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生产力

2024-08-05

提高母猪生产力(精选12篇)

提高母猪生产力 第1篇

1 选留优秀后备母猪

选留优秀后备母猪, 为母猪的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 后备母猪的选留, 初选小母猪要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留, 仔猪断奶后要选择身体健康, 体态匀称、性情温顺、乳头排列整齐且间隔均匀、乳头在6对以上外阴发育良好的个体留种;当母猪体重达到60~70 kg时, 再选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坠、身体各器官发育正常、体型协调匀称、生长发育快、发情明显的个体留种用。后备母猪配种前要测定活体背膘厚, 应达到18~22 mm的要求。

2 调整胎龄结构比例

在母猪群中, 不管是经产母猪还是后备母猪, 要求重点选择那些适应性强、健康强壮且配种后容易受孕、产仔多、育成率高的优秀个体;利用自然淘汰法和异常淘汰法, 坚决及时淘汰那些适应性较差, 老弱病残的个体及发情不及时、不明显、屡配不孕、产仔少、母性差的母猪, 按淘汰3头母猪, 补充4头母猪的比例, 维持健康的母猪群, 从而不断提高其繁殖力水平, 以求获取更多更健壮的仔猪。母猪的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力的影响很大, 尤其表现在对排卵数的影响上。胎次同时影响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一般母猪繁殖高峰期为3~6胎, 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 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 1头胎、2胎母猪繁殖性能低, 排卵数少, 产仔数少, 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为30%~35%, 7胎以上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 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下降, 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为5%~10%。

3 分阶段为母猪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与管理

种母猪的营养和生产性能息息相关, 全价、优质的饲料以及合理的饲喂方式, 有利于种母猪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营养水平的不均衡可造成生产水平的降低。

3.1 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3.1.1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

后备母猪的营养既要保证其本身的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要重视生殖器官的发育, 根据品种的不同, 当体重达到60~80 kg以后, 要饲喂专用的后备母猪的饲料, 并进行适当的限饲, 防止母猪过肥, 过肥过瘦都会造成不发情、发情迟缓或发情时配不上种, 保持7~8成膘为好。有条件的猪场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含粗纤维高的饲料, 多喂青绿饲料。日粮能量10.66 MJ/kg、粗蛋白17%、钙0.75%、磷0.6%。日喂量80~100 kg喂2.2~2.5 kg, 100~120 kg喂2.5~2.8 kg, 120~130 kg喂2.8~3.0 kg。在配种前15 d左右, 实行短期优饲, 增加饲喂量, 提高能量的摄入, 从而使母猪的排卵数增多2~3枚。周平等 (2009) 研究发现:提高能量水平能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同时有研究建议, 要改善后备母猪发情率、排卵率和机体抗应激状况, 需要在初情期之前提供较高水平的维生素E (50~100 mg/kg) 。

3.1.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 群饲单喂:每5头左右饲养在一起, 每头母猪有固定的饲槽, 占地面积保持在1.5~2.0 m2; (2) 诱情:后备母猪到初情期时, 饲养在性欲旺盛的种公猪圈周围或每日将性欲旺盛的试情公猪与后备母猪接触15~20 min, 也可与老龄母猪接触或混群促进后备母猪发情; (3) 免疫接种:预计配种前要提前接种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型脑炎、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疫苗, 要注意时间间隔。同时要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4) 发情鉴定:压背出现静立反射;耳朵竖立, 目光呆滞;外阴红肿, 并有黏性液体流出。要及时作好发情记录; (5) 适时配种:后备母猪初配条件:年龄7.5个月以上, 体重100 kg以上, 背膘厚 (P2) 18~20 mm, 第二或第三情期配种为宜 (体重较轻和背膘较薄的后备母猪容易被淘汰) ;细致观察母猪发情, 适时配种, 不漏配。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36 h, 第一次配种应在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16 h完成, 过12 h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母猪配种后如果两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 则可初步判定母猪受胎;也可用妊娠测定仪, 在配种30 d左右测试母猪是否受胎;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种, 防止乱配, 配种后立即记录清楚。

3.2 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排卵数, 确保妊娠成功, 保证母猪产出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的仔猪, 产后母猪能顺利泌乳。关键措施是限制好采食量, 使母猪达到标准体况。

3.2.1 妊娠母猪的营养:

(1) 妊娠初期 (配种后4周内) , 胚胎发育较慢, 有研究表明此时若母猪采食量过大, 会影响母猪的基础代谢, 破坏子宫内部环境, 对胚泡的附植有抑制作用。将会增加胚胎死亡, 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 一般日饲喂量为1.5~2.0 kg, 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 (2) 妊娠中期 (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 , 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 日喂1.8~2.2 kg, 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3.5~4.0分, 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 增加饱感, 防止便秘。要严防日粮采食过多, 导致母猪肥胖。 (3) 妊娠后期 (产前4周至产仔) , 对产前4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 促进胎儿快速生长, 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袁圣等研究也表明妊娠100 d后, 如果营养供应不上, 不仅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不良, 而且可能造成大量死胎。一般在妊娠后期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 (邓小丽等研究表明90 d换哺乳料的妊娠母猪其仔猪合格率、初生重均大于84 d换料, 死胎率低于84 d换料) 日饲喂量为2.5~3.0 kg, 但在产前5~7 d要逐渐减量, 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7 d就要减料, 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优质青绿和青贮饲料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 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 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 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

另外, 初产母猪最好能与经产母猪分开饲养, 因为经产母猪妊娠阶段需要较高的能量来提高P2背膘厚度, 而初产母猪配种后背膘厚度在正常范围, 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热能恢复背膘储备。研究表明初产母猪妊娠阶段需要严格控制饲料喂量, 否则会导致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严重下降[10]。

3.2.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 配种后尽快将群饲改为个体饲养 (妊娠前期可采用3~5头的小群饲养, 后期单栏饲养) , 在适温的情况下保持安静, 使子宫能有效地埋植更多的受精卵。此时期的母猪应尽量少受应激的刺激, 减少运动量, 特别是要避免热应激, 不得鞭打、追赶及粗暴对待母猪, 不得大声吆喝, 不得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 以防止死胎和流产。 (2) 根据发情周期和妊娠症状诊断或配种后30 d左右利用妊娠测定仪做妊娠诊断, 及时发现返情母猪, 并作好记录。 (3) 调教定点排便, 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做好夏防暑冬保暖工作, 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 严禁舍内高温、潮湿、结冰、打滑, 防止流产。 (4) 妊娠1个月后, 应让母猪充分运动, 妊娠后期减少运动量, 临产前停止运动, 有利于产仔。 (5) 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并全群消毒, 禁止使用容易引起流产的药物 (如地塞米松等) ;严防高烧, 造成流产。 (6) 母猪在产前7~10 d转入产房适应环境, 同时注意乳房、腿、阴户部分的刷洗, 保持圈舍及猪体的清洁卫生[11]。

3.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母猪的泌乳能力, 较少的体损失, 饲养出大量、健康、体重大的仔猪。

3.3.1 哺乳母猪的营养:

(1) 哺乳母猪营养的核心是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这样体损失将会很少, 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生产性能, 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2) 因为初产母猪体重小, 基础营养储备总量偏小, 在泌乳期要采取与经产母猪不同的饲养策略, 一是提高母猪采食量, 二是泌乳母猪饲粮的营养浓度。哺乳母猪的日粮配制应分为初产母猪日粮和经产母猪日粮, 初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7%~18%, 消化能13.794 MJ/kg, 赖氨酸0.9%以上, 钙0.85%~0.90%, 总磷0.6%以上;经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以上, 消化能3 200~13.794 MJ/kg, 赖氨酸0.85%以上, 钙0.85%~0.90%, 总磷0.6%以上。

3.3.2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 产前7 d母猪进入分娩舍, 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 并逐渐减少饲喂量, 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 (2) 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 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1针青、链霉素, 防止产期疾病。 (3)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 要有专人细心照顾, 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严防产房高温, 若有难产, 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 若30 min后还未产出, 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最好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 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 也有利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4) 母猪产仔当天10 h内不要饲喂, 只给充足饮水, 1周内喂量逐渐增加, 至泌乳高峰过后停止加料;饲喂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 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防止母猪便秘, 影响采食量。 (5) 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 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6) 母猪断奶前2~3 d减少饲喂量, 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 并适当减少饮水量, 待断奶后2~3 d乳房出现皱纹, 方能增大饲料喂量, 开始催情饲养, 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3.4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3.4.1 空怀母猪的营养:

