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管理工作

2024-07-26

谈学生管理工作(精选12篇)

谈学生管理工作 第1篇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当前状况

(一) 理论学习和研究不足是一大问题

一直以来, 专业管理人员不足, 任务繁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客观存在的问题, 学生工作人员更多的是忙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其对学生管理工作在主观意识上仍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高校不重视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 忽视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基本规律的研究。于是, 面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人生观、质量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正确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了一个没有答案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 就有了观望等待的态度, 加之凭借以往的管理经验应付日常管理工作, 在这些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下, 往往会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 流于形式, 忽略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二) 忽视服务学生的理念, 过分重视具体事务的管理

由于以往的工作习惯和经验主义的作用, 学生的管理工作往往过分重视管理而忽略服务。管理工作者经常以管理好学生为座右铭。在这样的管理模式的约束下, 高校学生被当做温室的花朵来培养, 无法独立, 更无法充分发展个性。因此, 实现新思维和提高创造能力变得难以完成。本质上卡看, 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统一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出路, 必须更深层的意识到学生是服务的主体, 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去帮助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希望。一方面, 应当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 并重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 应该树立更加深入的服务理念, 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落实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三)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而大部分的管理工作都是在课堂以外开展的, 比如说:想要弄清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 就需要学生管理人员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多和学生进行沟通, 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除此之外, 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时可以办一些富有艺术气息和高品味的活动,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由此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工作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工作情况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衡量标准,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建立健全的学生工作的鼓励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具体化学生的各项表现, 建立合理完整的综合测评体系, 推进学风建设, 而且大大提高了在调动学生管理人员方面的主动性, 同时也有益于提升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 重视在理论方面的研究, 拓宽新的工作思路

应该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教育学生, 将校园文化作为主要载体, 加强严格人性化的管理, 切实推进以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学生管理格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系统化的特点, 必须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不能急功近利, 这就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 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 在实际的实行中切实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的合理结合, 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候的有限时间对学生的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在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细致指导中, 通过建立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开展丰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类活动来全面培养学生, 给他们接受实践考验的信心和支持。

(二) 建设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最直接有效的实施者, 是当前高校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加强辅导员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严格把握招聘的关口, 吸纳更多富有才华有能力的教师加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而且, 学习也应该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和可行的措施来给这些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重视他们的培养工作, 帮助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 改变原有的观念

学生的管理工作除了要在模式上改变之外, 还要在思想上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在工作方法上从过去陈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新型的多方面服务指导, 在工作内容上改变原有的理论说法模式, 变成心理教育指导和服务引导。必须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上,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学生的成才之路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情操、足够的专业素质、遵守法律法规、有坚强的意志的奋发图强的社会栋梁之才。

结束语

对祖国来说, 真正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我们的管理主体, 要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 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工作, 探索开发新的管理模式, 利用各种手段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发展。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创新, 一定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合新形势的发展,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针对当前新形势的状况, 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学生宿舍管理 第2篇

留守儿童问题确实只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我作为一位在家乡教育事业奋斗了30多年的“土八路”教师,我深切的理解家长们外出打工意图与无奈,同情孩子们的境遇。因此当学校领导让我当宿舍保育员时,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也宿舍管理是通过宿舍工作人员与学生共同努力,为营造一种良好学习生活空间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服务活动。通过对集体宿舍的管理,一方面可以解决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等诸方面的能力。

如何探讨一种方法,即能适应学生,又能达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这是摆在每个宿舍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这里针对宿舍管理中常遇到的—些难点和重点,阐述—下自己的观点。

1.实干——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责任心来感化学生

管理员应努力做到“三勤”——“手勤”、“腿勤”、“嘴勤”。“手勤”,就要求保育员要经常性地出一些提示性常识,使学生及时、充分的了解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比如宿舍严禁使用台灯、暖瓶等,因此我们就要多强调其中的危险性,并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充足的热水,这就要求我们要“腿勤”;“嘴勤”,就是要求管理员能积极深入学生宿舍与之交流,宣传管理制度,帮助孩子洗衣、叠被、打扫卫生,并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为学生排忧

解难。

2.疏导、教育——施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隔代教育,使得他们过度的依赖他人、过度的娇气,但是孩子常年的远离父母,又是非常可怜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决不随意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钉子”宿舍的管理,管理员在必要时应逐个找他们谈心,搞清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并与班主任联系,共同把“钉子”拔掉。比如:发动宿舍中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还可带他们参观其他文明示范宿舍,使全室学生充分认识到搞好宿舍卫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求宿舍写出书面“整改”方案,全室人员签名,限期“整改”。在考察期内还应采取督促、指导、批评和鼓励相结合的措施,使双方认识逐渐统一,感情发生共鸣。

