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问题范文

2024-09-18

地域问题范文(精选12篇)

地域问题 第1篇

西安作为一个千年古都,目前也正经历着“被国际式学派的喧闹所盖过”的时期。建筑的地域性特色受到地域环境中自然、文化及技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文化因素包括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传统民俗等;技术因素包括地域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西安建筑的地域特色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上述这些方面。

1 西安的问题

1.1 缺乏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

西安目前的建筑还很缺乏对西安地域自然特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技术手段成为无需向自然妥协的砝码。无视地域特殊的自然气候、地理特征和以地方材料为基础的传统技术,割裂了建筑与地域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如在建筑中采用空调等机械设备来应对西安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加剧了建筑的能源消耗。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相互依存转向对立并日益恶化。生命支持的资源———空气、水和土地日益退化,环境污染正在威胁着西安的今天,从西安多雾的天气我们就可以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今天,我们不能不再认识到自然的可贵,意识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2 传统地域文化的衰微

西安如同大多数中国发展的大城市一样,迈向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然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倡导的是标准化、社会化的大生产,经济和技术日益相互依赖;同时,信息产业的超高速发展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趋同一。人们倾向于用单一的标准来判断事物,西安灿烂的地区文化赖以生存的特殊性和个性不再成为必需。现代主义认为建筑师的工作无非是将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逐一作出科学分析,得出纯理性的判断,而不必从传统文化出发进行创造。建筑物成为一种纯功利性实用消费品,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多样性被扔到一边,任何有意识的历史或象征倾向都被消除的一干二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建筑形式的流行可以在千百个城市蔓延,西安也不例外,城市特色正在衰微、消失。

1.3 技术手段的趋同化

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使得地域文化的趋同日益扩大。全球一体化导致的地区消融与文化趋同,反映在建筑上体现为建筑的地域文化被全球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国际化所取代。当前,西安正处于经济腾飞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对外来经济、文化的巨大冲击尚未充分适应,很多地区不顾城市结构和地区特点,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模仿和生搬硬套一些发达地区的做法,致使地区固有的文化特色没落、历史文脉断裂、地域建筑特色消失,城市面貌也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基于这些特征我们看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技术至上主义盲目推崇先进技术,实质上正在脱离建筑技术产生的原创土壤,破坏技术与文化、自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平衡。

2 应对的策略与方法

2.1 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充分认识和理解西安地域气候的特征,并积极的利用它,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的利用现代生态技术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向传统建筑学习,学习它们适应气候的原理、模式和方法,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综合进行考虑。

在设计碰到特殊地形(比如台塬地)时,应当尊重基地的自然地形特征,不能动不动就想把它夷为平地,而应尽量避免对于地表肌理的破坏,保护基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创造新的材料表现方法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利用自然资源应该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制作工艺采取扬弃的态度,把原来工艺中对自然破坏的方面加以改造,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

2.2 探寻地域文化的内核

寻求地域传统文化的当代延续不能简单的理解和再现西安地方传统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的设计思想都必须要积极的注入地域文化系统之中,创造出具有地方场所感与认同感的建筑来。

探寻地域文化的内核应当深入研究西安社会文化的构成和特征,分析寻找与西安地域文化相适应的建筑材料设计表现手法,在不断的实践和尝试过程中发现其规律,将其中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部分继续发展。在研究地域文化时,我们不应把地域文化看成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而应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地域传统文化。

2.3 提倡中间技术的两极分化

西安的经济环境决定了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要继续走中间技术路线。但是在总的路线指导下应该提倡技术向两极倾斜。西安的适宜技术一方面要主动吸纳先进技术,对现有技术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要深入挖掘传统地域技术的潜力,继承和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技术。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地域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西安建筑的地域特色生成是各因素综合表现的结果,“场所精神”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形成的,其表达方式是通过街道、环境、形态等多方面深层结构的共同影响来营造的,有其自身成长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西安特有的地域特性条件下,建筑地域特色的营造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论。既从世界范围内地域性建筑实践学习借鉴经验,又从传统地域建筑的表达挖掘地方特色,才是西安建筑的地域特色表达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摘要:简要叙述了建筑地域特色的产生原因,并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分析西安建筑地域特色的主要问题,继而从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探寻地域文化的内核、提倡中间技术的两极分化三个方面提出针对问题应对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地域特色,地域性建筑,地域,文化,技术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夏葵,夏云.西安市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示范屋技术方案设计——建筑新技术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和红星.古城西安整体环境的协调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2(5):34-35.

地域问题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论文摘要: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2)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 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3.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地域问题 第3篇

关键词:地域回避制度;回避制度;完善措施

一、公务员的地域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起源于一句著名的法谚“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如果案件审理的结果会影响法官本身的利益,那么法官的中立和公正都无法保证。因此回避制度一直有其重要的影响遍布世界,并且延续至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可知,现行我国的回避制度仅包括公务回避、职务回避、地域回避,地域回避制度是指公务员不得在本籍任官。而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语言风俗各不相同,出任外籍公务员者不通晓任职地的风俗人情,则不能很好的开展工作规划,不能很恰当的指挥管理,甚至很多决定不能处于自己的本意,于是可能会导致人民蒙受极大冤屈。分析公务员的地域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对该制度进行更好的完善。

二、公务员地域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

1.回避的范围不合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回避制度相比,例如美国回避的范围要更完善,美国甚至规定了无因回避制度。《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24条(b)对陪审员的“无因回避”规定,对于陪审员的无因回避,则因案件性质不同,而有次数上的限制。而对于回避的顺序,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而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大清会典》里有明确记载:“祖孙父子伯叔兄弟,不得同时奉职于同一官厅,回避之顺序,则官卑者避官高者。故官卑者谓前任者,而官高者为后任者之時,前任者亦不可不回避之。若同一官位,无高卑之差,则后任者当负回避之义务。显而易见,我国的回避制度主要是以亲属为中心,由于影响权力行使及公正实现的不仅仅只有亲属关系,还包括同学、师生、邻居、战友等,甚至不应仅仅以人际关系为核心词,还包括歧视、偏见、不公正的使用权力的。因此,在公务员回避制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回避的程序不明确

我国仅规定了回避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但没有明文规定公务员回避的法定程序,很容易导致在实际回避时公务员滥用权力,没有达到制定回避制度的真正目的。而在美国,申请公务员回避需要严格地遵循法律规定的事由。具有回避事由的,甚至有嫌疑的绝对不能行使权力的,而无法提出确实具有回避情节的,则不能够回避。这体现了对公务员职业的尊重和对国家权威的一种信仰。这种严格的回避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国家权力的公正。

3.回避的监管无保障

我国目前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回避有保障的监管,使得普通公众不知该如何监管,导致公务员的回避完全取决于其自觉性、自身回避意识的高低。这种依靠个人素质来实施的制度,也就没有了制定地域回避制度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了,制定与地域回避制度相配套的制度,不但可以监督地域回避制度,保障地域回避制度的有效实施,更能完善地域回避制度对整个社会公正、国家权力带来的有利之处,高效防止公务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地域回避制度的完善措施

1.公务员应当大力提高自身素质

对公务员而言,是国家的精英才子,呈现出精英化、权威化、荣誉化等特点,自然导致了人们对公务员公正无私的秉性坚信不疑,以及对国家权威的敬畏。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公正,更公平的使用国家权力,公务员必应先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回避意识,真正做到公务员的公平正义,哪怕没有回避制度,也能够做到公正用权,合理用权。而公务员根据回避制度赴任就职,路程甚远,花费过多,并且舍家抛业,经济压力不可小觑。如果没有较高的素质及强大的精神支撑,其任职后,不得不取之于人民,这种公务员真可谓不在少数啊!审视历史,各朝各代最终走向灭亡归根到底不在于此。

2.公务员应当深入贯彻法治精神

法治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贯彻法治精神更成为了公务员的使命。改变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如权力官位世代相传,“家庭至上、血浓于水”等固有思想,当今“依法治国”已经写入中国宪法,摒弃封建陋俗,错综的亲情伦理关系,依法行事、依法用权,将法治作为公务员最好的指挥棒。把回避制度当做包治公务员贪腐的灵丹妙药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法治精神射进公务员的内心,其必将不会踏入腐败领地半步。依法用权,内心公正的公务员本身能知其肩负责任的重大,即使有亲属关系者在同一处任职,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唐朝张汉周、宋朝范仲淹皆在其本籍任太守,也没有出现一点滥用权力,影响公务员形象的事件。

参考文献:

[1]齐珊珊,《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探析》,吉林大学,2011年4月.