空怀母猪应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 一般饲喂哺乳母猪日粮。

3.4.2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1) 将断奶的母猪根据胎次膘情体型大小分小群饲养 (一般每圈3~5头) , 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 尤其是初产母猪, 效果更好。 (2) 断奶2~3 d后, 实行短期优饲, 每日饲喂3~4 kg, 有利于母猪恢复体况和促进母猪的发情和排卵。 (3) 做好母猪发情观察和发情鉴定, 并适时做好配种。 (4) 断奶后对于乏情、异常发情和反复发情的母猪要做好详细记录, 给予更多的关注, 可采用公猪诱情、应激法刺激发情和药物催情:及时淘汰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

4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其他关键技术措施

4.1 繁殖节律调控技术

4.1.1 同期发情:

就是利用外源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母猪发情周期的进程, 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在严格科学管理和饲养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PG-600催情素, 能有效地诱导母猪同期发情, 并能使猪正常排卵受孕, 是繁殖调控的重要手段, 能使母猪断奶至发情间歇缩短。

4.1.2 同期分娩:

就是利用氯前列烯醇人为地控制并调整母猪的分娩时间, 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分娩。氯前列烯醇能有效控制母猪分娩时间集中在白天, 降低死胎率, 缩短产程, 提高母猪的生产成绩。氯前列烯醇可有效地控制母猪的分娩时间, 改变了分娩白天晚上各50%的自然规律, 使其控制在白天分娩, 白天分娩率达96.36%, 这一点经济意义非常大, 因为白天既便于饲养人员接产助产、帮助猪定乳头等管理, 还可大大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从而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尚芳 (2013) 试验发现氯前列烯醇药物诱导分娩的母猪其仔猪死亡率低于自然分娩母猪, 断奶重均高于自然分娩母猪。

4.2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

仔猪早期断奶是缩短分娩间隔、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理论上断奶越早, 母猪年产仔窝数就越多, 但断奶过早对母猪繁殖力不利, 同时增加仔猪培育的难度, 丹麦Chr istensen (1994) 认为, 经产母猪可在21~28 d断奶, 青年母猪的断奶时间可以推迟到35 d, 这样可以缩短发情间隔5~6 d, 以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技术路线:固定乳头, 吃足初乳, 保温防压, 补铁补料, 适时断奶。

4.2.1 固定乳头:

为使全窝仔猪发育整齐, 宜将强壮的仔猪固定在后边奶少的乳头 (体大仔猪按摩乳房有力, 能增加泌乳量) , 将弱仔固定在前边奶水多的乳头, 以弥补其先天不足。

4.2.2 吃足初乳:

仔猪出生后1个月内, 主要从母猪乳中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和抗体。母猪产后3~5 d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 在出生0.5~2 h吃足初乳。

4.2.3 保温防压:

不同日龄仔猪最适宜温度为:1~3 d, 30~32℃;4~7 d, 28~30℃;8~15 d, 25~27℃;16~27 d, 22~24℃;28~35 d, 20~22℃。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保温的措施是单独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小气候环境。在保温过程中, 饲养员要经常观看保温箱的温度计, 观察仔猪的状态, 如堆在一起、集中于保温灯下, 说明保温房内温度不够, 要把保温灯放低些;如仔猪远离而分散在保温箱的四周, 则说明温度过高, 应把保温灯升高些。初生仔猪防踩压:仔猪出生后即放入保育箱内休息, 定期放出哺乳, 一般每隔1~1.5 h哺乳1次, 仔猪通过2~3 d训练, 即可养成自由进出保育箱的习惯。这是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

4.2.4 补铁补料:

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很少, 为了防止仔猪发生缺铁性贫血, 应及时为仔猪补铁。补铁的方法很多,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仔猪肌肉注射铁制剂, 如培亚铁针剂、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牲血素等, 一般在仔猪1~3 d注射100~150 mg。生后7~10 d, 用颗粒乳猪料教槽补料

4.2.5 适时断奶:

母猪产仔后, 子宫复旧的时间一般在24 d左右, 完全恢复需要35 d。研究证明, 仔猪生后3~5周龄断奶较为有利, 过早断奶会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实践证明仔猪4~5周龄断奶已被推广应用。仔猪实行早期断奶, 可使母猪的生产周期缩短, 可较传统的断奶年多产0.2~0.3胎, 提高母猪年产胎数, 增加提供商品猪的数量, 仔猪成活率提高, 有效的提高了母猪的生产性能。

4.3 疫病防控技术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猪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衣原体、猪布氏杆菌病等。因此, 在生产实践中除搞好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等综合防治净化措施外, 还要建立严格的抗体监测制度,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搞好预防接种免疫工作, 减少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消除或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5 小结

产房母猪生产流程 第2篇

(一)上母猪

(1)母猪上产床前产房做好栏舍的清理消毒,怀孕舍工作人员和产房工作人员做好母猪待产前的交接工作,包括核对耳号、身份证,进栏的母猪是否有仔(空怀母猪上产房罚100元)。

(2)母猪按预产期顺序排列排放,不能前后颠倒,影响母猪接产和预防接种工作。

(二)产仔过程中

(1)产前工作准备,保温灯、垫布、消毒水、接产工具,难产母猪的备用工具,小猪接产爽身粉的备用量(每次不能超过半斤,每过0.1斤罚款10元)。(2)产前产后的饲喂(经产与后备母猪产前3天逐渐控料,产仔当天不喂料,经产母猪与后备母猪的喂料量区分开来,经产母猪产后第二天喂1——2斤料,第二天喂3——4斤料,第三天喂4——5斤料,第五天开始自由采食,能吃多少喂多少。后备母猪产后第二天喂1——2斤料,第三天喂2——3斤料,第四天喂3斤——3.5斤料,第五天喂3.5——4斤料,第六天喂4斤料,第七天开始自由采食。在实际操作中,一边喂母猪一边观察。母猪乳房有结板,不喂奶怕痛用手摸上去无弹性,仔猪拉稀可以断定属于乳房炎,当餐开始断料一餐或一天(视情况而定),母猪乳房炎的用药,静肪注射:头孢+500ml盐水+1盒鱼腥草,另外左氧氟沙星或甲肖唑100ml+缩宫素5——10支。

(3)母猪产仔放奶工作,仔猪出生后放保温箱保暖10——15分钟左右,仔猪身干马上放出来吃奶,放奶之前把母猪奶房用高锰酸钾水清洗干净,擦干,把母猪每个奶头都挤一下,把前面的奶挤出来。小猪放奶的原则,弱仔在前,强壮仔在后,刚出生的仔猪放奶用人工辅助吃奶。(仔猪吃初乳前,还没得到能量,身体肌肉发软的,吃奶后仔猪肌肉立马充满弹性,而且对奶头的咬合非常灵敏,仔猪吃奶经过一两次后就会固定吃一个奶头不变,除了以强欺弱。母猪产仔结束后,如果仔猪头数过多,超过母猪乳头数就要考虑寄养,寄养前先看清楚已配公猪的品种,种猪不能调动,配D的杜洛克的终端商品猪可以即时寄养,寄养原则留小寄大,寄养母猪尽量在同天生产同天寄养。特殊情况下当天只产一窝,采取分批喂奶,吃了一定的初乳后再开始前后两三天寄养。)

(4)产后母猪调整,产后母猪生产日期推迟或提前,把提前产仔的母猪靠已产仔的母猪后排列,方便免疫饲喂和断奶。仔猪每隔5——7天调弱仔一次,每窝弱仔头数不能超过9头。调弱仔前观察鉴定母猪乳房好,带出来的仔猪健壮,调出来带弱仔,调母猪的原则:刚出生的仔猪寄养产后2——3天的母猪,5——7天的仔猪寄养,产后10天前的母猪,10天左右的小猪寄养产后15天左右的母猪,断奶前需要找母猪寄养仔猪,则在断奶前做好寄养母猪的安排工作,把寄养母猪和断奶母猪区分开来,方便饲养员断奶前控料。

