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意识

2024-09-13

创造性思维意识(精选12篇)

创造性思维意识 第1篇

戏曲演员的创造力来自于对角色, 即人物形象准确认识后的把握。戏曲舞台上, 每一个人物, 无论大小轻重, 都是一个形象。程式在进行人物创作过程中毕竟属于手段, 是为创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 戏曲演员还需要要学会训练自己的大脑, 从自己, 也从别人身上揣摩创造人物的方法。创造人物形象有各种途径, 没有固定的模式, 除了实践, 还要多研究。塑造人物形象就是塑造人物性格, 但人物的形象却又千差万别。戏曲演员要抓住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 (即前文所说人物形象的创作定位) , 就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上, 而是要从生活出发, 寻找属于自己的“这一个”。演员的艺术神采来自对人物内在外在的刻画, 这往往是较难达到的境界, 却又是艺术家必胜所追求的。对戏曲舞台的表演者来说, 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对行当程式的拼合, 而应该运用程式来刻画自己所扮演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创造出一个个内在气质有别, 身材各异的艺术形象。在中国传统戏曲中, 之所以有很多神话的, 传奇的, 历史的舞台人物形象让观众耳熟能详记忆深刻, 这是因为前辈艺术家们在这些人物形象塑造上赋予了诸多经过生活感悟后所表达出来的创造力。京剧艺术大师盖叫天先生在《狮子楼》中扮演的武松, 除了戏曲短打武生行当的程式运用, 甚至添加了真实的武术技巧来增强这一人物的舞台表演和行动效果。同时, 侧重于武松这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在盖叫天扮演的武松身上, 我们看到武松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 然后才是他的英雄人物形象。武松不仅是武艺高强嫉恶如仇, 还有他作为正常人喜怒哀乐的心理层面。正是因为塑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武松人物形象, 以至于盖叫天先生在梨园行内和观众群中享有“活武松”美誉。这源于盖叫天先生对武松的人物融入了很多通过生活观察后形成的创造力, 并有选择的借鉴其他行当的表演手段创造出新的表演程式来完成这一人物内在外在的表演。

现代戏曲中的人物创造一直是戏曲舞台表演探索实践的课题, 业内有种说法, 即现代戏不好演, 尤其现代剧中的人物塑造难度很大, 这是因为前人没有留下可供后学者参照的固定创作模式。现代戏的舞台表演, 往往介于程式与非程式之间。某种程度上来看, 传统戏曲表演程式难以胜任现实生活的内容表现。而完全摒弃了戏曲程式化, 又脱离了戏曲创作本质和舞台表演特征。在现代戏人物创作中, 把戏曲程式作为必要的概念, 元素及创作手段进行运用较为合理, 即程式化与新的创造怎样有机的契合与对接。安徽省徽京剧院推出的新编现代京剧《天地人心》, 是一部反映安徽凤阳小岗村土地改革的大型现代戏曲。剧中人物的出场, 表演, 以及演唱, 如果一味的生搬硬套传统戏曲行当程式, 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四不像。而脱离了戏曲程式的创作本体, 又不是戏曲了。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 这部剧在剧中人物的舞台综合表现上, 演员大胆吸收借鉴了安徽北方花鼓灯舞蹈动作的粗狂豪迈, 甚至融入了很多即兴表演。演员并不完全按照剧本和导演的既定要求来进行人物创作的完成, 剧中每一个人物的舞台塑造不是戏曲表演程式的人物脸谱化, 人物角色虽然不同, 但表现出来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在这些普普通通的不同人物形象身上, 却又蕴含着戏曲人物行当的舞台美学。在人物的内在外在表现上, 把戏曲行当程式以概念和韵律作为人物表现的依托辅助, 生活化的肢体语言和传统程式相结合, 让观众看到的是这部剧中不同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戏曲程式张扬力。如何在现代戏曲中创造新的程式, 怎样表现新的人物形象, 一直是戏曲舞台的创作摸索。近些年来, 在现代题材戏曲创作上, 业内已有不少成功的尝试, 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认承认。河南豫剧院三团创作的新编现代戏曲《村官李天成》, 时隔数年仍然令观众接纳并欢迎, 除了其根本所在是抓住了题材 (迎合当前主流) 和剧种的融汇并彰显。该剧从家长里短, 党员也是正常人 (人性化) 的创作视角出发 (并非把这个人物塑造为英雄高大全似地形式主义) , 使得李天成这个基层共产党员人物形象显得真实可信。豫剧声腔的高亢激昂和演员对现代戏人物塑造驾驭能力更为这部剧增添了不少光彩 (人物个性张扬鲜明) 。演员创造性的把戏曲程式 (唱, 做) 运用在现代戏舞台表现上显得流畅合理, 尤其是剧中主人公一段拉板车 (程式新创造) 的精彩舞蹈和戏曲程式行动场面把剧情推向高潮并感染了所有的观众。剧中人物之间的交流, 更多的是侧重于日常生活中家长里短的情感交流。演员的表演演唱, 不再是戏曲人物行当的脸谱化和程式化动作, 完全是现代生活中的自如流畅。而在剧中特定需要的桥段中, 戏曲程式又作为一种营造渲染的手段烘托剧情故事和人物。所以说, 在现代戏曲的舞台创造中, 演员要把自己对传统程式的运用转换为一种现代戏剧中的人物新创造。

论创造认识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反映 第2篇

论创造认识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反映

创造认识是指探索未知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和意识的活动.意识在创造认识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它规定着创造认识的本质,决定着创造认识的方向.但无意识在创造认识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意识反映是认识反映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对意识反映起一定的开启、诱导、补偿和调节等作用.意识反映和无意识反映只有互补地结合起来,才是创造认识反映的完整内容和形式.

