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师范院校

2024-09-11

地方非师范院校(精选11篇)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1篇

地方非师范院校多以应用型学校为主, 强调学生的动手及实践操作能力, 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认为以夯实基础作为重要目的的《数学分析》课程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不大, 这与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门课程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 所以很多学生慢慢开始忽视这么课程的学习, 甚至有一些老师 (非数学分析老师) 也觉得应该删减《数学分析》课程的课时, 这也导致了很多地方非师范院校《数学分析》课进入一个“不好学、学不好、考不好、用不好、更不好学”的恶性循环。所以对地方非师范院校数学类专业《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我院《数学分析》课于2010年列为省级精品课程, 我们已对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对课程也进行了多方位建设。但是仍存在着一些显著问题, 对《数学分析》课进行积极而慎重的改革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使《数学分析》课的内容变得朴实、自然、有用、有趣。具体来说: (1) 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推理论证能力; (2) 提高学生日益缺乏的计算能力; (3) 加强对微积分历史及来源的介绍, 是学生掌握微积分的核心及本质; (4) 注重微积分应用的介绍, 强调数学建模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利用数学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 可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与教材, 结合我们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 探索一条适合地方非师范类院校《数学分析》教学的道路。

1 要将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史作为独立篇章讲述

微积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得益于物理学、几何学、天文学等研究领域的突破和进展, 结合这些实用性学科的发展轨迹, 老师应该多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数学的本质, 认清数学作为其他科学基本工具这一客观事实,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数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灌输学习“能力”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数学, 一直到大学, 甚至到研究生, 数学都是我们的必修课,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更是在于能力的培养, 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 计算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数学分析》课程作为数学学科里最严谨的一门课程, 学好它对于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 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现阶段我们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 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不但要在做证明计算题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也要在上课过程中跟学生灌输这一思想,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观点, 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动力。例如:, 语言, 一致连续, 一致收敛等概念, 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一开始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但是老师还是要强调这些概念的重要性, 清晰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实际上就让学生接受了一次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3 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介绍《数学分析》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内容

作为地方一级的非师范类院校, 虽然数学不是师范专业,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数学的学生有去从事教师这一行业的想法。而一直以来, 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脱节的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具调查统计, 有9成左右认为大学知识过于深奥, 并且与中学知识差异太大。74.47%认为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差异太大, 而87.23%认为之间联系不大甚至没有联系。所以将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的关系, 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发展的内涵, 也可以吸引一大批有志于从事中学教育行业的学生, 更长远的讲, 对于解决数学教育脱节问题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4 加强讲述数学分析在各个科学领域的作用

微积分是一门极具应用活力的科学, 在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应用引入课堂教学, 甚至引入到教材中,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再利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 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动力。

5 改革教学方式, 开展实验教学

《数学分析》的高度抽象性以及地方应用型院校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相对偏低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我们对教学方式作深刻的思考。首先, 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 使教学更加直观、易懂。

6 改革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因材施教, 也要因内容施教,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讲连续与可导的关系, 可以介绍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导的Weierstrass函数, 介绍Weierstrass当时构造这样函数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在级数理论中的研究。此函数由于不可求导, 传统的数学方法已对其无能为力, 使得经典数学陷入又一次危机。但由于危机的产生, 促使数学家们对这类函数进行研究, 从而促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形几何”的产生。

此外, 《数学分析》的教学除体现本课程严格的逻辑体系外, 也要反映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吸收和采用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与先进的处理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必须切合实际, 不断探索。《数学分析》教师应从合理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材的选择和多种考核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出发, 综合多种教学模式, 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为国家为社会更多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顺清.数学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2) :50-51.

[2]王浚岭.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6 (2) , 2006:88-91.

[3]韦程东, 罗雪晴, 程燕琴.在数学分析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8, 3:77-80.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2篇

——一以天水师范学院学生首次顶岗支教实习为例 闫 祯 郭建耀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741001)

摘要: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是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解决师范院校实习时间短,难度大的困难,而且有利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地方师范院校顶岗支教实习也面临制度、经费、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要广泛实施顶岗支教实习需要政策制度和经费保障,也需要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师范生 顶岗支教 探索 作者简介:

闫祯:(1970—),男,甘肃镇原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基本理论与教育管理研究。郭建耀(1971-),女,甘肃天水市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师范生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因此,要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创新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2007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提出开展师范生支教实习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更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为了贯彻和落实这一文件精神,我院从2007年10月开始,围绕创新师范生实习模式,在广泛调研和考察基础上,提出师范生教育实习采取顶岗支教等模式,并在2009界师范毕业生中首次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试点工作。经过近半年的试点,顶岗支教实习工作进展顺利,成绩突出。

一、狠抓落实,强化管理,全面做好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

教育实习是教师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关系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完善我院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强化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 1

适应能力,学院围绕师范生实习工作,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实际,考察和了解其他院校教育实习模式

2007年随着我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结束,学院很快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上来,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实习组织管理不力,加之实习时间短,学生上讲台机会少,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教学实战经验,从教技能不高,毕业后的教学适应期增长,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为了解决我院教育实习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师范生教育质量,增强师范生适应能力和为我院2008年实施师范生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准备,学院在对众多教师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师范院校进行全面了解基础上,对部分教师教育改革较好的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这些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及顶岗支教实施情况,通过学习和借鉴,为我校08年开展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二)广泛调研,全面掌握基础教育实情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师范毕业生的适应性,真正做到教师教育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学院在总结考察经验基础上,又深入基础教育实际,围绕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人才,开展了面对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的调查。调查选取了我院所在地及周遍地区八十多所中小学的部分我院毕业生、其他院校毕业和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等进行访谈,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工作能力及在工作中的表现,中小学对未来教师人才素质的要求等。本次调查涉及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能力,当前基础教育对中学教师的专业需求、素质要求、学历要求和毕业生对我校现行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评价等。对基础教育的调查研究,使我校不仅了解和掌握了师范毕业生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从师技能等状况,也了解了当前基础教育师资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为我校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精心规划,科学构建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实施方案

在充分考察与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学校提出要在2009届师范类毕业生中进行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为了做好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学校召开多次教学工作会议,统一认识,研究和部署支教实习工作,并责令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天水师范学院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实施方案》、《天水师范学院关于学生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若干规定》、《天水师范学院关于教师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若干规定》等相关制度,以文件形式确定了我校顶岗支教的各项事宜,以保证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在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实施方案中,学校就顶岗支教实习的背景与意义,顶岗支教实习的目标任 2

务,顶岗支教实习的组织管理、实施方式、实施步骤,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与管理和对顶岗支教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并就每阶段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方案的制定为我校进一步实施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了我校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按期进行。

(四)谨慎选择,确保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有效性

为了确保顶岗支教试点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在充分调研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决定从2005级学生中开展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并从支教学校和支教学生两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联系,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并通过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了解中小学师资状况、学校教师编制、短缺师资及学科,初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又派专人对天水、陇南和定西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些学校所需支教人员的数量和学科结构,确定缺岗教师数和学科专业结构,并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天水地区的17所中小学和通渭县的4所中学作为首次顶岗支教试点学校。二是了解学生动态,选择顶岗支教学生。在确定了中小学缺岗教师数和学科专业结构后,学校又在2005级毕业生中进行广泛摸底,了解学生顶岗支教意向和自愿参与顶岗支教学生的数量与专业,在对众多志愿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从思想道德、专业品质、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最后确定了物理、数学、地理、小学教育等专业的94名学生作为首次参加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对象。

(五)加强培训,做好顶岗支教实施工作

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切实提高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支教学生的志愿服务理念和端正实习动机,学校根据顶岗支教实施的具体安排,对参加本次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涉及中小学教育教学对教师教学素质与能力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的组织,中小学教材剖析、教案编写方法、教学语言训练、学生支教思想,人身安全、服务意识等内容,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适应能力。为进一步统一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学生顶岗支教意识,以增强学生顶岗支教信心,在学生即将赴支教学校上岗前,学校又专门召开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动员大会,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督促检查,了解支教实习进展情况

为了掌握学生支教生活,了解支教学校师资状况和学校对支教学生的培养、学生在支教学校的表现及日常生活和安全思想动态,以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质量。在学生进入支教学校支教一个多月后,学校又专门组成由顶岗支教实习看望及检查小 3

组,对分布于不同县区顶岗支教学生进行了看望,了解学校师资情况、学生在支教中的表现、支教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生活安排等。通过交流,一方面,增强了支教学校对顶岗支教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稳定了学生支教心态,另一方面,也使我校掌握了顶岗支教实习的第一手材料,发现了顶岗支教实习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确保了本次顶岗支教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通过本次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及中期检查等一系列活动,为我校今后进一步扩大顶岗支教范围,提高顶岗支教工作的有效性积累丰富经验和资料。

