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基础范文

2024-08-19

框架基础范文(精选10篇)

框架基础 第1篇

1 计算模型的建立

1.1 计算实例

某6层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层高均为3.6 m,房屋总高度为21.6 m,房屋柱、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Ⅱ类,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构件尺寸:柱为500 m×500 m,梁为250 m×500 m,楼板厚为120 mm,采用C30混凝土。

1.2 计算模型的确定

1)梁柱单元。本模型梁柱采用线单元,本单元是一种可用于承受拉、压、弯、扭的单轴受力单元,这种单元在每个节点上有6个自由度,x,y,z三个方向的线位移和绕x,y,z三个轴的角位移。需要输入的数值有截面尺寸,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在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上部变形很小,所以梁柱和楼板均采用弹性分析,单元弹性模量输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板单元。楼板采用Shell单元,Shell单元既具有弯曲能力,又具有膜力,可以承受平面内荷载和法向荷载。本单元每个节点具有6个自由度:沿节点坐标系x,y,z方向的平动和沿节点坐标系x,y,z轴的转动。

3)隔震单元。隔震支座采用橡胶支座,SAP2000里带有滞回橡胶隔震器(Rubber Isolator)连接单元。利用其可以模拟橡胶隔震支座。其属性如下:U1方向垂直(轴向)刚度为1.8×109 N/m;U2方向(线性)有效刚度为1.2×106 N/m;有效阻尼为0;初始抗剪刚度为1.8×107 N/m;抗剪屈服力为1.8×105 N;屈服刚度初始刚度比为0.1。

1.3 隔震支座的选型和布置

布置隔震层橡胶隔震支座时,考虑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的竖向平均压应力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出现拉应力。先初步布置橡胶隔震支座,经计算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及时对支座位置进行调整。

2 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本文采用埃尔森特罗(El-Centrol)地震记录,它是典型的二,三类场地的地震记录,特征周期为0.3 s~0.4 s,加速度峰值达到0.341g,记录时间长度为10 s,根据规范要求时程分析时地面加速度峰值需要调整。因为选用地震记录时要注意使其加速度峰值与抗震规范中基本烈度的相应值协调。根据本地区处于8度区,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而选择的地震波的峰值为341.7 m/s2,为利用该地震波的波形需进行规一化,即用El-Centrol波的最大值除以全地震波,再乘以本题的峰值,其比例系数计算式为:

表1是采用基础隔震和未采用隔震的结构周期对比,从中可以看出采用基础隔震以后,结构的周期明显增大,大约增加了90%。

图1是在抗震设防烈度下,基础隔震体系顶层楼盖和底层楼面的位移时程曲线,虚线为底层位移。从图1可以看出,底层楼面与顶层楼盖的位移时程反应基本是同波形,同相位。因此,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上部结构基本上为整体水平平动。在多遇地震下,基础固定与基础隔震结构顶层达到最大位移时,各层的位移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当顶层达到最大位移时,基础隔震体系底层位移较大,但顶层相对于底层的位移却非常小。另外从图3可以看出,隔震结构下大震破坏程度与非隔震结构下小震破坏程度相近,从而把大震不倒变成了大震不坏,使结构更加安全。同时也可以看出结构的薄弱层在第2层和第3层,这为研究建筑物的构造设计提供了参考。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见图4,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宜低于0.25,且隔震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不得低于非隔震结构在6度设防时的总水平地震作用。经计算本算例减震系数为0.3,根据抗震规范此结构设计时可把减震效果降低1度考虑。

3 结语

1)用SAP2000可以很好的进行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的非线性分析。2)本文对某6层框架隔震和非隔震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结构的主震型表现为上部结构的整体水平平动,变形集中在隔震层。铅芯橡胶隔震垫能很好地消耗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3)通过计算表明,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自振周期,避开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减少发生共振的可能性。4)通过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层间剪力的比较,可以得到降低设防烈度的具体数值,减少上部结构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摘要: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某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基础隔震与基础固定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基础隔震与基础固定在同一地震输入下的反应,讨论了两种结构模型的位移、加速度、层间变位角和层间剪力。

关键词:框架结构,基础隔震,地震反应

参考文献

框架基础 第2篇

所以这回就以一种直播的方式展现出来,由于产品团队正在努力的进行着设计,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基础的架构和代码,等产品设计完成准备开工后在把我们的需求、原型、设计图等等的东西写上来看看,大家也就能够彻底的明白我们想要做的是个什么东西了。

第一篇文章就简单的写一下我所准备好的项目基本框架,也就是说每个包里面放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之类的,然后后续几天在未开发之前来一一介绍里面的一些主要的类,先看看截图:

1.hb.hbwb

这个包大家应该一眼就看出来了,放Activity的,别的东西不放。

2.hb.hbwb.finals

系统需要用到的一些常量,分开存放到不同的类中。

3.hb.hbwb.model

读取数据的层,由Activity调用,去请求tools下的工具,并返回需要的数据给前台。BaseModel类是一个写好的父类,以后的Model都继承他,主要是一些公用的属性方法之类的,

4.hb.hbwb.model.beans

很明显是放bean的地方,BaseBean和BaseModel一样,我们的所有数据都有可能会返回两个字段:state和error_message,也就是状态和错误信息,这里就把这两个字段放在了BaseBean中,将来的所有Bean全部继承它。

5.hb.hbwb.tools

各种功能的处理类,比如DBTool就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XMLTool是处理提交请求获取XML数据的功能,具体的内容会在接下来的几篇日志中写一写。

目前的基础框架就是这样准备的,将来开始开发后可能也会增加一些别的包用来放SAX的处理之类的东西。现在这些功能都已经测试完了,Tools中的类都是前一版本中使用过的,不过这次进行了部分优化,同时也写了一些注释,争取这套框架能够成为比较统一好用的一套,在开发后续的pad版本时还可以继续使用。

==============================================================================

提高:1.这样分布是否合理?

