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

2024-09-03

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精选12篇)

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 第1篇

一、基于学生情况的作业分层布置

小学语文布置作业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理解, 也是为了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已经学过的语文知识, 进而提升语文的综合技能。在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语文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来实现作业的分层布置。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进而做好作业的分层合理布置。

(一) 控制后进生的作业量, 加强基础知识的布置

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针对一些后进生的情况, 要在实际的作业布置中多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 尽可能地减少难度相对较大的作业量。在学习古诗过程中, 教师可要求后进生在背诵之前, 抄写所有的诗句, 然后再背诵古诗。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喜好, 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自己喜欢的古诗, 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另外,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 并有一定的耐心, 做好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

(二) 减少中优等生的作业量, 提升其语文学习技能

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拔尖学生, 教师针对这些优等生要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减少基础作业的布置, 适当地增加作业布置的技巧性和难度, 进而将优等生在简单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保证优等生能有充足的时间解决一些高智力的作业。就古诗学习而言, 教师需要让优等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背诵和准确默写, 并在原先所抄好的诗句上做好词义、诗文的理解, 以拓宽作业, 让学生对诗文中展现的景象图进行描绘, 并对诗意进行详细的描述。而中等生作业量布置的过程中, 要求中等生做好基础作业和技巧作业的合理练习即可, 如在古诗学习中, 既要要求中等生将诗句原文进行抄写, 又要要求中等生有着自由选择的空间, 正确合理地掌握诗文的中心思想, 并能达到默写的标准。

二、基于作业难度的作业分层布置

由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作业的难度, 做好作业的分层布置, 难易程度最好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跳一跳就会有果子吃”的感觉。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合理地把握作业的难度, 做好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于后进生而言, 就要将作业的难度降低, 保证后进生对基础语文知识完全掌握。比如教学小学语文《小珊迪》一课时, 教师可以要求后进生对一些生字新词以及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抄写, 保证后进生在抄写过程中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中等生而言, 就要尽可能的保证他们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让他们抄写一些生字新词, 还要让他们带着一定的感情去朗读课文, 同时教师要适当地减少其生字新词的抄写量。

对于优等生而言, 就要适当地将作业难度加大, 以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促进他们在较高知识平台上的发展。

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 要正确把握作业的难度, 充分发挥各个阶段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其学习目标, 实现学生分阶段的进步和成长。

三、有针对性的评价, 鼓励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评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 是对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 教师要做好分层次的评价, 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作业评价对于鼓励学生优质完成作业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会增强其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尊重学生的作业成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优等生作业评价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采取竞争评价的方法, 对优等生采取相对严厉的评价, 让优等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加快其写作业的速度, 并提高作业的质量, 纠正书写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对于中等生的评价而言, 就要采取鼓励和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并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对同类题型进行设计, 进而做好学生的加分鼓励, 实现其知识技能的提升;对于后进生的作业评价, 教师要采取系统性的加分模式, 将后进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分层布置, 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有效性。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布置的过程中, 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正确合理地把控作业的难度, 做好学生作业的合理分层评价, 进而保证小学语文作业有着合理的分层布置, 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贤.分层作业自主发展[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09) .

[2]徐媛华.关于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5) .

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 第2篇

一、课题背景: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应试教育又一次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又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深渊。做不完的作业,机械的重复来又重复去的数学题,使得多少孩子过早的戴上了近视眼镜,又使得多少孩子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最珍贵的青少年记忆。面对这一切我校老师也进行了深深的探索,到底怎样才能设计作业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我们学校开始展开了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并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在学校间互相交流、借鉴。

二、研究目标:

1、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注意跟中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紧密结合,努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以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的改革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2.以往的数学作业没能摆脱大锅饭的模式束缚,面向全体学生老师教学的是同一个内容,学生完成的是同一份作业,第二天来到所得到的也是同等水平的评价方式。所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的分层布置作业就要求突破过去形式单调、评价一致的简单原则,以灵活的、新颖有趣的、富有探索价值的开放式作业为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合理设计,目标明确,结构完整的作业形式。

3、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希望所有学生能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同时也使拖拉作业的现象彻底消失。此外,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变被动写作业为主动要求完成作业,并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周红梅

三、分层布置作业的研究内容

㈠、数学作业的类型

关于数学作业的设计,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对新知识简单的重复模仿和简单的记忆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看来,如果仅仅把做作业看成是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简单的重复是错误的,更应该引起我们为人师者注意的是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观点去思考去发现,并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盈利问题》后,可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自己根据手中钱的多少合理选择商品。这样就能为以后的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立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或设计空调室内机的外罩,并让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美;学习《概率》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摸球或者抛正方体的游戏,既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又能培养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㈡、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学生作业分为两类,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这两类作业均要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把课内作业按A、B两类设计和指导,课外作业布置分为必作题和选作题。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学困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的题目尽量能一题多解,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⑴基础知识

所谓的分层就是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但改革并非对传统全盘的否定,它更多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上的更新。对于传统我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合理取舍。首先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无论何时都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环节,而要很好的把握住基础知识,课本上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全体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把基础夯实了,砸劳了,然后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⑵拓展性知识

由于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较深,作业的布置局限性大,千人一面的作业内容让好孩子“吃不饱”,孬孩子又“吃不了”,一样的作业也很难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我们倡导的发展性的作业是面向一部分同学而言的,其主要目的是使得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㈢、分层布置作业的原则

⑴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位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而认真的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⑵课内外联系的原则。

我们数学书上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而言,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应用,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⑶层次性原则。

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的原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⑷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

我们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从而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与作业。四:课题研究对象

