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2024-09-16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精选12篇)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1篇

一、物业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

物业管理活动是针对于业主生活而开展的, 物业公司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小区业主的生活质量。小区业主的变更、小区建筑的维修、改建, 产权的转让及租赁等都与物业档案息息相关。物业档案也是帮助业主解决困难, 维护业主利益的有力证据。

(一) 形成渠道相对稳定。

物业档案是物业公司在从事物业管理及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相关档案, 形成领域比较固定。主要包括:一是开发公司移交的基建设备档案;二是物业管理工作中生成的管理类及党群档案;三是服务对象日常产生的相关服务档案即与业主或住用人生活相关的档案;四是物业公司与外界合作的档案, 如, 物业公司同水、电等部门签署的代为收费管理协议, 物业卫生保洁承保协议, 物业保安承包合同等等。

(二) 文件构成较为规范。

物业档案不同于文书档案及其他专业档案, 物业公司内部产生档案的文件格式较为稳定。物业公司通常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系统, 并且会按照自己的系统按部就班的进行, 这样, 物业档案材料格式也就基本统一, 例如, 物业公司在开展服务过程中, 会制定特定的表格来登记业主信息, 关于水电费及其他费用的收取登记也采用统一格式, 这样既方便日常管理的需要, 又为日后的物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三) 内容构成动态变化。

物业档案内容较之其他档案动态性更强。物业公司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 不仅产生诸如业主信息变更、业主上访、报维修等与业主息息相关的物业档案, 还会产生与基建设备相关的改扩建、维修、养护等档案。这一系列档案的形成没有什么规律性, 却能直观地反映物业服务的水平并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必须及时更新, 以使物业档案动态性不断增强。

(四) 价值作用范围受限。

物业档案价值局限表现在两方面:第一, 物业档案对于形成单位自身价值大, 对于别的物业公司影响较小。物业服务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工作, 物业公司服务于某一小区, 其物业档案能为小区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为本小区业主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该档案可以作为为服务该小区水平的鉴定, 物业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的档案发现和完善自身服务。第二, 物业档案就其现实作用而言, 能够提供基本的数据及信息保障, 然而其历史意义却不大, 通常物业档案过了现行效用期限, 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

(五) 公开与隐密属性共存。

物业公司管理的大部分档案对公司员工和小区业主公开, 如物业维修档案、物业绿化档案、公共设施档案等。这些档案与业主生活息息相关, 业主有权通过这些档案了解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 通过这些档案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正是物业档案的公开性要求物业公司必须提高物业档案的利用效率, 发挥物业档案应有的作用。同时应当注意, 物业档案里面还有一部分档案是隐密的, 诸如物业公司内部决策档案、业主信息档案、会计档案、产权资料档案等。这一系列档案涉及公司安全及业主隐私, 具有一定的隐密性, 不能随意泄露。

二、物业档案的功能及其表现

物业档案对物业公司自身及小区服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指导、规划功能。

物业档案中收录的党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基建及设备档案等对物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及规划性作用。党群及行政档案中集中收录了物业工作从计划到实施的全套材料和跟踪记录, 能作为考核本阶段物业服务水平的依据, 并对以后物业工作具有指导和规划性作用。小区重建、改建及其维修、养护则离不开基建和设备档案。建筑改造必须以建成时的设计图纸和文件为依据, 分清承重墙以及墙面的承重能力, 再具体规划, 才能保证安全。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美化的追求, 电源、水管、煤气管道以及暖气的安装大多采取隐秘的设置, 给维修维护带来了困难, 此时档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图纸档案及养护说明档案理清线路, 分段排查, 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 凭证、参考功能。

物业档案同其他档案一样具有真实性、原始性, 因而具有凭证作用。物业档案记录了一系列动态的数据信息, 如小区业主的缴费记录、组织集体活动的记录等, 是小区业主维护自己利益的凭证;物业档案还详实记载了小区业主报修及维修情况, 根据报修记录, 我们可以追溯出现故障的原因, 其维修记录也可作为为参考的技术标准, 以备下次别的业主出现同类状况时参考;另外, 物业档案还可以作为小区解决合同纠纷以及矛盾的依据。

(三) 监督、检查功能。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2篇

所谓临床思维的来源是张仲景的序言所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训是理论,如“素问”、“九卷”、“胎胪药录”、“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採众方是临床用方的进展,是实践的记载,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的桥梁就是临床思维。而中医理论富含哲理性,掌握它的运用就要讲求悟性。学习方药取得真知就要多实践取得经验,中医临床思维就是衡接带悟性的理论与富含经验总结的方药知识桥梁。理论要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与勤求中才能认识深化与透彻。临床经验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博採中充实丰富,才能有卓越的临床思维。这是先哲“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给予后学的启示吧。相反,若“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或“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理论上不演译“经旨”,临床上墨守家技,是先师批评不发展临床思维、理论脱离实践的表现。诊病审因,天地相应

在认识理论与临床的连接上,首先应理解天人相应观,这是中医疾病发生学的出发点。序言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这是人与天地相应观的观点,是医圣张仲景对中医学理论源流的概括。《素问·五运行大论》还说:“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提示阴阳、五行是“考建”而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为观察茫茫宇宙而确立的思维座标。是考察自然环境与现象的变化规律抽象建立出来的简明座标,每个思维座标所描述的“影象”后面,都有它的客观存在。在天地自然环境是这样“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发展至对人的内外环境的认识,中医理论也是这样。这就为中国古代科技打下时代的烙印,中华文化的烙印。天人相应观主要说明人与环境(天地自然)是开放沟通而又协调和谐的,人与外环境不协调即得外感病,人的内环境不协调得内伤疾病等。这是中医疾病发生学出发点。它是通过阴阳、五行等思维座标观察加以描述的,正常、异常在人体是中医理论的生理、病理,每个“象”的后面都有它的客观存在。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是从这一源流出发,经历上下五千年,融汇成洋洋数万卷的医学宝库,但临床思维也不能忘却这一基本出发点作为指南针而迷失方向。因为疾病发生学恰是临床思维的基础。《内经》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说,及《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辨病就是对这一思想宗旨的实践与发展。论中还有不少人与天地相应而产生种种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诊治方药。例如:《金匮·脏府经络先后病篇》提到:“阳病十八,阴病十八,五脏病各十八……”,就是历史上以象数类病的方法的记载。所记的数,是“和于术数”的“数”,是天人相应观的反映。又如《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条下:“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与之则呕利而腹痛”。一味“麻黄醇酒汤”治黄疸,春月用水,冬月用酒煎。均是同一道理。是使人的阴阳与天地自然阴阳消长同步的择时治疗手段。也即“法于阴阳”的思想指导下的实践。

当然,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择时治疗的手段也多样化、灵活了,但运用天人相应观出发来观察、分析人类疾病仍是中医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冬寒时,脑血管中风病多发,往往与感应寒气发病相关。一些哮喘病人每每夜半多发作,一些风湿病患者,天气变化多发作。中医在审因辨证时,不能不考虑人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我们现在学习活用仲景的经方,仍首先需要基本临床思维的正确,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掌握运用经方要领,否则只能是冰山一角的发现与认识而已。辨病求因 识位知传

中医辨病,首先追寻起病的原因,不外从外感或内伤中去了解分析病程,但这对中医辨证用药针对性很有帮助。知病势,即知道发病所在及势态。识病传,就是知道疾病的传变可能性。《伤寒论》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于寒邪外感是病因,太阳受病是病的势位,是否传变的鉴别也看脉症。