2.是否具有扩展性?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服务创新新框架 第3篇

摘 要:当今企业的愿望是将企业实施的策略运用在服务创新的前沿中。在此研究中,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结合资源与能力理论,了解它们将如何影响服务创新。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资源、关系及能力,是影响服务创新的三个因素。本研究旨在说明:通过我们服务创新框架理论基础的企业,如何通过动态服务能力框架开发自己的服务创新,并促进服务创新。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动态服务能力;价值共创;服务创新

1.框架研究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和服务创新的理论,创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米勒和Shamsie的分类方法,将资源分成两种主要类型的资源(产权为基础的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资源)。这两种主要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亚型(1)基于产权的资源,包括“离散”和“系统性”的资源.(2)基于知识的资源包括“功能性”和“组织”的资源。

2.资源

在服务行业中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资源。Cho和Yu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以电信技术行业为视角,分析了科技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竞争优势。他们发现电影公司内部的特性,比如说技术指导,研发经验影响了科技发展战略。为了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客户的满意度,IT相关的资源,如IT技术技能,通用信息技术,IT开支,知识共享,灵活的IT基础架构和服务氛围作为非IT能力的实证研究的生命和保险业。因为相比于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参与程度,服务行业有所不同,所研究的资源也应不同。人力相关资源是推动服务创新的重要资源。我们借鉴米勒和Shamsie在电影界的工作,审视服务创新。在此基础上,服务行业的资源使用划分主要有两个标准:(1)人的独立相关;(2)受保护的程度。是允许资源通过产权或知识来保护。

2.1关系的能力

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于企业操纵资源的能力以及共同创造价值的能力。普拉哈拉德与拉马斯瓦米介绍,企业可以在产品和服务的创建过程中,整合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他们认为,客户已经演变成一个体验式服务的客户。DCF的研究强调了公司的能力,这种能力允许其从事与外部资源共同创作活动。同样,希佩尔认为,创新的关键因素是网络和企业外部行为者的联盟。在一个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能够看到价值创造关系会使企业获得商业机会,因为价值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企业的网络,通过结合企业的现有能力,然后在创造新的价值后,提高创造能力,从而能创造更高的价值。此外,这样的价值共同创造都可能产生更高的创新,更好的效益以及更多的创新产品。

在业务关系,利用资源基本逻辑是通过维护如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一个企业通过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变得在开发,设计和交付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更胜一筹。因此,从企业的外部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因此,在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动关系的影响。在该公司的价值创造中利用关系的能力可能会积极推动创新。

2.2动态服务能力

有三个动态服务能力连接不同资源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这三个动态服务能力即动态整合能力,动态侦察能力形象化能力和动态汲取能力。这些过程的早期概念被描述为激励机制一旦嵌入公司,学习过程是不必要的。

综上所述,基于属性的和基于知识的资源基础是VRIN龙头企业在静态环境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是一个过程,其中整合,重新配置,或提取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可使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们建议:

命题1:基于属性的资源与关系功能的结合将表现出很强的综合,侦察形象化及汲取动态服务能力。

命题2: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与能力的结合关系将表现出很强的综合,侦察形象化和汲取动态服务能力。

2.3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就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服务创新为用户提供以前没有能实现的新颖服务,这种服务在以前由于技术等限制因素不能提供,现在因突破了限制而能提供。

从经济角度看,服务创新是指通过非物质制造手段所进行的增加有形或无形“产品”之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从技术角度看,服务创新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软技术的创新活动。从社会角度看,服务创新是创造和开发人类自身价值,提高和完善生存质量,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活动。因此,服务创新通过满足物质需求、精神和心理需求,并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从方法论角度看,服务创新是指开发一切有利于创造附加价值的新方法、新途径的活动。

3.结论

回到最初研究的问题,我们推断,可识别和可衡量的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今后研究如何影响服务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点。我们的框架是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在动态服务能力的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前将资源和关系的能力结合运用到服务创新中并检验其效果。在面向服务的经济中,企业必须寻求服务创新并开发独特的资源和外部关系,使他们通过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创新过程的一体化,综合,侦查能力形象化以及汲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服务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框架提出了在评估服务创新过程中,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相关理论。这个框架的主张是可以通过三个不同的進程理解动态服务功能是如何运作的,这是在它们所在的公司和行业特定情势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我们认为,通过观察,测量和测试来构建理论的主体。这个过程可以作为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衍生出来的理论新框架。

