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资源范文

2024-06-21

社区医疗资源范文(精选10篇)

社区医疗资源 第1篇

1 基本情况

受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区域人口约7万,实际服务人口约15万。2005-2011年城保、镇保、新农合对象就诊累计发生医疗费用25 251万元,占该中心业务总收入的95%以上,门急诊及住院费用分别约占2/3和1/3。其中门急诊医疗累计171.5万人次、医疗费用17 345万元,均次费101元;住院医疗累计17 518人次、医疗费用7 906万元,均次费4 513元。主要有3个特点。

1.1 医疗保险费用逐年增加

2005-2011年,3种医疗保险病人就诊发生医疗总费用年度变化趋势,总体上逐年增长,年均增幅8.0%,表现为增—降—增,呈4年1个波动周期,从2005年2 781万元逐年升到2008年4 161万元高峰,后回落再攀升到2011年4 388万元,并超过2008年的总量水平。其中门急诊医疗人次与总费用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长15.0%、12.9%;住院医疗人次及费用呈波动性年度下降趋势,年均分别下降7.6%、1.5%。

1.2 合作医疗业务占比较大

2005-2011年新农合累计费用12 689万元、占50.2%,其中门急诊人次及总费用分别占3种保险的53.6%、55.6%,住院人次及总费用分别占3种保险的54.5%、38.5%;其次为城保累计总费用10 003万元、占39.6%,其中门急诊人次及费用分别占3种保险的38.0%、36.9%,住院人次及费用分别占3种保险的31.9%、45.5%。

1.3 不同保险均费差别明显

2005-2011年累计门急诊均次费合保最高,为105元,分别比城保、镇保高7.1%、18.0%。住院均次费城保最高为7 174元,分别比镇保和新农合高68.5%、124.7%。门急诊均次费呈年度波动状态,城保、镇保、新农合年度最大波动幅度分别为32.1%、61.4%、64.7%,而住院医疗均次费呈年度波动、总体逐年上升态势,年度最大波动相应分别为26.7%、68.2%、39.3%。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医疗保障病人诊疗情况统计见表1。

2 存在问题

上海针对不同的人群建立了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尽管医疗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从本调查来看,医疗保障资源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

2.1 医疗保障制度差异大

城保、镇保、新农合3种医疗保险制度差异,缺乏有效统筹,是保险效用不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不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群体差异较大,城保主要覆盖职业稳定、收入稳定且相对较高的工薪阶层,而新农合主要覆盖农村户籍群体,镇保则主要针对失地农民,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导致医疗服务利用不公平[1]。如报销起付标准不一,用药规定及处方费用控制标准不同等等。另一方面,目前城保、镇保管理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新农合在卫生部门,相互间管理体制分离、运行独立,即便城保、镇保在同一体系内也是独立运行,不能形成医疗保障制度合力。再一方面,各类医疗保障资金运行监管都以服务管理为主,而对医疗行为及其保障资金使用合理性的监管力度不够。

2.2 医疗行为管理差异大

由于各种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不一,城保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保险,新农合相对最差,如2011年城保的总体报销水平为80%,而新农合的报销水平为70%。因不同保险的制度差异导致医疗行为与参保对象的博弈,这在管理上体现出较大差别,并连锁发生医患双方在医疗保障资源应用上的道德风险。如管理部门通过均次费控制作为城保门急诊医疗监管的主要抓手,其直接效果就是门急诊均次费具有较好的均衡性。一旦进入住院,因实际发生费用大大超过自负部分的必然性,导致医患双方医疗行为供给与需求的“放纵”,成为城保住院医疗费用均次费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保险的主要原因。

2.3 资源保障效能差异大

由于新农合和镇保的保障对象是农民或失地农民,2005-2011年两者累计门急诊均次费为102元,略高于城保98元。从门急诊频率分析,以2011年为例,城保病人平均门急诊9次,平均每人年门急诊医疗费852元;新农合及镇保病人平均年门急诊5.7次,平均每人年门急诊医疗费531元,叠加所辖村卫生室发生的医疗费,则平均每人年门急诊医疗费约600多元,比城保低约40%。从住院医疗来看,2005-2011年城保的住院均次费比合保及镇保高124.7%及68.5%,2011年该中心住院人数的平均医疗费为城保9 871元、镇保6 102元、新农合4 296元,城保比镇保、新农合分别高61.8%、129.8%。这表明因身份不同,城保的医疗保障成本要比新农合及镇保高至少40%以上,如果考虑城保医疗在全市的流动性大于新农合的因素,则城保医疗保障资源的相对效能则更低。

3 讨论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区域城市化水平近70%,本地户籍主要医疗保障覆盖率已达95%以上,医疗保险资金总量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为实现医疗保障均衡化发展、一体化管理,提高医疗保障资源利用效能创造了条件。

3.1 统筹医疗保障资源

一般认为,我国高达40%~50%的诱导医疗浪费,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的浪费和流失比例不低于50%[2],而本调查的结果反映出的问题甚至是过之而无不及。但陕西神木县通过实行全民医保,2010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400多元,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可探索从制度上对不同的医疗保障资源进行统筹,规避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对医疗供需双方行为影响差异,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当利用[3]。从近期来看,可通过优化医疗保障事务管理机制或进行体制整合,将现行不同的医疗保障资源,统一于一个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实行管理体制机制统一、保障制度规定统一。从中远期来看,可借鉴神木的经验,在上海郊区对现行的城保、镇保、新农合保障资源进行再统筹、一体化管理,通过优化体制、强化管理,“削”城保过渡医疗及浪费的“峰”,“补”新农合报销不足的“谷”,就能够有效提高医疗保障资源效能。

3.2 健全医疗运行机制

应多管齐下,强化医疗机构运行管理,规避不当医疗、过度医疗及保险经费浪费行为。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评,应防止行政诱导过度医疗行为。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的同时,加大对医疗行为规范的监管力度,应规避针对不同的医疗保险病人,实行差异化的管理举措。如不能因为城保经费相对充足,就放松规范要求,甚至与患者形成逐利“同盟”,诱导或满足城保对象的过度需求,而应严格按照“保基本”的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又如,要防止滥用社区卫生服务门急诊挂号、诊疗费减免政策,对诸如高血压等慢性病人进行拆分开药,增加诊疗频次和挂号诊疗费,浪费医疗保险经费,增加病人就医社会成本。

3.3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

国外经验,70%~80%[4]的健康问题可以而且应该在社区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最为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机制。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让居民保持健康少生病,生病后及早就近治疗,慢性病得到有效管理等等,无疑有利于降低医疗保障成本。一方面,要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水平,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资源进行人、财、物的进一步统筹,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有利于降低医疗保障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注重提升全科医疗及其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强化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监督和管理,引导、吸引社区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及就近医疗[5,6],鼓励优先选择“守门人”看病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充分利用[7]。再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纵向医疗资源有效整合机制,推动上级医疗技术力量下沉社区,让社区居民就近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医疗保障资源利用效能。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郊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医疗保障病人就诊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医疗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资源利用效能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保障,资源效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彭湘红.关于医疗保险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1(上):281-282.

[2]刘晓彦,葛开明.过度医疗的危害和治理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09(4):77-79.

[3]李跃平,吴涵梅.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双向转诊制度实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A):367-369.

[4]郝晓宁,李士雪,李湘江,等.美国、英国社区卫生服务概述及启示[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2):83-84.

[5]谢修强,梁渊.依托城市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构想[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77-78.

[6]高卫益,赵列宾,袁克俭,等.区域卫生资源纵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08,12(3):73-74.