2.1 首辨病 综观《伤寒论》大量的条文“阳明中风”、“太阴中风”、“妇人伤寒”、“伤

寒发热”、“三阳合病”、“少阴病二、三日”冠于条目之前,《金匮》各条常以脏腑归类疾病,而各条疾病辨治也常冠以“诸病黄家”、“肾著之病”,“膈间支饮”、“肝着”、“虚劳”再列脉证及方法。也都说明了临床思维首重辨病分类,伤寒三阴三阳病是六个分类范畴。《金匮》杂病辨病分类以脏府身形与主症结合,如痰饮咳嗽上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病、腹满寒疝宿食等。或结合特有病症为主体,如浸淫疮、奔豚气、蛔虫病、妇人病等,病名确立,主症、病因病机即在某范畴内。辨病分类就是便于认识疾病的源头所在。岳美中教授曾说:“疾病的证候是从病而来,从矛盾的性质方面来说,病是基本矛盾,证是主要矛盾。辨病首先要认识基本矛盾。”上述认识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目前流行一种说法,认为中医讲辨证论治,只要辨证正确就行,于是乎有是证,用是药,园机活法。这是非常局限的短见与误解,仅以此宣传则是误导。是的,有些常见病如感冒发热,急性肠炎腹泻,随着辨证论治后症好了,病也好了。但若是一个恶性肿瘤的病人,在他患病后出现很多证候,运用中医药治疗能不断缓解他的证候,改善他的生活质量,却多数未能遏止肿瘤的恶化及至死亡。而一个乙肝大三阳或2型糖尿病患者或隐匿性肾炎的患者,却无任何症状不适可辨,患者却要求我们为之根治疾病,说明时代在呼唤中医与时俱进,既要辨病,更要辨证。弘扬仲景学术的正确思想,才能更有效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再者,由于强调辨证论治时提到“异病同治”,有人误解可以不辨病了。其实,不同病,但证同就有相同治疗的基础,这不错,但不同的疾病,证同时,中医可以治疗相同,但疗效肯定不同。同一个往来寒热的小柴胡汤证,若是感冒,一剂知,两剂已。若是胆内结石并感染的胆瘅、积聚挟外感,则需要几天。若是肝癌或胆汁性肝硬化并感染,则往往病重难起效。若要取效,尚需加减变化,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

又假若一个少气、纳呆、动则气喘的病人,一般属肺脾气虚证,每用四君或补中益气汤,若是慢阻肺病,则往往少效或无效。可见,不论从中医或西医的辨病与辨证结合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充分体现先哲仲景的临床思维是很有远见的。

2.2 求病因,知势位

疾病的发生,中医首先寻求致病动因,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气血痰食等,并充分分析现在的症候的病位与势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认识疾病的将来传变。这是审因辨证的过程,不少人理解辨证论治注重了当时的证候,辨寒热虚实即用方,忽略了动态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分析,结果是局限了自己的眼光。这种辨证也往往容易失误。例如:《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如果不辨病,不问过去,只见现证,有可能被误认为胃阴虚证。

2.3 从伤寒与杂病看病传变

众所周知,只有识病传,才能预防治疗,成为“治未病”的“上工”。这在实践中是很困难的。一般来说,伤寒病按三阳三阴病传。杂病从脏府类病,然后也“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五行胜复中预测。伤寒杂病兼有者,应知先后病。伤寒与杂病,理论上截然不同,实际上却很难以截然分开。我们不妨先学习太阳病篇为例,再谈体会。《伤寒论》的六病分证,太阳病篇为首,篇幅最多。太阳变证多从误治或失治(包括未能治疗控制疾病而自然发展的病变)而来,变证的病所,往往反映了太阳的脏府生理联系。变证的性质,主要由阳气与津液损伤后如何进一步演变而定。说明单纯外感表证病远少于外感诱发的杂病变证。但在辨治伤寒与杂病的过程中仍应注意先外感后杂病。或兼治。因为临床上不少慢性病从外感迁延不解表邪所致。魏长春老中医曾引述俗谓“伤寒不醒变成痨”(《中医杂志》1981⑼)乃是经验之谈。本人曾治疗一些慢性结肠炎,大便里急日十余次,滞下粘液、腹痛、舌苔腻滑,有外感病史,常用桂枝葛根汤合平胃散加减而愈。即使是治外感风温病,叶天士也有:“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之训。外邪透解后,再进一步辨治杂证,才是捷径。

太阳病篇还有“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都是原有杂病的,“不可发汗”、“假令尺中迟者……以营气不足”不可发汗之训。这都是先有杂病后有伤寒,或者体质差异,治疗要慎重的告戒。我们今天的临床,也更是这样,小儿素有咽喉炎者最易受凉,反复上呼吸道炎治疗应先外感后杂病,先外邪后理肺胃。又或老年慢支肺气肿的病人受寒可并发感染,甚至诱发心衰,治疗也要分标本缓急,解表救里兼施。脉证合参 审机度势

仲景十分重视脉诊,每以脉象之势度病证之势,以脉象之位度病之位。以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标本的取舍,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在此,脉象是病机的表达。又如:“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象在此成判断症候的标志。又如:“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故知汗出解。”脉象在此又是施治的指南。《伤寒论》没有把脉象机械地象征某一病症。而是整体脉象参合整体病势位。或是病机的表达,或是施治的指南,或是证候的标志。脉诊就是古代中医的全身检查。从《内经》全身上中下三部九候,到汉代的寸口脉诊法。都是整体的循环信息,结合整体观理论判断势位病机,当时是很先进的。时至今日,现代中医除了进一步深究其玄机外,应结合现代西医的全身检查作为参考,也应不失为传统全身检查之外的、与时俱进的补充。例如现代西医的全身检查是为了作出病因及病理诊断,如身体无不适,却查出乙肝大三阳,转氨酶升高;或查出空腹血糖高;或查出肾结石等。现代中医仍需要察舌诊脉,审病因,明病机,知体质,拟方用药治疗。假如都是呕吐,胃炎呕吐降逆止呕易,如是尿毒症呕吐则难,尚需要结合利尿排湿毒着眼更明智些。辨识主症

辨病之后是辨证。一病常有很多症状,但也往往提示了主症。疟疾以寒热有时为主症,历节病以诸关节痛肿为主症。咳嗽、眩晕、哮喘、胸痹、黄疸、浸淫疮多属此类。痰饮、宿食、虚劳、肺痈、肠痈、积聚、阴阳毒,则提示病因病机病灶。百合病、狐惑病、产后病、妇人妊娠病,以特征命名,必有特定的病因病机。一般来说,辨病即在某范畴内,主症常连系着主要病因或病机。但辨主症尚需要注意先后病,因为它们各有主症。也就是《金匮》说:“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卒病与痼疾,各有主症不同。同时,即使是先治卒病,原有痼疾,体质不同,主症表面相同,治疗也不同,即《伤寒论》太阳病:“淋家”、“衄家”、“亡血家”,不可发汗。而体质不同者。“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至于如何抓主症,今试谈体会如下:

4.1 初见者,主症先现 在疾病发生之初,由于外因或内因或兼有致病,主症往往先出现。如太阳病起于外感风寒,故先恶寒,然后才发热。才自汗或无汗与脉浮。因此,恶寒是太阳表证的主症。这就是“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少阳病则是“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这就是主症。抓住主症治疗,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

4.2 危重者,主症最急 原有病有主症,但卒然急症出现,如大出血、昏厥、大便闭、小便癃等,急则治标,主症就转移,治疗上也转移。仲景师的少阴病之急下症,及“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下,宜四逆汤”,及“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这都是主症转移,虚实转移,或表里转移而必需救治法转移。

4.3 复杂者,主症易解 《伤寒论》说::“阳明中风……胁下及心痛……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这时黄疸、腹满、胁下及心痛、潮热等病情复杂,病程也已过十日,只要脉续浮

者,仍用小柴胡汤以解外。这就是先易后难的辨治法。又如“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太阳病桂枝汤证,用之则解,此例烦而不解,是邪郁络脉致烦,刺风池、风府通络除烦,即易解。再服桂枝汤就解了。对病情复杂时,先从容易着手,如叶天士的“兼风则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则芦根滑石之流。”先抓易解决的主症。复杂的病情也可以渐渐简明化了。

4.4 体会 辨证论治的辨证关键就是抓住主症的病机进行治疗。而辨别主症的病机可先从八纲角度分析,假如尚不明显,就从致病动因的角度去考虑,如仍然不明显者,从病者体质的角度去判别病机。曾治疗一例1型糖尿病病人,多次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头晕卧床不起,并周身刺痛不止,遂挂号到中医门诊求治。头晕较早,身痛较迟,作血瘀痹阻,用身痛逐瘀汤,三剂差,六剂已。后即转科到中医病房治疗。眩晕、卧床不起,起即眩晕,经体查后才发现是体位性低血压。认为是气虚下陷,即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之类二十余剂,才日渐平复。出院后不时出现糖尿病酮中毒,呕吐、腹痛、水或食入即吐,西医诸治无效,又转中医病房,认为拒格,起于湿毒扰胃,先饮甘草水,再作苏连汤而渐止。后用小柴胡汤和解善后。此例患者虽然始终是糖尿病引起的,但不同时期主症变化、辨治也只能变化。而辨证论治的辨证首先是抓主症的病机,才能谈得上治疗效果。这就是例子。选方主证