3.严格公正——一视同仁,使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留守儿童也是孩子,他们也有孩子的共性,因此我经常利用这些特点,来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建立了一个宿舍管理平台,每天对各个宿舍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每天一公布,并注明详情,打分不讲人情,严格公正,以保证管理的及时性和较高的透明度,使学生心服口服,从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舍风。每周一总结,对表现好“授星”,五展小星换一朵红花,这样孩子的好胜心理就被我合理的运用了。要抓住一个“养”字,养成好的习惯,他们就会变被动服从为主动接受,变“要我干”为 “我要干”,并使之成为一种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

4.重视与有关任课教师的配合教育

要多与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保持联系和协调,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将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情况定期地反馈给相关老师,并利用自己教学时间长,好多学生的家长都是我的学生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良好的初进学校与家庭绿色通道的建立。只有得到能够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当然自己工作的开展则会更加顺利,才能起到有效的管理效果。

5.树立良好的宿舍风气

集体宿舍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它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良好的宿舍卫生生活和氛围是需要每个宿舍成员共同营造的。特别是对于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普通孩子娇气,留守儿童更是娇气十足,有的孩子来到学校前,可能每天还要在爷爷、奶奶的怀中,听着爷爷、奶奶的故事才能入睡。宿舍是他们的一个大家庭,我们可以利用宿舍集体的教育力量,来帮助一个孩子。比如:宋元(化名),十一岁了,还“尿床”。起初,谁都没发现他有这毛病。小家伙“怕羞”,不敢晾晒,睡了好几天湿被窝。后来,被我无意中发现了。他似乎“见人矮三分”。我把他叫到一边,问他夜里好想什么。他告诉我,“撒尿时,就觉得是在漫坡里。”我开导他,睡觉前,尽量少喝点水,多想想“学校、老师、宿舍、同学”,睡的时候,尽量机灵点……同时,请同屋的同学起夜时,叫上他。晚上巡夜的时候,我也特意的看看他。不到两个月,奇迹出现了!

小宋不再“尿床”了。这样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集体的教育是伟大的,事后我有意识的他们的宿舍,以谈话的形式召开了个小型会议,让宋元(化名)发表自己对宿舍集体的看法,表示对大家的感谢,同学们一一发言……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宿舍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风气形成了,孩子们相互帮助树立良好的舍风。该宿舍一直是宿舍管理平台上得星最多的宿舍。当然我的管理也就更加轻松了!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学生管理;改革创新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教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这都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与手段,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有关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上已不占明显优势。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尤其是凶杀、色情等不健康信息的冲击,使学校教育者所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传播地,一些虚假、不健康的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判别和抵御,有的上当受骗,有的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负面影响巨大。

2.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变革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多变的听课群。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生,还要管理选修该课程的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的学生。同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思想生活管理外,还需指导学生选课,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定向学习转变为自主选择性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转变为指导性管理。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寻找和构建新的“平台”。

3.90后学生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社会文化思想“百花齐放”,多种思想碰撞。90后大学生不是盲目地接受某种思想和理念,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但是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学校和集体出现意外事件,如偶然的停水、停电,个别学生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等方式宣泄心中的情绪和不满。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类型相对较多,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学生往往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不公平的想法。

二、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能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差异,还包括其内在性格、气质、爱好等非知识因素的差异。以往的高等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教育为核心、管理为基础、服务为宗旨、活动为载体”的工作格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大力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教师通过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之才。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

高教改革的迅猛发展,大学越来越成为没有“围墙”的校园,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迫切要求国家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调节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目前,学生工作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完整、不健全,在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仍有许多空白点,以致无章可循,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临时性、应急性的“通知、办法”与规章制度并存,朝令夕改,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三是由于规章制度本身不严密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依法治校、依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步骤和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行使有效的管理。当前,要特别针对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现状,进一步明确各方面关系,不能仍由学校单独履行学生管理的义务和使用管理学生的权力,参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理应享有学生管理的权利和承担学生管理的义务。要在高校、社会职能部门、承担后勤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学生以及家庭之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分明,便于相互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协调,从而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管理。

3.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在思想上的差异

针对学生家庭、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多层次、多类型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以道德宣讲、理论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对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教师应积极地了解并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相互的信任,让学生愿意接受劝慰和指导。

新时期下,高校管理工作必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又要把握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邵瑞.教育的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张宇莲.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6).

[4]张娟.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途径及实施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周仁会.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培训体系建构与初步验证[D].重庆:西南大学,2008.