作 者:胡敏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B0关键词:创造认识 意识反映 无意识反映 互补律

创造性思维意识 第3篇

《机械制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最终具备识图、制图和设计的能力。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之前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其任务在于了解工程图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以下从六个阶段探讨《机械制图》教学系统的创造思维活动过程。

一、分解阶段

实施创造之前,必须有一个学习过程,其任务在于了解已知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拆开的系统重新装配成原样,这是很重要的,但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重要的是学生已学会了识别零件的形体,掌握了零件形体构成,进而掌握了各分系统的功能,检验分解阶段学习是否完成的标记,是学生能否按测绘的要求,懂得作图的基本方法。这一阶段学习失误,等于尚未会求视图的“三等”关系,却要去求截交线、相贯线,或者不知道形位公差符号的意义,而把它用于零件图。

二、归纳阶段

将分解阶段各层次的产物重新整理、排序。例如,在分解阶段学习了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的题解系统。到了归纳阶段,就可以先将最高层次的产物(即投影规律)归结为确定直线投影及获得平面投影的一种基本手段。而在下层次,可以认识到“求出截平面与基本体表面的一系列共有点的集合”以及“求两基本体表面的共有点”,即求出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实质,是点的投影规律的重新应用。再下一个层次,则可将点的投影列为对组合体的形体特点有个总概念后,分析解决组合体用图疑难问题的方法等。归纳阶段的失误会影响下述的选择阶段,表现为该选择时不知道进行选择,归类不全面或漏选。

三、积累阶段

积累阶段应以网络的形式将前面阶段获得的信息有序的存储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存储不等于记忆。记忆只是内存形式,而手册、笔记、实物等则是有足够的外存,是创造的前提之一。例如,要绘制一张机械图,则必须熟悉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步骤、画法等。积累物不但要足量,还要有序。所谓有序,就是赋予积累物一种时空结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存储秩序的多维性要求很高,当在创造的过程中需要提取某一结构时,在序列中与之密切相关的基本体之间,或结构之间的联系是僵硬不变的,这便使思路遵循固定不变的模式和路线;如果基本体或结构孤立存储,没有一定的秩序,思路便会支离破碎,没有条理,将与创造性背道而驰。

四、检索阶段

局部意义上,检索阶段应是创造的开始。所谓检索,就是动用积累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思维过程。存储的有序性是检索有效性的保证。例如,如果教材库的教材不作有序的存放,那么要找到所需的教材就非常困难。学生无序的内存,往往是不求理解(即未经归类),单凭死记硬背的产物,到检索使用时就不懂得在何处找内存了。

五、选择阶段

选择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创造思维阶段。选择是有层次性的,最高层次是目标的选择,中间层次式结构的选择(结构的选择也再分层次),最低层次是基本体——元件选择。完成某项任务用方案A好还是B好?这是结构选择。这项任务是否真需要去做?这也是一种选择,而且是更高层次的选择——目标的选择。例如,对于绘制减速器的整套图纸,对于箱体与箱盖的连接螺栓、螺母。学生甲进行全面测绘,然后作图;学生乙的方案比甲的选的合理;学生丙一开始就确定,次系标准件,可以不作图,直接在标题栏按国际标准规定标注即可。这样一来,丙的目标选择比乙层次更高,更为成功。

六、组合阶段

组合阶段与选择阶段密切配合,并与分解阶段遥呼相应。分解阶段所处理的对象是有序的,分解以后要重新归纳整理,然后背有序地积累起来,一旦根据一定的任务进行创造时,经过有目的检索—选择—组合,最终完成一个创造周期,使所处理的对象再次有序化,构成一个整体,它将具有原先没有的新系统的特性。例如,需要绘制一套机器的图样时,其实就是有序地选择图样的各种表达方法的基本元件,并把它们组合而成为整体结构的过程,是选择与组合的统一过程。创造的系统性,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课堂教学而言,创造教育认为,其所追求的目标,不应仅仅是前人思维成果的获取,而更重要的应该是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系统的显示。

心态+意识=数学思维 第4篇

一、培养学习心态

一个良好的心态会对一个思维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帮助, 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的形成, 需要在数学的学习中要有愉悦感、轻松感、严谨感、成功感。

1. 要有愉悦感

学习数学的时候, 如果有愉快的感觉, 那么就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可以说, 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它会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心态, 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思维高速运转, 是建立好心态的催化剂。那么, 愉悦感是怎样建立的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 在课堂的教学学习过程中, 要让学生互相讨论, 表达不同的意见, 能够对一个问题展开争辩及讨论, 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用最好的心态来学习数学。同时要学生为自己所支持的观点提供有利的证据, 并将所提供的例子讲给班里每一个学生听。这样的热烈讨论与研究, 会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鼓舞, 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的活跃, 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践行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第二, 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 要展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思维过程, 使学生从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要利用数学这门学科的简捷美、和谐美, 给学生带来愉快。

2. 要有轻松感

根据心理学的一项研究, 可以说明, 一个人在轻松的时候, 很容易兴奋, 神经细胞便会很顺畅地传递信息, 使人的头脑变得清楚, 反映敏捷, 思维运转速度快。所以说, 轻松感能够加速知识的巩固, 使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加工、转化更加地容易及快速。那么,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是轻松没有负担的, 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 是关注师生关系的调节。一个教学活动成功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不仅是思维上的交流沟通, 还要注意情感上的沟通。师生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情感及意识,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 一个学生若是喜欢这门学科的教师, 那么便会好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反过来, 要是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的授课教师, 那么就会不喜欢学这门课。所以, 会对学生的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约束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证明, 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所以, 每一科目的教师都要注重情感的投资, 注重师生关系, 鼓舞学生, 突破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在课堂教学时, 要多提问讨论, 课外也要开展一些数学讲座, 引导学生多了解数学这门学科, 并能够在数学的海洋里轻松快乐地遨游。

第二, 要对学生所提出的所有问题给予解答,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使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

3. 要有严谨感

严谨感是科学的态度, 能使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 严谨不懈怠。在教学时, 如果保持严谨的教学思想, 端正教学态度, 能够更好地落实教学的效果。所以,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数学概念、公式、规律的指导, 在解疑答题的时候, 也要思路清晰, 不得有遗漏与疏忽, 并重视解题后的回顾。

4. 要有成功感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成绩的进步进行充分的肯定及认可。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成功感可以说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它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 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散思维, 始终获得一个高效学习的结果。成功感是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并会更加地努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 学好数学。

总地来说, 教学过程中, 好的学习心态是很重要的, 它包括了愉悦感、轻松感、成功感及严谨感, 如果说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 那么轻松可以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 严谨便是成功的检控器, 而成功既是建立最佳学习心态的关键, 又是最后的目的。

二、建立数学意识

( 一) 提高老师的教学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便要提高教师的数学意识。因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的地位, 学生是主体。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意识,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所以, 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及要求, 并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思想。数学教师既要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也要了解目前的发展动态, 同时也要学习新的数学理论, 研究将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里, 将数学用活。

( 二) 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 应该将目前的教科书与数学教学结合, 并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应在各教学的每个步骤的进行数学建模的探讨及研究, 比如说, 储蓄、信用可以结合数列教学; 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将实际问题放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 要经常应用数学意识,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渐的领悟并将意识应用到实际, 从而提高学生研究数学建模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 三) 要注意数学与别的学科的关联

数学可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数学的学习, 可以更好地学习别的学科及社会科学, 也能加深对各类学科的理解, 所以说, 数学这门学科与别的学科是联系比较多的。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数学与别的学科的呼应, 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方法。这将对他们学习别的学科, 利用数学建模, 研究探讨各种边缘学科有一定深远的影响。

( 四) 进行专题讨论及数学建模法的研究

通过对建模专题的分析、讨论、研究, 逐渐地了解建模的重要思维方式, 同时也要熟悉建模的基本方法。要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研究, 并根据实际进行建模练习, 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又积累了经验。数学上的一些观点很多都是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对数学非常重要, 数学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比较、领悟, 得到结论。数学建模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及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如果要落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 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意识及最佳心态的培养。如果要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授课时单凭传授知识是一定不够的, 在教学实践中, 更要坚持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联系实际, 让学生边学习边构建数学思维, 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教师也能够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立志.论数学教学方法[J].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0, (01) :123.

