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4-05-14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精选12篇)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1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美国PerkinElmer仪器股份有限公司Diamond TG/DTA6300);硝酸铵(分析纯);CuSO4 5H2O(分析纯);壬二酸(自制)。

1.2 实验条件

作者在先期实验基础上,确定了热分析实验条件为:载气(N2)流速为50mL/min;升温速率为10℃/min;坩埚为PtΦ5mm*3mm;参比为α-Al2O3。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差热分析法在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应用

差热分析法是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我们以常压氮气下硝酸铵在室温~400℃实验为例,来讨论差热分析法在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应用。

由图2.1可以看出,硝酸铵在室温~170℃温度范围热解时出现四个吸收峰,实际表现为四种晶型转变时的能量变化。从图上可知第一个吸收峰的温度为2 7.8℃,其后相继出现的吸收峰的温度分别为:58.4℃、133.0℃、169.3℃(图中V为硝酸铵受热分解最大吸热温度281.0℃,并非某种晶型转变)具体见表2.1,由于硝酸铵热解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杂质离子、有机物等、验的环境、条件及仪器等,所以其晶型转变时的温度不大可能出现在某一个固定的值,只能是在一个温度区间,本次实验测得数据在硝酸铵变体存在的温度范围内,说明差热分析法可以用来判定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变化。

2.2 差热分析法在物质纯度测定上的应用

由于差热分析法独特的检测方式,其应用范围特别广,我们在不做定量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差热分析技术实现对物质纯度的测量。下面以油酸氧化制取的壬二酸为例,研究差热分析技术在化学上的另一应用。

从图2.2来看,a曲线在105.5℃处有干扰峰,主要是壬二酸在制备的时候,产物不单一,生成庚二酸,庚二酸文献熔点为105.7~105.8℃。对壬二酸粗品重结晶,气相色谱表征纯度为99.99%,二次得到纯品以差热法测定熔点,b曲线庚二酸干扰峰消失,熔点为106.4℃,与文献值106.5℃非常接近。综合实验所得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得到的数据正确度非常高,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差热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测定物质的纯度以及纯品物品的熔点。

2.3 热重分析法对分解机理的推断

由于热分析技术具有温度对质量数据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来分析某些纯品物质的分解机理,这里以CuSO4 5H2O分解过程来考察其应用的广泛性。

由图2.3中TG曲线分析,反应从开始到结束出现四个反应平台,反应物从开始到150℃时,体系质量损失了29%,分析知该情况是由于失去四个水分子造成的。由表2.2中热解计算损失为28.8%,与实验所得结果基本符合。从150℃~260℃过程中系统损失质量为7.3%,此时剩余反应物再失去一个H20分子。之后系统进入一段平稳期。到755℃时系统进入一个剧烈的质量损失阶段,损失了30.7%,通过计算损失值推断此阶段反应为产生S03的反应。此后系统直到900℃损失了3.3%,经过计算分析得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失去O2的过程。

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热重分析法可以用于纯品热解过程的分析及分解机理的推断。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硝酸铵、壬二酸、CuSO4 5H2O的热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得如下结论:热分析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中,用于判断有机物的纯度及熔点,并且可以区别物质的不同晶型,还可以为判断物质热解机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余增.热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2.

[2]孙立杰.热分析方法综述[J].工业技术(科技资讯),2007,(9):17.

[3]刘晓晴,张罗红.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华西医药杂志].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9.

[4]林木良.热分析在医药生产、研究上的应用[J].广州化学,2000,28(1):33-41.

[5]刘红霞,曹义兵,李于晓.热分析在食用香料香精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9,30(17):349-354.

[6]唐万军,陈栋华等.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 3(1):16-20.

[7]朱华,秦冬立等.热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20(1):28-31.

[8]翁秀兰.热分析技术及其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广州化学,2008.33(3):72-76.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2篇

1 高速切削将成为切削加工的新工艺

以高速切削为代表的硬切削、干切削等新型切削工艺已经显示出很多的优点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制造技术为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对切削加工提出的要求。因此,发展高速切削等新型切削工艺,促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是现代切削技术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当代的高速切削不只是切削速度的提高,而是需要在制造技术全面进步和进一步创新上(包括数控机床、刀具材料、涂层、刀具结构等技术的重大进步),达到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成倍提高,并带动传统切削工艺的变革和创新,使制造业整体切削加工效率有显著的提高。硬切削是高速切削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即用单刃或多刃刀具加工淬硬零件,它与传统的磨削加工相比,具有效率高、柔性好、工艺简单、投资少等优点,已在一些应用领域产生较好的效果。在汽车行业,用高速切削技术加工20CrMo5淬硬齿轮 (60RHC)内孔,代替磨削,已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推广的新工艺。在模具行业用高速切削技术高速精铣淬硬钢模具,采取小的走刀步距,中间不接刀,完成型面的精加工,大大减少了抛光的工作量,显著缩短了模具的开发周期,已成为模具制造业的一项新工艺。在机床行业用CBN旋风铣精加工滚珠丝杠代替螺纹磨削, 用硬质合金滚刀加工淬硬齿轮等都显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高速切削派生的另一项新工艺是干切削。切削加工中的切削液对环境的污染、对操作者健康的伤害,成为当前治理的重点,但是对切削液所造成危害的治理增加了制造的成本,导致干切削新技术的开发,并出现了微量润滑切削、冷风切削等准干切削新工艺。当前倡导的干切削并不是简单地把原有工艺中的切削液去掉,降低切削效率,而是进行传统切削工艺的重大变革,为新世纪提供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新工艺,这是对切削技术包括刀具材料、涂层、结构的全面挑战。而节省刀具材料的贵重金属资源消耗,开发刀具重磨、回收等新技术也成为切削加工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应尽的责任。

2 加快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

2.1 涂层成为提高刀具性能的关键技术

刀具的涂层技术在现代切削加工和刀具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从问世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几年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化学涂层(CVD)仍然是可转位刀片的主要涂层工艺,开发了中温CVD、厚膜三氧化二铝、过渡层等新工艺,在基体材料改善的基础上,使CVD涂层的耐磨性和韧性都得到提高;CVD金刚石涂层也取得了进展,提高了涂层表面光洁度,进入了实用的阶段。目前,国外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的涂层比例已达70%以上。在此期间,物理涂层(PVD)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在炉子结构、工艺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开发了适应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的耐热性更好的涂层, 如超级TiAlN,及综合性能更好的TiAlCN 通用涂层和DLC、W/C减摩涂层,而且通过对涂层结构的创新,开发了纳米、多层结构,大幅度提高了涂层硬度和韧性。

PVD涂层技术的新进展,向我们展示了涂层技术对提高刀具性能的巨大潜力和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对涂层工艺参数控制和靶材、反应气体的调整不断开发出新的涂层,以满足加工多样性的需要,是提高和改善刀具性能一项又快又好的技术,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刀具结构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标准刀具千篇 一律的面貌和单一的功能

