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的故事范文

2024-05-21

欧阳的故事范文(精选6篇)

欧阳的故事 第1篇

一、从欧阳修的宦海沉浮看其“颍州情结”

欧阳修一生为官40余年, 特别是他出知颍州之后的20多年, 不论是得志还是失意, 始终念念不忘颍州, 怀有浓浓的“颍州情结”。南宋诗论家葛立方认为:“欧阳永叔居官之日多, 然志未尝一日不在颍也。” (《韵语阳秋》)

天圣八年 (1030) , 24岁的欧阳修中进士, 旋即踏入仕途。初入仕途的欧阳修, 意气风发, 以天下为己任, 敢于直言直谏。但这也使他在仕宦生涯中数困污蔑, 屡遭贬谪。虽然欧阳修对被贬之事常能怡然处之, 但曲折的仕宦经历也使他早早萌生了归隐之念。庆历五年 (1045) 因上书辨析朋党论, 欧阳修被贬知滁州, 自号“醉翁”, 可见已有避世之意。

皇祐元年 (1049) , 43岁的欧阳修在扬州任上“以目疾为苦” (《与韩忠献王稚圭》) , “求颍自便” (《与章伯镇》) , “正月丙午移知颍州, 二月丙子至郡” (《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这是史书记载欧阳修第一次到颍州的确切时间, 且有其《初至颍州西湖, 种瑞莲黄杨, 寄淮南转运使吕度支、发运许主客》一诗为证。初知颍州的欧阳修被西湖美景深深吸引, 感叹道“汝阴西湖, 天下胜绝, 养愚自便, 诚得其宜” (《与韩忠献王稚圭》) ;“皇祐元年春, 予自广陵得请来颍, ……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思颍诗后序》) 。可以说, 正是因为“乐西湖之胜”, 欧阳修才萌发了卜居颍州的念头 (《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颍州任上, 他为颍州百姓疏浚西湖、扩建书院甚至亲自去传道授业……欧阳修对颍州的经营倾注了一种对待“家”的热情。也正因为如此, 即使母亲去世, 皇祐四年 (1052) 到至和元年 (1054) 欧阳修宁可选择在颍州为母守丧, 也没有依据常理回庐陵老家。这是其“颍州情结”之肇端。

自此以后的20多年, 欧阳修便与颍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颍州情结”在与其仕宦生涯的碰撞中越发浓烈。官位愈显, 思颍盼归之心愈切。

离开颍州之后, 欧阳修虽迎来了仕宦生涯的高峰期, “历仕三朝, 备位二府”, 但“宠荣已至而筋骸惫矣” (《思颍诗序》) 。治平四年 (1067) , 他在“濮议”之争中虽获胜但却得罪了一批朝廷大臣, 而后又因“帷薄案”遭人诬告。这一系列事件对向以风节自持的欧阳修打击颇大。在青州期间, 他又以擅止青苗钱一事获罪, 虽得免, 但亦使其求归之心愈切。亳州任上, 他连上五表五札子乞致仕, 未获准;转知青州后, 熙宁元年 (1068) 上任伊始, 八、九两月间他即连上三札子乞致仕, 亦未获准;又因寿州距颍州较近, 便于归计, 于熙宁二年冬上乞寿州两札子, 未获准;熙宁三年又连上六札子辞宣徽使, 获准, 九月由青州赴蔡州任。熙宁四年又连上三表二札子乞致仕, 才终获准……从这一份接一份的乞致仕、乞辞官、乞归颍的表奏中, 我们就不难看出历经宦海沉浮的欧阳修的决绝归退之心与浓浓的“颍州情结”。

