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024-08-04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精选12篇)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第1篇

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1 自然环境良好

仙居农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1)境内有永安溪纵贯全境,流域面积2 702 km2,境内流域面积10 km2以上的支流有28条,水质均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尤其是朱溪港,流域面积374.6 km2,流域面积大,流域内植被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是台州良好的淡水供养基地。2)生态优势明显。仙居县地处亚热带,四季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村水源充足,森林覆盖率达78%,县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生态优势。

1.2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2.1 自然灾害增多

仙居县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洪涝主要有两种类型:1)梅雨型,多发生在6月~7月的梅雨期。2)台风暴雨型,主要发生在7月~9月,由突发性高强暴雨造成,常造成镇区内部严重积水。近年来,洪涝灾害频次增多,损失逐年递增。2004年,云娜台风洪涝灾害损失严重,经济损失达16亿元。

1.2.2 水环境恶化

1)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尤其是永安溪下游,河道积沙严重,两侧岸堤受雨水的冲刷不断坍塌,河床抬高,水生作物丛生,过水断面萎缩,泄洪排水能力下降。2)水系污染严重。河道普遍较狭窄,河床较高,水体容量较小,水体自净淡化能力低、水质差,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比重不断上升,农田超标污灌面积有所增加,废水、污水随意排入和垃圾倾倒现象严重。

1.3 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有:1)人类对森林资源等生态环境的破坏;2)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过度使用;3)村镇等农村聚居点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4)乡镇企业和农村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够。

通过对仙居农村工业、农民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田生产五方面对生态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的生活污水多是通过化粪池处理后外排,处理量很少,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畜禽养殖多以堆肥方式处理废弃物,污水则直接排入水体。从调查结果看,目前仙居县农村环境污染源以畜禽养殖和居民生活为主,农业污染次之,水产养殖和工业污染第三。

2 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

2.1 以保护为主,适度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途径,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协调环境开发的关键纽带。仙居生态产业建设的重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等。

2.1.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以保护为主,实施生态保育区建设。仙居森林覆盖率达78%,以生态保育区的建设来实施重点保护。生态保育区内大力推进以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建设,在原有管护技术的基础上,按生态公益林的不同林种的建设要求,优化森林结构,合理安排经营管护活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有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专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疏浚、拓宽、扩岸、筑堰、清障、水土保持等,一方面消除洪水隐患,另一方面解决水质污染,最终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3)做好水源涵养区保护。在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周边森林资源保护,使仙居县成为台州市淡水供养中心,台州饮用水仓库。

2.1.2 推行生态养殖

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加强畜禽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行科学的种养结合模式。

1)发展规模养殖。引导农民规模养殖,扶持上规模的养殖大户,改变分散养殖难以控制的弊端,采用合理的生态产业链来削减污染量。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废水的处理,重点突出生猪养殖废水的处理。借助绿色家园畜禽粪便资源化的成功经验,推广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经典工艺,提高畜禽废水排放处理达标率以及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2)推行立体养殖模式:鸡舍(上层)—猪舍(中层)—鱼池(下层);鱼(上层)—鳖(下层)等,形成生态循环。3)加强畜禽排泄物污染的控制。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提高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利用效率,杀灭病原菌;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以达到降低粪便中的氮和矿物质含量的目的。

2.1.3发展生态农业

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1)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根据各村的实际,实施立体农业,避免农业生产的单一化,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推广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模式。立体种植:果树—蔬菜,果树和各类低杆作物的间种,如黄豆和匍匐类作物如番薯、南瓜、西瓜等,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立体种养:果园、竹园内推行养鸡,鸡吃虫草、鸡粪还田。2)加强农产品监管。逐步形成农药、化肥安全使用技术规范和实施方案,主要解决动植物、畜禽药物残留与卫生质量,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合理使用有机肥,规范外来物种监管。3)开展观光农业休闲旅游。逐步开展观光农业的建设,如水果、蔬菜基地、竹基地等都具有农业观光的潜力,将农产品种养基地建成“农家乐”、“体验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2.2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和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缓解能源瓶颈制约。根据城乡一体化目标,通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等措施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建立健全防洪减灾安全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积极开展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发展沼气发酵技术。在广大农户中大力建设户用沼气池,与“改厕、改圈、改厨”相结合,推广“猪—沼—作物”等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同时,提倡养殖场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养殖水面和山林统一布局,建立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实施“畜禽养殖—发酵池增肥或沼气供热(或有机肥料生产)—田园种植”的循环。

2.3加快新农村建设,控制生活污染源

1)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一村一品”建设特色生态村,通过政府引导、财政补助、村里出钱、群众出资出力的办法,完善中心村地下排污设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清理村周围、村内、房屋周围的垃圾、粪坑等卫生死角,柴垛整齐,禽畜圈养。2)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有关知识和生态环保教育,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仅可以克服其污染治理中的诸多障碍,还能统筹解决农村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也避免了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崔英姿,赵源.持续发展建筑中的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J].山西建筑,2004,30(8):9-10.

推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第2篇

——吴起县吴起镇姚沟门村官安鹏 姚沟门村简介:

吴起镇姚沟门村位于吴起县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五个村民小组,共103户525人。可耕地面积1250亩,林地面积2725亩。全村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自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当地政府及村民以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为主,林草间种,完成退耕2000多亩。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效地遏制了濒临崩溃的恶劣生态环境。

通过此次“百名大学生村官进世园”活动的参加,就如何将世园会的绿色理念与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结合本村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群众意识,实现环保全民化

由于该村地处县城近郊,外来人口众多,小商小贩集聚,加之以石油工业的附带产业落脚于此,常常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应注意生活垃圾的有序堆放与回收,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倡导弘扬生态文明,保护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

二、完善体系建设,享受服务零距离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能力非常有限,环保监管能力薄弱,应加强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资融资机制和政策,加强农村环保经费投入、填补村、镇环保工作机构的空白,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保监管能力。

三、巩固退耕成果,实施林草全覆盖

以现有的林草地面积为基础,在保护退耕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增加财力、人力,继续加大退耕还林面积的覆盖率,以沙棘、小叶杨为主要树种,加大洋槐的栽植,挖鱼鳞坑,保证树种的成活率。

四、借鉴王庄效应,谱写农村新篇章

“漫山遍野树常青,村落周围鲜花红;庄前屋后瓜果香,庭院经济富百姓”这是王庄新农村的真实写照.王庄是吴起镇建设新农村的成功典型与缩影,一直是很多省市领导参观调研的示范点。我们应借鉴王庄的成功经验,发现自身优势,挖掘文化特色,结合本村地势特点和发展规划,在过境道路沿线栽植行道树,屋后小山栽植枣树,庄前院落栽植3-5生苹果树等。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家园。

加快农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第3篇

[关键词]农村规划;农村建设;农村环境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强势高速发展,各地农村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经济意识明显提高,当前农民对村庄道路建设,积极地投入人力、物力,村村通柏油工程已基本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地块继续升值,农民自己投资建设的经营用房和农村住宅区的规模继续扩大,农村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农村村庄建设中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也突出了出来。

