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2024-06-11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精选11篇)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第1篇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大学物理实验是提升理工科学生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的重要课程, 一直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再加上近几年的扩招, 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及改革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及挑战,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 全面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一、高职物理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轻视物理实验的作用

经过大量的调查, 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对专业课的实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也投入了充足的资金, 然而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能投以足够的重视, 甚至以为物理实验知识附属于物理教学的, 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只是做几个有象征性的实验就完成了教学。大部分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都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有的学校甚至一个实验都不进行。即使有些学校按照要求进行了实验, 但是基本上不能实现教学效果。

( 二) 教学内容更新较慢

从前的中专阶段的物理实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要求, 而本科的物理实验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深奥, 也不适合高职生学习。一部分有着高职教材标志的教材知识简略修改了本科教材, 实际内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没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 阻碍了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脚步, 因而当前急需建立一个适合高职物理实验内容的教材。

( 三) 教学管理模式僵化

大部分的高职物理实验室依然应用着过去的封闭式管理模式, 学生只能够在限定的时间之内用教师允许的实验仪器去做教材中提到的实验项目, 而且每个专业的学生都会进行相同的实验, 并没有主动权及选择权。

( 四) 教学手段落后

当前高职的物理实验教学手段较现代化教学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劣势, 较为落后。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必须要由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及多媒体设备作为物质支撑; 如果想要实现开放式教学, 就一定要有网络化实验室以及校园网作为支撑。此外, 讲解物理实验的教师的思想较为保守, 实验教学能力也不满足现代化实验教学的要求, 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思路

( 一) 实验课程创新实践

在进行物理实验课之前, 教师必须要进行教材分析, 依据物理实验的难易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第一层的物理实验课主要是预备性试验, 第二层是验证性实验, 第三层是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第一层预备性试验及第二层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三层综合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二) 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以往的物理实验之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通常都过于依赖老师, 不管是在准备仪器、安排实验内容、进行试验的过程中, 都是教师给出示范的例子, 再由学生进行操作。这种做法不但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 还容易导致学生在精神及行为上的懒惰心理, 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较为单调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原因主要是设计教材时教材内容中的可操作性较差。因而, 想要改变以上的情况就要先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

( 三)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

想要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不但要更进教学内容, 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 实施开放性实验。在实施开放性实验时, 要指导学生们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项目, 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强调预习的重点, 推荐与内容相关的实验内容及相关材料, 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所学知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学习效率, 吸引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第二, 在进行不同层次的实验时, 教师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四) 改革评测方法

在评测学生的实验成绩时, 要着重评测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实验的结果不能只由一份实验报告概括, 因而需要学生们记录下试验中的每一个细节, 例如感兴趣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或是经历的成功和失败, 用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 再通过答辩、研讨等方式进行答辩。评测实验成绩时, 需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评测。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当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 尽最大努力树立学生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思想,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要完成这一目标, 不但需要从硬件设施角度着手, 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思路角度上进行革新, 改革从前较为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完成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 培养出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新时代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兴.高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J].时代教育, 2014, (3) :190-190.

[2]高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11 (10) :35-36.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理实验教学 困难 措施

一、引言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稳定,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年轻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本位为教育理念,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教学环节同属实践教学范畴,物理实验是工程类专业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先导,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下面以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二、高职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来,为了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有了跨越式发展,专业实训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但归属于基础教学部的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却仍然相对比较滞后。

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观念。有些学校把一贯独立设置课程的物理实验归并到物理课程中,实验学时数一降再降;有些学校没有物理实验室,只是在周末用大巴送学生到外校借用实验室,草草应付;有些学校干脆取消物理实验,一了百了。这些做法都将影响物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三、提升高职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上海市教委于2008年启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五大工程,即“综合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知识创新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简称“085工程”)。学校把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纳入“085工程”中,制定了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等一系列规划。教师以实验室内涵建设为契机,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从点滴做起,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以下是具体措施:

(1)改善实验教学场地。在现有条件下,学校立项对物理实验室进行全面综合改造,通过对实验场地的科学分割和合理布局,工位数从原有的48个增加到超过100个。重新对实验室各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分为常规实验室、医用拓展实验室、光学工程实验室等,能满足模块化、分层次、多样化的实验教学需求,也能部分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

(2)购置难易搭配的实验仪器。实验项目若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则实验仪器必须简单、耐用、易操作,适合高职学生独立使用。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教师有时需要反复与仪器生产厂家的设计人员进行细致沟通。实验项目若是面向重点专业开设,或者是为了“教学做一体”而开设,则实验仪器就比较复杂,比如“信息光学实验”和“氦氖激光原理和技术综合实验”等。实验仪器难易搭配,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也为部分学生学习更多的实验技能创造条件。

(3)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项目。实验的选题和内容更新是高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以“立足物理,面向高职专业”为项目设计理念,不拘谨于传统的实验内容,设计出“生物膜电位的测量”“人体阻抗的测量”“人体血压的测量”“人造骨杨氏模量的测量”等实验,会让学生感觉这些实验有趣有用,同时使物理实验与后续专业相结合、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4)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每间实验室都配备多媒体系统,教师精心制作实验原理、仪器介绍、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工程应用等PPT,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加大实验知识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各间实验室的电脑通过服务器连接,可以方便使用虚拟实验软件。此外,计划在实验室门口安置大尺寸触摸屏,学生可方便了解实验教学的全部要求。

(5)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物理实验指导教师“双师型”比例高,均具有10年以上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熟练掌握企业课题研究、技术改造、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知识,懂得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企业工作经验点点滴滴传授给学生,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6)坚持一人一套仪器。学校克服学生认知能力欠缺、物理基础较差及仪器台套数不够等诸多困难,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人一套仪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一人一套仪器的优点显而易见,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思考,有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高职院校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诸多困难,应认真分析对策,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物理实验,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动手能力和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永太.关于高职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5-9.

