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范文

2024-05-11

课程目标范文(精选12篇)

课程目标 第1篇

课堂学习目标缺失、模糊、偏离是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语文没有课程目标, 而是缺失统率课堂教学的单元学习目标。语文老师一拿到教材, 往往会关注一册教材有几个单元, 每个单元有几篇课文, 每篇文章标题是什么, 内容是什么;尔后思考单元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把它们编为一个单元等等。由于语文课堂学习是以篇为单位的, 教师往往会忽视一个单元的整体性, 也即忽视了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这样每学期伊始制定的学期目标就成了摆设, 导致出现课堂目标制定随意、盲目等弊病。

(一) 课堂学习目标割裂

由于单元四五篇课文之间缺一个可以统领整个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备课的落脚点往往只是某一篇课文, 这样就把一个单元的文章割裂开来, 很少从单元的角度思考每篇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很少从整体上思考每篇文章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缺少连续性, 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低下。

(二) 课堂学习目标平行

由于没有从一个单元通盘考虑, 教师在确定课堂学习目标时, 很少考虑课文和课文之间的层次和梯度, 制定的课堂学习目标是平行的。比如, 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 某单元的第一篇定为“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大意”, 第二篇还是这个要求, 课堂学习目标没有梯度, 在一个层次重复训练, 这样的学习是浪费, 是无效的。如果学生在学习单元第一课时已经达成“初步归纳文章大意”这一目标, 我们不妨在第二篇课文学习时要求学生“学会 准确地归 纳文章主 要内容”, “准确”一词, 就体现了学习目标的梯度。

(三) 课程目标无法落实

由于没有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目标缺失、模糊、偏离, 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有课堂学习目标, 也缺乏层次和梯度, 有很强的随意性, 这就影响了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学习流程的设计的科学性, 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也即语文课程目标无法落实。

二、文言文单元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为保证语文学习的效率, 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目标意识, 学期目标和课堂学习目标之间, 必须有一个单元学习目标作为桥梁。语文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 必须要考虑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和命题形式、学生学情、先进的学习理念等因素。下面就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部分) 为例, 来谈一谈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

之所以选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 作为例子, 原因有两个。一是因现行人教版初中教材的体例而定的。现行 (2007修订版) 共有文言文46篇 , 约占教材 总篇目的1/4, 七年级零散编入各单元, 八、九年级有独立的7个单元, 共40篇,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是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以单元呈现的起始单元。二是因为现行的语文教学文言文课堂学习的目标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偏离了文言文本身的教育功能, 偏离了编者的意图。教师往往以考试为中心, 过度采用单一的机械记忆的方法, “字字落实, 句句串讲”, 教学时偏重字词句的详细讲解, 忽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和品味, 忽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

(一) 课标

文言文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中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第四学段的文言文学习目标为总纲。

2011版的“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课标”中这些阐述应该作为制定文言文学习目标的依据。

关于文言 文学习的 具体目标 , “课标”第四学段 (7-9年级) 提出了三点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 应该紧紧扣住这个总要求。

由此可见,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宗旨下, 应该承担以下职责: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欣赏品味、吸收古代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另外, “课标”阐明了语文课程理念、性质, 语文课程的文化传承作用, 语文阅读要重视“个性化的体验”, 以及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 都应在单元学习目标体现出来。

(二) 教材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必须要要考虑编者意图, 从教材实际出发。教师必须要熟知初中三个年级的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体例, 才能通盘考虑, 小处着手。

现行人教版教材选文以大多篇幅短小, 单音节词为主, 内容生动有趣、文质兼美,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初中阶段学习的实际,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积累文言词语, 丰富语言, 增强语感, 为高中学习打下的基础。

2.丰富文化知识, 激发热爱民族语言的情感。

3.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凝聚民族归属感, 吸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4.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八年级 (上)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分别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 室铭》、周敦 颐的《爱莲说》、魏学洢的 《核舟记》、《礼记·大道之行也》, 这五篇文章篇幅短小, 有散有韵;写景状物说理言志, 表现手法各异;语言有的简练有的深刻, 各具特色。

每个单元的单元前言, 就提示了单元的选文内容和学习要求, 也体现了编者的意图。

请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单元前言:

本单元所选用的文言文, 题材不尽相同, 有叙事的, 有夹叙夹议的, 有说明事物特征的, 文字简洁和意味深长, 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当然, 每一单元的内容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不妨看看第六单元的学习要求, 分析两个单元的联系与区别:

古人说:“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山水景物, 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 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 阅读这类诗文, 可以激发灵性, 陶冶情操, 丰富文化积累。

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 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两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异同。比如, 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都提到“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和“反复诵读”, 这是学习方式, 是继承的。而运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目标是不同的, 是有明显的梯度的。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为例, 第五单元是“读懂课文大意”, 第六单元是“整体感知内容大意”。“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必须“读懂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加以提炼 , “读懂” 是感知内 容 , “整体感 知”是一 个概括的 过程 , “整体感知”是提升。所以在第五单元的学习目标中, 咱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 考虑是否由“读懂大意”到“整体感知”过渡。当然, 对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和“在反复诵读中, 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个品味涵泳的过程的目的, 两者的层次梯度该如何衔接过渡也是一样。另外, 积累“文言词语”肯定要成为每个单元的必要学习目标, 至于文章的语言特色要否在第五单元渗透, 还得看学生的学情。

(三) 《考试说明》 和命题形式

《宁波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关于古诗文考试的有关条目:

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前一问一问的基本内容。

2.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

3.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

4.初步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5.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文。

以宁波市 近年中考 试题为例 :2013今年中考选的课内阅读是《大道之行也》, 考点重点词“恶”, 词类活用的“亲”, 虚词“于”, 翻译“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以及概括大同社会的三个特点。课外阅读为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一段, 这段文字语言浅显, 主要表现作者热爱自然, 喜欢和朋友相约出游, 自由自在、闲适自在的生活。考点为断句、重点词语、内容理解和人物思想情感点评。2014年课内考试篇目为《曹刿论战》片段, 考查了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等文言词语, 虚词“之”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外语段考查还涉及了断句和最基本的人物点评。

显然, 多年以来, 宁波市文言文阅读板块, 选择的语段都是以“言”为主, 切合课标中所指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宗旨, 摒弃了专用术语, 体现“精要、好懂”的特点。

从命题的角度看,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即以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为主,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当然, 要“培养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能力”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四) 学生学情

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为语文学习的宗旨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 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设计学习流程、选择学习方法。

