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2024-06-09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精选12篇)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1篇

1 卓越医师培养目标与培养起点选择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是为提高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门人才。但好的医生必须首先是一个心理健康、有奉献精神和强烈事业责任心的人。

现阶段, 国内医务人员由于日常工作压力大, 已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据统计, 目前国内医生患忧郁症的几率为25%~30%, 为普通人群的4倍[2]。可见, 未来的卓越医师要胜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医疗工作, 首先自身就必须要具备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这需要从卓越医师培养起点上重视医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但近年来,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 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 约有7%左右的入学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3,4]。而目前, 国内医学院校的招生培养均以高考成绩为入学的唯一标准, 缺少心理测试环节, 所以无法将有心理问题的考生从起点上淘汰。

另外, 现今大学新生独生子女较多, 填报志愿的多为其父母意愿以及综合性大学医学专业志愿调剂生比例大等原因, 使部分医学生入学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大相径庭, 造成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厌烦情绪。由于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这就对医学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医学教育过程中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5]。再者, 卓越医师必须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 敢于尝百草以救病患, 为患者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这都需要医务人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美国的医学教育经验表明, 经过大学本科教育的学生思想相对比较成熟, 考虑问题较为全面, 他们在本科毕业后报考医学院校基本出于钟爱医学事业, 因此, 这些学生专业思想极为稳定, 乐于为自己选定的事业奉献一生[6]。另外, 美国各个医学院录取医学生时, 除考查学生成绩和教授推荐信外, 还特别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乐于助人的品格和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以及完成相关志愿服务和参与研究活动的情况等[7]。严格的选拔标准使得美国知名医学院每年仅有10%的申请者有机会面试, 10%~15%的面试者有机会被录取[8]。这些严格的入学选拔条件, 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医学生的基本素质, 也为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学人才的素质关系到全民健康, 因此, 卓越医师培养一定要重视医学生专业志向、个性品格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力争使每位受培养的卓越医师都能成为“安神定志,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大师。提高培养起点、严格选拔条件无疑是培养卓越医师的重要保障条件。

2 本科起点的卓越医师培养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未来的优秀医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基本技能, 能解决复杂的临床实际问题, 还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和科学知识, 拥有缜密的科学思维、终身学习的潜能、善于创新实践和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其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实施本科起点的医学教育, 不仅使学生能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得到充分训练, 成为具有睿智的思维、良好的素养及成熟的人格的医学生, 而且, 由于这些学生的本科专业丰富多样, 也使其就读的医学院校成了多学科交融和创新的集结地, 这对于他们拓展思路、开阔视野、相互学习、开发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9]。因此, 本科起点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培养知识广博、潜能多样、思维宽广的临床医学家和医学科学家的较佳模式。

本科起点的卓越医师培养还有助于充分挖掘现有的医学教育资源和调动单科型医学院校的教学积极性。在高校合并的压力之下, 未合并的单科型医学院校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同时大大促进了自身非医学学科的发展, 引进大量师资, 开设了许多非医学专业课程。这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单科型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但另一方面, 也加大了这些学校的负担, 影响了其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另外, 就这些新增课程的师资、实验条件及教学理念而言, 单科型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比较不具备任何优势, 这也从不同程度影响了单科型医学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截至2004年底, 我国医学院校数量为193所, 其中单科型医学院校有119所, 占医学院校总数的比例高达61.7%[10]。采用本科起点的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将使这些单科型医学院校可直接招收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这些学生在进入医学院校学习之前已在综合性大学系统地接受过高水平基础课程的学习, 这就可使单科型医学院校不必开设相应的基础课程和非医学专业相关课程,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医学院校的办学成本, 使其可将主要办学力量投入到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 从而加强其医学职业化教育的优势, 切实提高其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临床处理能力的教学水平。

同时, 学生在综合性大学学习, 能有效利用学校丰富的人文、社会与自然学科资源, 在探索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 接受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一些必要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可见, 采取从本科起点进行卓越医师培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医学教育中单科型医学院校专业教学水平高的优势, 又可依托综合性大学在多学科交叉和师资较强, 能广泛接触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知识, 有浓厚人文学科氛围的优势, 提高卓越医师培养的成才率。

鉴于医学院是集多种专业、学科于一体的医学教育机构, 从本科起点进行医学教育, 可避免单科型医学院校盲目进行院校合并导致的管理错位、隶属不清和专业发展理念不统一等种种问题, 造成其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发展中的迟缓[11,12,13,14]。

3 本科起点的卓越医师培养有助于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生存的基础, 而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趋势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之一, 日本教育家甚至强调“没有综合化, 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医学教育综合化改革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整体优化, 注重课程结构的系统性, 多学科的渗透性、交叉性。由于来自于本科起点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领悟力强, 目前美国多数医学院仅解剖、神经、组胚、病理等形态课安排了实验, 而生理学、药理学等许多基础课程则没有或安排极少量的实验, 通过减少重复的实验, 增加综合能力的培养时间[15]。

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医学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较大改革。国家教育部提出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目标, 即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 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改革教育计划培养人才的模式上, 主张把传统式的教育计划改革成综合型的教育计划, 稳定或减少理论授课时数, 增加实验实习特别是临床实习时数, 强化小组教学, 加强淘汰制, 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15]。但多数国内医学院校目前仍然采用大班讲授, 分组实验、实习的传统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与我国国情有关, 我国相似规模的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是美国院校的数倍, 学生过多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无法进行目前国际公认的边临床实习边教学的综合临床教学模式和运用PBL教学方法及小班授课[16,17]。

通过严格选拔优秀的综合性大学本科生进行卓越医师培养, 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培养数量, 同时选拔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和学习领悟能力, 为在临床教学中采纳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创造了必要条件。可以预见, 本科起点的卓越医师培养必将极大地推动着眼于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多潜能、创造性强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国内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 第2篇

