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24-07-2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选12篇)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1篇

一、建设基于全民阅读视域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意义

1.倡导全民阅读,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营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因素。倡导全民阅读,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国民综合素养、优化社会氛围、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保障公民文化权益,让每一个人有书读,读好书,才能促进每一个人精神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能够让失业者、流浪汉、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随意进入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每一个人怡情养性、吸收专业知识和精神营养的天堂,是当代中国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阅读从来就不是小事。阅读既事关个人修身齐家,更事关社会风尚、民族精神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1]10推进全民阅读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显著标志,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身心成长与健康发展,而且也涉及一个民族自身的生存与进步。

2.建设“书香中国”,提高公民文化水平,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阅读是提高公民文化水平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健康、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取决于其所受的教育和个人智力情意发展水平,最终凸显为有效阅读、吸纳知识的能力。而且,“全民阅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民心的凝聚和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阅读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138。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从实质上而言既是文化治理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治理的一项内容”[3]53“,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不仅是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让公众享受到基本文化娱乐权利,而且也蕴含着引导人民通过接受文化产品而接受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目的”[4]14。全民阅读能够吸引社会民众把主要精力放在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方面,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逐步提升民众的整体素质,增强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和核心竞争力。

3.优化阅读机制,营造和谐民主氛围,促进国家文化健康发展。阅读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的书报,浏览互联网个人亟须的情报信息和专题资料,是促进全民阅读的双翼。移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不仅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也引导着他们的思维趋势和价值取向。编辑出版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书籍报刊和杂志,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公共精神的营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农民的公共理性或公共精神”[5]69。公共精神的培育开发,不仅可以倡导以人为本,呵护社会正常运营的道德底线,而且可以凝聚人心,培养公众共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以此营造和谐民主氛围,促进国家文化健康发展。

二、建设基于全民阅读视域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

1.图书馆过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限,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群众正常文化需求的问题”[6]38。我国的图书馆数量不足,尤其是农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影响和制约着民众的知识吸纳和精神需求。与此相比,以色列的发展很能说明问题“:从1901 年到2001 年全世界共有680 位诺贝尔奖得主,仅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有152 位获奖,占总获奖人数的22.35%。从2001 年以后,又有17 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在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中,人口仅有710 万的以色列就有10 人获此殊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犹太人占多数的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达到平均每4500 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也遥遥领先,达到60多本。”[1]9实践证明,有书可读,喜爱读书,杜绝为读书而读书,将读书作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读书内化为每一个人的血液和营养,重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犹太人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二法宝,书籍不仅滋养了犹太人睿智的大脑,而且养育了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屈脊梁。

现实中,我国平均每46 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尤其是老少边区、贫困带的居民拥有的书报杂志更为有限,村文化活动室藏书奇缺,管理松散,读书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截至目前,“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个是从建设上看,很多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完善。主要是按县、乡、村等行政层级而不是按照服务人口规模、服务半径距离等因素来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不同科学、功能比较单一、横向之间缺乏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另一个是重建设轻管理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对这些场馆设施是否与公共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是否能够管理好、运营好等重大问题,却研究不够、解决不力”[7]123。尤其在农村,与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相比,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阅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公共阅读服务基础设置建设不平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基层阅读网点不足。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贫困地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匮乏,不能满足就近读者的阅读需求;各种惠民工程各自为政,缺乏体制机制上的有机整合,无法与现有的图书馆体系融合,导致财政投入与服务能力、服务绩效不符;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长期、持续的支持;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导致农村的公共阅读缺乏经费的保障和经费投入的评估机制”[8]107。

同时,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各项文化工程政策的落实情况,政府资金的投入、使用和监督,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调查和反馈机制,第三方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科学评估和问题核查,都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因此,建设“书香中国”,需要完善、健全的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系统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

2.全民阅读乏力,缺乏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影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进程。大众阅读的碎片化、娱乐化和肤浅化,已经威胁着全民阅读的质量和推广普及。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由于受考试压力的影响,除了课本和必需的课外辅导资料,传统经典的阅读状况堪忧。同时,当前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制亟待优化。公共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共享,各级文化部门之间缺乏彼此沟通和相互合作,缺乏明晰的责任机制和核查意识,严重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低下。而且“,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不规范、不标准、不均等的问题突出,越到基层越差。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建设本身就不标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又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问题”[9]7。

3.公众阅读潜力尚未挖掘,缺乏良好的财政投入机制,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权责界定不清。由于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基本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尚未进入规范化轨道,高校图书馆缺乏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一大批潜在的阅读群体尚未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诸多益处。需要指出的是,农民工、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尤其是6000 万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亟须改变,他们的阅读潜力尚未挖掘。同时,由于公共文化投入与公众实际的文化需求不相吻合,导致公共文化投入的偏差和浪费。

需要指出的是,缺乏良好的财政投入机制,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举步维艰“,虽然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增长迅速,但与潜在的巨大需求相比,经费投入总量仍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缺乏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和支撑。可以说,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明显偏低是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仍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6]38。具体的文化实践中“,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顾不上、不作为的基本理由;相对于城市文化场馆的巨资投入,豪华修建,农村文化建设却往往是搞点缀、走过场;还有就是财政投入不均衡,农村和基层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城乡差距较大”[6]39。

同时,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权责界定不清,也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地方政府的大包大揽、不作为,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不重视公众的文化需求,缺乏公众的参与机制,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难以实现应有的成效。

4.缺乏公众参与,文化造血功能欠缺,尚未建立科学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制定、经费投入的预算、文化设施建设的监督、文化惠民工程的评价反馈机制,忽略了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抑制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忽略或者淡化公众实际的文化需求,出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公众文化精神需求的错位,具有普遍性,亟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此,亟须建立严格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绩效考评体系。

5.阅读社会氛围欠佳,宣传力度不够,尚未建立有效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传播机制。目前,由于缺乏公共精神和自我信仰,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成为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痼疾。不读书,少读书,只能导致民族精神的萎缩。而且“,一个民族的阅读如果完全以市场为取向,一个社会的阅读选择如果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类,只关心眼前的得失,而不仰望头顶的星空,缺少对哲学的热爱、对普遍人性的深刻反思、对终极命运的成熟判断,这个民族的未来不容乐观”[10]40。而且,当前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惠民政策宣传不到位,尤其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图书建设、管理措施等重要信息的发布和反馈机制,公众文化需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影响到地方政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实际效益。公众既缺乏与上级有关部门相互联系的专业机构和媒介通道,也缺乏搜集、整理公众文化需求信息的专业人才和门户网站。

三、基于全民阅读视域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1.倡导全民阅读,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首先,应设立国家阅读基金,建立全民阅读法律法规。为了改善公众阅读环境,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应尽快设立国家阅读专项基金,为全民阅读保驾护航。只有设立国家阅读专项基金,才能做到统筹规划,优化各级行政单位在全民阅读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机制,切实调动公众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全民阅读的实际效用和功能发挥。同时,国家阅读专项基金可以弥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上的欠缺,加大网络媒体的开发力度,以公众喜闻乐见的专题软件和丰富的图书资料相互补充,共同承担起文化普及的重任。为此,应建立全民阅读法律法规,规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督促和激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有所作为,让每一个人充分享受到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的切实利益,营造健康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运营环境,以此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其次,应尽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综合功能,尽快建立和完善社区图书馆、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的运行机制,加大农村农家书屋、高清有线电视、专题网络门户网站、高新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力度,加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权责分明、责任到位、奖惩有别、规范有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倡导以民为本,注重公共文化资源设施的有效整合,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倡导以民为本,必须尊重公众对文化资源的知情权,让公众代表参与文化惠民政策的制定和财政经费的投入使用之中,监督检查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和问题解决。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公众精神需求,必须做到水乳交融、完美吻合。为此,应深入基层,切实了解民生疾苦,想公众所想,急公众所急,明确公众的思想轨迹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雪中送炭。

为了加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必须做到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具体有三点:一是建立协同合作、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应着眼全局,将图书馆、科技馆、电影院、文化馆、广播电视中心等单位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统一调配,创立品牌,提升综合运营和集体攻坚能力。各部门应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服务到位,相互配合,尤其是对文化服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发布,做到齐心协力,协同合作。二是建立必要的调度、检查及考核机制。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整合需要科学管理和精诚合作,应成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巡查小组,具体安排和协调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监督检查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制订较为科学完善的考核措施,作为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协同开发公共文化资源,集中优势办大事、办实事。民生无小事,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中人力、物力重点开发公共文化资源,既有利于唤醒公众文化自觉,也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应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应注重文化公共资源的共享,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社会阅读机会均等,不仅要保证公众享受公共文化产品的均等,而且要保障公众在公共文化资源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均等。应尊重每一个人的文化权益和精神需求,切实保障每一个人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均等。

3.挖掘公众阅读潜力,倡导多元财政投入,明确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权责。公众阅读潜力的提升既有赖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也有赖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的逐渐形成。离退休人员、服刑人员、残疾人员、农民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蕴藏着巨大的阅读潜力,在政府资助、个人捐助和国家阅读专项资金的扶持下,应尽快解决他们在阅读书籍报刊、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困难,基本满足每个人正常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他们亟须的公共文化产品和专题服务。同时,倡导多元财政投入,是顺利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工程质量和运营环境。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和良好的财政循环系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明确三者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和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整体合力。政府应改变大包大揽的做法,强化服务、主导机制,放手发动群众,整合各部门的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网络体系。地方政府应杜绝不作为的弊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明确服务、主导的目标,落实应尽的正确执行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责任,积极动态调节和组织开发文化资源,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功能,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个人捐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应鼓励社会力量、民间团体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吸纳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公共文化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实际应用中来,创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牌,激励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深入基层,了解公众精神需求信息,帮助公众解决文化消费方面的问题。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彼此协调和通力合作,形成献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强化文化造血功能,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强化文化造血功能,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策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极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应相信群众,保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激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任何脱离群众、忽视群众文化需求的做法,都会严重损害政府形象,践踏法律法规。应深入基层和群众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掌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动态,脚踏实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只有充分了解公众文化需求,尊重他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客观事实,才会在制定和落实政策过程中不打折扣,不走形式,不应付差事。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造血功能,通过开拓市场、经营文化品牌、适宜进行有偿文化服务和消费等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已经迫在眉睫。面对公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日益高涨的现实,亟须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古迹保护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只有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运营,也才能真正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自身活力。