学习起点包括学习需要 (兴趣、动力、以及该文本最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困惑等) 和学习经验 (起点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 。

今年暑假, 我们学校以《桃花源记》为载体, 对七年级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素养与学习方法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 一半左右的学生已经能根据注释初步读懂文言文大致内容的能力。这部分会有自觉地用“组词法”“换词法”和“猜读法”等解释文言词语和翻译课文。

2.学生会选择对自己而言最简单最方便的学习方法学习。拿到一篇文言文, 学生首选的方法是看注释, 其次是查阅资料或工具书。学习成绩好和能力强的基本上会先查词典等工具书, 学习能力弱的则选择查阅相关资料呢。最后是猜读, 这也是两者的相同点。

3.学生根据词典选择正确的义项或根据本义推出引申义比喻义等能力普遍不强。

4.学生有自觉背诵的意识。

5.学习学习成绩好差与学习方式优劣成正比。

根据调查, 我们发现, 尽管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了解一篇文言文的大致意识, 但是对某些词语的解释是不够准确的, 尤其是虚词的辨析。语文基础差的同学当然存在着字音不准、节奏不明等问题。

我们认为, 查阅词典比阅读其他资料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为词典里的不同义项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辨析, 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查阅词典的习惯必须在课堂内养成。

既然学习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 这其实是 学习能力 的体现。“组词”“换词”等方法、“猜读”“迁移”等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目标的重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我们认为,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 第一要积累, 重视朗读和背诵;第二是语感培养;第三是情感熏陶;第四是学习方法、能力的形成, 习惯的培养。

(五) 教学实践的理念

教师要在解读“课标”修订版的基础上, 关注教材变化, 尽力使制定的单元学习目标切实可行。

教师尤其要关注有关倡导新的学习理念的文章、专著等, 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 也即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 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者意图、考试说明和目前比较前沿的学习理论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要求, 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 文言文文本特质的凸显。包括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名篇佳句的朗读背诵、精美语言的涵泳品味、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语感的培养、思想内容的领会、文化的传承写作的借鉴。,

第二, 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文言语体远离学生的生活, 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普遍有畏难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深入浅出, 建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

第三, 学习习惯的养成。文言文的学习习惯包括查阅资料、工具书, 朗读、背诵, 摘录、笔记等。

第四, 学习策略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词法、换词法等词语解释的方法、补充、保留、舍弃、调整等翻译的方法, 猜读、迁移的能力, 都应该在课堂中养成。

三、八年级 (上) 第五单元文言文学习目标的呈现

根据上述要求, 制定了“层进式“的八年级 (上) 第五单元文言文学习目标。

所谓的“层进式”学习目标, 就是根据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 把目标分为基础级、发展级和提高级三个层次。基础级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成, 发展级要求中上学生能够达成, 提高级只针对优秀学生。这样既考虑了学生的整体性, 又满足了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 基础级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读懂课文的大意。

2.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 能口齿清楚、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背诵相关篇目。

3.积累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化知识, 丰厚语文素养。

4.养成查阅词典等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尝试独立翻译浅易的文言文。。

5.学习根据语言环境, 采用“组词”“换词”等方法, 准确解释古汉语常用词。

6. 在 语 文 学 习 中 , 能 与 同 伴 交流、协作。

7.感受古人的高洁情怀和理想最求, 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 发展级目标

1.在反复的诵读中, 初步感知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

2.通过根据语言环境辨析、选择词语 , 扎实古汉 语基础和 训练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复述记叙的内容, 概括说明的要点。

4.学习根据语言环境, 运用“猜读”“迁移”等方法, 解释古汉语常用词 , 初步学会 辨析常用 的虚词 (之, 而) 。

5.积累古汉语常用词, 学会辨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 能初步准确翻译省略句、判断句等句式。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第2篇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设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优化学习过程。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力求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跨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构成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设计思路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建立和目标设计与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英语课程总体目标

英语课程的目标设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课程分级目标和课程分级标准。总目标提供目标的总体框架结构;分级目标在整体框架下按五个级别描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表现;分级标准进一步细化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根据五大组成部分按主要级别描述各部分的标准;分级标准之间是递进和涵盖关系,高级别自动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课程总目标的框架结构与修订前相比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其内涵较之前有所丰富,阐述也更清楚。课程总目标首先指出:要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对总目标核心的描述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展现了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凸显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关于总目标、分级目标与分级标准

   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部分构成)分级目标(从五个构成部分对一级~五级进行目标的综合描述)

分级标准(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描述二级和五级的能力标准,对语言技能描述一级~五级的能力标准。

(二)英语课程分级目标

分级标准力求概括性地从五个方面描述一至五级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由于概括性比较强,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般可用于对整体级别水平的综合评价。但对于每个级别的具体教学和评价指导,应参照分级标准执行。

关于一至五级的分级目标请参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四、解读对英语分级标准的调整及原因

(一)分级标准的分类方式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了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分级标准”中对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的描述请参照下面的表格。

(二)对分级标准修订的出发点:

1.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修改文字表述,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3.调整标准要求,更好地体现外语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发展需求。

(三)调整后的分级标准

1、对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

对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变化。调整的原因:一是为了降低难度,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是希望通过调整,更好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例如:在一级技能标准中,删除了做手工,因为做手工涉及到材料的必要的条件,但因各地教育资源不平衡,使得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这一要求不具可操作性。再有,减少了对歌曲和歌谣学习数量的要求,以减轻一定的学习负担。删除了表演歌曲和童话剧,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在写的技能方面,补充了模仿范例写句子的要求。在二级技能标准中,对口语表达中的语调要求有所降低,增加了对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写的方面要求小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并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降低了对歌曲和歌谣的数量要求。

《标准》分级语言技能目标各个级别虽按照听、说、读、写等分项进行具体描述,但它们相互之间是密切相连、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二级目标中围绕“故事”设置的目标在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等部分都有涉及,且相互照应。

《标准》分级语言技能目标各个级别的具体描述体现了语言技能目标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比如第二、四、五级中关于读的技能具体描述:

(1)第二级: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2)第四级: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3)第五级: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从上可见,学生阅读技能从“简单的阅读à朗读à获取直接信息的阅读à归纳分析式的深层阅读”的发展过程。同时,各个级别的具体描述也保持与“分级目标”的一致性,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性。

2、语言知识分级标准的调整

1)语音知识标准(黑体部分为调整部分)

二级

1. 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3.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

4.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删除: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五级

