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2024-07-16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精选12篇)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第1篇

一、感情共鸣的原则

作者在创作文本的时候,首先被情境所感动,然后才产生创作的激情,因此,阅读文本的学生应该仔细品读文本,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的深情,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初中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产生和作者的共鸣。

二、初中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方法谈

1. 诵读文本,领会文本蕴含的深刻的内涵

多读和朗读是细读文本的前提。学生阅读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反复阅读,还要朗读,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合,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感情,领会作者表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做到心口合一,融进自己的感情到朗读中,有效地抒发作者的内心的声音,感受人物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心细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通过学生用心的细读,探究作品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感情。此外,教师要避免朗读的枯燥和单调,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和配乐朗读等。教师要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激发学生产生朗读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海燕》的时候,也要进行示范性朗读,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情感,通过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感情的澎湃。

诵读同默读相比,在于心口合一,经过语言体会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心口合一,用心体会每个字、每句话的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读文本,不缺漏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不一样的诵读方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范读后就提出问题,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进行文本的推敲。

2. 科学合理地切入文本的深处

文本细读是个过程,也是方法,有着自己的操作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时候,找寻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收获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后,就可以对作品进行推敲,挖掘文本的深刻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如,《孔乙己》的教学中,有这样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包含着很多深刻的问题。“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非常穷困,找个雅座喝酒都不可能。“穿长衫”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人。“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不同于坐着喝酒的有钱的老爷,又不同于普通人,是格格不入的人。孔乙己在被人抓住偷窃后,狡辩道“窃书不是偷”。尽管他认识到自己可耻,却不承认,有着封建文人的“骨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成因。他的穷困表面是他偷懒,不求上进,更多的是折射出社会对封建文人的毒害。

3. 文本比较,实现学生自我教育

文本比较是教师收集一些有共性的但不完全一样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是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文本比较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文学境界,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考才能。例如,《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都是毛泽东的作品,但二者的感情和内容不一样。《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晚秋,这时候毛泽东离开故乡到广州,经过长沙橘子洲,回忆起少年生活。《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准备带领队伍开赴抗日前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资料,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分析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通过文本比较实现对作者创作经历的把握,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感,归纳出感情的主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伟大的魅力,体会文章的丰富的感情。只有细读文本,学生才能够深刻体会文字里的细腻的感情,才能感受中国文字的独特的魅力,才能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准。因此,通过比较阅读,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4. 还原文本的感情,提升学生细读的质量

文本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精准的语言和巧妙的结构来实现感情的铺垫和升华,容易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所以,学生在充分阅读后,教师要将文本中的情境和自身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对文本进行细读还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作者的意图和感情,提升细读的质量。教师指导学生经过细读还原文本,对文本的精彩的地方有体会,渲染艺术效果,拓展学生的眼界。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文本阅读的功效,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对初中阅读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我们提出要加强阅读教学文本的细读,诵读文本,领会文本蕴含的深刻的内涵,科学合理地切入文本的深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还原文本的感情,提升学生细读的质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锦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三方视角[J].文学教育:上,2011(10)

以《春》为例谈文本细读的方法 第2篇

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 张莉

阅读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围绕文本开展的教学互动活动。可从笔者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析”得过深,学生“动”得过少的现象,“互动”变成了“单动”,学生阅读文本过于浅表化、粗略化,精彩的课堂也因之少之又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哪里?

笔者尝试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罗列十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或许能破解学生的细读入门问题。

一、替换法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阅历、基础和文本解读力、感受力的局限,有时很难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经常只靠 “模糊意会文本”。如此,会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词语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沉入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替换品析法又是学生细读词语、沉入词语的捷径。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长)出来”。

将“冒(长)”与“钻”比较,不难看出“钻”字更能表现小草旺盛而又顽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动态的描写。而“冒(长)”则平淡、无味的多。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替换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叫着。”

“叫”与“闹”比较,“闹”更能体现蜜蜂多、较热闹的场景,形象生动写出了蜜蜂的顽皮,赋予了画面动感,而“叫”字只是单纯声音的感受,不能体现出蜜蜂多而熙攘的特点。“闹”不仅有声音,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又嫩又绿。”

原句“嫩嫩的,绿绿的”是叠词的运用,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叠词不仅描摹了色彩,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替换为“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混合着。”

“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该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酝酿”较之“混合”更有慢慢的生成之感,令人有舒缓的美感。

5.“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替换为“呼朋引伴地放开清脆的喉咙”。“卖弄”是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在这儿贬词褒用,从听觉角度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所以恰当!“放开”只写出了声音,缺少了情趣!

二、咀嚼法

“咀嚼”就是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在此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字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要让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要“咀嚼”,如何“咀嚼”?慢慢“嚼”,一点点“嚼”,要“嚼”到位。

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是肃立不做声的意思。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写房屋,实则从侧面表达了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氛,渲染了房屋沐浴春雨的温馨画面。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是作者以视觉的角度对春雨进行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晶莹透亮的特点。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写了春雨,而且也写了春风。“织”字是承上句像细丝的比喻,准确地表达出了春雨的动态。而且“织”字做动词讲是“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之意,春风有情,春雨如丝,织出的自然是美好的生活,用“织”和本文的意境相同。

三、删除法 删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删除句中某个词语,然后比较删前删后的表达效果。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删去“微微”如何?

“微微”一词,本意是轻轻的,很淡。作者用该词形容空气,更突出了春雨的细,密和轻,如此轻微的细节也能被作者感觉到,自然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删去“仿佛”如何?

“仿佛”是好像,似乎的意思,“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意思是说花里的甜味儿就好像让我看到了树上已经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仿佛”在这里是指作者的一种想象,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已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中。如去掉“仿佛”则不能如此传神地表达花香的迷人。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删去“偷偷的”如何?

删去后文章也就缺少了趣味,不能表达出不经意间发现刚冒出的小草的惊喜之情。“偷偷的”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令读者读起来印象深刻。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删去“呼朋引伴”如何?

“呼朋引伴”是招呼朋友,引来伙伴的意思。拟人化的手法,鸟儿要将自己的喜悦彼此分享,表现出鸟儿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

四、联想想象法

根据自己的积累,联想想象补充作家在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以体会文本中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以事物相同的特质为中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活泼与趣味。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设想来到了一个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地方,每一朵花都在尽力地绽放,生怕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天。快看,那一片红,像火;那一处粉,如霞;那一抹的白,像雪。现在请用鼻子轻轻地吸一口气,只能轻轻地,因为这儿太香了。有没有嗅到甜味儿?如果嗅到了就咽下口水吧,因为再过几个月,这些树上就会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摘一个下来,等不及去擦、去洗,你只想啊呜一口咬上去„„

好,请睁开眼,说说刚才你脑海中的所见、所感„„

2.“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同学们,请联想:老老小小都会做点什么呢?如果是你,在这样美好的春天,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五、改变句子法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将以上三个句子的语序改变一下,如何?

这三句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他们的顺序不可以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这是写春天的成长过程。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比在前面会更加有趣味,也使文章生动起来。

学习这种句式,试将下面这句话中的某些成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句后,感受一下改变后的表现力。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是最寻常的。”

六、名句佐证法

教师提供一些资料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笼统地灌输长长的背景,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要找的小目标,细节材料的提供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越小的材料越能打动学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结合课本的课下注释可以了解到这句诗的作者、诗名和整首诗文。如有兴趣,稍加了解,会发现古人的“杏花雨”、“杨柳风”更具有美感,更富于画意。作者引用此诗增添了美感和画意,并再次基础上增加了温度,即“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给人增添了一种温暖,舒心的感觉。由此,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

写春风的诗句有哪些?是“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可以像什么呢?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还是寒冷时握在手中的一杯温水„„

七、空白点评析法

“文本细读”在一个“细”字。“细”即细小、仔细、细微之意。如何细呢?细到对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解读,甚至一个标点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文本的一些“空白点”进行了阐释。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替换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上句用“;”,表示嗅觉和视觉,现实与想象两个维度。如果改为“,”则体现不出此维度。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个“看”字,是让谁看,读者还是自己?“看”字流露出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他不但自己喜欢,他还要人们都爱上春雨。所以,跟着作者的指点,你必要看着春雨、观察春雨,否则怎能发现它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的特点?