一,农村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现阶段每年的各级政府中心工作中都把完成一定数量的村庄规划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大多数农村村庄都按规划的编制要求编制了村庄规划,规划先行的龙头作用在村庄建设中已逐步体现出来,对提高各地的城镇化水平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在村庄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每个村庄的历史原因、经济状况、区域位置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客观存在,加上各乡镇(办事处)和村里抓落实不到位,使村庄规划难以实施。镇政府村级班子大多只注重眼前利益,随意改变规划思路,整个村庄使用功能相对减弱。对于建筑红线、高程,及对建筑主导颜色的处理还处在一种没有控制的、自行选择的状况,正规的建筑设计图几乎没有。基础设施方面,好多村供水设施不齐备,好多村庄的饮用水仍然是地下水自取饮用,网络、广播电视系统任意摆布,自然沟渠污染严重,垃圾的处理大都还处在乱堆乱放,自然混杂的现状。这种村庄建设现状已严重束缚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2,从目前全省农村的现状分析,农村村庄旧房闲置较多。这部分房子缺少统一规划,村貌差、占地多,人口平均占地指数较高,也影响整个村庄的整体规划。对于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首先,要加强农村村庄规划设计质量,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文件,村庄的建设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并严格实施规划。其次,要加强建设和规划主管部门对乡镇建设规划指导工作,对乡镇(办事处)及村两级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另外还要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在乡镇这一级建立规划管理所,在村级设立规划管理员。对于现阶段农村中老村的建设,有经济条件的村庄可采取一定方式进行旧村改造,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较多,可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采用整体异地划地安置,也可采用边拆边建的方式,或者采用在村庄规划区统一建一批新型住宅先迁后拆等。

二,农村村庄的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目前的农村建设队伍整体水平有限,缺少技能和队伍管理的培训,队伍的季节性强,这是许多农村建筑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施工处理不合理,材料没少用,工程质量却没上去,盲目性非常大,随建随改动。曾调查过一个工程,由村级建筑队承建,施工中,独立柱中心线上下误差较大,梁柱的接头处处理得不合理。建成使用过程中,墙体出现大的裂缝,致使圈梁也被破坏,究其原因,当时地基较差,按传统方法对地基简单处理后便施工,无散水,经几个雨季后,房屋地基基础受到破坏,承载力下降造成。其次,农村的小型建筑面大量广,几乎均未纳入管理,通过建筑施工报建、质监、招标的工程很少;多项收费项目的取消,也减弱了主管部门对这些工程的管理力度。对于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解决,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增强农村的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二是主管部门严格实行个体工匠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大力推广建筑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制度,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实行严格按工程施工图施工制度,杜绝随意建设,乱改图纸的做法,在村级建立建筑管理人员队伍,并进行有力的建筑技术指导。

三,对农村大量空置旧宅改造问题的分析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建房热情高涨,不少村庄的规模迅速向外扩展,在老村之外聚集成新村,致使旧村出现了大量闲置、废弃的旧宅和空白地带,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空心村”。通过调查分析,对农村出现的大量空置旧宅形成的“空心村”应以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控制,以促进农村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村庄规划不完善。一些村庄长期不搞村庄规划,或在规划中不讲科学,忽视了对旧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农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建房时缺乏长远目光,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房越建越多,被闲置的旧宅基自然不断扩大。二是节约用地意识不强。一些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土地是集体的,如果建成房子就变成了自己的,于是千方百计多占宅基地,甚至将承包田当成私有土地,未经许可随意侵占或调换建房。三是审批制度不健全。少批多占宅基地,占用大道两边交通便利的耕地,建新宅,减少了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了老村旧宅数量。

为此,就解决农村大量空置旧宅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开发改造旧宅基地。农民在申请建房时,应将原有宅基地交由村集体统一支配使用,以旧换新。使用经济手段鼓励农民在旧宅基地上建新房(集体要统筹合理规划),提高农民在旧村盖房的积极性。二是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小康村建设,将农村住宅纳入规划范围,遵循科学设计、有序建房,积极引导农民向集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减少耕地浪费。并以此作为考查村、乡干部政绩的依据。三是健全审批制度。土地职能部门与村委会相结合,严格执法、照章办事,严禁强行占用耕地,违者以法处理。四是实行有偿使用土地。在不违背《宪法》、《土地法》和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按每层一处标准住宅的原则(限制宅基地的数量和面积),对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按宅交费,以质论价,多占多交”,村干部、党员及其亲属应自觉起模范带头作用。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行政手段干预,以遏制农村闲置废弃宅基地不断扩大的趋势。

四,造成农村垃圾乱摊乱放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的要求已摆上了各级的重要议事日程,农村在响应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地治理房屋、街道、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却对垃圾问题根治不了,进而影响了整个村容村貌。特别是夏天,一些地方臭气熏天,污染相当严重,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因而根治农村垃圾势在必行。

(一)农村垃圾乱推乱放的原因

1:老百性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农村不能与城市相比,再说村落方圆大、规化又不尽合理,倒垃圾必然会倒在无人住的路两旁。

2:没有统一的规划。老百姓都认为没有地方放置,可以随手就倒,只要不影响他人就行。

3:没有一支清洁队来定期不定期地清理,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杂乱无章的样子。

(二)如何清理与根治

1:强化宣传,要通过电视、报纸、召开会议,动用宣传画,张贴标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新形势下,根治垃圾的好处和意义,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

2:要統一规划,各村在搞村庄规划时,就得规划好垃圾处现场地,让群众倒垃圾有处倒。

3:要有一支清洁队伍,各村必须根据村庄大小成立一支3-5人的清洁队伍,定期清理垃圾,当然报酬问题也是相当困难的,现在农村不再动用两工,农业税也相应地取消,村级经费很少,正常的支出都很难保障,别说清洁队伍的报酬,因此政府拿出相应的补助措施。

4:要制定制度常抓不懈。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有一定的制度来约束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农村房地产管理

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第4篇

一、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有着广袤的土地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基数,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26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据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5%。用有限的耕地面积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粮食问题,这是一个奇迹。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94.7%,人口占53.4%。满足众多人口的粮食问题离不开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耕地,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盲目开发、占用耕种良田,建设工厂、企业、住宅等,造成了大量农田被毁,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国家不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占用耕地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也极大地威胁着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追求稳产高产,盲目、过度地使用各类化学肥料,对土壤性质造成极大的威胁。不仅破坏了土壤团聚体结构的能力,使土壤出现板结,更会造成土壤酸碱环境失衡、养分比例失调、单盐离子浓度过高,破坏土壤矿物组成的胶体系统,产生盐害。不良的土壤环境,严重影响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也会直接影响农作物果实的质量与品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秸秆焚烧、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资源不仅白白浪费,还造成严重污染,令人惋惜。

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工厂、企业由城市转移到乡镇,对农村确实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些地区监管不到位,生产企业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仅在技术、工艺、设备方面较为落后,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淡薄,完全忽视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生产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与危害。随着一些工厂、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对日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有效的处理,而是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污染等。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食品塑料包装、白色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大量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更会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类污染既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也极大地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措施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国家颁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首次把“村镇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对农村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污染等方面作为治理重点,及时遏制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决定》明确提出了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依法监测各类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禁止超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不合格企业勒令整改,并追究企业责任。严厉打击河道采砂、排污、乱倒垃圾等现象,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对肆意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从严处理。

同时,要转变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坏境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避免大量施肥、过量施肥,尽量减少化学肥料对土壤、水体、农作物的污染与危害。要充分利用好农业、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等废物,避免焚烧秸秆等现象的发生,减少大气污染源。根据本地资源特点,积极推广节肥、节水、节地的节能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缓解环境压力,减少人类生产生活给大自然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秀、天蓝、云白、地肥、秀美的新农村。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水平、实现全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5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恢复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第5篇