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4.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删除: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修订后的《标准》对语音知识的标准的调整强调了解语音知识的意义,而未强调对语音规则的掌握;同时还强调了语音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如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而不是语音知识本身(如有多少个元音、多少个辅音等);音标只是用来拼读单词的工具,音标本身不是目标要求。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应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因此,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为学生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以利于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应为学生提供根据重音和语调变化理解和表达意义的机会。英语有不同的口音,如英国口音、美国口音等。应让学生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2)词汇知识标准

词汇知识的标准主要调整了二级的要求,五级没有变化。因此,下面只列出对二级词汇的调整内容。

二级

1.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2.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3.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修订后的《标准》提供了小学二级应学会的423个词汇的核心词汇表,但是没有提供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这是因为:(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 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3)语法知识标准

对于语法知识的调整重点是明确规定了小学二级的语法学习内容,并进一步强调:(1)要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2)要关注语法的语用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本身。(3)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二级规定的语法项目包括:

        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

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五级语法知识标准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4)语言功能知识标准

二级: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问候、介绍、告别、请求、邀请、致谢、道歉、情感、喜好、建议、祝愿等。(黑体为新增加功能项目)

五级:包括更加广泛的内容(见《标准》附录4)

5)话题知识标准

二级: 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

五级:话题更加丰富(见附录5).3、情感态度分级标准的调整

1)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还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2)对情感态度分级标准的调整

修订后的《标准》 细化和丰富了二级的情感态度的标准,如: ●英语学习的乐趣;

●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 ●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

●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五级标准中补充了两项内容:即: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4、学习策略分级标准的调整

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 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学习也不例外。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

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

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教师研究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学习策略标准的调整主要有:

 

在二级标准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原为“练习和实践”)。还补充了“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以及“能够初步借助工具书学习英语”。

五级:在认知策略中补充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调控策略中补充了“制定切合实际的英语学习计划”和“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原为“学习的主要内容”)。

5、对文化意识分级标准的调整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对二级文化意识标准的调整主要是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对五级文化意识标准的调整既有删除,也有增加和修改。如下所示: 删除:

    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了解常见动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 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增加

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传统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

修改:

“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个人隐私习俗”修改为“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人际交往习俗”;

结语:

课程目标的异同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识谱;音乐教学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部分之一,课程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部分。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本文将对中国20世纪和21世纪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共五个不同时期的不同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异同进行阐述。

一、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相同点

1.唱歌是最重要的活动

首先,唱歌是人类最本能的表现手段。人类自己的嗓音是最直接、最纯洁的乐器。国外音乐教学无例外地从歌唱入手,将学生带人音乐殿堂,是因为歌唱符合学生心理生理需要,教学形式简便,无论城市乡村,对于教学条件的要求不高;歌唱最能体现学生在音乐课的参与性,学生通过唱歌能够亲自参与音乐当中,获得不同的音乐体验,如独唱、重唱、对唱、合唱,使学生的呼吸系统和发声器官得到训练。

其次,唱歌是二度创作的过程,这和音乐艺术创作与其他非综合艺术创作的一个不同即是它创作的几度性。文学艺术、书法艺术、绘画、雕塑艺术都可凭作者的一次性创作呈现在欣赏者面前。音乐艺术则不然,一度创作作曲之后,必须经过二度创作表演,才能形成具有音响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唱歌来说,唱歌者的审美取向、技术水平、理解能力、风度气质以及多人合作的质量都将对原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唱歌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

2.提高识谱能力

无论是简谱或五线谱,在五个课程标准中都将其作为重要的部分。1923年说的最简单:“能识简单的乐谱”;1941年说的是发展其“认谱节奏的能力”;1950年则描述为培养初步的音乐知识;1956年则说明得更加具体:“音乐知识的教学,主要是教儿童认五线谱,如果限于条件,也可以暂用简谱,使儿童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初步知识。”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的价值,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墨塞尔在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两个理由:(1)乐谱是一件不可缺少的音乐工具,尤其在练习合唱和稍长而复杂的歌曲、乐曲时,不会识谱就遇到困难,至于学会识谱有利于将来继续参与音乐活动,更是不言自明的。(2)学习识谱的最根本理由是,在教得正确的时候,它是发展音乐能力音乐灵性的一个媒介。读谱和音乐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3.尊重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在音乐教学中,要遵照教学当中的准备性原则,即音乐教学必须从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出发。所以,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过于复杂的内容和呆板的教学方法都不利于少年儿童的音乐学习和自身发展。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各个说法不同,但都能体现遵循少年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情况。1923年用“能唱平易的歌曲”来体现;1941年要求“顺应儿童快乐、活泼的天性”;1950年用“简单、初步”来体现教学内容从少年儿童自身特点出发;1956年描述的比较详细:“唱歌教材应该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应该为儿童所理解所接受,并且是儿童唱歌技能所能负担的”,还有就是“所有讲授的音乐知识,必须是最基本,最重要,并且能为儿童经常运用的”。2001年是这样表述的:“学习适合小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保护学生的嗓音,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4.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早在《乐记》中记载:“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可以说,音乐恰恰是“声音”的艺术,这些有组织的音以不同的音高、速度、强弱、音色作用于人的听觉神经,产生了千变万化的音响形式,产生了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音乐曲目,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从上世纪的第一个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诞生之时,就已经把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的实现作为重要课程目标。

二、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不同点

几个不同版本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产生的年代背景不同,制定者不同,名称不同,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给学校音乐教育提供的教学用具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整体特点也有所变化等。下面就几个不同时期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不同点进行阐述。

1.教学内容不同

音乐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决定着音乐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目前,小学音乐课的类型主要是单一课和综合课,而音乐课程的内容单一就会限制着课堂教学的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单一课不容易保持新鲜感,学生体验音乐的途径单一,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不同

五个不同时期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只有2001年标准课程目标提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而之前的四个标准最多提及兴趣,1941年课程目标中说的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兴趣;1950年的描述:“培养儿童爱好音乐……乐为人民服务的兴趣和愿望”;1956年课程目标中说到要围绕唱歌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

3.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不同

1923年的标准、1941年的标准和1950年的标准课程目标中没有提及民族民间音乐,但是,从它的教学内容分析,歌曲主要是民族民间歌曲,从它使用的教学用具分析也主要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1956年的标准当中,虽然没有提及民族民间音乐,但是它要求歌唱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当时的创作歌曲的分量一定是加重了;2001年的课程目标很明确:“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把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加以区分,并把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提升到优秀的高度写进课程目标。

4.对于外国音乐作品的态度不同

1923年的标准、1941年的标准和1950年的标准中课程目标中没有提及外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在1941年的课程标准中欣赏教学描述:“第一学年,奏中外名曲唱片或教师唱奏五曲。”明显体现出中国和外国音乐作品并重。1956年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没有提及外国音乐作品,标准的内容仅仅在六年级的音乐知识部分提到:“认识最常见的西洋管弦乐器;对各种乐队具有简单的知识(铜管乐队、管弦乐队)。”2001年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指出:“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

综上所述,对我国五个历史时期课程标准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2001年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描述字数不是最多的,1956年的字数最多,但是2001年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在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描述上却是最全面、最科学的。

参考文献:

[1]郝保文.教育学纲要[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106.

