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2024-07-02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精选11篇)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第1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 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 就会聚精会神, 努力追源, 并感到乐在其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模式越来越枯燥、单调和乏味, 并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教学效率地提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个新颖、别致、趣味盎然的情景,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必修1《环境污染》时利用多媒体投出美丽的草原、蓝天、白云等, 再配上动听的歌曲。使学生在情不自禁的状态下萌发对这节课的兴趣和参与的强烈欲望, 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 化静为动、突破探究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突出活动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它能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 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 为突破难点创设良好的氛围。如在人教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教学实践中为让学生更好理解“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理论, 我们利用多媒体动画, 演示了反应物分子间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 从而使抽象的理论直观性和可控制性表现出来, 学生更确切、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实验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抛开这些传统媒体去片面追求多媒体的感官剌激势必造成教学失败。但现实中有一些难以做到的实验, 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弥补具体实物不能演示的实验, 将微观变为宏观, 变抽象为具体 在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 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 学生受知识水平, 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学起来比较抽象, 学生仅通过书本中的文字介绍, 很难理解其中的原理。模拟法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的制图、绘画和控制放送速度等功能, 以事物的规律和事实为依据, 在一定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制成动画, 并通过控制放送速度进行高度准确的模拟, 使事物的过程和规律在动态中得到清晰表现, 这样学生就像置身于仿真的事物环境中, 通过判断、分析、归纳, 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就更加充分了。如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的科学探究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由于实验周期过长, 现象又不明显, 同时又受到装置的大小的限制, 学生不能完全观察清楚具体的实验过程和现象, 为此, 在教学中我们设计和利用课件, 进行模拟实验演示, 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控制性, 达到了更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多种媒体与实验两者相辅相成, 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 自主探究、发展创新思维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场所, 对加强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十分有益, 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得到升华, 在探究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同时在教学中也体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过程, 既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又学会了知识, 也使教师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朋友。

多媒体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第2篇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人民对于学习汉语的热情亦在不断提高。但是汉语的语言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于其他各国。这样一来,对外国留学生而言。汉语非常难学,更是难学。这对于教授汉语的对外汉语教师们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对外汉语教师们也意识到汉语难教的现实和学生学习汉语效率低下的现状。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学习汉语困难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汉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学习者自身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找出学生心理上能够接受的、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趣味性,对提高课堂师生的互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从最早的卡片、教具教学到幻灯片的播放的图像辅助教学;发展到广播的收听、录音机的播放的声音辅助教学;乃至发展到电视、电影、录像的音像辅助教学;直至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我国各级教学单位也从配备电教馆到语音室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室,一路发展下来,多媒体技术日趋完善。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近10年取得飞速发展,在声音、图像、信息量、电子信息数据的传送与交换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上已基本成熟,完全可以应用和满足现代教学。

在2000年全国各个高校基本上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至2010年已有10年。而这十年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十年,这十年无论在教材上、教学方法上、乃至教学理念上都是处于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十年。教育体制改革下,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我们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现代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至教育模式和教育指导思想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各个领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引领了新一轮的教法变革。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多媒体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师生互动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保证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一些传统的夜校、辅导班等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课堂、网络夜校。实现了真正的远程教学。整合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网络课堂甚至是品牌课堂。各个高校优秀课、精品课的网络课堂。极大的满足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意义

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挑战着传统教学形式。但是现下,多媒体的利用率却是相对较低。在对外汉语领域更是面临这样的境况。因此,如何将多媒体与对外含糊教学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成为我们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多媒体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一)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学习材料,使许多抽象教学问题主观化,教学内容形象化,改变传统教学风格。使教与学这两个活动都变得灵动起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是一味的只是“一张嘴巴众人听”。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文字走向图像,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彩走向多彩。在这一系列改变中,会让学生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这也必将会唤起学生们强烈的审美情感。真正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上认为,兴趣高时,学习效率自然也高,学习让学生感到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灌入式”学习氛围,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当中接受教育。

(二)可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信息的获取只有“听教师讲,看教材学”,然而在教材中的对于文章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却是很少的。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从而更好的去记忆和掌握,尤其是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一些情景对话如何很好的运用于生活当中,怎样在异国环境中去运用好所学的语言。这些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整理这些材料,然后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讲述给留学生们,让她们身临其境,在最短的时间,更大范围去接触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聚集于网络当中,进行知识的交换,信息的传递。因为,这个渠道不但方便,更重要的是快捷。可以让不同的人能够在这样的一方天地当中,交流彼此的经验。人们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也可以在这里奉献很多新奇的教学点子,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外汉语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门学科,更需要这样的一个环境,可以让学生们,教师们甚至是业余学者们学到很多知识。无论是有

名的学者、普通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最新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大家在网络这个平台互相借鉴,共同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向前发展。这其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脱颖而出。它集中了教学的精髓,又不会生涩难懂。将这样的成果放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环境汇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识交流无国界,也能够快、稳、准解决一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常见问题。

(三)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能够更快的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后,教师在课前做好课件,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摘抄课文,摘抄课后习题,再一遍一遍擦掉关键字让学生进行复述课文的练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教材和多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再结合必要的跟读、角色扮演等交互训练,这样一来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思维的训练。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如何将这些优越之处更好的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关键在于其使用者、传递者—教师。在学习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教师个人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每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将大量知识点整理、提炼,再加上自身的经验。最终浓缩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之内,尤其是给对汉语完全处于懵懂状态的留学生们,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考验,这不同于照本宣科,更不同于简单的板书环节。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课件做的越来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借助于这一特殊教学手段得到显著的提高,最终才能形成良好循环。教亦学,学亦教。真正让教师与学生同时进步。