虽然我们的研究可能是相关的各类服务创新,它适用最容易向企业提供以技术为导向的服务,如电信业,云托管提供商公司和IT咨询公司。究其原因,因为我们讨论的重点是管理能力,操作资源以及整合外部资源能力。因此,我们的框架可能并不适用于他们的初始阶段或小型初创企业。我们的研究表明,我们需要基于公司当前的资源,外部资源以及几个动态能力来生成更好的服务创新。如果这个研究框架采用的是不同类型的服务创新,也将会产生大量的知识。由于不同的技术效率的发展,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追求创新。有证据表明,当今是一个服务型经济,当他们认真考虑创新服务,企业就能获取竞争优势。管理者可以有效地使用我们的框架来处理服务创新事件。我们相信,我们的框架能够指导企业拒绝低效率的服务创新,并建议如何实施服务创新。(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 平先秉.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30-433.doi:10.3969/j.issn.1009-4458.2005.04.150.

[2] 吴晓波,徐松屹,苗文斌.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评述[J].中外社会科学,2006,(02):18-25.doi:10.3969/j.issn.1000-4777.2006.02.003.

[3] 邬文兵.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理论、模式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3-137.

[4] Winter S.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991-995.

[5] 徐锐,李垣.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培育[J].情报杂志,2006,(03):89-91.doi:10.3969/j.issn.1002-1965.2006.03.034.

[6] 马歇尔,朱志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谈遂宁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框架 第4篇

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整体生存状态堪忧:城市无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城市功能和结构不相匹配、城市社会及基础设施服务不完善,导致城市特色风貌丧失。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探索,寻找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方案。2011年年初,遂宁市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打破二元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出了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围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见图1),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刚性界限,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各级社会服务,从而形成规模适度、功能健全、分工合理、合作紧密、相互依赖、和谐共生的网络化组团城市。

1 城市概况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属川中丘陵地区,是四川省成渝城镇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域面积5 325 km2,总人口387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6 km2,人口62万人。近年来,遂宁市深入挖掘和传承观音民俗文化,大力实施“五创联动”和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先后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12张国家级城市名片,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处于成渝经济区中间节点的遂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构建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拥有“两山三水拥一城”的山水城市格局、深厚的观音民俗文化和宜居的城市组团结构三大特色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因城市规模急剧扩展,带来的大地景观文化破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失衡、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走廊大量丧失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必然成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2 遂宁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探讨

2.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概念

生态基础设施是一个将城市的大尺度自然山水格局、城郊保护地、农田、林地、城市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系统整合为一体的绿色网络[1]。构建基本途径包括土地适应性和景观安全格局方法,都是立足于本土的深入调查分析,实现适应土地和土地之上各种自然、人文历史过程的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不仅关注开放空间的休闲、视觉质量,还关注水资源管理、乡土动植物、绿色交通、乡土遗产、环境教育、案卷防护等综合功能,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图2所示)。

2.2 六大生态基础设施系统

2.2.1 城市水系统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遂宁城市水系统面临三大问题:

1)雨洪调蓄功能降低,建成区阻断山洪径流与涪江的横向联系通道,涪江洪水威胁不容忽视;

2)水质净化功能降低,存在一定程度的面源和点源污染;

3)水源保障脆弱,饮用水源单一,渠河水质保障系统脆弱,难以应对突发事情。通过优化雨洪调蓄功能,最大化滞留雨洪水,可有效缓解洪涝灾害,实现雨洪水的有效利用,改善受纳水质,增加水质自净能力。规划操作策略,可以采取保留自然分洪廊道,避让洪泛区;保留和疏通山洪径流与涪江的横向联系通道;利用现有坑塘湿地在郊区建立层级湿地系统,并对主要河流设立汇前植被缓冲区,对暴雨径流进行滞蓄和净化;净化上游滞蓄+中游设立水源保护区+下游疏导等措施。

2.2.2 生物栖息地系统

生物栖息地是区域生态基础设施重要的基础资源。遂宁市生物栖息地系统呈破碎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低,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景观高度人工化,异质化程度较低;

2)生态系统脆弱,受大面积城市开发干扰,使景观呈现破碎化的趋势,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通过维护城市生态基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保障其不被城市化所吞噬,从而为城市提供多种生物服务功能,形成可持续的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通过确定和保护城郊关键性的栖息地和生态资源,划定刚性生态控制线,明确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廊道,建立连续的生物栖息地网络,保护高产农田不被城市发展所侵占。

2.2.3 灾害防护体系

灾后防护重点是解决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及高压走廊防护等问题。遂宁地处川中丘陵地区存在危岩、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高压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穿越城市也对市民安全存在隐患。通过合理的用地规划选址、涵养水源、设置隔离带,降低灾害破坏程度,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通过对滑坡、崩塌和危岩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避让,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采取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对城市高压走廊、高速路、铁路系统进行必要的防护隔离划定防护隔离带。