(三)产房仔猪免疫

(1)嘀鼻伪狂犬疫苗0.5一边(2)产后24小时补铁1ml(3)产后5——7天阉割,保健用药:头孢哇污0.5ml每头。

怎样提高母猪生产效率 第3篇

答:1.科学饲养母猪

配前优饲。母猪在配种前10~20天,多喂1~2千克优质饲料,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从而在分娩时至少多产1头仔猪。用此法催情,在母猪配种之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此法对纯种母猪、年龄较轻的母猪、断奶后体质较差的母猪较适宜。

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种后9~13天,应尽量减少此时期各种应激因素,要保持母猪原圈原饲养方式饲养。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约第三周,此时期是器官分化时期,死亡率是30%~40%,应注意各种应激和营养缺乏因素,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

创造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勤消毒,勤通风,保持栏舍内干燥、干净、卫生,供给清洁卫生新鲜饮水,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强化免疫。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好免疫程序,在配种前必须切实搞好免疫,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

2.增加母猪排卵数

配种时,肌肉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1000IU或注射促排3号25微克,刺激母猪多排卵。经常用试情公猪去爬跨不发情的母猪,通过公猪分泌的外激素气味和接触刺激,以及神经反射作用,引起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另外,还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如给母猪注射一次孕马血清(PMSG)750~1500IU,并配合使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诱导母猪发情。

3.掌握好初配年龄

一般初配母猪的年龄为8~9个月,体重为60~70千克;杂种母猪为10~11个月,体重为80~90千克;引进的良种母猪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90~100千克以上。

4.适时配种

母猪一般18~22天发情一次,持续时间为3~5天。但因品种、年龄、季节、气温等不同,在配种时间上也有所不同,较佳的配种时间为:土种猪在开始发情后的第二天,杂种母猪在发情后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的上午,外来的良种母猪在发情开始后的第3~4天。从年龄看,引入猪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

5.一个情期多次配种

即用公猪的精液给母猪进行2~3次人工授精,第一次配种后,隔12~18小时配第二次,配第三次需隔6~12小时后再进行。但一个情期配种次数不要超过3次,否则,其受胎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

6.注意保胎

母猪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注意保胎,此时肌肉注射黄体酮25毫克。尽量供给高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饲料,忌喂冰冻、变质的饲料,忌舍内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整个孕期及哺乳期,皆应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能霉变。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仔猪增重。

7.仔猪早期断乳

在养猪生产中,多数推广4~5周龄断乳。仔猪5日龄开始认料,7日龄开始补料,依次是:7~14日龄给料量为0.01千克,15~20日龄给料量为0.02~0.03千克,21~30日龄给料量为0.1~0.15千克,31~40日龄给料量为0.1~0.15千克,41~50日龄给料量为0.45~0.55千克,51~60日龄给料量为0.6~0.65千克。35日龄断奶,仔猪早断奶,母猪早发情,早配种,分娩次数多,产仔多。

8.寄养与并窝

寄养是指在猪场同期有一定数量母猪产仔的情况下,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是提高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使部分母猪尽早发情配种,缩短了这部分母猪的产仔间隔。并窝是指将哺乳仔猪少的两窝或多窝仔猪合并由一头母猪代养,可使不哺乳的母猪提早发情。

9.合理选留母猪

选留母猪时,切记要多乳头的母猪。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产仔少和年老体衰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浅谈如何科学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第4篇

关键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1头母猪1年内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怎么才能实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呢?笔者根椐自身的实践体会, 特提出以下一些见解。仅供同仁参考。

1 建好母猪舍

好的猪舍是养好母猪, 提高年生产力的基础设施, 猪居住的环境, 犹如人一样, 须要舒适。因为舒适的环境对促进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怀孕后的保胎及增强对疫病的抵抗能力都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母猪舍的修建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规模猪场修建母猪舍时, 必须要规划空怀猪舍、怀孕猪舍和分娩猪舍等, 猪场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农村散养户修建母猪舍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建好的猪舍一定要达到:“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冬暧夏凉、清洁干燥”的科学要求, 这样才有利于母猪的生长发育、发情配种怀孕产仔, 为提高年生产力打下好的基础。

2 选好母猪

母猪的好坏是决定产仔多少的关键, 怎么才能选出好的母猪呢?选留母猪时除了看生长发育和外貌特征是否可以外, 还要把看乳头数的多少结合起来考虑, 因为乳头数目的多少与产仔数呈正相关。乳头数多的母猪一般产仔也多。所以选留母猪时, 切记要选乳头多、生长发育良好并且具有良好外貌特征的母猪。

3 科学喂养

3.1 给母猪创造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 做到圈舍勤消毒, 减少环境病原微生物;温度适宜, 冬暖夏凉, 避免高温应激;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 栏舍内干燥、干净、卫生;供给清洁卫生新鲜饮水;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3.2 对后备母猪不能象育肥猪那样喂养, 要有科学的日粮和科学饲养方法。饲养的母猪体况要求是:“肥不见膘, 瘦不见骨”。

3.3 为了使母猪正常发情, 有利配种受胎, 增加产仔数, 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 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科学喂养原则是:太肥的母猪, 少喂精料, 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太瘦的母猪, 加强饲养管理, 多喂些精料和动物性饲料, 促进母猪尽快恢复健康。

4 强化免疫

在养猪生产中, 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都可不同程度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乃至繁殖失败。为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 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 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好免疫程序, 配种前要切实搞好相关免疫, 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

5 适龄配种

母猪配种过早, 不仅产仔少, 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初配母猪的年龄:本地母猪为8~9个月, 体重为60~70 kg;洋二元母猪和引进的瘦肉型外种母猪为8~10个月, 体重为80~90 kg。

6 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 做到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和保证。母猪的发情鉴定采用外部观察、压背法和公猪试情法综合判定。当母猪外阴肿胀由深红变成浅红色, 肿胀开始消退出现细皱, 流出白色稍带粘性液体, 接受公猪爬跨或用手压背腰出现呆 (静) 立反应 (母猪往往表现两耳竖立, 两后肢叉开, 呆立不动, 频频排尿, 尾向上或一侧移动) , 这时为适宜配种期。在生产中常采用的配种方法是:后备母猪上午出现呆立反应, 下午和第二天上午输精1次;经产母猪, 上午出现呆立反应, 第二天上、下午各输精1次;下午出现呆立反应, 第二天下午和第三天上午各输精1次。

7 重复多次配种

在母猪发情期间, 第一次配种后间隔6~8 h再配种1次, 一直配到母猪不接受配种为止, 这样可大大增加母猪的受胎机会, 提高产仔数。

8 养好种公猪

配种前1~2个月, 在饲料中特别要注意钙、磷和胡萝卜索、蛋白质的补充, 这样可使公猪有量多质优的精液, 为促使母猪提高受胎率和多产仔打下良好基础。

9 做好保胎

在母猪妊娠过程中, 从卵子与精子结合, 胚胎着床, 胎儿发育到分娩, 胚胎有三个死亡高峰:一是合子附植初期, 即受精的9~13 d;二是胚胎器官形成期, 即妊娠后大约3周;三是胎盘停止生长, 而胎儿迅速生长期, 即妊娠后期的60~70 d。特别是胚胎器官形成期是胚胎死亡最多的时期。据报道占胚胎死亡的30%~40%。为了减少胚胎残废, 一定要加强母猪护理。保持环境相对安静, 适宜湿度和温度, 严禁鞭打、惊吓, 防止拥挤和跌倒, 配种后的头1个月。一定要限量饲喂, 能量不能过高。

1 0 做好接生工作

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一是准确撑屋好母猪产仔时间, 避免产仔时无人接产造成仔猪冷死或淹死等;二是产前7 d将分娩床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用l0%~20%的新鲜石灰水喷洒消毒于燥后, 再将母猪水浴干净后关入分娩床内让其适应;三是检查分娩床, 堵塞仔猪能外出的洞口, 避免仔猪乱跑造成冷死或淹死等;四是准备好相关的接产用具等;五是认真观察母猪的产前情况, 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母猪最后一个乳头挤压排乳, 母猪将在1 h内产仔, 此时应做好母猪腹部、乳房和外阴的消毒, 准备接生;六是调试好红外线灯取暖温度, 适宜温度为25~28℃, 温度也可根据吊灯高度来调。

