着相对较弱,形成各自为阵的状态。这样的实际状态,并不利于地方动漫专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大多地方高校的动漫专业,目前开展的双创教育,都是将创新创业作为教学补充,未能完全融入课堂教学,教学规范和考核标准上也都游走在传统教学规范之中。无法在区域范围内形成规范且统一的系统教育体系。

(二)师资力量问题

动漫教育一直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强调双创教育的当下,师资就更显得匮乏。

主要问题具体为专业教师的组成结构所造成。目前专业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由相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过渡到高校中参与教学,只有小部分教师经历过社会企业的历练。这样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双创教育的时候,教师无法担负起帮扶和指导作用。此外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也非常繁复,即使有经验的教师,在开展双创教育时,也时常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样的教学质量也未必能得出良好的教学结果。

教师组成问题看似容易解决,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动漫专业资深精英,他们在行业中,经验极其丰富,但是要让他们进入到教学环节,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来是非常不适应学校的管理机制;二来是待遇完全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要请到这些精英专业人士投入到教学中,是相当不易的。

(三)专业对口问题

随着双创教育的开展,各大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校园众创空间都随之建立。重点高校中也不乏学生的成功创新创业案例。但是绝大部分院校的双创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成果。更有甚者对创新创业理念理解不全面,学生控油一腔热情,盲目的投身到创业之中,根本脱离了自己的专业,也谈不上任何的创新,很多都是盲从。所以就造成了不少动漫专业的学生卖奶茶,影视专业的学生送快递,看似热火朝天的创业,实则是务必的尴尬窘境。

而且,学生极具热情的投入到所谓的创业中,面对当前的小利益,全然忽视了自身专业的建设和提高,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教师课堂的管理面临巨大的困难。并且,这样无专业技术依托,无创新可言的创业,其后续发展多半岌岌可危,学生最终将一无所获。

三、地方高校动漫专业双创教育完善方案

(一)系统规范

首先,确保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双创教育新机制,不能在各自为阵。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政府,要共同协作、共同完善,将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统一化,明确动漫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标要求。

其次,调整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双教育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和全国动漫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动漫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提高实训课程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忽视专业基础的培养。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是无法进行专业之创新,开展专业之创业。

再次,务必进行教学规范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双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考察,以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方式必须有新的考察机制来配套,陈旧的考核方式将无法检验教学成果。

然后,学生学分的设置也务必留有足够空间,针对于有实际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给予双创学分,灵活的鼓励机制,也能进一步促使有能力的学生暂开实践。

(二)师资力量

首先搭建更为自由的实践平台,除了学校本身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外,还需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实践基地。

其次,给予教师更多的帮助,辅助教师尽快提升双创教育能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课程,以及提供学习机会。教师本身都是学习能力较高的群体,只要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帮扶,平衡他们在传统教学检查和自身双创教育学习、双创教育指导之间的矛盾,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成长。

再次,双创教学的指导不能因为师资的缺乏,而继续像传统教学一样的开展大课堂和满堂灌。小课堂以及网络化的教学指导更为符合双创教学指导的实际情况。

然后,政府与企业全力辅助学校,为学校引介行业精英。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精英教学制度。

(三)专业对口

正确理解和开展双创教育,引导学生依托自身学科专业,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创业指导。对于建立在自身专业基础上的学生创新创业,要给予更多的扶持。学校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要共同为动漫专业学生建立资金支持和更为健全的政策保障体系。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第4篇

收录日期:2014年7月8日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部属院校相比, 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先天不足和后期积累的劣势, 特色策略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直接导致地方高校特色缺失、发展困难。因此, 如何加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 走内涵发展道路, 提高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品牌效果, 增强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 实现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内涵式发展的本质与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 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与内涵相对应的概念是外延。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 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 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 激发活力, 增强实力, 提高竞争力, 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 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对于高校而言, 外延式发展是以办学规模拓展和办学结构层次延伸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而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内涵式发展着重于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及特色的彰显等。

二、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1、特色专业设置趋同, 特色专业建设无特色。

受自身资源和条件的限制, 一些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设置中, 与重点院校相比, 专业趋同现象非常严重, 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专业名称, 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 没有认真考虑自身的资源、生源条件、师资经费支持等方面的差别, 没有实施差别化办学, 从学生培养方案到基本的课程体系设置都是参考一些重点院校的做法, 难以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没有长期的专业建设理念, 热衷于新上一些专业, 希望通过新特专业扩大招生, 但由于办学条件较差, 师资力量匮乏, 难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只是简单模仿别人, 劳而无功, 导致特色专业建设无特色。

2、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 特色专业办学理念落后。

对于一个特色专业来说, 必须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资源, 根据特色专业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进行明确定位。特色专业建设要在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上显示出自身特色, 要在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方面增加特色, 专业的特色和创新内容, 使特色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特色, 成为社会需求的特色型创新人才。然而,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特色专业, 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上趋同, 课程体系设置、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上趋同, 特色专业办学理念仍沿袭旧有的一般专业的办学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 办学理念创新不够, 特色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脱节, 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较差等, 已成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3、特色专业支撑体系不够, 特色专业缺乏发展后劲。

特色专业的发展, 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然而,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发展支撑体系仍然不够, 特色专业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特色专业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 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影响特色专业建设最为关键性的因素, 但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仍然不强, 高素质学科专业带头和骨干教师缺乏, 从而使得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 使专业建设水平难以提高;二是资源支撑不到位。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支撑, 但就现实情况来看, 大多数地方高校存在科研经费短缺、学校财力支持不够、教学设施有待提高和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 难以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三是制度建设落后。特色专业建设的推进, 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做保证,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很多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制度、教学管理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科研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等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三、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路径选择

1、坚持差别化办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专业特色。

坚持差别化办学,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地方高校获取自身竞争优势, 增强竞争力的源泉。因此, 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上, 必须坚持差别化办学, 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打造专业特色。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上:一是要确定专业特色。不同地方高校办学的内外条件不同, 专业建设的内涵也大为不同, 只要认真挖掘与培育, 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专业特色。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的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还要充分掌握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 寻找差异点, 然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 确定专业特色;二是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专业建设观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特色专业建设应革除过去陈旧保守的专业建设理念, 从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 致力于培育不可替代型特色专业人才。

