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角范文

2024-05-13

区域视角范文(精选11篇)

区域视角 第1篇

一、区域史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施坚雅市场理论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史, 有一位美国学者不得不提, 他就是著名教授施坚雅 (G.William Skinner) , 作为中国经济史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施坚雅的贡献在于创造性地突破了地方史研究主要囿于行政区域空间的局限, 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研究的理论。根据施坚雅市场理论, 区域系统中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关于中国当代各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 在其著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 可以窥见历史根源:“明清时期形成的各大区体系至今存在, 其持续性非常突出”。根据施坚雅教授的观点, 每个区域系统内所形成的不平衡结构难以发生改变, 现代化进程对其也不发生作用。从发展的角度来讲, 这一理论显然存在一定缺陷, 在上百年的发展建设中, 施坚雅教授书中所提到的区域系统内部的“核心—边缘”结构不仅发生了变化, 在某些地方, 这种变化的幅度还较大。以建国以来江苏省的发展为例, 新中国成立后, 江苏开始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伴随着其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整个区域、城乡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亦是如此。可见施氏关于中国各大区域内部结构始终不变的说法存在商榷之处。另外, 为了探寻有效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方法, 需要一定理论上的启发, 而施氏理论对此并未展开研究, 因此, 本研究所要做的理论探索也就不能单纯停留于施坚雅市场理论上。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

1. 循环累积与“核心—边缘”结构

在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 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缪尔达尔和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 ? 赫希曼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形成的原因作出了分析。缪尔达尔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因子归纳为六大要素, 分别是产出与收入、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制度和政策, 根据缪尔达尔的观点, 积极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 产生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 这一过程是动态的, 因而在缪尔达尔的理论中, 区域系统结构会随着自身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借助政府政策干预, 能够刺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发展, 以“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所造成的经济差距”。在这一领域, 赫希曼与缪尔达尔的观点基本一致。由其著作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 “经济增长在国际间或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 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 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始点附近地域”, 这里所提到的“强有力的因素”指初始增长点所具有的“集聚效应”, 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 能够将其最初的优势锁定, 以吸引各种要素向该地区集聚, 进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在“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的帮助下, 最终形成发达的核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由此可见, 与缪尔达尔相似, 赫希曼也主张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改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2. 克鲁格曼理论

较之施坚雅、缪尔达尔与赫希曼, 克鲁格曼的观点则有较大不同。保罗 ? 克鲁格曼 (Paul R. Krugman) 生于1953年, 是美国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 在其200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和贸易》一书中, 重点对地理空间中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平衡性进行了研究, 与施坚雅的“核心—边缘”结构理论表述不同, 他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描述中提出了“中心和外围”这一概念, 研究分析其论述, 发现他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外围”更为广阔, “中心”也更加突出。施氏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时主要着眼于地理自然原因, 克格鲁曼则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 他认为初始条件由历史偶然性决定, 而后期“中心”与“外围”的转化和变化则由各种区位因素来决定。显然,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讲, 克鲁格曼的解释更为抽象和远离现实。而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观点更具现实可操作性。

3. 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

在认识区域发展中“中心—边缘”结构的关系上, 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史学家费尔南 ? 布罗代尔提出将“特定地域视为一个整体, 全方位地把握它的总体发展”, 对现当代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具有显著的启发意义。根据他的观点, 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来分析区域的整体发展与变迁, 并结合历史、文化、地理、民族、气候等多种要素从全局上来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探寻改变当前不均衡现状方法的过程中, 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观更具独特的借鉴价值, 从整体和系统入手, 着眼于各种因素, 在对各个区域长时间观察、分析以及把握的基础上, 找出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原因, 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更为科学的、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可行路径。

摘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多边不平衡的情况, 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 东、中、西部之间, 南北之间、省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区域发展间的差距不仅未能得到缓解, 相反, 国家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来的“核心—边缘”二元结构日趋明显,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众区域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其展开研究, 在全方位把握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发展实际, 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史,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施坚雅, 叶光庭.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6

博弈论视角下的区域政府间合作分析 第2篇

关键词:中部地区;现状;博弈;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042-03

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均衡战略进入全面区域协调发展阶段。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6年来,其“各自为政,分散发展”的格局仍在继续,中部经济一体化仍面临重重障碍。本文将区域利益分析和博弈论相接,利用博弈论分析地方区域合作中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以期寻求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和方法。

一、中部区域合作机制现状及问题

“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尽管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趋好,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作为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且资源相对丰富的中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区域合作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缺乏领先的优势区域,各自为政

在区域经济中,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经济集聚的核心,发挥着龙头作用,是最具实力与活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部各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中等偏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大,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缺少像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的具有辐射力强的省(市)。处于这种“势力均衡”区域格局下的中部各省,为了保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其进行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激励作用相对变小,而通过相互竞争和争做“龙头”的激励作用则变大。在“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各省都纷纷表示要主导中部的发展,如湖北提出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支点”,“努力使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江西、河南提出要“领跑中部崛起”;湖南也表示要力争走在中部各省前列。中部各省在设计各自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定位上,也是各自为战,孤立发展,缺乏“中部城市群”的统一规划。

(二)各省产业层次低且趋同

在产业发展及合作方面,中部各省的产业层次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相近,产业发展水平也大致处于同一层次上,“同构化”现象严重,目前,除了农业,中部各省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于煤炭、电力、交通运输、金属冶炼、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结构也非常接近,并且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承接能力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中部各省非常容易对相似的区域发展资源的进行争夺,而进一步加深产业发展上相互博弈的困境。由于中部各省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及地方利益的驱使,使一些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能统筹谋划,而是画地为牢,甚至不顾全局性资源浪费与生产能力过剩,竞相进行重复建设与生产,致使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严重,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内耗,限制了企业规模效益的发挥,而且使得省份陷入了重复建设――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的不良发展轨道,最终导致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另外,“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和实施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区域间合作并没有多大的进展,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仍处于一种相对松散的状态,没有形成像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湾等地区的一体化,而是各自为政,缺乏有力的行政协调机构和民间协调机构,行政分割严重、内部开放度不够。由于各省产业同质性强、区域协调性差,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区域间的竞争多于合作,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二、中部地区的区域博弈困境

从博弈论的视角看中部六省的合作,实质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各博弈主体利益不断博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逐渐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本性使它在与别的政府经济交往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追逐利益的动机使得博弈各方不断协调各自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并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区域博弈中,既有静态的囚徒困境,又有动态博弈;既有信息不完全博弈和合作博弈,又有非合作博弈。但由于区域差异、信息不对称以及合作的动因不足等问题,各区域在产业结构选择、资源、市场、执法等领域的非合作博弈更为常见,由此不利于中部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上存在目标上的差异。中央政府的目标较为单一,即缩小差距,实现各地区相对均衡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地方政府而言,目标则略显复杂一些。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希望实现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而借此机会尽力争取国家在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达到地方利益甚至个人政绩最大化。由于利益与追求不一致,政府间在同一个战略框架下进行博弈的行为就不可避免。以财政分配政策为例,各地方政府都希望中央政府的财政分配向本地区倾斜,因而在财政分配领域展开利益争夺。中央政府力图达到对各省的相对平衡,地方则力图争取政策更有利于自己,由此导致的自上而下的“一刀切”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会强化旧制度,遏制地方政府的创造力和活力,带来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不成而产生的“令行不止”或者“阳奉阴违”,可能会导致经济行为和信息的扭曲。

(二)地方政府间在具体政策措施上的博弈

地方保护主义。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由来已久,地方保护主义的实质就是地方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弈。如禁止或限制异地生产的商品入境和销售,由此引发地方政府之间针锋相对的行为;地方政府对不同产地但同类产品实行不同的质检和技检标准,并要求办理不同于其本地产品的审批手续;用行政手段阻止要素或劳动力向其他省份流动;在产业层次低且趋同的情况下,区域间的重复建设严重等;甚至企业间的竞争也打上了浓厚的地方烙印。这类问题同样存在于中部地区。

争取外部的合作,招商引资以及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的博弈。中部地区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的理想场所。但是,在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往往通过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供给的优惠、税收减免、降低环保标准等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的办法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为其拓展市场,所谓“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客商拿走了大量本该由地方得到的利益,并造成了地方环境的破坏。

(三)区域政府博弈的后果

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实质是一种寻租――设租行 为。地方垄断租金的最大化是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核心动机,地方政府预期这种博弈所带来的垄断租金是可以满足地方利益的,尽管这种预期具有明显的经验性和不确切性。片面追求政绩的非合作博弈短期行为,可能会为局部地区带来短期利益,但这一可能带来额外收益的过程,却是以大量的成本外部化、资源的浪费、市场效率的下降以及社会福利的损失为代价的,对区域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造成巨大伤害。

三、区域政府间合作博弈的对策及建议

为了走出“囚徒困境”,实现中部整体经济的崛起,只有竞争甚至投机是不够的,加强区域合作才是整体的最优选择。但是现有的市场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使得区域合作的过程存在困难,区域间的互利合作完全通过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达成最优。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解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冲突的有效办法是改进和完善博弈规则,即需要博弈各方――政府共同设计一种协调机制,加强利益协调和行为约束。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共赢的理念

一方面继续加强和东西部的互补和协调,强化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中东部地区形成合理的产业合作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间在利益和政策协调。避免经济发展中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现象,加强地方利益协调,破解区域发展的“囚徒困境”。

由于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区域经济活动的拓展会产生外部性。目前中部6省都已经建立了以省会为中心的增长极: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北的武汉“1+8”城市圈、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圈、安徽的皖江经济带和江西的昌九工业走廊、山西以太原为中心的大字形经济带。有些经济学者认为应该建立由中部地区最发达的武汉和郑州组成的“汉郑经济圈”;建立由武汉、长沙、南昌组成的“汉三角三小时经济圈”。但事实上,中部各省会城市都没有实力像中国“三极”中的北、上、广一样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而经济中心又不能自封或由政府任命。因此,中部地区在没有公认的区域中心的基础上,应该以区域内各中心城市共同市场利益为纽带,树立全局意识和共赢的思想,以大气、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合作,在资源、生态、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加强合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促进省份之间的相互配合,把中部的整体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不是一味去争中央项目、投资或政策优惠。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加强政府间政策协同和制度化合作

地方政府行为与政策将对中部地区空间格局分化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政府问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环境、先进而富于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这三个方面。随着各地投资硬、软环境的改善,竞争的焦点集中到了制度创新上。下一步需要强化中部六省合作平台,建立政策、产业、企业层面的合作协商机制,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区域政策的执行效率,降低区域协调成本。