二、发挥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实现高校与地方双赢

通过我校在天水、通渭等地21所中小学顶岗支教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使我们对顶岗支教活动的积极意义认识更加清楚。顶岗支教实习不仅保证了我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活动,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而且提高了师范生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顶岗支教实习,支援了农村基础教育,弥补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严重短缺等不足,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师范院校,有利于学生,更有利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是一个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学生、地方教育三赢的最佳方式。

(一)对地方基础教育和农村中小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在我校对天水、陇南、定西、河西及平凉等地基础教育的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地区基础教育因受教师编制影响,师资严重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短缺现象更为严重,并且存在着数量和结构双重短缺的现象。如对天水五县两区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了解到,目前这些县区的农村中小学还依靠3000多名带课教师,短缺合格教师近5000多名,而陇南市县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与结构“双重短缺”的现象就更为普遍和严重。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一方面,弥补了由于教师编制限制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解决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课程难于开设,教学质量不高等影响农村中小学及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给农村中小学补充了新鲜血液,活跃了农村中小学校气氛,给农村中小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的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同时,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将一部分教师替换出来,参加培训,促进了教师职业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不仅满足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而且保证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受到农村中小学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遍欢迎。

(二)对师范院校实习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原有的师范生实习,主要采取的是由学校统一编队或学生分散进行实习,实习时 4

间短,一般为8周时间,没有足够的教育见习时间和稳固的实习、见习基地,师范生得不到应有的从教技能训练,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采取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模式,首先从时间上保证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一般顶岗支教时间为一学期,有利于学生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去了解中小学,熟悉基础教育现状,提高他们对教育及教学的认识,加深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其次,通过顶岗支教实习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和进行班级管理的机会,通过备课、讲课、评课及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等,增强了他们从教能力,提高了他们组织和管理能力,为他们今后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再次,通过顶岗支教实习,增强了师范生待人处事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学生到中小学顶岗支教实习,使他们真正与社会接触,在与实习学校教师交往中,掌握了待人处事的方法,增强他们人际交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环境比较艰苦的农村中小学支教,使他们学会了怎样在艰苦环境下生活、做事,增强了他们生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对师范院校发展及社会声誉产生的积极作用

师范生进行顶岗支教实习,对师范院校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范院校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解决了师范院校在教师人才培养上,实践教学环节难于保证,学生实践机会少,实际教学能力欠缺等不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密切了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的关系。一方面,通过顶岗支教活动,加强了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高等院校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社会的功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顶岗支教活动,为更多的师范院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机会,加强了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促进了师范院校学术的发展,端正了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三是发挥了师范院校文化辐射的作用,提高了师范院校在社会上的声誉。高等院校是传承、创造、发展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在社会建设中起着文化辐射引领作用。师范院校通过学生顶岗支教活动,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带入农村,一方面,丰富了农村社区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领农村社区文化,提升了农村社区的文化品位,促进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同时,通过学生在支教实习活动中的表现,改变了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对大学的认同,提高了大学在社会上的声誉。

三、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顶岗支教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许多师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师范生到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绩效,但通过我校顶岗支教试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师范院校要采取大面 5

积的顶岗支教活动,却也存在许多困难,面临许多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师范院校和实习学生方面的,更多的却来自于是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支教学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校顶岗支教试点活动,我们发现,要使顶岗支教活动着有成效,真正实现地方教育、实习学生和师范院校三赢的最佳方式,没有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顶岗支教活动将难于开展,也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地方政府对顶岗支教活动的支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制定和颁布有利于顶岗支教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顶岗支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地方政府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用于保障和指导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制度的缺失大大限制了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建立和完善顶岗支教运行机制,要促进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的有序进行,光有政策和制度,也难于起到应有的效果,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依赖于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顶岗支教运行机制,加强对顶岗支教活动的指导与管理,是促进顶岗支教活动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一环;但就从我校在组织顶岗支教试点活动中看,地方政府顶岗支教活动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三是经费不足是制约顶岗支教活动,乃至于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最为重要的因素。受财政拨款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师范院校经费普遍不足,用于学生实践教学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这一现实大大制约了学生实践活动,也成为影响顶岗支活动的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顶岗支教专项经费,是促进顶岗支教活动开展最有力的保证,而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是地方基础教育的主要管理部门,在顶岗支教活动中起着协调作用,是联系师范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桥梁,起着左情右达,右情左达的重要作用。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对顶岗支教活动支持表现在:一是信息传递。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所在地基础教育信息了解比较全面,一方面,它能以最快方式将基础教育所需师资及发展等情况迅速传递给师范院校,以便师范院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反映的信息安排顶岗支教学生和专业,并以学术研究形式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将师范院校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地方基础教育,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二是制度导向。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导向也会影响顶岗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如对中小学校的评价制度,会严重影响顶岗支教活动的质量,导致中小学因重视学校考试成绩排名而采取接收支教学生,但不使用,不进行有效指导和培养等现象,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协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偏重学校考试成绩的评价制度都不同程 6

度的影响着顶岗支教活动和活动的有效性。

(二)中小学支教学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基础教育调查和顶岗支教实习检查,我们了解到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与结构存在“双重短缺”。在顶岗支教实习检查中,我们在与中小学校领导交流中,了解到,受人事编制制度的影响,中小学普遍师资不足,就我校这次选择的21所试点学校中,据不完全统计,教师缺额在60多名,有些学校缺额数超过现在在职人数。如位于天水麦积区花牛学区的白家河小学和董家源小学,白家河小学现有学生186人,7个教学班,全校却只有6位教师;董家源小学现有学生数200多人,5个教学班,4名教师,教师数远远不足;造成许多课程难于开设,教学质量难于保证。另一方面,教师专业结构短缺也是影响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小学普遍缺技能课、术课教师,中学普遍缺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教师,结构性短缺很严重。而采取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正好弥补了教师双重短缺现象。二是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在与中小学教师及学校领导交流中,了解到新的课程理念在城区已有所渗透,但在偏远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是老一套,以智育发展为主,以学生成绩判断学生优劣的状况仍然左右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三是中小学校教师和领导观念和态度是制约顶岗支教实习乃至其他实习活动最大的“瓶颈”。在了交流中,了解到在接受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方面,存在几方面的不同:反映在部分中小学虽然教师短缺,却不愿接收顶岗支教学生,一怕影响学校成绩和教学秩序,二不信任支教学生的能力,不让学生参与实际教学活动,不让学生上课,学生起不到锻炼和提高;有些学校很愿意接受支教学生,但却把学生看成廉价劳动力,一切事务都推给学生,却未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培养,学生虽然有了实践机会,但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从教技能没有得到多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支教的积极性,也为今后顶岗支教活动的实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师范院校与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

就师范院校在顶岗支教方面存在的问题看,一是经费不足,严重制约顶岗支教活动的大面积开展,也给有效开展顶岗支教活动带来困难,致使顶岗支教工作难度很大;二是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联系,了解社会经济建设需求,主动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三是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主动适应中小学教育。

学生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知识积累不足,二是专业技能不高,三是服务意识不到位。因此,要求学生,一是加强知识积累,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广泛吸取各方面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二是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和技能培训,通过实践和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与能力;三是加强个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广泛开展顶岗支教的举措

(一)大面积开展顶岗支教活动势在必行

通过对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支教活动是一个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基础教育、支教学生和师范院校多方多赢的最佳方式,大面积、持续、有效的开展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迫在眉睫,应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基本模式被确定下来。通过对我校师范生顶岗支教试点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有效监督,不难发现,在我省实施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是基础教育师资现实情况、师范院校实践教学和培养未来中小学合格教师共同的需要,在师范生中大面积的开展顶岗支教活动是当务之急。这要求:一地方政府应把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对待,并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实施好顶岗支教活动,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解决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主要途径来抓,积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以确保顶岗支教活动大面积、持续有效的开展;三师范院校也应把做好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作为教育实习的最佳方式,不断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顶岗支教的质量,创新教育实习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扩大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范围。

(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顶岗支教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顶岗支教活动如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也将陷入混乱状态。因此,要确保顶岗支教活动的有序性,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是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关制度,从管理、经费的资助及评价等方面对顶岗支教活动给予保障和规范,一方面以保证顶岗支教活动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规范支教行为,建立有效的综合学校教育评价机制,并把接收师范生在学校顶岗支教实习作为对中小学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中小学制度建设,中小学是接收顶岗支教学生的直接对象,学生支教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支教学校的制度,因此中小学应加强对顶岗支教工作的制度建设,完善顶对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培养、教育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三师范院校制度建设,作为师范院校在顶岗支教方面,要不断完善顶岗支教的组织实施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安全及学业管理制度,减少学生顾虑,增加学生顶岗支教的信心。

(三)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关键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要做好顶岗支教活动,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没有经费顶岗支教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基础教育也会因师资短缺受到影