为了培养一定数量的在农安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打造我校的名师团队,在总结“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为骨干教师特聘导师”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决定实施“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制订管理条例如下:

第一条 学员和导师的条件

1.学员条件 原则上为上一轮“特聘导师”的学员,同时兼顾农安县“双名工程”名校长、名师后备,农安县学科带头人,农安县骨干教师。(以下简称“学员”)。

2.导师条件 在市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知名学者和研究者。

第二条 聘请导师的步骤

“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登记表”

举行“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受聘仪式”。

第三条 培养周期

三年

第四条 学员和导师享受的待遇

1.学员待遇 学员可优先获得职称晋级、学历提高、外出考察、各类评优、优先获得学校提供的课题经费等机会。并提供学术假、海外课题研究、到大学、科研机构研修等机会。

2.导师待遇 每学期发放导师津贴。

第五条 培养目标

培养教学有特色、科研有特长、农安县内外有影响的农安县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后备、农安县拔尖人才和特级教师。

第六条 导师的指导任务

1.诊断学员专业发展方向、优势和不足,对学员的专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为学员创造机会并指导学员每学期完成一节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

3.指导学员三年内主持完成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

4.第一年结束时,在学员完成“个人专业发展阶段性报告”的基础上,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鉴定。

5.指导学员在培养周期内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6.指导学员在培养结束前出版专著一本。

7.完成“个人专业发展个案研究”(不少于4000字)和“个人教学特色总结”(不少于4000字)。

第七条 学员的任务

1.遵守师德规范,争做师德楷模;积极、主动、自觉完成工作任务。

2.在导师诊断的基础上,两周内完成“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不少于字)。

3.第一年完成一份“个人专业发展阶段性报告”,并递交导师鉴定。

4.每学期至少完成一节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每次展示课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教学课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恰当、三维目标适切、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环节详细、设计思想清晰等)、教学实录、教学软件、专家点评、教学反思等。

5.三年内至少主持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并按时完成该项课题。三年培养周期结束前上交该项课题的课题申请书、课题审批证明、课题开题论证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证明。 6.每年至少在市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并提交能够证明该论文发表的证明材料。

7.在三年培养周期内出版专著一本(或与导师合著)。

8.学员必须带教本校至少两位教师,指导带教对象的教学和科研,带教对象至少执教1节农安县级以上公开课、发表两篇论文、主持或参与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

第八条 具体措施

1.学校和导师团队为学员执教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课创造条件。

2.为学员出版专著提供机会和经费。

3.在审核学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一学期的学术假,学员必须在学术假内完成科研项目。在学术假内,学校提供适当的科研经费。

4.在审核学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一学期的学术休假,学员必须在学术休假期内完成科研项目。在学术期内,学员享受本学科教学满工作量加教研组长津贴的待遇。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3篇

[摘 要] 为适应当前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状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当前已有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围绕“中医健康理念”,培养传统型和中西结合型卓越中医师,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并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初步建立起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34-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出台,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与发展阶段。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1],并使他们能真正在工作岗位中担当起业务骨干的重任。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进行了卓越中医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建立卓越中医师培养体系。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谨供借鉴。

根据卓越中医师培养需求,长春中医药大学确立了顶层设计框架,即围绕“一个理念、二种类型、三个阶段、四个融合”建立这一培养体系,并已初见成效。

一 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指的是“中医健康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对于健康,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因此,以“不治已病治未病”为代表的中医健康理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这有助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构建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所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加重视中医健康理念,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加以创新,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卓越中医师培养始终。

二 二种类型

“二种类型”指的是按传统型中医师和中西结合型中医师二种类型来培养卓越中医师。二者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在符合全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情况下,前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模块基本相同,而后期分化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两个模块中。这样有利于使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医学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及个性化[2]。

(一)传统型中医师的培养

传统型中医师的培养重在“传统”,尤其是祖国传统医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但也适当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及西医基础类课程,采取院校教育与跟师学徒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指导教师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对疑难杂病的诊治能力,体会中医学理论如何在临床实际中正确运用,理解老师的行医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既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又将理论性与独到的实践性进行有机结合。经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传统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中医临床技能的培养,具备了系统、扎实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继承名师医技特长,具有中医临床诊疗疾病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中西结合型中医师的培养

中西结合型中医师的培养,除前期与传统型中医师培养趋同以外,另有两大特色,一是联合培养,即为实现校际间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体验校外学习经历,感受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地域特色,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校友好协商,本着互相信任,共同促进的原则,互派学生交流学习。二是开展双语教学,以选择试点、逐步铺开的方式,先从一部分课程入手,主要进行课堂讲授,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提高外语水平。这一类型中医师既具有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中西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级中医院、中医药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

(三)成绩考核

这两种类型中医师都进行综合性考核,用以评价其培养质量,包括课程成绩和毕业成绩。课程成绩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考核获得的成绩,其考核分为学校考核(必修课)和任课教师考核(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方式。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外,加强了平时的考核,平时考核根据学科特点,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注重能力的考核。学校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实践环节超过总课时40%的课程,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比例为3:7,其他必修课程这一比例为1:4。任课教师考核的成绩根据平时测验、提问、练习、课堂讨论、实验见习等综合评定,为五级制,即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毕业成绩通过如下几项获得:一是毕业实习前技能考核;二是毕业实习出科综合考核;三是毕业考试,三项考核成绩比例为1:2:7(其中,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比例为3:4)。