5.优化社会阅读氛围,强化文化惠民宣传力度,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传播机制。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都“各领风骚数百年”,具有深邃的哲理和丰硕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之根,也是公众精神力量的源泉。加大经典文献的整理和开发力度,优化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大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活动中心向公众开放的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2篇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

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五)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略结合,编制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帮扶等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落实对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及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对口帮扶,加大人才交流和项目支援力度。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文化工作者专项支持计划。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

(六)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演展和科技普及活动。开展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促进工作和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出版物、影片、戏曲工作。指

导互联网网站、互联网文化企业等开发制作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优秀作品。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实施盲文出版项目,开发视听读物,建设有声图书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视台增加手语节目或加配字幕。加强对残疾人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快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机构、社区和用工企业为实施主体,满足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

(七)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确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各地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标准以县为基本单位推进落实。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提高具体指标。

(八)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健全公共

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加强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社会组织年检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

(十二)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社会倡导和自愿参与相结合,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要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推动专业艺术院团、体育运动队和艺术体育院校等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加强对文化志愿队伍的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十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

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加大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以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加强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双向互动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便民服务提供窗口和平台。

(十四)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发挥国家级评奖和艺术、出版等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系。加强戏曲等优秀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开展优秀文化遗产、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推进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等项目和优秀出版物推荐活动。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开办少数民族语言的频率频道,提高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播映和传输覆盖能力;继续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

系,保障信息传播的高效快捷和安全有序。灵活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络等手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发展,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推进数字出版,构建数字出版物传播平台。加强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站)、监测台(站)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快推进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建设,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实施国家和地方应急广播工程,完善应急广播覆盖网络,打造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平台。

六、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九)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立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为平台,由文化部门牵头,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各地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作用,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

(二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按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骨干作用。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报告和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基本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一)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推广居民、村民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引导城市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维护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参与权和自主权。调动驻村(社区)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统筹资源,共同参与基层文化的管理和服务,形成多元联动格局。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基层社区服务网格进行管理,培育城乡社区互助文化,营造社区和谐环境。

(二十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以效能为导向,314

术,具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基层乡土文化人才建设。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二十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有效落实。加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加强公共文化立法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政策的衔接,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法律规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治化水平。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3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强需求日益增长,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已经无法满足,所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其建设存在着多方面问题,包括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当前群众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文化队伍建设不足等。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需求;文化建设

一、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得以巨大提升,温饱问题一直是中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一直将经济发展作为目标,追逐GDP的提升,即而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以至于各级政府机关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忽视了基础文化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是将经济指标作为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准,很少提到文化发展。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资金较少、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足日益显露,其中分布不匀问题尤其突出。

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当前群众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些文化需求的特征也逐渐明显,包括多层次、多方面和多样化等。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不利于人民的精神文化的丰富。对群众文化需求信息的收集面不深不广,导致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一是文化服务资源有限,类型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市的文化供给主要以送文化下乡为主,从基层的反馈情况来看,存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如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图书流动性不强,下乡电影院线热映大片少等,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少差距。二是精品力作匮乏,多层次的文化供给不足。例如,缺乏有代表性、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原创作品,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城市文化品位有待提高,高水平、上档次的文化精品引进不足。三是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不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特别需要保护。

一切从实际出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如此,要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为标准,满足其需求。随着各式各样的文化产业的兴起,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多样性,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应该追求多样。各个部门应该多关注群众需要的是什么,加大调研的力度,从而提供更多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公共文化资源和设施,同时也要注重要合理配置,避免形式主义。

三、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城乡文化事业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差异的加大而差距加大,城市和乡村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提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尤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少,资源少,质量不高,导致文化事业进展不顺利,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城市就,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远远赶不上经济,有些偏远乡村的文化事业甚至出现了落后的现象。有些农村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上只是为了应付国家下达的任务,并没有真正的去关注其发展,而城市却在大刀阔斧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这就导致城乡差距逐渐加大。

农村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应资金投入不足。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超过50%的人都生活在农村,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势不可挡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村很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有的地区有这种活动场所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不曾开放,里面的基础设施村民们不能共享,包括文化艺术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报刊图书等也是如此。同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存在着不达标的现象。国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规格是有明确标准的,包括面积,配套设施,文艺活动所需器材,报纸书刊等,但是很多地方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面积大都不足。尤其北方冬季特别冷,需要取暖设备,南方夏季特别热,需要降温设备等。书籍期刊等读物有些也是破旧不堪,日期久远,毫无观看价值。这些基础配置的供应已经跟不上农民的需求,而有些已经有的物品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能成为摆设。综上所述这些问题已经使得有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于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

四、文化队伍建设不足

1、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管理和从事文化事业的单位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人员没有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意识,他们不必害怕优胜劣汰,这样就导致人员数额满,优秀的人才进不去。这样不利于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交流使用带。对文化队伍的培养缺乏财力支持和保障,各类专业人员无法得到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和能力停滞不前。一些地方没有建立人才培养、使用的目标和计划,更没有资金投入,文化艺术活动相应地幵展得较少,没有搭建起让文化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难以发挥作用,事实也造成现有的人才资源浪费。

2、文化人才存在城乡结构性不平衡。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美术、书法、文学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大多数是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学校教师,乡镇一级为数甚少。农村文化队伍在音乐、歌舞、戏剧、民间艺术方面人才不济,不利于开展文化活动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冲击,农村文化阵地显得更加薄弱,人、财两难,文化专干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地方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造成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人才奇缺的现象。全市大部分乡镇是有阵地、无文化专千,或有文化专干无阵地。即使有文化专干的乡镇,基本的人头经费也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所需经费。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4篇

德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势

近年来, 德州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初步形成了普惠、共享、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根本宗旨。

1.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坚持城市农村统筹, 硬件软件同抓, 建设管理并重的原则, 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提速增效, 德州大剧院、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及新城分馆、市艺术馆、市美术馆五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成为德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新地标。德州市艺术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中心城区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 德州市拥有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4个,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1个, 社会文化先进乡镇6个、社会文化先进社区8个, 市级“十佳文化站”12个、“规范文化大院”120个, 这些成为全市基层文化服务阵地的标杆。

2.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全市各级文广新部门积极推动以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农村文化大院优化提升、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工程, 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全市各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 (站) 等文化场馆基本实现免费开放, 进一步加大了对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力度, 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全市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新增文化服务品牌25个、服务窗口3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 建成市级支中心一个、县级支中心1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33个、社区基层服务点2900余个;农家书屋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及时补充更新农家书屋书目,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有线电视由“村村通”逐步实现“户户通”。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覆盖率均达到100%, 有线电视村村通率达到99.9%, 基本实现了建设目标;坚持以文化惠民为平台, 以送戏下乡为载体, 大力推进“百场演出下基层”、“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文化惠民活动,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送文艺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

3.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14年全市各级文化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的重视, 县两馆都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农村文化大院 (中心) 也至少配备了一名管理人员。目前, 活跃在基层的庄户剧团、文化团队达1899支, 群众文化全民参与的模式正在逐渐形成。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全市各地广泛开展了文化人才培训, 组织市图书馆、艺术馆的专业人员深入各县市区上门开展公共文化辅导, 各县市区不定期、不拘形式开展辅导培训, 年均参训人员2000多人 (次) , 提升了文化人才队伍的业务素质。

德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 特别是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 投入大、起点高、活动多、效果好。但是县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存在建设慢、标准低、活动少、资金不到位等问题, 与先进地区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抓活动上, 靠活动支撑文化工作, 很少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大问题来议;习惯于单纯就文化议文化抓文化, 很少把文化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习惯于眼睛向上、向政府伸手, 很少把目光投向市场, 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强。

2.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各县市区文化投入尚有较大差距, 历史欠账较多, 特别是乡村级, 经费仅能满足正常机构运行;村级文化大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等各项文化惠民转移支付资金挪用现象比较严重, 2013年国家拨付的文化惠民转移支付资金, 目前只有8个县 (市) 落实到位并由文化部门管理使用, 而且市、县均无配套资金, 从而导致群众对基层文化建设和开展活动不够满意。

3.文化队伍建设弱化, 人才严重匮乏

按照国家、省标准要求, 存在严重缺编、人员不足现象。有的场馆管理和业务人员缺少, 全年免费开放无法保证;乡镇文化站存在混编混岗使用现象;村 (社区) 大院缺少专职服务人员, 由村干部兼顾, 工作被动应付。

4.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有的选址不科学, 与镇政府、村委会合署办公;有的形同摆设, 遇上级检查才开放;有的商业气息浓重, 群众文化活动少;有的设备陈旧、挪用现象严重, 文化活动质量不高, 群众参与性不强。

5.工作体制机制不顺畅

各县市区机构改革模式不统一, 在广播电视管理、有线电视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方面, 与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等单位存在工作体制机制不顺畅、职责不明确、协调难度大的问题, 造成工作的真空带。

德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当前, 国内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速发展的大趋势, 以及山东省全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积极态势, 为德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京津地区和济南文化产业融资优势的发挥, 对德州市“南融北接”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省际间、城际间文化产业的全面竞争, 以及国外文化产业的涌入将给德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带来压力和困难。德州市财力薄、底子差,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基础差, 要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必须立足于本市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消费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1.拓宽投融资渠道