[2]林玉芳.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02):111-112.

高职院校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第3篇

一、高职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 物理实验条件差、基础薄弱。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发展而来或整合而成的, 实验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近年来,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对应用人才的综合技能要求大大提高, 加上相关部门对实验室的投入又相对很小, 造成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数量少、科技含量低, 像全息照相实验、激光测量技术等高新技术实验很少能开设。另外, 缺乏足够的实验实训场地, 自动控制模具、教具、多媒体设施、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配套管理操作系统等严重不足, 使得物理实践与学生专业联系少, 与生产实际脱节, 学生对实验教学兴趣不浓。

2. 观念落后, 对物理实验环节重视不够。

一些院校领导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 强调理论教学, 重视科研与创收, 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仍有理论课高于实验课的思想, 认为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附属品, 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 工作负荷重, 业务素质、理论水平与思想观念更新、提高较慢。个别院校物理实验室形同虚设, 只能象征性地做几个简单的经典实验应付了事。实验教师对实验的重视不足, 使学生也认为实验没有用, 缺乏参与和操作意识, 很少认真动手实践, 更谈不上应用与创新。

3. 实验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

高职院校物理实验一般可分为测量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开发性实验等。测量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属于基本实验范畴, 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熟悉一些基本理论和规律。综合性实验、设计开发性实验属应用、开发实验范畴, 需要实验参与人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对比、结果讨论等,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实验条件的影响, 许多院校物理实验主要开设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基础实验, 对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生又感兴趣的综合性实验、设计开发性实验, 很少开设。实验教师也不愿意在教学内容、实验方案设计上下功夫, 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陈旧, 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

4. 实验教学手段滞后、模式僵化。

教师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大多采取填鸭式、灌输式、封闭式教学, 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到实验注意事项, 都已经写得非常清楚, 学生只是机械模仿, 按既定的操作步骤执行便可完成实验。尤其是多人合作实验时, 部分学生只看不动手, 也不留心观察和记录, 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手段和模式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1.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的原则。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其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没有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切教学改革都是纸上谈兵。高职院校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要把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措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 要建立和健全实验教学质量考核标准, 制定和实施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措施, 严格进行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

(2) 坚持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原则。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中心就是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包括学生应用现代高新技术的能力, 还包括学生对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实验教学改革应强调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和训练方法、手段上的创新,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工作思路、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也要有所创新。

(3) 坚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原则。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开放式教学的原则, 即保留原有的合理规程、制度, 摆脱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观念的束缚, 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让学生既可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 也可在课外利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或者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完成实验任务。在开放式原则的指导下, 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目标将由单一指导向多元化的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发展;教学过程将由封闭向校内各院系、校外、远程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 使之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2.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 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与实验教材。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实验仪器、设备, 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程、教材和操作手册等, 它们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积极申报校级实验实训中心、教育厅与职能厅局实验实训中心, 以及省级、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 争取各级部门的资金资助, 也可以同企业联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传统实验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 而且对物理原理和实验步骤的描绘过于系统和详细, 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中按部就班, 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因此, 学校应根据实验内容与体系,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 对实验教材进行适时更新, 一般情况下, 更新周期应为3到5年。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传统的物理实验内容是按照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依次安排实验, 并各自形成封闭体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交叉, 不利于学生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 笔者所在学校对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进行了改革:物理实验被设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入学生学分考核中;增加了适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就业需要的实验内容, 如全息照相实验、GPS与定位仪测量实验、激光测量实验、自动化控制设计实验等;将实验体系调整为基本实验、专题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研究性实验4大类。对于基本实验与专题实验适当调整与减少实验内容, 突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综合实验、设计与研究性实验的课时与内容, 以突出物理学科的系统性、互补性与交叉性, 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设计与研究性实验时, 可以由教师提出实验题目和要求, 学生根据实验原理与所采用仪器设备特性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与步骤,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 开始实验前, 实验教师一般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原理、过程、方法讲解, 甚至进行操作示范, 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实验教材进行简单的模仿便可完成实验, 这造成实验效果差, 学生缺乏主动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为此, 根据高职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转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 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实验的主体地位, 是实验教学的中心;实验教师则处于为实验教学服务的角色, 围绕实验教学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实验教学中, 由实验教师布置教学内容与目的,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步骤、程序, 自主选择仪器与设备, 同时, 保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进行现场共同探讨分析, 适时进行指导。这样, 学生便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 达到综合技能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4)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物理实验不应该再成为物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因此, 必需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检查学生的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实验教学改革后, 笔者所在学校物理实验课学分调整为2个, 课程的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实验老师根据学生所参加完成基本实验、专题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研究性实验的效果和提交的实验报告质量给学生成绩。期末考试为实验操作与设计, 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主要是教师给出几个实验内容与目的, 由学生抽签确定, 旨在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操作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这种考核方法使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加强, 促使转变学生上平时实验课的学习态度, 由只注重实验结果转向重视实验过程、实验技能和创新应用,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紧密结合单位、企业的实际需要, 调整教学目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并非是培养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 而是培养高新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科技的发展、设备的更新越来越快, 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紧跟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合理调整实验教学目的是高职院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此, 在实验仪器、设备更新与实验室配套建设上, 高职院校应紧跟社会发展需要, 积极调整应对, 做到未雨绸缪;在教学目的上, 应重视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能力的培养, 同时, 还必须培养学生进行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具有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观察与分析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多渠道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大大改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实验中心积极加强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网络教育与现代仿真虚拟教学的建设, 鼓励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施教: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新颖生动、感染力强, 可以有效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现代网络建设远程教育系统, 使实验教师可以将收集、整理的大量图片、影像、资料实现网络共享、远程教育和疑难解答, 使学生可以在网上预习、复习实验原理、内容与方法, 甚至进行远程实验设计、模拟实验等;现代仿真虚拟技术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直观体验实验现象与效果, 真实掌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