八、演绎渲染法

演绎渲染法即通过对书面文字进行演绎,利用语言、动作将文字变得立体、丰富,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可分为教师演绎和学生演绎。

1.“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演绎这句话时,除了声音的配合,可以在读到“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时,和学生对视,眨一两下眼。这样,学生能立刻感受到春天野花的气息。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那么在演绎第一句娃娃时,可以奶声奶气些;演绎第二句时声音是甜甜的,要面带笑容;演绎第三句时声音要有底气,表情坚定有力。三句的语气层层递进,渐渐升高、激昂,气势迭起。

3.扮演其中的角色。

本文写了很多春天的景物,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不妨让学生选择其一改变、扮演。

如:“我是春天的小草,我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看,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我的身影。我让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我软绵绵的。”

这样的改编、演绎能很好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美。

九、还原生活法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回想一下,春天里,你又会做些什么?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儿争先恐后的竞相开放,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或经历过类似的事。

3.“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此时天下着雨农民还在工作,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还在工作?工作时农民们又会想些什么?

十、质疑法

耳熟能详的《江雪》(柳宗元),我们学习了、背诵了,可似乎没有深究过什么问题。但是一位教授提出“为什么这么冷的天,老翁还在垂钓?”我们不妨在本文中也探究一点——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的“健壮”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体现在能战胜寒冷的冬天,带给万物生命,并能带着人们走完这新的一年。不健壮,何以完成这些重任?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一般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教学能达到第一、二个层面,少部分的教学能真正进入第三、四个层面。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第三、第四个层面?但愿以上我们的做法有实战意义。

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含义;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正确地品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喝温吞水,不是粗枝大叶!真正的语文课是“不厌其烦”,要有“耐心”。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在师生的“文本细读”中绽放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光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第3篇

一、认真研读,准确把握教材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是只有认真地研读,才能做到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自己要经历一个阅读理解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到理清文章的思路,对字词准确识别,把握重点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每个段对突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对全文中心思想还要有多角度的理解,并反复多次诵读课文,从而把握文中各种句型的语感和全文的感情基调。

2回顾自我阅读理解的过程,明确全文的重点在什么地方,中心是什么,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句段在哪里,阅读的难点和障碍在哪里。认真阅读和推敲课后练习,把握本课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要点。

3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根据自己理解的过程来猜测和设计学生经历的理解过程,根据自己把握的重难点来设计突破方法,关注学生可能会产生多元理解的地方和句段,做多面的假设,设计引导的方法。

二、确定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将教材读懂了,读准了,读透了,就能正确地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根据全文中心思想和文本思路以及本课落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要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情感,要能在学完课文后引发学生内在思考和外在行动。语文教学的目标学生产生的变化是着眼点,着眼在学生的文学修养上。不能把传播知识,教给结论当作目标。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就会影响到教学设计,从而影响教学实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方法应把握几点。

1找准展开点。可以针对文章的体裁特点,内容的重点、难点的要求,明确课文是围绕什么文本目标展开的,围绕哪几个目标展开的,从而进行教学设计。例如《中国结》一文,先写了中国结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再讲什么是中国结,象征意义是什么。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了声情并貌的朗读上,并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进行讲解,课堂整体感觉好像不错,但是实际上,他没能准确把握文章体裁特点及文本内容特点,没有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本文为说明文,不应将诵读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目标应在说明的条理和说明的方法上。而且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按文本顺序进行教学,由抽象到具体,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找准切入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教学不能是千篇一律的频序教学和平推教学,而应是找出提领全文的关键词、句、段来切入全文教学。进入小学高段以后,学生接触到的课文往往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不论是文章的语言文字还是思想内涵,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要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文本中去,找准切入点是关键。如在《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听,倔强的呐喊”是很难的。年代已久远,学生的生活经历与阿炳的生活经历相差甚远。怎样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进《二泉映月》?了解阿炳“坎坷的经历”是最好的切入点。从阿炳身体的残疾到生活的艰辛,从阿炳悲惨的命运到那个不平等的残酷的社会,从对命运的不屈不饶到用琴声表达对命运的抗争,教师若能将这一幅幅画面浮现于学生脑海中,学生怎能不随着那琴声与月影悲叹,感受到这部作品的不朽?

3围绕文本重难点,设计学生活动。根据文本本身的特点可设计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或朗读或讨论或合作或说话,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意图不是灌输,不是说教,而是通过学生活动体现来解决。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方式多样。A角色体验。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天鹅的故事》中一段表现老天鹅的勇敢、坚定、顽强的句子“为了带头破冰捕食一次次地张开翅膀,腾空而起,扑打冰面……”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我们也试着当一回勇敢的天鹅吧,伸出你的手把它作为天鹅的身躯和翅膀,把我们的桌面当作冰面,随着老师的叙述来做一回破冰勇士吧!”教师说:“天鹅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扑打冰面,没有碎,再来一次,还没有碎,再来一次,你有什么感受?”(生答)“你用的只是一只手,而老天鹅是整个身体啊!可是日睹这一切的斯杰潘根本没有听到老天鹅的呻吟,因为它无所畏惧,只想——(破冰捕食,创造生机)来吧,我们都是老天鹅,一起读。”(生读)“听出来了,故事让你们感动,老天鹅更让你们敬畏。”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天鹅破冰的力度与气势。B补足填空。《穷人》一课中,有一段对桑娜内心活动的描写,其中用到了许多省略号,此时教师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补足文章省略的内容,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桑娜内心,设身处地与桑娜一同感受着内心的“忐忑不安”。此外,对渔夫海打鱼生活之艰苦的了解及对他们一家人未来生活的设想都能起到填充作品空框的作用。总结起来,就是如《读书的秘密》一文中谈道的:读书要带着自己的那本“辞典”(自己读社会读人生的经验和水平)去读,用生活经验或补充相关知识让课文意境形象更加丰满起来,这样文本的思想情感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文章的意义才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C还原语境。文章《在绿阴掩映的小院里》中曾谈到随读随想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画面,仿佛你在与文中的人物与作者在进行交流,我们教师也可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来设计学生活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作者林海音赋予了这一题目几

层含义,这也是学生理解的一难点,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英子”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必须架设一个桥,那就是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述的几个语境中去。语境一:英子在毕业典礼上胸前别着爸爸的花。此时学生领悟到“爸爸的花”对英子来说是鼓励、是期望是力量。语境二:爸爸爱养花。此时学生体会到“爸爸的花”就是指他的几个孩子,爸爸爱花也就是爱他的孩子,语境三:“爸爸的花儿落了”,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此时学生不仅感受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意味着父亲生命的逝去,而且他们仿佛走进了“英子”的内心。他们谈到:“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意味着那个柔弱的、需要爸爸精心呵护的英子已经不复存在了,一个坚强的勇敢面对生活的英子已经成长起来了。这不正是学生与文中的英子作着心与心的交流吗?