[2]许亚新《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辽宁大学,2012年5月.

作者简介:

陈思(199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地域问题 第4篇

在我国, 确定传统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管辖法院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29条。根据该条的规定, 侵权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即“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原则”和“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则”。这两个原则是并列的, 在适用上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具体选择向哪一个法院起诉, 完全取决于原告的意愿。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 因为僵硬地规定某一管辖权原则优先, 有时不利于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侵权行为地, 是指构成侵权行为的法律事实存在地, 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通常情况下, 侵权行为实施地与侵权结果发生地是一致的, 但也可能不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 侵权行为实施地法院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院对有关案件享有平行的管辖权。

被告住所地, 是指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被告为公民时的住所地位户籍所在地, 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 其住所地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二、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

由于网络空间的特点, 与传统侵权案件相比, 网络侵权案件司法管辖的确定显得更为复杂, 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网络已经动摇了传统管辖规则的基础。为了适应解决网络纠纷案件的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解释一”) 和《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解释二”) , 以规范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和法律适用。然而, 对于这两个司法解释能否适应所有网络纠纷的解决需要, 也存在不同观点。

(一) 被告住所地管辖原则在网络侵权案件中的应用。

被告住所地不仅是传统侵权行为地域管辖的基础, 也是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地域管辖的重要基础。网络虽然是无国界的, 但是通过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总是位于特定国家的管辖范围之内。网络纠纷的最终解决结果是要侵权人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责任, 被告住所地法院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首先, 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和调查取证, 因为被告的人身或其他关系在管辖法院控制之下, 这对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有益;其次, 有利于判决结果的执行, 由于被告住所地法院对被告的人身、财产等行使着有效控制, 一旦案件审结, 就可以及时执行, 有利于胜诉方实现其债权, 使案件最终获得满意解决。在网络侵权案件中, 被告住所地的确认与传统侵权案件并无区别, 因为被告住所地的确认与网络的特征没有实质性关联。因此, 在网络案件中, 被告住所地仍然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司法解释都明确规定, 被告住所地法院有权管辖有关网络纠纷案件。“解释一”第1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解释二”第2条第1款规定:“涉及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 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两个司法解释, 不仅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 而且对未来的立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 侵权行为地管辖原则在网络侵权中的应用。

一般认为, 由于网络侵权案件的特殊性, 侵权行为地的确定性比较弱, 认定起来十分困难。因为网络侵权行为可以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其侵权结果也可以产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从这个角度讲, 侵权行为地似乎失去了其作为管辖根据的意义,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司法解释都明确规定了侵权行为地的管辖原则, 这也是充分保护当事人利益的需要。基于此, 在认定侵权行为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侵权行为应当区分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两种情况。积极接触是指把侵权信息发送到他人网址上由之读取的情况;消极接触是指将侵权信息放于网站之上任人读取的行为。该行为可以是上传、发电子邮件等, 对于积极接触案件的管辖认识比较一致, 发送信息的所在地法院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拥有管辖权。对于消极接触则认识不一。笔者认为, 如果原告在诉讼所在地以“消极接触”的方式访问被告有侵权内容的网址, 法院不能以此认定对案件享有管辖权。法院如把消极接触作为最低限度接触的标准来受理, 势必会造成网络上任何网址的所在地都可以作为管辖地, 当事人可以任意选择法院———他只要在某地上网即可。因此, 这种认定显然是不合适的。

2.正确理解侵权行为的性质是确定管辖的基础。网络侵权管辖问题上, 正确理解网络中经常出现的“复制”、“临时复制”、“超文本链接”、“订阅邮递列表”等行为的性质, 对正确掌握侵权行为地从而确定管辖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上述行为在认定上有一定的难度, 甚至有一些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 这更需根据案情仔细分析, 公正地确定管辖地。

3.侵权结果发生地的确定。由于网络的全球性, 侵权信息上网之后, 很快会扩散到世界各地, 因此, 有一种观点认为, 侵权信息扩散到哪里, 哪里就是侵权结果地, 这就会导致有无数个法院对此类纠纷享有管辖权, 原告可以随意选择管辖法院。这一结果与设立管辖制度的初衷相违背。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召开的“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座谈会”会议纪要里指出的, 侵权结果地应当理解为侵权行为直接产生的结果发生地。仅有侵权信息传播到某一地点, 并不足以说明在该地也当然会发生侵权结果。是否发生侵权结果, 关键是看被告是否通过网络和在网络之外的有关地点发生了实质性的交易行为。如果侵权人没有与当地居民发生实质性的交易, 则不能认为该地方为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这方面, 美国法院利用长臂管辖规则解决网络纠纷的司法实践值得我们借鉴。从美国的司法实践来看, 只有当被告的侵权行为在原告所在地造成质性损害结果时, 原告所在地法院才对案件行使管辖权。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法院认定侵权结果发生地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决网络纠纷的两个司法解释也涉及了侵权行为结果地的问题。根据这两个司法解释的规定, 涉及网络著作权和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 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 原告发现侵权内容和该域名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应当加以注意的是, 理解该规定不宜将侵权信息的扩散地等同于侵权结果地。显然, 由于网络的全球性, 只要有相关设备, 原告可以在任何地方联入互联网从而发现侵权内容, 这无异于普遍管辖, 世界各地的法院均有可能对其行使管辖权。这样的规定意味着, 在一定条件下, 原告可以没有限制地在其需要的地方提起诉讼。这一规定为原告随意挑选法院提供了便利, 但是对被告来说却是不公平的, 因为被告很难预期诉讼将在哪里进行。另外, 网络信息不排除虚拟的情况存在, 如果网页记载的信息与工商登记的信息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将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视为侵权地, 以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三、原告住所地应该成为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原则的补充

如前所述, 网络案件的复杂性使得依靠对侵权行为的分析来处理网络侵权案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 能否找到一种更方便、更适应网络新形势的管辖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原告所在地作为网络侵权案件管辖地。其原因有三:

其一,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考虑到实践中存在一些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汇给原告行使诉权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带来诸多不便的情况, 规定了某些案件采用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的例外。笔者认为, 这种例外的适用情形应扩大到知识产权案件中。随着一些新类型的案件如知识产权案件、网络案件的兴起, 囿于“原告就被告”的诉讼原则, 不但不便于诉讼便利, 反而导致原告诉权无法得到保证, 被告逍遥法外的后果。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疲于奔命, 有时更得使用“诉讼技巧”, 千方百计地拉上侵权产品的销售者才能达到选择法院管辖的目的, 这有违于管辖原则的初衷。管辖原则的基础应当是在方便诉讼和更好地保障当事人权利等诸方面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管辖原则。

其二, 从网络的特性看, 由于侵权行为通过网络来实施, 使侵权行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被告通过其侵权行为侵害了原告的利益, 其侵权后果往往在原告所在地最为严重。同时, 由于网络的可交互性, 被告可以比传统的侵权行为更方便地指向原告所在地。被告的商业行为试图进入原告所在地, 侵害原告权利, 可以表明其愿意接受原告所在地法院的管辖, 或者说被告是可以预见被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结果的。这些观点在美国一些判例中已有适用。笔者认为网络侵权行为的影响力更指向了原告住所地, 可以考虑将原告所在地作为网络侵权案件管辖地。

其三, 从案件的涉外因素考虑, 网络的全球性不可避免地使侵权案件涉及国外被告, 为便于国内原告的诉讼, 维护国家的主权, 更好地依法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原告住所地法院应当有权管辖。涉外网络案件的管辖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它与国内司法管辖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上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属人管辖原则; (2) 属地管辖原则; (3) 协议管辖原则; (4) 专属管辖原则。此外, 解决管辖权冲突的还有国际公约, 包括双边和多边条约。对于涉外民事案件行使管辖权, 是维护我国主权、保护我国及我国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措施。实践中, 各国均根据国内立法和国际惯例, 提出更加有利于保护主权的管辖权原则, 我国已有原则包括: (1) 被告在境内居住的; (2) 诉讼标的物位于国内; (3) 国内原告对国外被告提起的有关身份的诉讼; (4) 国内发生的损害赔偿案。笔者认为, 也应当将网络侵权案件包括其中。