物理实验心得及教学改革 第4篇

王 宁

工力0702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和探究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适应新课改、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浅谈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同时从个人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

改革

心得体会

Physics experiments and teaching reform experiences Abstract: Physics is a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nd a scientific-based,and Demonstrations and experiments to explor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cs experiments.It is not only to establish the physical concepts and laws of physics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essential link,and also be able to train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thinking abilities, and explore the spirit and good learning.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cientific talent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So how to reform teaching physics experim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a number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at the same time from a personal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some of the phys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Experiences 绪论:物理学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物理实验将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而且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物理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然而,在现实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如实验教学模式固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等问题,且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由教师安排实验内容、准备好实验仪器,讲解清楚实验原理、拟定出实验步骤,甚至还设计好记录数据所需的表格。学生不动脑筋思考,只要按照拟定好的步骤去做,就能成功地测到数据,完成实验。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因而不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确立学生在试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变传统的验证性试验为设计性实验,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是从大二开始接触物理实验的,说句实话,以前在上初高中的时候,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以及设备的残缺,我没有一次真正的实验体会,经过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同时,我也想对老师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世界基础教育的主流,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活动,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有关物理实验及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有的研究呈现出未来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从而概括出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物理实验改革是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理实验改革,不能就实验谈实验,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加以思考,构建新型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推行探究式教学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教改的情况

不可否认,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过分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培养,致使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和热情,以致影响其终身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正在进行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物理教学实验是实现此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原来的初中物理课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两学年总共仅安排了17个学生实验,而由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教科书就设计了实验探究36个,由此可看出新课程对探究性实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二)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过程。因此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利用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观看或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信息(现象或数据)的获取、分析综合等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动手能力:例如在实验器材组装和实验操作中,能初步训练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仪器的能力及操作技能;通过实验信息的获取,培养学生精细敏锐的感知与观察能力,及时抓获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原理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综合。

虽然我国一直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考试仍然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在考试方面我们也必须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

二、考试项目以及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

(一)、我们可以把实验考试分为四项:口试、笔试、操作和小制作。1.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如在实验口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当多用电表做“欧姆表”使用时,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表盘上的刻度为何不均匀?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如何调整零点?若调不到零点是何原因?应如何解决?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规律以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现有下列可利用的器材:电池、电键、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定值电阻、导线等,请你设计两种切实可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要测定的物理量,并导出计算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从考试结果看,学生设计出六种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说明学生是动脑了,可见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3.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如在电学的实验考试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二十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仪器测定电流表的内阻。这样的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

4.小制作: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动手能力。如在高一的物理实验考试中,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支杆秤。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先选料,当木工、钳工做出秤杆、秤砣、秤钮等,还要根据原理确定“定盘星”、标出刻度等。

(二)、考前准备和记分方法

学期开学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将实验考试列入计划内,提前向学生讲清本学期实验考试的时间、内容和方法,以及实验考试成绩所占总分的比例(一般为15%~20%),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把实验摆到重要的位置。考试中采用抽签的办法,将所考题目提前写好并密封,考试时全组老师上阵当考官,口试、笔试和操作三项内容由监考老师当面讲评指出错误,先让学生自己定分,老师根据评分标准确定最后得分。小制作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评定成绩,把作品制作是否符合原理、同时也看做工和实用程度,将作品分为一、二、三、四等分别给出分数。

(三)、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改状况

不可否认,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过分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培养,致使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和热情,以致影响其终身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正在进行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物理教学实验是实现此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原来的初中物理课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两学年总共仅安排了17个学生实验,而由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教科书就设计了实验探究36个,由此可看出新课程对探究性实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四)、个人心得体会

在这一年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中,让我受益颇多。

首先,大学物理实验让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一直以来就没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虽然一直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但经过这一年,让我深深的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只有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才能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收获的更多、掌握的更多。

其次,大学物理实验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每个实验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经过这一年,让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大学物理实验让我在探索中求得真知。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实验)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虽说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只是对前人的经典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尚浅、探索能力还不够的人来说,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大学物理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利与财富。对于这些实验,我在探索中学习、在模仿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大学物理实验让我慢慢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学习就是为了能自我学习,这正是实验课的核心,它让我在探索、自我学习中获得知识。

最后,大学物理实验教会了我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就有数据,有数据就得处理,这些数据处理的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你的实验成功与否。经过这一年,我学会了数学方程法、图像法等处理数据的方法,让我对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是得心应手。

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但在这中间,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时我还不能从容应对;我的探索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我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得提高,当眼前摆着一大堆复杂数据时我处理的方式及能力还不足,不能用最佳的处理手段使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小程度……

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实验课上学得的,我将发挥到其它中去,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在此间发现的不足,我将努力改善,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克服那些不应成为学习、获得知识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更大的收获,在不断地探索中、在无私的学习、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我相信,通过更多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物理实验将会变得更有趣,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也会更加重要!