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第4篇

1 中职学生现状

中职学生在中考中失利, 觉得升学无望, 前途一片黑暗, 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中职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差, 存在于安于现状, 得过且过的心理, 加之青春初期的好奇心特别重, 对自我的约束力不强, 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做出过错事情。

2 中职学生管理

本人从事了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 以爱学生为根本出发点, 以教育学生为先, 以疏导学生为法, 在工作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但也有很多不足, 现提出来各位同仁共勉。

1) 管理好学生的前提是爱学生。

职业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 要使职校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 学生管理者起着重要作用, 要想带好、管理好学生, 最关键的就是要体现在“爱”字上, 爱学生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就于中职学生现状, 他们更需要如父爱母爱一般的和风细雨的心灵呵护, 带领他们走出心灵上的阴霾, 开导他们, 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对于他们的好奇心, 和他们交心谈心, 让他们知其行、知其不行, 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2) 不要强制性的管理, 而是要开导性的疏导。

强制性的管理, 容易给青少年的中职学生带来逆反心理, 表面上可以控制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 但实际内部矛盾重重, 久而久之, 矛盾终将激发, 就会造成无法收拾的僵局。有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认为, 对中职生不须讲道理, 只需以压代管, 以罚代管, 以扣代管甚至开除代管, 形成了一片以人治校的教育局面。我们要讲究科学艺术的管理方法, 以德治校的管理方式, 管理以制度作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 要至上而下, 层次分明职责到位。规章制度的实施要有严谨性, 要有超前意识。

3)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忠实的助手, 是学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者, 是学生言行举止的第一目击者。所以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者, 要充分调动班主任管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其作用的创造性发挥, 支持他们的工作。实现责任管理, 目标管理, 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班主任队伍, 是一支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情感的老师团队。作为管理者, 我时刻关心班主任, 关注班主任的工作动态, 做到情感上的交心、工作上的交流, 打造一支心甘情愿为我效力的学生管理团队。

另外, 班主任要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全方位的关心学生。班主任从学生报到的第一天起, 就要注意了解各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 同时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演讲、文体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露面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在实践中不断长才干, 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好基础。班主任必须明确入情才能入理, 入理才会入心, 入心才能入行的教育道理, 亲近学生, 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 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3 建立一支能协助管理的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

学生管理工作, 只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从每一个班级挑选出“精兵强将”, 组建校学生干部, 协助管理工作。校学生干部的挑选可以是班主任或者学校团委推荐, 在学生管理工作者亲自培训、考核和录用, 组建的一支协助管理的学生干部。在他们参与管理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实行动态管理, 打造一支有能力的、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是客观存在的, 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寻求新方法开拓新思路, 以不断提高管理质量为教学创造最佳的环境与秩序。

作为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 要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 注重育人意识的强化, 形成人人关心学生管理工作、人人参与学学生管理管工作, 营造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大气候。教育好、管理好、关心和爱护好每一个学生, 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树立现代职教理念, 不断探索实践新的工作方法, 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有用于社会的中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曾素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5.

[2]郑志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3]杨小明.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8.

浅谈学生工作的常规管理 第5篇

浅谈学生工作的常规管理

朱浩扬

学生工作的常规管理,是把对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通过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之上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学生常规管理能否有效进行,取决于学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科学,以及执行是否严格,并持之以恒。学生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在很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校风,也反映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生常规管理是学生一天生活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它指引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使学生的行为符合国家、学校的准则。我认为学生的常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教育,讲清道理

每项常规的贯彻,都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学生明了其意义、内容和贯彻执行的要求。提高其贯彻执行常规管理的自觉性。我校经常开展各项的主题队会和主题班会,有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把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有的是教育学生要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多为学校集体做事,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为学校集体做事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的则是教育学生应该保护环境,使他们懂得校园的学习环境是大家的,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从而使学生不但自己不去破坏环境,而且还有义务去制止一些乱扔垃圾、乱倒饭菜破坏环境的行为等等。教师在平常的思品课和常规课程中也渗透德育,使学生能正确树立自己的行为道德标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注重训练,形成习惯

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要学生遵守社会主义规范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练习和反复强化训练中形成的。只有把常规要求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并且形成习惯时,常规管理才算真正落到实处。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我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渐渐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站队基本作到“快、静、齐”,“声落、动止、队形成”。再如:为了安全学校要求在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刚开始很多学生经常忘记,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反复强调,到后来忘记的学生越来越少,慢慢成为习惯,谁走错了大家都会提醒他了。

3、加强经常性的检查

对于常规管理的观贯彻执行,必须坚持经常性检查,没有经常性检查就谈不上常规管理。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执行各项常规的具体标准,严格按标准经常检查,使学生通过检查,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就是学生的实际进步。 我校每天都由老师和学生组成执勤队对学生的日常规范进行检查评比,如早读、早操、课室卫生、个人卫生、眼保健操、放学、午饭、午休等都进行检查督促,对一些违规的同学及时进行提醒帮助,并进行评比。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达到学校的规范要求。

4、树立先进典型

榜样和楷模在教育学生中具有导向作用。树立贯彻执行常规的先进典型,以榜样教育学生,比单纯的说教或强制性的条规约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我校经常以“英雄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经典诵读比赛,讲英雄故事比赛、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活动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5、开展遵守常规的评比