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以及模具行业等重点产业部门对切削加工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可转位刀具持续的发展。为汽车工业流水线开发的专用的成套的刀具,突破了传统按需供刀、“闭门造刀”的做法,而成为革新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节省投资的重要工艺因素,发挥新的作用。

为满足航空航天工业高效加工大型铝合金构件的需要,开发了结构新颖的铝合金高速加工面铣刀等刀具。

模具工业的特点是高效、单件、小批生产、模具材料的硬度高加工难度大、形状复杂、金属切除量大、交货周期短,成为推动可转位刀具结构创新的强大动力, 如多功能面铣刀、各种球头铣刀、模块式立铣刀系统、插铣刀、大进给铣刀等等。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切削加工的发展,模具工业还是今天高速切削、硬切削、干切削新工艺的发源地。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可转位刀片的新结构,如形状复杂的带前角的铣刀刀片、球头立铣刀刀片、防甩飞的高速铣刀刀片等等,

2.3 快速发展的配套技术

切削加工的配套技术是随着切削加工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切削技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切削技术和刀具保持着快速同步的发展,包括刀柄与机床主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刀具在刀柄里的夹紧方式、刀具系统平衡及刀具管理。

双面接触的空心短锥刀柄(HSK)机床-刀具接口,由于可实现法兰端面和锥柄的同时接触,具有连接刚性好、定位精度高、且装卸时间短等优点,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推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刀柄的结构形式现已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并且也已被众多的机床工具厂商所接受,纷纷推出带HSK主轴接口的高速加工中心和带HSK刀柄的工具系统或整体刀具,显示出这种新型刀柄的强大生命力和很好的使用前景。与此同时,一些公司还开发了与HSK类似的刀柄结构,如Sandvik公司的Capto刀柄,Kennametal公司的KM刀柄。近年来,还出现了双面接触甚至三处接触的7:24接口,以适应现有机床用于高速切削加工的需要。

在高速切削时,刀具的转速在10000~0r/min以上甚至更高,此时,刀体、刀片、及刀片的夹紧零件受到很大离心力的作用,当转速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足以使刀片甩出,或者夹紧螺钉断裂、甚至整个刀体破裂。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会造成设备或人身伤害事故,因此是应用高速切削技术必须加以防范的事情。为此,德国制定了高速旋转刀具的安全规范,对刀具的设计、检测、使用、平衡质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项规范已先后成为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

3 机床技术

3.1 驱动和传动技术

高速切削机床的直线进给有:电机伺服系统和直线电机驱动系统两种。电机伺服直线进给系统通常由变频调速电机、机械传动环节、滚动导轨滑台和位置调节测量装置组成。它的几何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1 0μm,运动的均匀性误差小于1μm,进给速度Vfj≥40―50m/min,(j=x、y、z),加速能力αj≥5―10m/s2,其他性能指标还有动态轨迹精度,机械传动件的动力学特性和热特性。

直线电机驱动的系统由原始级部件、滑台和位置测量装置构成,也是零传动。它的Vfj≥120 m/min,αj≥25m/s2,动态轨迹精度也高得多。

目前,高速切削机床的主轴多以高频变频调速电机直接驱动,即所谓“零传动”,并且朝着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的方向发展。例如:一种高频电主轴的最高转速n=24000r/min,最大功率p=23KW,最大扭矩M≥79nm。其关键零、部件是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电机、轴承。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有转子转速显示,通过监控电机温度和耗用电流来保护主轴、变频器、冷却剂的流动控制和循环冷却、刀具夹紧系统的动作控制、轴承震动的测量与监控、用阀调节润滑剂压力来调节预紧轴承、主轴密封等等。

3.2 控制和数控技术

高速切削机床部件运动速度高,在单位时间内CNC系统需要处理计算的数据大大增加,要求相应提高处理计算的速度和容量。通过采用功能强大的硬件配置, 如:奔腾芯片、64MB内存(或更高)、1―10G硬盘等,并应用数字化驱动调节和数字化总线技术,高速CNC执行程序块的速度以降低到0.5ms。通过配备空间螺旋线、抛物线、和样条插补功能,速度预控制功能,数字化自动平滑运动轨迹功能,加速和制动时的急动速度监控功能,使它的插补计算精度和容量也获得大幅度提高。此外,CNC通常具备刀具补偿、误差补偿、安全性监控等功能,并安装有高效的CNC专用模拟软件。

4 我国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采取措施

我国高速切削技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就多数企业单位而言,由于缺乏全面认识了解和经验,或者因为资金有限,引进的高技术装备不配套,主要是没有适用的高速刀具和设备,其次缺少CAD/CAM软硬件系统。而且由于缺少优化的工艺技术数据作为参考,进口设备多数没有发挥潜力,经济效益不佳。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分析技术 高中 信息技术 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项在多媒体功能教室展开的教学,由于社会飞速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也日益先进。所谓学习分析技术,是多媒体课堂教学平台中自带的一项自我评估分析功能,方便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这项功能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估,找出自身不足。但是这个功能目前并没有被广泛的使用,这是因为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将这项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的优点,现根据学习分析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实践做出如下探讨:

一、根据学生不足,取长补短教学

学习分析技术是多媒体教学平台中的一项随机评估功能,它能通过对章节知识的随机提问,检验学生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情况。教学中,由于教师多数习惯于随堂提问与随堂测验的抽样检验模式,这一功能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有效运用这个功能,可以带来相当多的好处。

就拿《信息及其特征》这一章节来说,这一章节中包含信息的存在,信息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查找、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的下载等。虽然网络与电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虽然都接触、都会玩。但是信息的概念、网络的理论、学生却未必了解。更多时候学生甚至是抱着会玩就好了,理论不重要的心态,消极对待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信息的存在向他们普及信息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广告、数字、符号,传单上有电话、图表,网络上有声音信息,学生理解到信息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传播内容,就不会认为信息技术的理论与自己很遥远。他们会根据教师的讲解自主投入学习,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内容,比如,运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搜索课程需要的资料,进行教案预习。在章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分析技术进入自我分析流程,通过对信息查找关键字,搜索引擎的应用,各类信息的查找等随机问题来考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收集反馈来系统了解学生在哪一方面不足,从而进行后续教学。这样的方式能有效补足学生的不足,也比传统点名举手随堂测验反应的信息更全面。

二、根据学生喜好,因人而异教学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其实是他们的性格造成的,有的学生天生性格活泼、好动,他们对教师的提问积极发言,教师的理论积极配合,学习成绩总是快速提升,而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面对教学时虽有认真听,却不爱表现自己,甚至知识没有学会,也不向他人或教师寻求交流沟通。运用学习分析技术也能有效解决这一点,真正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字及其处理技术》这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使用和认识WORD文档,由于WORD功能繁多,它可以用来作图做幻灯,又可以用来做图做表格,根据学生性格与喜好的不同,他们对这款软件的功能兴趣也会变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在初期教学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分析技术,通过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哪些学生对这款软件的哪些功能有兴趣,然后因人而异地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补足,由于学习分析技术是学生本人运用这个功能对自身所学知识的评估,学生不用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答不出问题会挨罚,他们学到知识的可能性更多,也更全面,从根本上杜绝了教学死角与学生知识脱节问题的产生。