(四)可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

视觉和听觉在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中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人体的其他感官,而视觉和听觉结合并用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模拟仿真,能将抽象事物加以形象化。能将无声静止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此外,多媒体信息技术表达的信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达到一个有机整体。听得见,看得清,这样结合式的训练还能在实际操作当中对学习者的眼、耳、手、大脑进行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知识更加易学,易记。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巨大优势,远远还不止以上介绍的这些方面,通过对外国留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留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非常的喜欢这一教学手段。有时候他们也

会将很多注意力放在教师课堂的课件展示当中,尤其是生动的动画播放,让学生们更好的更直接的理解到自己学习的是什么,要怎么样去运用这些知识点。比如说简单的一句“你好”,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留学生们反映甚至学到了说这句话时脸部的表情。有见到陌生人的礼貌,有见到教师的尊敬,还有见到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的兴奋。调查结果显示,就声像文件这一教学辅助方式中,最受留学生们欢迎的是教师将学生们的实际情景练习录制成教学材料。学生们反映,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自己切实的感受到了中国的语言的文化,也“改善”了他们在学校生活的状况。他们可以更流利的在生活区当中购买东西,也能够逐步通过对方的表情去确定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至少能够确定对方是否听懂了。同时,当大家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自己的同桌,甚至是自己在影片当中的“精彩”演出时,不但觉得知识点更容易学习了,而且完全能够带动课堂气氛。真真正正的在欢乐当中学习。那么具体的说,怎样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才是我们研究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重要方面。

新事物总是会取代旧事物,这才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代表世界前进方向的新兴教学手段,必然是会逐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但是这样的趋势,并不代表说我们要完全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需要做到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逐步改善多媒体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善当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多媒体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思考 第3篇

关键字:多媒体;表现力;学习兴趣;化学教学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找出一条适合新的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一、丰富的表现力

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极大地增强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表现力。

初中化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分析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应用化学知识发现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显出来,如将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抽象的概念,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动静结合、微观放大、宏观缩小。这样,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的信息,形成鲜明的认识,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可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同时也可使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变得容易理解。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教学课题有关的学习情境。如:在阐述水资源的重要性时,展示网上的天文观测资料、水电站以及其相关的资料,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和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展示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大量直观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上课开始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学习,由学生通过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适时通过投影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水的重要性。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在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CAI模拟各种微观结构及微粒的运动来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

三、良好的交互性不能代替化学实验

应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不仅可以在教师的教上、学生的学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性,还有利于教师实现对学生的个体学习的指导,生动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是不能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代替实验操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的功能是任何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因此,有条件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切不可让学生在计算机或网络上一看了之。再逼真的多媒体技术也不能将亲自动手的实验取而代之。

四、巨大的容量性不等于满堂灌

运用电脑多来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可充分发挥其大信息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这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甚至有的材料没等学生看完就切换成了下一段内容了,学生更是无暇记录重要内容了。类似的经历笔者自己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过。如此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第4篇

一、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

二、多媒体技术能扩展课堂容量,化解重难点

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形式过渡的。它需要大量的感性经验作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无限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给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的具体经验及感性材料,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了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这样动静结合,可以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很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运用多媒体,有机输入文化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补充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使学生观察到西方的文化风情,从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锻炼说,而且可以了解到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扩展国际视野。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化交际意识,又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Unit 5 Food时,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关于世界各地特色食物的图片,帮助学生们从单一的饮食文化介绍延展到感性的视觉冲击。然后又让学生对照图片介绍各自相关的文化起源。有比萨、法兰克福红肠、汉堡包、三明治……学生们说得兴趣盎然,并且还能通过模拟场景,向外国同学介绍我们中国的各种主食及小吃,包括它们的制作方法都用英语表述,开展了一堂气氛活跃的口语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四、活用多媒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运用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授UNIT 8 NATURAL DISASTERS时,我让学生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例子与图片,从而使他们比较全面地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并且知道了如何来避免及在灾难来临时如何自救的常识。

五、巧用多媒体,构建语篇结构图式

语篇结构图式,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对于常用的篇章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教师可列出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数据、表格、提纲等,帮助学生寻找理解的重心,把握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使文章脉络变得清晰。

例如,故事类:

实践证明,帮助学生构建语篇结构图式,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了解特定语篇的含义,从而更易把握文章的知识结构,找到文章的主题及脉络。

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对多媒体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的思考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 机械制图课 教学 管理 应用 时效性

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措施

笔者所在学校各班级配备的电子白板及中控台、投影仪、音响及功放等,再加上驱动软件的费用,每个教室装备的多媒体设备价值都在几万元左右。而且,每个设备都有固定的使用寿命,就投影仪灯管而言,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小时折合价值约3元左右。个别教室甚至会出现教学事故,两三个月就会报废一只灯管,价值几千元。

一般情况下,多媒体配套使用的设备对开机、关机的先后顺序有严格限制。投影仪开启灯管预热需要几分钟时间,关闭同样需要冷却几分钟。投影仪灯管报废的客观原因是灯管质量有问题,主观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好奇,有的站桌子上去调整悬挂着的投影仪,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按要求操作,瞬间反复开关投影仪,或在下课时瞬间断开总电源。在上课时,教师用笔记本电脑,通过中控台上的针式接头数据线和USB线与投影仪和电子白板连接,如果针式接头数据线经常被反复插拔,力度不当时,会出现某一根针柱折断而报废。有的中控台上粉笔末、灰尘较多,会造成USB数据线接口失灵。有的教师用电子笔点击电子白板的力度过大,而且过于频繁,甚至有个别学生用硬物敲击电子白板,造成电子白板的灵敏度下降。

鉴于上述原因,学校有必要加大多媒体设备使用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要用质地轻而结实透明的材质做成外围固定框,把投影仪隔离并且加锁,防止非相关人员随意调整投影仪。同样,需要将中控台和电子白板加锁。

