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预防范文

2024-07-25

霜冻预防范文(精选7篇)

霜冻预防 第1篇

1 霜冻的类型及危害

根据霜冻发生的条件和特点把霜冻分为3类:一是辐射霜冻。发生在雨后晴朗无风的夜间和凌晨,它是由于地表和植物表面大量辐射热量,使近地面温度降低到0℃以下而形成的。二是平流霜冻。是由于北方冷气团的侵入而发生的霜冻。一般影响范围较大,危害较严重。三是平流辐射霜冻。既有冷气团的侵入,又有辐射降温,危害性极大。

果树花芽萌动后耐冻性开始下降。随着花器官的分化发育,耐冻性越来越差。在花器官中最不耐冻的是雌蕊,其次是雄蕊,而花瓣比较耐冻。因此,经霜冻后往往雌蕊已被冻死,但仍然可满树开花。雌蕊受冻后很快会枯萎干缩,雄蕊受冻后有时花粉会失去发芽力,但外观却无明显的变化。受精不久的幼果最不耐冻,冻后停止膨大,继而干缩脱落。当霜冻出现比较迟、幼果比较大、皮层受冻时,果实仍旧可以照常发育成熟,但果顶或胴部往往会形成锈环,称为霜环。

霜冻严重时还会伤害幼叶,由于叶面受冻部分停长,当叶片继续生长发育后,会使叶片扭曲卷缩呈现病态。

2 影响霜冻危害程度的因素

2.1 地形

和冻害发生的规律一样,处于一定坡度上的果树冻花较轻,而低洼地果树冻花较重。在坡地最下部如有阻挡冷空气向外排泄的障碍物,譬如和坡向垂直方向的围墙或密蔽的林带,都会加重上部果树花冻的程度[1]。

2.2 防护条件

防护林对减轻霜冻的危害有一定作用。距林带越近,冻害越轻。但当降温幅度较大时,即使位于林带附近的果树,也会发生冻花现象。

2.3 树种和品种

杏和李的花比苹果、梨的花耐冻,苹果的花又较葡萄的花耐冻。在苹果中元帅的花最不耐冻,一般冻花最重。金冠的花较耐冻,冻花较轻。梨中苹果梨、冬梨冻花最重,酥梨次之,洋梨品种冻花最轻。

2.4 树体的营养状况

一般大年树树体内贮存的养分多,冻花较轻。小年树由于前1年消耗的养分过多,贮存养分较少,遇霜冻时冻花情况较重。

3 预防和减轻霜冻的方法

3.1 熏烟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防霜方法。当霜冻出现之前点燃柴草(不使起明火)放出烟雾,在果园上部形成一层烟幕,可以阻挡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因而提高果园温度,起到防霜作用[2]。放烟防霜对-2℃以上的霜冻有一定的效果,低于-2℃时,防霜效果就不可靠。根据以往经验,至少需分布烟堆75~90个/hm2才能起到防霜作用。在坡地园中由于空气流动,烟雾往往由高处向低处积聚,预防效果很差。

3.2 地面灌水

霜冻出现前进行地面灌水,可以提高土壤的导热性,使土壤深层的热量容易传导到土壤表面,同时水的热容量大,能调节气温,避免地表骤冷,因此,灌水可以预防霜冻。但灌水防霜也有一定限度。据研究,当气温低于-2.3℃时,预防效果就不明显。

3.3 喷灌

当气温低于0℃时向果树树体喷水,由于水结冰时可以放出潜热,提高气温,所以有防止或减轻霜冻危害的作用。喷灌防霜是效果比较可靠的一种新技术。据宁夏灵武园艺场研究,当喷水强度为6 mm/h时可以把气温由-4.6℃提高到-2.3℃。利用喷水防霜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喷水量应根据气温下降的程度来决定。温度越低,设计的喷水量也应该越大。由于风能降低喷水的均匀度并驱散热量,所以风力强时,喷水量也应相应增加[3]。二是低温出现一旦开始喷水,中途就不能停止,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冻害。因为,植物体湿润后比干燥时致死温度要提高1.1~2.2℃,所以湿润时受冻更严重。三是当气温下降到1℃时就要开始喷水,一直到气温回升、冰层融化才能停止。四是风对喷灌均匀度有很大影响,当风速超过4.45 m/s时,就不能使用喷水防霜法[4,5]。

3.4 延迟开花

果树开花前用石灰液喷布树体或进行全园灌水,可以降低气温和树体温度,使开花期向后延迟,避开严重霜冻期,但效果比较好的是利用喷灌蒸发冷却延迟开花法。因为喷水后由于水能蒸发降低芽温,所以长期喷水能使花期向后延迟。具体做法是果树通过休眠后,当每天气温超过7.2℃时开始向树体喷水,在7.2℃以下时停止喷水,一直到开花前为止。宁夏灵武园艺场通过多年试验,一般可推迟苹果花期7~10 d,收到了很好的防霜效果。

3.5 加强管理

增加树势,克服大小年,以提高果树本身对霜冻的抵抗力[6]。

参考文献

[1]张艳新.怎样预防果树花期霜冻[J].吉林农业,2007(1):27.