三、根据学生兴趣,着重培养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由浅入深的进阶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学生已经从小学与初中的教学中拥有了一部分信息技术的知识。在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获得初步培养的情况下,高中的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学习分析软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兴趣培养和教学。

就比如在《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在初中的课堂上大多都学过课程表等表格与函数运算的初步应用,高中课堂上进入学习时,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学的好,有的学生学的差,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来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摸底。划分出学习层次,有的学生对表格的制作、划线、函数计算等十分熟悉,可以独立完成一张简易课程表的制作。而有的学生则只对基础划线有印象,甚至不能独立制作出一张表格。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资料来评估哪些学生可以深度培养,哪些学生要从基础培养,哪些学生是对这个软件毫无兴趣,哪些又是一知半解。教师收回数据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进行讲解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功能。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采用回朔记忆,温故知新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会以往知识。对于毫无兴趣的学生则放宽限度,只要明白基础即可。教师明白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分类培养之下,他们更容易获得新的知识,产生新的兴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

总结

学习分析技术是一项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因人而异,取长补短,兴趣培养的教学。它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因为性格原因不爱与教师互动而造成的学习知识的缺漏,也避免了教师对某一方面知识并没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强制灌输式教学。它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掌握变的更加全面系统,也符合教改的优化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的主题。

蓝牙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4篇

一、蓝牙的概述

蓝色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有效的通过电子装置的形式进行连接, 只有这样才能节省传统的电线连接, 通过芯片上的无线接收器配上蓝牙技术的电子产品进行连接, 并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

另外, 蓝牙技术在传播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红外线接口的形式进行传播, 并将其安装在对应的电子装置范围之间。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 可以有效的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高速传输。在蓝牙技术最开始应用时, 主要通过掌上电脑、移动电话等设备总连接, 并在指定的范围内制定传输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化公布、工作频段的作用。然而, 由于蓝牙的体积较小, 功耗较低, 在实际应用期间不能在计算机设备中应用, 只能在一些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移动设备和便捷设备中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中的价值体现出来。

二、蓝牙技术的特点

(一) 传输距离较短

现阶段, 蓝牙技术的主要工作范围在10米左右, 经过增加射频功率后的蓝牙技术可以在100米的范围进行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蓝牙在传播时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提高蓝牙的传播速度。另外, 在蓝牙技术连接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该技术与其他电子产品之间的干扰, 从而保证蓝牙技术可以正常运行。蓝牙技术不仅有较高对传播质量与效率, 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传播安全性特点。

(二) 通过调频扩频技术进行传播

蓝牙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 可以原有的频点进行划分、转化, 如果采用一些跳频速度较快的蓝牙技术, 那么整个蓝牙系统中的主单元都会通过自动跳频的形式进行转换, 从而将其以随机的进行跳频。由于蓝牙技术的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抗干扰能力, 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蓝牙运行的质量。

三、蓝牙技术的应用

(一) 蓝牙技术在电话中的应用

蓝牙在电话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实现蓝牙手机之间的对讲与工作方式, 并通过以下几点完成:

1) 在公司办公期间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安装对应的蓝牙语音网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话沟通、交流;

2) 蓝牙语言在网关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覆盖蓝牙电话之间的范围, 并保证电话之间可以沟通、交流, 不会产生任何的费用;

3) 蓝牙的电话之间的应用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注册的形式进行呼叫转移, 并将该呼叫转移功能安排到附近的蓝牙网关上,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蓝牙的传输质量与效率。

蓝牙在移动手机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电话系统、无线电缆的形式急性, 并将其中的跳线与TDMA技术通过蓝牙射频电路的形式进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蓝牙在传输过程中可以形成对应的集成电路, 从而降低蓝牙的传输成本、提高蓝牙的传输性能。

(二) 蓝牙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蓝牙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现阶段,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安装了蓝牙功能, 这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也不例外。汽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蓝牙的免提通讯功能进行电话接听,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看手机就可以接听电话的作用。当驾驶人员通过蓝牙接听电话时, 可以通过麦克风与扬声器的形式接听电话, 并在汽车屏幕上显示拨入电话号码, 从而方便车主使用,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蓝牙技术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 蓝牙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四、结语

蓝牙技术对于计算机行业、通信行业、电子行业的发展来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促进国家快速发展。本文对蓝牙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蓝牙技术的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卫何.蓝牙技术发展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展望[J].应用能源技术, 2016, 04:52-54.

[2]张剑.车载蓝牙技术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3:34-35.

[3]黎卓芳, 梁然, 寿正禹.蓝牙低耗技术的应用[J].现代电信科技, 2011, 12:65-68.

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第5篇

NID半干法脱硫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脱硫率.通过在NID脱硫技术实施中的调试和运行,分析其工艺特点和工艺控制要点,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 者:陈秋 杨杰 张志强 CHEN Qiu YANG Jie ZHANG Zhi-qiang  作者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刊 名:电力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24(2) 分类号:X701.3 关键词:NID   半干法脱硫   工艺控制  

无线遥感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第6篇

【关键词】无线遥感技术;模块化结构;环境应用

1.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是指利用飞机,卫星或其它飞行器作运载工具, 以电磁能检测和量度目标性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并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目前,以广泛应用于监测系统、环境工程等领域,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前景。

2.应用实例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概括为监测和跟踪两大类。其中,涉及工业交通、农业灌溉、商业货物以及环境工程等。

下面具体分析遥感技术在家庭控制的一项新型应用,以及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

2.1家庭自动控制

该系统是通过无线遥感技术控制,对家用电器进行遥控操作,是无线感应技术的切实应用。它具体由三个模块构成:

2.1.1基础站点

家庭钥匙和无线感应器的联系基地,从而保持不间断地传输家中的状况,解析感应器发出的警报和信息,然后把此信息发送给家庭遥控钥匙。

2.1.2家庭遥控钥匙

该钥匙实际是一个遥控器兼显示器,与基础站点相联系。主人持有家庭钥匙,LCD可以显示家中的情况并且补充新的指令到系统。一旦家庭遥控钥匙在基础站点范围之外,它就会流畅地快拍下家中的状态。

2.1.3感应器

网络感应器是家庭心跳系统的中枢,它包括开关感应器、提示感应器等。比如水源感应器可以提示,家中的地下室是不是已经满了,并且还可以控制水源阀门;当你离开家时,感应器会自动发现你不在,并且开始感应家中状态变化,及时通知你。