2、强化特色专业教师队伍, 塑造特色专业优良师资。

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劣直接决定特色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当前,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必须强化专业教师队伍, 塑造优良师资:一是推进教学名师建设, 推动高职称、高学历、教学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二是积极建设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三是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 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四是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3、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组合, 因此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建立课程调节机制, 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淡化专业控制、突出专业特色, 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提高培养质量。一是改革课程设置。对以往的课程体系重新审视, 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 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养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组合出必要的适当的课程;二是教材建设。应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教材。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都要落实到教学质量上, 应集中资源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发挥示范和推动效应。

4、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拓宽资金渠道。

学校特色专业经费投入不是一个综合的一揽子计划, 要有所区别。对特色专业的保障要有清醒的认识, 地方高校在实际操作上, 要依据专业层次、专业类别、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建设绩效, 并根据特色专业建设任务进行特殊支持。此外, 地方高校还要转变陈旧的专业经费投入方式, 努力建设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经费投入, 灵活利用融资渠道, 广开财路, 开动积极性, 利用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 开拓创新, 用现代金融工具来为专业建设服务。

摘要:特色专业是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本文提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特色专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张子照, 朱晟利.谈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1.7.

[2]李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17.

地方专业高校 第5篇

摘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对广播电视学人才的需求,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进而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全程式培养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革新快,[1]而实践能力是评价媒体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地方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成为众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的通病。[2]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能有效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一、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全程式培养的内涵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应包括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对全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如果只是在某些课程中设置了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学生获得的实践能力必然是碎片式的,不能融会贯通,无法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要求。为了真正做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间断,根据学生从大学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渠道搭建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全程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程式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浅入深,从单一走向综合。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实验和实训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碎片化的、粗糙的。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对作业进行精心的加工和再创作,使其更加成熟、丰富,成为作品,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成为产品,最后根据市场的需求,使其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在“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中,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学校自办媒体: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专业化程度高、制播要求高,能接收的实习生数量非常有限。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媒介融合人才,学校先后创办了网络视频制作部、《守望报》和“择优网”三大学生实践平台,主要用于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学生的实践教学。三大实践平台分别着眼于不同的实践领域,《守望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主要培养学生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报纸排版等方面的能力。“校园新闻聚焦”主要培养学生视频新闻的策划、采访、拍摄、剪辑等能力,让学生能与电视台新闻栏目实现无缝对接。“择优网”则融合纸媒和电视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网络、手机的推送,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网络媒体的运维。

(二)广电节和记者节: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熔炉广播电视学专业每年举办广电文化艺术节和记者节活动,充分利用“两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实践能力。“两节”的所有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方向较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某一实践方向重点发展。“两节”让不同实践方向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展示。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彼此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发挥了各自的潜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通过“两节”提炼出一批富有价值的实践作品,成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熔炉。

(三)以赛促训: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推进器专业比赛是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学生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同台竞技,有利于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往往缺乏开阔的视野,“走出去”的学生通过现场比赛、观摩其他高校的优秀作品、与其他高校学生面对面交流,会受到很大的启发,相互取长补短,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专业比赛也有助于教师思考、定位实践教学,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效果。

(四)以作品代替论文的毕业设计: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传统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以论文为主。由于本科生专业理论素养还不高,缺乏对问题的独立分析能力,鲜有独到的见解,所以理论性过强的毕业论文缺少实际价值,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偏差。为提高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广播电视学专业应进行毕业论文改革,将微电影、新闻作品、三维动画、摄影作品等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最终提交的毕业设计材料包括作品成品、设计方案和设计脚本。小组完成的作品,要求每个成员按照分工的不同,撰写一份自己承担部分的工作思路和反思。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

为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实践活动导师制”和“两级主体、多种方式”评价体系。实验室通过“全天、定时、预约”三种形式向学生开放,通过实验室的三种开放形式,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锻炼。学校为每个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配备了两位实践导师,即校内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考试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采用考试、考查、实践活动、观察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欧黔.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5):90-93.

地方专业高校 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外语专业 社会服务

一、外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社会服务化

首先,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努力培养高素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其次,协调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实现学科调整与专业重构。充分研究和抓住市场,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面向社会需求办学。要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改造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更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层次及类型结构。关注和研究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这一外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社会服务化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外语教学就要对所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滞后进行改革,改变原来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内容讲解过细,一味的追求授课‘规范性’的状态,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想象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和社会服务化的方向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但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不等于要否定一切,那些仍然具有现实适用性的内容应予保留。对于外语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文学和语言学内容,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作区别性调整。如对语言研究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文学、语言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学的涵养,以及他们语言理论的水平,应该当作核心内容来加强。然而,对于实用型的外语专业学生来说,外贸和科技以及金融英语等则成为了他们学习和提高的主要方向。

總而言之,要确保复合型外语专业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分外语和社会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来考虑。外语教学要侧重语言技能训练,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确保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的外语基础。而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则要强调学生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尽可能用外语传授所选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融、科技和外贸等。与此同时,还应协调好外语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既做到理论素养的提升,又做到实践能力的加强,从而更有利于外语专业学生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创造最大可能的价值。

二、增强外语专业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语言理论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者应被看作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是学习的主体。知识对社会的有用性离不开大学生主观意识的努力和自身自觉内化的过程。就大学生主观方面来说,充分认识优化知识结构的必要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个大学生要学有所成,必须具备完备而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现代许多学科的发展已是相互交叉渗透、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多渠道、多学科的互补与促进,才能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其次,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要通过大脑的加工,使知识融会贯通,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统一的认知识系统,而不是把学来的知识简单的拼凑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能力的提升。

外语学科中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因此外语学科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其他学科学生应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外,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有实际使用外语的能力。当代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在掌握外语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应用能力。因此,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坚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任务型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培养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使知识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内化过程,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

三、拓展高校外语专业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

拓展高校的教育功能。从传统意义上讲,高校的教育功能时间上局限于本、专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空间上局限于校园之内,对象上局限于特定年龄层。因而,必须拓展教育功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对象的局限性,在时间上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空间上大力发展网络及远程教育形式,对象上面向社会各年龄层次的求学者,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各种外语或与外语相关的岗位培训、资格培训、技能培训和提高培训等,努力提高广大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的英语素质和能力。如:面向社区推广进行跨文化教育培训、面向经济、文化等领域所进行的各种科技英语和金融英语培训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应根据自身优势,在专业建设中不断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本文系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社会服务途径的探索》研究成果,编号:11162。