二是要从制度上加大惩罚措施的执行力度,还要保持中控台卫生干净、整洁,并要配备专业人员讲解多媒体设备使用知识。

三是要严禁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看电影,钥匙要由专人保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记录在案。

四是要定期对多媒体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召开多媒体使用情况交流会,对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用的实效性

技工学校的车、铣、刨、磨、钳等各个工种都开设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技工人才,必须掌握绘图与读图的基本技能。

1.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1)作图速度快,可反复演练,精确度高,省时省力。在平面图形绘制中,曲线与曲线光滑连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过去使用尺规在黑板上画图,误差大而且连接不光滑,作图速度慢,重新画图费时费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反复播放教学课件,既加深学生理解,又掌握了作图方法。我们可以用AutoCAD2008绘图软件很快地反复绘制出圆弧的内切或外切连线,作图精度高而且连线光滑。在习题册中“吊钩”的绘图作业,一是需要有绘图板、丁字尺等专业工具的制图教室,二是需要集中一天的辅导时间才能完成,因为吊钩轮廓是由十几条不同圆弧内切或外切光滑连线组成,这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办法完成。但通过AutoCAD2008绘图软件,教师就可以在教室的投影仪大屏幕上展现出整个绘图过程,不仅起到了集中辅导的作用,而且克服了必须使用专业制图教室的局限。

(2)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授课质量与效率。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是画图与读图,概念、名词解释等文字性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可以把制成的电子教案展现出来,重点讲解概念等文字内容,没有必要在黑板上书写,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利用多余时间重点演示画图过程,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演练机会。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机械制图是一门要求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学科,尤其在画复杂组合体三视图或结构复杂的装配图时更能体现出来。因此,如果没有教具、没有零件模型,很难完成画图教学。教师用AutoCAD制作的三维图课件,就可以直观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用Flash动画展示零件装配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浪费昂贵资源。有的教师无论所讲内容性质是否适应多媒体教学,一律像放电影一样,盲目地利用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展示电子教案,整个课堂不写一个粉笔字。对此,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课件展示内容过多,主次不分。有的PPT课件制作粗糙,幻灯片过多,切换太快,学生难以在短时间掌握要领,难以消化吸收。因此,教师应充分备课,提高教学水平。

(3)依赖网络,闭门造车,有的教师不能创新,不能因材施教。因此,学校应加强听课制度,树立榜样,奖罚分明,倡导务实精神。

总之,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尤其在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第6篇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根源探讨

大部分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在还只是停留在语法分析、词汇讲解或应对考试的短期写作训练的阶段, 教师并未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深层次训练。英语写作教学尤为薄弱主要体现为:

1. 学生语言输入不足

英语写作是语言的输出, 优秀作文的出炉必须建立在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 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输入。而很多学生并未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他们只是机械地把教师讲的内容抄在本子上, 并非有意识地储存在脑子里, 真正写作的时候能利用起来的资源少之又少, 即使下得了笔, 也只是简单词句的堆砌, 词不达意。

2. 学生畏惧写作文

由于单词、句法、语法不过关, 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这导致学生在写作时不自信。要完成一篇作文尤为费力, 且见效慢, 时间久了, 这种困惑必然引起恶性循环, 从最开始的不自信变成不情愿, 甚至讨厌写作文。学生对写作缺乏了热情, 写作水平的提高更为不易, 而对写作有心理负担的学生不在少数。

3. 教师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策略

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很多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 他们潜意识里会把之前自己受教育的方式附加于学生身上, 这显然与时代脱节。大部分教师只是机械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且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对语言点、句型、语法的“满堂灌”上, 不能多角度、多手段、深层次、全系统地激活语言信息, 更无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与兴趣, 导致写作教学低效无味, 流于形式。

4. 教师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 不注重评价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导致了作文的训练前功尽弃。比如, 有的教师对于学生辛苦写出来的作文只给出一个分数, 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 有的教师把批改的重点放到学生的语言是否优美等方面, 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文章整体构思的指导。再如, 有的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改成一片红, 不放过学生的每个语法错误, 面对这样的批改, 学生以后还敢写作吗?低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毫无益处。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高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只有通过不同的渠道, 丰富有效的方式接触英语, 亲身感受, 直接体验和运用语言, 才能够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作为此项活动的指挥者, 我们面临着同样的任务。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 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里感知语言, 理解和运用语言,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写作中,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这是英语教学者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因此,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里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优化写作教学,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势在必行。英语教师要在课堂里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优化并加大语言信息输入, 借助视频和音乐手段激活写作背景,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真实地展示实物与语言的密切联系, 从而让学生在集声、色、画、乐于一体的写作氛围中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三、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于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

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是一个秩序井然、层层递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的形象逼真的写作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参与语言实践, 完成作品的输出, 更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修改, 评价及延续拓展的训练。本文以Module 6 Unit 3 How to live a healthy life英语写作教学为案例, 进行展示和探讨。

1. 导入材料,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要写作的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歌曲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展现出来, 创设活灵活现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自主发掘实物和语言的密切联系, 使他们不再觉得写作的话题距离自己太远而无法引起共鸣, 让写作课堂变得有意思, 学生乐于实践。

比如: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歌曲Life is wonderful, 然后让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life is wonderful?引导学生得出结论:A healthy life is wonderful。然后放一段视频:Tom’s unhealthy life。视频中Tom的假日生活搞笑却不乏引人深思, 让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自己平时的生活。教师适时提出问题:Do you live a healthy life?If not, what’s your health problem? (smoking, over-eating, the lack of sleep, be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视频进行比较, 处于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生立刻会产生写作的欲望。

2. 活用材料, 小组讨论

学生在多媒体独特的视觉、听觉刺激之后, 对写作主题尤感兴趣, 必然有很多的话要说。此时, 让学生围绕写作材料和主题展开讨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Group work的技巧, 以及讨论时要用到的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一些信息 (如短语、句型) , 让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能够选择、加工、组织自己的材料, 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互帮互助, 举一反三, 为后面的写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这也是一个语言输入的过程。

比如:让学生自由组合, 每组选择中学生常见健康问题 (Smoking, over-eating, the lack of sleep, be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中的任何一个进行讨论。

A:Do you think it is right to...?