2.2.4 休闲游憩体系

广德寺风景区、灵泉寺风景区、涪江及渠河滨水带状公园绿地是遂宁城区休闲游憩资源的核心资源。目前,现状城区公园绿地数量方面基本满足,但空间布局结构及整体系统性方面不尽合理。通过对休闲游憩服务GIS进行可达性分析,反映出部分稠密片区公园绿地可达范围覆盖明显不足,空间分布方面,城南、城北及凤台片区周边绿地分布亟待改善。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在可达范围未覆盖的地区新增公园绿地,重视社区级公园绿地系统建设;挖掘以山水景观、乡土农林景观为主的休闲游憩资源,优化整合资源分布空间,利用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串联城区休闲游憩资源,建成中心城区慢行系统。

2.2.5 乡土遗产系统

遂宁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两处国家级、三处省级和四处市级文保单位,这些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其将是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下,遂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较大问题,譬如“古代十二景”“九宫十八庙”等城市乡土特色景观损毁殆尽,对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形式化,新建建筑没有体现地域特征。通过对乡土遗产资源分布、评价和空间整合,建立系统的乡土遗产体验网络,保留城市记忆,强化城市空间的历史内涵。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在规划中挖掘并整合城市记忆资源,构建体现城市发展历程的乡土文化遗产资源系统。同时,以老城区为核心,以古驿道等重要街道为纽带,链接城区点状系统资源,结合城市绿道建设,建立完整、连续的乡土遗产体验网络。

2.2.6 视觉感知系统

人的视觉感知系统是城市意象的形成关键因素。遂宁部分城市建设破坏了自然景观界面,特别是涪江两岸区域城市天际线控制不到位,致使视觉体验质量下降,城市视觉景观形象同质化趋势明显,地域特色丧失。通过维持并提升城市的视觉体验质量,强化城市形象的地域特色。规划操作策略方面,可以划分不同级别的视觉敏感区,确定视觉敏感区域,实行分级控制;建立关键性景观要素间的空间联系,对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性保护和利用;维护具有遂宁特色的视觉体验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3 结语

随着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从水、生物栖息地、灾害防护、休闲游憩、乡土遗产和视觉感知六方面入手构建安全、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将对于未来遂宁城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摘要:通过研究遂宁生态基础设施现状,从水、生物栖息、灾害防护、休闲游憩、乡土遗产和视觉感知六方面探讨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定位下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以期对未来遂宁城市规划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参考文献

框架基础 第5篇

2.1区内环境: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其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晚,20世纪90年代,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城市的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相继完成了本行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21世纪的今天,南宁、柳州、桂林列入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城市,在这三个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全区社会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围绕政府网的建设,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懈骶咛厣?男畔⒒?ㄉ琛H绫焙J械?quot;数字北海”项目,百色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防城港市的“港口信息化项目”、玉林市的“有线电视宽带网工程”等,以及全国第一套应急联动系统――南宁市社嵊?绷??低常?11)的初步建成,都为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预计到,全广西将铺设光纤约4.8万公里,每千人拥有计算机50台,互联网普及率达8%以上,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50亿元,占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

2.2广西测绘局内环境:

国家测绘部门投资2.56亿启动“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建设,简称“大专项”建设。

广西测绘局在国家测绘局和区政府的支持下,于8月正式立项(总投资2700万元),目前已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体系、空间定位综合服务体系、广西数字化基地大楼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广西测绘局已建成主干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装备了若干台企业级服务器、海量的磁盘阵列、磁带库、图形工作站、高档微机、大型彩色扫描仪、大幅面绘图仪等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库软件ORACLE,GIS软件ARCGIS、Geostar、MapInfo、ERDA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扫描矢量化系统等软件。通过大专项的建设,还锻炼出一批精通3S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测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1. 基础地理信息生产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

目前,广西测绘局已具备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年生产规模如下表所示 :

数据类型

年生产能力(幅)

数据库存储(GB)

1:1万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

1600

1600幅×45MB/幅=72

1:1万DEM (数字高程模型)

1600

1600幅×5MB/幅=8

1:1万DLG (数字线划地图)

880

880幅×4.5MB/幅=4

1:1万DRG (数字栅格地图)

1000

1000幅×5MB/幅=5

遥感影像数据

按1米分辨率计算,500幅×100MB/幅=50GB

注:按广西“十五”计划,需8~才能更新测绘完成全广西1:1万地图。

3. 建设原则和关键技术

3.1建设原则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要贯彻“需求牵引、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阶段发展、面向应用、共建共享”的方针,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普及应用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应用促进发展。

3.2关键技术

海量数据库存储技术:目前,单是按覆盖广西的4D(DLG、DEM、DOM、DRG)测绘产品的数据量计算,就达到了TB级,如何采用关系数据库(如ORACLE)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将是今后几年内的研究热点。

?菘焖倩袢∈侄危喝绾纬浞掷??S技术及其集成,快速获取信息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宽带网络:利用高速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三维模型是数字城市表现的主要形式。

知识产权问题:模拟测绘产品版权问题较好解决。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制度外,还需在技术上研究加密手段。

空间数据库更新与版本管理: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定期更新数据,保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数据更新后,历史数据仍须保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确保有效数据能长期保存,又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4.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4.1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数据标准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标准国家尚未出台,必须加快基础地理信息各类标准的制定,完善各种数据库的建设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保密标准,加快制定基础地理信息的产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应用标准等。

