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教学之己见

2024-07-26

新课标语文教学之己见(精选6篇)

新课标语文教学之己见 第1篇

体育课程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 它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的教学途径。一般情况下, 体育课处于动态环境, 由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模仿。体育教学效果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讲解与运动示范的能力。生动具体的讲解和准确灵活的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配合默契,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学习主动性更随之增强。老师讲解得好, 学生的学习欲望就高;老师示范得到位, 学生就学得到位。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和示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 动作看得准确鲜明, 就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 用精妙的语言, 抑扬顿挫的语调, 优美的身体姿势;讲解与示范有机结合, 把运动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我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深刻体会到, 在体育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候教材虽然相同, 但是教学方法和示范动作各有不同, 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一、体育课程讲解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性

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所在, 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讲授。体育课讲解的目的要明确, 具有目标性,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熟悉计划内容, 了解分析所需要讲解的技术动作的每一细节。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 学生处于动态, 常常受外界的干扰和刺激, 如讲解拖泥带水, 不干脆利索, 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就会失去针对性, 教学效果差, 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在讲解时要简练, 把关键处讲透彻, 讲在点子上, 做到有的放矢, 言必有的。如我教学小学低段向左右转时, 学生往往分不清左右方位, 在教学中, 我就用提示性的语言, 用手势或具体参照物帮助学生认识体位关系和左右方位。在练习时, 就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左右方向吗?拿铅笔写字的这只手就是右手, 请举起你们的右手。于是就让同学们向举起的这只手那边转, 再加上口令:“向右———转”, 相反就向左转, 学生们很快记住并完成了动作, 而且方向也不会错。

二、讲解时要有趣味性

讲解除了要准确、精炼、内容具体、有科学性以外, 还要避免枯燥乏味。如:教小学低段的跑步走、立定时, 要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讲清楚动作名称及方法, 再采用分解动作练习, 配合口令:立———定, 一、二、三、四。听到“一”的口令, 左脚向前迈一步, 听到“二”的口令, 右脚向前迈一步, 听到“三”的口令, 左脚向前迈大半步, 听到“四”的口令, 右脚靠拢左脚, 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 这样轻松完成整个动作。再例如:教学长距离、多次往返跑时, 学生感到乏味, 我就让学生追逐跑, 你追我赶, 穿插游戏“贴膏药”和“小组接力赛”等,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 同时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学“后蹲跑”时就让学生想象, 在《动物世界》中看到豹子猎食奔跑时的动作那样轻盈、舒展;在教“投掷”时, 让同学们上肢和下肢就像一根压缩的弹簧, 随时就要迅速迸发一样;教“鱼跃前滚翻”时, 团身就像球一样滚动自如。采用这些比喻, 使讲解形象、生动, 学生在练习时, 就会想到“豹子猎食、压缩的弹簧、球一样的滚动”等动作, 很快掌握动作技巧、要领, 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示范要有艺术性

在示范教学中, 要示范什么、什么时间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提出什么要求等, 都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及重点和实际情况而定。如在教学技巧“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时, 先做完整个动作示范, 再把每个环节进行讲解示范, 对关键的动作前滚翻和一腿在前一腿在后转体180°的动作示范时, 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动作结构、用力、顺序、翻的技巧及交叉转体的要领等, 目的是为了让其了解动作的连贯性, 易于学生的直观模仿。再如:教学篮球中“三步上篮”的步伐以及出手时的动作, 需要采用侧面示范, 让学生直观看到动作要领和技巧;教少年拳、武术套路时, 动作起伏、转折方向变化大, 路线变化较为复杂时, 采用背面示范有利于示范者领做和学生模仿;一般简单动作, 如广播操、徒手操, 采用镜面示范。通过各种方法的示范, 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阳光、风向及场地因素以及外界制约等, 避免学生面向太阳或迎风, 还要避免因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影响教学效果。

