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

2024-08-02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 第1篇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在1980年代初, 邓小平同志就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本身它是个好词, 但是如果我们做的不好, 不能正确理解, 不能采取应该的措施, 它就反而无法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势。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生平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 并提出了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 事实上在这里他已经提出了把经济建设作为今后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内容。

在1980年代中期,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原则有两点, 他说:“社会主义要成功, 第一是提高生产力, 第二是共同致富“。对于两个原则的概括凝结了邓小平理论的最精华内容, 也可以说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原型。在198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 邓小平的思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学术界认为从理论上讲,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学说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精炼概括, 而之前被大家所误解的关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点也自然站不住脚了;另一方面也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只让少数人富, 而其他人都很穷,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心里都不是这样认为的。共同富裕从共产党成立之初, 就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优势。”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发表了重要的演讲, 时间就在1992年, 中国南部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完整性, 并符合之前大家所认同的结论, 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让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在邓小平坚持社会均等的前提下, 大胆地解放思想, 强调实事求是的观念, 强调过去忽略了社会主义的内容, 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用新的实践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内容, 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主义本质方面的内容, 给予其新的含义和时代特征。

2 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的解读

2.1 强调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地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就是在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后才产生的, 邓小平强调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让人民的生活状况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 邓小平同志对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情况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也正因为如此, 在这个历史时期, 人民对物质文化的渴求比发达国家而言来的更为强烈一点, 因此, 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的要求也就更加迫切。

时代的和平让经济发展得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展开, 结束了冷战状态的世界, 开放成为时代鲜明的主题, 与此同时新的科技也日新月异, 在这样的国际生态与政治大环境下, 只有摒弃以往的政治路线斗争的传统作法, 并不断地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不断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主线, 持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才能让社会主义在较短的时间内追赶资本主义, 并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来。

2.2 强调避免两极分化

在改革开放一段时间之后, 我国社会明显在部分地区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尤其是某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在这里人民看到的一边富人的收入不断地提高, 而穷人的生活水平却维持原地不动, 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 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 两级分化是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也就是说正因为社会劳动分配过程中, 资本方从劳动者身上赚取了大量的剩余价值, 因此, 双方在经济上必然存在不对等的状态, 而要减轻这种差异,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通过财税手段来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

虽然在现有的环境里, 很难避免两极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持续的出现,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 如果不是坚定的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的问题将会更严重, 分化虽然加剧了社会矛盾, 导致社会不稳定, 我们有信心在一定程度内加以控制和解决。因此, 针对这种现象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 依靠公众的努力齐心协力共同来积极的发展经济, 不断地提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同时还果断地采取财富二次分配的措施, 如, 打击逃税、严防侵吞国有资产, 贿赂和其他非法行为。其次, 还要通过不断地提高中低阶级的个人收入,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等辅助手段来缩小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

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私有制,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先富带动后富, 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和集体繁荣。目前,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 剥贫富差距现象还依然存在, 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民生, 随着政府采取措施缩小收入差距, 同时让财税政策向再分配领域延伸,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共产主义的优势。事实上, 共同富裕才是共产党的追求正义的目标和象征, 民众们应该意识到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差别, 将自己的精力用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 相信在将来最终会消除私有制, 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

2.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根本目标上的体现

共同富裕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 不等于同步富裕, 而是先富帮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社会本质理论认为, 如果离开公有制, 就无法谈共同富裕。因此, 通过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才能让民众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3 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地加深, 人们对于经济现代化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看法, 理论不仅开拓了民众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对建设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理论意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打破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的框架, 转而建立起社会发展的科学观。它揭示了传统社会主义在苏联模式下形成的传统观念所存在的弊端, 突破了以往只能从外界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狭隘做法, 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从而真正意义上解放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 尝试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设问, 并以具体回答形成了完整的基本理论支点。

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总结、用独特的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并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他在科学总结过往的历史经验的同时, 又指引我们消除贫困与两极分化, 最终带领大众奔向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真是出于以上考虑, 才要坚定不移的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公有制和分配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一科学结论, 打破了传统观念的长期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桎梏,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为将来进一步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种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时期又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7月1日发表讲话时表示:“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也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地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于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理论发自内心的认同, 客观的反应邓小平理论是经得起时间的考核, 有着内在的正确性, 它是和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发展的诸多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 2012年冬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时指出,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表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努力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打赢消除贫困的攻坚战。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与我国各阶段建设的实际紧密相连, 只有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孙健锋.“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突出特点与科学内涵[J].求实, 1995 (1) :23-24.

[3]马东郊.周玉梅.浅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6) :30-31.

[4]葛宁.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依据和科学内涵[J].魅力中国, 2013 (25) :60.

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第2篇

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占据了中国人生活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文化思潮下,所谓“消费”就不仅是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在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而且消费还参与了社会观念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从本质上看,消费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话语,它正在取得对思想、道德、知识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宰制或文化支配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大众认可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很大程度上铸造了中国十几年来的文化面貌和文艺价值取向.

作 者:刘小平LIU Xiao-ping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20刊 名: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2)分类号:G05关键词:消费 消费主义 大众文化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本质内涵辨析 第3篇

社会学家J.H.特纳在《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ies)一书中指出,人类有三种交换活动,即“市场交换”、“互惠交换”和“再分配交换”。根据特纳教授的“交换理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民(消费者)、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按各取所需的原则,必然地存在着第三种交换形式,即所谓“互惠交换”。“互惠交换”是交换各方为取得自己所希望得到的社会认同,进行的“社会价值”交换形式,比如,交换的一方付出的是钱财、物品和人力,而得到的是荣誉、理解、内心的满足等。互惠交换的媒介一般不是货币,而是社会关系和道德责任。促成互惠交换成功的主要机制是交换者之间的信任和道德信念。毫无疑问,在互惠交换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成为其追求交换效率的一种必需或经常的手段。

我们知道,一切交换活动,从本质上讲都应以“等价交换”为原则,这是交换活动中最基本的价值规律。背离了价值规律,交换行为就无法长期地、健康地发展。即使如特纳教授所讲的“互惠交换”,一般不以作为市场行为中价格符号的货币为媒介,但交换本身还是应当遵循“价值规律”。只不过,这里所讲的“价值”,应当是社会价值而已。

在长期以互惠交换稀缺社会资源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中,凝结在社会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表现为以社会成员长期努力逐渐形成的进步的、积极的、美善的共同社会意识或行为规范等,也就是社会互惠交换中的价值。它是企业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交换“基石”,因此,它可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标准”。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从本质上讲,就是在企业与“企业外界”互惠交换过程中,对交换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会具有价值目标多元化的社会行为特征。那么,不同的企业行为价值目标体系中,究竟有哪些内涵属于企业在长期努力中,逐渐形成的进步的、积极的、美善的共同社会意识或行为规范呢?

首先,它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共同生存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企业社会行为存在共同价值标准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保卫自身生存权。保卫自身生存权是保护企业共同生存权的基础。任何企业的社会行为,都必须把保卫自身生存权放在首要地位。这就要求企业在社会行为活动中,立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维生存空间”,在实现社会价值“互惠交换”的同时,必须追求合理的、有效率的经济利益,必须严格服从政治及法律规范。只有每个企业都能有效地保护自身生存权,全社会企业的共同生存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最近发生的“苏丹红”事件,给人们以深刻教训。许多产品完全合格的食品生产厂家,因不法企业缺失社会责任诚信,致使全社会范围内消费者都不敢吃熟食产品,合法企业被“殃及池鱼”。究其终因,就在于合法企业缺乏“自身生存权”保卫意识,全社会也缺少以此行为规范为内涵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当然,我们说保护企业共同生存,并不否定企业的“生物进化性”,它仍然以“优胜劣汰”为原则。但是,它排斥无序竞争、禁止恶意竞争、反对非道德竞争。