[2]蔡淑兰,金志远.课程与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6.

课程目标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目标叙写

一、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意义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技术是为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提供保证和服务的,因而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学目标叙写是课程的需要

课程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运作并产生效果的。从课程的运作系统来看,课程的层级包括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教师理解课程、师生互动课程等。《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列出的目标相当于“正式课程”,它具有全国统一要求的特点。《浙江省高中化学学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教师理解的课程”,它具有全省统一要求的特点。而课堂教学目标指向“师生互动课程”,它具有“一个班级统一要求”的特点。做为教师,必须明确从《课标》目标到《指导意见》到课堂教学目标转化是课程的需要,是教学行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二)课堂教学目标叙写是教学目标多元化的需要

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其中存在较多的变量,而这些变量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如教师、学生这两个变量,是无法控制的,我们不可能让全省的教师一个样,更不可能让全省的学生一个样。

在同一个课程下实现不同的课堂价值追求,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堂的价值追求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不同层次的学校间,不同层次的班级间,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二、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

(一)策略一:使用目标陈述技术,规范目标的叙写

面对一个教学知识点,要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须应用目标陈述技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结果,是一种行为性的目标,而行为性的目标叙写通常采用以下结构化的文字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

行为主体一般为学生,而行为条件是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核心,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并由教师控制与实现。

如对于某一个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设计:

1.设计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需要观察来完成信息的获取,然后对信息进行辨认再做出判断或解释。

2.设计为学生验证性实验,学生需要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然后对实验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

比较1、2两个设计,不同的行为条件必然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在不同的行为条件下,学习行为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行为动词是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描叙。《课标》虽有具体的陈述,但缺少清晰的对象,外化的行为过程也不明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要更为明确、更为外显。

如《课标》中“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仅是一种心理描叙,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则必须要清楚地表达如下:

1.认识电子层及每层的电子容纳数量;

2.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

3.辨认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区分原子和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比较氮与磷、氧与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画出指定原子或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行为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一种外化的、可测量评估的行为。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追求最为直接的证据。如:大部分学生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部分学生能归纳出稳定结构的基本特点。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肯定,通过四个维度的差异性陈述,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二)策略二:明确目标叙写步骤,合理构建课堂教学目标

当准备叙写某一课时的教案时,我们必须先对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进行逐一化解。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列出《课标》及《指导意见》中对该知识点的叙述,画出概念图。

第二步:设计出每个环节的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结果。

第三步:叙写出完整的教学目标。

完整的教学目标叙写结果要让阅读者只通过目标的阅读就能清楚本节课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什么、学得如何等要素。

案例:《硝酸的性质》教学目标设计步骤。

第一步:列出《课标》与《指导意见》中相关陈述,画出硝酸性质概念图。

《课标》: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描叙非常模糊,不具有操作性。

《指导意见》: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指导意见》虽然比《课标》详细了些,也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性或直接应用为教学目标。

硝酸的性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硝酸是挥发性酸,浓硝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挥发时现象。

2.硝酸的不稳定性,浓硝酸易分解,分解条件、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能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还原产物与浓度的关系,反应时相关现象及有关方程式书写。

第二步:设计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结果。

1.硝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可以通过观看新闻类视频(硝酸泄露事件视频),硝酸的强氧化性可以通过实验(考虑污染可安排教师实验)。

2.对于现象可以用“说出”,对于方程式可以用“写出”,对于还原产物可以用“归纳”或“概括”,可以用“熟练书写”、“全体知道”、“准确描叙”等。

第三步:完整书写出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材料,知道浓硝酸是挥发性的酸,能准确描叙浓硝酸挥发时的现象。

2.通过观看视频材料,说明硝酸是不稳定性物质,能熟练地用方程式表示硝酸的分解反应,并能解释硝酸的保存与运输方法。

3.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能说出硝酸(浓、稀)与铜反应时的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判断生成物的特点,且熟练地用方程式表示反应,能根据以上结论,预期硝酸与其它金属单质的反应并用方程式表示反应。

三、案例展示

(一)案例一

教学内容:高一化学(苏教版)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认识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设置:

1.通过观察课堂实验,结合产物的判断,能描叙硫酸与铜反应时的实验现象,并会用方程式表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观察课堂演示实验,会准确的描叙实验现象,并解释硫酸的性质与实验现象的关系。

3.会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境,判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酸性)。

(二)案例二

高一化学(苏教版)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后,说出从海水中获得氯气的方法,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中制取氯气的原理。能用图示法表示生产过程。

2.通过观察实验,能描叙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操作步骤,能说明两极产物的检测原理。

3.阅读课本,了解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基本特点。

4.通过实验,体验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标 第5篇

课程目标

一 运动参与

在3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

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

知道如何设置锻炼的目标;

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个人锻炼计划;

按计划坚持体育锻炼。

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

描述出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后的体能变化;

应用简单的测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如台阶试验、5分钟跑测试、仰卧起坐测试等。

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

观看体育比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四)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学习在野外条件下的活动技能与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参加有组织的较大型野外活动;

以小组形式制订野外活动计划;

运用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

(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二)发展体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

描述身体特征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

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四)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营养需求与年龄、性别、身体活动等的关系;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初步学会选择适合运动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饮食、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

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

(一)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

(二)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三)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水平目标】

水平二

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四)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

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学习领域五 社会适应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二)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一些体育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

简单评价一两个体育节目或栏目。

课程目标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标;新观念;改革走向

一、新课程目标下的新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指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更是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要能够对其有基本的认知和积累。

2.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3.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养成初步的辨识能力。

4.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情商,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风格,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5.通过语文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以及刻苦钻研精神,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二、新课程目标下的改革走向

通过对新课程目标的分析,可以基本把握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走向。主要表现为: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以老师讲授和书本为主。教学内容贫乏枯燥,教课方式单一,从而导致很多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课程目标。

在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老师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之余,将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老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订教课内容,并且通过课堂的改革,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质量,还能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

2.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重点

“填鸭式”语文教学,让学习语文的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得到的教育只是“应试教育”,而个人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就需要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

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三、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上语文的改革走向

1.必修课的改革走向

针对必修课程来说,语文学习的改革走向偏重于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的收获。比如,在“阅读与鉴赏”中,通过不同的词语,让学生更加细致地进行思考和创造。

2.选修课的改革走向

在选修课程上,则更加注重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旨在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生活,身心在感悟中得到发展和塑造。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新课程的目标可以透析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走向。希望能够通过改革和创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7(1).