该系统的使用极其简单,找到一点放置小巧的感应器,并且确定它可以接收来自家庭心跳系统基站的无线信号,像在POS机上划信用卡一样在感应器上划一下“家庭钥匙”,这样就把感应器连接到了基础站点上,并且可以配置个人的喜好。因为系统是无线的,很容易增加新的感应器和构成元件,拥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是无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很好的示例。

2.2環境工程

除此之外,遥感技术最典型和广泛的应用就是环境工程了。在气候、水文、土质以及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行着全球变化和生态研究、土壤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及水文、精准农业等工作。

在这里,我们仅以它在地籍测量和地图绘制中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在地籍测量中,通过遥感技术采集相关数据后,继而进行预处理然后录入对应系统,这样在数据库中便能进行综合地处理操作,及时、精确地获得地籍图。因此,在建设用地的勘测定界测量中,该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的使用界限范围、计算有效用地面积,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应用这种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在地形测图时,实际中仅需相关仪器在要测的地形

地貌碎部点进行采集数据,由勘测人员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查询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进程数据的存储,然后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究证明,对于大范围的地籍测量,遥感技术比常规方法更简易方便,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并且精度高,实用性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量手段。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遥感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是相当大的,致力于该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的开发,应当去深入落实与贯彻。■

【参考文献】

[1]黄鹂Huang Li.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工程.

[2]张思(撰文). 刻把握家中的‘心跳’. TIMES September 2006.

[3]王建江.GIS系统信息化技术框架与应用. 住宅科技,2009,07.

[4]宫鹏.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环境应用进展.遥感学报,2010, 14(2).

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7篇

关键词: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技术,应用,分析

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技术中, 质谱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很大, 比如它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响应的速度快等[1]。对于不少质谱仪器来说, 待测物离子产生到离子的获得只需要毫秒, 但如果选择使用实验室所装配的质谱仪器来对实际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需要对采用色谱等相关的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分离之后才可以进行质谱检测, 这段时间一般是几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Cooks等相关学者利用电喷雾解吸电离技术, 在没有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对固体表面上的物质进行直接离子化, 从而获得了相关物质的质谱。这为快速质谱分析打开了一个研究的窗口, 之后国际上就嫌弃了以直接离子化为基础的质谱分析。

1 复杂样品进行直接离子化的工作模式

直接离子化作为质谱分析技术中的一种, 它可以实现快速质谱检测。从其产生至今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间, 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变为现在的敞开式模型, 也从之前的固体样品转变为液体、气体、胶体和膏体等, 也从二维的平面电离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电离, 整个过程都是实践、理论和实践的过程,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所谓的封闭电离技术, 主要指的是经典的质谱分析技术, 包括电子轰击电离、电喷雾电离等, 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那就是:需要封闭在一定的管道中;样品必须要经过预处理。由于很多的复杂样品中含有不少化学和物理性质各异的基体物质, 所以样品预处理程序十分复杂, 如果选择使用这种技术, 工作效率比较低。传统离子化技术的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技术的具体应用

常压快速质谱分析是以直接离子化技术为基础, 当前学术界对这样面的研究依然很多, 而且也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2]。本文中笔者将着重论述质谱分析技术在各种复杂样品中的具体应用。

2.1 质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 最主要的目的是对食品中含有的一些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以及食品微生物等进行检测, 从而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控制, 进而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人们误食不安全的食品产生食源性疾病。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 常压质谱技术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等优点。

有关学者对常压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比如CHEN等利用DESI技术, 成功测定了火腿肠、鸡蛋、辣椒面中的苏丹红燃料, 在这个测定过程中是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他们也对面布和纸张表面上的痕量氨基酸、茶叶等进行了快速测定, 得出的结论为:采用DAPCI技术可以在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 进行无毒和无污染的分析, 这种技术十分适合对食品进行分析。另外在DAPCI技术的支持下, 检测出了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ZHU等相关学者则是采用EESI检测技术, 测出了面筋和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Li等相关学者则是采用了nano EESI-MS技术, 对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进行了现场直接测定, 而且也对功能饮料中所含有的烟酰胺、肌醇、咖啡因以及软饮料 (比如可口可乐) 中的果糖、磷酸和咖啡因等进行现场测定, 只需要花费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样品的分析。

2.2 质谱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药品事关生命健康, 因此药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的生命起到直接作用。常压质谱分析技术主要是在药品的包装材料、成品的西药片剂和注射剂等中有效的应用[3]。

Leuthold等相关学者运用了DESI质谱分析技术, 对一些违禁药品的片剂和21个市销售的药品进行检测, 而且还和运用GC-MS技术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 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两者的定向结果一致, 采用DESI技术检测一个样品的时间仅是10秒钟。Chen等学者也采用了DESI技术, 对药品制剂的高通量进行分析, 分析的速度为每秒钟0.67个样品。另外使用DAPCI技术成功检测出了片剂药品中所含有的乙酰氨基酚等活性成分, 不同的工作条件下, 这种技术会具有不同的功能。另外利用nano EESI-MS技术, 在没有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前提下直接喷雾, 对治疗哮喘的药品, 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 对药品中的活性成分以及药品的质量都可以进行快速检测, 比如检测药品是否出现了过期等现象、药品检测和食品检测有很大的共同之处, 但是药品最理想的检测条件是既能够具有高速度和灵敏性, 而且也不要对样品造成破坏和污染, 这样才可以对每个药品进行检测。当前文中所提到的DESI技术、DAPCI技术等都可以达到快速、对样品不会造成污染的特点。

2.3 质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质量的好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坏的环境必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对于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使用相关的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对环境安全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 从而为环境的管理工作和公共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众多的学者利用不同的质谱分析技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 比如采用EESI技术对空气中的游离甲苯-2进行检测;另外用EESI技术和质谱检测串联, 对天然水中的痕量铀进行检测, 事实证明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对水体中的铀浓度进行检测, 而且还可以对武器实验的现场进行快速的筛选, 对核工业以及核能的使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学者利用DESI技术对稻草燃烧过程中的PAHs进行检测。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证明, DART技术可以对登记卡、水果、蔬菜和名片等表面上的污染物进行快速的测定。

2.4 质谱分析技术在生物活体中的应用分析

质谱分析技术应用在生物活体领域, 不需要对活体样本进行任何的处理, 而是直接进行质谱分析的。当前采用质谱分析生物活体的内容主要是:对人或者动物的呼吸气体、生物机体的代谢等进行分析。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提供代谢动力学的相关信息, 对以后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研究有积极的作用。Chen等利用EESI-To F-MS分析方法对生物活体的呼吸进行在线质谱分析, 在一秒中内就获得了样品中的相关信息。Ding等相关学者则是利用EESI-MS技术对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了相关检测, 并且利用质谱平台分析新陈代谢的变化情况。

3 总结

质谱分析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 出现了快速质谱分析技术, 这种技术不用对复杂样本进行预处理, 使分析的时间大大缩短, 当前已经被逐渐应用到食品检测、药品检测、环境安全检测以及生物活体等方面, 它在以后必然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而复杂样品的直接质谱分析也会成为质谱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焕文, 胡斌, 张燮.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J].分析化学, 2010, 08:1069~1088.