其次,它是一种能够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约翰·罗尔斯在集中体现其理论精华的著作《正义论》开篇就指出,“正义否认某个人失去自由会由于别人享有更大的利益而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它不承认强加给少数人的牺牲可以由于许多人享有更大利益而变得无足轻重”,罗尔斯提出他的正义原则,即“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社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地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罗尔斯关于正义的描述,类似于经济学上的“正义”帕累托最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景天魁借用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这本著作的名称,提出了一个社会公正新概念—“作为公正的发展”。在景天魁“作为公正的发展”理论中,他提出“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 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应可理解为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作为公正的发展”理论认为,没有公正的发展,根本算不上发展,在某种状况下,它极可能是“反发展”、“负发展”。所以,遵循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原则,当然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不过有一点我们也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即真正的公正与公平是极难实现的,也就是说经济学意义上的“正义”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讲,作为企业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责任标准,所要求的“公正”与“公平”,本质上是要求能够建立一种“促进”社会公正与公平实现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根本前提则是维护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正常秩序(或称自然秩序)”。

这就好比说,社会普遍的行为规范要求“行人靠右走”,那么任何人都无权“靠左走”,某个人靠左走就意味着对他人权益的侵犯,这就是“不公平”。社会允许这种人的行为存在,就是一种“不公正”。如果各地火车铁路轨道的宽度不一致,火车肯定没法在全国范围内行驶。各地乘客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享受火车便利的“公正”与“公平”前提。如果没有这种“正常秩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会乱套,会发生“企业战争”,有些企业会被无秩序的混乱所消灭,而这并不是“适者生存”进化论的应有结果,恰恰是因为违背进化论的一种无序状态所造成的悲哀。

第三,是一种能够保持民族先进文化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这种民族的先进文化,应当是在保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基础上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企业社会行为领域内所存在的一切共同价值标准,并不是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消灭”,相反,它是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存续,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多民族优秀文化融合的过程。

唯如此,人们才能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形成共同的、科学的认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对人名的称呼上,中文称“张三”,英文却称“三张”,这已经形成了两种文化习惯。从中也可以体现两种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前者反映中华民族秉承父姓(姓氏、性格与性情)、长幼有序的特点,后者反映西方民族个性张扬、独立发展的开拓精神。你能说哪一种文化更优秀、更先进、更具有生命力呢?

最后,它必须是能够不断创造和谐社会建设新动力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企业社会行为存在共同价值标准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诚如我们前面所论及,不同企业在社会领域里的“互惠交换”虽以价值为基础,但极难找出它的价格或价格表现形式。这种社会交换活动虽以“互惠”为目标,但却很难真正衡量企业自身在交换活动中的“惠得惠失”。所以,社会领域内企业交换的效用,形式上大多体现为企业对其社会行为的“幸福感觉”(不可否认其本质上是存在价值交换的)。

最明显的一个事例是,禁渔期的实施。当一个湖(或江河)里的渔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两个企业的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对抗性”,我捕的鱼多,意味着你捕的鱼必定会少,但我们还是能找到共同的行为价值目标取向,即共同保护好湖里的渔资源,共同禁渔成为我们“互惠交换”的价值均衡点。这既是我们现实的共同福祉之所在,也是我们未来幸福的共同愿景。所以,两个企业选择了共同社会行为,实施禁渔期禁渔。这种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同行为规范,成为推动和谐发展的新动力。

由此可见,一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共同生存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能够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能够保持民族先进文化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能够不断创造和谐社会建设新动力的企业社会行为规范,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问题教学的内涵、本质及价值 第4篇

一问题教学的内涵

对问题教学内涵与本质的准确把握, 是有效开展问题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 单从字面来理解, 人们习惯性地会把问题教学理解为以问题中心的教学方式或是一种教学手段, 也就是问题教学法, 或者是提问法等等。基于这样的理解, 势必会将问题教学理解成为一种教学方法, 即充分发挥和利用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问题、穿插问题以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然而, 如果简单地将问题教学等同于或约等同于问题教学法, 则是对问题教学的一种狭隘且片面地理解。我们认为, 问题教学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 更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基于创新价值诉求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种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理论体系, 是对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思想理论体系的革新, 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超越, 也是对现有教学理论模式的重要补充。简单而言, 问题教学是一种在创新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以“问题意识”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问题情境”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背景, 以“问题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的一种教学模式。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等一系列复杂有序的过程。可见, “问题”是问题教学的灵魂, 贯穿于问题教学的每个环节。

第一, “问题意识”是教学设计的端点, 贯穿于问题教学的始终。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更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胡适曾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 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 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因此, 教师应本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进行问题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设计从问题开始, 经由问题情境及问题解决等环环相扣的“问题”环节, 以问题结束, 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第二, “问题情境”是问题教学的核心要素, 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背景。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 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 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进而才真正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教学活动围绕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情境”而展开, 只有使问题情境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围绕问题不断探究、思索和追问, 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问题情境应成为教学实施的基本背景。

第三, “问题能力”是问题教学的目标追求, 也是教学评价的核心指标。问题能力不能单纯理解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还包括问题意识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升等方面。问题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一种综合创新能力,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归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 更主要地是为了引发更多新问题,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问题教学不以“消灭”问题为目的, 而是以“生产”问题为旨归, 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出更广泛、更深刻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 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活动持续进行, 而且更重要地是在于它能把学生引上自主探索、积极创造之路, 培养其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换言之, 问题教学追求的不单纯只是知识本位的结果性目标, 而是能力本位的过程性目标———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问题教学模式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多元化, 学生“问题能力”是否养成, 则是衡量问题教学实施是否成功的基本准则。

二问题教学的本质

第一, 问题教学蕴含的是一种启人心智的创新教育理念。不同的教学模式体现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对现有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机制等等, 都是围绕“知识传承”来进行, 体现的是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理念。而问题教学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 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价值观。问题教学过程中, 从教学的设计、实施到教学评价, 都围绕着“问题”来进行。学生在问题情境→问题归纳→解决方案→新问题情境等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能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 而且能在问题情境中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能自主地从多维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情境中问题解决的方式路径, 有利于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

第二, 问题教学彰显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 学生只是“课堂机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件, 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 学生的作用在于滴水不漏地装载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始终被知识奴役和束缚, 以知识的传承为中心任务, 忽视了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 尤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主观能动性。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承与接受, 势必导致学生智能发展的畸形与片面。

而问题教学恰恰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能充分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首先, 从主观方面来讲, 问题教学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就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 这是问题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起点。其次, 从客观上来讲, 实施问题教学, 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问题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是以问题来设计教学、以问题来架构教学、以问题来引领教学、以问题来结束教学, 教师要想收获教学实效, 那么问题的设计和实施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换言之, 教师的“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 这从客观上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中心地位, 彰显了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第三, 问题教学隐含的是一种注重教学过程设计的现代教学思想。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目标关注结果, 而问题教学课堂目标更加注重追求过程。问题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能有意识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环节, 教学设计的初衷既是为了预设的目标, 更是为了教学过程中能有更多的生成性目标 (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 , 虽然教学过程中有些生成性的目标无法设计, 但都希望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能更多地促成生成性教学目标更多更好地实现。正如前苏联问题教学专家马赫穆托夫认为的那样: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 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除了有意识地进行问题教学的设计之外, 教师在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 更加注重问题意识、问题情境、问题呈现及问题解决等环节, 以促成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 能在思维品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与成长。问题教学中对这些生成性的目标的设计和追求, 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问题教学的价值

问题教学是一种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其价值蕴含于其内涵与本质之中, 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助于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前所述, 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囿于“如何教”的思路中, 教学设计更多地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 容易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旁落”, 易走入教师中心、教师主体的怪圈。而在问题教学中, 问题成为贯穿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 就是从学生的“疑问”需求开始设计, 由疑生疑, 用疑导疑;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地从“问题情境”中获得新知, 获得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从教学评价来看, 问题教学的教学评价也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 而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总之, 问题教学的全过程都体现着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地位关系。

第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潜能。学生通过讲授的方式掌握的只是信息, 不是知识。只有教师艺术地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原为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助, 才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 这样的知识才能成为学习者知道且信奉的信息。杜威早就讲过, 知识不能从一个头脑直接植入另一个头脑。在问题教学中, 由于知识是经过学生自己的头脑而获得的, 所以学习的过程带有探索的性质, 不仅能深刻地了解知识是什么、为什么, 还能进一步开发学生思维的潜力和创新的能力。

第三,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通过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呈现, 让学生在“问题背景”式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新知和形成“问题能力”, 不仅可以把知识艺术地还原为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困境和难题, 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设想社会实践时遇到的种种可能性, 并建构解决问题的图式, 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第四, 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没有提供现成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图式让学生识记, 而是将学生置于生活困境中, 让其自己去发现知识, 建构解决问题的图式。建构解决问题的图式需要问题解决者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并结合问题情境对其进行加工、重组, 所以它实际上就是学生运用和发展自身创造性的过程。另一方面, 由于问题具有非良性结构, 每一个问题都蕴藏着多种观点与性质不同的理论, 所以学生能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而且明白这种特殊的视角是必然的。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发挥创造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2]吴式颖, 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2) [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3]吴式颖, 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7) [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5]安方明.论问题教学对教学论改革的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6 (4) .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 第5篇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其首要的和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为引导,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实践统一起来,为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而努力.