响。因此,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关键。这需要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共同的努力。一作为地方政府,应从财政中拿处一部分经费作为顶岗支教专项经费,支持顶岗支教活动;二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费使用上应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也应从教育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经费,用以资助顶岗支教活动,确保顶岗支教学生的生活;三是师范院校在保证各项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在实习经费使用上,应向顶岗支教实习方式予以倾斜,为顶岗支教学生提供一定的补贴。

(四)加强管理是搞好顶岗支教工作的保证

在顶岗支教活动中,除要在以上各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外,还应加强各方面管理。一是地方政府应加强对顶岗支教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确保顶岗支教活动的有序进行,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顶岗支教实施的管理,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二是地方教育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顶岗支教学校的管理,确保支教学校对支教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三是中小学对顶岗支教管理,具体就是要加强对支教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四师范院校也应加强管理,做好顶岗支教学生的培养、顶岗支教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对顶岗支教的检查与监督等各项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

闫祯:(1970—)男,甘肃镇原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基本理论与教育管理研究。

联系方式:天水师范学院教育 邮编:741001 电话:***(手机)

0938-8350110(办公)

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建设探析 第3篇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建设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antInstruction,简称CAI)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随着多媒体CAI课件的逐渐推广,课件的制作已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应掌握CAI课件开发技能。然而,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课件制作能力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很多,其中CAI教材建设的质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的发展现状,探索CAI教材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现状

一是缺乏自主建设教材的思想。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的编写任务主要由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教授、学者承担,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参与较少。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是现行教材编写理念陈旧、内容滞后、脱离实际,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不能及时反映CAI课件开发的新技术。由于没有充分研究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而无法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是符合地方师范教育特色的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大部分教材要么理论偏多偏深,要么侧重于某些课件开发工具的简单介绍,实践性内容不足,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地方师范教育的特征与要求。

四是教材建设的立体化程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媒介已经成为传播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从而成为教材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目前这些手段虽然在计算机类教材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尚有较大的差距。教材建设的立体化程度有待加强。

二、建设思路

(一)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传统CAI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尽管能够满足系统化知识教学的需要,但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的建设应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构建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教材内容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力争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因此,教材内容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根椐现代教育技术在地方中小学校的具体实践需要,构建以课件制作能力为中心、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模块体系。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编写中要增加基于典型教学设计的课件案例,这些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比较强,学生学习时不容易疲倦;为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教材的编导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为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提供蓝本;以训练为主线,就要求教材编写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训练上,做到优化训练,精讲精练,形成主线。第三,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关系,突出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例如,能力训练部分,教材应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按照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设计,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剖析,走“实用型”的路子;知识学习部分,不追求“高、深、全”,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一些不必要的概念(如课件的分类),强调课件开发的方法(如易于修改原则)。教材在理论上应涉及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比如,介绍教育游戏软件的应用前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优化教材结构。实现开发工具的最佳整合

造成当前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主要原因是编写人员没有直接接触教育技术实践第一线的活动,不了解最新的、易于推扩的CAI课件开发技术。CAI课件的制作涉及各种相关软件的应用,教材应以精简、实用、够用、易用的原则,整合各种对课件制作普遍适用的软件优点,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课件制作的综合技能。

作为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CAI教材应在案例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以适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师范生学习。因此,教材的编写应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出发点,满足不同学科的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具体而言,CAI教材涉及软件及其教学时数分配如上表:

(三)CAI教材兼备交叉学科特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地方师范院校的任务主要是为地方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其与国家重点师范院校的区别在于:要更多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更多地面向地方,以地方求生存和发展。这就决定了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的编写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CAI课件开发过程中总会涉及图形图像处理、网站开发、颜色、音乐和界面美化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材应增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训练内容,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四)综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材表现形式的立体化

立体化教材是指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教材以满足教学和教育市场需求、形成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为目标。其特点与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可充分发挥其优势互补的作用,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多种媒体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教学形式与教学氛围的变革,促进师生及生生互动。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的立体化应表现为纸质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及素材、网络课程的统一。其中,纸质教材是立体化教材的基础元素,是表现CAI相关概念、开发原则、实验操作步骤的文字教材。除了包含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主修教材外,纸质教材还应包括相关的实验报告和指导书等。电子教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件,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工具,应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知识点的把握及明确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材内容的精华。电子教案也可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CAI课件及素材是一种以辅助教学为目的,可以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的电子教材。它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开发,能够用动画、模拟仿真等技术讲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辅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由于不同学科的学生对教材的需求会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而教材必然涉及较多的个案分析和演示,应把这些案例及相关素材制作成演示型课件和学习资源型课件的电子文档形式。这样既可拓宽教材的覆盖面,方便师生教与学的灵活选择,又可减少纸介质教材的制作成本。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教学内容及实施情况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教学策略组织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平台。CAI网络课程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性,使得信息化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很快,课件制作过程中涉及许多软件,其功能会不断地升级,要把那些对课件制作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及时吸收过来,并通过网络共享形式,提供增值服务,确保教材内容实时动态更新。

地方师范院校的战略管理 第4篇

1 地方师范类院校存在的问题

1.1 行政化程度偏高

当前,我国地方师范院校仍然是科层制组织结构,遵从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模式,其原因主要有:(1)历史原因。官阶在中国大学存在已久。1949年以前就存在,1949年后继承下来,并得以强化。(2)社会原因。中国“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一思想不仅基本上没有变化,而且还有发展。很多的企业官阶化,甚至连一些民间组织也官阶化了(如工会、妇联等),如此泛滥的行政化趋势,大学是没有能力置身事外的。(3)现实原因。大学都有“相当于”政府的行政级别,已全盘官阶化了。大学管理机构的“级层化”,导致各类学术组织也行政化了,成员基本上由“长”字号的人员所占据。地方师范院校从校到院、从院到系、从系到各个专业,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资源分配权,这是行政化难以去除的一个重要因素。官僚风气横行,已经严重影响地方师范院校的健康发展。

1.2 发展目标模糊

地方师范院校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弗莱克斯纳说“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2]。但要发展肯定需要壮大。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道路上,有两个途径可以让其壮大:第一,通过合并其他院校建立起一个超级大的综合性大学;第二,在地方师范院校内部建立起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理、工、农、医、商等专业,从而建立起综合性大学。

然而地方师范性院校建综合性大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为了与别的大学竞争,比名次?只是为了在历史车轮中不被淘汰?还是有什么其他特定的目标?目前,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目标尚不明确。

1.3 特色化消失

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师范将不师范”。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师范生占整个学校学生的比重不到30%,“师范”一词俨然不太适合福建师范大学了。在与别的高校竞争中,它将以何做为核心的竞争力,与别校一拼高下?且目前各高校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数也在增加,进一步挤占了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客观的说,失去“师范“特色的地方师范性院校,就像一具被抽走灵魂的行尸走肉,有发展之心,却无发展之力,已岌岌可危。

2 地方师范院校存在问题的管理根源分析

地方师范院校的种种弊端,很大程度上来自管理的不完善。管理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理念、权限、创造力和执行力上,具体如下:

2.1 管理思想不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相反,错误的意识也能阻碍事物的发展。”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使地方师范院校这一群体在群校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师范”院校,自然也就没有竞争力了。

2.2 管理效度不高

地方师范院校近年来加大了引进人才的步伐,同时地方政府对其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有了人才、钱财,并不等于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会自然提高,要使人才、钱财产生效益,最重要的是靠管理,但在地方师范院校内,很多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其法,管理人员自身也没有摆正位置,不明白管理就是服务。古人云“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很多管理人员的管理都是一般的说教,强制教师、学生如何如何做,而不是以自己的行动和成就去说服别人,更没有去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以感染他人,引导教师发奋教书,学生发奋学习。

2.3 管理创新不足

创新是落后赶超先进的唯一选择,地方师范院校本身基础就很薄弱,又加前期国家政策对其不利,地方师范院校如果仅仅是跟在别人后面学,永远也超不过别人。要想发展,唯有创新。创新中,体制创新是关键,一个好的体制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能使组织内部和谐而又不失进步。地方师范院校此点还很欠缺。

2.4 管理自主权不够

地方师范院校因隶属于各个省,因而要受到各个省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更要受到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领导。地方师范院校进行调整和改革时,不仅要考虑内外环境,还要考虑种种政策的限制,自主权自然减少了。

3 地方师范院校的战略管理措施

纵观我国的地方师范院校,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一般,有的发展较慢,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领导能否在战略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否在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高于别的学校的战略性措施,比别的学校先走一步。想要站得高一些,就要进行战略管理,而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是战略能否顺利执行的保证。

3.1 战略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政治上:200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制订《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3],无形中给地方师范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希望,这将吸引一大批家贫的优秀毕业生报考。经济上,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4],这也给地方师范院校带来机遇。文化上,文化始终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影响着地方师范院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传统影响着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形成。(2)内部条件分析。有形资源,主要是物质资产,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公及教学用房、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综合性大学。无形资源,地方师范院校的声誉、品牌都以“师范”二字为核心,很少有地方师范院校在其他学科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人力资源,地方师范院校在师范方面的人力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3.2 战略制定

