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功能范文

2024-06-01

文化功能范文(精选12篇)

文化功能 第1篇

2.激励作用。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使学校成员积极进取、情绪高昂, 从而愉悦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获得理想的成长和发展。

3.软约束功能。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使学校成员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遵可以使学校成员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遵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甚至表现得更为优秀, 营造出更加温馨和谐、人性化的软环境。所以, 有人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 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 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还有学者认为, 好的学校文化还具有审美陶冶功能、身心保健功能和特长培养功能。

一所学校, 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其实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 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学校文化不仅是凝聚和激励学校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 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 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文化建设, 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建设;对学校文化的管理, 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管理;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 不可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 其实是另类的薄弱学校。

企业文化六大功能 第2篇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 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

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三、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四、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五、调适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六、辐射功能

文化功能 第3篇

关键词:文化融合;驱动功能;功能驱动

作者简介:徐兵(1965-),男,安徽长丰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挺(1981-),男,安徽铜陵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安徽合肥23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018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104-0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提高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考招生生源的逐年下降,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成为院校立足的生命线。有效立足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及特点,进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以文化融合提升办学水平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只有深入分析校企文化融合对校企合作发展的驱动功能,从而构建相应的机制引发功能驱动,才能真正发挥校企文化融合的突出作用。

一、校企文化融合的驱动功能

1.四大驱动功能

(1)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化功能。截至2011年底,全国高职院校的总数达到1200多所,涉及多学科和行业,受教育形势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面临重大调整和整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受长期的专业设置等影响,高职教育面临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应该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对高等教育本身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须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点及优势,使得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地贴近实际、贴近技能、贴近应用,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和优化功能,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整合与优化。

(2)提升办学水平的助推功能。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办学的优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命题。办学水平重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办学特色鲜明,富有鲜明的校园文化和精神;二是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有质有量。不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特别是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植根与传播,通过元素的辐射带动促进学校特色的提升,使学校因企业文化而不断特色鲜明,融合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将更富有影响力,从而带动校园文化和精神的提升。另外,企业文化的引进和吸收必定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验实训场地、学生活动、硬件环境、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体现“职业”特点,必将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有利于紧密联系职业需要,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3)促进企业发展的牵引功能。校企文化的融合是校企双方的互动过程,单纯强调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强行的进行“拉郎配”必将大大缩减合作的效率和功能。只有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特别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重要着力点。企业也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对企业同样有着积极意义。首先,有效的文化融合会进一步拓展企业的文化视野。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吸收和借鉴的过程,校园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且理论性、层次性较高,同类同行业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融合性,这就使得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具备了互通性,有效借鉴校园文化必将拓展企业的文化视野。其次,成功将企业文化推介至学校,为校园文化所吸收,会使得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会迅速融入企业氛围和文化当中,有效缩短磨合期,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再次,企业文化在主要生源高校的推介融合,必将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认知,逐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及品牌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巩固企业的发展根基,促进长远发展。

(4)学生有效转型的导向功能。学生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接受者、实践者和传播者。校企合作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参与合作项目的主体。当前,学生的培养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学校教育甚至学校理论教育逐步转变为在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影响下的全视野教育,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企业文化正好填补了校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真空。高职学生在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之前,应该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能否与行业环境、企业环境及人文环境共融。作为高职院校,应在其育人文化“磁场”中,坚持职业的价值导向,吸纳企业文化的优秀价值观,提升学生贴近行业要求的职业素养。只有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同熏陶下,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首先,学生在企业文化的引进和吸收中,通过相互比较和阶段影响,必将对未来的职业环境产生新的认知;其次,在认知的影响下,学生必将会关注自己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技能拓展,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两大误区

(1)认知误区。对于文化融合的研究要解决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对“文化融合”的认知和操作误区的认识。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两者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中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本组织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对于校企文化的认知存在很大的误区,校企文化是两种既独立又互通的文化形态,两者的融合必定要解决一个重要的前提问题,即对于两种文化形态的认知。很多时候,校企文化的融合仅仅是停留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上,如设立了实践基地,就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因此,对“文化融合”的认知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对于这个前提的认识理解是首要的工作。

(2)运行误区。在正确认知的前提下,文化融合的运行同样也是重要的工作。在操作中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引进形式初级、机械,将某种理论形态的所谓“文化”简单通过标识的引进即为融合,如引进了某企业的企业精神的标识,在校园进行布展,而这仅仅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初级简单步骤,即便认为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形式,这种机械枯燥的标识也不会产生强有力的文化传播力。另有一些高职院校忽视了自己的“应用型”、“技能型”特征,从一些研究型大学甚至一些名校引进所谓的“文化”,忽视了“文化”的根源性,不伦不类,不为所用。二是对文化力的认识浅显。文化来源于具体实践,但校企文化的融合不能为“文化”而“文化”,重要的是通过融合使得文化的引导力显现,产生文化力,从而对学校、企业、学生等产生积极的文化影响,而很多研究和实践仅仅通过一种“实务性”的操作代替“文化力”的彰显。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功能驱动

1.校企文化融合的内容甄别

(1)行业性、职业性校园文化的培育。校园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校园硬件设施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文化的一个独特类型,是公共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它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普通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型的大学教育。高职教育的明确定位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符合高职教育运行规律和性质的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承担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其办学定位、办学主体和办学目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面貌。其在强调“职业性”的同时不能忽视“高等性”,在强调“高等性”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性”。科学合理的高职校园文化确立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治本良策,是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2)可吸收、易转化企业文化的引进。建立起富有生命力的高职校园文化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仅仅依靠高职教育内部的、单体的封闭循环是不行的,这需要有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对于行业企业文化的引进、吸收和融合是促进校园文化提升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企业成员认同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也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企业员工必须对企业文化有所学习、认同与恪守,否则他将无法在这个企业生存下去。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后续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些是校园文化所应吸收的能量之源。