四、讲解和示范要有机结合

讲解主要运用语言、直观演示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者互相渗透。语言法主要以讲解为主, 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要领、作用、方法以及总结评价等诸多内容;示范是直观演示, 使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要领及方法, 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技能的欲望。因此, 凡是有经验的体育教师, 都十分注重讲解的语言和示范技巧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专心致志, 开动脑筋, 聚精会神地听讲。如此, 教学将事半功倍。

事实证明, 新课标中体育教学也应重视讲解和示范的艺术, 也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常用手段, 我们只要把二者有机结合, 巧妙运用,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 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摘要:新课标中体育教学也应重视讲解和示范的艺术, 也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常用手段。体育教学效果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讲解与运动示范的能力。生动具体的讲解和准确灵活的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配合默契,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学习主动性更随之增强。老师讲解得好, 学生的学习欲望就高;老师示范得到位, 学生就学得到位。

关键词:新课标,目的任务,基本途径,体育课的教学,讲解示范

参考文献

[1]夏峰.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J].中国学校体育, 2001, (5) .

[2]李晋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能[J].中国学校体育, 2002, (2) .

[3]蒋中秋.让学生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5) .

[4]杨永微.论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J].少年体育训练, 2010, (2) :59-61.

新课标初一作文辅导教学案例之二 第2篇

实施新课标初一作文辅导教学案例实施新课标初一作文辅导教学案例之一:从概念形象化入手,引导学生抓住情节写作文提纲的尝试

理解概念是学生走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路标

[案例主题]

据对初一语文区级统测2个班的作文抽样调查显示:此为半命题作文《„„的事》,以《难忘的事》为题占80%;全文只有一个自然段占5%,二个自然段占30%,三个自然段占25%;同时,无开头占20%,无结尾占25%,也就是说,45%的学生作文结构残缺。

上述现象,实质是学生在构思时没有抓住“情节”。因此,我把“通过实物促成故事情节概念物化”作为突破口,去引导学生“抓住情节构思”。

[案例描绘]

一、教师与学生各讲一个故事,由情节引出节状植物,使“情节”形象化

1、教师:这节课,我们进行师生讲故事比赛,(教师讲一个没有情节的“故事”,一学生朗读读情节清晰的作文《家长会以后》形成反差)。

教师: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与XXX谁讲得,好在哪?

学生1: XXX讲得故事好,故事有头有尾。

学生2: XXX讲得故事好,从头到尾一段一段讲得特别清楚。

2、教师:我们看一下,XXX是怎样一段一段把故事讲清楚的?

教师问:起因 —— 经过(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 结尾

学生答:召 开 在家急等 母亲 吃饭时(详写)母亲 第二天晨

家长会 母亲回来 回来 的心情 与我谈话 我的决心

3、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自然界中有象这样一节连者一节形状的植物吗?学生抢着列举:竹子、苇子、藕、草、甘蔗、高粱杆、玉米秸„„

教师:边板书边总结:竹子叫竹节、苇子叫苇节、藕叫藕节、草叫草节,故事的过程就叫情节,讲故事就要把一段接一段的故事情节讲清楚,才让人爱听„„(有个学生突然说,老师讲写作文呢!同学们跟着笑了.)

二、教师出示“富贵竹杆儿、富贵竹枝、转运竹(竹杆中人为盘成两个圈)枝”,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你喜欢哪支竹子(中间带圈的叫转运竹),为什么?学生3:我喜欢转运竹,因为她杆上的圈儿特别好看。

学生4:我也喜欢转运竹,也是她杆上的圈儿特别美。

教师:竹节上有两个圈特别美,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故事情节有没有也带圈儿的?