5.1 随机运用 《伤寒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而《伤寒论》辨证论治中最直接临床思维就是选方主证、遣药对症。什么是选方主证呢?例如:“太阳中风,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中风致阳浮阴弱与后第53条“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是病机,是桂枝汤证。在太阳中风证,恶风是主症,营卫不和是主症的病机。《伤寒论》条文多是××汤主之。说明某种病机为主的汤证,是古代反复实践验证的汤证,经方汤证愈千年屡验不鲜,恰说明主要的经方汤证是人体某种基本病理生理格局。六经证治体系就是人体科学的基本结构的病理反映,也是经方疗效千年不改的基本原因。张仲景抓主症,辨主证,选用主方,就是《内经》训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临床思维的体现。在这里,抓主症,辨主证,就是掌握病机,然后随机选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辨证论治的灵魂,是最关键的临床思维。因为我们一般说辨证,往往是通过四诊获知疾病过程中整体层次上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又称为证候,而主症、主证、病机则是疾病当时主要的先要解决的关键,才能因势利导,随机选方。实际上,很多人仅从理论上知道辨证正确的重要性,但一个全面证候有很多小证,一证有多方。没有选准正确的方来主证,也只能是理论正确,实践无效。原因就在于对病情病机的悟性与把握用方的经验相结合这一点上。例如一个产后大出血的病人,按辨证血虚证也是很明显了,悟出气随血脱的先机,并用独参汤扶正摄血。一个心脏病的病人感冒并发肺部感染心衰时,按辨证痰涎壅肺、血瘀不行、元气欲脱都存在,病机何在?元气欲脱、脉微肢厥者必是先机,恐怕不离四逆加人参汤之类为急务。所以,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首在抓主症,辨主证,察病机,随机选方,才能掌握治病的主动权。过去学中医强调背汤头歌诀,能直接应用在临床上也是最直接简单的选方主证的临床思维。病机简明的病一用就灵。因为这方证相对。历代医书都把病、因、症、方列出来,熟读医书的医师有较广泛的理性知识,对疾病病机的把握就广泛全面些。另一方面,如何选取主方应用于临床仍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临床经验的医师用方就有把握多了。对没有临床经验的人辨证同,仍一证有多方,时有“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感叹。按个人的习惯,会先考虑仲景方,无合适者再考虑时方及温病方。复杂病再考虑复方与大方。

5.2 序贯用方 在上述一系列的临床思维指导下,辨证察机选方尚无把握时,不妨试行贯序试方。这在《伤寒杂病论》中早已有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小柴胡汤主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

之。”“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有时疾病在一定的时间环境中未显露本质,多高明的医师都要试方。若临床思维正确,经验多时,失误会少些。当然这种序贯试方是建立在对病程的理论分析后,有计划地用方治疗,而不完全是盲目的。对中医理论及方剂掌握得越多,对临床复杂病例的序贯试方的成功机率就越大。

另一方面,中医治病也有程序化治疗的,如伤寒论的三阳三阴病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热病后养阴、久病及肾、久病入络或杂病后健脾等。有学者梁冰氏(在中国中医药报1998.7.13)经过多年对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中指出:急性再障早期属急劳髓枯,温热重,要凉血解毒,滋阴补肾;中期阴阳俱虚,滋阴补肾,温补肾阳;恢复后期肾阳虚,要补肾阳,填精益髓。因此提出要整体观念个体化,并注意运用在内科领域疾病的程序化治疗。从偶然中发现必然规律,整体观念与微观研究结合,藉以提高中医证治整体水平和科学水准。这些临床思路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对症用药

随机选方主证是成功的基本,但还不是全部,很多时候还需要对症状或对病因进行加减遣药。甚至有时候病不清,证难辨,也可以对症用方药。以《伤寒论》96条小柴胡汤为例:“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括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4两……”。其他如小青龙汤(40条)、真武汤第316条、四逆散第318条、理中丸第386条等。有因证基本同而症不同而加减遣药,《伤寒论》桂枝类方、麻黄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柴胡汤类方,也是更大的加减遣药法。熟识掌握这种加减遣药,对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而直接的一环。某2~3味中药或药对,常能解决某些症状。掌握药对,消除症状或改善症状,能减轻疾病痛苦,鼓舞患者信心。而药对又实质是方剂组成的有效单位。熟练运用药对也即是析解方剂治病。如分解武术套路为散打技巧一样,十分实用。例如:姜枣草配方:仲景对外感风寒诸证,每用生姜大枣炙甘草作为散寒益胃以助调和营卫的配伍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减变化方甚多,桂枝汤类、柴胡汤类、葛根汤类、越婢汤类方证均在此列。剩下便是2~4味药物配伍。如:加桂枝、芍药(1﹕1)是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营卫不和诸证。加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证。加麻黄、石膏成越婢汤,治风水诸证。若加麻黄、石膏、桂枝、杏仁,成大青龙汤,治太阳表实或水气病溢饮诸证。配桔梗成排脓汤,治疮疡脓成可排脓。若配橘红、竹茹、人参成橘皮竹茹汤,治嗳气呃逆中虚证。此处人参、枣、草配伍于降逆尤显重要。例如配麦冬、半夏则是麦门冬汤,治火逆上气证。

若桂枝不配芍药和营,而配伍桃仁破瘀血,不用姜、枣、草而用大黄、芒硝、甘草调胃承气通下,则是桃核承气汤。变姜、枣、草助胃气上腾和营卫为承胃气下行通阳活血。从下泻出,治疗瘀热互结引起的精神病、脑外伤、肠梗阻、糖尿病等。此外,仲景其他一些小方可单用,可配伍,也疗效颇佳。如:甘草桔梗汤治咽喉肿痛。当归赤小豆散治大便先血后便,又可治尿血。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又可治术后肠粘连、习惯性便秘。薏苡附子散治胸痹缓急,又可治心衰浮肿。甘草干姜汤治肺痿吐涎沫,又可治遗尿、小便数症。麻黄醇酒汤治黄疸。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痈、喘不得卧、咳逆上气。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妊娠腹痛、产后调理。甘麦大枣汤治脏躁不宁等。

其他如杏朴平喘,干姜五味止咳等。这些小方药配伍,在仲景用药中比比皆是。是古人很宝贵的经验总结。也是配成复方时颇值参考的药对。药对有时既对病因,又对症状。如现代人在治疗癌病中也总结了些药对。例如:半枝莲、半边莲治疗肝癌化瘀利水。全蝎、蜈蚣能通络止痛抗癌。玄参、牡蛎能软坚散结。莪术、猪苓增强利水逐瘀、升白细胞及免疫作用。苦参、女贞子滋与燥相配,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免疫抑制有调节作用。僵蚕、地龙配伍一升一降,能化痰散结,有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学当中,有些方是通治方,适应面广,如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等,加减法也多。

是肾阴虚证或脾气虚证,这是大的证型。在大的证型之下还有很多小证型。不加减治疗不到位也就不一定有效。有些病掌握大证型即易愈,有些复杂难治之病,却要求更精细方证相对与药症相对,才能治愈。有些疾病,如癌病、爱滋病等,现有通常的方药还未能治愈,只能好转与缓解。说明不同的疾病,对医者治疗的精确度也有所不同。中药方剂配伍,药对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燮理阴阳,相反相成。这就意味着能较有效地调节人体疾病导致失衡的升与降、寒与热、气与血、营与卫、补与攻、温与清、散与收、脏与腑等,促使机体向正常化恢复。例如:桂枝配白芍就是营与卫、散与收。杏仁、厚朴定喘就润与燥、宣与降等。因此,当一个医生有一定的理论与临床积累之后,我认为有必要研究有效的方剂病理学。从有效方剂中的配伍中探讨人体微细的病理病机,也许有促进自身临床思维的进步。或对方剂配伍获得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解。结语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3篇