德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建议市县两级政府, 对重大文化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文化人才引进等软件发展要设立专项经费, 落实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经费, 逐年加大资金额度。应加快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支持民资、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文化创意企业。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 创造外部环境, 吸引人才集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要求较高, 不仅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运输、电信、规则等, 还要提供创意的基础结构, 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吸引有创造力人才的愉悦宜人且充满文化享受的生活环境等。

3.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文化场馆人员编制和配备的要求, 配齐管理人员, 切实解决混岗多、兼职多, 专干不专的问题;建立文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 充实基层文化队伍, 逐步构建以专职文化管理员为主、文化志愿者为辅、专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基层文化管理服务队伍。应及时从各省的高校、文化管理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效能

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要求和全国文化馆、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服务标准, 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政府、文化和财政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同时, 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 将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

5.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塑造不倒的城市文化精神

城市是属于市民的, 城市的特征和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由市民表现出来的, 市民的行为规范、文化素质、传统习惯在塑造城市形象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的文化性格和市民精神是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文化对市民的影响是靠长期的全方位的耳濡目染, 但其作用却是长远而深入的。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5篇

2006年9月,我国颁布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这个概念。自那时起,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着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再次升级,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更新的思路和更高的要求,强调了现代体系的概念,即在当今中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同时,合理运用开放竞争的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都离不开该体系的构建。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以实现公共文化权益为准则,为全社会提供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博物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

现阶段,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设数量大幅增加,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比例优势

在整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和群众艺术馆、文化站、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广场、公园、工人文化宫等一起,共同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近年来,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我国进入了博物馆建设的快车道。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博物馆以每年100座的速度增长,并于2010年进入高峰——全国新建395座博物馆,平均每天超过一座。截至2012年末,我国博物馆总数已达3589个。按照国家文物局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每25万人一座博物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10年,我国博物馆仍将以平均每年200座左右的速度增加。在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群众艺术及文化馆、站等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却由于种种原因逐年减少,随着博物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占比例的逐步增加,其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

2、功能服务日益多样,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多重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较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服务,这一特点使其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首先,博物馆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成年人的“继续教育学校”,还是学者们的“知识信息交流平台”。其次,博物馆是广大群众休闲旅游的上佳场所。它可以提供安静舒适的休闲环境、丰富多样的精美展陈、琳琅满目的纪念商品、认真细致的专业讲解,不论观众是为学习知识而来,还是为学术研究而来,抑或是为休闲娱乐而来,他们都会被这里吸引,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最后,博物馆是代言地区文化的形象大使。目前,各地博物馆正在走“保护与利用并举、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并重”的新路子,把博物馆作为宣传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提升本地区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

二、博物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博物馆不仅是我国民族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展示基地,同时也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正因如此,博物馆才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中坚力量,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

1、保存文化遗产,奠定传承基础

传承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的之一,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尽最大可能,最全面、最完整地保存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将其流传后世,而博物馆则是保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最佳场所。虽然私人收藏也可以暂时保存一部分文物,但是纵观欧洲博物馆史,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家族收藏,其藏品最终不是散失就是进入了博物馆。博物馆的永久性使得文物能得到持续性庇护而长久存在。历史证明,“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存在的最后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只有文化遗产被长久保存,文明才能代代相传。

2、宣传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把亿万中华儿女紧密连在一起的血脉,在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延续中华文明,凝聚民族力量,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博物馆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肩负重任。它可以通过展品陈列、专业讲解、互动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文化活动,打造多元公共文化产品,为传统的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大增强广大观众的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

3、转换教育方式,拓展公众视野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最受关注的功能之一,博物馆教育的主旨就是提高广大群众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这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因此在博馆里,观众恰恰是教育的主导方面,而作为施教者的博物馆则更多是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文化手段去吸引、满足观众,不仅要把公众“请进来”,还要让自身“走出去”,突破传统的以展陈为主的宣传教育方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去,积极开展“博物馆下基层”等活动,把文化、艺术带到广大群众身边,使人们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拓展视野。

4、提供多元服务,提升休闲品位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休闲娱乐的需要不断增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在充分满足群众休闲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大众休闲品位,远离低俗娱乐。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通过异彩纷呈的文物、穿越时候的历史、优雅舒适的环境、设计独特的商品、专业热情的讲解,让广大观众感受到文物之美、历史之美、艺术之美、教育之美,这些“美”都是高层次的休闲享受,使观众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心灵上的愉悦。因此,博物馆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培养生活情趣、满足文化需求的高尚休闲场所,是公众享受生活、提升品位的好去处。

三、博物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当代中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紧跟时代,体现“现代性”;一是紧扣“服务”,体现人文关怀。虽然,我国已进入博物馆发展的“快车道”,各地博物馆在数量、馆藏、学术、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加强“现代性”和提升服务这两个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普遍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博物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必须引入“现代性”概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但从实际来看,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

首先,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来看,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性”关键体现在转变管理模式和创新体制机制这两方面。在管理上,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过渡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妥善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组建理事会,吸纳多方人才与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在体制机制上,构建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针对此,我国博物馆现阶段普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我国大部分博物馆仍依靠政府出资维持,长期依赖体制,自身运营模式滞后,管理模式僵化,融资渠道单一,甚至有部分博物馆沦为“政绩摆设”,不仅不能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反而需要纳税人为其建设和维护费用买单;其二,我国公立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尚不明晰,缺乏竞争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也不完善,因此存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和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其三,大部分博物馆管理层结构单一,导致出现难以吸纳多方意见,决策僵化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博物馆的活力;其四,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博物馆一直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方面仍有所欠缺。

其次,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关键仍然是“服务”。一直以来,“服务”也是博物馆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便如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服务团队不够专业,工作热情不高。一方面,博物馆一线服务人员不同于专业讲解人员,他们大多来自社会招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少等客观原因,服务人员很难接受完整系统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工资较低,大多数服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更不用说学习的主动性了。第二,对现代服务理念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为观众提供基本服务的层面上,在通过优良服务“吸引观众”和“留住观众”等方面缺乏思考,服务中“人文关怀”体现不够。第三,大部分博物馆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服务管理体系,仅把“服务”视为一个单一环节,导致服务不全面、不立体。

2、解决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博物馆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在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上下功夫,争取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整合社会资源,开拓资金渠道。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依靠政府出资维持,且资金紧缺的现状,博物馆决不能一味依靠政府扶持,而应在以下几方面想办法:首先,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纪念品、仿(复)制品、书籍等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此外,还应合理利用自身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开设各类休闲项目,如水吧、书吧、咖啡厅、放映室、VIP休息间等增加收入,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奠定资金基础;其次,动员社会力量,以类似基金会的形式吸收社会、企业捐助,共同参与博物馆建设,并定期以赠票、打折、在闭馆日免费举办聚会等形式回馈捐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再次,发挥自身的场馆优势和设备优势,面向社会,有偿承办晚会、话剧、舞剧、歌剧等文艺演出活动,既丰富了自身文化活动,又增加了收入来源。

第二、鼓励社会力量,扶持民间办馆。针对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欠缺,博物馆建设城乡、区域不平衡的现状,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加大博物馆在农村、偏远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建设力度;一方面要依靠有能力、有规模的博物馆,发挥自身影响力,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对于已经建成的民间博物馆,当地省级、国家级的博物馆应给予技术、宣传、展陈等多方面的支持,并加大与它们的合作、开发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激发民间办馆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各类民间博物馆的兴办和发展弥补公办博物馆在数量上的不足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

第三、组建理事会,改革传统管理模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志之一就是现代管理模式。博物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必须改革行政命令式的传统管理方法,组建理事会,吸纳专业人才、学术骨干、职工代表等共同参与管理,在管理中不断去行政化,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一面根据市场需求与观众意愿丰富展览内容、调整商品结构,一面在员工中实施绩效考核机制,在吸引观众、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等方法奖励先进、惩罚落后,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有这样,博物馆才能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到带头作用,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第四、创新服务理念,建立现代服务管理模式。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观众的数量和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变化,观众需求也随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博物馆原有的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大量观众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需求,博物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在服务理念上,必须跳出服务做服务,不能只停留在为观众提供指引、销售等基本层面上,而应在服务中体现文化、传播文化,把服务作为一种宣传文化、传播文明的手段。在服务方式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领域成熟的服务手段和经验,使观众享受专业、细致的服务。然而,博物馆要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到真正的“现代化”,仅仅依靠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据自身特色,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起一个人性化、专业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立体服务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建设专业服务团队;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手段,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稳定的观众群和消费群;进行市场调研,以消费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引入市场营销策略,彻底改变传统封闭式的经营模式;加大技术投入,建立创新型数字博物馆服务模式等等。

四、结语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6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思考

云浮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解决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尽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

一、云浮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现状

云浮,又被称为石城,位于广东省的西部,西江南岸,西面与广西交界。云浮市境古为百越地,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文化底蕴深厚,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出生地。近年来,云浮市文化部门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多元化建设和发展路子,创新发展思路、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云浮市委市政府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实施“以奖代补”等财政激励机制,凝聚社会力量、统合社会资源等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三下乡、文化服务进基层等系列实际问题。2011年以来,我市实施竞争性“以奖代补”项目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市大部分镇(街)配有文化活动广场,目前已建成村级文体广场200个,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1间,覆盖率为98.4%;全市965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文化室902间,覆盖率为 93.5%;建成农家书屋983家,基本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多厅(3厅以上)数字影院4间、单厅数字影院1间,全面实现县级现代数字影院全覆盖;已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16997户,实现全市户户通广播电视目标。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现有国家级文化馆5个(一级1个,二级3个,三级1个),国家级博物馆3个(二级1个,三级2个),国家级公共图书馆5个(一级2个,二级2个,三级1个),省一级以上文化站13间。