对话潜意识,创造优良业绩 第5篇

根据考证,对于销售人员,最长的距离却另有定义,

有人戏言:对销售人员而言,世界上最长的距离就是从客户的口袋到销售人员的口袋这一段距离。

营销的目标之一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将客户口袋里的钱转化为企业口袋里的钱。然而,有的时候,这个转化却是这么山长水远,荆棘满途。

如何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让客户自动自发购买,心甘情愿成为企业的死忠?

传统营销起到的更多的是推动式功能,它所倡导的是“把梳子卖给秃子”。而感性营销的则致力于发现客户潜在的心理购买欲望与情感需求,并将其与产品多方位有效关联,从而建立客户与产品强大而坚实的情感链接网,客户会因此加快购买的行动。因为感觉比思考快十倍,而人的行为是由感觉决定的。

营销人员的工作就是根据其专业角度为客户选出“需要”的产品,并成功将其转变成客户“想要”的产品。

从某个层面来讲,营销工作就是沟通、说服工作,它向客户提供支持购买、重复购买的“理由”。理由是否成立,是否充足,是否就是客户真正所思所想的,将决定销售成功与否、客户购买与否:当我们陈述表达的理由与客户内心需求一致时、挠到了客户的痒处、正好触及客户的购买情感热键(hot key)时,客户往往慷慨解囊,千金买笑。反之,客户会断然拒绝,一毛不拔。

所以,营销的成败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掌握在市场或客户手中,它是可以通过分析、判断、认知、创造出来的。当营销所表达出来的理由与客户真正的购买理由相吻合时,市场的空间将是巨大而富有潜力的。

成败的关键在于事先了解客户真正购买的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

认知客户的真正需求

客户的需求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表层需求、潜意识需求。

一、表层需求:逻辑上的购买理由,客户往往能清楚的自我认知,用语言或文字等方式表达出来,方便捕捉的外在理由。

表层的需求可供迅速捕捉,也是销售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举例来说:产品的外观包装、整齐清洁的程度、产品功能、定位、价格、销售人员的推销技能等等直观的信息,这些都是满足客户的表层需求。在这个需求层面上,客户可以很清晰、直观地判断产品服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比如,在口渴时我们会购买饮料,饥饿时我们会想办法找东西吃。

但是,喝什么、怎么喝,吃什么、在哪里吃,却不属于这个层面。

二、潜意识需求:心理上的购买理由,客户不一定能清楚的认知,却在实际上影响了客户最后购买决策的原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行为深深的受到潜意识的指挥,客户也不例外,

任何行为往往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走进星巴克而不是其他咖啡连锁店?

为什么我们买可口可乐而不是其他牌子的可乐?

为什么我们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万科的楼盘?

正是因为它们满足了客户的潜意识需求。

了解客户的心,了解客户的潜意识,了解客户的情感需求,将让我们的销售取得更好的业绩。

从Share in mind 到 Share in heart你相信自己总是在为情感买单吗?

真实的答案是:是的!

正如保时捷总裁曾经说过:“所有来买保时捷跑车的人都是一时冲动。”

不仅仅是奢侈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购买A品牌而不是B品牌,都与我们的潜意识息息相关。

所以,不论客户承认与否,或者说客户有没有意识到,现实是:在每一次购买决策中,心理的作用往往大于头脑的作用,潜意识的影响总是大于表层理由的影响。即使是号称最理性的客户,在不知不觉中,也总是受到情感需求的支配。

心理学研究证明:95%的思维过程都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这种潜意识来源于一些我们意识不到而且无法表述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过程包括记忆、情感和思想等等,它们混杂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潜意识。

虽然意识如冰山一角清晰可见,但潜意识却决定了冰山的方向与大小。

案例:XX专柜前,一位顾客正在选购香水。调查显示:专柜香水的香型、价格、包装、品牌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质量都符合她要求的标准。

但是,这位顾客最后却没有购买这种在表层需求上都满足她的香水。

通过与顾客的沟通交流,她提及前男友给她买这种牌子的香水。然而,前男友出车祸去世了。她再也不愿意提及当时的一切。

香味激起她(潜在客户)的痛苦记忆,她并不愿意活在这种痛苦的感觉中。

所以,无论表层的购买需求多么充分,在潜意识的抗拒下,这位潜在客户不会买这种香水。我们不仅要知道目标市场行为是什么(What),更要了解行为背后的含义:为什么(What)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只有了解了为什么,企业、销售人员才能有针对性的拟订出销售策略与方案,从而提升业绩。

从What到Why的焦点的转变,标志着销售对潜意识的关注。学习与客户的潜意识对话,实现“心”的分享与交流,将让我们的销售实现质的突破。

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第6篇

一、培养创新意识。树立科学态度

学龄儿童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爱问、爱看、爱尝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而且必须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渗透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和新颖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解力、想象力、转化力、学习方法等基本能力。

1 好奇心

创造行为的开端,皆起于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便会产生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想方设法来完成,由此也就产生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发现随着学习兴趣的浓厚出现许多闪光点,产生各种新颖、独特的想法和见解,这就需要不断发现、保护、引导、启发。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相应的画面和字形,想想有什么联系。然后重点体会:张大你们的嘴巴摸摸,学生很快说出嘴巴的形状和“口”的写法相似;想一想树木的形状,学生很快说出与“木”的写法相近。学生对这些字充满了好奇,也好像明白了什么。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发现目写法和眼睛的形状接近。”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堆熊熊大火好似火字。”教师进而道出,他们都是象形学,渗透着祖国汉字的造字规律,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后我们学的汉字会更有趣,这样学生不但感受到粗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 理解能力

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总有多种成分的组织在内,需要我们有透彻的理解。在教学中,某些现象、看法,学生难以想清楚、明白,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考,训练创造思维。如在讲《坐井观天》一文时,到底谁的说法正确?我就带学生到操场上,先拿着纸筒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去掉纸筒看天,天又有多大?学生形象地找到了答案。我又让学生用手挡住双眼看天,当然看不到天了,那天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被某些表面现象迷惑,思维得到了发展、升华。

