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2024-09-21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精选11篇)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宋代教育思想,陆游,兴学设教,为学之道,科举考试

陆游 (1125~1209年) , 越州山阴人 (今浙江绍兴) , 字务观, 早年号热瞒, 中年后自号放翁, 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少年时即受家庭的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抗金, 投身军旅生活, 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诗歌很多, 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 反映人民疾苦, 风格雄浑豪放, 有“小李白”之称;抒写日常生活, 也多清新之作。其诗词大多反映了爱国的激情, 要求和盼望收复实地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学术界对陆游思想的研究大都落在其诗歌的内容、写作风格、文学家和诗人的角色地位, 尤其是诗文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而往往忽略其价值不菲的教育思想。笔者不揣浅陋, 就手头的相关文献, 对陆游的教育思想作一阐论。不当或挂一漏万之处肯定不少, 专此以求正于方家。

一、兴学设教, 注重教育的作用

(一) 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陆游主张地方统治者应加强兴学设教, 培养人才。他在《绍兴府修学记》中说“八卦有画, 三坟有书, 经之原也;典教有官, 养老有庠, 学之始也”, 历代都是这样。但是自周季以来, “世道衰微”, 于是“士散而无统”, 学校不兴。而后宋朝“诞受天命, 崇经立学, 以为治本”, 但是“今畿内之郡, 皆仅有一学, 较于周不及百之二, 而又不治”, 因此“为之牧首者, 得无任是责耶”?[1]他其实提出了“学校的兴衰与统治者有着极大关系”的观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既为一定社会政治所制约, 而政治则是社会利益及权利意志的反映, 并表现为管理机构的设立、权利分配或意识、价值导向, 其中统治者因其所处权利核心地位而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更为显著。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状况、水平及程度自然会受统治阶层、集团的认识或个人喜好而发生变化。同样, 在急需适用人才的现今社会, 我们国家更应该加大对立国之根本的教育的投入, 一方面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另一方面使整个国民的素质得到本质性提高, 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国际竞争力。可见, 陆游思想中已经有了对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本质的朴素认识。

(二) 关心小学教育

陆游以诗人的笔调写下了宋代民间小学的办学情况, 既为我们留下了精品古代教育诗篇, 也为我们提供了彼时的乡村教育图景。宋代村学中有一类只在冬季三个月农闲时开办, 谓之“冬学”。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不少相关描述, 录其中两首以观之。《观村童戏溪上》:“雨余溪水掠堤平, 闲看村童戏晚晴。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 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 不须辛苦慕公卿。”这首诗描绘了村童雨余在溪边游戏时的欢乐、活泼的情景, 反映了乡间儿童冬三月就读小学, 念书识字的真实情景。《秋日郊居》:“儿童冬学闹比邻, 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 终年不著面看人。”[2]这首七绝是陆游在绍熙三年 (1192年) 秋于故乡山阴写成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农村冬学的情况, 着重刻画了冬学先生那“愚、懒、清高”的形象。一个“闹”字, 准确传神地把农村冬学儿童天真、活泼的情状和热闹的气氛都描绘出来了。农村开办季节性学校, 农家子弟在农闲时上学, 完全是由农村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在春耕、夏耘、秋收季节, 乡村里不仅大人辛苦忙碌, 连儿童也成了辅助劳动力而被使用。所以乡村小学便在农闲时开课。冬季就成了乡村教育的隆盛时期, “冬学”也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3]。

(三) 重视家庭教育

陆游有100余诗篇是为了教育子孙而写的, 是我国诗坛上运用诗歌进行家庭教育最多的一位诗人。

1. 他以诸多诗教作品勉励孩子们认真学业, 继承和发扬良好家风。

小孩初学写字歪歪扭扭, 学说话嘤嘤呀呀, 他很高兴, 写下“阿纲学书蚓满幅, 阿绘学语莺啭木”的句子。小儿子7岁病愈后写了一首诗, 他为能诗书传家而感到骄傲:“喜见吾家玉雪儿, 今朝竹马绕廊嬉。也知笠泽家风在, 七岁能吟病起诗。”陆游认为, 子孙做官发财, 不若潜心学业为好。其诗云:“一床共置朝回笏, 百屋常堆用剩钱。何似吾家好儿子, 吟哦相伴短檠前。”他说手执朝见君王的笏板, 室内堆满金银, 也不如后代灯前攻读, 以便将来学成立业。陆游还教给儿子作诗的方法、真谛, 称:“我初学诗日, 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 渐若窥宏大。”“诗为六艺一, 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4]

2. 重视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的培养与训练。

陆游在儿子子龙将去江西吉州任职的时候, 特地写下《送子龙赴吉州掾》一诗, 教导儿子如何面对当时他在吉州所结识的挚友名人, 谓:“益公名位重, 凛若乔岳峙……得见已足荣, 切勿有所启”;又提及:“又若杨诚斋, 清介世莫比……汝但问起居, 余事勿挂齿。”他提醒儿子不拉关系, 不干扰那些前辈们。他还教育子龙要恪尽职守、廉洁自爱:“庭参亦何辱, 负职乃可耻。汝为吉州吏, 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 谁能肆谗毁?”[5]这些教导, 包含了丰富的社会道德规范及伦理价值观的思想因素, 对于如今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廉政教育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 撰写“家训”, 系统地阐发家庭教育思想。

“家训”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体裁或方式, 虽然立意只在于家庭或家族子弟的成才及发展, 但其教育及学术思想的价值却具有普遍性。陆游撰写的《放翁家训》教育思想丰富。其一, 认为生儿育女教育为重。其诗云:“子孙才分有限, 无如之何, 然不可不使读书。”主张不论子孙的才智如何, 都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其二, 主张教育要因人而异。认为受教育者如果“贫则教训童稚, 以给衣食, 书种不绝足矣”, 但是“切不可迫于衣食”, 而致使他们放浪形骸, 声色犬马, “为市井小人事耳”。又云:“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他遵古训“满招损, 谦受益”, 认为从儿童少年时期就应节制自满狂妄、骄傲虚诞的习气, 否则纵使聪慧颖悟者也会驻足滞碍, 缺少提升发展的动力或志向。陆游正是从这一角度提出了对待高智商儿童的教育原则:要有几分忧虑, 经常给予适当调控, 并加以积极引导, “令熟读经子, 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其三, 认为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要促使儿童“志趣自成”。如果人们对子孙不进行合理而恰当的教育, “其可虑之事, 盖非一端”。也就是说, 那样, 子弟就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棘手、困惑的问题, 不仅影响其健全人生, 而且会累及家庭, 甚至对社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必将后悔莫及。陆游对此断言充满自信:“吾此言, 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 毋贻后悔。”[6]可谓斩钉截铁的良药苦口之忠言。

二、对为学之道的思考

(一) 主张读书务求“博”、“精”

在《万卷楼记》中, 陆游对学生应如何通过书籍掌握间接经验, 丰富人生涵养, 提升生计、谋生的能力, 并以此传承文化知识遗产等方面,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陆游认为:“学必本于书, 一卷之书, 初视之若甚约也。后先相参, 彼是相稽, 本末精粗, 相为发明, 甚所关涉, 已不胜其众矣。一编一简, 有脱遗失次者, 非考之于他书, 则所承误而不知, 同字而异诘, 同辞而异义, 书有隶古, 音有楚夏, 非博极群书, 则一卷之书, 殆不可遽通。此学者所以贵夫博也。”自先秦两汉一直到唐朝五代, 经历了社会动乱, “书之存者既寡, 学者于其仅存之中, 又目卤莽焉以自便其怠惰因循”, 这样就显得非常浅陋。所以“善学者通一经而足, 藏书者虽盈万卷, 犹有憾焉”。当时的学识浅薄之士, “藏书如门草, 徒以多寡相为胜负”, 认为这种方式, 其实并无益于学习[7]。这可以说是他的治学经验之谈, 也表明了他读书务求博学精通的一贯做法:在经学教育中用思专一、理解深刻, 主张精读, 自主思考、独立涵泳、以约统杂。显然, 陆游关于教育理念的实质在于主精, 做到精中之博, 博中之精。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认知、加工学习理论, 有一定的价值。

(二) 主张知、行统一

知与行, 理论与实践是哲学认识论的重要命题, 在教学理论中涉及到学习的方式及知识的价值作用问题。当然, 学习与巩固、知识与应用、求知与创新等复杂关系, 都是以其为基本范畴而阐发的。