本校七至九年级的全体学生。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就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措施和方法,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有效的实施措施。

(2)文献法:通过查阅、分析、整理有关的文献,获取对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3)调查法:通过对学生的分层作业实施情况的调查,记录并收集资料,从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六、本课题研究过程

1、查找有关的资料(图书、报刊资料、相关的网络信息),了解国内外学生的作业方式,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创新措施。

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综合,制定本课题的具体实验研究方案;明确分工,以保证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3、实践研究的实施。

在2008年8月开始,确定学校的七至九年级为实践研究的年级。

(1)2008年10月使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人员落实到位,开始实施课题。

(2)2008年11月课题开题。为了使课题得以顺利的实施,我们要求每位参与者都事先做好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并在教师间相互交流,利用每周三业务学习时间集中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为课题实践阶段。为了使分层布置作业的有效开展,要对课题实施全程跟踪调查,及时纠正错误,确保课题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5)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组织教师间相互学习、借鉴,提炼相关策略,做好个案的收集。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1、通过实施了分层作业,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家长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往的时候看到作业就感到头痛,万不得已不愿去做,现在有了分层作业学生感觉对自己的作业有了明显的兴趣,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探索,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有了不同层次的作业,也避免了抄作业的现象。而且对于一部分差生而言,当学习有了一定进步以后,再来选择高层次的作业,学生自己本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2、作业自然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它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分层布置作业的研究和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落后生,课堂发言比以往更加积极,课堂作业更加认真。由于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都和以往有所不同,每个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会存在着不同,在进行相互交流的时候,学生感到了新鲜感和满足感。互相较量的氛围也在慢慢的蔓延。

3、对于家长而言,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作业的质量也在悄悄变化。对老师的认同度也在慢慢的提升。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在快乐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开家长交流会的时候,家长们之间互相交流着自己的经验之谈,互相评价着这种方法的好处,满意的表情在每个人的脸上洋溢。

八、课题研究反思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实践探讨 第3篇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作业合理分层布置

1.做好学困生的作业量控制,加强基础知识的布置。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些学困生,在实际的作业布置过程中,重点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尽可能将难度相对较大的作业量减少。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就要要求学困生在背诵之前,将所有的诗句以及诗意进行抄写,其次要求学困生对古诗进行背诵,在对学生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喜好,要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和默写,将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全面提高。教师在对学生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付出一定的耐心,做好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

2.减少学优生的作业量,提升语文技能。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拔尖学生,对于学优生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减少基础作业的布置,适当地增加作业布置的技巧性和难度,进而将学优生从简单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保证学优生有着充足的时间去做一些高智力的作业。就古诗学习而言,就要要求学优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背诵和准确默写,并在原先的抄写上做好词义和诗文的理解,拓宽作业,让学生对诗文中展现的景象图进行描绘,并对诗意进行详细的描述。中等生作业量布置的过程中,就要要求中等生做好基础作业和技巧作业的合理联系,在古诗学习中,既要要求中等生将诗句原文进行抄写,同时也要要求中等生有着自由选择的空间,正确合理的掌握诗文的中心思想,并达到默写的标准。

二、把握作业难度,分层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就要正确地把握作业的难度,做好作业的分层布置。

作业布置过程中,就要正确合理地把握作业的难度,做好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于学困生而言,就要将作业的难度降低,保证学困生对基础语文知识完全掌握。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小珊迪》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困生对一些生字新词以及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抄写,保證学困生抄写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等生而言,就要尽可能的保证中等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作业布置过程中,不仅仅要求中等生将一些生字新词进行抄写,同时也要要求学困生朗读课文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适当的减少生字新词的抄写量。对于学优生而言,要适当地将作业难度加大,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就要实现学优生在较高知识平台上的发展。在对《小珊迪》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学优生依据于课文的情节,对《我与小男孩比童年》作业进行布置,将学优生课文的写作技巧提升,并将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

三、评价有针对性,鼓励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评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更是对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更要做好分层次的评价,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

学优生作业评价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竞争评价的方法,对学优生采取相对严厉的评价,让学优生之间进行竞争,将写作业的速度加快,并提高作业的质量,纠正书写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对于中等生的评价而言,就要采取鼓励和批评相结合的方法,适当的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并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同类题型进行设计,进而做好学生的加分鼓励,实现知识技能的提升。对于学困生的作业评价,就要采取系统性的加分模式,将学困生学习的欲望不断激发。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布置,更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尊重,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加以关注,进而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李家畔小学

职高英语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探索 第4篇

笔者认为合理而有效的布置课后作业是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手段。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保证。

一、“低效作业”的成因探析

造成“低效作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从教师方面来看,有的教师从思想上没有重视课后作业布置,没有把课后作业看作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于是产生低效作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类型:

(1)随心所欲型,缺乏精心设计。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抓住课堂教学,课后作业随便一点没什么关系。想怎样布置就怎样布置,想布置什么就布置什么,甚至不布置课后作业;由于缺乏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机械重复型,缺乏思维参与。有的老师生怕上课讲的学生课后忘了,不是精心设计作业,而是把课堂上已讲过或者已做过的作业布置学生再做,甚至反复做几遍。这种繁重的、机械的、无效的作业,只会限制思维、遏制创造力,能力培养成空文。久而久之只会导致学生厌烦,并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变相体罚型,消磨学习热情。少数教师以罚抄或罚背的方式处罚学生。这种简单、粗暴又近似变相体罚的做法除了加重学生课业、心理负担外,还直接破坏甚至恶化了师生关系。结果是学生把作业视为负担,放弃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4)揠苗助长型,脱离学生实际。布置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和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布置的作业超出了学生的实际,就达不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认识的目的。而是在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2. 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学习是一个内化和外化互动的过程