社区医疗调查问卷 第2篇

为了更好的为业主提供健康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调查,有您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一.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18岁—30岁()30岁—45岁()45岁—60岁以上()3.婚姻状况:已婚()未婚()

二、医疗需求

4、您一般就医所选择的医院()

A、社区卫生服务站,B、公立医院,C、民营医院D、私人诊所。

5、你选择就医地点的原因是()(可多选)

A、距离家近,B、服务态度好,C、医生专业水平高,D、医疗费用低,E、医疗设备齐全,F2、就医环境好,G、能报销,H、其他。

6、您希望医疗服务队为您提供以下哪几种医疗服务方式。()(可多选)A、小区现场义诊及咨询服务,B、普查及免费检查项目,C、上门服务,建立健康档案,D、健康知识讲座。

7、您比较希望获得哪方面的医疗服务?()A、内科,B、外科,C、妇科,D、产科,E、其他

8、您所接受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可多选)

A、看病开药,B、健康教育,C、慢性病随访,D、定期体检,E、咨询,F、其他。

9、您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吗()

A.很清楚,B.知道,C.知道报销一说,不知道怎么实现,D.不知道。

10、孕、产妇有没有定期随访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A、有,B、没有,C、不知道该检查什么

11、据您了解,卫生院或者卫生室是否为新生儿童建立了保健手册?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三、医疗服务与建议:

社区医疗资源 第3篇

【关键词】社区,定位,社区医疗,改革,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93-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观念和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相比在过去生活和医疗条件普遍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疾病的医疗方式、治愈比例,对身体健康状况、寿命长度等等的预期,如今的社会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疾病康复转变到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更为丰富、细分、系统化和高要求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老年人数量快速增长,年轻人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医疗和健康服务的需求随之不断增长。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条件落后、资源分布不均衡、医护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中,作为医院的毛细血管的社区医疗,理所当然的成为解决相关矛盾的关键,被列为改革的重点。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文件,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卫生部等10部委于1999年7月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生部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国务院于2006年发布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中保监等六部委于2012年8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等,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框架、职能、机构、管理、制度、服务内容、方式,及医疗保障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作了规定和规范。同时,面对近些年日益显著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问题,政府也在不断积极探索进一步的医疗改革。2014年12月27日,国家卫计委在北京召开的深化医改媒体座谈会上提出的2015年深化医改的四个重要工作中,就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内容。

我国社区医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以其全面的覆盖能力和实惠低廉的医疗收费为保障居民健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也要随之作出调整,恰当的定位能够促进其社会职能的实现,而错误的定位不但会妨碍其服务社会、保障居民健康,也会使社区医疗自身陷入尴尬的处境。从上世纪80年代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分科细化,专科发展迅速,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大医院作为医疗发展的重点,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医疗投入,而社区医院和农村卫生站获得的投入严重偏少;随着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医疗条件与综合实力差距的不断拉大,人们对二者的认同和信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医院不断扩建医疗场所、增加医疗设备、引进先进人才,越来越多的患者也不断往大医院集中,导致大医院床位紧张、业务繁重、服务能力相应降低,受此影响,广大百姓感觉挂号排队紧张、收费高,看病越来越难。与此相反,社区医院却出现业务不足、床位空闲的尴尬问题。究其原因,对社区医疗缺乏准确的判断和定位是关键因素。

定位不准导致许多问题,首先是经费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区医疗机构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资源。其次是功能残缺。设备短缺、更新不及时;人手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服务项目不全,医疗水平有限等等。再次,医疗体系网络的萎缩,医疗主管机构、研究机构、大型医院、社区医院、农村卫生站等共同组成我国的医疗体系网络,其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应该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然而,不恰当地定位却可能导致节点间的关系紊乱,功能重叠、缺失,甚至互相竞争等。最后,人们对社区医疗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受人们心里根深蒂固的有病才上医院的医疗观念的影响,社区医疗中非常重要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控制等功能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医疗条件的不足,诱使人们逐渐丧失对社区医疗水平和能力的信心。

“社区”定位的内涵

将“社区”一词最早使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的社会学家F?滕尼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对“社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地域、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心理等多个维度对其特征和内涵进行了研究。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对社区的定义也丰富多样,但对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的认识,还是具有一致性的,即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等。简单来说,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但家庭才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家庭的集合构成社区(村、镇、居委会、街道等)。社区之所以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除了它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等特点外,它还所承担的大量社会功能。首先是经济功能,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需求和服务主要都发生在以家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即社区当中。也就是说,社区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区域,更是其生活消费中心,承担着一定的经济功能。其次是政治功能,村、镇、居委会、街道等基本的行政管理单元就是围绕社区建立起来的,人们在社区当中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自治,社区的政治功能通过人们的社区自治而体现出来。最后是文化功能,构成人员相对稳定的群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固定而富有特色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自我治理模式,生活其中的人们对这种自有文化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这种社区文化,可以促进资源的分配与整合,协调社区人际关系,最终实現对社区管理和自治的促进。

就像政府在行政管理上以社区为最小单元一样,医疗网络同样只有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才能既有更广大的覆盖面,又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达到支出与功能上的平衡。在我国既有省、市、县、乡镇医院、社区医院等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的医疗机构,也有以工作单位为基本单元所设立的职工医院,社区医院与职工医院都位于医疗网络体系的最末端,数量最大,也最接近群众。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社区医院无疑更具发展潜力、更有网络覆盖优势、更能发挥解决群众医疗健康问题的作用。

结合社区的特点和功能,以资源最优化和功能最大化的原则仔细而慎重的设计和规划贯穿其中的毛细血管——社区医疗, 对我国的医疗体系,乃至社会肌体的发展和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医疗强化“社区”定位的发展思路

社区医疗强化“社区”定位,就是要把医疗的功能和目的与社区的特点结合起来,切实立足社区,发挥医疗体系的覆盖和辐射能力,为国民医疗和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强化“社区”定位,核心是理顺两种关系,一是医疗体系内部的关系,各个网络节点都有明确的职能,各节点间互相依赖、互相支撑,连成完整、顺畅的业务链条,而不是功能重叠、相互竞争和内部消耗。医疗体系内部有各类大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研究所,也有小型医院、社区医院、卫生站等,它们共同承担着医学研究、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指导,以及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各级医疗结构应该以其规模大小、人员数量、能力水平、覆盖面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的承担不同的医疗职能,从而使得从医疗网络最顶点的医疗主管部门到最末梢的社区医疗之间的网络通畅、健康、高效,实现任务分担、职能互补、上下呼应、互相促进的医疗体系。例如,加强和促进社区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断职能,对常见普通疾病等能力范围内的疾病在社区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对超出治疗或诊断能力之外的疾病,给出关于后续诊治的专业建议,指导患者到具备相关治疗能力的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一方面能够为大量普通疾病患者节省到大医院的费用,另一方面也能为大医院分流业务,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另外,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健康教育、指导等需要足够覆盖面才能展开的业务也应该以社区医院为主导。而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度规范、职能梳理、政策支持、资金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提高和促进社区医疗;大医院、研究所、医学院等部门可以通过提供业务培训、专业指导、应急辅助等对社区医院进行支持和帮助。

二是社区医疗与社区的关系,社区是社会肌体的一个器官或组织,社区医疗就是深入其中的血管或淋巴系统,只有社区和社区医疗血肉融合,相互信任、支持和依赖,社区乃至社会肌体才能健康发展。在社区医疗理顺自身定位,明确职责范围,增强医疗软硬件条件后,下一步就是加强与社区的结合,切实增强服务社区的能力。首先,要加强自我宣传,让社区居民清楚的了解社区医疗的职能范围和优势,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磨合,在居民当中树立社区医疗的良好形象,获取居民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加强健康教育,不止要宣传普及基本医学常识和保健知识,增强居民对常见疾病的认识以及对突发疾病的应对和自救、急救能力,更要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引導,改变过去不重视保养保健、生病了才看医生的医疗观念,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培养居民形成从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到康复保养完整的保健观念,引导居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第三,加强服务意识,社区医疗不同于大医院之处就在于其对服务的高要求上,社区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重大疾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老年疾病、慢性病等都需要医务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服务能力,积极走出去,深入群众当中、甚至进入居民家中,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第四,加强医疗健康管理与社区管理的融合,培养居民形成健康管理的观念,将居民的健康管理纳入社区事务管理当中,让居民主动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同时,通过社区管理组织和调动有时间、有能力,并且热心居民健康事业的居民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形成社区医疗自助机制,提高居民医疗健康意识和素质,解决社区医疗人手不足的问题。

总体而言,解决当下我国社区医疗诸多问题的前提就是明确社区医疗的定位,主要是明确社区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和职能,建立顺畅、优质、高效的医疗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将社区医疗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保障居民健康和服务社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处辉 朱焱龙,社区意识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意义——基于天津市H和Y社区的考察[J],社会学评论,2015.01.

