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

2024-09-20

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精选11篇)

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 第1篇

事实上, 科技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许多。譬如, 对科学自身健康发展的责任;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和谐, 确保全人类的长远利益的责任。然而, 在这些责任中,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有两个, 下面就着重谈谈笔者对这两个关键点的看法。

第一个关键, 科学家应当自觉担负起较一般社会公众更多的生态伦理责任, 即对自然界负责。所谓“对自然界负责”, 在笔者看来就是要敬畏自然。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里, 恩格斯特别用了“报复”字样, 事实上是对后人的警示, 然而后人却将其抛之脑后, 于是乎, 肮脏的水、龌龊的空气、发飙的气候、死灰复燃的瘟疫、精神的空虚接踵而至, 对此, 人类手忙脚乱地应对着。其实, 这无非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病根儿难以真正得以祛除。因为, 人类还未意识到科学家在从事科研活动时所承担的生态伦理责任, 尤其没有意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及至20世纪, 罗伯特·奥本海默开始重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他希望科学应变成人类的福音, 而不是沦为一种灾难;爱因斯坦也曾认为, 科学家要对科学技术滥用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承担道德责任。

所以说, 科学家不仅应当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与之和谐相处, 而且要全力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生态伦理责任。

第二个关键, 科学家应弘扬科学精神、崇尚学术道德, 即要有科学良心。

所谓科学精神, 是指以求真创新为核心的科学家的精神气质, 具体地讲, 是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不断体现出来的高尚卓越的情操、气质、品格和行为特征, 以及科学体制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统一。学术道德则是指科研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笔者看来, 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有相通之处, 完全可以概括为“品格成就了科学家, 而科学良心支撑着科技的繁荣”。

关于上述内容, 许多知名的学者都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比如彭加勒认为, 科学家是勤奋的、热情的、谦逊的、温和的、富有青春活力的、恬淡无欲的人。再比如现代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所以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 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真谛。”可见, 爱因斯坦认为成就科学家的不是才智, 而是品格。

事实上, 中外科技史上的许多重大成就都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功利追求。居里夫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科学家, 可是在他们陷入贫困时, 有人劝他们去把镭申请专利, 那样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不, 镭是一种元素, 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妇毫不犹豫的回答, 让人们感受到了科学家造福人类的品德美。

可见, 科学是智慧的突破, 更是道德的升华。

近年来, 与科研活动相携而来的道德问题日益增多, 也日趋复杂。一些科研机构的不规范行为,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科学本身的可靠性和诚实性。

正是在这样的科研环境下, 才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类似塑化剂、瘦肉精、牛肉膏、三聚氰胺、二料玩具、含重金属的化妆品等。试问, 这些日常用品难道没有科学的影子吗?试想一下, 一个没读过书、没学过理化生的小商贩能研制出塑化剂、三聚氰胺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 科学良心四个字看似简单, 实际上所包含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值得人们思考的是, 科学家何以会弃职业操守于不顾去研制这些害人害己的东西呢?那必然是利益所驱使的。记得, 《三字经》中有这么几句话:“犬守夜, 鸡司晨”“蚕吐丝, 蜂酿蜜”, 意思是说, 每一种生物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职责, 科学家自然也不例外。然而, 唯有那些谨守职业道德的科学家们, 才能真正扮演社会良心的守护者, 才能全心全意地保护着人类与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 而科学家则离不开良知的奠基。

综上所述, 科学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职业, 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 拿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奉献于社会, 他们还要善于与大众进行沟通, 善于倾听公众的心声。只有这样, 才能使大众理解科学、信任科学, 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科学普及的步伐加快, 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人类社会中绽放出艳丽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黄涛.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N].中国教育报, 2003-05-28.

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 第2篇

(一)矿山企业的法律责任

1.矿山安全管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有下列5种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关闭;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1)未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分配职工上岗作业的;

2)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安全检测仪器的;

(3)未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的;

(4)拒绝矿山安全监督人员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5)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矿山事故的。

2.矿长、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后,方可恢复生产。

3.矿山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和验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拒不执行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由有关主管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并处以罚款;拒不停止生产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由有关主管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4.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法律责任

已经投入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开采的,责令限期改进;逾期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或者由有关主管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矿山事故的法律责任

1.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事故责任

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的事故责任

矿山企业主管人员对矿山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矿山安全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绿色选择:承担社会责任 第3篇

第一次对台达电子有感性的认识,是2005年梁先生从台湾回来后,提及在台达电子参观时的一个细节:时近中午,郑先生留梁先生吃午饭。如果是在国内,一个企业老总请拜访的客人吃饭,肯定是多人作陪,山珍海味,而在台达,只是一人一份盒饭而已。这份盒饭,让梁先生感触良多: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这么简朴,而不铺张浪费,中国的环境问题就不会那么严重。

第一次与台达有正面的接触,是2006年4月,台达集团在国内的中达电通公司与“自然之友”合作,为员工设计可随身携带的筷子袋。中达电通的总裁王其鑫先生在邮件中写道:“(在支持环保事业方面)企业除了财务支持之外,还可以从唤起职工的环保意识及实际行动来做贡献。台达集团在大陆有5万职工,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在东莞、吴江等工厂内工作。如果这些人每人每年都用掉100双一次性筷子,中国就要砍掉1700棵20年树龄的树木!这方面,我们很愿意来做一些改善的试点。”现在,这些筷子袋已经开始在中达电通的员工中推广。为了能让员工们确实认识到筷子袋的意义,并能重视、使用他们,中达电通还改变了原本的免费派发筷子袋给员工的计划,而让员工自行购买。“每个筷子袋成本价5元钱。并不是公司没有这笔钱,而是觉得员工的自主行为更能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王先生说。