浅谈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第6篇

关键词:学生管理;现代教学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管理观

现代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包括主体性教学和主体性管理两个主要方面,主体性教学,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管理,即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倡自主学习;学生是管理的主体,要提倡自主管理。

首先,思想作为行动的主导,主宰着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行为和对受管理者的理解。教师作为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管理观。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就是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什么是科学管理观呢?就是坚持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提倡自主管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功能来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其次,学生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益以及日常生活的秩序,协调课堂及生活中的人和事、时间和空间、思维和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必要手段。但是,管理不仅仅是约束和处理问题,而是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现代教育观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主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单纯的把学生管理成被动的服从家长,顺从老师的乖孩子,要教会学生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同时还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各种心理新问题。在日常活动中举行“争做班级小主人”、“让班级以我为荣”、“我爱我班”等主题活动,都是很好的例证,可以明确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转变学生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

现代中小学生,每天收到的各类媒体信息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并且由于家庭、早熟等原因,使他们过早的经历着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过程。但是他们在这个时期各自心理和思想以及自控力还不成熟,对新事物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中小学生的管理工作,是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学管理质量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对学生的成绩、成长、成才起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要管理好学生,归根到底是要教育好学生。把素质教育理论和思想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之中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点,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做好本身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其次,树立现代学生观,即科学的看待学生的主体性,并了解学生自我约束的局限性。我们的工作应当一切为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体性,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但又必须科学对待学生,学生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完善,所以并不能完全依靠于学生的主体性,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三、要更新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1.教师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导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环境影响,进而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心理反映,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及时指导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创立自主管理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能动、自主地进行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因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学生之间的了解都是最全面的,进而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性。

2.要改革班级干部设置体制。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可以把传统的班委扩充到班级委员会,下设学习部、体育部、劳动部、生活部等,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和生活管理,各部都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顾问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方位发展,并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

3.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为避免学生自主管理失去公平公正性,需要设立独立的纪检小组,由学生轮流担任其组成人员,以监督、检查班委会的工作,实现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发挥和班委会成员的责任和制约,并使他们从身份的变换中完善其工作和自主管理能力。

浅谈怎样搞好学生管理工作 第7篇

3、以身作则。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思想道德, 治学态度, 一言一行等都会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为此,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教师也应做到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要求。孔子曾讲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陶行知也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以教人者教己。”教师以身作则,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一位模范教师说过, 我在学生中间用两种面貌出现:

一是老师, 一是模范学生。论师生关系我是教师, 论表现我是模范学生。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都先做到。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行在自己教师身上具体体现出来, 才会仿效。教师以身作则, 才能树立威信, 有利于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的:“教师言行一致, 才能使教师树立起成为巨大教育力量的威信, 教育管理活动才能更顺畅地开展。

二、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记》把“道而勿牵则和”作为“善喻”的第一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坚信, 在学生管理中造成的巨大不幸和失败告终的许多冲突, 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在彼此尊重、心理相容、情感融洽、相互信任、彼此期望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的努力是决定性的, 要注意以下几条:

1、要理解学生。

希望得到教师理解是初中学生的强烈愿望。理解学生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由虚心、敏感、移情作用和客观性等品质构成。理解学生, 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信赖的桥梁, 这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有这巨大的效用。

2、要正确对待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是搞好教育工作, 尤其学生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它由权力威信与信服威信两部分构成。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利用, 决不能滥施权力。

3、要善于消除师生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消除消极因素, 对开展学生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抓好德育工作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要以爱祖国, 爱人民, 爱科学, 爱劳动, 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在进行学生管理活动中,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为国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时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大力宣传各种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 以具体的人和事教育学生,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学习。

2、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在学生管理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主要是教育他们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作为处在一个集体环境下的中学生, 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逐步培养成爱集体、顾大局、守信用的良好精神。

3、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要求并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初步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劳动教育。

劳动是人类的生存基础。进行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更有用的各类型人才。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的废物。为此, 进行各种劳动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

总之, 在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 “几分汗水, 几分收获,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百川之海, 终由小溪汇成”。所以, 各位同行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务必好好推敲, 好好把握!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 第8篇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 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的二级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自身性质和办学目标均有别于普通高校, 并且在校学生又是较为特殊的群体, 不同于母体高校的大学生, 所以解读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现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十分有益。