参考文献:

[1]罗世平.也谈 21 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

[2]任炜堂.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

地方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综合改革探析 第7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

知识经济的发展, 给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 会计规则和方法的变动越来越快, 对会计人员的适应性、灵活性, 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会计的空间扩展越来越广阔,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全面、多样。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 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地方本科高校会计教育作为培养地方经济未来会计专业人才最主要的基地, 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 使会计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会计职业对他们的要求,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必须提供各项专业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目前地方本科高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高校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缺乏统一性

目前, 我国对各层次的会计教育目标缺乏准确和统一的界定。以地方性本科高校为例, 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于这一目标, 教育界已经提出了许多问题。但从目前国内地方本科高校的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上看, 不同学校可谓是“百花齐放”。有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有的是培养“会计师人才”, 有的是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 还有的是培养“财务管理人才”, 五花八门, 让人眼花缭乱。从而看出, 部分高校对会计本科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还缺乏认真、科学的研究。

2.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照本宣科, 学生机械接受, 教师不停的“喂”知识给学生, 学生被动的“填”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进行的, 双方缺乏互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容易扼杀学生的自主性,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好奇心, 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获得相应学分, 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 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没有创新观念, 没有创造力, 缺乏高素质。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 知识的传授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但是知识传授不能代替能力培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 但是现行会计教学方式对理论知识传授比较偏重, 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例如,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阐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知识, 但却很少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方法使用、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与分析, 而这恰恰是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3. 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合理性

目前会计专业四年大约有四十多门课程, 其中包括不能缩减课时的政治类、数学类、计算机类、外语类课程, 其他都是与会计有关的理论与实务课程, 对经济学、金融类、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等方面知识涉及较少。而在实际工作中, 除了工业和商业类企业会计, 还有其他行业会计。例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行业会计。然而在已有的课程结构中,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都很少涉及其他行业财务会计课程及相关理论课程, 或者虽开设但课时很少。这种情况与社会人才需求明显不符。作为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应该是集会计、经济、税务、金融、营销、管理及有关法律等知识于一身的人士,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胜任会计工作, 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 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充分发挥会计岗位的作用。

4. 教材内容不统一, 缺乏规范性

目前高校所使用的会计教材, 均由各校自由选购, 版本各不相同, 内容深浅、宽窄不一, 尤其是内容陈旧, 跟不上新准则以及财政部修订内容的步伐, 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获取会计理论及相关法规最新内容。同时, 教材的名称混乱, 容易引起歧义, 如以下几个教材名称实际上反映内容是一样的, 例《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会计基础》《会计初级理论》 等等, 其实核心内容一致, 但很多时候会导致认知混乱;再如同样一门课程, 如 《中级财务会计》, 各院校选用的教材版本亦各不相同, 内容也有差别, 有的内容涵盖会计中级考试全部内容, 有的只涉及企业常规会计业务处理, 而不包括特殊业务会计处理, (例如合并会计报表等) , 不统一不规范的教材使不同的学校学生获取的知识量是不一样的。

5. 缺乏实践条件, 学生实务能力差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实践, 没有做过实际会计工作。大多数教师对理论研究较多而对会计实务问题关注不够。另一方面, 由于资金和专业就业特点限制, 部分地方性高校缺乏进行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高等财经院校的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是有一定的指标要求的。目前, 多数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室, 但是企业实习实践条件不足。由于会计资料属于商业机密, 社会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接纳会计学生进行会计实习, 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真正的会计业务。所以有些高校会计学生在校四年的大学学习, 基本上没有到企业真正进行过会计实际业务操作, 这导致很多会计毕业生缺少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由于教材的局限性, 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标准的业务类型, 只能给出很少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而经济活动中原始业务内容繁多, 处理起来较为复杂, 对学生而言, 无法做到与实际接轨, 影响其将来就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会计学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少, 有的甚至能站在会计学科研究的前沿, 但会计实践教育却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最终形成学校式的教学方式, 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6. 考试机制死板, 不能全面考核学生能力

目前多数学校仍是书面考试制度, 学生为考而学, 教学为教而教, 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其特点是“重理论, 轻实务, 重期末, 轻平时, 重记忆, 清理解”, 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 无法真正衡量学生的整体素质, 导致“高分低能”现象频出。这种状况偏离教育目标, 导致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和名次, 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地方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议

1. 注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 应当借鉴国内外经验, 结合时代特点, 并立足于地方经济实际情况。针对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 地方本科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通才基础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即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 能满足会计职业界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迅猛扩张、更新, 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 会计学科也在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信息学科知识、管理学科知识等, 因此, 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知识面广、思维更为开阔的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级人才。今后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是企业会计界, 本科教育更应立足于培养具有较高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 改革会计教学模式

新型的会计教学方法应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题”的转变, 以“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要组成部分, 在授课方面, 教师应以学生的知识需求为依托,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 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开展互动、参与、合作式的教学活动。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在教案中合理加入实物的图片、视频、实例等, 增强教材的生动性, 增加知识的丰富性, 把经济业务活动用视频、动画或情景展现出来。例如, 把一项业务的发生从原始凭证的取得, 记账凭证的编制, 账簿的登记, 结账, 把一个会计主体某一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影片等方式演示出来。这样可以使会计教学具有立体感, 让原本机械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进而提高知识的吸收程度。

3. 提升任职教师的会计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 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是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由于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 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向社会单位提供会计服务, 让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工作, 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会计教师进行相关社会调查, 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具体形式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 既可以由学校集体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相关工作部门, 调研熟悉会计业务产生的生产经营环境, 财务管理流程与制度、业务处理流程等。也可以针对当前会计教育改革的热点和会计教学研究中的关键点, 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分析研讨等活动, 从实际企业工作中取得实践资料, 完善和充实到教学中, 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效果。使学生接收到最新的知识与信息, 学到贴合实际的专业技能, 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4. 实时更新并规范教材内容

国家应规范本科会计教育类教材内容, 保持教材名称一致。由于与会计相关的制度、法规不断出台或修订, 会计教材内容也必须适时更新, 符合最新规定。教师也可参考每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用书和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这类考试用书的内容与最新的会计、财务、金融、税收、证券等相关法规、制度结合紧密, 而且每年更新。