[2]赵龙山, 李清, 郭超伟, 陈晓辉, 毕开顺.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 2012, 02:158~162.

计量仪器检定中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8篇

条码作为自动识别以及收集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并且成本较低。在当前商业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条码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无法替代的重要工具。本文重点分析计量仪器检定中条码技术的应用。

1条码技术概述

条码技术工作的原理是通过进行编码规则的编制,将反射率以及宽窄不同的白色条形以及黑色条形编辑起来,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条形码,能够当作标志性符号表达数字信息或者字母符号[1]。根据线条的粗细程度区别而平行排列。条码技术最初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配套的条码检测装备,只能使用通用的设备来进行检测。不过随着条码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领域有了显著的改进。条码质量参数能够分成两种:一种是条码尺寸以及大小不同,条码由浅色以及深色条排列组成,不同的大小以及宽窄组成不同条码[2]。另一种是条码符号反射率不同,作为参数而组成不同条码。条码技术对于两种因素都有着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条码技术最初发展环节主要使用以下仪器加以测量,一是使用通用反射率仪器测量,二是使用测长显微镜测量,这也是条码检测技术最初发展阶段。两种检测方法均属于非自动化检测,需要手动完成操作,并且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条码空条太多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精确度。并且人为操作也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不过随着条码技术的不断改进,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现专用的条码检测仪器,也就是条码检测仪[3]。这显著改进了条码技术的应用效果。该技术统筹被称为传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显著改进企业工作的效率。使用条码检测仪来扫描符号之后,马上就能够得到检验的结果。

2计量仪器检定中条码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条码质量的检验方法比较单一。检测过程当中只能设定一个单一阈值,用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不过不同条形码的种类多种多样,并且来自于不同生产企业,往往采用了不同编码法则以及光学结构,因此导致不同的识别能力以及识别效果。单一判定容易导致其他因素出现偏差,从而严重影响条码技术识别的准确性,容易发生不合格条码却被正确识读等方面的问题。第二,条码质量检测存在明显的误差。因为条码检测的方式只是基于一次性的条码扫描得出的各项质量参数。不过条码内部包含的信息量往往比较广泛,仅仅通过一个位置的扫描得到的数据并无法有效代表全部数据,更无法代表产品的整体质量。第三,条码尺寸影响条码检测。截止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商品都被条码技术所覆盖,部分商品的条形码比较细小,因而影响到测量。所以测量此类条码的尺寸缺乏有用的价值。因为这部分条码译码是通过相似边尺寸完成,条码整体增宽或者是减小并不会影响相似边尺寸。第四,条码反射率以及条码质量检测方面的问题。传统条码的质量检测对于反射率的要求比较低,因而容易发生疏漏问题,并且不同条码往往存在着反射率不同的问题。例如传统检测中并未严格规定条码反射率的测量位置,这就导致使用不同的仪器有可能检测得到不同结果,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条码的质量判定引发商业纠纷。

3计量仪器检定中条码技术的应用价值

第一,应用条码技术只需要使用扫描枪,计量检定内容就能够让企业计量中心有效获得数据,并不需要进行人工输入,因此可以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在这一环节出现人为操作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计量工作人员的强度也能够得到显著降低,有利于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第二,通过检定新购进的计量装置之后,如果确定没有问题就将条码贴上,那么计量装置信息就涵盖到条码装置当中,安装运行后能够离线存储以及离线查看分离计量数据。在此环节当中,条码技术应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其并不需要时刻连接数据库,便于工作人员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信息,确保计量数据有效性得到保障,计量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商品的流动状况。第三,通过在管理过程当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全部周检计量的装置以及检定记录保存管理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查询以及统计计量表,提高企业计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除此之外,条码技术仅仅需要使用普通打印机在标签或者是纸上打印即可,因此操作难度比较低,无需花费高昂的成本就能够广泛实现普及应用。第四,相关调查显示在企业的计量中心,商品的各项数据往往储存在条码当中,所以商品计量工作人员仅仅需要对计量装置条码进行直接扫描,计算机就能够自动记录得到的各项信息,完成匹配查找工作,最后显示扫描到的信息,在此过程当中能够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导致的失误。

4结语

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条码技术开发应用也会随之深入发展。条码的生产者需要灵活应对,主动创新改进条码技术。当前我国推广使用条码技术具备了一定的前提基础,应用条码技术对于开发物品标识系统,提高其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实现同国际标准之间的兼容,促进国内商品市场的繁荣,提高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摘要:条码技术是新兴的识别技术,有着准确迅速的优点,适应快节奏社会的需要,得到广泛应用。简要概述条码技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量仪器,检定,条码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靳晋.浅谈条码技术[J].硅谷,2015,12(10):39-41.

[2]祝凌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90-97.

渗透测试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9篇

关键词:渗透测试,测试工具,风险控制

一、渗透测试的概述

(一) 渗透测试概念。

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黑客可能使用的攻击方式, 对目标系统的安全做深入的探测, 发现系统最脆弱的环节。这个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 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 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主动利用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的行为。

(二) 渗透测试原理。

渗透测试主要依据已经发现的安全漏洞, 以及隐患漏洞, 模拟入侵者的攻击方法对应用系统、服务器系统和网络设备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攻击性测试。

(三) 渗透测试目的。

渗透测试利用各种安全扫描器对网站及相关服务器等设备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模拟入侵者攻击, 目的是侵入系统并获取系统信息, 并将入侵的过程和细节总结编写成测试报告, 由此确定存在的安全威胁, 并能及时提醒安全管理员完善安全策略, 降低安全风险。渗透测试能够使网络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目前网络可能出现的问题, 能够知道入侵者可能利用的途径以及了解系统和网络的安全强度。

(四) 渗透测试特点。

入侵者的攻击入侵需要利用目标网络的安全弱点, 渗透测试也是同样的道理。测试人员模拟真正的入侵者入侵攻击方法, 以人工渗透为主, 辅助以攻击工具的使用, 以保证整个渗透测试过程都在可以控制和调整的范围之内, 同时确保对网络没有造成破坏性的损害。

由于采用可控制的、非破坏性质的渗透测试, 因此不会对被评估的客户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渗透测试结束后, 客户信息系统将基本保持一致。

二、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流程 (见图1) 。

三、常见渗透测试方法分类

(一) 根据渗透目标分类。

主机操作系统渗透:对Windows、Solaris、AIX、Linux、SCO、SGI等操作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数据库系统渗透:对MS-SQL、Oracle、My SQL、Informix、Sybase、DB2等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应用系统渗透:对渗透目标提供的各种应用, 如ASP、CGI、JSP、PHP等组成的WWW应用进行渗透测试。网络设备渗透:对各种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设备进行渗透测试。内网测试:内网测试指的是测试人员从内部网络发起测试, 这类测试能够模拟内部违规操作者的行为。外网测试:外网测试指的是测试人员完全处于外部网络 (例如拨号、ADSL或外部光纤) , 模拟对内部状态一无所知的外部攻击者的行为。包括对网络设备的远程攻击, 口令管理安全性测试, 防火墙规则试探、规避, Web及其它开放应用服务的安全性测试。