许多学生的作业不是先内化于心,再外化于本,而是照搬照抄老师给出的答案,这样的作业,没有内化的投入,只有徒劳,谈何有效。其次,有些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导致“低效”作业。特别是一些“软性”的作业。像预习、复习,朗读等经常被忽略。而对一些“硬性”的书面作业,因为要检查,所以只好应付。第三、由于学生的差异,导致无法完成超出他们能力的课后作业。

3. 各门学科,各自为战,缺少协调,也是导致“低效作业”的原因之一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某些科目的作业多了,学生自然没时间完成另外学科的作业。自然没效率。

4. 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课后作业的“低效”现象

低层次的学生做其他层次学生的作业只好应付了事,而高层次的学生做其他层次学生的作业只是浪费时间。所以布置作业时要求与个性化相结合。可以考虑三不做:太难不做,太易不做,做后无新收获的不做。

二、英语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原则

1. 学习主体梯级分层原则

分层是实施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在高一上学期期中以后开始分层布置作业比较合适。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入学测试成绩和期中成绩,并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价,然后把学生高到低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各层次的人数分别按占班级人数的20%、60%、20%来划分。

比如,在高一上学期笔者对所任教的计算机11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参考学生为53人,满分100分,结果统计表明:80分以上的占班级总人数的18.9%,60-79分的占66.1%,59分以下的占15.1%,英语基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于是按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见下表:

A层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反应敏锐,接受能力也较强,大部分可以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B层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有的比较聪明但不够努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对头,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部分学生需要帮助才能完成。

C层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落后,基础知识较差,对英语学习不大感兴趣,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强,学习习惯有待改善,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智力活动消极,不善于思考,作业基本都需要帮助才能完成。

分层布置课后作业,就是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适合他们的课后作业。所谓类型,即指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承认学生智力发展的多元性。所谓层次,即指承认由于先天条件、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达成度参差不齐。所谓适合,即指要求老师实施顺应学生个体智力发展特性与学科学习达成度的作业布置。但每个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可以随时调整。

2. 作业梯级分层原则。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决定了作业的难易程度,分层布置课后作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课后作业的内容相同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不同。比如:给学生布置听同一段内容的听力作业,要求A层次的学生逐句写出所听的内容;B层次的学生听出大意即可;而C层次的学生如有困难,可以要求他们只听出部分意思,或部分句子,甚至一些单词即可。

第二、课后作业的内容不同,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相同。比如,同样听力作业,同样要求学生写出所给的听力内容,但给他们的内容不同,A层次的学生可以是听一段广播录音;B层次的学生是听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C层次的学生听写低于课本水平的内容。

第三、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对不同学生的要求都不同。比如要求A层次的学生听写一段VOA标准英语新闻;B层次的学生听懂一段VOA特别英语新闻;C层次的学生听课文录音写出文字。

根据作业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层次分别布置课后作业,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的完成自己的作业。

三、英语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实施

1. 有关语言基本技能课后作业的分层布置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也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所以课后作业必须包含这四种技能训练,下面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明课后作业的布置。

“听”的课后作业: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传统的英语课后作业听的作业基本上没有或很少的现象。分层布置“听”的课后作业要求A层次的学生主要增加课外听力,每天坚持至少听半小时英语节目,如VOA,空中英语教室等或从网络下载听力内容,随时把自己感兴趣的单词或表达记在小本上。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课后重听课本上的听力练习,或听写课文。对C层次的学生要求听单词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因为有课文文本,可以先看着课文听,然后不看课本听,逐渐培养听力语感。

比如,在教《英语2》基础模块的第5单元“It’s time to change”时,根据本单元内容,我给A层次的学生录制了VOA special English中的节目:health report:“U.N.Warns of Coming Risk to Africa From Bird Flu”,要求听录音,写出短文。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运用课本录音磁带,听写对话6。对C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可以看着课文听录音,并注意语音语调。

“说”的课后作业:

“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说英语的技能是需要操练的,一个班大约都有50名左右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操练的时间是及其有限的,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口头操练,很多家长反映在家里从来没听到孩子读英语。于是我对A层次的学生要求每课的课文都能熟读到能背诵或能复述,能进行角色表演。B层次的学生要求能流利的朗读,有可能的话背诵短篇即可,或背老师指定的段落。而C层次的学生要求熟读单词,并能跟着录音正确朗读课文,没有背诵内容。因为他们能读出来就很不错了,而不切实际的一味要求他们背诵,显然是无效之劳。如有可能可以只要求背诵重要句子。

“读”的课后作业:

我要求A层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读物,如《二十一世纪英语报(21st century)》(高中版),或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英文报刊杂志,或浏览英文网页。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熟读教材之外,推荐他们读《二十一世纪英语报(21st century)》,或相对容易一些的读物。对C层次的学生,暂时不做太多的课外阅读,主要推荐他们读一些简易的趣闻,一趣味性为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写”的课后作业:

“写”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写必须是在大量的听和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为此,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记下新单词和好的句子,经常复习。具体要求A层次的学生每周写三篇日记(至少50字以上)。B层次的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至少30字)。C层次的学生给他们汉译英练习,可以提示英语关键词。

2. 语言基础知识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语言基础知识也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其课后作业可以分为四类,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

第一类是基本题,是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识,是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做的。

第二类是基础题,主要是针对C层次的学生布置的。这种题目设计要浅显易懂,要有利于差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类是扩展题,这种题目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针对A层次的学生布置的,有利于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提倡学习先行者可以尝试。