【关键词】 癌性疼痛用药;癌症;应用分析

(WTO)曾经提出2000年让世界的癌痛患者无痛。2000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疼痛年会上,对来自全国的上千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的医生对目前的癌性疼痛治疗表示不满。2002年第四届世界疼痛大会正式将疼痛列为一种疾病,正在遭受癌痛折磨的患者人数全球为500万人,中国100万人。人类文明已经进入要求医院无痛的时代了,因此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1 全球从1980-1995年间杜冷丁与医用吗啡使用情况统计结果。

2 癌痛用药应用分析

2.1 杜冷丁应用分析 杜冷丁的止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代谢产物去甲杜冷丁的消除半衰期长,而且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作用。此外,杜冷丁口服吸收利用率差,多采用肌肉肌注给药,肌肉注射本身会产生疼痛,不宜用于癌痛等慢性疼痛治疗。事实上(WTO)以将杜冷丁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的药物。

2.2 医用吗啡的应用分析 口服吗啡片比较方便持久镇痛,可按时给药,每12小时给药一次,是20年来全球应用疗效确切的重度癌痛首选用药。剂量调整方便,国内最大应用1140mg/天,体现剂量个体化。医师可根据癌痛患者的时间需要调整用量,以最大限度地解除癌痛患者的疼痛折磨为目标,不必再有后顾之忧。

3 综合讨论

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在癌痛治疗中使用医用吗啡替换杜冷丁已经成为趋势。癌性疼痛用药的临床应用趋于合理。同时也是对癌痛患者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我国推行(WT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已经有12年了,然而癌痛病人未得到充分治疗的问题依然存在。在2000年我国吗啡人均消耗量为0.13mg,比1997年增长了1.6倍,但比起发展中国家的人均0.38mg和发达国家的人均22.28mg仍有较大差距。(WTO)很早就提出疼痛问题是继脉搏、血压、呼吸、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并把2004年10月11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疼痛日”。“疼痛”终于受到了一定的重视,更多的疼痛患者将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癌症止痛治疗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于世英.《哌替啶不是最好的癌症止痛药》.中国医学论坛报,1997年2月20日.

[2] 卫生部.《癌症疼痛治疗—医生用药指导原则》.

[3] 蔡志基.《从我国吗啡医疗消耗量谈疼痛治疗的差距》.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28(41).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4篇

一、农村社会紧急事件的特征

由于农村地域十分广阔, 农民居住分散,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因此,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紧急事件的特点。总体来看,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紧急性

即事件发生后果无可挽回, 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并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 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如械斗、爆炸事故等发生后可能已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如不能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人员财产损失将会不断扩大。

2.突发性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和后果往往无规则, 突然发生而难以准确预测。许多灾害和风险, 如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等, 人们还难以准确预见其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有些灾害和风险, 如地震、台风、旱灾、水灾、疫情等虽能做出一定的预报, 但对这些灾害风险发生的具体形式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 还难以完全准确预见。社会秩序型灾害的发生更是如此。

3.威胁性

事件的发生威胁到公众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无论是自然灾害, 还是其他类型的灾难, 它们往往涉及一个地区或者几个地区。另一类灾害可能仅仅在某一个较小地区内发生, 比如投毒这一类恐怖活动, 但就其后果所涉及的人数规模来讲仍会很大。还有一些紧急事件, 虽然影响人数不多, 影响的地区也会很大。如2003年发生SARS, 在农村所涉及人数并不高, 但它威胁到全社会的公共安全, 其后果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在政治性社会突发事件中, 出现群体性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 对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 甚至可能使整个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程度对峙状态。

二、农村社会危机事件的基本特征

危机事件虽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 但由于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难以准确预见, 且出乎正常的社会秩序或人们心理意料之外, 因此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我国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扩散性

许多农村社会危机事件, 发生之前缺少预见或虽有预见却长期无力解决甚至故意回避矛盾,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可预见的。例如, 居高不下的“乡统筹费”、“刮肚皮”式的计划生育措施等, 在一定诱发条件下肯定是会导致农民群体性对抗。正是因为对这类事件可能诱发农村社会危机事件的预见, 党中央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坚决禁止个别基层干部严重违纪行为, 实行农业税“两免”政策, 才有效地避免了农村危机事件大量发生。

在农村社会危机事件发生以后, 人们往往又不知所措, 对危机事件的后果缺乏预见性。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之所以成为危机, 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在事件开端以后, 很难预计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 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 事物之间的联系愈发呈现多元和共时的特征, 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导致事实上顾此失彼, 形成“连带反应”, 把危机的影响扩大。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11月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波及东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不断有新的感染者被确认, 并有数十名感染者不幸死亡, 其来势可谓凶猛。

2.危机事件影响具有社会性

与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危机事件一样, 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也是发生在公共领域内的突发事件, 事件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本身所造成的现实损害, 而且也会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 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会群体性。例如, 不法企业业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 在传统的政治学研究中, 本来只是属于两个相互对抗主体的社会系统中的矛盾, 但是, 由于政府当然地负有监管市场运行秩序的责任, 因此, 农民工与不法企业业主之间的矛盾冲突, 就可能演变为农民对政府监管不力的不满和寻求政府保护的诉求, 使这种社会事件转变为一种冲击政府的危机事件。典型的案例如安徽省滁州市个别不法企业业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群体上访事件。

3.危机事件管理具有非程序化决策特征

社会突发事件影响后果难以确定, 其实质在于事件信息的缺失, 现实中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了信息的不可靠或不完备, 无法提供决策所需的基础。农村社会危机事件是突然发生的, 无章可循, 演变迅速, 其决策极为复杂而困难, 但决策的后果往往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管理组织本身的安危。一般来说, 决策行为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种是程序化决策, 即结构良好的决策;另一种是非程序化决策, 即结构不良的决策。由于这两类不同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不同, 因此, 它们所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非程序化决策包括大量的人工判断。尽管关于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目前尚未出现革命性的突破, 因此, 非程序化决策仍然与传统方式类似。

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从本质上说是非程序化决策。对于危机状态, 正是要在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时间 (客观上标准的“有限理性”) 的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 (从常态到非常态) 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急于求成, 以个人主观价值判断代替了危机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 随着危机事态的发展, 就会陷入没有选择余地的“霍布森选择”。[1]

三、农村重大灾害事件的基本特征

农村重大灾害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与事故灾害两大类型。判断某一种类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是不是农业灾害, 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给农业造成危害, 只要是给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物体及农业劳动者造成破坏或损害的各种灾害, 都可以称为农业灾害事件。

农村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最为突出的特点, 除此之外, 农村重大自然灾害还有几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强度大。气象灾害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灾害, 1994年17号台风在浙江瑞安登陆, 一日最大降雨量达620毫米, 大风、暴雨和大潮的袭击, 造成126人死亡, 4500多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77.6亿元。二是危机面广。全国每年平均有4000万~4667万公顷农田受各类气象灾害的危害。三是破坏性大。据统计, 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粮食550亿公斤,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四是群发性。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具有非稳定性, 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地区集中爆发或流行, 形成多种灾害同时迸发的局面。[2]五是继发性 (或称链发性) 。所谓链发性, 是指由首先发生的原生灾害诱发产生的一连串次生灾害, 通常把一次原生灾害诱发产生的次生灾害称为灾害链。[3]六是农村自然灾害致灾递减性。即农业灾害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由于受自然机理的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致灾因子到灾害的发生, 再到实际的受灾与成灾, 最后到具体的灾害损失, 其危害范围是逐步缩小的, 其危害程度也是逐步下降的。此外, 农业自然灾害还有与人为灾害紧密相关的特征。各类农业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大都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运动规律的活动严重破坏了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 造成生态环境失衡诱发自然灾害。

农村人为灾害或事故灾害, 还具有集中破坏性特征。所谓集中破坏性是指灾害发生地人口越密集, 经济越发达, 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当今世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灾害所笼罩和威胁。当然, 并非所有的农业灾害都是农村社会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 有些灾害的破坏性较小, 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不大, 这样的灾害就不会引发公共危机。有些灾害虽然来势凶猛, 但人类通过灾害预防管理, 避开了灾害的锋芒, 大大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力, 把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如2005年8月我国浙江省在迎战第9号台风“麦莎”时, 由于准备在先、措施得当,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在破坏力如此巨大的台风中仅死亡2人, 成功地化解了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4]只有那些造成了严重破坏, “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了严重威胁”的灾害才被视为农村重大灾害事件。