2.校企文化融合的人文保障

《辞海》中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3]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简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有明确的四个主体: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调动和发挥这四者的重要作用,必将会对校企文化的融合产生良好的人文保障。

(1)政府统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4]政府应加强立法,从法律角度来规范校企合作,从政策角度来充分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从而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应充当企业与学校联系的桥梁,以保证双方培养目标的一致。要通过对税收法的修改强制企业将人才培养的法定义务落实在生产、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行政手段监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作为,督促其取得具体业绩,并以实际业绩为依据减免有关费用、提升企业层次,使企业得到应有的回报;政府要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重视校企合作。

(2)学校主导。学校是校企文化融合的主导者。作为主导者,学校要发挥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有加强合作的积极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校企文化合作对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只有形成自觉的意识才能具备校企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其次,要自始至终主导融合的整个过程。校企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地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要自始自终的主导过程,从筹划、实施、生成等各方面加以协调、实施、主导。再次,要有文化融合的创新意识。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形态,认识并进行一定的文化生成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有思想、有形式的进行研究、进行构建和创新,确保文化落地有声有色。

(3)企业主动。企业是校企文化融合的主体之一,要改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被动和不作为,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进校园会对企业人力资源和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主动进行校企合作及文化的融合,从而对企业自身形成影响和进行优化。其次,要充分认识文化的融合与养成对企业利益带来的巨大好处。一方面合作自身会带来企业利益的丰富。另一方面要认识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反哺功能和辐射力。当前,包含社会责任在内的企业文化的培育成为了企业品牌弘扬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而校企文化的融合是践行社会责任的突出亮点。

(4)学生积极。首先,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企业需求的职业特征,积极拓展职业素养。其次,通过专题介绍、企业参观、与员工面对面等方式来突出企业实力,使学生认识到企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企业家的领导艺术、企业员工的晋升空间也是学生认可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接受了企业,才能在培养过程中确立“在校生”与“准员工”的双重角色,从而养成“在学校时以企业为荣,在企业时以学校为荣”的自觉意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能否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和落脚点,否则包含文化融合在内的校企合作只能停留在形式上。

3.校企文化融合的载体选择

(1)实践教学的深入有效施行。高职院校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学校、企业为两个重要基地,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通过教学、科研等手段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融。要充分利用好“厂中校”、“校中厂”的真正作用,一方面,发展“校中厂”或者尽可能创造仿真的实训教学条件,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营造职业环境和文化。另一方面,发展“厂中校”或者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另外,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或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直接参与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促进校企文化的互动和融和。

(2)产学研价值链的平台搭建。在教育教学上强化产学研结合,按照“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理念,开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新模式。在学科建设上紧贴企业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设置,在服务企业及社会中实现自我发展。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大多还处于浅层次或中层次的阶段,且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企业大学的出现无疑给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70%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大学,如惠普商学院、摩托罗拉大学等。中国目前也已建有二十多所企业大学。高职院校应借鉴企业制度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引入企业的管理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营销机制等,转变办学观念,实现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制度,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3)课程设置开发的深度灌输。课程设置开发和运用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来实现企业文化的引进吸收。高职院校要把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讲授,可以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形象、更清晰的认识。邀请企业的管理者来校,利用课堂授课和开设讲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等,有目标地熏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邀请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衔接。通过课程设置和开发,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从而会取得的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4)校园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高职院校要立足实际,精心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企业的优秀文化渗透到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举办文化节、科技节,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等。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介,如主题展板、宣传栏、校报、网络等,积极宣扬优秀企业文化,实施润物无声的养成教育,促进文化的有机融合。文化认同的更高层次在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同化与顺应。可以从纵横两方面实现有效的文化对接。纵向是指企业文化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从当前来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断层现象明显,多数学生在实习阶段才首次接触企业文化,其深度和广度有限。因此,企业文化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从大一开始就应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初步的认识,除环境、制度的影响外,主要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来进行。横向是指企业文化辐射高职教育的各方面。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题,让企业文化辐射到这些方面,才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其辐射的现实基础是广泛而实质的“校企合作”。

三、结束语

校企文化融合是一项文化工程,要真正认识文化融合的优化功能、提升功能、牵引功能、导向功能,避开认知和运行误区,明确融合内容、加强人文保障、创新有效载体,切实激发驱动功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开创校企合作的文化自强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6/001923361344.shtml,2011-10-26.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307797.htm.

[3]人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49.htm.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2005-11-09.

(责任编辑:孙晴)

会计文化功能探析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会计文化,功能

一、会计文化功能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 提供会计信息,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功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文化是一个群体 (可以是国家, 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 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会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功能, 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出会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所特有的功能。

二、会计文化具体功能

1.导向功能

会计文化能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及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直接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 使之融会于会计整体的行为之中。这是由于会计文化一旦形成, 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 (制度性、物质性、精神性导向) , 会计文化会通过积极、明确的导向, 把明确的会计目标、强烈的集体意识、合理的会计行为、 鲜明的社会责任、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诸因素渗透到会计管理的全过程, 使之更完善、合理、有效。如果会计人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会计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 会计文化会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良好的会计文化使会计人员会在会计实践中无形的接受共同的会计价值观念的引导, 并自觉地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目标追求, 脚踏实地为实现这个共同价值观而努力。

2.约束功能

所谓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思想、 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所体现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包括有形的“硬约束”和无形的“软约束”两种。会计物质文化以从事会计活动相关的设备和工具对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范围及会计人员活动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行了限制。 会计制度文化以会计法律、法规章程的形式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起到了约束。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是刚性的、直接的且具有外部性, 是一种有形的“硬约束”。特别是会计制度文化, 它的约束功能通过制定各种约束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而起作用, 它运用刚性的制裁手段, 强制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 保证了会计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3.凝聚功能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 是指会计文化通过会计人员的共同价值观, 增强会计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构建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之间的融洽关系, 使会计组织内部凝聚成一种无形的黏合力量, 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 激发会计人员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使整个会计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凝聚力。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其行为势必与会计组织与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由于会计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 在引导会计人员行为的过程中会将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为聚合在共同的会计行为取向上, 从而将会计人员的行为团结一致。另一方面, 对会计人员思想凝聚力。会计人员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 实质上支配会计人员行为的是会计人员的思想。会计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思想层面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共同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凝聚在会计文化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中, 使会计人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而把分散的个体力量凝结为一个整体的力量, 促进会计组织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会计文化有效地将会计行为和会计思想融合在一起, 从而推动了会计组织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应。