(二)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的方法包括主机网络扫描、操作类型判别、应用判别、账号扫描、配置判别等等。模拟入侵攻击常用的工具包括Nmap、Nessus、X-Scan等, 操作系统中内置的许多工具 (例如telnet) 也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模拟攻击入侵武器。

(三) 端口扫描。

通过对目标地址的TCP/UDP端口扫描, 确定其所开放的服务的数量和类型, 这是所有渗透测试的基础。通过端口扫描, 可以基本确定一个系统的基本信息, 结合测试人员的经验可以确定其可能存在, 以及被利用的安全弱点, 为进行深层次的渗透提供依据。

(四) 权限提升。

通过收集信息和分析, 存在两种可能性, 其一是目标系统存在重大弱点:测试人员可以直接控制目标系统, 然后直接调查目标系统中的弱点分布、原因, 形成最终的测试报告;其二是目标系统没有远程重大弱点, 但是可以获得远程普通权限, 这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该普通权限进一步收集目标系统信息。

(五) 溢出测试。

当测试人员无法直接利用帐户口令登陆系统时, 也会采用系统溢出的方法直接获得系统控制权限, 此方法有时会导致系统死机或重新启动, 但不会导致系统数据丢失, 如出现死机等故障, 只要将系统重新启动并开启原有服务即可。一般情况下, 如果未授权, 将不会进行此项测试。

(六) SQL注入。

SQL注入常见于应用SQL数据库后端的网站服务器, 入侵者通过提交某些特殊SQL语句, 最终可能获取、篡改、控制网站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内容。此类漏洞是入侵者最常用的入侵方式之一。

(七) Cookie利用。

网站应用系统常使用cookies机制在客户端主机上保存某些信息, 例如用户ID、口令、时戳等。入侵者可能通过篡改cookies内容, 获取用户的账号, 导致严重的后果。

(八) 后门程序检查。

系统开发过程中遗留的后门和调试选项可能被入侵者所利用, 导致入侵者轻易地从捷径实施攻击。

(九) 其他测试。

在渗透测试中还需要借助暴力破解、网络嗅探等其他方法, 目的也是为获取用户名及密码。

四、常用渗透测试工具

主流商业扫描器:ISS Internet Scanner、NEUUS、Core Impact、NSfocus极光扫描器;黑客常用端口扫描器:如:NMAP、Superscan等;WEB漏扫工具:App Scan, wvs, Web Inspect, Nstalker;溢出工具:Metasploit;破解工具:John the Ripper、THC Hydra等工具。

五、渗透测试中的风险控制

由于渗透测试模拟了真实的攻击者, 所以有可能对网络本身的正常运行造成损害。为了减少或消除渗透测试本身对网络运行的消极影响, 有必要对渗透测试的风险进行控制。

渗透测试可能带来如下风险:一是高强度的扫描导致网络流量和主机资源占用较大, 可能导致系统异常;二是口令破解 (如弱口令测试) , 可能导致违反系统安全策略, 导致用户账户锁定;三是由于应用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测试可能会导致系统配置变化, 从而发生业务异常;四是用户信息泄漏给被测系统带来的风险。

渗透测试过程中可能对业务产生影响,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风险:一是渗透测试工具必须在测试环境中进行严格测试, 在关键系统的渗透测试中, 应慎用对目标系统有损伤性的渗透工具;二是为减轻渗透测试对网络和主机的影响, 渗透测试时间尽量安排在业务量不大的时段进行;三是为防止在渗透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 测试执行应根据业务需要做好充分的备份, 以便在测试过程中系统发生异常能及时恢复;四是对于不能接受任何可能风险的系统, 应在镜像系统中进行测试;五是应严格控制扫描策略, 不使用含有拒绝服务的测试策略;六是应严格控制操作流程, 测试人员应严格按照渗透测试方案来操作, 并详细记录渗透结果日志。

参考文献

[1] .[美]恩格布雷森 (Engebretson, P.) 著.渗透测试实践指南:必知必会的工具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投影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第10篇

一、投影技术介绍

目前, 投影机主要技术有CRT (阴极射线管) 、L C D (液晶显示器) 和D L P (数码光路处理器) 、LCOS (硅基液晶) 四大类型。CRT和LCD投影机采用透射式投射方式, DLP和LCOS采用反射式投射方式。

1. C RT投影技术。

CRT投影技术是最早的投影技术。CRT投影机把输入信号源分解输出到R (红) 、G (绿) 、B (蓝) 3个CRT的荧光屏上, 荧光粉在高压作用下发光系统放大、会聚, 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色图像。它的优点是寿命长, 显示的图像色彩丰富, 还原性好, 具有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 此种投影技术已经被淘汰。

2. LCD投影技术。

LCD投影技术是投射式投影技术, 按内部液晶板的片数可分为单片式和三片式两种, 现代液晶投影机大都采用3片式LCD板。三片式LCD投影机是用红、绿、蓝三块液晶板分别作为红、绿、蓝三色光的控制层。光源发射出来的白色光经过镜头组后会聚到分色镜组, 红色光首先被分离出来, 投射到红色液晶板上, 液晶板“记录”下的以透明度表示的图像信息被投射生成了图像中的红色光信息。绿色光被投射到绿色液晶板上, 形成图像中的绿色光信息, 同样蓝色光经蓝色液晶板后生成图像中的蓝色光信息, 三种颜色的光在棱镜中会聚, 由投影镜头投射到投影幕上形成一幅全彩色图像。三片式LCD投影机比单片式LCD投影机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亮度。

3. DLP投影技术。

DLP投影技术是一种全数字的反射式投影技术, 采用DMD数字微镜作为成像器件。根据DLP投影仪中包含的DMD的片数, 又将投影机分为单片式、两片式、和三片式DLP投影机。单片DLP投影机是由投影灯泡产生的白光经色轮过滤成“红、绿、蓝”三色光, 投射到DMD芯片的平面上, 在有DMD芯片上的微镜前后晃动将有色光反射入镜头, 形成彩色图像。两片DLP投影机其中一片单独控制红色光, 另一片控制蓝、绿色光的反射。三片DLP投影机中, 三片DMD芯片分别反射三原色中的一种颜色, 不需要使用色轮进行滤光, 它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聚, 可随意变焦。