体操教育课程目标研究 第7篇

1新时期体操教育课程目标分析

2003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的体操类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从事学校体操、健美操、舞蹈教学和指导大众健身锻炼;基本掌握体操类教材的重点内容,了解教材内容的延伸内容,并初步掌握开展学校体操活动与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这一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些目标细化为课程目标,以此提升我国体育院体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1 . 1满足现实人才需求

按照《指导纲要》的要求,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育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急需的人才,特别是随着各类学校人才观念的不断增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而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必须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满足现实人才需求作为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课程目标,主动适应中小学以及各类中等专科学校的教育需求,在体操教育课程中添加体操教学、体操训练、课外指导、组织竞争、教学研究等教学内容,努力为中小学及各类中等专科学样培养专业体操教师。

1 . 2突出“三基”教学

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三基”目标,是《指导纲要》对体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三者既独立又关联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因而必须把“三基”作为体操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要加强对“三基”内在联系和重要性的认识,在体操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应进行一定的改革,既要将“三基”独立设置课程,更要着眼于强化“三基”的内在联系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体操基本理论知识, 还要使学生掌握体操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特别是要学生处理认识和处理“三基”的关系,提升综合素质。

1 . 3强化学生职业发展

从根本上说,绝大多数学生接受体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使学生具备职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从事表演工作,或是从事组织管理工作都能够通过努力予以实现,真正使学生具备“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因而必须把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作为体操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既要让学生学习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使体操教育课程更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1 . 4推动学生创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是《指导纲要》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了体操教学与整体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对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未来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对体育教育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思维的渗透,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实例教学,布置具有创新性的创新作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点应该作为体操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2体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路径

2 . 1转变体操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实现上述体操教育课程目标,就必须首先在转变体育院校体操教育理念上狠下功夫,特别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定位体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目标,改变过去“重技能、轻运用”、“重传统、轻创新”、“重专业、轻职业”的狭隘观念,应将体育教育课程目标进行有效拓展, 不仅要通过体操教学教会学生体操技术动作,更要通过体操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让学生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

2 . 2完善体操教学内容

要想更好的实现体操教育课程目标,就必须在完善体操教学内容上狠下功夫。因而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从其目标出发,既要进一步丰富理论教学,又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更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教学,而重中之重的是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完善体操教学内容,还必须更多的吸纳延伸性和拓展性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将广播体操以及体操等级动作纳入体操教育教材当中,增加教育类、管理类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

2 . 3改进体操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现体操教育课程目标,必须在改进体操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重中之重的是要改变过去以技术动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多元化”和“综合性”方向发展,特别是要积极探索竞争教学、互动教学、游戏教学、创新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进体操教学方法,还应采取“分类教学”的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教学。

2 . 4优化体操教学评价

实现体操教育课程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体操教学评价,特别是要在加强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和多元化方面狠下功夫。随着体育院校体操教育课程目标的不断发展,过去那种将技术动作完成情况作为术科成绩评定的唯一标准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必须对现行的体操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改革,将技能运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重视对教师教学创新、前沿理念情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以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来推进体操教学课程目标的实现。

3结语

总之,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课程目标应在《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明确和细化,特别是要从满足现实人才需求、突出“三基”教学、强化学生职业发展、推动学生创新发展出发,进一步转变体操教育理念、完善体操教学内容、改进体操教学方法、优化体操教学评价,努力推动体操教育课程目标的最优化。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施,对教育课程目标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对我国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课程目标进行学入研究,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本文对新形势下体育院校的体操教育课程目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就如何实现体操教育课程目标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刍议 第8篇

美学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内容庞杂, 包括美学的形成、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感的本质、艺术美、美育等基本内容, 涉及哲学、心理学、文艺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知识。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以上那些几乎无所不包的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结合美学课程本身的特质,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结合美学课程的理论特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美学本身隶属于哲学, 这就决定了它自身的理论性, 它首先是一门理论课程。正是美学课程的这一理论性造成了课程教师不好教, 学生不好学的事实, 但如果为了一味迎合学生, 将其本身的理论性回避掉或简化、弱化, 将课程上成完全感性的审美鉴赏, 也是违备了美学课程本身的特质, 这是不可取的。事实上, 美学课程的这一理论性、思辨性的特质我们不仅不应该回避, 而且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培养、训练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

在讲解课程前两章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 这些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时, 可侧重美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思辨性的特征来授课。在什么是美学这一章中主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即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 这些内容在美学史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美学这门学科的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历程;研究这门学科所需要的基本方法。这一章的内容讲解旨在搭建本学科的基本框架, 使学生对课程有整体、宏观的认识和把握, 并且知道接下来的具体章节在课程中的地位以及相关作用。所以这一章的内容虽然只是对课程的介绍, 还未涉及到具体内容, 但对于学生建立这门学科的宏观视野是非常重要的。

在什么是美的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这一问题在美学这门课中的核心地位和意义, 使其明确理论重点。同时结合西方美学思想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中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及代表性观点向学生作介绍。在介绍中选取每个时代最重要的美学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进行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引领学生领略美学经典的思辨魅力和理论境界, 并鼓励学生对经典理论进行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现成的观点来死记硬背。因为对美的本质的确定是每一个美学家的理论基础, 同时这些美学家的观点也代表了他所处时代的基本美学思潮,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使学生了解了这些美学家的理论出发点, 也把握了美学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的观念变化。由此也形成人们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相应变化的, 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美的本质这样一个开放的观念。相比第一章从横向的角度对美学基本研究范畴作宏观介绍, 这一章是从纵向的角度对美学史上的重要理论进行讲解, 通过这样横向和纵向的交叉切入, 让学生构架起这门学科的基本面和点, 形成学科立体的框架。而在这两章的授课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对学科整体宏观的视角和对基本理论问题的逻辑深入, 从根本上理解每个具体观点的理论来源。