4.激励功能

会计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以人为核心, 以“软约束”的方式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 激发和调动会计人员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鞭策力, 确保会计目标实现的内在精神品质的引导过程。

“自我实现”是对人性的一种假说, 其强调的是自身内在精神品质的实现过程, 在“自我实现”这种假说的指导下, 会计文化的激励功能强调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在会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会计文化激励功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物质和制度激励方式, 即通过物质奖励、制度奖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形象提高会计人员做好份内工作;另一种是内在的精神激励方式, 即通过会计伦理、会计诚信、会计道德、会计意识、会计价值观在工作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

5.教育功能

会计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指会计文化的基础是会计活动, 而会计作为一个学科, 其理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适应会计学科的发展, 培养一批优秀的会计人员,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会计文化的教育功能一方面包括了教师的教授, 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培养会计人员的主动学习, 后者是会计文化功能的最终体现。

会计文化的教育功能表现为运用会计文化理论进行会计教育。会计文化理论除了会计学科知识外, 还包括与会计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 也包括了会计手段、会计工作、会计制度、会计精神的教育。会计文化的教育功能使会计人员在接受学习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学的习惯, 会计人员在自学中, 一方面关注会计专业课程, 同时, 将会计文化理论渗透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中, 从而培养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协调 (优化) 功能

会计文化的协调功能是指会计文化具有根据环境变化对自身进行调整适应, 并为会计人员创造一种良好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优化会计管理工作。会计文化是各个层次上的会计人员共同认可的, 由于层次的不同及价值观的不同, 因而各个层次的人满足程度就不同。会计文化在共同认可的前提下, 通过协调功能使会计人员同会计组织、会计工作更加的合理化。

会计文化的协调功能表现在: (1) 优化会计管理工作。会计管理的内容也是会计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会计管理工作受会计物质资料及会计精神文化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会计管理工作, 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下, 会计文化能协调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以达到会计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 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2) 对会计文化内容的协调。会计文化包括了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 其中有冲突, 有矛盾, 只有将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机的协调和优化, 会计文化才能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3) 对会计人员、会计组织、会计工作协调。对会计人员、会计组织、会计工作的协调包括对会计人员的心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协调, 对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会计工作三者之间的协调。会计文化的协调 (优化) 功能就是会计文化的一种自身“免疫”功能, 它能在会计文化发展过程中协调各个对会计文化发展不利的因素, 为会计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会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功能, 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出会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所特有的功能。会计文化在会计和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中其作为一种软约束力量存在, 主要依靠一种自然约定俗成的力量来制约会计行为人的实践行为, 它具有法律法规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2008.

[2]张建梅.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 (上) , 2009, (3) .

[3]靳能泉.从文化存在方式管窥会计文化观的存在形式[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4) .

[4]郑开焰.实施新会计准则效率性分析:从文化视角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6) .

企业文化的功能 第5篇

人们在制定制度时,有意或无意地受其价值观的支配,员工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受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若多数员工认为某种行为是正确的,则他们会多次实施这种行为,时间长了,就变了习惯,新的员工会受到同化而下意识地接受这些习惯。企业的制度和员工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企业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具体而言,企业文化为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其主要功能有: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舵手,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都将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具有某种“文化定势”功能,把员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使员工把企业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把企业荣辱作为自己的荣辱。为此,在设置企业目标时,应该融进企业生产人员的事业心和成就欲,包括就多的个人目标,同时要高屋建瓴,振奋人心。

2.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明确企业的社会使命,能够凝聚所有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功能能够汇集全体员工的智慧,把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方向和同一

目标,使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组织荣誉感和共同的责任心,为一个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协同工作,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经过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能够使生产人员强制约束和自我约束结合起来、使软件约束与硬件约束结合起来,使事前、事中、事后结合起来、生产人员的心理约束和对工作的约束一致起来,最终建立一支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念、首创精神以及一切行动听指挥,遵纪守法的生产人员队伍。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最高追求,也是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只要这种追求和境界与每一位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将激励全体员工共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拼搏奋斗。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及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使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不断加强,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不断发挥,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激励力量。

5.陶冶功能

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使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它可以激发生产人员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生产人员的行为,达到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同化,最终形成对企业忠诚的生产人员。

6.沟通协调功能

企业文化的内部沟通使借助于企业自身的宣传机构、员工之间的相互传播来实现的,实现员工与企业价值观一致。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生产人员有共同的语言,相互间信任、理解,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很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团队内部(包括企业)出现问题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和协调,进而化解各种矛盾,进而使生产人员之间的关系和睦,形成良性的竞争合作性团队。

7.决策支持功能

鲜明的企业文化有明确的企业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它使得企业能在纷繁复杂的内外环境中不同得事务作用判断和选择。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发现跨国公司完全彻底地遵循这样一条原则:“与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它们就不用。它们小心涉足无关的行业,不会做无关的兼并。只要不合适,它们就少做[7]。”正是这样一种高度负责的企业,使得生产人员会积极努力工作,表现出更多的利企业行为和企业忠诚,形成高企业支持感的生产人员,进而会支持企业的各项符合企业文化的决策。

8.辐射功能

数学文化及其教育功能 第6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抽象思维;科学性;教育功能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中蕴涵的内容、思想方法等都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数学文化中包含的传统性、渗透性、哲学性等特征,都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何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学识、有完整人格的人,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学文化及其价值体现