B:Of course not....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C:What’re the bad effects of...?

B:Personally speaking...

D:I do agree with you...

A:...

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

★Discussion skills:

Students should take part in discussion actively and attentively.

Students should listen to others carefully.

No Chinese should be used.

★Useful expressions:

In my opinion/From my point of view...

Generally speaking, ...does great harm to...

...will bring serious problems...

The reason why...is that...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s students, we should...

...

3. 即兴写作, 当堂指导

讨论之后, 教师应让学生立即写作, 要求学生将口头讨论所获得的语言信息转化为文字, 得“趁热打铁”。在学生应用讨论时所创造的属于自己智慧的语言材料的同时, 教师应从写作构思, 写作技巧入手,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技巧指导, 如如何提炼主题、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帮助学生从主体上把握文章。教师要走下讲台, 深入观察, 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让学生体验到写作并不困难。由于前期的讨论, 加上教师的帮助, 学生不再感到无从下笔。

比如:用课件向学生展示:

★Writing steps:Outline-Writing-Check

★Writing frame:

Paragraph one:State your own opinions (topic sentence) .

Paragraph two:State your reasons.

First of all, ...Secondly, ...Besides, ...

On one hand, ...One the other hand, ...

Paragraph three:Make a conclusion.

All in all, /In a word, /In short, ...

I do suggest that...

It is time to...break the bad habits...feel better about yourself

Only by stopping playing computer games, can we...

As studen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4. 互改作文, 相互提高

学生将完成的作文相互传阅并讨论, 就文章的条理性、流畅性进行修改, 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错误并解决。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纠正别人的错误, 他们懂得了如何避免类似错误,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不仅锻炼了学生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改作文之后, 组员共同评议出作文A、B、C、D四个等级, 将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用投影仪或幻灯片进行展示, 分析其中的问题, 举一反三, 归纳典型的错误, 提醒学生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对于佳作, 大家共同学习可取之处, 领会文章精巧的构思、经典的句型等。学生通过这个环节, 取长补短,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技能。

比如:Health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ealth.But nowadays there are a number of people like smoking.Teenagers who likes smoking.

Smoking does harm to our health.Firstly, smoking make our body worse.Many people suffer from heart diseases because of they smoke a lot.Secondly, smoking spend our money.Thirdly, smoking causes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fire disaster and so on.

Personally speaking, we should quit smoke.Only if we give up this bad habit, we can live a healthy life.

★优美句子赏析:

It is obvious that smoking does harm to our health.

Nowadays, many teenagers get into the habit of playing much computer games.

In order to keep fit, we must stay away from smoking.

The reason why teenagers are addicted to smoking is that they think it is cool.

As studen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ying well.

I do hope that everyone can live a healthy life.

5. 教师评价, 延续写作

学生不乐意写作文, 很大原因是觉得付出没有回报, 这也缘于没有从教师处得到有效的反馈与鼓励, 缺乏写作的热情。教师的有效评价是学生写作技巧得到有效提高的必要条件。对于写作较欠缺的学生, 教师应及时帮助其找出原因, 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帮助其取得进步, 而不应一味地责备。对于作品优秀的学生,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黑板报、英语角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作文, 一方面让其他同学鉴赏其中的可取之处, 另一方面肯定该同学所取得的成绩,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督促其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的热心鼓励和积极评价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 激发其写作热情, 使学生养成“乐写”的好习惯。让写作在课堂之外得到有效的延伸, 而不仅是课堂任务, 学生写作水平得以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比如:对于作文能力较欠缺的同学, 教师可以说:

Good thinking!

Try again, please!

Nothing can stop you now!

Youre really improving!

One more time and youll have it!

You are getting better everyday!

又如:对于作文写得优美的同学, 教师可以说:

Ive never seen anyone do it better!

Im very proud of you!

Youre as good as gold!

Thats the best youve ever done!

This is the first class work!

You outdid yourself today!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思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使学生置身于写作同步的语言情境中, 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由于多媒体信息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更为认真, 发言也更为积极, 课堂气氛更活跃, 教与学的氛围很浓厚。多媒体课堂的及时性与高效性, 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比以前更大容量的知识, 更加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的作文也能当堂得到反馈。

同时,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写作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若这些问题不得以解决, 则会与我们当初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初衷背道而驰。

1. 表面热闹, 实则空洞

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趣味性, 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 导致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花哨的课件、大量的三维动画、丰富的声音效果所吸引, 而忘记了这堂课的目的, 一节课下来, 学生感觉就是在凑热闹, 学不到实质的内容。有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也借此机会大搞小动作, 热闹的课堂也容易出现不容忽视的纪律问题, 表面热闹, 实则空洞, 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备课粗糙, 效率低下

有的教师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水平有限, 或贪图备课轻松, 很多上课的课件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的, 这也为有效教学埋下隐患。一方面上课的教师没有参与课件的制作, 并不熟悉课件的内容和一些图片、动画、视频制作的目的, 在使用的时候经常陷入被动局面。另一方面, 授课者往往会被现成的课件束缚, 不去认真研究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这种不切合实际的上课和备课与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3. 过度依赖, 缺乏交流

教师是课堂的指挥者和组织者, 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教师和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教师围着键盘和鼠标转而成了“操作员”, 学生成了“观众”, 教学活动成了学生“看电影”, 师生之间缺乏知识和情感的交流, 教师不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多媒体的应用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师生的情感交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过度依赖多媒体只会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的人文气息, 使得教学活动充满机械性,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工作者在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这些问题。教师只有做到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才能够实现写作课堂的高丰收。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其现状不容乐观。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单调乏味的写作训练方法以及落后的教学手段, 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本文结合日常的写作教学工作, 对如何在多媒体课堂里进行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即兴写作—生生互评—教师总评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从而优化教学, 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沈烈强, 管卫华.多媒体资源在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12) .