以上是原告住所地作为网络侵权案件管辖地的三个原因。当然, 确定原告住所地为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地, 还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或是司法解释的补充。

摘要: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 网络正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在给予了我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仅就网络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地域管辖

参考文献

[1].陈均.互联网法律问题研究

[2].张新宝主编.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冯刚著.涉及网络侵权案件之地域管辖研究

三秦地域文化 第5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画派:地域?传承?学术 第6篇

徐湖平(以下简称徐):画派是个画史的渊源,自写绘画史以来,就有画的流派。过去说两大派,南派和北派,南派又可细分很多。据我所知,中国的画派都是些自发的群体,不是有严密组织的团体,是民间自然形成的,没有严格的界定,就是根据地域性、传承性,人们所习惯的一种称谓。一是地域性,比如南方北方,还有吴门四家,娄东画派就是太湖流域,是个地域的概念。近现代发展的海派、岭南画派等等。二是师传,就是传承性。比如岭南画派最清楚了,上面一个祖师爷,下面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还有一个习惯性。

《中国美术》:当下各地纷纷号称要成立画派,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徐:现在比较混乱。为什么乱呢?首先,过去画画的人毕竟是少数,比如清代康乾时期扬州画派,扬州画派称为扬州八怪,代表画家就8个人,当然是约数了,但人数不多是肯定的。现在呢?扬州一个地方画画的有8000人都不止,画画的人非常多,很难用一个很简单的词汇把这些人都全部概括起来。其次,现在信息量大。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都很频繁,大家取长补短,风格也是互相借鉴。第三,现在美术学院也多,过去南京就一个南艺,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艺术学院。是不是中国一下冒出那么多艺术天才来?恐怕也不是。学画的人多了,就很难用一个流派来概括。

但是现在也有新的情况,有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经常交流,接触,办画展,也会有个名称,比如新金陵画派,我觉得这是个社会进步的现象。因为学艺的人多了,大家眼界开阔了,希望有更多的合作形式。然而,这却没法管理。你说我不许你这几个人是这个派,那几个人是那个派,那肯定不行。这个画派乱象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我们现在学画的目的。

过去我们学画,为了追求艺术情操,追求心灵碰撞。现在呢?把钱这个东西看得太重,把名看得也太重,容易崇拜大名头。你是大名家,我就拜在你名下。其实你临他两张画,听他两堂课有可能,但不是嫡传的正式弟子。社会上这种拉大旗扯虎皮的现象很明显,可能画得并不好,但真正懂的人能有多少?本来艺术就是个小群体。比如卢浮宫是艺术的殿堂,但是去参观的人有多少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大约还是精神享受,艺术熏陶,还有看热闹的多。关于流派的界定,现在也没有明确规定,比如美协、书协,也没哪个来规定。只是我们所有的各个流派应当集合起来,组成美术界协会,共同弘扬文化事业。

曾经有朋友办了个画展,要成立什么派,我本不想发言,说要我谈几句,这一说就犯了众怒了(笑)。当时我就说:你们既无师承关系,又无地域关系,也没有画类的集合(指同为山水、花鸟、人物),就是我们五六个人集合在一起,叫某某画派。可不可以叫呢?可以。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嘛。但是要有学术成果,我的学术特点在哪里,学术宗旨在哪里,学术传承在哪里,你要给听者一个明白的交代。或者你一开始不明白,但你要向这个路子上去努力,而不是说拿这个派来装潢门面。

《中国美术》:不是为了商业的利益去运做。

徐:对。比如现在美术的书籍、期刊这么多,以前都没有的,现在每个省、每个市都很多,这也是商业利益的驱使。我很欣赏我们的老先生们。江苏省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江苏省国画院,在第一任院长傅抱石老先生的倡导下,他们走万里路,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他们所成立的金陵画派已经为世人所公认,所以你成立个画派要大家承认才行,没有社会影响也不行。

《中国美术》:金陵画派是当时画派内的画家先形成一个共识的称呼,还是世人后来的称呼?

徐:金陵画派的形成是在走万里路的活动当中不断地反思、深化。这些老先生基本都是画山水画:钱松、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虽然也有画花鸟的,但着重点是山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他们得到社会的公认和赞同,价位上也是,傅抱石是大师级的不必说,钱、亚、宋、魏的画价格很高。他们的画也确实有特点,既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绘画的技法,也有自己对时代的精神提炼在里面,所以他们的画受欢迎。你说一味地追求传统,没有时代感也不行,每一个时代杰出的艺术家,都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的人,而不是抛弃传统,另谋新派。成立画院初期,他们致力于的不是金钱,而是艺术。如果傅先生当年想的是一幅画能卖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他绝对成不了大师,这就是境界追求的差异。也许我这句话要得罪很多人:按当下人们对艺术的态度,当下出不了大师。

有的人现在画的我真是看不懂,你可以花钱去宣传自己,但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就要打个问号了。这也是社会的浮躁心情在我们画界的反映。这种大的环境下,出现种种流派也是很自然的。几个人结合起来打天下的小的流派,他就很少考虑到学术问题、地域问题、境界问题,全打破了。

《中国美术》:2010年召开过第二届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也集中讨论了“打造画派”的问题。历史上的画派均为自然形成,后人归纳,而如今有人提出“打造”,或者换一种说法“扶持与培育”,认为可以宣传本土文化,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您怎么看?

徐:我认为画派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打造的。互相学习借鉴,这倒是有的,比如学山水学钱、亚、宋、魏的风格,我说我是金陵画派、小金陵画派,有什么不可以呢?要是刻意打造呢,反而打造不成。没有一个组织去刻意打造流派,只是借流派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和势力范围而已。

《中国美术》:画派是否只能是一个短暂的存在?历史上的画派多为一代,最多不过两代;领军人物逝世后,一般所谓流派便逐渐消失,或是名存实亡。您对当代我国画派良性发展的建议?

地域问题 第7篇

一、不断深化的教育自治与分权

日本在战后为了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通过修改宪法以及制定《地方自治法》,希望在国家与地方自治体之间建立对等协作关系。其中,教育行政民主化、地方分权以及确保教育自主性成为日本战后教育行政的三大原则。为了防止地方行政的支配和干扰,日本政府模仿美国创建了教育委员会制度。教育委员会独立于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国、公立中小学,而地方首长主要负责教育经费分配和私立中小学管理。不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文部省除了扮演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以外,还在各种法律授权的支持下,以发布命令和施行细则等方式指挥地方教委和政府,并将原本属于国家管理的事务通过“机关委任事务”的方式委托地方执行,而地方议会和首长却对此没有表决或监督的权力。这种状况使标榜地方分权的战后教育体制并未摆脱中央集权的旧习,各地方自治体在教育领域仍无太多的主动性。

不过,随着20 世纪末地方分权改革的推行,教育自治的停滞状态发生了重大转变。1993 年,自民党政权通过了《关于推进地方分权的决议》,开始启动地方分权改革。1999 年,国会通过了“地方分权一揽子法案”,所有涉及地方分权事项的法律都配合该法案进行修订(共475 个法律被修订,其中包括21个教育相关法律)。2007 年,《地方教育行政法》进行大幅度修订。日本的教育行政从此出现了较大变化:(1)教委的教育长由上级认可改为地方议会同意后即可任命,教育长从地方首长推荐的教育委员中产生;(2)减少“机关委任事务”,将文部科学省原有的105 种“机关委任事务”中的64种划为地方自治事务;(3)将上级对下级进行指导、建议、劝告等改为非义务性行为;(4)地方教委可改变对中小学实行分学区管理的制度,并可自行调整学校管理规则。另外,通过修改《地方教育行政组织运营法》及相关法律,中小学在扩大学校裁量权、强化校长领导权和建立学校发展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中小学校权限及责任得到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从2004 年度实行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的“总额裁量制”,有步骤地削减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承担额度,国库削减掉的经费改由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将与这部分经费规模大体相当的国税划归地方税收。这样,地方政府可自行确定教职员的工资以及配置,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投入也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和财政政策。