[2] 郑杭生 黄家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

[3] 郭锐 陈曦,吉林省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与建议,行政与法,2015.02

新型社区合作医疗透视 第4篇

1 问题的缘起:新型社区合作医疗的意义

城市社区合作医疗是由区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社区居民自愿参加, 经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集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社区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社区医疗服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社区老百姓的基本卫生需求。其目标是建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但是, 由于当前医疗改革中制度不到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药费高涨、医疗系统服务意识缺失、医疗技术、人才资金等问题所激发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 社区卫生工作举步唯艰。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 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 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 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据统计,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仅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 卫生技术人员数占2.7%[2]。

对此, 加大政府投入,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刻不容缓, 社区合作医疗不仅可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同时, 也可以带动和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和医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加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构建全民“低成本, 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而发展新型社区合作医疗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1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2 有利于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大医院70%的病人是“常见病、普通病、多发病”患者, 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治疗这类病人, 既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也促使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发展社区合理的、方便群众的区域卫生服务网络, 能够克服这些弊端, 而且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为合理分流病员也提供了条件。

1.3 有利于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当前,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有限, 且难度大, 还常有透支。根据“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既可解决医疗费用不足问题, 也有利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成功。

2 现实的困境:新型社区合作医疗的难题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体制上, 政策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

2.1 资金短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有限。社区医疗服务资金来源多是国家、单位以及服务机构自身三部份来承担。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府重视程度不一, 以致有的地方虽出台了政策和办法, 但不落实, 或落实力度不够。国家拨款不足, 使得社区医疗的公益性受到制约。二是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体是从街道医院改建而来, 增加相应的业务用房、人员、设备, 都需要起步资金, 而街道医院以往的效益都很差, 积累很少, 难以应付这种改制局面。按照卫生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目前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方面要为自身生存获取收入, 另一方面还要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支出, 资金短缺, 设施、技术与人员配备无法与大医院相比, 这是社区医疗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2 转诊制度难落实。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之间是“双向转诊”的关系, 即社区卫生机构应及时将危重疾病的参保人员转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再将康复的和慢性病的患者及时转入社区卫生机构。而从实际效果看, 从社区转上去的病人往往没法转回来, “双向转诊”变成“单向转诊”。原因既有来自患者自身的, 也有来自医院方面的, 社区医院医生素质低、收入低, 医疗设备差, 最终给患者造成“不堪信任”的不良印象。而大医院为了追求本单位的利益, 不愿意把处于康复阶段的患者转到社区, 医护人员到社区服务的机制也尚未形成, 这些都影响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导致本就短缺的医疗资源浪费, 加剧“看病难”的状况。

2.3 相关政策不配套。

虽然国家规定, 政府批准的社区卫生机构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但目前这项政策在一些地方并未很好落实。以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为例, 现有街道社区4600多个, 社区服务中心 (站) 5600多个, 各类社区服务点12.7万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室) 3500多个, 其中, 156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40%尚未列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1], 使得人群难以在所居住街道和地段医院自由就诊, 导致许多可以在社区中得以治疗的病人, 只能滞留在大医院, 既加重了病人的医药费开支, 又导致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率低下。

因此, 社区机构不纳入医保,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缺少医保政策的支持, 社区承担的初级卫生保健职能就难以落实,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初衷、医疗资源合理配置难以成为现实。

2.4 全科医师严重缺乏。

所谓“全科医生”是指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 临床技能全面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 他们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能够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的全方位服务。由于人群对社区医疗观念上的歧视, 使得社区诊所工作人员与医院工作人员收入有较大差距, 不少专业人士不愿进入社区诊所工作, 使得社区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 由此又加深了人们观念中的社区医疗的不良印象, 形成恶性循环。据卫生部透露, 按照每名全科医师服务5000名居民的低限标准计算, 全国5亿城市居民至少需要10万名全科医师, 但目前通过人事部和卫生部资格考试的全科医师仅有3000多人[4]。

2.5 宣传引导不足。

许多相关部门对社区医疗的重视支持不够, 面向社区居民与社会的宣传力度不足, 群众看病时缺乏合适的引导, 缺乏理性的健康观念和理性的就医观念, 许多人不清楚甚至不知道社区医疗的存在及意义, 宁愿去私人诊所就医, 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也间接导致江湖游医的泛滥。

3 有益的尝试:新型社区合作医疗的前景

就目前社区医疗服务面临的困境而言, 必须积极探索社区医疗改革的发展方向, 从政策、医疗资源配置、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等方面向社区倾斜, 才能有效促进社区医疗的健康发展。

3.1 整合现有社区医疗资源

新增城市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既要将现有的一批小医院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又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方面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监督, 不断改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政府推行“健康公平”政策的切入点,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2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与大医院的垂直分工体系。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 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 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合理分流大医院的离退休患者, 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 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双向转诊制度有助于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各司其职, 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 真正形成以医院为主体, 以病人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范围的患者医疗服务网络。

3.3 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功能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具备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 以单个患者管理为主向以人群管理为主, 以医疗为重点向预防保健为重点, 以医院为基础向社区为基础, 以疾病防治、身心健康为目标向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转移。以苏州市为例, 2006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8%, 实现了58%的诊疗人次在社区, 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信息管理模式在市区建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已初步显现[5]。

3.4 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目标患者群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 免费向居民提供:

(1) 社区诊断。通过入户调查, 及时主动掌握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建档, 定期体检, 随时掌握他们病情的动态变化, 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随访随治。

(2) 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设置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 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

3.5 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

机构纳入方面, 允许各类为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服务, 其中符合条件者要纳入医保定点服务;规定参保人员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中要有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纳入方面,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等基本医疗服务要进行逐项审定, 明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 扩大社区医院的医保报销范围, 降低在社区看病的患者个人自付的比例。

3.6 建立“收支两条线”的机制

一方面,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 即医疗、药品等所有收入及时全部上缴区县财政专户;全部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工作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障。社区医生的收入与药品、诊疗收入无关, 而是根据社区慢性疾病的控制率、防治效果, 以及社区居民意见等来衡量。这样既可以使医生将更多精力放到提高医疗水平上去, 也有利于控制医院中铺张浪费现象。另一方面, 社区卫生服务的常用药品和医药耗材将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 降低患者看病成本。如北京市自2006年12月25日起, 在北京的26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对312种常用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这部分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零售价与进价一致, 平均比二、三级医院售价便宜36.11%[6], 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降低病人外流的比例, 有利于“双向转诊”制度推行, 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 小病康复在社区”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

参考文献

[1][3]何治荟, 钟玲.社区居民住院可报账[N].昆明日报, 2006-9-1 (A1) .