5.重视会计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没有足够的实验、实训教学, 会计专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业务处理流程。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应提供足够的实验室场所, 保证足够的软件资源, 建立实习基地, 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也应该和一些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教学, 定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通过企业实习, 让学生参与实际会计工作, 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6.构建多层次的科学考核体系

改革考核方式应该从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评分制度等各个方面全面改进和完善。首先优化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内容, 而是应该增加与企业实际业务相关的内容, 或是前沿知识问题。其次, 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 而是采用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案例研讨分析报告、上机演示操作等其他考试方式, 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提出创新观点, 可以设置开放式答案。再次, 完善评分机制。应注重过程考核, 使成绩结构多样化。例如, 可以采取层次性的过程考核体系。即采用考勤、平时成绩、实务操作与理论知识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知识笔试50%, 实务操作20%, 课堂研讨和互动10%, 平时考勤5%和案例作业5%, 课程论文10%) , 并可进行课外成绩加分, 例如取得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可加分。具体如下:

地方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综合改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不仅仅需要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也更需要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配合, 更需要相关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只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遵循科学发展观, 切实做好会计专业综合改革,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级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泽荣, 赵洁.关于高校会计本科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 .

地方专业高校 第8篇

双语教学在全国各高校蓬勃发展有其必然的原因。首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处理手段网络化的形势下, 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重视并强调双语教学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其次, 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升级, 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 还是思维的工具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它可以对学生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再次, 双语教学同时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双语教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创造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 满足社会对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要求 (吴平, 2007:38) 。

“人才的需求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 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李彬, 2006:70) 。在广西, 地方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迫切需要适应这一发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这对广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语教学方面, 笔者认为, 地方经济的发展赋予了地方高校双语教学, 尤其是财经专业的双语教学新的特点。本文将从人才需求和学生需求两方面入手, 研究高校双语教学在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尤其着重于财经类课程双语教学在本地区的特殊背景———即东盟架构下的发展。本文综合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高校双语教学、地方经济状况及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特点, 以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等开展了调查研究。

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其人才需求的独特性。广西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它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是中国的南大门, 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 是中国与东南亚惟一有海陆交界的省区, 优于只有陆地边界的云南, 也优于只有海上边界的海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广西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 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和枢纽, 成为中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和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 成为沟通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的物流中心, 成为中国与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 (黎琳、王友保, 2008:124) 。

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与东盟各国合作的过程中, 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了很多外来转移的产业, 各类外资、合资企业纷纷落户广西, 这就需要大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通用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推出的《2007广西人才开发目录》中提出, 目前全区各地特别是北海、南宁、桂林、崇左和防城港, 对具有小语种翻译能力, 同时熟知东盟国家管理政策的高校毕业生有大量需求, 这种人才被称之为“东盟型”人才 (http:/www.gxrs.gov.cn/9997) 。2008年度人才开发目录特别提出:“我区在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外经外贸、会展、涉外旅游和东南亚小语种等外向型人才也渐受青睐。”如果能掌握一定的外语, 又熟悉外贸业务, 这样的人才会“俏”遍广西。另外, 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 又熟悉当地的法律金融知识, 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香饽饽”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80114/) 。

综上所述, 北部湾地区需要既精通外语, 又有多专业技能的人才。对于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而言, 我们要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财、经、贸人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外语主要是指英语, 而从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广西的经济发展对外语能力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 东南亚语言能力也纳入了双语能力的培养方向。但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企业对“东盟型”人才的“外语”要求, 并没有削弱对英语能力的需求, 因为目前英语毕竟是国际语言, 比如许多贸易文件还是用英语来完成的。综合以上因素, 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广西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应该以英语为基础, 增加东南亚语言这个“东盟”特色。从一定程度上说, 我们要打造的是“三语”人才。

三、新形势下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

地区经济的发展形势对东南亚双语人才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的需求也不容忽视。笔者对本地某财经学院2005、2006级本、专科正在上双语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问卷180份, 收回有效问卷141份, 涉及贸易和营销等经济类专业课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东盟经济圈的发展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学生对双语课的需求, 以及双语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涉及前两项。我们希望问卷结果能为以下几个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在东盟经济发展的框架下,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如何?除中英双语之外, 是否可以增加东南亚语言的双语课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什么样的模式更合理?我们认为, 问卷调查的结果将对本地区财经类学科双语教学的改革提供实证性的论据。

经过对数据进行统计, 我们发现:61.7%的学生认为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提高了本地区对外语的要求;57.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课程;63.8%的学生认为在本地区双语课除中英双语外有必要增加其他东南亚国家语言。总的看来, 大多数学生意识到了地方经济发展对外语的需求提高了;并且, 多数人认为在广西除了英语, 还有必要学习一门东南亚语言。关于教学模式, 问卷把以下四种模式组织在同一个题中, 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选择。结果显示:有29.8%的学生认为在有基础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东南亚语言替代英语来上双语课, 访谈时这部分学生表示: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会说壮话。由于这个第一语言与泰语或越南语等东南亚语言有较高的相近度, 对他们而言学习和使用这几种语言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而且他们也很希望语言与专业的结合能提高就业的机会。有29.8%的学生认为应保持中英双语, 但是增加东南亚语言选修 (限选) 课程;还有24.1%的学生希望保持中英双语, 自行选修东南亚语言。访谈发现, 在这两部分学生看来, 英语始终是一门通用的语言,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能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 而东南亚语言只需要达到日常交际的目的就可以了。只有10.6%的学生赞成大三上完双语课 (中英双语) 后, 大四时学校能提供到东南亚国家学习语言的机会, 访谈时选择这个模式的学生表示, 家庭经济情况允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总而言之, 学生对于东南亚语言学习模式的选择跟他们的语言水平、学习动机、家庭经济因素等有关系。

四、对本地财经类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在广西财经类专业的双语教学已经具备了改革的必然和必要条件, 无论是从社会环境来看, 还是学生本身, 学生都需要具备东南亚语言能力。双语教学模式应该打破中英双语的单一模式, 向东南亚双语的多元模式发展。课题组结合调查结果, 对具体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提出以下建议:

双语教学的成效要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 首先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在这方面, 作为财经院校, 在开设双语课程之前首先应该做好社会需求调查, 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需要双语人才的专业来开设双语课程。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 对贸易、金融、营销、法律等专业在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其次, 双语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需求灵活设置。我们认为限选的方式是比较灵活的, 有壮话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在有一定的东南亚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接受东南亚语的双语课程;其他学生可以接受传统中英双语教学, 辅修东南亚语言;到目的语国家留学则可以向所有此类学生开放。另外, 根据实际需求情况, 我们建议选修贸易、营销等专业的双语课程的学生具备壮语基础, 这将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最大限度地学习并发挥双语能力。

五、结语

地方财经类高校肩负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重任,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 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更应顺时而变, 双语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广西具备优厚的地缘优势, 无论是从东南亚国家请入双语教师, 还是将学生送往目的语国家, 都极为便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大潮, 加强双语教学改革, 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本文作者对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了调研, 并利用问卷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广西的双语教学应具备“东南亚”特色, 双语教学应随着形势的发展从中英双语的单一模式向中英、东南亚双语的多元模式发展。本文还就双语教学的具体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广西地方高校,财经专业,双语教学,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2007年广西人才开发目录.广西人事人才网, http://www.gxrs.gov.cn/9997/.