[3]张建萍.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定位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 2007.

[4]杨明权.新课下的课堂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浅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第7篇

因此我在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 积极备课, 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谈话法、提问法等启发学生思维, 特别注意讲清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考概括能力外, 还特别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电脑制成多媒体CAI课件, 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图象等进行教学, 使历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使教材内容形象化, 更有生气, 从而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比如我的课件《三国鼎立》的制作平台用的是微软最新推出的Microsoft Office XP2002中的Power Point2002。Power Point2002和Authorware5.5、课件大师等课件制作系统相比具有兼容性好, 制作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的优点。在其他软件的配合下, PPt可以做出科技含量高的优质课件。《三国鼎立》的制作就是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历史课件具有它本身的特色, 需要用到大量的影音资料、图片图表。制作中广泛地运用到了Video Studio5.0影视制作系统, 通过该系统对影音、图片等历史资料进行加工、修改、编辑和配音, 使之能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如课件3中的动画影片就是用Video Studio5.0根据游戏《傲世三国》改编而成的。

制作中运用了Xara Wed Xara特效制作系统。课件中的“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等按钮及“背景”“原因”等醒目文字都是用Xara Wed Xara特效制作, 为《三国鼎立》量身定制的。

其中还用到了GIF动画制作系统, 制作的动画图片占的容量相对较小, 有利于课件的设计和增强观赏性。譬如课件中《官渡之战》的连环画图片就是这样制作的。

课件中字的制作是由软件Cool3D和Xara3D3.04来完成的。这两个软件制作出来的字的效果色彩鲜明、动感和光效十足, 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

这些软件都简单易学, 老师们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钻研, 不致影响工作和教学。

课件中设计、制作了众多的按钮使课件的交互性丝毫不逊色于Authorware5.5, 按钮的设计、分布合理而美观, 可操作性强, 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该课件的老师也能运用自如, 在教学中的各环节中任意切换。Office XP2002制作的该课件具有通用性、可推广性。

课件中还有少量的GIF卡通动画插件, 它使严肃的课堂教学增加了些许的轻快、活泼。

课件还设计了“E-MAIL”和“TEL”提供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一步在网络上的联系方式, 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课件制作中引用的AVI、MPG资料较多, 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选用 (单击打开即可运用)

我用课件《三国鼎立》上的公开课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正在制作课件《中华民国成立和清朝灭亡》, 使用的是北大方正公司的方正奥思5.1。方正奥思具有很强的文字、图形编辑功能且简单易学。兼容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 这是Authorware所无法比拟的。用Authorware制作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课件也许很不错, 但Authorware只兼容3Dmarks、flash和Photoshop制作的动画, 而上述软件的使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制作历史课件, 我建议老师们选用Office XP2002或者方正奥思5.1 (中国版的Authorware) 。

下面是在多媒体制作过程中, 我的几点感受:1.教师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大纲和教材需要, 又不照本宣科的原则下, 适当地拓宽和加深教材, 借助于生动、具体、富有感情的音效、影像、动画等的渲染获得鲜活的感性知识, 进而帮助学生更具体、透彻地理解教材。

2.多媒体能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具有了生机, 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接受能力,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一般多媒体制作描绘得比较生动、逼真、具体有趣, 能使看者、听者注意力集中, 有如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亲见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潜移默化地进入记忆中, 并且牢靠地记住了, 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利与弊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促进作用,误区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信息技术已触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学校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就数学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多媒体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 合理使用它, 对数学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若使用不当, 将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作用, 降低教学效率。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对数学教学有促进作用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学习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催化剂”,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 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 同时还能陶冶情感。事实证明, 较之传统的说教, 多媒体课件创设的良好氛围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打破过去课堂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沉闷的气氛, 教师的教学也更有感召力, 易于接受,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每节课后能有一种满足感与收获感, 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在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中始终要思考的问题。然而,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课堂的教学时间大多被教师的绘图、板书占用, 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 不但可以让教师从过多的板书中走出来分析数学问题, 而且也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 特别是面对新事物出现时, 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抛砖引玉”, 增大课堂容量, 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上初三复习课时, 我们可以将所要复习的知识点提前制成多媒体课件, 以知识框架图、知识点归纳表或知识要点填空题的形式展示。这样既可以达到全面回顾所学知识,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目的, 又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以增加学生知识点的针对性练习, 让他们切实掌握所要复习的内容。

3. 有利于数学建模中的情景创设

数学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继而对其进行延展、创新的过程。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例如, 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时, 我先播放开山修路短片, 并适时提出问题:“爆破时, 点燃导火线后工人要在爆破前转移到400米外的安全区域。导火线燃烧速度是1cm/s, 工人的转移速度是5cm/s, 导火线要大于多少米?”这样创设情境, 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给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以及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所以, 多媒体的使用让创设情境更加真实、可靠, 贴近生活, 有利于数学建模。