二、结合美学课程的感性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美学是一门理论课, 同时也是一门与人类感性认知密切相关的课程。正如鲍姆加登所说, 美学是研究人类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 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朱光潜先生在《怎样学习美学》中, 同样强调:“不通一艺莫谈艺, 实践实感是真凭。”美学课程既要提升学生理论思辨力, 同时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这两者不能有所偏废, 理论上的深入理解必须与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相辅相成。同时, 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角度看, 生动的感性材料也易于激发学生审美欣赏的热情, 调动其学习主动性。

宗白华曾经说过:“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 不能脱离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不能脱离‘看’和‘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来讲解美学的具体理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因为美学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艺术的哲学。当讲授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美感、美的类型、艺术等章节时, 结合艺术作品讲解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既让学生从具体审美体验中理解了相关理论, 也通过丰富直观的感性资料的展示和分析, 拓展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在讲述美感时可结合日常生活和艺术鉴赏中主体对美的心理体验来分析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 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可建立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 更好地理解理论。在讲述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美的类型等章节时可分别展示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历程中, 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实物图片及音像资料, 向学生展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艺术杰作, 使学生体验到这些不同种类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形式, 感受到各个时期不同文化中的人类的艺术创造精神, 并理解它的发展变化脉络。这种理性感性交融的方式使学生始终在特定审美情景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愉悦, 不仅得到了艺术史的知识, 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更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感受力, 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美学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完善学生的生命价值

我们说所有的人文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不外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前者是内在于人的, 后者是外在于人的, 而两者又是统一的。与回答“是什么”的自然学科不同, 人文学科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 它包含价值导向, 关乎人的存在与理想的意义, 是要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 追求人的完美化。因此, 人文学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升生命价值。

美学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它的最终目的也是完善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大学的一切教育最终是为了让人更美好自足地生存于世, 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 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 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当今的时代中, 一方面是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是审美的需求、精神的充实被忽视、被挤压到几乎无生存空间。这样的状况发展下去, 人就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只单纯追求技术和功利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单面人。这样的状况也是大学校园的普遍情况。

因此, 美学课程在充实完善学生生命价值这一方面的作用就更不可忽视。美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 以超越日常的理想性生存为烛照, 审视现实人生中的种种境遇, 从而走出现实世俗世界的局限, 实现人的自由存在。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无论是对基本理论的探讨, 还是对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介绍, 讨论的都是人生经验中的问题, 只要我们运用适当的方面就能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到。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 对每一个理论问题, 先从经验事实出发, 以一般的现象描述为起点, 接着由浅及深地介绍美学史上有关的理论, 最后进入现时段的讨论, 激发和打开学生的思维。现时段的讨论不一定有完美的结果, 但它能将问题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之中, 能够唤起学生发自内心追问真理和热爱智慧的热情, 让学生在当下的反观中体会到生活的无穷意味。在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介绍中, 不应仅仅停留在具体现象事实的描述上, 而应着眼于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及创造力, 让学生通过审美体味世界、认识世界, 并最终达到用美的理想烛照现实世界, 用高雅的趣味塑造精神世界。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和方法, 使学生最终实现内心世界的充实完善, 朝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摘要: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性课程, 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获得审美感受力的提升, 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应围绕以上目标来展开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 第9篇

一、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突破范式图例

依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新学内容的教学 (或学习) 目标进行分层分析, 它的准确性依赖于教师对教材、《指导意见》及学生认知结构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思维障碍的充分把握基础之上的。然后才有可能判断出核心的、能产生最大包摄性的, 突破学生认知障碍、产生有意义学习的核心目标。

二、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突破课例分析

《化学1》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主干内容, 由于没有元素周期律作支撑, 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很难从结构的角度推断物质的性质, 所以应更多地借助实验来突破, 从实验现象的角度突破学生可能的思维障碍。所以用好书本实验以及设计改进实验显得格外重要。以苏教版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中的《SO2的性质和作用》一课为例:

书本第88页, 运用3个实验来解决核心问题SO2的化学性质: (1) SO2溶解实验及该水溶液p H的测定; (2) SO2的水溶液 (H2SO3) 与品红作用, 再加热; (3) SO2的水溶液 (H2SO3) 中加BaCl2溶液以及再加双氧水。

我认为实验设计较好, 从教学的角度看符合“能学”和“该学”, 但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想学”。理由如下。

(1) 每个实验不紧凑, 每个实验跟SO2的各个性质一一对应, 缺乏整体性。对激发学生的记忆策略明显不足。

(2) 用SO2的水溶液做实验与直接通入气体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变化是不同的, 从实践结果看, 学生即使承认上述结果也不见得以后对SO2通入BaCl2溶液的现象判断会正确。

依据以上认识, 在实践中我设计如下实验装置以问题组链进行教学。

[实验操作] (1) 微热Y型管一侧, 使火柴头 (或硫磺) 燃烧, 观察现象。 (提示学生观察点为两张试纸和右侧溶液, 及时读出pH值)

(2) 相关问题提完后, 倾斜Y型管, 拔去气球, 用针筒打入少量5%的双氧水, 观察现象。

(3) 取出品红试纸,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熏 (或吹风机热风吹) , 观察现象。

[问题组链]思考1:观察如图1装置, 根据初中酸性氧化物的知识, 实验前先预测湿润的p H试纸和BaCl2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一般都能预测pH试纸的现象, 但通入BaCl2溶液的现象一般都预测错误。由于充分暴露思维障碍,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考虑学生知识体系中无品红知识, 所以不预测)

思考2:湿润的p H试纸变红色, 说明了什么?由此可以得出SO2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SO2溶于水与水发生了反应, 生成了亚硫酸, 即SO2的水溶液为亚硫酸, 具有酸性)

思考3:从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又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

(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 即亚硫酸不与Ba Cl2溶液反应, 原因是弱酸不能制强酸)

思考4:从滴加双氧水后看到的现象判断白色沉淀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思考5:由此可以推测SO2气体 (或其水溶液) 具有什么性质? (SO2或亚硫酸具有还原性)

思考6:从SO2气体能使有机色素品红褪色说明SO2还有什么性质?褪色后的品红试纸加热后又复原说明其褪色原理与漂白粉 (或次氯酸) 一样吗?

(说明:用自制品红试纸时, 用酸化的品红溶液更好, 否则实验时先变深)

思考7:观察暴露在空气中的pH试纸与刚才的读数是否有差异?解释其中的原因, 写出反应方程式。

思考8:由此提出煤 (含硫) 燃烧产生酸雨的基本原理。

设计具有逻辑性联系的问题链 (或实验情境等) 以完成核心目标相关的学习内容,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题组训练设计

设计具有检测功能的问题或题组以便能及时获得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如教学 (学习) 核心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是否深刻?