[2]衣淑玉,史淑一,宫国钦.果树开花期霜冻的危害及预防[J].落叶果树,2008(4):52-54.

[3]万兴莲.果树花期霜冻的危害及防御对策[J].现代园艺,2015(9):53-54.

[4]宫国钦,衣淑玉,宫美英,等.烟台市果树花期霜冻的危害及防御[J].烟台果树,2008(2):1-2.

[5]张化民,张军宽,张彦忠,等.果树花期霜冻预防的成果及经验果树[J].实用技术与信息,2013(8):31-33.

霜冻预防 第2篇

1 早春冻害前的预防措施

1.1 捆绑固定

大田葡萄抓紧绑蔓、绑枝。

1.2 提前浇水

在大风、寒潮降温前, 提前对葡萄园进行灌水, 灌水量为正常浇水量的1/2。由于水的比热大, 此举可缓解地表降温幅度, 减轻降温带来的损失。

1.3 提前统一熏烟

沿葡萄地上风口每隔3m设1个柴草堆, 堆放位置必须避开葡萄架及易燃、危险物品, 以防发生火灾。大风结束后, 待气温降至0~1℃时, 在每堆柴草上先撒入适量的硫酸钾作为烟熏剂, 然后点燃柴草堆开始熏烟, 熏烟过程中, 将150g硫酸钾少量多次撒入柴草堆。此举可有效防止葡萄园周围热量向高空辐射, 减少热量的散失。

2 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2.1 加强水肥管理

发生冻害的地块, 首先要及时灌1次水, 增强根压, 促使未萌发的芽萌发或促使已长出的受冻新梢继续生长。1周后, 结合灌水, 每株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50~100g。待萌发出的新梢展叶后, 每隔15天叶面喷1次0.2%~0.5%尿素和0.2%~0.5%磷酸二氢钾, 增强叶片光合效率和提高坐果率。

2.2 对枝蔓进行回缩修剪

到5月初, 因霜冻造成危害且不能恢复的枝条应及时剪除或回缩到健壮部位, 促使其重新萌发新梢。轻度危害葡萄园, 对枝蔓进行回缩。剪除顶端1~2个芽, 促使下部芽的萌发。重度冻害的葡萄园, 将枝条从基部剪出, 使隐芽重新萌发。

2.3 加强赤霉素的使用

发生轻度冻害尚有一定产量的葡萄园, 加强赤霉素处理, 使保留的葡萄花序正常生长与结果。

2.4 间作套种

在发生冻害的葡萄园套种洋葱、红薯等矮秆作物, 弥补农民的损失。

2.5 加强病虫害防治

霜冻的类型及防御对策 第3篇

1.1 按成因划分

1.1.1 平流霜冻。

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向南方逐渐移动的过程中, 造成南方的气温迅速下降而引起的霜冻天气可以称之为平流霜冻。通常情况下在早春或者晚秋季节出现平流霜冻的概率较大, 平流霜冻出现的区域其温度会迅速降低, 低温天气会使农作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1.1.2 辐射霜冻。

通常情况下, 辐射霜冻与平流霜冻出现的季节相同, 大多出现在早春或者是晚秋季节。辐射较强、晴朗无风的夜晚, 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比地表温度低时, 地面以及物面上的热辐射作用使地面和植物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到0℃以下形成辐射霜冻。

1.1.3 平流辐射霜冻。

平流辐射霜冻也叫混合霜冻, 是2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北方冷空气在入侵过程中会使温度迅速降低, 如果降温天气一直持续到夜间, 再加上辐射冷却的作用才能形成平流辐射霜冻。我国北方地区的春季和秋季出现的霜冻天气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这也是形成初霜冻和终霜冻的主要因素, 农作物受平流辐射霜冻的影响较大。

1.1.4 蒸发霜冻。

干旱地区出现降水天气后, 空气中湿度会逐渐降低或者植被上的水分快速蒸发, 使农作物植株冷却, 温度急剧下降并造成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蒸发霜冻。

1.2 按季节划分

1.2.1 春季霜冻。

春季霜冻又叫晚霜冻, 出现在寒冷季向温暖季过渡期, 也是农作物生长初期。冬作物开始返青, 初播喜温作物开始出苗, 果树开花。春季霜冻天气对春季返青生长的越冬作物及春播作物和蔬菜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终霜冻时间越晚, 霜冻强度就会越大, 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就越大[1,2]。

1.2.2 秋季霜冻。

秋作物后期生长阶段出现的霜冻天气称为秋季霜冻或早霜冻, 通常出现在温暖季向寒冷季节过渡期内, 秋季霜冻会造成迟熟作物停止生长, 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初霜冻出现时间越早, 产生的危害越大。

1.2.3 冬季霜冻。

冬季霜冻一般出现在南方地区, 当强冷空气向南方地区移动时, 会伴随有夜间辐射冷却, 造成地面或者近地面的温度迅速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可以伤害农作物时就形成了霜冻, 冬季霜冻对南方地区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较大。