四、转型期农村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群体性事件虽然是一种典型的突发事件, 具有突然发生特征, 但它并非事前不可预见, 相反, 大量突发群体性事件是有明显征兆的, 而且也多为人为因素推动才可演变而成。与其他形式的农村社会突发事件一样, 农村突发群体性事件也是临时性的突发事件, 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类事件的参与群体一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只是想维护自身的权利,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 事件的性质也可能发生变化。[5]在转型时期,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普遍呈现出如下特点。

1.问题 (矛盾) 集聚特征明显

目前, 我国农村的许多突发性事件大都属于“能量积累型”,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一般来说都有一个“能量”积累过程, 会出现许多明显的前兆, 而且问题积累越多, 前兆就越明显。而许多问题久拖不能解决, 或者对上级封锁消息, 最终就会一触即发, 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就不可避免, 使工作往往陷于被动。

2.规模扩大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 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 有时甚至达到500人以上, 来访群众大都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情, 强行进城, 不听劝阻, 对抗情绪激烈, 部分上访人员行为粗野, 比较难以控制, 若处置不当, 很容易使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而且这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组织性比较强, 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也容易被少数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参与群众的诉求具有复杂性特征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有一个矛盾积累期, 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处理不当致使事件不断升级。受示范效应影响, 参与群众越来越多, 使得原本相对简单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各种参与人员具有不同的目的, 群众要求的合理性与行为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由于诸多因素的积累, 有相当一部分上访者始终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 而且唯上唯大心理很强, 认为不找大领导就解决不了大问题, 往往采取不理智的手段向政府施压。

4.事件原因具有多样性特征

一般来说,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政策原因、历史原因、利益原因、干群矛盾原因、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 有时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 形成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复杂性。[6]具体来说包括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和配套政策难以落实、农民负担过重、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舞弊行为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和利益矛盾激化、其他诸如社会治安、民间、行政执法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等事件诱致因素。

五、结束语

农村社会紧急事件、危机事件、灾害事件以及突发群体性事件等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具体形式各有其自身特征, 但从总体上看, 不同形式的农村社会突发事件还是拥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一是管理决策具有非常态特征。由于各类突发事件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 因此, 在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管理决策上, 它们均属于非常态的管理决策。二是正当性理由的人权克减。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 政府可以因正当理由行使紧急权力, 从而使得公民人权一定程度被克减。但是, 这种人权克减措施必须谨慎, 任何超出宪法规定、超出维护国家生存必要性的紧急权力与人权克减措施都应依法实施。三是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处理解决得好, 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增进人民的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 我国政府处理“非典”和“禽流感”事件, 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处理得不好, 则会使矛盾激化, 甚至酿成乱子, 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从上述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基本特征综合分析来看, 对于各种农村社会突发事件, 原则上宜采用民主与法制、经济调节、说服教育、疏导缓解等方法来妥善解决, 防止用过激的方法, 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摘要:农村社会突发事件既包括大型农业自然灾害, 也包括突发性的紧急事件或危机事件。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中紧急事件、危机事件、灾害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四种基本形态的个性特征, 分别指出了各种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后果, 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应急及善后处置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学胜.邪教防治与政府能力[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10) .

[2]陈文科, 熊维明, 朱建中等著, 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0.

[3]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4]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5]李燕凌, 周先进, 李立清.透过SARS审视中国农村公共危机问题[J].农业经济, 2003, (02) .

在校期间表现情况 第5篇

在校表现情况:该生在校期间,学习上,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通过自己努力取得土建类预算员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每科考试,学完学校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思想上,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与同学友爱团结,诚信待人,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实践上,大学期间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勤工俭学,能吃苦耐劳,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一名综合素质强的合格大学生。

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第6篇

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其中又以配伍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等情况最为突出。现对我院几例较为典型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加以分析。

1 氨苄青霉素+10%葡萄糖注射液

有的临床医生在选用主药溶媒时,没有考虑溶液pH值对主药稳定性的影响。我们知道,氨苄青霉素的适宜溶媒的pH值应接近中性,而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至6.5,偏酸性,会造成氨苄青霉素效能降低,应避免合用;建议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

2 强的松+消炎痛

消炎痛可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粘膜对胃酸及蛋白酶的抵抗下降,造成胃粘膜细胞的坏死和糜烂,从而形成消化道溃疡,引起胃出血;强的松有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副作用,两药合用,副作用相加,增加了胃溃疡的发生率,故两药不宜合用。

3 地高辛+速尿

速尿,是通过与髓袢升支粗段Na:Cl:K管腔膜上的Cl结合点竞争性的结合,以阻止Na及水的重吸收,而达到利尿的作用。其利尿作用迅速而强大,能快速缓解水肿症状。但容易造成低血钠、低血钾(可导致全身無力,腱反射减弱等症状。)等水电解质紊乱。地高辛,有正心肌力及负性传导的作用,能对抗心衰、缓解水肿。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容易造成中毒。特别是在低血钾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中毒。地高辛中毒有几种表现:(1)、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但该症状应与心衰未解决时的胃肠道淤血相鉴别,可用速效洋地黄类药物静推来鉴别)(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是“黄视”、“绿视”。(3)、心脏毒性表现,易导致严重心率失常而死亡。因此,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需要利尿以处理高血压或水肿时,最好选用保钾利尿剂,必要时,可口服氯化钾制剂。

4 红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细菌繁殖期杀菌剂,其对处于繁殖旺盛期的细菌作用最强,而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或无效;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的合成,为抑菌剂。尤其红霉素首先使用时,会使繁殖旺盛期的细菌成为静止状态,不利于青霉素类药物发挥疗效,从而减弱阿莫西林的作用,故两药不宜合用。

5 复方雷尼替丁+胶体果胶铋

复方雷尼替丁中已含有枸橼酸铋钾,与胶体果胶铋有同样的作用,在胃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胃粘膜的屏障保护作用,两药合用属重复用药,没有必要。

6 硝苯地平+拜心同(硝苯地平控释片)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起效快、作用强,但易造成血压的不稳定;而拜心同即硝苯地平控释片,其长效作用可控制药物的峰谷波动,能保持稳态血液浓度,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两药不宜合用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7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心理状态

在临床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损伤中, 针刺伤的发生率居于首位。各种污染的针头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等血源性疾病的重要途径[1]。研究显示, 我国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超过85%, 护士所面临的职业风险日益严重[2]。为较准确地了解临床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原因、刺伤后采取的防护措施及心理状态等, 本研究对我院不同科室的485名护理人员进行了回顾性问卷调查,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 排除实习护生及护理管理者。被调查临床护士工作年限为1~30年。其中护士227名, 占46.80%, 护师144名, 占29.69%, 主管护师93名, 占19.18%, 副主任护师21名, 占4.33%;中专12名, 占2.47%, 大专198名, 占40.82%, 本科258名, 占53.20%, 硕士17名, 占3.51%。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表经过多名专家指导、修改, 并进行预调查。调查表第一部分为护士个人资料, 如年龄、科室、工作年限等。第二部分为自调查之日起过去一年内发生针刺伤的情况, 如刺伤环节、器材、处理措施及心理状态等。共发放问卷520份, 剔除不完整及逻辑错误等不合格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485份, 回收率为93.2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 数据双录入和逻辑检错;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2 结果

2.1 针刺伤的发生率

自调查之日起过去的1年内, 被调查的485名护士中, 410名曾发生针刺伤, 发生率为84.54%。其中298人曾被污染针头刺伤, 发生率为61.44%。共发生针刺伤1393次, 被调查者年人均被刺2.86次。

2.2 不同职称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

不同职称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7, P=0.037) 。护师组的针刺伤率高于护士组和主管护师及以上组。针刺伤的频数主要集中6次以下, 占总人数的71.10%。如表1所示。

2.3 发生针刺伤环节及处理措施构成比

针刺伤发生的环节主要集中在拔针、加药及回套针帽三项, 占65.61%。如表2所示。

2.4 发生针刺伤后不同心理状况构成比

护理人员在发生针刺伤后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主要包括恐惧、紧张及无奈;另有29.52%的护理人员认为“无所谓”, 表现出对针刺伤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值得注意。见图1。