第四类是补缺题,这种题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是特别为学科中知识点掌握不平衡的学生而准备的。

例如:在动词语态复习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除了课本上的练习外,我分别布置了如下课后作业:

C层次的学生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动词形式填空,目的是让C层次的学生能正确区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在头脑中形成语态的概念。

要求B层次的学生将句子改为被动语态,目的是让这一层次的学生能正确运用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

要求A层次的学生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将句子翻译成英语,目的是让A层次的学生能熟练的用两种语态正确表达。

四、几点思考

1. 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效果显然是明显的,通过有效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但不容易操作,同时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2. 分层布置作业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但怎样在职高阶段尽快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C层次的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差距,依然需要探讨。

摘要: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本文通过学生课后作业的“低效”现象并分析其成因,以英语学科为例分析说明怎样采用分层布置作业,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并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分层,课后作业,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预技术[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7.

[2]陈琳,王蔷,程晓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58.

[3]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8:23.

小班化数学作业分层布置 第5篇

一、分层布置作业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朱熹明确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人弃也”;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中要不断将即将达到的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桃子”。这些都是因材施教的依据。我们应该看到应试教育下传统的作业存在的问题,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使其形式多样化。数学作业采取分层布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和抵触情绪,轻松参与数学学习。

二、分组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分层的依据是由智力和知识基础共同决定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 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B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班上大部分学生);C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当然,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滚动式的,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过关检测成绩定期(一般两个月一次)调整,引入竞争机制。

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A组学生重在培养其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班级平均分。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应该及时辅导,补基础,耐心讲解,有时甚至要重复多遍;对于上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课和做作业,学习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鼓励其尝试听课、做作业,并对其成就给予奖励,使其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智力水平相对滞后的学生,鼓励其课前预习并勾画不懂的地方,上课注意听勾画部分,教师讲新课时开始要慢一些,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为A组学生创造取得成绩的情境,如适当减少作业的数量降低作业难度,降低评分标准等,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A组学生主要完成课本上的基础题,常考经典题型中的容易题。要求他们掌握解题通法。

(2)对B组学生着重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往C组方向努力,防止变成A组生,课堂上设计中等题让他们板演或者发言,多提供他们表现的机会,设计难度中等的作业让他们做,如简单的变式,指导他们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对C组学生着重培养创造能力,侧重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加深加宽,尽量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C组学生主要完成变式和练习册上的拓展提高部分。鼓励他们一题多解,通过总结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

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C组生不做,B组生和A组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C组生和B组生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便于C组生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收到学习的喜悦。同时鼓励A组生去思考和尝试做提高作业,B组生去尝试做超额作业。教师对其成功给予鼓励和表杨,使其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三、作业批改形式

小班化教学作业批改可以将传统批阅、学生自批、互批和面批相结合。对于分层作业,可以采取人性化的面批。

传统的作业批改只有“√”和“×”,最后写上个等级,冷冰冰的没有感情,没有沟通。其实,每一份作业都可以看成是学生思维劳动创作的作品,教师只有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鉴赏学生的作业,学生才有被珍视的感受,就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下一次的作业。批改时,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尊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体会学生跳动的心灵,领略学生多彩的精神世界。

1.对正确作业的人性化批改

对的打“√”,全队的写上A,字迹整洁令人赏心悦目的画上“(^_^)”,也可以借用网络用语写“赞一个”,有一些小瑕疵的写上A,有进步的加上“☆”,想法独特有创意的加上“☆☆”„„对教师来说是多动动笔,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份暖暖的鼓励和肯定。

2.对问题作业的人性化批改

出现错误打上一个小小的“×”,用“○”圈出出现问题的地方,“﹏﹏﹏﹏”划出出错的句子,“○~”圈出要去掉的部分,粗心大意导致出错画个“!”,运算不合理写个“?”。在分步计算时一步一步地批阅,若遇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沿着学生的思考方式去想,若单是计算出错的,可以写上“方法对,计算错”此类的提示语„„用一个个简单的符号与语言,对学生表达珍视和关注。

把数学作业本当成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从教的这一学期中,我坚持用作业本和学生交流,根据小组捆绑评价机制,全对的小组可以加一分,每次得A学生会很开心,据学生反应,这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加分,还有作业本上的笑脸。有时,学生在作业本上写“老师,这个题不会写”,“泪奔啊”,“老师,这题是我抄的”,等此类的话,有的甚至会写出一点思路,对答案的质疑;当然也有学生写“老师,这个题我想了一个晚自习,终于想出来了,我好聪明啊”,有次班上小涛同学在解答旁边写上“涛式思想,聪明绝顶”。看着他们稚嫩而真诚的文字,为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而高兴。

四、作业评价机制

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布置 家庭作业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以往单一的布置家庭作业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激发,而学生仅仅是机械性的根据例题做完作业。还有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在其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同样的内容,并期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却把学生间存在的个性差异进行了忽视。所以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学生积极的做作业,并使作业具备的作业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是至关重要的。

一、家庭作业分层布置原则

(一)内容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基础技能与基础知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相同的作业内容则会让不同的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难易程度。统一的作业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间具备强烈的矛盾,使学优生具备的优势不能充分的得到发挥,而学困生也不能很好的跟上节拍,则致使一些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从而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产生阻碍。所以,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坚持针对性原则,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而设计出内容不同的作业,使作业内容能够紧紧的与生活实际联系,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效的增强。