3 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要经常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这样的问题不少,比如“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再比如“种葫芦的人看到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4 创造能力

教学中,对于记忆的知识,更应当通过转化而运用。学生的学习要超越记忆的水平,学生固然应当保留所学的知识,但不可以记住只是为满足,必须进而扩充知识的意义,通过自己的思考,开辟新的途径,转化的运用,以解决种种有关的问题而获得美好丰硕的成果。

5 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留有探索恩考的余地,引导学生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

三、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思维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 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是一种好方法。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讨论,使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增多,由于学生之间很少有权威因素存在,容易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取得共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鼓励性评价,营造宽松、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保证,面对新形势,教师必须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课堂上应允许学生质疑,对于那些独特的见解、新颖的答案,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做到鼓励创见、尊重异见、宽容误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

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思维 第7篇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创新精神的基石, 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的起点,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做学问最怕没有疑问, 有疑才有思, 而思正是行的起点.学会如何思维, 这正是所有教育所要达到的唯一的和终极的目的.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1.无疑可问

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过分依赖老师和书本.传统的结论性教学, 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 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 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 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不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第二种是: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 碰到问题时就不往下想了, 或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

2.不敢问

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 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和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 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 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3.没有机会问

课堂上由于时间紧迫,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大多数的教与学均由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 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敢问、敢答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 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 敢于质疑, 敢于作答, 就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 做到不唯书是从, 不唯教参是从, 不唯师长是从.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的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 尽量做到表情专注, 态度和蔼, 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或作答, 哪怕是十分幼稚和肤浅, 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 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 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 挫伤其积极性, 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 扫兴而去”.

2.营造一个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尽管在很早以前, 我们已经在思想上认同了学生主体这一个学生观, 也认同了让学生独立思考, 但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在课堂上往往还是教师问得多, 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走, 老师问什么, 学生答什么, 甚至有的教师提出一些毫无价值的简单问题, 学生只有回答“是”或“不是”的权利, 很少有真正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更谈不上能得到主动学习、大胆质疑的机会.

怎样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局面,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呢?新课改的数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操作平台, 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如果数学教师真正地把握好了新的数学教材, 无论是对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 都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 合理地引导学生去质疑、调查、探究, 那么, 在这种富有个性的实践学习中, 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 从而逐步养成一种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以一定的问题背景作为自己思维的明确目标, 促使自己自觉思考, 从而进入新的境界, 就会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自觉寻求答案.比如, 在《乘方运算》一课中, 为了让学生自己理解乘方的增长速度是极快的, 让学生事先估算一张厚度仅为0.1毫米的薄纸经过折叠20次后应该有多厚.很多学生认为, 这么薄的一张纸, 再怎么折叠, 又能有多厚, 无非几十厘米而已, 学生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厚度比30层楼还高, 更想不到折叠30次后, 比12座世界最高峰还高.在这样一种问题背景下, 学生的脑海中肯定是疑云遍布, 对问题的渴求无形中就产生了, 于是, 学生就会自觉地探究数学现象, 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说出自己对乘方的理解.再如, 为了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方向看”, 我让学生随意选定一个实物,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上课时, 为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我还大胆地让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当实物模特, 让他站立在教室中间, 全班学生观察他的头部, 一下子把学生的探究活动推向高潮.“我只看见一只耳朵!”“我看见了眼睛、鼻子、耳朵!”“我只看见黑黑的头发!”有的学生甚至离开座位, 爬上桌子观察.学生通过观察知道,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个人的头部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是不一样的.令我感到惊喜的是, 有一位学生能从情感上获得升华, 他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个人, 所获得的认识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根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就会类比并推出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的结果.随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许多知识都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获得.

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充分发言、提问及交流与合作, 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 再结合教师的适当引导, 建立了相关的概念, 初步体会到了每一节课的实际意义, 明白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成的, 既自然, 又及时, 而且投入.这对学生来说, 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满足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这就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真正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激发兴趣, 让学生想问、想答

心理学认为, 内发性的动机是很重要的, 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因此, 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 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 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如在教《合并同类项》时, 我先出示代数式“5a+4ab+7ab-4a-11ab”, 然后让学生来考考老师, 学生任意说出一组a、b的值, 不管数值多大, 我都能又快又正确地说出代数式的值, 学生感到惊讶, 立刻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回答得这么快呢?有什么秘诀吗?学生此时很想知道答案, 兴趣盎然, 学习非常主动.我再提出:“看到课题——合并同类项, 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提出:“什么是同类项?什么是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能解答哪些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特别想知道答案, 所以有了探索的欲望, 也明确了自主学习的目标.此时我再适当指导, 让学生自主交流和探讨, 寻找答案.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未知因素混杂于一些熟知的因素中, 这一混合必将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4.学会等待, 给学生时间和机会

教师经常会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问问题, 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其实, 是传统教学中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创新的想法往往不是在思维的起始阶段, 而是在思维的发展乃至最后阶段产生出来的.教师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 不以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创新火花的迸发, 而是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而任意中止那些不能流畅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回答, 那么还谈什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创新需要机会.假如教师设置的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 是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或深入思考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那么学生就没有思考的机会, 没有个性张扬的空间, 就不可能创新.因此, 教师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创新的机会.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独特策略和最佳策略, 才能把创新的潜能开发出来.否则, 只是简单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的灌输, 学生就不可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创新需要时间.如果教师设计出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 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 而教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有条理地把问题阐述出来, 那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想, 学生的创新火花就会被泯灭, 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必须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

5.传授方法, 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 但人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生活、一种情感体验.如果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那么学生将从中获得无穷乐趣, 同时也理解和发展了数学.新教材中附有大量精美的彩图, 所描述的都是生活中的数学, 并且在现成的问题之后都有一项“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根据彩图提问的习惯, 然后集体讨论解决.