3 讨论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 同时也是医务人员感染HBV、HCV和HIV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3]。临床一线护理人员, 由于接触注射器、输液器及输血器等医疗锐器物机会较多, 因此发生针刺伤的概率较高。本次调查显示, 过去1年中我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4.54%, 略低于国内针刺伤发生率的88.9%~96.7%[4,5], 原因可能是部分高危科室使用PICC或静脉留置针, 导致针刺伤总发生率相对较低, 但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64.9%和78.5%[6,7], 说明我院针刺伤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

调查统计显示,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不同。护师组针刺伤率高于护士组和主管护师及以上, 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似[3], 且刺伤频数主要集中于6次以下, 占71.10%。可见护师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 这可能与护师除日常护理工作外, 更多参与病房管理、临床教学等工作, 注意力分散, 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增加[8]。在针刺伤的不同环节中, 拔针、加药和回套针帽是针刺伤主要环节。因此, 护理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针刺伤的防护意识 (尤其是护师) , 规范操作流程, 及时纠正导致针刺伤的高危行为[9]。

本研究显示, 针刺伤后出现恐惧症状的人数占15.62%, 出现紧张症状的占17.43%, 表现无奈的占37.43%, 而对患者情况的不确定及害怕感染HBV、HIV等疾病, 进一步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10,11]。因此护理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以缓解压力, 同时应增强护士之间的相互支持及护理管理者对受伤护士的支持, 将针刺伤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郭迎春, 赵树岭, 郭崇勇.护理人员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与综合干预[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5, 33 (2) :124-125.

[2]许翠娴.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调查与防护探讨[J].全科护理, 2013, 11 (12A) :3249-3250.

[3]戴青梅, 王立英, 刘素美, 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532.

[4]赵俊文.广东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2006.

[5]赵飞英.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暴露于健康损伤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 2006.

[6]聂圣肖, 李欣, 刘华平, 等.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 (18) :2300-2302.

[7]杨学英, 陈华, 李志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管制职业暴露的危险[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4, 14 (11) :1263-1264.

[8]王修文, 肖仲琼.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任职情况及心理状态的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1) :2422-2424.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8篇

为提高我校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 针对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特设置《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 这是医学生经过基础理论学习走向临床实践时所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主要注重加强医学生的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医学生更快的进入临床医师的角色, 将理论知识联系到临床实践, 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业务水平。强化在临床实习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 针对中医学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大四年级学生开设了《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1《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1 解决临床实践教学中的矛盾:

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主的学科, 培养学生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动手能力、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但是,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一些矛盾制约了医学生的学习。首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 一些典型病例、特征明显的重症病例逐渐减少或消失, 使学生失去了实习的机会;其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相继出台, 从保护患者的权利和健康的角度出发, 不可能让学生以患者身体为载体, 反复练习技能操作;再次, 高校招生扩大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出现了学生数量多、临床患者数量相对少的局面, 使学生动手机会逐渐减少, 从而陷入“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些情况, 我校特开设《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 目的是运用现代技术与手段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让学生有更多操作训练的机会, 减少临床实践中的困难和难题, 使医学生平稳安全地实现从医学理论知识到临床岗位实践的过渡, 是临床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

1.2 打破传统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目前, 多数中医学院校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分散在《中医诊断学》、《针灸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西医内科学》、《急诊医学》以及临床实习等各种课程中, 这种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存在时间跨度大、技能操作学习分散等弊端, 而且在实践内容之间及实践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依附于理论课程, 仅限于简单验证, 体现不出实践性教学自身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缺乏相互交流和渗透, 造成教学内容重叠或盲区[1]等现象。并且在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中, 临床技能操作的授课多局限在教师课堂的理论讲授, 学生缺少实践动手操作机会, 出现了临床操作不熟练、少步骤、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 我校特设《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 充分利用现有的标准模拟患者和医疗器械, 做到每一个学生可以对任何一个操作项目进行反复练习, 通过实践动手加深对临床技能操作步骤的印象, 进而规范临床技能实践行为, 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 为下一步进入临床保障医疗安全提供准备。

2《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内容

2.1《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建设的思路:

本课程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提出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参照, 以国家制定的《中国医学教育本科标准》为标准, 以临床的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 制定了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目标, 以卫生部制定的《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项目》、教育部《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以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 制定了《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同时, 课程组人员主编、出版了配套书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 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规范技能操作手法, 强化关键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

在此基础上运用PBL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临床模拟教学法等多元式的教学方法, 利用我校临床技能中心的仿真医院环境进行教学, 改变传统大课学习的授课模式, 施行小班教学模式, 以30人左右为一班, 每班安排1~2名教师带教。技能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临床技能学习积极性, 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规范的关临床操作技能, 实现从理论学习领域向临床实践领域的过渡。

2.2 课程设置的内容:

《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是医学生从学校理论学习到医院实践工作的过渡课程, 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覆盖全面又要与临床实际情况接轨, 因此课程组根据实际情况和中医特色将《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分为两大教学模块, 即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块和西医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块, 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来满足学生下一步进入临床工作的需要。即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块包括中医诊断技能, 针灸、推拿、刮痧、贴敷、熏洗等中医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西医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块包括检体诊断技能和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表1) 。课程实施的重点在于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 避免理论“填鸭式”教学, 通过实践动手学习, 提高学生业务水平, 夯实临床技能基本功。

3《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考核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种丰富立体的、全面复合的考核形式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所必须的[2]。为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将《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体系分为实践技能操作和笔试两部分。

实践技能操作部分是课程考核体系的重点, 它采用两大模块多站式考试的形式 (表2) , 其中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模块的考核内容包括:中医诊断技能、针刺技能、灸疗技能、刮痧技能、拔罐技能、贴敷技能、熏洗技能;西医临床基本技能模块的考核内容包括:检体诊断技能、外科无菌技术、临床常用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电除颤术、止血术、包扎术、固定术、搬运术、导尿术。每个考核工作站尽可能全真模拟临床病房和诊疗室的氛围[2]。为了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结合, 考核评价指标要经过量化以达到有效性、易操作性, 每个实训教学考核评价项目可分为准备质量考核标准、操作质量考核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 每项考核均赋予不同的分值[3], 并做了时间的限定。

《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考核体系的笔试部分, 设置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考核内容涵盖全书各个知识点, 其中病例分析是笔试部分的重点, 学生根据提供的病例, 总结病史特点, 结合病症、体格检查等信息, 提出诊断、主要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诊疗计划。笔试部分补充了实践技能操作部分的不足, 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的内容。

《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是一门即涉及到基础又涉及到临床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医学生更快的进入临床医师的角色, 将理论知识联系到临床实践。“以人为本”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不但培养正确的临床技能和诊断思维, 还应注重医德仁心的培养, 促使我校医学生成为临床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桂庆军, 游咏, 尹凯, 等.大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1 (3) :460-461.

[2]杨字峰, 杨晓阳, 徐娜, 等.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构建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8) :132-133.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4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5例, 女39例, 年龄29~71岁, 平均 (43.4±10.1) 岁, 病程1~19年、平均 (10.4±1.6) 年。胃镜检查见溃疡个数1~5个, 平均 (2.1±0.4) 个, 最大溃疡长径2.5~24.3 mm、平均 (1.50±0.41) cm。13C呼气试验Hp检验阳性81例。主要症状表现:规律性发作51例、嗳气与反酸74例, 部分反应有难以忍受剧痛45例。既往长期服用镇痛药物24例, 抗精神药物18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1例、高中及以上43例。纳入标准: (1) 临床资料完整; (2) 依从性良好, 治疗意愿较强; (3) 经胃镜检查确诊; (4) 未合并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他类型消化性疾病; (5) 无严重并发症, 如消化道出血、穿孔; (6) 近期未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 (7) 未合并其他类型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 如脑卒中、骨折; (8) 知情同意; (9) 具有一定沟通、认知能力。排除标准: (1) 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2) 既往接受过标准三联、四联药物治疗, 但出现耐药, 进展为难治性胃溃疡; (3) 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皮质激素类药物; (4) 失访; (5) 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胃部手术史; (6) 怀疑为恶性病变、癌前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 每组5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溃疡分布与大小、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Hp感染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组