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性和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权看作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的互动和小组讨论。课堂争辩以及展开有计划的活动能使学生既有多元化的理解,又有方向基本相同的正确理解。

4注意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扣词扣句、感牾语言、理解语言、诵读语言、背诵语言、运用语言,都是重中之重。在学习《装在口袋里的昆虫》第一段后,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指名一生读段)“老师和你一块读,行吗?”师:“法布尔!法布尔!”(生读书上相关内容)师:“你在干什么呢?”(生读书上相关内容)师:“它是什么样?”(生读书上相关内容)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有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这小东西很容易抓吗?你是怎么找到这歌唱家的?”这已不再是单纯的读书,是要求学生根据书本的介绍展开联想进行描述。这样的设计既引导学生读书,培养了语感,又在读中回顾整体,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领悟了人物内心。

5学会关注学生的偏差。学生出现偏差了,就奠定了一个提高认识的经验平台,有了平台我们的教学就有了立足点,就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提升,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生生互动才能展开。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可能会产生多元理解的地方和句段,做多面的假设,设计引导的方法。在《诺贝尔》8~9自然段(“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一心只想着实验”)的教学中,师生都被诺贝尔那临危不惧的精神感动着。一位学生说:“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虽然他很害怕,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显然此时学生对“怦怦直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词语的表面,还没有真正进文本。这突如其来的回答让听课老师为执教教师捏了一把汗,执教老师很镇定地说:“怦怦直跳是害怕吗?请大家自由读8、9自然段,好好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议一议。”学生品读着,议论着,突然一位学生激动地站起来说:“不,不是害怕,因为第8自然段中写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导火线,如果害怕,他不会亲自去点燃,”看来这位同学是读出味来了,于是,老师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说:“嗯,你联系上文去理解。说得有些道理,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的理解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同学们的眼睛像通了电似的亮了起来,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个个跃跃欲试,显然学生已走进了文本。一个学生兴奋地说:“我认为诺贝尔的心里不是害怕,而是激动得怦怦直跳,因为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导火线,马上就要知道实验的成败了,”又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抢着说“我认为诺贝尔虽然有点害怕,但更多的是激动与兴奋,因为第9自然段中写道:‘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会关心自己被炸伤了没有,而他只关心实验成功了,可见他是全身心地投入在实验中,关心的是实验的成败。’”此时全班同学都默默点头表示赞同,多么丰富而深刻的见解啊!接着教师动情地说:“你们很会学习,从诺贝尔简单的话语中,走进了他的内心。”

不论是否有预设,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理解不够全面、深刻,与预设有一定距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品读文本,在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中去发现、去感悟。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及时捕捉其回答中有价值的部分进一步引导,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第4篇

一、联想体验:为教学提供充分的铺垫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作品的作家所处年代、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就作家而言,有不少是“非常人”,是享誉中外的领袖、伟人。如果教学缺乏合适的铺垫,学生往往会对这一类作品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因此,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联结点,为学生走进文本提供条件。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初秋的作品,真切地抒写了一代伟人在峥嵘岁月中的人生志向和情怀。整首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然而,从学生阅读的角度看,诗的主题和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在阅读中不容易产生共鸣。于是,在教学的起始部分,笔者设置了热身环节,紧紧扣住一个“秋”字,建立起学生与诗作的联系。

【第一步】说说“秋天—杭州的秋天—我的秋天”,如果用一幅照片来表现,你会选择怎样的背景、主景,配上怎样的一段话?(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画面“我的秋天”的意蕴)

学生表述了他们眼中各自的秋天和内心的情怀。笔者只要稍加点拨,“景语皆情语”一理学生即刻便能领悟。

【第二步】推荐自己记忆仓库中描写秋天的经典诗句。(设计意图:检索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秋景,领略经典作品中的秋天胜境)

在对秋天经典诗句的吟诵鉴赏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境遇、不同心态的作者笔下的不同秋景,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的“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刘禹锡的“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这些诗句展现了或开阔辽远或凄婉多情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

【第三步】如果一位诗人,在深秋时节,为躲避当局的逮捕而不得不流亡,在不得不离开故土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他们进入对文本的阅读和赏析提供了充分的张力。学生在对作品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等词句的品味中,走进作品开篇所营造的意境:这里有抒情主人公孤独的形象和湘江、岳麓山构成的辽阔背景的鲜明对比,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的怅惘;有特定景致的触发,站在深入湘江中游的橘子洲的洲头,面对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仿佛站在一艘逆流而上的大船的船头,这一动一静的转换如蒙太奇,自然而极有层次地摇转出一幅幅画面,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由“看”(眼前秋景、物我相应)、“怅”(叩问宇宙、直击内心)、“忆”(慷慨青春、舍我其谁)字所传达出来的画面、激情和思绪。

贴着作者的文字走,就是把住了作者情感思维跳动的脉搏,使读者沉浸在一幅幅自然展开的画面之中。在欣赏诗人笔下生机盎然的秋景和峥嵘岁月、中流击水的青春怀想中,学生心中就会树立起一个真实、具体、不同凡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真切体味到重重困厄和危机之下诗人激荡在内心气吞山河的气概和坚不可摧的豪情,感受到青年时期的伟人具有怎样的胸襟、抱负和责任,从而促使学生丈量自己的青春、思考自己的人生。

这三个问题为学生进入文本搭建了一条适合的通道,既让学生捕捉到了生活中自己的心跳,并在众多作品中得到共鸣和滋养,又让学生以一个与作者平等对话的视角进入作品,即不再跪着阅读经典作品,而是以平视的眼光、从可交流的角度进入作者的世界,在品味文字、构建形象和联系自我中丰富自己的心灵。

二、联系对比:涵文本之语泳作者之言

在文艺作品中,所谓“思想”,在高明的作者笔下都应该是隐蔽的,显性的美学表达背后遮蔽的或许是隐性的意识形态追求或倾向。隐蔽在哪里?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品味那些文字后面藏得很深的丰富的思想,通过对语言的涵泳来感受作者的脉动,读出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甚至是语言背后的情怀和智慧。

(一)于平淡之语味匠心

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教师要能够从阅读的整体意义出发,向着平静深水处,投下一块疑问的大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重新审视这个地方了。”[2]

《胡同文化》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品用看似平淡简约的文字,生动地展示了北京城市民的生活画面、处世方式和生活态度。整篇文章没有华丽优美的辞藻,没有惯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很少有难以理解的词句。对于这类没有阅读难度的文章,教学的触发点就在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去体味貌似平淡之语中的匠心。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是这篇文章的开篇首句。在学生“推荐我欣赏的语句(语段)”预习作业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注意到这句话。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展示了北京城的一张航拍照片:四方四正、红黑相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如果请你用“北京城像_____,________”句式来写北京城的特点,你会突出北京城的什么特点、选用什么喻体?

学生有说像放大的故宫,富有帝都气派;有说像棋盘,方方正正;也有说像迷宫,蕴涵着千古的文明……最接近的要算像“手帕”“豆腐干”等比喻了,大家一时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由。只要学生填写的句子能够自圆其说、前后呼应,笔者均以肯定为主。

出示原文之后,笔者进一步发问:

同样是这个北京城,作者把北京城比作的却是普通之极的“豆腐”,而且用了“四方四正”这样的说法来体现北京城的格局。这一句放在文章的开首,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激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有学生说:

中国是豆腐的原产地,用豆腐作比喻和文章要写的内容(文化层面)相呼应。

豆腐比棋盘要准确,因为豆腐不仅有立体感,同时还有质地感,体现了胡同不堪岁月侵蚀、破损严重岌岌可危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这体现了作者的写作视角,即写的是北京老百姓的胡同生活和文化,豆腐是一道最家常的菜。

“四方四正”的说法,既体现了北京人的语言特点,同时强调了北京城东西南北都是四四方方、方方正正的特点,而这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句貌似不经意的句子的赏析,学生发现了它在行文内容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在貌似闲谈的话语中,学生捕捉到了一位作家的鲜明语言风格:风行水上、冲淡平和、京腔京韵。

随后,笔者让学生比较朱自清《威尼斯》中的“威尼斯就像一个反写的S”,比较余秋雨《五城记》中对五个中国古城的整体描写,比较作家们构思和语言的相似点及不同点,进一步感受到文学大家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的个性,体味到人性的丰富和语言的魅力。

(二)于细节之处叩真意

由于时代背景、读者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人们对同一篇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点拨,往往容易把“我读春秋”变成“我注春秋”,陷入主观臆断、远离作品本义的盲人摸象式的误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视野,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接近作品的本义,用敏锐的眼光关注文本细节,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教材编写者把它定位在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之下。在教学中,笔者在学生通读全文、理解红柳形象之后,援引了课文导读中的一段话:

笔者引导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并思考:以上加点的词句在文中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吗?高原上的战士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去挖掘红柳的根须?写红柳这一高原的精灵、离太阳最近的树最终被人类给摧毁,这个悲剧到底想要说什么?