作 者:何艳 宁乐锋  作者单位:何艳(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221)

宁乐锋(云南财贸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刊 名:平顶山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DING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9(6) 分类号:B038 关键词:全面发展   本质   个体   类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 第6篇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本质;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184—02

大学本科教育在整体上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两块是相当科学的。

长期以来,不少大学都不太懂得大学教育应该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这两块,懵懵懂懂地办学,一切只是为着专业教育转,教育目的较偏斜,境界不高。这实际上是主要把人当做工具来培养,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可能价值,不是以人为本的办学。这种办学倾向或模式,主要是建国初期受苏联高教模式的影响而形成的。那时也讲政治,讲红,但对人的基本素质培养没有多少考虑,所以实际上是基本丢失了通识教育。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大学和民国时期我国著名大学的教育,大都分为两块:一块是培养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如今命名为通识教育;另一块是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那么,为什么需要培养人?为什么大学也要培养人?

因为,人在社会上不是像动物一样被动地存在着。做人需要人的各方面素质来表现,需要能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需要承担各种责任与义务,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所以每个人的整体素质都应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西方也曾称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最初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城邦自由人所慕求的一些共同素质的培养。在古希腊的城邦民主生活制度中,凡是涉及全体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问题与决策,都要通过政治组织中的自由公开辩论后,由一定范围内有权力的听众举手来决定选择。因而,演说人的“话语说服力”就成为国家权力、指挥、统治他人的重要工具。人们十分看重说理的技巧与艺术,希望在辩论中能体现强大的理性力量,真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体现理性世界中逻各斯(逻辑)的力量。也因而,人们普遍把逻辑思维力、理性追求力、文化知识、高尚德性、情感感染力等看成人最重要的素质。而这方面的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的最早来源。

在大学领域,通识教育最初由美国哈佛等九所常青藤盟校提出,时称“博雅教育”,以修习古典七艺及博雅艺术为主要学科,主要用来培养教师(含牧师)和律师,后哈佛大学又新增了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逐渐发展成今日的通识教育。现在,美国大学本科用在通识教育上的时间一般将近两年,比我们长,而且一般放在前两年来完成。

回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我认为,通识教育可归纳出三个特点:一是基础性,即这种教育不是某一专业的纵深教育,而是有重点提升人的各方面基本素质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性教育。二是人格性,通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围绕人的人格成长展开的。通识教育所影响的“人的文化视野与能力、认知头脑、价值与道德观、情感与意志、体魄”等,也都是人格中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状态好了,人格的状态也就好了。三是教养性,即强调心灵与实践行为的统一与自觉。

通识教育的目的,具体一些来说,就是要使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文化(包括文史哲、社会经济、科技等)视野,了解人类文明的精髓与社会生活中文明规则;有判断是非、自觉反省、表达沟通的理性头脑;有价值的辨别选择能力与正确的道德准则、关怀责任与正义;有美的情感意趣与坚强意志的修炼、有开放、合作、豁达的胸襟;行为习惯乃至气质性格变得有教养,体魄健康有力等,使人格和人性变得比较完善通达,把人从无知、偏见、狭隘、自私、傲慢中解放出来,为成为品质优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国家公民奠定基础。

通识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培养教育文化视野、认知头脑、价值观与道德准则、情感意志、体魄等几方面。这些方面同时也是人格的主要因素。人格中还有“理想信仰”、“能力”等因素,但它们也多是以这五个因素为基础衍生出来的。

这五个要素都很重要,但其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头脑认知能力和价值观与道德准则的培养。爱因斯坦曾在《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一文中指出:“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如果“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其主要训练在于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说,他会更好的适应进步和变化”。而为达到这一步,又需要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文化视野及能力来相伴。

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而言,我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就是以下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功底,让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了解有一定的深广度。大学生要懂得有一定深广度的中外文化基础知识,这是建立健全人格的知识基础。文化视野主要包括本民族的西方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与人性、历史与政治、科技与经济等领域中的通用的基本原理性知识与规则,包括必要的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应用知识。

2.培养学生认知思维事物的理性能力,让他们成为心智成熟较有头脑的人。我们面前的生活世界具有各种现象、结构与规律,我们人类文明体系中有许多复杂的内容与关系,因而,我们要正确了解各种事物和复杂环境,首先就需要有一定的认知事物的心智素质与理性能力,譬如对事物情况的敏感观察力,深刻缜密的逻辑思维推断力,善于调查、沟通、表达、探究、反省、批判、选择、应变的能力等。这些主要就是人的理性能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天生需要理性能力来作用生活。人一旦缺少理性能力,就容易成为一个头脑糊涂的人,一个容易被误导或愚弄的人。

因而,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懂得认知的本质与一般原理(如认识的反映论,认识的两个阶段,认识结果的相对性),懂得科学认知的方法手段,训练他们联系各种知识对事物进行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的反映力、批判力、反思力,训练他们善于调查、沟通、表达、怀疑、探究、选择、应变的能力,使之成为能清晰有效地做人办事的通达之人。

3.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生活准则,让他们成为正直善良和有道德的人。我们天天都在接触价值、判别价值、选择价值和消费价值,这是人生的需要。价值包括物质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如亲人情感价值、民族情感的价值、被尊重的价值)等。作为培养本科大学生,几年后,首先应该懂得辨析生活中各种价值(善恶大小),不颠倒价值,混淆价值(现在混淆价值的现象颇多,如有人以贪为能、有人以坑蒙拐骗为本事,有人以做二奶为福);其次学生应该学会正确选择价值,缘此,建立自己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念及理想信仰,正确的思想政治倾向,在内心确立对待各种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同时,还要思行结合,在实践中促进道德人格的同一性,如遵守法律,承诺公民责任与义务,修养爱国、利他、正直、公平、诚信、勤奋、坚韧、俭朴、协作、尊重等德性。我们要懂得:合理合法的价值利益,我们要大胆地追求,而不合理合法的价值利益则一点也不能沾染。

在西方学校教育中,他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准则的教育,并且重视以基督教精神为基础来培养人的价值信仰与道德准则,譬如,为尊重上帝训诫而体现诚实优良工作的观念、诚信守诺的交往观念,勤劳勇敢节制的生活态度、和谐合作的家庭生活观念等。所以,许多西方人包括许多资本家,一生都非常勤奋、勇敢而节俭,他们把追求财富看成是自己对上帝的一种尊重与虔诚。其中,很多人违背人性道德做了很多的恶事坏事,带有资本贪婪的本性。但是,他们一般把这种依法剥削看成是一种正当的社会游戏规则。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让他们成为富有情感意趣和坚强意志的人。大学教育中的这个培养很重要。人的喜怒哀乐忧愁善恶等情感一旦完美具备,这本身就是价值,是体现人的社会品质优劣的重要方面。人的情感修养到位,待人处事就会比较内在恰当而又有意趣,也才能深刻地理解人、沟通人,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与幸福,形成一种美感和动力的源泉。而人的意志坚强,做事才会有决心,才能认真勤奋,百折不饶有定力,人才会显得有力量见品位。现在很多人没有意志力,不愿吃苦做事,连生小孩也放弃,这很可怕。在师专时,瑞典籍老外白兰花常冒雨走路不在乎,非常自在自信而快乐,她对大自然的情感与乐于磨炼的意志真是好极了!富有情感会使人内心充实意趣,不空虚冷漠,看山山美,看人人秀,心境与态度好极了。而涵养了意志力,则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办事效力,易办成大事。