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在分析完内外部因素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最适合战略的应是特色化战略。地方师范院校要牢牢抓住“师范“特色,这不仅仅是生存需要,更是竞争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师范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竞争性战略。

3.3 战略实施

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信息、环境及能力等因素限制,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很准确。所以实施战略的时候要遵循两个原则:即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变的原则。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战略分层与落实。地方师范院校要建立高中层领导对战略实施的有效领导,提高战略领导力,更要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提高战略执行力。(2)建立支持战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正确的政策和程序可以引导行动沿着有利于战略实施的方向进行。当政策和程序不当时,他们就可能成为战略实施的障碍。所以在战略实施时,地方院校主管部门应检查现存的政策和程序,修正或放弃那些与新战略无法共融的内容。(3)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战略实施是以完善的信息为基础的,良好的信息不仅有助于理性的决策,而且有助于人们正确判断战略执行的效果,以保证战略实施的有效进行。(4)建立支持战略的奖励制度。奖励制度的作用在于组织和个人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战略实施和实现业绩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应将奖励基于获得成绩而不是基于执行指定职能上,即以结果为导向。

3.4 战略评估

战略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战略评估与控制是战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从战略评估总是贯穿于战略管理的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大体上可以把战略评估概括为战略制定评估、战略选择评估和战略绩效评估三个环节。(1)战略制定评估,也称现状分析评估,一方面检查地方师范院校现行战略是否带来效益,如果不能增效,就要重新考虑这种战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外部环境,看在现行环境下,地方师范院校是否有新的机遇。(2)战略执行评估,对地方师范院校而言,制定一个好战略远远不够,因为再好的战略也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对战略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对靠什么来执行、怎么来执行进行评估。(3)战略实施效果评估,战略实施后,就会对地方师范院校产生一定的效果,但这种作用是否有益、程度如何,需要进行评估,以便于进一步调整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弗莱克斯纳.徐辉等译.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72.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5篇

一 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师范生在正式成为教师之前,都必须进行教育实习。通过教育实习,不仅能够将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转变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同时也能从教育实践中学习一线教师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它无论对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生来说,还是对高等师范院校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教育实习模式,以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整体素质,但不容忽视的是教育实习仍存在不少问题[1]。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现状的文章比较多,但多数是理论上的演绎和推想,相关的调查研究类文章较少。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实习前的准备活动、实习过程中的内容及感受、实习后的效果及反馈三个方面对实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育实习的经验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实习,提出个人看法。

二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所地方师范院校2014级本科毕业生,共200人,其中,文科生90人,理科生110人。

2 研究方法及工具

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

所用工具为自编的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调查问卷,笔者在充分研究国内有关教育实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实际情况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广泛征求指导教师、学生的意见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主要有两种题型:封闭式和开放式,其中封闭式问题23项,开放式问题5项,共28项。问卷包括“实习前的准备活动”“实习过程中的内容及感受”“实习后的效果及反馈”三个部分,以实习后的效果评价为主。

3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问卷分两次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回收率为93.5%,其中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90.37%。

三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 实习前准备不足,没有为实习打好基础

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教学技能和了解一线教学基本情况三个方面。调查反馈的结果显示,师范学院在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认识不足。一方面,师范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过分倚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课程不是很重视,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分小组轮流上讲台讲课,课后教师并没有及时地给予反馈、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能力提高有限。另一方面,学生对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也不明确,相当一部分同学仅把参加实习当做被迫完成的一项任务,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实习中,以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为借口逃避实习,实习的积极性较差。

(2)教育技能方面的训练过于集中,效果“打折”。由于实习前训练机会少且集中,致使一些实习生普通话、三笔字等基本技能都达不到合格标准。有的院校的三笔字课程和微格教学从开始到结束仅一周时间,普通话课程的学习是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的师范生基本功不扎实,师范性也不突出,影响实习的质量。

(3)备课能力欠缺,校内试讲机会少。调查发现:在实习中79%的同学只试讲过一次,还有6%的同学没有试讲过。学生的试讲是一个不断暴露自身问题的过程,通过呈现不足,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增强从业的自信心,反之,则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同时,22%的同学认为,实习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加工方面最困难,包括教材的前期处理、课件的制作等方面。

2 实习内容比较单一,对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了解不全面

教学的内容包括听课、讲课、评课、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开主题班会、组织课外活动、模拟一次教研室组织工作,等等,但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走过场的“四部曲”,即传统的听课、讲课、评课、实习总结,剩下的实习内容就要看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本身的工作性质了,例如,在实习过程中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同学95%以上他的指导教师本身是一名班主任教师,否则很少有机会做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内容少,相应的对一线教学工作情况的了解也很有限。

3 实习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在实习过程中,48%的学生直接求助于指导教师,32%的学生直接求助于同学,仅有8%的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找资料独立解决。这种方式培养了“合作共赢”的精神,却影响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1世纪是个网络时代,大家遇到问题多数反应是“上网找百度”,百度文库上有很多现成的成品,在方便了大家的同时也会使人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大学生中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曾有网友调侃说大学生活就是“复制、粘贴”,在这种氛围下,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难很容易直接求助于他人,而不是首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4 指导教师指导时间有限,实习反馈不及时

根据访谈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实习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多数是学校骨干教师,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教师自己的事情太多,指导学生的时间相对很少,学生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不能得到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影响实习效果。同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反馈滞后,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5 实习时间短且集中,效果不明显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院系中实习时间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第七或第八学期一次性完成,学生们普遍反映“刚刚进入角色有点感觉时,实习就要结束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实习中的许多内容存在“走过场”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和考研热的出现,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夕都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而实习时间多数是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这就与各类考试在时间上有了冲突,使得许多实习生在实习中瞻前顾后,顾此失彼。

6 通过实习,近1/2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教师职业

对实习后效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表1

由表1可见,23%的同学认为通过实习,自己完全不能胜任教师职业,只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能胜任教师职业。经过教育实习,实习生积累了诸多一线的教学经验,本应该更有信心从事教师职业,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却缺乏自信。通过访谈得知,57%同学认为做教师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自己能力不够,26%的同学通过实习后发现教师职业与预期中的不一样,觉得自己承担不了教师的责任,不适合做教师。一方面说明大部分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教师职业的同学认识到了自身能力与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得思考当下的师范教育怎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7 通过实习,愿意继续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减少

对实习后效果和反馈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表2

师范生通过亲身参与一线教学的实习活动,理应更愿意从事教师职业。但表2显示,通过实习后,一部分以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不再选择继续从事教师职业,理由大概分为:讲课内容重复没有变化、学生难以管理、自己不适合做教师、工资太低、工作缺乏挑战性、厌倦了教师生活等。而愿意继续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中真正喜欢教学的过程、喜欢学生、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负的责任的人数仅占57%,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教师职业较为稳定,有很长的假期和比较好的福利,较好就业。实习前后的意愿反差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改善它的有效策略。

8 教育实习的评价工作效果有限

师范院校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方法是由指导教师(包括本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综合表现,写出评语、定出等级,评定结果只反映学生在实习期间内的综合表现,对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各环节的具体表现没有体现。“任何评定方法的效果都靠教师的具体操作,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的兴趣爱好及其个性特点对评分产生过大的影响;教师在评分标准、评分过程、评分方法上的模糊性也易增加测试本身的误差。”[2]

四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改进策略

1 夯实基础,充分做好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各师范院校须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上重视实习。师范院校区别于普通综合类大学的标志就是其师范性,对于师范生来说,“怎么教”的矛盾远比“教什么”的矛盾突出,所以校方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就要突出实践性的要求,重视实习。首先,改进微格教学和说课的课时安排和训练方式,82%的被试者希望微格教学和三笔字的练习课时不要太集中,可以分散到一个学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其次,由校方牵头多举办类似教学技能大赛、三笔字比赛、讲课大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校内就做好教学准备。第三,要增加经费投入,多方筹措实习经费。目前,师范院校给每位学生的实习经费都比较少,学校一方面可以争取财政上划出一部分作为教育实习专项经费,另一方面组织一些有偿性的社会服务,例如:家教、教育调查,等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教育实习的一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实习生受到实际锻炼,又可以减轻实习时的经济负担。

(2)调整院系的课程培养方案,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首先,必须开好足够的专业课和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教学理论功底。其次,在不增加学分总数开足专业必修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课时,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学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到专业对口的中小学参观、听课、义务支教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登台授课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内化的平台。第三,可以开设一些交叉学科类的课程,如开设课件制作课程(主要是PPT的制作)、实习或职业规划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并规定每位师范生必须每种类型选修一门。