陆游主张为学须注重力行, 谓“言之而必践焉, 心之而不徒口耳焉, 无余道矣”。其又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在躬行。”此名句更闪耀着躬行思想的光辉, 强调学与行结合, 学由行体现, 从而促使学习的感受及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升华, 继而又反作用于实践, 为行提供指引与思想导向。这种思想是何等深刻, 与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践行要求完全一致。陆游的这些至理名句早已成为我们论述实践重要价值的道理论据, 使我认识到实践不仅仅能验证知识, 而且还会提升知识的质量层次, 拓深知识的内涵, 进而促进新知识的创造、衍生。而连续不断地躬行, 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也是学习者不断巩固知识学习的必要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与此一脉相承。

(三) 主张讲究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在具体的学习方式、方法上, 陆游继承了古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合理性, 并借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1. 主张“积学”。

他说:“往者前辈之学, 积小以成大, 以所有易所无, 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 汪洋浩博, 该极百家, 而不可涯矣。”学习应该积少成多, 日积月累, 继而达到“汪洋浩博”的境界, 这与荀子在《劝学》篇中道出的“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的思想颇有几分丝连。

2. 提倡相互合作的学习方法。

他说:“夫世既未有仁智之足如孔孟而师焉, 则亦各处所长, 相与讲习, 从其可者去其不可。自六经百氏历代史记, 与夫文词议论, 礼乐耕战, 钟律星历, 官名地志, 姓族物类之学, 今四方之士, 亦不可谓无人。”他又进一步说:“如足下之所已得者, 某愿学焉。其未者, 颇愿与足下从诸君子历探其所有。足下亦宜书发所渟蓄, 以与朋友共之。”[8]陆游的这种教育见解与《诗经·卫风》中指出的“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其中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又类似于今日推崇的合作学习, 蕴含着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朴素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可见, 新课改的理念继承了我国的教育传统, 倡导以合作学习营造一种合作式的宽松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求知本性, 促进学生发挥潜能, 以求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兼及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品质及沟通交流的活泼心理素质。

3. 强调学习要勤勉刻苦。

他认为学生只有孜孜不倦, 勤奋不辍, 方能学有所得。他曾举例云:“乡中前辈胡浚明尤酷好《字说》, 尝因浴出, 大喜曰‘吾力学三十年, 今乃能造此地’。”又举王瞻叔云:“每相见, 必谈字说, 至暮不杂他语;虽病, 亦拥被指书诵说, 不少辍。”[9]陆游亦曾作《读书》一诗道:“签帙方重整, 声形且细穷。扶衰倘未死, 更破十年功!”[10]更有诗云:“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蝇头二万言。”[11]“放翁白首归剡曲, 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 要足平生五车读。校雠心苦谨涂乙, 吟讽声悲杂歌哭。三苍奇字已杀青, 九译旁行方著录。有时达旦不灭灯, 急雪打窗闻簌簌。倘年七十尚一纪, 坠典断编真可续。客来不怕笑书痴, 终胜牙签新未触。”[12]陆游的读书学习已经到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程度, 至老手不释卷, 虽然客人笑他是书痴, 但他认为这总比放在书架上有书不读胜过一筹。这种学习境界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为读书人所推崇。学习的情绪色彩及快乐体验, 作为非认知因素的价值, 已在当代建构学习理论和主体性教学思想中得到充分肯定, 这是个性自由及学习创新的思想机制。但正如自由与纪律的相互关系一样, 快乐与刻苦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谐、互容的, 应该谋求两者之间的合理度向, 并追求刻苦学习的态度与意志磨炼历程的成效所共同创造的快乐享受。而陆游的这些诗作中就洋溢着这样的为学思想和读书趣味, 他与古代各经典作家的“刻苦成才说”的现实性依然, 至今仍闪烁着理论光彩。

三、爱惜人才, 唯才是举

陆游在夔州 (今重庆市奉节县) 主管学事, 夔府举行州试选士, 陆游按规定担任监试官, 负责监考工作。他认为其中一位叫王樵的秀才的试卷“可爱”、“可敬可畏”, 却遭主考压制, 遂作《答王樵秀才书》文为他鸣不平, 同时揭露了宋代考试制度的黑暗:“贡举之法, 择进士入官者为考试官。官以考试名, 当日夜专心致志以去取士, 不可兼他事。则又为设一官, 谓之监试。监试粗官不复择, 盖夫人而可为也, 甚至法吏流外, 平日不与清流齿者, 亦得为之。故又设法日, 监试毋辄与考校, 则所以待监试可知矣。”[13]陆游认为监考官就应该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 不得滥用私权, 任人唯亲。但在具体的科举考试选拔中, “间偶见程文一二可爱者, 往往遭涂抹疵诋”。然而, 他虽气涌如山, 却也只能向壁叹息, 无法改变现实。

陆游敢于为人才的选拔而直言, 希望能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通畅渠道。他认为监考官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 除“当日夜专心致志以去取士“之外, “不可兼他事”, 真正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这种思想在当今人才选拔及考评测试工作中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陆游的一生是生于乱世、遭馋遇讥、几起几落的失意人生。然而始终不变的却是他忧国忧民的赤诚爱国情思, 他的这种精神, 在南宋那个最软弱最黑暗的封建王朝里显得格外难能可贵。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他可贵的教育思想浸透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 其所涉兴学设教、家庭教育、力行实践、重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含蕴的思想, 都对民族繁衍、昌盛、壮大具有深远意义, 时至今日亦熠熠生辉。

叶圣陶文学审美教育思想管窥 第2篇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七十六年,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语文课程名称、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任务、语文教学目的、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步骤、语文教材、教法等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全面的语文教育理论。叶圣陶不仅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还进行文学创作,对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具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本文着重论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论著中渗透的文学审美教育思想。

一、叶圣陶文学审美教育的目标

文学审美教育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对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与潜能的发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学生的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圣陶非常重视文学审美教育。1941年叶圣陶就曾明确指出:“国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这目标是非达到不可的,责任全在教师身上,而且所谓养成、培植、训练,不仅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必须个个学生都受到养成、培植、训练,才算达到了目标。”①由此可见,叶圣陶认为“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是“国文教学悬着的明确目标”之一,这目标必须个个学生都要达到。他进一步强调,文学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人们“思想益正确而完善,情感益恳挚而缜密”,从而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趣味高尚的人。叶圣陶指出:中学生要具有审美鉴赏的本领,因为“这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他进一步指出:“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他还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对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作了阐述:“阅读不是没事做闲消遣,无非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得其正确无误的,于我们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好的文艺作品总含有一种人生见解和社会观察,这对于我们的立身处事有很大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也很重视学生的文学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③。显而易见,这些提法与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喜怒哀乐的场景,表达对人生世态的观点和看法,赞美真善美,批评假丑恶。正如王尚文所说:“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心灵的活动。”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格教育的最好素材,有效的文学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提高、成长和发展。

二、叶圣陶文学审美教育的途径

叶圣陶指出,中学生应该具有文学审美鉴赏的本领,不仅会欣赏好的文学作品,还要会批评坏的文学作品。

因为好与坏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知道了什么是坏的文学作品,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这样就掌握了进行文学欣赏的方法。如果我们读了一篇不好的文章,能一一指出它的毛病,等于读一篇好文章能一一领会它的好处。实际上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往往都是有些毛病的文章,我们应该留意报纸、杂志、街头的标语,推敲这些日常所见的文字中,演练自己的鉴赏力。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好的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呢?叶圣陶认为,“欣赏文学的能力不是凭空培植”的,对此,他提出了具体的文学欣赏的途径。

(一)品味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文学鉴赏的依托,是文学审美之本。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叶圣陶认为,教师应该遵循阅读教学“披文入情”的法则,引导学生咀嚼品读文学作品的语言。他主要提出了“语感训练”和“吟诵”这两种鉴赏文学语言的方式。

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对于语感,他有一个精当的解释,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他强调:“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是最基本的。基本弄不好,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他也指出了不注重语感的后果:“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来,结果将一无所得。” 他具体地指出了培养语感的方法:①要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②单靠翻查字典辞典,不能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真正丰富的了解力,才会有敏锐的感觉。③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还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④多读别人的作品,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义的习惯。毛泽东同志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④青少年读者对任何文学作品,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美感和受用,而真正理解的前提是认真。欣赏文学作品非认真不可,因为文学作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者不可能直接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倾向应当在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⑤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把优秀文学作品中作者没有直接指点出来的情感、态度挖掘出来。