(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以广场活动“十个一”、文化“三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共享、“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流动图书馆进社区、进农村、流动演出网建设、农村电影放映、文化播种等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三年来,全市开展大型广场文艺活动642场次,观众283.5万人次,其中,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闹元宵大型广场舞会被文化部评为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共送图书下乡21万册;送戏上山下乡1522场,受惠群众824.8万人次;全市共7852条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受惠群众170多万人;农村电影放映21433场,服务群众550多万人次;举办各类书画展107场次,受惠群众85万人次;全市“三馆一站”实行全免费开放,受惠群众500多万人次;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在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军营等建立公共文化培训基地,累计为80673人次提供免费的文艺学习培训;市、县两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心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城乡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84个,辐射服务近16万农村人口。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不断创新。市政府着力打造禅宗六祖文化、石艺文化、南江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对“三大文化”的宣传,大力推介云浮“三大文化”,通过传媒的力量让群众进一步感受云浮“三大文化”的魅力。2010年“六祖惠能”成功入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投入600万元创作了《六祖惠能》音乐剧,该剧被列为全省三大重点扶持舞台剧目之一,荣获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建设文化强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一部优秀作品。举行了《禅之韵》、《石之魂》、《南江情》——云浮“三大文化”文学丛书首发仪式。以三大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歌曲《六祖坛经》、《两个南瓜》获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成功拍摄了以六祖惠能为题材的30集大型连续剧《月明三更》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云城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藝术(石雕)之乡”称号,“云浮石艺”被设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云浮)石文化节,将石文化节升格到国家级艺术盛会,搭建石艺创意产品国际交易平台,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助推了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到省在我市设立广东石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了云浮市观赏石协会。南江文化的代表作《禾楼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中国兰寨”为代表的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初见成效。罗定市、新兴县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县”,云安县被授予“广东省唢呐文化之乡”称号,郁南县连滩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郁南县连滩镇、都城镇,新兴县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二、云浮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瓶颈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应当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部分镇、村两级和社区还不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仍未完成,且面临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文化活动档次、规模和水平有待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能力不够强,未能及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底子薄、数量少、规模小,文化市场的开放力度有待加大;文化与旅游业结合不够紧密,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作用不够明显;文化队伍中高端人才匮乏等等。

三、欠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云浮实际,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构成要素应包括以下内容: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覆盖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规模合理的人才队伍、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围绕上述标准和要素,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公共文化建设驱动力。一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大财政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二是以基层为重点,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扶持,着力解决城乡文化建设的“剪刀差”问题,确保在我市在2015年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三是拓宽公共文化投入渠道,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鼓励文化投资的政策及其相关细则,大力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提供设施,直接投资、公私合营、捐赠冠名、赞助承办等方式进入文化领域,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实行重大文化项目招标制,定期举办“云浮市重大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建立云浮市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信息公开平台,及时推介各地重大文化项目,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项目。

(二)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服务力。一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坚持以大众文化产品为主要生产和服务内容、通俗大众文化与高雅精品文化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创作、生产和提供各类适合基层群众生活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的公共大众文化产品,同时通过编印公共文化服务地图和指南等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方便地掌握公共文化建设情况,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监督,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手段。逐步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主阵地作用。要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把免费开放范围扩大到镇村一级公共文化设施等。同时,在原有报刊图书、广播影视、戏剧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发展数字报刊、移动数字电视、网络电台、QQ、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载体,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三是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群体。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类别、多层次提供文化产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种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延伸,广泛利用全市各级文化阵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文化服务,使广大群众各取所需,各享所爱。

(三)进一步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保障力。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采取“请上来、走下去”方式,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文化人才水平,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吸纳各类人才。积极吸收各类优秀文化人才充实专职文化队伍,开辟绿色通道引进文化专才建立文化人才高地,大力发展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发现和培养一批热爱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文化志愿者,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四)進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一是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制定云浮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估考评细则,量化各级财政投入、设施规模、目标任务、服务质量指标,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评估考评,并将评估考评结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年度考评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将之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标准。二是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管理,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完善表彰奖励机制。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奖和项目奖,定期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以及先进文化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特别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J].社科纵横,2009(7);

[2]齐勇锋,王家新.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7篇

一、夯实基本服务

打铁先得自身硬。 基础工作是图书馆的根本,是做好其他工作的依托。 基础服务薄弱,深化服务就成了空中楼阁,只能是空谈。 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的基本服务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当加强。

1.保障基本借阅服务 。 有些事,说大不大,治大国若烹小鲜。 有些事,说小不小。 读书看报这些在寻常百姓看来很小的事,放在全国来看,就是大事。 在《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 2015—2020年)》 中,首先对读书看报做了要求。图书馆也不能忽视看书读报这些基础的服务环节。 事无巨细,图书馆工作应当两手抓,既要做好数字化建设,也要保障纸质文献的常规借阅。 这就需要我们经常考察书、报、刊的使用情况。 我们发现,受电子文献的冲击,纸质文献的借阅量呈下降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专业书需求仍旺盛。 每当新学期新课程表一制定,好多读者便拿着参考书目的单子,竞相借阅参考书;在课程设计时,读者大量借阅设计手册,医学图谱,建筑图集类图书,在毕业设计阶段,又大量借阅标准、 规程、规范之类资料。 说明有好多纸质书的作用并不是电子书所能代替的,图书馆应当合理收藏,尽量满足。 报纸也倍受青睐。2014年下半年,我们接到两起读者实名投诉,称报纸缺失、更新不及时。 我们及时研究,确定专人更换、收到报纸的当天上午更换、星期天也更换。 为了阅报方便,除电子阅报机全天开机外,大厅、阅览室、学习空间均有报纸陈列,较好地满足了读者阅报需求。 期刊阅览室也常常座无虚席。 这都说明,常规的借阅仍在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削弱。

2.基本服务也包括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 。 图书馆加快数字化建设,也符合《 意见》 中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要求。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在所难免,而电子资源的开放则是先行。 我馆实现了无线网络( wifi) 的全覆盖,任何人在图书馆及周围50米之内都可以免费享用上网服务 。 读者利用手机 ,Ipad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个人借阅信息,阅读和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 我馆还拥有各类数据库40多个,电子图书290多万册,电子期刊近4万种,电子版学位论文300万篇,读者可通过校园网访问图书馆网站,全天24小时浏览和下载图书馆资源。 同时,我馆还在大厅设置电子借书机,电子读报机,方便读者借书读报。 电子化服务,正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主要的服务形式。社区数字化建设也在加快。2015年1月11日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凯旋西路的洛阳市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始试运行。 读者可24小时随时借还图书,同时自助图书馆还免费提供国内200多家报纸的电子版供读者阅览,待试运行条件成熟,这种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有望逐步推广到更多街区。 高校图书馆不能固步自封,应当与社区取长补短,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服务,逐步实现对社会的开放。

3.基本服务还应当做到无障碍借阅 。 无障碍借阅 ,不仅是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辅助设备,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要求在所有的服务过程中减少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比如,过去不少图书馆设立样本书库,规定样本书不外借,或只允许部分读者查阅。 其实,国家有样本书呈缴制度,有专门的样本书图书馆,其他馆没必要保存样本。 应当完全开放样本书库,让所有读者查阅并提供复印设备。 其他特藏类书库阅览室也应尽量开放。 又比如借还书时间与上课时间重合,可以考虑延长开放时间或调整开放时间。 离退休老人,外教等特殊读者来馆借书,宜由大厅值班人员引导,为他们开辟借书绿色通道,提供电话预约、送书上门等。

二、接地气,深化服务

就是说,要实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 从2014年12月初起,由中宣部、 文化部开展的“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将在今明两年安排100批次,超过3 000人次陆续深入基层,开展演出、采风、帮扶活动。 同样,图书馆也不能囿于传统的固守阵地的做法,也要转变思路,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开展更贴近读者的工作做法。

1.加强与教师的联系 。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实行的拜访教授的做法,就是一种高屋建瓴的做法。 一般来说,教授的研究领域代表着某一专业的研究方向,拜访教授,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的文献需求,合理地确定馆藏;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开展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项目,同时,也可以了解对图书馆工作的看法,改进我们的工作。 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效仿。 另外,图书馆在购置文献的过程中,多征求各位老师的意见,既避免了因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盲目性,也可以加强图书馆与教师的联系。

2.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就是学生,因此,让学生读者参与管理,应当成为我们的思路。 各图书馆都有成功的经验。 借鉴其他馆的做法,我们馆建立了漂流书屋。 漂流书屋由学生自主管理,书的来源是师生捐书,学生毕业时捐书最多。 我们对这些书进行甄选,然后分类,上架,借阅。 因为这部分书来源于读者,就更适合于他们使用阅读,目前,漂流书屋有近2万册图书在流通使用,这就弥补了馆藏的不足,从2014年11月24日起,图书馆以“ 漂流书香,传递关爱”为主题,面向全校发出了向“ 漂流书屋捐书”的倡议。 此次活动突破以往只在教学区里搞服务的思维, 主动走进社区、走进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单位,向孩子们宣传建设漂流书屋的意义,图书资源在贫困地区的稀缺性以及图书漂流流程等。 还准备了精美书签进行发放,受到小读者们的积极响应。 据悉,此次活动收到的低龄读物将漂流给贫困地区中小学校。 我们馆还成立了学生读书委员会, 每年在新生中招募成员,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活动,图书馆的各种演讲、征文、大赛以及捐书活动,也在他们的配合下来完成。 让读者参与管理,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