(3)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师范生要认识到教育实习环节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一名师范生由学生到教师转变的必经阶段。其次,师范生在平时应自觉加强练习诸如三笔字、普通话等教师基本功,为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在实习中多多少少存在实习机会不多、指导教师分配不均、指导不及时、实习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第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法,再向他人求助。

2 拓展实习内容,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指导实习生编写几份教案顺利上好几节课,还应扶持实习生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3]实习生不仅要做传统的“四部曲”:听课、讲课、评课、实习总结,还应该参与班主任工作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调查等工作,如在班主任工作的实习中,通过召开班会,组织班级活动,帮助后进生等工作,培养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3 指导教师要做好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

师范生指导教师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德国“双元制”模式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的教师和合作企业的实训老师都是行业中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储备,又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专门教师,德国的教师准入标准是非常高的,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教师准入制度选拔出优秀的具有指导学生能力的教师,除了精通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之外,还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对学生实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做出及时反馈,使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达到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状态[4]。

4 改革实习模式,结合专业特点,调整实习次数和时长

从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71%的学生建议增加见习次数,延长实习时间,所以实习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美国采用“交互自省”型,教师培养强调知识形成、获得过程中主体性的参与和反思,帮助学生将反思所得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5];德国为“两段式”,第一阶段为引导和试讲阶段,实习生见习四周后才能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试教,第二阶段开始独立承担班级教学任务。俄罗斯为“连续性”模式,它贯穿整个学段,从大学一年级到毕业每个学期都安排实习[6]。因此,笔者建议我国的实习模式分以下几个阶段:

教育见习阶段:这一阶段共见习12周,从大一开始,每学期见习2周,到第五学期增加到4周。主要内容是观察课堂教学、熟悉班主任工作和一些简单的管理工作,了解对口专业一线教学的基本情况,见习内容要和实习内容有机结合。另外,在见习阶段,学生就与实习基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随时保持与指导教师的联系,以期更好地了解一线教学情况。

教育反思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见习的基础上进行微格教学,安排在第六学期,共8周时间。师范生在试讲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反思和专业教师的专项指导改进教学,并将反思心得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习中。

教育实习阶段:与外国相比,我国的实习时间较短,美国是24周,德国为72周,所以笔者建议实习时间应延长至16~24周,在第六学期安排8周实习,第七学期实习8~16周(根据专业设定),实习生可以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增长他们的教学经验。

教育总结阶段:这一阶段共2周,紧随大学第七学期的实习之后。实习总结工作是巩固实习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使实习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化,还可以给下一届实习生以鼓励、借鉴。实习总结的内容分为“实习汇报课”和书面的总结,这项工作必须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原因都不得推延。

5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案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具有导向、激励、甄别和诊断四大功能。教育实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而不是证明。为此,笔者建议实习成绩评定工作可采用如下方式:实习前校内备课、试讲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听课、讲课、班主任工作、管理工作等情况给予综合考量,占总成绩的50%;实习后的“实习汇报课”和书面总结占总成绩的20%;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进步状况和出勤率给出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0%。评价方法做这样的调整反映了学生实习的基本情况,只是各部分成绩所占的比重还有待商榷。

教育实习改革不仅仅是制定出一系列措施,更重要的是真正地将这些东西落到实处,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实际教学能力、能得心应手地独立胜任各项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范毕业生。期待更多的人更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找到教育实习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模式,以切实改善和提升教育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李梅.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5):130-134.

[2]惠中.小学教育实践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周丹.教育实习改革初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3(3).

[4]李晓东.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洛阳

师范学院学报,2011(7).

[5]樊睿.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6]徐敏,崔鸿,李娟.中外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6篇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白城师范学院

1999年以来, 由于扩招使高等教育逐渐被大众普及,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下, 提高就业率和培养新型创业人才, 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因此, 地方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时代要求及地方师范院校的自身特点, 科学的构建完整的地方师范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制定创业教育方案, 把创业教育彻底的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这将是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白城师范学院坐落在吉林西部, 是当地唯一一所省属地方师范院校, 因此, 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调查研究地方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课题是通过该现状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得出的。本问卷设计共有20个小题, 其中10个单项选择, 7个多项选择、3个主观题, 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师范生对创业的认识与看法;二是师范生对目前创业教育的评价;三是师范生目前创业的困境之所在;四是师范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要求。从问卷调查中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一、学生对创业的认知程度不高

在创业理解方面, 有77%的学生认为, 创业即开办公司或经营店铺;有21%的人认为开发前沿的科技项目才叫创业;有2%的学生认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称之为创业。

在创业看法方面, 有百分之91%的人对创业表示认同, 并支持大学生创业;有9%的学生表示不愿意积极参与创业。

可见, 学生对创业的认知程度不高, 对创业的理解知识一个宽泛的认识。并且很多学生认为创业具有很大的难度, 虽然支持创业, 但不愿意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主要是因为学生存在创业难度大、风险高的畏惧心理。虽然跃跃欲试, 但始终裹足不前, 成为创业的旁观者。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 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他们认为只要拥有大学毕业文凭, 将来就会出人头地。从而导致学生在大学生活中, 不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味只看学习成绩, 重学历, 不重视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只想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安逸、体面、收入高的工作, 从未考虑过自主创业。

二、学生对目前创业教育的评价

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上, 有近84%的人认为学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 认为重视的仅有16%;有79%的人不了解学校有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教育课程等相关情况。这就表明, 学校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组织的宣传力度较小, 覆盖程度有限, 创业教育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例如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 国务院及教育部明确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也再次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 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但由于白城师范学院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虽编著了系列创业教育教材, 并在非师范专业学生中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但师范专业学生并未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理论及实践课程。

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方面, 地方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比较薄弱。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除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 还要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 这对教师的综合组织要求很高, 但实际上, 一部分教师并非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 普遍缺乏创业教育的系统知识。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深入创业的精髓和实质。

三、学生创业的困难

学生认为在创业的过程中, “资金不足、缺乏社会关系”的人数有81%;“没有经验, 不知该怎样创业”的人数有69%;“创业风险大, 心里承受能力不足”的有49%;亲人反对的有9%。

可见, 学生认为他们创业的最大障碍表现在资金不足、社会关系缺乏、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欠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这些因素恰恰是在高校创业教育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比如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心理素质的提高, 提供创业基金等, 这也是一些高校正在实行创业教育中正在探索的领域, 这些做法并没有在所有的高校普及和深入。另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之低, 说明高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发挥它在大学生创业中应有的作用。

四、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要求

根据问卷调查, 有78%的人选择了“建立创业基地”一项;有85%的人选择“到企业亲身实践;”有50%的人选择“参加创业大赛计划”;有85%的人认为平时学习的书本知识脱离实际;有89%的人希望学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指导课程, 并提出, 更希望由成功的创业者、行家或专家来担任指导创业课程的老师。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 一方面学生创业需要学校给予他们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和讲座等以理论指导为主的过程, 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更应该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这就需要学校更多的建立创业教育实习基地,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进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并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 而且希望由一些有经验的创业者或成功人士, 亲自为学生讲述成功过程和讲授创业理论知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教育思想及教育功能都在不断的变化, 创业教育就是在时代的要求下提出的。因此, 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结合契机, 重视创业及创业教育对学校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 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要通过各种创业教育活动, 丰富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增加创业兴趣和提高创业能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波, 赵志军.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 2009年第十期.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建议 第7篇

一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实习硬件设施问题与实习经费问题

1实习硬件设施差

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 教育实习基地大多建在县城或乡镇, 部分实习基地属于偏远落后地区, 普遍存在硬件设施差的问题。教学设备落后, 现代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教学设施缺乏或陈旧, 图书资料、实验设备都不完善, 实习生办公室紧张, 有的实习基地甚至要求师范学院转赠使用空置的体育器材或电脑, 有的实习基地因为教学用器材配备不足, 要求实习生自己准备一些教具来实习使用。

实习生的食宿一般也比较差。大多情况是实习生住在学生宿舍区, 有的实习学校给实习生住的宿舍条件很差, 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能提供住宿, 实习生只能去住离实习学校比较近的档次低的旅店或者出租屋。有的只同意可以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的实习生来校实习。实习生冬天用热水困难是普遍现象, 很多实习生都因为洗凉水澡而感冒。实习生的吃饭也是大问题, 一般都是与学生一起用餐, 很不方便。有的偏远地方学校的实习生生活更是不方便。

2实习经费短缺

实习基地普遍反映实习经费短缺, 未能按要求配置实习所需场室, 无法改善实习生的办公条件和住宿条件。带实习生工作量大, 实习生交的指导费太少, 连水电费都不够, 很多教师不愿意带。

(二) 实习生素质问题

1实习生的形象问题和修养问题

有的实习生不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社会对教师的形象要求, 或者是不注重教师形象的塑造, 在穿戴方面没有体现师表形象, 在发型、服饰方面都不够严肃、庄重, 有的很随意, 不符合教师形象。特别是体育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实习生问题更多。有的实习生课后能与学生打成一片, 但课堂上也忘记了自己是教师的身份, 致使课堂纪律松散。部分实习生自我要求不严, 组织纪律性不强, 对教育事业不热衷, 工作不积极, 道德修养欠缺, 缺乏虚心求学的精神。