1.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就是在数学问题解决渗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数学文化魅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人的理解、观点、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技巧等,这些远远比数学的成果更加有意义,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启发和拓展、对人类的终身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这些解决数学问题中透漏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思想观念以及数学精神品质等都属于数学文化的范围。

2.数学文化的价值体现

数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会人如何去思考,也就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工具。首先,数学对于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有促进作用。例如,现在很多数学和物理规律的推理过程中都要用到微积分的思想,数学文化的思维方式贯穿在解决问题的整个环节中。其次,数学文化中包含了理性的精神。这表现在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断过程中,无数的数学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演算和推断,这前仆后继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再次,数学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数学家在其著作中写到的这样:“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且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认识数学的本质

数学观包括对数学内容、概念和意义的理解,也包括对数学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认识,是对数学基本看法的总和。在以往的认识中,数学就是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忽略了它其中包含的文化,忽略了文化价值,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和综合的数学观。只有将数学放在社会之中,才能形成密切联系的动态的数学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单单是知识的渗透,更重要的是技巧和方法的累积以及思维方法的培养,这才是人们学习数学的目的。

2.发展理性精神

传统上的数学教育就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单纯的学科,把数学学习的侧重点放在了内容和结果的推断及学习公式定理上,然后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按照公式进行套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理性和精神层面的熏陶,因而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的东西,没有深刻理解数学文化,没有理解其中蕴涵的理性精神,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也是很单一的。在古希腊,数學开始之初就被人看做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一种探索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探求知识最深刻的内涵。

三、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数学文化思想

课堂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地方,因此要利用好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传递数学文化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不能只是记忆公式,而是要理解这个公式的本质。老师可以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应用范围、推导过程等,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数学的科学性、数学家的探索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性以及数学问题的美学价值,把数学问题置身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去思考,通过师生交流,传递数学文化思想和观念。

2.数学建模的学习和竞赛

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技术形式,目前的许多学校开展了建模活动,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在建模的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养成自己记录和解答的习惯,能够把概念性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形象化的数学现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就是对数学文化最好的诠释。

3.数学教育不断线

数学应该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文化,在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时,数学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对数学的教育不能间断,在学生学习期间不能够间断,既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又要在生活中实践理论,充分地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数学观,让数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四、结语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蕴涵独特的审美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只有理解了这其中的内涵,被这种强烈的感染力所吸引,才会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去理解数学文化,进而能够亲身去体验数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黄秦安.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11(4).

文化功能 第7篇

关于档案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这样规定: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表现形式的历史。是高校各项活动的历史再现, 具有真实性、教育性、积淀性、传播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第一, 真实性。高校档案是由师生员工从事教学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材料转化而来的, 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它直接、客观地记录了形成者的真实活动情况。历史是怎样发展的, 人们是怎样活动的, 档案就怎样记载。所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 档案都表现了真实性, 包括文字笔迹、印信、照片、声音, 都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当时人的思想、立场、活动的真实情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 档案就是它的历史记录、真实见证, 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第二, 教育性。高校档案详实地记载了历届校领导集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奋斗足迹。尤其是记录了为创建学校、扩大办学规范、提高办学质量所进行的艰苦的斗争和所取得的业绩, 这些对所有的师生员工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第三, 积淀性。人类文化的不断创造和积累, 使得任何现成的社会文化都饱含着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成果, 所以文化才日趋丰富多彩。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现代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原始记录, 决定了其是人类积淀文化的有效手段, 档案实体是人类文化的存储器。

第四, 传播性。档案实体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学校档案馆的一项常规工作就是提供档案查借阅者利用, 查借阅者通过阅览档案原件获得档案中记载的历史文化知识信息, 文化得以传播、传递。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档案编研, 档案编研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源”, 挖掘资源, 让档案“发声”, 文化才能得以传播放大。

第五, 创新性。档案不是简单地将各种载体的资料堆放在一起, 而是档案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分类、整理等过程形成的历史记录, 是人类再创造的结果, 更具有系统性、启迪性。档案更突出的表现是高校档案编研, 编研是对档案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编研的过程体现了创新, 编研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创新。

二档案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 发挥档案文化功能, 服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深层内涵, 是反映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档案是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 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 尤其是依托大量的档案史料建设的校史展览馆, 通过文字、图片、声像发挥巨大的育人和展示宣传作用, 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编研, 这样既拓展了学校文化资源又丰富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

第二, 发挥档案文化功能, 服务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档案详细记录了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目标、组织作风和办事风格。各项规章制度的立、改、废体现了学校不同时期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变化, 是学校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师生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

第三, 发挥档案文化功能, 服务大学环境文化建设。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层面, 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 它直接体现出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背景。校史馆、档案馆往往是一所学校富有学校特色、主题鲜明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还有依据档案记载建设的展现深厚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建筑、雕像等丰富了校园环境文化, 而校友石林、校友树等更是大学环境文化的传承。

三提升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途径

第一, 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充实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内涵。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发挥档案文化功能, 提升为大学文化建设服务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馆藏, 档案工作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 其文化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为丰富馆藏, 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认真贯彻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加大档案征集力度, 做到“应收尽收, 应留尽留”。要按照档案“为历史负责, 为现实服务、为未来着想”的要求, 增强使命感, 增强工作主动性, 深入学校的各个层面, 以宏观的、文化的视角面向社会、学校、师生, 对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的材料进行收集。而网络环境在档案系统的广泛应用, 使档案资源实现了共建与共享, 切实地充实了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内涵。

第二, 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外延。当我们到一所高校特别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校时, 最值得去而且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这所学校的档案馆, 因为它是这所学校发展历史的浓缩和见证, 在它的档案馆、校史馆里, 我们能看到这所学校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和发展历程。因此高校档案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以档案馆为主体,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特色馆连成一体的档博文史馆, 这将拓展这所学校的办学思路, 提升这所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加强档案馆档案编研工作, 拓展放大档案文化服务功能