叶圣陶认为,吟诵是体味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的一种好方法。他说,“诵读的工夫……使语言不期然近于完美”。他指出,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有高低、强弱、缓急三类。文中的主眼,或前后彼此关联照应的词,发声要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得前低后高。意义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得前高后低。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的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需得急读。”以上这些规律,合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最合于语言的自然。诵读,不仅能传出语言文字的情趣,还能畅发读者的感兴,使读者陶醉于优美的语言与意境之中。

总之,叶圣陶认为,进行文学鉴赏,要细心咀嚼语言文字:“若不能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的确,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认真地面对它的语言、享受它的语言、涵咏它的语言、体味它的语言。

(二)“驱遣我们的想象”

想象使人的思想能够凭借语言符号、凭借文字再造审美关照中的形象。叶圣陶对他所提倡的“驱遣我们的想象”作了具体的阐释。首先,他从作者的创作说起。他认为作者的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然后,他把这些所见所感进行具体的描写,想象的安排,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其次,就读者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但仅从字面是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的,要在想象中张开眼睛看,要驱遣我们的想象,接触作者的意境。因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倾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候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部分”。由此可知,对于文学鉴赏,读者不能仅仅停留于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必须借助想象,理解作者表层话语中所蕴含的意境、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

在《文心·鉴赏座谈会》中,他也谈到了文学欣赏中的想象问题:“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有些是生活的经验,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去领会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对于作者的想象的记录固然要用想象去领略,对于作者的生活经验的记录也只好用想象去领略。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的东西翻译在纸上,我们读者却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⑥总之,他认为想象是达到文艺鉴赏目的的途径:“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就要训练想象力。想象力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能力,固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内,但主要还是在后天的教育与环境熏陶之下,通过实践的锻炼而逐渐培养起来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诸种心理能力中,想象力仅开发利用了15%左右。想象力在阅读欣赏和写作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青少年时代又是培养想象力的黄金时代,所以广大学生一定要抓住时机,自觉训练,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想象力提高了,不但有利于阅读,欣赏和写作,也有利于在平时的生活中提出问题、分析事物、解决矛盾。

文学作品中具有很多的“不定点”和“意义空白”,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隐喻性等特点,这就需要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补充,只有如此,才能发掘出文学作品深层的意蕴,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从而完成整个审美过程。因此,读者应该“驱遣我们的想象”,把文字所勾勒的图画在头脑中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接触作者表达的意境,体会鉴赏的愉悦。

(三)“不妨听听别人的话”

叶圣陶指出,“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灵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当然要靠读者的努力,有时候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而别人有几句话搔着了痒处,我就从此得到了启发,好比推开一扇窗户,放眼看出去可以看见许多新鲜的事物。阅读文艺也应该阅读批评文章,理由就在这里”。

叶圣陶还恳切地教诲我们,选择文艺阅读文本,要注意其参考价值,否则,我们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吸收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就会有限,起不到打开窗户开阔视野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有参考价值呢?他告诉我们:“文艺阅读者最需要看的是切切实实按照作品说话的那一种。作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看法,为什么;对于社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这样明白的说明,当然适用于作为参考了。”他又补充说:“虽然不是所有的批评文章都有价值,但是看看它们,就像同许多朋友一起在那里鉴赏文艺一样,比较独个儿去摸索要多得到一点切磋琢磨的益处和触类旁通的机会。”所以,“听听别人的话”,无论多大程度上,对于鉴赏文艺都有益处。“不妨听听别人的话”,是叶圣陶给文艺鉴赏者的诚恳建议,也是给我们语文老师的殷切忠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学生借鉴别人的经验,有助于加深自己的体会,对提高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叶圣陶文学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和桥梁。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

但是,由于商业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文化等的影响,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喜爱阅读经典作品,而是凭着自己的惰性,盲目沉迷于怪诞离奇的武侠小说、低级庸俗的言情小说和凶杀暴力的浅俗作品之中。他们缺乏文学审美的意识,把阅读低俗的文字视为时尚,把阅读经典的作品视为落伍。针对以上现象,叶圣陶先生早年曾指出,对于好的文学作品,要一回一回认真地读,但是对另外有一类也被称为文艺的东西可要留意甄别和舍弃。比如,为报仇而求仙访道,修习剑术,说什么练成之后只要口中振振有辞,剑头就会发出白光,随心所欲地取冤家的人头于数十里之外等等。叶圣陶说:“现在有一些青少年很喜欢阅读这一类东西,如果阅读时动一动天君(“天君”即“脑筋”),就觉察这只是因袭的浮浅的幻想,这中间没有真切的人生经验,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感、意志作为骨子,说它是一派胡言,也不算过分。这样一想,就不再认为这一类东西是文艺,不再觉得这一类东西有什么趣味,读了一回,就大呼上当不止,谁高兴再去上第二回当呢?”

文学审美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疗治和补缺,它可以提升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自觉抵制和消除各种精神污染,主动接受和吸收种种高洁优美的“营养”,使他们成为内心世界丰富而高尚的人。文学审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教育学生了解“人心世相”。“人心”,是作品中人物灵魂深处的精神蕴涵,即通过语言所反映的对人物的表面相貌与具体行为的认知,要引导学生把握、洞察其所反映的人的灵魂之内涵,即人文精神。“世相”,即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及其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真正发现人类生活的光明面与黑暗面,由此从正反两方面获得应有的启迪,以抵制和抵消当前社会上浅俗和低级的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进一步激励学生认识丑恶不良现象。

因此,给学生以正确的文学阅读和文学审美鉴赏的指导,是我们语文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项紧迫任务。叶圣陶先生在文学审美教育方面的精湛论述,值得我们语文老师领悟与借鉴。

注释: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说明:文中引文,没特别说明出处的,均出自此书。)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⑤转引自徐龙年《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审美观》,《学术交流》2003年第8期。

⑥叶圣陶、夏丏尊:《文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3篇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缺乏爱心, 动不动就出口成“脏”, 在学校里喜欢打架, 不尊重老师, 作业经常不完成, 上网玩游戏成瘾, 没有好的行为规范……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已经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因为孩子的这种不良品质的出现, 我越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 但同时使我认识到品德教育实施的重要性。由于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变得自我, 在校园或课堂中缺少纪律概念, 不尊重教师, 我希望班主任可以很好的配合任课教师, 摆正孩子们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智育, 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性格, 提升情商。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 陪伴人的一生, 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 将是他做人的原则决定的。因此, 品德教育非常重要。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它既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又依赖于人的心理活动。它虽以认识为基础, 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 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历来的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 已认识到文学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说, 诗歌能够起感发振奋人心的作用, 能够帮助人们观风俗之盛衰, 也能够起团结人们、针砭时弊的作用。十九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也认为优秀的文学应该成为“人的生活教科书”。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通常把文学称为 “ 人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把文学的这种种作用加以简要的概括, 可以把它归纳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三个方面。

三、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学教育是相互贯通的

现代教育强调为政治、经济服务, 为科技发展提供后备人才, 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完善, 从而导致学生们的人文精神缺失, 求真向善趋美的本性扭曲, 甚至迷失了精神家园。文学教育正是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个性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一) 纯洁道德, 树立人生理想

“文以载道”, 文学从它产生时起就肩负着道德教化的责任,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重要功能。文学经典所宣扬的道德精神会成为学生人格培养、理想确立、道德熏陶的重要食粮。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思想。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信的人伦规范, “正心”、“修身”的行为方式,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全面、最深刻的阐释。读屈原, 那九死不悔、上下求索的告白, 展示了不随俗沉浮的高洁人格, 良心、道义、使命感、奉献精神充盈在字里行间。读杜甫, 爱国的情怀深入到骨髓,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国事和家事早已水乳交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信念怎能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迪与激荡。

(二) 提升精神, 感受生命诗意

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所以将生命融入自然, 与万物对话交流, 悲天悯人, 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 无疑是人的首选价值。现代文明让我们的心灵常处于一种焦灼甚至木然的状态, 心灵感受越来越缺乏诗意。通过学习经典作品认识生活的面貌, 感受生活的内涵, 提升人文精神, 正是文学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哲学诗人荷尔德林说:“人, 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愿望和情感的生活, 是远离粗俗、愚钝, 走向精致、聪慧的生活, 是崇尚高尚、向往崇高, 是在生活中随处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好的存在, 是对生命的领悟、肯定与热爱。