第一次对台达集团在“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方面的努力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是2006年5月,在中达电通北京分公司高大宽敞的会议厅内,王其鑫先生特意为梁先生及“自然之友”的随行员工讲解了台达集团多年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认识,行动上的尝试,以及取得的荣誉。这时,我才知道,成立于1971年的台达集团在推动绿色生产流程、开发绿色产品、倡导绿色建筑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多贡献。

这次,由于要为“绿色选择”报道企业方面的例子,想起台达集团,问他们要资料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在今年年初制作了《台达电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5》,这是台达电子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往后,他们每年都将出一份。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企业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制作年报。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精神已经融入到台达集团的企业运作之中,成为其员工的共同追求。

如何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第4篇

一般认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就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对股东、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负责, 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见, 无论是太湖的蓝藻危机, 还是矿业企业的事故频发, 再到“三鹿奶粉事件”, 都显示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明显不足。

既然相关法律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那么现实中企业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层次分析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同, 我国的企业发展具有特殊性。1978年之前我国是计划经济模式, 企业隶属于国家, 没有自主经营权, 企业被赋予了经济功能以外的社会功能, 导致企业事实上承担了极其繁重的社会负担, 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 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行分离, 又过分强调企业的盈利性、股东利益至上和利润最大化, 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取得;企业偷税漏税现象时有发生, 职工和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同时我国经济又要面对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重视社会责任, 企业由于外在的压力也开始关注社会责任。

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

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 国际社会也把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2006年, 我国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显示, 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公司以3分和0分在榜单中位居倒数第一和第二名。

市场经济虽然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 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化和信息化, 一方面使得企业及其行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 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利益、利益相关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日益紧密, 冲突也更尖锐。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滋生了大量的外部性问题和不公正现象, 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不公平交易、不能同等就业等, 因此国家开始干预并制定相关法律限制企业的行为。迫于法律的严肃性和日益强大的道德声讨压力, 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但由于社会责任范围宽泛, 无法对实际操作进行具体量化与指导, 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往往会涉及全部的利益相关方和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各种情况, 尽管覆盖面广, 但大多是理念性、愿景性的口号式描述。如国家电网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这种宽泛的空洞界定表明企业尚处于被动履行和报告社会责任的阶段。

从成本收益分析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和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代价, 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何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1.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尽管号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但我国至今还未制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专门法规。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制定全国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规章, 还应指导和帮助企业制定明确承担社会责任的规章制度, 将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细则明确写入企业的相关制度, 并严格执行, 让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中。政府应施加外部影响, 引导企业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和荣誉感, 同时还要加强对细则的研究、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

2. 转变企业观念, 将承担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股权的分散, 股东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日益松弛, 以董事为代表的群体取代股东成为企业的实际“掌门人”已成为确定的趋势。因此, 企业的目标从股东到整个社会利益, 这种视角的转移将成为一种必然。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已不能相提并论, 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化的经济大环境, 只关注利润而忽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的企业已无法长期生存。因此, 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 必须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既定目标囊括在内, 根据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相应的承担社会责任战略, 通过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来塑造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的影响力。

3.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监督、评价对改善和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整体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建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 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以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 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通过建立以新闻传播媒体、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公众监督和评价的网络体系, 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新闻媒体的正面和负面报道, 既是对向社会负责企业的舆论支持和鼓励, 也是对不负社会责任企业的警示和惩戒。单靠企业的自律自愿承担社会责任, 势孤力单, 难以形成整体社会力量, 而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提倡、组织、推动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能够通过企业有组织地参与, 形成组织合力、影响力、共识力, 为企业持续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组织基础。另外, 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行为、产品和服务、管理和决策的效果应尽量透明化, 为公众和消费者提供观察、建议、评价、投诉的正常传递渠道, 对大众和消费者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传播媒体、法律机构、行政机关的投诉, 特别是社会责任危机事件的突然爆发, 企业要作出及时、认真、坦诚、理性的回应。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往往造成公众对企业的过度负面评价, 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能离开公众通行价值观的期待而由企业自我标榜。

4. 加强消费者的责任意识。

蒋锡培 企业应持续承担社会责任 第5篇

也许大家知道我来自于江苏宜兴,江苏宜兴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也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有五千年陶瓷文化历史,有着1万多个教授和28位两院院士的一个城市。可能更有特点的是,宜兴还是一个离婚率最低的城市,当然远东也是离婚率最低的企业,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宜兴人的选择没有错。因此跟宜兴人结婚幸福,跟宜兴人共事踏实。

我们今天在这里肯定是心怀理想和梦想的,而且很多人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但还不满足,还有更大的抱负,因此孜孜不倦地一直在学习着,希望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如何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能够把握好机遇?如何能够在“后危机时代”把企业做好?我觉得首先应该要了解外部的经济和政治形势。

事实上中国不同于三十年以前,现在的中国已经置身于全球各种各样的政治和经济的环境当中并且越来越被大家所尊重,也越来越有话语权,这些都离不开在座各位的支持。无论是世界的政治还是中国的经济,无不影响着在座的每一位。毫无疑问,对于大局的把握是我们所有人都关心和重视的,我觉得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历史阶段。

如果这样的历史机遇期至少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加长远的话,我们不能把握好,肯定会追悔莫及,肯定会觉得我们这一生还没有做到更加精彩。

为了这份精彩,我们相聚在这里。但是今后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要选择战略方向,要认清我们要做什么。如果这些事情搞明白了,可能就成功了一半。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做选择,但不是每一个都是适合你的,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远东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做电线电缆,19年坚持一个专业。在第九年的时候就做到了全国第一,现在全球第八,连续11年保持了全国领军的地位。