重视物理实验 改进物理教学 第5篇

关键词:重视;物理实验;改进;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15-01

一、演示实验要创新

比如,在学习光的色散知识时,可以用玻璃杯、水来做实验;在研究压强时,可以用笔或者小刀等日常用品做实验;在研究电路知识的时候,可以用家用的开关、手电筒、小灯泡等材料做演示实验;在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可乐瓶、乒乓球、玻璃球等材料来做实验。将生活中的物品,搬到讲台上,首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知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大大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当然,利用生活用品做演示实验,同样可以用多媒体展台进行放大,假如在布置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带上下节课实验时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那么,在具体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实验了,它能有效的解决学校实验室里器材不能满足人人一套的问题,而且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在探究中创新

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实在实验中,因此,新课改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但实际情况是初中生的探究能力远远低于老师的预期,因此,不少老师不能真正的开展探究式教学,所以容易走形式主义。有人听课的时候,开展探究式教学,没有人听课的时候继续采用灌输式教学,即使某些老师利用探究式教学,也是空有其形,本质还是灌输式教学。比如,当一个问题揭示出来后,老师总是代替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再反复的提示实验中的步骤,学生按照老师的提升“终于探究”出来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还应该赋予它新的内涵,要实现创新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电路知识的时候,可以直接向学生分发电池组、开关、导线、小灯泡等等的器材,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你用课桌上的器材,使小灯泡亮起来,又有多少种办法让小灯泡不亮?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事,也没有多少种不一样的办法,但让亮着的小灯泡熄灭,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投入实验的积极性是空前的。有的学生断开了开关;有的学生拔出了电池;有的学生拆除了导线;有的学生弄松了灯泡等等,此时,老师可以再抛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不做上面任何一件“破坏性”的事,能不能再增加一根导线,使电灯熄灭?学生是没有什么电学知识的,但对于这样感兴趣的问题是有积极性研究的,它们在摸索着如何增加一根导线使小灯泡不亮的办法。不少学生终于找到一个办法———电学上称为的短路。由上可见,探究式教学的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必要的创新,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像一个小小的科学家那样潜心的研究科学,在探索中不断的前进。当然,初中学生毕竟无法探究出惊世之举,只要能将他们的科学作风以及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起来就已经很好了。

三、小制作,大作用

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第6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高职院校,教育创新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输, 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行为的规范与经验的积累, 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物理实验教学的现存问题

在以前的教学中, 学校对实验课程并不重视, 导致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验的操作原理, 虽然在近几年里, 学校已经开始给予了实验课程更多的重视, 但是教学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 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校与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现在, 许多高职院校还在采取以前的教学方案, 还在沿袭“老师说,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补充, 这与现在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合。在本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物理实验课堂上, 将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甚至是讲实验, 导致学生不能对实验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理论课上将本该由学生做实验得的实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并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 导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对号入座;学生在做实验时难免会出现偏差, 如果这些偏差得不到老师的及时讲解, 就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这些不正确的教学态度与做法,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 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1.2院校的实验设备缺乏

首先, 在学校刚刚建立时会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导致院校没有充足的资金购进实验设备;其次, 高职物理实验与其他专业的实验课程不同, 它是一种基本的实验课程, 所以院校工作人员对其实验设备不够重视。

1.3学生没有充足的实验经验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 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 对高职学生物理实验没有充分的了解, 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初中与高中的学习中, 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 而不是对知识原理的了解;另外, 学生对于动手做实验没有充足的兴趣, 在做实验时不用心去记。这些问题对学生做实验的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在高职物理实验课程中, 除了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相关实验, 还应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自主设计实验, 即为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课本进行实验, 将不利于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1.5教学模式的局限。

长期以来,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有两大特点:其一, 实验教学形式以演示为主, 约占实验总数70%左右。其二, 实验教学以验证为主, 实验过程按“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的程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学生按照指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实验, 其结果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操作, 这样的实验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大于主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是设计好的, 时间是已定的, 一切都是按老师的指令进行的, 学生做实验时没有机会和时间去思考、去询问, 更没有时间来尝试。长此以往, 学生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到了实验室, 没有老师的命令不敢动手, 遇到与实验不符合的现象也不去多想, 只知道按顺序操作。

2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只有对高职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案进行不断的改善与创新, 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这一学科, 其具体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对物理实验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物理中涉及到许多的自然现象与生活常识,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对其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以, 院校应该给予物理实验教学高度的重视。

2.2及时购进新型实验器材

随着科技的发展, 院校应该增加对实验器材的投资, 及时更换新型的实验器材,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2.3加强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

高职物理实验教学旨在让同学通过实验对物理学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学时应该因材施教, 对于实验能力较低的同学进行基本操作的讲解与培训, 只有经过长期的基础训练, 打好基础, 才能做更多高难度的实验。

2.4多让学生自己设计、执行实验

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并且难学的学科, 学习者只有对物理的基础知识有十分深刻的记忆, 对操作原理有十分详细的了解, 并且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经验才能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才能更好的学习物理。多让同学进行设计性实验, 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2.5改进物理实验课程的安排, 增设实验动手能力培训课。首先, 对刚入校的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培训, 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简单实验故障的排除等。通过该阶段的培训, 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其次, 在基础能力的培养基础上, 进行第二阶段实验制作技能的培训, 包括设计小实验、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教具等, 通过这一级的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制作能力和丰富的思维能力。

3结语

实验在物理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物理实验的学习。但是, 现存的物理实验教学制度中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主要有学校不重视、缺乏先进器械、学生基础薄弱等方面, 改进措施有给予重视、加强学习、提高学生基础等。最后, 希望本文能够对院校的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闽, 程丕坤.浅析高职院校物理实验教学[J].商业文化 (下半月) .2012 (03)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第7篇