要发挥高校档案馆文化服务功能, 只是提供孤立零散的数据、文件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对大量的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和系统的深层次编纂、研究, 发挥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 通过推出图书、档案文献、专题展览等成果形式, 产出具有高校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档案编研具有层次高、生动、方便、广泛、集中、长期的优点, 可以收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史实、历史沿革和机构变更、学科及专业发展、毕业生情况等一系列学校发展的纵向信息, 有利于激励学生严谨治学、开拓创新, 有利于提高师生对于学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有利于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 有利于高校科研向生产力转化, 服务民生。

高校档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档案馆应顺应形势的发展, 进一步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 服务大学文化建设, 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郜战红、王小容.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服务高校人文校园建设[J].科技文汇 (下旬刊) , 2010 (11)

[2]王永华.论档案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6)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第8篇

一、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

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文化, 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一) 大学文化的特性

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把文化的特性 (文化对人的影响) 直接概括为, “文化并非别的, 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1]换言之, 大学文化乃是培养人的沃土, 这是对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刻概括。具体而言, 大学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大学文化的主体是“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 文化就是指那些属于使人愈来愈远地摆脱动物界的人类内在的规定性。据此, 我们可以逻辑地认为, 大学文化使人越来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大学中的“人”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和管理者, 而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是一所大学的声誉与象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大学的一切办学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大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 构成了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学术共同体。大学文化的实质问题就是“大学人”的问题, 大学文化实质上即是“大学人化”, 是大学人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对象化的创造结晶。

2. 大学文化发展的动力是外化与内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大学人改造与变革大学的实践过程是大学文化外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逐步开发大学人知、情、意、行, 彰显大学人求真、向善、审美、创新的生命特性, 丰富大学人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从而提高大学人的能力与素质, 促进大学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大学人在创造了大学文化的同时, 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塑造着大学人自己。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 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2]

3. 大学文化具有历史性与继承性

大学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也就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大学》曰:“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进, 则近道矣”。曾多年任英国剑桥大学常务副校长的著名学者E.阿什比生动地描绘了大学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大学“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3]大学文化是大学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沉淀累积而形成的。

4. 大学文化的意义与目的是“化人”

《易经·贲卦》阐述:“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人文化成”即是文化的真正意义与目的:文化者, 用人文去化成天下也;文化者, 人化也。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大学文化的过程, 就是大学人人格的不断完善、对人类真善美不断地向往与追求, 促进大学人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过程。

总之, 大学文化乃是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现“人化”与“化人”的唯物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与结果。这是对“大学文化”应有的基本理解, 也是我们整个大学文化观的基石。大学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 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 “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

(二)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文化特性的明晰, 揭示出大学文化的鹄的是“以文化人”, 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 它依附在大学肌体之上, 但又牵动和导引着这个肌体的思维和行动。大学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 追求大学的精神文化, 能够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 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 都会受到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2. 激励功能

大学文化的激励功能, 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 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 从各个方面将其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 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 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 进而为了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如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 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 使得这两大学府一直放射着青春的光芒和魅力, 激励着代代学子尚德求真, 奋发图强。

3. 价值认同功能

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 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定的价值观。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 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 大学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都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

4. 情感陶冶功能

教育旨在激发人的力量, 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乃在于其文化影响。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大学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除了知识之外, 便是它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大学生正是在所处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 使其产生“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 笔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 曾走访过不少学生。他们普遍认为, 哈佛大学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 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们的, 而是存在于哈佛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之内, 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 融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奔腾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二、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强化

在经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 知识产业无疑成了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开发知识的大学, 自然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进入社会的中心。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为例, 从20世纪末开始, MIT已经陆续将绝大部分课程的资料和讲义公诸于互联网, 供有志于研习的民众参考。这预示着大学原有的核心功能—————“提供知识”由于传播途径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不再为大学所垄断。更为重要的是, 由此, 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源”、大学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受到挑战, 大学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受到漠视。再者, 从知识传授的视角来看, 能够用文字或其他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交换的知识只是学生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因此, 大学需要深化改革和科学定位, 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优秀大学文化, 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 亮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创建与优化大学文化, 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 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 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特色、大学品牌、大学办学规律以及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深度认知, 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4]

大学是以传授高等知识、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开发高新科技为主要内容的高投入教育机构, 是知识的集散地、辐射源和创新基地, 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朽的大学精神, 是大学出色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 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 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5]大学精神一旦被大学师生所认同, 便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从而转化为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沁润在大学师生的思维与行为之中, 体现在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各个层面, 默化着大学师生的理想与人格, 培育着大学师生的聪明和才智, 成为大学师生的良心、品质与气节, 对大学师生产生指引、熏陶、规范乃至强制作用, 激励大学师生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 亮化大学精神文化, 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和可贵。我们必须弘扬大学精神, 理性认识和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一是正本清源, 处理好市场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定位, 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三是秉持理念, 处理好服务社会与大学品格之间的关系;四是深度把握, 处理好竞争机制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6]

(二) 融合多元文化

强化大学文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 需要融合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激荡、碰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 大学文化既秉承本性, 又海纳百川,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奠定了优越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杂交文化的超常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相辅相成, 给发明创造提供了最丰富的营养剂。”[7]大学这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 能够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 锻造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历练大学生的宽容、理解、坚韧、热情、关爱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因为, 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名扬四海, 不是因为它只传授一种“正确”的思想及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而是因为它是交流思想的“自由市场”。[8]

融合多元文化的前提, 是高度认同、理性分析并自觉践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时期, 我国大学文化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 愈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 我们愈有必要认真研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整理和研究,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进一步宣扬、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文化。融合多元文化, 就要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 学习先进, 完善自己。惟其如此, 才能真正有实力和能力参与国际文化的交流和竞争。