学生5:《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上到大石头上面下不来„...学生6:《羚羊木雕》中,我给出的木雕妈妈让要回来„...学生7:《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发现没有新装也不敢承认,还光着身子展示„...三、总结归纳

教师:记叙文中的这些圈儿,就叫做情节曲折,同学们作文时要集中笔墨细致写好这些曲折;因为,情节越曲折读者越爱看。同时,要把文章的开头、结尾各分一段,中间的几次回答(后来呢)各分一段,记住:没有五段(自然段)不成文

章„„

由于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一个同学站起来讲自己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家把要讲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明天早上教来我看。

[案例反思]

思考之一:大学毕业的教师,中小学阶段一般是高材生,不了解“免试、就近入学”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实践一次次证明:学生对越会的知识和学科越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研究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施教,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思考之二:教师多是按照知识系统完成大学学业。教师要在充分消化这些知识后,选择最益于学生接受的精华和方式施教。教学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和手段,能够深入浅出地把学生教会是最优秀的方法和手段。

思考之三:教学是授学生以“渔”、授学生以“罗盘”、给他们插上通向目的的每一个路标。把讲故事与写记叙文结合,打消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通过引导、训练、教师示范而影响学生去领悟作文的规律、去学会作文。

新课标作文教学之我见 第3篇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把文章写得真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要求意在强化这样的理念———写作来源于生活。俄国作家冈察洛夫也曾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 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 我爱过的东西, 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 总而言之, 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

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 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眼睛,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可以把人作为首要的观察对象, 教会学生观察人的外貌、语言、动作、性格等, 进而学会深入观察人的心理, 即察言观色。因为“描写人, 是容易的;描写人的心灵, 则是艰难的, 因为心灵应该通过人的肢体的姿态和动作去表现”。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就很善于抓住细节,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进而使作者能“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蔡老师的心理“他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可见只有深入细致的观察, 才能有真实而形象的表达。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 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观察, 使学生获得写作材料, 便可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例如, 要写一篇记叙文, 可先让学生参加某项实践活动, 让学生眼看、脑想、手记, 回来再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做到细致、有序、突出重点, 运用多感官以及边观察边联想, 对观察对象要努力探求, 找出新意。同时还要帮学生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二.指导学生细心学好课文, 把文章写得入格

作文教学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它与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 阅读积累是息息相关的。鲁迅在《给赖少其》信中说:“文章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已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苏轼也常说“读书万卷始通神。”可见, 阅读是培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新课程教科书编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经典之作, 无论是选材立意、布局谋篇, 还是写作技巧、组织语言方面等都是学好作文的最好的范例。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契机, 细心学好课文,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比如,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忆读书》是初中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记叙文, 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以前所读过的书, 然后让学生对比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感悟, 体会“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说法。接着, 结合冰心老人“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的体会谈自己的读书观点。最后, 让学生写出来, 没有字数规定, 要求先叙后议, 议紧扣叙, 把道理讲清楚就行。这样说写结合, 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习作任务。

此外, 随着所学范文的增多, 我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 比如学《春》、《济南的冬天》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准确形象地描绘自然之美;学《三峡》、《观潮》、《湖心亭看雪》用白描与渲染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学《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列夫·托尔斯泰》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学《海燕》的象征手法……

三.鼓励学生用心自主写作, 把文章写得有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应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是学生们虽然天天在生活, 但他们犹如“匆匆过客”, 对经历过的一切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它写成文, 一定叙述不清、描写不细、感触不深、揭示不透。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说的好“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情动而辞发, 将其率真的思想跃然纸上呢?

首先, 应把作文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传统的作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封锁了学生的心灵。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我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 洞察学生心理, 体会学生心情。我们不应该总是规定学生写什么, 或者告诉他们怎样写, 而应该为他们提供智慧的“火花”和“灵感”迸发的机会, 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诉说真情, 袒露心声。每周我都会安排一节作文课 (小练笔) , 课堂上我总是选择1-2篇主题较为突出, 内容较有鼓动性的文章作为练笔的引子, 来营造一种感人至深的氛围。一节课下来, 学生总是能够为真情所打动, 并写出一篇情真意切的小短文, 更令人欣喜的是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也能够以出色的表现为课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有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我还要求学生再根据某一主题口头表述一段自己的所思所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表述总能让课堂中的每一个人感同身受, 似有所悟。我还热情鼓励和细心指导学生写随笔, 甚至可以用随笔取代规定的作文写作。经过不懈的努力, 我所带的学生有多人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脱颖而出。