而事实上, 皇祐二年 (1050) 七月, 欧阳修离开颍州时, 就开始为定居颍州做准备:“已约梅圣俞买田于颍上” (《续思颍诗序》) 。之后, 直到熙宁四年请辞官职退养颍州, 这21年间, 他曾多次到颍州亲历亲为筹划“归休之计”。知亳州时, 他因“以归休之计初未有涯, 故须躬往” (《与曾舍人巩》) , 便“乞便道过颍少留” (《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青州任上, 他开始在颍州建造宅第, 同时“乞寿州便私计”, 他这样做的目的“惟寿近颍, 亦便于归计尔” (《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改知蔡州时, 他颇感欣慰, 因为蔡州“兼出颍数程, 便于归计” (《与直讲都官》) , 甚至途经颍州时以“足疾”为由, 在此滞留了一个多月;在蔡州, 他更号“六一居士”, 并作《六一居士传》以自明心志, 流露出了强烈的退隐之心, 还一再申明“归颍之志虽未遑也, 然未尝一日少忘焉” (《续思颍诗序》) 。直至熙宁四年六月, 65岁的欧阳修终遂心愿, 获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的身份致仕, 七月, 便急切率全家老幼回到颍州, 开始了他向往已久、也是一生中最后一段闲适的生活, 直到次年闰七月去世, 终老于颍州, 为他的“颍州情结”画上了完满的句点。可以说, 欧阳修的宦海沉浮与归隐之愿是促成其“颍州情结”的主要原因。

二、从欧阳修的咏颍州诗词看其“颍州情结”

如果说宦海沉浮与归隐之愿是促成欧阳修“颍州情结”的原因, 那么咏颍州诗词就是他“颍州情结”的见证者。据施培毅先生统计, 《欧阳文忠全集》收录诗词1000多首, 而其中与颍州有关的诗词就有100多首。这些咏颍州诗词既见证了他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思想轨迹, 也记录了他的“颍州情结”。

1. 宦海沉浮的思颍之作。最能够体现欧阳修“颍州情结”的是他的思颍诗。他的思颍之作字里行间充满对颍州的热爱与思念, 伴随着强烈的归隐情怀, 这种感情到晚年更加炽热。“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 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 以见余之年益加老, 病益加衰, 其日渐短, 其心渐迫, 故其言愈多也” (《续思颍诗序》) 。他的思颍诗, 不仅流露出“拳拳于颍者非一日”的真情, 同时也是他“颍州情结”的最好注脚:在京城读书时, 要“买书载舟归, 筑室颍水岸” (《读书》) ;在宫中当值, 听到鹎鵊的叫声, 马上想到“颍水东岸村陂阔, 山禽野鸟常嘲晣” (《鹎鵊词》) ;在京师吃鸡头 (即芡实) , 即言“何时遂买颍水田, 归去结茅临野水” (《初食鸡头有感》) ;在青州时, 一再感叹“自怜思颍意, 无异旅人愁” (《谒庙马上有感》) ;他始终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鹿车终自驾, 归去颍东田” (《秋怀》) 。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欧阳修所言:“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玉楼春》)

2. 咏颍州风物、西湖美景的赞美之作。欧阳修的咏颍州诗词还有许多赞美颍州风物风光、西湖美景的, 如《初至颍州西湖》、《再至汝阴三绝》等。特别是《采桑子》十首, 开篇起句都直言“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好”, “春深雨过西湖好”, “画船载酒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 “何人解赏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 以及“平生为爱西湖好”, 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西湖自然风光的热爱。据说, 欧阳修临薨最后一首题为《绝句》的诗依然献给了颍州, 诗曰:“冷雨涨焦陂, 人去陂寂寞。惟有霜前花, 鲜鲜对高阁。”

3. 以颍州为家的乡情之作。欧阳修的咏颍州诗词还流露出了他对颍州“家”与“故乡”的情感, 写下了“西湖烟水我如家” (《酬孙延仲龙图》) 、“朱轮昔愧无遗爱, 白首重来似故乡”、“十载荣华贪国宠, 一生忧患损天真。颍人莫怪归来晚, 新向君前乞得身”、“十四五年劳梦寐, 此时才得少踟蹰” (《再至汝阴三绝》) 等等诗句。在他的咏颍州诗词中, 实际上已赋予颍州“家”的情怀。