有了问题, 就有了创新的前提.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 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 他们的问题意识随时都会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而对于大脑一片空白的, 平时毫无准备的人来说, 问题往往与之擦肩而过, 他们的思维火花怎么可能有机会与问题进行撞击, 从而产生出创新的灵感呢?因此, 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 教师都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和有序的开放状态, 以便逐步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阅读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第8篇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古诗等。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及优秀诗文。第三学段的学生除了继续阅读有关叙事性作品外,还可以适当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显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乐趣。二是要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三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参与,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毫无疑问,培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第7条总目标一开始就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理解。换言之,学生要能读懂。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能独立地读。就阅读教学来说还有一条,就是学生必须能够从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来体会书面语言的运用,才算读懂了。要想让学生读懂,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是一个大概念,理解能力包含在独立阅读能力之中。过去一提起阅读能力,教师们就会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误解。读懂并不错,问题是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此外,在阅读的类型和方式上,教师要注重把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探究性阅读、接受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与理解性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

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在丰富的积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积累,培养语感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学生应走出“课本是世界”的小天地,走进“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其次,教师要花大力气研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背诵积累量和课外阅读量如何得到有效的落实。例如,阅读的材料从哪里来,如何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对学生的背诵积累量和课外阅读量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让学生亲身体验,敢于提出问题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要认真倾听,给予亲切的肯定。学生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来自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教师两个方面的悉心培养,一是问题来自认真读书,学生只有读进去了,才能提出问题。二是教师要用评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培养创新意识活跃创新思维 第9篇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创新这一富有时代气息的命题, 在时代的高度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走向生活, 对生活达到真情感悟, 叙写对生活的认识、体察;让学生摆脱传统的程式化写作的束缚, 让学生的个性在不断的创新和创造中得到张扬, 使学生能写出反映生活、富有真情的创造意义的作文。叶圣陶先生说过, 写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所以, 教师要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全新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跃的创新思维, 独特的创新方法和独立的创新人格,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认识社会, 求得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传统作文的“规则”, 跳出传统套式的圈子, 让学生实现精神的旅行,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灿烂的阳光地带, 让学生在自己的原野上自由起舞、纵情歌唱, 让学生的个性化得以实现。下面, 笔者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走向生活, 寻源求真

学生的写作资源就是学生的个人生活, 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 所以, 学生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体验。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 恰巧是作文的素材。教师指导学生走向生活, 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 以获得足够的素材, 并能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 以达到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目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写作中, 学生要以“真”来反映生活。有教育家曾说过, 学生写作离不开生活, 要设法让学生去寻找作文的源头, 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要把生活引入到教学中来,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感动, 让他们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然后对生活进行真诚的创造。

二、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 中学作文创新教学, 需要包括全社会在内的共同创设一个创新教学的大氛围, 这个氛围应该是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活泼的创新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处于写作的重要位置, 教师要加强创新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进行作文创新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改变陈旧的套式作文教学模式。为了具有作文创新教学的观念和志趣,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作文时创新的欲望和信心。所以, 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教学中去, 为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其次, 学生有创新心理, 教师应该去保护, 并引导学生张扬个性, 放飞想象, 让学生以更活跃的思维遨游自由的写作天空, 以便创作出文采飞扬的作文。

再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有位哲人说过, 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想象可以使学生对事物进行挖掘式、深探式的研究和思考, 让思想具有深度和广度, 对现象的认识更清楚。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将会“链接”出很多素材。只要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会由点而面, 由面而有所悟, 从而有了写作的灵感。创新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以便让他们张开“双翅”自由飞翔。

三、让写作体现学生的个性

对学生来说, 每一次作文都是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 都是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反映, 是自己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展现。因为所写的都是他的个人生活, 是他所熟悉的事物,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 激发他们进行想象与联想。这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乐趣和从普通平凡中流溢出的人生百味, 这也有利于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构建建模意识 培养创新思维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模型方法,数学建模意识,创新思维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种“目标教学”。一方面, 我们一直想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另一方面, 我们的“类型+方法”的教学方式的确是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但是学生一旦碰到陌生的题型或者联系实际的问题却又不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它, 没有起码的数学思维, 由此看来, 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

加强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出来的, 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 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造就一代具有探索新知识, 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人。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所谓数学模型, 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 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 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 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 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 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 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 模型构建, 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具体地讲, 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为: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 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 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 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中学数学教师应首先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 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

2. 数学建模教学还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 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等。

3. 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的工具, 而且其他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呼应, 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 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

4. 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法研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自己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 从而让学生尝到数学建模成功的“甜”和难于解决的“苦”, 借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陆俨少的创造意识 第11篇

强调“创新”精神是传统的一部分

通常“创新”总与“守旧”相对而称,而论“守旧”总是说“抱着传统不放”,或者于脆称之为“抱残守缺”。随便翻开哪一本美术评沦杂志,总会有文章把传统当靶子,似乎非此不足以扫清创新之路。其实“创新”精神从来就是传统的一部分。中国书画传统要没有创新精神便不可能延续至今,书画艺术也就不可能如此完美。对此陆俨少先生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他曾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场合强调:“随着时代的前进,赋于画家的使命,是不断创新。我们应该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的问题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自古大家,无有不创新者,创新愈多,家数愈大,则影响后世也愈深。(陆俨少《学画微言》,《名家翰墨》17期)。他曾生动地描述过创新的过程以说明“传统”与“创新”两者的关系。当山水画家“看到新的建设以及一切山川新貌,发生热爱,有一股激情情不自禁地要求把它描绘出来。发现旧的方法不能满足新的创作需要,旧的情调不能和新事物相适应的时候,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创立新方法,把传统技法推进一步,这是创新的主要动力。”陆俨少这种创新动力说,可以说是对自古大家创新现象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陆俨少在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率先招收山水画研究生,此时他写了论文《略论中国山水画的创新问题》,发表在1981年的《中国画研究》刊物上。此前此后他为人民大会堂等单位创作巨幅山水画,个人画展画事又十分繁忙,但还抽出有限的时间论述理论问题。1990年10月又撰写成《学画微言》,发表在1991年6月的香港的《名家翰墨》刊物上,其中为“创新”问题又单独列出一章阐述。他从“唐代以前,山水画空勾无皴”谈起,认为必须学习传统有所创新。这也许是他生前最后谈及创新问题留下的文字了。笔者1992年秋赴沪访问陆先生时,先生也谈到要创新一定要学习传统。1992年秋,笔者参加筹备“浙江美院中国画六十五年”纪念活动,专程赴沪请陆俨少先生题写书法横款,其时先生身体不适,不能多谈,主要谈了国画系和潘天寿基金会的情况,也谈到要创新一定要学习传统。

陆俨少谈“创新”有两点很特别。一是把“创新”说得很实在,很平凡。他向来将创新仅仅说成是对传统对前人技法(包括观念)的“改进修补”、“修改填补”,不像有些人那样把创新看作是革命,是推倒重来。他言“创新”之“新”字含有更多的“好”的标准在内,这种“新”终究是要为大家认可的好的美的东西。而与单单“求新求异”仅取一时之轰动者迥异。传统犹如一条长河,古今名画家都置身其间,而每一位出色的画家都不过一滴水而已,即使是开宗立派的大家,也不过是小小的一丝细流。能有所“改进”,作些“填补”,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这对于个人而言即可称之为有了自己的风格。