在农村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人们更多地关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如乡镇企业对农村空气及水质的影响,种植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化学制剂的投放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村镇的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建设工程等问题。

1.1农村环境规划

农村环境规划是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以调查农业生态结构,改良和维护土地等农业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保护农村生态系统,美化农村环境的计划和决策。

1.2农村环境规划的内容

农村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①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环境的特点确定适宜的农业生产结构;②采取增加和保护区内物中,改良和增加农作物品种的措施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的能力;③采用和推广各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如间作套种,秸秆还田等,以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④做好乡镇工业的规划与管理,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以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和农作物的污染;⑤合理规划农村住房等非农业用地,健全基础生活设施,美化农田村环境。

2、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是合理建设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所在区域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及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要应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1)以生态学及规划理论为指导,与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制定。村镇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交叉融合的复合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按照生态系统规律并结合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现实要求,按照“三同步”方针进行规划,即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村镇的发展规模、方位、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电力系统等,都应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相关。如果我们的村镇各项建设项目都能将生态环境建设因素考虑进去,我国的村镇生态环境将会大有改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应能不断提高村镇的生产生态位和生活生态位。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立足于促进生产、方便生活、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协调,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逐步提高。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步发展。

(3)科学设计发展规模与模式,改善、优化结构。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在规模上应相互协调,既要便于集中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有利于就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在总体构型、人口密度等方面要符合生态要求。应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总体优化的原则进行。

(4)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使多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5)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依法保护与科学整治相结合。

(6)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方式,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3、我国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首先,有的规划是多年前编制的,没有预计到村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后来也没有及时修订,明显滞后于村庄发展的需要。其次,有的规划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结果丧失了农村的地方风格。此外,以往农村规划不全面。有的规划仅有建房规划,缺乏交通、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对于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等更是很少涉及到,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农村所必需的。

3.2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缺乏

农村居民点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其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道路曲折不整,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普遍缺乏,用地结构失衡。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且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无法维持诸如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娱乐、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村庄都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3农村生态环境普遍堪忧

目前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乡镇及个体企业废弃物等缺乏处理,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水源和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农村,农业污染非常突出,包括肥料污染、农药污染、地膜污染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化肥中的部分成分挥发到空气中污染大气,部分成分随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地下水体,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酸化、板结、不好耕作,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引起的耕地环境污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4、我国农村规划建设问题的内在成因

4.1农村规划建设中思想认识不到位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此外,基层方面把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村庄村貌建设,变成了拆旧房、建新房等简单建筑行为。

4.2农村规划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政府对农村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往往将争取来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种、养、加工等产业的扶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资金支持。再者,农民增收缓慢,也限制了规划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在长期二元结构下,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编制规划的经费,限制了规划编制的启动以及后期建设的顺利展开。

4.3农村规划建设缺乏公众有效参与

传统的农村规划是一种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的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方法,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使得规划不能体现满足村民的普遍愿望。村庄规划中即使存在公共参与,也只是被动的、初级阶段的参与,仅停留在有限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较低层次上。首先,公众参与范围小、广度和深度不够,较少涉及参与主体利益平衡等深层问题。其次,目前的技术手段多为问卷调查、一些意向性地选择和规划成果展示,它们仅被作为辅助设计手段,起不到协调、平衡作用。

4.4农村规划建设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多年来的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旧的建设由于缺乏后期资金投入尚未完成,加之新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十分庞大,对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试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解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至今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

5、政策建议

要想搞好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领导重视、强化管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措施得当等诸多因素配合。

5.1加强领导,职责明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主管部门应各尽职能,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与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均应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全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5.2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

所谓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际上是运用经济和立法双重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以提高该行为活动的成本(或收益),从而调控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活动而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目的。各乡镇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中应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产业布局、开发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行国家环保总局管理制度中的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与开发项目工程验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落实情况。

5.3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规划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

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应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研究与开发成果予以保护,并依法有偿转让。运用科技力量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研究开发与推广、技术交流与信息服务等,为村镇制定发展规划、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服务。诸如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开发污染防治配套技术设备、生态环保项目、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与此同时应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技术。将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5.4坚持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并重的方针。

总体管理重点与目标应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主要应采取如下4项措施:按功能区进行污染防控。对居民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应在“基本舒适”以上。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治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严格控制饲料、食品添加剂类物质随生产及消费进入人体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除了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措施外,还应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发展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规划与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根据当地条件,可选择如下一些项目: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并完善大绿地系统、优化村镇绿化系统结构、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居住区示范工程、生态园区建设、村镇整体改造工程等。

5.5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以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为基础,合理布局村镇工业区与生活区。对于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除了应安排在生态适宜度大的地区外,应适当集中,统一治理。一些无污染工业如编织、服

装业等可与村镇生活区统一安排,既方便生产,又不影响生活。小城镇建设应规模适度并注重提高生产、生活及生态多重功能。既要便于集中进行给排水、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排放的废气、废水、垃圾能就地消纳净化,又要对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具有消除功能,同时对区域宏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并能持续稳定运行的人工生态系统。

5.6建立健全稳定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及环境区域(区分)所有权制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做出长期规划。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使用,都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认真落实。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资金不应挤占建设规划内生态环境建设应有的份额。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可以采取国家、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引资、信贷等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并且遵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高投入,高效益。

5.7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提高领导及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归根到底集中在人类能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长远利益与急功近利的关系问题上。因此,首先应提高领导决策层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克服短期行为。在处理发展与环境问题上,坚持“三效统一”,是制定和实施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关键所在。领导认识提高了,再面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法、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树立环境道德观,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企业、生产组织及广大民众都能自觉地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视为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任务。彻底清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要干群齐心,上下一致,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就。21世纪的中国农村,有望成为一片“蓝天、清水、净土、气爽”的广阔天地。

5.8大力引导资金投入农村建设

地方的农村面貌与农村发展直接体现了领导部门对农村建设的认识与决策水平,规划管理部门应从长远、社会各个方面考虑,不断提高宏观决策水平,不要盲目建设与急于求成。同时,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违背农民意愿的建设应坚决制止、追究责任。此外,政府应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立足于公共利益,注重每一项规划措施的社会效益。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第6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发展观;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20—02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得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路径、发展规划、发展理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良好、村容整洁。在此基础上,以生态良好、村容整洁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为统筹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一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一、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 ,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 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1]。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

1.在农村,农作物的耕种是大多数农民的生存之路。然而由于农村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2.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 我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 637 万t, 按播种面积计算则可达40 t/km2,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 t/km2 的安全上限。且在施用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t, 只有约1/3 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其余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使全国9.3 万km2 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二十年来, 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60 万t, 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调查, 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t/km2,减产损失达到总产值的20 %[2]。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 ,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 , 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16 亿t, 绝大多数没有处理,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3]。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之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

还有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负担不起安全用水费用的人口有3亿多,其中饮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约有6 500 万人。对城市居民来说最普通不过的自来水, 在许多农村却仍然是稀缺产品。根据建设部提供的数据, 全国村镇中拥有自来水的村庄比例仅为24.8%。此外96 %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 每年有超过2 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3]。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

在加上广大农村做饭还在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农村不仅忽略能源节省和循环利用,而且滥用农业资源,造成资源破坏。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自本世纪初,教育在我国变为市场经济之后,原本已经对受教育有较大改变的大多数农民又重新回到“知识无用论”的老路上去。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4]。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理念推行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新农村的建设正是推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之一,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更加清晰,也更加明确了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本基础。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所以生态环境关系着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人类社会需要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社会必须依赖自然界,在与自然界不断加强的联系中得到发展。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持续、可靠的资源保障。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对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十七大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都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这也使得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清晰,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文明格局。在农村,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7]。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推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生态文明。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树立农民心目中生态文明的观念。这需要我们做的首先要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大家的环的环保意识,并且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共建共享和共享共建。

3.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施循环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在过去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由此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而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保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产品产出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坚持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并重的方针。总体管理重点与目标应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按功能区进行污染防控。对居民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应在“基本舒适”以上。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严格控制饲料、食品添加剂类物质随生产及消费进入人体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除了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措施外,还应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规划与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8]。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王吉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研究对策[M].合肥:安徽农业出版社,2007.

