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评估范文

2024-07-04

全要素评估范文(精选4篇)

全要素评估 第1篇

一、模型选取

BCC模型是DEA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基础, 其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i (i=1, 2, …, n) , 每个决策单元都是以m种投入获得y种产出, 并且记DMUi的输入输出向量可表示为:

Xi= (x1j, x2j, …, xnj) T>0, j=1, …, K

Yi= (y1j, y2j, …, ynj) T>0, j=1, …, K

选取m个投入指标, 如y员工数量、固定资产存量等, 分别为xi, i=1, 2, …, K;选取y个产出指标, 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分别为yi, i=1, 2, …, K, 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下得到凸性假设undefined, 由此BCC模型可以简单的表示为:

minθ

undefined

通过求解BCC模型, 得到第k个被考察单元的效率:θ, 当θ=1时, 认为被考察对象是技术有效的。

二、数据和指标选取

(一) 数据选取

选取国泰君安数据库2008年民营企业的专业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家族企业的选取上, 选定标准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最终控制者能追踪到自然人或家族;二是最终控制者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必须是被投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从中排除了发起上市时为国家控股、外资类、集体类、社会团体类和职工持股会控制类等非家族控制的企业, 删除部分缺失数据的企业, 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时数据为正数的要求, 剔除了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为负值的企业, 最终得到有效的家族企业286家。

(二) 指标选取

企业效率表明企业投入产出能力, 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是反映企业效率的指标, 但是技术效率强调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一个企业的实际产出同一个假设同样投入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之比, 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利用的有效程度, 它忽视了生产经营规模对效率的影响 (规模效率) , 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不考虑价格影响下全面反映了各因素对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 因此本文选用全要素生产率 (TFP) 作为企业效率评价指标。在测算TFP时, 考虑到Malmquist指数侧重的是企业不同年份的比较, 而本文选取2008年的数据, 因此选用BCC模型测算, 具体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 结合投入产出的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 测算结果显示,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别较大, 最低的综合效率仅为0.007, 技术效率最低为0.029, 规模效率为0.111。整体来看, 我国家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 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166, 大多数效率分布较为集中, 综合效率的标准差为0.19, 计算得到其变化系数为1.14, 说明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部差距明显, 企业的整体效率呈现参差不齐的特征。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分布特征来看, 我国家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自东向西递减, 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为0.17, 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西部最低为0.11, 并且中部和西部差距不明显 (见表3) 。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 能够容易获得交通条件信息、技术优势、中间投入品和其他生产要素, 例如容易取得信贷资金支持, 节约交易成本, 这就使沿海地区的企业一般都要比内地企业更有活力和竞争力, 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

从行业特征来看, 不同行业家族企业之间的效率也参差不齐, 作为经济支柱行业的制造业效率最低, 仅为0.155, 而土木建筑业效率最高为0.482。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较低, 创新能力不足。从技术效率来看, 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仅为0.226, 低于服务业和土木建筑业。土木建筑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往往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 因此利润较高 (见表4) 。

四、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家族企业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较低, 地区和行业差距明显的特征,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 政府应逐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加大对中西部交通运输投资, 特别是短途的公路运输建设, 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西部的物资周转速度。

第二, 加快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家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创新的研究机构, 研发新技术, 更新制造业的机械设备, 逐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并进行消化吸收, 从而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摘要:基于2008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 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BCC模型, 测算了家族企业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效率, 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结果发现:我国家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较低, 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特征, 行业差距突出。为了提高我国家族企业生产效率, 政府应逐步完善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家族企业,TFP,技术效率

参考文献

[1]袁堂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 2009 (6) :52-62.

全要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第2篇

一、演练前准备工作

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对患病幼儿情况持续关注,每天加强疫情防控与巡视,对其班级及学校其他同学加强后续观察和情况排查。)对外联络人员:XXXXX(负责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并通知幼儿家长;

按规定向上级教育部门、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情况;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2、演练前培训:

①讨论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种预案、方案,强调岗位职责,明确具体要求,不断细化、并让全体教职工知晓、记牢,力求有执行、有监督、有审核、有报告。

②对参加演练的教职工介绍整个应急演练流程,并对各个环节工作要点作了详细说明,明确到责任人,确保演练安全、有效。

3、防疫物质准备准备演练所需的防护服、口罩、橡胶手套、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喷雾器等。