中部陷入博弈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本位的行政区经济体制和强烈的地方利益取向所造成的地方政府过度竞争和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其经济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进程中,中部政府应该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合作区的经验,努力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和发展环境,引导经济平稳发展,把主动权交给市场和企业。另一方面,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加强区域性市场建设,合理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把中部六省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利用土地、金融、资金等各项措施完善区域合作的政策体系,促进区域内部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中部合作及中部崛起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此外,中部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对各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引导,可通过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的规范和各项政策在跨地区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面监督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三)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建立一种促进合作的利益补偿机制,来弥补受损地区因参加区域合作而受到的损失,这是推动中部合作、实现中部崛起的内在要求与保证。它能够对区域合作能造成的过大利益差距进行救济,以弥补优势不对称所造成的收益分享不公平和避免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在合作的过程中,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应该与中小城市合理分配利润,以提高相对落后地区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事实上,也只有以完善利益形成机制为纽带,开展区域合作,并确保合作中的中部各方的利益主体都能各得其利,才能真正保证中部的区域合作行为具有持续的动力支撑,以激励合作行为的实现。

此外,要改革现有的政府官员绩效评估体系。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政府官员绩效评估体系,但类似的考评标准容易使地方政府官员决策成本外部化,而且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自身利益,轻区域利益。这间接强化了地方保护行为,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新的官员考评标准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官员决策的中长期后果,且有必要与整个区域的发展状况挂钩,并多考查非经济领域的业绩。

(四)完善法治体系

为防止合作中的机会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保证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建立对区域内的合作主体行为的约束机制,分别制定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法律制度体系,强化法治约束和监督,严厉打击和处罚破坏区域合作的行为。对于中部合作和中部崛起而言,要从《组织法》和《行政法》的角度制定有关政府合作的法律法规,既要反对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又要以法律形式对地方政府的权限进行划分。此外,还要制定和实施一些惩罚性条款,对合作中违反“游戏规则”的“搭便车”等非规范行为进行惩戒。这种区域合作约束规则的形成是地方政府问相互博弈的产物,它体现了参与者的一致意见。

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 第3篇

显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这些教师用一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来评判实践中的行为。事实上,彼此对立的两个事物,并不一定就是相互排斥的,有时甚至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观察幼儿不等于就不能干预幼儿,强调游戏化不等于就没有学习,而强调整合也不等于就不需要学科方面的考虑。

然而,问题的解决并不那么简单。教师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与其说是源于其观念层面的模糊,不如说是源于他们在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知识的缺乏。可以说,很多时候,所谓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在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知识和策略(即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些具体的理解而形成的教学策略)的支持时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这正是本文提出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的理由。

什么是学科视角

“学科”这一概念是和知识相联系的。人类早期的知识总量有限,各方面的知识笼统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界限并不清晰。例如,围绕农业生产和生活,人类积累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天文、地理、气象、植物、水利等多个学科的具体知识。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抽象化,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系统开始形成,这就是学科。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独特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乃至话语体系(概念体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同时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学科”概念,其意义更为广泛。从最初的意义上讲,学校担负着传递人类文化的任务,而学科教学是传递学科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当然,学校教育中的“学科”不可能完全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编排,还需考虑儿童掌握知识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的逻辑。因此,学校教育中所教的“学科”已不仅仅是知识范畴的概念,而是指符合儿童心理逻辑的知识体系。

除了传递人类文化,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则更是如此。在这里,学科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体系,而是指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体系。同样,本文所指的学科视角,是指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不同领域的特殊性的关注。

有些学者尽量回避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及“学科”的概念,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分科教学的理念。的确,幼儿阶段的学习不是学科化和概念化的学习,而是整合性和经验性的学习。但这不是抛弃学科方面考虑的理由,因为整合必须是在学科基础上的整合,而经验也是以概念为指向的经验。学科的视角向来是构成课程的重要基础,幼儿园课程也不例外。无论幼儿园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今天很多幼儿园早已不再采用分科的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也仍应存在于教师心中,成为其设计与实施课程的依据。

学科视角对于幼儿园区域

活动的意义

内容和形式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如果不切合内容,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存在价值取决于它所承载的内容。因此,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既要有对这种活动形式及其特点的研究,也要有对活动内容的研究,并且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中,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对形式的关注多于对内容的关注。教师被反复告知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的活动。然而,教师如果缺乏对活动内容的真正理解,这些教育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可能会很困惑,为什么幼儿对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并不感兴趣或者兴趣很容易转移。他们会很无助地看着幼儿在各种活动之间频繁地切换或者无所事事地游荡而不能干预,此时,理想中自由、自主的活动就变成一种随意和任性的行为了。教师可能也想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可是他们对幼儿的观察只有个别,没有差异,或者说他们看到的只是幼儿表面上的差别而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最终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因此,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形式,只有当它承载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时,它才真正是有意义的。教师需要理解幼儿的活动内容:他们学什么、怎样学,并在幼儿的活动中真正看到幼儿的学习,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何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差别化的指导。

学科的视角,也就是内容的视角。没有学科的视角,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的理解就只能是笼统、模糊的,对幼儿的活动指导也必定是盲目、随意的,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儿童立场”。以学科视角研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能促使教师关注并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内容,把握各学科独特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式。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理解学习内容 区域活动的内容隐藏在材料以及材料的操作方式之中。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如果有学科视角,就会更多地考虑材料的结构性,即考虑材料蕴藏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而不仅仅考虑材料的外观如何新颖、如何吸引幼儿注意。

评估学习表现 区域活动是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因此教师有条件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观察与指导。但教师想要真正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水平,还需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理解。有了学科视角,就有了解读幼儿学习表现的基本框架。

nlc202309090506

推动学习进程 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的地方还在于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干预,将幼儿的学习不断推向深入。但是如何把握干预时机,做到进退自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如能准确解读幼儿的学习状况,就有可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机会,推动幼儿的学习进程。

对幼儿园科学与数学

区域活动的研究:寻找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

科学与数学是幼儿园课程中学科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以动手操作为基本学习方法的内容,因此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常设内容。如何开展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既要坚持科学与数学的学科性,又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这种形式的独特优势,把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区域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寻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我们的探索与思考主要集中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两个方面。

有关活动内容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如何将学科内容经验化,将科学与数学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幼儿可以通过区域活动获取的学习经验。

科学学习内容的来源及选择标准向来是教师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从学理上说,科学的学习内容既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蕴含基本的科学概念,应该是二者的交集。而在以往的实践中,科学区域活动内容设计的随意性较大。教师比较擅长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有趣的问题、材料或实验,至于其中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概念,幼儿又如何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教师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科视角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内容,找到学科内容与幼儿学习经验的连接点。

数学区对内容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与科学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不同,数学学习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即使是区域活动,教师所提供的内容也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参见作者发表于本刊2014年1、2期的《数学区角活动的教学属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一文。扫描本文末尾二维码可阅读该文——编者注)。

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不是集体教学的形式。我们的观点是:不能为了进行区域活动而进行区域活动,也不因推崇区域活动而排斥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有充分的操作学习机会。因此,那些主要依赖个人操作的学习内容,更适合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有些内容也离不开集体的讨论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将区域活动形式与集体教学形式相结合。

有关活动过程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以满足幼儿科学与数学学习的需要。

从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幼儿的科学与数学学习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1)需要通过动作水平上的操作以获取具体的学习经验,建构概念。(2)需要重复性的动作或操作以巩固经验或发现。(3)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以活化知识,发展能力。(4)需要成人提供各种支架(如启发引导)以促进其思维发展。

从表面上看,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操作机会,幼儿拥有集体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自由、自主,似乎可以满足以上所列的种种需要。然而,现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简单。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幼儿的自由、自主引向促进其发展的轨道。而这正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所应具有的本质和内涵。

我们认为,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应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为旨归,其重点在于平衡以下关系:

游戏与探究 要给幼儿纯粹的“玩”的机会,而不总是在探究问题、寻找答案。游戏是一种愉快的重复与练习,也是孕育问题的摇篮。而探究是一种目的性、方法性很强的求知活动。在幼儿阶段,很多活动是处于游戏与探究之间的,很多时候幼儿会在两者之间切换。教师应提供多种不同性质的活动,也应接纳幼儿不同的活动状态。

自由与限制 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有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但无目的的自由就是放任。教师不必忌讳给幼儿限制。没有规则,就没有真正的问题解决。当然,这些规则应该是和幼儿共同商量决定的,这样才能真正唤起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意识。

自主与干预 教师应该给幼儿机会进行选择和尝试,哪怕是失败的经历也是有价值的。教师也应该适时介入和干预幼儿的活动,但这必须建立在对幼儿的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

个别与集中 区域活动以个别化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但也不必排斥集中的形式。例如,在向幼儿介绍活动、抛出问题时,或是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时,集中活动是更有效的形式。

以上对区域活动过程的见解,也许不那么符合理想化的“儿童中心”理念,却是一个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比较可行的思路。

总之,学科视角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它并不是站在“儿童立场”的对立面,恰恰相反,它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也使得“儿童立场”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区域视角 第4篇

1 产业同构的本质内涵和测度方法

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同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出现趋同或相似的现象[1,2,3,4,5,6]。就其本质而言,产业同构是区域间构成产业结构体系的各类产业子体系在结构比例、数量特征、产业关联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相似特征的产业结构现象。

产业同构的量化方法主要有结构相似系数法、克鲁格曼结构差异度指数法、相对区位商均值法,等等[6]。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C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1979年提出的,其表达式为:undefined。式中,Sij为区域i和区域j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i和j为两个相比较的区域;Xik为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为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Sij取值于0和1之间。如果Sij=0,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Sij=1,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Sij值越大,表示区域间产业结构越趋同。保罗·克卢格曼在研究地方化和贸易问题时,提出了计算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数法,也称行业分工指数或产业专门化系数,表达式为:undefined。式中,KIij表示i区域和j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度指数,其余变量意义同上式。KIij取值于0和2之间。如果KIij=0,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如果KIij=2,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其值越大表示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越大,也表示区域间分工程度高,产业专门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差异越大,产业同构度越小;而指数越低,产业同构性就越强。相对区位商均值可以衡量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其表达式为:undefined。式中,undefined表示i区域和j区域间相对区位商均值;Xik是i区域k产业部门产出值;Xi是i区域地区总产出值;Xjk是j区域k产业部门产出值;Xj是j区域地区总产出值;k也表示产业部门个数。undefined的值以1为临界值。如果undefined,表示两个区域相比较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如果undefined或undefined,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异,也就是若undefined的值越接近1,其产业结构越趋同。其他指标如Landesmann和Szekely结构差异度指数法、Finger和Kreinin结构重合度指数法、霍夫曼系数法[3],其中霍夫曼系数法可概略衡量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区域间霍夫曼系数越接近,说明区域间产业结构越有相似特征。