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到了“我”和司务长的对话: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账吧!

学生从司务长一连串的“对不对”和清晰准确的高昂燃料费的细节描写中,读出了司务长内心的痛苦、无奈和勉力,他怎会不知红柳被砍后的后果,只是苦于没有做饭的燃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在世界屋脊站岗放哨的战士吃上一口烧熟的饭,成为司务长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战士们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为难题的时候,谈环境保护是多么奢侈和可笑!

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挖、叩问,学生学会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作品本身的要义,并在对语言的品味中提高了审视观点、独立思考、论证推导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于突兀之中见深情

就阅读文本的情感体验来看,读者往往是在不合常理、打破常规处受到深深的震撼,高明的作家也总是在逆转和起落之间蕴涵着自己的思想。

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发表于1911年,写的是英国一对手艺精湛的制靴兄弟在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之下生存维艰,他们坚守制靴的品质却日趋萧条,最后先后抑郁、挨饿而死。小说正是在奇峰突起的反常理的故事结局中,借助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和艺术反复等创作手法,对格斯拉兄弟的悲惨命运寄寓了作者的深情:有对格斯拉兄弟不懈追求、以生命捍卫作品极致品质的尊重,有对恪守职业操守、勤劳善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坚守自己职业理想的高尚品质的敬意,有对工业化大生产冲击乃至摧垮传统“品质”的忧虑和反思。在时隔百年的中国当下,在大力提倡匠人精神的今天,品读这篇小说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品读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了文中对格斯拉兄弟店铺橱窗的三次描写:

【画一画】请根据三次集中描写橱窗的文字,画出相应的插图。[文图转化。通过对画作的呈现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细品文字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亲眼看过靴子灵魂”“把靴子本质缝到靴里去”的精湛手艺和非凡品质,感受到他们所遭受的难以对抗的重压,感受到他们坚持为大众服务、不惜工本做最好靴子的坚守,感受到他们一步一步被蚕食、鲸吞的过程。]

【比一比】请思考:店铺的橱窗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看出了格斯拉兄弟遭遇到了什么?变化的橱窗之中,有哪些是始终没有变的?[比较分析。变化的有橱窗规模和店家主人,变化的有店家的服务对象(为王室服务、为上等人服务),唯有橱窗里的招牌靴子永远不变(三双兄弟手造的靴子),唯有兄弟俩为大众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做最好靴子的追求没变。这真切反映了工业化生产和同业竞争的惨烈,生动地塑造出主人公殉道者的形象,又通过橱窗的变化,深刻地揭示了逐利的时代与工匠精神的水火不相容。]

【想一想】格斯拉兄弟为了维护靴子的手艺而死。如果你是在遭受这样的冲击之下,你会在追求利润和坚持品质之间如何选择?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手工艺人、工匠们该何去何从?(联系生活,感悟深情。引导学生对照作者笔下百年前的英国和我们的当下,进一步思考作者创作该文的深意:如此一个突兀的悲剧,文明的车轮滚滚前行,是否该以牺牲“品质”作为代价?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国家的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

【写一写】二选一的作业:(1)给格斯拉兄弟写一段颁奖词;(2)给小说写一段导读。(读写结合。推动学生对作品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想象描述:以形象再现感受内涵之丰

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总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而优秀作品中的人物一旦生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高明的作家总是充分尊重作品人物的独立性,让人物走出自己的轨迹,赋予了人物多种命运的可能。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心里的投影,正如小说家韩少功所说的:“我很久以来就赞成并且实行这样一种做法:想得清楚的事写成随笔,想不清楚的事就写成小说。”

往往因为如此,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总是有着无穷的魅力。

日本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就是这样一篇耐人寻味的短篇小说:在20世纪初的日本,小学生清兵卫热衷于葫芦的制作和收藏,对葫芦有特别的鉴赏天赋,但在父亲和老师的压力下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在作品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思考清兵卫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并布置了两个作业:

(1)画出小说情节发展的曲线图。

(2)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根据清兵卫的性格和他所处的处境,仿写一篇《清兵卫与绘画》的小说,评出最佳仿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而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并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是还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3]仿写,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置身于作品之中,和小说主人公休戚与共,并激发想象,根据人物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合理猜想后面的故事。读写结合,既实现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又让学生领略了小说丰富的内涵。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贴着作者的语言,通过文字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是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力的一个关键点。联想体验、联系对比、想象描述是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联想体验,联系对比,想象描述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8.

[2]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案例·感悟·评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1.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第5篇

【内容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文本阅读和写作教学这两个点上, 我通过读、析、悟、写把两者有效的整合起来, 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文本阅读 写作教学 有效结合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语文专家崔峦老师也说: 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 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 从读学写, 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 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 是跛脚的阅读教学。的确,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 写作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 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 表达能力强了, 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可见,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递的过程,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 初中生毕竟学业繁重, 阅读时间有限, 而写作更是一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 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 即通过读、析、悟、写,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 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课文练笔的有益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下面, 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读: 把语文文本这一精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 在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同时比较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

杜甫曾指出: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或者说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规定,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一个学生要积累240 余篇优秀古诗文, 要完成约400 万字的阅读量。当前, 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繁重, 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 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 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 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 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 同时阅读与写作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所以,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放入词语库, 可以把优秀文章编程积累到名篇佳作集, 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 作用重大。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科学的理论认为, 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 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从中可以看出, 创造都始于模仿, 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 是始于学步, 终于创新。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在笔者的读、析、悟、写阅读教学中, 在教学流程上有这样几个基本稳定的步骤:

1.初读课文, 先模仿。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 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把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优化, 让他们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例如: 斑羚飞渡中,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 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 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 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种结尾意味深长, 动人心魄, 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文学色彩, 模仿到作文中, 就是一个亮点。

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的必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 都是文质兼美, 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抛开这么好的范文, 而让学生单纯地去看作文选之类的东西, 不能不说是舍近求远。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 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 练书法有了字帖, 自然会得心应手。

2.重读课文, 再借鉴。模仿, 切忌亦步亦趋, 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框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 更重要的更多的要学生仿其神、仿其意, 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 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 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借鉴。我们要不取取, 虽师勿师, 不完全仿效他人, 又学习他人的长处, 虽以他人为师, 又不受他人的局限。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课后, 要求学生以 盼秋、绘秋、赞秋为总体结构, 写一篇题目为《秋》的文章, 指导学生如课文一样先概括秋的景物, 采用横式结构的方法, 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 最后以赞美作结。借鉴要在读懂值得借鉴的他作, 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 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借鉴。

3.再读课文, 要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要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 变成自己的, 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 有位同学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并看了朱自清的《绿》, 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景, 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 写了一篇青少年广场夜景, 写出那莲花喷水池, 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 托着圆圆的晶莹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 似一座冰峰, 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吐出缕缕银线, 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 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 宛如金色的鳞片。几个比喻, 使喷水池的景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同时, 作者还在对景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这篇作文借鉴了朱自清那运用比喻绘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但所写的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这里有作者自己描写的景, 有自己创造的意境, 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作在阅读借鉴中有了创新。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从谴词用句到构思立意再到谋篇布局的分析与理解之后,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悟: 把从语文文本中积累到的大量写作素材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悟, 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 已经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再借助前面的析, 又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 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这悟的过程, 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 也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 当然, 也跟语文素养紧密相联,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悟文本, 可以获取审美愉悦。但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肤浅, 教师应适当引领, 同时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层次审丑, 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 或鞭挞, 或警示, 或嘲讽。引导学生向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 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 美的世界。读莫怀戚的《散步》, 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文章美在三个方面: 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 在选读中杂取种种文章精华,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体悟文本美点, 感悟生活美点, 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培养了写作素养。