3.最大程度地对社会开放 。早在十几年前 ,杭州图书馆就对所有的读者免费开放,拾荒者和流浪者同其他读者一样, 也是平等的阅读者。 馆长褚树青说,“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一个重要机构。 ”褚馆长的话,与《 意见》 中的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说法不谋而合。 能为社会最底层的同胞打开一扇门,对他们所拥有的基本文化权予以尊重,这本身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杭州图书馆正是借助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来践行这种平等、分享的公共服务理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图书馆尽最大可能对社会开放,也是顺理成章。 不仅仅是图书馆,高校的各种体育场馆也应当对社会开放,以达到全民健身。 我们应当树立开放式办大学的理念。 大学校园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脱离还是结合社会的体现就是校园与社区的结合是不是够好。 一个好的校园要以人为本,应该开放而不是封闭。 有人说,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势必会挤占学生的空间,同时也面临安全管理等问题。 这就给我们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高校资源的开放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对社会开放,应当成为我们的一个研究课题。

4.与其他文化部门联合 。 《 意见》 指出,要加大对跨部门 、 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 以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 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 这也给图书馆工作指出了方向,要走联合的道路。 图书馆与其他部门联合,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实现双赢。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实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共享,可以提高双方的服务质量;图书馆与企业联合,图书馆向企业提供信息与技术的便利,企业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支持,互惠互利;图书馆还可以与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其他文化部门联合,根据双方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文化服务活动。 我馆与邯郸市博物馆、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建立联系,拟定了下一阶段合作开展的服务项目,如合作办展、课题项目申报、地方文化进校园、特色数据库建设等。 2014年9月25—27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了 “ 2014年度全国煤炭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大会 ”。我校图书馆和原煤炭部所属的16家高校图书馆参会。 此次联盟会议以 “ 平等自愿 、互利互惠 、共建共享 ”为原则 ,在充分利用成员馆丰富馆藏资源的基础上,搭建协作交流平台,实现煤炭高校图书馆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特色优质资源保障体系。 各成员馆用户,可通过联盟网站的文献检索平台获取其他16家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图书馆应坚持这一方向。

5.扶助基层。高校图书馆以收藏专业类期刊为主 ,一般装订保存,而对于那些文学类期刊、通俗读物,还有捐赠图书中的非专业书,都可以考虑捐助给基层图书馆,或中小学图书馆,或农家书屋,或社区图书馆。 就是那些更新下来的书架、 推书车之类的图书设备,在经过相关手续后也可以捐助。 这也符合《 意见》 中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的精神。

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考察国内外阅读推广情况,对图书馆开展文化活动具有启示意义。 在国外,发达国家如法国、日本等都有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悠久历史。1998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起“ 一书一城” 活动,通过号召全城民众读一本书的方式来促进全民阅读。 2000年又推出“ 一出生就阅读 ”计划 。 1998年英国政府提出 “ 打造举国都是读书人 ”的口号 ,确定当年9月至次年8月为 “ 读书年 ”。 在国内 ,每年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大规模阅读推广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 意见》 提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 图书馆应当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开展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推广活动。

1.图书馆服务宣传月 。 每年的4月23日 ,是“ 世界读书日”,许多图书馆约定俗成,在每年的四、五月间开展为期一月的图书宣传服务活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宣传月,不仅要在校园内开展,还应当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在活动月期间,图书馆举办多种形式的演讲、征文、比赛,来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同时也方便读者了解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的服务宣传月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虽然宣传月的实效还难以评估,但它的轰动效应却是明显的,甚至形成了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图书馆应当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办好读者服务月。 比如多部门协作开展活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

2.专家讲座。 各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内容却是大同小异,其中专家讲座就是最常见的形式。 专家讲座可以扩大图书馆影响,拉近与读者的联系,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 我馆在2014年5月6日,特邀了Elsevier公司专职培训师徐振强博士,举办了3场次的Science Direct数据库培 训及Elsevier期刊投稿 专题讲座。 2014年9月18日和9月23日下午,图书馆分别邀请了新东方英语学习库和高教网考研互动精品课程的知名培训讲师在我校开展了数据库培训讲座。 2014年12月17日下午,邀请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潘学聪,河北省书法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树民,作“ 书法鉴赏·人生感悟”的讲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书展。书展是按主题宣传馆藏资源的方法 ,多年来一直被众多图书馆所沿用,一般采用橱架陈列的方式举行。 但这种展示的效果却是值得商榷。 出版商举办书展,可以卖出大量图书,获得订单。 图书馆举办书展,由于收藏有限,所展图书在展示期间不能借出;并且由于网上查询系统的开通,读者用手机就能查到馆藏信息,也基本能查到所展图书信息。 因此,可以考虑改变书展的形式:建立书展网站;定期发布主题书展书目信息;把主题书展做成幻灯片播放。 这样,不但能展示纸质文献,也能展示电子资源。 根据读者喜欢用手机的特点,图书馆还可以推出“ 口袋图书馆”的理念,充分利用博客等社交工具推荐文献,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

4.图书馆进社区 。 通过调查邯郸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发现,社区图书馆建设很不均衡,一部分社区图书馆建设得很好,如邯钢工会图书馆,藏书充足,定时开放,借阅活动有声有色。 而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经营惨淡,甚至于好多社区根本就没有图书馆。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个体经济的诸葛亮希望读书社却异军突起,在好多社区落地生根。 读书社把“ 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作为经营理念,其特定经营方式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弥补了社区文化的不足。 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为图书馆进社区提供了可能,高校图书馆可以考虑对社区图书馆进行帮扶,或者像希望书社一样,招募人员在社区设立借阅点。 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 《 意见》 要求,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由此及彼,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引入市场机制,应当是构建现代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思路。

5.优秀读者评选 。这也是促进阅读的一个手段 ,可以通过分析借书数量,借书内容评出优秀读者进行奖励;还可以对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得的成果进行奖励。

四、进一步的思索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高校图书馆也责无旁贷,需要与其他部门通力配合并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 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思索。

1.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 。我们说,高校图书馆应当对社会开放,但是,如何开,何时开,开放后如何管理,却值得我们深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 2014年12月1日起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馆 。但是,对外开放仅仅3天,四川大学图书馆便以考试期间阅览座位紧张为由暂停办理社会读者借阅证。 而其他还在开放的高校也表示, 如果影响到学生正常学习,不排除将来也暂停办证。 我们应当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本末倒置。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是主要任务。 公共图书馆和其他文化部门肩负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 社会群体是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 大学图书馆开放体现了“ 共享”的理念,但高校资源的开放,只是社会公共需求的补充。 高校图书馆首先应满足师生。 因此,应当在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时再开放。 大学图书馆的开放还应当循序渐进。 《 意见》 提出 :到2020年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 、便捷高效 、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高校馆的开放也需要一个过程。 可以边开放、边完善,社会应当给高校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但不论怎么说。 大数据时代是需要资源共享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势在必行。 高校馆的开放也不可避免。 高校资源的开放,应当成为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途径。

2.电子文献利用率 。 数字化图书馆是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但数字化建设一定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躁进。 如果建成了许多数据库,购置了大量的电子文献,使用量却很少,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一是图书馆仍是电子资源与纸质文献并存的时代,电子文献不能完全代替纸质文献,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购置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还需要兼顾纸质文献;一是仍有许多读者没有掌握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还不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多举办电子资源使用的讲座,使电子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调研与评估 。《 意见》 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 图书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调研与评估,事前进行可行性分析,事后进行效果评估。 国外图书馆工作就很重视质量评估,并有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如关于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有ISO- 9000评估体系。 对图书馆工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改进工作。 调研和评估,还可以使某些活动的开展更加理性,更加符合本馆的实际,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标新立异。 评估应当以统计数据为准,一般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系统统计来获得。 比如电子文献使用率的评估,可以分析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入藏比例与使用量的比例;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以分析活动结束后到馆人数的变化、借阅量的变化、文献使用的变化等。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警惕数据失真或数据浮夸。 面对庞杂众多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并进而得出最契合实际的结论,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评估应当灵活进行,可以结合信息反馈、读者意见进行综合评估,不一定完全拘泥于数据。 比如,专家讲座,虽然短时内难以看出对文献使用的作用,但它有助于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提高图书馆的人气,仍应肯定。 评估与调研,应当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

4.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 ,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必不可少,但宜量力而行,切忌生搬硬套、简单模仿,否则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同样是专家讲座,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效果就会不同,比如举办的时间选在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两年一届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服务宣传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所有活动信息除发布在清华图书馆服务宣传月网站外,还通过图书馆微信、微博以及清华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向广大清华师生推介,这也令众多的图书馆难以企及,其他高校图书馆只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开展服务宣传月活动。 又比如书展,若是既有主题类普通图书、手稿、题词等文献的展示,又有主题类电子图书的声像设备的演示,再配有解说词,同时销售相关书籍及纪念品, 主题书展的内容又切合实际,书展的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推出,这样书展可能比较成功。 若书展只是一些普通图书的简单陈列,又缺乏宣传,那充其量不过是统计意义上的数字变化和藏书位置的简单变换,难以产生实效。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8篇

关键词:河北,公共文化服务,调查报告

近日, 笔者先后深入邢台、衡水、沧州三市的沙河、武邑、肃宁等11个县以及所辖18个乡镇, 22个行政村进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 通过对当地的两馆建设以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实地查看, 笔者发现就三市而言, 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有所增加,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总体得到了明显改善, 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日益高涨, 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逐渐形成, 但仍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不平衡, 规划不合理, 业务人员极度短缺, 部分政府不重视, 不作为的现象。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有待完善