1 1 实行仔猪早期断奶

母猪妊娠期为114 d。若母猪在产仔后40 d内发情配种, 则l头母猪1个生产周期为154 d, 一年2个生产周期需308 d。1年余57 d。两年生产4窝仔猪还余114 d。又可生产1窝仔诸, 即2年产仔近5窝。

实践证明, 母猪无论在任何时期断乳, 只要采取饥饿断乳法 (母猪断乳时减少饲料给量) , 在1周内皆可发情。母猪从断乳到发情配种一般需5~10d, 平均为7 d, 妊娠率可达100%。若仔猪30日龄断乳, 则母猪在产仔后37d即可发情配种。

缩短空怀期, 增加一年内的分娩次数。仔猪实行早期断奶, 一般在28~30日龄断奶比较适宜。这样就可缩短空怀期, 增加1年内的分娩次数和产仔数, 从而达到提高年生产力的目的。

1 2 及时淘汰不良母猪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 第5篇

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是实现猪场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 1 着重抓防疫工作 母猪群主要疫病有:一是细小病毒感染致母猪繁殖障碍较严重,特别是初产母猪流产、死胎、弱仔比例大.二是猪瘟等传染病流行,其流行特点是免疫猪群仍有疫情,成年猪隐性感染,仔猪发病多、病情严重,常继发副伤寒等,死亡率高.

作 者:常玉君 王振 作者单位:常玉君(黑龙江省林甸县畜牧兽医水产局,166300)

王振(黑龙江省林甸县黎明畜牧兽医站,166300)

提高母猪生产力 第6篇

1.后备母猪的选择

要做到科学选留后备母猪(表观选择),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至少有6对、排布均匀、间距合理,且无盲乳头,乳头不开孔或内翻。(2)阴户不可太小、亦不能上翘,发育要正常;(3)选留纯种后备母猪,品种特征一定要明显;(4)体格健壮、背线平直,臀部丰满,肢蹄结构合理(正常和卧膝可留,凹膝不可留);(5)性情温顺。

同时,有条件的猪场,应对猪群进行严格的疫病检测,尤其是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较为严重的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细小病毒、衣原体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种猪。没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肉眼去观察。对于那些泪斑、眼屎等明显的亚临床症状的种猪,坚决予以淘汰。

2.后备母猪的引进

引种时,特别是需要纯繁的猪场,要索取后备母猪档案卡,以避免近交选配。比较正规猪场的档案卡应该包括:耳号、出生日期、初生重、同窝仔数头数、左右乳头数、断奶天数、断奶窝重、血缘关系以及疫病免疫项目等。

通常情况下,很多隐性感染的猪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经过长途运输、环境和饲料改变等应激,这些猪就可能发病。因此,引进猪一定要放在远离本场猪群较远的隔离舍观察30天左右,确定正常,方可转入。另外,由于每个猪场的病原有所不同,因此,要尽可能避免频繁地从多个猪场引种。所引的种猪也不宜太大,控制在50~60公斤范围,以便疾病的净化。

猪被运回场后,最好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碘类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待一小时后,多次少量的供给猪只饮水,可加入一些抗应激药如电解多维。逐渐地给猪加喂料,2天后达到正常饲喂量。为了预防应激而引发的疾病,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进行预防,例如支原净100mg/kg+金霉素400mg/kg,连喂14天,同时配以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Vc、矿物质添加剂等。

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3.1营养

母猪生殖机能的发育与完善需要特定的营养,对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要求相对较高。国外引进的纯种良种猪要求可能更加明显。理论上讲,不同品种或者同一品种不同时期的猪都有其相应的营养标准,这些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种猪经过前期育成达到一定的年龄体重后,经表观选择,确定为后备种用猪只,应采用种用阶段营养标准,以利于生殖机能的发育,为发情受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殖过程中,由于生产者认识水平的有限,没有及时进行转料,更有甚者是到性成熟后,才转到种猪饲料。也有的采用较低的营养标准,不能满足种猪的需要,这样就容易造成后备母猪营养缺乏性乏情,轻者表现为初情期推迟,重者往往出现过度肥胖不发情而被迫淘汰。在中小型规模猪场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广大养殖户要引起重视。

及早将后备母猪做阶段性转移,饲喂符合后备母猪营养需要的饲料,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于纯种后备母猪,需适当提高其营养标准。

3.2饲喂要点

通常情况下,良种后备母猪达到60kg体重,就转喂后备母猪(或怀孕母猪)料,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充分满足后备母猪生殖生理发育需要。

6月龄以前可以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而6月龄后需适当限制饲喂。限量饲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过于肥胖,但限饲操作不当容易因争吃而过肥或过瘦,也不利于后备母猪的骨骼体形发育,不利于日后的分娩、哺乳以及再发情。自由采食则有利于后备母猪的骨骼体形的充分发育,为日后的持续生产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后备母猪的正常发情,但要注意对食欲特别好的个体予以限制,防止过肥。

因此,后备母猪的饲喂需要平时细心观察。根据膘情,灵活确定饲喂量,确保母猪体况在3分左右。配种前一月或半个月采取优饲,以增加背膘厚和提高配种时的排卵数量。限饲的喂料量一般控制在2kg以下,优饲可在2.5kg以上或自由采食。经验表明,加系大白种猪、长白种猪在配种前要自由采食,否则不易发情配种。

3.3管理要点

为使后备猪生长发育均匀整齐,后备母猪可按体重大小分成小群饲养,每圈以5头左右为好。

多年的研究表明,后备母猪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常常会影响到发情。大量资料也表明,在高热高湿的环境下,以凉爽干燥的冬春与炎热湿闷的夏秋相比较,母猪断奶到发情的天数,冬春比夏秋缩短2天,而产仔数增加0.5-1头,且差异显著。

因此,夏秋季节降低温度和湿度对保证后备母猪的正常发情意义重大。

3.4配种要点

母猪阴道流出的黏液,阴户由深红变成浅红色,肿胀开始消退出现细皱,流出白色稍带黏性液体,这时按压母猪背部,出现静立反应,母猪常常会表现两耳竖立,两后肢叉开,呆立不动,并且频频排尿,尾向上翘,这个时候为最佳的配种时期。一般情况下,当发现上述发情症状,12h内进行首次配种,再间隔8-12小时进行复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会有为数不多的猪发情症状不明显,轻轻按压背部会出现静立反射,则已到发情盛期,必须立即配种;还有一些是按压母猪背部,没有出现静立反射,但阴户已经红肿且流出白色稍带黏性液体,这个时候也要马上进行配种,以确保较高的受胎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运动、调栏、并圈、饥饿、公猪试情追赶等方法刺激母猪发情。如采用上述方法未见效,可用激素处理。激素处理1-2次,仍未见发情,作淘汰处理。

4.疾病预防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除了进行相应的保健(包括驱虫),必须接种一系列疫苗,以确保顺利度过配种和怀孕期。后备母猪一般在配种前2个月进行疫苗注射,免疫接种的疫苗有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蓝耳病、口蹄疫等,其中猪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这几种烈性传染病必须接种,其他几种酌情接种。

5.母猪初产的管理

初产母猪产后容易乏力、缺钙、少乳,提倡从产第二头仔猪开.始全部头胎母猪采取静脉注射补液(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抗菌素、缩宫素等),并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7篇

1 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

1.1 种公猪的选留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的种猪, 如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品种。从系谱记录上选择无隐睾、阴囊疝、肺疝等遗传缺陷、初生重大的个体, 外形上选择四肢粗壮、结实、睾丸对称饱满、体型健壮、腮肉少、臀部丰满、包皮小的个体。

1.2 种母猪的选留

选择产仔数多、泌乳力高、母性好、四肢结实、发情明显、好观察、易配种的母猪配套系。要求有效奶头数6对以上, 且排列整齐、无瞎乳头、翻乳头、无效乳头、四肢有力、身体匀称、背腰平直、后躯宽大丰满、步伐开阔、外阴发育大小正常下垂无上翘者。禁止选择来自公猪较多的仔猪群的母猪来做后备母猪。