[3]王爱武.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4]王磊.浅议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10).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柳建辉.科学发展观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0.

[7]苏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

农村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7篇

一、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2007年,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 要求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 党的十八大, 再次将生态文明将设提上重点议程, 进一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也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在一个农业大国里, 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 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 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不但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途径, 是解决“三农”问题, 拉小贫困差距,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消除社会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壮举, 更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千秋大计。因此, 培养和确立我国农村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态伦理道德规范, 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推动农村以及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道路,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

(一) 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首先, 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矛盾, 农民的整体生态意识淡薄。农民作为生态建设与改造的直接参与者, 其生态意识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明显不足, 他们更关注环境目前对自身的影响, 而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盲目乐观, 对外在的生态破坏视而不见, 由于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而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其次, 农民的责任意识不强。随着生态的恶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人们开始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而农业生产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 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外部性, 人们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断向自然索取资源, 将由此带来的影响外部化, 自身由此承担的后果最小化, 而给整个生态系统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友好生态环境的维护靠每个人生态意识的提高, 而不是一部分人破坏环境获取个人私利, 由大部分人买单。最后, 农村居民对生态价值认识不足, 违背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发展的规律, 将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 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 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去随意的改造自然、榨取资源, 生态系统被破坏, 遭受自然灾害的报复。

(二) 农业产业链单一, 农民收入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靠田吃田, 靠山吃山的小农经济体中, 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或者出卖劳动力, 由于技术水平低, 产权不清晰, 农民自产自销, 很少引进新的产业链, 将单一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生产转型, 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 将产、加、销、农工贸融为一体, 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经济文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生态保护意识。文化水平低, 导致目光短浅, 加上经济收入水平低, 生活没有保障, 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 掠夺式的开发自然资源, 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耗竭性利用土地资源引起的环境污染;城市高污染的工业转向农村, 自然生产中过度使用化学品引起的环境污染;发展高收益又高污染的造纸、玻璃、化学等工业, 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 经济增长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将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环保中还来, 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三) 地方部门的环保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

我国许多地区, 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都存在轻环保、重经济发展的思想, 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 因此, 他们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时,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上, 而在环保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力度不到位, 农民对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人们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形式单调, 很难调动农民的环保积极性。

(四) 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 责任不明确

地方部门对于环保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事件往往执法不严, 许多乡镇和私营企业多是低水平起步, 其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水平, 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力不足, 同时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的难题通过走后门转移给环保部门。而在综合治理方面, 环保部门相关的资金、技术、人才欠缺, 没能积极调动各界的积极性, 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力量联合起来, 共同维护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对策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绊脚石。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就是对农村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危机重新审视并加以改造,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反应的滞后性, 人类没有及时尝到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酒, 而对生存的环境盲目乐观, 政府要制定环保长远教育规划, 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贴近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的形式, 有计划的宣传环保知识、生态文明知识, 促使农村居民具备环保意识, 并养成应有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明确农村居民的责任观念, 谁污染谁治理, 对重大违规污染事件进行严厉惩治, 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避免个人为牟取私利而将环境保护置之脑后, 由此带来的后果分摊给广大的民众。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植根于全民族深层次的自觉意识, 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使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目前与长远的各种利益关系, 为子孙后代的延续发展负责。

(二) 加强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培养, 完善管理领导体制

建立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 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伦理教育, 掌握一定的生态伦理专业知识, 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以身作则的宣传环保理念, 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项目之中, 使他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改变以往破坏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带头参加义务活动, 如清扫公共场所的垃圾, 义务种草植树活动, 抵制食用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等,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权和职责, 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 团结合作, 齐抓共管, 为保证生态伦理建设任务的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三)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鼓励生态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 不断创新, 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开发节能、降耗, 不危害环境的新产品, 推广“生态绿色产品”, 发展环保产业, 建立生态示范区, 整合资源,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根据给地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地域优势, 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 提倡生态消费, 使人们在体味田园风和新鲜乡土气息中, 更能贴近自然和农村, 一方面使农民增收, 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首先国家从政策上, 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高标准严要求, 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及时整治或者责令关闭, 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自治条例, 并依法治污防污, 保证生态伦理建设的顺利进行。对资源利用严格加以规范, 从制度上杜绝越权批地、超标占地、非法占地的现象, 收回私人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占用权, 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避免矿产资源的浪费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同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关注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 国家要在资金上给与大量的投入, 将富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加强信贷的投入, 保证农民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 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有序的进行生产。加强对环保部门及社会各界环保单位的资金支持, 防治并举, 保证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

[2]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2003.

[3]卢黎歌, 李小京, 魏华.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西安交大学报, 2011.

[4]谢雨萍, 邓祝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研究.旅游学刊, 2006.

[5]梁山.生态经济学.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6]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第8篇

欧洲首先提出土地整理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对于土地的实际利用的过程。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人们对于土地的需求及利用的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随着土地环境与土地供需状况的变化,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土地整理应运而生。每个国家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决定了该国主要是由于哪一个方面对于土地有所需要, 因此而衍生出相对不同的土地利用体系。

作为最早进入规模性农耕的国家, 我国在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从未停止, 而对于土地的管理一直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占有较重的地位。直至199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才正式将土地整理确立为一种以调整土地状态, 保护耕地为主要特征的国土整治措施。

面对着严峻的土地应用状况,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我国尤其应该对目前的土地使用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逐步完成土地使用地调整以及土地应用的管理。以达到使土地的使用有理可循、有法可依, 将土地使用作为一个工程去看待, 不断引入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手段, 让土地产出不再完全依赖“靠天吃饭”的状态。如果能有效地完成土地环境的建设, 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能够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做出很大的贡献, 符合目前我国对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的土地应用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 所以土地整理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和管理。土地整理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范围包括:废弃地复垦、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狭义范围就是指调整和管理农用土地。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是: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以及耕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 土地整理工作的四大基本目标是提高耕地效率、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土地耕种条件以及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特别是改造整体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是保证耕种效率以及优化土地耕种条件的基础, 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 在新农村中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重点就是如何达到保护和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的目的。