2 霜冻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低温条件下, 农作物细胞原生质通透性增大, 植物体内水分不断向外渗出, 最终使植物缺水死亡。另外, 还会使植物新陈代谢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使植物体内出现毒素而危害农作物;当温度<0℃, 植物体内细胞间隙中水分冻结形成冰晶, 细胞中水分不断渗透并被冰晶吸收, 体积增大膨胀, 冰晶机械挤压使细胞被破坏, 严重时植株死亡;霜冻出现后, 阳光直接照射温度又迅速上升, 植物细胞间冰晶融化成水后快速蒸发, 植物体内水分急剧流失, 最终植株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霜冻对玉米、棉花、大豆等秋收作物影响较大[3,4]。玉米灌浆期遇霜冻会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气温<0℃时, 玉米轻度受冻, 叶片变得枯黄,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低温霜冻天气对果树危害也较大, 危害部位和程度与霜冻持续时间、降温幅度有关, 并受果树树龄及对抗低温能力影响, 轻则造成果树减产, 重则导致果树死亡。

3 霜冻天气的防御对策

3.1 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

结合本地区初霜冻和终霜冻出现时间, 对农作物播种时间不断调整, 如棉花生育期较长, 应进行适时早播。结合无霜期的时间长短, 对早、中、晚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应避开霜冻危害;因地制宜, 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合理分配, 农民可以在低洼或者是谷地等出现霜冻严重的区域内, 选择那些耐寒品种, 而对于霜冻造成危害较轻的地方应选择种植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品种;地方农业部门应加大研究力度,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条件积极研发一些抗寒品种, 不断提升农作物的抗霜冻能力。

3.2 提高预报水平,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

霜冻灾害性天气是甘肃酒泉市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一旦出现严重的霜冻灾害时会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农民绝收。在这种形势下气象部门应对霜冻灾害性天气加强预测预报,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霜冻灾害防御机制, 使气象部门服务于农业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除此之外, 酒泉市气象局还要详细了解当地出现初、终霜冻的时间, 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出现霜冻的原因以及变化规律, 正确指导农业生产, 不断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3 选择适宜物理方法防御霜冻

3.3.1 熏烟法。

燃烧植物废弃物可以在作物表面产生烟幕, 在增加地层表面温度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农作物之间的温度, 避免出现辐射冷却现象, 通过烟熏法可以将地层表面温度和农作物之间的温度增加0.5~2.0℃。

3.3.2 灌溉法。

在霜冻出现的前1 d灌溉农田, 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以及热容量, 降低温度变化幅度, 一旦出现霜冻灾害性天气现象时可以降低农作物的位置, 在对农田灌水之后, 可以使作物叶面的温度升高1~2℃。

3.3.3 覆盖法。

将席子、农作物秸秆、草灰等覆盖在农作物表面, 可以保证地面的热量不流失, 起到保温和防护的作用, 还可以有效抵抗冷空气的入侵, 对霜冻的防御效果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杨虎, 胡玉萍.霜冻灾害的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 2012, 2 (1) :54-61.

[2]沈修美.霜冻形成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3) :127-128.

[3]张锦泉, 马丽婷, 杨先荣, 等.临夏地区春季经济花果树类及农作物霜冻灾害形成条件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3) :283-285.

临夏地区春季霜冻灾害的研究 第4篇

霜冻在地面最低温度0℃以下形成, 这时其它物体的表面温度也可降到0℃或更低。霜是地面物体在夜间辐射降温至0℃或以下时地面物体表面水汽凝华而成的冰晶, 它的形成, 不仅与天气条件有关, 也与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辐射降温的天气条件是霜冻形成的基础, 研究表明, 临夏州的春季霜冻大都形成于一次明显的天气过程结束之后, 天气突然晴朗的无云无风 (或微风) 的后半夜, 降温最强烈的时段为凌晨05:30~07:30之间。从成灾的轻、重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霜冻受地形和土质影响极为明显, 同一次强霜冻过程发生时, 山顶斜坡上受灾较轻;平地、山谷、盆地受灾最重 (雪打山顶霜打洼) , 这是由于形成霜冻的强冷空气密度较大, 往往从高处流向凹、平处所致。

二、霜冻的气候特征

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份, 临夏州有一次明显的霜冻天气过程出现, 对春季农作物生长, 特别是豆类、玉米、蔬菜、果树等有很大的影响, 轻则严重减产, 重则造成绝收, 是临夏地区春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研究表明, 全州无霜期的分布特征是:永靖县179天, 东乡县138天, 广河县142天, 临夏县152天, 和政县111天, 康乐县127天。表明无霜期从太子山脉北麓, 积石山脉东北侧, 海拔高度越低, 无霜期持续时间越长。永靖县以北、黄河沿岸川区有些年份可达200天以上。从南到北, 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 相应霜灾的递减率也十分明显, 临夏地区霜冻历史的气候特征显示, 最早的霜冻出现在1984年4月21日, 最迟的一次霜冻出现在1976年5月24日, 最强的霜冻分别出现在1987年5月2日和2004年5月3日, (地面最低温度为零下3.90C) , 使当年蔬菜、瓜果、花椒、玉米等喜温作物基本绝收, 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夏州灾害性严重的霜冻, 全都出现在5月上、中旬, 占历史霜冻灾害总数的88%。