2 保持母猪良好的胎次结构

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 是规模化猪场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记录对不同胎次母猪的数量、比例、性能进行评估, 淘汰年老和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保持合理的胎次结构, 一个猪场生产母猪群中1~8胎的理想比例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

3 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3.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目的是保证其正常发育, 使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期达到, 在70kg以前, 自由采食, (DE≥12.9MJ/kg、CP≥16%) , 70~80kg阶段, 适当限饲 (DE≥12.5MJ/kg、CP≥13%) , 日喂量占其体重的2.5~3%。到达90kg以后, 每天用性欲强的公猪诱情2次, 每次15min。3个情期后方可配种, 第2个情期后自由采食 (DE≥12.9MJ/kg、CP≥16%) 。以增加母猪排卵数, 提高初产产仔数。

3.2 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

配种后30d内, 由于受精卵刚形成, 胚胎不需要高水平营养, 喂给低蛋白、低能量饲料 (DE≤12.5MJ/kg、CP≤13%) , 初产母猪日喂1.5kg/d, 经产母猪日喂2.0kg/d, 即可维持正常的繁殖需要, 如果饲喂过多血液中的孕酮水平会降低, 导致胚胎存活率降低, 从而减少产仔数。其次, 还要注意保胎, 减少应激发生。因此时受精卵形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呈游离状, 内分泌系统处于调整状态, 一旦应激产生, 将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分泌, 影响胚胎着床, 造成胎儿死亡被吸收, 导致母猪返情。

3.3 妊娠中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30~85d, 为妊娠中期, 是胚胎细胞减数分裂、分化和早期生长发育阶段, 也是肌纤维数量的生长完成阶段。Dwyer等 (1993) 认为肌纤维数量可能是决定仔猪出生后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重要因素。此期应给予中等偏低水平的日粮 (DE≤12.9MJ/kg、CP≤14%) , 保持母猪每天增重45g。根据膘情投料, 日喂2.0~2.5kg, 此时还可适当提高粗纤维水平, 增加母猪的饱腹感, 减少死胎, 预防便秘。

3.4 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仔猪初生重60~70%均来自产前一个月的快速生长发育。因此妊娠86~110d应给予高能高蛋白饲料 (DE≥13MJ/kg、CP≥16%、Lys≥0.8%) , 日喂2.5~3.5kg。饲料中最好加入0.5%的泌乳进 (上海派斯德生产) , 以减少乳房水肿和便秘。临产前三天减料10~30%, 分娩当天停喂。

3.5 泌乳期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应保证有较高的泌乳力, 同时又要维持适度的体况, 使其仔猪断奶后尽快发情配种。哺乳母猪每天需要将能量的75%用于泌乳, 能否给母猪提供有效的营养, 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下一胎的发情配种。此期应供给高能高蛋饲料 (DE≥13.5MJ/kg、CP≥17%、Lys≥0.8%) , 饲料中添加0.5%的“泌乳连”, 减少便秘和乳房水肿, 促进泌乳。同时添加0.5%油脂和0.3%小苏打, 以增加泌乳量及初乳和常乳中的乳脂水平。从而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及断奶量。分娩的头3d适当控料, 3d后逐渐加量, 到第7d达到最高采食量。夏天采食量下降时, 可考虑在晚上加餐一次。根据带仔的多少和母猪的体况, 日喂4.5~6kg, 断奶前2~3d适当减少喂量, 以防乳房炎发生。

3.6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断奶时的体况应保持在3分膘的中等体况, 断奶后的母猪要迅速恢复体况, 对空怀母猪从断奶当天起, 实行短期优饲, 供给高营养饲料 (DE≥13MJ/kg、CP≥16%、Lys≥0.8%) 以保证经产母猪断奶后2~5d, 初产母猪断奶后3~7d发情配种, 保证断奶后7d内90%以上的母猪发情配种, 7d内仍不发情的母猪, 可用公猪诱情、饥饿催情、加强运动、适当放牧、换圈调栏、注射激素等方法提高受胎率。

4 妊娠诊断

配种一个情期后, 如母猪不再发情。表现为安静、食欲旺盛、增膘快、举动稳重者受胎的可能性就大, 有条件的可用PREGTONEIIPLUS怀孕测定仪分别于配种后17~21d, 35~40d测定2次, 准确率在95%以上, 以便尽早调出空怀母猪, 减少损失。

5 增加产仔数的措施

5.1 科学饲养与利用种公猪以保证生产质优量多的精液

种公猪日量标准分别为DE≤12.5MJ/kg、CP≤14%、Ca≤0.65%、P≤0.6%, 日喂2.4~3.0kg/头, 日喂3餐, 每餐给予2kg优质青料, 禁喂霉变饲料。加强运动, 上午下午各一次, 每次30min。夏季做好防暑应激工作, 适当控制采精频率, 成年公猪隔一日采精一次, 青年公猪每周采精两次。

5.2 适时适量输精, 并适当延长输精时间

每天用公猪对母猪进行2次诱情 (可在上午8点和下午19点进行) , 当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并愿意接受公猪爬跨后12~16h进行第一次输精。过12~14h后进行第二次输精, 实行一个情期二次输精, 输精时间宜控制在5~10min, 低于3min效果较差。输精前注射催产素20单位, 以提高受胎率。

5.3 早期断奶

一般实行21~28d断奶较为合适, 缩短母猪繁殖周期, 增加母猪年产胎数, 从而增加头母猪年产仔数。

6 淘汰低产母猪

(1) 到配种年龄和体重未发情, 经外援激素处理也未见反应的;

(2) 断奶后超过21d未发情, 经外源激素处理也未见反应的;

(3) 八产以上老龄母猪;

(4) 破损性流产的;

(5) 连续两胎产仔数在八头以下的;

(6) 有食仔现象和食胎衣等异嗜癖的;

(7) 连续三个情期进行人工催情的;

(8) 慢性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的;

(9) 连续产后体弱无乳, 母体差的。

7 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确需引种的应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 严防繁殖障碍性疾病传入, 做好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免疫接种, 以及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 (如环境、遗传、子宫炎等) 。

总之, 影响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实践中应不断总结、探索, 以促进母猪年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遗传、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本文从种猪的选留、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各阶段饲养管理及营养、低产母猪的淘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控制等方面, 阐述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以实现规模化猪场的高产仔、高成活、高效益。

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第8篇

1 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力的影响很大, 尤其表现在对排卵数影响上。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为2~7胎, 第8胎及8胎以后产仔数和仔猪存活率逐胎下降。据此, 规模化猪场母猪的利用年限限定为3~4岁, 每年更新25~30%, 各年龄的母猪大体上均占20~25%, 对生产性能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年限。对母猪及时的选留与淘汰是保证一个猪场满负荷生产、使母猪群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因此, 实现较高的窝产仔数和高质量的仔猪, 猪群胎次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

由表1可以看出, 该场大部分母猪在4~6胎, 一般的在规模化猪场中母猪第一胎窝产仔数最少, 之后逐渐增多, 在3~5胎时达到最多, 此后保持稳定并随着母猪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此外, 死胎数随着母猪的胎龄的增加而增加, 初生重在5胎以上也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减少, 这也是该规模化猪场产仔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配种环节

2.1 精液质量检查

公猪的精液品质是决定产仔数多少的主要因素。加强公猪的饲养管理, 建立合理的公猪生活、采精制度, 确保公猪精液品质。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自然交配相比,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精液的品质, 而且能降低场内公猪的饲养成本, 充分利用公猪优良基因, 选择优良公猪采精后进行镜检, 精子活力在0.7以上即给发情母猪进行人工输精。所有采精公猪必须在精液品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2.2 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的关键在于鉴定静立反射。具体做法是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 上下午各一次, 早上6点 (5:30喂料) , 下午3点查情;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1/3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每天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 直接赶入待配栏和后备猪栏, 查情的好坏是提高人工授精水平的关键。查情时的注意事项:

(1) 有部分母猪在断奶后1~3d内就开始出现静立反射, 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假发情”, 如果这样的猪配种就很难受胎。

(2) 确定合理的断奶时间, 上海农场某畜牧场采用25d断奶, 过早断奶的母猪排卵数少甚至不排卵, 因为子宫内环境未完全恢复, 此时断奶配种的母猪受胎率会下降。

(3) 断奶母猪转入空怀猪舍, 应根据体重、膘情、胎次合理分群, 本场每5头放一圈, 这对提高母猪7d内发情配种有一定的作用。

2.3 适时输精

进行母猪授精时, 新鲜精液和保存精液有一个时间的差别。新鲜精液因精子活力强, 死精率低, 故配种时母猪受胎率高;保存精液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精子活力逐渐变弱, 死精子数增多, 母猪受胎率偏低。该场采用现采现用方法,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受胎率。该场配种程序是:对于经产母猪 (断奶后4~7d) 上午发现静立反射的母猪, 下午应输精一次, 第二天上、下午再进行第二、三次输精;下午发现静立反射对于非生产的母猪, 第二天上、下午输精第一、二次, 第三天上午再进行第三次输精。对于非生产性母猪 (断奶后7d以上) , 发情即配, 无须间隔。

3 加强配种后母猪的管理, 减少胚胎死亡

3.1 采食量的把握

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饲料, 饲料变换不宜频繁, 根据膘情严格控制投喂量。该场妊娠母猪喂料量见表2。

3.2 妊娠诊断

在正常情况下, 配种后22d左右不在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 其表现为:贪睡, 食欲旺, 易上膘, 皮毛光, 性温顺, 行动稳, 等等。该场采用的是B超诊断。如果检查没有怀孕, 放在原栏不动。30d进行第二次检查。能有效的控制妊娠期无胎猪的比例。

3.3 返情检查

配后每天检查返情工作, 每天在早上配完种后、下午在配种前检查, 特别注意非正常返情猪只, 如25~30d返情的, 很有可能是早期流产造成的, 这些母猪返情后不能立即配种, 一是子宫环境没有恢复, 二是其阴道和产道抗病能力很差。再者, 刚流产的猪基本上不排卵, 这部分猪配种后, 受胎率不到30%。所以母猪不规则返情后不要立即配种, 而是要注射消炎针, 等下一个情期再配种, 这也是该场把首次测孕定在22d的原因之一 (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哪些猪是早期流产的) 。

3.4 其他注意事项

(1) 保胎30d后, 对偏肥偏瘦的母猪做出明显标志, 在猪栏前用“+”, “-”标志, “+”表示加料, “-”表示减料。以便饲养员知道加减料, 调整猪的膘情。

(2) 配种后3~28d, 严禁移动母猪。

(3) 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进产房之前, 要对母猪身体特别是乳房和外阴部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洗。

(4) 经产与头胎分开饲养, 对头胎母猪实行精细化饲养管理, 有利于猪场疾病控制, 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

(5) 在配种后一个月内免疫刺激较强的疫苗会影响到受胎率 (特别是口蹄疫和蓝耳苗普防时) , 所以每次在普防的时候会提前在饲料里加药, 把每月的药物保健与普防放在一起做, 同时在每次的保健中应加抗应激类药物如强力拜固舒500g/t, 加药到第三天时开始做普防。

4 哺乳期管理

实行早期断奶, 缩短哺乳期, 以缩短母猪繁殖周期, 但不要盲目地追求早期断奶来实现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增加, 要以保证仔猪断奶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 结合该场的实际生产水平来确定断奶日龄, 一般以21~28日龄断奶为宜, 该场在25日断奶, 因此, 在缩短分娩间隔, 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方面, 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首先要保证母猪生殖道迅速恢复正常, 在提高食欲的条件下合理供给日粮, 促使母猪在断奶时有较适宜的体膘。同时在断奶第一天控制日粮, 实行小群饲养, 也有的将母猪赶到公猪栏旁边, 以利刺激发情, 必要时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 把产仔少、泌乳性能差的母猪所产仔寄养给同期产仔的母猪, 采用提早断奶技术、促进母猪及早恢复发情、配种, 以增加年产窝数。对配种后21d再发情母猪占配种母猪的5%以上的, 应检查种公猪是否存在配种过度或精液品质不良等问题。

5 环境卫生

对规模化猪场来说环境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为母猪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对保胎、分娩、哺乳有重要作用。

5.1 温度

冬季注意保暖, 夏季注意降温, 防暑降温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妊娠前期和哺乳期, 主要是加强值班, 注重夜间的值班,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胚胎早期死亡和提高哺乳期采食量。对妊娠母猪适宜温度为18~24℃, 分娩母猪适宜温度喂20~25℃。

5.2 卫生

及时打扫猪圈, 定时出粪, 每天出粪两次, 防止氨气味过重,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保持限位栏干燥, 重点是调整好饮水器的角度, 对损坏、错位的及时更换修理。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进产房之前, 对母猪进行严格清洗, 待全身干燥后, 用3%敌百虫喷洒全身, 产房每天5次定时清粪。

6 人为因素

配种员是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互之间个体差异明显。技术水平高的配种员, 由于经验丰富, 鉴定母猪发情、输精等工作比技术水平低的做得好, 所以经手配的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均高。因此, 一个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 除与品种、公猪等有一定的关系外, 还与配种员有很大的关系。本所实习的猪场发情鉴定和配种都是由技术员来做, 无论从理论知识上, 还是责任心上都高于饲养员。配种员有对生产数据的分析能力, 可以对每一次妊娠鉴定后成绩不好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则主要是看繁殖卡, 找出无胎、返情的规律。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措施 第9篇

1 培育期做到前促后控

饲养后备母猪, 应为其饲喂符合育成期标准的日粮。当其体重达到约30kg时, 配合料应含有13MJ/kg的消化能, 粗蛋白16%, 赖氨酸0.8%, 钙0.75%, 磷0.65%。期间可使母猪自由进行采食, 无需控制饲喂量。当母猪的体重达到45kg时, 应将日粮中的钙、磷水平增高0.1%, 使母猪的骨骼得以良好发育, 强壮肢蹄。当母猪进入150日龄, 且体重在80kg左右时, 就要开始注意对母猪的生长情况进行一定的控制, 按照其实际的膘情, 将采食量控制在2.3~2.8kg, 此阶段应确保蛋白质的摄入, 但应注意能量的摄入量, 以降低母猪肢蹄疾病的发生机率。

2 适宜的初配年龄

刚刚进入性成熟期的母猪还不可立即开始繁殖工作, 母猪如果过早进行配种工作, 一方面会减少头胎产仔数量, 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仔猪质量, 对于后备母猪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也会有所影响, 期间还有可能出现难产现象, 进而影响到日后的产仔情况。对于7月龄的小母猪而言, 其卵巢重量通常在4g左右, 发情时平均排卵2.8个。而8.5月龄的母猪, 其卵巢重量在8g左右, 发情时平均排卵15.7个。因此, 当后备母猪配种过早时, 其头胎产仔量会相对较少。

母猪的初次配种应考虑到两个方面, 一是母猪的年龄, 二是母猪的体重, 尤其是体重方面, 对仔猪的成活率及仔猪的断奶重会起到直接的影响。

在不影响种用质量的前提下, 若要通过提早配种的方式来降低培育成本, 就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确保母猪能够快速达到标准体重, 进而开始配种工作。

对于本地的小母猪而言, 通常情况下可在6~7月龄, 体重在60~80kg时开始进行初配工作, 对于一些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杂种小母猪而言, 可在8~10月龄, 体重在100~120kg时进行配种工作, 母猪初配时, 其体重应达到成年体重的50%~60%。

3 发情母猪的适时配种

为实现母猪高产, 应确保精子与卵子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相遇并受精。

母猪的发情期通常会持续3d, 在刚刚发情时母猪的阴唇会较为红肿, 并在接下来的24h后会接受公猪的爬跨及交配行为。此时母猪虽然会开始排卵, 但数量较少, 在母猪接受交配后的30~36h内, 是排卵数量较多的阶段。其中公猪的精子会在母猪生殖道存活15~24h。