当前, 新农村在提高耕地效率、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土地耕种条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目前农民急于追求眼前利益, 出现了只是依靠单纯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来提高耕地收入, 而不是追求更高的耕地产出效率, 因此导致农民片面增加耕地数量而影响了农业的整体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 从而导致土地使用缺少科学和合理规划而没有美好的前景。因此在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中, 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 对于农业整体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条件下, 保护或加强优化耕地使用条件, 从而达到保证耕地的有效产出的目的。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整理应采取的措施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 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但目前土地整理目标只盯紧着经济效益问题, 对于真正土地使用时产生的矛盾以及对于土地长期合理的规划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整理在生态问题上的关注十分缺乏, 对于环境的保护更是缺乏。因此发生很多由于人为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 不但威胁了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同时减少了目前农村有效的耕地面积。为了有效解决目前这种状况, 在土地整理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新农村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着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和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模式。虽然这个模式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护耕地, 对于整体耕地条件也起到优化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 总是由于具体实施不规范或工程不达标等原因反而伤害了现有的耕地和生态环境,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或者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 这类问题更加严重。所以需要政府出台有关政策, 对于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土地整理的一个考核指标, 做到生产和生态共同发展。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 更要利用其加强对于水土保护, 从而提升耕地生产条件。

2、土地整理项目执行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理活动通常会涉及到大幅地域及众多人口, 对于改革区域内的社会基础建设和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有巨大的影响, 在改革完成后, 会出现生态系统完全变化的结果, 新建生态系统可能出现新的亮点和效益, 也可能对地域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也造成土地整理的结果具有一部分不可预见性。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 需要在土地整理之前对于土地整理地域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分析, 即将生态环境内容细致划分, 对于每个单项因素对于整个环境影响的做出评价。在进行评价时, 要注意对比土地整理前后生态差别, 以及单项因素改变积累效应的评价。具体步骤: (1) 处分调查项目内的生态环境内具体因素。 (2) 然后对所有因素进行筛选, 将其中对于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大的设为主导因子, 还应注意环境保护中特别强调的因子以及一些会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对应的环境因子。 (3) 对经过筛选后的环境因子按标准进行评判, 根据评判结果去分析土地整理的实施效果及改进方案。

3、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实际化

通过进行土地整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不能仅仅是通过进行土地划分、优化这类短期目标, 更需要利用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科技理论, 对新农村进行长期规划以达到农村生态系统的改善, 从而形成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将地域气候、地理形貌、土壤成分以及物种分布等综合学科的研究, 其实其研究内容类似于生态系统, 就是将生态系统进行土地单元景观化。由于景观生态学中的研究内容对于整个土地的调整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家价值, 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土地整理的数据基础。这样在对于土地的划分, 就可以按照景观生态学中斑块进行, 对于耕地中地形、面积、地理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时, 就有合理的科学依据, 也更利于理论的应用。

土地整理中斑块 (耕作田块) 的大小直接影响农田生产效率, 制约着农田能量、物质循环和整个景观的功能。通常大型斑块由高等级廊道分割, 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 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生境的提高;小型景观斑块则由低级廊道相隔, 可提高整体景观格局多样性, 启到丰富斑块功能数目的作用。农田景观格局的设计应该以大斑块为主要内容, 并在大斑块附近设计一些辅助共用的小斑块, 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架构。在平原地区,

对于田块长度的划分, 主要考虑地形因素、种植因素、机械利用因素等, 长度划分适当距离为500—800m, 宽度划分适当距离为200—400m;在山区中, 特别是梯田类型的宽度, 其适合适合距离为150—200m, 如果有特殊情况也要大于100m。

廊道理论在景观规划中的系统化、生态效力最大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廊道规划中, 主要依靠廊道的功能和作用决定其宽度, 即希望廊道建成后作用范围越广, 其修建的宽度也越大。在土地整理项目中, 对于农村的道路规划主要依照功能和道路特点进行划分, 道宽的设定主要根据其流量和功能, 干道道宽:6—8m, 支道和田间道道宽:3—4m, 生产路道宽1—1.5m。道路两旁的防护带带宽2—20m, 株距2—4m。一般方便施工, 廊道基本都选择直线作为廊道形状。如果遇到特殊的地形地貌, 例如:地形复杂、环境差异、形状不规则等, 整个廊道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合, 只要能够满足物流需要即可。对于廊道铺设材料的选择, 在满足运输物流的前提下, 可以采用砂石等方便动物穿行的材料进行道路建设。输水渠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运输水和泄洪等功能的要求, 因此其建筑材料选择水透性差的材质, 并用水泥加固。适当设计凹凸平面, 就可以存水而利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整个廊道规划的主旨就是保证自然和农作物互利互惠。

摘要:自从实行计划生育开始, 我国人口数目得到有效控制, 但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利用7%的世界耕地面积去养活22%的世界人口。所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就成为我国土地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地整理是保护耕地、综合防治土地退化的必要手段, 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然而目前新农村土地整理工作中, 耕地的增加仍然是主要目标和动力, 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景观生态设计不被重视。本文经过调研, 针对目前农村土地问题, 结合土地整理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理,新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土地整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年。

[2]刘友兆、王永斌:《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17 (3) 59-60。

[3]冯君、周佰娟:《建立小流域侵蚀地带景观生态设计》, 《吉林农业人学学报》, 1997 (3) 60-63。

[4]杨晓艳、张秋惠、张海峰:《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资源与产业》, 2008 (10) 130-133。

[5]高向军、鞠正山:《中国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产业》, 2005 (7) 1-3。

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9篇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 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 是连接中国东部、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 中部低。陕西省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和地区之一。

近年来, 随着陕西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 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农村地区迅速崛起。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城镇工业的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如果不能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势必影响我省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2.1农业污染

(1) 化肥污染。据调查统计, 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农业产量, 陕西省农村地区普遍过量施用化肥。伴随着化肥的低利用、高流失率, 过量的化肥通过挥发、淋溶污染大气、土壤与水体, 使突然中残留了大量的有害物质, 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结构和功能。

(2) 农膜污染。陕西省每年每公顷使用的农膜量大概150千克, 假若没有充分使用, 产生的残膜量将会与使用年限成正比, 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才能在自然界完全降解。尤其是残膜不利于土壤的翻耕, 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将会受到分解出的有害物质所影响。

2.2生活污染

陕西省每年会产生约100万吨的生活污水, 这些污水在排放过程中未作任何有效的处理, 而是随意地排放到河流沟渠、水池河道等水体中, 严重恶化了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陕西省大部分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台和废弃物处理设施, 由此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

2.3轻工业和畜牧业污染

截止到2006年初, 陕西省乡镇企业总数已达90.57万个1。由于污染物的无序排放, 经济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落后、环保意识薄弱等原因, 布局分布不合理的小化工厂和小冶炼厂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质问题, 已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最大污染源。由于乡间基础设施落后, 和污水处理一样, 几乎全部的禽畜粪便都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场外, 流至乡间。

三、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3.1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为止, 我国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已初步形成体系。然而, 细看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不难发现, 法律保障机制的弱化性已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表现出来。所以,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 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条例与配套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3.2加强环境监测体系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 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 定期公布全省农村环境状况。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 进行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 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3.3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2008年国家财政安排5亿元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以“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方式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乡镇示范村的建设2。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投资, 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二、三产业, 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村资金增加, 逐步建立财政支持农业投资多元化, 形成社会主义新投资的体系引导。

3.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目前, 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 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 许多群众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政府要加大环保宣传, 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 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理念, 让农民群众自觉地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四、结语

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求资源环境、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所以低碳农业是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农业不仅可以促进陕西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也是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有效途径。