(四)学识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加强专业方向的灵活性,拓宽就业途径,长春中医药大学对这两种类型中医师的培养都设置了学识拓展的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在人文教育类任选课和素质教育类任选课中开设了多门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而在学科基础类任选课中,主要开设了三个模块的课程,一是提高学生基本应用技能的课程;二是深化学科基础、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交叉的课程;三是现代医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断面解剖学、医学实验动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在专业教育类任选课中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意向,也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除了上述专门为两种类型中医师培养而设的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在全校性任选课中任意选修课程。

三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即卓越中医师培养的“5+3+x”的模式,分别指的是5年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和各种毕业后继续教育三个阶段[3],这也就符合了最新出台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长春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此三阶段的卓越中医师培养进行了合理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一)院校教育

院校教育是当前培养卓越中医师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而且是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有效途径。长春中医药大学已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即前述的“一个理念、二种类型”的包括人才培养、成绩考核和学识拓展的院校教育工作。

(二)毕业后教育

经过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卓越中医师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立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有的附属医院和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条件,在以往各项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如下模式的卓越中医师培养工作。

1 住院医师的培训

长春中医药大学拥有多家附属医院和临床实习基地,是开展毕业后教育较为便利的资源和环境。学校与医院联合制定住院中医师培养方案,在医院中进行毕业后教育。以掌握各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以科室轮转为形式,以学科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将院校教育阶段与临床进行了更好的衔接。轮转过程中对中医经典的再学习仍是重点,同时加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还在轮转期间穿插有专项培训,例如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师承培训班、优秀人才培训班等,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毕业后教育结束后,采取医院间互换考核的方式考察教育效果,以保证考核的严格性和准确性。

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我校拥有22个硕士授权点,在毕业后教育阶段,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对在该阶段成绩优异的中医师推荐参加硕士培养的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对这一部分中医师的培养,严格按照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而进行,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掌握了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继续教育

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卓越中医师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4]。尽管中西医都有不同形式的毕业后教育,但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保持和发扬了中医药特色优势,适应医学行业特点,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中医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在于增强卓越中医师的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继续教育既面向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本校毕业生,也面向社会其他有志于提高医疗水平的中医师,以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医院为主要组织单位,在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学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为主,辅以数字化学习。培训后还有严格的考核,以确保学习质量。

四 四个融合

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是卓越中医师成长的基础,不容小觑。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的卓越中医师,在此阶段始终坚持“四个融合”的理念。即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5]。这“四个融合”并非凭空臆想的,而是建立在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资源基础之上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完善课程体系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保持学科的严谨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课程设置更加突出了基础的厚重性与知识的广博性,同时结合科研成果、现实案例等,适当增加教学深度,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另外,还利用选修课程群,形成基础与专业教育的辅助教学模块。

2 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改革方面重视引进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设立了专项资金,以课题立项的方式推进数字化课程建设,创建主干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到广泛的教学支撑系统中,推动教师由单纯的“面对面”教学逐渐向“混合式”教学过渡。同时,引导和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 强化实践能力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比重,以“床边教学”“实训教学”等形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另外,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课外教学计划内容的考核评价力度,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特长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如临床多站式考核(COSCE),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4 注重课外培养

把通识教育和课外培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建立科技文化活动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SRT”,组建学术型社团,举办各类讲座,创办名师论坛、企业论坛、校友论坛、研究生专题学术报告等,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还以实验中心、实训中心为载体,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其培养模式的完全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已有基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该培养模式,促进了卓越中医师培养质量的提高。但仍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才能使所培养的中医师真正做到卓越,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立民,叶耀辉,何春生.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5(31):695-696.

[2]黄政德,熊辉,李江山,等.多层次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5(32):14-16.

[3]高宝忠,翟双庆,郭建珍,等.中医师的院校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教育,2007,5(26):28-31.

[4]刘艳华,张守琳,田谧.中医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12):147-149.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4篇

关键词:地方医科院校,卓越医师,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这是促进国内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1年12月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中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要通过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并提出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一场围绕如何改革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大讨论也在全国上下拉开序幕。

地方性医科院校肩负着直接为基层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基层老百姓缺医少药的问题中起着中坚作用。地方性医科院校如何适应当前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实施“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每一位医学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地方性医科院校,必须在“卓越医师”的概念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上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1 坚定办学方向,立足办学定位,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

卫生部陈竺部长2011年12月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以2010年为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4.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3.9%,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一些正常业务工作不能得以开展,所配置的一些医疗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农村卫生队伍尤其薄弱。[2]作为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农村的地方性医科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确实担当起医学教育的重任,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能够安心基层、服务基层,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卓越医学人才。

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文件,对建立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3]。根据该《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地方性医科院校应实施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2010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文件,该文件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各地已累计培养免费全科医学人才1万多名,近年来有关省市还相继出台地方性免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至此,我国适应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已初见起色,地方性医科院校在当前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中起主要作用,卓有成效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势必推动我国基层社区和农村医药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故当前对于地方性医科院校来说,实施“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要坚定不移的立足本校办学定位,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厚实,临床实践能力强,专业思想稳定,能够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并且能够扎根基层工作的医学人才。

2 构建

“5+3”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性医科院校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

袁贵仁部长2011年12月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中讲话时强调,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医学教育人才结构,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战略部署和要求,着力构建、发展“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5+3”模式中,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内容。这也是医学教育结构优化、学制学位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许多医科高校已经在“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提前迈开步伐,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主要集中在部分部属重点高校推行,地方性医科院校尚未起步。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将会同卫生部大力推进以“5+3”为重点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紧密衔接,加快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的医学专门人才。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多年来的医学教育实践表明,“五年制”医学教育尚不能直接培养出成熟的医生,现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也规定,医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工作1年以上才能报考执业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方能有独立的处方权,而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医生还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锻炼。“5+3”的医学教育模式符合医学人才的成长培养规律,3年的规范化培训不仅很好的弥补了医学生临床实践锻炼的不足,若能在这期间考得执业医生资格证,并且通过相关学位考核,则3年的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就直接成为一名专业知识扎实、学历学位层次高、临床实践能力强,并且具备独立处方权的合格的全科医生。