后来我们在偶然的一个机会进入了医药行业。医药行业跟电缆行业相比感觉又不一样,增长前景更好,所以我们也把它作为今后发展的主业。相信在未来它能有更好的发展,为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贡献我们的智慧。

三年前我们又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进入之后,发现房地产的机会非常多,而且这个行业还有很多机会需要把握,但是过度的工业化势必会影响发展。所以我们坚持三个主业加投资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使得远东连续19年持续健康地不断发展。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做的?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作为远东来讲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是民营企业,只认识自己的家人,还有一些同学、朋友,因为他们了解我们,我们也了解对方,就组成了这样一个股份公司。这样就使得在有争执的时候能够无所顾忌,充分信任,说什么都不会有半点其他的想法,所以选择合作伙伴很重要。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更多的人加盟,远东引进了很多人,我非常感动和感激主办方创造了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这样一个平台,因为两年前浩然和我就是在这里达成默契,使他能够放弃更多的机会,能够放弃更多的诱惑加盟了远东。正因为有浩然这样的人才,不光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提升硬实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们的文化、企业的品牌等软实力。

当然跟哪些人在技术上合作,这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们跟国内的15家科研院所合作,这些使得我们发展得更快。另外就是要讲好游戏规则,因为做企业没有规则不行,你把事情讲明白,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决策,怎么样的一个流程才使得大家能够在这样一个规则当中好好把握,不越位。

明确阶段性的目标,每个人的目标都在不断地修正。在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希望我的一生能够赚5万块钱,后来可能就不是这个想法了,我们希望每一年都有确定的阶段性的规划,使得这个规划能够有条件实现。当规划大于实现条件,就会使得我们每年都能感觉这个规划目标是实在的,是能够做到的。

另外还要坚持优化管理。做企业没有管理肯定无法有好的效益,也无法使企业持续发展。所以远东的管理也成为了很多商学院的案例。这里面最重要的,可能是我们的人才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等。

作为企业来讲,如果不为员工不断地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毫无疑问,这个企业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也无法生存。如果不为社会创造价值,不为政府创造价值,它也没有生存的理由和基础。因此不断地创造价值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创新。

我讲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要持续承担社会责任。这方面的意识在企业家中越来越多,但光有意识可能还不够,我们还要有爱。因为只有爱,才能使我们发自内心地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同时我们还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光有意念和爱还是不够的,要不断地创造财富,不断地创造价值使得爱的想法能够实施的话,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你的梦想和理想。

当然会赚钱和会花钱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体现。这么多年远东能够走到今天,源于大家多年来一直伴随、关心、支持着我们,使得我们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今天能够在全球竞争范围当中有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改进 第6篇

一、目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一) 无视自己在社会纳税方面应起的作用, 尽量逃避税收。

有一位知名企业家在媒体采访时说过, 如果所有的税费我都严格按照规定缴纳, 我的公司马上就会倒闭。如果过去我没有逃税, 公司根本活不到今天。可见我国企业尽量逃税是常见现象。

(二) 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 将包袱甩向社会。

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任意裁员, 尤其是对四五十岁的人员裁员, 他们在企业工作中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 推向社会再就业非常困难, 但企业没有考虑他们困难, 为了自身的发展把他们抛弃。

(三) 较少考虑环境保护, 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

例如, 四川日报揭露的一起违法事件, 两家企业违规排放污水, 作为一座资源型工业城市的攀枝花, 环境污染是长期以来的问题。近年来, 该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暴露了公司只重视生产经营, 不重视环境保护, 忽视环境保护的严重错误思想, 也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缺失, 以破坏环境赢得经济效益。

(四) 一些企业唯利是图, 自私自利, 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 为富不仁。

在我国商品流通领域中, 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 缺乏长期的经营战略思想, 没有形成珍视企业信誉如生命的观念, 唯利是图, 短期行为严重等等。

(五) 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企业谋利润。

有些企业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聘用人员, 以交押金等各种名目违规罚款, 不按规定发放福利等办法, 为企业节省费用, 减少支出, 为企业谋利润。

(六) 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 对公益事业不热心。

从对四川大熊猫基地成立以来的捐助来看, 摩托罗拉、美国巴菲特基金会、香港凤凰卫视、广东潮安先思宝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和国内外一些富豪纷纷向大熊猫捐款, 其中90%以上的捐款都是国外、境外的富豪捐赠的。令人不解的是,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四川大富豪向大熊猫基地捐赠过一分钱, 可见四川企业对公益事业的不热心。

(七) 缺乏公平竞争意识。

如我国的电信行业, 长期在垄断的条件下, 缺乏公平的竞争意识, 取得垄断利润, 但是在近年的改革中, 工信部打破了这种垄断, 引进11家民营企业, 发放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行业垄断即将打破。

(八) 普遍缺少诚信。

2008年的三鹿事件, 不讲究诚信, 为达到标准在产品中加入三聚氰胺, 给婴幼儿造成了伤害, 最后企业破产被其他企业收购。

(九) 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面。

201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 国企社会责任指数优于民企和外企, 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因此, 国企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国企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的依据有“国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截至2011年, 仅国资委主管的央企, 有1, 200多万职工、700多万农民工、600多万的离退休工人, 国企平均税负远高于民营企业;去年国资委主管的央企上缴税收1.3万亿多元, 近年上缴税收每年增长约20%”, 以及“国企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成为保障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三点, 即以就业、税负与社会公益作为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指标。

二、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 明礼诚信, 确保产品货真价实。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诚信缺失正在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营, 由于企业的不守信, 造成假冒商品随时可见, 消费者因此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每年约2, 500~2, 700亿元, 占GDP比重的3%~3.5%。很多企业因商品造假的干扰和打假难度过大, 而难以为继, 岌岌可危。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 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企业必须承担起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社会责任。