在2009 年政权更迭之后,民主党抛出“地域主权改革”。其目标是:(1)应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将国家和地方“分配与依赖”的关系转变为地方“自立与创造”;(2)在国家与地方的职责分担方面,不再由国家由上至下地分担职责,而是创建由下至上的“补足性”原则,市、町、村无法承担的事务由都、道、府、县承担,而都、道、府、县无法承担的事务再由国家承担;(3)扩大居民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程度,居民要对自治体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所产生的地区差异承担重要责任。在教育领域,民主党政权认为地方自治体应该更加主动而广泛地承担居民身边的行政事务,并让居民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责任积极参与本地区各项教育课题。随着各项法律的修订,地方自行调整和决定教育改革措施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例如,公立中小学的班级配置以及教职员人数标准等相关权限进一步下放到町、村这样最基层的自治体单位;地方教委可自行决定公立高中的人数标准;县财政负担的教职员的任免权由地方决定等。

二、东京和大阪的自治体教育改革

在不断深化的教育自治与分权的改革趋势中,日本的教育行政在组织架构和功能分配方面出现重大转换,地方政府在教育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作为在选举中获胜的“民意代言人”,一些强力型地方首长开始拥有极大权力去推行教育改革,一时间日本各自治体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其中以标榜推进“破坏性教育改革”[2]的东京和大阪最具代表性。

在石原慎太郎执政达10 余年的东京都,近年来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学校分化。东京早在2003 年便废止了学区制,学生可自由选择报考都内公立中小学;推行“都立高中改革计划”,指定日比谷高等中学等7 所高中为“升学指导重点高中”,实行教师公募制、日常补习制度;推行“中高一贯制”改革,大力创建免除高中入学考试的6 年制中学,并将其打造成为升学名校;(2)控制教育内容,推行保守政治理念。石原慎太郎命令都立“中高一贯制”学校和残疾人学校自2006 年起使用由右翼组织“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从2003 年10 月开始,命令所有公立学校在入学典礼和毕业仪式上必须举行升国旗“日之丸”仪式,所有师生必须起立齐唱国歌《君之代》,至201年为止对193 名拒绝起立的教师采取警告或停职处分;(3)严格管理教师,促进教职员阶层分化。东京都自2000 年4 月率先导入人事考课制度,教师在学年初通过与校长和校务主任面谈设定自我目标,半年后进行目标追加和修正,然后在学年末对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校长和校务主任从能力、态度、实绩三方面对下属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与工资和晋升直接挂钩,且等级与评语均对外公开。2002年,导入“主干制度”,在校长和一般教师之间新设名为“主干”的管理岗位,“主干”负责监督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2009 年,又在“主干”和教师之间新设“主任教师”一职,使部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对同事进行管理。2006 年,教委要求学校运营事务由校长等管理人员内部决定即可,不再由教师会议的教职员工举手表决。[3]

而在大阪,尽管桥下彻在2008 年8 月才当选大阪府知事,但是在短短数年间仍然推出了不少改革措施:(1)提倡学力竞争,对教育目标进行标准化管理。大阪府教委在2009 年发布《大阪教育力提升计划》,教育目标与全国学力测试挂钩。府教委还把连续两年在全国学力测试中低于全国平均分5 分以上的学校命名为“学力困难学校”,让它们按照全国平均分为目标制定《学力提高计划书》,督促其进行针对性教学改革。从2011 年开始每年投入1.5 亿日元用于大阪府统一的“学力共通诊断测试”,要求所有中小学根据学生在学力测试中的能力等级水平来进行分层次教学指导。(2)推进精英教育,促使公立学校分化。大阪府从2010年根据高考成绩指定10 所“升学特色中学”,每年增加投入1.6 亿日元,将其打造成为升学名校。推行自由择校制,加快对招生不足的高中进行关停或合并处理,仅2010 年就减少了20 所高中,远超过以往每年减少5 所的情况。(3)强化教职员管理,严格进行思想控制。教委于2010 年推出名为“教职员评价育成系统”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提交《自我申告表》,在学习指导、学生指导、学校运营三个方面设定目标,校长在学年结束之后根据目标和业绩给出等级,以此决定教师的工资增减。另外,桥下彻推动府议会于2011 年6 月通过《大阪府立设施悬挂国旗以及教职员齐唱国歌条例》,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将学校起立齐唱国歌义务化,并规定对拒绝起立的教职员以违反职务命令为由进行处分,违规三次即可开除。[4]

三、“地域主权”下的新自由主义“陷阱”

尽管“地域主权改革”是从国家层面解决国家与地方在教育权力分配上的问题,而地方层面则针对教育各领域进行教育改革,但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从不同层面体现出日本在国家整体转型之后选择新自由主义路线的改革现实。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的干预过度和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缩减等问题久拖未决,一些改革派开始抨击日本“大政府、小国家”的管理模式,认为现阶段由国家控制的集权体制缺乏效率和灵活性,应该通过放松规制、鼓励自由竞争等途径提高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追随英国撒切尔政府以及美国里根政府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路线,在经济领域推行所谓“民营化”的改革浪潮,且不断将改革领域扩大到行政、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在教育方面,新自由主义强调把市场机制引入教育实践,按照市场逻辑,视教育为商品而进行服务性消费,通过简政放权以及社会、家长的广泛参与对教育进行结构性改革。这种思路实际上是在经济普遍性衰退和“福利国家”政策破产的背景下,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寻求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使其渡过财政难关,并以此作为解决“教育病理”、“学力低下”等教育问题的主要手段。在这样一种社会“疗方”之下,日本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两大基本走向:一方面,无论政权是否交替,中央政府都强调为地方和学校松绑,提倡自治体“自立与创造”,将解决公共事务的“主权”下放到地方,期待以社会、家长的“自我负责”来减少国家的参与;而另一方面,在分权目标导向下,一部分强力型地方首长通过对地方议会以及教委的控制,推出“中高一贯制”、学生自主择校、指定升学名校、推行统一学力测试等措施,借家长、学生等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来引导资源分配,期待在有限的政府投入下促进公共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分权改革改变了以往那种上意下达、唯命是从的意识和观念,各自治体有足够的自主性去改造教育体制,但问题在于是否真的把权力下放到社会大众手中。从现实情况来看,本来中立性的地方教委在分权改革之后,开始由地方首长推荐教育委员并指定教育长,从而逐步“空洞化”,沦为依附于地方政府的协作部门。加上教育经费的控制权一直由地方首长把持,因此在不少自治体形成了以地方首长为权力顶点的地方式集权体制。这样,教育分权更多的是体现在让拥有选举权的社会民众通过选举选出代理人(地方首长),然后听任其在封闭的体制内进行治理,而基层民众的声音却无法充分表达,但在名义上却要承担“自我负责”的义务。而在学校层面,由于以校长为主体的人事考课制度大面积实施,教师的切身利益与校长的主观评价紧密相关,加上“教职员会议”逐步由学校决策机构退化为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管理者的附属组织,从而在学校内部又形成一个以校长为顶点的集权体制,严重束缚了普通教师对教学的改革热情。以东京都为例,石原慎太郎从1999 年当选知事开始,通过指定亲信岛海严(丸红商社原社长)、米长邦雄(日本象棋协会会长)、内馆牧子(剧作家)等非教育界人士为教育长,很快架空了东京都教委,从而使“破坏性教育改革”畅行无阻。而在东京的公立学校,教师自杀率、退职率、精神疾病患病率等均排在全国前列,教职员普遍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提改革意见,而是看校长脸色行事”。另外,无论是教职员人事制度,还是强制起立齐唱国歌,东京的教师绝大多数持反对意见。例如,2000 年12 月,东京都31,005 名教师中有26,266 名教师对人事考课制度投了反对票,但这些措施仍旧在石原慎太郎的强力推行下得以实施。[5]

另外,在分权改革的潮流中,表面上看起来社会大众拥有类似于“用脚投票”的选择权,但真正拥有的却仅仅是表达选择的意愿,而不是实际选择的行为。由于在这样的竞争中,家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拥有较多资本的儿童更为有利,而缺乏资本的儿童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从而将差异、冲突和对立带入原本公平的公共教育之中。而在“建立特色学校”、“学生自由择校”、“中高一贯制教育”等口号下,又出现另一个严重问题,那便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施选拔制和择校制,将以前在高中阶段才可能出现的学校阶层分化提前到初中和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出现严重的地区差距和校际差距。从经合组织2009 年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结果可以看到,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多集中在学力测试成绩较高的学校就学,这样的学校的在校生中只有8%来自贫困家庭,而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的成绩远高于预期水平,贫困生的成绩明显处于低位。另外,日本的校际间差异值高达58.7%,不仅远高于芬兰(7.7%)、挪威(10.1%)等公认学校均衡发展的国家,甚至大大超出美国(42.0%)和英国(32.0%)。[6]这些都反映出日本从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存在显著的学生分流趋势,且校际差距与学力分化紧密关联。此外,由于权力下放之下的教育评价过于关注产出和效率,教委往往使用学力测试的数值来作为改革目标,导致许多学校并不重视培养那些不便于通过“分数”、“考试”来测评的素质,作为民主社会成员关键素质的个人自主、政治宽容和尊重多样性的价值观,被更为强调有利于达到个人私利目标的知识技能所取代,公立学校注重公益价值观的文化功能被大大削弱。