要想使陕西省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 就必须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媒体等各种要素, 通过以城带乡、示范引导等多种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达到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现就陕西省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污染方面, 通过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 指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并分析了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洁.陕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化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分析, 2010 (15)

[2]陈希勇.四川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出路分析[J].农村经济, 2010

[3]赵雪阳.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2009

我国生态农村建设之探索 第10篇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农村环境污染由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构成, 具有广域性、分散性、随机性[1]等特征, 很难像城市那样进行面源污染的集中处理。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排污总量急剧上升, 农村工业企业分布散乱, 环保监管难度大[2], 农民生产生活污染随经济发展日益严重,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出的日趋加剧和多样化的趋势。同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传统的发展模式、生态的恶化与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生态安全隐患。因此, 我国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 亟需加快生态建设。

(一) 环境危机

1.农业生产污染日渐突出。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1324.09万吨、270.46万吨、28.47万吨, 分别占到全国排放量的43.7%、57.2%和67.3%[3]。农用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其中一半在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 或以液态从排水沟渠流失, 对土壤、地下水、地表和空气造成污染[4]。因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污染的土地超过2187万公顷, 约占耕地面积的16%。其中, 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 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5]。从国际比较来看, 我国耕地总量仅占世界的9%, 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 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水平高2.5至5倍, 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6]。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等过量使用和不科学使用, 农膜、塑料制品不能及时处理、降解, 导致农村大气、水源、土壤和农作物被污染, 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

2.养殖业造成的污染。据国家环保部的数据, 全国农村年产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 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全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27亿多吨[3], 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畜禽粪便流入水体的COD (化学耗氧量) 、氮和磷, 硝酸盐、氨氮超标, 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另外, 畜禽疫病死亡也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3.农村工业企业污染较重。农村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乡镇工业和各级地方政府审批的开发园区内工业企业。受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进行生产转移, 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其中不乏被淘汰的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的同时, 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 2010年工业废水全国排放236.73亿吨, 排放工业废气612275.17亿立方米[3]。其中按照农村工业经济总量与全国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基本可以测算出, 农村工业废水排放约118.36亿吨, 工业废气排放量约306137.58亿立方米。

4.固体废弃物污染。市场经济的便捷与高效弱化了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农村人和城市人一样上超市、逛商场、购物, 塑料袋也随之入侵农村, 也产生出可与城市一比高低的“白色污染”。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金属、玻璃、废电池等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 许多农民随意抛撒垃圾, 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都是, 其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 不可降解, 严重污染了环境。2010年,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2亿吨, 综合利用量18.04亿吨, 处置量4.41亿吨 (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05万吨) , 贮存量15.99亿吨 (其中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 , 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3]。

5.秸秆焚烧危害深远。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农作物秸秆50%以上弃之不用, 或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 或一烧了之, 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而且污染大气、污染水体, 影响农村生态环境[7]。秸秆在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 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同时, 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 甚至会导致呼吸道疾病, 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 生态危机

1.农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 这种不计生态代价的发展模式必然会破坏整个农村的生态系统。在农村整个生态系统中, 最重要的是土地和水资源, 而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下, 这两者造成了最为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从而加速了整个农村生态系统的恶化。首先,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开山采石、挖河取沙、毁田取土、围湖造田等行为, 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部分企业公共利益意识淡薄,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增加了环境污染。对矿产资源重开发、轻恢复, 开采矿山时直接剥离地表, 破坏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地面下陷、山体滑坡, 一些煤矿、磷矿等企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沟渠河流, 被部分农户用作灌溉水源, 破坏了生态, 也污染了农作物。同时造成土地不断被开发, 可用面积不断缩小, 耕地资源锐减。如果继续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破坏、资源供给瓶颈制约也将日益突出。其次, 传统发展模式对生态代价的忽视造成了水资源缺乏、水源污染严重, 部分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委、卫生部等13个部委联合发文指出:目前, 全国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 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

2.水土流失。人为的乱砍乱伐造成了大面积林地植被破坏, 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开发生产建设活动不按规定和要求采取水土防护和治理措施, 破坏地表植被;农业开发生产中随意超坡度开垦山坡地造成地表裸露。这些破坏行为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据水利部统计, 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 (含风蚀) , 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7.1%, 且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在水土流失作用下, 土地越种越瘦, 许多地方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3.土地退化、荒化。由于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留守农村抛荒现象严重, 修建公路、水利设施、房屋等, 占用大量耕地等原因, 使得农村地区的土地退化、荒化现象呈现出越演越烈的趋向。据第二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呈局部好转、整体恶化之势, 主要受害区域包括新疆、内蒙古、青海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1个县 (旗) 。土地退化、荒化致使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水源枯竭、粮食产量下降, 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出现了生态难民。

4.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某一生物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 在当地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并在缺乏天敌等制约因素的新环境下繁殖、扩散, 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甚至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外来物种入侵, 尤其是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丧失, 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的调查估算, 我国每年仅10种主要的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 而这些损失主要分布在农村。

农村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

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这里将主要从污染主体和管理主体, 制度规范等几个方面来对农村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生态环境意识薄弱。政府对农村环保和农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较低, 为了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 人们只把简单地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忽略了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建设观念落后, 束缚着农村环保工作。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不高, 贫穷的现实客观上制约着人口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态建设观念的进步。农民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薄弱, 也缺乏对自身生存权利自觉维护的意识。

2.乡镇环保力量薄弱, 难以适应形势需要。我国最基层环保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 乡镇一级尚无相关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受各种条件限制, 不可能对乡镇环保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 专职的比例很小。2008年, 我国各级环保机构共12215个, 工作人员18.4万人, 其中, 乡镇环保机构数和人员分别为1521个和5371人, 分别占12%和3%。如果考虑到我国有3.4万个乡镇, 那么平均每100个乡镇只有4个环保单位, 而平均每个省会城市有13个, 地市级有7个, 县级有4个[8]。另外, 环保工作业务性强, 往往分管领导、环保助理干上一年半载才能熟悉业务、适应岗位, 而目前环保队伍学历参差不齐, 专业五花八门, 缺乏环境保护专业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人员。因此, 急需加强环保操作实务培训, 大力提高环保员的素质, 以适应农村生态建设的要求。由于农村乡镇财政普遍吃紧, 所以, 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 环保机构设置滞后, 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制度和市场缺陷, 制约着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由于农户的众多性和分散性, 政府对农村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的监测、管理成本较高, 致使监管和管理力度不够。在存在制度缺陷和市场缺陷的情况下, 农户为了短期需求, 只索取不补偿。农户对农村资源的使用基本是无偿的, 农户环保缺乏直接的经济激励, 外部成本无人支付, 必然使得农村污染的累积性和负外部性加重。一些乡村工业企业环保法制意识淡薄, 治污治废投入不足, 违法排污、超标排放时有发生。对这些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也不够, 致使企业“三废”偷排和超标排放屡禁不止。应该说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执法不严和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城市的重污染企业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缺陷才逐渐由城市转往农村。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忽视环保审批程序, 导致一些重污染、高能耗项目的进入, 造成了新的污染。

4.环保规划的制订和实施难以到位。目前, 在我国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均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 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以小型工矿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区域的增多使城镇发展布局不当和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 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 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集聚效应的工业化, 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 还导致污染危害。另外,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 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 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 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 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 而非环保计划。