(二) 科学发展。

企业的任务是发展和创造利润, 并担负着增加税收的使命。企业必须承担起发展的责任, 搞好经济发展, 要以发展为中心, 以发展为前提, 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扩大纳税份额, 完成纳税任务, 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 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 不顾长远, 也不能只顾局部, 不顾全局, 更不能只顾自身, 而不顾友邻。所以企业都要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 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 保护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危机, 资源过度开采, 给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 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民族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休闲娱乐, 陶冶人的情操, 提高人的素质。我国由于对这些方面投入较少, 欠债较多、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而文化事业的发展固然是国家的责任, 但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 企业应当分出一些财力和精力担当起发展文化建设的责任。

(五) 发展慈善事业。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还需要扶贫救济。这些责任固然需要政府去解决, 但同时也需要企业为国分忧, 参与到社会的救济中。为了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应该重视扶贫工作, 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六) 保护职工健康。

人是生产的第一要素, 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 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的责任。企业要坚持遵纪守法, 爱护企业的员工, 搞好劳动保护, 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并保证按时发放。企业重大事项要与员工沟通, 影响到员工利益时要多为员工着想。

(七) 发展科技。

我国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前些年为了发展大多采用粗放型发展,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解决效益低下问题, 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 降低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因此, 企业不仅要高度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而且要不断搞科技研发, 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 努力转变为技术创新型企业。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 第7篇

一、目前企业忽视社会责任, 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员工基本利益甚至生命受到损害

尊重人权, 保障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标准, 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有的企业通过延长工作时间, 降低劳保待遇, 克扣工薪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 增加营业利润。有的企业管理者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不重视或只是口头重视, 擅自降低所应该遵循的安全标准, 安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以此降低成本支出, 增加企业利润。其后果是, 生产安全事故频发, 人员伤亡惨重,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有的企业在招聘时带有严重的性别歧视, 明确表示只招男性职工, 不招女性职工。职业病严重, 企业逃脱员工职业病造成的法律责任, 固定时期换一批员工, 把犯职业病的员工推向社会。

2、排放三废, 破坏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污染情况尤其令人担忧。有资料表明, 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 (71%是工业污染) 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8%。我们不应该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 工业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常常是不可挽回的, 仅从经济上计算, “先污染, 后治理”的代价, 比重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成本高出10~100倍。

3、生产不合格产品, 毒害消费者

目前, “三鹿奶粉”事件再曝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仅“吃”这一方面, 近年来, “黑心”粽子、“红心”鸭蛋和毒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 接连不断。有的企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 却贴上合格的检验证, 以次充好, 或移花接木, 贴上名牌产品的商标, 欺骗顾客, 企业向顾客提供劣质产品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而不安全的产品会导致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违反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的原则,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呼唤诚信。

4、逃税避税, 实施恶意竞争。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一方面为社会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 企业为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 此外, 企业还应当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支持和捐赠, 帮助教育, 娱乐, 社会贫困地区的发展, 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延伸。现在的问题是, 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对缴付的税款感到心疼, 因而, 选择了种种漏税逃税的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价值标准的缺失, 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缺失。近年来, 虽然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如赈灾及希望工程捐款等, 但大多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觉悟”, 而非责任义务, 且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设置社会责任管理机构, 也没有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没有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项内在职责。

二、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捐款只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 并不是有丰厚利润, 有能力捐出款的企业, 才有资格讲社会责任。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 最重要是诞生那天开始, 即要有社会责任感, 从依法经营、环保、善待员工等各方面增强责任意识。促使企业由忽视到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要靠企业内外共同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1、强化企业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观, 使其由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 企业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有决定性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企业家不仅需要较强的市场经营和竞争能力, 而且必须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素质和能力。企业家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首先,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 社会是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来源。企业必须通过合法生产和提供服务获得利润和自身发展, 自觉履行善待员工、保护环境、回报社会等社会责任。其次, 履行社会责任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更有利于稳定顾客, 赢得市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一个长期奉公守法、善待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 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加无形资产,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再次, 经济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的延伸和保障。二者互动与和谐统一才能使企业得到最大的发展。企业必须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使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有机统一。只有准确领会和把握上述三个方面, 才能树立正确的企业责任观, 增强社会责任使命感。在此基础上, 企业要构建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有明确的计划、有专门的负责部门、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同时, 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修养。

2、建立政府主导机制,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发展历程来看, 企业社会责任不可能完全依靠企业家自身的觉悟, 而主要依靠市民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和政府的推动。在我国目前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情况下, 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 政府要坚持服务引导与严格监管“两手抓”的方针。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 完善与修改有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 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监督。把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写入《公司法》等相关法律, 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步法制化。制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地方法规, 以员工待遇、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 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意识。加大对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企业的惩罚力度, 加大企业违法成本, 促使企业形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性循环。对那些“只认钱、不认人”, 坑国害民的企业, 必须依法治理。第二, 在政策机制上对企业形成激励和约束。必须设计出强有力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设立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奖”, 定期开展评选活动, 表彰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 激励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环境保护、捐助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企业予以政策优惠, 逐步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取消对企业捐赠只能在年应纳税额3%以内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限制性规定, 提高企业慈善免税限额, 增强企业捐赠积极性。政府在采购、投资和科技项目立项、对企业的资助等方面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 通过认证的企业优先参与政府采购和投资项目的投标、优先申请政府科技项目立项等资助, 逐步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第三,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制订企业社会责任地方行业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定期评估, 定期公开, 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自律开始逐步过渡到“第三方认证”, 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在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每年发布由总裁亲自签署的企业责任报告书已经成为制度。第四, 针对部分企业不懂法理、缺乏技术和资金、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应未雨绸缪, 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 给予帮助和耐心指导, 防患于未然, 改变那种“事前放任, 事后罚款”的官僚习气和监管方式。