四“、地域主权改革”所带来的启示

著名学者藤田英典在分析日本教育改革时指出:“学校复兴最重要的条件不是选择自由,而是学校成员想使自己学校成为‘好学校’的愿望。这里所说的学校成员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也包括父母及社区居民。不应该只是使所选择的特定学校朝好的方向发展,而应该保证所有的学校能有这样做的机会。”[7]这样的表述至少说明了两点:其一,改善学校的最终力量不在于市场和放权,而在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居民;其二,保证学校教育的公平、公正,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从教育自身出发,如果仅仅通过中央无限度地放权鼓励地方自治,而忽视教育的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教育改革的理性、力度、内在一致性以及视野的开阔度。日本政府的“地域主权改革”虽然口号亮丽,但实际目的却主要是将中央用于发展教育的财政负担转嫁到地方或个人;而地方又在提高学校绩效的借口下推行具有差异性和对立性的公共教育,非但没有解决学校效率低下、制度僵化等问题,反而进一步让学校教育陷入“陷阱”之中。

其实,政府在面对公共教育改革时,过于强调将“包袱”丢给地方、社会,推动地方用选择性的市场机制来重建学校教育,弱化政府所应承担的提供优质、丰富、无差异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责,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伤害。东京与大阪的“破坏性教育改革”虽然看似颇具活力,但从成效上看,却真正破坏了日本战后苦心经营多年、强调儿童接受平等的公共教育的体制,形成了一个在地方首长和学校校长专权为前提的阶层化的义务教育体系。尽管中日两国国情不同,教育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但是我们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在保障教育公平、质量、效率的前提下构建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的问题。日本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地域问题 第8篇

一、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论概述

1. 文献汇集方法论

文献汇集方法论是地域美术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论之一, 虽工作量繁杂琐碎, 但却有庞大的美术通史作为研究材料, 能够尽可能地在这些材料的辅助下还原历史原貌, 分析时代、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对地域美术学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文献汇集方法论主张在美术通史的基础上进行空白的填补, 根据通史的线索梳理该地域美术从萌芽到发展的起因和经过, 整理并归纳其审美特征等, 从而与其他地域美术史进行区别开来。纵观我国地域美术史研究历程, 文献汇集方法论对历史材料与美术图集的收集和整理有利于地域美术史研究的整体性和客观性, 但对于在文化以及地理位置上过分偏远和边缘化的地域来说, 很可能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本地域美术史的记载和编写, 现存历史记载材料的匮乏和残缺使得这一方法论仍然存在一定劣势。

2. 口述美术史方法论

根据社会政治史进行分期研究是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一特征使得美术史研究者在研究年代久远的美术历史时会造成一定阻碍, 仅仅依靠文献汇集研究法是无法从宏观角度完整掌握研究对象的。因此在地域美术史中采用口述美术史的研究方法论能够有效将历史分期的弊端转化为可控的叙述对象的选定问题, 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研究者的研究难度。口述美术史作为研究地域美术史的重要方法论, 强调研究视角的选择和撰写者身份的界定。研究视角的选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研究对象的选定, 准确而科学的研究视角能够使得研究内容体现实事求是、完整精确的目标, 而撰写者身份应当被界定为地域美术史“声音”的记录者, 而不是书写者, 这样的定位能够大大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影响因素1。此外, 在地域美术史的研究中, 由于地域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 撰写者应当尽量还原叙述者的口述话语, 直接呈现叙述者口中的地域美术史, 将撰写者自身的研究思考等内容与叙述者的口述内容严格分开, 以便降低撰写者思维对阅读者的影响。

二、地域美术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研究边缘化

研究边缘化是地域美术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研究力度的边缘化以及研究主题的边缘化。我国大多数地域并没有书面意义上的美术史记载, 属于该地域美术文化的历史已经被时代湮没, 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繁盛的地域对于本区域美术史的研究力度要远远大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域。另外, 本阶段关于地域美术史研究主题的选择, 大多数是以地方门类或地方美术流派门类作为区分标准, 是一种专题研究, 违背了地域美术史在该地域环境背景下的全域化原则, 不利于地域美术史为全局性美术通史研究进行补充和升华。我国对于地域美术史的研究应当是具有主体立场和地域特质的, 其地域特质又应当是整体性的, 是整个地域美术史所具备的特质, 而不是针对专门专科美术历史所提炼出来的特征。

2. 研究范式化

传统意义上的地域美术史研究有一套既定的范式, 生搬硬套前人研究的既有方法论范式来对特定的地域美术史进行反驳或重复验证, 试图在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个性特征中找到普遍适用原则2。这一研究范式化问题忽略了不同地域之间地貌特点、人文环境、风俗人情及文化氛围等的必要性, 也小觑了地域性对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影响, 属于地域美术史研究中的一大误区。对既定研究范式的套用和重新验证, 在真正意义上并不能实现对地域美术史的研究, 也大大降低了对该地域美术史潜在特征和核心特点的挖掘, 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而在特定情况下, 不同地域美术史在某一专项研究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共性, 但大多数情况下地域美术史研究的个性要大于共性, 特殊性要大于普遍性, 也正是由于其个性的存在, 才造就了通史美术史的共性发展。

3. 研究偏好性

地域美术史的研究范畴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主题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这就导致了在研究中偏好性问题的出现。研究偏好性问题在地域美术史研究中表现为研究者对于研究地点、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好性, 如选择自己家乡或者本人好感度较大的地方作为研究地域对象等。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积极的, 是无意识的乡土情感与故乡情结的爆发, 但从地域美术史研究的角度来看, 偏好性问题的存在很可能使得研究者无法对自己选择的地域对象进行客观而理性地认识, 这在学术上看来是不严谨的。另一方面, 若研究偏好性使得研究者在态度和观点上产生了较大的偏离, 甚至有可能出现经济利益和政治上的矛盾冲突, 不仅仅会将短期的研究主题、内容和方向带入极端境地, 对该地域美术史的长期研究来说也同样存在较大隐患3。

结语

现阶段, 我国地域美术史研究工作在学术界的重视下稳步前行, 虽然其研究方法论和模式上仍旧存在着一些顽固问题, 但随着学术严谨化、创新化趋势的蔓延, 这些问题终将会得到妥善解决。与此同时, 社会的进步使得地域美术史研究已经不再拘泥于现有方法论, 与考古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也使得其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研究系统, 大大有利于地域美术史的长期研究。

注释

11.李辉武.作为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选择的口述美术史——一份来自《口述湖南美术史1949-2009》写作中的体验报告[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 (2011年) [C], 2012:8.

22 .李辉武.作为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选择的口述美术史[J].创作与评论, 2012, 03:114-117.

地域问题 第9篇

关键词:地域,地域设计,知识,地方性知识,方言,权力,权利

需要承认,关于地域设计的思考与言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地域或者地域设计实际上都非常难以讨论,他们都牵涉了太多令人困惑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又在快速地生成与变化之中,同时,人们的确已感到了一种压力或者危险,人们看到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地域文化差异面临甚至已经就在被抹去,就在被同一化。当然,除了这种“文化的担心”之外,地域被提出或被重视还存在更强有力的因素,这当然就是经济。围绕着地方的旅游业,地域文化或称地域风情,被“开发”,被“打造”,搞出许多侧重地方文化符号提炼,以民居形象为摹本的所谓地域设计,这种地域的“异化”,比之地域的消解与否定,其实尤其令人忧心忡忡……

一个注定的苍白也从所谓地域研讨的热闹中浮现出来。谁来言说?我们的知识使我们全都成为地域的他者而不是地域自身,我们犹如全部人拥挤在一条河的一边而去讨论河的另一边;或者,当我们还在为拽着自己的头发以为能拽起自己而高兴的时候,我们又何以能看得清问题,看得清我们脚下的土地?