[2]广西新闻网.解读《2008广西人才开发目录》预测人才需求.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80114/newgx47808964-1352219.shtml.

[3]黎琳, 王友保.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北部湾发展战略下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 2008, (4) :124-188.

[4]李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5) :70-74.

地方专业高校 第9篇

留学归国人才作为外智引进的对象之一, 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然而, 作为地方院校, 相对处于人才竞争的劣势地位, 如何才能对引进的这些留学人才合理地使用, 充分发挥其潜能, 使有限的留学人才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潜力, 更好地为地方高校服务呢?笔者从地方院校角度出发, 阐述教师留学经历与其专业发展的关系, 力求从更广阔的视野作深层次探索与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地方高校:本研究主要是指地处非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普通本科院校, 这些学校存在这样一些类似特征:教师 (特别是优秀教师) 难以引进;大学底子薄, 高水平教师极少, 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学科和学术梯队;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氛围不够浓;科研成果不显著;受传统的地方观念束缚, 不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本研究所选用的研究范围就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T) 。因此, 与研究性大学或地处省会城市的高校相比, 这种学校教师的留学经历及其对学校和教师本人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留学教师:本研究所选取的是连续在国 (境) 外交流学习达6个月以上的教师。研究对象除了在国外拿到学位回国的教师, 还包括在国 (境) 外交流学习、作访问研究等类型的教师。研究对象的一次交流学习 (访问) 时间都在6个月以上。

专业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服务工作时, 经过独立自主、相互协作的活动, 引导自我反省与理解, 最终提高教学、研究及服务等专业技能。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本研究的“专业发展”特别强调了对高校留学教师的职业定位、教学、科研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展的分析。

二、地方高校教师出国留学现状

高校长期以来的任务是为当地的初、中等教育培养师资, 在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上受到较大约束, 导致办学理念开放性不足、学科发展不平衡、学校的教学色彩和地方意识浓厚, 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相比, 师资队伍的本土化意识较强, 而国际化程度明显不足。

以笔者所在的T大学为例, 目前全校专任教师642人, 从2003年起派出的留学教师为11人, 仅占专任教师的1.7%。其中生命科学专业7人, 占留学教师人数的64%, 物理专业1人, 中文专业1人, 土木工程专业1人, 计算机专业1人, 占全校总专业的36%;11人中教授职称7人, 副教授职称2人, 讲师职称2人, 均为学科骨干或中青年教师骨干;50岁以上4人, 40—50岁5人, 35岁以下2人;男教师9人, 占总人数的82%, 女教师仅2人。

三、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化

(一) 职业定位

有关研究表明, 海外留学人员在决定是否回国时, 除了将出国前后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比较外, 更多考虑的是对未来前途的预测。陈昌贵在2001—2002年对4299名留学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时, 发现出国交流对留学人员的个人收益非常显著。最突出的方面是内在形式的个人收益, 其中个人的“观念的更新”最重要, 其次是“外语水平”、“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信息获取和鉴别能力”等。的确, 留学不但提高了留学人员的外语水平, 更重要的是扩充了个人视野。因此, 留学教师的职业服务面应该更广泛了。

通过访谈, 笔者发现, 11人均认为国内更有利于专业发展。经济待遇固然是职业选择的一个因素, 却不是最重要的, 专业发展和家庭亲情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对职业现状的调查中, 有5人对自己职业现状满意, 2人不是很满意, 4人感觉跟出国前没什么变化。最让受访者感到困惑的是人际关系和身处的环境。在回国前他们往往对自己未来职业期望很高, 但是回国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他们流露出对职业现状的失望, 包括单位凝聚力、集体的荣誉感, 以及对师德的担忧。

(二) 教育者角色

被访谈的11位教师, 其中6位获得过或大或小的荣誉。他们认为, 大学教师应该用心学习, 耐心教导, 细心研究, 方能称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奥斯本 (Osborn) 认为:“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必然是感情性的, 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外的大学教学更注重师师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被访者5就认为:“我介绍了外面的一些理念, 比较新, 学生很喜欢听, 师生之间的交流做得比较好……”

但是, 从国外获得的教学内容如何和国内的教学环境相结合, 却是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被访者2就认为:“国外大学的课程, 好多是没有教科书的, 只有参考书, 我尝试给学生讲授自己全部知道的, 全力以赴, 但学生更注重考试成绩, 对我讲授的好像不感兴趣……”

陈昌贵在其调查的归国人员中发现, 在教学方面, 归国学者都能将在国外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中。然而, 大学教师的教学不只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艺术, 若要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变化有效传授给学生, 还需一个过程。留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确有比较丰富的素材, 但是, 他们是否在教学方面获得学生认可, 获得教师的赞同,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表现力。大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实际, 因材施教。

(三) 研究者角色

11个被访者都认为相较于出国前, 他们研究的大方向没有变化, 但是研究的问题变得更广阔、深远了。陈昌贵在调查中发现, 归国人员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科研成果, 回国后开拓出了大量新的研究方向, 促进了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7名教授经过国外专门研究能力的培养, 回到原岗位科研成果斐然, 发展态势良好;2名副教授也都申请了国家和省的项目, 正朝教授方向努力;2名讲师虽没有申请到省的项目, 成果不多, 但也为研究而努力。这些留学教师在工作中给自己都设立了更高的奋斗目标, 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努力成为学习的榜样。他们深知, 即使有了留学经历, 若没有更新知识的理念, 没有奋斗目标, 留学教师照样是无源的死水。

四、结论

1.地方高校留学教师数量少, 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7大领域中, 如T大学就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 而地方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派出去的人少之又少, 比如中文、外语、教育等优势专业 (仅有2人) 。

2.地方高校教师留学经历确实会对其专业发展产生一定正面影响。大部分留学教师在回国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勾画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蓝图, 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用于教学中,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也能独当一面, 受到单位的称赞和重视。当然,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表现力, 总体来说, 高职称的教师各方面受益更大, 理科教师发展更好。

3.全面、系统地总结地方所属高校, 在公派出国留学特别是通过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方式进行师资培养方面取得的诸多经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促进地方所属高校师资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昌贵, 粟莉.中国留学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

[2]陈学飞等著.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留学效益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8.