5.培养学生的体魄,帮助他们掌握体质锻炼的知识与技巧,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不论高矮胖瘦大小,都应有健全的体魄,都应有充沛的精神活力。如果体质不行,神色恹恹,近似病态,那么,其他方面的品质再好也难以产生效能。所以,学生要从理论上懂得营养 / 锻炼 / 休息 / 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基本影响关系及调整方法,在学习中养成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戒除陋习。

以上五个方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到这里,如果有人要问,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何者更重要?二者都重要。但是,前者是基础。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搞好了,人格基础好了,就为他们专业学习在价值理想、基础文化、认知、道德、情感、意志、体质等方面提供了的坚实基础,也为他们回归社会去开拓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设计各有不同与侧重,我们既要认真借鉴,也不可迷信去生搬硬套,关键是要依据实际与通识教育的原理与本质来讲道理,来讲根据,也就是要实事求是。

论大学文化的内涵与本质属性 第7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

近年来, 大学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是源于“中国梦”的本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第一要务是实现其文化复兴, 而大学是凝聚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中心, 是借鉴外来经典文化的前沿平台, 是创新与扬弃社会现实文化的基地。 一个国家的大学能否担当重任, 取决于其大学的文化品质。 二是我们当今的大学与世界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 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 其根源是学术性遮蔽和悬挂, 表现形式是大学的功利化、工具化和庸俗化[1]。 理性诉求之真切与大学发展之现状成为了许多高等教育有识之士心中之最痛。大学文化建设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大学文化, 研究者已有不少的论述笔者认为,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理念、 制度和特色的凝练和提升”[2]。 因此, 大学文化是与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特色密切相关而又更形而上的概念, 这构成了大学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理念要素、制度要素、特色要素。大学文化是最能反映大学本质特征的,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哪个国家的哪个发展阶段, 一个社会组织只要被称为大学, 就一定要具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的标志, 它使得大学文化不同于政党文化、不同于政府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 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由大学文化的“理念要素、制度要素、特色要素”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组成。

1. 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指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而理性认识是指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 即大学宗旨或大学的使命。 理想追求是指大学应该是什么, 大学应该做什么, 即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信念、大学的精神、 大学的责任。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主要是指大学应该坚持什么、大学应该把握什么, 即大学教育改革观、大学教育发展观、大学教育价值观、大学教育效益观[3]。 为此, 任何教育家提出的大学理念都必须回答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大学是什么;大学具有什么功能以及人才培养在诸功能中的地位;大学应该培养什么理想的人;大学怎样去培养这样理想的人。 “大学是什么”的本质的回答就是大学要对人类智慧的态度、知识创新的责任、真理探索的意志等要有明确的答案。 而唯独具有崇尚学术的大学文化与大学本质息息相关。大学毫无疑问地要培养具有追求卓越精神、具有学术理性和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不仅独立人格的养成主要是通过大学学术民主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得以润育、 彰显和养成, 而且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任何一个功能的实现无不需要“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文化滋养。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国, 其大学所确立的理念基本上均是围绕“培育新人、探求新知、追求真理”而展开的。 我国当今所确立的大学理念也基本上是围绕“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而设计的。

2. 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指为实现大学理念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或运行模式, 是要求大学人共同遵守的办学规程和行动准则。大学制度是为大学所坚守的理念而建立的, 同时先进的大学理念也必须附丽于坚实的大学制度才能得以薪火相传[4]。 欧洲中世纪建立的大学由于推崇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是追求真理的场所的理念, 因而“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成为其所坚守的基本制度。 随着大学的发展, 这些制度逐渐完善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因为教授才是大学的主体, 特别是在早期时候的大学, 由于其职能较为单一, 学术管理几乎是学校管理的全部, 因而学校的治理当然要由教授们来完成。 随着大学的发展, 当今的大学已经是结构复杂、功能完备的社会组织, 在内部运行着诸多模式的权力, 如果大学的学术治理不是教授们为主, 大学就会被其他的权力所左右, 最终就会改变大学崇尚学术的文化基因, 学术理性就会被搁置或悬挂。 学术自由是学者们能够追求真理的前提条件, 没有学术自由的制度保证, 学者们就无法开展学术辩论和学术批评, 同时学者们的学术活动还可能受其他政治力量如政府以及为大学提供财政资源的组织或个人的干扰。大学自治是使大学不受外界强权特别是政治和政府权力的控制, 保证大学能成为探索真理、追求新知的领地。 因此, 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得以建立, 才能确保大学理念的实现、 确保大学文化能够传承并在传承中得以创新。 所以大学制度决定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必须包含 “学术民主的精神”。

当今我国的大学制度, 由于深受前苏联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制度还有较大的难度, 在大学内部实行“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还需要深入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3. 大学特色。 大学特色, 对一个国家而言, 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文化元素的鲜明个性特征, 这些特征是大学与其他国家的大学相区分的典型标志。 之所以拥有如此典型的标志, 是由这个国家所认同的大学文化、 所追寻的大学理念、所遵守的大学制度所决定的。 对一所大学而言, 其特色就是指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大学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人绝我创”。 所以大学特色就决定了大学文化必须包含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作为一个国家而言, 美国大学的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多元特征:私立与公立并举;普及化与精英化共存;研究型与文理学院相依;等等。就不同的大学而言, 哈佛具有高贵的人文博雅传统, 而斯坦福大学则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 普林斯顿的大学则以形而上而著称, MIT则以形而下的高科技而领先。 而所有这些特色均是“育人为本、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理念的展现。 而我国大学的典型特色则是“几乎没有特色”。这是长期以来大一统的管理体制所至, 每个大学都按上级的文件和精神办学, “千校一面”的特点就成为必然。

二、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1. 大学文化崇尚学术的本质属性。 “崇尚学术是大学这类特殊的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大学是学校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 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 是社会高智力集团和科学研究的重地, 因而尊重学术应当是大学这个复合体的本质属性。 从大学功能的演变看, 学术自始至终与大学形影不离。无论是经院教育模式、自由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模式还是通识教育模式, 大学都是通过传播学术和传承人类文明来培养新人的;无论是早期德国的讲座制度、后来美国的院系制度或研究生院制度甚至当今普遍认可和效仿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制度, 都是为大学通过创新学术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提供保障;无论是被动适应社会的行会组织或独立机构时期, 还是主动适应社会的新兴大学阶段, 或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轴心组织的现在和未来, 大学都是通过应用学术直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 学术是大学组织的核心要素、是大学人追逐的当然目标。

从大学的起源来看, 最初的大学就是教授和学生的联合体, 教师就是一切, 而校舍则无关紧要, 崇尚学术构成大学文化本质属性。作为大学源头的中世纪大学具有浓厚的行会色彩, 一名教授、几个助教、一群学生, 往往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知识群类结合的学术性组织。社团学术思想成为中世纪大学时代精神的一个特征:一个整体单位, 具有其独立身份;成员团结一致平等, 享有内部自治权[5]。 在中世纪, 人们把沿着同一个方向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 早期的三个学术中心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

大学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对学术的追求, 并且以学术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之需并因此推进社会进步。大学以超脱于任何潮流, 超脱于任何阶级、派别和权力机构的独立精神去保持和发展人类自由知识和人类价值。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 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 是大学人追求的当然目标, 因而对大学崇尚学术自然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是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本质反应。崇尚学术的宗旨就是要激励有经验的长者和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人科学地探知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和所依托的精神世界, 就是要我们大学人用学术来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 就是要让所有的社会人敬仰那些对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有贡献的大学人。因此, 崇尚学术不仅体现了大学文化的本质, 也是大学实现其社会担当的精神源泉。