一、知识分野

知识是社会的基石,而作为基石的知识世界,其权威、其强大,的确如培根的名言所云,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但在福柯看来,他青睐的词汇是权力,知识总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知识阶梯对应的是知识等级制度,它可以赐人出身,使人出人头地,知识,当被写入教科书、词典,并能作为考试的答案时,总是与“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这些描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知识,对于学习者而言,才是力量,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东西。

而的确也有另一种知识,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1926~2006)称之为“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这些知识的渊源其实十分深厚、久远,内容也呈现纷繁斑驳的多样化状貌,然而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大背景下,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甚至被认作有危害的,唯心与迷信的,不准确的和将要消灭的。注意,地方性知识通常是局部的、历史传承的、特定人群的,它与现象、直觉、情感和意志等相关而不一定合乎“理性”或者“科学”,而这些,不就是地域作为空间的知识内涵吗?

世界作为知识的图像,这个图像是权力化的,一种知识蒙蔽了另一种知识。现在的事实是,教育中几乎全无地方性知识的位置,人们受完了教育,接受了知识,他就成了家乡与乡土的他者,成了没有根基的“知识分子”。

二、关于方言

讲地域,不能不讲到方言,方言正如同是语言当中的地域,它承载和言说地方性知识,容纳着地域的智慧。

人类学家曾举例说,在极地附近的爱斯基摩人的方言中,有关“雪”竟有几十种区分词汇;菲律宾某个土著部落的方言里植物的分类单位词汇则极为丰富,达到一千八百多个,比西方现代植物学还多出五百多个项。方言,是一个特定群体对其周遭的世界,对他们生活其中的山川物象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一直以来,方言就是土地的歌吟,是我国“大一统”传统中“不同”的宝贵泉源。

一种语言代表着的是地域化的思维,而今天的地域设计,有形式、有画面,但没有的,正是地域的思维!

事实上,通用的语言的确带来了社会交流的极大便利,但是,强势语言和其权力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语言观念,英语不论在人们主观还是社会现实的客观上都已成为当代知识等级的准入券,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许多地方的方言正在消失和式微的严峻现实。

正如在设计中一样,一个所有人说一样话的世界,沟通极易但也无必要沟通了。

三、权力与权利

人类的发展进步,都伴随拥有权利者范围的拓展,当我们承认平民的权利、黑人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同性恋者甚至犯人的权利,一直到关注其他生物应有的权利,这条长长的轨迹实际上记录了我们文明的观念进步历史。

地方与地方的差异与人与人的差异一样,应该得到尊重和维系,这就是我们讨论地域问题的基本立足点,而地方与地方的差异所形成的这个世界的多元化和文化生态性,也是迄今文化艺术和许多重要领域的土壤和源泉。如果说全球化或者英语被当做趋势,是权力;地域或方言则代表有所保留,有所拒斥,则是权利的声音,和关于权利的文化,实际上,只有尊重和承认权利的权力才是健康的,得以维系的。

地域设计,从这个角度是否也应被看作一种偏重权利而非权力的设计,它会更在乎和更尊重土地,包括山岳、河流、气候、植被、动物、出产;它会更着重一个特定地方人们的一切:风俗、信仰、歌谣、传说、情欲、生老病死…;它会更倾向一种从下到上的过程而非相反,它会在乎文化生成的基础和过程,从而避免使地域文化成为一幅幅粗劣的符号拼图。这样的地域设计观念,会为我们带来有“根基”的设计者和设计;而这样的地域设计观念,也决定了地域在价值观上反而是全球性的、普适性的,虽然它鼓励着众多如此不同的面貌和话语。

四、结语

有一则资料讲到,全世界现有的5000种语言在下一个世纪将会减少到600种以下。不难看到,地域以及作为地域重要特征的语言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在节节败退,丢城失地。即使在文化的领域,“被消灭”、“被淘汰”的事实也是残酷的。这些年来,我本人也多次在中国最具地域特征并被视作人类学研究重心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游历,包括工作。触目所见,到处都是“现代化”对乡土、对传统的改写;都是风俗或景观的断裂或异化;都是人们普遍地对大城市和外面世界的向往……

国际化与地域,洋与土,权力与权利,力量的对比悬殊之极,前者皆是浩浩荡荡、所向披靡。博弈与竞争似乎都无从谈起,但也正因如此,代表后者的立场与努力便更显得尤为不易,也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英]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王丙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庞伟.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J].城市环境设计,2007.6(21):15-16.

地域问题 第10篇

《周礼·考工记》序目 :“橘逾淮而北为枳。”草木如此, 人的性情气质亦然。《荀子 ? 孺效》有云 :“居楚则楚, 居越而越, 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 积靡使然也。”后天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习积了生活之地的风俗习惯, 使得此地的人都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气质面貌。

文学作为“人的文学”, 受到了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法国著名文学思想家泰纳就曾指出, 影响文学创作与发展有环境、时代、种族三大要素, 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影响很大。在现代地域小说中, 南北作家由于成长于不同的自然环境, 在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常常是突显着南北差异的, 如, 北方作家常常并善于描绘地域辽阔之壮美, 南方作家则能通透地描绘出山水之柔美。

除了描写的自然环境之不同外, 现代地域小说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流派风格无一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将中国现代地域小说的艺术取向引向了不同的两种风格。正如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所说 :“大抵北方之地, 土厚水深, 民生其间, 多尚实际。南方之地, 水势浩洋, 民生其际, 多尚虚无”。北方地域辽阔, 土地贫瘠, 气候寒冷, 自然环境相对于温暖多雨的南方是较为艰苦的。在这样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 北方人必须具有一种“抗争自然”的意识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 北方人滋生出了一种生命的忧郁感和哲理的沉思, 但同时也成就了他们独立坚忍的意志和豪爽激昂的性格。而南方气候清新温润, 山林江河众多, 满目山清水秀。生活在这种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下, 南方人性格开朗活泼, 感情细腻柔和, 生活富于情趣且兴趣广泛。在北方人“抗争自然”的时候, 南方人早已学会了“享受自然”, 感恩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赐予的较好的生活条件。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使南北文化在美学上存在着几乎相反的风貌, 南方是“杏花春雨江南”, 北方则是“铁马秋风塞北”。南方柔美, 妩媚婉约, 充满阴柔之气 ;北方壮美, 豪放刚劲, 具有阳刚之气。南方文学呈现出的是明丽如画, 秀丽动人 ;而北方则沧桑如歌, 悲怆感人。在文学风格上, “南方文学笔调柔和舒缓, 从容不迫, 荡漾着纡徐轻松的旋律, 于细波微澜中点染出一幅幅升级盎然、风光旖旎的‘清明上河图’, 洋溢着喜剧精神 ;北方文学粗犷豪迈, 昂扬激越, 喧腾着英雄史诗般的悲壮格调, 于大气磅礴中谱写出一部部高亢雄浑的交响曲, 响彻着悲剧精神”。1 地域小说是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 阅读北方地域小说时所感受到的苍凉辽阔的奋进之感恰如“悲剧”使人震惊, 给人力量, 激励人们勇敢向前。而在阅读南方的地域小说时, 读者们往往感到一种“喜剧”般的愉悦, 令人伤心悦目, 精神上获得放松和慰藉。例如, 萧红的《北中国》中大量对雪的描写就让人感受到了东北冬日的冷峻, 尤其, 是她用“轻纱幔帐”来形容绵绵细雨是十分准确的, 只有把“雪”当做了生活中的部分才会有如此精准的描写。试想, 若是一个从未见过雪的南方作家来抒写对“雪”的感情是不会如此准确而动人的。在阅读萧红的作品时, 人们会对生活在日军侵略下的东北人民的生活感到震惊和痛惜, 同时也会燃起胸中的爱国之情, 从而使人真正理性地去思考国家之于个人的意义。而在阅读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时, 人们更多地感到的是沈从文对“水”的喜爱, 湘西的人如湘西的水般温润善良隐忍且有力。湘西的人是那么的富有人性美, 人们在阅读了小说以后, 内心像用湘西的水洗净了一般清澈, 像听到了湘西的对歌一般喜悦。

二、人文文化

严家炎曾说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 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 例如, 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而越到后来, 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2

1、语言

南北不同的语言文化使得现代地域小说以方言特色为首要标志。南北文化影响下的语言运用特征是 :北齐南繁, 北方作家们的小说语言比较单一, 容易理解。而南方作家们使用的小说语言则比较复杂, “土话”较为丰富。

