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理范文

2024-06-11

“悟”理范文(精选5篇)

“悟”理 第1篇

冬天穿棉衣为什么暖和, 是因为棉衣能产生热量吗?我们中的很多人最初都是这样想的, 在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中也有这样一课。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也坚信是棉衣能产生热量, 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中国教学模式往往用思辨的语言去分析, 而在美国是问计于学生, 待学生讨论出方法后, 用实验事实去验证。用学生讨论出的方法, 请学生自己用棉衣尽可能“放心地”把温度计包起来, 过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结果当然是令学生大为惊讶, 学生在这亲力亲为中感触很深, 也必然会积极解释所看到现象背后的道理, 并发言。看来棉衣并不能产生热量, 只是能阻止热量的传播, 保持住热量不散失掉, 是热的不良导体。穿棉衣暖和那是因为棉衣能保持住人身体本身能放出热量。

这里我们可再扩展一下, 为了让冰棍不化, 是用棉衣包起来, 还是用平常的布包起来效果好呢?我们小时候吃的冰棍就是用棉被包起来放在箱子中卖的。用棉衣包起来更能防化, 阻断与外界热量的交换。如果你的头脑中还再闪烁着包上棉衣, 会更热, 温度会上升的更快等类似的想法, 说明你根深蒂固地认为棉衣是会产生热量的, 需要深挖自己错误认识的根源。

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 不能局限于用规定的方法和步骤, 做提前设计好的“标准”的实验。结论已知的验证性实验, 很少富有真正的探究性, 这与未来所需人才有极大的差距。要想提升自己的悟性水平, 要加强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悟性的高级阶段是悟性转化为创造性, 这当中关键是灵感的触发, 生成新的见解, 这就是创新能力的雏形。这是思维活动的高级阶段, 它突破原有知识的束缚, 打破了思维定势, 开启了新的思维的闸门, 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新课程理念下的悟性学习理论, 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成果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为培育富于开拓创新精神, 能积极、主动、负责的, 能独挡一面的、善于与他人交流协作的精英人才提出的。富于悟性的思维能力, 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更重要的是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重组能力, 对未知知识灵敏的嗅觉、探究和创新能力。对知识的追求是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为解决问题, 主动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提出假设、积极验证的求索过程。为了提升探究能力, 自己要积极主动地调查研究, 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不能满足于听懂教师的讲解或观察别人做演示实验的被动地位。要自己去思索和探索, 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富有钻研精神。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形成良好的积极个性。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学到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 掌握探究客观世界的本领。

做题、讲题、听题是有区别的, 没有自己做就听别人讲了这道题, 就失去了独立思考、悟纳的机会。这题听别人讲能听懂, 好像都理解, 你也不一定真会, 下次碰到原题你也不一定能做对。这原因就是你自己没有悟透理, 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为什么一定要先这样做, 你没有经过分析得到自己的东西。有时知道为什么要先求这个物理量, 比知道怎样求这个量更重要, 这思路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题的整体认识上设计出来的, 听了别人讲, 就失去了独立设计求解思路的机会。这就是俗话说的别人背起来, 你也能扛起来;而能给别人讲的人, 讲之初会想一想别人为什么不会, 哪不会, 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 要想把对方讲明白, 应先讲什么, 再讲什么, 怎样讲的问题。能讲这道题, 就要站得比这道题高, 或者说, 通过讲已经站得比这道题高了。讲的过程, 是思维高度集中, 高度融合的过程, 是各种知识的高位贯通, 是悟性的升华。我们做题时思路的形成, 推理完成后的总结提升都是悟性参与的重要过程。甚至有可能原来不太懂的问题, 通过给别人讲, 自己也变得更明白了。站在了命题人的角度来审视这道题, 下次碰到同种类型即使难一点的题也能做出来, 就是这个道理。

悟性学习理论注重各种知识、智慧的内化, 对事物变化规律的内在把握。物理是事物间的道理, 是客观世界变化、演化的内在规律。人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人向物体学习的过程, 是使人的思维自然而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认识、思索的过程。人们在科研、创造中“悟性”更是宝贵资源, 是创造性的源泉。大多数创造发明, 很少是先用逻辑推理推导出来的, 而是凭悟性先觉察到, 才用逻辑推理去证明, 做善后处理的。