采用BillrothⅠ式胃肠口吻合术、BillrothⅡ式胃肠口吻合术或Roux-en-Y胃肠口吻合术治疗[3]。全身麻醉, 起效后常规消毒铺巾。BillrothⅠ式, 保留幽门, 双层缝合胃小弯侧, 吻合重建大弯侧、十二指肠, 选择性一次性切除吻合器, 完成重建。BillrothⅡ式:选择屈氏韧带远端10~15 cm处空肠, 吻合重建结肠、残胃, 选择性应用一次性切除吻合器, 或可关闭肠系膜间隙。Roux-en-Y:选择断开屈氏韧带远端10~15 cm处空肠, 经结肠系膜建孔, 提起远侧断端与残胃吻合, 距空肠端30~50 cm处于空肠近端行“Y”形端侧吻合, 选择性关闭肠系膜间隙。

1.2.2 保守组

经药敏实验, 据结果给予三联用药, 以根治HP、抑制症状发作、促溃疡愈合为主要治疗目的, 医嘱规律用药, 做好自我管理规律饮食、作息, 戒烟酒, 医嘱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8周, 评价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情况, 随访12个月统计复发情况。

1.4 判定标准

(1) 症状严重程度:以腹痛、腹胀、反酸、暖气为评价内容, 无症状0分、症状轻可耐受1分、症状明显影响生活2分、症状明显无法耐受需干预3分, 总分0~12分。 (2) 疗效评价标准:据症状减轻程度、胃镜检查结果评价临床疗效。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 无2分以上症状, 胃镜检查下降两级或两级以上, 或转为0级;有效:症状明显好转, 无3分症状, 胃镜检查下降Ⅰ级;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 或仍有3分症状, 胃镜检查等级无变化或加重[1]。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积分变化

保守组第8周、6、12个月症状积分水平均高于手术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着时间增长, 两组积分水平均显著下降, 详见表1。

*与手术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手术组显效率高于保守组, 12个月复发率低于保守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例 (%)

*与手术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组患者疼痛、出血、穿孔、疾病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保守组, 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保守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 其中输入板袢梗阻3例、吻合口溃疡7例、倾倒综合征3例、伤口感染3例。

*与手术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目前, 关于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胃溃疡尚无明确定论, 多数医生认为应在综合考虑风险获益、结合患者意愿与耐受基础上, 选择更安全、可靠的疗法。胃溃疡存在恶性病变风险, 是胃癌高危风险因素之一, 一项大规模镜检显示, 胃溃疡恶性病变率高达1%~7%, 且与病程呈正相关。故及时、有效的治疗胃溃疡非常必要, 对于改善患者长远预后具有积极意义[4]。从此角度看, 手术治疗胃溃疡可通过抑制胃溃疡复发, 降低恶性病变风险。研究中, 手术组12个月复发率高于保守组。此外, 手术组疾病相关并发症低于保守组, 提示手术治疗胃溃疡, 有助于降低胃溃疡并发症发生风险, 这与手术治疗机制有关, 手术改变肠道形态、功能, 抑制胃酸分泌、减弱胃部神经性分泌功能、切除好发部位、祛除溃疡,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溃疡发病机制, 从根本上降低了穿孔、梗阻、出血发生风险[5]。

抑制发作, 减轻症状, 改善生命质量是治疗胃溃疡主要近期目标, 也是患者关注焦点。研究中, 保守组第8周、第6、12个月症状积分水平高于手术组, 显效率高于保守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手术更有助于快速减轻胃溃疡症状, 且最终疗效更显著, 患者遗留症状较少, 这对于患者恢复积极心态是有益的。

当然,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 存在使用风险。本次研究中, 手术组法术16例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 包括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伤口感染等, 虽无致死性并发症, 但治疗转归难度大, 易酿成医疗纠纷。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 科学选择术式, 提高手术综合获益。

综上所述, 手术治疗胃溃疡较为安全可靠, 可快速缓解相关症状, 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手术治疗胃溃疡, 还有助于降低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远期复发风险, 降低胃溃疡致死性风险,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手术治疗胃溃疡存在治疗风险, 可能带来相关并发症, 对疗效期望较高者、久治不愈、抗生素耐药者、存在癌前病变风险者, 可考虑手术治疗, 据溃疡位置、大小、数目等病情信息, 选择合理的术式, 尽可能降低并发风险, 提高手术综合获益。

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手术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分析手术治疗利弊。方法:手术组、保守组各纳入患者胃溃疡52例, 随访8周评价临床疗效, 随访12个月统计复发率, 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保守组第8周、第6、12个月症状积分水平高于手术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着时间增长, 两组患者积分水平均显著下降。手术组显效率高于保守组, 12个月复发率低于保守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组患者疼痛、出血、穿孔、疾病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保守组, 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保守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手术治疗胃溃疡, 短期内疗效较好, 有助于降低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远期复发风险, 但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存在一定治疗风险。

关键词:胃溃疡,手术,疗效观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草案) [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 19 (1) :61-65.

[2]陈建英.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病因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 2010, 8 (18) :16-18.

[3]卢文中, 谢文贤, 李与勇.基层医院胃溃疡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探讨[J].中医医学工程, 2011, 19 (7) :140-141.

[4]钟修庆, 吴国忠, 覃知.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7A) :38-39.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良性胃溃疡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内镜检查和活检, 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1) 慢性病程; (2) 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 进食或抗酸药可缓解; (3) 胃镜检查; (4) X线钡餐发现龛影[2]。确诊为良性胃溃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其中试验组:男38例, 女14例, 年龄:41.22±5.03岁;对照组:男37例, 女15例, 年龄:40.17±4.44岁。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行Billroth I式远端胃部分切除术、Billroth I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等。

对照组:常规内科制酸、止血、胃黏膜保护等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予以输血、止血、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患者进行随访, 内镜检查后统计其复发率。

1.3 疗效评价

以患者病情改善的程度和胃镜检查结果为依据拟定如下标准[3]。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 胃镜检查结果转为0级;显效:治疗后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胃镜检查结果转为0级, 或者由Ⅲ级转为Ⅰ级;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明显的好转, 胃镜检查均下降Ⅰ级;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胃镜检查等级保持不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愈13例 (25.00%) , 显效27例 (51.92%) , 有效9例 (17.31%) , 无效3例 (5.77%) , 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 (15.38%) , 显效23例 (44.23%) , 有效12例 (23.08%) , 无效9例 (17.31%) , 总有效率为82.69%。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胃溃疡复发率比较

对21例治愈的患者进行6个月和12个月的胃镜随访, 统计患者胃溃疡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6个月时试验组随访13例, 对照组随访8例;12个月时试验组随访12例, 对照组随访5例。试验组6个月和12个月胃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2所示。试验组感染和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出血和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胃溃疡发病率逐年增加[4]。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阶段, 对胃溃疡多以保守治疗为主, 但效果并不理想, 复发率也较高, 还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往往使得病情恶化, 难以救治。近年来, 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在早期及时采用手术的方法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总有效率94.23%, 对照组总有效率82.69%, 两组结果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6个月和12个月胃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感染和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试验组出血和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胃溃疡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 在复发率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亦可能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如:感染和狭窄。因此, 需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胃溃疡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0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采取手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82.69% (P<0.05) ;试验组6个月和12个月胃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感染和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出血和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胃溃疡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 降低复发率, 但需严格掌握指征,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胃溃疡,手术治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刘锡文.胃溃疡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 (2) :150-152.

[2]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05.

[3]唐生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溃疡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9) :66-68.

[4]刘俊杰.外科与内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8) :1226-1227.