二、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

20xx年3月15日上午8点地点:校门口、教室、操场、食堂

演练内容和步骤场景一:入园流程演练

1、学校大门是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把好校园第一道关卡至关重要。值班老师、保健老师、保安要提前换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2、早上小班9点到校,中班8:30到校,大班8:00到校。早晨入校时幼儿和家长戴好口罩,家长和幼儿手拉手排成两队,大家前后保持一米左右间距,分二条通道排队进入学校。

3、入校时依次走过测温区,检测人员在二边用测温仪对幼儿和家长逐个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并对幼儿的书包、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体温正常、无其他症状者,有序进入自己班级上课。家长送到校门口迅速离开,不逗留。

4、体温异常的幼儿由专人带至隔离区,送至复测区,由保健老师再次用水银温度计对幼儿体温进行检测。同时将此生经过的通道消毒并封闭。家长来到等候区,疫情监测人员确认是幼儿家长后,给家长消毒,并让家长签字,并向幼儿家长了解孩子近14天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隔离幼儿经再次体温检测正常的进入班级,体温不正常的由对外联络人员联系上级部门专车负责接走,并及时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幼儿情况。经检查,此生为普通的感冒发烧。

场景二:晨午检演练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对缺勤幼儿进行电话跟踪,了解其具体情况。在午餐前由班级老师为幼儿进行测温,疫情监测人员做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有幼儿体温为37.8度,班级老师马上电话联系家长,并将其他幼儿转移到备用教室。保健医生穿好隔离衣带领幼儿前往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安抚幼儿情绪。消毒人员马上进行班内消毒,逐级上报相关部门。

2、家长来到学校,向保安说明来意,并进行体温测量,查看健康安全码并进行登记。保安通知隔离室,带领家长到隔离室。保健医生对幼儿家长了解孩子近14天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经了解该生有武汉亲戚接触史,保健医生通知疾控中心。

3、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达幼儿园,保安向园长XXX汇报,待园长确认身份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入幼儿园,到达隔离室,保健医生如向疾控人员报告该幼儿初步情况。在了解该幼儿初步情况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幼儿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4、幼儿在医院初步诊断为疑似新冠病毒肺炎,正在进一步检查中,班级老师第一时间向疫情监测人员汇报。疫情监测人员向园长报告,学校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疫情处置,并迅速向市教办领导汇报。学校马上对所有场所进行重新消毒,对所有幼儿进行体温测试。对与该幼儿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消毒组人员对隔离室、整个校区进行彻底消毒。

场景三:午餐演练

1、幼儿间隔1米排队进行间隔水龙头洗手,带班老师进行七步洗手法指导,洗手后用手部烘干机烘干。分两队排列取餐,队伍间隔在1米以上。

2、幼儿就餐进行错位进餐,不能面对面,一张桌子一个小朋友。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用餐结束后,佩戴好口罩,按一米距离排队,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桶。

3、用餐后生活老师对餐桌、教室进行消毒。

场景四:下午放学演练

1、把好离校关,下午放学后,为避免幼儿和家长大面积群体接触,学校实行分时间段、分年级错峰放学。时间安排:15:00小班放学,15:30中班放学,16:00大班放学,各班级按照规定时间准时放学,班级间间距为10米左右。带班老师严控时间点,将幼儿有序送至指定接送点,确保幼儿安全。

2、放学排队间隔1米以上,家长队伍和幼儿队伍面对面排列,家长在队伍中的位子要和孩子保持一致,家长和孩子一一对应接自己的孩子,接到孩子的就立即回家,不聚集。

场景五:疫情发生后处置演练

1、发现:X班出现2名幼儿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

2、报告:由带班老师报告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疫情监测人员、现场消毒人员、对外联络人员等相关教职工迅速进入岗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3、隔离:迅速将患病幼儿带到隔离室观察,稳定幼儿情绪后,再次测量体温,并对疫情幼儿进行初步救治。患病幼儿所在班级其他幼儿停止校内常态活动,转移到备用教室。

4、送医:立即通知幼儿家长,由家长自驾接幼儿去医院就医;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就拨打120;

如120遇突发情况不能及时赶到,迅速调用学校公务车辆将其送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