[2]王健.把脉社区医疗[J].当代医学, 2006; (4) .

[4]http://www.moh.gov.cn/newshtml/15552.htm.

[5]李晓.去社区看病政府贴钱[N].苏州日报, 2007-3-28 (A2) .

社区医疗现状调查问卷 第5篇

国家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进行新的城镇医疗卫生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为了了解社区医疗现状,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我暑期实践小组借用您宝贵的几分钟时间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诚谢您的配合。

调查人情况(打“√”)

性别:a.男b.女

年龄阶段:a.20岁以下b.20-40岁c.40-60岁d.60岁以上健康状况: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1.去您所居住小区的社区医院就诊一次平均能花费多少元?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300元e.300元以上

2.您觉得这样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a.合理b.较合理c.不合理d.很不合理

3.您可以接受的医疗费用为多少元?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300元e.300元以上

4.社区医院对待患者的态度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5.您所居住小区的社区医院有没有上门服务?

a.有b.没有

6.社区医院医生的经验如何,有没有出现过误诊?

a.经验丰富,没有误诊b.偶尔出现过误诊c.经验欠缺,时常有误诊

7.您信任社区医院吗?

a.很信任,生病一般先去社区医院b.一般,小病一般去社区医院 c.不信任,生病一般都去大医院

8.您觉得社区医院能治疗哪些范围疾病?(可多选)

a.感冒b.发烧c.伤口出血d.骨折e.人流f.口腔g.血液化验h.计划生育手术

其他:

9.您在社区医院建立过健康档案吗?

a.建立过b.没有

10.您知道社区医院中有哪些医疗仪器吗?

a.数字化 X射线机b.彩超,B超c.牙片机d.阴道镜 e.血液化验机,分析仪f.呼吸机

其他:

11.您对社区医院综合满意度:

a.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体会 第6篇

1 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医疗保健的服务需求自然就会提高, 他们不仅需要有效的诊疗, 而且还要求得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指导和服务。现代医院早就不是用老的服务方式, 坐在医院里等病人了, 而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走出医院大门, 把重点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社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前社区工作内容局限, 护理人员短缺, 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1];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对老、幼、妇、残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的保健护理模式;社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工作没有较好参与;社区护理缺少规范化管理[2]。统计显示, 我市的社区护士明确认识到社区护理面临着的困难, 并急切希望掌握社区护理的相关知识[3]。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 我院尤其注意把预防保健医务人员这支队伍培养好、管理好, 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4]。院里特别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社区护理技术指导, 通过对人际沟通交流技巧、社区重点人群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对策等内容的指导, 提高社区护士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我院学习国外先进的社区护理教学理念, 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教学体系[5], 弥补了护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医院领导还定期带队检查工作情况, 并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调动队伍的积极性。队伍中的医务人员轮流进入社区搞预防工作, 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在这样的努力下, 全社区的各种传染疾病感染率逐年下降, 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成了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举措。

2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家庭护理对策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是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 而且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该服务能防治各种病患,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使人身心健康, 这比上医院吃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 保健服务必须从居民聚集的社区抓起, 而且务必要起到保健预防目的。例如, “纽约医疗医院集团” (Health and Hospitals Corporation, HHC) 是纽约市政府负责统筹“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机构。在社区保健服务方面, HHC发起了“预防哮喘治疗行动”。哮喘病是纽约市儿童门诊的头号常见病, 为掌握社区病患病情, 该行动将每个社区的儿童哮喘病人登记在案, 为他们提供治疗仪器, 帮助病人监督呼吸, 正确使用喷雾器, 并定期家访,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这项行动的参与不仅涉及家庭, 在各社区15所学校里也相应建立了监测网点, 帮助哮喘病人得到及时救治[6]。除此之外, 在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需求, 建立了以家庭为基础单元, 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护理体系[7]。在太原市,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的重要病症, 我院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 定期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检查身体, 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基本常识, 将重要的观察对象记录在案, 不定期回访, 掌握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 指导他们正确用药,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庭“空巢化”[8]。198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提出了“空巢家庭”的说法, 指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家庭。随着独生子女进入社会求学或工作, 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 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 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 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9]。空巢家庭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包括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生活料理问题, 尤其是健康问题[10]。以家庭护理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必须重视空巢家庭的服务体系。我们在开展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 也尽可能协助社区向老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多方位、高水平的医疗保健和生活求助等方面的服务, 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社区服务体系的开展有助于减轻家庭在照料老年人方面的负担, 并可改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对空巢老人实行专案管理, 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护理训练, 对影响疾病进程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这些举措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 以慢性病为重点工作对象

各种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慢性病人病程长, 甚至终身患病, 必须长期坚持规律服药、锻炼功能、定期检查, 其遵医行为尤为重要[11]。某社区对200名居民进行抽样调查, 发现大约80%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 他们中间大部分人不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有89.3%的老人要求开展社区疾病护理, 90.5%的老年人要求开展社区健康教育[12]。因此, 研究中老年人功能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和控制情况, 应该是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这对于维护和增进中老年人对日常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有意义。

在我院长期工作中, 发现绝大多数慢性病病人缺乏相应疾病的防治知识, 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当中存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及早的、持续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逐渐使他们认识和接受了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并形成了自觉预防自觉保健的自主行动。有人通过对120例老年慢性病人的护理研究发现[13], 利用合理的干预手段 (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家庭护理) 进行干预, 采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包括护理学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功能评定表、生活质量评分[14]) 进行统计学分析, 可以证明慢性病人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针对高血压[15]、糖尿病[16]、老年痴呆病[17]的病人来说,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更加能显著地提高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着这个原则, 我们走进病人家庭, 访视护理注重合理利用和开发老年慢性病人自身资源, 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 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 教会他们一些自护技巧, 巩固和提高了老年慢性病人的自护能力。

4 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 能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查询、统计、健康指导、流行病的调查研究等提供更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数据, 有利于社区及全社会传染病的预防, 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 年》中要求, 我国三级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要创造条件, 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根据其他单位的相关工作经验[18], 我省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了社区健康信息数据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病人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部门、生活习惯、嗜好、家庭健康状况 (家庭主要成员病史、家族史) 、本人照片、查体日期、联系电话;查体资料, 包括血压、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X 光检查、B 超检查、心电图等等;汇总分析, 包括每个人历年的数据变化直方图和各异常项目的所有人数汇总分析;还包括每个人的查体情况保健医师提出健康指导意见。这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 使每个人都能够直观了解到历年的身体健康变化, 极大方便了管理。在整个信息化管理工作中, 我院还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评价指标体系[19], 帮助管理人员和实践人员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效率。

5 建立恶性传染病的预防隔离机制

恶性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当, 会对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为害。而社区医疗保健系统对于传染疾病本身就有天生的预警和防治作用。在平时的走访活动中, 我们就刻意地加强了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宣传和科普活动, 并留心类似疾病症状的产生。再加上计算机的运用, 大部分本来需手工做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可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如果有人患了恶性传染病, 可立即启动预案将其隔离并监测其病势, 提出相应的预警措施和范围, 从而第一时间避免患病人员和周围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减少疾病传染的途径, 降低社区居民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概率。

是否拥有一个健全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制, 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一服务, 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 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家庭护理的信任问题、意外突发事件的及时救助问题等, 都需要去探讨和建章立制去完善。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在社区居民的鼎力配合下, 这一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关于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的粗浅想法 第7篇

一、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的意义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 它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作为社会卫生规划的资料来源, 完整的健康档案不仅记载了居民健康状况以及与之相关健康信息, 还记载了有关社区卫生机构、卫生人力等社区资源的信息, 从而为社区诊断, 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一) 是医生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