3、建立监督机制, 加大社会各界的监督力度

加强社会舆论和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 形成与法律监督相对应的社会公众监督体系, 形成全社会的监督氛围, 促使企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一要加强舆论监督。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都来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 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 使企业在一个积极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中认识到推行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当加大对虐待员工、非法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利益、拒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曝光力度。二要加强公众监督。对企业守法行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 并做出定期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 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鼓励和倡导消费者使用“优秀企业公民”产品, 抵制缺乏社会责任企业产品。

企业社会责任和竞争力之间应是共荣共生的关系, 企业讲责任, 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继续生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更好地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朝夕之事, 而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 企业、政府、社会必须各司其职, 互促联动, 整体推进。

摘要:企业要想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下去, 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有时甚至直接被淘汰出局。当然承担社会责任违背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实际中如何让企业由忽视社会责任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社会责任,对策

参考文献

[1]、Oliver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转引自刘俊海.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思考与立法建议[M]

金融危机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社会责任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震荡, 更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潮”的侵袭下, 企业社会责任再次被推到了时代前沿,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众多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而这种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推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企业对社会责任承担的重视程度弱化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使得经济环境急速恶化, 众多企业遭受巨大的冲击, 企业生存的压力日益增大。2008年底,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厂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就因干货集装箱生产线停产两个月, 20%员工已提前放假。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也透露, 从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 纺织机械的产量和销量都下降了约20%。中国纺机集团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幼泉表示, 该公司上半年销售下降也在20%左右, 国内市场影响较大。而另一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必然需要一定的成本, 但目前几乎所有企业的经济实力都在金融危机中不同程度地遭到削弱, 大多数企业目前处于资金供应不足的状态, 企业面临生存和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艰难抉择。生存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之一, 如果企业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 那么也就谈不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金融危机引起企业生存压力骤然增加, 加之考虑社会责任承担所需的成本以及企业当前的资金状况, 面对生存和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艰难抉择时, 众多陷入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必然首先考虑企业的生存, 考虑如何尽快度过危机并在金融危机消退之后立足于市场。因此, 企业更多地将精力及关注的目光投向如何度过危机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占领市场等方面, 以求维持企业的生存并在危机过后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社会责任承担的顾及便会减少, 甚至因为经营困难等原因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二) 企业社会责任中劳工保护问题凸显

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企业生存压力明显加大, 众多企业纷纷停产甚至倒闭。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金融危机之后, 首先是沿海外向型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截止到去年年底, 全国中小企业中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大概占7.5%。”由企业的停产或倒闭进而导致的拖欠职工工资甚至欠薪欠债弃厂逃匿事件明显增加, 如2008年山东出现的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潮等。另据调查, 去年广东省因欠薪逃匿引发30人以上的员工上访事件达333宗, 同比增加80.98%, 其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规模较大的港资、外资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新劳动法实施前, 让员工“自愿”重新订立新合同, 或改签劳动派遣合同, 变相逃避企业的社会责任。

另外, 面对资金困乏和业绩下降的状况, 很多企业都在酝酿裁员计划, 掀起了裁员浪潮。我国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 众多员工失业, 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截至2008年11月, 四川受金融危机企业倒闭或裁员影响返乡的农民工已达28万余人。深圳市的工厂倒闭已经导致5万人失业, 企业面临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强势的金融风暴, 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增加, 企业选择裁员或者减薪以降低成本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但是, 不负责任的大量裁员或更有甚者假借金融危机之名提前解雇或逼迫劳动者改签劳务合同等行为, 无疑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紧张气氛, 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也违反或变相违反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 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逃避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长期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博士分析,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 可以预见企业社会责任各种内容的社会重视程度将发生巨大变化, 企业社会责任劳工保护问题, 包括拖欠工资、逃发工资、工人待遇等问题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核心, 创造就业机会、公平竞争、企业管理创新等问题也将提升其重要性。

(三)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投入可能削减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众多企业更多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如何度过难关等方面, 而对社会责任承担的顾及减少甚至忽视。即使是顾及到社会责任承担的企业, 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所需的成本以及金融危机下企业自身的经济状况, 众多企业和企业家也会选择削减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投入。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所指出的,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金融危机会冲击到企业的“资金链”, 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紧缺, 在这种情况下, 削减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的投入也就成了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选择。《WTO经济导刊》近期采访了很多跨国公司的CSR主管, 尽管他们一再表示公司会按照CSR战略坚持履行完2009年的相关项目, 但同时也表示对2010年的许多CSR项目有可能削减预算。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强化

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 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针对上述金融危机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呈现的新状况, 本文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一) 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1、营造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良好外部环境

(1) 积极刺激经济, 拉动内需。2008年11月9日, 国家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 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此后, 扩内需促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诸如此类的政策措施在刺激经济, 拉动内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针对当前的形势, 积极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减轻企业负担, 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给予支持。2008年,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帮助困难企业稳定用工岗位, 经国务院同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 通过五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其中直接补贴为, 对采取在岗培训、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 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 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及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 开展在岗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不足部分由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间接补贴为, 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 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及阶段性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此外还应落实社会保障和对农民工的服务工作, 维持社会稳定。同时引导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通过增加投资, 新增项目, 科学安排劳动力, 扩大就业等方式, 尽量避免加大就业压力。

2、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承担意识

通过宣传社会责任理念, 使企业对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认识, 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当前时期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通过组织培训, 为企业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理性的劝说, 帮助企业建立核心价值观, 树立企业与社会共赢的理念, 促使企业在其管理中自觉实施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倡导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使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经常化、长效化。