(二)选择自主性

就传统作业而言,学生并不具备选择权,但分层作业的基础则是对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承认,并充分的尊重学生意愿,使学生可以自由进行选择。尽管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过程中,已把学生进行分层,但在对选择作业的过程中,而不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哪类作业,否则的话则很容易会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行选择适宜自己的作业内容,而教师则能够适當的对其进行指导。

(三)作业精简性

很多教师往往在课堂结束前,便随意的把一些练习册内的习题留给学生,其作业量比较大。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怎样利用作业分层设计,使数学课堂教学所获得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分层作业的主要目的则是使学生不厌烦作业,因此在分量上需要精简。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学生存在的层次差异,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严格地对家庭作业数量进行控制。

(四)评价激励性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需要按照实际的解题情况,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学困生作业时,应该多以表扬为主,并较多地实施感情投资与关爱,从而使学困生能够充分的对基本技能与知识进行掌握,并让学生不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而评价学优生作业时,需要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攀登向更高的目标。

二、家庭作业分层布置的措施

发展性的教育思想认为,差异的本质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合理地对这种差异进行利用,分层布置作业,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在自己喜爱的作业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分层作业主要是把以往统一的作业转变成具备阶梯式的作业,即培优作业、辅差作业与提升作业。

第一,培优作业。拓展性习题,主要是在对新课标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前提下,对知识面的拓展与知识的加深等进行重视,主要把研究性作业当作核心。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更好地对基础数学知识进行掌握,还可以横向的与该知识点联系,从而使学生可以挑战自我,并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第二,辅差作业。基础性习题,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紧扣教材重点,并对双基训练进行重视,并重点地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使学困生可以顺利地完成作业,从而使学困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对学困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

第三,提升作业。提升性习题,既要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练习,还需要具备能力提升的训练,让中等学生能够在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进步,此设计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进行激发,并对其学习潜力进行挖掘,还需要把作业拓展内容不断的从所学知识延伸至生活。

例如,在对正方体与长方体进行教学后,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层次的不同,布置基础性习题、拓展性习题与提示性习题等,使学生按照自身的具体的学习情况自主的对作业进行选择。其主要的设计如下:第一,基础题为:小丽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漂亮的生日礼盒,已知该礼盒的长、宽与高分别为40cm、30cm与10cm。请问制作该礼盒时最少需要使用多少平方厘米材料?而如果忽略不计该礼盒的厚度,而礼盒容积为多少?第二,提升题为:使用厚度为2cm的木板制作长方体的箱体,该箱子的长、宽与高分别为66m、40cm与70cm.请问该箱子容积为多少?第三,拓展题为:一个底面积为24cm2的长方体纸箱,其底面周长为24cm,而表面积为110cm2,则该纸箱体积为多少?其基础题紧紧的围绕基础知识,而只要对长方体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进行了掌握,全部学生都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解决。而后面的两个问题虽然稍有难度,其需要学生熟练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并对各条件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充分的理解才可以进行解决。所以,教师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必须完成,而是根据自身水平自主地进行选择并完成。分层作业内容逐渐的提升,从基本转变成灵活,并充分地对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进行了调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根据作业对自身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调节与自我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布置,有助于学生根据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学习。但实施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应避免存在歧视学生的行为,无论学生学习成绩怎样,都需要在班级里树立人人平等的思维,不能由于分层布置作业而使学生产生骄傲或者是自卑的心理。在实施分层作业时,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说话艺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到平等的意义,只是作业不同而已,那只是学习需要。此外,分层作业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其需要教师更加的细致与有耐心,并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陈颖洁.优化作业设计增强作业实效——浅谈减轻数学学习中的作业负担的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2]姜小玲.激趣、设疑、拓展、求变——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初探[J].吉林教育,2010,(02).

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 第7篇

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衍生, 所以语文作业的布置和检查也应该做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 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 兼顾到学生的不同发展层次和不同兴趣特点,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有效的作业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作业究竟该怎样分层?很多教师已经在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并且做了很好的实践, 但是笔者从中发现有两种倾向性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当前语文作业分层布置中的倾向

第一种倾向分学生。有的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A、B、C三等, 其实就是好、中、差三种等级, 然后分别布置作业。这样分层是否合理, 对好、中、差三种学生进行排号入座, 会不会造成教师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忽视和歧视呢?也许有的学生会自卑地认为自己就是C等生, 只配做C等作业。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越来越消极, 可能也就永远停留在教师设定的C等生的行列里了。其实学生是有不断发展的可能的, 语文素养暂时落后的学生, 通过努力其学习成绩是可以提高的, 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再说, C等生也许也会做A、B等学生做的作业, 教师没有让他做, 怎知他不会呢?而A、B等生也许有些C等生的作业他们也不会。很显然, 这种分学生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它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等级观念, 有的会更自卑, 而有的会更骄傲, 他们的语文水平也不可能会有多大的提高。

第二种倾向分作业。也有教师给作业分层, 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我认为这也存在问题。必做的题, 是否有的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做必做的题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而对于选做的题, 我认为肯定存在一些有能力完成却不去完成的学生, 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 即使是有些语文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是有惰性的。所以这样做似乎也欠妥。

二、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策略

(1) 应该根据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比如生字词的抄写, 教师可以根据上一次默写情况布置。前一次默写全对的可不抄, 但是明天要求默写正确;前一次默写错2个以下 (包括两个) 的, 自己默一遍;前一次默写错的介于3个和5个之间 (包括3个和5个) 的可选择性抄2遍并默写一遍;错5个以上的全部抄2遍并默写一遍。其实很多抄写和背诵的有关知识积累性的作业都可以这样来分层布置。这样根据他们前一次默写或检测情况来分层布置作业, 既公平又合理, 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也会更好。