2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实习生一般都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但有的实习生备课不够认真细致、基本功不够扎实, 出现相当多的基础知识错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板书设计、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以及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多数实习生编写教育教学文件的质量有待提高;有的实习生上课前未能及时将教案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也没有和指导教师探讨教学方法;很多实习生对重点内容把握不准, 重点难点讲解不够透彻, 较为抽象;对教案不够熟悉, 教态不自然, 背教案的较多, 语言缺少激情, 有的实习生声音太小;很多实习生对新课程标准缺乏了解, 仍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实习, 与现在实施新课标的要求不协调。很多实习生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有的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处理。大多数实习生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力较弱, 不能很好地将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理论脱离实际, 对学生的心理现状把握不准。有的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 不顾农村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的现实, 不会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

3班级管理经验不足

据实习生反映, 在下面农村学校, 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是很常见的事情。而据实习指导教师反馈, 个别实习生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与原班主任缺少沟通, 加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素质不高, 课堂纪律恶劣, 实习生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知识, 很难适应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方法和艺术欠缺, 尤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教育个别问题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

4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比较弱

实习生普遍对中学教育显得不太习惯, 容易产生厌烦感觉, 独当一面的能力欠缺,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方面较差, 怕吃苦, 不适应艰苦的条件。

(三) 实习管理的问题

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缺少沟通, 实习学校不能及时明白师范院校的要求, 师范院校对实习学校的情况也了解不够, 出发前组织不到位, 不了解实习学校的教材版本及教学内容, 实习生不知道实习时要讲什么课文, 要做什么准备, 甚至出现了个别实习生实习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四) 指导教师的问题

有的实习基地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难以给全体实习生配备足够数量的、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有的实习学校甚至是不说普通话的, 要求实习生也不要说普通话, 使得语言交流存在着极大问题。一般来说, 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有责任心的还是比较多, 但他们的自身素质可能并不高, 指导能力也很有限。有的就是很随便的, 不管不问。有的实习基地的指导老师或领导甚至有人品问题, 要求女实习生做超出实习范围的不正当事情, 遭女实习生拒绝后就给人家脸色, 冷言冷语, 实习结束了给人家差评。

很多实习学校虽然师资短缺, 却并不欢迎实习生。实习生如果是在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 可能有机会得到一些实用的指导, 但在具体操作中则不一定能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 因为指导老师不信任实习生, 怕影响学校成绩和教学秩序, 不论是对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都不会放手让实习生去做, 有的实习生甚至连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的机会都没有, 实习生得不到实际锻炼, 教育教学技能难以真正提高。实习生如果是在教学质量相对比较差的学校, 指导老师则好像抓到了一个免费劳动力, 往往会很放心地把班级交给实习生, 让实习生从头至尾顶岗实习, 却没有对实习生进行应有的培养和指导, 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根本就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更多的是从管理和协调实习生与基地学校的关系等方面起作用, 一般负责指导1~5个实习基地的实习生, 一边要在高校上班, 一边要负责实习带队, 加上专业的限制, 一个带队教师不可能真正指导本实习基地的全部学生的实习工作, 除了自己熟悉的学科外, 无法真正深入课堂听课, 也不能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只能根据实习学校对实习情况的反馈和实习生本人的反馈来了解情况, 因此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实习生与带队教师了解沟通少是普遍现象;有的带队教师在整个实习期间只见过学生一次面。

(五) 实习总结与评价问题

在《实习手册》中, 每节课的实录后面要求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填写评语, 实习生要写一份实习总结, 然后是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和主管领导打评语, 最后是带队教师和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打评语。虽然实习生都会写一份实习总结, 但很少有人进行系统深入的反思总结。因为学院的带队教师和领导对实习生的情况掌握得并不多, 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实习生表现情况如何, 带队教师和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打评语的环节往往流于形式, 有的干脆让教务秘书代打评语, 或者刻一个“同意实习单位意见”的章盖一通了事。每年的实习结束后都会评选“优秀实习生”, 但因为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执行标准, 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二对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思考与建议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 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今后教师的素质, 教育实习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 对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因此, 解决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探索有效的教育实习运作策略、培养合格的师范生已显得非常迫切。

(一) 经费保障

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和管理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证, 虽然现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实习经费是专款专用的, 但由于实践教学经费报销制度的不合理, 实习经费只能打到实习生账户, 不能给指导老师, 这造成了实习经费很难使用, 实习指导环节也因为费用问题而提不起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实习经费的使用也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 一方面专项实习经费每年都用不完, 另一方面实习基地和带队教师又都在喊钱太少了没法办事, 带队教师的指导费和生活补贴等报销都不能从实践教学经费出, 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都没有积极性;实习基地的办学条件和住宿生活条件也没办法改善。因此, 为实习提供资金保障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大问题。

(二) 调整课程设置, 更新课程内容, 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坚持师范性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和立校之本, 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质师资。针对教育实习中所反映出的实习生素质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最好能够调整课程设置, 更新课程内容, 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加强理论教育, 特别是新课标的学习, 使实习生有更多的教学应变手段、措施;提高师范生独立掌控班级的能力。课程设置可以按照综合素质课、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实践能力培养课等四大模块操作, 强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基础课程和基本功训练, 增设与中小学联系密切的教育理论课程, 可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及多媒体课件制作、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普通话和教师口语、书法技能、微格教学等基础性课程作为必修课程, 可将班主任工作方法与艺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程与教学设计、教育政策法规、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外教育史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 优化教育类课程的结构, 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实行小课程、小学分、多门类精选精讲精学;实行必修和选修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师范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进行课件制作、训练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加强书写规范汉字技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注重向学生渗透与教育学科相关的知识, 全方位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1]

(三) 多提供实践机会, 让师范生树立动态反省的实习观

师范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教学硬件设施和条件。根据师范学生的人数建立相应数量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等, 使师范学生通过足够的训练有效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模拟教学、说课练习、微格教学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与密度, 为师范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学以致用。[2]增加见习环节, 将教育见习、实习与教师教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变静态模仿式为动态辩证的经验反省,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统合。师范院校在一、二年级时, 多给学生创造到中小学见习、观摩的机会, 听课评课, 辅助教学和课外活动, 安排模拟试教等活动。每次带着具体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做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效结合, 着眼于学生反省批判力的培养, 把实习看作是教师终身持续发展的教学反省历程。[3]

(四) 完善实习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

没有制度好比没有规矩, 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虽然《实习手册》上有《实习生工作职责》这样的内容, 但整体来说, 实习制度建设至今是个薄弱环节, 为了保证教育实习工作有序进行, 应该制订一系列配套的实习制度, 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比如, 制订《教育实习管理细则》, 规定和量化教育实习的各项具体工作, 说清楚教育实习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程序, 发给每位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习前和整个实习过程都要做好管理工作, 安排专职人员与实习基地沟通联络, 做好实习的各项协调工作。再比如, 制订《教育实习计划与执行方案》发给每位实习生, 规定和量化实习生要完成的各项具体任务, 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尽量避免实际操作时实习基地领导或指导教师出现主观随意性。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由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组成的实习教师专业成长小组, 构建研究、学习和发展的共同体, 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集中研修、问题诊断, 促进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发展。制定指导教师选派标准, 强化责任意识, 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 具有较高管理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的教师跟随实习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现场指导, 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并做好相应管理,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督导工作。[4]

(五) 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岗前培训工作应该包括对实习带队教师、实习队长和实习生的培训, 让他们清楚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技巧”、“观课、议课的方法与技巧”、“实习过程中的自我心理调适”、“青少年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解读”、“教育教学工作注意事项”、“《实习生手册》解读以及支教相关工作安排”等内容。帮助实习生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及教育观;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课程管理与实施能力。通过岗前培训进一步让师范生提升课堂教学和应变能力、尽快适应实习生活。

岗前培训还可以邀请在职的一线优秀教师为实习生作报告, 介绍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教改动态, 讲授班主任工作艺术、教学方法等。还可以多开展经验交流报告会, 组织已实习结束的同学和即将参加实习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六) 总结评比, 完善落实评价制度

实习评价没做好, 就没法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针对前文提到的实习总结与评价流于形式的问题, 建议制订《教育实习评价细则》, 要注重对实习过程进行评价, 建议建立专门的教育实习管理网站, 构建一个实习在线支持系统, 为实习生与指导教师提供平台和空间, 有利于实习生之间沟通交流、共享资源, 也方便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指导答疑, 引领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在每次实习完后, 实习基地和师范院校双方最好能够进行交流总结。客观、公正地评比出优秀实习生, 对教育实习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