一、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现状

从管理内容来看, 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范围和内容都比较完备, 例如多数独立学院紧抓到课率、作弊率、留级退学率、四六级通过率;制定学生夜不归宿、晚归的严格要求制度;严格宿舍管理, 并开展各项考评活动;同时在转专业和评奖评优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制度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上, 也落实在对辅导员的要求上。如独立学院针对自身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特点, 制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行为规范、工作纪律要求等近十款相关制度规范, 对辅导员的工作是否到位提出量化要求。但由于学生的特殊性, 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管理无特色, 多数是沿袭母体高校的管理制度。适当地利用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 节约办学成本, 无可厚非。但凡事过度地依赖与抄袭就会违背独立学院的发展规律, 产生反作用。教学管理制度“克隆”母体学校, 实行的学分制, 都是在母体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动, 将各类学业成绩、技能测试的达标要求降低之后变身而来的。除此之外, 母体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本部的教学任务还要在独立学院任课1~2门, 而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样繁重, 通常在每周20~30课时之间。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做到最好, 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 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够扎实, 自主能力欠缺。以刚到二本分数线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还不够, 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限。针对这种情况, 独立学院通常都会采取“从严”的管理方式, 在学习上有早晚自习的要求, 在生活上有早操的规定。但管理的尺度难以把握, 管理太严, 类似于初高中的管理制度。早晚自习在理论上可行, 可是实际操作起来有诸多弊端, 学生虽然出勤但是依旧看不进去, 从大三开始没有早晚自习, 没有人监督就出现极度放纵的情况。保姆式的管理导致学生很多事情都要依赖辅导员。进课堂听课、催缴学费、评优评奖、安全稳定、组织纪律、组织发展、困难补助、宿舍调整、学生就业等全部是辅导员的工作,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辅导员一天到晚陷入事务性工作中, 所以考虑学生的思想工作、主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间少了, 这些过多的包办不仅会遭到学生的埋怨与反抗, 也与本科学院的管理层次不相符, 管理不严, 又无法起到督促学习与约束行为的作用。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不再有体验和尝试新想法、新思路的动力, 只是简单地服从学生工作队伍的管理, 执行学生工作队伍的指令。

(3) 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缺少沟通渠道。由于学生间较大的贫富差异与能力差异使得多数学生都有自卑感, 同时高昂的学费也给一部分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 而部分家境优越的学生则忙于上网、谈恋爱。种种差异和对比给正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困扰, 部分学生不善表达也不愿倾诉, 加之缺乏沟通倾诉的途径, 最终困扰变成了心理问题, 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发展状况。还有约5%的学生无心向学, 他们不想学也学不懂, 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他们到大学后, 没有目标, 心理的失衡, 容易放纵自己而寻找新的刺激发泄自己内心的郁闷。在调查中也发现多数学生是自卑和自负相交织的心理, 一方面他们无比羡慕母体学校的学生, 对本部的老师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感, 对本校的老师则是批评居多;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 想法比较多, 他们由于家庭条件普遍不错, 见识比较广, 再加之多数是独生子女, 从小备受宠爱, 因而有一种强烈的自负感, 自卑和自负感强烈地交织在一起, 导致了极度的敏感和脆弱, 而独立学院近年来才设心理咨询室, 才设专门的心理老师, 而仅仅靠一个心理咨询老师是难以解决全院近一万学生的心理问题的。

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几项建议

独立学院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形成自身的品牌, 必须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在现代大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为此, 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建议:

(1) 深化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深化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大胆改革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专业课程的配置应符合行业特点, 适应行业发展要求, 改变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 增加实践基地现场教学, 互动、快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变革中积极推动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2) 细化教学支撑, 注重学生队伍建设。现阶段, 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水平低于母体高校, 但也不乏勤奋好学者, 他们的技能水平、学习成绩同样优秀, 渴望考研、出国深造, 对这些学生学院应考虑选择教师为他们提供义务支持, 指导他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采取的学习方法, 解决他们遇到的思想和学习问题, 以提高他们的考研录取率。要培养学生的“三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同时也要抓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一是形成院系学生会、各学生社团、学生管理委员会为主的学生骨干队伍, 协助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二是设立学生工作助理岗位, 充实学生管理工作的力量。三是设立学生工作督学帮助青年辅学员提高工作水平, 及时了解学风状况, 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生活问题, 改善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

(3) 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心理承受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 多数家境较好, 在顺风顺水的舒适环境中长大, 吃苦精神差, 意志力弱, 这对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极为不利。为此, 必须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一是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引导学生正视挫折。要让学生懂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在于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受挫不馁。理想是美好的, 实现理想的过程却是漫长曲折的。二是学生受到挫折时要加强心理辅导, 重视个别心理特别脆弱的学生的教育。开展普遍的心理咨询, 建立健全心理档案, 并做好案例跟踪;理解信任学生,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消除对立情绪;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组织一些校园和社会活动,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 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 消除自卑。

综上所述, 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是随着学校发展而传承下来影响至今, 它存在于管理制度又作用于管理制度, 并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 具有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与隐蔽性, 是大学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我认为, 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中, 应当进一步了解本院学生的特征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适合学院发展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以促进学生管理制度与精神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步发展, 从而使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更加完善与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Z].

[2]庞惠.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高校论坛, 2008 (4) :151.

