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值得警惕

2024-07-22

通货膨胀值得警惕(精选3篇)

通货膨胀值得警惕 第1篇

读书, 应是很简单的事, 是很单纯的享受, 也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幸福生活, 然而却居然成了现代人“久违和惭愧的事”。

快节奏带来的浅接受, 让“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研究显得迂阔, 而让蜜滴在《圣经》上的佳话几乎成为天方夜谭。美丽的读书典故, 面对闪烁不已的电脑光标, 不再诱人, 甚至不堪一击。传统阅读、品质阅读与沉静阅读的缺失, 让现代人的精神躯干随之萎缩。实体书店立足不了城市的中心地带 (更不要说是黄金商业地段) , 全民阅读也总似空雷, 呼声高而响应少。调查显示, 2010年中国人均读书4.5本, 与前比, 算是很光鲜了。即便如此, 也不到日本的九分之一, 而那个把蜜滴在《圣经》上的动荡小国以色列当年度的人均读书量为64本。这也是财富差异, 而且是骨子里的财富差异!撇开量的落差, 再来审视一下国人的阅读品质, 结果同样不容乐观。影视、网络等视听性“泛阅读”、“即时阅读”、“浅阅读”、“感官阅读”, 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生活的娱乐伴侣。肤浅的膨胀, 是这类“悦读”的表征。至于纸质阅读, 恐怕也是拈轻怕重、浅尝辄止;儿童读图, 青少年捧“最小说”, 中老年人翻看《读者》、《家庭医生》;学校里, 师生不问课外书;成功人士干脆宣布“没时间读书”。好在总有人在反省, 总有人在鼓与呼。“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有识之士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这是对知识的礼敬, 是对文化传承、精神创造的祈祷。

读书:很个性的事

本质上讲, 读书是“自家”的事。这一点, 古人看得明白, 说得坦荡而深刻。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为人的读书, 是经世致用;为己的读书, 是修身养性。就原旨与终极意义而论, 读书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并超越自我。只有“为己”有成, 才能学以致用。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个性问题”。但共性还是有的, 相对的捷径可能也存在。

1.推荐阅读———现实的“快阅读”。鲁迅先生曾嘲讽名教授们好为青年师, 好给青年学子开列高深莫测的“必读书目”, 但他老人家自己也忍不住, 曾给刚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过一个“应读书目”, 内列12部国学著作。今天, 先生本人的作品, 很多被教育部纳入了大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可见, 推荐还是有吸引力的, 高品位的推荐, 尤其是名著、经典的推荐, 更是功莫大焉。

信息爆炸的时代, 坐拥书城 (电子书库) 不再是梦想。今天的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择书”, 是“择书读”。如何快速锁定“有效”目标, 怎样才能一睹为快?需要借他人一双慧眼, 多搜索相关的推荐。推荐阅读, 是“快阅读”, 也是从众的“热阅读”。热情之下需要冷静, 需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要感谢那些与读者分享好书的纯粹书评家, 同时要向那些慧眼独具、披沙拣金的书稿编辑致敬。

2.集体阅读———热情的“被阅读”。读书是教书育人的根本, 教学的不竭动力永远来自不断的学习。毫不夸张地说, 教师只是一个自觉先行的学生。倡导教师读书, 理所当然;教师终身学习, 责无旁贷。我曾多次发出“教师, 别忘了读书”的共勉, 乃至煽情地把读书定义为“教师最广博、最永恒、最经典的备课”。20多年的教育生涯, 让我受益最多的是读书。无论是成长历程, 还是课堂历练, 都让我明白一个简单的教学真谛: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书育人的功底在读书!

提供书讯, 开设读书沙龙, 这是学校集体学习的一种好形式。 (较差的形式是指定统一书目, 限时上交读书心得。) 但也不能僵化, 更不能扩大化、绝对化。古人有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又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读书沙龙务必要走出“热闹”的误区, 务必要摆脱“被阅读”的尴尬。须知, 思想与思维是最具个性的, 交流的结果未必都能达成萧伯纳所喻的那种理想状态———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如是, 轰轰烈烈的集体读书, 只会演绎成空洞的“被阅读”之下的集体浪费, 何苦呢?