4. 有利于某些数学问题的演示和讲解

5. 有利于课堂上已讲知识的回顾与“记忆”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需大量演算及推理, 这决定了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会很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 整节课都以板书为主, 这不仅大量消耗教师体能, 而且因前面板书内容已擦, 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只能靠引导学生搜寻头脑中的记忆碎片来回顾全课知识点,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知识框架及要点的掌握。然而, 有了多媒体, 教师既可以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重复使用相关课件, 避免了课上的反复板书, 学生又可以在课后对照多媒体课件复习巩固相关内容, 进行知识的全面回顾与要点记忆, 使教师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误区

1. 过分追求课件的“观感”效果

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 动感效果强, 对学生的视听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制作过于“花哨”, 插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和动听的声音, 屏幕过度渲染, 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过多, 过分追求课件的艺术效果, 忽略了教学内容, 致使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干扰, 不能专心思考, 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件使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为缺点, 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所以, 在制作课件时, 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特点, 恰当地使用动画、音乐、图片, 变抽象为具体, 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从而改善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效率, 实现教学最优化。

2. 完全用课件代替板书

在数学课上, 很多教师认为有课件展示就够了, 不需板书, 以避免浪费时间。但笔者认为, 课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 因为两者虽都有演示作用, 但板书的示范作用要强于前者。对于初学且要求学生掌握的步骤, 教师最好板书, 这时的板书看似“费时”, 但却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消化、记忆的时间, 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另外, 需要学生绘画的图形, 教师也最好板书, 因为课件展示的图形往往是“成品”, 不能显示图形的绘画过程 (用软件制作图形的过程与尺规作图的过程不同) , 这时的板书使师生地位相同, 有利于学生模仿、掌握作图技巧。此外, 即使有些板书可以用课件代替, 在展示时也应根据其内容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好展示时间, 对于那些重要的、学生反应慢的内容一定要有足够长的展示时间, 以便于让学生“咀嚼”、记忆, 切不可“一点而过”。

3. 课件展示“一蹴而就”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分析、探讨、猜想、验证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 而且每个环节又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层层递进的推理过程。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对每个推理过程清晰、完整的展现都是教学的核心。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 有些教师为了制作课件省事、省时, 喜欢把推理过程一下“完整”地展示在同一页面, 然后再对照屏幕逐步分析, 这样做显然违背了数学教学规律, 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 展示问题分析过程及解决方案的课件时, 应在同一页面以动画形式“分步”展示, 并且每一步都要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让学生有一个咀嚼、消化、思考的过程, 这样才能与学生的思维相契合, 有利于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从而学好数学。

4. 因课件“绑架”教学

有句谚语叫作“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句话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再恰当不过了。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代数的、几何的或两者结合的多种解法, 并且每一种解法还可能有多种途径, 这使得数学课堂多变而有趣, 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这也给数学教师的课件准备带来了挑战, 经常会发生学生解题思路与教师不同, 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 有些教师为了精心制作的课件能有“用武之地”, 常常回避或忽视学生的新想法, “驱赶”学生思路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 产生因课件“绑架”教学现象。长此以往, 必将遏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降低学生自主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故需警惕此现象的发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必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如当学生提出不同解法时, 教师可以先将其单独板书出来进行探讨, 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后, 再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 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的解法课件。

5. 以课件展示替代动手操作

任何课堂教学都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离开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再好的教师引导、再好的课件展示也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数学教学中, 有些内容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 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课堂难以掌控、耗时多的情况。于是, 许多教师会选择用课件展示替代动手操作, 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让学生理解, 而且还节省时间。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 看别人做和自己亲自做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可以真实感受情境, 亲身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得到的结论也印象深刻, 有时还会激发灵感, 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或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所以, 该让学生动手的, 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 尽可能地避免“高分低能”现象。

综上所述, 多媒体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补充。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潜心钻研, 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素养和课件的制作水平, 让多媒体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汝杰.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反思[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11) :136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第9篇

多媒体技术是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表现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 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技术[1]。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目前国内英语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 在大学英语口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时间并不长, 如何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和特点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理论相结合, 形成教学模式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 阐述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并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 进而提出其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为当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多媒体技术用于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就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学习媒介, 按照教学要求及语言教学规律与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有机组合,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这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在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增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也是国外现代外语学习理论的要求。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学习水平应当略高于学习者的目前水平[2]。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源, 保证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性

老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给学生创造其他工具所无法比拟的英语学习环境, 能发挥学生更大的潜能, 从而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

2.1 能更好的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说话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表达欲望的“敲门砖”。对中国学生来说最缺少的就是真实的语言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多媒体技术明朗的色彩、美丽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现出来, 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模拟语境, 刺激学生感觉器官, 闻其声, 观其形, 身临其境, 沉浸在英语氛围中。其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镜头特写、镜头慢放更是能够创设出其它媒体无法创设的情景。同时, 网络技术更是可以把学生带到“国外”, 使其了解最新的知识, 听最地道的语言。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直接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的机会, 这种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一切知识来应对。

2.2 能提供更大的语言信息量,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练习机会

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利用黑板板书传达知识的形式, 可以以网络为媒介链接知识, 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知识容量。还可以在课件上准备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 让学生获取充足感官刺激, 激发其学习情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由于能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针对的练习。尽管很多学校的口语课采取小班授课, 但是仍然“众口难调”。有的学生可能语音语调差, 有的可能是流利程度上有欠缺, 或者是话语组织不合理等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进行大量的人机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练习, 提高说的质量, 全面促进口语的学习。由于课文、图片、词句、游戏、课文朗读、歌曲、练习题、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 任意调用、重现, 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 教师可以精讲多练, 学生可以多练多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生摆脱了被动局面, 积极地加入整个课堂操练当中,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2.3 能有效克服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普遍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交互性和智能化功能, 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 还能依靠电脑的评判 (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 修正自身的错误, 这对于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虽然多媒技术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有许多好处, 但如果运用不当, 会适得其反。因此, 多媒体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 容易以辅代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 过分甚至盲目的依赖多媒体技术, 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其次, 容易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的模拟现实, 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会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 容易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大量的人机对话练习, 这对促进学生口语学习、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很有帮助。但也会导致老师只注重人机对话, 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 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 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方式有多种, 如模仿、会话、看图说话、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 而多媒体技术在这些教学形式中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