[3][加]许美德;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1.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研究 第10篇

有人认为是生源质量或就业市场饱和等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而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上存在着不足。照搬独立音乐、艺术院校以往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及适应性,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综合以上特点,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授课内容应该以本地域和文化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综合院校定位、社会需求、生源实际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从市场对音乐文化人才需求的角度上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培养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要忽视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如何将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表演专业的教育体系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

地方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引入,是对地域民俗文化传承及发展的需要。保护、挖掘、研究再加传承发展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做为地方高校更是责无旁贷。就人才培养而言,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引入向学生们传达了艺术的本然:源于生活,表现生活。这也能使学生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专业学习兴趣得以提升。

二、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引入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现实和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现状,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之中是有着现实意义及合理性的。根据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身特点。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大纲制定、课程开设等方面勇于实践。

(一)地方传统音乐特色课程进入常规教学

湖南城市学院地处湘中古城益阳,本地传承古老的湖湘文化,同时也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湖南花鼓戏发源地,是公认的“花鼓戏窝子”。湖南花鼓音乐文化民间资源丰富。大量的优秀传统作品需要传承,与时俱进的改编、发展。

为适应湖南省推进文化大改革、大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更多更好地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湖南花鼓音乐艺术承载人才,音乐学院结合自己实际,将本地方的传统音乐资源系统化地纳入常规教学。为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能力基础课程、专业能力核心课程、专业能力任选课程。并在这三类课程中都加入了与地方传统音乐相关的授课内容。例如:在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必修中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地方传统音乐常识及欣赏,特别是湖湘传统音乐名曲名段赏析及演唱。这门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基础必修课程,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会演唱地方传统音乐名段。这门课程是所有地方传统音乐特色课程的基础。只有会听会唱了才能真正了解传统音乐,走近地方曲艺。

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地方传统音乐课程,如:声乐表演方向,开设《舞台表演与创编》,本课程是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地方花鼓演唱水平,系统地学习传统花鼓音乐主要唱腔和舞台表演形式而开设。器乐表演方向,开设《器乐合奏》,这门课程是针对民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在排练中加入地方传统音乐的合奏和伴奏,课程能够让学生熟悉花鼓的经典曲牌,以乐队合奏的方式体会地方传统音乐的风格特点。专业能力任选课课程中开设了《益阳地方音乐》、《湖湘传统音乐》,两课程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地方传统音乐认知的理论水平。

除以上课程设置之外,音乐学院还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添了若干个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且分散于学生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及艺术实践之中。如:艺术观摩、艺术采风、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音乐会等,要求学生必须亲身参与地方传统音乐的挖掘、传承、排练、演出实践。并且将期末考试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汇报演出就是该年度的专业考试形式。

(二)编写相关地方音乐课程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参考及依据,没有实用性的高水平教材,教学活动往往就容易流于形式。因此编写地方传统音乐课程教材是必要和急需的。

学院地方传统音乐研究团队和本地知名音乐传承者对当地音乐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再创造,编写了一系列高水品的学术著作及实践教材。如唐海燕教授编写的《益阳地方音乐》一书。因地制宜编写地方传统音乐课程教材是奠定地方传统音乐引入地方综合高校音乐表演课程的基础。

(三)构建高水平的教学与研究平台,积极开展相关地方传统音乐研讨

由于传统的院校音乐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沿袭问题,大部分地方高校师资知识结构中并不具备与本地传统音乐相关联的知识储备。也就是说让地方传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之中,首先是要在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培养和挖掘具有地方传统音乐素养,具备系统的地方传统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及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师资。

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音乐学院从自身找突破,不断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梯队和科研团队的建设。成立了“益阳花鼓戏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校级创新团队、“湖南城市学院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所”、“湖南城市音乐研究基地”,经常组织专家团队研讨。如在今年4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和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朱咏北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春福教授就“湖南花鼓戏音乐文化”来音乐学院进行调研。音乐学院特邀原益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谭兆龙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家、益阳市音协副主席吴解元老师,益阳花鼓剧团团长段固良来院交流讲座,这些举措对进一步弘扬湖南花鼓音乐文化,提高学院师资花鼓戏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将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是区别于传统院校式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无论是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促进,还是完善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提升音乐教育、教学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并以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之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更新为例,探讨如何将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体系之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促进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开拓特色办学之路。

地方专业高校 第11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 实践教学 四维一体

冷静地审视当今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潜藏了若干的危机:新闻专业定位不准,办学模糊;教育缺乏特色,质量令人担忧。当前新闻教育泡沫化十分明显,传统新闻人才的培养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因此,如何培养特色鲜明的“新闻人才”,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途径就成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地方高校,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为适应市场需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从2003年开始实行“2+2”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又进行了调整,改为“1.5+2.5”模式,即前一年半打通专业教学,后两年半专业教学。但是这种课程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改革的要求?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就业和发展潜力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理论学术探讨来准确寻找出本专业的市场定位,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强能力,有着浓厚的人文功底的应用型特色人才。

为此,本研究从历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调查入手,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他们对新闻学专业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评价,以此探索新闻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1、样本概况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面向新闻学专业2002—2007级五个年级的毕业生展开了调查。根据掌握的毕业生情况,我们共计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复率为30%,有效答卷120份,样本数据真实有效。

在被调查的120份数据中,男生的比例是59.2%,女生的比例是40.8%。按照我们的认识,男生和女生对新闻学专业的兴趣以及认识等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趋于差异化比例的样本有利于说明这个问题。

毕业生的学历水平显示本科学历占72.5%,硕士及以上占27.5%。毕业生分布在安徽、浙江、上海等13个省份,说明近些年学生就业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排在前三位的是安徽、上海和浙江,分别占到67.5%、3.6%和3.4%。