四、写: 把从语文文本中悟到的东西进行个性化的立意、构思, 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 是读、析、悟、写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是一种释放, 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 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 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所以, 它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这一环节中, 要求教师要学会适度地深化、延伸课本, 以课文教学的新带动写作活动的新。学了《伊索寓言两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或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学了《智取生辰纲》一文后, 可以让学生想象: 以杨志的性格、本领, 在当今时代他适合干什么工作? 他去求职, 会有怎样的经历? 而后让学生以《杨志求职记》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延续性训练, 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了他们准确理解课文、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理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可贵的是可以尽情释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独特体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其实, 写作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 写作能让学生对各类情感有一种亲身的体验, 在阅读相关的文章时, 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 写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意,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再次, 写作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一旦对写作产浓厚兴趣后, 便会自觉地去加强阅读, 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读是积累, 析是提升, 悟是沉淀, 写就是迸发了。这样,通过读、析、悟、写四种手段, 可以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 整合为一体,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 乃至生活练笔, 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区培民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9月第1版.[2] 《阅读与写作训练》 张文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5年5 月.[3] 《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梯级作文训练指导》余卫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1年10月

小学语文细读文本的有效方法 第6篇

一、细读文本的内涵理解

细读文本的内涵叶圣陶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吕叔湘先生说过:“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通过他们的语言可以看出,细读文本就是认真阅读文本,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注重对于文本中字、词、句、段、章的阅读,通过阅读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涵和意义,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与此同时,学生需要透过对于文本的阅读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感受语文文字的内涵和本质,能够对文章进行筛选和整合,理解文本的含义,可以体会到文本中的语言特色,把握文本的结构,概括出文本的中心思想,掌握文本的表现手法,学会探究文本中的问题,从而在细读中深化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细读文本的价值和意义

1.深度挖掘文本信息,提升文本价值

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文本的内部,理解文本的思想和主旨大意,感悟到文本的本质和内涵,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看到字里行间的意义,理解文本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世界。通过细读文本学生会关注文本的深入,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学生通过细读的方式掌握了文本深度思想内涵才能够算是真正地让语文教学发挥了其永恒的力量。教师要用思想来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用思考来使学生提高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2.发挥学生个性潜能,进行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细读文本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阅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形成创新性的认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去阅读他们关注到的细节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本身的家庭环境、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多元化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思维空间,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让学生能够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来张扬个性,获得丰富的语文素养。

3.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才能够真正地避免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能够通过阅读看到文本的内涵和本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进而进行创新的表达概括。为了使学生能够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思想,学生必须要通过细读的方式来认真阅读、仔细观察,这种学习方式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和阅读的主人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提高自己,实现学生对于阅读的参与,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细读文本的有效方法

1.体验式细读,感受文本的思想

教师在细读文本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通过体验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细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体验中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融入到文本情境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感受。例如学生在体验中需要关注文本的结构。把握文本结构时首先要注意理清文脉,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要对文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顺序,这是体验学习和体验阅读的根本。学生需要根据文中关键词语,如“相反”“原来”“因此”“总之”等词语和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理清写作思路。还要分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注意辨明作用,这是关键。如“文首”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等;“文中”的作用往往是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总结上文、引起下文、前后呼应等;“结尾”的作用往往是总结上文、卒章显志、首尾呼应等。学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首、文中和结尾,实现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清楚认识。最后还要联系主题。文章的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有时还要联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如“引出主题、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等来把握文章结构。

2.任务型阅读,明确文本的内容

在细读文本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和阅读文本,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对于任务的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本,使学生能够了解文本字里行间的意义和思想。通过对于任务的阅读,学生会积极地思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在细读中提高。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题目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通过学生自己对于任务的探究,细致地阅读,学生会认识到文本题目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其实在细读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小苗”还暗指着一个在求学路上刚刚起步的孩子,她就像是一个破土而出的小苗;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他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一样。文章的题目正是指通过两人的对话让小苗知道该如何去生长、汲取营养,从而使自己变成大树。在细读中学生会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从而深化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3.联想式阅读,关注知识的通联

在对于文本的细读中,学生需要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把相通联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实现灵活应用的程度。通过对于文本的细读,学生的思维会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让学生能够将学习与现象和经验通联起来,对于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有重要意义。知识的发生和积累是一个从表象到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原因层层深入的过程。从经验到理论,从现象到规律,这是人类知识产生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学生的细读中学生积极地联想,进行想象,从而把知识与其产生、发展的经验基础通联,这一点很关键。

很多学生擅长复杂的推演,而不擅长归纳法的运用。这使得教学有一个危险,就是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接“地气”而成为“空中楼阁”。语言作为第二信号系统出现后,人们得以借助这一有力的工具以概念的形式对具体现象进行抽象,表达其中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将知识高效、高速地积累起来。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文中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细读,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在阅读中逐步地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在细读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直观感受,于此同时,学生可以积极地进行联想,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为自己的付出,她们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而能够感受到自己母亲的善良和伟大,使自己对于母亲的热爱之情能够油然而生,感受到知识间的通联和联系。学生在细读中会由此及彼,把相关的知识进行联想,在细读中体会文本的内容,在联想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4.表演型阅读,增加阅读趣味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变化多样的,这样才会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对于课堂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产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自然会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展现出灵动的课堂。教师的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那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对话、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成为文本阅读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颐和园》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之后鼓励学生来当一次导游,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来按照文章中的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这种表演活动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动力和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明确文章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游览顺序,细致地体会文本中游览的景色的魅力,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演,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深层的把握和理解,在思考和感悟中形成自己的体会,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学生养成了细读文本的好习惯,潜移默化中阅读能力就会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实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文本解读,策略

一、文本的核心价值

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是指文本本身就具有的, 基于编者和教者特定的辑录意图, 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 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有传递信息和思想教育意义的价值。

文本的价值可能是丰富的, 比如品德教育、环境保护、实践探索等价值;但作为语文文本, 它必须符合教育对象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文本是否具有核心价值, 要看它对教育对象是否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文本的核心价值通过教师对特定教育对象已有的阅读水平、生活体验、认知能力作出判断, 并根据这一判断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

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而教师对文本核心价值的发现, 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语文文本解读

语文课应该弄清楚三个问题:即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中, 我们的思路大都是考虑“怎样教”。实际上, “怎样教”是指操作环节的流程设计, 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即“教什么”才是课堂的核心价值所在, 而“教什么”的问题关系到文本的解读。文本价值的判断是多维的、立体的:有语用的价值、语体的价值、语言的价值、思想的价值、文化的价值, 还有课程的价值等。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去解读文本。先读懂文本, 正确理解文本, 把文本的各种价值都读出来, 然后根据学情和课程需要, 确定本堂课最有教学价值的内容。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材的文本阅读, 已经超越了个体, 文本阅读已经是一个由教师引领, 教材支撑, 作者、编者、学生等多方共同介入的“对话”场。在“对话”的过程中, 大家均是“对话”的主体, 均以各自的经验或价值判断主导着生态文本的价值重建。教师、学生、文本、编者等与文本有关的各要素间, 无不构成具有主体性的双向或多向的“对话”通道。各对话主体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一个“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借助这样的文本解读过程, 实现对生态文本的价值重建, 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功能。因而, 具有双主体地位的师生, 都必须深入到文本中, 用心灵、思想、经验去探求文本负载的一切文化与非文化的意义, 实现有价值的“对话”。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教师不仅要自己品味涵泳, 深得要义, 还要引领学生的“对话”行为与价值取向。