三、形成霜灾的天气学模型

㈠500HPA流场形成一次低温连阴雨 (雪) 天气结束时, 在900E~1050E, 300N~440N范围内, 降水的高度槽过境960E后, 冷温度槽明显落后于高度槽, 其中构成的等高线与等温线夹角越大, 表明斜压大气愈强, 冷空气的强度越强, 此形势对应冷锋云系后的高层云时, 西风急流轴 (风速≥20m/s) 向北抬2个纬度, 预示着一次天气过程快速结束, 将出现明显的强霜冻天气。

㈡500HPA变高场形势850E~1050E, 350N~450N之间, △H24≥2HPA连片的形势发展, 当1000E西侧风向从2700转变3000时预示着一次低湿阴雨 (雪) 天气后, 有新的冷空气侵袭本地区, 临夏地区处于西风急流之下, 有高陡山脉的强迫下沉作用, 进入本州上空的冷空气突发性向低空产生冷却效应, 结合流行于当地“西山顶上白雪压, 天亮之内有霜打”的农谚, 在风停云散, 大气层结稳定的清晨, 造成严重的冻害。

㈢本地气象要素配合卫星云图应用500HPA欧洲中心预报图, 结合08时500HPA实况资料, 低温阴雨 (雪) 天气过程即将有明显的转折时, 配合本州同期的历史气候因子, 当本站气压大幅度上升≥3HPA~5HPA, 气温上升20℃, 水气压下降1.5 HPA, 若14时地面实况图上, 青海湖附近有增温现象, 卫星云图上降水的云系过西安、兰州、酒泉、格尔木附近温差越大, 越有利于本州强霜冻天气的出现。

四、霜冻预报模式条件

本系统采用模式条件中的各种物理量因子, 结合流场特征转折性、关键性天气形势, 在设计中进行各种物理量自动计算和判别, 定量化客观分析。此系统进行集成模拟性预测结果, 考虑斜压大气场及结构, 按照霜冻天气出现的特点, 自动确立具有识别判断性的推理。在运行中力求过滤不利条件, 提高霜冻预报能力, 这种新的预报推理系统, 吸取了原有的最佳预报因子, 并结合高空、地面实况因子, 进行定性的理论推理, 作出的预报结论, 在实用中准确率优于常规的预报方法。

㈠高空部分:计算机自动采用08时500HPA实况资料X1:出现≥2天区域性低温阴雨 (雪) 天气结束时, 其中52866、53164、53915、56080、57036等5站△H24≤2HPA≥3站 (概率28/33=85%) ;表示降水天气系统过境本州。X2:52203、52533、51777、51885、52836等5站风向在2700~3000之间≥3站, 其中风速≤14m/s (概率28/36=78%) ;表示西风转为西北气流, 新疆高压脊重建。X3:51463、51777、52203、52886、52836等5站△H24出现≥3站≥3HPA (概率28/35=80%) ;表明本州左侧受西北气流控制。X4:52203、52323、52533、52418、52818、52836、52866等7站△T24≤20C≥5 (概率28/30=93%) ;表明西北气流中的强冷空气向本州逼近。

㈡地面部分:计算机自动选用14时地面实况资料X1:52602、52418、52463、52533、52713、52825、52842、52866等8站风向2700~3400之间≥5站, 风速≥4m/s (概率28/34=82%) ;表明近地面没有水汽向本州输送。X2:900 E~1050E, 300N~400N范围有△P24≤-2.5 HPA变压场发展 (概率28/33=85%) ;表示高原近地面冷空气主力完全东移。X3:52856、52866、52754、52652、52533、52436、52713、52602、52418、52203等10站天空云状为高层云, 云量1成~6成 (概率28/32=88%) ;表明降水云系主力过境本州, 天气快速转晴。X4:本站气温上升≥30℃, 水气压下降2.5HPA以下, 气压上升≥3HPA (概率28/38=74%) ;表明低温连阴雨 (雪) 天气结束。

五、霜冻灾害的预防

㈠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霜冻出现的时段前大力宣传有效防霜冻的知识和方法, 增强全民防灾的思想准备, 气象部门将做出的霜冻预防, 及时、准确、快速的向当地政府部门、电视台、广播站、联通、移动、电信等有关媒体发布, 最大限度的降低当地农业霜冻灾害。

㈡熏烟法一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结束后, 在静风无云的凌晨 (04时~06时) , 尽量多准备产生烟雾的各种柴草、易燃物、柴油等堆放在田间地头、果园及花果树等喜温经济树底下, 从06:30点燃后延续到08:30, 就会产生一个近地面层的人工烟雾罩, 十分有效的防止局地强霜冻的侵袭, 这种方法在果林及庭院小区经济作物中, 具有非常显著的效益。