4.2广西省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

按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负责1:100万、1:25万和1:5万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服务和更新。省级政府部门负责1:1万、1:5000比例尺甚至更大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服务和更新工作。其中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将是“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核心和基础。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如图所示:

4.3实施一批地理空间信息重点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领域,为共享“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资源,应当把应用开发的重点放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国土、海洋、地矿等)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同时作为广西测绘局与区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建设的延伸扩展,更要充分利用“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资源,结合西部大开发政府急于掌握的信息,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积极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注重反映广西自然资源、经济两方面的信息。

4.4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地理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测绘部门多年来生产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它们在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公益性、基础性的作用,但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应用,需要政府及各行业的通力合作。共建共享是避免重复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措施,是“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方面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如广西各地方土地部门有独立的一套地籍图,规划部门有地形图,房产部门有房产图,每个部门都是投入巨资测绘、数字化,标准都不统一。实际上只要政府牵头协调,各地测绘一套基础地形图,每个部门在其基础上再采集各行业关注的要素(称之为三图合一)。这样的结果是大大节约了经费,却实现了各取所需,同时由于数据标准的统一,各行业能共享、交换成果。

要实现共建共享,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地理空间信息政府协调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测绘部门的作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交换数据;二要研究制定共建共享的法规政策,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户的权利和义务、有偿使用等问题;三是测绘部门要在信息共建共享中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四个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主动为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提供服务,主动为广西重大基础设施提供服务,主动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为推进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4.5建设基于WEB GIS的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

“数字广西”网站(www.DigitalGX.com)作为广西测绘局的宣传阵地及元数据发布窗口,应加强地理空间信息网站建设和网上地图的开发,探索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模式,以适应网络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网上地图的迫切需求。

5. 极待解决的问题:

5.1政策方面的问题

去年广西制定的《广西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并没有完整地将“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列入其中。广西的信息产业在20全年的总产值为28.6亿元,仅占全区GDP的千分之二,在全国排22位,在西部地区排第5位。可以看出,广西的信息化总量还较低。基于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重要性和其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建议由区计委统一协调,广西测绘局负责具体实施,各部门共同组成广西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加快制定“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规划工作。

5.2人才缺乏、财力支撑不足的问题:

测绘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这是目前的尴尬现状。主要的原因是财力投入的不足。

“数据是血液”,没有了数据的“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就是个空架子,其他行业的信息化也就没有了与地理空间相对应的承载体。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是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目前,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6. 结束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广西测绘局向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应用开发的窗口和国家空间信息交换网络的省级主节点,基本具备?quot;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应发挥”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为我区信息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满建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讨会情况报告》

2、广西区测绘局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广西单位工程方案设计》

3、刘金长 《建设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4、广西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5、秦晓东等《”数字贵阳"建设的研究》

中国智慧旅游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第6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理论体系,研究进展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网络的普及和覆盖, 现代人的生活已无法离开电子终端和网络环境, 科技时代已经到来。以此为背景, “智慧旅游”这一新兴事物起源于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 (Smarter Planet) 和“智慧城市” (Smarter Cities) 概念, 现已成为国内多省市发展政策和建设实践的新宠。但也正是由于智慧旅游建设实践先行的客观现实, 突显出智慧旅游理论研究方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使智慧旅游方向的研究成为学术热点。然而, 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成果尚不全面, 尤其是缺乏智慧旅游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对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各个方向的研究程度如何, 未来研究重点等问题有待整理。中国知网上“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文献数量的11%, 可见“智慧旅游”虽然政策上定位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理论研究方面差距较大。本文以探索我国智慧旅游研究进展为目标, 完善智慧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框架并探析未来研究方向。

二、“智慧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 “智慧旅游”的概念界定

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有多个版本, 综合各方定义可将“智慧旅游”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 智慧旅游应用“智慧型”先进信息技术, 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第二, 智慧旅游的目标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实现各类旅游信息的及时发布、智能感知和利用;第三, 智慧旅游不仅服务于游客和当地居民, 同时服务于旅游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政府行政监管水平;第四, 智慧旅游的结果是旅游管理的系统化、集约化、信息化和共享化, 是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一次管理变革或全新模式。

现有定义从应用技术、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产业转型四个方面进行界定, 描述了一种先进的旅游信息共享系统, 刻画出一种人性化、触摸式的旅游方式。智慧旅游提供的产品是各类旅游信息, “智慧”体现在更智能、便捷和有效的获取方式上。因此智慧旅游没有特定旅游内容, 不涉及特定旅游资源, 不能单独构成旅游产品, 需要结合其它旅游类型, 即“智慧”嵌入在其它旅游形态中。也有学者认同这是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如果作为旅游形态, 定义应当可以延伸, 构成一个独立的旅游理论结构。如“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开发模式, 也是一种旅游产品, 还是一种游客行为。但智慧旅游对旅游产品和游客行为部分并无相关论述。由于智慧旅游以先进信息技术为特征, 智慧旅游产品也应体现尖端科技, 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旅游体验。因此, 智慧旅游也应当包含应用互动虚拟技术、声控技术、裸眼3D技术等高新科技的旅游产。从游客行为来说, 智慧旅游是旅游者寻求科技前沿, 体验并学习智能生活方式和游乐方式的一种旅游行为。