4. 定居颍州的情趣之作。欧阳修的咏颍州诗词还抒发自己定居颍州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诗人或载酒泛舟于西湖, 或流连烟柳绿波, 或与友人赋诗酬唱, 亦颇乐在其中。如“老得闲来兴味长, 问将何事送余光。春寒拥被三竿日, 宴坐忘言一炷香”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 ;“谁为颍水闲居士, 十顷西湖一钓竿” (《寄韩子华并序》) ;“无用物中仍老病, 太平时得作闲人。鸣琴酌酒留嘉客, 引水栽花过一春” (《答判班待制见寄》) 。

总之, 欧阳修意味深长的“颍州情结”, 实际上是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 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 转而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心灵写照。确切地说, 是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凝成了他的“颍州情结”。当他的身心与颍州遇合以后, 他的精神才有了寄托之所、慰藉之处。

参考文献

[1]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2]胡珂.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3]脱脱, 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4]李兴武.欧阳修与颍州[M].合肥:黄山书社, 2003.

[5]施培毅.欧阳修诗选[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

欧阳修的故事 第2篇

说话间,船老大已经开船了,批杷树渐行渐远,秀才见河中有一群鹅,有的鹅潜水,有的鹅灌水,诗兴又起,脱口念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话说秀才两句出口,又没词儿了。欧阳修顺口接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欧阳修,永远的课本 第3篇

庐陵人、中国人, 甚至外国人一提起欧阳修, 崇敬之情油然顿生, 心中闪现人类最美好的字眼:

伟大、崇高、正直、磊落、伟岸、大爱、至善、乐观、豁达、博学、多才……

如果说,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璀璨的星空, 那么, 欧公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如果说, 政治是风云多变的舞台, 那么, 欧公演绎的无疑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果说, 中国文学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那么, 欧公无疑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他历经沧桑的一生, 他的传世之作, 他的人品, 他的文品, 则是我们毕其一生也读不尽的课本。

走进课本, 品读他、认识他。在欧公身上我们会惊讶地发现, 一个文化人, 竟那么全面地展示他的才华:政治的、文学的、史学的、经学的、目录学的、金石学的等等, 他编辑的人生“课本”, 竟然和谐地汇合了那么多元素。品读课本, 除了对美的动容, 内心总有一股不可言传的温馨, 并凝固成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柔、如海之深的印象。这独特的感受刻骨铭心, 伴随着我们———永远。

走进课本, 我们品出欧公政治生涯中的精彩瞬间。他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他光明磊落, 疾恶如仇。但历史烟尘浩渺诡谲, 每场政治风波都透视着它的复杂、险恶、残酷、无奈甚至荒唐。欧阳修坚定地站在大宋王朝的险峰, 坚持正义, 对是非不辨的小人, 予以痛斥:“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欧公把一个“人”字, 写得认认真真, 写得堂堂正正, 写得气壮山河。

走进课本, 我们品出欧公的淡泊与豁达。他仕途坎坷, 宦海沉浮, 面对惨烈的现实, 淡定从容, 吟诗自慰:

残雪压枝犹有橘, 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公是“菊”是“笋”的化身。他的言行闪烁着智慧之光, 令我们后人于迷蒙中清晰, 于混沌中了然。

有一位诗人说:“我将穿越, 但永远无法抵达。”欧公一生追求的境界没能抵达, 但他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政治上失败, 文学上却获得成功,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有着永远不可动摇的地位。

走进课本, 我们品出欧公的诗文, 文简意深, 清丽自然, 笔随兴至, 炉火纯青, 彰显妙笔生花的生命力。且看名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历代学子争相诵读, 那是养耳的音乐, 养眼的清流, 养心的绿竹。难怪与欧公同代的著名诗人曾巩对他热情洋溢地评价:“四海文章伯, 三朝社稷臣。”难怪前几年一个高鼻子、蓝眼睛名叫劳格文的哈佛博士, 到吉安考察庐陵文化, 发出由衷的赞叹:“宋朝庐陵出了个欧阳修, 太伟大了, 我们美国学者都敬佩他!”