[5]邵维进.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2) :143-144.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分析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胸部基本病变;支气管改变;X线表现;肺部病变;胸膜病变;基本病变;X线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45-02

呼吸系统可以发生多种疾病,其基本病变X线表现是以大体病理改变为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各类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

1 支气管改变

支气管改变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和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阻塞可因腔内肿瘤、异物、血块、分泌物以及管腔狭窄或痉挛等原因引起;也可因外在性压迫、如肿瘤、肿大淋巴结等所致。部分性阻塞引起阻塞性气肿;完全性阻塞可产生阻塞性肺不张。

1.1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系支气管部分阻塞产生活塞作用,空气能吸入而不易呼出,致使该支气管所分布的肺泡过度充气,发生膨胀,形成肺气肿。主要包括:①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阻塞可发生在段、叶支气管,多见于支气管异物、肿瘤及慢性炎性狭窄等。X线表现为肺局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其范围取决于支气管阻塞的部位。支气管异物引起者常伴有纵隔摆动;②慢性弥漫性肺气肿。阻塞部位多在细支气管,常继发于多种慢性肺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1.2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不张系指多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体积缩小、肺萎缩。因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引起一侧性、肺叶、肺段和肺小叶的肺不张。主要体现在:①局限性肺不张。系小支气管完全阻塞所引起。肺段性肺不张X线表现为局部片状致密影;因膈升高压迫肺底形成的盘状肺不张,表现为横行条状致密影;②肺叶不张。系肺叶支气管完全阻塞,X线表现为大片致密影,整个肺叶缩小,肺纹理密集,相应叶间裂、肺门、膈或纵隔发生移位,相邻肺组织产生代偿性肺气肿;③一侧性肺不张。由于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表现为一侧肺野致密影,纵隔向患侧移位,病侧膈升高,肋间隙变窄,对侧肺代偿性气肿。

2 肺部病变

2.1 渗出 渗出是急性炎症的主要表现。渗液及炎性细胞代替空气充满肺泡内形成肺的变质。其范围大小不一,可为肺的一叶、段或小叶。X线表现为云絮状致密阴影,中心密度较高,周边密度较淡,与正常肺组织间无截然分界。在实变的影像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小影。小片渗出呈多发性,亦可融合成大片状。渗出病变可在短期内吸收,多不留痕迹。亦可演变为增殖,纤维化或钙化病灶。少数发生坏死形成空洞。渗出多见于各种肺炎,肺结核等。肺出血或肺泡性水肿X线表现与肺炎相似,肺水肿经适当处理,可在数小时或1-2日内完全消失。

2.2 增殖 增殖为慢性炎症反应,在肺内形成肉芽组织,多局限于腺泡范围内,称为腺泡结节病灶。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的结节阴影,常无融合现象。愈合后多为纤维组织所代替。常见于肺结核、各种慢性肺炎。

2.3 纤维化 纤维化是急性或慢性肺部炎症的后果和愈合表现。X线表现为局限性索条状影,密度高且僵直,其形态和分布与正常肺纹理迥然不同,多见于肺结核及慢性炎症;弥漫性肺间质性纤维化则产生广泛的粗乱索条、网或蜂窝状,自肺门区向外伸展直达肺野外带,其中可见弥散结节或颗粒状阴影,多见于慢性肺结核、尘肺及慢性间质性肺炎;慢性结核的肺硬变及尘肺融合的团块,则呈片块状致密影。由于纤维组织的收缩,致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肺门、纵隔和膈被牵拉移位等。

2.4 钙化 钙化为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愈合后的一种表现。多见于肺或淋巴结干酪结核灶的愈合、真菌病、囊肿壁的钙化及肺错构瘤等。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边缘锐利的斑点状、块状或球形阴影。可局限弥散分布,肺错构瘤多呈爆玉米花样钙化,尘肺的淋巴结钙化常表现为蛋壳样。

2.5 肿块 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良性肿瘤多呈球形,边缘光滑、清晰,生长慢,一般不发生坏死。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多不锐利,周边可见短毛刺伸出,其轮廓往往呈分叶状或凹脐现象,生长快,常发生坏死。

3 胸膜病变

3.1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液体可以是渗出液、漏出液,脓液或血液等。X线检查可显示积液征象,但难以区别液体的性质。胸腔积液在300ml以下时不易显示。少量积液多聚集于后肋膈角,立位时表现肋膈角变浅,变钝,检查时需让患者向一侧倾斜,才能发现,液体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以此与胸膜粘连作鉴别。中量积液时,肋膈角消失,膈面及心缘被遮盖。由液体形成致密影的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凹面弧线。当液体上缘达第二前肋间时为大量积液,患侧肺野均匀致密,有时仅肺尖透明。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对侧移位。积液位于肺底与膈之间的为肺下积液。X线表现为膈样升高影,倾斜体位或卧位可见游离积液征象。包裹性积液系胸膜炎时,两层胸膜发生粘连,液体被局限于某一部位。切线位时显示为自胸壁凸向肺野的半圆形或棱形致密影。若发生于叶间胸膜则称为叶间积液,表现为位于叶间部位呈棱形或椭圆形致密阴影。

3.2 气胸 气胸为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腔即形成气胸。常见有外伤性或自发性肺大泡破裂等。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改变了胸腔的负压状态,肺可部分或完全被压缩。X线表现为胸腔上部或外侧无肺纹理结构的透亮区,内侧一般可见肺压缩的边缘。大量气胸时纵隔向健侧移位、膈下降,肋间隙变宽。张力性气胸可发生纵隔疝。气胸同时伴有液体,称液气胸,在立位时可见到液平面,直达胸壁,若胸膜粘连时,可分隔成局限性或房性气胸。

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第12篇

对此,我校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临床教学实验室的基础上,构建“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以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e技术”是指基于Internet的网络资源技术。“f技术”是指传统观念下的“face to face”,即直接传输或简单对话式的教学研讨行为。)“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是以学校拥有的全市第一个临床教学实验室为依托,构建网络平台,以视频观察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素材,主要实现教师自我反思、群体研究、专家专业指导和教学资源适时共享的功能。

“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包括两个操作要点:一是兼顾“e技术”的开放性、便捷性和“f技术”的人际动态互动性的优势,以教学临床实验室为主要平台,通过点对多点式的“face to face”研究形式,科学、真实、有效地记录在教学临床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教学研究事件群”;二是以“教学研究事件群”为依据进行诊断、剖析、聚焦、反思、改善,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其专业成长,提升其“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服务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并提炼出阶段性的成果。

一、“face to face”的本质

曾经,我们的课堂诊断是基于传统的“face to face”式的对话行为,主要依托教师已有的经验,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般采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形式。其优点是具有即时性、动态性,情感交互性较强;其缺点是难以还原事件的本身,研讨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存在差异,较多成为一种单向互动式的研讨,较少记录研讨的主要过程,同时非常设的专家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课堂诊断方法不科学、诊断方向发散、诊断问题不明确以及诊断后苦于改进策略得不到专业支持等情况。

众所周知,教师的课堂诊断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教师的课堂诊断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能带动其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通过何种方式来提高这些能力?“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支持(见下图)。要达到最大的记忆率和学习效果,小组讨论、实践训练、教授他人成为了较为有效的运作方式。

我们试图通过教学临床实验室的特有功能放大传统“face to face”教研模式,深入挖掘“face to face”的本质内涵,将“e技术”与“f技术”充分结合,倡导基于平等与尊重的有效交流与专业对话,形成基于科学、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式的教研方式,从而打造“会讨论”“能实践”“善教会别人”的专业型教师团队,最终形成基于“e-f”互动模式下的教学临床实验室的实践操作范式,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诊断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

二、“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的实践路径

“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的开发是基于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对个体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方式的,因此需要为职初教师、成熟教师和骨干教师三个发展阶段教师提供满足他们需求、适合该阶段专业发展的可操作模型,以供其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此,我们建构了“三类三型”临床教学研究模式,其目标是加大面与面的互通,促进个体反思成长,促进团队解析成长。主要模式及对不同类型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的优势分析见下表。

三、“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运作的成效

通过“e-f”互动式临床教学研究模式的有效运作,三类教师分别在不同模式运作下获得了专业性提升,提高了各自的教学基本功。职初教师在“双观摩”的过程中,从观摩名师、观摩自我中寻找差距,促发思考,加速提高教学基本功;其导师也在教会别人的过程中体现着“学习金字塔”理论所带来的最大效益的专业提升。成熟型的教师在“双讨论”的过程中,与同伴、专家甚至自我不断对话,在讨论中吸纳,在吸纳后有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所有参加讨论的同伴教师,同样在分享中加大互通交互面,点对多点的“face to face”为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提供案例式分析比较素材。骨干教师在“双组别”的研讨过程中扩大了教师专业对话的范围,从单科延伸到多科,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为骨干教师克服专业高原期,进一步提高新教学基本功创设氛围,使其形成大教学观成为可能。

上一篇:NCRE系统下一篇:湖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