(二) “智慧旅游”的应用技术与构成框架

谢坚 (2012) 认为泛在化旅游感知网络是智慧旅游系统的基础, 由收集各类旅游资源信息的感知层、完成旅游感知数据交换功能的传输层以及实现旅游信息处理、控制、生产和辅助决策的处理层构成。张凌云等 (2012) 提出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是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 其中物联网技术突破了互联网的“线上”局限, 是智慧旅游的核心网络;移动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一种连接方式, 是支撑智慧旅游物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云计算技术实现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 是智慧旅游的应用平台;人工智能有效处理与使用数据、信息与知识, 利用计算机推理技术进行决策支持并解决问题, 是智慧旅游的内核技术。此外, 互联网技术、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GIS) 、虚拟现实 (VR) 技术、智能推荐技术等也在相关文献中被提及。

关于智慧旅游的构成, 现有研究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框架模型, 包括刘军林等 (2 0 1 1) 的智慧旅游系统、朱珠等 (2011) 的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架构模型、张凌云等 (2012) 的CAA (能力、属性、应用) 框架体系与应用示例、邓贤峰等 (2012) 的智慧旅游基本架构、姚国章 (2012) 的智慧旅游的发展框架、张凌云等 (2012) 的复合运营模型和多利益主体模型、罗成奎 (2012) 的智慧旅游系统架构。几种框架虽不尽相同, 但普遍形成了“一平台、两端、三网络、多体系”结构模式:“一平台”指的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负载超大数据库或云计算中心的智能管理平台;“两端”指的是提供旅游各类信息的服务端和包括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居民的使用端;“三网络”指的是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协同作用, 共同构成智慧旅游的网络环境;“多体系”指的是实现服务体系、应用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三、智慧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展望

框架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多层钢框架结构,基础隔震,有限元法,地震反应,动力时程分析

0前言

基础隔震钢框架结构房屋是在上部结构底面和基础顶面之间设置水平刚度很小的隔震层, 使结构的周期延长进而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 水平位移集中到隔震层, 并利用隔震层的较大阻尼来耗散地震能量[1,2,3]。

基础隔震结构的有效性[3]也被无数工程实例所证实。目前我国隔震结构主要是多层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而钢结构隔震建筑相对较少[4]。故本文引用一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工程实例, 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基础固定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动力时程分析, 为基础隔震技术在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工程概况

1.1 结构概况

某纯钢框架结构实验楼的主体结构为地上5层, 总高度为18.3 m。平面布置规则,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方向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标准设防) , 设防烈度为8度 (0.20 g) , 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Ⅲ类, 场地特征周期为Tg=0.45 s, 结构阻尼比ζ=0.04。

1.2 隔震层布置

经设计[5,6], 最终选用型号为GZY400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统一布置在各钢框架柱下, 其形心和钢柱截面形心重合[6,7]。限于篇幅, 隔震支座平面布置图省略, 隔震支座的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2 计算和分析的理论方法

由于结构的变形特征为剪切型, 根据规范, 其地震作用计算模型可采用串联多质点层间剪切模型[1,2,3,5,6,7,8]。计算方法一般采用时程分析法, 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输入进行计算[5]。

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可简化成多质点平动体系动力分析模型[2,3,9,10]。

3 地震波选取

根据规范要求[5,6], 选取3条适用于III类场地的地震波, 分别是:EL-Centro N.S.波 (ELC-3波) 、Karakyrpoint波 (KAR-3波) 、兰州人工波 (LAN-3波) 。本实例仅取ELC-3地震波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4 动力分析

4.1 周期

本结构选取9个振型进行模态分析, 隔震前后各阶振型的自振周期如表2所示。由表2中数据可知, 基础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为基础固定结构的1.62~2.57倍, 结构的自振周期显著延长。

s

4.2 层间剪力

隔震和非隔震结构的层间剪力如表3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隔震结构的各层层间剪力均比非隔震结构的小。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最大水平剪力的比值为0.330, 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可适当降低。

4.3 基底剪力

从表3可以看出, 基础隔震结构的基底剪力仅为非隔震结构的33.0% (X向) 和22.2% (Y向) , 远小于基础固定结构。

4.4 位移反应

4.4.1 多遇地震位移反应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 基础固定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X向、Y向的楼层水平位移的对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中, 0层表示隔震层。

从图1可以看出:基础固定和基础隔震结构各楼层的水平位移都呈剪切型。但基础固定结构层间相对位移较大, 顶层与底层水平位移相差19.52 mm (X向) 和40.48 mm (Y向) ;而基础隔震结构层间相对位移非常小, 顶层与底层水平位移仅仅相差4.51 mm (X向) 和4.13 mm (Y向) , 上部结构几乎为整体平动。原因是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发生了很大的位移, 吸收了绝大部分地震能量, 大大减小了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

4.4.2 罕遇地震隔震层的水平位移

根据GB5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2.2.6条, 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 考虑扭转作用时隔震层的最大水平位移为ui=1.15×138.64 mm=159.39 mm。隔震层的水平位移限值为[ui]=min{0.55×400, 3.0×68.6}=205.8 mm。故ui<[ui]。可见, 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满足规范规定的位移限值。