一、高职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但应看到, 到现在为止, 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 尤其在职业教育中, 物理实验教学更是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步。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在思想上对实验不够重视;另一方面, 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有缺陷, 造成实验效果不佳, 而且所做实验仅限于书本上的实验, 造成很多实验与生活脱节, 与学生专业脱节, 偏离了物理源于生活的轨道, 提不起学生兴趣。要想掌握物理知识,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就必须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老师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视, 而且要开动脑筋改革物理实验教学。

二、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 大到尖端科技小到日常生活, 无处不包含着物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而物理实验则展现了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呈现了许多真实又形象生动的物理事实, 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对未知结果的探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激发了学习兴趣, 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这样就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期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验改革, 使学生能逐渐从书本走向生活, 从课堂走向社会,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提高观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科学素养打好基础。

1. 改革演示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 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课堂教学中,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

(1) 改革实验装置, 让演示实验接近学生日常生活。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贴近, 又有趣的实验, 如吹币入杯、自走的碗与自旋的试管、自制无线电发射台、海市蜃楼、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组装、摄影技术的基本概念、家庭电路的安装、表面张力趣味实验, 等等。通过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物理学和物理实验中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他们动手及创新能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 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建立虚拟物理实验室, 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物理实验不见得非要实验仪器, 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仪器技术相结合, 构建虚拟实验室。通过网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的虚拟物理实验, 可以彻底摆脱原有设备条件的束缚,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改革实验方式。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体验”, 在演示实验时, 吸收少数学生参加演示实验, 一方面为做学生实验时培养了一批骨干;另一方面这样在演示实验时, 其他学生的观察会十分认真, 将收到比教师直接演示更好的效果。

2. 改革分组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分组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有更大的作用。做分组实验教师不能放任自流, 应有控制, 分组实验也需要改革。

(1) 合理分配学生。学生存在差异, 有的善于动手, 有的细心, 有的思维活跃。合理分配学生和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功效, 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在一起, 会有不同分工, 如谁动手操作、谁记录数据、谁观察现象等, 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合作与分工的团队意识, 又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还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 实验的开放程度。在改革开放程度上可分两步走, 初始阶段, 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与学生一起讨论清楚。然后各组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实验室每组实验台上摆放的实验器材要超过本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选用器材, 本校在电学实验中初步尝试过,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测定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这四个实验中, 把电压表、电流表、直流微安表、滑动变阻器50Ω和5Ω、电位器 (470kΩ) 、开关、电阻丝、导线、学生电源、电阻箱、干电池、小电珠、定值电阻等仪器放在试验台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合理地选取实验器材, 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若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初始阶段实验, 可进一步开放, 教师仅提供给学生实验目的或实验课题, 每组学生自己讨论, 找出实验原理, 并根据自己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方案得出实验器材, 并提交实验室得到器材, 学生就可很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原理, 理解物理实质, 并且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获得深切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及科学作风, 提高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过程上,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做完实验就完成了, 实际还有一个阶段不能忽略———实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这个阶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因为学生的交流和讨论, 以及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根据不同组实验方案找出好的实验方案或如何改进实验方案。无形之中创设了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合作的教育环境, 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实验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在不断与人交流和合作中, 学会了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3. 增加设计性实验, 培养创新型人才

具体实验又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学生必修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设计性实验设置的目的在于彻底改变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 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以及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使实验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 配合课堂实验教学,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增加设计性实验, 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 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培养创造型人才。

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 在课外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 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物理无处不在。

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 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 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 并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总之, 在高职高专的实验教学中, 只有不断地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对高职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使实验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学生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卢惠林.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构想[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0 (10) .

[2]乔际平, 刘甲珉.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康良溪.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 2000, 12 (12) .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第8篇

项目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首先要重新确立师生关系。传统的高职物理实验课“以教师、课程和课堂为中心”, 教学方法较简单、陈旧, 授课时教师设计好实验方法和步骤,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模仿, 教学过程看似完整, 人人参与, 实则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实验目标不明确, 实验过程不理解, 实验报告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职业素养没有形成。而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学中要“以学生、项目活动和实践探究为中心”,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认真操作和分析数据, 完成实验报告并形成统一的操作规程。项目实验教学的宗旨就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 大幅提升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其次, 要确立合理的实验项目, 严谨细致地开发实施。 (1) 实验项目的确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出发点, 结合实验教学目标确立实验项目。项目要能够承载必备的岗位技能, 难度要符合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 开发时间要控制在合理的教学周期内, 同时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例如, 根据以上所述立项依据, 在“机械波”这一部分内容中, 确立实验项目《用共振干涉法测定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其可行性分析如表1所示。 (2) 实验项目的开发。模拟实际工作项目的开发程序, 在实验项目准备阶段, 教师展示以下提纲: (1) 波速的测量公式 (波长的测定是本实验的关键) ; (2) 波长的测定方法 (共振相干法) ; (3)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逐差法) 。以此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并引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项目实施阶段, 根据学生对项目中不同知识领域的兴趣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组, 把“大项目”细化到各个小组的“子项目”, 如表2所示。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发项目时, 要引导各项目小组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并对工作进行适时总结, 使学生在掌握项目开发细节的同时, 形成一套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操作规范。可见, 通过实验项目教学, 既可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又可增强学生项目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 应注意实验项目与未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间的对接。一个实验项目的完成并不代表教学过程的圆满结束, 项目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通过项目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迁移等能力得以提升, 为未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做准备。因此, 在实验项目中设置子项目任务, 要注意项目能力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对应 (示例项目实验岗位职业能力对接详见表2) 。总之, 在整个项目实验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各种职业技能的培养, 尽快完成学生与职业者角色的过渡, 为毕业后的职场竞争增加一分把握。