4. LCOS投影技术。

LCOS属于新型的反射式micro LCD投影技术。LCOS投影机分为单片式和三片式两种。单片式采用了与DLP投影技术类似的时序成像方式;三片式是指使用红、绿、蓝三原色通过棱镜分离再汇聚的成像方式, 这种方式的成像质量更高, 目前的主流产品普遍采用了这种成像方式。三片式的LCOS成像系统, 首先将投影机灯泡发出的白色光线, 通过分光系统分成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线, 然后每一个原色光线照射到一块反射式的LCOS芯片上, 系统通过控制LCOS面板上液晶分子的状态来改变该块芯片每个像素点反射光线的强弱, 最后经过LCOS反射的光线通过必要的光学折射汇聚成一束光线, 经过投影机镜头照射到屏幕上, 形成彩色的图像。

二、优缺点

1. CRT投影技术。

图像色彩丰富, 还原性好, 具有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缺点是亮度较低, 操作复杂, 体积庞大, 对安装环境要求较高。

2. LCD投影技术。

图像色彩饱和度好, 色彩层次丰富, 但在文本边缘大都有阴影和毛边, 在近距离大尺寸图像时, 可以明显分辨出像素点间隙。

3. DLP投影技术。

对比度高, 黑白图像清晰锐利, 暗部层次丰富, 细节表现丰富;在表现黑白文本时黑色黝黑纯正, 文本清晰, 尤其是一些小字号文本时非常清晰, 但色彩饱和度不好, 色彩表现不够生动。

4. LCOS投影技术。

在色彩、对比度、亮度、开口率、光效率和高分辨率等方面的优势远远超过了DLP和LCD技术, 但是受工艺的限制, 良品率较低。如果技术日益成熟, 会成为大屏幕高分辨率低成本投影显示设备的新主流。

三、投影机的几项主要指标

1. 分辨率。

分辨率的表示方法是用画面中水平像素数乘以垂直像素数。通常, 投影仪分辨率分为物理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两种。物理分辨率指投影机投出的图像原始分辨率, 物理分辨率越高, 投影机的适应范围越广, 通常用物理分辨率来评价投影机的档次。最大分辨率指投影机可以显示的最高分辨率。

2. 亮度。

投影机的亮度是投影机极为关键的性能指标, 衡量投影机亮度的标准有两个:ANSI标准和ISO标准。目前投影仪基本采用的都是ANSI流明。ANSI流明的数值是由均匀分布于测试屏幕画面上的9个测点亮度平均值得出, 能较准确反映出投影机在正常工作下的亮度。

3. 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投影机所投影出的画面最亮与最暗区域亮度的比值, 它反映显示系统能够呈现的动态范围和灰度层次。从视觉感受上讲, 比值越大, 从黑到白的亮度对比越强烈, 灰度渐变层次越丰富, 能够获得更锐利、更细腻的主观视觉感受, 显示彩色图片时, 能够获得鲜明艳丽的效果。

4. 画面均匀度。

任何投影机射出的画面都会有中心区域与四角的亮度不同的现象。均匀度反映的就是边缘亮度与中心亮度的比值, 一般将中间定义为100%。均匀度越高, 画面的均匀一致性越好。对于投影机而言, 画面均匀度可以反映一个投影机的成像器件的质量。

四、结论

投影技术已越来越成熟, 投影机行业在品牌格局上、新品数量上、技术及创新上, 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可以说投影机行业已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宏炜.大屏幕投影与智能系统集成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

对抄核收技术应用的分析 第11篇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能在人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全球电力系统的改革带动下,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而电力抄核收工作是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的电力抄核收工作方式繁多,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但是依旧与世界高水平的抄核收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对电力抄核收的作用以及当前技术特点进行深刻分析,并进一步对当前电力抄核收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为我国电力系统在全球世界范围内处于强有力的竞争位置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电力营销;抄核收;作用;创新

1、电力抄核收的主要作用分析

众所周知,电力抄核收工作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电力系统所设定的工作方案和规划进行。为了确保抄核收工作的完成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营销服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电力抄核收工作中从抄表、核算到收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相互配合。电力系统中抄核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各个地区的用电分配,每一个地区的用电都不能超过规划的限度,当超过时,就会造成其他行业用电量的不足,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从而将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电力系统遍布每一个行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绝对的支柱作用。电力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电力系统所承受的重要角色使得各个电力集团不断与时俱进地改善电力营销工作,作为电力营销核心地位的电力抄核收更是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因此,电力抄核收工作不仅仅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更是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电力抄核收的技术分析

2.1当前我国电力抄核收的技术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1)我国目前的电力抄核收技术水平。

当前我国电力抄核收工作中的电费收缴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传统型即为电力系统在营业厅进行收费;现代型主要有用电群网上缴费、刷卡缴费以及银行代收代扣等方式。这些电力收费方式虽然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用电人群的需求,但是其工作效率低下,收费的周期较长。无论是传统型的抄核收工作方式还是现代型的抄核收工作方式,都无法满足电力系统自身资源分配调动控制的要求,也都无法跟上现代化信息的潮流。因此,急需对目前的电力抄核收工作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

(2)我国目前的电力抄核收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抄核收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偷电、漏电、估抄、漏抄等行为,对电费颗粒归仓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时,电力系统中存在缺少现代化的监察记录设备,或者设备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电表读数不准等问题。

因此,只有认清我国目前电力系统中的电力抄核收技术的真实水平以及目前在电力抄核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

2.2全面提升电费抄表的工作效率

抄表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不高,将会造成后续的核算、收费的工作效率也不高,对电费抄核收整体工作效率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不利于电力营销工作的继续开展,对此,应全面提升电费抄表的工作效率[5]。首先,要加强对抄表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在现阶段电力市场的发展之下,不仅要求抄表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对人员综合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责任心、职业心等,对降低电费抄表错误率有着极大的作用。其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输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可以将其充分地应用到电费的抄表工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掌上电脑的方式来进行抄表,确保抄表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控制中心,避免中途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的远程抄表系统,充分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优势,实现远程抄表、实时抄表的功能,电力营销中心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对用户电表计量数据实施远程采集、实时采集,进一步保证电费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在采用远程抄表系统的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等,全面提升电费抄表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表计的选取也将直接影响到电费的抄表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选购表计时,不能只考虑成本,更应考虑品质。成本低,故障多的表计严重影响电费正确有效的计收。

2.3提升电费缴费的效率

在缴费的过程中由于缴费效率偏低,对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效率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提升电费缴费的效率[6]。首先,应加大电费催缴的力度,对于一些恶意不缴纳费用的用户,应给予二次警告,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相应的费用,对于一些依旧不缴纳电费的用户,应采取停电措施来加大催缴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电费的回收效率。其次,电费缴纳的方式应实现多样化,尤其是现阶段网络时代下,要通过网络多种形式,如,支付宝、网银、快捷支付、余额宝等多种形式来实现网络缴费的方式,同时,应与各大银行、超市等进行强强合作,实施多样化的缴费方式,不仅便于用户的电费缴纳,更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电能费用的回收效率。

2.4我国电力抄核收技术的创新与完善

针对上文提出的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电力抄核收技术的真实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完善点和创新点。