当采取一次配种的配种方式时, 应在母猪发情后的第32~36h内进行配种工作。当采取两次配种的配种方式时, 应在母猪接受交配后的24h后再进行第2次的配种工作。生产中以实行2次配种为宜, 可有效提高受胎率, 还可增加产仔数量。

当前集约化猪场饲养母猪的数量普遍较多, 往往采用群饲的饲养方式, 通常每栏饲养4~5头, 因此无法实时掌握母猪的发情及配种期。所以, 为避免出现母猪漏配现象, 可利用试情公猪, 在每日早晚进行试情工作, 一方面可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另一方面还可起到刺激母猪性欲、促进卵泡成熟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初配母猪而言, 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4 配种期要催情补饲

通常情况下小母猪在到达5月龄后就已经开始实行限饲, 所以在开始配种的15d前就应进行催情补饲, 将饲喂量提高40%~50%, 确保日喂3.8~4.0kg配合料。做好催情补饲工作能够有效增加母猪的排卵量, 提高产仔数量。

5 妊娠期要适度供给营养

母猪配种受胎后即进入妊娠期, 此时应将饲喂量降到催情补饲前的水平, 每日饲喂2.2kg即可, 对于受精卵着床有一定的帮助, 也可减少胚胎的死亡情况。在妊娠后的第84天, 如处于严冬季节, 可稍微增加饲喂量到2.5kg。日粮应确保含消化能12.1MJ/kg, 粗蛋白13%, 赖氨酸0.60%, 钙0.75%, 磷0.65%。从妊娠后的第84天开始, 日粮水平应达到含消化能12.5~13.0MJ/kg, 粗蛋白14%, 赖氨酸0.70%, 钙80%, 磷0.65%, 日喂量3.25~3.50kg。在临近分娩的2~3d前, 应适当减少饲喂量至1.8kg, 避免出现难产现象。

6 泌乳期要强化采食量

如何有效提高猪场母猪的年生产力 第10篇

母猪年生产力 (productivity per sow per year, PSY) 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PSY是衡量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衡量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如果PSY加1, 即每头母猪每年多提供1头断奶仔猪, 那么我们只需要做到每胎多生0.5头或每胎少死亡0.5头, 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对于一个1000头规模的猪场则意味着每年多断奶1000头仔猪, 可以少饲养50头母猪 (以每头母猪每胎产10头活仔猪计算) , 那么每头母猪每年的饲养成本约4000元, 共节省50×4000=200000元。以每头断奶仔猪300元计算, 1000头仔猪可盈利300×1000=300000。那么对于1000头规模的猪场而言, PSY提高1可以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就有50万元。

如何有效提高猪场PSY就成了当下各个猪场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 有效提高猪场PSY主要看以下生产指标:母猪年产胎次、母猪窝产活仔数及分娩舍仔猪成活率。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

1 母猪年产胎次

一般来说, 1头母猪以妊娠114天、哺乳21天、断奶至再发情7天计算, 正常母猪年产胎次为365÷142 (114+21+7) =2.57胎, 而返情1次的影响为365÷163 (142+21) =2.24胎, 那么以85%的分娩率计算, 平均年产胎次为2.57×85%+2.24×15%=2.52胎。对于一个1000头规模的猪场来说, 正常损失为 (2.57-2.52) 胎×1000头×10头/窝=500头仔猪, 以仔猪落地成本200元/头计算, 年损失为200×500=100000元。

由于母猪妊娠期114天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影响年产胎次的主要因素为哺乳期及非生产天数的长短。哺乳期的长短受断奶天数影响, 目前主要有21日龄断奶和28日龄断奶两种饲养模式, 对于现代化大型猪场来说, 通过环境的改善和科学的饲养管理, 仔猪21日龄断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非生产天数的长短成为了决定年产胎次的主要因素。一头母猪一年之中既没有妊娠也没有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 (Nonproductive Days, NPD) 。造成非生产天数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断奶至发情间隔长和返情空怀猪多。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营养、环境和发情鉴定等, 返情空怀猪多的原因主要是发情鉴定不准确、配种操作不规范和妊娠鉴定不及时等。

2 母猪窝产活仔数

影响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的因素较多, 主要包括遗传、营养、配种管理和疫病。遗传指的是相同品系和不同品系间的差异, 如美系和丹系的产活仔数就存在差异, 美系和美系间因选育效果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营养主要指的是母猪不同阶段的料量营养设定。配种管理包括公猪管理、精液管理、发情鉴定、配种技术和胚胎的三个死亡高峰期管理等。疫病主要指细小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感染。

提高产活仔数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基础。在品种和最优胎次结构的前提下, 首先需要做好的是配种环节, 从精液的稀释、分装、检查、运输, 到发情鉴定、适时配种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完成, 既需要操作熟练, 更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其次, 要细化配种后的母猪管理, 减少胚胎死亡,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3 分娩舍仔猪成活率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重心。母猪生的多, 但能否养好带活, 直接决定其能提供多少断奶仔猪。应加强产房员工的培训与选择, 经过统计发现, 哺乳期仔猪死亡率超过80%的根本原因是饲养人员管理不当造成的。应增加夜间护理, 减少压死、冻死、饿死和难产死等死亡几率。产房应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降低疫病发生率, 及时护理病弱仔猪, 仔猪健康管理需考虑仔猪生病时给母猪防疫。加强初生仔猪和弱仔的护理, 及时让仔猪吃上初乳, 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从5日龄开始及时给仔猪补料教槽, 做好三针保健。加强温度管理, 满足母猪和仔猪不同的温度需求。

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措施 第11篇

【关键词】母猪;产仔;提高产仔数;措施;

为了提高母猪养殖效益,尽快扩大种群,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需要提高母猪的产仔数,进而达到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营养、环境、饲养等方面归纳实施的一些综合调控方法,供同行参考。

1 保持母猪膘情,青年母猪配种前优饲

生料喂猪多产仔。据资料报道,生料喂猪比熟料喂猪平均窝产仔猪增加2.4头,提高产仔数30%;成活率提高12%;平均每头断奶体重增加2.5千克;日增重提高14%。母猪在配种前10天~20天,多喂1千克~2千克优质饲料,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2枚左右,从而在分娩时至少多产1头仔猪。用此法催情,在母猪配种之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此法对纯种母猪、年龄较轻的母猪、断奶后体质较差的母猪较适宜。

2 加强成年母猪配种前饲养

母猪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科学喂养原则是:太肥的母豬,少喂精料,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太瘦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多喂些精料和动物性饲料,促进母猪尽快康复。一般情况下,成年母猪在一个发情周期内大约排卵20枚左右,但是实际产子数多在10头左右,约有40%多的卵子在中途死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受精不及时和妊娠期营养失调所致的死亡外,卵子本身的缺陷,也是造成不能受精或合子死亡的重要因素。而母猪在配种前饲料是否全价,对排卵和卵子品质有直接关系。为增加母猪排卵数,提高卵子品质,在配种之前必须给予全价饲养,即全面满足母猪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为此,在饲粮中搭配优质的青饲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其发情排卵的关键。

3 找准母猪最佳配种时间

母猪一般18天~22天发情一次,持续时间为3天~5天,为此,必须注意观察母猪的发情状况,做到适时配种。但因品种、年龄、季节、气温等不同,在配种时间上也有所不同,较佳的配种时间为:土种猪在开始发情后的第二天;杂种母猪在发情后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的上午;外来的良种母猪在发情开始后的第3天~4天,待母猪的阴门红肿刚开始消、有丝状黏液流出(民间称吊线)、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时为较佳配种时间。从年龄看,引入猪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母猪发情期为3天~5天,排卵时间是在发情后的26小时~36小时,卵子在体内有授精能力的时间是8小时~10小时,精子通过子宫到达受精地点需要2小时~3小时,精子在母猪体内有授精能力的时间是10小时~20小时。因此,使有授精能力的精子和卵子如期相遇,适时配种就显得尤为重要。配种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母猪的产仔数,那么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是在出现发情征兆后24小时~36小时,也就是发情母猪允许公猪爬跨后10小时~26小时,此时交配受胎率最高。为了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在生产中,在母猪刚发情接受公猪爬跨时即配种,过8小时~10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最佳。一般一个发情期内交配二次即可,过多交配并不能增加产仔数。