陆俨少认为,一幅画好在哪里,“不外三点:即看它的气象、笔墨、韵味,这三点如果达到较高标准,即是好画,否则就不算好画。我们看一幅画,拿第一标准去衡量,看它的构图皴法是否壮健,气象是否高华,有没有矫揉造作之处,来龙去脉,是否变化清楚,健壮而不粗犷,细密而不纤弱,做到这些,第一个标准就差不离了。接下来第二个标准:看它的笔墨风格既不同于古人或并世的作者,又能在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多有变异,摒弃陈规旧套,自创新貌。而在新貌之中,却又笔笔有来历,千变万化,使人猜测不到,捉摸不清,寻不到规律,但自有规律在。做到这些,第二个标准也就通过了。第三个标准:要有韵味。一幅画打开来第一眼就有一种艺术的魅力,能抓住人往下看,使人玩味无穷。看过之后,引入脑海,不能即忘,而且还想看第二遍。气韵里面还包括气息。气息近乎品格,每每和作者的人格调和一致。所以古人说‘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一种纯正不凡的气味,健康向上的力量,看了画,能陶情悦性,变化气质,深深地把人吸引过去,这样第三个标准也就通过了“。见《陆俨少画语录》河南美术出版社P21。

第二是陆先生谈创新非常强调“精神”,强调“创造意识”。他说:“我们不能在山水画中做假古董,泥古不化,做古人的奴隶。应当学习历史上的伟大画家,把他们的创新精神拿过来,自创新法,和时代精神共脉搏,同呼吸。”(同上,P25)学古人要把他们的“创新精神”拿过来,他一抓就抓住了本质,也自然地导出了陆俨少艺术的真谛。

“创新精神”即“创新意识”,这是艺术家最需要的东西。陆俨少在分析有些人学了传统,而不再创新的原因,一是只能模仿,二是不思创新:他生前反对“把学习传统和创新对立起来”,认为“学习传统,就是为了创新,两者是统一的”。现在有些人把继承传统的名家称为传统派,以为他们不如中西融合派跨度大,有创新精神,其实艺术的高下并不在于面貌变得如何。传统派和融合派只

是理论家在分析时的一种分类法,融合派是在继承传统之外吸取西方的东西多一些,传统派在继承绘画传统之外吸取本民族其它文化和“师造化、得心源”多一些。如果融合派没有继承传统的一面,就变成“西化了,这种创新就得不到认可;同样,如果传统派不在“师造化”中概括出新的笔墨结构,不能“得心源”而物化于外,或者不吸取民间等其它文化的营养,也会变成僵死的程式而面貌陈旧。两者要得到公众认可的一定程度的超前性,均缺不了创新意识。“修改”“填补”看似跨度不大,但创新的成功率反而高。这是因为要是步子太大,极易夹生,势必减弱艺术性。那种抛开传统寻求创异之法,对于陆俨少来说,“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把抛却传统创异者叫做“硬创”。他认为“创新不能硬创,要自然形成,像人的面孔,不可装腔作势,使人受不了”。他指出当前画坛有些人是“怕苦怕累,不肯老老实实下功夫去钻研而急于一朝一夕成名的懒汉”,他们的作品“分不出哪是上哪是下,岂不是裤子套在头上,不伦不类”(同上,P26)。话说得似乎不够雅.倒是一针见血。他本人可以说是传统派,但创新意识、创新原动力却强得惊人。

“求名师”与“不像师”

陆俨少青年时代希望找到当代第一流的画家当老师,最后通过前清翰林王同愈介绍拜冯超然为师。冯超然不愧为大家风范,他赞扬陆俨少常常以“人家学生像先生,我有不像先生的学生”为自豪。对于陆俨少来说,“不像先生”正是他创造意识所致。冯超然对陆俨少的技法指教可能不是很多,但他有关“学画要有殉道精神”的教导却影响了陆俨少一生。如何殉道?求名师而不像师也是一个侧面。“求名师”者强调择善而从之,“不像师”者强调求学应有出蓝之意。陆俨少六十年代提出“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主张,曾在浙江美院国画系引起过教师的热烈争论。这“四分读书”是出蓝的基础。陆先生视读书,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气质,此种立意不可谓不高。读书也是一种求名师,此乃从自古大文学家、大学问家、大诗人的宏篇巨制中去求,去体会其声容气势,通篇结构,繁简虚实,打下画外功夫,然后移之于画。

陆俨少学冯超然不像冯超然,学吴湖帆不像吴湖帆,他是经过慎重思考的。在《陆俨少自叙》中.他坦诚地说:“当时吴湖帆的画有天下重名。他设色有独到处,非他人所及。我有八字评他画:‘笔不如墨,墨不如色。’如果也走他这条路,研求设色,虽然他的法子可以学到,然其一种婉约的词境,风韵嫣然的娴静美,终不能及。人各有所禀赋,短长互见,他之所长,未必我亦似之;而我之所长,亦未必他所兼有。我自度禀赋刚直,表现在笔墨上,无婉约之致,是诗境而非词境:他主娴静,而我笔有动态,各不相及。所以如果走他的路,必落他后,而用我所长,则可有超越他的地方。同能不如独诣,于是我注意线条,研究笔墨点线,笔笔见笔,不欲以色彩取媚。绝去依傍,自辟蹊径,以开创新面目”(《陆俨少画语录图释》舒士俊编,西泠印社出版社,P26)。这段话,我觉得最重要的也可有八字相评:“绝去依傍,用我所长。”由此可知,陆俨少善学。

综观陆俨少的绘画,从董其昌、“四王”而来,但又不像董其昌、“四王”,走出了一条继承传统,发展传统的道路。

陆俨少后来在浙江美院从教,深得潘天寿等的赞赏,他的教学法也充盈着当年“求名师,不像师”的精神。他的学生,学传统而风格各异,如今称雄于山水画坛,成了全国最有实力的一支劲旅。

“多思存想”

陆俨少画水画云最富流动感和韵律感,书画界公认其已达“出神入化,独步古今”的境界。陆氏云水成了他的特色,然画云画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法问题,首先是一个思维方式问题。如果说“艺术创造,是以心理学的和幻想的这两种方法发生”(荣格语)的话,“陆家山水”主要还是属于前者,是心理学的方式,其创造内容来自人的意识范围。陆俨少不但是一位善于学习的艺术高手,而且极善观察事物,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然后提出新的问题,研究新的解决问题的可能。爱因斯坦认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系统地解决一个问题更不可缺少”,“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陆俨少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云和水的画法,不同于一般画家仅仅画出了几幅有新鲜感的画。他的着眼点和他所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圆满解决的结果,都证明他是一种“系统”的行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多思存想”,从创造性的角度来说,是科学地释放出潜在的创造力。