㈢灌水法收到气象部门霜冻预报后, 做好应灌田的灌溉准备。在凌晨根据田间需水的情况, 在喜温幼苗的农田里, 进行快速灌水, 防止霜冻灾害侵袭。

桑树霜冻危害的发生及应对措施 第5篇

1 霜的形成原理

霜是一种白色冰晶, 它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 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多形成于3:00—4:00, 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的凝华现象。当桑叶表面的温度很低, 而桑叶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时, 在空气和桑叶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 其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桑叶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 达到水汽过饱和时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以下, 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 这就是霜[1]。

2 桑树春季霜冻危害症状

2.1 桑芽的危害

据2009年笔者调查, 受害轻的发芽较迟, 枝条顶端芽鳞发黑, 萌发后叶芽不完全, 有3~4个畸形叶。2010年受害重的发芽延迟, 不发芽, 或发芽后生长缓慢, 呈僵芽, 鳞片脱落, 甚至冻死, 只生长2~3个副芽, 止芯芽新梢代替生长芽新梢[2]。

2.2 桑叶的危害

桑树脱苞后至开叶2~3个, 这段时间最易遭到冻害, 如2010年春季, 湖桑刚刚过了脱苞期, 育7-11刚开叶1~2片, 受冻害后, 叶柄、托叶、幼叶叶片大多数变成褐色, 太阳出来后, 失水失绿, 进而干缩, 随后枯焦脱落, 即使轻的叶片也成畸形, 生长缓慢, 严重影响整个桑园的产量和质量。

2.3 枝条的危害

一般的年份, 冻害对枝条危害不大, 一般上面枝条严重, 下面则较轻。总之, 桑树冻害后, 虽然副芽能萌发, 止芯芽新梢代替生长芽新梢也能生长, 但是其生长缓慢, 呈现僵苗态势, 一般10~15 d才能打破这个僵苗期, 桑树恢复生长后的长势、长相、桑叶产量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3 桑树春季发生冻害的机理

气温回升后, 桑芽就开始萌发开叶, 枝条内贮藏养分用于生长和呼吸代谢, 桑根大量吸水, 枝叶细胞内的含水量相对增多, 原生质粘液减少, 抗寒力大大降低, 此时再遇0℃以下的强冷空气侵袭, 桑树容易遭受冻害。桑树遭到低温袭击后, 霜冻直接伤害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系首先遭受损伤, 代谢过程发生紊乱, 体内水分平衡失调, 甚至细胞结冰, 局部组织受损伤而死亡。

4 发生原因

4.1 外因

4.1.1 气象条件。

不良气象条件是发生桑树低温冻害的直接外因[3]。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气候变化越来越没有规律, 像2009冬季、2010春季的西南5省大旱, 北方的暴雪, 最近的南方洪水等, 2010年谷雨节气的晚霜, 均属罕见。受暖冬气候影响, 春季气温回升早, 桑芽提前萌发开叶, 枝条内贮藏养分用于生长和呼吸代谢, 桑根大量吸水, 枝叶细胞内的含水量相对增多, 原生质黏液减少, 抗寒力大大降低, 此时若再遇0℃以下的强冷空气侵袭, 桑树容易遭受冻害。

4.1.2 地理条件。

农谚说“风打山梁霜打洼”, 地势高受害轻, 河堤桑比大田桑受害轻, 坡地比平原受害轻, 背风朝阳处比迎风背阳处受害轻, 土壤潮湿比土壤干旱轻。据观察, 一般在城市、村庄南面的桑树受害较轻, 如2010年铜山县棠张镇的1 333.3 hm2桑园由于在徐州市东南, 又是工业重镇, 所以冻害比伊庄镇轻得多。在村庄南面由于有村庄遮拦, 受害也较轻。

4.1.3 管理水平。

管理粗放, 偏施氮肥, 长势太旺, 剪伤太重, 树势衰弱, 则抗逆性差, 受低温霜冻危害严重。晚秋用叶过度, 留叶偏少树体养分少, 受霜冻危害明显加重, 反之受害较轻。

4.2 内因

4.2.1 桑树品种。

不同的桑树品种, 在长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遗传特性和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 所以其抗寒性也不一样, 在徐州地区, 发芽早的容易受冻害, 发芽晚的受害就轻, 如2009年春季, 农桑14和育7-11就受害严重, 而发芽较晚的湖桑系列就基本影响不大[4]。

4.2.2 树龄。

一般成年树相对于幼年树和老龄树抗寒性强。

4.2.3 树势。

树势健壮的比生长衰弱或生长过旺的抗寒力强, 结果过多的以及树势衰老的抗寒力相对较弱, 树干越低受害越重, 高干桑则比低干桑受害轻。

4.2.4 生育期。

不同的生育期抗旱能力也不同。桑树进入秋末后, 植株逐渐停止生长, 自然落叶, 通过抗寒锻炼进入休眠期, 这个阶段抗寒力最强。随着春季的到来, 温度逐步回升, 锻炼渐渐解除, 抗寒力逐渐降至最低。