2. 大学文化发扬民主的本质属性。 发扬民主是追求真理、探求新知的最为需要的文化氛围, 是崇尚学术的文化氛围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在西方语境中, “发扬民主”表述为“学术自由”;在民国时期, “发扬民主”表述为“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考”。 因此, 发扬民主同样是大学文化本质的诉求。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 在大学里发扬民主, 就是要开展学术辩论的活动, 就是要弘扬学术批判的精神, 通过不同的角度甚至相反的角度才能使我们对事物或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通过思想碰撞才能获得更接近真理的学术, 通过洗礼的学术才能弥久历新。 在大学发扬民主就是维护学者们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 免受非学术力量的干预, 从而保持学术的高水平和多样性, 就是要保证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 所谓“教”的自由是指“教师在专业上享有自由区探索、发现、出版、教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发现的真理, 并且这种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听从任何权威的指挥, 任何政治的、党派的和社会的舆论不得加以干涉[6]”;所谓“学”的自由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 在专业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 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力, 在教学管理上有参与评议的权利”[6]。

无论在哪个国度, 大学里均要聚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青年学生们思想敏锐, 在大学, 他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对话、如何与长者取长补短。在大学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 以此去了解世界、观察世界、改造世界。但是, 如何才能让年轻人的潜能浮出水面、个性得到张扬, 这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十分自由和十分宽松的氛围, 这个氛围就是学术民主的氛围。 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时, 关于民主办学的精神, 体现在方方面面。 关于传授什么知识给学生和怎样研究学问, 他指出, “循思想自由的原则, 取兼容并包主义。 即学术民主、 百家争鸣, 允许不同学派自由发展, 自由讲学, 并积极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 大学应是囊括大典、网络百家的学府”[7]。 关于对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回答, 他坚持要实行“学生治学”和“教授治校”的制度, 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 他积极提倡兴办社团、创办刊物, 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他主张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 从少数人说了算到教授民主管理学校, 推出教授治校。 学校设评议会、各科教授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教务处、总务处, 而总务长也要由名教授担任。 关于用什么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问题的回答, 他主张“因材施教”:采用选科制, 从强调一律到发展个性。 他指出:“教育者, 与其守成法, 毋宁尚自然;

与其求划一, 毋宁展个性。 ”[8]

发扬民主之所以是大学文化本质属性, 在于民主既是大学的精神追求, 也是大学政治主张;既是大学的工作方法, 更是大学的文化选择。 当深受民主文化熏陶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大学进入社会的各个组织后, 他们也将渐渐地改良专制的社会组织的文化。 从专制过度到民主是历史的进步,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又一次实现了她的社会担当。

3. 大学文化追求卓越的本质属性。 追求卓越是大学崇尚学术的根本目标, 是大学最终的价值追求, 因而卓越既是大学文化区别于别的文化, 又是大学文化本质的体现, 因而, 追求卓越同样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卓越是一种追求, 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大学要追求卓越是学术的本质所决定。人类对生活的物质世界和所依托的精神世界的每一次努力都只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逼近真理, 作为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学术是无穷无尽的, 大学对学术的追求当然也是永无止境的。

大学的活力和创造力体现在大学不断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本质属性之中。世界著名的牛津、剑桥、柏林、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芝加哥等一流大学之所以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都具有顶尖的国际知名度, 就在于这些著名大学更具有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本质属性。 齐名为“牛桥”的牛津、剑桥在历史长河中声誉数百年不褪色, 就在于“牛桥”具有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本质属性。享有世界声誉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培养精英人才方面追求卓越, 牛津具有培养总统摇篮之美誉, 剑桥享有世界诺贝尔奖摇篮之称, “牛桥”追求卓越成为了传统型内生性制度逻辑的象征。以政府型内生性制度逻辑主导下的德国大学同样彰显的是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本质特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总共42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就有14位在德国; 而德国14名获奖者之中又有8名为柏林大学教授, 从而使柏林大学在此期间以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之冠位于世界所有大学及所有其他科研机构之首[9]。 而后来居上的美国大学移植英国学院模式和德国现代大学模式, 并与其实用主义文化相结合, 同样体现了以追求大学卓越的大学文化本质属性, 就有了以培养总统、 诺贝尔奖得主和富豪而闻名于世的哈佛大学, 以培养总统和诺贝尔奖而出名的耶鲁大学, 以培养以 “美丽心灵”而著称的普林斯顿大学等, 而这些众多大学正因为在大学文化本质属性上追求卓越, 才使得二战后至今美国一直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 美国高校研究生院被誉为“世界性研究生院”[9]。

追求卓越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也是大学文化的价值诉求。而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自然能够引领大学走向卓越, 同时还能引领社会走向进步, 走向光明。当深受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熏陶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进入社会的各个组织后, 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也将影响社会的各个组织的文化, 使社会文化也逐渐地浸入卓越文化的基因, 现实社会普遍存在“官文化”和 “商文化”也将被追求卓越的文化所影响、所浸染, 社会风尚将因此而被转变。

三、结束语

让青年学子在大学这神圣的科学殿堂和精神家园, 汲取文明智慧养分, 培育健全人格, 思考人生价值, 点亮理想之光, 提高学术修养, 使之成为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国家建设者, 这是大学神圣的使命。当今我国的大学正好处于实现这个使命的最佳战略机遇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等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主题, 同时, 随着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进程的加剧, 人才、知识已经在全球范围流动, 流向最能发挥其效能的地方, 这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大学唯有理性地认识大学的本质和规律, 牢牢把握大学文化的理念要素、 制度要素、特色要素, 把“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 就能够实现教育理念的提升、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繁荣景象就会在我们的大学里涌现。

参考文献

[1]吕立志.崇尚学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内在之魂[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1) .

[2]汪明义.地方新建院校发展之路——基于大学文化视角[J].教育研究, 2013 (05) .

[3]汪明义.大学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杨东平.重建大学制度[C]//杨东平, 等.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

[5]和震.西方大学自治理念的演进[J].学术研究, 2003 (10) .

[6]眭依凡.论大学的观念理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1) .

[7]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C]//蔡元培全集 (第3卷)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4:211.

[8]蔡元培.传略 (一) [M]//蔡元培全集 (第3卷)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672.

关于“中国梦”本质内涵的研究综述 第8篇

关键词:中国梦,民族复兴,述评

“中国梦”科学内涵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 习主席从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梦”。对此, 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本质说”

“本质说”是在“中国梦”众多观点中最为重要的, 即中国梦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与欧洲梦、美国梦有着本质差异, 不在于追求个人的财富最大化, 也不是强调个人奋斗与成功;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全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幸福, 具体表现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石,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

2 “人民说”

“中国梦”的主体是人, “人民说”也是众多学者赞同的一大主流观点。中国梦不是虚拟的国家的梦, 而是要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是13亿普通老百姓同享民族复兴红利的人生之梦;是让人民大众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就业机会和职业规划, 能够施展才华, 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民之梦。

赵启山认为, 中国梦是由全体民众的梦构成的, 倘若脱离多数人的人生之梦, 中国梦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无法实现。叶小文指出, 民众的“个人梦”是包含在“中国梦”之中的。“中国梦”的实现势必为“个人梦”提供良好的机遇与条件。胡鞍钢指出, “个人梦”、“国家梦”和“民族梦”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国家梦”和“民族梦”是“个人梦”的基础, 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就不会有个人幸福的实现。另一方面, “个人梦”则是“国家梦”和“民族梦”的最终目标。张颐武进一步解释了“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 即我们的“个人梦”是整个“中国梦”实现的真切展开的一个个小的缩影, 而“中国梦”又是我们实现人民大众“个人梦”的基石。通过人民大众对梦想不断追求与努力,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可能实现;离开了国家的富强与发展, 人民大众“个人梦”实现的机会就会更小。

3 “过程说”

“过程说”认为“中国梦”是一个具有阶段性、超越性与长远性的过程, 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盈和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国梦”不是一个封闭的、生硬僵化的体系, 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侧重的主题, 都是每个阶段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的体现。

刘胜杰指出“中国梦”的宏伟构思不仅仅要提出阶段性的时代任务, 而且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突破的动态过程。孙民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 指出“中国梦”是中国民族生命实践的结晶。“中国梦”的实践与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逐梦和不断前进的过程。这就要求“中国梦”每阶段不仅要指明各阶段的发展目标, 同时要不断突破、超越实践, 从而不断促使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 学者孟东方和王资博认为,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与改革开放步伐的前进,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发展条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总体而言, “中国梦”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实践, 而且还具有超越性的高瞻远瞩。这是一个动态发展、连续性生长的过程, 在实然和未然中形成张力, 在改革与创新中持续向前。