3.1 情景造句法

观看教学情景短片, 教师指出短片中常用短语和重点句型, 要求学生用其造句, 所造的句子必须存在于一定的上下文即语境中。然后讲解所放的教学情景短片, 从而让学生正确掌握重点句型和短语并学会连贯表达。最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展示情景会话内容。

3.2 复述故事法

播放一段新闻报道, 教师引导学生领会播放的内容, 并欣赏播放内容中优美的原汁原味的发音, 然后让学生面对着画面用自已的语言进行复述。教师也可把学生的复述发音录下来, 与原播放内容对比,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音复述播放的大致内容。

3.3 微型演讲法

让学生观看与教材有关的, 时间长度适中的专题片。看完后, 教师拟定题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学生即兴演讲, 讲述的题目可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 允许学生对材料进行书面整理, 以供演讲时参考。演讲的时间可定在3~5分钟之内。如果是论述性题目, 应允许学生当堂辩论。

3.4 看图说话法

教师可用多媒体放一些图片或连环画, 让学生观察, 依据图画内容即兴口头编故事.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能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3.5 看原版电影学口语法

英语原版电影的对话有很多很经典的口语素材,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而且学生都很喜欢看电影, 凡学生喜欢的东西, 学起来都非常快, 而且乐学之, 生动的画面和地道的发音相结合, 声情并茂, 使学生同时接受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 从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将故事中的人物距离拉近, 激起他们对语言表层和内涵进行深刻又细致体验的欲望。且电影优美的音乐旋律, 鲜艳的色彩以及生动的画面, 无不给欣赏者以美感和愉悦, 学生从中可享受到多种美的感受。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地道优美的英语口语。

3.6 课外演习

由于课时有限, 课外演习对提高口语水平尤为重要。学生在课外独自一人或以学习对子、学习小组的形式准备和完成口语作业, 也可围绕相关的内容进行进行会话和辩论。

4 结论

多媒体辅助英语口语教学有诸多优势, 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还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当然, 多媒体辅助英语口语教学这种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手段, 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因此, 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认真研究, 积极探索, 不断实践,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注意防止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使多媒体技术在口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桂利, 娄宏毅.谈现代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1) :49-50.

[2]王建.论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442-533.

[3]尹莹莹.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24 (3) :3.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价值分析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还是有部分初中教师和学生最看重和关心英语的考试成绩,一切教学活动以提高考试成绩为准,而忽略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掌握的英语书面知识很丰富,但是口语能力十分低下,表达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错误不断,学的只能是所谓的“哑巴英语”。英语本身就是第二语言,初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本身就存在着学习劣势。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面面俱到,照顾到班上所有的学生。学生在课上得不到有效的口语锻炼,课余时间更是没有条件练习,长期下去,学生会对英语口语学习产生抵触和厌倦的情绪,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难点重点主要体现在发音、词汇量和语境等方面。传统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下,往往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很难学到真正标准和正确的英语发音。初中学生口语程度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由于初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刚刚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这一学科,词汇量也很少,对于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语言积累不够充分,无法流畅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另外,由于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语境,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交际习惯等知之甚少,分不清不同的口语所适用的具体语境。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价值以及具体措施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以往的教师领读或者录音机播放,只是单纯的听觉刺激,而做小组练习只能以课本为依据,十分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通过播放视频、传送节目、在线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语言学习形式,机动灵活地组织口语学习活动。侧重于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有关研究表明,看听说等多感官结合比只听、只看等单一感官学习的记忆效率要高出很多。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于一体,直观生动,刺激学生多感官同时接收知识讯息,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创设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多媒体课件具有交互性的基本特点,不仅包括人机交流,还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完全改变了过去一个教师对全班几十个学生的情况。教师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表现自我时的观察者和评价者,更是小组自由活动等的参与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计划和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实现教学相长。增加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避免学生因为发音不标准怕人嘲笑等自卑心理而不敢开口说英语等情况的发生。

结合实际情况,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不同阶段开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习阶段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对整个学习语言功能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在学习阶段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和理解语言知识点,学到地道的、贴近生活的英语口语。例如:在学习相互介绍和问候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录像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再结合课本的知识,自然而然就能将介绍和问候用语脱口而出。学习之后的巩固阶段主要巩固发音语调和适用场景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让学生接受最标准的英语发音和语调,培养学生在类似场景中的语感和反应能力;将学生的会话进行录音,之后回放,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再通过练习加以改正。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灵活运用语言。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点,找到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分角色扮演,进行配音等活动。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既要保证清晰展现教学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网络中搜索和搜集相关的口语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过犹不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当也会影响甚至阻碍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忽略甚至完全不用其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只是单纯堆砌多媒体课件,学生无法消化接受到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能力提高毫无益处。过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阻断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只是负责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完全不理学生的反应和反馈的信息,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因此,必须对多媒体技术的英语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口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庆荣.谈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20).

[2]乙丽.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初探[J].读写算,2011(38).

[3]桂诗春.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J].外语界,2006(1).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 第11篇

●应用时机不当

现象:有些老师在学生对文本浅尝辄止, 甚至还没有接触文本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多媒体画面, 带学生去欣赏。如执教《三亚的落日》时, 学生刚与文本接触不久, 就把有关“三亚落日”的美丽画面展示给大家。老师的意图是想通过媒体生动的影像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问题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 再让学生去学习文本, 品味语言的魅力, 展开丰富的想象, 此时又有多少学生能静下心来去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呢?想象的翅膀到底能飞多远呢?