5 冻害前预防措施

5.1 严格关注天气变化

虽然随着气候恶化, 天气越来越没有规律, 晚霜越来越晚, 但是霜冻还是可以预测的, 所以要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和蚕桑技术部门的预测预报, 同时要观察当地的桑园的立地结构, 在霜冻来袭时, 一般半夜时温度下降到4~5℃, 这样的气候在黎明时最容易发生霜冻。

5.2 预防措施

5.2.1 熏烟防霜。

根据预报, 在霜冻来临前, 在桑田路边上风口, 每隔10 m挖深30 cm、80 cm见方的坑, 一般地挖坑120~150个/hm2, 也可在整个桑园内成梅花状挖坑150个/hm2, 下面放干草, 上面放湿草, 于第2天2:00, 当气温降至3℃时, 点燃柴草进行熏烟, 使烟雾笼罩整个桑园, 可避免或减轻霜冻对桑园的危害。其作用原理是烟雾能抑制冷空气向桑园沉降, 使整个桑园的温度相对较高[5]。

5.2.2 覆盖防霜。

对于少量的零星桑园, 可以用覆盖法, 防冻效果不错, 或用废旧薄膜、柴草遮阳网等在霜冻来临前覆盖于桑园上面。

5.2.3 灌溉防霜。

可在霜冻来临前1 d下午, 对桑园灌溉1遍, 增加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 同时增加空气湿度, 减少辐射冷却, 有效缓解土壤和空气温度的急剧下降。

5.3 合理用叶

为提高桑园抗冻能力, 在饲养晚秋蚕时, 应注意留叶, 不能全部打完, 以增加枝条的成熟度。

5.4 合理施肥

注意肥料运筹, 不能偏施氮肥, 要平衡施肥, 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以增强树势。

6 桑园受冻后对产量的影响和有效补救措施

6.1 冻害对产量的影响

6.1.1 发生冻害的时间。

一般桑园受冻越晚, 桑园减产越严重, 是因受冻后桑园本身需要恢复的时间基本是一定的。

6.1.2 受冻程度。

受冻程度越严重, 生长芽冻死得越多, 相应的桑叶产量就越低, 并且桑叶质量不好, 含糖量高, 对大蚕发育不利。

6.2 补救措施

6.2.1 立即与蚕桑部门联系, 推迟发种。

如2009年铜山县因为冻害, 推迟发种至5月13日, 结果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均未受到影响;2010年因冻害也推迟到5月12日发种, 结果获得了丰产丰收。因为推迟了发种, 大蚕后期温度高, 桑树生长发育快, 夜色较深, 叶肉深厚, 增产效果明显, 以后即使不发生冻害, 是否也可推迟发种, 多养蚕, 值得探讨。

6.2.2 适度伐条。

当冻害严重时, 可以适度伐条, 以促进中下部止心芽萌发, 提高发芽率, 使养分和肥料集中供应, 能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但冻害较轻时, 不必伐条。

6.2.3 追施肥料。

对冻害的桑园, 追施1次速效肥料, 施尿素375 kg/hm2。然后每隔5~7 d用桑树专用叶面肥、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培肥5~6次, 能有效提高桑叶的质量。

6.2.4 浇1次透水。

对较干旱的桑园要浇1次水, 以促进理化作用, 促进各种肥料的有效吸收。

6.2.5 及时治虫。

结合喷施叶面肥, 对桑象虫和桑尺蠖等危害桑芽的害虫及时防治, 防止害虫啃食桑芽。

参考文献

[1]王建科.高寒地区桑树冻害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蚕业, 2008, 29 (1) :82-83.

[2]李春祥.霜冻影响桑树芽叶产量结构的调查[J].江苏蚕业, 2008, 30 (2) :61-62.

[3]许剑, 崔松明.霜冻对桑树危害及抗灾措施的探讨[J].江苏蚕业, 2009, 31 (4) :16-17.

[4]曹永嘉.春季桑园冻害发生的处理措施[J].江苏蚕业, 2009, 31 (2) :28.

红原地区霜冻灾害的形成和防御 第6篇

1霜冻的形成

1.1定义

所谓霜冻,是指地面温度下降到0℃及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的农作物表面上凝结成白色冰晶体而成为霜后,使农作物体温降到0℃以下,茎叶组织发生冻结而受到伤害的现象[1,2]。

1.2形成条件

晴朗微风的夜晚有利于生成霜冻[3]。 由于地面或地物夜间辐射冷却使贴地 (或贴地物的)空气达到过饱和,并使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而生成的霜冻,称为辐射霜。由大规模北方冷空气入侵南下引起的霜冻,称为平流霜。当有更冷的空气流来,并使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而生成的并使夜间贴地(或贴地物的)空气进一步冷却所形成的霜冻,称为平流辐射霜。洼地的夜间由于冷空气堆积加上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很容易出现霜冻, 常称为洼地霜。

1.3霜冻与霜及冻露的区别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白色, 且具有疏松的晶体结构。由于霜是冰晶组成,因此,贴地(或贴近地物表面) 层空气的温度必须低于0℃。这是形成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4]。