2、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趋势明显

目前,受个人兴趣、主观愿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已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但仍有所侧重。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专业毕业生目前仍在新闻媒体工作的占53.3%,曾经在新闻媒体行业工作的占19.2%。从没在媒体工作的占到27.5%。通过调查发现,新闻媒体行业还是一个相对受欢迎的行业。这说明学以致用的观点还是被认可的。进一步通过对没在媒体就业的同学访谈发现近年来新闻专业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就业的观念也有所淡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因其较稳定和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理性,在强调个人意愿的同时,也开始接受多元化的选择;在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3、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实力,所占比例均为69.2%,其次是面试技巧,占44.2%。而学习成绩和各类专业证书并不十分重要(详见表1)。除此之外,在选其他的21.7%的毕业生中认为人际关系、情商、个性等因素也很重要。

这说明毕业生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最被工作单位看重的,工作单位最看重的是学生通过实习实践、社团活动而具备的专业技能。这都提醒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在学习期间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更好就业奠定基础。

二、毕业生对在校时专业学习的看法

1、对专业的应用性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占34.2%的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学习对就业帮助性不大,33.3%的毕业生则认为专业学习对职业帮助较大,能用到7-8成。而在问到哪些专业学习对工作有帮助时,学生普遍反映专业实习最具有帮助性,占到75.8%,新闻传播实验课程以及学校的实践活动也提供了帮助。

在社会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媒体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调查中3.3%的人认为知识无用),他们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大学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工作吗?这种把高等教育功利化,为就业而读书的观念不利于社会发展。不能把教育等同于投资,不能以有用无用这样的简单价值标准来判断读书的价值。

2、专业课程重要性评价

毕业生普遍认为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新闻评论、报纸编辑等)最有价值,其次是学院提供的新闻传播大类必修课程(比如广告学概论、大众传播)。这说明现有的课程体系设计还是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同。可以看出,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最为毕业生看重。

3、新闻学专业教育模式评价

被调查者认为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践环节过少”,认同这一点的同学占到81.7%。其次的问题是“老师缺少媒体从业经验,教学与实践脱节”,占到59.2%,再就是“教材内容陈旧,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占到50%。在访谈中同学也反映“缺少与同类院校的实践交流和专业沟通”、“老师的社会职务太少,社会影响力有待提高”、“与国外高校接触较少老师教学面较窄”、“大课堂教授效果差,缺少论文指导课与职业规划引导课程。对学生的心理管理欠缺,组织的实践、活动少、学习氛围较薄”。

这反映了专业培养模式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少。教学和实践是大学教育中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不能撇开实践教学说理论教学更重要,也不能撇开理论教学说实践教学更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教学不实践,就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学到方法而不知怎样去运用。这反映出大学实践课程相当的重要,新闻学专业的老师也应该成为教学和媒体实践经验都具备的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新闻专业“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创品牌,办特色”。要培养有特色鲜明的新闻人才,还应该重新理解“人才”观念,调整培养目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人才培养上,当前的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区分度不够。用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的话说:“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①

因此,办好地方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首先是要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新闻专业教育与媒体行业的无缝对接。

安徽大学新闻专业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而“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能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方位的新闻实践教学体系,是根据专业应用性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其将课堂教学同课外实践、教学目标与职业需求相结合。

“四维”包括课堂案例式实践教学、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模拟媒体”仿真式实践教学、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

1、课堂案例式实践教学

每天都有大量新闻资讯在不断验证或者挑战我们的新闻理论,从案例中总结新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当下新闻专业教材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脱节的不足。在这样的参与式讨论以及评论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例的形式总结出来,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考、独立分析、信息共享、学生的主动性大为增强。

2、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

教师布置新闻实践项目,通过“下达项目任务——学生分组实践——项目小结——教师点评”四个环节来完成。在项目组实战式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创新的精心和乐趣,培养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新闻采写课,从选题到实际制作,让学生自己完成,做到人人动手做新闻节目。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产品如相机、手机的视频采集功能,初步了解和熟悉新闻节目生产流程中的前期采访工作,利用各种编辑软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不但训练其应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模拟媒体”仿真式实践教学

媒体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必会波及到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认为:“在媒体融合趋势下,需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的记者编辑。”②而地方高校按照办校方针可能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出优秀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为主要培养目标。

因此,以院系为平台,老师辅导,学生为主体,创建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学生按照媒体运作流程进行校内的模拟实训,他们自主管理媒体的运作,自行采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媒体需要的新闻内容。通过模拟媒体的仿真式实训,学生可以了解媒体运作流程,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4、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

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是课程训练的向外拓展,是将课堂设在媒体,这既可以包括校内的杂志、报纸、广播、网络、电视等实践平台,更应该包括校外社会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学生到媒体实习,按照媒体要求采写新闻作品或者按照企业要求做宣传策划,这都能让学生及早接触社会,更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闻教育家谢六逸先生曾说:“新闻学不能单在理论方面去探求,也不能完全偏重于应用。如果只顾到理论,就要犯不切实用的毛病,反之,也易流于低级趣味,而不能尽报纸的职责。”③强调实践的训练,同样也是当代新闻教育的一大特色。“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能够改变以往新闻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地方高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方法,逐步达到“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理论化”的理想教学模式。

【本文为2010年度安徽大学新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码:TS12141】

参考文献

①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2009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

②③蔡雯:《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05(5):45-49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

地方专业高校 第12篇

(1) 学生是否能接受双语教学?他们对双语教学的认知情况怎样?

(2) 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如何实施?

(3) 学生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4) 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改进?

(5) 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何建议?