5.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 垃圾处理场建设和排污管网的规划建设滞后, 绝大部分乡村生产生活垃圾成灾, 垃圾的清理范围只局限于沿街主道, 而且垃圾处理也只处在简单填埋阶段, 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 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 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总的来说,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纯粹的以上几方面的原因, 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只是由这些因素决定, 它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 各种历史原因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所给出的只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也就是我们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所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建设生态农村的对策及措施

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要紧抓生态农村建设这一关键, 因为生态农村建设是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规划, 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对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 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落实责任考核。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 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 公益性很强, 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首先, 政府要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系统, 协调各部门和有关乡镇、村, 保障生态环境规划的科学实施。在村一级设立专门或兼职的环保宣传监督员或协管员, 并且每项工作都要明确具体要求, 加强日常检查督促, 切实做到任务、人员、时间、质量、考核“五个到位”。在实施环保规划的过程中, 既要保持连续性, 又要允许修改补充, 使之更完善、更科学, 避免中断, 半途而废, 重复建设。其次, 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农村生态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办法, 引入“绿色GDP”指标体系, 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 修订县市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并抓好督查落实, 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对重度污染和污染治理不达标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提高产业定位的起点和新上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实行污水处理、环保设施与工业项目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营, 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2.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污染防治。建设生态农村一定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执法力度, 以法律法规的强制形式来协调和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要严格实行环保执法监督, 坚决关停污染严重且长期治理不达标的企业, 做到排污总量和排污标准双控制。政策法规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和季节性强等特点, 制定有利于农民节约资源、能源和回收农业废弃物的相关政策法规, 加强引导, 防控结合, 发展生态农业, 禁止秸秆焚烧。要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 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强化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 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逐步克服和消除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不良和不法行为, 消除农村生态保护的死角与盲区。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 要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 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 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3.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农村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 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资源。首先, 要坚持生态优先, 着力抓好退耕退牧还林还湖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环村镇林业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 正确处理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 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推进乡镇工业集中, 防止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进入河道、湖泊和沟渠, 全面作好污水的处理。其次, 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 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和植被, 搞好农村沟渠、堰塘整治及田园、道路两旁的绿化, 完善村庄建设管理机制, 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加强中小河流、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 防止水土资源流失;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的农业种植方式, 鼓励秸秆和畜禽排泄物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组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 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再次, 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 提供高水平的农产品。日本企业朝日绿源公司副总前岛啓二曾指出, 日本人种地最看重土壤的品质, 他们公司员工在“伺候”土地时, 不撒化肥, 全用牛粪堆肥;去草不施除草剂, 而是手拔锄除;农药极少打, 偶尔用, 也需由专家指导, 土壤定时检测, 确保养分均衡。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循环型生态农业。而中国土地经过化肥和农药的洗刷, 土地已退化, 土地需不断追加化肥才能保持产量, 但那样产出的农作物难免会有化学品残留。所以, 要注重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 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药、种、能等投入, 使用可以降解和环保的农膜, 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科学制订农药、化肥等的科学使用量和畜禽粪便承载量的控制目标。最后, 要引导农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发展现代生态住宅, 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旅游居民住宿一体的旅游庭院, 扩展生态旅游产业链, 农业旅游功能与生产功能并重, 同时向游客宣传生态文明, 倡导生态消费, 保护当地旅游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发展非农产业, 引导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围绕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坚持服务城市、提升价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开发理念, 以现代农业展示、农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为特色, 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园、农业产业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建设。

4.多方筹资, 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 谁收益、谁负担,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从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保证稳定充足的环保资金投入。首先, 政府部门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中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支出比例, 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 并优先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资源节约管理和农村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 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 加大对生态良好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其次,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生态建设, 走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之路, 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再次, 在多方筹集农村生态建设资金的同时, 还要注意加大和调整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力度和方向。加大对农村地区环保服务的投入, 建立专业的保洁队伍;在农村设置环保机构, 强化对农村环境的直接监管;加大对农业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 对农村环境进行监测覆盖, 对农业环境进行预防预警;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置能力;重视加大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科技投入, 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 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努力突破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的技术瓶颈,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 用先进实用技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强化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技术支撑。

5.树立教育观, 不断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形成与否。因此, 对农民进行生态人格培育, 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宣教活动的投入,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境宣教活动的力度;政府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环境意识。通过评选、表彰、宣传等方式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为生态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撑, 这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 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引导农村人口朝城镇转移。在农村生态建设中, 树立生态农业标兵, 引导广大农民自主学习农业生态经济知识, 树立农业生态意识, 通过政府部门重视, 基层工作部门组织落实, 农民具体实施, 这样, 点线面统筹开展, 在具体实践中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另外, 可以结合当前政府推出的大学生村官制度, 通过有目的的引导, 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 发挥好大学生村官掌握现代知识的优势, 通过他们将环保知识具体落实到每家每户。

结语

建设生态农村,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大力发展生态农村, 加大生态农村建设与可持续经营管理力度, 则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任务, 是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1.按照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观点, 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着可持续性和不可持续性两种基本状态, 经济发展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市场原则、技术原则和生态原则三者紧密结合与协调, 而且要努力解决好生态农村发展的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有机统一, 实现生态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于发展农村生产力,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转变生产方式,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满足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生态食品提供价格杠杆,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3.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生态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生态世界观教育及生态行为规范建设[9]。这些建设都有利于农村地区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生态质量继续变差, 功能持续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继续加重, 已经由点源污染向面源污染的发展趋势;生态灾难增多, 生态建设跟不上生态破坏的速度。因此,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落实责任考核;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污染防治;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多方筹资, 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

参考文献

[1]王晓燕.非点源污染及其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5-8.

[2]周慧平, 高超, 朱晓东.关键源区识别: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J].生态学报, 2005, 25 (12) :3368-3374.

[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2010年2月6日) .

[4]高吉喜.在“可持续农业:全球的挑战”论坛讲话[EB/OL]. (2011-8-1) http://www.foods1.com/content/42177/

[5]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 环境保护, 2007, (1) :25-27.

[6]金微.国际先驱导报:“生态孤岛”上的有机试验[N], 国际先驱导报, 2011-08-05.

[7]张浩, 李湘丹, 李家敏等.武汉市蔡甸区农村环境状况与环境保护[J].长江论坛, 2008, 92 (5) :34-37.

[8]李玉红.农村工业污染亟需重视[J], 环境经济, 2010, (08) :31-34.