4 “多维梦说”

“多维梦说”的内涵在于, 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而是从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多维度的协同发展。当前多维度“中国梦”承载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和精神六个方面的追求。政治维度上要做到民主公平、政治清明;经济维度上追求各经济主体的共同发展, 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社会维度上要做到诚信友善、 和谐共处;文化维度要不断进度, 实现文化大繁荣;民生维度上不断提升民众的幸福感;精神维度上追求民族魂魄与个人精神面貌的提升。

多维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努力。从个人角度, 需要每位公民在创业和就业中不断努力, 追求事业的成功, 实现安居乐业;从政府角度, 积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为广大民众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企业角度,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催生的一系列新的业务、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 企业要继续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敢谋善断以大手笔, 新思路谋划企业新发展, 鼓励企业员工奋发斗志, 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助推中华民族“中国梦” 的实现。我们坚信:广大民众在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正义和有秩序的和谐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一位中国人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 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强国, 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外, “多维梦说”指出“中国梦”是世纪梦的“三部曲”之一;该观点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十个方向:即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团结中国、幸福中国、统一中国、和平中国、贡献中国等。体现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即实现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安居乐业、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法治社会、人生出彩等十个方面的综合内涵。整体言之, “中国梦”提出了五个具体梦想:政治大国梦、经济强国梦、文化兴国梦、天下大同梦和美丽中国梦。

综上所述,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其核心思想一致。本文认为,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在于全民族以强国富民为旨归, 以时代背景和世界环境为机遇, 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精神维度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林长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J].四川统一战线, 2013, 04:18.

[2]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4:12-22.

[3]李琳.中国梦蕴含的人民幸福观[D].燕山大学, 2014.

浅析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哲学内涵 第9篇

1 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内涵

作为属于技术范畴的教育技术, 从哲学的角度也相应的分为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两大类。教育技术的有形技术是指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的成果, 把物化形态的技术应用于教育, 借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技术, 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等及相应的软件;无形技术主要指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等方面的成果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

教育技术的无形技术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经验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经验形态的技术是指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总结和应用的经验、技能等主观性的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论为特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这种技术要素是教育技术实践活动长期发展的结果, 是对客观的教学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包括规则、原理、策略及方法等因素。知识形态的要素是无形的, 并不以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主要是一种非物质性, 具有抽象性, 甚至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技术要素。在教育技术中, 没有知识形态技术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近年来, 国际教育技术界在大力充实教育技术中有形技术的同时都日益重视并加强了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

经验形态的技术与知识形态的技术2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与有形技术的应用有密切联系, 而后者则是对事物本质规律把握的活动和结果;对前者的积累达到一定量并加以抽象系统化后可成为理论, 后者对前者的产生和积累有着调控、定位和指导的作用。当人们谈论技术时往往容易忽视经验形态的技术的存在, 或是将它们简单地归结到理论的范畴。其实在教育技术活动中经验形态的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连接的重要环节;知识形态的技术既与经验形态的技术有密切联系, 也与有形技术有着密切联系。经验形态的技术是产生知识形态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知识形态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丰富完善经验形态的技术;有形技术是产生无形技术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无形技术是有形技术发挥效用的保证。由此可见, 构成教育技术的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它们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2 从哲学角度把握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张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发挥其在教育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该在认识教育技术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这2类技术本质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住2者的张力。

目前有一种趋势, 教育技术仅被看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工具, 出现了重硬件、轻软件, 重设备购置、轻开发应用和人才培养, 以至于有些人似乎认为学校拥有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便实现了教育的技术化, 忽视或漠视人和教育对有形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调控等方面的作用。这种片面的夸大教育技术的有形技术的做法容易在哲学观上导致“工具至上”的理念。的确, 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 进一步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实际上, 在探索教育技术的本质时, 关键不在于使用什么设备和工具, 而在于怎么使用和为什么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 所以无形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主导性的要素。纵观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伴随着教学媒体的不断革新, 新媒体不断涌现, 教育技术的经验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若追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源头, 我们会发现在西方教育不断技术化之时, 首先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并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总结出程序教学理论和强化理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在教学实践中孕育, 在学习和教学理论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 所以, 强调人在教育技术中自身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过分地强调无形技术而忽视有形技术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面对以上2种极端的教育技术观, 从哲学的角度把握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张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教育技术的有形技术, 我们应持一个客观、理智的态度, 既不盲目夸大其作用, 也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更不能将工具手段与人和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 而是在人、工具、技术, 以及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既充分看到工具手段尤其是教育技术工具对人和教育发展的重大作用, 也要充分看到人的素质、思想观念以及教育体制对工具手段的反作用。无形技术和有形技术体现在教育中的关系实质是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一起来, 和谐起来, 给有形技术以人文主义关怀;同时在无形技术中体现科学精神, 这就是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张力的基本纽带。事实上, 对有形技术的正确使用, 也确实能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可以使教师从一些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能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教育思想的研究, 进行对学生心灵本性的关注;而这种技术自身要想得以顺利发展, 则必须遵循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教育领域内必须崇尚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发展, 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才能最终使教育为人类服务, 促进人类的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的, 教育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古代, 当人们凭借体态语言和口语进行传播和交流的时候, 教育的方式只能是口口相传;随着口头语言的不断完善和文字的出现, 教育的方式才得以发展;到了近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使得教育技术从一般教学论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

笔者认为, 从哲学的角度揭示教育技术的本质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是由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结合而成, 以无形技术为内核、有形技术为外显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若将其进一步细化, 它又是以无形技术的经验形态的技术为核心, 知识形态的技术为中间层构成的。因此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分析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把握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张力, 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一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上述分析表明,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的局部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改革教学。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 就是其理论基础不断完善的过程, 并通过不同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概念和学科名称的更替而表现出来, 其理论的核心轨迹就是时代哲学和科学价值的取向。教育技术本质的每一次扩充, 都会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教育技术的发展, 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 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的改革等。目前, 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所凭借的根本手段。为此, 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制订策略和措施, 而在对教育技术的本质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的策略和措施更具有说服力, 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本身的发展。蒉

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内涵与本质辨析 第10篇

1. 国外的观点。

重要性概念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审计学著作中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审计重要性判断更是通过与内部控制制度、抽样审计技术的紧密结合, 极大地促进了审计效率的提高。也正是从这段时期起, 开始出现了大量针对审计重要性的研究。

在莫茨和夏拉夫的经典著作《审计理论结构》中, 莫茨和夏拉夫并没有直接对审计重要性进行定义, 而是引用了1957年会计概念和准则委员会的会计重要性定义, 即:某项目的重要性可能取决于它的金额大小、性质,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有充足的证据证明, 了解该项目将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那么, 这个项目就是重要的。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其发布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这样描述重要性概念:根据其周围所处的环境, 如果对财务报表中漏报或错报的项目进行纠正将很可能改变或者影响一个依赖于该财务报表的有理性的人的判断, 那么它就是重要的。该概念影响深远, 被众多审计学者和机构引用, 如在198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发布的第一部关于审计重要性的准则SAS 47《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中, 采用的就是该公告中的重要性概念, 这里不作详述。而2007年AICPA发布的SAS 107《审计风险和审计操作中应遵循的重要性原则》再一次提及该概念, 仍没有发生新的变动。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 (IAPC) 于1987年10月发布的IAG 25《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直接对重要性进行了定义:“审计重要性涉及财务资料误报 (包括漏报) 的数量和性质, 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 根据周围的环境, 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 将会对人们依据这些资料作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产生影响。”IAPC并没有对审计重要性概念进行更多的说明。1991年IAPC对审计准则体系进行调整, 在重新编制及修订的ISA 320《审计重要性》中, 强调重要性概念与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编制与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的重要性概念是一致的, 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则该信息是重大的。重要性取决于在发生漏报或错报的特定环境下所判断的项目或错误的大小。随着审计风险准则的发布,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对ISA 320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但仍然强调与《编制与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的重要性概念保持一致。