医生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 要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正确理解和鉴定居民或病人所提出的问题, 就必须充分了解居民个人和家庭的背景资料。通过掌握和了解社区居民的情况, 主动挖掘个人、家庭的健康问题。

(二) 可作为医疗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健康档案是社区居民的健康记录, 反映了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具有连续性、逻辑性, 可运用于医学教学, 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 是考核全科医生技术水平的参考凭证。

准确、完整、规范和连续性的居民健康档案为前瞻性研究居民健康状况, 探讨危险因素提供了理想的资料, 有利于考核全科医生处理各种问题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二、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的内容

(一) 个人健康档案。

主要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婚否、血型、体检记录、疾病史、遗传史、个人嗜好、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疾病动态及主要问题记录。疾病动态记录包括疾病名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患病时间、诊断时间、治疗效果和预防保健等情况, 如婴幼儿、儿童及成人的免疫接种情况, 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情况等。主要问题记录指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 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药敏史、长期用药记录、丧偶及离婚登记和生活压力等慢性疾病或影响较长的问题记录材料。

(二) 家庭健康档案。

包括居住条件、家庭卫生、家族谱和家庭指导等记录。其描述方式与个人健康档案相同, 但以家族性问题为主。

(三)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包括社区地理及环境状况, 产业及经济状况, 卫生服务资源和健康状况等。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应包括人口学资源统计,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规划等档案材料。

三、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

(一) 加强宣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作为转变服务模式、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专业部门指导下, 完成健康档案基础资料的采集和分类管理等工作, 不断将服务产生的信息充实到居民健康档案中。社区医务人员要深入到社区每个家庭, 与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地宣传交流, 仔细解答居民对健康档案的疑问, 收集居民对档案利用效果、医疗服务手段、宣传方式等方面的反馈意见, 使居民充分认识健康档案的作用和重要性, 主动配合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

(二) 采取恰当的方法。

为保证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 减少基层医院人力与物力的投入, 各地区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口资料、社区医院的技术力量) 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建立方式, 使体检质量与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目前在还未统一的信息化软件管理的基础上, 可整合民政、计生、公安、物业管理资料, 完成健康档案的基本资料部分, 然后由社区医师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其他部分。

(三) 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 第8篇

关键词: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策略

一、社区医疗服务的概况

社区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部分, 也是社区医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三甲医疗机构-县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为医疗机构模型的组成部分, 并是以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为指导,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的医疗组织结构。以人的保健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导向, 以人们的保健、慢性病人、残疾人、小病、方便为目的, 和满足人们的基本社区医疗服务需求,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 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社区医疗服务。

社区是由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里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集体。社区医疗服务是以人群和基层作为着眼点的。目前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推行社区医疗服务, 部分国家做得非常成功, 值得我们的学习。我国在“十二五”规划里也将社区医疗社区医疗服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部分省份或基层单位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受重视。因此, 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思想认识, 把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双向性作用落实到社区作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做到小病不出门、方便、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减少就诊时间等。但是, 目前的部分病人对就诊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就诊环境等也有要求。

(一)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及分布

医疗卫生机构中,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站) 32 860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6 671个, 比上年增加1 064个。

(二)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及人员数量

(三)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工作量及人次均费用

2011年度我国医疗机构的总诊疗人次中, 医院22.6亿人次 (占36.0%)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1亿人次 (占60.8%) , 其他医疗机构2.0亿人次 (占3.2%) 。与上年比较, 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2亿人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2011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站) 门诊量达14.1亿人次, 比上年增加0.5亿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站) 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2.5%, 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至2011年底, 我国已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站) 32 860个, 其中,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7 861个, 社区医疗服务站24 999个。与上年相比,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增加958个, 社区医疗服务站减少837个 (吉林省1 500余家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站划归村卫生室)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32.9万人, 平均每个中心42人;社区医疗服务站人员10.4万人, 平均每站4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站) 人员数比上年增加4.3万人, 增长11.1%。

从2011年的病人医疗数据来讲,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81.5元, 按当年价格比上年降低1.6%, 按可比价格比上年下降6.6%;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2 315.1元, 按当年价格比上年降低1.8%, 按可比价格比上年下降6.8%。2011年,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门诊药费占67.4%, 住院药费占45.8%, 比上年均下降3.5个百分点, 而现在的有关规定是药品所占比例是不高于45%。2011年, 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79.8元, 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7.8%, 按可比价格上涨2.3%;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 632.2元, 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7.1%, 按可比价格上涨1.6%。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643.6元, 上涨幅度高于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上涨。从上述的数据可知, 我国的医疗费用和药品的费用占病人的总支出费用是比较高的, 特别是药品费用。

我国的社区医疗服务应定位在治疗小病、慢性病、低消费, 给病人以方便等功能, 所以在医疗费用方面应尽量降低, 减少病人的支出。

二、社区医疗服务的现状

(一) 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功能不全。

政府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一直不重视, 特别是边远或欠发达地区, 不管是人才、政府资金投入、机构布局、医疗水平等均不足, 导致现在我国的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较慢, 部分地区缺医、缺药比较严重, 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提高, 进一步体现出目前的社区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 导致社区医疗与病人的供需关系、服务功能缺失的矛盾更加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设备短缺。

目前, 我国大多数社区医疗服务中、卫生站的医疗分布不合理, 医疗机构的各种设备比较陈旧, 甚至部分设备不能使用, 连一些简单的检查都不能检验, 这就难以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更不能保证居民的健康保障。例如, 个别地区的社区医疗机构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有日常使用的听诊器、温度计等简易器械, 无法提供常规的化验、检查服务。

2.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少。

由于原来的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较慢, 政府投入少, 其机构的投入资金不足, 导致一些设备没有资金投入, 所以, 使一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服务项目,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能提供。例如, 有个别社区医疗机构只给患者开药, 不提供输液、简单的检查服务, 致使患者不能在离家较近的社区医疗机构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而只能跑到离家较远的大医院看病, 增加了患者的治病成本, 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目前, 我国居民即使患有头痛、发烧等小病, 也要去大医院就诊, 造成了病人的不合理分流。据有关部门统计, 三级医院接诊的门诊病人中, 可以分流到社区医疗机构的病人占总数的65%, 三级医院接诊的住院病人可以分流到社区医疗机构的病人占总数的77%。

3. 医护人员素质偏低。

根据国际标准, 每名全科医生可以为2 000—3 000人提供医疗服务。按按照《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提出的“每万人口居民应配备2—3名全科医师”的标准, 我国需12万—18万名全科医师。但是,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足60 000人, 约占执业 (助理) 医师总数的2.5%, 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 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全科医生的紧缺和不足, 造成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卫生站人员素质偏低。社区医疗服务中的医生大多只有中专学历, 职称也以中级、初级职称为主, 医护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 难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还有社区的医护人员收入偏低, 留不住人才。

4. 医疗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我国的全科医生严重的不足, 社区医疗服务不又分科, 其医疗服务主要由全科医生提供, 很难达到应有的服务水平。还有, 现在医生在从业过程中, 处于信息垄断状态, 随着其道德风险的增加, 提供无效服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此外还有医生专业素质比较低、服务质量较大医院差等问题。

(二) 社区医疗服务的规模还不够完善

目前, 全国只有68%的地级以上城市、70%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医疗服务。2011年底, 全国2 003个县 (县级市) 共设有县级医院10 337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 994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212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 957所, 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198.4万人。

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主, 社区医疗服务站为辅, 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框架还很零散。