欧公用手中的笔, 耕耘中国的方块字, 直到晚年, 依然不衰、不减。他留给后世丰硕的经典:散文500多篇, 诗850多首, 词170多首……今天, 我们捧着这沉甸甸的雄文巨著, 情不自禁地欢呼:“古今文雄谁敌手?欧阳修!”

走进课本, 我们品出欧公的大度与大爱。他奖引后进, 不厌其烦, 用心良苦。一拨一拨品学兼优的后辈, 经其指点, 受其濡染, 从而芳名远播, 登峰造极。他对挚友关怀备至, 尽管自己身处逆境, 举步维艰, 但仍心系零落远方的知交, 去信致候:“别后安否?”“旧疾平否?”“秋寒矣, 千万保重。”言辞切切, 爱意绵绵, 柔情似湖水荡漾。

走进课本, 品读欧公, 品出人格的亮光, 品出人性的清香, 品出催人奋进的天籁之音。

永远的欧阳修, 永远的课本。品读这课本, 生命与生命对接, 思想与思想碰撞, 精神与精神传承。跨越千年时空, 我们与欧公心相印, 情相通, 使命相连。我们不负欧公, 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撰写自己的“课文”, 编辑自己的“课本”。

欧公的课本, 代代有人读;时代的课本, 代代有人写。中华则大兴, 欧公则大慰!筻

读《欧阳修的故事》有感 第4篇

我们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虽然天天在和学生打交道,虽然也都在说教书育人,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个性,有创造力的活生生的人来看的。当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时,当他们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时,我们的老师往往是抱怨、指责多于启发、诱导,这样对待学生,学生又如何得到进步,如何发掘他们的自身的潜力与创造力?因此教师对于学生首先要有满腔热情,一颗爱心,只有饱含着爱的`教育,才有可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创新的浪花。

从欧阳修的故事中,我们更应该看到教师不光要有一颗爱心,更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还要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沉睡的心灵以唤醒,给无知的心田浇灌知识的甘霖……这些都需要胜任,靠陈旧的知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白华”,像薛瑞萍老师说的“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教师惟有厚积薄发,预先具备了较深的内功,预先蕴积了真诚的情感,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才有可能帮助我们的学生飞翔起来!

欧阳卫民的广州金融道 第5篇

在这一点上,他认为现在的银行主动性不够,没有把老百姓的存款好好利用起来,也缺乏与实体经济很好的结合。“广州的银行业喝的是珠江水,吃的是广州人民的饭,吸收的是广州人民的资金,而你们没有用好广州人民的钱,就是对不起广州人民”。

欧阳卫民指出,广州存款量为人民币2.5万亿,贷款量为1.6万亿,存贷差高达9000亿,扣除存款准备金2000亿,有7000亿的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他分析道,这部分资金应该很好地用在广州,否则只能说明广州银行业没有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

他透露,广州市政府未来将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存贷比较低的银行用好资金,打造资金供求的平台,而银行也应该主动寻找商机将资金反哺实体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他强调,广东是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因此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需要两手抓,而银行应该重视以实业经济为本。他认为,自身的优势不能丢。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可偏废,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现在的银行业靠利差过日子,而这种日子或许不会长久。发展综合金融才是银行业的出路。而对现有银行机构做大做强的路径,他指出两个努力的方向:一是大幅增加资本金,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二是加快上市步伐。

广州本土的金融机构要通过扩大资本金的手段力争做大做强。欧阳卫民说表示:“与其与大银行抢存款,拼规模,不如通过大幅增加资本金规模的方式做大做强,本地企业未必愿意将存款放在你的机构,但他们肯定愿意参股持股”,他认为,银行上市也应是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广发银行、广州农商行、广州银行都应加快上市的步伐,各方监管机构都对此很支持。