反思:写景类文章以优美的语言诠释文章风情万种的内涵。在教读这一类文章时, 老师往往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用生动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 这一点本身没有错, 然而运用时机不当, 非但没达到好的效果, 相反, 很容易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失去兴趣。让学生先观赏三亚落日的美丽画面, 这样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对三亚落日的美有了定格, 在接下来的文本欣赏中又怎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给大家带来的想象美呢?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那是因为大家的脑海中原本对“哈姆莱特”没有特定的形象, 所以才会产生“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效应。如果这位老师把影像资料放在让学生研读课文之后, 那起到的效果就会迥然不同, 学生对三亚落日的美的领略非但不会减弱, 相反会更加激发他们对大自然之绮丽的热爱。

●喧宾夺主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多样性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上课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又能变抽象为直观, 化空洞为充实, 化复杂为简单。因而赋予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 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灵动, 给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然而, 现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眼花缭乱”和“热闹”而过分滥用、乱用多媒体, 过分地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 不但没有给课堂教学带来优化, 反而适得其反, 喧宾夺主。

现象1:牵“牛鼻子”反被“牛”牵

多年前, 本人在执教《小鹰学飞》时, 请了位电脑高手帮我设计了一段小鹰跟老鹰学飞的动画。设计者一时兴起, 把小鹰学飞的整个过程都展示了出来, 画面设计很生动, 不由让人喜欢。为了用上这课件, 我对教案重新做了调整。结果一堂课的思路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变成了课件展示课, 由于脱离了文本, 人物的对话没有好好体会与模仿, 对小鹰的三次心理变化没有细细揣摩, 这样的课堂势必是失败的。

反思:很多课件设计得越来越漂亮, 这在视觉上的确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但教师在使用的时候, 往往会迷失方向, 忘记了多媒体在课堂上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旦把它提高到主导地位, 就只能像我当初那样被它牵着鼻子走了。细细解读《小鹰学飞》, 我觉得所要用的多媒体很简单。先前的那段动画根本就没有使用的必要, 因为孩子们对鸟儿飞行并不陌生。后来, 当我再次教到这篇课文时, 我在学生学完文本后, 只播放了一段“雏鹰学飞”的真实镜头, 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此刻媒体的展示是建立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 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当看到孩子们看着影像为小鹰那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感动得拍手时, 我知道我的教学成功了。

现象2:夸大作用

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 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 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 既不深入讲解, 也没重难点的板书。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槐乡五月》时, 一会让学生欣赏槐花开时的照片, 一会让学生看看槐花饭是怎么做的录像, 一会让学生欣赏介绍槐花的美文, 一会来点音乐让学生边听老师读文边想象槐花的香味。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 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 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

反思:一首音乐能搞定的事, 干嘛非得兴师动众用那么多组合拳呢?花拳绣腿用多了却并不实用。《槐乡五月》这堂课, 老师本意是因为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并不认识槐花, 担心学生在理解上有障碍, 便结合多媒体为教学提供资料收集的方便, 希望在一堂课上既能让学生观赏到槐花的不同姿态的美, 了解槐花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激起对槐花的喜爱, 同时还能欣赏到一些作家赋予槐花的赞美之词, 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徜徉。但她忘了狂轰滥炸式的信息量, 最后起到的效果就是, 学生学得云里雾里, 而语文书因为课堂几乎不用, 可以扔垃圾桶里去。这样又如何谈得上对文本的解读与欣赏呢?

《槐乡五月》一文, 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抓住文本理解、欣赏槐花的美、香, 来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传神。多媒体展示槐花开花的情景很有必要, 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很少观赏到, 或者没有细细观赏过。而老师想要拓展的一些介绍槐花的美文, 则可以放在课后, 或者专门上一堂综合活动课也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前提是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这样才能抓住教学最核心的东西, 才能合理运用媒体, 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

●流于形式

现象: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的第二自然段时, 用多媒体展示了蝴蝶飞过“花丛、小溪、树林、山谷”的情景。有位老师在执教《小露珠》一课时, 也喜欢用多媒体展示小露珠是怎么出现在“大荷叶、草秆、花朵”上的。这些课件设计精美、专业, 在公开课上的确成为一大亮点。但细细推究, 这些课件无非是个美丽的摆设, 像这样流于形式的课件在教学中实在是比比皆是。

反思: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它应该为促进教学而运用, 不该用时坚决不用, 当用时则用。《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蝴蝶怎么一路跋涉来到蝴蝶谷的情景。这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用词的准确。文中的“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一系列的动作是与后面的“花丛、小溪、树林、山谷”这些对象是相搭配的。教者在这里展示“蝴蝶飞过不同地方的面画”根本就没有使用的必要, 这种流于形式的镜头完全可以让孩子通过朗读想象来达到目的。而《小露珠》在理解上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抓住人物的对话, 把它读得有情趣一点就OK了。媒体的展示也成了多余。

●设计差, 技能滞后

现象:很多教师在设计课件时, 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导致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和制作的课件不实用的现象。课堂上使用的课件图像不清、声音模糊、制作简单、粗糙, 既不生动更不形象, 使课件制作和使用的效果大打折扣, 真是费时费力不讨好。还有的课件只是以文本形式出现。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早已标出了重点词、重点句, 让学生机械地去接受而非自己动手或动脑所得。还有一些课件设计教师采取“拿来主义”, 或从网上下载由专业人员设计的既有异彩纷呈的画面, 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的课件, 或复制别人的课件, 但结果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件设计不合拍, 结果是“东施效颦”。

上一篇:新型融资模式下一篇:亲子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