(二) 加强社会责任的法律调控机制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加强立法不失为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立法并加强法律的执行, 可以使承担社会责任成刚性标准, 确保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履行。但是制定并颁发一部法律往往需要较为漫长的过程。比较而言,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尽管在效力等方面不及法律, 但其制定及实施则更为及时和灵活。为应对如此严峻的金融危机, 综合考虑法律出台的时间、程序及成本等因素, 本文认为及时且适时地出台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条例、规范性法律文件等方式更为可行。

最高人民法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及时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工作指导意见和司法政策性文件, 以指导各项审判执行工作。如:2009年6月17日发布《关于正确审理企业破产案件,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9年6月23日发布《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涉农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九项意见。针对井喷式激增的劳动争议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强调要妥善处理四类案件, 即因解除劳动合同和追索经济补偿引发的纠纷, 因拖欠基本工资和追索加班费引发的纠纷, 因企业裁员引发的纠纷和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又如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 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 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 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实施动态监测, 及时制定应对规模失业的工作预案。要求在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同时,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 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 积极防范和严肃查处少数企业主欠薪、拖欠社会保险费后转移资金、关厂逃匿等行为。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能够聚焦拖欠工资、稳定就业减少裁员、规制关厂逃匿行为等劳工保护的突出问题, 极大地强化了劳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 为金融危机下凸显的劳工保护提供了支持。但是, 很多规定没有相应的责任规范, 不利于实际的操作和执行, 亟待进一步的细化及完善。

(三)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只是企业自身的事情, 外部监督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金融危机期间, 应积极发挥政府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共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政府监督主要指政府的劳动、环保、工商、财税、技术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 应切实履行职责, 强化执法力度, 有力监督、检查企业社会责任的程度和方向, 纠正或惩处逃避社会责任现象。社会舆论监督包括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监督、信访监督、控申监督等。社会舆论监督的民主监督力量, 对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意义。二者有机结合, 有效整合各方力量, 拓宽监督渠道, 丰富监督方式, 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网络, 促使金融危机下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三、结束语

一场金融危机的袭来, 给我国外向型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员工失去工作。在如此强势的金融危机下,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需要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的努力, 形成强大的规范力量。政府应一方面大力提倡企业社会责任, 着力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并进而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及时并适时地制定相关的意见、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并建立监督机制,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调控, 积极调动社会监督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俊, 李兴文, 杨霞.珠三角欠薪逃匿:外资企业名列其中[DB/OL].人民网, 2009-02-25.

[2]、解岳中.对金融危机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J].管理世界, 2009 (5) .

[3]、张春华.责任御寒: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考[J].WTO经济导刊, 2009 (1) .

[4]、张洪福, 田刚, 张凌宁, 王先知.“蝴蝶效应”下的“蜜蜂”之舞——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察[J].WTO经济导刊, 2008 (11) .

[5]、闫海.经济性裁员的法律规制与政府治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反思.

[6]、唐娟, 乔海曙.从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裁员看企业社会责任[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9) .

[7]、王水嫩.企业社会责任运行机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09 (5) .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分析 第9篇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民营经济已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相对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地位, 其社会责任表现广受关注。有研究表明, 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及企业家个人财富的大量积累, 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 企业家个人的社会需要满足和追求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的需要满足由以财富、享受为主逐步转变为兼顾精神心理、政治参与、社会地位、民众评价等方面。民营企业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其社会责任表现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与社会要求尚存较大差距。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常出现, 如何最大限度地克服法律本身所固有的止恶有余、扬善不足的弱点, 纠正过分强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本、以股东利益为重的传统企业理念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许多学者和组织结构从不同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了探索, 具有代表性的是该领域著名学者、美国佐治亚大学卡罗尔教授的观点,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要求和期望企业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不仅要求企业能够创造价值和利润, 而且期望企业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综合性和整体性概念, 包含了慈善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等多方面内容。其次,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对其进行界定。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在《商事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列举了10个方面58种行为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包括:经济增长与效率、公民权与机会均等、用工和培训、城市改建与开发、资源保护与再生、污染防治、对政府的支持等。这些行为又可以区分为完全自愿行为和非完全自愿行为两大类, 非完全自愿行为由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运用激励机制的引导, 舆论的影响和监督, 或通过法律法规的强行规定而得以落实;完全自愿行为由企业主动实施, 且企业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对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动机进行探究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重要前提。

一、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分析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 需要是激发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因此, 满足需要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诱因。企业慈善行为的动机与水平根本上是由企业内部和外部压力决定的。在多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下, 企业慈善行动必将面对多层动力与压力。来自于股东、高层管理者、员工、消费者、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社区与合作活动等相关者, 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慈善行为动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本课题在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进一步探索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动机。在现阶段,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为尚处于起步阶段, 动机上也具有多元性。从满足需要角度考察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动机, 大致包括五个方面, 即规避发展风险的需要、提高企业声誉的需要、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争取政府支持的需要、企业家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驱动企业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行为导向经济利益与竞争优势、适应制度压力、追求社会价值等。

(一) 规避发展风险的需要。

履行社会责任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这对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的创业期和成长期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往往难以接受。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首要目标, 但企业自身的生存是首要前提, 只有生存才能谈得上发展。毫无疑问, 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该设定长期导向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在短期利润和长期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从短期来看, 那些不承担社会责任或对利益相关者不负责任的企业或许还能够获得生存和立足之地, 但从长期来看这无疑为企业发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面临着政策法律的干预、国际市场的社会责任壁垒、消费者的用脚投票等。整体来说, 公司更应该视承担社会责任为一项有良好效益的社会投资。作为一个“社会公民”, 企业利润来源于社会理应回报社会, 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是实现更好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的重要体现, 渗透和浸润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社会责任的优秀表现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员工也愿意在这样的企业中长期努力工作, 同时也有利于增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交流, 以社会责任活动为载体强化企业凝聚力。