(1)对抄核收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保证抄核收的工作质量。

电力工作人员是电力抄核收工作中的主体,其自身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到抄核收工作的质量。对于自身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其完成的抄核收工作的质量明显高于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完成的抄核收工作的质量。随着现代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行业也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现代信息知识能力。因此,电力系统应该对抄核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和现代化信息知识能力。对于电力抄核收工作人员的电力专业技能,电力公司可以定期进行相对应的专业培训,从最基本的电路组成知识点进行培训,真正让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满足职业要求。电力公司也要对工作人员的现代化信息知识能力进行定期培训,增强每一个工作人员对现代化工具的使用技能。为了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定期进行内部测试考核,制定相对应的赏罚措施,以激励电力工作人员的竞争力和危机感,从而大大提高电力抄核收的工作质量。除上述培训和测试外,对电力抄核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用不同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让每一个工作人员真正的做自己领域的专业能手。电力抄核收工作中从抄表、核算到收费的每一个环节都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监督,从而保证电力抄核收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核算人员对抄表人员进行监督,保证抄表工作人员在抄表过程中更加仔细,减少不必要的人为误差和错误,收费人员对核算人员进行监督,保证核算工作人员在核算过程中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确保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抄表人员则对收费人员进行监督,保证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真正的落实到位。

(2)对电力抄核收工作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中重要的收费环节提出创新思路。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型的收费方式已逐渐被淘汰。为了紧跟电力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电力系统应该针对电力抄核收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收费环节作为电力抄表、核算、收费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亟需对收费环节进行革命创新,打造出与时俱进的现代信息化的收费方式。

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12篇

1.简要叙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主要行业的具体应用

关于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主要行业的具体应用的阐述以及分析, 本文主要从3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个是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节能技术中的具体应用。第二个是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自动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第三个是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防雷接地中的具体应用。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以及分析。

1.1简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节能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节能行业中的应用, 目前来讲主要有4点。第一点是在我国变压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点是在我国配电供电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第三点是在我国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第四点是在我国电动机节能技术的应用。上述4种节能技术的应用各有各的优点和作用。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和分析。

1.1.1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变压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 节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变压器的运行效率, 有效地降低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有功功率, 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预留一定的电压容量, 让电压负载率一直在75%~85%的理想区间内。一旦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变压器的负载率低于30%, 我们就要及时地变更变压器的容量, 选择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如果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变压器负载率高于85%, 我们就要技术地改变变压器的容量, 选择大一级的变压器, 因为变压器的负载率超过标准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很多时候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会需要更多变压器,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保障运行成本不会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 选择大容量的变压器投入运行, 这样能够实现变压器数量减少的目的, 进而达到变压器节能的目的。

1.1.2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配电供电系统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在我国的配电供电系统中, 节能的主要技术就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配电供电系统的节能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自身运行的能耗, 同时由于节能能够保障供电以及配电过程的更安全, 可靠。在技术部门设计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过程中, 我们要求设计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配套供电电压, 同时要保障统一系统的供电电压保持电压配电级数相同, 正常情况下不能够超过两级电压级数的设计。对于供电系统输电线路的设计, 我们要求在保障电力运输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地选择截面更小的导线, 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导线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铜芯或者铝芯的电缆导线, 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导线导电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节省电能的其他措施还包括了有效降低导线的设计长度;适当地加大电缆的截面积或者是提升电缆的功率因数等, 上述的方法都能够有效地保障配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的节能。

1.1.3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照明系统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在照明系统节能过程中, 电子电器技术的应用主要要通过4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 我们要阵地场地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同来适当地选择高效照明设备, 同时要制定并且落实合理和科学的照明方案。

第二, 我们要针对照明系统不断地提升控制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 在自然光充足的前提下, 尽量使用自然光作为照明系统的能源补给;针对照明面积较大的照明场所, 我们最好将照明区域进行分区控制, 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对每一个照明分支系统进行机动灵活的管控。每一个照明分区按照实际的照明需求进行照明供给,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

第三, 要制定定时照明方案, 按照照明需求时间的不同, 分时进行照明供给。

第四, 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白天照明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开灯的问题, 最好在照明系统中设计光控或者声控的照明开关, 同时还可以在插板上选择翘板开关来限制照明的供给, 翘板开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照明系统中电源的切断, 规避电气设备的无关电能损耗, 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

1.1.4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电动机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动机的节能技术电气应用应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选择高效率饿电动机, 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20%以上, 同时电动机的变频器或者是软启动设备都能够进行节能的有效控制;第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最好采用星-三角形的连接方式, 这样能够根据电动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在两种绕组形式中有效转换;第三电动机最好选择并联并且低压的电容器来实行无功补偿, 不断地提升有功功率, 进一步的节约电能。

1.2简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自动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自动化行业中的主要应用, 现阶段主要有四种应用方式。第一种是在我国水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点是在我国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第三点是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点是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上述四种应用类似但是有一定的区别, 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以及分析。

1.2.1电子电气技术在水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子电气技术在水厂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水厂的自动化应用方面。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动化操作,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 自动化的实现能够最有效地避免操作误差的出现, 提升投放剂量的准确度;水厂实现电气自动化能够对企业的结构进行优化, 便于水厂的更好管理, 提升水厂的运行效率以及安全运行是水厂应用电子电器技术的最核心目的。

1.2.2电子电气技术在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火电厂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 可实现火电厂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 通过监控系统, 得到所有运行参数及状态信息并进行汇总和分析, 发挥其控制功能, 这样可大大挖掘火电机组的潜力, 优化监控系统, 从而降低成本。

1.2.3电子电气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 能够促进电力的全面发展。首先, 新的电力电子开关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时代。第二, 变换器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快捷和方便。

1.2.4电子电气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首先, 对设备和系统工作进行全程的高效、实时数字化监控,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监控的时效, 还优化了整个监控系统;其次, 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 而系统反馈的信息也能及时传递到控制中心。

1.3简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防雷接地中的具体应用

电气技术在接地方面的应用, 对安全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主要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电压及电流过载保护, 广泛应用于楼宇建筑、家用电气和工厂企业中。在楼宇建筑中, 为了避免遭受雷击的风险, 在楼顶都必须安装避雷线、避雷针等避雷设施, 通过接地线, 将雷击产生的电流、电压等引向大地。家用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同样有遭受雷击的风险, 在电源接头上安装接地线的方法, 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创新, 我国的电子电气技术也有了非常健康的发展和创新。现阶段我国的电子电气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有了广泛的应用。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有效促进了电子电气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改革,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本文主要是针对电子电气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地阐述以及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电子电气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 同时也为我国电子电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电子电气技术,应用,分析,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晓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J].科技探索, 2012 (7) :56.

[2]郭宏.变频控制在热力企业中的应用[J].太原科技, 2010 (3) :59-60.

[3]王勇, 陈德赋, 李国常.节能与环保, 2010 (3) :32-35.

[4]王丽云.浅析照明设备管理工作新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周刊, 2008, 4 (8) :13-16.

上一篇: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下一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