2 产业同构成因分析

产业同构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具体分析时要充分考虑特定区域条件下各影响因素对产业同构形成的影响力度,找出影响力度大的因素,并做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用下面函数关系表达产业同构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即F(x)=f(s,p,i,x1,…xn)。式中,s表示区域间经济环境相似度;p表示产业规划战略;i表示调控手段;x1,…,xn表示其他因素。

区域间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条件,其中经济发展条件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包括区域资源禀赋、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首先,区域间经济环境的接近促成区域间经济发展轨迹的相似性,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似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的相似性。这种经济环境的相似性会形成区域间产业部门的相似,进而使区域间产业结构出现同构化趋势。区域间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主要是指区域间资源禀赋、人口、资本技术及市场空间等要素在结构比例、数量特征、关联度方面的相似性,这些要素组合特征的相似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条件、人口数量质量特征、投入资本和技术水平等生产要素在一定经济制度下的组合特征从根本上推动着区域产业的发展,这些要素的组合特征规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组合特征。因此,区域间一定量的生产要素组合特征具有相似性,那么区域间的生产结构也就出现明显的趋同。生产要素组合特征的变动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一定时间尺度内会产生产业结构数量比例、质量比例、结构比例的趋同和趋异。即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特征发生明显变动则促成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异,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动则区域间产业结构表现出同构并保持其水平。其次,影响区域产业同构的重要因素还有经济体制因素。不同经济体制产生不同的经济行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政策。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政府往往考虑区域产业的均衡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并且实施的产业政策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地方政府只能依靠上级政府的产业政策开展经济活动。这种产业政策强调区域产业的均衡发展和体系的完整性,特别是产业布局的均衡性和工业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追求产业均衡发展和体系完整性的产业政策对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重视不够,同时因为产业同构而产生相应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经济政策。在市场利益机制的推动下,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供求信息组织生产活动,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往往成为经济主体考虑的主要因素。若区域内对某些产品在市场信号中表现出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或两者兼有的迹象,则市场主体便转向这些行业进行生产,也会出现某些产业的结构性趋同。第三,产业规划战略也同样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战略是引领区域产业朝着结构合理、优势突出、持续稳健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总之,区域间经济环境的相似程度和产业规划战略是影响区域间产业同构的主要原因,区域产业结构受这些因素在时间尺度上变动的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动,而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演替本质上受生产要素在市场和政策环境里的结构与流动特征的影响,区域间生产要素在结构比例、数量比例、质量比例及流动等方面的特征变量直接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其结果形成了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和异构现象。若区域间生产要素结构及流动特征相似程度大,则易形成产业同构;若区域间生产要素结构及流动特征差异明显,但仍出现同构现象,则表明宏观调控力度明显大于市场调节。

3 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意性分析

产业结构趋同包括合意性趋同和非合意性趋同,结构趋同与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紧密关联,背离专业化分工属于非合意性,符合的则属于合意性。一般采用产业区位指向分析产业同构合意度,选取区位商方差进行量化[1]。利用区位商能客观地分析产业实力,进而分析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但指标仅选用区位商显得单一和片面,并没有从区域市场高级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产业同构的合意度分析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市场高级化等方面。

产业同构会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发挥区域优势、投入分散、阻碍高级市场形成等系列问题[2,4,5]。对产业同构合意度分析需要全面客观的视角,区域间生产要素结构及流动特征决定了区域间产业结构特征,其特征的相似性导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在一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同构具有合意性。随着生产要素结构的高级化和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能力的增强,要求高级市场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若区域间仍保持产业同构状态,则相对封闭的区域间生产要素无法合理流动,区域间不能实现经济要素互动。当区域间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产生凝固而后滞胀并不断衰落(图1)。此时,区域产业同构出现明显非合意性。

注:r为生产要素结构与流动特征量及时间;k为产业结构水平;L1为生产要素不流动产业结构滞胀后衰落;L2为生产要素流动后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区域的生产与消费水平,产业结构是否与这种生产消费水平匹配关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实际而盲目发展不适应区域条件的产业,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序状态,区域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应出现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受区域资源禀赋的影响,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若区域间资源禀赋存在明显差异,其产业结构不应出现明显同构现象;区域产业同构不能突显区域比较优势,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同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欠优配置,产生系列生态问题,因此产业发展还必须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业同构造成需求结构相同,不利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区域市场各自为主、“保护主义”抬头,阻碍高级市场的形成,产业发展必然与市场一体化进程紧密联系。

4 区域分工与合作视角下产业同构优化路径分析

4.1 产业同构优化的实质

产业同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的趋势下会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非合意性。我们认为产业同构优化应基于区域分工与合作原则,区域间形成各具优势的分工格局和良好的合作机制。区域分工是指区域间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且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7]。区域分工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利益理论。其基本论点是: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没有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在多种产品中择优,即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不能什么都不生产,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

区域分工与合作视角下的产业同构优化问题实质上是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实现专门化生产,并不断促成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产业集群化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形成分工合理、结构优化的产业格局,区域分工强调区域优势的发挥,使其产业结构各具优势,从而使产业结构不产生明显的非合意性同构问题,而合作则是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以便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图2)。实现产生要素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必须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产业规划战略作为保障。

4.2 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区域间经济合作需要树立区域优势形象,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开展区域投融资环境评价,并不断完善区域投资环境,加快和提升区域公共设施体系建设;扩大区域经济外向度,加快区域间的多边贸易发展;健全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区域市场机制,突显市场的调节作用。

4.3 走产业集群化之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在逐步实现区域间生产要素的互动前提下,区域间产业发展应该走产业集群化之路[8,9,10,11],通过产业集群化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质的提升,壮大产业实力。产业集群是产业体系内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子产业体系(或子产业部门)在地域上有着关联区位指向的有机统一体。其特点是,地域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具有动态特征。随着各子产业体系(或子产业部门)生态位的变动而发生产业集群体的变动,也会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集群成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载体,而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与区域分工的双重作用。产业部门(以企业为核心和其关联部门以及辅助配套机构的有机统一体)在地域上集聚的原因有区域资源禀赋、市场空间、公共设施、产业政策、投融资环境等[10,11],而产业集群的产生则是产业有机体中投资主体对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在地域上的趋同性造成的,就是投资主体对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在某一区位较优区域内的集中。随着产业有机体的不断发展,并遵循区域分工原则使经济活动更加专业化和细化,分工的细化促成了产业有机体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产业垂直链,而产业集群化则扩大了产业水平链,最终形成产业在优区位内的产业集群体系,并具有开放性,随着体系内要素的变动而变动。集群化过程中强调了区域分工,也就使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4.4 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政府产业规划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宏观准则,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通过研究产业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分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确定产业发展的目标[12]。在产业规划战略中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与地位、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对区域产业发展产生规范性作用。极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产业规划战略是区域产业朝着良性、优化、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区域间产业同构优化问题还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战略作为保证。基于区域分工与合作视角,科学规划不同层级区域的产业体系,使区域优势得以发挥,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5 结论

区域间生产要素结构和流动特征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过程中,前者特征量是产生产业结构的同构与异构特征的根本动因。一般而言,区域间生产要素特征量具相似性则易形成同构化,生产要素特征量分异明显则不易形成同构,若仍出现明显同构则表明政府调控力度大于市场调节。

产业同构具有合意性和非合意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意性,但从产业结构升级演替的长远尺度考虑,产业同构的非合意性会越来越明显,并且导致产业结构长期凝固而后滞胀并不断衰落,阻碍区域产业升级与更新。产业同构非合意性优化途径的关键之举是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是基于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视角,强调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优势互补,使区域间经济得以互动。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后通过产业集群化组织进行生产,不断壮大实力,同时要有极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产业规划战略作为保证,形成区域分工与合作产业格局,促成区域产业结构质的提升,逐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30-35.

[2]宋养琰.论产业同构及其战略性调整[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7,(2)∶31-34.

[3]朱晓明,许山白.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2)∶20-22.

[4]李庆华,王文平.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67-71.

[5]周国富,陈玲.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及原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12)∶16-20.

[6]关爱萍.产业同构测度的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19)∶32-34.

[7]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12)∶56-90.

[8]马宗国,张咏梅.产业集群的理论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l)∶45-51.

[9]陈柳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3)∶78-81.

[10]高云虹.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产业集群[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5)∶123-125.

[11]张丽君.西部地区新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14-18.

区域视角 第5篇

关键词:明代;山西流民;商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34-02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带,大约80%的区域是土石山区和丘陵,耕地资源十分匮乏。《明太祖实录》卷一四零记载,洪武十四年,山西全省人口达403万之多。据统计,“山西人均耕地在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10.28亩;明弘治四年(1491年)是9.54亩;明万历六年(1578年)是6.29亩。”[1]山西地区几乎是十年九早,还有土地兼并、赋役繁重等原因,出现了《平阳府志》记载的情况,“小狭人满,每挟货走四方,所至多流寓其间”。尽管山西流民在外奔波无比艰辛,但这一流民群体无形中推动了山西地区的发展。

一、明初,政府组织移民缓解了山西当地的人地矛盾,社会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明初,“其野不足以养其民”的情况在山西地区是相当普遍的。明政府便以平衡人口分布的均衡以及开发边地为目的,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移民。洪武六年,迁入中立府的山西移民数量为8238户,39349人。洪武八年,明太祖“命吉安候陆亨等缉捕太行山潜通四大王之人,未几,获男女一万四百人送京师。”[2]这次迁入南直隶地区的山西农民达10400人。从洪武二十一年到二十八年,从山西迁出的以屯垦为目的的百姓总数就在六、七十万以上。从永乐元年至十五年,有七次大规模的屯种迁民发生在山西地区,迁入以北京为首的北直隶地区的山西人约有30000多户。有户口数记载的大规模迁民共三次,向外迁移的山西人口至少在10万以上。

总之,洪武、永乐两朝从山西省迁民18次,总数近百万人。山西流民数量之大,对于自然灾害频仍、人地矛盾尖锐的山西农民来说,无疑是唯一谋生的途径。尽管山西迁民的职业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重新成为编户齐名,可是对于那些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迁徙去宽乡是他们求生的最有效办法。因此,这一移民在短时期内满足了剩余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农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秩序相应的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少农民的生命,为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准备了必要的劳动力。

二、山西流民迁出无形中促进了山西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并向传统的本业体制发起进攻,补充了自然经济形态