通过在地方性医科院校实施“5+3”的医学教育模式,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的合理分工与协作,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 实施“5+3”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3.1 要注重“5+3”期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和医德教育问题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人才培养的要务。根据地方性医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在大力加强以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职业态度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长期不断地培育医学生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和献身精神,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基层医学职业精神。

当前各校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现今如何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体的共同努力。

3.2 要处理好3年的规范化培训和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对接问题

目前国家对“5+3”的培养模式只有弹性要求,并不强调一定要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才能考执业医师,因而政策上如何对接“3”和“5”存在空白。

另外,实施“5+3”模式后,后3年的规范化培训重点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原5年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1年临床实习教学如何改革,如何做。实施“5+3”模式后,后3年的相关培训教材及培训教学大纲等均亟待落实,3年期间学生的人事属性及相关待遇也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3 要处理好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

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一直是遏制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瓶颈,地方性医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更为严重,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师资队伍及基础教学设施满足5年本科教育最后1年的实习已是捉襟见肘,实施“5+3”模式后,其接收学生的承载能力将面临极大挑战,更不用说临床实习生、住院医师培训三个年级的培训学生以及医学进修生混在一起的管理及教学问题。故务必加大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特别是教育部与卫生部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出台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的政策机制,理顺医疗和临床教学、医院与医学院校等各方面的关系,构建科学的医院评价机制,切实强化医院的临床教学意识,实现医院医疗、科研和教学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2-06-24],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7.htm.

[2]陈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12-13(0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xx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xx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6篇

【摘要】目前课堂讲授多以经典和成熟知识体系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知识解决现有问题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因此改革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以读督学,以学促读的卓越计划培养新模式,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交叉,在“督”与“促”中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而且让学生具备创新及应用能力,为培养高质量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卓越计划 培养模式 以读督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5-01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在经典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目前课堂讲授仍以成熟知识体系为主,使学生缺少接触最新技术和理论的机会,有违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的。

目前,广泛关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然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相关领域知识和精髓[3]。但目前课堂讲授的知识以经典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难以做到全面,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培养,学习机制,仅从课程体系改革也很难做到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必须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础知识不扎实,创新和应用能力差的弊病,才能更好地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

1.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学生往往被经典理论和经典知识所禁锢,同时又缺少接触新理论和新知识的机会;由于缺乏相应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所学知识很难应用到实践。目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知识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从高中生到天之骄子,大学生带有迫切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愿望,但当学生一次次的发现现有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时,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慢慢转换为得过且过的思想,学习懒散,对学习失去兴趣。

(2)缺少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多数课程都增加了相应的实践环节;但目前的实践都是一些经典理论和经典知识验证的过程,缺乏与新技术的融合,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让学生产生应付了事的学习态度。

2.“以读督学”培养新模式

“以读督学”就是让学生学习目前最新的科技文献和最新科研成果,掌握最新成果是在哪些经典理论基础上的再创新,对比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差异,明确现有技术的弊端和新技术的优势。学生在“以读督学”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清晰认识到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反过来,目的明确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实现“以读促学”的目的。

2.1定期学习制

保证有效的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是“以读督学”的关键,可采用小组学习制和集中学习制。3-5人为小组,每组从新理论解决的问题、创新点、采用的理论、得到结果或结论,以及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详细总结。在集中学习过程中,每小组进行这五个方面的讲解,其他小组对其进行提问和探讨,达到每人都对新理论有清晰认识;通过交流,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思考能力的同时,新知识的相互传递和讲授,也弥补了个人学习时间有限和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2.2教师指导制

对本次各小组学习的内容进行汇总,针对其涉及到的知识和理论,及时分配给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教师。教师可对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明确新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不同方面对新理论和新知识进行再延伸,增强学生的理解,激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3.结论

通过“以读督学”的新培养模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仅让学生掌握新理论新知识,而且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激励学生针对性的对经典知识进行再学习;从而达到“以读督学”与“以学促读”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秉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4(11): 71-76.

[2]冯露,亢一澜,王志勇等.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4: 176-180.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7篇

按现行的教学模式, 中医研究生需要大约2年的时间用于临床各科室的实习轮转, 大多数中医医院的中医病房多数是中西医并用的诊疗模式, 导致诸多中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甚至不能独立处理临床疾病, 与卓越临床中医师相差更多。因此, 我校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从中医学本身的规律入手, 构建突出中医特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期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临床、考核和科研”四大关键维度为主体, 从临床教学、临床实践、传统文化、名师指导、学术氛围、教育资源等几个方面开展中医医师培养体系的完善及与“规陪”衔接, 优化中医临床医师培养模式衔接“规陪”过程中的培养体系, 从四个临床能力 (临床思辨诊疗能力、临床操作实践能力、临床科研创新能力、临床沟通表达能力) 的提升来优化中医医师培养模式。

二、培养思路

根据“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对比以往及其他院校中医医师培养模式, 通过对临床中医师培养阶段的科室设置、师资配备、临床学习、临床考核、专业指导、中医经典传承、科研能力等方面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度衔接, 以此来不断完善临床中的医师培养体系, 不断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

三、实施方案

(一) 从理念上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四大强化+两大落实

遵循“四大强化+两大落实”的原则开展:强化中医师的临床教学培养质量、强化中医思辨能力 (包括中医经典研读和名医医案教学) 、强化临床操作能力 (遵循“多临床, 反复临床”的培养模式) 、落实师承教育 (至少每周半天跟师门诊) 和落实临床考核 (日常考核、出科考核、阶段考核、结业综合考核)