5.排查:排查发热幼儿的活动轨迹、上学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检或就餐过程周围人员,确定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病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体温测量、记录。

6.上报:如幼儿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及时将感染情况和排查情况上报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和疾控中心。(综合协调组、对外联络组)

7、消毒:教室确保开窗通风,整个教室作全方位消毒:桌椅柜面、墙面、门把手等处用含氯消毒泡腾片稀释至500mg/L的浓度擦拭,作用1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地面用含氯消毒泡腾片稀释至浓度为1000mg/L喷洒,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8、宣传:告知其他班级幼儿不得串班、不能接近患病幼儿教室;

指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要求家长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

9.评估:综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并将意见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最终决策。(综合协调组)

10.善后:加强校园舆情管理,引导全校师生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级部门正式发布的信息为准;确诊幼儿班级同学十四天内全班在家隔离,所在班级教师不得串岗。积极做好患病幼儿的家访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幼儿的身体状况,做好跟踪观察做好心理疏导;对所在班级其他幼儿也要做好跟踪,提高日常体温监测频次。

四、总结反思及改进提高通过实操演练

幼儿园进一步规范了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提高了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对新冠肺炎的防范意识、应急和组织协调能力,保障新学期幼儿园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评析 第3篇

根据生产率最一般的定义—产出与投入之比, 如果作为研究对象的投入只包括一种要素如劳动、资本等, 所得生产率称为单要素生产率, 如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如果作为研究对象的投入包括了土地、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所有要素, 所得生产率即为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 TFP) , 它是社会经济系统经营管理效率定量评价的一个综合指标。1954 年, 希朗·戴维斯在《生产率核算》一书首次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在早期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 贡献最大的是198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Solow (1956) , 他在20世纪50年代从事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时, 扩展了一般生产函数的概念, 使其能够容纳技术进步的作用, 从数量上确定了产出增长率、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索洛本人将其称为技术进步率, 但实际上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的联系, 从而产生了著名的索洛增长模型。但是Solow并不是第一个将总体生产函数和生产率联系到一起的人。这种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Tinbergen。Solow之后, Denison和Jorgenson发展了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其中Jorgenson将新古典投资理论加入到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 Jorgenson等的另一个主要贡献是将资本和劳动进行分解。因此, 避免了与投入成分的内部移动相联系的加总偏差。Jorgenson之后, 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更多的是测算方法上的创新。

二、测度方法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整体上可以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又分为生产函数方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 非参数方法主要指的是指数方法。

1.参数方法。

(1) 生产函数法。

生产函数法又称为计量生产模型, 它是典型的参数方法。在早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中, 生产函数应用最为广泛。使用生产函数法, 首先要选择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包括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以及常替代性生产函数。所谓不同生产函数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都是基于“索洛余值”的方法, 这些生产函数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条件:规模报酬不变。而这一点在现实中, 往往是不存在的。Ernst R. Berndt (1979) 发展了全要素生产率测量的参数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依赖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Subal C.Kumbhakar (1999) 在测算瑞典水泥工业的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时, 比较了几种参数模型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的不同。

(2) 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最初由Aigner、Lovell、Schmidt以及Meeusen、Van den Broeck提出, 并很快成为计量经济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分支。严格地说,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是关于效率而不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应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最常见的形式是:

yiτ=f (xiτ, t) exp (-uiτ)

这里, yiτ是第i个公司 (i=1, ..., N) 在第τ期的实际产出 (τ=1, ..., T) ;XiT是投入要素向量;f (·) 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的确定性部分;t是测量技术变化所需要时间趋势变量;uiτ>=0, 表示技术欠效率指数。

Nishimizu 和 Page (1982) 首次提出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框架将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增长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Kumbhakar (2000) 更是将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分解涉及到四个概念: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效率。Bauer (1990) 、Schmidt (1980, 1986) 、Sangho Kim (2001, 2003) 、Kalirajan (1993) 等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对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国内将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应用到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文章较少, 孔翔 (1999) 、徐宏毅, 欧阳明德 (2004) 等均做了这方面的尝试。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相对计量生产模型允许技术无效率的存在, 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生产函数法更加接近生产和经济的实际情况。