悟性是一个人素养、智慧、领悟能力的综合体,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认识能力, 是对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升华, 是对大脑原有知识的融会贯通和重新构建, 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阶段。

摘要:物理, 悟理也。“悟理”就是使大脑按“物”的世界的“理”进行思索、判断的过程, 是大脑被外界事物“物化”的过程, 是使人的思维自然而然地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认识、思索、判断的过程。悟性是一个人素养、智慧、领悟能力的综合体,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认识能力, 是对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升华, 是对大脑原有知识的融会贯通和重新构建, 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高级阶段。

“悟”理 第2篇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结合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遵循小学生审美心理因素,提出了“感知激情入境悟理”这一古诗教学应遵循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作 者:孙俊  作者单位:卫东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00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2 关键词:古诗教学   审美教育   感激   悟理  

习拳悟理话太极 第3篇

此文是杨先生在本刊记者短信、传真、电话“严相逼”下的“急就章”。虽是即兴之作,但杨先生的拳艺修养、学术主张,颇可观见一斑。良多趣味,尚需读者细细品之。

太极拳是中国和世界人民都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太极拳作为一个武术流派,康戈武先生认为它“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太极拳作为一项健身活动,对习拳者将会起到防身、养身、修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习拳悟理,那么太极拳的原理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去探究呢?拳诀讲:“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拳论曰:“太极拳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阴一阳谓之拳”。这就精辟地道出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拳理之要。就是说太极拳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上是在太极圆弧形态中展现、在阴阳开合交替中进行,在矛盾之中通过互根、互用、互换、互立运动而发展的。根据这一要理。习拳者无论练哪一种太极拳都是在拳理的内涵中展示其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即使千变万化也不离其道。习练太极拳首先要在最佳意念和良好气态下调动肢体运动,做到意念、气态和肢体规范运动的最佳结合,去实现太极拳在缓慢中求平稳、在柔韧中求顺畅、在快捷中求刚猛、在轻灵中求飘逸的要求。

练拳先从无极始

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基本模式,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混沌的状态。“太”是大的意思,“极”是极点,“太”“极”合在一起是指原始的某一状态大到了极点,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则为阳,静则为阴。由于阴阳交媾而产生了新的状态,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之理体现在太极拳上,就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互为本体,互为交替,时时蕴藏着奥妙玄机。

练拳先从无极始,这就要求习拳者在习拳时首先要进入太极状态,或者叫太极态。太极态是一种意识的要求,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存在于运动、变化、行为的统一体之中的,它是一种思维波,是一种场态的形势,它不占有空间,却充斥着整个空间。习拳者的意识与自身的能量和自然界的信息波同频共振,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人体动静能。这就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独特之处。这种太极态的意识与太极拳的微妙结合形成了精神与物质的有机体,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辩证关系。在太极拳上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使太极拳升华为哲拳和上乘功夫。

阴阳开合认真求

从阴阳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太极拳也可称之为阴阳拳。因为太极拳始终贯穿着阴阳开合的机理。所谓阴阳,首见于《易经》,它认为阴阳是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自然是阴阳相对的和谐统一体,万物是自然所生成的,人的生命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生命的存在,其本身以及与周围的关系,必定是统一和谐的,否则,就会导致毁灭。阴阳除了具有相对的和谐统一外,还具有互变、互根的法则,阴阳是自然界的一个大系统,五行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即阴阳学说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阴阳学说是五行学说的基础,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的双方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不断推动着事物向前运动、变化和发展。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与系统中其他事物发生着普遍联系,发生作用和影响。从对这个事物的作用影响和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影响来看,阴阳学说讲述的是阴阳两种属性事物及其他事物之间的辩证哲学关系,五行学说讲述的是系统内部多个事物以及相互之间的辩证哲学关系,八卦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深刻认识它们与太极拳的关系、与太极拳习拳者的关系、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习拳者十分重要,要练好太极拳就要深刻认识并准确地把握这些哲理,把这些哲理科学地运用到太极拳中去,使太极拳习练者充满精、气、神,这样太极拳就能表现出其韵味。习拳者应身似太极,意展八卦。气调五行。习拳者应功拳结合,做到百会涌泉接乾坤,真气凝聚三田中,内外相合理三交,周身吐纳自然中。从而使习拳者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和最佳的身心状态,即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个性魅力、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之充满幸福感。