在银行经营理念方面,欧阳卫民表示,银行应该注重综合金融业务和重视中间业务,目前金融机构靠吃利差的经营理念需要转变。他表示,广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民生金融的发展,未来广州要大力推进社区金融服务,“让公众足不出区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这也符合低碳广州的目标。社区应该既能够实现无偿的服务,也能够实现有偿的服务”。

欧阳卫民还建言州证券业,要牢记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他指出要促进企业多渠道上市,包括境内、境外尤其是拥有地缘优势的香港和新加坡。鼓励企业在多层次市场上市,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三板市场,而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企业融资亦不可或缺。“市政府将积极支持私募基金发展,别的省、市有的政策,广州可以有,别的省、市没有的广州也可以有”,国有产权基金也是政府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品,这对国有资产盘活、保值增值以及支持新兴产业和创业资本都有重要的意义。

证券业和保险业应该多渠道促进企业上市。他告诫证券业要重视债券市场的发展,鼓励发行长期债。此外,还要重视中小企业的集合债。他说,90%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但是“所有有钱人都是从没钱的人变来的”。

而对保险业,欧阳卫民则指明应重视信用保险和寿险。现在全中国只有一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做信用保险的业务,且只针对出口,而这远远不够。广州的保险业应该对这个领域有所探索,而政府或许可以先成立信用保险部。这样可以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也有利于银行更好地利用现有资金。

寿险在欧阳卫民看来则是一个战略性产业。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大力发动公共养老。而广州冬天暖和,适合老人养老,因此,广州的保险业发展寿险将大有可为。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背景 第6篇

欧阳修所处的时代, 正值北宋中期。这时中央高度集权, 国家机器非常庞大。虽然社会相对稳定, 矛盾也很突出。至北宋中期, 官员数目已经五倍于旧, 军队人数多达一百二十余万。冗官、冗兵耗费巨大, 加上不断对外赔款, 国费支出仅在立国后的几十年里就增加了二十倍。这造成了国弱民贫的局面, 由于人民负担加重, 阶级矛盾也日趋尖锐。同时外患严重。而在对外实力上始终十分衰弱。北宋的外患主要来自于辽、西夏。与辽的战事主要发生在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 1004年签订了辱国赔款的澶州之盟;与西夏的战事主要发生在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前后, 直到1127年西夏亡于金。这种十战九败、苟且偷安的屈辱现实, 令仁人志士无不为之扼腕切齿。面对内外重重矛盾, 朝廷内部革新与保守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 其中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最为突出。庆历新政形成了以范仲淹和吕夷简为首的新、旧党争, 熙宁变法形成了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以后党争愈演愈烈, 发展成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和政治迫害。以上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必然进一步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 而宋代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的政策又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条件——宋太祖曾经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的人;宋太祖、宋太宗还身体力行, 新自带头读书、编书;宋代科举取士范围和职能扩大, 使文人的政治、生活待遇得以提高;加之宋代文人出掌武职, 使文人的社会责任感空前高涨。所有这些, 激发了文人对于现实政治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深刻的忧患意识。文人、官僚合而为一的现象比历代更为突出。

从五代至北宋欧阳修所处时期诗歌发展状况看,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欧阳修正处于宋代诗歌风貌成型的前期。文学的演进, 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非瞬间的突变。宋代诗歌与唐代诗歌不同的风貌, 非骤然形成。宋代诗歌风貌的形成, 经历了对唐诗学习和模仿, 并探求新变, 努力超越唐人的过程。

五代诗歌内容贫弱。五代政局纷乱, 政伐杀戮、篡权夺位更加残酷;从立国至亡国时间极短, 统治集团要在内忧外患中维持其政权必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旦亡国, 统治集团崩溃, 则身死人手, 甚或惨遭灭族;而及时行乐、醉生梦死正可以逃避残酷的现实, 此种风气影响到此时作品的内容, 大都流连光景、感慨个人, 甚至淫艳狎昵。二是气格脆弱柔靡;进入五代时期, 文人为绝望、忧郁的末世情绪所笼罩, 更不复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期望, 故其格卑弱、诗风柔靡;三是蹇涩;五代诗歌由于内容贫弱, 必在形式上下功夫, 以文辞的华美掩饰内容的苍白, 方能成篇。