(二) 从培养项目上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

中医医师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够面向临床的复合型中医高级人才, 通过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度衔接, 培养方案更加全面立体标准, 使得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更加标准, 更加具有导向性。

1.培训教师的选取。依据中医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 严格遴选符合教育法规、中医医师的培训条件以及拥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的教学医院。临床带教教师的选取必须符合相关条件的临床教师, 由科室主任牵头, 教学秘书统一进行管理。

2.培训项目的设置。通过带教医师考核、通科医师考核和专科医师考核对带教教师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

3.主要能力的培训。

(1) 临床综合能力———以强化临床能力为主, 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辨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均属此范畴, 在独立的病床管理、教学查房等相关事宜上严格遵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对科室小讲课内容选取上, 着重于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思路及目前研究的前缘之处, 需配备至少副高职称的医师教师做现场点评;多开设本科室疑难病症的讨论, 探讨中医对此类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及其优势所在。

(2) 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有熟练的中医中药应用思路, 掌握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常用方药, 注重古籍经典在临床中的运用;融会贯通西医知识, 中西理论, 双管齐下, 加深认知。

(3) 教学交流能力———“能沟通、会沟通”是一门艺术, 学会沟通是一门必修课。在临床培训过程中, 带教教师需加强在交流沟通解释方面的训练。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升华为教传相授, 在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同门共勉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能力的培养在阶段处可见。

(4) 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参与科研方法课程或讲座、参与科研工作等方式对中医师进行科研训练, 提高科研能力。使中医师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掌握一门外语, 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 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规划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在职学习的意志力等都需要培养。营造学习氛围, 举办以终身学习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 开设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专门课程等, 提倡医学专业知识教学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和技能的教育, 以提高临床中医师的终身学习能力。

(6) 专业专科能力———通过跟师学习, 临床实践培训等不断加强专业专科能力, 最终具备丰富的专科临床思维, 独立的专科工作能力, 能够独立处理本专业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对疑难病例有一定的掌握和自己的看法, 实现“一专多能”。

(三) 从培养时间上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

第一阶段为通科轮转临床实践, 时间12~24个月。在中医各专科轮转培训, 培养中医临床工作能力, 掌握相关的现代医学基本技能和了解相关辅助科室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其中应包括每周至少半天跟师学习以及4~6周的中药房实习。第二阶段为专科实习, 时间12~24个月。

(四) 从考核模式上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

临床培训考核———出科考核、阶段考核、结业综合考核等, 其中出科考核应包括日常过程考核和出科考核, 阶段考核包含中期阶段考、学年阶段考。考核的内容以临床操作技能为基础、中医专业特色为导向而设置。分阶段制定出考试时间、考试形式, 完善考核机制, 将中医医师培养中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 及时反馈学生的考核信息, 以考试促进培训。

摘要:中医院校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中医高校发展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其中提出的“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培养”的方案, 促使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 如何完善中医医师的培养体系, 高度对接“规陪”, 达到培养卓越中医师的临床要求, 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中医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卓越医师

参考文献

[1]王发渭, 杨明会, 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4, 25 (6) :429.

[2]黄学宽.中医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对策探析[J].教学研究论坛, 2012, 25 (7) :32.

[3]穆荣军.基于WEB的远程协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2, (2) :44-46.

[4]陈戏墨, 詹涵舒.医学网络式PBL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网络技术安全与应用, 2013, (7) :40-43.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8篇

1. 正常人体结构CT原始资料的获取

根据不同课时教学内容的需要, 选取一名健康志愿者对所涉及的部位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精细扫描, 扫描参数:像素0.301mm, 层厚0.625mm, 将扫描数据以DICOM3.0格式刻盘保存。

2. 疾病结构CT原始资料的获取

根据不同课时教学内容的需要, 选取相关疾病患者1例, 对病变部位进行CT扫描, 扫描参数同上, 数据同样刻盘保存。

3. 三维数字模型的重建

应用MIMICS10.0软件读取DICOM3.0格式的CT扫描数据, 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建立正常人体结构以及疾病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 将所有模型进行不同命名后保存在计算机内或移动硬盘上。

4. 教学过程的实施

采取小班教学, 地点选在PBL教学区, 首先在MIMICS10.0软件平台上读取所学课时内容的正常人体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 以立体的、全方位的、各角度、各层面任意切割以及各组织结构任意分割和组装的方式, 进行非常直观的解剖学学习, 在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后, 学生们可以利用电脑主机进行深入的解剖观测和解剖操作的学习。然后调出疾病结构模型, 学习不同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以及治疗。利用MIMICS10.0软件的复位功能在电脑内模拟骨折、脱位等疾病的复位方法, 并利用该软件的固定功能模拟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手术操作以及利用该软件的三维测量功能对不同结构进行测量以明确内固定器材的尺寸。

5. 学生模拟练习

教师对疾病的演示讲解结束后, 学生借助MIMICS10.0软件平台进行模拟操作练习, 进一步增强对手法复位以及手术操作的立体感, 为进行相关临床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进数字医学教学的优势

1. 将基础和临床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以前的教学往往是先学基础后学临床, 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 其基础课程主要是解剖学、X线、CT等放射诊断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 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往往是脱节的, 学生们在学习临床课程时, 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先期所学的那些解剖和放射学知识, 授课老师不得不再次用较多的时间对解剖和放射学知识进行复习, 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 整合是评估医学教育计划创新程度的一个关键标准。通过引进数字医学教学, 使解剖学、放射学以及临床诊断、治疗一脉相承、有机整合, 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循序渐进且全面的学习, 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 使教学更加客观和形象