北方的地域小说语言风格受到了他们粗犷直爽的性格影响, 作家们习惯于直接的表达, 较少有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从而形成了北方地域小说严肃正直, 质朴醇厚而又略带粗糙的语言风格。“东北作家群”生活在倍受侵略之苦的东北地区, 这使得他们使用的语言更加朴实客观, 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东北作家的语言就散发着严肃冷峻的语气, 情感色彩淡薄。“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是善于运用农村“土话”的北方作家代表,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语言运用带有政治目的, 像《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所说的话都明显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例如, 二诸葛多次向区长说着“请区长恩典恩典”。这句话其中就隐含了一种政治上的“上下有别”, 表现出了人物的谨慎微小的“阶级感”。这样的“土话”是通俗易懂的, 但较之于真正来自民间“土话”的南方地域小说则要稍显逊色。

在南方现代地域小说中, 整齐划一的语言书写是难以做到的。南方崇山峻岭的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的来往交流, 使得南方方言繁复多样, 各种方言复杂且自成系统。南方作家们在创作时时常使用小范围的本土“土话”, 而这些“土话”并不像北方方言那样大同小异, 即使同属于南方地域小说, 但在理解南方不同的地域小说时, 语言成为了一道关卡。例如, 鲁迅所写的江浙“土话”和沈从文所写的湘西“土话”就完全不是一个语言系统, 读者若不去查证和理解这些“土话”的含义和带有的感情色彩, 那么, 真正读懂南方的地域小说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对江浙和湘西的地方方言稍作了解, 否则很容易忽略作家语言运用的技巧。而在阅读北方地域小说时, 语言障碍则小得多。不同于北方文化的豪爽慷慨, 南方文化以“水”为基, 崇尚柔美, 这奠定了南方地域小说细腻、柔和、流畅的语言风格。南方作家在描写人、事、物时, 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 和北方作家那种冷峻质朴的语言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 鲁迅描写江浙农村的小说, 《祝福》《明天》《孔乙己》等小说, 运用的语言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鲁迅通过运用细腻而深刻的语言让他笔下的人物都鲜活起来, 而每个人物又都饱含了鲁迅自己的价值判断。

南北语言在现代地域小说中还有一个突出表现, 那就是语言的幽默。老舍作为“京味小说”的大家, 小说创作中蕴含了丰富的京味幽默。老舍用具有浓重北京文化气息的白话、俗语、俚语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平民市井的幽默。《开业大吉》中的行骗“医生”们用充满京味的“套近乎”的幽默语言使一个个病人相信了他们的谎言。老舍运用的是北京文化影响下的语言去塑造人物,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巴蜀小说的代表作家沙汀则就不同了, 《在其香居茶社里》《代理县长》等小说中都运用了很多巴蜀的土话, 俚语, 这些土话, 俚语是完全取自民间的, 沙汀似乎没有慎重考虑过它们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塑造人物时只考虑人物本身的需求。在不同的场合, 人物会说出了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话来, 甚至有些当地的粗暴语言都被写入了小说。读者在阅读沙汀的小说时, 需要了解巴蜀的文化背景, 否则, 很容易误解这些粗暴语言的运用是种瑕疵, 不能充分理解有些粗暴语言在巴蜀文化中是一种幽默甚至是一种亲近的表现。老舍和沙汀的语言幽默艺术都是植根于所处的地域文化之中的, 如果不了解北京文化和巴蜀文化就简单地去评断两位作家的语言幽默艺术都是片面而肤浅的。

2、思想传统

中国南北自古就传承了不同的思想传统。北方属于麦菽文化, 兴儒学, 儒家的理想在于社稷钟鼎, 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滋生出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这就使得北方地域小说多关心现实, 多描绘一种人与社会的关系, 探索人在社会背景下如何生存的问题, 现实主义色彩浓厚。而南方属于稻作文化, 以道家文化为主, 道家志在山林, 看重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 崇尚自然, 富于幻想, 注重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理想世界的把握。因此, 南方地域小说关心人在自然背景下的生存状况,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影响了地域小说作家自身的性格, 进而使得他们所创作的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两种不同思想文化的印记。“因为诸种地域文化因素, 只是在各个地区人们的性格中, 才能得到最充分、最生动的综合, 并且在个性的千差万别中显出其共同的色调, 而这种色调又与其他地区的人们相区别。”3

自古以来, 儒家文化作为统治阶层推行的官方文化, 很早就取得了“国家意识”的地位。儒家文化教化深厚, 重视现实, 政治观念强, 北方由于长期处于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带, 儒家文化早已渗透到了北方知识分子的血液里, 他们创作的地域小说中的人物, 大多都关心国家社稷具有儒家传统的入世精神。在这些人物身上, 人们可以找寻到儒家所推崇的人本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和道德意识。特别是忧患意识, 儒家文化使得北方作家们对于社会、国家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创作出的地域小说明显带有一种“社会教化”的目的, 北方作家们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小说去影响读者, 期望读者能够对国家命运和文化积淀有深切关怀。极力张扬传统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重义轻利的人格风貌的山东作家群就是其中的显著代表, 如, 陈忠实试图连续三秦文化的“根”, 张承志则开掘塞外蒙古大草原的文化意蕴。而南方作家们所秉承的是“无为”的道家文化。不同于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强调对伦理、政治的超越, 超越一切束缚的精神。否定一切外在束缚, 追求自由无拘, 以此来化解人生的烦恼。所谓“无为”, 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但在尘世中开辟一片净土的理想所呈现出来的自由浪漫的气质是让人心驰神往的。南方的自然环境使人对自然有一种本真的向往, 南方人的基因中相较北方人有更多的自由浪漫的气质。不同于北方地域小说的崇拜理性, 南方地域小说呈现出的是一超脱空灵的意境。北方地域小说注重家国意识, 而南方地域小说则更注重的是对于人物内心的揭示和对人性本质的追问。也就是说, 北方作家更关注的是“社会属性”的人, 而南方作家更关注的是“自然属性”的人。沈从文的小说就是对复归人性的强调, 他的湘西小说表达了一种渴望人性回归的呼唤。楚文化造就了湘人崇情尚性的浪漫情怀, 特别是“与吴越、齐鲁等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民相比, 湘西男女在情爱方面是相当自由的, 带有原始情爱的意味”。4《媚金, 豹子与那羊》就是一篇带有神秘巫风色彩的表现男女之间原始情爱的湘西小说, “一个熟习苗中掌故的人, 他可以告诉你五十个有名美男子被白脸苗女人的歌声唱失魂的故事”, 小说中所描绘的神秘的迷人歌声会令人失魂落魄, 神不守舍。

3、文学传统

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诗经》一直被视为北方文学的文学传统。《诗经》植根于现实生活, 朴实无华, 沧桑悲怆。遵从这种文学传统的北方地域小说豪迈激昂, 向往英雄般的悲壮感, 在艺术手法上更加崇实, 多用直陈。而神秘瑰丽的《楚辞》成为了南方的文学传统, 南方地域小说笔调柔和舒缓, 生机盎然, 追寻轻松愉悦之感。《楚辞》发源于南国楚地, 驰骋在理想的世界中, 以此为传统的南方文学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崇虚, 多用比兴、象征。

举例来说, 赵树理的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没有营造精彩度和神秘感, 一切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 仿如记述的是一件发生在了某个村子的真人真事。在人物刻画上, 大多透过人物的语言, 较少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整个小说只为讲述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 所表现的乡土文化不是营造出的而是通过故事来表现的。而南方的地域小说崇虚的代表则当属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 他们注重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叙述来呈现故事的发展。

摘要:中国地域广袤辽阔, 无论自然地貌, 还是语言等人文文化都有很大差别, 南北文化的不同始终以隐性传承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之中。中国现代地域小说正是受到了南北不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小说流派, 如, “山药蛋派”, “荷花淀派”, “江浙小说”, “西北小说”, “中原小说”, “东北小说”, “巴蜀小说”等等。本文拟从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南北地域文化对中国现代地域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南北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现代地域小说,影响

参考文献

[1]贾剑秋.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成都:巴蜀书社, 2003

[2]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3]严家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理论与创作.1995年, 第1期

地域歧视链 第11篇

对自己人都不客气,更遑论欧洲人了。美国人常讽刺欧洲人踢足球时假摔不断,跟美式橄榄球比起来娘里娘气,缺乏阳刚之气。

当然,对美国人来说,欧洲还是艳遇天堂。洛杉矶的媒体会直截了当地嘲笑说:在美国,所有带“欧式”字样的服务,都能和情色沾上边儿。

北欧人和德国人都认为意大利人是懒虫、吹牛大王、色狼,除了足球、艺术和容貌,啥都没有;反过来,意大利人觉得德国人很机械,东西难吃,这点法国人、英国人也会响应。实际上,法国人每逢体育项目输给德国,一恼恨,嘴里很容易蹦出个“Huns”来——Huns就是公元四世纪横扫欧洲的匈奴人,在法国人眼里是蛮族的代名词。当然,德国人也会反唇相讥:法国人不就是高卢人吗?高卢不也是蛮族吗?