纤细的物体表面上不易生成霜, 因为其辐射冷却的表面与周围空气接触面积小,所以相比较而言,周围空气冷却能力也弱,因而不易形成霜。

霜的含水量一般很少。霜和农业气象学上讨论的霜冻不同,霜冻指的是由于温度剧烈下降而引起的植物冻害现象。如果贴地层空气中含水量很少,即使气温降到很低的程度导致植物内所有含液体水冻结而引起霜冻, 但也可能没有霜形成。反之,植物表面虽有霜形成但无霜冻发生。但一般情况而言,因为霜形成时必须使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这时如果再进一步冷却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不同于由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其区别是: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 而霜却是疏松的晶体结构。

霜不易生成于非常潮湿的土壤表面及那里的作物上,因为其贴地空气层中含水量多,从而易于凝结出大量的水,而这种凝结过程必将伴随着凝结潜热的释放,从而部分补偿了由辐射而损失的热量,因而不利于霜的形成。

2红原县霜冻灾害时间分布

经调查红原55年地面观测资料, 霜日年平均194 d,年最多霜日238 d,出现在1977年;年最少霜日151 d,出现在1971年。1年中月最多霜日29 d,出现在12月;月最少霜日3 d, 出现在7月[5]。

3防御措施

由于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6,7,8,9], 特别是对牧草的危害更为严重,因此, 预防霜冻灾害尤为重要。在农区防御霜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覆盖法、烟熏法和灌水法3种。

3.1覆盖法

用覆盖法防御霜冻依据的物理原理主要是减少作物在夜间释放长波辐射丧失的热量,从而减缓作物表面气温的下降速度,以达到预防霜冻的目的。

3.2烟熏法

烟熏法就是采用燃烧柴禾或施放烟幕等来制造烟幕,这样地面热量的净支出量减少,从而减缓温度的下降速度。另外,燃烧柴禾产生烟幕也有部分热量用以加热地面附近的空气,减少霜冻发生的可能。

3.3灌水法

可在霜冻来临前,在草场大量灌溉水,一方面可增加田里的热量,另一方面使近地层中相对湿度明显增大。 一旦发生降温,必然导致近地面水汽的凝结,而凝结潜热的释放则将部分补偿近地层空气由各种因素损失的热量,从而减慢温度下降速度,达到预防霜冻的目的。

3.4其他措施

在牧区防御霜冻还可采用以下方法:培育抗寒力强的优良牧草种是防止冻害危害较有效的措施;营造护牧林,使地面辐射冷却变缓,可减轻霜冻的危害;利用小气候资源,将牧草种植在河边或向阳背风坡,利用河水的保温效应和向阳背风坡的逆温现象,减轻霜冻危害。

摘要:霜冻给红原牧草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危害,是造成牧草及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故首先介绍霜冻的形成机理,并提出霜冻防御措施,如采用覆盖法、烟熏法、灌水法,及一些农业措施。

资源县霜冻气候特征及防御对策 第7篇

1 霜与霜冻概述

1.1 相关概念

霜与霜冻是2个不同的概念。霜是近地面水汽凝结现象, 是水汽凝集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色白且结构疏松, 出现霜时植物可能受冻也可能不受冻[1,2]。霜冻是气温陡降, 引起植物遭受伤害的现象, 气象上常以秋季最低气温降至0℃时作为霜冻指标, 它必须与作物是否受伤害相联系。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1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 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至初霜的间隔时期, 即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称“无霜期”。无霜期在农业上是个很重要的热量指标, 与农作物生长期有密切关系, 无霜期长, 生长期也长。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全相同, 出现初霜和终霜的日期有早有晚, 每年的无霜期也不一致。一年中无霜期越长, 对作物生长越有利。

1.2 霜的成因

在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 当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或0℃以下时, 附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的水汽凝结成白色松脆的冰晶。谚语“浓霜猛太阳”, 就是说白天阳光强烈、夜晚天空晴朗就容易形成霜降, 而有云的夜晚很难出现霜降。霜冻的出现和结束有明显的季节性, 初霜出现在秋末, 终霜结束于春末, 这段时间都是冷暖空气交替季节, 秋季大陆性干冷气团不断加强南下, 再加地面辐射冷却等有利的气候条件, 导致气温下降, 出现初霜;终霜一般伴随最后一次较强冷空气南下而使霜冻结束, 从此以后天气逐渐回暖, 进入无霜期。