邢、衡、沧三市位于我省东南部地区, 地缘相接,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文化投入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有待完善。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平衡。就笔者所到之处, 存在县域之间硬件设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如, 威县近年来投资1.4亿元建有21000平的文化艺术中心, 建设9200平的图书馆和规模较大的博物馆, 高标准完成了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然而不少县 (市) 仍然存在两馆建设不达标, 甚至没有馆址, 如衡水只有两个县文化馆建设勉强达标, 其余各县大多没有独立馆址或靠租赁的狭小办公室内办公。二是已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不合理。近年来, 各地政府建设了一批规模大, 形象好的公共文化设施, 如各地新建了“文、博、体、图”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体育中心, 然而, 这些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却存在内部设计规划不合理, 如图书馆是静态场所, 而文化馆、体育馆是动态的场所对声音分贝的要求较高, 显然把图书馆与体育馆、文化馆建在一起是不科学的。另外, 就场馆内部功能划分来说, 各地注重大剧院的建设, 而忽视文化馆排练厅与排练教室的建设, 造成大而不全, 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日常文化服务场所。三是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标准, 公共文化服务体育设施应建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 然而部分文化馆因大面积用地选在远离市区的郊区, 不便于广大人民活动。

(二) 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虽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一些成效, 但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却难见起色, 笔者发现三市在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人员老化。经调研, 邢衡沧三市80%的县存在人员老化问题。如武邑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年龄最小的50岁。二是业务人员结构不合理。基层文化馆业务人员很难达到“音、舞、戏、美”五脏俱全, 有些县只1-2类专业人员, 难以满足群众丰富的文化需求。三是文化队伍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少县存在图书馆、文化馆的业务人员长期被借调在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工作, 这使本来人员就很匮乏的两馆捉襟见肘。另外,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管理混乱。大多数乡镇文化站长由村支书兼任, 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专干不专职”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但投入缺乏制度约束和连续性, 没有形成正常增长机制, 总量仍然偏低, 有限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修建文化设施上,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明显不足。部分县级财政只能保证人员工资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转, 免费开放配套经费、购书经费、公益性文化活动经费等没有纳入经常性财政预算, 乡镇开展活动由县区根据情况被动进行资金拨付, 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只能靠自己。

(四)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普遍存在。省级以上到中央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 但地市级以下政府就逐渐冷却下去了, 而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又是异常强烈。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的社会属性, 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速度, 以威县为例, 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但, 当地政府仍可以耗资几亿元投入到公共文化网络设施的建设。然而那些财政收入十亿以上的县区, 却连两馆的场馆建设都不能保证, 究其原因是当地政府重产业、轻事业, 导致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遇到困难就不要”。

(五)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通过调研笔者还发现以前的部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设计已经不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如大部分县反应,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2131工程, 放映影片比较陈旧, 已不再受农村群众的欢迎。与之相反, 深受城乡群众喜爱的广场舞却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支持, 缺乏专业老师辅导, 缺少统一服装与音响设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二、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经费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公共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稳步提高。二是建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三是制定财政支持引导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

(二)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保障体系

一是夯实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一批有能力、有干劲、专业性强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投入到公共文化队伍中。科学核定公共文化单位人员编制, 文化馆各艺术门类人才齐全,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 (文化站) 人员编制不少于2人, 专职专干, 不得兼职, 行政村和社区至少应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 保证公共文化单位基本队伍数量与质量。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培训。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建立公共文化单位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如, 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0天。三是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建立市、县 (市、区) 、镇 (街道) 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并设定文化志愿者服务专项补贴资金, 给予文化志愿者相关政策倾斜。

(三)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考核评价体系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9篇

1 美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状况

美姑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 是彝族腹心地, 彝族文化在美姑最具典型性。县域实辖面积2731.6km2, 全县36个乡镇, 292个行政村。截止2006年底户籍人口200982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96784人, 占总人口的97.89%;彝族人口为196704人, 占总人口的97.87%。

1.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截至2013年, 美姑县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36个、完成1个省级乡镇文化示范站 (佐戈依达乡综合文化站) 建设, 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9个。完成250个自然村1530户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三下乡”活动覆盖了全县36个乡镇, 292个村, 累积受益群众达9万多人次。完成180户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示范户创建。开展体育比赛13场, 观赛群众10000余人次, 举办展览4次, 观展人数600余人, 举办书法等各类培训班4次, 学员220余人, 图书馆接待群众1000余人, 外借图书1500余册。另有摄影协会、书画协会、音乐协会、舞蹈协会等9个协会。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逐步展开, 由于国家、省出台了关于农家书屋建设的政策, 全县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措施, 充实藏书, 全县292个行政村都建成有农家书屋。由于电视的普及以及“户户通”工程的全面覆盖, 目前美姑农村群众主要休闲方式仍然以电视为主, 既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业余生活, 又成为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电视中用彝语制作、译制的节目较少, 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形式简单、缺乏创新, 仍主要以文艺演出、放电影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20多年前, 县电影公司专门成立了电影放映队, 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 对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文艺演出团体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精心编排富有彝族文化特色的音乐、舞蹈、器乐弹唱等节目。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当地老百姓, 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连许多年未走出大山的老人也在家人的搀扶下翻山越岭赶到活动现场。2013年, 全县举办文艺汇演6次, 观演群众7000余人次, 美姑县政府出资打造反映彝族文化的精品剧目《秘境家园·尼木美姑》, 利用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 通过民族歌舞的形式把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 达到了非常震撼的艺术效果, 创造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1.3 民间文化保护

近年来, 美姑县充分发挥其拥有民族文化资源的巨大优势, 围绕保护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积极开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积极做好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 美姑县申报的“四川凉山彝族毕摩文献”被国家列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成为国家级文献遗产。目前, 美姑县拥有“克智”、“彝族婚俗”、“毕摩文献”等3项国家级遗产。彝族“尼木措毕祭祀”、“毕摩绘画”、“义诺服饰”、“彝族婚俗”、“克智”以及“彝族年”等进入了省级非遗名录。还有12项进入州级名录、45项进入县级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 省级“非遗”传承人6人, 县级“非遗”传承人48人。先后有彝族“克智”、“毕摩祭祀”、“毕摩音乐”等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代表作名录。此外, 在2003年召开了“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讨会”, 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中国毕摩文化节”, 对毕摩文献和毕摩用具进行搜集, 并创建了“毕摩文化园”。

1.4 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文艺人才与社区文艺骨干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社区文化活动品质的根本保证, 更是打造特色文化服务品牌的关键。目前, 美姑全县36个乡镇都设有文化站, 并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文化专干。每个乡镇组建了一支2~3人的电影放映队伍。全县有文艺团体3个, 分别为美姑县毕摩文化艺术团、美姑县女子月琴表演队、美姑县民间艺人表演团, 共有演职人员40多人。

2 美姑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美姑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比, 农民文化生活质量仍然不高。美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较低、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另外,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所形成的瓶颈、忽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传统文化优势、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网络不健全、农村文化活动尚未形成长效机制等都成为美姑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具体而言, 当前美姑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未能实现均衡发展

尽管美姑县正在努力改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但由于美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财力有限,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极不平衡, 县城及周边等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 文化设施相对完备, 但另外一些偏远山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极为缓慢, 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其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最大瓶颈。文化活动缺乏创新, 一部分文化机构服务功能不全, 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例如各村农家书屋建成后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利用率低。图书更新补充缓慢, 农业科技书籍不多, 实用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以汉文版居多, 用彝文出版的图书少之又少, 对当地读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2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文化形式与内容未能满足老百姓文化活动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彝族地区也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期, 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 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基本上都是由上级政府机关决定之后再进行推广实施, 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彝族地区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其生产生活需求的实际, 尽管提供了很多文化的产品, 但却不一定都是老百姓需要的, 忽视了基层农村群众的自身文化利益需求, 为彝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单一, 缺乏群众参与度不高, 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时代在进步, 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电视普及, 使得唱歌、放电影等传统、单一的文化供给方式老百姓已经不稀奇, 农民可以从电视、手机上直接看到他们喜欢的电影, 他们不再“稀奇”电影放映队放的电影, 因而有的地区出现了放电影没有人看的尴尬场景, 造成电影放映队没有市场, 逐渐萎缩。在彝区农村, 多数偏远山寨群众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为主要形式。但目前以彝语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供给不足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彝区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

2.3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发展滞后, 制约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但由于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 彝区农村文化队伍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目前, 美姑县文化艺术团共有15人, 只有2人有正式编制。农村文化专干经济待遇普遍偏低, 影响了文化工作者从事文化管理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工作岗位不稳定, 很多是兼职文化干部, 工作积极性不高, 干劲不足。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流失严重, 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文化工作质量呈下降态势。农村文化队伍难留人才, 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数量少, 形成恶性循环态势, 基层文化事业很难有所创新和发展。

2.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不足, 影响了文化部门职能正常发挥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 文化事业所需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 且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1%。但这一要求在很多地方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公共财政对各方面的投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可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 比例较低, 经费不足仍比较突出。很多当地的基层领导和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都认为, 资金不足是彝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 在财政投入不足情况下, 来自社会的捐助数额也相对较少, 没有形成社会化的投入机制。长此以往, 这种单一的投入机制无疑将对政府形成越来越大的投入压力, 形成对财政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 对于彝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利。

3 美姑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当前, 凉山彝区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领域还远不够宽泛, 很多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工作还远未到位, 大量的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还有待开展, 因此要积极地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把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保证农民文化权益, 作为推进彝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来解决。

3.1 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于美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 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因此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比例。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 对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实行监督, 提高公共文化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现有资源整合。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 建设文化设施,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探索政府购买, 社会、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方式, 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和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保障机制。