三、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的优化

网络资源为文本解读提供了便捷, 但不可否认, 这也弱化了我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因为, 网上的资源太过丰富, 各种视角的解读样本, 各种相关资讯, 似乎应有尽有, 我们只管放手“拿来”, 随心所用。甚至, 进行适当的裁剪与组合也大可不必。其实, 这是非常错误的。不管多么深刻、多么齐备的参考资料, 永远只能是教师文本解读的参考, 绝不能代替教师自身的阅读体验。语文教师只有自己沉入文本, 获取文本阅读的真切体验和深刻思考, 才是真正的“对话”。也只有这样, 才能很好地驾驭文本, 并以文本为载体, 引领学生完成三维目标的学习。

(一) 原意追问与建构价值相结合

对文本原初意义进行解读是课前的重要工作。文本阅读可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阅读”, 即教师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文化阅历、知能基础、思维方式, 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仔细研读, 就作品的语言、技法、思想, 读出自己的体悟, 并从教材角度, 对三维目标、重点难点作出初步的思考;第二阶段是指导“换位阅读”, 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学生的思维方式、经验水平、生活感悟去阅读作品, 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 进一步校验自己文本阅读的准确性, 并确定各教学要素的设计方向。

课程改革拉开帷幕已有好多年, 目前在文本解读和教学中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教师们对文本的“外部”关注得较多, 但对“内部”关注得太少。我这里借用的是沃伦与韦勒克的文学批评理论, 他们从“内”与“外”两个角度去研究文学。“外”指的是传统的文学批评内容, 如思想、社会、心理等;“内”指的是作品中的形式部分, 如语言体裁、结构模式、表达风格等。

现阶段, 国内主流的语文新教材, 如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大多采用主题组块的方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师对作品形式的关注, 影响了对文本话语方式的解读;而较多地关注文本的人文性, 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 更会将人文精神高举到最高处。其实, 从编者的意图看, 以主题组元, 只是将作品相对以一种主题要素聚集, 并不是将组元主题作为文本解读甚至教学的着眼点与重难点。

比如 《药》, 就很容易只关注其“外部”, 而且对“外部”的关注还陷入到一种公式化、模式化的解读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 表现了普通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因为这样的解读最容易, 最直接, 也最能为学生轻松地接受。但其实, 通过原汁原味的解读, 我们会在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一种苦闷甚而愤怒的情感。法国思想家福柯曾说过:“现成的话语有一种力量, 障蔽着我们创造性的思维, 它有一种权力的性质, 让你在无意识里受它的统治。”

作为教师, 我们对文本的解读, 要重视对作者原初创意的挖掘, 并在此基础上, 为文本加载新的意义, 也就是为文本建构起新的价值;但这一切, 都必须以文本为基础, 不能脱离文本, 更不能断章取义。

南宋陈善说过,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有入, 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 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 得尽读书之法也。”所谓“入”就是要深入文本, 理解内容, 正确领会主旨;所谓“出”, 就是要对文中内容加以分析、评价, 不拘泥, 不满足现成的结论。这在文本解读中极为重要。

(二) 本我阅读与多维对话相结合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对象和载体, 文本解读还应该坚持先独立后合作的原则。

研读文本的正确过程, 应该是先放下关于该文本的一切认知, 抛弃功利之心, 自主进入文本, 获得文本的原初认识;然后, 可借助他人解读, 全方位地走进文本, 为文本加载多维意义, 在此基础上捋清文本的教学方向, 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

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 我们通常会用“鉴赏”或者“分析”的视角;但是, 当我们以“鉴赏”者的视角解读作品, 组织教学的时候, 我们是仰视文本, 这样必然带来的是对文本价值的高看和一切正向价值的叠加, 最终导致阅读主体的迷失;而以“分析”的眼光去解读的时候, 多了一份客观、冷峻、平等的姿态, 在与文本对话时就会平心静气, 细嚼慢咽。

有时, 我们会简单地把“文本解读”理解为深入理解和吃透教材, 现在看来, 这是不准确的。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丰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的本质定义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维对话”。那么阅读就应该是一个通过阅读文本的文字内容来认知、感受知识、思想、情感的过程。而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文化素养不同, 从文本中理解、获得的东西就会有差别。每个人对同一文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都可以拥有不同于他人的阅读感受;而这种感受相对来说是属于自己的, 不是借鉴他人的。因此, 要珍惜自己接触文本的最初感觉。如果摒弃自己独有的阅读体验, 简单地把教参拿过来照抄照搬, 这样的阅读就偏离了它的本质。

教师在独立进行文本解读时, 应该努力去寻找文本的核心价值。我们今天常谈多元解读, 但我认为不必把多元解读无限扩大, 而要在多元解读下寻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多元解读的概念, 是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在实际阅读中的具体运用。读者可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自己的阅读理解的方式和水平, 独立地去认识、定性一部文学作品。应该说, 多元解读符合阅读活动的实际状况, 顾及了编者、文本、读者各方面不同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感受理解水平等因素, 对我们的阅读有指导意义,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这一理念无限地延伸至语文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过程, 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一篇文章的主要教学价值在于它的语言运用, 可你却偏要把学生往主旨上引, 就是偏离了该文本的核心价值。当然, 在寻找的过程中, 我们往往会受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 我们教师本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比如, 受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倡导工具性, 就满堂灌输语法、修辞、技巧、章法;倡导人文性了, 又忽略语文学习的工具性, 篇篇要总结思想、文化、精神乃至政治……这都是把握不好核心价值的表现。

独立阅读以后再合作。我说的“合作”指的是与教参、资料、他人合作。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 再去借鉴教参等他人的阅读成果, 就会使自己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点上, 根据自己的学情, 你可以汲取, 也可以摒弃。与他人合作, 具体做法就是教研组或者备课组成员之间有一个互相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应该是很好的方法。坚持先独立后合作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解读文本, 为全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三) 整体感知与涵泳品析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整体感知”往往会使课堂阅读教学与文本研读浮于浅表, 不再深入。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文本阅读流程是: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此“整体感知”的模式, 忽略了作品深刻的内涵, 忽略了其思想的闪亮处。

当然, 就阅读本身而言, 从来就有粗和细、精和略的区别。如果篇篇略读粗读, 对于文本的解读仅只满足于有关文本的整体概貌、大致内容, 那么语文教学也就被我们自己贬值为任何识些汉字的人都可以为之的消遣与休闲了。语文教师除了教会学生随便读读、随手翻翻、一目十行的速读泛读本领之外, 更加需要养成他们品析涵泳、字斟句酌的好习惯, 培养他们的“精读”能力。

其实,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明确的, 那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个语文目标任务:丰富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具体包括着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赏析等能力要素。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任务, 文本阅读必须是精细化的。精细化的流程才会让各种思维去相融碰撞, 才会有火花的迸发, 也才会有思维能力的累进。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停滞整体阅读的层面, 满足于浮光掠影, 这样的语文教学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我们强调“文本细读”不是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到文本研读的重要性, 而是或许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 或许由于教学课时等条件的制约, 使我们抛弃了静下心来研读文本的精神。源于这种研读精神缺失的文本解读, 会使教师对文本一知半解, 照搬参考书的评价, 鲜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用抽象的概念化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掩盖其对文本的肤浅认识, 从而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参考文献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第8篇

(1)教师制作的课件多是音乐、画面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演示速度快于学生的思考速度,学生只将兴趣集中于音像方面,从而完全抛弃了文本。学生忙于记抄教师的展示与屏幕上的结论,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品味语言,语文成了音像欣赏课。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此类课件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音像方面,恐怕这与教师的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将备课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多媒体课件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工作量(省去板书)并加大了课堂容量。而学生呢,只注重教师所显示的结论,没有时间阅读文本,当然也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仅仅学会了死板的理论知识。这种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不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而且特别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条件限制,教师们未能充分认识并掌握多媒体教学中各类元素(如影像、动画、图文转化)的功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和优势。

(2)缺乏必要的课件素材与工具,如与课文配套的音像资料、制作高质量课件的工具(如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旦作成了课件,敝帚自珍,便难以舍弃。

(3)没有将有效信息(各种课件资料)优化组合,过于关注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4)教师对文本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推导公式、定理,使抽象知识形象生动化、直观化,语文教学不是用一个有画面或音乐的课件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言的学习需要对文字进行细细阅读和品味,由此去感知情感和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进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文字的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始终贯彻“阅读、感悟、联想、理解、运用”的原则,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5)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教育,也是语文学科独有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文本阅读的重要性也体现于这个方面。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利用课文中的文学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基础知识讲解。而现实的课堂教学,大多课件是背景、字词、文章结构、逻辑关系的“复制品”。试想,以此来代替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作者产生共鸣吗?语文课堂中,人文教育是重中之重,这是不言而喻的,广大教师岂能买椟还珠?!