宋代立国 (960) 至统一 (979) 的一、二十年间, 诗歌创作者是从五代入宋的文人, 其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创作技法均是五代时期的遗留。

这以后, 诗人们开始学习、模仿唐代诗歌, 以期摆脱五代诗风。但此时的诗歌创作不可能立即产生出区别于唐代的风格。这一时期北宋诗人对唐诗的学习和模仿, 按创作风格分为三类:

一是学习白居易:徐铉、李昉、李至等人的诗歌主要是学习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 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 风格浅切清雅。他们的诗歌只是学习白居易的一个方面, 与五代的诗歌的风格一脉相承。

二是学习贾岛、姚合:魏野、林逋等, 被称作晚唐体。贾、姚二人, 在作诗方法上推敲苦吟, 内容上描述清幽景色和枯淡生活, 体裁也多用五律, 且特别讲究中间两联的精警;其缺点是题材过窄, 内容贫乏, 体裁单调。

三是学习李商隐:宋初以上两种诗歌风格在反对五代以来的浮靡文学风格的努力, 效果都不明显, 且学白者过于追求平易而芜鄙, 学贾、姚者推敲苦吟追求精警而易成破碎。创作家们不得不寻求新的诗路。模仿学习李商隐华丽雍容的风格, 正可以矫枯寂幽清的诗。这也显现出宋人为摆脱五代诗风, 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诗歌的发展方向。

至北宋中期, 西昆体的弊病已经是非常突出: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 思想内容比较贫乏, 不重传统的言道, 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 二是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 雕琢浮艳、言语晦涩, 这种一味的模仿使得诗歌的创造性大为削弱。

由于北宋代文人对于现实政治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深刻的忧患意识, 在思想内容上他们要求文学具有高度的现实精神, 能及时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要求文学能抒发爱国、忧国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民风民情和民生疾苦。由于反映政治斗争与政治事件及文人对于国家兴亡的责任感等内容的需要, 在表现手法上则更多地需要议论。要求文学要切于实际、为现实服务, 就要考虑到表达与接受的效果, 故在表现手法上则需要文风朴实平易。

就诗歌而言, 由于西昆体所存在的弊端, 不能适合于时代的需要, 文风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等人就在此时开始活跃于文坛, 力矫西昆体、太学体的弊端。在矫正西昆体、太学体的过程中,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形成了平易流畅、以文为诗等特色, 为宋代诗歌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宋代的诗歌创作才开努出现了与唐人不同的风貌。

因此欧阳修在这种环境下,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欧阳修的观点, 对于矫西昆之弊, 开宋诗之路是有意义的。

所以欧阳修的诗词创作形式, 对于中国诗话的发展确有开创之功,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当书一笔。

摘要:宋诗与唐诗不同的风貌, 非骤然形成, 经历了从五代至北宋中期的发展过程。五代的诗歌一是内容贫弱;二是气格脆弱柔靡;三是蹇涩。入宋以后诗人们期望摆脱五代诗风, 开始学习、模仿唐代诗歌, 按创作风格分为三类:一是学习白居易;二是学习贾岛、姚合;三是学习李商隐。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为《西昆酬唱集》。至北宋中期, 西昆体的弊病已经是非常突出, 石介在太学推行诗歌的变革, 反对西昆, 产生了险怪癖生涩的“太学体”;这之后, 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等人开始活跃于文坛, 力矫西昆体、太学体的弊端。与此同时, 欧阳修的诗歌理论主张:一是重视诗歌创作与现实的关系, 二是强调诗人应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三是诗歌语言平易。

关键词:欧阳修,诗歌创作,背景

参考文献

[1][元]脱脱, 等.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 1997.

[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上一篇:通信服务下一篇:愉快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