再比如作文, 教师可以根据批改的要求进行分层布置。比如我在作文课上布置了一篇这样的作文《谢谢你, 为我助跑》。每一篇作文我都认真进行了批改, 并且根据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写了修改意见。有的偏题了, 要求重写;有的主次不分;有的没有细腻的描写;有的结构不清晰;有的开头太繁杂;有的结尾草草了事, 等等。那么凡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作文, 我都让学生根据我的要求进行修改或者重写。个别写得不错的, 就可以不做这个作业了, 他们可以有更多自主的时间来做他们想做的事。

(2)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分层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水平的分界线不是很明显。我班里就有几个考试成绩在及格边缘徘徊的男学生, 他们有的很喜欢读名人自传、金庸小说, 有的喜欢读《读者》, 还有的小说写得不错。所以, 有的作业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布置, 尽量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他们的特点在语文作业中展现出来, 这样他们会更爱语文, 更爱做语文作业。

比如在布置书面表达类的作业时, 每周可以布置一篇随笔, 让他们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再比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时, 我确立了“我爱的季节”的主题, 并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根据你自己的特长, 用你自己喜欢选的方式 (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摄影、朗诵、手抄报等) , 来表达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这样一个有声有色的主题活动, 学生们自然是喜欢的, 这样的作业易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作业的乐趣, 产生成功的愉悦, 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特别在初三复习阶段,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各自的强项和弱项, 然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比如在阅读理解方面, 有的说明文读起来有困难, 有的议论文阅读不擅长, 有的散文阅读和理解存在问题, 还有的怕读古文。那么, 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制订相应的解决办法, 并进行作业分层。这样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做作业, 既节省了时间, 效果也一定更好。

对作业进行有效的分层布置后, 还要及时检查。作业不检查, 几乎等于没有布置。检查的方法也要根据不同的分层方法来选择, 有的可以由学生组长检查, 有的收上来教师统一检查, 有的由教师当面指导, 等等。

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布置 第8篇

任何学校、任何班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但他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因此, 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设计分层作业是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挑战和机遇, 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给学生们布置不同的作业可有效地避免应付了事及相互抄袭,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 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学生的分层

由于各个学生的基础条件、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 同一年龄的学生, 各方面都会有显著的差异, 形成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有必要的, 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速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需要,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 把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扎实, 接受能力强, 学习自觉, 成绩优秀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中等水平, 学习比较自觉的划为B层;将基础知识, 学习能力欠佳的, 接受能力不强, 成绩欠佳的学生划为C层。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而定。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学生都顾及到, 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作业的分层

“分层是为了无层”, 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 要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不仅要充分备教材, 而且更要备学生。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能围绕学生的兴趣。在作业上也要进行分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后, 同时完成不同的作业, 使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一方面, 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另一方面,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学生完成作业, 对老师来说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在我眼里, 对个别学生来说是无奈的, 并不是“懒”。一个班里, 总有优秀的学生, 对他们来说完成作业是一件极容易的事。但对经常拖欠老师作业的学生, 每天都有各学科订正不完的错, 做不完的作业。因为每一科老师都在催促他, 要求他补做, 就像一头被强行拖着走的牛, 没有自觉性, 哪有什么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如何在作业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使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负担?因此, 教师布置作业也要因人而异, 把作业分层。

笔者在设计作业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 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 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 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我们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我在布置作业时, 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放”中有“扶”, “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学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 在适当点拨之后, 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 或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 在遇到困难时, 我则适时予以指导, 既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 个性得到张扬, 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策略;而对于C层学生, 则多以“扶”为主, “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

四作业的分层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倡导发展性评价, 突出促进发展的功能,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合理、有效的评价会使优生有“劲头”, 中等生有“想头”, 后进生有“奔头”, 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 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在学生评价上, 我们也应分层。对每位学生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 以纵向比较为主, 横向比较做参考, 不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对自己有信心, 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 又有动力。

五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层作业, 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 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避免了传统的“一刀切, 一锅煮”的现象, 重视学生的个体、个性的自主发展。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作业,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切实达到生生学有所长、个个练有所得。

摘要: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查形式, 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分层布置作业。本文认为分层布置作业需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分层;作业的分层;作业的评价形式分层。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层,作业,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俊玲.小学英语作业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8)

分层布置作业应体现“因材施教” 第9篇

一、根据学情, 做好动态分组工作

对学生进行分组的目的, 并非是要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 不能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挫折和伤害, 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进行动态分组:A组, 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 知识接受能力不强, 学习成绩暂时落后, 占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B组, 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都一般, 成绩处在班级中间段, 是班级人数的二分之一;余下的是C组学生, 他们的各项能力都较强, 成绩在班中处于上游。教师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与大型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 若有学生自愿换组, 教师可作适当调整, 最后公布分组结果。这样的分组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或是阶段性测试后, 周期性再做调整。

二、精心备课, 研究考纲切准考点

“教师的高效率才能有学生的高效率”, 分层作业的布置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很高。我们初三的第一轮总复习, 依据的是市教育局教研室下发的《范式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 分为基本知识点复习、基础训练、中考真题和拓展提升四个板块内容, 覆盖知识面很广, 但不是对每个学生都适合。所以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注意选题层次化, 既要研究考纲考点要求, 又要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 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 确定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 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 精选教学案上的练习, 也要适当补充一些课外习题, 最后把这些习题分为三个层次:甲级, 是基本知识点的直接运用, 属于基础题, 重在夯实基础;乙级, 是2个或3个知识点的简单结合运用, 属于中档题, 重在方法提炼;丙级, 是综合或探索类型的提高练习, 属于中高档题, 重在能力提升。作业要求是:甲级题是全班必做题, 乙级题是A组学生选作B组学生必做题, 丙级题是B组学生选作C组学生必做题。分层作业要保证:学优生能吃饱, 中等生能吃好, 后进生也能吃到, 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抓好预习, 形成清晰知识网络