3.一生的读书计划———孤独的“深阅读”。读过一本美国学者著的《一生的读书计划》, 也浏览过国内学者合力打造的一套丛书《一生的读书计划》。指向的都是厚重的名著、经典。殊途同归, 不谋而合。经典是什么?经典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是历史赠予后人的大礼物。它不在乎你的“在乎”, 但你的“在乎”却能够使你的生命变得高贵而富有。读经典是要有勇气的, 有时几乎要有一种宗教般的献身精神。经典是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高山, 翻越过去了, 就是金山;仰望之下却只是“压迫”。哲学经典不说, 估屈聋牙的古籍不说, 就是文学名著, 要读下去, 读到底, 读上个系列, 读出个系统, 有时也要痛下决心, 义无反顾。这是朝圣, 是孤独的跋涉。比较切实的深阅读, 恐怕还在“存个爱好、有个主题”的研读。一是尽可能从源头上选经典读;二是尽可能完整地“原读”经典;三是尽可能读后“有所思, 有所悟”。

经典名著之于热门畅销书, 恰如恒星之于流星, 时间是最好的鉴赏者。作家张炜写过一篇观点文章《时代的阅读深度》, 提请读者注意“要在一百年的坐标中找作家、作品”。是啊, 唯有百年的创作空间, 唯经百年的阅读筛选, 作品才能沉淀为经典, 而冲动的“快阅读”和盲动的“热阅读”也才能凝聚为冷静、沉着的“深度阅读”。

读书:很生动的事

读书是人与书的对话, 是读者与作者的对接。因此, 读书是一次深情的际会, 也是一场智慧的交流。读书是否有诀窍?南宋学者陈善曾有这样一段妙论:“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 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 得尽读书之法也。”此论见《扪虱新话》, 为人广泛引用, 堪作读书法则。

知出入, 懂生死, 在林林总总的书籍前, 读书犹如一场生动的游击战, 善战者游刃有余, 收获累累;不善战者则困于书中, 成为“书橱”、“书呆子”。基于文本, 是读书的依据;超越文本, 是读书的升华。因此, 读书既要深入到文本的内核, 作“深度钻研”;又要跃迁到文本的外延, 作“高空飞行” (这是“知识行为论”中一个形象的说法, 指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跳出对象以便全面客观地把握对象) 。读书的路径是“个人的体验”, 读书的终极也只能是“个性的体验”。这就是读书的本质, 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原读”让我们亲近原著, 不致无中生有;“完读”让我们把握原著, 不致断章取义。而“个性的阅读”与“率性的阅读”, 则让我们活读原著且读活原著。

1.阅读有禅机。好书如好友, 可遇不可求。邂逅一本好书是缘, 一口气读完一本好书更是一件痛快事。有些书, 一开卷就神清气爽, 一读就心有灵犀相见恨晚;有些书, 则云遮雾罩, 读起来味同嚼蜡, 读后浑然不觉。当然, 好多的书, 乍看貌不惊人, 细究别有洞天。

读书是思想的行走和思维的穿梭, 是“学”与“思”的交织。没有“思”, 死读书, 为书奴;有了“思”, 特别是有了挑战性的“疑”, 读书的品质就有了跃迁———不再满足于“披文人情、沿波讨源”的文本解构, 而是致力于“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的生成与创造。禅宗尚“悟”, 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对于读书, 是否也有这样一个高超境界———合上书本, 化育思想。如是, 读书才当得起一个“活”字。

2.阅读需反哺。读与写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写作可谓阅读的后续、提升与反哺。

但不少教师不肯读教材、教辅之外的“闲书”, 不能做研究、创作之类的“分外事”。只求“匠艺”, 不问“师道”, 如此, 职业能不倦怠?回望一下“五四”时期的教师, 长袖善舞, 多才善导, 随处可见大师身影——一手读书一手教书, 一手教书一手著书。今天呢, 就是语文教师, 在分析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前, 又有几人曾找出《红楼梦》原著原原本本读上一遍、扎扎实实备上一课?更遑论在布置 (有的还美其名日“辅导”) 学生写作文时, 自己也身先垂范, 操刀上阵, 写上一篇拿得出手的“下水作文”?缺少了大阅读的铺垫, 又缺失了阅读后的提升, 教师的底气、大气、灵气从何而来?教育的创造性又怎会呈现?阅读的膨胀与肤浅, 同样成了教师群体的“当下之痛”。

读书终究是好事。教育的幸福, 点点滴滴, 源于书又凝于书。这是一条简单的专业成长道路, 但, 踏实而永恒!

警惕生产成本引致的通货膨胀 第2篇

狭义的PPI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进入流通领域的价格,它是通过调查收集部分代表企业的代表产品的价格变动资料加权计算求出的。PPI能够较好地反映产品由于各种成本因素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情况。与反映最终消费环节商品价格变动情况的CPI不同,PPI为先行指标,通过市场机制对CPI进行传导。追根溯源,生产环节成本的上升将成为流通环节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推动力。因此,了解PPI运行走势和特点对观察和分析当前通胀压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PPI涨势强劲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北京市PPI总体涨势强劲。在各方努力抑制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表现突出,工业生产者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形势不容乐观。1~5月,北京市PPI同比指数由1月份的101.6%经过2个月的短暂回调后快速攀升至102.6%。5月份,PPI上行趋势表现更加突出,速度逐步加快,当月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再创年内新高,月度间同比涨幅差由上月0.4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至0.6个百分点;环比价格上涨0.8%,为今年以来环比涨幅最高值。