正是上述因素,使得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出现了偏差,降低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力量,更不利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使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呢?我个人认为,在多媒体制作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课型

有些课文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合理想象,不必使用课件;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感悟情感。而离我们生活时代较远、比较陌生的课型,要制作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课件。比如:《陈奂生上城》课文中的生活时代较久远,可结合课文内容剪辑电影资料,让学生体会特定时代下的人物性格、心理,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找准切入点

课件制作并不是完整教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论时间长短,最关键的是优化课堂结构和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制作《胡同文化》的课件音像,只要表现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京腔京韵即可,使学生充分感知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规律,并体会汪曾祺内心流露的那一丝伤感。

例谈小学语文的文本导读 第9篇

一、课内———文本导读要抓“三个点”

语文课依然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文本导读时, 要善于抓准重点、难点和特点这三个关键点, 这样, 才能让小学生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1.在文本“重点”处导读。每篇文章都是有重点的, 如果小学生的阅读离开了重点, 其阅读肯定是低效的。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 教师要善于在文本重点处进行导读。如, 在教学《钱被风刮跑以后》这篇课文时, 可以抓住“钱被风刮跑以后”这一重点段进行学习, 可以这样设计导读问题:钱被风刮跑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对重点的把握, 加深学生文本阅读的有效性。

2.在文本“特点”处导读。课程标准下语文课本内容的选择是非常有特点的, 这种特点甚至可以具体到每篇课文。教师在进行导读的时候, 要注意把握每篇课文的特点, 在把握“特点”的基础上, 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文本导读。如, 在教学《黄山松》这一课时,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相关的“黄山松”的图片, 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黄山松”的段落, 比一比每一个段落有什么特点。这样, 学生就能够发现作描写时都是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写作方法能够让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3.在文本“难点”处导读。对于小学生来说, 对于文本中的一些内容他们是比较难以理解与把握的, 这就会造成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障碍。因此, 在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在文本的难点处进行导读, 要老师将学生的“阅读难点”提出来一一攻破学习。并且,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难点”所在的位置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如,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课文《梅花魂》时, 课堂上有的同学对“为什么要以‘梅花魂’为题”感到迷惑, 孙老师在在进行导读时, 充分考虑同学们理解的难点所在, 一一解剖分析,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以“梅花魂”为题的文本深意。

实践证明,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通过对“重点”的掌握、“特点”发展和“难点”的突破, 使自己在进行导读的过程中, 能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文本内容, 让阅读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提升学习效果。

二、课外———文本导读要抓“两条线”

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和阅读任务, 光靠在阅读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全面性的过程, 因此, 应该要课内课外一起抓, 这样, 才能达到高效化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 教师的文本导读要抓以下两条线。

1.古诗对比阅读。对比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 通过对比阅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相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作家同类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 点燃创新能力。

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 引导小学生对古诗文进行阅读是很有效的, 在很多古诗中有一些相同之处,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小学生对相近的诗词进行对比读。如, 可以把《渭城曲》《别董大》这两首古诗同时呈现给学生, 学生通过熟读以后会发现这三首古诗都属于送别诗, 但同样是送别诗, 却有不同。同学们经过细细品位, 能够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 《别董大》是以悲景写豪情。然后, 让学生去细品这两首古诗的名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 学生通过对比阅读, 他们的阅读眼界就开阔了, 阅读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发散。

2.名著“扮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留下了许多的名著, 这一些古典名著的篇幅比较长, 而小学生的阅读积极还是不丰富的。对于这一部分内容, 实践中我采取了“扮读”的形式。“扮读”就是让学生根据古典名著的故事情节, 进行角色扮演的阅读形式, 这一种形式正是因为迎合了小学生“好动”的特点, 因此深受他们的喜欢。

例如, 对于《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这一片段内容, 采取分角色扮读的方式, 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孙悟空的机智, 唐僧的迂腐, 白骨精的狡猾, 从而对名著中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深刻的感知与体验。

另外, 在课外阅读中, 我给学生提供的美文一般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是语言的艺术, 智慧的结晶, 思想的光辉。为了让学生充分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的这一种内在特性, 我引导学生进行潜心地体味欣赏。

中职语文教学中文本朗读的教学方法 第10篇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文本朗读的作用

文本朗读是将书面语言用普通话展现出来, 在朗读过程中应该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并且带有阅读情感, 这种文本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朗读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这种作用体现在教师对课文的范读上, 在进行新文章的学习之前, 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有感情的范读, 在朗读过程中,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心感情, 使其与文章的阅读产生共鸣,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含义。 在朗读过程中, 教师的阅读感情常常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 从而带动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感情的文章朗读, 在此过程中, 无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1]。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技能, 这种技能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中, 对学生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也有着巨大的帮助:在目前企业在学校中的招聘活动中, 往往都会进行现场招聘, 这种现场招聘需要学生在现场进行口语表达, 在这个环节往往会给企业的招聘人员留下较深的印象, 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如今, 口语表达能力不仅仅作为一种沟通能力, 体现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提高, 通过坚持文本阅读, 就可以提高相关标准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对课文的有感情阅读,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感受,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 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解读文章内容,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2]。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文本朗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朗读时间。 在目前的中职教学中, 由于文化课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张, 语文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中, 传授大量教学内容, 忽视了课文朗读这一环节, 这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朗读的方法过于单一。 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 课文朗读的方式比较单一, 在朗读过后没有具体的教师分析环节, 对于文章感情的把握没有具体的分析, 这样就导致朗读的作用大大减少, 减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3]。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文本朗读的具体方法

1.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合理安排学生朗读的时间, 做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朗读, 这样的时间安排需要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进行妥善安排, 对于语文教学的环节进行合理布置, 对于那些不必要的教学内容要摒弃,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的朗读, 这样的朗读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氛围, 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课前预期, 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 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文章,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以有感情地对所学习的文章进行朗读, 教师的课文朗读可以对学生形成更直接的影响,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学生在之后的课堂学习过程中, 能够积极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研究。 这样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在对文章进行朗读的时候, 要注意朗读的技巧和方式, 首先, 对课文的朗读需要吐字清晰并且声音洪亮, 对文章的朗读要带有感情,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把这份感情融入到文章的朗读中; 对于文章的轻重音、 节奏和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 教师应该多加示范, 使学生体会文章中语句的变化方式, 达到把握朗读技巧的目的。 对于文章中的不同角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色间的朗读,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体会不同角色代表的不同感情色彩;最后,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错误, 应该避免以自身的朗读作为标准, 应该从文字感情的基础上, 客观评价学生的朗读效果, 这样才能实现朗读指导的意义[4]。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能够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掌握好朗读教学的课堂形式, 从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对文章进行范读和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等方面出发,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朗读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 通过对文本进行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中文本朗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文本朗读,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董艳红.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成功 (教育版) , 2012 (7) :112.

[2]毛艺.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语文论坛, 2013 (06) :14.

[3]姚红新.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时代教育.2012 (16) :30.