四、结语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学生们的可塑性很大, 这决定了他们既易接受正确的引导, 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 学生应重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同时与文学教育相结合, 充分利用他们年龄特征中的积极因素, 帮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教育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德育居首, 在教育这个统一体中, 思想品德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是照亮一切的光源”。我相信, 当学生们形成了良好品德, 他们的整体能力将得到提升, 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摘要:在教育这个统一体中思想品德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 文学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将二者结合, 彼此渗透, 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文学的政治性 第4篇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刘婷婷

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学要为工农兵服务的的指导方针。将文学与政治相结合。从而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学一直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学具有政治性的原因及文学政治性的利弊,从而得出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政治性 辩证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举行了文艺座谈会。在会上,毛泽东发表讲话。后来将讲话整理成文,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解决了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等。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从《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毛泽东将文学与政治相结合,以文学的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观念。使文学具有浓厚的政治性。

《讲话》提出的文学要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文学就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

一、中国传统文学具有浓厚的政治性

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和政治密不可分。先秦时期的文学有很浓的巫术色彩,是用来维护周的统治。《诗经》中的作品,最初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实行教化的工具。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成熟的《左传》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经验教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褒贬。《左传》维护周礼,维护周的统治。孔子也提出要“学以致用”,即学到的东西应该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两汉时期的大赋,大篇幅的文章来展示汉朝的地大物博,赞美汉朝的统治者。

中国的文学之所以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笔者认为有一下几点原因:(一)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中国的上乘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是士大夫阶层的官僚知识分子,有些甚至就是皇帝,最高统治阶级。从夏商开始,中国文学的创作的担当者就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巫师,《礼记·表记》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两汉时期,政府录用人才主要通过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有文采的文人得到重用,而所谓的文采就是看的谁的文章对统治者有用。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及以后的科举,都给中国的士大夫们提供了很多出仕的机会,这就使得他们主动去创作和政治相关的文学作品,希望能够重用。李煜的诗歌更是反映现实反映政治,因为他做过皇帝,但是经历了国破家亡,对社会对政治感受更为深刻,所以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佳作。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及中央集权使文学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对人们的思想、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创作只有符合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或者符合他们的喜好,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比如唐诗的兴盛,很大部分原因与统治者提倡有关。唐代在科举考试中有诗歌创作的考试。并且唐朝统治者重视有才能的人,他们认为贤者应是有具备政治才干,而文人大多是通过写文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才能,因而使得文章具有政治色彩。元代时期,中国由蒙古人统治,他们不认同汉族的文化,排斥儒学,因而那时的诗歌散文等都没有什么突出成就。而是兴起了元杂剧。统治者只会扶持对自己的统治有用的文学,打击或者漠视其他文学。

(三)中国文学评论思想和标准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汉末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人物品评的风气盛行, 人物审美的兴盛, 也推动了文艺审美方面的进步,对文学发展的方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的思想的标准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一般对反映社会现实,国家政治的文学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如评价杜甫为“诗圣”,认为他的诗歌有诗史精神。杜甫的诗歌多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表达百姓疾苦及国家危亡的。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应为政治服务的观点,就与他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有关。他要利用文学来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的安定。

二、中国现代文学有反文学政治性倾向

自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很多知识分子主动学习西方的文化,在文学创造上也模仿西方的作品。唯美主义文学作为新浪漫主义的一支,在中国的文人中也备受关注。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反对文学具有说教的性质和政治色彩。艺术应该远离社会现实实践,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中国文学受到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创造社。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强调作品要写作家内心的想法和主观感情,提倡主观抒情的创作手法,注重表现自我和情感流露。认为文学没有什么目的和作用,从而否定了文学的政治性。例如郁达夫的《沉沦》具有很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沉沦》描写了主人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的陌生感和孤独感,自卑、苦闷等困扰着他,使他痛苦不堪。这难受部作品着重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感受和心理的变化。与传统的文学不同。很少有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描写。还有沈从文的《边城》也具有唯美的色彩。《边城》描写的地方几乎与世隔绝,那里的人们有着最淳朴的感情,如同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远离政治,远离现实。

三、正确对待文学的政治性

从中国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政治性的文学和唯美的文学都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分析文学的政治性。

一、文学具有政治性的积极方面

文学具有政治性,对文学的发展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

首先,文学的兴衰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统治阶级提倡或者喜爱的文学样式和内容,这种文学样式才能长久的发展。两汉时期,社会稳定繁荣,国家国力昌盛,统治阶级喜欢能赞美自己统治的文章。因而这个时期,就出现了汉大赋这一文学样式。汉大赋宏大铺陈,辞藻华丽,极尽渲染,歌颂大一统的中央皇权,赞美国家的物质富饶,颂扬皇帝的圣明统治。并且有劝谏诸侯国臣服于天子的统治。到了汉末期,社会**,政治腐败,这种大赋已经不能得到统治者的提倡了,最后被其他文学样式所取代。中国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也和统治者的喜爱、提倡有关。元代清代的统治阶级利用戏剧去教化民众,并且统治阶级本身也很爱看戏。例如乾隆皇帝特别喜爱看戏。在他大寿时,四大徽班进京,从而产生了京剧。到现代也是如此。作为文学出版的主体,出版社、杂志社、期刊社等文学组织要想长久存在下去,就必须受到统治政权的管辖,出版的内容、形式都必须经过审核。因为文学组织具有强大的宣传和舆论力量,统治政权必须确保公众所接受到的文学作品不会对政权产生负面影响,否则将限制其发展。

其次,政治为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丰富了文学的内涵。我国著名的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都取材于当时的政治现象,《官场现形记》更是如此。这几部小说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至今影响深远。

文学政治性的积极一面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的影响中也有所体现。在毛泽东《讲话》指导了新中国初期文艺工作的总方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延安文学模式”。还有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创作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孙犁的《荷花淀》,阮章竞的《漳河水》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文学具有政治性的消极方面

首先,过度的政治色彩损害了文学的价值。文学应该是反映人类心灵深处的道德及对社会的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感情和美感。文学过度的政治化就会成为政治的附庸,失去它自身的价值。自从科举制度产生之后,文学与政治就变得密不可分。培养了大批的御用文人,他们的文章歌功颂德,有些甚至粉饰太平。这些都损害了文学的价值。比如明代的八股文,几乎没有任何文学价值。

其次,过度将文学与政治联系起来,会阻碍文学的发展。文学是有其独立性的,文学就是文学,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事物的附庸。明代时期文学几乎没有任何发展,就因为当时统治者过度的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清代时期,文字狱盛行,禁锢人们的思想,文学作品多远离现实,附和政治,失去其思想和美感。这些都阻碍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辩证的看待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首先,要辩证评价文学作品。在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时,要考虑到它所处的时代,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品。在《文选》中,萧统将京都赋置于赋的首篇,没有按照文体发展的先后排列,这并不符合常规。并且从艺术成就上看,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得成就可与京都赋媲美。但是如果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就能理解了。京都赋具有浓厚的帝京文化意识和皇权意思,萧统是昭明太子,从小又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所以将京都赋置首是考虑其政治原因。萧统希望宣扬京都赋中的皇权思想维护统治。

其次,要辩证的看待政治对文学的限制。文学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对社会的稳定也有重大影响。所以从古到今的统治者都会对文学做出一定的限制。毛泽东《讲话》对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文学的限制。在这之后的几年中,文学几乎都为工农兵服务,其他的文学都不受重视,甚至遭到批判。这种现象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当时很多地方刚刚解放,人心不安定,社会不稳定。就需要文学宣扬国家的思想,从而维护统治。

再次,文学是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现实和政治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处在社会关系中,不能脱离社会。所以人的思想情感或多或少的反映着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政治环境。比如郁达夫的《沉沦》虽然主要描写人的心理,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所有青年的困惑。并且作品最后也借主人公之口喊出希望祖国强大起来。这也就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国家力量衰微,受到外来异族的侵害。

最后,在我们现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也要辩证的融入政治色彩。创作文学作品可以有政治色彩,但不能为政治而政治。不能粉饰事实,不应该将文学作为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垫脚石。

参考文献:

[1]刘耀珠.现代文学的政治性与时代特征之我见[J]作家杂志2008年 [2]陈南先.“延安文学模式”的形成及推广[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3]霍耀林, 单文平.从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审美理念看中日文学——以中日文学的政治性为主[J] 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5期

[4]肖翠.从文学的政治性到文学的语言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5篇

【关键词】文学经典阅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进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占领着越来越高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大学生的人格素养的培植以及对大学生靈魂的塑造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的经典文学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度院校面临的一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疏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重视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尤其是作为最能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阅读逐渐地在减少。经典文学作品需要大学生沉静下来,慢慢认真的品位其中的奥妙与伟大。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一些阅读内容都充斥着随意性,大学生的心理很不成熟,很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出现过分投入网络的虚拟世界里难以自拔,忽视经典文学的魅力。

2.中国文学经典阅读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讲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重要的政治问题。(二)教育学生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让学生了解四项基本原则乃立国的根本,明白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教材与中国文学经典阅读结合不足。大多数高校只是运用教育部统一安排的教材进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老师的备课材料选择也不广泛,教学案例中很少有与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更无法做到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链接。

三、中国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心理的影响是无形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是我国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比如:“孟母三迁”、“择邻而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都是文学经典,对这些文学经典的阅读可以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使大学生重视“合力育人”的传统,把家庭、学校、社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需要营造的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营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学生的三观的形成与确立息息相关,这种影响是持久的。(二)营造校园环境。校园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与精神环境,大学生每天都要与校园接触,从校园生活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塑造坚强人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文学经典阅读的作用,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教学优势。一般来说,文学经典相对于抽象性的哲学思想而言,更加具有直观性与感受性。在进行经典文学的阅读中,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利于学生的心灵情感与人格气质的塑造。在阅读的过程,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激发大学生同鄙俗行为斗争的勇气,增加追求真理的渴望,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品格的人。

3.追求价值人生。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的发展,竞争已成了无法避免的事。大学生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据相关调查研究,很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大学生可以把经典文学阅读当作自己的课余休闲的一种方式,在经典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让大学生心态与文学作品进行良性的互动,解放大学生的思想,让大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驰骋,让大学生灵魂有安身立命之所。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文学作品读得多,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散发出书香气息,使大学生主动去追求一段有价值的人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简析了当代知识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国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其作用,分析和探讨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是为了更好让大学生的成才、成人。

【参考文献】

[1]马秀峰.阅读文化经典活动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5):111-114.

[2]李娟.论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7):273-273.

[3]邵鸣.浅谈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3):58-58.

诗思与文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第6篇

诗思是形象的“思”。正如曹禺所说, 逗起他写作兴趣的是“一两段情节, 几个人物”。没有死水、红烛, 闻一多就写不出《死水》《红烛》;没有难民、老马, 臧克家就写不出《难民》《老马》;没有古巴渔民桑提亚可, 海明威就写不出《老人与海》。哲学用抽象概念对人生述说, 科学用理性思维反映自然, 而诗思是用丰满的艺术形象来体现感人至深的思想。一件小事、一件衬衫、一碗阳春面, 物物有思想;一个喷嚏、一次谈话、一次圣诞赠物, 处处见精神。“诗言志”, 不是用抽象的形式, 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场景”、“形象”来表达的形象思维。

诗思是人生的富有情感的“思”。诗思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人”身上、人的生命上, 总是永不休止地抒写着人的苦闷、孤独、痛苦、凄凉、空虚、烦闷、彷徨、愿望、激情、梦想、盼望、思念、回忆、欢欣、爱怜, 总是在吐诉着高贵精神的追求、伟大心灵的颤动, 展示着心灵的伟大力量:“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以及奥塞罗的忧郁、茶花女的痛苦、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追求……诗思永不脱离人的感性感受和情感世界, 虽然也关系到现实世界, 但总是通过情感、心灵的体验认识世界。诗思是人生的富有情感的“思”。

诗思是浪漫的“思”。曹禺写《雷雨》有着那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想象:“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诗、文学、艺术都是浪漫的, 超时空的。诗人所具有的审美人格, 是非意志的, 陶然忘我的人格, 往往超越现实, 而只沉浸在自由的心境之中, 不但思接千载, 心游万仞, 而且也不沾滞于感性和理性两边, 达到了超生死之境。诗的国度是自由的国度、幻想的国度。在希腊神话里, 在屈原诗篇里, 人、神共存;李白梦游天姥, 苏轼与死去十年的妻子见面;孙悟空天上、人间、地狱、海底, 往来自由, 一块石头就演绎出一部《红楼梦》……所以追求诗, 就是追求浪漫。

诗思是永恒的超越性的“思”。正像曹禺写《雷雨》是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和“原始祖先们不可理解的现象”等永恒的东西进行探究和思考一样, 诗思所关注的都是有限个体的永恒渴求:生命、人生价值、情感、爱心、爱情、自由、民主、爱国, 也都是从生命的体验出发, 去反思、去追寻恒然长存的意义。诗思总是打破天与人、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自然与必然的界限, 并且追求它们的合一。正是由于诗思具有以上特质, 才使得经典作品中的诗思———如屈原精神、李白抱负、杜甫人格、范仲淹怀抱、苏轼情怀、文天祥正气、鲁迅骨气、托尔斯泰博爱、海明威的硬度、简·爱的人格尊严、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自由……那样的鲜明可感, 那样的激动人心, 那样的令人神往。

也正是由于诗思具有以上特质———动人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感人的浪漫性和深远的永恒超越性, 才使诗思易于被学生感受、感知、理解, 被强烈感染而欣然接受, 并内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素养、襟怀抱负、精神气质、品性人格。那么, 怎样凭借作品的诗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培养呢?

深入开掘艺术形象本身所包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意义。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以塑造感人的形象为己任, 所有文学作品的思想也都内蕴在其全力塑造的艺术形象里。分析其思想必须依据其形象, 而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任意添加妄作概括。众所周知:“形象大于思想”。每个文学形象都可生发出众多的思想话题:一个“孔乙己”, 既可生发出“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也可生发出“对可怜人儿的怜悯”;一个“祥林嫂”, 既包含着“对封建伦理罪恶的揭露”, 也包含着“祥林嫂自我意识的丧失酿造出自我人生的悲剧”;巴尔扎克的《守财奴》, 既是对葛朗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讽刺、批判, 也能上升到对人性异化的揭示和对真、善、美人生的追求……莫泊桑的曲折动人意味浓厚的《项链》, 简单地解读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虚荣和享乐的妇女的讽刺”, 多么单调空泛, 缺乏意趣。而从形象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解读, 学生从个体生活经验出发会悟出许多人生哲理: (1)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对这些“不如意”, 不应怨天尤人或耽于幻想; (2) “实实在在才是真”, 不要用华贵的打扮掩盖内在的空虚; (3) 碰到能改变自己的机会时, 不要忘乎所以, 否则会“乐极生悲”; (4) 要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真正位置, 立足于自我来改变自我; (5) 灾难降临时, 不要逃避、耍赖, 或出卖灵肉, 而应靠自己的“英雄”行为去迎击厄运; (6) 人生只有经过厄运的磨练, 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学生这样多元解读, 极富个性和个体生命气息, 思想和言语两方面都会得到收获和生长。

借助作品感人至深的情感引导学生向理性升华。情感是思想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发动者、鼓舞者。而文学作品都是诗人和作家们用真情、真性, 乃至热血和生命铸成的情感世界, 是充满着热烈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思想探索的世界。而这正好作为学生接受先进思想和进步价值观的动力及有机组成因素, 并由此向更高的理性升华。曹禺的《雷雨》, 如果只简单地定位在“对中国旧家庭的罪恶的批判”上, 就彻底糟蹋了这个具有深厚文学意蕴和巨大美学价值的剧作。曹禺在《雷雨·序》中说:“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升到上帝的座, 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着的生物……”这“悲悯的眼光”“上帝的座”就是诗的、文学的、美学的眼光———“情感”的眼光。在教学《雷雨》节选片段侍萍和周朴园重逢的情节时, 如果不用“悲悯的眼光”, 而用“对中国旧家庭的罪恶的批判”的眼光, 不敢涉及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问题, 那是多么刻板和迂腐、贫乏和苍白。若让学生“升到上帝的座”, 以“悲悯的眼光”, 从人物言行和命运里去揣摩人物形象的情感, 灵魂就会受到震撼。接着再让学生围绕“人应具有怎样的情爱”充分讨论, 让学生认清情感和道德伦理的关系, 将情感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 来把握, 学生的灵魂自会从完满深厚感觉之大地, 进入到崇高无畏精神的天空。从作品的浪漫情调中咀嚼出丰富的人生况味。