浅谈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第9篇

现代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包括主体性教学和主体性管理两个主要方面, 主体性教学, 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管理, 即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提倡自主学习;学生是管理的主体, 要提倡自主管理。

首先, 思想作为行动的主导, 主宰着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行为和对受管理者的理解。教师作为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管理观。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维护人的权利。什么是科学管理观呢?就是坚持学生是管理的主体, 提倡自主管理, 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 通过发挥学生主体功能来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其次, 学生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益以及日常生活的秩序, 协调课堂及生活中的人和事、时间和空间、思维和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必要手段。但是, 管理不仅仅是约束和处理问题, 而是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现代教育观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主人, 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而不是单纯的把学生管理成被动的服从家长, 顺从老师的乖孩子, 要教会学生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 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同时还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各种心理新问题。在日常活动中举行“争做班级小主人”、“让班级以我为荣”、“我爱我班”等主题活动, 都是很好的例证, 可以明确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人,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转变学生观念, 树立现代学生观

现代中小学生, 每天收到的各类媒体信息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 并且由于家庭、早熟等原因, 使他们过早的经历着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过程。但是他们在这个时期各自心理和思想以及自控力还不成熟, 对新事物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十分有限, 所以, 中小学生的管理工作, 是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学管理质量问题的关键, 同时也对学生的成绩、成长、成才起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 要管理好学生, 归根到底是要教育好学生。把素质教育理论和思想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之中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点,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素质, 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做好本身的工作, 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其次, 树立现代学生观, 即科学的看待学生的主体性, 并了解学生自我约束的局限性。我们的工作应当一切为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增强他们的主体性, 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 但又必须科学对待学生, 学生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 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完善, 所以并不能完全依靠于学生的主体性, 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三、要更新管理模式,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1. 教师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导功能, 及时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环境影响, 进而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心理反映, 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并及时指导学生管理工作, 为学生创立自主管理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能动、自主地进行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 因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 学生之间的了解都是最全面的, 进而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性。

2. 要改革班级干部设置体制。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工作, 可以把传统的班委扩充到班级委员会, 下设学习部、体育部、劳动部、生活部等, 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和生活管理, 各部都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顾问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能动性, 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使更多的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方位发展, 并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 培养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

3. 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为避免学生自主管理失去公平公正性, 需要设立独立的纪检小组, 由学生轮流担任其组成人员, 以监督、检查班委会的工作, 实现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发挥和班委会成员的责任和制约, 并使他们从身份的变换中完善其工作和自主管理能力。

4. 要充分发挥现代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 学生管理工作中引进竞争机制,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 自信向上, 又可以不断提高其自主管理能力和管理工作的质量, 从而培养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基础环节, 也是关键环节, 管理水平和效果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第10篇

一、重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 所以班主任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层对于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 因为一个班集体建设的好坏与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的策略和方法有直接关系。首先, 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班主任的选拔标准, 一定要选择那些人品好、善于管理和沟通、政治立场明确、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 将他们大胆的列入班主任的队伍当中。其次, 要做好新老班主任的交替工作, 定期召开班主任的培训会, 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做好师傅带徒弟的对接工作, 定期召开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将班主任提出的学生管理上的问题进行探析和研究, 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班主任的工作骚情障碍。再次,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积极加入到班主任的队伍当中, 当班主任遇到问题时, 学校应该给予班主任一些保障制度, 让班主任能够大胆的放开手脚去管理学生,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评选“优秀班主任”, 除了给予精神奖励外, 还要有相应的物质奖励, 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让他们热情的投入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当中。

二、讲究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工作, 既然是管理工作, 就要有一定制度去做保障, 制度要做到条例分明, 职责到位, 违者必纠, 纠之必清, 制度要严肃、要公平。自2015年以来, 2000年出生的孩子已经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里出现了, 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征, 他们的思想处于不稳定的时期, 思想不成熟, 揉一冲动, 没有主见, 所以违反学校的纪律是正常的, 但违反了就要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让他们懂得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使其充分认识到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另外, 还要将学生的管理工作渗透到课堂当中, 通过不断说教的潜在方式影响学生, 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人才。

三、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那么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学校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文化的地方, 学生的管理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动态, 全方位的设计校园文化, 以学生为主题, 以校园为对象, 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就业为导向改变学校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组织各式各样健康的、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文体技能比赛, 激发学生的潜能, 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给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 增强他们的自信息, 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进一步扩大社会关系, 联系各个校企合作单位和成功毕业生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不同角度的支持,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促使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 孩子们都成了“低头一族”, 可以每一项高科技发明都伴随利与弊,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也有他的负面影响, 新一代的孩子不像我们小的时候会跳绳、会踢毽子, 他们更会的是网络游戏, 对只能手机的使用可谓是轻车熟路, 一会没有手机的日子都过不了, 用他们的话叫“抓狂”, 那么针对这一特征, 我们要有效利用好互联网, 建立班级的QQ群、微信群, 班主任要和同学加为朋友圈, 这样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将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