其次, 应降低要求, 高度评价, 鼓励写作。

劳动的意义在于被别人认可, 作文创造的价值也在于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 语文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于学生的作文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值得称赞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好词好句, 一种恰当的修辞方法, 一个独特的创意, 一个巧妙的构思……教师可以给他们以鼓励。当然, 这样做并不是要教师尽说好话, 置学生缺点于不顾, 只是强调作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式的评语, 与学生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读了这文章、老师了解了你。”“从你的作文中, 老师看到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学生看了这样的评语, 一定更乐意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乐意利用作文这座桥梁与老师进行沟通。

新课标语文教学之己见 第4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虽然引入课外传统文化典籍的内容,教师非常辛苦,增加了工作量,但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更给德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是怎么做的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叶老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为结合教学,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伟大的中华”为主题的课外读书会,通过直观的展现,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小学到了历史知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级中,实行资源共享。当学生面对着一本又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时,自然迫不及待地想看,于是学生在无形中就积累了知识,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自然而然地又会去积累。

开展传统文化典籍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情操。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从书中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感染他们,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操。

二、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真理

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它能无形地左右学生的审美观、道德观。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接触传统文化,潜心阅读,自己咀文嚼字,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小学生如诗的嘉年华学习古诗可谓恰逢其时,更何况古诗阅读鉴赏也是他们的必修课。我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课外诗作,让学生品味理解,让古诗的光辉浸润到他们的思维深处。他们在课堂中的交流,就如同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沁人心脾,无形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不正是我所想要的吗?

三、引导学生突破阅读与生活之间的障壁

教师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要善于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与其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调动并利用其中有利于道德素养提高的因素,尽可能地使课外阅读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在教《夏之绝句》这一课前,布置了一道作业,要学生们搜集一些关于春的诗句,并用自己的见解对它们诠释,结果是丰硕的。同学们找来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等诗句,道出了自己对春天的向往,也表露出他们对美的见解。这不正是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吗?正如教育家商友敬所说:“‘知识’有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他沉淀成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

新课标语文教学之己见 第5篇

关于新课程标准的专题讨论已连续刊登了许多文章, 涉及到了许多问题, 扩大了影响, 引起了反响, 本期精选了三篇文章, 在一定的高度对语文课程标准作较为深入地解读———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江苏淮安市淮安中学李斌老师对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面临怎样的困境作了详细的论述, 分析了新课程标准视野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制约因素和有利环境, 得出“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是必然趋势”的结论, 鼓舞了广大师生的信心。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甘肃临洮县文峰中学刘俊峰老师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受到技术理论和标准的挑战。文章以此为切入点, 探讨了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阐明了“语文学科除了发挥工具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实现其人文价值”的观点。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 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但也有一些老师在认识上仍存在着困惑。对此, 江苏淮安市楚州中学茹红忠老师经过调查研究后, 为我们呈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四种认识失衡现象, 并指出了变革的方向, 以矫正偏差, 推进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中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备受社会的关注, 本刊组织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讨论, 得到了广泛地响应和支持, 保证了专题讨论的持续开展。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交流, 一些成功的经验在较大范围内得以推广运用, 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此, 特向全国各地积极投稿的作者和热心关注讨论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践行, 新课程的推进, 新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 诸如:

1.怎样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内涵, 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

2.基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如何革新?

3.如何以新课标为准绳, 用好新教材?

4.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5.怎样加强教学研究, 做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

6.新课标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对策;

7.关于“工具语文”、“人文语文”关系的理性思考;

8.人文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如何进行?

9.怎样构建语文教学的审美框架?