明中叶后,小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各地事于商贾的人逐渐增多。成化末年,北方两税皆折银,商人开中,亦开始用银折纳,这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商业亦逐渐被认为是善业,不是贱流。商业化城市是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科教事业发达,要求农村为其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因此流亡百姓“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容易谋得一份职业,他们或是打零工、做苦役,或是从事服务性工作”[3],尽管从事的工作粗贱且不稳定,但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足以使他们生活下去,并且随着商业的发展,外出的山西百姓有很多成为大大小小的商人,他们利用地域差价和卖贵买贱的手段经营民生日用品和生产资料,从中赚取大量利润,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货币,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指出:“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由于明朝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城市工商业者的封建依附性,影响到城市商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外出致富的山西流民也都没有和农村相决裂,他们往往是半工半农、半商半农。如辽州之民,于务农之余,也“多佣力他乡,担负经营,以苟全朝夕”[4];他们经商致富,荣耀故里,这自然会促使同乡顿起艳羡和效法之心,从而加速山西人口的流动,如泽、蒲之间,“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5];潞安府的长治,“民率逐于末作,克利如鹜,而又俗善商贾”[6],经商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车辙马迹遍天下”的山西商帮。

外出流民经商队伍的壮大以及“通折以银”的出现,促进了农村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大量集市,既有经常性的店铺,还有相当多的摊贩和一些定期的庙会。山西以太原、平阳为中心,“多玩好事末,独蒲坂一州富庶尤甚,商贾争趋”,城乡各地的集市,有如雨后春笋,到处成长。集中在城市中日益众多的工商业人口,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转化而成的,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农业相分离。而仍然经营土地的农民,便从事起商品作物的经营。这源于集市的发展,使农民可以卖出产品和买进自己必需的生产生活用品,在观念形态上激发了农民改变单一种粮的传统习惯,大力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如果说,“在此以前农民还只是把消费剩余的产品,偶然地变为商品;而现在有些人却是有意识的在生产可获厚利的产品了”[7]。这改变了农民过去在生产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方式,而是必须时常关心市场,不断改进经营。

列宁说:“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减少。”[8]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利大于弊,震撼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在某些方面对自然经济起着冲击和瓦解作用,不自觉的发展了新经济模式,促成了山西人商业观念的形成,为晋商开拓国内外市场准备了条件。

三、流民外出不仅使得狭隘、僻陋的山西百姓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开拓了视野,而且他们的生活与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9]明初,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经营小本经济受很大限制。而在明中叶以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集市的大量出现和农村百姓与地方、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的联系发展到较高程度。户口控制制度放松以及“通折以银”的出现,“庶民们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谋求生存、富足,商业化的发展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庶民价值、伦理、信念和商业化发展的关联更实际而密切。”[10]

流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多元而复杂的,但肯定有它正面的效应。人口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处于闭塞、分散状态下的山西农民与广大的世界相接触,逐渐从儒家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所遵循的是生活经历给予他们的经验教训以及与时代条件和历史传统相关的相互影响”[11],从而被很容易的卷入到商业化的经济中去。为了谋生,他们必须学习各种技术和知识,而且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大都来自四面八方,时间已久,便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闻,有很多人都逐渐熟悉了社会和各地市场,这些非常有用的知识对于那些长期墨守成规、对外界几乎一无所知的流民来说是极大的提高。并且这种提高会影响到家乡的发展,从而促进各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农民来说,这种变化是一次解放运动。

四、结语

任何事物的前进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明政府采取种种诱迫流民复业的措施,“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始终无法完成。然而生产力始终是最活跃的因素,即使遇到中断或夭折,也绝不会停滞不前,且仍有继承关系,这证明了中国不是长期沉睡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建生.中国近代经济史稿[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45.

〔2〕明太祖实录(卷96).1651.

〔3〕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61.

〔4〕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六七).辽州府,风俗考,引旧志.

〔5〕郭青螺先生遗书·卷一六·圣门人物志序.

〔6〕味蘖斋文集·卷一一·兵部职方司郎中张公墓志铭.

〔7〕(明)李侃.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589.

〔8〕列宁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

〔9〕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641.

〔10〕赵轶峰.明代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00.

〔11〕赵轶峰.明代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03.

区域视角 第6篇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涉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复杂的社会经济转变过程,也是诸多学科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呈现出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对城镇化的驱动力、动力机制、区域差异等方面;研究方法上,对城镇化水平和发展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从单一的人口指标法向反映城市经济增长、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等特征的复合指标法转变;研究尺度上,也呈现出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转变,程度逐渐加深。“新区域主义”理论引入我国以后,国内学者重点阐述了“新区域主义”的特点和理论渊源,从新区域主义的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协调发展、区域规划、产业集群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并结合国有企业的区域差异、南京都市圈对新区域主义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从旧区域主义强调区域之间的竞争到强调区域之间的合作,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关系密切,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完全同步,从而产生了区域不平衡,故新区域主义对城镇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已有研究可知,国内学者研究多集中在全国和省域层面,很少有单独研究一个城市内部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对于城市更小尺度的县域行政地域单元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就更少。本文主要是将新区域主义理论中的新型协调—合作理念引入到微型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的研究中,探讨通过区域联盟的合作方式来引导城镇化水平的发展,避免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减小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城镇化差异程度,从而实现地区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总面积9444.65平方公里,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人口373万,东连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叠加地带(见图1)。随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滨州市迎来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历史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滨州市的经济发展,而其经济的发展又是以城镇化进程为主要标志,因此对滨州市城镇化水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滨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研究了滨州市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试图探求各县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措施。

二、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遵循全面系统性、准确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准确的衡量城镇化水平。

(二)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

考虑到城镇化内容的复杂性和全方位性,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镇化水平、人口城镇化水平、地域景观的城镇化水平、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水平、环境状态的城镇化水平等五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构成, 本指标体系借鉴前人的研究, 用熵值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见表1) 。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动态性, 选取了2004、2008年的数据作为趋势分析。

从表1中, 可以看出2004年权重较大的有年实际利用外资 (0.1898) 、工业废气烟尘去除量 (0.0968)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0.0966)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0.0959) 、工业总产值 (0.0942) ;2008年权重较大的有年实际利用外资 (0.1167)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 (0.1095) 、工业总产值 (0.0842) 、工业废气烟尘去除量 (0.0803)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0.0801) 。可知2004至2008年间, 经济城镇化水平与环境城镇化水平的各项指标都占较大比重, 一方面表明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能够为其他方面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城镇化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又对经济发展起衡量作用。通过利用外资,改善资本形成的条件,带动技术、贸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压力愈来愈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规划布局的短期行为对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资源的供给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超载严重,降低了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因此近年来环境问题得到了市政府的普遍关注,提出了“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目标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三、滨州市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一)各县区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得分

通过计算出二级指标下各类子指标的关联系数矩阵,结合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出2004、2008年滨州市各县区的经济城镇化水平、人口城镇化水平、生活方式城镇化水平、地域景观城镇化水平、环境城镇化水平得分,累加后分别得到各县区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见表2、图2)。

(二)各县区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从表2、图2城镇化水平得分可以看出,滨州市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最高的邹平县与最低的阳信县的城镇化水平从2004年相差0.5297到2008增加到0.5883,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运用spss软件首先对城镇化水平得分进行换算处理后,对滨州市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在求新类相似性中选择中位数法,在相似性测度中针对间隔适度数据选择欧氏距离。根据2004年、2008两年的不同聚类结果,得到滨州市各县区的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分异图(见图3、图4) 。

由滨州市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分异图可知,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的聚类结果与近年来滨州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吻合度较高,2008年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较2004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各县区之间的差异有相对拉大的趋势。按照2008年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可以将各县区分为三类(见表3)。

由表3中可见:第一类,城镇化水平较高类:邹平县、滨城区。邹平县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位,远高于其他各县区,城镇化水平最高,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由表2可以看出,邹平县在经济城镇化水平上排名第一,说明经济基础非常好,在平稳中有着较快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其它基础设施的修建,使得地域景观城镇化与环境城镇化也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近年来邹平县深入贯彻落实“小城镇、大战略”方针,按照“中心辐射、三线聚集、强镇带动”的总体发展思路,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虽然城镇化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但是城市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规划起点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等。所以今后邹平城镇化的重点应是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提高综合城镇化水平,扩大辐射效应。

虽然滨城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排名第二,但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地域景观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水平上排名均较高,可知滨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人居环境的提高,城市发展较为均衡。另外,滨城区的经济发展较慢,说明其非农化水平较低,经济城镇化水平有待于加强。因此滨城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重点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城市管理与服务。

第二类,城镇化水平居中类: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的城镇化属于中等水平,综合城镇化得分比较接近,说明三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稳。无棣县把城市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龙头和重要载体,以工业化拉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实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沾化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应逐步扩大城市集聚功能,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博兴县位置优越,受滨城区和邹平县的辐射效应影响,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排名第五。通过大力实施“城镇化”和“环境立县”战略,完善了城市功能,使得城镇化水平有着更高的提升空间。

第三类,城镇化水平较低类:惠民县、阳信县。惠民县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但是近年来惠民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来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其城镇化水平。县政府立足自身作为孙子故里的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精心打造“武圣孙子故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阳信县城镇化水平综合排名全市最低,经济发展、非农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落后于其他县区,这是因为阳信县大部分企业都是依赖外贸进出口,国家出口退税税率的一再下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阳信县出口形势。另外,第三产业增长缓慢,是制约阳信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各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性评价

1. 各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形成明显的经济溢出效应

从各县区综合得分中我们可以看出,邹平县、滨城区城镇化水平最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惠民县、阳信县的城镇化水最低。2008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最低的阳信县与最高的邹平县的差距达到了0.5883分,可知滨州市各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南部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北部。经济溢出效应也可理解为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即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受外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经济活动趋向于集聚在某一个地区,从而形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差异。从县域空间来看,高经济发展水平县域集聚区内部的县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集聚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县域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低水平县域集聚区、孤立的高经济增长水平县域以及“边缘县域”经济增长与各自相邻县域经济增长相关性不显著。因此,邹平县、滨城区形成了明显的经济溢出效应。

2. 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较弱

受资源环境条件、主导方向、产业布局以及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城市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对区域城市发展具有不同的效果,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极大,滨州市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地域分布和城市内部建设布局不合理。由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邹平县、滨城区与惠民县、阳信县在地理位置上紧紧相邻,但是城镇化水平却差异巨大,说明邹平县和滨城区对周围县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没有产生相应的集聚效应。滨城区的城市功能不强,吸引能力还处于较弱的局面,邹平县作为滨州市发展的龙头,对内没有形成良好的辐射能力,县区经济合作的意识不够,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不深入,带动地方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3. 区域内协调—合作的意识不强,产业关联度较低