陆俨少平生无别的多大嗜好,只是爱好旅游。游名山,他总是细加观察。他教导学生观察事物不能光用眼睛,应多用脑子。而脑子里应该时时刻刻有创造意识。应“冥思苦索,心摹手追,以求有所创新,达到技法上的突破”。他谈自己创新的体会十分明确:“我的经验就是要常常有一个‘画’字在脑子里,时刻想到画,想到创新的表现方法,岁月积久,点滴成河,交流汇合,一定可以创出一套自己的办法,形成自己的面目”(《中国画研究》第一期,人民美术出版社,P18)。他甚至“主张每游一山,应该多少带回一点新的技法,不能千山一貌,把自己固有的一种老技法,去套天下各处的不同山石”(同上P21)。

他看到江河清渺,滩峡曲折,急浪洄流之状,想到前人的画,想到宋人虽有表现之者,流传之马远《水图》等,“但总觉结构呆板,少有变化,未尽流动喷激之状”。这便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他自叙:“1946年我乘木筏经过长江三峡,其间险滩相接,洄波洑流,汹涌澎湃,摇精眩目。而上下渚滩,因其结构不同,惊波撞击,亦异其势。”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创立程序,因其流势,用线条画作半圈弧形,正反相属,连成一行,行行相并,聚散疏密,取其变,而得活法,效果很好。有时画作漩涡,流波外溢,留出白地,以破其平。有时中间杂以网巾水,或波头泛澜之法,以求变化。这样画成三峡险水,似有气势。”1(同上P25)

这是画水之法。又譬如画云,传统画云之法,不外乎“大勾云”“小勾云”法,作芝头之法,画出的云,静止停留,无飞动之势。陆俨少却“用不规则而缭绕屈曲之线条,来表现云的阴背之处,再以流畅而略带波浪纹之线条画云的阳面,或在山之腰,或在山之顶,首尾相属林带顾眼连绵不断:这样画成之后,有走的感觉,得飞动之势。加之线条凝练重拙,或流畅圆转,可以增加画面的韵律感”(同上P23)。这是陆俨少之自白,亦是对其作品和创作过程最透彻的分析。

他于创新一是抓“新题材”,二是抓“新技法”,而后者尤为成功。他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看到一丛树,一个山的石骨,或云水苍茫,或峰峦变幻,在传统上还没有很好的表现方法,或者自己还没有很好掌握适合的方法,必须坐下来,用毛笔对景写生,寻思细看有哪些新的方法可以得到启发去表现它”(同上P18)。他要学生此时可以“回忆传统技法,加减变异”。

正是“多思存想”,使得陆俨少善于发现大自然潜在的秩序安排。譬如:画雾天的树枝不能有动态,为什么?他说因为雾天是没有风的。暴雨之际,必随之以大风,所以他说观察大雨之来,固有大风.其势必斜。而且不是如丝如帘,也不是疏密一色,是中间织成道道……。他画水画云,用笔线条相类难以区别。他发现云从正面立体看的,所以弧线偏圆。江水是从平面看的,弧线宜偏扁,方合透视,而不致把江水画得站起来。画瀑布,他告诉学生须审度上面山岭的竹树,是否有此水源。水源深远,则瀑流洪大。水源不多,则瀑布宜小。切忌上而直画到山顶,毫无水源而悬瀑千尺,倾泻而下,有悖情理。画远山和近山类型要接近,他认为这是一片山在造山运动时结构相同之故。他画松,言大凡松树到了三十年左右顶多平了,青年松还要往上长,所以顶不平。

当然更多的是从美学的原理去处理布置、用笔、用墨和用色。如“两瀑并挂,水量不宜相等”,“两个以上水口,切忌雷同”;“岩石平铺,水流弥漫而下,如帘如织,要有聚散高下,在整齐中求变化。”“两山夹涧,水流—泻而下,以取其势。线条要拉长……”;“石壁纹理要统一,既方了不要中间夹圆”等等。他的“留白”之法,他的画石应四面画得出,“兜得转”,他对画树两面出枝问题,树干全露问题,以及画根以取势,均有精彩的发现和记述。

陆俨少作画能发之于情理之中,也得之于想象之外,所以他作画喜欢随意生发,以之于连李可染也称陆俨少已到了“自由王国”,自己不如。他也善于想象,他明白中国画要求一定程度的似,但同时也要求一定程度的不似。他说:“所谓不似,就是笔墨主要为形象服务之外,还要有独立性,抽象地发挥笔墨中熟练和巧妙的运用技法,使一点一拂,沉着痛快,虚灵圆转,不依附形象而有独立的欣赏价值。”他常以书法来作比拟。他明确指出:“一图之中要抽象具象二者兼备,不可偏废,一笔下去,即为形象服务,而这一笔不仅是画像一个东西,它的本身也具有独立欣赏的价值”(《陆俨少画语录》河南美术出版社P27)。

在他早年学画时期,观赏一幅画,常常细心揣摩起笔、落笔,把结构、布置、笔墨等等通通记在了脑子里。所以他能从别人认为已经僵化的“四王”绘画中有选择地吸取。犹如黄宾虹能从三流民间画师的作品中提取精华一般,大画家总是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来。凡此种种,又可以说全是来自于他们头脑中的创造意识。

培养类比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12篇

波利亚曾经说过: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所谓类比, 就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 推导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类比是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方式,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但是,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呢?在日常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具有探究价值的小问题, 教师若能及时捕捉, 将类比题型及方法展示给学生, 同时启发学生遇到新问题时, 有意识地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多方面进行类比, 善于发现问题间、知识间的异同点,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是很有帮助的.本文试以一些具体的实例为载体, 感受类比在问题探究中的魅力.

一、类比的几个着力点

1.概念类比

例1 设集合S={A0, A1, A2, A3}, 在S上定义运算♁为Ai♁Aj=Ak, 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 i, j=0, 1, 2, 3, 则满足关系式 (x♁x) ♁A2=A0的x (x∈S) 的个数为.

解 ∵ (x♁x) ♁A2=A0, 由x∈S, 有x♁x=Ak, 即有Ak♁A2=A0, ∴k=2, 即有x♁x=A2, 则x=A1或x=A3.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个定义Ai♁Aj=Ak与 (x♁x) ♁A2=A0, 注意到x∈S, 按照定义进行运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模式类比

例2 若f (x+m) =3+f (x) 1-3f (x) 对于正常数m和任意实数x都成立, 判断f (x) 是否为周期函数.