在永恒主题上寻找新的思想生长点。经典文学作品总反映着人类的永恒渴求, 经典作品的思想都超越了物质和功利的局限, 而达到了最高洁最澄明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 学生的整个心智和灵魂仿佛被诗思的“神性”唤醒, 超越肉体感觉、庸常心理、物质功利, 踏上精神之路, 进入无比神圣和无限澄明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 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昔日被物质的东西所遮蔽的精神, 开始敞亮。正是在这时, 新的思想和精神会从灵魂深处产生, 新的生命开始形成。但是, 经典的毕竟是历史的, 也就难免使学生有陌生和“过时”之感, 从而在内心滋生出或多或少的反感甚至排拒情绪, 不能主动去亲近和认同。所以, 必须立足于现代, 对那些经典思想予以现代思想和精神的观照, 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并能够从中引申出为学生所认同和喜欢的新思想、新义理。一位教师教学《赤壁赋》, 在熟读感知文本、回顾苏轼诗文、介绍余秋雨《苏轼突围》、学生搜集材料后, 让学生以《感悟苏轼》为题准备发言提纲。在进行交流和对话时, 又把苏轼的“潇洒”与现实中的“我拿青春赌明天”的“潇洒”作比较, 在两种情感的碰撞中让学生体会真正的“潇洒”是什么。整堂课始终洋溢着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使学生在提高语言素养和艺术品位的同时, 也提高了人生品位, 从而使经典思想和现代思想得到完美的融合。

浅析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第7篇

1. 文学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中的作用

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大学阶段是学习、了解和明确社会角色, 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重要阶段。这是一个人生成长的转折过程, 是一个由自我意识萌发到健全人格形成的快速过渡的时段。“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是教育永恒主题。在一个过于张扬个人权利、功利主义的时代, 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这是健全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蔡元培说:“教育者,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 而不贯之以理想, 则是机械之教育, 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 在学习孔子的文章时, 介绍孔子的政治遭遇, 适时开展讨论, 引导大家谈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孔子的思想主张虽然有其复古倒退不合潮流的地方, 但他这种积极用世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今社会, 商品经济, 一切为了赚钱, 从而引发了一切为个人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情绪。使得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百折不回的精神, 成为当代青年所缺乏的。所以, 通过学习《论语》等作品, 有目的突出强调其改良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孔子的用世精神, 督促他们对国家对社会担负起责任, 应该可以起到很好教育作用。

2. 文学在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中的作用

主动进取精神, 也叫上进心, 是一个人争强好胜的决心和欲望, 它是靠自我内心驱使, 主动探知内心世界的一种冲动, 以获取为最大满足。人一生能有多大成就, 与主动进取或者说执著的程度关系很大。“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 天上的日月永远坚韧不拔、运转不息, 表现了中华民族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刚健精神。自强不息的主要内涵是弘毅自励、居安思危、求真务实、革故鼎新。苏轼一生处于政治斗争的夹缝中, 被新党视为旧党, 被旧党视为异己。一生几次遭贬, 几乎危及性命, 但苏轼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而是安然处世, 尽力做好每一件书。做官有政绩, 诗文有才名。他的这种“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强调的是做事努力.但不计较名利得失的一种达观精神。通过学习背诵苏轼的诗歌, 以苏轼的这种精神用来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上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教育学生明白, 人的一生, 不可能一帆风顺, 但不管干什么, 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尽心尽力。并且, 不要去为自己的付出索取回报, 不要为得不偿失而失去心理平衡, 只要你努力了, 就可以问心无愧, 可以活得光明坦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苏轼的人生观, 有助于学生走上社会后, 遇到挫折能善于自处, 并永远以达观的情怀、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入生, 认真做好每件事, 脚踏实地地去走这漫长的人生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来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优秀的精神品质, 是他们更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3. 文学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中的作用

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 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大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的, 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 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 还要考虑大学生情感的特点, 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 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 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 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 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 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比如, 我们讲屈原、讲杜甫, 讲宋词。屈原爱国, 感天动地, 一片赤诚。他在楚国遭打击、受迫害, 两次遭到放逐, 却至死不肯离开祖国半步。最后为了殉于自己的理想和祖国, 自沉于汨罗江底。杜甫殷切的爱国之情, 在自己温饱难顾之时, 想的是国家社稷, 黎民百姓片刻难忘祖国。为个人身世, 一腔抑郁;为社稷苍生, 满怀真情, 身陷敌中, 还在为国事担忧, 替战事出谋划策。宋朝积贫积弱, 曾使多少志士仁人为之饭不知味, 夜不成眠。辛弃疾看刀抚剑, 拍遍栏杆, “无人会, 登临意”, 一腔报国志, 满怀忠愤情。姜夔《扬州慢》, 描绘了凄凉惨淡的劫后扬州,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更是感情沉重。张孝祥《六洲歌头》“长淮望断”, “闻道中原遗老, 常南望, 翠藻霓硅。使行人到此, 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一腔孤愤和泪诵, 满纸呜咽诉悲情。对国土分裂, 朝廷不肯北伐收复失地, 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感情沉痛, 谈之令入起舞。还有文天祥凛然正气, 浩歌一曲;岳飞怒发冲冠, 谱写《满江红》;夏完淳十七岁慷慨就义, 可歌可泣, 少年英雄。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读之令入感动。在学习这些爱国作家的作品时, 我们是靠感情抒发来感染学生。例如, 杨朔的《茶花赋》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久在异国他乡, 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今年2月, 我从海外回来, 一脚踏进昆明, 心都醉了”。过去更多的只从文学技巧上去分析这个“醉”字用得如何精当、形象、生动, 而不太注意从思想内容上去挖掘。应该说, 这“醉’字就是作家久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的情感, 在春城 (也就是祖国) 的浓郁的春色激发下而迸发出来的一种浓缩了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流露。

总之, 文学对人的道德情操的形成, 精神品格的建立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学的意义就是要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其间的, “道”是文学存在的价值,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依靠感情抒发来感染学生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文学对人的道德情操的形成, 精神品格的建立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学的意义就是要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其间的, “道”是文学存在的价值,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依靠感情抒发来感染学生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文学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进取精神、爱国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8篇

一、话剧艺术活动在育人方面发挥的辐射作用

全国多数高校都有学生话剧社团,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现代网络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表演,希望能登上舞台展示自己,从而增加个人魅力。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于2002年成立了话剧社团,现已推出了12部大型话剧。通过排演话剧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方式变得不再枯燥,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文化、审美知识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推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话剧艺术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1. 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一个纯文学的剧本到呈现出集声音、画面、视觉、听觉相融合的生动舞台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把想法变成真实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2. 提高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团结合作是一部话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话剧中包含剧本创作、导演、道具筹备、演员排练、舞台呈现以及前期宣传等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话剧排演的过程中既充当演员又要担负起创作和剧务等角色,与整个团队进行全面沟通与协作,团结一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二)话剧艺术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校园话剧大力倡导学生的原创性,学生是乐在其中,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编演,可以把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通过交流和情感体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激情,张扬个性,对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视理解性、忽视体验性,强调社会性、削弱个体性的偏失是一种矫正。在点滴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话剧艺术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高校推广并普及校园话剧并将其作为培育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创造力、审美力和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参加话剧艺术活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毕业找工作时自信心强、口语表达能力强、自我展示和表现力强,在应聘面试中脱颖而出。多年实践证明,文学院凡是参加过话剧艺术活动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率非常高,当年考上公务员、研究生,事业编制、金融系统、国企的人数较多。并且这些学生在用人单位也都成为文艺骨干和宣传骨干,话剧艺术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锻炼基地和素质拓展的机会,为他们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将话剧艺术活动合理纳入课程体系,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普适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是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话剧教育不是一定要以培养专业的话剧人为目的,所以大学也可以开展具有普及性质的话剧方面课程,并将其纳入美育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建设,2009年文学院将《话剧表演鉴赏》课列入教学计划,并始终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会说能演”的指导思想,将课程设置为话剧艺术理论赏析型选修课和以话剧社团为教育对象的话剧艺术实践型选修课两类课程,使校园话剧作为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授课中使学生受到话剧表演基本功训练、台词训练、形体训练等,获得对艺术、历史、思想、形式与内容、风格与技巧、审美与评价的基本知识,获得艺术赏析的基本能力,理解艺术思维,建立艺术的文化观念及综合的人文科学艺术观念,话剧团再通过话剧艺术实践型选修课的形式,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舞台进行第二课堂实践,培养综合的实践、欣赏、表演和艺术思维能力,获得较为全面的话剧艺术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拓展了学生思想教育空间。