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需要城市之间建立较强的产业联系,形成具有整体态势的关联产业。而滨州市各县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较弱,每个城市相对而峙、分散而立,始终未能形成一个以地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这一状态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规模经营,也不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虽然在县区内都有各自的支柱产业,但各自为政、自成一体的产业发展观念的思想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区域间经济要素的集聚和合理配置,县区之间协调合作的意识不强。另外,滨州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工业经济的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也较滞后。2008年山东省三产业结构比例为9.6∶57.0∶33.4,而滨州市三产业结构比例为9.92∶60.94∶29.14,明显落后于山东省的整体水平。城镇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较弱,对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较小。

四、滨州市城镇化发展的优化措施

(一)培育增长极,优化城市内部空间

根据滨州市城镇化水平的得分可以发现,邹平县的城镇化水平由2004年的0.6337增加到2008年的0.7487,滨城区的城镇化水平由2004年的0.5847增加到2008年的0.588,两县区占滨州市整体城镇化水平的55.7%,说明邹平县和滨城区在滨州市处于绝对的增长核心。应将两县区作为滨州市城市发展的增长极,应突出发挥邹平县、滨城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增强核心县区经济扩散和集聚的功能以及领导能力,带动其他县区的发展,扩大其辐射作用,支持其在区域经济、邻边经济中率先发展。另外,各县区之间应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内部整合形成内部区域联盟,加快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避免边缘弱化地区的形成。

(二)改善交通设施,形成发展轴线,强化对外联系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具有紧密的相互联系,良好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拓展。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理念即强调区域之间的合作,形成区域联盟,共同发展。从省内发展层次来看,滨州的经济发展在山东省内处于较低水平,故在优化内部空间的前提下,也要加强外部空间的优化。滨州市应该改善交通设施,突出高效生态经济主题,积极推进与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大范围的区域联盟,引导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利用各种交通方式,积极借势济南、淄博,加强与济南、淄博的协调—合作意识,形成发展轴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壮大循环经济,努力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建设全国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增强地区间产业关联度,优化产业布局

新区域主义主张利用“区域”手段将资源浪费降到最低及区域实力提到最优,认为在积累人力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保证城市竞争力的同时,更需要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必须依赖各种水平或垂直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合作网络,区域联盟恰是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议规章,减少贸易壁垒和削减个体局限,以自发的、多元行动主体和共同目标的联盟组织,推动地方经济“合作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滨州市要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优化各县区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区域内要素聚集力、产业竞争力和体制创新力,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努力培植高效生态的产业体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避免成为边缘弱化区

从新区域主义的视角看,纵观诸多成功的区域联盟发展经验,其增长战略主要体现在:1.高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区域增长联盟合作更加强调协作和自愿参与,采取了更为民主、弹性的管理方法,使得共同的战略目标结合灵活的专项行动计划得以有效实施。2.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跨区域协调机构虽然有综合性职能部门和专门职能部门之分,但一般都有自己的预算、都能起草法律,在区域政策和区域战略上都有选择权和决策权。区域协调政策一般以法律形式制定和颁布,这种法律效应不仅体现在民众可以利用区域规划适当制约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也成为上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同意或否定地方具体政策的法律依据之一。3.多元化的公共政策导引。公共政策主要以区域规划的形式表达,其经济社会目标主要是缩小地区差距、平衡地区发展,营造健康、稳定的区域整体发展环境。在当代中国特殊的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肩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通过寻求协调相关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来加强县区经济合作,引导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鼓励城市政府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政府”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主体和政治主体,拥有超越任何经济主体的权威和强制力量,不同地区政府的政策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对这些矛盾进行最有效的协调。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协调好区域联盟中各个县区的政策扶持、利益分配,引导着地区城镇化向良性方向发展,避免成为边缘弱化区。

五、结论

文章运用熵值法对滨州市各个县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研究,发现滨州市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比较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邹平县、滨城区城镇化水平居全市首位,为城镇化水平较高类;第二类是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为城镇化水平居中类;第三类为惠民县、阳信县,为城镇化水平较低类。由此可见,滨州市的整体城镇化水平并不高,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明显,而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新区域主义的视角,一方面对滨州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龙头县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相应地带动其他县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结论,另一方面为促进滨州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应促进区域联盟的形成,加强地方经济合作,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避免边缘地区被弱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滨州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因此滨州市应该提高地区间的协调合作意识,加快城镇化进程,争取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房地产经济区域差异研究新视角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房地产行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杰出贡献, 它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众所周知,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还关系到例如城市化进程此类的社会问题, 所以,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研究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往对房地产行业的实证研究大都运用了统计年鉴上的省份数据, 或者是按照中国城市统计分组标准使用中部、西部、东部的数据来说明房地产经济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 并在这种不平衡发展中寻找区域间的差异并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解释这种差异的目的是为了相关宏观政策的制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但是在实际政策制定中可能碰到两个问题。第一, 省内各个地区之间可能由于某些原因, 各地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存在差别, 比如中部的某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可能已经达到了东部的水平, 这个时候将所有的中部城市一视同仁就不大好;第二, 对于区域的划分多数情况是建立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的, 无法灵活变动, 但是各地的经济发展却是动态的。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换一个思路,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2 建立模型

笔者认为, 建立的模型除了可以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以外, 至少还要包含3个基本要素:第一, 区域间差异的度量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 即有一个合理的参照系, 这样的比较才能客观;第二, 这个差异的度量应该尽量涵盖多的差异因子, 并且这些差异因子彼此间不会互相影响。如果包含的差异因子太少, 分析起来会显得不够全面;第三, 这个模型本身从时间和空间是动态的, 这里笔者想强调的就是这个模型本身既然是一个可以度量区域发展的模型, 那么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模型, 即它可以从时间上度量也可以从空间上对地产行业的发展进行度量。笔者认为,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模型才可以很好的用于研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运用模糊集理论中的权距离公式, 现设立模型如下:

首先将整体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进行级别构造, 例如按照传统的学术观点将房地产的区域差异发展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研究, 构造评价矩阵Y:

这个式子中i表示某一个评价指标, t表示指定的某一个区域, 这里不同的t值可以用来表示东、中、西三个区域, 这就建立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这里需要对这个矩阵作一些说明:这个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可以变动, 比如区域可以进一步细分, 这点很重要, 通过增加这个矩阵的列数来对区域进一步来划分就解决了上文中提到的第二个问题, 可以摆脱原来的单一的行政划分;另外要做到建立客观评价矩阵的关键是指标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从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方出发, 同时要考虑这些指标在选择的不同区域的差别是明显的。所以, 笔者认为选择指标的同时就可以对区域进行重新界定。当然一开始指标的选择面要广, 比如除了那些和行业直接相关的指标比如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房屋竣工面积以外还要考虑其他指标, 例如GDP增长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 这些指标关系到买房的有效需求。所以这个矩阵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指标的选择开始可能较多, 通过不同地区的比较, 选择差异明显的指标来逐渐缩小这个矩阵。假设区域间房地产从业人数在区域间没有什么差异就可以省略。评价矩阵的建立过程计算量比较大, 统计起来可能需要较多的时间, 但是一旦建立好评价矩阵, 第二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一个评价矩阵建立好了, 就可以对某一个研究的特定地域来进行数据搜集, 并由此组成一个监测矩阵, 设此矩阵为X:

注意这个式子中i使用的评价因子和评价矩阵是相同的, j的含义要在此作一个说明, 根据上文笔者提出的建立模型标准的第三条, 模型要能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研究地产行业的区域差异, 所以j在这里如果是想研究同时点的区域差异可以用来表示为不同的地域, 比如分别表示南京、上海、北京三个城市。但是如果要研究某一个特定地区不同时间的区域差异, j就可以表示年份, 比如选择2006年至2008年三年的数据。同时此矩阵和上一个评价矩阵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列数也是可以变动的。

两个矩阵都建立以后就可以对两个矩阵分别进行转化, 这里应用线性内插公式sit= (yit-ymin) / (ymax-ymin) ;i=1, 2, …, m;t=1, 2, …, n。这里的m值就是确定下来的评价因子的项数, 而n指代新的全国区域划分层次, 这样评价矩阵Y就转化为标准值模糊矩阵S:

这里假设m取3。接下来就可以对监测矩阵进行转化, 同样可以借助线性内插公式, 但是公式要稍微改变下:

这样监测矩阵就可以转化为另一个矩阵

现在对以上的变形作如下的说明。这里转化有三个要点, 第一, 就是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是相对于某一个评价指标来说的, 即都是相对于原来矩阵的某一行来说的, 这样转化才是有意义的, 同时也表示指标间不会互相影响。第二, 这里不考虑一种特殊情况, 就是某一个评价指标的数据中最大和最小值相等。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指标本身已经不需要纳入评价矩阵。第三, 就是转化后的矩阵后的值应该都分布在0和1之间, 所以上文对监测矩阵的数据运用分段函数进行了处理。但是这里笔者认为要对出现0和1的原数据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因为这些数据本身可能就能反映了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的建模过程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虽然确定了m项评价指标, 但是没有对这m类指标进行权重划分, 而是一视同仁。但是不同区域的同类指标之间不能完全等同, 这样就还需要建立一个权重矩阵W:

注意建立这个矩阵的时候是以列来对应原评价矩阵中的因子的, 而其行数对应于原来监测矩阵观测的特定地域或者是年份j。这个矩阵是此次建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因为权重的划分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而权重的划分方法往往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里可以借鉴一下一下超标倍数赋权法。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单易行, 便于操作。运用公式这样权重矩阵就可以方便得到了。用这种方法赋权的内在逻辑是用数据偏离目标均值的程度来判断数据的重要性, 而目标均值是建立在评价矩阵上的, 笔者认为这种衡量偏离程度的方法还有待改进。但是总的来说, 这样赋权还是比较科学的, 可以对异常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放大, 便于比较, 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和原来的监测矩阵对应的权重矩阵。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用上述建立的矩阵进行计算。这里首先澄清一些基本概念。在经典集合论中对事物只作明确的划分, 但实际上, 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某集合, 并不是只有“是”或“非”这两种回答, 即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也就是说, 在现实世界中, 集合的边缘往往是模糊的。而模糊集合论是经典集合论的一种推广, 其中利用[0, 1]之间的一个数 (称为从属函数) , 来度量元素从属于集合的程度。在模糊集合论中常用贴近度来描述两个模糊子集的相近程度。所谓贴近度, 就是指两个模糊子集之间彼此相近的程度, 贴近度应在[0, 1]区间内取值, 当贴近度等于1时, 称两个模糊子集完全贴合, 即最相近或相近。以下的方法就是用这种贴近度来度量选取的m项指标的差异。贴近度往往是用权距离来表示。所以监测矩阵中的第j个样本与评价标准某一个区域h的贴近度可以用σjh来表示。运用公式