2 霜的统计特征

资源县海拔较高, 属于高寒山区, 对资源多年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发现, 一般最低气温在3℃以下即可出现霜冻, 偶有最低气温在4℃时亦有出现, 故可用预报翌日最低气温是否<5℃作为霜冻是否有可能出现的预报指标。由表1可知, 资源县的霜冻多出现在11—12月和1—3月 (10月和4月偶尔也会出现) , 其中12月、1月出现的频率较高。严重霜冻主要集中在12月中旬后期至翌年1月上旬。最早初霜日为1960年10月27日, 最晚的终霜日为1969年4月6日, 霜冻最长持续日数达19 d (1975—1976年) 。平均霜冻日数每年约为14 d, 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2月2日, 平均终霜日在2月15日。平均初终间日数76 d。由于出现霜时温度大多已接近0℃, 往往出现冰冻。由表2可知, 一年中11月至翌年3月共5个月都有可能出现冰冻。资源县是桂林市最早出现结冰也是全市结冰最晚结束的, 资源县最早的冰冻日为1992年11月10日;最晚结束冻日为1988年3月9日。1月最多, 占43%;12月次之, 占29%;2月第三, 占22%;11月和3月出现的冰冻占6%。冰冻总体分布在12月至翌年2月, 与该县平均气温分布基本一致 (1月最低, 2月次之, 12月第三) 。

3 防御对策

在冬季天气明朗、微风及温度较低的夜间, 一般较容易出现霜冻和冰冻灾害性天气, 因此应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及霜冻灾害预警信息, 适时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避免或减轻霜 (冰) 冻天气带来的损失。对于果树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确保果树安全越冬。

(1) 及时采收果实。挂在树上的待收果实可能会出现冻伤、裂果、落果现象, 降低品质, 减损产量, 故应加强冬季果树管护工作。对已成熟的果实及时采收上市, 对未成熟的喷施防冻剂或套袋防寒保果。

(2) 采用履盖 (膜) “三避”技术。在园地或果树行间将稻草、麦秆、玉米秆或杂草、树叶、谷壳、木屑等覆盖树盘;有条件的, 在树冠滴水线内铺设地膜。对幼树或衰弱树, 最好采用稻草、薄膜等覆盖树冠, 可以起到防寒、防落、防裂及留树保鲜作用。在树盘周围培覆20~25 cm厚土层, 以保护树盘。

(3) 树干涂白或包扎。在寒潮来临前, 用涂白剂调匀后涂刷主干及枝条, 可使树体温度升降缓慢, 防止 (或减轻) 日灼和冻害, 还可兼治树干病虫害。也可用稻草包扎 (缠绕) 主干, 以利果树防寒越冬。捆扎时应将草顶部用绳捆紧在树干上, 下面撒开, 不要整草扎紧, 以防树干结冰, 反遭冻害, 翌春解草集中烧毁, 消灭越冬病虫[3]。

(4) 熏烟。冻前准备好烟雾较大、略潮湿的柴草、秸秆、锯末、糠壳、枯枝落叶等燃料, 外面再盖1层薄土, 根据天气预报, 在低温来临前或有霜冻的23:00左右, 在果园上风头的边角处点燃熏烟, 注意控制火势不用明火, 使其产生的浓烟笼罩全园上空, 可减少辐射散热, 起到增温防冻作用, 减轻霜冻寒害。

(5) 灌 (喷) 水。因为水的热容量大, 对气温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下霜前及时给树下灌水, 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霜冻危害。另外, 下霜前向树上喷水, 增加热量, 减缓温度下降速度, 也有利于缓和霜冻。

(6) 喷施化学药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 能在冬季增强树体的新陈代谢, 调节树体生长, 提高植物细胞的抗逆性和果树抗冻能力, 减轻低温危害。

(7) 雪天防寒。遇上雨雪天气袭击时, 及时摇落或清除树上积雪, 以防树枝被压折压断, 加重危害。在清理积雪时要注意避免对树体造成二次损伤, 扩大伤口而降低抗寒力。树盘周围的积雪要及时清离树根, 运出园外。加固苗圃网棚, 防止其被积雪压垮。

(8) 及时补救。果树受冻后, 早春要及时中耕松土、开沟排水, 在萌芽后剪除枯死的枝梢或枝梢枯死的部分, 以利果树迅速恢复树势[4]。受冻果树枝干裸露、枝叶损伤树势衰弱, 注意伤口处理和病虫害的防治。追肥可根据树体受冻程度、树势恢复及生长状况, 掌握薄肥勤施和根外追肥相结合的原则。修剪遵循轻伤轻剪、早剪, 重伤重剪、迟剪的原则, 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新植苗极易受冻害, 注意加强管理, 及时拔除死苗、弱苗, 补植更新。

摘要:通过对广西资源县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找出资源县出现霜冻的气候特征, 并以果树为例, 提出了防御霜冻危害的措施, 以避免或减轻霜冻的影响或损失。

关键词:霜冻,气候特征,防御对策,广西资源

参考文献

[1]朱佳满, 刘国惠, 周远明, 等.果树寒害与防御[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2:116-145.

[2]唐熠, 蒋运志, 赵祖华.桂林冰冻分布及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3) :11064-11066.

[3]蒋运志.果树防冻措施[J].农技服务, 2006, 23 (12) :13-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霜冻预防】相关文章:

霜冻应急预案范文06-05

照耀那朵朵“霜冻”之花——浅谈对“双差生”的教育01-12

施工预防05-07

补钙预防05-08

预防早产05-09

预防/显露05-12

预防引流05-15

危险预防05-23

预防流感05-26

预防修补05-27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初控下一篇:术后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