项目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 通过项目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实验教学法以贴近现实生活的实验为原型组织和实施教学。鲜活而真实的生产项目摆在学生面前, 更容易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更容易使学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与此同时, 从实验项目方案的制定到实施, 以及实施中难题的解决, 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独立地进行思考、查阅资料、分析总结。这样, 在教学中可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第二, 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情商。一个实验项目的完成, 不是一个人的智慧, 而是小组成员及小组间通力合作的结果。通过组织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组参加实验项目, 学生之间可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模拟真实生产中的团队合作情境, 锻炼学生与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协调合作的能力。总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小组成员一起体验艰辛与乐趣, 可以增加集体凝聚力。

第三, 通过项目教学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倡导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服务于生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转化和迁移能力。项目教学法正是以此为契机, 根据项目要求, 在项目制定时,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 将其消化、理解并转化为实用技能应用到实验中。项目完成后, 要把项目过程中形成的操作流程和分析方法转化为知识技能, 储备起来迁移到以后的实验方案中。

项目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 学生普遍都体会到项目教学法在促进实验教学上的积极意义,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 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 学生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较大, 对教师的指导依赖性较强。 (2) 学生对实验项目开发的经验和技巧还存在欠缺, 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参与热情不高。 (3) 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还需进一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未来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等。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 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 选择和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 进一步优化教学, 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在我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形势下, 尤其是在高职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下, 以实验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技能提升为导向, 在高职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具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意义。它不仅可帮助学生在全新模式下构建理论知识体系, 而且也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增强独立思考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企业、面向一线岗位的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同时, 我们也必须正视该教学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在今后的实验课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逐步将该教学法更灵活、更高效地应用到高职物理实验教学中。

摘要: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教学改革, 而教学方法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以“用共振干涉法测定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实验为例, 探究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中的实施, 以期对高职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物理实验,工学结合

参考文献

[1]刘秀连.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6) :48-49.

[2]蔡永超.“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中的开发[J].职业技术, 2010 (11) :42.

[3]任改香.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3) .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第9篇

1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 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大提高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经过中原工学院物理实验中心部分老师的辛勤工作, 在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 开发了多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并在实验教学中加以运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开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见表1。

1.2 设计性实验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

设计性实验在实验难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与其他实验有明显的不同。设计性实验做实验时间在大学物理实验课表中没有编排, 设计性实验室全天候开放, 其做实验时间采用预约制。预约实验要求以组为单位、提前一周左右到实验室, 预约实验时要在预约记录本上填写班级、姓名及做实验时间, 同时了解该实验的要求、实验室所提供仪器的种类、数量及功能。

预约实验后按实验要求及实验室所提供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也就是撰写预习报告, 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所选择实验方案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等, 并回答有关思考题, 做实验时首先要将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交实验指导老师审阅, 合格后方可做实验, 若不合格, 则需要重新撰写实验方案并重新预约实验时间。

学生按照预约的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 做实验时老师不再进行详细的讲解,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 (经老师认可) 做实验, 实验结束时,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设计方案情况、课堂操作情况、实验数据准确程度等方面情况按百分制在成绩单上打下设计性实验的第一个成绩, 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收到实验报告后, 老师按照实验报告要求进行批改, 然后按照百分制在成绩单上打下设计性实验的第二个成绩。将这两个成绩取平均为设计性实验的成绩。

2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验指导老师与有关任课老师经过充分协商和调研, 在中原工学院应用物理专业的力学、电磁学、光学实验三门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的改革, 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上述三门课所开设实验项目均为工科学生大学物理实验常设项目, 每个实验项目都有专职老师负责, 应用物理专业每学期学习上述三门课的学生可在理论教学进行到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时到实验室熟悉、操作、讲解实验, 具体步骤为:

2.1 预习实验

通过实验教材认真预习该门课程所开设的实验, 了解该实验有关内容, 写出预习报告, 内容包括:名称、目的、原理摘要、主要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项内容。

2.2 熟悉实验

在大学物理实验上课期间到相关实验室跟着实验老师听课, 了解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项内容, 可与实验指导老师探讨有关问题, 但不参与做实验, 每个实验听课一到两次。

2.3 做实验

在实验室开放的任意时间到实验室做已经熟悉过的实验, 做实验期间老师不再讲解, 有问题可向老师提问, 实验应在一般应在2课时内完成, 若不能完成可另找时间来实验室继续做, 实验做完后持实验数据经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2.4 撰写实验报告

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并在做下一个实验时交到该实验的指导老师处。

2.5 讲解实验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 学生应对实验项目有较深的了解, 为了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在工科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时, 在所做过的5个实验中选择1个实验进行讲解并参与辅导, 实验指导老师在学生讲解并辅导后将学生讲解及辅导情况进行评议并给出成绩。

2.6 成绩考核

实验成绩分三部分:课堂成绩 (含预习报告) 、实验报告成绩、讲解实验成绩, 每一项都按百分制打分。每门课程有5个实验项目, 每个实验项目的课堂成绩 (含预习报告) 和实验报告成绩取平均为该实验项目的成绩, 5个实验项目取平均占总成绩的60%, 讲解实验成绩占40%。