(三) 彰显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

彰显特色文化, 首先要明晰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教育, 服务面向不同, 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不同, 社会的期望值也有高低之别。因此, 不同大学应当根据其不同的服务面向确定自己合适的培养目标。如果脱离实际, 一味追求向高、全、大、快看齐, 忽视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实际需求, 忽视学校内在的个性和差异, 办学定位不准, 培养方向不明, 急功近利, 本末倒置, 必然会在竞争中失去特色和优势。

彰显特色文化, 还要注意扬长避短。这种长处是独具特色的, 是其他同类型、同层次、同地域的大学所难以比拟的。这种长处的物化载体, 如学科、专业、课程、研究成果、杰出人才等, 均在竞争中处于“非我莫属”的地位。一所大学拥有这种长处的物化载体越多, 这所大学的特色文化就越显著、越久远。

(四) 规范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 是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 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依据确定的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合理的制度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规范而相对稳定的制度有利于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形成。规范制度文化的前提, 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 就是使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素质、修养、能力、水平以及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这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理智把握。

规范制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学者自律。大学自治就是要明确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建设制度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宏观调控, 从整体上协调和督导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全面发展。大学应对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过程及内容拥有决定权, 尽量排除非学术力量的干扰。

学术自由, 是大学的最高准则之一。没有学术自由, 就不会有对高深学问的执著与探索, 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科学价值。学术自由是基于教师的一种权力, 意味着学者不会因为学术活动导致地位、职务或公民权利受到威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是统一的, 二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 学术自由在彰显无畏的开放意识、自由的探究精神的同时, 又蕴涵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规范、自律和义务。在学术探究上, 不需要统一思想, 因为发现不同点比寻求共同点更重要, 这便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教授治学, 是由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的。学校教学与学术事务的管理权, 理应属于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教授群体, 教授群体对教学及学术重大问题理应拥有审议权和决策权。因此, 建立健全类似于教授会的“学术委员会”, 让教授在学校教学与学术问题上有充分的话语权、决策权, 才能确保大学文化遵循着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健康发展。坚持教授治学, 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实现教授群体与管理者共同参与决策过程, 实现二者和谐互动, 这样才能确保决策结果被准确理解和贯彻执行。

学者自律, 是指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人员, 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严谨治学, 严于律己, 遵纪守法, 率先垂范, 不做有损学者尊严与形象的事情。明晰“学术无禁区, 课堂有纪律”。学者需自觉地抑制“学术泡沫”, 遏制“学术腐败”, 恪守学术道德。

2007年, 笔者拜访了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博士。当谈到“科学研究”这个话题时, 丁先生指出:从事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的工作, 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 要敢于竞争, 要有吃苦精神, 要有团队意识, 要有抢先观念, 要重视实验, 要有兴趣、毅力、好奇心和信心, 要善于捕捉实验中的“意外现象”, 还要不怕失败, 不以追名逐利为目标。

(五) 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 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高品位、高层次且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 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 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 以充实和完善其人生。三是启迪大学生的智慧。校园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 不仅使学生茅塞顿开, 而且为学生创设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是强健大学生的身心。呼吸着校园文化清新纯净的空气, 体验着校园文化青春热情的律动, 促使着校园文化和谐文明的提升, 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栖息、营养和锻炼, 从封闭的“自我”之中解放出来。校园文化的上述育人功能, 从—定意义上说还只是一种“势能”, 而要将其变为“动能”, 则需要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提高自觉性, 增强主动性, 保持优雅性, 凸显创新性。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打造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的“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和“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梁漱溟全集 (第一卷)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380—381.

[2]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273.

[3]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7.

[4][6]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 2007 (5) .

[5]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354.

[7]何道宽.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2) .

档案文化功能浅述 第9篇

一、档案与文化的关系

1. 档案是文化的产物。

档案并不是自然存在的, 而是人类的文化创造,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维护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史原貌的目的, 人类选择档案作为保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经验的载体工具, 作为理性思辨的原材料, 使人类逐步步入文明社会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前进。可以说, 档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人类文明演进中充当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2. 档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行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档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 是人类智慧的物态结晶, 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 档案也是一种文化, 或者说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

二、档案的文化功能

1. 文化传承功能。

一是档案贮存了文化。文化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沉淀下来,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 人的有限生命与延续发展决定着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载体, 档案就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人类借助档案使文化得以沉淀、积累、传承, 从而使之成为后人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资源。二是档案传播了文化。档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彰显着一个民族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首先, 借助档案, 能跨越时空的限定, 实现知识的传递、流动和延伸, 使文化得以传播、延续、继承和发展。其次, 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 能在传播过程中实现文化增值, 即传播媒介的信息符号的放大。三是档案延续了群体文化———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档案包罗万象, 内容更是丰富多彩, 其中不乏有许多有关民间习俗的记载, 对此加以必要地整理加工, 可以使这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得到完整、系统地保存和流传。

2. 文化发展功能。

档案是文化的载体, 能为社会进步及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可以说, 档案的民族性表明其在维护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本来面貌方面具有权威性;其原始性能帮助利用者进入历史上的某种时刻与情境中, 发现别人未曾发现过的问题, 倾听别人未曾听到过的声音;其隐蔽性决定了档案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文化信息资源, 它一旦与广大文化创造者结合, 就可能诞生出独特、新颖、具有创造性的新文化成果。档案的文化发展功能还表现在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我国历史档案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一脉相承, 为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及揭示其背后的变迁规律提供了可能。而对文化变迁规律的认识将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 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3. 文化借鉴功能。

档案记录的是文化的精华,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自然以及官方、民间等重大事件, 最具有社会性、人文性、权威性和典型性。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所反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经验、事实、数据、成果、智慧等资料, 是人类生产生活之“鉴”。人们无论是为了追求繁荣与发展, 还是为了应付复杂多变的局面, 都需要利用档案, 从中借鉴前人的智慧和历史经验, 以启迪智力, 提高认识水平, 不断地提升自我。

4. 文化教化功能。

档案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它以第一手原始材料见长, 翔实记录了人们创造历史的曲折过程和奋斗足迹, 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真实性不容质疑。因而, 它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是进行文化教化的重要素材。