初三的第一轮总复习主要是复习旧知, 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而一堂课的时间有限,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每个知识点都复述一遍, 所以学生要搞清知识点关键在于“预复习”, 只有高效的预复习才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如何进行预复习, 教师的指导相当重要, 有效地指导能为学生节省宝贵的复习时间,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预复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以反比例函数为例, 我设置的预复习要求分为三级:

甲级,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完成“回忆知识点”。

1.函数表达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变量取值范围:________。

2.函数的图象名称:________。分布象限:________、________。

3.画草图说性质:________。

性质:________。

增减性:________。

k的几何意义:________。

对称性:________。

乙级, 以教学案为依据整理几种典型习题 (也可选自找题目) 。

1。比较大小类。解题方法及注意点:________。

2。求解析式类。解题方法及注意点:________。

3。看图说范围类。解题方法及注意点:________。

4。实际应用类。注意点:________。

丙级, 归纳作业中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注意点。

分层的原则是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预复习设计既给了各层次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机会, 又提升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更保护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促进提高, 分层作业分层评价

对A组学生能出色地完成甲级作业的就给“优”, 若还选做了乙级或丙级的习题就给优+;对B组学生要能零错误地完成甲级作业和认真完成乙级作业才考虑给“优”, 若还选作了丙级作业就给优+;对C组学生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鼓励他们出色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要互相比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比方法的质量, 比解题的速度, 以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促使他们不断前进。

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 第10篇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 都是统一题目, 好、中、差生一个样, 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 或好或差, 或对或错, 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 (特别是差生) 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 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 我校实施了“分层设计”学生作业, 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 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

一、分层布置作业的优势

我们知道: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主要功能有: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从这两种功能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 实质上是运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方式, 要求学生达到相同的目标。显然, 这是不现实的,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包括智力、经验、情感等方面的不同。当然, 更谈不上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了。对优生来说, 吃不饱, 无法充分激发其潜能。对差生而言, 又不堪重负, 疲于应命, 实在不行, 那就只好抄袭别人的作业, 以应付老师的检查。长此以往, 姑且不谈学习的效果如何, 单就对学生的成长来说, 已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分层布置作业, 实际上就是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上, 把作业的功能分层落实。本课题的研究符合新课改的需要, 在认同学生存在认知差异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做人的价值, 坚信学生是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魏书生曾说过:“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宏观的世界。”愉快的心境会使人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成功教育,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让他们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会使学困生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能够愉快学习, 最终成功。

二、分层布置作业所要达到的目标

分层布置作业的载体是作业, 要害是分层。按照我的理解, 这里的作业不仅包括课后作业, 而且也包括课堂练习, 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大作业”的概念。这里的分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分层, 具体的分层标准可以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也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基础, 我在对学生分层的过程中试图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二是对作业分层, 分层标准包括数学题型、难易程度, 我在分层时也是将难易程度贯穿在题型变化之中。三是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要求和评分尺度不同, 并及时反馈。在这个基础上, 针对不同学生, 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合各自情况的作业, 目的就是要凸现因材施教, 力争让“优等生”能够“吃饱、吃好”, 让“后进生”能够“系统消化”, 让暂时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克服“厌学”和“畏难”情绪, 培养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主动精神, 从而为长期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分层布置作业的实施措施

1. 学生差异和需要的分层。

根据学生数学成绩及平时的学习态度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类:A类是思维敏捷, 善于争辩, 能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 为“智慧大王”。B类是学习扎实, 能起带头作用的, 为“数学先锋”。C类是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涨, 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阳光”的, 为“未来之星”。这三类的划分, 教师不向学生公开, 而是为设计作业打好基础, 做到心中有数。

2. 课内练习分层。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存在差异, 所以在设计课堂练习时, 应做到内容上分层次, 要求上有差异。主要设计三类题目:一类题面向全体学生, 以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为主, 题量占本节课练习题的大部分。称为基础知识;二类题面向班里A、B类学生, 有一定的难度, 是学生们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灵活运用, 题量较少。称为拓展知识;三类题面向班里A学生, 难度在二类题之上有提高, 在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称为创新知识。

3. 课外作业弹性布置。

在课内练习分层的原则之上, 根据学生在认识与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来布置调整学生的作业, 三类题目学生可自选。“创新知识”部分是一块向学生开放的天地, 并不是“智慧大王”的专利, 三类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

4. 作业评价多元化。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 就是对三类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第一类判分适当放松, 对第三类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 对B、C两组学生可放松, 对A组学生可紧些。例如, 对C组, 做对基本作业, 就可以给满分;做对提高作业, 半倍加分, 做对超额作业, 一倍加分。对B组, 做对超额作业, 半倍加分。再如, 对B、C两组学生, 作业做错了, 可暂不打分, 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 再给他们判分。有时, C组订正后还不能全懂, 便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 练一次, 进一步, 再练一次, 再进一步, 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 他们通过反复作业, 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 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 学习成绩在提高。对A组学生的作业也采取分类评价。课堂作业, 让这组的学生比作业的速度, 比作业的准确性, 比作业的思维质量, 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 在A组学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 使他们永不满足。