结束语

总之,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深化,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 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 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多, 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复杂化, 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 不断创新管理方法, 积极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以百分百的热情去呼唤学生的真情, 用我们的智慧、技巧、爱心、责任心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 切实提高学生管理质量, 进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 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品质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近年来不少中职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我们中职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低、自我约束能力差、做事不能够持之以恒、不善于交流和学习的特点, 而且单亲家庭的孩子居多, 农村的孩子居多, 那么要想把他们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高品位的人才, 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将根据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来谈谈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美育管理方法谈 第11篇

学生美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它通过专门的美育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美育渗透,使学生形成美的意识。

关键词:学生美育;管理方法;各科教学;美育活动

美育是现代文明的结晶,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情趣。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美的意识,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而是必须通过学校美育教育来实现。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学生美育管理,正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这种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它通过专门的美育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美育渗透,使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同时,它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协调和控制,调动校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具有相当水平的审美情趣,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合格发展。学生美育管理的方法主要如下:

一、抓各科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问题

各科教学都可以进行美育,尤其要抓艺术学科的教学,如文学、音乐、体育、美术,必须充分体现美育的要求。文学课是语言文学的艺术课,它能从各方面形象化地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状态美,能创造典型的完美形象和性格。学生学习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故事、小说、童话、寓言、诗歌、风土人情的描述等,不但能获得丰富的新鲜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而且能从现实的体验中,受到情绪感染,鼓舞士气,心胸开朗,爱憎分明,增强鉴别美丑、善恶、真伪的能力。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文学创作的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

过去在中小学里把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四科称为“小四门”,不予重视,这是极大的错误。学校领导人必须强调和宣传这些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要培养全体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要选拔和培养突出的艺术人才,使能在艺术创作表演上做出突出的贡献。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能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来影响人的情感和士气。靡靡之音使人听了丧失锐气,而沉醉于消沉糜烂生活之中。开朗快乐的音乐或歌唱可以振作精神,鼓舞斗志,引人入胜,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因此在中小学里应加强音乐教育。首先学练唱歌,培养人人能唱的能力和习惯,要消除旧知识分子只能讲、不能唱的大缺点,避免在联欢会上不敢开口的窘态。其次要学习音乐知识,养成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爱好音乐的情感。

美术是利用视觉的直观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它包括中小学教育中的图画、雕塑、工艺、欣赏等内容。它可以使学生从形象和色调上感受到美,从它所表现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上,可以增加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中小学生在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中学习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绘画、雕塑、木刻、纸工、泥工、木工、编织、刺绣等技能,不仅有助于培养审美观念,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舞蹈是由人体姿态有节奏、有组织的变换运动所构成的有意义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与音乐配合把形体造型提高到艺术完美的程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匀称的发展,培养活泼开朗、勇敢乐观的精神,使感情丰富,并表现优美的活动。所以舞蹈教育是中小学应好好提倡和实施的。

在其他各学科中都应适当地结合美育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应注意美育的要求,并善于处理。

二、抓课外的美育活动的经验和问题

(1)利用自然界的美来进行审美教育。大自然的山脉河流、原野森林、湖海潮汐、飞禽走兽等自然现象,都是美育的教材。因此,定期组织师生去远足旅行、露营、参观和野外实习等活动,去欣赏自然的美,并丰富对自然的科学知识。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查访问座谈,了解当地社会的建设成就、名胜古迹和革命斗争历史,当地的历史英雄和名人诗词、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引起学生的向往和赞叹,加深对美的感受。还可以指导学生写生、摄影、采集标本、写游记、做诗文,以加深印象,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2)利用日常生活进行美育教育。这是美育的又一重要源泉。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公益劳动,美化校园和教室、宿舍、食堂、礼堂等地环境,尤其对厕所要特别保持整洁卫生,厕所周围要多种花木、消灭臭味,这是培养审美观念的重要考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果皮脏物,语言要文明,遇见老师要养成问早问好的习惯,尊敬长者,语言有礼貌,别人给你做了事,一定说“谢谢”,接受谢人应回说“别客气”。妨碍了别人,一定说“对不起,请原凉”,而本人应该说“没关系,别在意”,告别时一定说“再见”等。这些做人的基本礼貌在幼儿园、小学就应养成习惯,终身受用。

(3)组织音乐、舞蹈、戏曲、相声、杂技、曲艺等表演会,请学生家长和附近的社会人士参加指导,以丰富学校教师学生的审美校风,从而促进学习,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4)举办学校艺术成果(图画、写字、雕塑、编织等作品)的展览会、讲评会、交流会,以提高师生的审美兴趣、知识和技能。

(5)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陈列馆、别校的展览会,以激发本校师生的喜爱美、鉴赏美和创作美的热情和能力。法国巴黎的艺术之宫(卢浮宫)于每个星期日免费开放,供学生和市民观赏法国的艺术珍品,提高人民的审美观。