(二) 提高企业声誉的需要。

社会责任活动越来越多地成为企业公关或广告的一种形式, 参与社会公益行为是企业提高曝光率, 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经常以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有助于企业博得公众的好感, 进而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产生信赖, 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从外部影响来看,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诚信度, 有助于企业在合作伙伴面前树立正面形象, 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增加企业的社会资本。

“为善”不仅是“最乐”, 并且是“好生意经”。相比于支出和成本,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获得比捐助额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和无形资产。事实上, 众多企业已经深谙参与公益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巨大价值。雅芳公司在世界各地组织了很多支持女性在经济、文化和体育等方面发展的公益活动, 如1992年成立的“雅芳全球妇女健康基金会”为雅芳公司在全球女性中树立了较好口碑;农夫山泉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分钱”行动也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公益行为和社会责任行动往往不会直接带动企业产品销量的大幅度提升, 但却在不经意间以“春风化雨”般的影响深入消费者心田, 促进品牌声誉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 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声誉可以拉动企业产品销售和利润增长, 而且其效果要比广告促销的推式营销更为有效和持久。

(三) 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跨国公司往往被许多人认为是社会责任的先行者, 如诺和诺德公司在中国开展糖尿病教育, 可口可乐公司支持中国农村教育的希望工程等;国内企业和企业家中的佼佼者有福耀玻璃的曹德旺、中国大陆第一个建立超十亿美金民间慈善基金会的慈善家余彭年、大连万达的王健林、蒙牛集团的牛根生等。但相比之下, 国内企业对社会责任事业的关注程度与外资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许多跨国公司通过长期和持续的慈善和社会责任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国内企业则大多选择短期公益活动为营销载体, 慈善活动和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出一种突发性和短期性, 并未真正实现企业社会营销观念的转型。

今天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具有良好“社会责任”形象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曾这样说, “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责任成为我们所有运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和“敲门砖”。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是中国企业与接轨世界市场的共同语言, 也是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融入国际市场的必备修炼。

(四) 争取政府支持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是资源配置过程中权利与义务关系交换的结果。Davis在“权力—责任模型”和“责任铁律”中明确指出, “公司的社会责任来自于它所拥有的社会权力, 责任是权力的对等物。”长期而言, 那些不能按照社会认为负责任的态度去行使权力的人必将失去权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人的企业通常可获得比捐助额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和无形资产, 包括企业形象的无形传播及政府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无形凝结;同时, 参与公益事业也是企业争取政府资源和获得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的情境背景下, 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社会资源并直接或间接决定或影响资源的配置和流向, 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尚未充分实现。获得政府部门支持对于大量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将如虎添翼。

(五) 企业家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 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发展偏离正常轨道, 乃至产生众多负面事件和丑闻, 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然造假事件、麦道夫金融诈骗案、三鹿奶粉事件等都足以证明企业家行为失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初动力可能源于自身和家族的生存和繁衍需要, 然后才是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与奉献。企业家在经营企业、从社会获取资源并创造价值的同时, 理应回馈社会,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行为也昭示着“平等交换”的社会精神。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尚处于启蒙和孕育阶段, 社会责任行动的例行化和可持续性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许多企业家只在大灾大难和危急时刻才伸出援助之手和慈善之心, 甚至不少企业将慈善与公关、品牌建设、企业家名誉捆绑为一体, 视野难免狭隘。包括高盛、耐克和英特尔在内的一些公司的领导者把经营核心业务的原则应用到了慈善活动中。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扩大社会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也是企业家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

总体而言,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本上以政府为主导, 且以立法和执法为主, 社会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企业行为还较为被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认为企业不能仅仅追求股东利润的最大化, 它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同时, 还应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责任。在现阶段,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为大多尚处于单纯利他的初级阶段, 在行动上缺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结合, 行为上显得零散和随意。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民营经济的影响面越来越广, 迫切需要确保民营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需要从社会责任动机、理念、信息发布、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其加以必要的约束和引导, 让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

二、促进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 (NGO) 和普通民众。与此同时,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价标准或社会责任守则也越来越常见, 基于规范体系指导企业对社会责任表现情况进行报告,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 当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普遍采取了一些相关做法:如制定和公布劳工、人权和环境责任守则;贯彻和实施相关体系认证 (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等) ;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实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等。

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种组织与民营企业三方互动, 实现政府引导、社会配合、企业参与的协调行动, 共同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进展。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自身等不同层次对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及其实现途径进行分析, 提出推动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 发挥政府部门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从动机视角看, 尽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企业家个人善意的因素, 但不能完全依靠企业家自身的意识觉醒, 而是更多的需要各种社会责任运动和公民社会基础来共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程。转轨时期中国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社会运动力量和公民社会基础, 因此政府部门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依靠法律和制度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和执行。

就我国目前现实情况看, 应该从《公司法》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并将其纳入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之中。强化民营企业的守法经营行为就是践行社会责任理念, 使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在遵守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创造利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 通过培训普及和强化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理念。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通过专题培训研讨的形式,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相关社会团体负责人、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等进行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理念,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与普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各类研讨活动予以支持;倡导保护弱势群体、关注慈善事业的理念与行为,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内化等。通过政府引导和培训, 尽快帮助企业构建起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尽快改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普遍缺失的现状, 使社会责任从随机走向常态。