现在对公式中的参数作以下说明, 其中j表示监测样本中选择的样本数量, 而h=1, 2, …, t, 公式中的c表示为一个常数, c=1/m这里要对djh具体阐述一下。djh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权距离, 考虑到了权重, 其公式如下:

注意其中的h=1, 2, …, t。注意权距离公式中的p也称为距离参数, 当p=2时djh称为欧式距离。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前文所讲的权重矩阵已经涵盖到权距离的计算中来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上文的贴近度公式中还有一个参数α没有提到, α=p。实际计算中往往取p=1的时候来简化计算。

由上文的建模过程, 对j组观测样本和t个评价区域, 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贴近度矩阵, 这里设为Z:

, 这就是最后我们需要的矩阵。这里要注意, 由于上文的矩阵都是方阵, 所以导致这里的Z也是一个方阵, 实际运用中j代表实际的观测矩阵中的样本数, 而h=t, 是根据评价矩阵选定的基本区域数目来定的, 所以和以上的诸多矩阵一样, 这里的Z也是可以变动的。其中这里的贴近度σjh表示第j个观测样本于第h个选定的区域的接近程度, 如果σjh数值越大, 表示该样本和该区域的地产发展状况越相近。最后一步就是取极值的过程, 运用公式最终对应每一个观测样本就得到一个贴近度极值, 建模到此结束。

3 模型的运用和评价

如何来运用此模型呢?上文的建模过程实际上已经涵盖了模型的运用, 最终都是为了解决本文开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从上文的建模过程可以清晰的看到, 这种可以灵活变动的贴近度矩阵在计算过程完全符合笔者提到的建模的三个标准, 同时在评价矩阵的建立过程中也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现在假设我们在评价矩阵建立了新的区域类型, 例如中取t=5;再假设i=4, 比如选择上文提到的房地产投资增长率, 居民可支配收入, 区域房地产就业人数占该地区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及GDP增长速度四个评价指标, 这里尽量采用比例数据且某一项评价指标按照该区域中的所有数据取一个平均值;随后按照评价因子在监测矩阵取甲城市2006至2008三年的数据, 这里是假设取这3年, 建立观测矩阵, 最终通过进一步计算转化为贴近度矩阵, 这里的σjh中j=3, h=5, 表示甲这个城市在这三年和这五个区域的贴近程度, 取极值后就可以看出该城市甲的发展最相似于哪个区域, 除此以外还可以不取年数据, 而是选择不同的城市。这里要注意的是例子中监测矩阵如果取的是年度数据, 评价矩阵也应该做相应的变动, 比如上例中就应该将五大区域的四个指标的统计也建立在近三年的数据基础上, 可针对某一个评价因子来分别求出每一年的平均值后再取三年的平均值。通过以上方法, 就可以对一个特定的地域进行归类, 且这种归类摆脱了单一的行政区划的限制, 可以做到因地制宜的参考不同区域间的政策来进行房产政策的推行, 不仅如此, 通过年度数据的对比也可以看到每年的地产发展趋势变化, 到此第一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任何模型都会有其自身无法突破的瓶颈, 此模型也不例外。此模型有待改进的地方有两个。第一, 此模型的建立是为了解决房地产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发展政策相同两者之间的冲突, 所以如果政策或者投资决策在区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此种局面没有办法改变, 那样建立贴近度矩阵就没有太多意义了;第二, 在最后去极值的过程中会出现模型失效的情况, 比如出现两个等同的极大值, 这点要引起重视。同时笔者认为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都不会很高。综上, 从全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这个角度出发, 笔者认为此模型是可以用来划归某一个特定地区的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级别, 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灵活性, 便于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万军, 喻志军.经济适用住房政策:问题与出路[J].中国软科学, 2005.

[2]董梅生.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分区讨论[J].技术经济, 2005:2425.

[3]王静.我国商品住宅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 2006:3132.

[4]李勇辉.我国房地产业的区域差异分析及对策建议[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

[5]赵静, 濮励杰.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差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6]林卡, 高红.中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发展动力和制度背景分析[J].中国软科学.

[7]谭术魁, 陈晓川.房地产投资差异的测度方法研究与应用[J].中国房地产金融.

[8]梁云芳, 高铁梅.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7.

[9]韩冬梅, 刘兰娟.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 2008.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区域,利益相关者

从发生的时间起点看,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老问题, 而从演变的趋势看, 这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 对该问题进行持续性的研究由此便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既然如此, 不断挖掘或寻求新的角度、试图日益全面地认知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就对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研究角度的开拓必将大大释放研究人员长期拘泥于某些狭隘视角的研究压力并有助于纠正研究效率的递减趋势。笔者在长期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 发现该领域已有的研究视角仍较局限, 研究效率与成果的创新程度等均受到严重的影响。基于此, 笔者试图从区域或空间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现象, 力求形成一些基本认识, 为基于这一角度的后续研究奠定必要的认识基础。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区域分析视角的缺失———基于国内文献研究

客观地看,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长期以来持续地吸引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 这也体现了学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成长过程的高度关注, 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因经济体制改革而起并可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得到缓解。然而, 该问题的已有研究角度却表现出了高度收敛趋势, 这种研究状况值得注意。如杨毅、颜白鹭 (2012) 从银企关系角度探讨了制造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变动规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该文既以江苏徐州和广西柳州样本中小企业融资为例又突出强调了“在江苏省徐州市和广西柳州市两地, 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以及商业信用的可得性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交易习惯、人文环境、社会风俗、政府政策、两地资金供求情况等因素共同引起的” (1) 这一具有区域空间内涵与特色的分析结论。然而, 大多数研究撇开了时空因素, 换言之, 大多数研究是在假设时空因素为外生变量的基础上开展的, 集中关注融资过程中的各类主体、主体行为选择与动态利益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这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必然存在的问题, 该问题的长期存在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其解决难以一蹴而就, 而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缺失则进一步放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小非公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两个重大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相互牵制、相互影响, 放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推论, 即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注重改革的协同性、系统性的阶段。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如张格 (2009) 探讨并支持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高效率, 并探讨了中小银行生存发展规律;匡桦等 (2010) 分析了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隐性约束”及由此引发的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理性选择;殷孟波等 (2011) 分析了非对称信息下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赵渊 (2013) 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尹丹莉 (2011) 分析了财政支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郭娜 (2013) 比较分析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府与市场这两种机制的有效性;吴晓俊 (2013) 分析了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万芊、刘力 (2010) 以苏州、无锡中小企业融资为例, 从地区金融环境这一视角开展了相关研究, 分析论证中已明显涉及了区域空间因素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及机理, 但缺乏严谨规范的空间分析框架和研究深度;尽管陈敏菊 (2009) 基于浙江省样本中小企业开展了融资难及融资缺口的实证研究, 但因该研究缺乏区域间的比较分析, 尤其是缺乏对导致融资难及融资缺口的区域性因素的深度挖掘分析, 其结论最终在忽略区域异质性的同时流于对融资过程中的政府、银行及中小企业三个利益相关主体关系的一般性分析。故此, 该研究仍难以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区域性分析的基本要求。可以预见, 这类研究难以推动对特定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破解;肖刚 (2010) 虽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但主要关注的却是区域产权交易市场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联动机制的构建。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认真推敲, 即不少研究试图通过国内外比较进而从国外成功实践中找到经验或规律, 如陈建明 (2009) 的研究。这类研究看起来涉及国内国外等区域范畴, 实则却因缺乏基本的空间经济分析框架及空间经济学分析要素而导致结论中粗糙, 集中表现为在没有经过慎重的区域可比性分析的基础上“强行地”将国外经验直接运用于我国, 很可能导致因机械照搬而“水土不服”。安春梅 (2009) 的研究也存在类似问题。

当然, 已有大多数研究虽未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地域空间分析范式, 但将地域空间因素植入已有研究的可行性则一方面肯定了已有成果的基础性价值, 另一方面又为区域空间分析提供了必要的载体, 毕竟本文倡导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区域分析视角所强调的区域空间因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 而是同已有研究中普遍强调的诸多因素共同耦合并发挥作用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区域观及区域分析不容忽视

一个很重要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应是充分认识到不可忽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区域观及相应的基于区域视角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涉及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学问题, 尽管有学者认为“经济学似乎从来都没有忽视‘空间’” (2) , 但学界仍一致认为, 在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较长时期内, 区域空间因素没有引起理论界必要的重视, 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创始人的艾萨德就曾抨击经济学分析是“在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空中楼阁中”进行的。随着区域经济学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空间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要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 金融地理学得到蓬勃发展, 在金融活动的区位问题、金融排斥及货币地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 国内也逐步兴起了金融地理领域的研究, 尤其集中于金融中心与金融排斥方面, 但有关金融中心的研究成果并没有与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运行直接联接起来, 有关金融排斥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中小企业融资而主要集中于农村金融排斥。与此同时, 专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却又往往忽视区域空间背景与条件。总的看, 理论界还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基于金融地理学的系统研究构想。由此可以预期, 以中小企业融资现象为突破口, 以区域空间为视角, 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分析框架, 可以极大地丰富金融地理学的研究内涵与外延, 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证基础, 为优化金融实践提供更具区域针对性的思想与方案。

缺乏区域空间视角的分析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方案与建议变得十分抽象而难以“落地”实施。显然, 已有研究所涉及的中小企业融资运行中各类利益相关主体及其利益目标、主体结构与联接方式等均受着区域所蕴含着的历史与现实中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应该看到, 抽象掉区域特征的分析往往会将中小企业融资运行中的复杂情况过度简化, 导致分析变量的大幅缩减, 从而影响研究成果的真实性、适应性和应用性。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存在量或质上的区域性差异, 供求结构与规模不同、影响因子类别与结构不同等均足以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 已有不少忽视或忽略区域空间特征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所提供的只是“半成品”, 有待通过区域因素的接入来转化为“最终产品”以供决策或政策研究采用。也就是说, 中小企业融资现象既有区域一般性, 更有区域特殊性, 其区域一般性的研究是必要的, 而区域特殊性的研究更不可或缺, 或者说, 区域一般性的研究是为区域特殊性的研究奠定基础的, 最终目的应是聚焦于区域特殊性研究。

进一步看, 中小企业大多为非公经济成分, 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 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涉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两个层面的问题, 围绕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无疑将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该问题的解决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又将具有全局的重要意义。对于如此重要的研究议题, 必须对其展开多角度的分析, 力求全方位地掌握该问题的运行特征, 更加客观地揭示其中的规律, 从区域空间角度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就值得尝试。