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第4篇

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兼容的。新的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除了知识、能力目标之外, 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过程、方法、习惯的目标。

首先, 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生以自己的阅读经历为基础, 从阅读中找到关注点, 体会作者对于事件和人物的看法, 从而反观自己对于生活中类似事件和人物的态度, 与作者观点达成某种共识, 产生心灵共鸣。只有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才会喜欢上阅读。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爱上阅读。小说, 扣人心弦的情节写尽人间百态;散文, 隽永洗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多少情怀;诗歌, 中华文化的悠长、绚烂尽在其中, 学生走进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定能深深吸引学生, 学生定能从中吸收养分。

其次,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可见培养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一个人在学生时代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 受益终生。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迎难而上、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勤于思考的习惯收集和处理信息主动参与阅读的习惯等, 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有裨益。

再次, 强化读的训练。新课标在阅读技能的训练上, 特别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可见, 这里的“充分地读”不仅强调“读”, 还注重学生的“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 让学生反复通过视听觉器官借助文字符号接受信息, 在想象中读, 在思考中读, 在体悟中读。同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效运用各种方法, 如朗读、比较、揣摩、想象等方法感受、思考, 实现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 提倡课外阅读, 扩大知识面。毕竟课堂时间有限, 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增加阅读量, 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越。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考的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同时指出“各校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充分体现了“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也就是说, 不同的读法, 都会达到不同的目的。况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 这些课文语言丰富, 生动传神, 意境优美, 富有情趣。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读”的过程, 要从读中悟情, 读中悟理。

“读”分为初读、精读、研读 、朗读、诵读等 , 这些读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起到纽带作用。

(一 ) 初读阶段入 情

初读的方法很多, 可自由读课文, 可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也可同桌互相读。每学一篇课文, 都要有初读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 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扫除字词障碍。这是整体感知语言的初级阶段, 对下一环节起到铺垫作用。

(二 ) 精读阶段悟 情

所谓精读, 不但读得正确、流利, 还侧重于揣摩品味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读读、想想、说说, 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 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一文时, 有这样一句话:“一排排搭石, 任人走, 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当学生读完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通过读这句话, 体会到了什么? 哪个字读重音? ”学生深切体会到:乡亲们心灵是美好的、纯真的。“走、踏、联结、情感”等词语要读重音。

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体会乡亲们的人情美, 我让学生对乡亲们走搭石的部分自愿读, 读后评, 评后读, 直至明白怎样读才合理为止。

(三 ) 感情朗读 悟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让学生真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悟, 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的乡亲们走搭石的部分, 我让学生亲自尝试,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后学生纷纷站起来回答, 人人发表见解, 有的小学生说:“我通过‘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 总会在第一块搭 石前止步 , 招手示意 , 让对方先 走 , 等对方过 了河, 俩人再说上两句家常话, 才相背而行’这句话, 深深地体会到:乡亲们互相礼让, 同时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灵美, 受到了爱的熏陶。”

(四 ) 诵读积累 运用

诵读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有效渠道。怎样使学生熟读成诵呢? 通过“初读、精读、感情朗读”, 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很深的印象, 教师稍加点拨, 或在句前提示几个字, 或抓住段中几个并列词语或关键词语, 背诵就不是难题。要求学生在今后习作中, 对积累的句、段或篇章适当地加以运用。

串联听说写 并接悟理练 第5篇

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强调教师要有析读课文、研读课文、赏读课文、巧读课文的方法与能力,以让“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理念来从事教学设计,也就是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地、巧妙地变成学生“学”的活动,教学内容的完成,应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

体现上述思想的教学过程可归纳为:以巧妙的读来串联学生的听、说、写,并接其悟、理、练等学习活动。由于学习活动的内容各不相同,所以教学板块的类型个个有别,如吟读活动、译读活动、背读活动、说读活动、忆读活动、演读活动、品读活动、悟读活动、理读活动、练读活动、人物评说活动、妙要列举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课文创编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等。