3.2 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引导,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把凉山彝区农村有文艺特长的人、民间文化能人、民俗文化传承人吸收进文化社团, 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机关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目前美姑县文化局登记的行业协会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摄影协会围绕党委政府工作, 开展会员“下乡采风”、“送片下乡”等活动;还积极参加州里文化艺术节摄影展、国庆展、非遗展等, 举办摄影成果专题展, 展示美姑县的风土人情, 宣传美姑。“德古”协会的主要责任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参照彝族民间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标准, 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工作。“德古”文化协会成立以来, 对美姑县社会稳定、彝区和谐、团结友善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为彝区百姓喜欢的民间组织。

3.3 加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对于长期在彝区农村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专业人员, 应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加强文化业务骨干培训, 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积极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演出队、农家乐等, 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开展具有彝区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使彝区群众文化的潜能在实践中充分地展现出来。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3.4 传承民族文化, 创新文化服务形式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将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提炼, 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才能调动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分享公共文化产品带来的成果。例如来自凉山州民间公益组织“凉山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编排、演出的彝语舞台剧《噩梦初醒的山寨》在彝区农村演出, 场场爆满, 大受欢迎。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演出人员大都是当地农民, 而且演的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接地气, 符合基层实际。其实, 老百姓最讲的是实际, 他们需要的是符合其生产生活实际的东西。社会稳定、包里有钱、生活好是他们最基本的追求。所以彝族地区文化部门开展的文化活动可以从禁毒防艾、打工防骗的宣传入手, 帮助当地群众提高法律知识、增加致富知识等。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更好满足彝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摘要:在对凉山州美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 发现当前彝族地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引发对今后凉山彝区农村如何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提出了凉山彝区农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以期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凉山彝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冯胜国, 杨籼.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07) .

[2]徐丽娟.合水县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2 (24)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链,机制重构

一、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膨胀, 日益要求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但与杭州市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公共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 形成一定的历史“欠债”。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

(一) 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性

主要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数量的“供不应求”和类别的“供不适求”。一方面,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供不应求”。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上没有和地方经济、财政收入状况实现同步增长, 存在文化投入占比低、资金缺口大的缺陷。多数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保障阶段, 尤其是进城务工者、留守儿童、老年人和偏远地区农民等特殊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极为缺乏, 他们“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客观存在, 甚至未能按照“文化低保”工程的要求, 享受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 基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供不适求”的问题。在政府斥巨资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中, 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老片多、新片少;城市题材电影多、农村题材电影少;娱乐片多、对农民的适用性少。因而没有满足农民的有效文化需求。杭州市委宣传部2008年3月的调查显示, 社会公众最想参与的文化生活中, “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的比例高达39.39%, 高于现实享受情况23.66个百分点;最想“参观展览”的比例达到23.3%, 高于现实享受情况17.52个百分点;最想“观看表演”的比例达到2056%, 高于现实享受情况13.47个百分点。

(二) 公共文化产品形式与内容的不适配性

一是公共文化产品形式不丰富, “独乐乐”的多、“众乐乐”的少。从表面上看, 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日趋丰富, 但公众能够真正享有的公共文化途径仍然比较单一。如调查所示, 以“看电视”与“读书看报”等“独乐乐”为主的传统文化服务方式仍然是杭州公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 而“上网”等现代文化生活虽然正在迅速崛起, 但尚未占据主流, 尤其是对于临安、桐庐等郊区农村而言, 上网费用仍然是一种奢侈的文化消费, 而参加大众文化活动、观看表演、参观展览等文化含量相对较高的“众乐乐”文化消费方式更是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显得尤为突出, 在一些文化基础设施欠缺的农村, 甚至连上网、读书看报的机会都没有, 农民精神生活匮乏, 打麻将、玩扑克等赌博现象呈蔓延态势, 由此衍生了打架、滋事、盗窃、过度消费等不良现象。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内容脱离现实需求, 存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基层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应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更多更丰富, 而应注重从内容上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供给一些基层民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公共文化产品。但从现实来看, 目前对基层文化供给主要采取行政主导模式, 采取一厢情愿的“送文化”较多, 基层民众对所供给的公共文化没有话语权, 一些优秀的文化产品, 基层民众享受不到、享受不起、享受不好, 因而无法满足他们的有效文化需求。

(三)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不健全性

主要包括:一是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 对公共文化服务负有保障责任。但一方面由于各级财政负担机制尚未形成, 公共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另一方面由于多元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目前杭州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缺乏有效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一些地方的财政投入只能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 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从经费投向来看, 公共文化事业专项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 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人才的培养、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从经费投入的时间序列来看, 每年的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不少区、县 (市) 存在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时而增幅很大时而增幅很小的现象, 有相当一部分基层乡镇 (街道) 甚至未将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产品制造机制不健全。在传统行政思维下, 公共文化产品主要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下乡的做法, 农民能够在逢年过节时看到专门送下乡的戏曲、电影等, 但这种“只送不种”的做法一则可能因为农民对文化产品下乡没有选择权而经常出现“供不适求”的情况, 更因其非常态和广泛分布性,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贫乏的局面。因此, 长效机制在于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 激发农民创造文化的主动性, 促进公共文化产品造血机制的形成, 实现城乡文化互动。三是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和阵地日趋完善, 但由于人员配备不到位, 一些高投入的公共文化设施被人为闲置或者利用率不高,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存在“运而不转”的问题, 一些基层文化俱乐部或者长期“铁将军把门”, 或者变相沦为“赌博场所”和“棋牌俱乐部”, “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在于由“人”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但前些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场地建设、轻活动组织”的不良倾向, 使得一些基层文化俱乐部存在“转而不灵”的问题。这一问题源于基层文化队伍人员缺编、素质低下和专干不专。一方面专门文化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乡镇、街道文化站没有专职站长, 大多数村文化活动中心 (室) 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职, 缺编空岗、专干不专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加之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偏低、人心不稳, 明显地影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 这支队伍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多数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人数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业务技能不强, “挖掘有余而培育不足”, 在从事艺术辅导、文化活动组织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时无法胜任的问题也比较普遍。

(四)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果的不彰显性

近些年各地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但绩效尚不够彰显, 存在“供不应求、供不适求”、“运而不转、转而不灵”、“公共文化产品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分析原因, 主要有三:一是经营理念不先进。一方面, 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所能起到的“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安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认为这是不能立竿见影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 甚至认为这是“只花钱不产生收益”的工作, 所以往往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视为上级政府指派的硬性任务, 贯彻落实的主动性不高, 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 错误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简单的等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应由企业和市场承担, 而计划经济模式应当在文化事业领域中保留下来, 公共文化事业仍然应当一如既往地由政府“大包大揽”, 全部由政府生产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考评机制不科学。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考评机制中, 更为关注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 具有“以物为本”的倾向, 简单的把基础设施完备等同于公共文化服务, 简单的把文化活动的大场面等同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的评价主要从有哪些领导参加、哪些名演员出场、经费投入多少、规模多大等形式层面的东西来评判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而没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本身的效果来评价, 如文化设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民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多少民众从中受益等指标, 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考评机制、反馈监控机制等配套机制。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 重输送、轻培育,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形式主义作风抬头, 集中性的文化送下乡活动“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现象更为突出, 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动员性参与为主, 主动参与的深度、广度都不够。三是体系考虑不周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构成认识不到位, 多数只是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行为总称”的定性层面来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并未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整构成进行揭示, 没有理顺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客体等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再造

新公共管理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英国, 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新模式。“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强调商业管理、顾客至上和市场竞争的管理改革运动。公共管理学者胡德 (C.Hood) 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 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 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 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在经历政府包办阶段的“政府失灵”和市场主导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后, 已进入第三个阶段———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阶段。该阶段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按照新公共管理主义再造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一)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即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和公共文化建设格局, 在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社会主体力的配合下, 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队伍培养、文化市场监管、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 改变政府“一包到底”的做法, 运用政策引导、以奖代拨、评估定级等方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即按照统筹城乡、推进协调发展的要求, 强化对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 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实现种送文化互动化

即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并举, 在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上注重外供与内生相结合, 既大力推进文化下乡活动, 实施文化“输血”, 又着重培育文化产品的内生机制, 充分释放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能量, 提升“造血”功能, 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种送文化互动化,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社会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 实现运行环节链条化

即把公共文化的供给与需求、形式与内容、机制与手段、效果与评价等环节, 按照公共文化服务链的要求串成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线, 使运行环节链条化。

三、基于公共文化服务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重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供给、形式和内容、机制和手段、效果和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完整系统, 需从长效机制建设、阵地建设、文化内容建设、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 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机制重构。

公共文化服务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满足民众公共文化需求最大化为目标, 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 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有机的组织起来, 形成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 明确公共文化投入运营机制

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和产出效益。一是改革财政投入方式。以政府为主导, 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渠道, 建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 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形成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 改革投入方式, 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委托生产、特许经营、以奖代补、项目外包等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引进市场运营机制。按照合理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激活社会力量来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破条块分割, 重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阵地, 理顺管理关系, 发挥国有文化资源的最大效能。制定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正常运行的政策举措, 切实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建而不用”的问题, 大胆引入市场机制, 努力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 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和财税优惠政策, 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 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探索吸引企业冠名、开展民办国助、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 从整体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用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遵循“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原则, 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 以契约形式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改革职称评审制度, 打破职称待遇终身制, 推进评聘分开;实行岗位管理, 完善内部考核;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 推进岗位培训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畅通退出机制, 真正实现上岗靠竞争、晋升靠业绩、收入凭贡献的运行机制。

(二)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份投入公共文化, 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二是创新经营机制。引入竞争机制, 对重要公共产品、重大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 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定向资助、贷款贴息、民办国助等制度, 积极鼓励行业竞争, 形成多种艺术表演经营组织并存的竞争格局。三是创新阵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落实人员保障, 加强阵地管理, 明确服务规范, 改革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制定基层文化阵地管理条例, 规范文化阵地的管理与服务, 以此来达到以管理促建设, 以建设强功能的目的。四是创新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公共管理的思路, 引进“私部门”的管理方法, 制定年度绩效计划, 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指标。考核指标确定后, 定期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在绩效考评基础上, 根据考评结果,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员工进行奖惩兑现。在绩效管理中, 要注重对绩效进行持续性监测、记录与考核, 把它作为增强绩效的基本依据, 从而实现绩效目标。