4.5 加速度反应

多遇地震ELC-3波的作用下, 基础固定和基础隔震结构X向、Y向的各楼层加速度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明显看出:隔震和非隔震结构的底层加速度都接近于多遇时的地震加速度 (0.7 m/s2) 。但基础固定结构各楼层的加速度自下而上逐步放大, 顶层加速度是底层的2.50倍左右;而基础隔震结构各楼层的加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顶层加速度约为底层的1.1倍。隔震后,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X向、Y向的加速度均大大降低, 顶层的加速度仅为非隔震结构的53.31% (X向) 和52.45% (Y向) ;

这也说明: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阻隔了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 大大降低了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 使上部结构基本上作整体平动。

5 结论

1) 基础隔震后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显著延长, 是原结构的1.62~2.57倍。

2) 基础隔震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基底剪力仅为非隔震结构的13%~33%, 上部结构可适当降低设防烈度, 可节约上部结构材料。

3) 隔震之后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隔震层, 上部结构的位移模式为整体平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隔震层的水平位移应小于隔震支座的极限位移值。

4) 基础隔震后多层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仅约为非隔震时的52.45%~53.31%, 且各楼层的加速度自下而上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 从结构对地震反应的角度来看, 在多层钢框架房屋中运用基础隔震技术是有效的, 基础隔震多层钢框架结构房屋可以在地震区广泛应用。[ID:003422]

参考文献

[1]徐忠根, 周福霖.多层钢结构基础隔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19 (3) :131-135.

[2]李宏男, 李忠献, 祁皑, 等.结构振动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日本免震构造协会.隔震结构设计[M].刘文光, 译.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4]肖振宇, 徐忠根, 周福霖.隔震钢结构的实例介绍[J].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2, 4 (2) :45-50.

[5]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6]CECS 126:2001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S].

[7]徐忠根, 周福霖.我国首栋橡胶垫隔震住宅楼动力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 1996, 12 (1) :38-42.

[8]周云, 安宇, 梁兴文.基础隔震结构的能力谱分析法[J].世界地震工程, 2002, 18 (1) :46-50.

[9]刘珍.基础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第8篇

关键词:多层框架,基础拉梁,框架结构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 独立基础埋置较深, 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 应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 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丙类建筑, 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 基础埋深4.0m, 基础高度0.8m, 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 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 首层层高取3.35m, 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 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 第一, 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 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 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 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 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 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 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 层2层高为3.35m, 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 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 一般情况下, 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 对这样的计算简图, 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 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 并复算一次, 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 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 楼板厚度应取零, 并定义弹性结点, 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 也定义弹性结点, 但未采用总刚分析, 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 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 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 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 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 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 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 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 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 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 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 或根据抗震要求, 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地1/12~1/18, 截面宽度可取1/20~1/30。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内的下限, 纵向受力钢筋可取上述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 当为构造配筋时, 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 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14 (二级钢) , 箍筋不得小于Ф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荷载时, 拉梁截面应适当增加, 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构造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顶标高或智短柱顶高相同。在这种情况下, 基础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第9篇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 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 楼板厚度应取零, 并定义弹性结点, 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 也定义弹性结点, 但未采用总刚分析, 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 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 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 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 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 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 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 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 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 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 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 或根据抗震要求, 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 截面宽度可取1/20~1/30。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内的下限, 纵向受力钢筋可取上述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 当为构造配筋时, 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 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14 (二级钢) , 箍筋不得小于Ф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荷载时, 拉梁截面应适当增加, 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构造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顶标高或智短柱顶高相同。在这种情况下, 基础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当框架结构底层层高不大或埋置不深时, 有时要把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 以便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这时, 拉梁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 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1/2跨拉通。拉梁正负弯矩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 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 基础则可按中心受压设计。

摘要:针对多层框架基础拉梁谈几点看法。

框架基础 第10篇

在200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英语专业多年以来沿用的课程名称——综合英语, 更名为基础英语。根据新《大纲》对该课程的描述, 基础英语课程强调对教学对象的重新认识,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训练与课堂上进行篇章讲解分析, 不仅要求学生词汇量的增加, 英语常用句式的熟悉掌握, 具备一定的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 还对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在教学中, 对于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和特点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所有专业课程设置中, 虽然基础英语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 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总是尽可能地统筹兼顾, 结果却是在教学中一把抓, 任何一个单一的教学目标都不能明显突出, 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却没有在某一方面显著提高。与之相反, 学生更愿意上口语、视听等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目的专一的技能性课程。作为任课教师, 当然不能单纯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教学要求, 但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借鉴现有精品课程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观认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钻研,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 可以协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并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而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 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完全放任学生, 不加任何干涉。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 改善教学效果, 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 教师也必须在每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2 教学环节实施步骤

2.1 课前活动presentation

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不尽相同, 但是就基础英语课程而言, 其教学环节相对固定, 主要包括课前活动、词汇教学、课文教学、课后练习及课外作业等几个环节。