以往的教学, 不论是解剖、放射学诊断还是临床操作多借助于二维平面图片, 这就需要学习者有充分的空间思维能力, 而对于没有任何临床经历的学生来说, 确实存在理解、思维上的困难, 学习效果较差。引入数字医学后, 从解剖、放射学诊断到临床手术操作都在三维空间下进行, 非常直观, 可以进行任意角度、任何平面的切割以及不同组织结构随意的分离和组装, 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组织器官的透明化来观察病灶内部结构, 非常客观和形象, 使学习者非常直观地进行学习, 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的重心应该在学, 如何使学生学起来轻松、学起来有兴趣才是教学的宗旨, 通过引进数字医学教学可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学的问题。

3. 极大的节约教学资源

以往的解剖学教学, 为提高教学效果, 尸体解剖教学非常重要。由于受到尸体标本来源的受限, 教学资源极其短缺。临床操作学习更是如此, 受目前医疗环境不好的影响, 没有任何操作培训的学生到临床后只能以参观者的角色进行学习, 对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极为不利。通过引进数字医学教学后, 一旦模型重建成功, 一套数字医学模型可以被复制, 而且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用担心被破坏, 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反复多次的操作练习, 从而极大地解决了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虽然只是模拟, 且只在电脑上操作, 但只要学生多进行模拟操作,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对组织结构、内固定物安放等有很深的形象认识, 一旦接触临床其上手很快。

数字医学涉及到人体每一个系统, 由于运动系统在三维重建上相对比较容易, 而且原始资料的获取相对比较简单, 使得数字医学在运动系统的应用较早而且较有成效。作为运动模块的教学老师, 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数字医学知识后, 应用数字医学知识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相信随着数字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积累, 数字医学在人体其他模块, 尤其是以外科为主的模块的教学中将发挥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世镇.数字人和数字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21

[2]马静、杨丽莎、梁志清.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

[3]唐雷.数字医学技术与精准外科手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1) :7~9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9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卓越医师,临床思维

2010年7月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启动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目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攻坚时期,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基础扎实、专业突出、临床思维能力强的卓越医师队伍。

一、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培养合格的卓越医师, 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临床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医学生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 这一转变主要通过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完成。在这其中,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住院医师临床上遇到的疾病大多处于最初阶段, 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 检查资料也不完整, 此时科学的临床思维尤显重要。临床思维是医师进行临床实践的心理基础, 其内容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逻辑和创造性思维, 直接影响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它是医师临床能力的核心, 决定着医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高低。因此临床思维的培养也是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是评价临床医学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新型医学模式、医患关系、卫生法规等背景因素的影响下, 临床带教老师难以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 医学教育的责任与义务被逐渐淡化, 临床教学技能、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实践教学资源日益紧张, 对高校医学教育质量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单凭传统的课堂和床边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卓越医师培养的需求, 而需要结合新医改政策, 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优化教学内容, 转变教学模式, 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以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要求的卓越医师人才日益为教育改革者所关注。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式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在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 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 虚拟现实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国内外已有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医学教育的实际运用, 如人体数字化解剖系统、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等。目前, 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应用主要以HPS和ECS高级综合模拟人为代表。该综合模拟人涵盖的临床病例包括循环、呼吸、神经、消化、代谢及泌尿生殖六大系统, 可演示这些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并模拟疾病的基本症状与体征, 支持临床常见相关检查与治疗, 真实再现各种临床环境。教师可通过多个层次, 分步引导学生, 以临床程序为主线, 把病例的病史、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等与疾病相关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原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示教和操作, 实现交互式情景化教学。这样, 更有利于医学生训练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整合、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 形成诊断、治疗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修正的临床思维思维能力, 还有利于培养卓越医师良好的操作技术、团队合作意识、职业素质等, 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国内3G、4G、Wi-Fi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通信资费下调以及各种智能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 使得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 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媒体产品和信息化产物, 是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医学教育领域也随即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特点的同时兼备了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 从而使得移动学习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运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在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医学生可以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病例讨论, 随时随地地查阅相关资料, 即时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在线讨论。从而实现了学习空间、时间、学习方式的全方位突破。医学生可以完全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下都能发生学习, 借助于移动终端有效获取学习内容, 并实现即时的双向交流。

2.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学习。移动学习以其独有学习的碎片性的特点, 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知识的便利, 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包含了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逻辑等多种思维能力, 其培养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知识体系的复杂性、抽象性和长期性, 是传统学习模式难以兼顾到的。很多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在知识的碎片化学习中完成, 如病人的病史采集、临床检验资料的核实与分析、病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等, 而移动学习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 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 正如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知识碎片, 经过每天一片、一点的摄入和积累, 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拼图一样。

3.移动学习满足了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的交互性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医患之间信息及时的双向流通, 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流沟通能力,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发展学习者的个性, 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三)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

远程医疗是指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 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 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诊疗等相关服务的过程。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传感器设备、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网络医院的远程医疗变成了现实。远程手术观摩示教、远程协同诊断、实时动态查房、远程手术操作过程均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可实现场景真实同步再现, 医学专家和医学生在医学实践共同体中协作互动学习, 并对医学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回放, 从而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提供珍贵的实践学习过程, 远程医疗技术可以帮助医学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 有效地共享临床典型病例、疑难病例以及优质的医疗教学资源, 弥补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匀、医学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等缺点, 提高整体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水平, 并有利于缓解目前临床教学资源紧张, 克服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

(四) 电子病历技术的应用

电子病历 (EMR) 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据2010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中定义为: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电子病历是用电子设备 (计算机、健康卡等) 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医疗记录, 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工作记录。与传统病历相比, 电子病历具有主动性、完整和正确、知识关联、及时获取等特征, 使得其技术运用到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医学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电子病历相当于患者的健康情况数据库, 使医学生能够及时调阅以往病史、本院就诊病史与外院就诊病史等的相关信息, 使医学生能更好地全面掌握其病史, 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横向与纵向性的研究, 从而全面、清晰地掌握患者病史的特点和发病过程。