(三)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制

要科学制定文化设施建设规划, 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 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推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一是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制订全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规划, 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储备库, 形成市、区、县 (市) 、街道 (乡镇) 和社区 (村) 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一批惠及广大群众的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开放性的特色文化活动阵地, 特别是解决欠发达地区“有馆无舍”和“有站无舍”的问题, 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 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站, 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播室。要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 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建设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在每年的建设项目中安排一项重点文化项目, 把其作为民生工程来切实推进, 做到有领导、有部署、有督查、有成果。各区、县 (市) 要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快本地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 因地制宜地建设好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和特色博物馆。三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共享。要探索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 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需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 创新服务方式, 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动机关、学校等机构的内部文化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体系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一是注重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整合“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图书“一证通”工程等, 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 着力解决基层文化设施分散、重复建设, 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根据时代特点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 积极探索文化“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通过文化节目群众点播制度, 引导政府投入与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对称。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 采取专项扶持政策, 鼓励各级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文化单位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到基层, 使“三下乡”活动经常化, 并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三是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 健全和完善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传播过程实行扶持的工作机制和相关申报、考核、奖励办法, 进一步提高文艺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多创作反映改革和发展、歌颂新人新事、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鼓励广播电视台多创作针对青少年、老年、外来务工者等特殊人群的优秀节目;加大文艺精品的宣传和推介, 充分运用集中展演、展览、评比、媒体推介等形式进行文艺精品的展示, 利用广场演出、社区文化角等阵地使文艺精品深入农村、社区、校园、企业等, 让群众零距离感受精品文化。

(五)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实、业务精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关键。一是加大机构落实力度, 加强区、县 (市) 、街道 (乡镇) 和社区 (村) 的文化馆 (站) 建设, 配备好专职文化干部, 做到定编定岗定位, 原则上每万服务人口配备1名文化干部, 每个文化站至少要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要明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 并按相关政策落实好相应的待遇, 真正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待遇落实。同时, 聘请文艺教师、懂文艺的离退休人员、民间文艺骨干等为兼职人员,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办、群众看”的格局, 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政府的“一头热”向政府群众“两头热”的转变。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要建立文化干部队伍培训机制, 以市群艺馆、市图书馆、区、县 (市) 文化馆 (站) 等为依托, 建立基层群众文化干部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 对现有队伍进行定期全面培训, 以提高队伍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创新工作能力。三是加大人员考核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从业人员资格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专门设置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机构, 加强对目标责任制的日常和年终考评。要通过目标责任制的实施, 真正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对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并在一定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给予特殊奖励, 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优秀文化人才的扶持和引进。加大“五个一批”等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实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松计划”, 符合条件的纳入优秀人才管理名录。对引进的优秀文化人才, 加大在户籍、住房、技术职称评定、家属随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同时, 借鉴西湖区以柔性方式引进文化名人、文化创意机构进驻西溪湿地公园的思路, 鼓励各地以柔性方式引进一批优秀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吕建.2009杭州发展报告 (文化卷) [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9.

[2]课题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 (3) .

[3]C.Hood.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J].Public Administration, 69 (Spring) , 199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11篇

公共服务体系,是由胡锦涛主席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环境”。文化服务体系是非盈利性质由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提高人民总体素质等等。公共图书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机构之一,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责任,为民族文化的发扬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帮助。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涵盖的内容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综合主体,其主要依托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主要涵盖的内容具体来说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广播电视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的建设,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发扬民族文化具有显著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和机构为主要方向,广泛普及建设电视台、电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一系列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并且大力支持乡镇农村的文化推广,建设乡镇文化活动、农村有线电视、民间剧团、“送书、送电影、送戏”下乡等。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目的就是,全方位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追求的需要,提升人民的综合文化水平和素质,是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意识提高的重要标志。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重要意义在于传播了国内外的优秀文化,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人民的精神供给,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在精神文化的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利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文化事业也奋起直追,与其说我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不如说我国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完善现有的体系,改进现有的服务形式,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源源不竭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公共图书馆而言,正是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大众传播知识文明的重要载体,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责,就必须充分将建设公共图书馆融合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从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

2.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留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承担了保存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其中收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献,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印记,这些文献的记载载体分别有最原始的兽骨龟甲、最早的纸张、熟牛皮、竹简书到近现代的印刷型书籍、胶片、光盘等等一系列的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的设立,为广大学者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广大爱好者的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承载了搜集广泛信息的职责,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文献和科学情报的收集,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源中心,满足各个行业及学者对与专业文献的搜寻,使得科学的知识信息能够充分为人民大众所使用,有效的传播了先进文化知识,使其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为社会的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

隐性的社会教育作用。社会公共图书馆还承载着,向社会大众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重任,由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质是,由政府财政支撑的公益机构,针对社会大众所有人群开设,不分人群不分等级,因此成为所有人进行终身教育与学习的重要阵地,是人民的终身学校。人们通过自由的阅读获取文化知识,使自身文化水平得到更新与提升。

提供娱乐文化场所。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空间,为社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场地,人们通过参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开阔视野娱乐生活,从中摄取丰富的社会资源,充实生活内容。大部分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此举行,譬如:学术交流会、文化展览、知识讲座、各种竞赛、演讲、报告会等,都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分享文化资源,满足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3.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发展战略

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主要是依托于政府财政力量的支撑,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完成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就必须加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构建,完善对于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满足人民对文化层次的更高追求,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大众是每一位图书馆员的应尽职责,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优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力争让公共图书馆走进农村,走进乡镇。

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应该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使其更贴近民众,满足民众不同的需求,加强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改进自身的服务模式,坚持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扩展其服务范围使更多的读者收益,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收益对象也是人民大众,因此,现代公共图书馆要转变传统思维,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为本,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推出双休日儿童教育讲座、各种知识竞赛、图书馆免费送书下乡、农业科普图书免费送等等。

大胆创新改革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应该大胆创新积极改革传统的服务方式,利用网络技术以及高科技信息技术,提供网络图书检索、文献下载、信息查询、图书借阅预定以及续借等服务项目,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质量。

加强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性能,通过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将图书馆所有资源共享到网络,使大部分人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家庭图书馆”的愿望,使公共图书馆“走向”家庭,足不出户就能阅览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使用这种高科技网络信息服务,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民众服务,正真做到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了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资源传播的重任,为了完善和优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必须实现各系统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创建文明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奉

献。

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分析 第12篇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无常态化

长期以来, 我们针对文化的工作往往只重视宣传教育, 通过文化活动来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 对人们基本的文化需求以及文化权益具有认识不足的缺点, 这一缺点就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无常态化。

(二) 供给方式与文化消费方式存在矛盾

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仍然很单一, 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在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我们几乎看不到现如今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的服务, 这样的服务供给方式与人们如今的文化消费方式有着很大的矛盾, 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组织及动作评估、资金人才、设施网络的体系, 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 这种不完备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建设好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

(一)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 公共文化体系应当能够传播先进文化并保障人们基本的文化需求, 因此文化馆体系公共服务的模式应当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要求。

目前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 我们正在不断对文化馆体系的发展进行各种探索, 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探索新的体制方式, 创新其运作方式, 以期将变革现有的文化馆体系, 通过政府激励, 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等各种方式, 逐渐建立一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一种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数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 如何提供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公共文化服务, 使公共文化服务不断稳定的发展下去, 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然而, 目前我国的文化馆还有很多是传统的, 没有实现数字化, 这对跟上时代脚步, 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时代观念, 加强文化馆的现代化建设。

(二)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扩大设施的群众文化专业功能

1. 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达标率。

通过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内的文化基础设施能够形成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网络并极大的加强社会文化服务, 在当前阶段, 尤其要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以及体制的改革, 只有这样, 文化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为人们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

2. 确保文化设施公益性的发展方向。

公益性是文化设施的本质属性, 要想发展先进文化, 保证其稳定的发展, 就必须牢牢把握住其公益性质, 保证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要做到确保文化设施的公益性, 就要保证公共文化活动有足够的用房面积, 有足够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 以确保公共文化活动顺利进行。

(三) 加快建设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评估体系, 促进事业发展

1. 加强建设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公共文化政策。

目前我国文化项目建设还没有健全的法制保障,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法制保障。文化馆体系只有有了法制化的保障, 才能使公共文化服务稳定顺利的发展下去。建设文化馆体系的政策法规体系, 应当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包括操作、监督、管理在内的系统的建设。

2. 完善评估体系, 加强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效益是公益性文化活动需要首先注意的问题, 然而目前对文化活动社会效益的评估体系还有待改善, 随着时代和各方事业的发展, 如何完善对这一方面的评估体系, 是加强文化馆体系建设的重点方面。

(四) 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

1. 扩大公益性文化活动范围, 保障人们免费参加文化活动的权利。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向, 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 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与思想素质。

2. 树立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服务品牌是文化馆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与各媒体进行合作, 利用政府信誉打开窗口等手段, 使文化馆在社会中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公共文化品牌, 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结语

任何一个社会都少不了文化, 公共文化对维持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们文化需求,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维持社会稳定的一项伟大工程,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努力的一项工程。目前我国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跟上时代步伐, 建设好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 是我们需要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康红梅.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新探索[J].价值工程, 2012 (32) .

[2]张瀛寰.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新探索[A].文化研究论坛[C], 2011 (3) .

上一篇:推行及创新下一篇:冰蓄冷空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