2. 国内的观点。

国内对审计重要性的研究起步较晚, 与国外情况类似, 很少有学者提出单独的审计重要性概念, 因此, 下面将分别介绍财政部、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相关审计准则中的重要性概念。

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6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规定:“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则规定:“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可以看出, 我国审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的定义与ISA 320中的规定是一致的。

审计署在2003年12月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中提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 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5年3月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中规定:“重要性, 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对相关定义的分析

理解以上定义,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是否对适应审计环境的重要性概念进行单独定义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审计重要性概念的模糊性一直饱受诟病, 但是, 在信息使用者对错报的忍受程度不均匀的情况下, 试图确定统一量化的重要性判断标准以指导审计实务, 几乎是不可行的。

从准则的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 最初的SAS 47和IAG 25, 实际上都没有提出清晰的审计重要性概念, 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而最新的准则无论是AICPA的SAS 107, 还是IAASB的ISA 320和ISA 450, 虽然对审计重要性概念进行了进一步修订, 但是仍没有直接对适应审计环境的重要性概念进行单独定义。因此我们认为, 目前仍不具备界定适合单独审计环境的重要性概念的条件。

2. 审计重要性的主观确定服从客观需要是审计重要性判断缺乏统一标准的根源。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 审计师通过审计抽样技术和审计证据的选择控制审计风险, 运用重要性概念评价审计剩余风险, 以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这种风险控制模式是审计师凭借审计经验, 客观确定审计重要性而提供一种合理的保证。审计重要性判断本身就是一种主观判断, 这与审计程序的可选择性以及职业判断的灵活性是相关的。对于同一个事项和交易, 审计师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结果, 当审计师进行审计重要性判断时, 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此, 审计重要性判断是不可能通过数学公式来定量表达的。

另外, 审计重要性判断是以是否影响“理性使用者”的决策为依据, 重要性概念拘泥于错报对理性使用者的决策的影响程度, 重要性判断几乎完全取决于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正是重要性概念的这种固有缺陷, 使得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不具备可重复性, 不同审计师得出的重要性判断结果很可能不同。

3. 各个准则中关于审计重要性的定义已经趋于一致, 但注册

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三者之间由于职能不同在审计重要性判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 其分析对象是财务报表信息错报的严重程度, 最终落脚点还是财务信息的评价。内部审计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 已经逐渐从财务审计中解放出来。现代内部审计的重心为管理审计, 其目的在于分析与比较信息以帮助组织内各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信息使用者不同导致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同, 这是内部审计运用重要性概念不同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政府审计而言, 审计内容不仅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 还包括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近年来, 绩效审计也逐渐开展, 在绩效评价中还会涉及到相关经济指标的运用, 因此政府审计中审计重要性判断的分析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

摘要:审计重要性概念的模糊性一直饱受诟病。本文剖析了重要性概念的含义, 并介绍了国内外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发展, 认为目前界定适合审计环境的重要性概念仍是不可行的。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模糊性,风险导向审计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大典:会计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文硕.世界审计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4].王光远.会计大典:审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5].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6].莫茨, 夏拉夫著.文硕等译.审计理论结构.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 第11篇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同样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逐渐变得更注重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后,近年来教育部对于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其中音乐教育更是受到广泛关注。那么不断革新音乐教育,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是当今时代下我国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音乐;美育

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美育的现状

1.1 教学资源匮乏

随着社会与国家的重视,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公共艺术教育,陆续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课程种类增多,更加丰富。但是除艺术专业的学校外,各大高校的其他专业大部分没有独立的艺术教育楼,同样也没有专业的艺术教育设备,没有专职的公共艺术老师,多是由辅导员和艺术学院的老师兼职开课,也没有开设美育老师这一教职岗位。

1.2 教学理念有偏差

虽然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但也只是稍有改观,或者碍于政策,各大高校最重视的还是专业学科知识,看中的还是专业学科的升学率与就业率,很多专业学科的设置是根据市场来设立的。很多高校认为“公共艺术就等于娱乐,”甚至还有的高校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这一类的看法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发生了重大的偏差,自然在美育的教学上就没有什么成果,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美育教育。

1.3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有开设公共艺术课,但是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偏见致使在课程安排以及课程教学上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各高校重视的还是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应试技能的培养。在公共艺术的教育上表现出极大的不重视。如音乐类,就是听几首歌;美术类,就看几幅画;更进一步的就是介绍一下作者、年代,讲一下流派,这已是很负责的公共艺术的教学了,有的老师更是管都不管,有时连基本的到课率也不能保证,学生连基本的艺术类普及知识也无法掌握,更别谈美育的教学。

1.4 美育仍是最薄弱的环节

2015年国务院71号文件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地指出当今高校艺术教育的缺陷,可谓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2 高校学生对于美育的认知状况与了解程度

笔者通过自制研究调查问卷,对在校的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82%的学生对于美育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是有少数18%的人对美育概念有着清楚认识。89%学生认为当今的大学生对于美育并不重视,是有少数1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美育很重视。甚至有26%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必要。在面对专业课与公共艺术美育课那个更重要时有94%的同学选择专业课。

通过上述内容,对于大学生对美育的认知与了解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对美育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与认知。

第二,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美育教育并不重视,更多的是对专业学科的学习。

第三,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

虽然大多数人对于美育教育不了解、并不清楚,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渴望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观念开始转变,对于学习并不再只局限本专业学科的学习,更注重于个人综合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对于美育有着很强的渴望。

3 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

3.1 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素质的提升

在审美教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音乐不仅仅是一首歌、一首乐曲、一支舞蹈,这些只不过是音乐的表现形式,真正好的音乐是有着自身艺术内涵,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真正地去欣赏一段音乐,不单单只看到它的变现形式,更要了解它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而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艺术欣赏等能力,能够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能提升人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文化。

3.2 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

音乐对人的心理能产生巨大影响,它承载着人的情感,能够激发的人情绪,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宣泄情绪,减轻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音乐是无形的,所以它有无限的可能,通过音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括大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能通过树立一些阳光、积极向上的音乐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对生活的激情与希望,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3.3 音乐的审美教育能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

教师应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标榜出优秀的楷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在《中国改革教格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美对于美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音乐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美对于自身直接的影响,让身心都融入世界的美之中,用心地去感受、体验美;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去追求美,从而使学生培养出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从而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

3.4 音乐审美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音乐艺术教育应和其他学科的教育贯穿起来并且融为一体。首先,音乐活动是需要其他的智能系统来维系的。比如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需要自我身心智能,完成作品的创造需要逻辑思维,演奏音乐的过程需要肢体智能,更需要和他人配合的人际智能等等。其次,将音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丰富了音乐的内容,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可以在更多时间和空间上接触到音乐教学,利于兴趣特长不一样的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学习音乐,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样,音乐其他学科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中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将美学原则渗透到其他的学科,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对于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 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4.1 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

随着教育产业化不断升级,人们对教育的投资也不断增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光要求毕业生掌握成熟的专业技能和夯实的理论知识,对大学毕业生综介素质培养也有相应的要求。社会要求毕业生有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处理各种业务的能力;有游刃有余地与人交道的能力。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高校学生综介素质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公共艺术教是指高校中对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所进行的普通艺术素质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素质教育。

4.2 公共艺术教育是在高校中发展美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出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之本的思想,席勒将这一思想得以发展,在《美育书简》的论述中提出:“人只有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即在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其二,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其三,自然的片面性和全面立法的理性的限制,人被剥夺人性的自由,只有在审美状态中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1]充分肯定了美育教育对于人的培养的重要性。

要发展美育就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各大高校除专业艺术学院外最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高校的学生在如今如此强调、重视应试能力的今天,公共艺术课是他们系统地了解艺术的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在高校中普及美育、发展美育的最重要的方式。

5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美育的内涵与本质

美育是审美的教育,它不光要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还要让人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让人培养出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通过美育,潜移默化人的思想观念,化出美丽的心灵,成为一个美的人,用美的思想去思考,用美的言语去表达,用美的行动的去对待他人与社会,这是的美育最终想达成的目的。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美育的本质就是美育,只是冠以音乐的形式,行使美育的功能,通过认识音乐而认识美。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发展音乐教育就是发展美育。