2.有利于医学生拓展相关知识面, 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自主性训练:由于电子病历的完整和正确性的特点, 使得医学生在查阅电子病历时, 能全面接触患者各种临床相关资料信息, 包括各种医学影像学的报告、图像、病理切片结果、图像, 临床检验的结果、药物适应证与禁忌症等, 要充分理解这些临床信息, 就必然使得医学生加强自身学习、查阅相关资料, 并获取相关知识, 通过实践完成对各种临床资料的采集、分析、判断等训练, 从而使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自我更新和强化。

3.有利于医学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电子病历由于其格式化的特点, 医学生可以运用复制、粘贴等功能, 大大减少了纸质版病历书写规范中许多重复的过程, 将医生从繁重的病历书写中解决出来, 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观察病情和实践临床操作中;而且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还可以方便地存贮、检索和浏览病历, 复制也很方便, 可以方便、迅速、正确地开展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 极大地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 保证了卓越医师的培养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对医学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应用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如何结合两者自身的特点, 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医学教育,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为卓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服务, 对提高卓越医师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也是值得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 2011, 10 (8) :91-93.

[2]王文军, 李冰, 安川林等.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 22 (3) :230-232.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10篇

1 科学素养与医学免疫专业教育的整合

科学素养指人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2]。一方面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特点在于在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和个体差异性,要求医务工作者对理论基础具有全面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医学技术及理论知识也在不断革新,这些都需要医疗工作者具有全面的科学素养去适应这些变化。

近年来医学免疫学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新的理论与观点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与各学科交叉及渗透的一门前沿科学。一方面医学免疫学理论性很强,知识点繁杂抽象,内容之间又相互交叉联系。培养学生如何将看似杂乱而无联系的现象,通过抽茧剥丝的过程,使其深入理解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就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通过列举免疫学现象是如何发现、如何验证等来转变学生“一根筋”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医学观,多视角、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医学生将来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工作的诊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医学免疫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课巩固课堂教学中的概念,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例如在实验课中通过血型检测实验,观察将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起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培养学生如何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实验操作中,可以设置一些“障碍”,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考察学生是否能实事求是地对结果进行分析,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免疫学专业教育的整合

人文素养也就是人文精神,其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3]。在当下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甚少关注,甚至被边缘化。人文素质的缺失将导致在未来工作中医生与病人的距离越来越远,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过度使用及过度治疗; 急功近利及缺少奉献精神等。医学的非人性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健全的医学[4]。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等系列过程,加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同时引导学生对当前的医学现象及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例如器官移植的困境及艰难,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传染病还会如此猖獗等?让学生感知到作为一名医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及同情心,尊重身边的任何生物才能与之和谐相处。在免疫学领域有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科学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他们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到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为个人创造财富,而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大无畏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夫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 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 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的道德观。

3 考核评价方式整合

改革考核方式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本院打破“一站式”终结考评模式,将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中。

3. 1 理论课考核

将医学免疫学教学方式分为模块式,在每个模块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阶段性测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或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的研究进展,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对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同时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充分应用。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医学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

3. 2 实验课考核

在实验课上将学生分为2 ~ 3 人一组,完成实验后将结果呈报给老师,老师对实验结果当场进行评价及给分。这种考核方式可避免学生在实验课上的懒惰性和依赖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习与人共事,训练他们为自己与团队的学习成效负责。此外将一些细小事情也列入考核中,例如打扫卫生情况及物品排放情况,这样可促使学生养成细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4 小结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卓越医师”,本院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为培养合格的医学卫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静,杨丽莎,梁志清.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43-244,252.

[2]邢金龙,张静.重视与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J].中国高等研究,2007(10):86-87.

[3]林坚,黄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2011,6(增刊):61-65.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11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 专业人才 职业培养

“卓越计划”是我国在2010年6月启动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型人才,丰富我国人才资源。在符合学校自身教学特色及特长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教育培养方式,并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努力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坚持多层次多方面立体的培养模式,还要坚持付诸于实践,与企业进行互相合作,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1.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基本思想

“卓越计划”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新模式,在加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对知识实践应用的技能。而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往往偏向于注重实践,经常会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基础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卓越计划”便起到了补偏盖全的良好的完善作用,并且对实践的部分也给予了更高的重视程度。

1.1卓越计划实施的目的

“卓越计划”是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模式,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使技术人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备能够独立自主的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创新,最终成为国家的高级技术工程师。

1.2卓越计划的培养理念

“卓越计划”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培养方式,它是以实践、创新和技术设计为核心,再结合学校不同职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优势,营造积极的培养环境,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能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因为只有在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地发挥实践的功效。还要在培养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还要引导学生们对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的良好的养成。一个优秀的职业工程师是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严谨的职业道德的,因此要提高法律意识,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在职业与法律的规章制度下完成工作。另外,培养专业的职业技术型人才也需提升个人的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性的,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学习实践。因此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需要教师队伍的大力配合。教师们要培养学生们勇于探索、发现、创新的热情,营造轻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拥有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能够探究发现的问题并勇于解决。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实践,可以选择与企业联合定向培养的方式。不让理论与实践脱轨,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 卓越计划的培养人才模式

要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大工程观”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专业标准,在学校领导小组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订“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挑选资质合格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到岗位上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们会对行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学生可以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增长才干,对日后的工作选择有着良好的作用,实习中企业还可以对适合的学生进行签约,聘用人才,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