第三, 定期评估和向社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协同工商局、工会、劳动局、社会保障局等相关政府部门, 尽快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社会责任数据档案, 全面完整评价社会责任行为。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要着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数据库, 并定期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开展评估, 发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 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表彰, 对那些违法经营、损害员工权利、诚信缺失的民营企业要予以曝光并追究责任。引导企业转变观念, 思考社会责任战略, 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二) 科学评价社会责任表现,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社会责任认证体系是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 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不同企业确立了一个统一的尺度, 便于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它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借助法律维护员工和消费者权益的手段之一, 也是借助社会责任认知体系对企业形成社会舆论压力的一种形式。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是一把双刃剑, 对企业既可以产生一种竞争压力, 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责任竞争力。其中, 2001年版的SA8000是比较成熟的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之一。浙江作为纺织服装大省, 2005年公布并开始实施的CSC9000T是我国第一项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 大力推动浙江的纺织服装企业尽快加入并规范行为, 以谋求先动优势。主动接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目前,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多种多样, 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如《财富》、多米尼道德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等都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作为其评价指标之一。浙江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较高, 机电、纺织服装、文具等外向型企业和各种外贸进出口企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在国际市场中经常会遭遇到社会责任问题, 各种社会责任验厂频繁, 而各个跨国采购商的标准和要求不一, 很多企业疲于应付。因此,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销售收入、利税水平等经济指标上, 而是应当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纳入其中, 特别是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履行情况。在企业中尽快设计专门部门, 制定社会责任战略, 加快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设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化社会责任压力为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 转危为机。

(三) 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 放大社会舆论监督的影响。

拓展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沟通和宣传渠道, 营造全员参与的舆论氛围。调查发现, 社会责任环境氛围不足是影响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障碍之一。鼓励企业的各个利益向观众都主动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去, 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社会氛围。虽然从短期来看, 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部分成本的增加, 但是从长期来看, 这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保证。以座谈会 (如市场听证会等) 、研讨会 (如专题讲座等) 、媒体 (如主题曝光、3.15晚会等) 等方式宣传和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培养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意识, 将外部环境压力传导至企业, 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通过对公众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教育, 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参与和监督意识。

(四) 鼓励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战略, 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态度、动机和行为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最终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责任作用和影响, 企业应当变消极被动为积极进取, 变随机盲从为战略规划, 变法律制约为自律自愿。企业应从战略层次考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制定合适的社会责任战略, 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强化企业自律行为。

企业的有限资源难以完全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制定合适的社会责任战略, 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层管理, 在各个利益相关者和各种社会责任要求之间进行合理选择、优化和配置, 尽可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要求, 同时兼顾自身利益。改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缺失和模糊的现状, 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与企业自身发展结合起来, 根据自身规模、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类型和业务特点, 制定社会责任策略。例如, 随着成长阶段的变化, 企业应及时调整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重点。尤其是在进入成长期以后, 应逐步增强对公共责任的关注。在进入衰退与转型期之前, 应尽量借助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 实现战略转型。对中小企业来说, 则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 以外部商业伙伴责任和内部员工股东责任为重点, 承担社会责任, 协调好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

(五) 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强化企业自律行为。

通常而言, 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着非常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民营企业, 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先导性和深层次性。因此, 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态度、动机方面提前介入是改变和影响企业家行为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民营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有较大差距甚至偏差, 这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带来隐患。企业家不仅需要有创新和创业精神, 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是要通过牺牲企业利益来补偿社会需求, 而是希望企业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在企业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利益之间寻找动态平衡, 寻求一条不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同时可以提高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路径,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发展。可见, 积极承担慈善或公益责任是企业获取社会公众认知、美誉和行动支持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企业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获取社会权力的需要, 还是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认同需要, 企业与其被动适应和应付社会责任期望和要求, 不如主动进取, 积极寻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经济绩效 (包含短期与长期) 的有效结合点, 找到把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具体路径, 突破社会责任约束。变法律制约为自律自愿,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层次。

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应承担哪些责任 第10篇

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且要有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签证的产品检验合格证;

二、根据不同特点,产品要有名称、规格、型号、成分、重量、含量、用法、生产批号、出厂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技术标准等文字说明。限时使用的产品应注明失效日期;

三、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必须要有许可证编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四、对机器、设备、仪表以及耐用消费品,还应有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电器产品应附有线路图和原理图。

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 第11篇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三分之二是由居民产生的,而我国70%是来自企业。因此,倡导低碳经济、研发绿色科技、生产并使用环保产品,对于在中国的企业来讲尤为重要。

事实上,作为低碳环保的先行者,富士施乐在碳减排方面已经制定了两个“十年目标”:一是承诺到2020年,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水平上降低30%;二是到2020年将客户现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降低700万吨。

为此,富士施乐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努力降低产品的单位耗电量,使2020年的产品单位耗电量比2005年减少80%。在节能技术方面,富士施乐通过研发全新的LED打印引擎及扫描技术,使其在市场上的复合机单位能耗分别降低了45%和70%。另外,富士施乐率先采用IH定影技术以及EA环保型碳粉,能够大幅降低碳排放。其次,建立包括从产品开发、生产、零部件的采购、物流、顾客对产品的使用和产品回收及循环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的低碳生产机制,使每一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75%。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施乐多年前就已经在全球的生产基地实现了零排放和零填埋。早在1995年,富士施乐就开始在日本建立资源循环系统,并于2000年在日本实现了废旧产品的“零废弃”,使资源再生率达99.9%。2004年,富士施乐在泰国建立了资源循环工厂,将亚太国家和地区使用过的产品或硒鼓收集起来,并送到泰国分解再利用。2008年,富士施乐亦在中国苏州建立了国内业界首家整合资源循环工厂,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废旧产品和硒鼓回收物流体系。

上一篇:企业资产重组会计问题下一篇:短期融资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