2.非参数方法。

(1) TFP增长率测度的指数法是一种典型的统计学方法, 它由Kendric和Dennison开创, 后经过Jorgenson、Griliches等人的发展而成熟起来, 测量方法包括了Paasche指数、Laspeyres指数、Divisia指数、Tornqvist指数、Fisher指数和Malmquist指数。就像Coelli (1998) 所讲, 指数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中主要起到了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用来处理面板数据, 减少投入和产出向量的维数, 像我们熟悉的拉氏和帕氏指数。第二个作用就是用来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这是最主要的。而我们一般指的是费雪和Tornqvist指数。第三个作用应用指数产生特殊的数据序列应用与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像我们熟悉的DEA-Malmquist指数或者SFA-Malmquist指数。

(2) 数据包络模型 (DEA) 。DEA模型是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于1978年提出来的。该方法是使用数学规划 (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具有锥结构的广义最优化、半无限规划、随机规划等等) 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简记DMU) 间的有效性。其中广泛应用的是投入导向型的DEA模型, 形式如下:

maxμ, v (μ′yi)

st v′xi=1

μ′yj-v′xj≤0, j=1, 2, ..., N,

μ′, v≥0, 其中xi, yi分别表示第i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向量和产出向量, u是产出变量的权重, v是投入变量的权重。

DEA模型并不能直接应用到全要素生产率模型中, 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 它更多的时候是与Malmquist指数结合来测算。1953 年, 瑞典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Sten Malmquist提出了用于消费分析的定量指数, 该指数使用输入距离函数来比较两个或更多的消费群体, 以其中一个消费群体的无差异曲线作为参考集, 该指数后来被命名为Malmquist指数。但该指数并没有被大量运用, 直到1982 年, Caves, Christensen 和Diewert 将Malmquist 的思想用于分析生产率增长, 提出了CCD 模型,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力增长的测算方法。其后关于Malmquist 指数的研究才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包括:BJUREK (1994, 1996) 提出了不同于CCD方法的Malmquist 指数;等 (1994) 提出基于规模收益不变的 (FGN Z) Malmquist指数;Grifell和Lovell (1995) 提出了考虑规模效率的 (GL ) Malmquist 指数;Ray和Desli (1997) 提出了与FGNZ 不同分解的 (RD ) Malmquist 指数;Grifell和Lovell (1999) 改进了Malmquist指数, 使之在指数的准确性和有关因素的经济解释方面更近了一步。NikolaosM aniadak Emmanuel Thanassoulis (2004) 提出了成本Malmquist指数;张建辉 (2005) 提出了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的成本 Malmquist 指数。就像 Fare et al 指出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优点主要有四个: (1) 不要求价格信息; (2) 不要求行为假设; (3) 便于计算; (4) 已经被Caves et al .等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优于Tornqvist 指数和Fisher 理想指数。

计算Malmquist指数的关键是要计算距离函数。计算距离函数的方法可以由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方法。与随机前沿方法相比, 数据包络分析的最大优点是它通过使用线性规划的方法, 避开了在选择边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和变量时所遇到函数模型选择方面的问题及对随机变量分布假设选择的问题, 并且在技术描述形式为多投入和多产出时能以实物的形式表示, 避开价格体系不合理等非技术因素对距离函数的影响。因此, 将数据包络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结合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应用更为广泛。

Coelli (1998) 提出将传统Malmquist指数分解中的技术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和纯效率进步两个部分, 计算时需要加上两个额外的线性规划, 需要将上面前两个线性规划①和②每一个加上凸面限制N1′λ=1, 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在规模报酬可变而不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计算这两个距离函数, 然后, 我们通过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技术效率值计算规模效率。