3. 建立卓越计划培养体系

3.1施行分层教育培养模式

由于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与个人素质不同,因此可以选择从不同层次来更好地进行培养教育。例如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有的学生偏向于设计图纸,而不熟悉现场实际的环境和注意事项等,就可以采用增大实践比例而减少理论的强化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职业技巧的掌握上是均衡地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则继续强化基础,不过也不能够荒废对实践的运用。两者均能够很好掌握的学生则強化创新方面,综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

3.2实践不能脱离于实际

许多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实践培养都是在校园内或者是实验室内进行,这就使实践脱离了实际。开放性实验能够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方面,选择有需求的企业对学生一同进行培养也是可取的,在实践过程中能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并且可以让学生们建成队伍,来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更加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豪感,在解决过程中还能够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一举多得。甚至可以选择令学生们的毕业设计成为解决企业问题的形式,做出报告,真正地使实现站在实际的肩膀上。

3.3实现职业技术工程化

围绕工程任务来教学,将工程任务细化到每门课程甚至每个章节,将章节通过工程任务串联起来,创造一种与“企业生产”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在实践“工程任务课程化”的进程中,借助工程来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在企业学习阶段,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实现完全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训练,突出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结合,大大缩短学生从学校学习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渡期。

4.结语

“卓越计划”是国家逐步走向新型教育模式的转折,由于没有过经验,对此种教育培养模式仍是在一步一步地探索中进行。在教学上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水平,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付诸于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专业高素质型人才的目的,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马寅秋,苏晓云.地方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石油教育(双月刊),2011年五月.

[2]王乐鹏,李春丽,潘华.“卓越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商贸工业(Mor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11年第18期.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第12篇

卓越医师的培养重点强调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撮而就, 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是最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有力前提和基本保障。在基础医学中的形态学实验课给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 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形态学实验各学科分离, 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而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下面着重从教学现状及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实施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的现状

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免疫学实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寄生虫实验及遗传学实验等等。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点交叉和融合性较强, 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各学科却各自独立, 学科之间内容缺乏必要的联系,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仅以本学科内容为中心, 缺乏正常与异常、病因与病变、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纵向联系, 与临床实际疾病的分析和治疗相差较远, 很难做到对医学基础知识的融合贯通, 更谈不上以“疾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不适应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下形态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

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师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根本目标。面对患者, 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是一名高水平医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无论是正确的诊断还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都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而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限制了这些能力的提高,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各个学科的独立存在, 限制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开发;②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削弱了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 非常有必要设置综合性形态学实验, 通过实验过程中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贯通,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弥补传统基础教学的弱点, 为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打下基础。

三、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特点

所谓综合性实验, 是以临床疾病为实验的主轴, 围绕疾病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阐述, 以求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提高同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对于大叶性肺炎, 传统的讲解主要是对其病理变化的讲解, 而在综合性实验中, 将结合肺脏的解剖学特点、组织学特点、生理功能、致病微生物特点、病理变化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临床表现等, 进行综合讲述, 从而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有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解。以疾病为主线, 系统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联系,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验证和记忆, 而是从分析疾病的发展及转归出发, 为进入医生的临床疾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四、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实施

1.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以临床常见疾病为主轴, 从正常到异常, 从微观到宏观, 从表像到本质, 从病因到病变, 从病变到临床表现等多层次、多角度对疾病进行全面阐释。在备课过程中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 分别从各个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供实验素材, 然后由汇总、整合实验素材, 形成完整全面的实验教程。

2.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时间选择:开设时间选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 开展综合性实验难度很大, 而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 是与临床课程相衔接的一个重要阶段, 多数基础课程已经结束或正在学习中, 经过了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医学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为学生大学三年级开始的临床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正确的时间点的选取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的选择:综合性实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较强的思维能力, 率先在卓越班实施综合性实验, 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积累经验。卓越班的成立集合了各班的优秀学生, 这些学生“学而有余”, “余”指时间宽裕, 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综合性实验的设置最大限度地给这些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和机遇, 为培养其整体观、全面观、融合贯通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五、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1.学科的整合:形态学实验学科多、交叉性强, 但实际授课过程中却存在实验分散、各个学科各自为政的局面。现行体制下大多数高校把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 有几个教研室就跟着几个实验室, 各个学科只管教授本专业相关内容, 与其他学科很少交流, 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实验内容重复授课的现象, 既使掌握知识扎实的学生失去了实验兴趣, 也增加了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综合性形态学实验进行中需要各学科相互合作, 知识共享, 或培养一批可以专门讲授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科室, 为实验的进行做好铺垫。

2.实验室: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规模小, 工作环境差, 实验设备缺乏, 实验仪器陈旧, 根本无法满足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实验室的配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大经费投入, 资源共享, 更新设备和材料以及新的数码设备的提供等等, 建立匹配的实验设施, 以满足多学科内容交叉的需要。

3.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在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很熟悉, 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却不多。虽然综合性实验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有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 但是具体授课过程中往往以某个学科的教师为主。另外, 现在高校中许多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除了缺乏授课经验, 还缺乏实证与案例, 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 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授课教师必须创造机会, 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广泛的知识, 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良好的课程气氛掌控能力。从年轻教师开始培养专职的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授课教师, 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策略。

4.保障措施: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水平是保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质量的关键。目前, 部分授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弱, 这对于提高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建立实验教学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 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去, 从而保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加强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综合性实验技能培训, 积极提供进修、参观交流等学习机会, 从而促进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达到培养“卓越医师”的目标。

六、展望

卓越医师教育是精英教育, 卓越医师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求, 同时也是学院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国内办学地位的需求。我们要以卓越医师培养为契机,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多更完善地开展综合性形态学实验, 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摘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在“卓越医师”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如何将与疾病相关的各形态学科知识相融合, 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本文针对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开展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探索建立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 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等。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形态学,卓越医师

参考文献

[1]马静, 杨丽莎, 梁志清.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 :242-244.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下一篇:月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