(三) 各地区社区医疗单位的人员配备不足

我国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大都是原来一级医院改制后留下来的, 他们的学历普遍不高;个别医疗单位还缺少有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 已有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占到了50%以上, 欠发达地区或未能解决就业编制的社区医疗单位还招不足主要技术人员, 远远满足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体系的人员要求。在大型医院以本科学历为主的今天要完成双向转诊和社区首诊制的开展都是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医生的技术、服务水平相关联的, 在国外社区医疗服务中的全科医生一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 所以要想把社区医疗服务搞好, 社区卫生机构的人员素质是关键。政府要特别重视社区医疗机构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这样才能获得居民的更大信任, 把社区医疗服务确实搞好。

(四) 社区医疗服务体制和机制有待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还有4/1的病人患病没有就医, 有小部分的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但由于近年的医保的执行, 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改善。虽有部分病人到药店购药治病, 但超过5成以上的病人还是到三级大医院就医, 这就出现了“大医院门庭若市, 一二级医院门可罗雀”现象。而一些基层卫生机构的治小病、慢性病, 预防保健, 康复等功能存在的严重弱化现象, 表现出现在的社区医疗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不能体现出来。对于医疗管理者来讲, 也没有充分出现出社区医疗服务所具有重要的公共属性。其中也体现出目前的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行为比较严重, 大医院治疗后的康复病人不愿意转给社区医疗单位, 社区医疗单位的病人也没有急时转给大医院。这就道置整个医疗卫生行业趋利气氛浓重, 医疗机构重治轻防、忽视健康的行为普遍存在,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严重失衡。

1. 地方性医疗服务规范不健全

日前, 国家虽推出了多项严控医药费用增长的措施, 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但其实病人的医疗费用仍未减轻患者经济的负担, 在新的医改政策上可能还会增加病人的负担, 如在药品费用没有减少的基础上, 增加了病人的挂号费、治疗费等。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政府应明确社区医疗单位的诊疗规范、资金引入、人才培训、给病人的推广介绍、对病人的就诊引导等, 还有如与大医院的转诊机制等;不光是提出措施, 更要落实到实处, 这才是关键。

2. 强化服务功能不完善

国家应全面开展城市医疗机构支援社区卫生站服务活动, 由省、市级的大医院支援所管辖的社区医疗单位, 进行“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手拉手活动, 其中包括转诊机制、人才培训、技术互转、设备互用等。对于支援单位要定期安排高技术医务人员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坐诊、巡诊、会诊、预约出诊、讲座、技术指导等;免费定期接受社区医生、护士进修;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举办专业培训班, 推广适宜技术, 以提高受援单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但是真正行动却没有落实的。

(五) 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社区医疗机构的充分发展, 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然而, 当前许多配套措施的不完善, 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的机制不完善。

社区医疗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同意社会或私人资金进入医疗行业, 这就应该推动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 包括资金。然而, 由于社会各界对于社区医疗服务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居民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识也不强, 致使社区医疗机构吸纳民间资本的能力不足。由于缺乏良好的群众基础, 社区医疗服务难以长久持续地发展。

2.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十分混乱, 有的是医疗单位的问题, 有的是广告误导等原因, 使一些患者到社区医疗机构看病, 越看越重, 但他的医药费也不少, 这严重影响了社区医疗机构的形象和信誉。同时, 一些私人诊所、黑诊所的存在, 使一些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中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的健康发展。

3. 社区医疗信息系统不完善。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一致, 导制对社区医疗的补贴不一致;还有主要领导的管理水平也不一致, 所以对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就不一样。目前很多社区医疗服务中尚未建立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至2011年3月31日, 广东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才达到28.29%, 其中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药品管理系统、诊疗管理系统等, 更不用说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资料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这使医生难以对病人的个人病史、用药史和家族病史等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给病情的诊断带来了诸多不便, 特别对于家族病史, 地方病等。

三、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与主导下, 各地以社区医疗服务作为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深化。但是中国社区医疗服务因为起步较晚, 各种政策和制度还不健全, 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人口老龄化愈发显现, 疾病谱发生了重要改变, 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更适应于社会的相应转变, 群众社区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与扩大, 使得社区医疗服务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弊端, 亟待解决和完善。

(一) 政府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卫生投入, 2009年是3 000多亿元, 2010年是4 000多亿元, 2011年是5 000多亿元。其中, 向农村和城市社区3年投入约1 100亿元, 占24%, 因此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软件的建设。但是, 政府又取消药品加成等的收入, 这又减少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收入。社区医疗社区医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是一项公益性质的事业, 必须依靠政府投入。如果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 那么现有的社区医疗服这就很难实现国家对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定位, 病人就很难得到社区医疗应有的服务。

(二) 社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 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刚刚搭起架子, 面临全科医生、专业护士紧缺的现状。卫生部规定, 全科医生规范培训需脱产4年, 转型培训需脱产5个月或半脱产2年。许多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生、护士专业水平较低, 无法得到群众信任。另外, 卫生事业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完善的用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影响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缺乏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好的人才难引进, 现有的人员难调出, 影响了卫生队伍的整体活力。由于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来源渠道较窄, 加之工作强度较高、待遇相对较低, 致使人才不足、人员不稳, 影响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 “转诊制度”落实难

由于社区的医疗水平、人员素质和医疗机构需要增加收等原因,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市级大医院之间很难实行“双向转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对于及时将患危重疾病的参保人员转到上级医院;为了减少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 上级医院的康复病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及时转入社区医疗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从实际效果看, 从社区医疗往上级医院转诊的不是很理想, 除非是危重病人.而大医院的病人转入社区医疗, 就比较难以落实, 除非是上级医院的病人太多。根据现行体制,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市级大医院分级管理, 各自核算。如今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 医院岂肯拱手“转诊”。在这种利益机制和利益格局下, “双向转诊”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 人民群众支持配合不足

按照规定, 政府批准挂牌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但这项政策在我市并未落实, 职工不愿到社区就诊。同时, 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 到大医院看病的观念和习惯一时不易改变, 民政部门在基层建卡时, 一些群众表现不热心。

(五)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的认识不足

社区医疗服务是这届政府重点提出大力发展的公共事业项目之一, 其中我国的医疗发展模式初步定在以“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 所以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也是主要的;但由于历史原因, 当前社区医疗服务中面临的尴尬境地——没钱、没人、没地方、布局不合理等, 这与同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缺陷有关, 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也没有认真认识社区医疗的重要性、作用、功能等特性。社区医疗服务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 是公共卫生安全网的重要屏障。然而,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却呈现出萎缩的发展态势, 其主要表现是服务功能的弱化和民众对它的信用度。在紧缺的医疗资源中, 政府用于预治防疫、保健和社区卫生院的支出越来越少。社区医疗服务是一项涉及面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 涉及财政、人事、教育、社保、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救助等诸多方面, 单靠哪一个部门都难以完成这项工作。然而, 目前社区医疗服务主要是卫生部门在唱“独角戏”,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往往打折扣, 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效率下降, 这与国家的政策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 新的服务理念滞后, 表现为经营管理理念不到位, 个体服务态度差、治疗技术落后, 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趋激烈, 还有少数医疗事故, 留给居民的印象不好, 信用度不高。社区医疗服务在发展过程中, 大部分都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但仍然存在着对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不透, 有的只是形式上的支持, 内容上不支持;部分社区群众对社区医疗服务的认识也有盲点, 一味追求无偿社区医疗服务的大有人在;也有极少部分群众 (有经济能力的) 认为只要我付钱, 卫生机构就应该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务。医疗卫生属于公益性、福利性事业, 但政府补偿机制还没有到位, 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 卫生机构本身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如果只要付钱就要满足一切需要, 一级医疗机构尚未完全具备这些服务功能与技术能力。目前, 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方向, 主要为社区群众提供综合、可急、连续、经济、方便、有效、基本的社区医疗服务。