在以上几个环节中, 实验室在每一个环节上对学生都是全面开放的, 学生听实验时一次听不懂, 可以听第二次, 做实验时, 一次做不好, 可以做第二次, 甚至第三次。本次实验教学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让学生讲解实验, 这使学生既有压力, 也有了动力, 为了讲好某一个实验, 有些学生会到实验室反复做实验, 详细了解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并与老师认真探讨如何讲好讲清实验的每个环节, 然后怀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去讲解实验, 通过这样的过程, 一个实验从原理到仪器, 从实验操作到数据处理, 学生全方位得掌握了这个实验, 同事是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3 完善成绩评估体系, 全面考核实验教学各个环节

为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原工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考核全面、操作性强的成绩评估体系。

中原工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分上、下两门课, 分两学期完成, 各1.5学分, 共计50课时, 是考察课。其中大学物理实验 (上) 共计9次课, 每次3课时, 包括1次绪论课和8次实验课, 其中1次为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下) 没有绪论课, 包括8次实验课, 其中1次是设计性实验。

成绩考核包括两个方面:平时成绩和设计性实验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课堂操作、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前文已述, 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3.1 预习报告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 阅读时要以实验目的为中心, 搞清楚实验原理、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及其分析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 内容包括:名称、目的、原理摘要、主要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项内容。每次做实验时要向实验教师出示预习报告。

3.2 课堂操作

进入实验室首先根据教材或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 特别注意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实验操作前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验时, 应合理操作、集中精力、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把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时细心记录下来, 实验结束时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认可方可离开。

每次实验结束时, 实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报告完成情况、课堂操作情况、实验数据准确程度等方面情况按百分制在成绩单上打下本次实验的第一个成绩。

3.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及撰写要求如下:实验目的:要求逐条写清楚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 用简短的文字扼要地阐述实验原理, 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用图表示原理图、电路图或者光路图;实验仪器:列出实验中实际使用的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和数量;实验步骤:根据实际操作过程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 在标题栏内要注明单位;数据处理:按照实验要求计算有关物理量, 计算时要有计算过程。按照规范形式写出完整的实验结果。误差计算要预先写出误差公式。需要画图时必须画在坐标纸上;思考题:完成实验指导教师规定的思考题, 必要时还需写出对该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实验指导老师收到实验报告, 按照以上要求进行批改, 然后按照百分制在成绩单上打下本次实验的第二个成绩。这样每次实验就有两个成绩, 将这两个成绩取平均为本次实验的成绩。

3.4 绪论课作业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次课为绪论课, 上绪论课学生不到实验室, 而是将每次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集中起来到教室统一上课, 主要讲述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安排、考核方式、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课后要完成绪论课作业, 老师批改后也按百分制打下成绩, 绪论课作业成绩等同一次实验的成绩。

3.5 成绩核算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 (上) 包括9个成绩:1个绪论课作业成绩和8个实验成绩, 期末成绩总评的方法是:设计性实验在实验难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与其他实验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在期末成绩总评中占的比例较多, 占总成绩的30%, 其他8个成绩 (含1个绪论课作业成绩) 取平均占总成绩的70%。

大学物理实验 (下) 没有绪论课作业, 包括8个成绩, 期末成绩总评的方法是:设计性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其他7个成绩取平均占总成绩的70%。

4 结束语

通过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完善成绩评估体系,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了全面考核实验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富增, 方莉俐.新编大学物理实验[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7.

做好物理实验才能促进物理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 促进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那么,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课堂上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个方面来阐述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一般是指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演示实验是向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必备的感性材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学习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对演示实验的教学要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确保实验成功

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现象的效果,同时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告诉学生。只有确保演示成功,目的才会达到。决定演示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掌握实验的原理,抓住关键。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再次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最后,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大气压一节中进行“纸杯托水”的演示,当纸片盖住杯口后,不能让空气进入,这是关键。又如在“惯性”一节进行“纸条从杯底抽出而纸杯不动”来说明惯性的存在的演示,在抽纸条时速度要快,这是关键。如果演示不成功,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对老师的讲解不信任和失去学习的兴趣。

2、必须明显、直观,可见度大

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让全班同学都看见,而且要看清楚。因此演示的现象一定要清楚、直观,可见度大。所用的仪器要足够大,灵敏度要高。仪器置放的位置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全班同学足以看清。个别实验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让学生“代表”靠近观察,然后由“代表”作实况报告,如在做冰的熔化实验中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事实证明效果较好。例如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可以采用投影放大的方法。如果直接用J2406型小磁针,因其底座是不透明的,面积又比较大,遮住了磁针,影响学生观察。教师可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比照条形磁铁的大小,在其周围均匀固定上10根细针,同时将小磁针的两端分别涂上对比强烈的两种鲜明的颜色,便于区分南北极。使用时将小磁针插在细针上即可进行投影演示。另外,在教学中可能一节课要做几个演示实验,这就要求突出每个实验的重要性,如暂不用的仪器不要拿出来,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可采取背景衬托和演示的方法,想方设法的使学生观察到明显、清晰的现象。例如在观察压强计里水面升高或下降的实验中,可以将水染红,并在U型管后面衬一划有横线的白屏作为背景。又如在演示磁体的磁场时可采用幻灯投影的方法,使学生对磁感应线产生深刻的认识。

3、器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推理简单

演示实验简便易行,操作方便,得出结论的推理简单易被学生接受。如在讲“摩擦起电”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塑料铅笔与干燥的头发相摩擦来吸引轻小的纸屑;又如在讲“压力作用的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利用一端削尖的铅笔,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铅笔同时用力,由凹陷程度的不同学生很容易的便得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越明显”的结论;再如在做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可让学生把一普通的玻璃杯顶在嘴上,吸气后杯子不下落的现象即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小事来说明物理上的问题,简便易行,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周围到处存在在着物理知识,增强了亲切感,易使他们接受知识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研究周围的事物。演示实验绝对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手做一做。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两个力量大一些的同学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教师操作要规范、准确。