在法国的超市里,常会卖德国香肠、泡菜,意大利面和西班牙海鲜饭等速食品。但一聊起德国人来,法国人就会开始笑德国人满身都是泡菜味,并且每天吃的东西都来源于同一种动物。

德国人自己被全欧洲人骂机械之余,也偶尔会念叨,说瑞士人比他们还死板。在德国有无数波兰移民,于是他们很奇妙地看不起波兰;而波兰人又特别不喜欢捷克人。

英国人的奇妙之处在于:他们根本懒得自称是欧洲人,但又不屑于跟美国人攀亲戚。在巴黎如果遇到英国人,一副他乡逢故知状跟他说英语,聊好莱坞电影和美剧,英国人多半会皮笑肉不笑地表示,他跟美国没那么熟……实际上,英国人划海峡而自称一邦,在足球方面就是出了名的固执:很长时间里,他们都只在自己英伦三岛那一片打转。

中国古代,比较起地域来也不遑多让。华夏正朔会嫌西边都是胡人,南方都是蛮子;东晋“衣冠南渡”后,北方人嫌南方人性情软弱、生活糜烂,南方人嫌北方人粗笨野蛮。宋太祖赵匡胤对南方人挺温和的,但固执起来就是一句“后世子孙勿用南士作相”。沈括还在《梦溪笔谈》里啧啧感叹,说饮食上南咸北甜,实在难以适应。

但说到底,以地域为由头开的玩笑,力量还是在渐次减弱。因为所有地域笑话都有个前提:当初的人类,交通不便,出行不易,经常一辈子生活在一处,所以其地域属性也和其人密切相关。但这个时代,大城市正在无可避免地趋同。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整齐划一地买到苹果手机、走进麦当劳、看三星电视、吃速食意大利面。你在一架飞机上落座,周围就都是五湖四海走遍的人。所以,地域挑刺能再度产生力量的时候,得是人类再次遇到交通不那么方便、生活有个固定地域的时候了。

比如,很多年后,在某个空间站,几个人这样交流:“我是从土星来的,您呢?”“我住在小行星带,在一颗私人别墅星球。”“呀,真阔气!您旁边那位呢?”“他?他住月球加油站。”“嗨,难怪那皮肤都跟环形山似的……”

地域问题 第12篇

1. 礼县乞巧文化概述

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邻天水西和县、细节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接武山甘谷、深居内陆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农业县。

乞巧, 它源于汉文化中的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东汉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气孔针子开襟楼, 人具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关于乞巧最早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 乞指乞讨, 巧则是心灵手巧或有奇思妙想的意思, 其实在说智慧。“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 是农历七月七日, 独有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未婚的年轻女性为尊令人敬仰的“巧娘娘”及“织女”同时希望自己能像这位仙女一样心灵手巧, 聪颖智慧, 于是在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日乞求织女赐予聪慧和灵巧。甘肃乃至全国各地都有这个习俗, 而以陇南礼县和西和县的乞巧节最具有特色。

2. 传统乞巧活动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礼县的乞巧文化正遭受经济大潮的冲击, 个别村庄已经停止乞巧活动数年了。即使保存乞巧的村庄, 其具体形制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将主要活动概括如下:

乞巧的主题发生了变化:乞巧的参与者已经由原来的主要是12-13岁的未婚姑娘变成当前的中年妇女和刚结婚不久的小媳妇占主体。乞巧的仪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尽管乞巧的议程上大体延续了古老的乞巧传统, 但一些信仰成分比较多的仪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甚至消失, 比如“跳麻姐姐”的活动在大多乞巧点已经不存在了, 几乎每个乞巧点都配有录音机, 播放的是现代流行音乐, 跳的是现代舞。只有中老年妇女参与恶乞巧点还有较多的传统成分。

3. 对当前乞巧文化发展状况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品逐步提高, 人们物质生活满足了, 随之精神生活也得加强, 乞巧这一文化传统的改变与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 社会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政治体制也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在这个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 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在社会分工上进一步发展, 大多数人的生活消费品由自己生产为主转变成

出版社.1982.9.第534页

[2]薛昌辉.浅析宝鸡社火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禁忌[M].群文天地,

了以购买为主。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城市, 农村地区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3.2 地域原因

关于上述礼县乞巧风俗文化在当代的变化具体原因起码有以下几点:

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收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礼县试种植人工半夏的成功, 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半夏的种植已经成为新型的产业链, 此时正是农历七月初, 小麦已经收割完毕, 正逢半夏的收获季节, 而半夏的收获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更多的人去收获半夏正好与乞巧的时间冲突, 所以好多姑娘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乞巧活动。

外出打工潮的影响。近些年来, 一些初中毕业载未上学的姑娘出去打工, 而且出去打工的人逐年增加, 造成了乞巧主体的流失, 这是影响乞巧风俗文化传承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张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观念的不科学性。尽管乞巧的时间正逢暑假, 但大多数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乞巧活动, 而是待在家里学习或者是参加补习班, 没有做到劳逸结合, 没有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他们认为参加乞巧这种活动是不务正业, 其实地方性知识的培育是教育中最根本的内容, 但是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课外知识的排斥已经形成了一种顽强的力量。这个原因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民间文化的漠视与偏见, 也是影响乞巧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原因。

4. 传承的措施

首先从乞巧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这说明是在进步, 主体12-13岁的姑娘到现在的妇女, 因为生活有了很大大的提高, 经济发展了, 观念也跟上了, 也破除了迷信思想,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在农村呢以前只是为了让解决温饱, 把所有的愿望都寄托给神灵, 现在经济发展了, 人们的生活水品提高了, 物质满足了, 精神上也得丰富, 但是他们没有别的集体活动, 从乞巧活动的性质上看出, 姑娘们除乞求灵巧之外, 更重要的是娱乐, 在紧张忙碌之余放松心情, 她们唱的新编的唱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 还有描绘礼县景色歌颂党的政策, 内容丰富, 时代感强。

4.1 发展新型产业

改变与乞巧活动相冲突的产业, 既能保证当地民众的经济不受损失, 这样也能保证他们有时间来参加乞巧活动。

4.2 提高当地教育观念

乞巧是礼县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把它充分利用到当地旅游产业当中, 这样大大提高了旅游产业的产值, 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 带动更多的人来参加乞巧活动, 避免他们外出打工, 保证乞巧的主体不必流失。让更多的学校来接受和发扬民俗文化活动, 保存当地原有的文化特色, 鼓励更多的学生唱乞巧歌, 跳乞巧舞。乞巧的流传方式是口口相传, 当前没有一部完整对乞巧歌词曲记载的资料。寻找乡村里熟悉乞巧民间文化的人, 搜集有关乞巧文化的歌词和舞蹈, 尽快将它用文字和摄像设备记录下来, 保存它原有的特征, 以便更好的保存和传承。只有这样, 一个传统的节日文化才能更加植根民间, 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摘要:地域音乐是我国民族乐发展的基础和源头。甘肃东南部的礼县与西和县的地域音乐文化中的乞巧文化独树一帜。这是一支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族文化活动。近年来礼县的乞巧文化正遭受着经济大潮的冲击, 乞巧的主题、仪式、活动内容、性质发生了变化。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收获, 外出打工潮的影响, 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观念的不科学性, 姑娘们的价值取向的转移。只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文化才能更加植根民间, 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地域音乐,乞巧,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礼县编撰委员会.礼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

[2].陇南编撰文员会.陇南志[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域问题】相关文章:

地域资源05-11

东北地域05-13

地域类型05-13

地域色彩05-29

地域风格06-12

地域形态07-12

地域表达08-04

工作地域08-05

农村地域08-29

地域课程08-30

上一篇:突出学生下一篇:农村政策性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