10.语文创新能力的构成和培养途径;

11如何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12.研究性学习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

围绕以上问题,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 大家一定有了新的思考、新的体验, 敬请来信来稿。

新课标语文教学之己见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感恩教育

在2011年的“两会”中, 有人大代表提出这样的倡议:把赡养父母写入法律条文。这听起来是可悲还是可喜呢?自古以来, 在中国的优良传统中, 赡养父母是天公地道的, 不赡养父母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到了今天, 为什么要把它写入法律条文呢。想深一层, 作为教育者的我也意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到外来多元化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正在逐步泯灭。从人大代表的倡议可见, 感恩之心的失落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和教育专家的注意, 也开始得到学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开展。

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 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存感激, 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医治现在孩子冷漠, 没有责任心, 缺乏爱心, 不懂关心的良药。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 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然而当前, 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 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 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浪费时, 早已忘记了“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 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偶像, 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 他们不懂得感恩, 不愿感恩, 不会感恩, 回馈社会意识淡薄。那么, 在语文教学在应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

1 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知恩”

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 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我们平常所讲的“恩”一般会想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 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恩”, 它包括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1) 自然之恩, 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 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时, 我们会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 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周庄水韵》那水墨画般的清淡、版画般的色彩、水粉画般的柔和是我们向往的, 我们更会陶醉于那清澈的水。其实我们更佩服那里的人, 是他们使周庄的水仍是那般的清、纯、自然。

(2) 父母之恩。“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表达父母之恩的。有《小巷深处》中盲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有《背影》中父亲遭遇祸不单行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强忍悲痛地宽慰;有《我的母亲》中母亲对儿子“教之严”“爱之慈”, 宽容隐忍, 仁慈温和, 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作者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季羡林老先生的《永久的悔》中的“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 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 眼望远方, 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

(3) 社会之恩, 这里一般指对他人之恩, 《我的老师》中海伦·凯勒用她最深情的表白感谢莎莉文老师给予她的第二次生命, 在《出师表》中我们可以感知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4) 祖国之恩, 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 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神, 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典型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

2 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感恩”

感恩就是恩情, 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二步。我们要通过感受、体验, 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凡饱含感恩之情的文章的, 我们都可以用满怀深情的语调去朗读, 从中感受和体验。有感情朗读的重点, 一是直接朗读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 如《永久的悔》的最后的两个自然段, 体会季羡林老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自己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意。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知恩而不能报的后悔是那么是悲痛, 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如《背影》一课, 要反复朗读描写父亲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 体会年老体衰、行动艰难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 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语境, 体验大自然的美, 激发敬畏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春》要反复朗读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语段, 直至成诵, , 体会春天的魅力, 愉悦自己的情感, 油然而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

3 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报恩”

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 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这一方面, 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报答父母之恩。

教学完《背影》后, 我会结合七年级的《小巷深处》刻画父亲和母亲的形象的描写, 让学生可以用小练笔的形式写出自己父母的背影、手、皱纹……或写一个小片段讲述父母曾经使自己感动的一刻。通过细致观察, 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 反思自己与作者相类似的“太聪明”的言行,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4 让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初中语文教材中利用课文进行感恩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 但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学生无限的“感恩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把具有感恩教育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让知恩、感恩、报恩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 而非一种书面上的、单纯的教育, 这才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首先, 感恩就是珍惜生命。现在的学生自强意识太差了, 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 动不动就想到死。我们要感恩, 必须要有生命, 只有珍惜生命, 才会对给予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抚育我们的父母最好的回报。

其次, 感恩就是承担责任。感念父母之恩, 就不应当让父母为自己过分的忧心。现在的初中生, 拈轻怕重, 我们应该要有《木兰诗》中木兰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毅然穿上军装代父从军, 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的气概。

总之, 让学生心怀感恩, 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都应该担负的责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 以语文教材为载体,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大力弘扬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信息安全及规划下一篇:园林施工管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