基础英语课堂上比较常见的课前活动就是presentation, 不同老师对于其长度和话题的要求也会存在差异。这一环节究竟怎样安排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呢?围绕着基础英语课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能力的教学目的, 应力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广泛阅读, 扩大知识面。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阅读过程中态度会更加积极, 在摄入足够的语言文字信息之后, 才能够通过这一课前活动进行语言话语形式的输出。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尽量大的发挥空间, 但在内容方面, 这种自由度并不等同于没有任何导向性。比如时间的控制、其他同学的互动以及恰当的点评, 正确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也增加其对于这一教学环节的认同度, 而不仅仅使其流于形式。

例如, 在进行《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 3》第2课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的教学前, 可以建议学生选择课文中所提到的各种名著, 进行课前presentation,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曾经阅读过的名著进行呈现,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得到激励, 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而在做呈现的时候也会把自己对于原著的理解结合进去, 给其他同学提出可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老师也需要做一定的指导, 如果学生没有指向性明确的取舍,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选取课文中提到的《双城记》进行呈现, 这个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同时, 可以选取双城记开头的一段, 进行听力练习, 并分析修辞上的平行结构、翻译的技巧等等, 这样就有效地将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提高有效地结合到了一起。

2.2 词汇教学

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英语水平。漂亮的语音语调、完美的句子结构都是建立在词汇这块基石之上的。地基不稳固, 而妄谈其它能力的提高, 无异于镜中花。因此, 词汇教学不容置疑是基础英语课教学的重点之一。传统的词汇教学主要是教师对词汇进行讲解, 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被动使他们失去了探索的过程, 也失去了兴趣。没有兴趣, 就不易记住这些生词。教师在基础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也应该使用收放结合的原则。“放”在这里同样意味着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可以把每一单元的生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分组, 自己查阅词典, 找出相关的派生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然后课上向大家进行总结汇报。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各个小组进行横向的比较, 分析哪一个小组提供了更多的语言信息,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各个小组在竞争中共同提高。同样, 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汇报作严格的点评和查漏补缺, 以此来保证所有学生获得的词汇知识是正确无误的。另外,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相关的构词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例如:在《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 3》第8课In My Day一课中出现了inconceivable、unutterable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 教师可以扩展形容词后缀、否定前缀等构词法内容, 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还通过编写一些趣味练习创造生动的语境, 以此加深他们的词汇记忆, 进而巩固他们习得的词汇。如, 在《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 1》第4课The Midnight Visitor中, 作者使用了dim一词来描述环境的昏暗, 可以让学生分析, 此处场景可不可以替换成dark、gloomy甚至black等词, 将词汇教学结合到语境分析中, 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总之, 在词汇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坚持收放结合的原则,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

2.3 课文教学

在课文教学环节, 可以将课文的内容放入到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根据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而不只是单纯地分析单词和句子。这有助于学生批判创新能力的培养。此时,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课堂活动设计、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启发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以《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 2》第3课为例, 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 主要讨论刑罚是否能够抑制犯罪。在讲授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缜密的论述, 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中如何立论, 如何论证。如在第一段中, 作者为了说明将违法者无论罪行轻重都关进监狱是不明智的, 作者举了一个非常常见的违法现象, 就是盗窃, 并详细列举了统计数据, 以此得出结论, 监狱并不适于所有的罪犯。此时,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国内的情况来讨论国内社会治安、女性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还可以结合雅思考试写作中的是否应该取消死刑、安乐死是否合法、青少年犯罪如何处罚等话题展开讨论,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常识, 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讨论之后可以结合课堂讨论所提出的论点和材料, 以及得出的结论布置给学生书面作业, 完成由口头到笔头的、书面阅读到写作的转换过程。

再比如《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2) 》第四课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可以让学生讨论:爱情究竟是以什么为基础的?联系到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很多年轻女性只以物质基础为决定性因素来谈婚论嫁, 其中的个人和社会原因究竟何在?在西方国家文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是否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拜金思潮?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口头汇报, 也可以设计辩论的话题,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使用英语思考、交流、总结, 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确定汇报或辩论的主题和内容是否恰当, 并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都得到了保障, 也不会使研究任务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2.4 课后练习和作业

在处理课后练习和作业的时候应该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作业的内容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 就所学课文的语言点、语法词汇等内容查阅参考书来准备预习笔记, 也可以改写课文, 就课文内容撰写简短的评论等。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布置作业, 教师都必须定期严格检查, 并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评价形式可以是书面的, 也可以是口头的, 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态度, 教师认真检查, 学生自然会认真完成, 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也会积极对待。这样练习和作业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 结语

虽然时下的教学理论不断翻新, 但万变不离其宗, 基础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英语学习及对象学生的特点, 选择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目的顺利实施, 教师必须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 成为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有力的协助者、指导者, 以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摘要: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主干课程, 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必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探讨, 以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基础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 2010 (2) .

[2]何兆熊.办好英语专业之我见[J].外国语, 2003 (2) .

[3]胡文仲, 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5) .

[4]胡壮麟.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J].中国外语, 2009 (5) .

[5]李薇.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设计[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9 (4) .

[6]龙仕文.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探索, 2010 (4) .

[7]苏档.小组合作学习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0 (3) .

[8]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2) .

[9]杨宝盈.谈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词汇教学[J].语文学刊, 2009 (4) .

[10]殷东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直接策略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9) .

上一篇:出境旅游者下一篇:新型医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