在这些活动里,余老师特别突出了“朗读”的作用,这是一个返璞归真的创举,是对当今语文课堂教学讲得过多、练得过多的理科化教学倾向的一个矫正,发掘出了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体现了设计者要在朗读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对作品进行最直接的感悟、体认,从而形成语感、得到创造性的发现的设计思想,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要求。

与朗读活动相配套的“说”的活动、“理”的活动、“品”的活动,都是学生在吸收的基础上的一种表达过程。设计者给学习的主体——学生一个提示或者一个语句模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受内容限制地自由地说、理、品,教师只作为平等的参与者起引导作用,达到师与生、生与生、生与作者彼此交流、双向互动、友好合作、共同探究的高层次教学境界。

具有上述特点的教学过程不仅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而且简明易学、极好操作,教师“导”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下面简介笔者运用板块式教学法教学古诗《使至塞上》和《春望》的实践。

一、吟读活动

吟读,就是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学生倾听教师吟读后,按照老师提出的朗读要领试读。在反复的试读过程中,作品的无声语言转化成了有声语言,学生享受了声音的节奏美、旋律美,掌握了朗读的技巧,锻炼了口才,将书面语内化为口语,朦胧地体会了诗人的感情,增强了朗读的兴趣。

二、译读活动

译读,就是在吟读的基础上把古代诗文翻译成现代诗文。译读的要求有三:1.要把古诗译成现代诗,即要以诗译诗;2.要力求押韵;3.要把某些字扩展一下,解释一下。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尝试独自译读,再按划分的小组互相译读。

然后,师生分工合作,共同译读。方法是:第一次合作学生吟读诗歌第一句,教师译读第一句,接着互换角色,教师吟读第二句,学生译读第二句,依次轮换,直至结束。

例如:生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师译:“使者象飘飞的蓬草,出了汉家的边塞。”

译读时,学生借助工具书、背景知识,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综合的思维方法,理解了诗句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此外,还把握了古汉语的某些语法和修辞规律,懂得了诗歌语言的简洁美、音乐美,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绘画美,从而最终实现了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

三、背读活动

背读,就是在读懂诗文的基础上,找出某些规律,再来快速背诵。

背诵时,不要求死记硬背,要讲究方法,要能很形象地知晓课文的内容后再一气呵成背完。背前提请同学们找找两首诗的相同点:内容、体裁、形式、语言、情感、结构等方面,相比较,再背诵,会提高速度。

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大家发现这两首诗都是律诗;内容上都写战争情景,《使至塞上》写慰问途中的所见所闻,《春望》写作者在安史之乱后被囚居在长安的所见所感;结构也基本相同;情感上都比较隐晦;语言上都有认真锤炼的千古名句。

学生有了这新的发现,教师再因势利导,背诵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教学生积累语言,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探究精神。

四、说读活动

说读,就是把在朗读中的体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前面的吟读重在体会情味,译读重在理解内容,背读重在积累语言,而说读则重在飞扬神思,发挥想象,与诗人交谈。

说读的要求:1.以第二人称,对诗人说话;2.要尽可能想象合理的细节,与诗人同行,与诗人相遇,体验诗人生活,与诗人产生共鸣;3.句子不要太长,要简洁生动。

说读时,可以任意选择角度,或者按照教师设计的句型,创造一个句子。

如学生品味诗句以后,按“啊,诗人……我感到……”的格式写道:“啊,诗人,你单车简从,行程万里,奔赴边疆,你一定体味到了大漠的荒凉啊!看到你孤寂的身影,我领悟了人世的沧桑,官场的凄凉。”

“啊,诗人,从‘花溅泪,鸟惊心的诗句中,我了解了你‘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伟大人格。”

这样酣畅淋漓的语言,激情满怀的说读,使学生的思维之门完全敞开,交流、讨论、辩解的场景像绽放的野花,竞相盛开。大家敢想、敢说,一个新的春天正在到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悟”理】相关文章: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实验优化下一篇: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