(1) 下列六种溶液中分别通入SO2气体, 判断反应现象, 能反应的判断SO2表现什么性质?

(1) 品红溶液; (2)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3) 氯水; (4) 紫色石蕊试液; (5) CaCl2; (6) Ba (OH) 2

(2) 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 (g) 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中, 其结果正确的是 ()

A.只有BaSO4沉淀生成, SO2从溶液中逸出

B.两种气体都被吸收, 并有BaSO4沉淀生成

C.两种气体都被吸收, 且不产生沉淀

D.产生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

(3) 将SO2分别通入甲、乙两瓶溶液, 甲溶液为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 乙溶液为H2O2和BaCl2的混合溶液, 判断是否有白色沉淀, 并判断沉淀成分。

[评析]这样的装置设计把若干个实验整体化, 使之成为具有很大包摄性、概括性的知识整体, 通过有序的逻辑性的提问思考, 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逐渐突破了思维障碍, 同时获得了SO2性质的整体的认识,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酸雨。题组的设计紧紧围绕核心目标SO2的化学性质中的核心点———酸性和还原性展开, 其目的是重复智能训练, 改组学生的智能结构 (如Bach改为CaCl2和Ba (OH) 2) 。显然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 在核心目标确立的前提下, 多在实验设计及整合上下工夫, 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 (1earning by using) , 而且为了运用而学 (1earning for using) , 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 所设计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以及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活动还应和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 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另外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如课外要求学生查找资料, 讨论Shouldwe wear school uniform?Should we have pets at home?What are the traffic problem in your country?等话题, 进一步加深印象和提高兴趣。

二、教学设计

(一) Revision

1.Dialogue-making———Introductions in class

Student A:Li Shan, I’m sure you are my good friend.We are from the same class of the same junior school, we are both good at English and we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

Student B: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Thank you.

2.Ask more students to perform their dialogues and do more introductions to others.

(二) Listening

设计一个开放型的活动, 教师在黑板上设计 (以Situation 1为例) 问题:Group 1/2/3 think Peter is always…

小组活动:猜测各个情景中反映出来的矛盾, 通过互动, 确定本组的意见, 并在黑板上写出来。下面是学生猜测的内容 (部分) :

Group One:Peter is always late for football…

Group Two:Peter is always listening to pop music in class…

Group Three:Peter is always quarrelling with others…

班级活动:各组交流意见, 评价各组的猜测, 通过录音检验猜测的接近度, 得出结论:

第一组的猜测推断符合题意。

总结:Solution部分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可以采取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进行,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

(三) Speaking

在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后, 本部分的活动目标就锁定在“用英语向同学介绍自己”。

小组活动: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个人材料交给组长 (每个小组4~6人) , 由组长组织同组的同学朗读自己的材料, 并将老师发的表格填好, 利用媒体 (投影仪等) 把本组的材料显示出来, 同时确定本组互相选定的朋友。

班级活动:为了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教师随机抽取4~5份材料, 由学生朗读, 读到谁的材料谁就站起来, 有愿意选其做朋友的也站起来, 并说“I’m sure菖菖菖should be my good friend, because…”, 同组也派代表把本组里选定朋友的情况向全班汇报, 并做出评价:“We’re sure A and B could be good friends, because…”

自由汇报:主要是介绍自己以前学校的朋友, 并谈谈成为好朋友的条件是什么?为下一个学习项目做准备。

(四) Trask (sum-up)

班级活动:在完成上述主要教学内容后, 进入“Workbook”阶段, 完成相关的Listening和Speaking的练习, 巩固所学习内容。

小组活动: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由组长负责, 采取等级制, 并存入学生的学习档案) , 然后交给教师, 由教师最后填写相应的评价内容。

开发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第11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支配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育教学的方向。要想达成教学目标依赖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生命》第一个话题“生命仅仅属于自己”一课为例,试谈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一、灵活处理教材,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

品德与社会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为了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应在深入研读教材领悟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补充、拓展、完善、重组,尝试综合多种渠道的課程资源,进行设计、权衡,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

笔者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我们的生命》“生命仅仅属于自己”一课进行创造性使用,补充以下内容。

1.动画片《我从哪里来》。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了解生命孕育过程,知道自己是生命爸爸妈妈的爱带来的。

2.产妇死亡率的数据。让学生在数据的冲击下知道妈妈生产不仅仅是忍受难已忍受的疼痛,还有生命危险,感受母亲的伟大和生命来之不易。

3.公益广告《打包》和《开学第一课小威的妈妈邓亚波》两个视频。在感人的视频中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

4.因疾病、意外受伤死亡的孩子图片。面对不幸的图片是学生在强烈的情感落差中,感悟生命的可贵,萌发珍爱生命的共鸣。

丰富的资料为孩子们打开了广阔的视野,让孩子们在深情的乐曲中感受暖暖的亲情、浓浓的爱意;在感人的视频中感受父爱、母爱的无私、伟大;在不同主题的图片中思考生命的价值……这样建构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为突出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设计有效活动,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多元化、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文本资源,而且包括种种丰富的活动资源。

《我们的生命》这一课以探索生命的历程为线索,其中婴儿出生前后这一段时光,是学生记忆和认知的盲区。如何让学生在与自身生活相隔甚远的领域深刻体验母亲怀胎十月、一招分娩的艰辛与幸福,家人细致呵护小生命的苦心与快乐;如何引领九、十岁的学生在感悟生命不易的基础上知道珍爱生命,这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另外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不容易感受别人给予的爱。如何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回忆,触及他们的心灵对本课教学的实效尤为重要。本课教学中,笔者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合理的、适合学生的动静活动,把课堂开放成一个活的,有感情参与的世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活动一:游戏“猜猜看”。出示名人、同学小时候的照片猜猜是谁,引发孩子兴趣,引出成长、生命的主题。

活动二:反背书包穿鞋、下蹲、捡东西。让孩子在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中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初步感受生命孕育的不易,体会母爱的伟大。

活动三:“成长分享会”。课前,指导学生收集小时侯的物品、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开展访问父母、家人的活动,最后把最深刻的记忆用照片、文字、实物等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从父母口中听到了自己记得和不记得的故事,在细节回忆中亲情自然地流淌,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不知不觉地在增进。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让小伙伴更加了解自己,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