目前我国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无论是由原机构转制而来, 还是新设置的单位, 均没有摆脱旧有医疗模式的影响, 单纯开展医疗行为的现象广泛存在。首先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本身对社区医疗服务没有足够重视, 在服务模式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还是在医院等病人上门, 以临床医疗为主, 忽视社区群众的健康保健服务, 忽视对社区的健康干预作用。其次, 人力资源匮乏、基础差、来源少, 相关政策跟不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由地段医院 (确切地说是从卫生院) 转制而来, 由于历史原因, 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都不尽合理, 他们的文化层次比较低, 职称以初级为最多, 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失调。2011年底, 全国59.0万个行政村共设66.3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2.6万人, 其中, 执业 (助理) 医师19.3万人、注册护士3.1万人。

四、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发展过程解决办法

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区医疗服务已经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和认识, 为了使其进一步发展, 针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现状中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 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主要加强对各级干部和居民的政策宣传, 充分重视社区医疗服务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作用、地位和优越性, 把社区医疗服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进而达到探索根本改革医疗体制, 实现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目的。把其真正列入政府政绩考核的日程, 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列入政府领导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新闻媒体方面, 主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 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区医疗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德政民心工程, 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相关政策做专题宣传, 使人民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和配合社区医疗服务的各项工作。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本身, 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强化社区医疗服务的意义、工作内容、操作规范、服务形式、管理要求等, 促进社区医疗服务走上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设施标准化的轨道。

(二) 进一步突出政府行为的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的收入主要是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政府补贴和其他收入等, 但是政府补贴远远不足以支持医疗机构的正常支出。实行医药体制改革后, 建议政府在可能的财力下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财力补偿, 以补充社区医疗服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 真正使从事社区医疗服务的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居民的守护人、医保的守门人。同时, 应调整医保相关政策, 全面负责社区医疗机构的全部支出, 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单独将医务人员的待遇转由政府专项资金支出并提高他们的待遇, 作为医疗单位的管理者, 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大力改善就医环境,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医疗质量, 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费用, 并重点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 根据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和医保的要求, 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和业务主攻目标。

(三) 进一步完善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加强全科医师人才培养, 推进社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建立内部竞争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形成优胜劣汰、奖勤罚懒, 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运行机制。短期速成和集中脱产学习方式相结合, 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全科医学知识, 并广纳人才, 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中的整体素质。

(四) 进一步探索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

现在我国有很多有关社区医疗的改革方案, 但没有专一的、能适用于全国的方案, 这就是不成功的原因;还是停留在不断分析、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 对社区医疗的需求更加迫切, 所以, 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新的课题更是我们的研究新动态。一要解决社区医疗服务站纳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统一归口管理问题。二要在家庭保健合同、户籍制家庭医生、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服务模式上不断探索发展, 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 实行不同的服务新模式和新方法, 如家庭照料、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等。三要对社区的重点人群, 如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精神病等慢性病病人, 建立基础医疗信息资料, 实行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四要在服务方式上采取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公卫医师组成的团队服务, 以块为主、分片包干、明确条线、责任到人, 建立规范的社区医疗服务的规章制度, 全面推进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 社区医疗服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 是我国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客观情况, 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社区医疗服务在今后的发展中, 只要坚持政府的正确领导, 有社会的全面重视, 同时配以相关政策、完善的补偿机制, 以及加速人才培养, 引入竞争机制, 进一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完善管理体制和操作规范, 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合理配置、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 构筑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框架, 努力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社区医疗服务需求, 社区医疗服务事业就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就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成为社会进步和社区文明的重要标志。

参与本论文写作的还有林淑惠、潘一静、蔡悦等3位同志。

参考文献

[1]林淑惠, 黎友隆.试论我国当前医疗改革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2, (8) .

[2]黎友隆, 罗顺均.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水平合理化研究[J].广东经济, 2010, (7) .

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9篇

从思想方面来说, 一些观念阻碍了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其一, 一些医务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工作, 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不能适合当前的医疗服务要求;其二, 农村居民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 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意识比较薄弱, “大病进医院, 小病进社区”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其实, 社区医院和大医院最大的不同就是社区医院除了看病之外, 主要以预防为主, 这样不仅居民可以及时预防疾病并且省下钱;其三, 管理者缺乏社区医疗服务的经营管理和思想, 不能使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事业并驾齐驱, 通常医疗卫生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说, 社区的医疗服务站点面积小, 药房、诊疗室、生活区等没有分开设置, 不符合要求。一般需要的医疗器械也很匮乏, 影响医疗服务质量, 进而导致无法开展有关工作。一些消毒器具不能很好地达到规格, 有时也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 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预防保健意识不强, 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办法和一些治疗经验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得不到专业细致的救治, 责任心不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由于人员缺乏, 导致在设岗定岗上, 人员结构不合理, 每天仅仅只能够应付就诊的病人, 不能做到上门为居民提供医疗、康复、复诊等服务。由于农村医务人员的地位低, 待遇差, 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而且农村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设置或者进修方面与上一级医院有很明显的差距, 导致许多人员的流失。

从管理方面来看, 存在严重不足。其一, 在业务上, 一些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超范围用药, 不按规定使用和处理一次性药品;服务中心没有按要求对下属服务站进行合格的考核, 流于形式, 疏于管理;其二, 一些服务站私下进药品, 居民买药不要发票, 导致集体资产受到严重的侵害;其三, 在药品管理上更加不按规定进药, 甚至从非法渠道进药, 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健康权, 对国家也很不利;其四, 医生的收入是靠看病取得收入, 看的多, 奖金多, 而防治工作没有工资可拿, 所以医生的防治意识弱。

二、产生医疗服务问题的原因

农村社区医疗是由政府和社区组织共同服务于社区居民, 因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两个方来分析:政府方面的原因和社区组织方面的原因。

1、政府方面的原因。其一, 立法责任。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未出台任何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方面有关的法律, 而政府只是颁布一些决定或者条例来确保社区医疗服务的运行, 正是立法的缺失, 使得很多不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 做一些不法的勾当;其二, 财政责任。政府没有大批对农村医疗服务的财政投入, 致使医疗卫生条件差, 基础设施条件差, 对医疗人员不公平的待遇, 导致人员的流失。政府倾斜于经济建设, 严重忽视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 这也是农村医疗事业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其三, 政府监管。在医疗卫生方面, 政府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不属于政府的监管, 政府伸手涉足, 属于政府应该监管的部分, 政府却不理不睬。由此, 农村医疗事业便会出现很容易让人忽略的环节, 没有依法监督社会民众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为。

2、社区组织方面的原因。社区组织在农村医疗服务事业上有不可逃避的责任。第一, 社区医疗体系不够完善, 卫生资源分布很不合理, 有的地方有多家医疗机构, 而有的地方则需要走好多的路才可以见到一家卫生服务站;第二, 社区资金短缺, 卫生服务功能不完善, 病人流向不合理。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 没有足够的医务人员, 导致社区的预防工作很薄弱;第三, 居民的预防意识不到位, 社区组织没有宣传全面合理的健康保健知识, 使得医务人员挨家挨户走访, 费时费力, 效果也没有达到, 导致预防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第四, 社区组织也没有通过一些激励措施来吸引医务人才。另外, 医疗机构收费不合理, 社区组织也没有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查。

三、完善医疗服务的措施

第一, 从思想上着手。对于社区居民来说, 要定期定时的为他们科普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定期去社区居民家为居民检查身体, 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耳濡目染, 时间久了, 居民就会接受这一方面的知识, 并且会有一些基本的常识, 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对于医务人员来说, 社区组织要发挥党的力量, 教育医务人员要有服务人民, 病人优先的奉献精神, 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利益上, 把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无限的力量。