5. 辅导分层。

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课堂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 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在教师个别辅导的同时, 设立结对子一帮一, 互帮互学。

根据学生特点分层布置作业 第11篇

一、分析学生水平,进行分层练习

在分层布置作业时,提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分析的结论,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区别教学,给所有的学生安排适宜自己水平的作业。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阶段正式步入初中阶段的起点,也是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时期。

例如,对于“有理数”第一节关于正数以及负数的学习时,笔者提前对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一个小调查,从学生的接受、理解、逻辑辩证、空间想象等几个方面进行小测试。得到的结果跟我的预想大致一样,学生水平呈现高、中、低三个层次。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高、低两个层次学生分别占少数。本节知识相对简单,除了基础极差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都不大。上课时为了照顾基础暂时落后的学生,我尽量详细的给大家讲解,并且重点部分讲完后会出示相应的练习题给学生做。让低层次的学生跟上学习的步伐,从基础开始学好。

初中数学是一个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科,也是一个能让学生进步迅速的课程。学生之间不可避免会有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考虑到这一情况,提前对学生进行分析,从而设计自己的教学。

二、及时调整层次,合理布置作业

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知识水平有可能变化。所以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要及时观察学生变化,采取滚动式教学,适时地根据学生的水平有层次地布置作业,让优生更优,让差生进步,实现所有学生的提升。

对于低层次已经达标的学生,相应地给他们布置中等层次的作业,让他们慢慢适应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对于大部分处于中等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应地接触开放性的拓展题是提升数学成绩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在前面的学习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很快,特别是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力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习题。对于理解水平好或者是水平提高快的学生布置难度系数相对大的题目,如“已知某种彩电的出厂价为每台1800元,各种管理费约为出厂价的12%,则商家的零售价为每台多少元,才能保证毛利润不低于16%?”

学生的水平是滚动性的,教师的教学也应该跟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鼓励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前进,合理安排作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初中数学作业的层次布置,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提高。

三、尊重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通常来讲,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层次性作业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基础好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而基础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教学的区别性,特别是作业布置上的区别性。

例如,对“点、线、面、体”的学习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设计作业时笔者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分层次布置作业。第一个部分是基础巩固练习,安排的是基础题目,难度系数低。如:圆台可以通过什么图形旋转得到?第一个部分相对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第二个部分是思维拓展的题目,中层次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能更上一层楼。如“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和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如果是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呢?”这部分的题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中等层次的学生虽然无法很轻松的解答此题,但是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数学思维活跃的学生而设计。本次学习通过三个部分的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巩固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抓住学生特点是布置作业的前提和依据。

设计层次作业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精确掌握及对学生的正确认识。精心挑选习题和层次布置作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也是实现高效数学教学的要求。有区别的设计作业,使所有学生都能从作业中获得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初级中学)

分层布置作业的益处 第12篇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地质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差别大,为多层立体生态环境。由于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县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其中县南部是有名的麻山极贫地区。全县共19所初中,县城2所,其他都分布在乡镇。乡镇中学的生源为本乡镇和少数临镇的学生。分析学生生源,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父母外出务工,学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甚至是独立在家生活;父母在当地务农或经营小生意,他们对子女虽有期望,但往往关心不够,极少花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单亲家庭子女数目逐年增加,这些孩子经过家庭离散的打击、父母家庭的重组,性格大多孤僻,缺乏存在感,进而对家庭失望,学习生活受影响,显得无心学习。分析长顺县近几年的中考英语成绩统计,可以看到优秀率、合格率不高而低分率偏高,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学生对英语科目的学习兴趣在大幅度地逐年递减。

二、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于人才的成功也非常重要。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因智力因素无法参与正常教学活动的孩子占千分之三,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因素型学困生,就教学成绩而言,优秀生和学困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以针对我县的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在以上所提及的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首先,建立互信关系。教师对学困生要采取一种尊重、接纳而又富有同感的态度,并予以支持与鼓励,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接纳。其次,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再次,强化自我认同,增强学生自信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直面自己的困惑和内心的冲突,协助学困生认同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进而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使其自我改进,不再依赖他人。

三、分层布置作业的实际操作

1. 在分层布置作业前做好全班思想动员工作。在做思想动员工作时要强调:尊重个体差异,不取笑他人。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先要承认学生有差异,有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周围人和事。所以教师要在班上公布全班学生的目标,让学生相互监督。同时强调学会尊重他人,不嘲笑别人的目标比自己的低。

2.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某次成绩作为参照,把学生按分数段分成几个小组,给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对小组在作业量、作业质量、听写的合格率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求升高或降低要求。)确定目标后,打印纸质版贴在墙上,让全班学生相互监督。

3. 分组情况。

4. 及时鼓励并晋级。实践一个学期下来,原来上课没有事做的学困生会去记单词,会开口读课文,会向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请教不懂的题目,他们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下大声地读单词,慢慢地过渡到读课文,班上随之就有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困生会慢慢找到自信,他们会在老师的鼓励下坚持学习英语。30以下分数段的学生通过努力,会跨入40分数段,而且部分学生主动要求晋级。特别是晋级的学生,会在老师的肯定、全班同学的认同、原同组成员的羡慕下获得自信,开始主动地学习英语。

四、对学生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

作业的上交是按小组负责制,小组长先对本组成员的作业在格式、书写、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第一次评价,对于不按要求完成作业的组员,将其作业返回本人让其重做后再上交老师。教师的第二次批改就轻松多了,学生的作业干净、整洁,教师只负责批阅作业质量情况,并及时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

五、课改推进中的感悟

上一篇:基础原理下一篇:氨氮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