4 抓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受精是母猪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全程平均在114天。母猪发情配种后,有90%以上的精卵结合,在这些结合的受精卵中20%以上在配种后1个月或产前死亡,配种后一个月死亡的占2/3。这说明,配种后1个月内的饲养管理好坏对产仔数影响最大。卵子质量差或者未适时配种卵子过于衰老,虽然勉强受精,但是胚胎发育不正常,造成死亡;母猪配种后9天~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注意保胎。尽量供给高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饲料,忌喂冰冻、变质的饲料,忌舍内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及母猪互相拥挤咬架等,这些都能通过神经刺激而干扰子宫血液循环,减少对胎儿的营养供应,增加胚胎死亡。整个孕期及哺乳期,皆应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能霉变。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仔猪增重。在配种后的一个月里用发霉变质或者有毒饲料喂猪,也会造成死亡;妊娠初期饲料能量水平过高,可引起胚胎死亡,因此,对于妊娠母猪最好单圈饲养,夏天搭遮阴棚,冬天扣保温棚,减少应激,防流保胎。

饲养上,适当增加青饲料和麸皮,使妊娠母猪料的粗纤维水平达8%~10%,防止便秘。这种饲料在妊娠前期每日每头饲喂1.3千克左右,妊娠后期每日每头饲喂2.5千克~3.0千克。具体情况应根据母猪体况、气候条件等灵活掌握。

5 选择优良种公猪

应选择性欲旺盛,精液多且质量好,体质结实,体型相差不多的种公猪进行交配。最好在母猪舍附近,防止其它公猪不安,交配时要保持环境安静。除对种猪做好常规免疫外,每年还应该做好乙脑等疫苗注射。每月使用1次亚硒酸维生素E注射液,能提高公猪精液活力和配种能力。

6 合理选留母猪

第一胎产仔少,第三、四及第五胎时产仔数最多,而后随着胎次增加,产仔数保持稳定或稍下降。乳头数目多的母猪一般产仔也多,所以选留母猪时,切记要选择多乳头的母猪。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产仔少和年老体衰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7 控制圈舍温度

实验证明,高温对母猪繁殖有不良影响,胚胎死亡和温度有很大关系,配后15天影响最大。如舍温高达35摄氏度时,产仔数为11.7头;如舍温控制在21摄氏度左右,产仔数可达12头。可见适宜的温度对增加产仔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7摄氏度~20摄氏度,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摄氏度~15摄氏度。为提高母猪产仔数,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使舍内温度不超过21摄氏度。

参考文献

[1]王冲,王艳,王连会.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几项技术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05)

[2]许芳.如何提高母猪的产仔数[J].北方牧业,2010(16)

[3]李章军.浅谈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繁殖率的技术措施[J].中国猪业,2009(02)

如何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 第12篇

1 做好母猪繁殖障碍防治

在养猪生产中, 以母猪发生流产, 早产, 死胎, 木乃伊胎, 弱仔, 畸形胎, 少仔和不发情, 屡配不孕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已经成为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即母猪繁殖障碍的综合症状。其病因非常复杂, 可分为传染性因素 (感染病原体) 和遗传, 营养, 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在传染性因素中有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等, 当前母猪繁殖性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 主要疾病有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病等等。在生产中有些繁殖障碍可能由多种病混合感染造成, 应该区别对待制定相应防控措施。非传染性因素中, 既有母猪遗传性疾病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疾病或营养失调, 管理不善等造成的子宫内膜炎, 难产, 肢蹄病, 应急类疾病, 断奶后不发情, 配种后不受胎等, 还有霉菌毒素中毒,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饲喂冰冻饲料, 机械性损伤, 妊娠期药物使用不当或药物中毒也都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对于各种传染性因素造成的母猪繁殖障碍, 相关猪场要因地制宜制定好免疫程序, 在配种前必须切实搞好免疫, 提高母猪免疫力, 再配合其他的一些综合防控措施, 减少死胎, 弱仔的发生。

对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应当加强管理, 包括选种, 饲料营养以及避免机械损伤, 妊娠期间药物使用得当。

2 创造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

2.1 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

养殖场布局要求达到防疫技术条件。

2.2 精选优良品种

生产实践证明, 地方良种和杂交 (土杂, 良杂) 猪具有产仔数多的遗传特性, 选留地方优良品种和杂交猪作种猪能增加产活仔猪数。

2.4勤消毒

加强消毒工作, 减少环境病原微生物侵入。

2.3良好的环境

温度适宜, 栏舍内干燥干净卫生, 冬暖夏凉, 避免高温应急, 通风良好。供给清洁卫生新鲜饮水。做好灭鼠, 灭蚊, 灭蝇工作。

3 科学饲养管理

3.1 基础日粮

提供母猪营养均衡的饲料, 科学饲喂, 按饲养标准配制饲料, 满足蛋白质, 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 饲喂新鲜饲料, 不得饲喂变质, 霉败, 冰冻和带毒性及刺激性饲料, 要看膘情投饲料, 保持健康体质。

3.2 提高公猪精子活力

公猪要适度运动, 保持健康体质, 旺盛的精力和性欲, 适度的配种强度, 才能保持优良的精液品质, 活力好, 受胎率高。

3.3 适时配种

母猪适时配种, 提高受胎率, 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 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 产仔数的关键和保证。

3.4 减少胚胎死亡

在母猪妊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母猪护理, 保持相对安静, 适当的温湿度, 防止拥挤和跌倒, 严禁鞭打。配种后头一个月, 要限量饲喂, 能量不能过高。

3.5 做好母猪分娩助产

在产仔前用一周做好接产各项准备工作:干净消毒的产床, 仔猪保温箱, 手术剪, 药棉, 消毒药水, 药品等。母猪产仔有人值班助产, 所产仔猪用毛巾擦干, 断脐, 剪牙, 断尾, 若发现假死仔猪及时救护, 难产及时处理。产仔完毕母猪注射催产素20~30 m L, 作用是促进胎衣等子宫内容物排出, 加快子宫复原, 促进排乳。还可以注射抗生素抗菌消炎, 为仔猪全活打下良好基础。

4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乳窝重

4.1 抓好乳食, 过好初生关

吃初乳, 提高抗病力。因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 每头仔猪特别适弱小仔猪人工辅助吃初乳, 出生后24 h内尤为重要。

4.2 固定乳头

母猪乳房, 靠前几对乳头乳汁多, 而仔猪又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惯, 根据这一特点, 应按照仔猪大小、强弱, 人为固定乳头。将体弱, 体重较小的仔猪放在靠前2对乳头吃乳, 强壮, 个体较大的仔猪放在靠后2对乳头吃乳, 连续人工辅助2~3 d就可固定下来, 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到初乳, 全活全健壮。

4.3 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由于皮下脂肪薄, 被毛稀, 体温调节能力差, 活动量差。保温是防止仔猪受冻腹泻和提交成活率的关键, 初生乳猪应该有一个小环境, 让其温度达到32~34℃, 然后每2~3 d降1℃, 直到舍温适宜。另仔猪出生1~3日龄活动能力差, 应加强护理, 要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4.4 防止病从口入

母猪乳房和会阴保持干净, 吃乳前用带消毒液的毛巾擦干净乳头再吃乳, 防止病从口入。

4.5 补充铁、硒

母乳是一种近乎完美的乳猪食物, 唯一不能满足乳猪需要量的是铁, 因此需要给予乳猪补铁, 否则会引起贫血, 腹泻, 2日龄, 7日龄各注射150~200 mg右旋糖铁既可。硒能对抗多种疾病, 是仔猪生长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防止脂类过氧化, 保护细胞膜, 仔猪缺硒会突然发病, 表现为白肌病, 心肌坏死, 因此还有要补硒元素。3-5日龄可用0.1%亚硒酸钠VE 1 m L, 60日龄再注射1 m L。

5 建立生产档案

养猪场的母猪应逐头建立档案保存, 记录系谱、发情配种、分娩时间、产活仔数、断奶窝重、药物使用、饲料等相关资料, 形成参照对比, 优化产能。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下一篇: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