6 如何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发展音乐美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6.1 打造专业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各大高校应该加大对公共艺术课的投资,完善公共艺术教学设备,设专职的音乐美育教学老师,成立音乐美育教研小组,完善教学机构,形成完备的教学机制。

6.2 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认识美育育人的功能

各高校应当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学习贯彻党对加强美育教育的正确方针,深刻的认识美育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重大作用,践行党的政策,落实美育教育。

6.3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高校大部分学生对于美育同样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切对于公共艺术课的学习也并不重视。学校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错误的观念,达到美育的目的。

6.4 与时俱进,培养时代人才

同样音乐美育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社会要求,从实践出发,培养出有能力、有理想、有素养的社会新型人才。

7 结语

美育是当今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5年9月,教育部起草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10月10日,教育部召开了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同时也指出美育是当今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发展美育,培养社会新型人才是当务之急。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高校教师与学生思想认知错误,学科与课程定位失谐,组织管理与课程设置失调,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对脱节而造成艺术教育脱节,美育教育难以进行的状况。对此各高校应该完善公共艺术教育机制,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加强公共艺术教育,通过音乐美育来普及美育,创造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新型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输送人才提供新鲜血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追求教育本质注重内涵发展 第12篇

理念: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

最近, 綦江县委、县政府分别出台的《中共綦江县委綦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綦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都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指明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 表明了我县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的决心。

基础教育是一个不能立即“变现”的阶段, 而是一个“储值”过程, 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让学生拥有永续的主动学习能力, 是我们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对此, 县教委要求, 全县教育系统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 摒弃盲目追求教育功利的浮华做法, 牢固树立“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 并将其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工作中, 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学生, 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力求在建设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县、素质教育先进县上实现新突破。

思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健康快乐成长

“关注每一位学生”, 就必须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坚持育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 尊重个性特长, 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坚持育人为本,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面对社会现实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消极思想可能影响学生价值取向的状况, 德育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的思想, 把育人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突出以活动为载体, 加强国情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法制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加强地方人文教育, 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将德育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社区教育、家庭教育,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切实关心“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 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开展特色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全面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活动, 通过学校组织课内外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活动技能,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要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 举办一次艺术节, 开展一次科技比赛活动。各个学区要加强指导, 适时开展全学区体育、艺术、科技活动。全县举办好一年一度的全县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 开展好隔年一次的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和艺术节活动。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 上好体育课, 落实间操课, 积极推广校园集体舞蹈, 提高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着力培养艺尖生和艺术人才, 打造体艺基础人才基地。

关注弱势群体, 不让一位学生掉队。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 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确保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建立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教育功能, 提高办学水平。完善普通教育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 保障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到2011年, “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创办一所标准化的寄宿制民族小学,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风俗, 促进教育公平。重点扶持一所民办学校, 吸纳少数“管不住”和“没人管”的学生, 强化对学生心理残缺和行为失范的矫正工作。

重点:分段提升办学质量打造重庆教育强县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就如何打造重庆教育强县, 县教委提出, 实施“三大”抓手, 分段提升办学质量。

以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 加强小学阶段教育。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奠基阶段, 小学教育要突出习惯养成, 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全面启动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特色学校创建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以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 坚定素质教育的方向, 用最科学的管理取得最佳的办学质量, 用优化的育人方法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既要遵循历史渊源, 培养“老字号”, 又要取传统之精华, 融现代之理念, 并不断地提炼、固化、传承、创新。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从本学年开始将全面启动, 分层次要求, 分步骤推进, 主要突出“艺术、人文、健康”办学特色, 从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层面推进, 着力打造一批亮点特色学校, 从而促进学校优化内部管理, 丰富办学内涵, 提升学校品位, 提高全县小学教育整体实力。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 加强初中阶段教育。初中教育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突出学习方法培养,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具有永续的自主学习能力。2008年4月在我县召开的全市农村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 我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及兄弟区县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并称綦江的课堂教学改革抓住了当前教育的“牛鼻子”, 走在了全市乃至西部前列。《中国教师报》为此用6个版面进行了专题报道, 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此, 我们要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 切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构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课堂结构, 让课堂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领地, 而是学生自主求知的乐园。通过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占领新课程改革这个制高点,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提高我县新课改的知名度, 让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建设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县、素质教育先进县的突破口。

以强化“出口”管理为抓手, 加强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要突出能力培养, 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为高校和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加快职教中心和普通高中建设步伐, 加快优质普通高中建设, 不断增加教育资源, 扩大办学规模, 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我们要按照区的标准, 到2011年,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5%以上, 入读县内优质高中比例达60%以上。强化高中阶段教育“出口”管理。深入实施“入口定出口”和“有效分”管理, 加强本、专科临界生教育, 全面提高高考升学质量, 力争县内考生本、专科上线4000人以上。教学质量在渝南地区大幅度领先, 居全市中上水平。推进中职学校资源整合、优化工作,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强化文化知识学习和劳动技能培训, 依托老工业基地、依托西部齿轮城建设, 重点打造机械加工、电子、医药美容、家政管理等品牌专业, 提高就业质量, 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居全市区县前列。

措施:办好每一所学校促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均衡发展是本次教育工作会提出的新要求。为此, 县教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予以落实。

分区规划, 分步实施, 分类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 做好教育均衡发展的分区规划, 分步实施, 分类发展, 最终实现全县学校的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县城中心区域的学校为一类区, 促使其办学水平与主城区实现基本均衡;以三江、打通、东溪、赶水、永新、三角、郭扶、石角、隆盛等中心镇的学校为二类区, 促使其办学水平达到“双高普九”的要求;以46个场镇和矿区的学校为三类区, 促使其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要求;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和生态移民新村的村小为四类区, 促使其建成合格村小。

实施标准化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健全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新增的中小学危房在当年排除。加强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 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益。加强学校食堂、厕所、饮水等设施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力争全县95%左右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化。

强化督查, 捆绑考核, “结对帮扶”见实效。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上, 要全面落实互派教师交流任教、互派干部交流任职、建立导师制度、建立合作研讨制度、建立献课评课制度, 共同开展优质课大赛、共同举办综合实践活动、共同开展班主任培训等活动。强化过程督查, 实施捆绑考核。逐步实现被帮扶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 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 师资差距进一步缩小,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达到“帮扶一所, 进步一所, 完善一所, 示范一所”的目的。

完善农村远程教育体系, 缩短城乡办学差距。要加强安全管理, 进一步提高认识, 强化措施, 明确责任, 完善机制, 确保各级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绝对安全;要加强技术管理, 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简化终端接收设备操作程序, 确保系统高效运行;要加强教学管理, 进一步明确责任体系, 扎实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用、管理, 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人会用远程教育设备向学生传播知识。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缩短城乡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到2011年, 全县5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实现“班班通”。

关键:关注教师职业状态成就教师美好未来

一是多方搭建平台,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五年内, 对全县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实施“干部培训工程”、“121骨干教师工程”, 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设立县级师资培训专项经费, 每年培训10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骨干教师、10名骨干校长。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教师网联计划, 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切实发挥名师、特级教师的传、教、帮、带作用。创办綦江教育科学发展论坛, 充分利用“重庆市教师研修网”, 办好綦江教研网, 开展网上教研。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 发现、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切实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到2011年, 全县小学教师70%达到大专学历, 初中教师60%达到本科学历;普高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3%以上,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5%左右;中职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5%以上,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0%以上。

二是健全培训机制, 助推名师、名校长成长。积极探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鼓励教师脱颖而出。设立专项经费, 加大名师、名校长培训的力度。到2011年, 培养造就10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教师、200名在市内有影响的教师, 10位市内有名的校长,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名教师占全县总数的30%。

三是鼓励教师在农村安心任教, 让农村教师“乐教”“善教”。全面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工作,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聘任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农村基层学校岗位上要优先考虑。建立开放的教师聘用制度, 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教师重点倾向于农村学校。建立城乡学校教师双向有序流动制度, 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建立市县名师、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制度, 每学年在农村学校累计服务时限不少于50课时。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技能。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提高农村教师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上一篇:农村职业高中下一篇: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