5. 文化心理塑造功能。

档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历史记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走过的曲折历程都深刻、真实、详尽地记录在档案中, 档案在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本来面貌上最具权威性。因而, 档案在某种意义上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情感寄托。

三、档案文化功能的强化策略

1. 档案馆——档案文化功能发挥的主体。

档案馆事业的确立和发展, 是弘扬档案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作为集中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的公共文化机构, 档案馆能以整体的形象向社会公众展示档案文化的存在价值。不论人们以何种方式讨论档案馆的功能, 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 那就是档案馆的存在完成了档案文化功能的转变———即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过渡。在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中, 档案馆不仅要继承档案文化的传统优势, 还要具备相当的文化兼容性, 通过沟通和借鉴, 使自己真正融入社会, 使档案文化在此得以延续。

2. 发展档案文化产业——实现档案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

档案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它在现行体制中并不是商品, 因其价值没有形成货币体现。然而经过一次形式转化的档案文化产品, 就可以商品的身份跻身市场了, 如许多大卖的影视作品。在档案文化产业发展中, 档案部门要始终瞄准社会需求, 摸清市场卖点, 找准内容定位, 选好实现形式, 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 在求取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 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 并为继续生产出适情对路的文化产品积累经验、搭好架子、探索路子。

档案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文化, 集结了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粹, 又承接了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档案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可以扩大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 在国内不但能让国人真正了解、继承自己优秀的文化, 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正面临的信仰危机, 在国际方面还能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核心文化, 展示这个不朽的东方文明古国的独有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谭仁杰.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上海档案, 2003.4

[2].陈永成.档案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中国档案, 2000.12

大学的文化功能现状 第10篇

一、本土文化力量薄弱

在我国,像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对本土文化重视的程度是比较高的,经常有学生组织国学讲堂等相关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学生自愿参加。而其他层次的学校,即使是师范类院校,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缺乏一种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一些国学类专业的学生,依然不能熟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究其根底,是整个社会对本土文化的忽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过度关心利益的追求,而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中要求我们做到的“仁、义、礼、智、信”,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但现在保有这种价值观的学生已不是多数了。很多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自我中心的意识,缺乏对他人的关怀,缺乏对公益的热情,认为人人都应为我服务,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的现状就不可避免了。这种价值观的改变需要多方面努力,需要社会整体对价值需求对象的转变,仅凭大学一已的力量,达到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

二、对外来文化的曲解与盲目崇拜

奇怪的是,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中,大受欢迎的反倒是外来文化。对日、韩、欧美等外国明星崇拜的狂热程度令人咋舌。对国外的奢侈品牌的追求,也悄悄在大学校园中蔓延,出国热也已成为一种势头。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圈子都是华人圈,说的是中文,吃的是中餐,但回来后仿佛身上就多了一圈光环;越来越多“野鸡大学”的曝光,也反应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的状态。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在中国大学生疯狂追韩星的同时,韩国悄悄地将孔子、诸葛亮等先贤纳入本国中,甚至对中国东北部地区一直存在的“土炕”进行申遗,认为是韩国的“文化遗产”,反观我们的大学文化,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就让学生们对演员疯狂追逐,真是对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缺失感到悲哀。

三、缺少“大师”与“良师”

一个高校缺少大师,影响的是教学高度;缺少良师,影响的是声誉甚至生存。前文提到,高考扩招给了更多学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问题是大学还没有做好准备。这种结果不仅体现在宿舍的拥挤、教室的座无虚席,更体现在师资力量的缺口急剧增大。现有的教师课程任务加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社会需要而新设置的课程,也经常由一些非专业的教师上课,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为了满足师资方面的需要,将刚刚毕业的大批非师范院校的本科生也招聘进来,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整体的水平。近年来,有部分教师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教书育人为中心,而是带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给学生上课,常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说笑、打闹,教师在讲台上若无其事地继续讲课。这样的状态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一种“知识无用”的消极情绪,有些教师甚至被曝出剽窃论文等丑闻,令人不齿。这些缺乏师德的教师给大学教师队伍带来不良风气,也让社会对教师形象大打折扣。

四、教育体制对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各高校为之头疼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高校纷纷出台各种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其中一条宗旨最为普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原因。但是,作为大学,真的应该只是这样的社会功能么?这里的社会需要,是指社会短期内对某一行业或职业人才的需求,带有极高的利益追求,而文化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却并非是一个行业或职业,文化同时也是社会公益的重要方面,也极少有人愿意以个人的财力无偿地为文化买单,但这些绝不应该成为高校忽视大学文化功能的理由。作为大学,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应当包括各方面的人才,而且不应该让市场需求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南针,高校应该成为引领市场导向的重要力量。这样,高校才能摆脱一股“铜臭味”,真正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让社会发展不失方向。

五、大学文化精神的缺失

最能体现一个大学文化精神的,莫过于本校的校训。如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等,都体现了一种大学精神,一种每一个从这些高校走出去的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社会品格,这才是大学育人的目的。有的高校,校训响亮而有内涵,但缺少对校训的理解,缺少文化精神,文化功能的发挥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种种,皆为文化功能在当代大学的现状,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解决。尽管大学的文化功能现状令人堪忧,但希望在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它并致力于慢慢转变,政府也在不断探索,包括高考制度如何改革、课程如何设置等等,都更加注重学生文化功能的作用,这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力量。社会媒体也开始弘扬传统文化,像“中国汉字拼写大会”等节目,引起了一股强大的学习汉字与传统文化的风潮。可以说,大学的文化功能虽然在现在并没有取得突出的成果,但依然很有希望实现,并且总有一天能够让中国的大学实现文化功能的引领,实现大学文化功能的“中国梦”。

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的文化功能”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大学的文化功能对大学的发展、学生的信念教育乃至社会未来的变化等重要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大学的文化功能现状进行探索,找到大学校园文化的长处与不足,为大学文化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石。