活动四:评选“最爱孩子的爸爸妈妈”活动。因为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对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常常是视而不见甚至感到多余和约束。这个活动抓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以说一件爸爸妈妈爱你的故事打动大家,比比谁的爸爸妈妈最爱孩子,唤起孩子们对生活细节的回忆,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爸爸妈妈的无私的爱,懂得自己成长的过程倾注父母的心血,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围绕着教学目标,四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孩子们悟出我们的生命倾注父母数不尽的心血和汗水,理解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懂得要珍爱生命,使得教学目标的落到实处。

三、开发学生资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不仅包括物力资源,而且包括人力资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目标最终的落实者,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课程价值,学生的兴趣、差异、经验乃至学生家长,都能成为教学巨大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家长资源,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家长互动,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体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成长分享会”这个环节,因为课前学生在家里和家长充分交流准备,在课堂分享成长的时候十分精彩。有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成长报》,极富童趣的照片,精心书写的故事记录成长的快乐;有的学生带来不同成长阶段的录像、奖状;有的还有爸爸妈妈的录音,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有了孩子们和家长的亲情互动,使得理解成长不易、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这一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第12篇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之一, 回答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这一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 它是学习的对象, 因而也是对“学什么”的规定。然而, 对这样的基本问题, 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没有作明确的、具体的阐述, 在“前言”中也没有作概要的解说, 只是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显得比较笼统, 不像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那样除“总纲”外, 设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部分, 具体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范围。这使人禁不住要问:难道《语文课程标准》忽略了对属于语文课程基本问题的“教什么”或“学什么”的规定了吗?当我们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时候, 我们还会发现它的显性线索是各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五大学习领域, 隐性线索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而且《语文课程标准》对“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我们禁不住又会发问: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是不是一回事呢?有没有内在的一致性?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虽然不是一回事, 但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中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首先, 巢宗祺先生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说道:“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考虑, 语文课程标准不设‘内容标准’这一部分。《语文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 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叙述。”这就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与内容是混同在一起的。

其次, 董蓓非博士认为:“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 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规定和表达, 其终极目标就是学生语文课程的习得素质———语文素养。它具体描述了学生经过一个阶段学习后,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学习结果。”显然, 他也认为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规定和表达”的课程内容指的是课程标准中的“总目

筅河南新乡学院段全林

标”和“阶段目标”, 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

第三, 河南师范大学王文彦、蔡明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是非常复杂的, 纵向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三个维度, 横向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五个领域。”“阅读教学有以下主要内容: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 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 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这是从语文教学乃至阅读教学的角度谈的, 但反映出语文课程内容与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二、为什么说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程内容与三维目标具有一致性

事实上, 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程内容是由三维结构组成的。倪文锦先生在《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引用夏特的研究结果, 认为“语文课程内容由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学习、关于语言的学习 (这里的“语言”与我们的“语文”是同义词) 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三维结构。语文课程内容的三维结构与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致的。让我们来作以下剖析:

“学习语言”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 是指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大领域的学习, 是通过言语实践活动, 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显然, “学习语言”主要指向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语言学习”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 是指通过语言中介对文学、文化和语言本身的学习。中国的文化, 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情感、习俗、习惯、传统, 是积淀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性”。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养性。语文教育要使学生移情———修心———养性, 传承中华文化的血脉, 让成长的新一代把生命之根深深扎进民族文化之中, 这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语言学习”以“关于语言的学习”、“学习语言”为基础, 以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形成的语文能力为依托, 通过文学、文化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信念、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审美情趣。显然, “通过语言学习”主要指向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于语言的学习”是关于语文的元学习。元学习是旨在改善语文学习品质的活动, 包括语文策略、语文态度 (含兴趣、动机、意志、习惯、情感等) 等方面的改善, 这些策略、态度的改善, 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发挥自身语言能力, 也是学习者在品味文学作品、学习本民族和多元文化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语文方面的策略、态度。显然, “关于语言的学习”主要指向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 可看出“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学习、关于语言的学习”三维结构与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大体上是一致的。当然, 正如三维目标是彼此渗透、相互交融的一样, “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学习、关于语言的学习”三者之间也是不可分离的。

三、正确理解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不同说法

语文课程内容是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各种版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著作或诸如此类的著作对它的解说各不相同。

说法一:“将综合性学习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写话、习作) 、口语交际相提并论, 它同样既是语文课程的内容, 也是语文教材的内容。”

说法二:“总体来看, 各国的语文教育都离不开语言、文学、文化的学习。”“无论是从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 还是从语文课程理论来看, 语文课程由语言、文学、文化三个组成部分来构成是被国内外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

说法三:“语文科的课程内容, 大致可归纳为两大块:一块是形成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释, ……用‘定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篇目) 来指称;第二块是达到《标准》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须教与学的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

如果我们根据语文课程内容的三维结构来作具体分析的话, 我们会发现前两种说法分别从不同角度概括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不同维度, 但不能概括语文课程内容的全部:说法一主要是从工具性角度提出来的,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侧重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内容。显然, 说法一属于“学习语言”这一维度。说法二是从人文性角度提出来的, 文学、文化和语言本身所折射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显然, 说法二属于“通过语言学习”这一维度。说法三是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角度提出来的, 其中“定篇”是课文, 学生在学习“定篇”的过程中同时要学习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 这里的“事实、概念、原理”是语言、文学、文化中的事实、概念、原理, 这属于“通过语言学习”;而“技能”是听、说、读、写的技能, 即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技能, 这是“学习语言”;“策略、态度、价值观”显然是在学习语言、文学、文化中的策略、态度、价值观, 是听、说、读、写过程中的策略、态度、价值观, 这些显然属于“关于语言的学习”这一维度。因此, 这一说法与语文课程内容的三维结构相吻合, 是从整体意义上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解说。

通过对上述三种说法的分析, 我们可看出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程内容是由多侧面组成的复合体, 单从某一个侧面看, 构不成语文课程内容的全部, 完整的语文课程内容应当从三个维度来看, 即“学习语言”维度、“通过语言学习”维度、“关于语言的学习”维度。

总之, 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虽然不是一回事, 但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在很大程度上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 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这种把内容标准和目标标准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做法, 显然是一种创新。即使这样, 笔者仍然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缺陷在于在“前言”中少了些对课程内容的概括说明, 少了些必要的解释。也许正是如此, 导致各种版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著作以及诸如此类的著作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解说众说纷纭。语文学科乃至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要走科学化道路, 课程内容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如果能够给出一个概要的解说, 或者作出必要的解释, 对促进其科学化会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董蓓非.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6]王荣生.语文课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正确观念下一篇: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