第二, 从基础设施上着手。要想实现社区医疗服务的健康发展, 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 加强农村社区医疗室的规范化, 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农村社区的医疗室的硬件建设和管理上, 要规范农村医疗室的执业许可证和门头标牌, 购买一些好的医疗器械, 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零件, 保证可以安全地使用, 并对居民无危害。强化医疗室的消毒管理, 加强卫生药品管理,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管理, 确保广大居民的就医安全。

第三, 从人力资源方面着手。要培训掌握农村社区全科医学的人才。开设相关课程, 强化妇幼保健医学, 加强急诊急救的教学与实践。制定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终身教育制度, 强化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 同时制定保障措施。采取聘任制, 可以聘请一些大医院的离休医生和护士来开展工作。大型医院也应该定期派出医生和护士来医院坐诊, 有效利用资源, 增强社区医疗的人力资源。

第四, 从管理方面着手。政府要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社区医疗服务的立法建设, 制定一些与社区医疗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保障社区服务的有效运行。对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和技术进行监督, 建立监管制度, 完善各种医疗服务资源的监管。实施专管部门和群众的动态监管, 互相服务。而且政府要推动社区医疗服务向公益性转变, 政府要加大投入, 补贴社区, 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的难题。居民生病先去社区医院, 小病就治, 一些治不了的大病, 社区医疗站提供车, 直接送往大医院, 这样就会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也能及时保障生命安全。同时, 社区医疗机构要建立居民档案, 每一个去过医院的居民都要有档案, 这样方便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可以快速了解居民的生病愿意以及及时查出病原。居民的健康指数提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度提高, 有利于社区医疗服务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娄成武, 郑红.社区医疗服务政府治理的期权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10.6.

[2]王燕红, 薛兴利.农村社区医疗服务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J].卫生软科学, 2014.6.

[3]唐仁斌, 王玉兰.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才[J].中国药管理杂志, 2007.12.

[4]周航.中国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卫生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0.

城市社区医疗救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第10篇

一、城市社区医疗救助的兴起及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医疗问题的日益突出, 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已成为一个长期的普遍的问题。贫困人口不能自我承担所需医疗费用, 有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拖成大病, 导致因病致贫, 生活更加困难。

医疗救助是指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给予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 使其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的一种救助机制, 是整个社会保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解决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问题上, 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救助很好的结合点。 2001年8月正式启动UHPP项目即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 在探讨城市医疗救助与社区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贫困人口可及、可持续发展和可推广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由于我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水平, 特别是财政收入状况的差异, 因而医疗救助水平也存在差异, 各地贫困人口在医疗救助上享用的服务也有差异。

二、城市社区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 救助对象难以界定。

现阶段实施的社区医疗救助大多数是以城市低保家庭 (或困难家庭) 为主, 这些家庭或由于家中主要劳动力缺失或是家中有患大病的成员, 对他们实施救助是科学可行的, 但是城市社区中那些不是常住的居民, 他们出现困难社区就很难伸手援助了。因此, 救助覆盖面小, 还存在着应救未救的情况, 如城市流动贫困人口。另外, 由于医疗救助公益性较强, 因此会出现“搭便车”现象, 一些不属于救助对象的居民却通过种种途径占有着救助资源。

(二) 医疗救助范围过于狭窄。

社区医疗救助覆盖面太小而且摊在每个人身上的金额也少, 一个人也就几千元, 对于大病而言, 作用有限。在所调研的社区中, 我们了解到社区医疗救助主要采用“大病救助”的模式, 并划出“病种”范围, 只有一些大病才能得到医疗救助的惠顾。而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都没有列入救助范围, 这使得很多贫困人口家庭患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可能会拖成大病, 这不仅使贫困人口更加贫困, 而且也加重了医疗救助的负担。

(三) 救助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社区医疗救助的实施需要资金的保障, 而现阶段的社区医疗救助资金与救助需求成反比。一方面, 由于贫困患者增多, 医疗总量扩大, 医疗价格上涨, 社区医疗救助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造成社区医疗救助资金短缺, 存在供需矛盾;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利用好有限的救助资金, 救助项目报销过低, 贫困患者因自付部分过高而无法真正利用救助资金, 由于起付线和封顶线的限制, 可报销金额过低, 贫困患者自付部分过高而无法真正利用救助资金, 使救助资金较多的沉淀, 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四) 救助标准难以确定, 效率较低。

目前多数地区的医疗救助资金的拨付都是在医疗费用发生之后, 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无法在救助资金拨付之前支付医疗费用而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在这种救助程序下, 如果患者事前筹集不到足够的医药费, 就只能放弃就医, 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多地区都对救助对象实施社区医疗救助设定一个客观的标准, 但是目前由于测算技术的限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我们无法给出准确的标准。如果救助标准制定得太低, 则贫困人口的很多大病、重病、急病就求救无门了;如果救助标准过高, 由于社区医疗救助资金有限, 对于患大病、重病急需社区医疗救助的贫困人口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医疗救助管理不健全。

医疗救助的申请、审核和发放程序不严格, 没有很好地协调社区医疗救助所涉及的民政、财政、审计、劳动保障和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和职责。缺乏对作为医疗救助服务提供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必要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乱检查、滥用药”等医疗顽疾仍然存在, 拒诊、拒治现象也有, 这些都直接有损医疗救助的实效;同时, 也没有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疗救助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对城市贫困人口社区医疗救助的建议

(一) 明确救助对象的界定和确定, 扩大覆盖面。

医疗救助资金相对于需要救助的群体而言总是非常有限的, 为了把有限的救助资金最有效的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对象身上, 就要求对救助对象的筛选上必须准确无误。在界定救助对象方面可充分利用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熟悉的有利条件, 及时有效的对贫困人口提供救助, 同时对原先接受救助但经济条件已改善的救助对象的救助进行调整, 提高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同时, 社区与居民直接联系在一起, 可以及时、准确、合理、动态地界定城市贫困人口, 加大对医疗救助政策和知识进行宣传和讲解, 使需救助对象真正的了解医疗救助政策和相关程序, 做到应保尽保, 应救尽救, 便于保证救助对象的全面覆盖。

(二) 落实救助资金需求,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与广大贫困人口的需求相比, 政府的投入相对较小, 无法满足贫困人口对医疗资源的需要。因此, 要在加大政府投入提高筹资水平的同时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 可以拓宽慈善捐助、福利彩票等渠道, 稳定资金来源, 使救助资金筹集制度化、多元化。加强资金的管理, 进一步严格申请、审核和发放程序, 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积极探索资金发放的最佳支付方式。

与此同时, 要合理安排医疗救助资金, 适当提高救助水平。我国现今大部分省市推行“低水平, 广收益”的做法, 但是“低水平”也要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 过低的救助会失去医疗救助对弱势贫困人口帮助的作用, 消弱社会救济的职能。

(三)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有限, 因此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培训, 对医务人员应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加强自律, 端正医风, 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因病施治, 真正做到以贫困病人为中心, 引导患者合理消费, 杜绝“乱检查、滥用药、拿回扣”等以医谋私的违规行为和对贫困病人拒诊、拒治的行为。 同时, 为缓解现今大医院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 可先让救助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诊治,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提供救助方可进入指定的医院救助, 这样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 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救助中的作用。

(四)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监督体系。

可以充分调动社区各方的能动作用, 合理有效的使用卫生资源, 提高服务效率, 监督救助资金的利用, 及时有效的对医疗救助实施效果及水平进行监督和评估, 以便及时的做出调整和改善, 使医疗救助真正的惠及到亟需的群体。

四、结语

社区参与的城市医疗救助, 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 应是城市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最佳途径。同时, 社区医疗救助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改善城市贫困人口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以及控制卫生费用的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我国医疗救助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政新.中国的医疗救助及其发展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 (11) :5-11.

上一篇:鼻内镜鼻息肉手术下一篇:损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