关键词:大学,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的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2]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萍.大学文化内核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

[4]赵存生,等.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J].中国图书评论,2002,(12).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解读 第11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文化体系建设;产业文化

由于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我国群众在生活中的要求也不断增高,特别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丰富。为了创建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改变社会文化的发展种类,还要使群众在发展建设中积极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在文化发展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群众文化的阐述

群众文化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建设,是人们在空闲期间进行的参与活动,从而促进人们在生活与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群众文化的主体对象是面对大众来实现的,在各个活动建设中为人们创建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群众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文化现象来说,它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向,而文化建设是人们在不同地域与不同背景方式下建立的,能够实现人们的丰富特性。所以说,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一种特殊的形式,不仅要体现出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特魅力,还要在发展建设中体现一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性

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娱乐性是整个建设的基本方式,在社会发展中,人们之间的交流随着利益的趋势已经不断减少,每个人在心灵上根本不能满足相关的需要,所以开展群众文化在这种方式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使人们在娱乐方式下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创造群众文化的艺术效果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和指标,只要人们在交流与发展中具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就能实现一种简单文化的创造,不仅发挥了人们在活动参与中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也使人们在精神方向以及生活方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团结性

群众文化的发展在社会地位中也具有团结性,因为群众文化的实施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将人们凝结巨大的力量,使人们在团结中更好的发展。在群众文化发展形式下,每个人都是主动、积极参与进来的,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要创建群众文化不仅是多个民族的丰富创造,这种强大性也建立了更大的和谐家庭。这不仅是团结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上的主要方式。人们在实际的文化活动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团结意识,还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团结氛围。

(三)地域性

地域性的群众文化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发展建设中具有先进的地域性和精神建设。群众文化在开展建设中主要是由人们自己发出、自己组织的活动。由于不同的区域在发展文化水平和丰富内容上具有不同的效果和形式,所以产生的地域特色也不同。群众文化体现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具有明显的关系,所以这种发展过程不仅要重视本土发展的特色,还要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从而提高群众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主导文化的彰显

主导文化的发展成为这个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它在发展建设中与群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两种文化发展实施的有利结合之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创建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实现了社会在发展建设中的健康性与和谐性。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人数比较多、规模比较大的团体活动,不仅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产生的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这种丰富的、具有活力的环境发展下开展群众文化,不仅使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与生活中得到更大的压力释放,也缓解了人们的心情。所以说,开展群众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要创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在群众中实施更有效的宣传力度,还要将这种文化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二)精英文化的衬托

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建设下,要将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进行良好的结合和发展,就要进行明确的分析和整理。群众文化是精英文化发展中的一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对精英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精英文化在发展中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高水平的文化建设以及更强的层次感建设,所以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建设下,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和联系,从而在不同发展变化和内容下实施统一的发展和建设。开展精英文化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极少数的知识分子,发展的范围比较小,而群众文化在开展中主要面对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开展的范围比较大。所以在开展精英文化建设中,就要敢于吸收群众文化中的积极观念,处理好两者在发展与社会地位中的关系,从而实现群众文化更有利的发展价值。

(三)产业文化的依靠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要发展具有创新性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建设就要与人民群众作为良好的沟通和支持,这样才能建立适应我国发展的文化产业。在一般发展状况下,文化产业的实施是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完成的,相比较与其他的发展产业,它实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在文化艺术实施的消费行为来创造的。但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群众在生活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的精神文化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要发展更好的文化产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在文化艺术进行更好的创新和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这样才能实现具有群众文化气息的产业发展。

四、结论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时代的变化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更发展成我国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在文化建设中,不仅提高了社会活动的质量,也提升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从而为营造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带来积极的创新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齐仁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安晶.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价值的探索[J].学理论,2015,(4):199-200.

[4]李明.文化的社会功能视野下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群众文化的向往也逐渐提高。作为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群众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组织机构。群众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与知识普及作用以及团结凝聚力等社会功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下文就针对群众文化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就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作具体研究。

一、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开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更多的是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众所周知,开展群众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产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从而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共建共享和谐生活。因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但就实际的情况而言,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发展滞后,缺乏一定的创新和美的价值,人们的创造性和热情与实际能力和活动效果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与社会主义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存在较大差异,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使得群众文化开展有一些不适应。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1、娱乐功能

所谓群众文化就是指人们职业之外,进行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社会性文化。本质意义就是为满足人们一系列的娱乐活动而形成的文化。群众文化有着独特的娱乐和交流功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期望,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枯燥工作的一种娱乐活动。但在社会竞争的压迫下,人们因工作压力大,因此对于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活动需求就更高。为了保障人们的休闲娱乐,放松时间,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就成为了娱乐和交流的平台。

2、宣传教育、团结功能

前面说到,群众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与知识普及作用以及团结凝聚力等社会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产生的社会功能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多个领域中。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精神调剂作用对调控者的意识、思维活动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而这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言,要使其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宣传教育的作用就是针对公民实施一定的意志影响,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为人们服务,以爱祖国爱人民为基本要求,实施公民教育。最后,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来看,群众文化具有的团结凝聚力使得公民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群众,将群众聚集起来,有利于民众的团结互助。

3、标志和代表性

群众文化大多都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形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加大高雅文化的推广力度,更重要的是需要重视群众基础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植根于群众熟悉的生活中,与群众生活工作和学习紧密相连, 群众喜闻乐见,也积极参与,这是群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 群众文化形式多样,比如书画活动、文艺活动、读书演讲等。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作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开展群众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群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以文化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和传统的观念相互碰撞,必然会使得部分群众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错位,逐渐淡化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同时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开始蔓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来鼓舞人、引导人、教化人,凝聚人心。 因群众文化贴近生活,比较容易被接受,群众参与面广,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实现以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加强文化建设,从而改善民生、文化惠民。群众性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现代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休闲性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文化,发挥其文化机制,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文化惠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上一篇:护士长服务意识下一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