三、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的若干重要判断

1.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不是取代而是力求丰富相关研究。

前已述及, 已有研究大多将区域空间因素视为外生变量, 而事实上,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人文的和政策的等多方面原因, 各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态势、规模与结构及各区域金融业发展规模与结构等均表现不一, 从而必然导致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难出现程度的、结构的、长期或短期的以及演变趋势等层面的差异性, 已形成的研究模式与路径大幅度削减了必要的研究内容。

已有研究虽未关注区域空间因素及其对其他各类行为主体的影响, 但毕竟还是多角度地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多主体及其关系, 只是未能结合区域空间背景对这些主体存在的条件、特定的主体行为及主体间相互关系等详加考察, 从而导致结论缺乏空间依据及空间特征。但已有研究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只是需要空间因素的修正。

基于区域视角的分析并不是试图取代已有研究, 而是试图通过建立区域空间分析框架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纳入其中, 全面细致观察特定区域的这些利益相关主体的运行特点和利益结构, 改造已有研究的分析起点, 为已有研究注入区域空间烙印, 在此过程中, 因为区域空间因素的接入, 区域空间地理的、人文的、历史的等诸多层面的因素将不得不被考虑, 由此也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更加跨学科化, 而这也意味着该研究领域有着日益蓬勃的生命力, 同时也显示了视角的拓宽对于提升研究水平的重要价值, 当然, 这对理论界及研究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 基于区域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将面临着繁琐复杂的任务, 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从个别案例的深入剖析开始, 逐渐扩展研究对象, 进而对不断增加的样本区域进行分类分层对比研究, 由此准确界定区域的边界, 既寻找个别案例中的运行规律, 更探寻各区域普遍共性规律。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 区域空间范式的经济学分析强调在一个非均质空间中经济活动及相应的资源配置在一定空间上的“聚集”, 并由此产生“棘轮效应”, 不断强化各区域的差异性。这种分析模式可否运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是值得探究的。以规模而非产业类型为标志的企业融资现象是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这种差异或特征主要表现在哪里?如何确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这一特定问题的区域边界?这种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是否明显?如何科学评价这种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这种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背后的根源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都亟待运用已有区域经济学分析方法或创新区域经济学分析方法来予以解答。

2.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特别注重分析结论的政策价值。

区域空间因素的引入试图改变现有研究“就事论事”、“就现在谈现在”的静止观、机械观, 力求更加真实地反映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程度、由来、趋势、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 为其中的各类利益相关主体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将通过对重点、典型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深入挖掘分析, 找到问题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造成融资困境的主要环节, 为集中政策资源寻求重点突破创造条件;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必将通过不断增加研究样本更广范围地掌握该领域的普遍情况和趋势, 进而确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点问题区域, 从而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主体决策提供针对性的行动方案。需要强调的是, 重点问题区域的厘清为更高层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政策重点方位, 使中央政府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相关政策安排更加地方化、更具区域适应性。由此也可见, 从区域空间角度观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采取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需要采用严格的实证分析方法;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必将涉及对中小企业发展整体区域环境的详细考察, 并从中准确把握融资困境在整体发展环境中的重要性程度及融资与其他发展环境因素之间的联动效应, 为地方政府梳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供有效的指南, 进而使地方政府能有序、适度地采取措施以缓解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应谨慎对待国外经验的借鉴应用。

已有不少研究涉及对国外经验的总结并倡导大幅度借鉴这些经验。本文认为, 这种取向并不足取。如果忽视区域或空间因素, 这种做法或许显得很自然, 但如果考虑区域或空间因素,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国外经验的“水土不服”甚至误入歧途。各国基本经济制度乃至经济运行机制都存在较大或根本性差异, 表面上都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有着内在的质的和量的差异。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各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看法、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赖以依托的诸多环境因素等均有自身的特点。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经济成分, 而我国民营经济培育发展的背后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进程决定了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和发展质量, 由此可见, 基本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各区域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时, 改革进程的特点、效果及进程等又与各区域内生的自然、人文等因素直接关联,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既有区域诱致性因素的影响, 又有区域政策性、体制性等强制性因素的影响, 这些决定和影响了国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可借鉴程度。继而我们应看到, 国内各区域同类实践经验的可借鉴性更值得肯定。比较而言, 国内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多表现为量的、程度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相对较为明显, 而在后期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会渐渐弱化。

总的看, 基于区域或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分析既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视野, 又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区域或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分析既有对研究方法的科学要求, 又是对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的锤炼。本文旨在呼吁理论界重视从区域或空间角度出发观察、关注中小企业融资的运行状态, 从而更加深入地、更有针对性地探寻中小企业融资基本规律, 为中小企业融资运行框架中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为优化货币资金配置提供科学的判断, 最终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欧阳峣, 王良健等.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体系及前沿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3]肖刚.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 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视角[J].江淮论坛, 2010 (1)

[4]万芊, 刘力.地区金融环境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基于苏州、无锡中小企业调查问卷的研究[J].金融论坛, 2010 (10)

[5]王卫星, 赵刚“.长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管理世界, 2012 (12)

[6]徐忠, 邹传伟.硬信息和软信息框架下银行内部贷款审批权分配和激励机制设计——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J].金融研究, 2010 (8)

[7]葛永盛, 童盼.基于博弈均衡的中小企业融资契约安排[J].金融研究, 2012 (4)

区域视角 第9篇

1.1 时空视角下的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没有统一概念, 董千里 (1998) 从区域规划的视角认为区域物流是在一定区域规划范围内的物流系统,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海峰等 (2003) 从城市发展的视角认为区域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 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 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 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 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实体流动的系统。Heses和Rodriuge (2004) 开始强调时空关系的重要性, 认为物流运输是通过节点和网络对各种流进行时空组织和同步操作, 从而区域物流的核心是时空收敛。

区域物流作为不断向外辐射的物流体系, 所创造的时空价值在于时间的节约以及空间网络布局的建立, 所对应的便是高效率及较大的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集聚效应。随着技术进步, 传统的“地理空间”对物流发展的制约力越来越小, 通过网络节点的建立, 区域物流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因此, 时间节约和空间布局是区域物流体系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

1.2 区域物流的时空发展分析

流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前提, 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流通经济在时空经济中是时间和空间构成的二维向量经济模式。

商品从生产环节向消费环节转移过程中的时间节约是流通时间经济的核心要求。影响商品流通时间经济的因素包括: (1) 商品物理化学属性所要求的时间限制, 例如生鲜商品要求更短的流通时间, 这就形成了商品流通的极限时间。 (2) 产品生命周期也会影响商品流通时间。 (3) 商品需求度的不同影响商品流通时间经济, 供不应求以及季节性商品要求更短的流通时间。

商品流通的空间经济本质是网络经济, 网络节点形成的网络布局是物流产业的基础, 网络成分共同参与才能体现和发挥网络功能。同时, 区域间的空间网络布局也影响着商品流通网络系统。区域物流中网络节点的空间结构受运输条件、企业集聚程度、商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网络节点形成的空间布局所能达到的流通程度反映了商品流通的极限空间。

商品流通经济是商品时间经济与空间经济不断适应的关联经济存在形式。其中关联度是流通规律的内在要求, 是最优的商品流通时空形态, 现实中商品流通围绕关联度波动。

假设商品流通关联度线是空间经济、时间经济的线性函数。故而商品流通过程中, 空间经济与时间经济的关系总是围绕关联度线波动。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流通关联度线, 某种商品的流通规律便是时间经济、空间经济的关联度经济。当商品流通时间缩短的程度超越了物流空间布局网络结点的极限要求, 或者网络结点增加的程度超越了时间的极限要求, 都会次年改成商品流通的不经济。例如, 改革开放初期, “过剩经济”的出现, 要求增加流通网络布局的网络节点, 从而实现商品流通, 此时空间经济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关联度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商品流通发展历程中的变化趋势, 处理好时间成本和空间网络布局的关系。

2 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同作用

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在流通时间不断压缩以及物流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 商品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实现送达,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使区域经济活动更流畅、有活力。另一方面, 区域经济反过来作用区域物流的发展, 不断优化物流空间结构, 同时不断提升物流规模和质量, 不断扩大流通范围。因此正是基于时空的联系纽带,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实现协同发展。

2.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 其发展水平受区域物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等多因素影响。同时, 区域物流从商品流通系统角度来看, 由物流需求、物流功能、物流网络三部分子系统构成。另外,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受产业结构、商品流通程度、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驱动因素有很多共同因素, 协同发展的纽带为物流需求和供给。

2.2 时空视角下区域物流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实现时空节约;优化时空结构;获得时空效益。

2.2.1 实现时空节约

区域物流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时间价值、增大流通范围以及降低成本来实现的时空节约。在时空节约实现过程中, 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不断完善物流流通网络,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即是对时空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过程, 为创造最大化的时空价值, 需要消耗尽量小的时空资源。

在时空分析的视角下, 区域物流的本质是物流企业在空间上和时间的平衡, 保证产品和服务能够及时供应。在物流过程中, 企业通过分类各个地点的物资, 确定商品的时间距离, 从而确定不同的运输手段, 保证准时性。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建立有效率的时空网络,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故其时空节约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2.2 获得时空效益

区域物流的发展使得经济获得时空效益, 主要体现在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两方面。物流企业的集聚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立一方面提升了区域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增加投资吸引力。

物流企业通过集聚形成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从而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 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的共享, 降低了物流企业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市场要素流动性, 调整了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使其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因此, 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 区域物流业的发达将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能够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发达的区域物流会形成更多的节点企业, 根据“点—轴”理论, 节点企业的集聚会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另外, 区域物流的发展会促进流通模式的创新, 实现更大范围的流通及更快速的流通速度, 进而带动城市新型商业形态的形成, 从而逐步扩大了城市商业的辐射范围, 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因此,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使区域经济增加了时空效益, 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2.2.3 优化时空结构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物流为支撑, 同时其他产业的产业布局会受到其对物流的依赖程度的影响, 对物流需求大的产业会在物流企业周边聚集。区域物流的产业布局除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还会通过影响其他产业布局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

物流业作为联系各产业的纽带, 在区域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其带动和关联的功能, 通过吸引对物流需求高、与物流活动相关性高的产业在区域物流范围内进行集聚, 从而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物流网络的布局应该使区域物流供应能力和区域物流需求保持空间分布上的均衡, 建立以郊区为物流中心、城市边缘区为配送中心、中心市区为配送点的层次型网状分布的城市物流网络, 以便满足区域功能分工的要求。

3 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处理好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时空关系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实现时间节约, 另一方面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化。时间的节约以及有计划的分配, 空间的合理利用是时空经济管理的目标, 通过一个节点带动其他节点的发展是时空经济管理的价值所在。因此, 本文认为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时空经济管理:时间组合要科学;时空配合要精准;建设合理的物流节点;充分优化空间结构。

物流时间的节约需要对时间进行科学管理, 一方面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时间管理, 另一方面通过对全物流过程进行流水线化管理, 从而实现区域物流的时间节约。通过优化供应链时间管理、流水线化管理、多式联运、优化物流节点的空间配置等方法来实现优化现代物流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 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 使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流通。另外, 位移链条的优化能够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

区域物流的时空分布效应主要体现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物流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因此, 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其空间分布合理化, 同时, 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合理化。在区域规划方面, 区域物流节点的选址需要与综合交通规划、企业集聚情况以及产业布局规划等相适应, 这样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实现区域物流节点布局的时空效益。

4 结语

在时空关系的分析视角下,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应主要考虑其时空效益的一致性。实现区域经济的时空节约、时空效益的获得以及时空结构的优化来或得区域物流的时空效益, 建立更完善稳定的流通网络, 最终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 获得区域规模经济效应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并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摘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已经是很多人的研究共识, 但是大多学者从区域物流指标及区域经济指标的关系出发, 论述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 而时空关系在社会经济研究中不可忽视。本文从时空关系的研究视角下对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关系进行探讨, 从时间成本及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分析区域物流的时间节约及网络布局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时空经济,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扬明.时空经济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卢仁山, 赵海峰.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贸, 2006 (3) .