证明 题目的结构与tan (x+π3) =3+tanx1-3tanx相似, 而y=tanx的最小正周期T=π.因此, 我们猜测f (x) 为周期函数, 其周期为3m.

f (x+m) =3+f (x) 1-3f (x) f (x+2m) =f[ (x+m) +m]=3+f (x+m) 1-3f (x+m) =f (x) -31+3f (x) f (x+3m) =f[ (x+2m) +m]=3+f (x+2m) 1-3f (x+2m) =f (x) .

f (x) 是周期为3m的函数.

点评 根据题目的模式, 类比正切公式, 由正切函数的周期猜想f (x) 的周期, 针对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证明.

3.方法类比

例3 设f (x) =12x+2, 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 可求得f (-5) +f (-4) +…+f (0) +…+f (5) +f (6) 的值为.

解 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方法是“倒序求和法”, 考虑到题目的结构形式, 有

f (-x+1) +f (x) =12-x+1+2+12x+2=2x2×2x+2+12x+2=2x+22 (2x+2) =22

∴原式=22×6=32.

4.性质类比

例4 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既是奇函数, 又是周期函数, T是它的一个周期.若将方程f (x) =0在闭区间[-T, T]上的根的个数记为n, 则n可能为.

分析 在解决抽象函数问题时, 可以类比具体的函数的性质, 从而得出结论.本题类比正弦函数y=sinx, 满足题设的条件, 观察它在[-2π, 2π]上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 即可得sinx=0在[-2π, 2π]上的根的个数为5.

5.结构类比

例5 求函数y=1+3x+41-x+4的值域.

解 令λ=-x+4, 则λ≤0, 而y=1+ (-3) λ1+λ.

显然λP (y, 0) 分有向线段Ρ1Ρ2所成的比, 其中Ρ1 (1, 0) , Ρ2 (-3, 0) λ=y-1-3-y0, 解得y<-3或y≥1.

故函数的值域为 (-∞, -3) ∪[1, +∞) .

点评 此题若直接变形求值域难以下手, 若先作一个变换, 令λ=-x+4, 再将y=1+ (-3) λ1+λ与定比分点公式联系起来, 利用λ≤0便可求出y的范围.

此外还有升维类比、关系类比等等.

二、类比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形似神异问题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事物, 哪怕是外形极为相像的孪生兄弟, 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的“全等”, 其在生活习惯、性格、气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这差异很小, 要想准确识别这些差异, 就必须抓住其个性化特征, 找到有别于其他事物的“蛛丝马迹”, 对数学研究而言, 更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形似”问题研究, 进行归纳、思辨, 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出“神异”, 提高学生欣赏、鉴别的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完善、优化其认知结构.

例6 比较以下两小题:

(1) 已知曲线y=13x3上一点Ρ (2, 83) , 求在点P的切线方程.

(2) 已知曲线y=13x3上一点Ρ (2, 83) , 求过点P的切线方程.

分析 两个小题仅一字之差, 意义却完全不同.虽然点P在曲线上, 但 (1) 中是以点P为切点, 求切线方程; (2) 中是求过点P的切线方程, 点P不一定是切点.那么解题方法就不同了.

点评 数学中有许多问题, 形式相似, 但实质不同, 有时因一个字或符号的差别, 就很可能导致所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不同.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 极易产生思维误区, 造成解题失误.通过类似题目的不完全类似甚至截然相反的解法训练和思辨, 可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处理形似质异问题, 不仅能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领会和掌握, 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辨异思维能力.

2.形异质同问题

有些事物的表象虽相去甚远, 但本质上却“同宗同族”, 差异尽管不小, 却具有内在的同一, 这在数学研究中不乏其例, 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研究, 可从个性中寻找共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意义非凡.

例7 (1) 上一个n级台阶, 每次可上一级或两级, 设上法的种数为f (n) , 试求f (n) 关于n的函数解析式.

(2) 一对小兔子一个月后是一对成熟的大兔子, 再过一个月一对大兔子繁殖一对小兔子, 现有一对成熟的兔子.问:第n个月末, 兔子最多有多少对?

两相对比, 发现问题的结构、条件“毫不相干”, 一个是“上楼问题”, 一个是“兔子繁殖问题”, 二者的共同点是同归数列问题.

关于“上楼问题”, 对n级台阶, 上法种数为f (n) ;对 (n+1) 级台阶, 上法种数为f (n+1) ;对于 (n+2) 级台阶, 考虑最后一步走法, 问题分为两类:若是走一级, 前面已是 (n+1) 级, 共有走法f (n+1) ;若最后走两级, 则前面已是n级, 走法是f (n) , 所以对于 (n+2) 级共有走法是f (n) +f (n+1) .当n≥3时, f (n) =f (n-2) +f (n-1) , 即从第三项起, 任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

对于兔子繁殖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n月末, 兔子的总对数首先是上月末的总对数f (n-1) 加上本月末新生的对数, 而能在本月末产下小兔子的成熟兔的对数应该是前月末兔子的对数, 该为f (n-2) , 因此本月末的总对数是前两个月末的对数之和, 依然有f (n) =f (n-2) +f (n-1) .

评注 以上两个问题可谓“同宗同族”, 其共同之处就在思维方法上, 即都要考虑前两次的情形.对于“兔子繁殖”问题, 本月末兔子是上月末兔子数加上新生对数, 而新生对数就是前月末兔子的对数, 因而本月末兔子的对数与前两个月有关;对于“上楼问题”, 从 (n-1) 级增加到n级后, 考虑最后一步是走一级或是两级, 共两种选择, 要走一级, 则前面的 (n-1) 走法已定, 是f (n-1) ;若最后走两级, 则前面的 (n+2) 走法已定, 是f (n-2) , 两类问题的结果都是f (n-2) +f (n-1) , 都归并到“斐波那契数列”上.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求解方法也有很多种.第一, 借助递推数列求解通项;第二, 利用排列组合公式求解;第三, 利用矩阵方法求解……

综上所述, 类比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深入研究, 是学习数学、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因而,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新《〈课标〉解读》指出:数学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准备, 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 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使其在未来的认识历程中能依靠自主探索, 主动学习而获取知识;类比作为合情推理的一种常用方式, 具有发现命题、探索解题思路, 扩展知识领域, 促进知识的掌握与迁移, 启迪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作用.本文通过类比的几个着力点以及类比解题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的展示, 以期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类比的特点和作用, 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达到从整体上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各年级数学课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银篷.浅谈数形结合的方法[J].中学数学, 2004 (1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创造性思维意识】相关文章:

富于创造力的创造艺术01-19

创造性09-02

创造性运用05-13

创造性经营05-29

创造性发挥07-09

创造性心理08-04

发展创造性08-09

创造性转化08-17

创造性表达09-05

创造性地“批”,创造性地“改”——浅谈数学作业批改方式09-13

上一篇:国家审计与反腐败下一篇:哺乳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