在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中, 非参数方法与参数方法相比的有点是不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 从而避免因错误的生产函数而带来的问题。也因此, 国内外学者应用非参数方法特别是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的文章非常多。Mudit Kulshreshtha (2002) 、Antonio Estache (2004) 、CARLOS P. BARROS AND FERNANDO P. ALVES (2004) 、Franco Fiordelisi and Philip Molyneuxz (2004) 、Sylviane GUILLAUMONT JEANNENEY (2006) 、ERTUGRUL DELIKTASAND MEHMET BALCILAR (2005) 、ALVARO ANGERIZ JOHN MCCOMBIE and MARK ROBERTS (2006) 等无论从理论还是模型的改进上对非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像孙林、孟令杰 (2002) , 颜鹏飞、王兵 (2004) 等更多的是将非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三、评析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研究从最初的余值法发展到后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和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 使得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不断细化。但是, 我们并不能说哪种测算方法就绝对优于其他方法,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也能够看出, 每种测算方法有其特定的环境, 关键是在应用中我们如何选择最优的测算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了解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和机制, 而目前我国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更多的是应用到实证研究, 没有考虑应用的方法是不是适合要分析的行业。因此, 我国学者有必要从经济理论和实证方法上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要:生产率发展水平的分析和测算, 一直是各国和各行业关注的热点, 它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技术进步和加强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关于生产率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单要素生产率发展到全要素生产率, 尤其是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作为衡量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回顾,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进行简要评述, 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提出几点启示。

企业全要素审计模式的架构与应用 第4篇

2008年由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的18个指引,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对企业实施内控提出了规范性的控制要求,涉及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笔者企业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为基础,结合本企业个性化管理体系的控制需要,围绕9个价值活动的101个关键控制点,建立了基于价值活动的具有本企业内控特色的全要素审计模式,并在企业内控审计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全要素审计模式

笔者架构的企业全要素审计从4个控制要素出发,对企业9个价值活动中的21个审计细项共101个关键控制点实施系统的审计。(见图1)

全要素审计模式下,企业结合法律法规和企业个性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将价值活动分为采购业务、销售业务、生产与存货、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纳税管理、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等9个价值活动,每个价值活动根据其涵盖内容的重要性,又可细分为1~5个审计细项实施分类或专项审计(见表1和表2),而每个审计细项则根据各价值活动的业务重点,从制度建设合规性、经营风险管控、财务风险管控、支持和保障体系等4个控制要素(或细分为7个控制要素)出发,进一步识别出7~15个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和审计(见表3)。

从价值活动上看,生产与存货和采购业务这两个价值活动涉及的关键控制点最多,分别占了16%和14%,体现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特性,以及生产和采购环节在企业价值活动中的重要性,见图2。

从控制要素上看,业务流程合规性方面涉及的关键控制点最多,达到45个,占总数量的46%,体现了业务流程这一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其次是财务风险管控,涉及17个关键控制点,占15%,见图3。

注:表中的筹资包含募集资金,固定资产含投资性房地产

通过上述构架思路,笔者企业初步建立了具备企业个性化管理特色的全要素审计模式,形成了全要素审计、关注重点的内控审计体系。

三、应用效果

笔者企业从2013年开始创建全要素审计模式并实施至今,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全要素审计工作开展为基础,以关键控制点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核查机制,确保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使企业各项价值活动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指引的控制要求。

2013年创建初期,集团本部对下属企业实施了基于9个价值活动的全要素审计,次年在上期核查发现的基础上开展了以“销售业务”价值活动为重点的专项审计,以及对上期发现缺陷整改情况的追踪验证审计。2015年审计步入正轨,在前两期的核查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确立了以“销售业务—结算与对账”为关键控制点和前期未关闭缺陷项目的追踪验证为主的审计工作。审计的方向紧紧围绕价值活动、全要素,并重点关注主营业务的关键控制点,推动了全要素审计在企业内部核查机制中的有效运行。

从审计的结果看,企业实施了内部控制的全要素审计之后,各价值活动的控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规范了各关键控制点的管理,提升了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为企业的稳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总结与体会

全要素审计核查机制是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和重要工程,涉及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方面,除了满足法规要求外,预先须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获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鼎力支持,以确保审计工作开展所需的资源。笔者总结了建立全要素审计控制机制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组建独立于经理层之外的专业部门,设置专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其次,审计人员必须有相关价值活动的工作经历,且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再次,编制符合企业实际控制需要的全要素审计表,确定各控制要素的关键控制点,指导审计部门开展审计核查。

最后,依据编制的全要素审计表,结合企业发展各阶段的控制需要,制定可实施的年度内控审计计划书,据此开展年度内审核查。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基于价值活动的全要素审计模式的架构及其在企业内控审计中的应用成果,以期推动全要素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果,防范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确保企业健康、稳健发展。

关键词:全要素审计,价值活动,审计细项,关键控制点,控制要素

参考文献

上一篇:智力落后学生下一篇:大学生伦理消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