基础性生产资料行业领涨下游产业传导压力突出

在输入型因素作用下,国内煤炭、原油等能源类产品,以及钢材、水泥、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性生产资料价格加速上涨,多种产品价格涨幅达到年内高点,这是带动PPI上涨的主导力量。作为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高技术等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必需品,基础性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必将推高生产成本,挤压经营利润,最终对下游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传导压力。

5月份,北京市能源类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8%,比上月提高2个百分点,月度涨幅差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1%,比上月高1.1个百分点。主要能源产品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8%,环比上涨9.6%,涨幅均达到今年以来最高值;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达到18%的年内新高,环比价格连续第5个月上涨。其他主要生产资料产品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2.5%,均为今年以来最高值;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涨幅达到60.9%的年内新高,环比继续上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环比价格继续维持今年以来的上行走势。

食品行业压力突出强力推高价格指数

今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增多,加之游资先后炒作多种产品价格,农副产品出厂价格涨幅逐月提升。近期,由于生猪出栏量下降,市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食品行业成本压力再度增加。食品类已成为推动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之一。5月份,主要食品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3%,涨幅比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1%,比上月高1.3个百分点。其中,鲜、冷藏肉同比上涨38.9%,环比上涨4.1%,分别比上月高4.4个和3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7%,其中糕点同比上涨21.9%,环比上涨0.8%,分别比上月高0.9个和0.5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持续高企企业涨价意愿强烈

反映企业采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产品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今年持续高位运行,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大。1~5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指数从106.8%攀升至109.5%后保持基本稳定,5月份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4%,受上年基期价格走高影响,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3%,连续5个月上涨。

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水涨船高,北京市工业企业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成本压力影响,为维持利润水平企业不得不上调出厂价格,涨价意愿表现强烈,一些价格长期处于平稳下降状态的下游制造业,近期也纷纷调高出厂价格。5月份,北京市高技术类产品环比上涨0.3%,自3月份以来首次上涨。主要产品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4%,3月份以来首次环比上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产品价格比上月上涨0.3%;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品环比价格在4月份上涨0.4%后持平。

由于多数企业提高销售价格转移生产成本,工业行业涨价面逐步扩大。在全市调查统计的36个工业行业中,5月份同比上涨的行业由上月的28个进一步增至29个,涨价面扩大到80.6%。环比价格上涨的行业数增至24个,涨价面达到年内高点。

未来PPI上行压力较大流通环节价格深受冲击

当前PPI的走势受到了国际输入型因素、生产成本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导致的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以上因素影响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此外,随着国家资源性产品改革力度的逐步深入,企业成本将受到影响,部分高耗能企业将被淘汰,相关产品价格或将进一步走高。同时,近期长江中下游天气状况也将对农产品价格走势带来潜在压力。

总之,PPI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形势不容乐观。伴随着企业陆续提高产品出厂价格转移生产成本,流通消费环节的价格将面临再度冲高的压力。生产成本引致的通货膨胀将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在通胀已成为经济发展隐忧的今天,更要关注生产环节产品价格走势,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全面警惕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作文滥用流行语现象值得警惕 第3篇

最近, 《北京晨报》载文称, 语文教师称作文滥用流行语现象值得警惕。文章说:国人模仿力极强。只要有人一挑头, 凡是新鲜点儿的, 刺激点儿的, 无一不很快风靡全国。赵本山的小品一出台, 全国到处都“得瑟!”小沈阳一露面, 变性者的“啪啪” (地方音读作piā) 声层出不穷。不少青年朋友, 张口“恐怖”, 闭口“out”。人们为什么把原本没什么意义的口头语, 竟摇身一变成了流行语, 这一现象令人费解。作者说,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 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代表民族精神的瑰宝, 她具有交流职能的社会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制造一个词, 一句话, 别人看不懂、听不懂, 怎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这不仅不是时尚, 而且是对祖国语言的践踏和玷污。几千年来留下的诗词歌赋是多么美丽动人, 诸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红杏枝头春意闹”, 为什么我们不挖掘、发扬, 却肆意增添低俗的色调以诱人。我们从事语言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各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各学校的学生们应坚决抵制这种流行语中的歪风邪气, 维护我们祖国语言的纯洁, 不能让这种低俗的流行语泛滥成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通货膨胀值得警惕】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理论06-30

全球通货膨胀08-24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07-04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07-15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08-26

通货膨胀论文提纲10-09

汇率通货膨胀论文05-07

通货膨胀论文范文05-10

通货膨胀期范文05-24

通货膨胀与范文05-24

上一篇:电力系统规划电力工程下一篇:抗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