我们选择2004级和2005级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他们填写问卷的时间都是入学第5个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 均已接受相同的3门双语课教学。这样选取调查样本的好处是, 样本条件相似, 便于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共发放问卷81份, 收回81份。虽然问卷数量不多, 但是从收回的问卷看, 学生参与填写问卷的热情较高, 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建议, 问卷质量较高。从回收的问卷可统计出, 被调查学生66%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其中15%还通过了六级考试, 34%虽未通过四级但已达到学校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没有学生低于学校外语教学基本要求。他们对自己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描述是阅读能力较强, 写作能力和听力一般, 说的能力比较欠缺。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我们设计了3个小问题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分别是“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双语教学是否应该稳步增加”和“每周用于双语课程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统计结果显示, 86%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 且88%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稳步增加。对于课外学习时间, 51%学生表示每周学习双语课程的时间超过2小时, 每周花半小时和一小时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0%和29%, 10%学生课后没有投入时间来学习, 而据学生在座谈会上反映, 他们课后学习时间远远不止2小时。综合这三个小问题,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该专业绝大多数学生赞成实施双语教学, 并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稳步增加, 他们课下花了很多时间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上。

2. 教学效果

问卷中有3个小问题可以反映教学效果, 分别是“您觉得自己能否适应所开设的双语教学课?”、“您觉得采用双语教学后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和“学完双语教学课程后, 您的收获是什么?[可多选]”。对于第一个小问题, 8%学生表示一直能够适应双语课, 83%学生认为自己“开始不适应, 慢慢适应”, 9%学生认为自己一直不适应双语教学。对于双语课堂教学效果, 5%学生表示“听不懂、不想听”, 54%学生表示“想听、能听懂”, 41%学生想听而听不懂。对于双语教学的收获,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双语教学给他们带来了收获, 仅10%学生认为带来了学习的负面影响并产生厌学情绪。61%的个案百分比认为提高了外语水平, 59%的个案百分比认为“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39%的个案百分比认为“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 开阔了国际视野”。综合上述调查可知, 我们的双语教学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 仍有近半数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想听而听不懂, 他们希望双语教师加强学习,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自身双语教学水平, 让更多学生听懂双语课。

3.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

基于对教育部双语教学文件的理解, 我们将本科双语教学的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要提高外语使用水平, 进而开拓国际视野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我们设计多选题“您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来考察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情况。认为双语教学是为了“A.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B.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C.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和“D.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6%、61%、37%和32%, 同时选ABCD的百分比仅为17%, 认为双语教学仅仅是为了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的占到了20%。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误将双语课与英语课等同, 甚至有44%学生不清楚双语教学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 这提醒我们, 需大力加强对双语教学的宣传, 双语教师的授课也应强调学生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4. 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最大困难

对于“您觉得学习双语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统计结果显示, 选择“听力”、“词汇量”、“口语表达”、“阅读速度”和“时间或精力不够”的个案百分比分别是15%、64%、27%、47%和32%。由此得知, 词汇量是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障碍, 由于教学资料中生词太多, 导致阅读速度很慢, 查阅生词花费了大量时间, 获取知识的效率很低。

5.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建议

双语课程的开设:从统计结果看, 72%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而24%学生认为任何课程都可以进行双语教学, 仅有4%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关于双语课程的开设学期, 学生对于哪个学期开设双语课态度并不统一, 四个选项的支持率差别不大, 其中“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的支持率分别为24%、39%、12%和22%。关于开设频率, 64%学生认为每个学期开设一门双语课比较合适, 认为“每年一门”、“两年一门”和“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7%、2%和17%。

作业与考试形式:对于双语课程的考试, 96%学生认为试卷应该用英文命题, 27%学生赞成用英文答题, 20%学生反对英文答题, 他们认为英文答题会大大阻碍他们表达专业知识, 他们担心出现题目会解但用英文表达不出的情况, 而49%学生认为应该允许自由选择中英文来答题, 这样不会影响其表达。对于平时作业, 尽管英文答题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由于可借助英文词典等工具, 所以88%学生表示可接受用英文答题, 他们还认为, 通过用英文完成平时作业, 可大大提高英语使用能力。

教材: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双语课程应注重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教育理念, 而且, 国外教材由浅入深地描述, 比较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统计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引进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 只有10%学生建议采用国内编写的外文教材或讲义, 而值得注意的是, 42%学生认为在采用原版教材的同时应配有中文注释的导读本。

双语调查的启示

针对以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 国内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时机已成熟

自从教育部出台文件号召全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在我国的不断拓展, 国内双语教学不断升温, 双语教学已经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 他们表现出学习国际先进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强烈渴望, 这说明在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的时机已经成熟。

2. 加强双语教学目标的宣传

从调查可知, 被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并不一致, 有近半数学生不知道双语教学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 甚至有两成学生认为双语课是为了学习英语知识。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这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双语教学是借助英语学习国外先进知识与技能, 英语是工具, 基本目标是专业知识的提升, 副产品是开拓国际视野、领会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3. 解决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中的困难

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遇到了很大困难, 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的瓶颈在于英语知识的缺乏, 主要体现在专业词汇的缺乏和使用英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上。我们的解决方法是, 双语教师在课前将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和四级以上词汇的英汉注释发给学生, 这样不但可以统一对专业术语的翻译, 也可以减少学生查阅词典的时间, 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对于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欠缺, 我们认为应该在大学英语及专业英语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先行解决, 我们建议, 将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及双语课程的教学结合成一个单独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课的教学应解决双语课程需要的词汇量及英语应用能力, 包括听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常用的专业词汇, 这样可为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而双语课的学习则可巩固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所学知识, 三者相辅相成, 不但可以解决以往大学英语教学实效低的问题, 还有助于双语教学成功实施。

4. 双语课程如何开设

从调查分析可知, 双语课程在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情况下开设效率更高些, 各学校并不需要对双语课的开设学期一刀切, 可视本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决定开设学期。重要的是, 不要让双语课变成让学生学习英语生词的课。如果双语教材中有一半以上的生词, 则此双语教学效率必然低下。从调查结果看, 具备四级水平的大学生接受双语教学要容易些。

另外, 据学生在座谈会上反映, 他们在大学一年级要学习高等数学及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 这两门课程课时多, 学分重, 课后作业也多, 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 而且, 学习压力也很大。他们希望在此阶段开设的双语课不要过多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

5. 对双语教师的建议

虽然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开展的双语教学取得了学生的认可, 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 学生认为双语教师不但要口语发音标准, 还要专业水平高, 要能熟练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所以, 双语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 使更多学生能接受双语课。

另外, 学生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譬如, 应注重双语课堂师生互动, 多倾听学生意见, 多考察学习效果等, 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摘要:为了解双语教学效果, 探索双语教学的成功模式, 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及认知情况、教学效果、学习双语课程的困难、双语课程的开设等问题, 为双语教学研究者提供第一手材料, 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调查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韩丽.区域性理工科院校双语教学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6.

[2]刘晓盈.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的问卷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08, 11

上一篇:小学安全下一篇:体育舞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