教师在使用仪器时操作要规范、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良好素养的重要教学形式。”因此为了搞好分组实验教学,首先必须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及习惯。初中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只是玩玩而已,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一开始就应要求学生做到:

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

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那么在实验前 “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具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 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用“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再如:在体温计的使用上,体温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显具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其它温度计量程一般是从-100℃致100℃甚至更大。而体温计的量程只是从35℃到42℃。(2)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它温度计没有,构造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而其它温度计不允许。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要“看”水银柱是否退回玻璃泡,如果没有,需甩几下,否则使用时可能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如:已知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为38℃和37.5℃,测量完甲的体温以后,医生忘了甩几下,又直接去测量乙的体温,这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数据将不会是37.5℃而是38℃

2、学生共同合作,做好器材调节工作

进入实验室后必须要求学生按分好的实验小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由于班内的人数较多,可能实验的器材较少,所以必须合理的分组,一般3–4人为一组,按优、中、差三类学生平均搭配,做到取长补短,协助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读数,一人计录,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加以监督,实验前应做好“调整或调节”工作,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在调平的过程中,双眼应指针,轻轻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不能达到目的,则需移动,并记下游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减少托盘天平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进上步的调节,都应在天平静止以后才能进行。

3、实验时应要求学生注意操作规范、准确

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异常现象,可要求学生举手提问,不得出现乱穿他人小组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好的做法要及时肯定表扬,对于典型的实验错误可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要让实验课始终处在探索、讨论的氛围中。如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就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作,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去吹灭酒精灯,而应用灯帽盖灭,操作过程如果不当或不慎,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用湿抺布盖灭(隔绝空气的办法)等。

4、实验完毕应要求学生整理好器材及时处理实验数据,并填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学生实验操作后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作出合理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更改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发现,有的学生由于实验测得数据误差太大,得不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因而会出现编造数据,或按规定推算数据的现象。对这些现象的发现则必须加以批评,并要及时帮助他们重新安排实验,从而发现其出现误差过大的原因。实验中应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 第11篇

一、用演示实验打开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大门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不仅能够给学生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素材, 让学生们获得直观的感受, 而且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无形中学到了物理知识的研究方法, 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比如:高中物理的教学活动要以演示实验为开端, 为学生们呈现出精彩的演示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们感受物理现象, 主动思考其中的物理规律, 就需要教师对演示实验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合理的设计。在学习弹力这节知识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感受弹性形变, 获得弹性形变的感性认识, 我采用了一根竹竿当做孙悟空的金箍棒, 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让一名学生模仿孙悟空的标志性动作, 耍起了金箍棒, 给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直观感受。这名学生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此时, 我不失时机地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那个学生手上的金箍棒上, 询问学生们:用心观察金箍棒在砸向地面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学生们回答:看到金箍棒发生了形变。教师接着问:那么, 在金箍棒抬起的一瞬间, 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回答:金箍棒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教师:那么, 是什么力量让金箍棒恢复了形变呢?学生们自然会回答:由于弹力的作用, 说明金箍棒具有弹力。以这种形式开始的演示实验, 给予学生们不一样的感受。

可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经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 不仅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更可以给与学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让学生们对高中物理教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实验在这方面具有着独特的魅力。

二、做好实验的应急处理体现实验的严密性

物理实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每个老师都知道, 为什么还是有的教师不愿意进行物理实验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验的准备过程比较复杂, 课堂实验过中不好把控, 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师处理好应急事件, 能够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比如:在学习变压器知识的时候, 需要对变压器的线圈电压和变压器的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展开实验探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二百匝的线圈开展实验研究, 在电路中接入了额定电压为220 伏特、额定功率为40 瓦特的一盏灯。此时, 发现二百匝的线圈在电路中导致电灯非常暗。之后, 我又换用800 匝的线圈;连入电路, 发现此时电灯能够正常发光。为了让学生们看得更清楚, 我有选择了一只实验用的小灯泡, 接入电压为4.2 伏特的电路中, 还是选择线圈为二百匝的接入电路, 此时观察到小灯泡正常发光, 而再接入八百匝的线圈的时候, 发现小灯泡并没有像期盼的那样异常发光, 反而变得暗淡无光。前后这两次实验出现的现象产生了矛盾, 学生们对这一现象有些不解, 陷入了沉思。面对这种情况, 我猜测可能是由于线圈的电阻比较大造成的结果, 于是我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实验, 把实验中的灯泡去掉, 观察线圈的分压情况。发现果不其然, 正是由于线圈的电阻比较大, 在接入小灯泡的时候, 由于小灯泡的电阻非常小, 导致加载在小灯泡上边的电压也非常小。至此学生感受到了物理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可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课堂实验的组织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 教师如何处理这些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不仅考验教师的智慧和临场反应能力, 更关系到学生对物理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的体悟。

三、加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有些由于可见度不足, 实现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实验的魅力, 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比如:在学习恒定电流知识的时候,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变成了学生的分组实验。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本节的知识内容, 实验难度并不大。我事先给每个组学生准备了两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并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探究内容自主实验。学生们测量出来两组数据, 之后, 让小组成员针对本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并说明本组的实验结论,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通过给学生创造小组实验的机会, 让学生亲自参动手实验操作, 让学生获得了演示实验不能给予的深刻体验。教师要相信学生们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实施。

上一篇: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下一篇:对流传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