(6)最常用的美育方法是看电影、电视和听广播。对于典型性或有争议的影片和讲解词,教师应组织学生事前指导或事后讨论,以便明白思想内容的好坏和艺术表现水平的高低,从而加深印象,提高识别能力。

总之,学校教务人员和全校教职工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负起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职责,才符合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要揭示所研究的对象和现象的美;培养品德要学会欣赏品行的美;体育锻炼要讲求健美的体魄和整洁卫生的习惯。美术作业要联系实际,认真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要使学生既能正确地理解世界,又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未来的理想世界。

浅谈大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第12篇

一、公寓宿舍管理模式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推进, 综合管理模式在学生公寓越来越受欢迎, 各大高校加大了对学生公寓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也很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生活条件。

综合管理模式就是指各公寓的辅导员、各班的班主任以及学生自己的共同管理模式, 各部门按分工的不同各自履行职责, 对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有不同的角度。

( 一) 公寓辅导员的管理

学生生活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大学生公寓管理员来负责。公寓辅导员的工作常常容易被忽视, 现情势下全面提升公寓辅导员的能力已经十分迫切。实践证明, 公寓辅导员对学生公寓生活的接触是最直接的、最贴近的、最深入的, 对学生生活的了解也是最全面、最及时的。学生的许多其他想法和异常行为, 首先是公寓辅导员发现, 并及时上报, 才使矛盾缓解、事情得到妥善处理。但是目前, 仍有一些高校对公寓辅导员的要求只是保证公寓的安全, 并未足够重视对学生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引领工作。

( 二) 班主任的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中学生最为熟悉的老师和亲人, 班主任不仅能在学习上引领学生, 更能在生活中关心学生, 他们既是班级管理者, 又是学生迷茫时期的指导者, 更是贴心的哥哥和姐姐们, 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和班主任交流, 愿意把班主任当自己的朋友, 班主任定期走访寝室, 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 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 学生自我管理

大学生是在公寓相对稳定的居住群体, 至少需要居住三到四年, 甚至六到七年, 在这个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提倡学生参与自主管理, 只要时间安排合理, 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身体健康, 还会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之中, 学生往往能够汲取到上课时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积极参于自我管理, 使得学校在人力和财力上有所节约, 并且他们还会发挥专职管理人员所起不到的作用。综上所述, 要把 “自我管理”作为学生公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及分析

( 一) 学生自身对公寓管理重视度不够

仍然有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公寓管理主要是整理内务, 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的居住场所, 对公寓的其他育人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忽视, 主要体现在: 对学生干部不理解, 对辅导员查处晚归不配合、对班主任定期下宿舍了解情况不重视及对学校的夜不归宿制度不关注。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 做好高校公寓管理工作, 对完成高校育人总目标, 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二) 各个宿舍之间风气差距悬殊

舍风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宿舍的直接体现。舍风一旦形成, 就很难改变, 很快会形成一种舍风效应, 影响着生活在宿舍里的每一个人, 甚至能持久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活方向的选择及做人的原则, 更严重时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前大学生宿舍风气差距悬殊, 甚至是两级分化。一般情况下宿舍具有良好风气的, 其成员思想积极上进, 主动追求进步, 学习氛围浓郁, 学习成绩优秀, 生活习惯良好; 相反地, 宿舍风气较差的, 其成员思想倦怠, 不思进取, 缺乏道德意识等。因此舍风建设是宿舍教育中的关键因素, 也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方面。

( 三) 学生的自我管理面较窄

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自律性不强、工作经验缺乏、 无法较准地把握学生工作局面, 所以学生的这种自我管理模式也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形式存在。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的时候, 更多是进行简单的卫生检查、学生夜不归宿的统计等工作, 参与管理面较单一。当学生在公寓遇到突发事件以及需要对学生做深度思想工作时, 仍然需要公寓辅导员老师出面解决, 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

三、宿舍管理工作总结及展望

( 一) 加强认知, 提高认识, 做好公寓育人工作

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 使学生充分意识到, 不仅仅只有教室才是汲取知识的地方, 大学生寝室生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 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的寝室文化比赛, 使公寓真正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 二) 围绕中心, 服从大局, 做好公寓管理服务

大学生公寓的舍风和本高校的学风是紧密相连的, 公寓要配合好高校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并且要配合校风学风建设,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真正将公寓发挥育人的作用。

( 三) 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探索新形势下的公寓管理新模式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继续探索公寓管理新模式的同时要完善服务体系, 实现向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延伸,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尝试开展特色月, 特色周活动, 始终将学生的三自管理放在主导位置。

参考文献

[1]邓荣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5:22-24.

[2]曾荣生.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策略[J].价值工程.

[3]吴四海.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陈至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 2002-1-22 (第三版) .

[5]王丽蓉.浅谈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 (03)

上一篇:水泥城市中的居士下一篇:心理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