农村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分析 第11篇

摘 要 目前,在新农村绿化建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绿化理念,更加重视环境的整体质量,对环境保护等问题也较为关注,这对农村园林建设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进行农村园林建设过程中,生态效益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直接影响着农村园林建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农村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效益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农村园林建设;生态效益;分析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X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38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过度的利用资源,使乡村生态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高效益的园林建设提高促进农经济发展。

1 农村园林生態系统概述

农村生态系统(Rural Ecosystem)是在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力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其区域内中生活的人类、资源及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将自然作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此种生态系统既彰显了自然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功能,又涵盖了社会、人文与经济的相关因素,其人类因素特征较为鲜明。从狭义上来讲,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干扰之外的自然环境,主要包含沙漠、农田以及山地等地方。从广义上来说,农村生态系统是泛指城市生态系统之外的区域[1]。农村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的集合,因此在进行农村园林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要提高对生态效益的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全面促进农村园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农村园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2 高效益的农村园林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而乡村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背景下,农村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的农村资源环境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各种生活、工业垃圾造成土壤及饮水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要通过高效益的农村园林建立,改善农村生态系统。

2.1 高效益的生态园林,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各种生态旅游深受人们喜爱。在生态旅游中,人们选择的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景色与环境的整体状况。在农村生态旅游中,人们通过农村的采摘、种植及养殖等活动,缓解城市生活的压力,享受自然之美。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通过高效益的生态园林建立,完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因此,高效益的生态园林可以有效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整体发展。

2.2 高效益的生态园林,全面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消耗农村资源的问题,造成了农村生态平衡的不协调状况。因此,现阶段进行农村资源与生态效益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集约化的发展规划,提高农村园林建设的整体效益,要通过对河流、道路等园林景观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保障功能的平衡,构建系统的、高效益的生态园林景观。促进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 农村园林植物生态功能效益分析与研究

3.1 绿化规划

在进行农村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对植物的作用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提高整体生态效益。在基于农村生态建立的具体状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在进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整合农村地形与现有资源,对相关植物进行全面分析,对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不同类别园林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氧气释放功能[2]。绿色植物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然后释放出氧气。因此,在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吸收二氧化碳较高品种,如刺槐、合欢、泡桐树及海棠等。

第二,植物蒸腾吸热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分的含量,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度,提高空气的湿度。这种具有降温增湿的功能的植物,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农村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对单位叶面积年蒸腾量较大的植物的种植,如火炬树、垂柳、月季、迎春及珍珠梅等。

第三,提高对园林植物滞尘作用的重视。植物可以对空气中的尘土有着强大的吸附功能,可以通过叶片表性特征以及自身的湿润性起到滞尘作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降低细菌含量。但因为植物自身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及密度等存在的差异,导致其滞流粉尘的能力有所差别。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农村园林建设的整体生态效益,就要加强对滞尘功能强大的植物种植力度,如丁香、紫薇及金银木等植物。

表1 园林植物叶片硫积累量

植物名称污染区叶片硫积累量/(g/m2)

7月10月差值

桃树0.350.390.04

黄刺玫0.400.420.02

元宝枫0.370.440.07

泡桐0.420.450.03

合欢0.120.670.55

柿树0.670.710.04

木槿0.560.860.30

月季0.241.070.83

连翘0.791.360.57

桧柏0.671.360.69

丁香0.882.201.32

金银木0.614.203.59

麦李0.0360.1680.132

千头椿0.0960.2000.104

金边女贞0.0920.2510.159

垂丝海棠0.1390.2950.156

红叶小檗0.1250.3030.178

金叶女贞0.0230.4030.380

猥实0.0080.4310.423

胶东卫矛0.1000.5870.487

馒头柳5.236.251.02

海棠0.907.186.28

第四,加强对植物杀菌功能的重视。空气中包含着大量的病菌,植物可以对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原微生物及细菌起到杀灭及制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对此,可以通过种植杜仲、白皮松等植物达到消灭杆菌、球菌的作用。

第五,提高对植物减污作用的重视。现阶段,空气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有害气体就是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及碳氢化物等[3]。通过对植物的吸收污染能力的不同研究得知,丁香、海棠等有着较为强大的减污作用。园林植物叶片硫积累量见表1。

3.2 农村园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在提高农村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园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避免过度使用资源,要加强对农村园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重视,全面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要在保持自然生态基础上,通过人为的干预,提高农村园林建设的整体生态效益,通过科学的方法与策略,全面提高进农村园林建设的整体效益。

4 结语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就是指在植物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根据植物的具体特点、生长情况及自身的生理特性情况有针对的选择符合农村园林标准的植物。要在保持农村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植物的生态功能,全面促进农村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为农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健梅.合理利用园林植物提高新农村园林建设生态效益[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6):123.125.

[2]张梅.张玉.BASF生态效益分析方法在城市园林生态效益研究上的应用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3(9):336.

[3]折小园,弓弼,王晓斐,等.经济林木在陕西新农村人居环境绿化中的应用:以关中地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1):456,458.

论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能源建设,问题

搞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一是建立建全组织机构;二是加强对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领导;三是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四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五是加强农村能源产业和服务体系建设,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六是加大对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训;七是不断地深化改革, 端正指导思想, 加强法制建设方向;八是抓点带面不断开拓新领域, 使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1 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

农村环境问题, 是当今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环境质量的恶化, 对农业生物、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环境问题可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 农村地区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这两类环境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能源不但给农村提供了动力, 而且带来了生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但也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如新柴的消耗量方面, 19世纪以前, 由于需求量不大, 砍伐情况并不严重, 保持了生态的平衡, 没有产生污染现象。而在最近的百多年来,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 使得生物质能源供不应求, 使生态和污染方面都出现了问题。由于矿物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 也为农村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由于能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 对农村和能源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等都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重大的损失。

2 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环境的重要影响

矿物能源的开发, 包含了开采、贮运、加工、转换到消费。在这全过程中, 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如煤在开采过程中, 首先是开采占地, 它破坏了地表的生态系统, 影响了农业生产。另外井工开采易造成地表的沉降或裂缝并改变水体形态及渗漏而影响农田灌溉, 同时也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开采时的排污以液体、气体、固体同时存在, 如酸性矿井水、泥浆、瓦斯、煤矸石等。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特别经数次堆放, 会造成自燃、流失等大气污染, 在煤炭的燃烧利用过程中, 又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灰渣,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又如水陆石油的开发会造成海水域的严重污染, 影响水产业的发展和造成农田的污染。石油在燃烧时也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 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采伐对环境的影响, 如导致资源的枯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和破坏生态平衡;秸杆等大量燃烧, 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等。如木柴在燃烧时会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不充分时会排放大量尘烟和颗粒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2) 自然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自然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等。由于不同的能源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 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 如水能在开发利用发电时造成的河川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库区大面积淹没及周围生态、自然环境、地表、土质、农业生物等影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在用地热发电时, 由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废热污染和排放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汞等。特别是其中的硫化氢在高浓度时会致人死亡。利用潮汐能发电时会造成海域的污染等。在太阳能大规模集中开发利用的地区, 可能会造成太阳能的回流, 影响局部环境的变化, 如气候变化和生态失衡。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采用大量的有毒和可燃性气体, 如三氢四磷、四硫化硅等。会对居民带来危害。开发利用风能发电时, 会造成噪声的危害等。

因此, 在开发利用自然能源时, 必须充分考虑对局部环境的危害, 并制订出预防措施。

4 几个重要的能源环境问题

(1) 气候变化。近百年来, 地球气候已发生明显变化, 主要是全球变暖, 其原因就是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效应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极地冰雪的部分融化、海水变暖和膨胀, 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居民的安全受到危协。另外带来的是干旱和沙漠化的扩大、旱涝频率上升和虫害增加等。

(2) 酸雨的出现。

(3) 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的。酸雨的出现, 造成土壤酸化, 肥力减退, 农作物减产, 森林衰亡, 植被枯死, 水体酸化和水产的影响等。

(4) 臭氧层破坏。主要原因是氟里昂的大量使用, 矿物能源的消费和生产化肥产生的氧化氮造成的可导致过量辐射的影响。

(5) 烟雾。烟雾是燃烧含碳量高的燃料造成的烟雾污染, 主要是煤的矿物能源消费排放的影响污染物占百分之八十, 烟雾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 严重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 也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新能源农村能源大世纪.

上一篇:接受美学下一篇:丁炔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