浅谈高中语文文本教学 第11篇

【摘要】 从当代文本解读观来看,中学文本的创新解读是带着脚镣跳舞:要创造性解读,但要遵循中学文本的规定性。因为文本具有開放性,同时也具有规定性;解读文本是主体间性活动、是读者的主体能动参与的建构行为、是建构文本基础之上的“自我理解”。因此,处理好中学文本创造性解读的“放”与“收”的辩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就此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 文本解读;创造性;个性化;开放性

作为文本,一旦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就与一般的社会文本有了本质的不同,它被教材编写者赋予了特定的教育功能,必须承载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无论怎样的个性化解读,也必须尊重教材的教育指向,把文本最核心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决不可“脚踩西瓜皮”。“此情此景”之下,武松打虎传递的是勇猛刚强,决不是不保护动物;愚公移山传递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决不是不讲效率;董存瑞炸碉堡传递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舍身牺牲的精神,决不是不讲策略…… 因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必须“引导学生先理解其共性”。这是一个前提,是创造性、个性化解读的“规定性”,起着规范、定向的作用。 那么,如何处理好文本创造性阅读的“放”与“收”的辩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怎样体现创造性阅读的开放性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阅读感受,教学评价多元。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时,阅读是个人行为,阅读主体是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淀,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作品,其阅读必然有差异性。所以,老师要营造开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老师对其创造性阅读价值的肯定。

2.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体现个性解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这个平等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还有生生之间,还有师、生分别与文本之间对话,是过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又一进步,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体验解读。唤醒学生的解读欲望,这成为学生阅读文本的精神渴求,更多的信息被挖掘。

3.拓展文本的阅读空间和阅读视野,着眼思维发散。海明威说: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甚至是每一篇文章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鲁迅先生在谈到对《红楼梦》主题的理解时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官闱秘事。”文本中的“不确定性”与“艺术空白点”为创造性解读提供了条件。这些“不确定性”与“艺术空白点”有多种形式,如“话到嘴边留三分”的潜台词, “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曲笔等。把握了这些空白处,择要地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象,进行补白,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又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

4.找准文本的切入角度和切入方法,教学方法灵活。“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应该在课前钻透教材,高屋建瓴,找准文本的切入角度的切人方法,在课堂上以有深度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创造性的解读。有时从文章的亮点切入,有时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切入;既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切入,也可以从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切入。只有找准了文本对话的切入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实现创造性解读。

二、怎样把握创造性阅读的限制性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读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理解的同时,也应当受到文本的制约,因为文本具有开放性的同时,又有限制性。所谓限制性,就是指文本具有一个基本面。这个基本面主要包括文本的写作背景、文本的基本结构、文本的内在逻辑、作者的创作意图等。

1.要正视文本的写作背景。如某教师在执教《氓》时,引导学生对诗歌的主题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其中一个学生提出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源自于她只知埋头干活,缺乏和丈夫必要的情感交流,以致丈夫移情别恋。该教师对这位学生结合现代精神来重新解读大加褒奖,这无疑是忽视文本写作背景的表现。

2.要分析文本的基本结构。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以有多层解读,但有一种观点说反映了作者“大革命失败后,内心苦闷彷徨”,我就不敢苟同。从文本的结构来看,作者由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围绕这个“静”字做足了文章;同时,作者又刻意使用了“荷塘”与“月色”这样传统的文化意象,很明显,这时的朱自清先生还是颇有“小资”情调的,谈不上向往革命,同情革命。

3.要理清文本的内在逻辑。如沈从文的《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唤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奸邪之徒所致。只有理清了文本的内在逻辑,才会准确解读里面的人物形象。

4.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有一位老师执教《孔乙己》,最后以一道拓展题收尾: “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小伙计没有亲见孔乙己死去,请同学大胆猜测,以“原来,自那日喝酒回去以后”为开头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说说孔乙己是怎么死的,填补文章的留白。其中一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孔乙己因为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万念俱灰,最后只好上吊自杀。老师竟然非常满意,夸奖学生想象力丰富。显然,该老师并没准确把握鲁迅先生创作《孔乙己》的真实意图。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老老实实、正确理解作者创作的文本,认清文本意图、主旨、特别是形象的唯一性,解读文本时头脑中再造的形象具有差异性、个性,这是必然的,但不能背离文本这个“唯一”。中学语文文本的创新性解读要体现辩证思维:既要“放”,又要“收”。

例谈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三个策略 第12篇

如何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呢? 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文本解读的三个“领会”策略。

一、领会编者的选文意图

一篇文章在编入语文教材中之前, 它是一个公众性的文本, 教材编者看中了该文章在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思想情感、写作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可取之处, 于是甄别选编某一方面类似的文本组成一个单元, 组织课堂教学。 这时文本具有了教学性的特点, 它成了编者所赋予的某种教学目的的载体, 那么, 我们必须尊重编者的选文意图, 要带着某种教学目的展开文本解读。

比如, 在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编者意图是这样表述的:“阅读这些课文, 可以培养注重观察、 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还可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阅读时,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学会默读, 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课文的时候, 我们要学会筛选信息归纳段意, 学会认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及空间时间顺序, 要学会赏析一些语句的表达效果, 要学会探究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 但有些教师可能觉得说明文教学太枯燥, 他们会跳出这个框架, 弱化这些教学。 随意处理、“创新式”的教学让教材失去了整体性特征, 让语文教材变得凌乱不堪。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的放矢, 预想到文本所发挥的例文功能。

二、领会作者的独特体会

在解读文本时, 我们往往会关注到作者的生平、 时代背景、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资料, 在浅层阅读的探索下渐渐走到深层阅读, 细细品味语言魅力, 思考作者语言里包含的心灵思想, 洞察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主旨, 我们竭尽所能用认知、经历、体验弥补学生所缺失的认知、经历、体验, 使学生和文本的思维跨了时空的维度形成对接。 如《背影》这篇课文, 我们对主旨的解读往往止步于“父亲对儿子的无言的爱意, 儿子对父亲的深切的感念”。

大多语文教师也知道, 当时父亲姨太太风波让先生父子之间的感情处在多年的冰封期, 可是父亲的卸职、祖母的去世这些解读, 让我们理解的更多的是父亲的悲哀与不幸。 于是对儿子的关心疼爱情感也被放大, 父与子之间的爱是编者的意图, 我们要感同身受。 但我们也引导学生解读到作者在这字里行间的独特的体验、 情感, 可以读到朱自清的些许轻视与怨恨。 在父亲在书信中还隐隐透露出他所希冀的和解, 作者在行文时对当时父子隔膜情感的排解、同情与宽容。 这些都是作者在文本中独特的体会, 但这些可能不是编者的意图所在, 需要我们解读教材这一文本教学性之外的文学性。

三、领会文本的多元价值

在用文本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要多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中往往有多种解读意义, 有很多隐性的价值被语文教师忽略。 这些编入教材的文本是教育学生的例文, 是一座资源丰腴的宝山, 教师应该见缝插针适时挖掘, 而不能深入宝山空手归, 错失一次次学生解读个性创造的良机。

在《老王》课文教学中, 我就遇见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文章表述:“我谢了他的好香油, 谢了他的大鸡蛋, 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学生在解读人物时就抓住这句话批评杨绛先生, 说她是不近人情的做法。 这位学生的说法让大家哄堂大笑, 但细细一想又颇有道理。 这时教师如果执意要阐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而框住学生放飞的思维, 矫正学生的创造性发挥, 就会造成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文本解读的一次失败。 所幸的是我并未做任何对与错的评价, 我把这个问题重新抛给了学生。 这样又有学生起身反驳他, 说正是杨绛先生受了他的礼, 又知道他的困境, 所以给了他钱, 这正体现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这样的解读更贴合文章主旨。 接下来有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了。 虽然到结束我还是没有做任何评价, 也没有袒露自己的解读见解, 但我知道效果达到了, 这样的对话以后将行走得更久更深更远。

总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是在特定的教学时间空间上组织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 解读好文本, 重建好文本, 让教材文本的生命得以拓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就更鲜活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为了上好一堂课, 你一辈子都在备课”, 文本解读的探究也正在路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重建文本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领会编者的选文意图、领会作者的独特体会、领会文本的多元价值, 实现在语文课堂上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3]张广银.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力”[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上一篇:岩土勘察技术下一篇:股权结构与整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