[3]周扬明.精益物流效益与时空经济相关性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11 (3) .

[4]荣朝和.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及其在经济时空分析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 2011 (8) .

区域视角 第10篇

【摘 要】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中由于多主体的利益差异,导致校企深度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的难度增加。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四方利益诉求、合作动因、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校企合作区域联动,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多方利益诉求 区域联动机制 路径选择

地方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基础技术应用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对于培养具有特色的人才优势显著。因此,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机制,成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校企合作利益主体及诉求分析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根据利益诉求差异可以将校企合作利益主体分成地方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四方。

(一)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政府是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秩序的维护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运用政策和措施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

(二)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

(三)地方高校通过教育知识的传授和人才培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和助推器[3]。

(四)学生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培养的好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的标准[4]。

二、校企合作联动的动因分析

校企合作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动力学系统,符合该系统的“内力—推力—拉力—压力”耦合驱动特征[5]。因此,下面将从四个方面研究校企合作的动因:

(一)内力为主体发展需求。地方高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合作可以扩充高校的培养经费和将技术在实践中进行运用。企业通过人才和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二)推力为技术创新发展需求。

(三)拉力为应对市场变化需求。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企业生产的产品与之变化。在市场的需求拉动下,企业需寻求更新产品的机会,通过与高校进行合作可降低更新产品的机会成本;高校通过合作可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条件。

(四)压力为市场竞争需求。技术因素决定该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企业由于发展年限较短,在竞争中需依赖外力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联动可产生合力效果,增强双方的竞争能力。

三、政校企利益差异对校企合作联动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校企合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都是获利者,但在实现体制和市场机制中,每个主体对利益诉求的思维并非如此。

(一)政校企的功利思维阻碍校企合作联动。地方政府在财政状况限制下,对于高校的投入相对滞后,使得政府在指导办学中力不从心,削弱了合作的紧密程度;高校一方面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同时希望政府在实现校企联系充当牵线搭桥的作用;企业更加关心经济效益,在地方高校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企业更多考虑高校和政府能给其带来的效益。

(二)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难以构建。利益是多方开展合作的最原始的驱动力和源泉。校企合作中政府、地方高校和企业三方利益难以形成共同思维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地方高校的优势专业或者优势学科群体选择区域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发展好的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实体,开展长效多元合作,实现多方盈利局面[6]。

四、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路径选择

(一)强化合作信息化建设

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构建的关键性问题是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通过对校企合作过程研究发现,校企合作的促发是高校技术供给和企业技术需求引起的,对于双方的真实情况了解需要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自由传递。

(二)建立校企合作激励和制约机制

激励和制约机制能促进合作的长久化。校企合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可做出较大的贡献,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引导和维持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营造宽松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三)构建第三方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既可以是地方高校的二级机构,如科技处、科学研究院等,也可以是企业中的对应于高校的管理机构,第三方平台作为外部资源,在推动双方的合作共赢上起到润滑的作用。政府在第三方平台构建上应起到协调作用,建立起“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促成校企合作。

从多方利益诉求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发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在政府的主导或者协调下,通过构建多方利益平台或者利益驱动,发挥多方在平台中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针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利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指导和服务的运行机制,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服务推广,引导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03):61-63.

[2]刘洪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关于高职教育有效运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3):115-120.

[3]姚春梅.“产学研”结合: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06):110-113.

[4]徐文俊.产学研合作的五元三层结构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01):95-97.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04):70-72 .

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11篇

全球经济间相互依存, 体现在国家间的高度开放、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应对全球贸易和金融谈判的组织。全球化的趋势鼓励了具有文化价值同根性的区域一体化 (如东盟) 。现代国家不仅在经济领域, 在政治上也相互往来, 每个国家希望在一些政治、经济问题上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 维护国家的利益, 因此彼此间的合作显得举足轻重。全球化浪潮中的相互依赖显得极其重要, 并且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心议题。[1]

一、区域主义

对区域主义的界定, 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他们试图以地理、政治、社会或经济为层次来定义。

地理层次, 区域主义意味着在空间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地区的互动过程。在特定的同一个地理区域内, 国家间更容易和有效地解决共同的问题。

政治层面上的区域主义包括:解决冲突;对外政策取向;决策;政治领导人为维护国家及地区稳定的提议。因此, 政治区域主义是指政治共同体在这一地区的区域化。Ernst Hass认为, 区域一体化解释国家为何与如何放弃完全主权自愿联合, 用失去的主权获得新的方法来解决冲突。[2]

然而, 通过研究当今的区域组织, 可以发现区域主义主要集中在经济层次。Christopher M.Dent教授在著作《东亚区域主义》 (East Asian Regionalism) 中提出, 一方面经济因素是区域主义的动力, 另一方面经济实体塑造了区域主义的内涵。因此, 他主张在研究区域主义时, 对经济区域主义要进行优先研究, 因为, 总的来看, 经济区域主义是国际体系中最显著的形式。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赖, 而这种相互依赖在国家间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 一个国家小小的变化或许就可以引起其他国家的轩然大波。经济区域主义最好的例子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 这些经济区域主义主要关心的胡思区域层析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区域一体化的结果而非原因。

简而言之, 区域主义是关于国际区域合作的实践和过程。它是指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共同利益和持续发展, 在区域组织这一机制的协调下进行的合作和互动。[3]区域主义已经是国家获得利益的一种路径并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区域主义是一个动态、多维的概念。它含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如经济、地区利益、政治、社会文化、安全等, 这些因素有差异存在, 当这些因素重叠在一个区域, 差距引起的冲突就变得更加尖锐。语言、文化和经济因素与能够提供多样的行政和政治环境现代民族国家加入其中就会产生地区主义。因此, 区域主义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安全等变量。

二、区域主义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区域组织是民族国家通过达成协议加入联盟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如:欧盟 (EU) ,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 等等。这类的区域组织以后还会相继涌现。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区域保护主义成为防止一个国家边缘化的手段。譬如, 在经济领域中, 秉持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意味要通过贸易协定消除贸易壁垒, 创造更加庞大的市场, 以此刺激经济增长, 北美自由贸易区在这类组织具有代表意义。国内和地区因素比全球化对区域组织的影响更大, 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全球化和区域化都是推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结成更亲密的驱动力, 但是区域化的作用更强。

基于当今发展不平衡和竞争强的全球环境, 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南南合作、南北合作。这些尝试表现在区域合作上, 并被认为是“防御性”战略, 也是“进攻性”战略。20世纪80年代, 美国和欧洲都有这样的尝试, 其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对于美国来说, 隐式的传统智慧告诉它, 虽然主宰关贸总协定, 但不应独自参与多边主义非歧视待遇中。对于墨西哥和加拿大来说, 虽然基于保护他们文化和政治上的独立, 在与美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有失去独立性的担忧, 但是这种担忧却促使两国建立更加多边的贸易关系。

促使美国制定这样的区域政策的部分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债务危机。当今美国在1982年8月墨西哥出现经济危机时反应迅速, 确保墨西哥没有拖欠贷款不会危及美国的金融稳定。但是, 这些政策的“副产品”是美元的升值和经济急剧恶化, 美国贸易赤字在20世纪80年代居高不下。因此, 里根政府向加拿大提议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CUSFTA) 。1990年, 布什政府接受墨西哥的倡议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从1991年起加拿大决定加入, 接着是一系列的谈判, 在1992年夏天北美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

由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包括3.68亿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达110998亿美元, 占世界总值的35.2% (2000年数据) [4];它是第一例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建立完全互惠的协议的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承诺将整个北美区建成一个经济区, 接着在南美建立类似经济区。这是不平等的伙伴协议。三个国家的发展和经济水平不同, 美加两国是高度发达经济体, 而墨西哥是新兴工业国家。必须指出的是, 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像欧盟那样, 有由于二战蹂躏而有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就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导言的第102条所写的,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希冀通过贸易协定, 促进区区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在区域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改善工作条件,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一个三边合作框架扩大这一协定带来的利益。[5]

三、启示

首先,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全球政治的一个重要的新起点, 是一个消除南北分歧进行区域合作的例子, 具有深远意义。其次, 多样性的经济结构和不同的发展水平参与国之间使创建一个自由贸易区受到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例如, 1997年墨西哥遭受了严重金融危机时不得不依靠强大邻国的支持。此外,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两大合作伙伴———美国和加拿大, 大大增加了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量, 使这个国家对外国投资更有吸引力。美加两国还帮助墨西哥度过1994年—1995年的比索危机, 确保不会失去美加两国的市场。健全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墨西哥毫发无损地度过了此次风暴, 帮助寻找办法协同解决危机[6]。此外,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使南美洲国家产生更多的贸易提案, 订立贸易协议。

一旦新的组织和渠道问世, 人们就可能把部分的注意力从国家转向这些组织。这样, 过去靠国家满足自己利益的团体现在可以求助于这些新的组织。[7]区域主义的出现意味着相互依赖于国家间合作的出现。区域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显示了国家间相互依赖, 并确保国家有欲望合作, 国家不再自给自足。

摘要:二战后,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不同的区域性组织, 不断变化的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 而这些挑战的一个解决路径就是通过区域合作。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区域主义发展可以发现, 区域主义的出现意味着相互依赖于国家间合作的出现。区域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显示了国家间相互依赖, 并确保国家有欲望合作, 国家不再自给自足。

关键词:区域主义,北美自由贸易区,相互依赖

参考文献

上一篇:微博的传播力量下一篇:音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