三、话剧艺术活动彰显德育教育力量,铸就校园文化艺术辉煌

目前高校校园内由学生演出的话剧作品内容大致有三种:一是原创作品,二是模仿或改编影视剧、话剧成品,三是演出经典话剧剧目。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剧本的选择,目的都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教育上下功夫,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文学院在14年里先后上演了中外名著《雷雨》、《乱世佳人》、《日出》、现代环保题材剧《大漠可以作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题材剧《天堂的风铃》、2007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我们献上的《风雪边境线》、大型历史题材话剧《春秋魂》、《国家的孩子》、俄罗斯汉语年之际上演了俄罗斯名著《复活》、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排演了《铡刀下的红梅》并在全院演出了10场、原创大型历史题材话剧《鲜卑勇士》、2015年献上大型战争题材话剧《生与死的劫难》,从现代到历史、从歌颂校园师生情谊到歌颂蒙汉民族的骨肉情谊和人间大爱、从弘扬不屈的革命精神到咏唱珍爱生命、世界和平等等,这些剧目的上演不仅启迪和帮助学生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还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美与丑、善与恶,使自卑的学生变得自信,引导了师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做事方式,有利于形成师生们共同认可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弘扬呼伦贝尔学院精神。

四、推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在当今社会艺术形态、艺术种类多样的环境下,话剧带给大学生的不是艺术创新,而是艺术创造,很多学生利用话剧演出这个舞台发挥自身创造力,演绎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作品。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话剧表演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文学院的学生虽然要学习《演讲学》、《朗读与朗诵》、《教师口语》等课程,但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省市地区,方音较重,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学习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方音。但参与话剧演出的学生通过话剧表演训练,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话剧表演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导演一一纠正每名演员的吐字归音并传授呼吸发声技巧,要求学生做到“字正腔圆”的同时,还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所饰演人物说话的语气,控制说话的语速,注意情感的表达,从而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口语表达能力,使普通话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话剧演出把各具特色的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搬上舞台,学生在参与话剧艺术实践的同时,实际也是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预演和体验。话剧艺术以其延伸拓展到社会舞台空间的独特优势,它对语言表达、形体动作的训练有一定要求,对规定情境中人物行动有要求,演员们可以从剧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较量、转化、和解过程的表现,来分析人物的人格弱点反思自己,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更加敢于正视自己。学生在参与的同时也是对人生不同场合的一种体验,为了适应剧情的变化,“演员”需要不断地更新“演技”,不断地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人生舞台”的表现力、适应性,学会用适当的言行举止表现自己,都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的。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展话剧艺术活动已成为文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大学生艺术创新上,文学院始终强调时代性更坚持“科学性”。每部大型剧目的选取都会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时代性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握,以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选取具有爱国主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崇高精神的剧目进行排演。引导大学生增强审美情趣,在剧情表达上使其在人文主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入领会其意境,更加注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利于学生丰富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欲望,形成特色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话剧艺术活动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种生动活泼,学生愿意参与、乐于接受的有效教育形式。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话剧艺术活动经过不断打磨和创新,已组建成专业的师生创作、表演、设计、制作团队。每部大型话剧都深刻影响着每位师生,使学生艺术、历史、思想、审美得到提升。话剧艺术活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高校校园话剧艺术活动体现出了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经过14年的精心打造不断创新,使话剧艺术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构筑文化育人场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话剧艺术活动,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郦子柏.对开展校园话剧的思索[J].北京大学学报,1991(4).

试论杜牧的文学思想 第9篇

一、文以意为主

作文以情意为主,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杜牧在《答庄充书》中指出:“凡为文以意为主, 气为辅”, 即在强调思想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杜牧主张以意为主, 说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他提出“意能遣辞, 辞不能成意”的意见虽然只看到内容决定形式的一面, 而未看到形式对内容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难免有些片面。但他强调文章的思想内容, 把它放在首位, 这无疑是正确的。

杜牧提出“以意为主”的观点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一, 他所谓“意”与古文家的“道”不完全相同, 而是更偏重于反映社会现实方面。杜牧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 他所写的文章如《燕将录》、《阿房宫赋》等, 都是针对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为而发, 目的是针贬时弊。这就是他“以意为主”观点的具体体现。第二, 杜牧除制文有骈体之外, 其余文章多为散体。当时随着散文势头的逐渐减弱, 骈文又得到了发展。一些崇尚骈文的人过多注重辞采章句、对偶声律等方面, 而对立意重视不够。杜牧批评“意不胜者, 辞愈华而文愈鄙”大约就是针对这种现象而言的。

二、诗追求高绝

杜牧在《献诗启》中叙述了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追求和态度:

某苦心为诗, 本求高绝, 不务奇丽, 不涉习俗, 不今不古, 处于中间。既无其才, 徒有其奇, 篇成在纸, 多自焚之。

可知杜牧追求的是“高绝”, 要独辟新的境界。“奇丽”可能是指李贺的诗风;“习俗”可能是指元白风靡一时的“元和体”;“不今不古”, 即求独创, 既不囿于时尚, 也不因袭古人, 就是要追求自己的诗歌风格。这里所说的“今”, 指唐代后期以元、白为首的崇尚华美通俗的诗风, 主要表现在近体诗。所谓“古”, 指以韩孟为首的追求古奥奇崛的诗风。杜牧在诗风方面既不满元、白的靡丽, 也不归向韩、孟一路, 采取了不今不古的态度。他兼写古体诗、近体诗, 因受唐代中后期律体更为流行的影响, 律体诗写得更多, 但能摆脱流俗作风, 古体诗也不流于古奥僻涩, 在创作上实践了自己的主张。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云:“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 而文不同韩、柳, 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 诗文皆别成一家, 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

三、评李贺诗歌的风格

杜牧的文学思想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李贺的评论中。在《李贺集序》中, 牧之连用九个比喻对李贺诗作出了极高的的评价, 认为李贺诗歌具有和熙、明洁、古雅、艳丽、俊逸、诡橘等多样化的风格, 并对此表示深深的赞赏。随后又说:“盖《骚》之苗裔, 理虽不及, 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忿, 言及君臣理乱, 时有以激发人意。”从中可以看出, 杜牧认为在李贺诗歌奇特的想象、瑰丽的文词中蕴含着骚人的怨刺哀伤, 但在“感怨刺忍, 言及君臣理乱, 时有以激发人意”方面, 李贺诗不及楚辞。这一评价反映了杜牧“文以意为主”的一贯观点。

杜牧对李贺诗的特点, 作了十分形象的表述, 而且其评价比较准确恰切, 为世人公认。如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和欧阳修、宋祁的《李贺传》等, 都吸收了杜牧的观点。

四、对元、白诗的批评

杜牧在《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有一段文字, 叙述李勘痛斥元白诗“纤艳不逞”, 认为他们写的是“淫言媒语”。从通篇钦佩、肯定李勘的口气来看, 杜牧是同意他的观点的。杜牧之所以痛斥元、白诗, 虽然也有个人的恩怨, 但主要的原因是应该从他的文学思想, 从元、白作品本身, 甚至进一步从当时社会上的文艺动态中寻找。杜牧追求高绝的诗歌, 很重视诗文的格调, 这与元、白风行于民间的“淫言蝶语”有很大的不同。而且, 杜牧注重诗歌的感化教育作用, 元白那些思想情调庸俗, 格调不高的押妓、歌咏声色之作自然不为牧之所齿。元、白这类诗对中晚唐轻靡平庸诗风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杜牧对诗歌的政治思想内容、情趣格调, 以及诗歌应具有良好的感化教育作用的要求, 与当时江湖间所风靡的元、白某些诗及他人的仿效之作扦格不合。他有慨于此, 愤而痛斥, 企图制止其泛滥发展。

杜牧对元、白诗的指斥, 虽然未免过激过厉, 但就其指斥的范围说却基本符合事实, 击中要害。杜牧的批评对当时的诗坛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抵制晚唐诗坛的轻靡诗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寅烙:《元白诗笺证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2]张田:《杜牧美学观初探》,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985年第3期。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10篇

关鍵词: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

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思想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全新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为汉语言文学开辟了新的教学路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评价、阐释教学法、对话教学方式、平等教学思想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现代教育思想的这些特点,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参考价值。新时期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是当前最前沿的教育思想,见证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汉语言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学科,是对中国文学的解析与透视,在现代教育思想的作用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将逐步完善进步。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现代教育思想的简述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过程,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承过程。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优秀的人格,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价值体现在,能够学习到中国文化深奥精微的内涵,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吸纳到其中的道德修养,糅合历史文化于一身,形成汉语言文学明确的课程设计内容,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深度学习能力,掌握具体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内涵。目前,大多数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都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掌握的比较浅显,并不深入,功底薄弱,并未学习到汉语言文学的精髓。在对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重点和细节的无视,所以学习汉语言文学要从内心深处热爱这门课程,增强学习主动性,提升自身的专业文化修养,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仍需不断创新改革,努力提升教学思想与内涵。

(二)现代教育思想简述

理论型、实践型、政策型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三种类型,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逐渐积累总结形成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即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即是当代教育发展特点的代表,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主题的代表。理论型现代教育思想,指的是教育范畴内相关的一些理论性思想,理论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教育得以发展进步的根本。实践型现代教育思想,指的是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得出的教育思想。政策型现代教育思想,指的是国家或教育文件明文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计划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计划侧重点着重于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便制定教学计划,且这份计划是不可更改的。这样的教学形式对课堂教学具有强大的垄断控制力,无形之中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强硬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且学生的接收能力差。针对这样传统的教学形式,汉语言文学教师应积极的将现代教育思想中“去中心”的教学引导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逐渐在学习上形成一种前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方法,自由的学习、灵活的掌握、自主的规划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渐提升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另外,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侧重于学习内容的实践应用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情景创设式教学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步伐的首要任务。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对情景创设式教学应用,有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创新性思维的挖掘,汉语言文学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情景创设式教学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在情景模拟中进一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锻炼与认知,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着重强调对汉语言文学的运用,将汉语言文学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实践作用。利用情景创设式教学过程中,将古代礼仪与古代文学语言融入其中,深入了解中国古汉语言文学的文化色彩,充分体会汉语言文学文化素养和文化礼仪,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

(三)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是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汉语言文学包含的学科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其中古汉语、古诗词、古文言文、现代文学等诸多学科共同构建为汉语言文学,所以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教师在讲解古汉字时可以导入古汉语词组创建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导入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例如历史,历史与汉语言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古代文言文学习中,可以将典型的典故或者作者生平事迹进行讲述,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加深入的掌握文学知识,推动汉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再如,在汉语言文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学习中,可以给学生简单分析我国目前的政治形势,讲述我国当前国情,拓展学生综合知识面。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思想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将现代教育思想运用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的优化,有助于学生开拓创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辅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价值与主体价值,确保学生的学习利益,保证学生学习到的汉语言文学可以学以致用,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发挥价值和实际效用。利用创新性的思维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颖.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2014,(32)

[2]杨巧玲.现代教育思想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J].赤子,2013,(10)

浅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第11篇

文学与政治都是作为独立意识形态,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上,文学与政治发展始终没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政治是各种阶级、不同种族、集团之间基于自己的利益所发生的相互的关系以及有关的活动。文学是一种独立思想意识,是作者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原则,具有审美性、主动性、娱乐性等特征,创作出来书面载体。文学活动是间接或者不参加社会生产力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政治属于不同意识状态,如何正确处理文学与政治关系,关系着二者正确的发展。

在中国文学的史中,文学的政治表达和文学的感情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发展两个端点。文学是载体,政治作为思想。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发展的始于儒家文学,其核心思想是“修身……平天下”。儒家倡导的是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饱学之士要在自己的行为、操守、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来。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具有强烈的政治理想,大量古代诗歌里面反应民生疾苦、国家民族、战争残酷等内容使的文学内容充满了浓厚的政治意味。一旦这些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写出的散文也是文学性与政治性向融合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文革的冲击,文学完全成为政治阶级运用的工具,走向了极端化。

西方文学与政治关系开始于柏拉图文艺说,柏拉图从“集体主义”学说阐释文艺本质毁坏政治的根本。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与柏拉图相反,他认为文学对人们有着娱乐作用,同时对社会生产有着有利的作用。古代西方的文艺批评家都认为亚里斯多德说法持肯定态度。西方社会对文艺一直持一个中立的态度,直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才发生倾斜,此时文学发展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手上的宣传工具,让文学艺术成为政治利用品。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大批浪漫主义文学家批评文学应该是单独,不能充满政治意味,应该为“艺术而艺术”。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政治关系在西方文艺界里也是争论不休话题。

文学与政治在发展的过程里,是密不可分。以具体文学作品为例来分析二者关系:

一、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直率的

首先,政治对文学影响在于,直接影响文艺作品的创作。按照艾布拉姆的创作论来说,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构成。革命活动(政治)影响文艺创作,读者和作家在这样生活里,作者反应的文学作品必定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读者接受了这样的文艺作品,从而刺激作者去创作更多的这样作品。例如“文革”期间大量出现了手抄本小说,代表《一只绣花鞋》讲述解放我党特工龙飞设法打入敌人组织,进行殊死搏斗的过程。整篇故事情节张弛有度,曲折离奇。在文革期间成为地下小说的先驱,为那时人们带来乐趣。文革手抄本小说有着娱乐性、通俗性,在“文革”时期的日常生活缺乏娱乐性,给当时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宣泄的通道。小说情节惊险、刺激等给人民的在那个高度紧张时节给予以人民得以放松。

第二,政治影响了文学批判。具体的政治环境感染文艺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趣味性。在文革期间大量的文艺批评都形成了政治话语理论,整篇文艺评论无文学价值性。文革阶段所有的评论都围绕着阶级斗争。

二、文学对政治影响的是逐渐深入,不是直接的

文学的精髓感化人类的心灵,是在读者阅读作品过程中,在不经意之间接受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政治),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有些文艺作品中的某些政治思想不是立马都能影响读者们,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红楼梦》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在《红楼梦》刚出来的时候是禁书,其中包含着一些男女情爱的东西,对晚清思想冲击很大。民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对其研究,胡适说:“读《红楼梦》,不同人读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封建家族兴衰史去读,也可以从女性角度去读,也可以从养生学去研究其中食疗价值。一本书经历了数百年才逐渐影响到读者,这说明了文学与政治影响逐渐加深了。

三、文学与政治关系亲密性体现在二者在时代因素下结合

朱晓进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中阐述到20世纪各个阶段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该书根据政治文化将社会形态分为非整合模式、半整合模式和整合模式。20世纪前期属于非整合模式,文学发展过程形成了大体上的政治向倾斜。1920年的中国文学与当时国民政治处于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关系。1930年,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破裂。形成了国民党独占大局的局面,当时文学体现了国民党政治意志,总体表现了作者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者的厌弃或者游离的状态。这样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观念的变化,文学载体出现了政治诗歌,表达了一种文学主体官方化体现。半整合模式的政治文化社会形态指(1940-1990年)中,1940年左右出现了解放区文学和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出现了“山药蛋派”,问了迎合当时关于土地改革政策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例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在毛泽东关于文艺作品创作一文中,提出文艺要服务于大众,要服务于农村广大建设。政府制定文化政策来强制干预文学社团的创作,文学必须符合当时主流社会形态。到了新中国解放以后,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出现了短暂百花齐放,就迎来了文革,此时文学附属于政治意识达到巅峰。文革之后,在相对轻松的社会环境里,文学创作者能够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1980-1990年,文学百废待兴,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伤感文学、女性文学等各种文学派别出现。

综上所述,在研究文学与政治关系中我们应该正确二者的关系,其立足点在于文学,而不在于其思想政治性高低。但是文学作品的政治性还是很重要,如果为文学而创作文学,文艺作品就缺乏了现实性和政治思想性。所以正确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重要。

摘要:文学与政治关系十分复杂。在不同时代文学与政治关系地位有所差异。例如在古代时期文学作品作为政治载体而存在,到了近现代由于政治斗争频繁发生,文学作品逐步沦为政治的附庸。因此正确处理政治与文学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放射治疗计划下一篇:城乡二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