总之, 科教兴国, 教育是重中之重, 人才是根本, 师资是根本之根本。教育实习对于培养未来的优秀师资至关重要, 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有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多方努力逐渐解决或改进的, 而有的问题要解决则需加以时日。教育实习牵涉到多方人员和部门, 其运作机制和管理都非常复杂, 如何解决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升未来师资的综合素质可谓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肖康舒.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师范教育改革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 2012 (3) :93-96.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8篇

地方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职业倦怠”是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描述与界定的[1], 主要是指“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该现象是由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及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核心部分构成的。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其不能顺利应对工作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青年教师在长期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

本文通过对某地方师范院校的青年教师采用Michael Leiter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GS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有职业倦怠的青年教师占96%, 没有的仅占4%, 并且具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表现:①精力严重透支型, 这部分青年教师占到42%, 在高压力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随着地方师范院校的大力扩招, 师生比已不能达到标准要求, 对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一周上十几、二十几节课的现象很普遍, 且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资料备课、批改作业, 完成学校定的科研任务, 在家里还有繁重的家务劳动等着他们去干, ……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在这种长期高度的精神疲劳和紧张状况下, 他们性急易怒、容忍度低, 缺乏热情与活力, 不愿意去创新, 教学呆板, 备课不足, 不愿过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②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型:这部分青年教师占到45%, 青年教师都是刚走出校园不久, 他们血气方刚, 有极强的成功信念, 能狂热地投入工作, 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最初的置业热情、兴趣及工作干劲渐渐退去, 进而产生厌烦、低落、沮丧和抱怨情绪。③入错行型, 这部分青年教师占到13%, 这类教师觉得工作本身缺乏刺激, 可能当初理想的职业不是教师, 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从事了教师行业, 在工作过程中觉得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因而厌倦工作, 开始对工作敷衍塞责, 并考虑换其他工作。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 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但给教师自身带来消极影响, 如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 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生。

地方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3,4]

1. 社会因素, 指的是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期望。近年来, 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许多国家对教育进行了改革, 这些改革试图向教师灌输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新的课程, 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些改革却较少征求教师的意见, 较少考虑教师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许多青年教师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出现了心理焦虑、精神紧张、身心疲惫、工作疲塌等职业倦怠现象。

2. 职业因素, 指的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首先青年教师工作量大, 工作时间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当今个性化的时代, 除正常教学外, 青年教师还需要研究、落实适应不同个性的个别化教学、创新性教学。除此之外, 青年教师还不得不面对学生和各级领导的评价、考察、组织、管理班级、处理与领导和同事间的关系等。这些无疑都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其次, 青年教师还要面对诸如职称改革、工资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在职称评定、职务升级、申报课题等的安排上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 较高的角色期望与较低的学术、经济、社会地位使资历较浅、人际关系不稳的青年教师都感到巨大压力。班级纪律也是青年教师产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管理课堂是引起青年教师焦虑的一个很大原因, 而且在所有压力源中, 课堂管理所引起的焦虑是唯一不会随着教育实践而减少的。

3.个人因素, 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 他的个性、价值观、技能与环境之间精细复杂的交互作用也和他的职业倦怠息息相关。其中人格特征是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有心理变态倾向的人性格孤独, 不关心他人, 难以适应环境, 不近人情, 感觉迟钝;情绪型的人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 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性格外向者好交际, 渴望刺激和冒险, 情感易于冲动, 性格内向者好静, 除了亲密朋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 不喜欢刺激, 而且有点悲观, 易受生活事件的影响, 从而承受更大的职业压力。其次, 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 职称低, 工资收入低, 所以生活负担较重, 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彷徨、失落、躁动, 不能全心全意致力于工作。

缓解地方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地方师范院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必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帮助青年教师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5]。

1.社会的支持, 要建立信任、支持的大环境。国家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把“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呼吁全社会切实关心支持青年教师, 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

2. 学校的角度, 首先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分散式和动态式管理。地方师范院校要转变观念, 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是创新的主体;要变管理为服务, 师资管理部门要多倾听广大青年教师的意见, 使信息畅通, 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师资等的管理与决策;其次要营造相互尊重、和谐的工作环境, 实行弹性管理制度和弹性工作制度, 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学校要丰富工作内容, 在使工作多样化、完整化的同时, 逐步实行弹性工作制度和弹性管理制度;要建立以教学团队为主的校园文化和学院风格, 使广大教师真正感觉到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地方师范院校应改革师资管理制度, 建立新型的学校人际关系, 抛弃传统、刻板的管理方式, 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使管理方式更加多样化、人性化、柔性化, 以激励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最后还应注重广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针对地方性和师范性等特点, 加大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力度, 除了报酬激励以外, 更主要的是要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 使其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给他们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 体现事业留人。

3. 个人角度, 青年教师应正确看待职业倦怠, 将它视为一种正常的现象, 学会调节心理的不适、疏通心理阻滞、缓释心理焦虑, 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放松自己, 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 消除或克服职业倦怠现象, 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R.L.Schwab, Teacher Stressed Burnout[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sikulan Educator, Macmillan, 1996.

[2]Dunham J., Varma V.Stress in teachers:past, present and fu-ture[M].Whurr Publishers Ltd, 1998.61-63.

[3]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 1995, (50) :136.

[4]赵立芹, 张海燕.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2) .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9篇

1 形势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转化能力还不强。据统计,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8%[2,3],而师范院校这一转化率更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因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而被大量浪费掉了[2]。师范院校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科研实力相对薄弱,底子薄、人才缺,发展后劲不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加薄弱。如果师范院校不能加强科研能力,不能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就必然会淹没在时代的大浪潮中。因此,在现在强调科研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工科薄弱的师范院校将面临比其它院校更加严峻的挑战。

2 现状

对于师范院校而言,目前摆在其产学研道路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受传统观念束缚影响较大

长期以来,因为国家早期政策的引导,高校的教师都以教学和基础科研为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师兴办企业或者参加生产活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而一些教师利用手头技术去创收更被称为“下海”。种种的传统观念束缚着高校教师发挥科研成果的转化行为,而这些现象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更甚[4]。

2)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极其重要,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试”,这是成果转化的一个关键点,是为了推广实验室科研成果所做的后续试验和应用性的工作。因为在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成果无论是生产规模、操作技术还是工艺条件还有成本预算控制方面都和现实中的工业化生产有着巨大的差别,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就需要解决生产放大、工艺设备设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而言,产业化过程中的实验室阶段经费、中试经费和产业化经费的比例为1:10:100[4]。可见,中试是一个极其费钱的环节,我国的中试经费远远达不到这一比例,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换。而师范院校由于缺乏扎实的工科基础,缺乏一些必须的中试设备,这就使师范院校在成果转化这一节上寸步难行。

3)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纵向科研经费占了总科研经费的大头,而纵向科研方向和项目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下达的。这种做法比较有利于宏观调控,但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而言缺乏针对性,形成了科研和经济分离。近期的科研制度改革将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全部变成了竞争性拨款,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技工作者的危机感,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趋同和重复的科学研究。而且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在这种政策下不得不与工科类院校竞争相同的课题,难以根据自身特点来进行科学研究。此外,师范院校的科研人员担负着更多的教务工作,主观上也只看重政府的科研课题,因为这类课题“好交差”,只要求文章和编著。对于科研成果能否转化,能否与市场对接,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在这样的科研管理机制下,必然导致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社会脱节。

3 对策

师范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出合适的产学研发展的方针和道路。

3.1 改变传统观念

国务院拟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5]中明确指出了我国今后15年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就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国家与地方科技资源的投入与分配越来越强调科技对社会与经济的贡献率。在此背景下,师范院校的科研人员应积极改变传统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产学研。同时我国师范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也要改变传统观念,要与时俱进学习吸收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科研人员走产学研的道路。

3.2 营造良好和谐的学术科研环境

加强科研创新的精神、抵制科研不端行为、正视当今在师范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术权力、学术垄断”压制新生科研力量的事实、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和科研法制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鼓励创新

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调动本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欲望与创新意识。用于评定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从该成果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3个标准也是现行发明专利是否能获取的条件。

2)保护创新

对于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要及时进行保护:一是要通过专利的方式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在这方面,则必须要求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时刻注意了解专利权申请程序的变化,特别是在高科技背景下我国专利制度的革新,此外还必须成立专门的部门学习和研究专利法,以做到切实保护本校创新成果;二是要设立监督反馈机制,防止校内学术权威盗用新进人才的创新成果,打击新进人才的积极性。

3.3 促进产学研改革

产学研要求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这就意味着我国师范院校应当去适应企业的生产步骤,而不是让企业迁就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从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模式来看,我国师范院校应当走以合作开发和共建实体模式为主,多种模式尝试的产学研道路。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合作开发的“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课题”、“共办高科技实体”等[6,7]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还可以通过创办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研究开发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共建企业,科技中介服务,产学研办公室等机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这样既能增强我国师范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具体做法有:

1)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激励力度

出台相应的科研激励政策,把为基层企业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指标纳入科研人员业绩评价体系中,让科研人员从论文等硬性指标脱离出来,加强成果应用和成果转化。

2)加大学科调整力度

针对师范院校工科薄弱的情况,引进工科团队,新建工科基础学院与专业。

3)积极引入本科学生加入科学研究行列,扩大科研队伍

将本科生引入科学研究领域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扩大科研队伍,增强我校科研实力;二是利用科研服务教学,一方面能促进教学;三是锻炼了本科生的能力,提高本科生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提前接触科研和企业,为将来就业铺垫一条道路。

4)提高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提高横向科研项目的“含金量”,发挥横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学校要出台新的科研激励政策,逐渐削减无实际转化的科研成果的奖励,加大对有实际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或者专利转让的奖励力度。

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科技成果转移园,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3.4 加大人才结构调整力度

人才结构调整包括了2个方面:一是人才引进;二是人才培养。

人才引进要服务于新学科、新平台、新机构、新基地、新院系、新领域、新行业、新专业、新学位点等“新”体制建设,人才引进的类别、方式、目标要有站得高、看得远的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要注意培养青年群体和留学回国群体。学校应给予启动与育苗,为他们开展科研的前期积累和锻炼,有效地为他们奠定一定的竞争基础,吸引和鼓励他们加入科研队伍,以建立良性循环,这样科研队伍才能形成规模,先有科研的数量,才能有科研的质量。

摘要:通过对我国师范院校所面临的形势和背景,分析师范院校在产学研道路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初步给出了一些如何让师范院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帅燕,杜学元.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师范院校的战略环境分析[J].科技信息,2008(24).

[2]杨小冲.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曲靖示范学院学报[J],2008,2.

[3]孟琦.地方师范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及对策.安徽教育学院学报[J],2006,24(3).

[4]吴甘霖.地方师范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之浅见[J].安徽科技,2002(7).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

[6]谢龙.不同模式下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地方非师范院校 第10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岗位增幅有限,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总体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本文从分析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特点入手,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就当前形势下如何拓宽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引言

一些市场经济不健全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毕业生就业问题一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瓶颈,这个瓶颈曾经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如果不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以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失业就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并可能对我国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高等学校,然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性是:地方高校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所以,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与社会稳定。

一、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从人才市场供求匹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供求数量、专业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我国确定了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与学校推荐相结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目标模式。在这种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下,由于大学生不受分配计划的限制,可以自主择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效率。师范生的就业不再受到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的限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师资的合理配置。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人事管理体制的限制、 用人单位的挑剔、结构性矛盾突出、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以及毕业生本人就业期望值偏高等因素,与此同时,师范生就业也面临着教育部门职位饱和、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师范生供需不平衡和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各种挑战也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巨大,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一下主要特点:

1.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

陕西省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一所万余人规模的师范类院校。在本地教师岗位需求不能完全接纳、又没有合适的机制很好地实现师范类人才外省输出的情况下,师范生“供大于求”,是不争的事实,在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考研和“专升本”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师范生就业“一届不如一届”,灵活就业人数居高不下,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走低。

2.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竞争力相对较弱

师范类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主要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为主,以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习为辅,从事教学工作相对而言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从事其他其技术岗位的工作则显得能力较弱。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应落实工作单位,若当年无法落实就业岗位,其师范性的专业特点也就基本上失去了优势,师范性不刚、学术性不强的地方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得不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同台竞争。越来越多的师范类毕业生不能“专业”就业,但如果从事非教师行业,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但无一技之长”的知识构成和能力储备,注定使他们不具备和其他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条件。

二、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分析

造成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萎缩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如果从就业空间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市场需求萎缩,就业渠道不畅

从理论上讲,我国西部基础教育师资缺口很大,国家大力号召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但实际情况是,陕西作为西部高教资源大省,由于多种原因,其吸纳本省师范类高校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十分有限。在招生规模连续扩大使师范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的同时,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学校班级数逐年减少,几所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学校布局的调整使中小学教师出现大幅超编,每年都有新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但是又并不是每年都有到年龄退休的老教师,师范招生规模的膨胀和教师岗位饱和造成了师范生 “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同时,一些贫困地区受财政收入制约,囿于财政窘迫,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压缩教育系统编制,在毕业生吸收的力度上大打折扣,学校宁愿聘用待遇较低的代课教师,也不愿接收安排师范类毕业生,影响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近年来,国家致力于维护就业公平,陕西生在事业单位推行凡招必考政策,受人事、财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制约,基层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许多地方要求毕业生回生源地报到后再参加“招教考试”择优录用。这种非水平考试的录用比例非常低,将大量的师范类毕业生挡在了教师队伍之外,导致社会资本较弱的师范毕业生“回乡教书”的愿望落空,使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到地方师范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顺畅。

2.就业竞争激烈,岗位挤占严重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始与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目标市场定位重合,他们的进入不断“挤占”了原本属于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很多硕士研究生和部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得不“委曲求全”,做起了地方师范院校本科生、大专生甚至中师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并由此带来高校毕业生以学历学位为主导,由高到低单向挤占就业岗位的现象。

3.师资来源多元,就业空间缩小

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变原有的封闭式、定向型的办学模式,步入开放型、非定向的发展模式。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非师范毕业生可以参与竞争教师岗位,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是师范院校专利的模式,师范类学校对教育系统输送教师人才的垄断局面已经被打破,地方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在“教师职业”选择的传统空间将急剧缩小。

三、扩大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拓展的对策

毕业生就业模式无法满足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管理模式落后于市场经济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出路是:改革高等教育,畅通就业渠道。

1.学校要主动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和体现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地方师范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供求形势,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结构性矛盾,准确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加强新老学科整合,开拓学科新的专业生长点,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拓宽专业口径和方向。从招生、培养、就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在办学实践中努力把握其内在规律,探索毕业生就业新途径,从而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有效拓展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2.学校间加强横向联合,共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由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目标具有的趋同性,应改变目前拓展就业空间院校单兵作战的模式,通过院校之间的横向联合,规范和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的渠道,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全省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平台,打破就业信息分割的现象,促进毕业生合理有序的流动。可借鉴东北高师院校模式,积极创新地方师范类高校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通过成立陕西高师院校就业工作协作体、建设就业联盟网、举办联合供需洽谈会等措施,使我省师范类高校充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同时,学校积极培育协作性、区域性市场,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

3.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地方师范类毕业生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做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地方师范招生计划。要改革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加大师范本科、研究生招生数量,减少专科招生数量,解决培养与需求脱节的问题。改革师资培养模式,重组教师教育资源,调整地方师范院校层次和布局,提高师资培养层次,改善师资培养结构。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多吸纳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

4.政府要全面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我国自2007年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一举措应尽快在地方师范院校全面推行。陕西农村基础教育初中教师95%以上均由属地高校培养,其主体来源于地方师范院校,因此,应将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充实农村学校师资的任务主要交由地方院校来完成。做好地方师范生实施免费教育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工作, 对于办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提高基层学校的师资水平, 提高教育质量是十分有利,而这种师范院校“免学费+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将会极大地促进地方师范院校实现高就业率与高就业质量的统一,学生个人成才与国家建设人才需要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1.

[2]关注.国外师范专业是否实行免费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3-19.

[3]陈时见.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1.

[4]张文双.新时期高等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5]吴若飞.高师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云南高教研究(总第89期).

[6]孙泽厚.大众话高等教育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缺失与对策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实践教学,失真,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 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这说明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 实践教学也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 能够使学生密切联系自身和社会生活经验, 体验或经历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体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因此,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的今天,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深入研究高校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在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 向师范生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 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力求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师资, 为基础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就成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反观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不难发现长期以来, 人们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导致实践教学在目标定位、内容设置、管理与实施等方面还存在失真的问题, 造成师范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缺乏, 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且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亟待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二、实践教学失真的原因分析

1.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实践教学观念淡漠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对实践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人们认为, 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或是补充, 处于从属地位。这使教师往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 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认为实践教学只不过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验证、操练而已, 轻视实践教学, 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因此, 从教师到学生, 从实验到实习, 从软件到硬件, 实践教学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2. 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方面存在问题

国际上, 高校的划分通常比较精确。如美国的高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综合型大学、普通四年制学院、社区学院及专科学校等。它们均有各自准确的定位, 彼此之间竞争并不激烈。而我国则由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依据各自管辖权限设置, 学校缺乏独立自主性。全国的地方师范院校普遍存在“高大全”的情结, 都在向上与重点师范院校看齐. 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造成在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上, 不能准确定位。尽管各地方师范院校为了迎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直在致力于实践教学改革, 许多学校在加强校外实验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室投入方面做足了功夫, 一个时期以来, 在地方上建立的高校实践基地 ( 中心) 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谈判、签字、挂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但因为定位不准确, 缺乏有效的实施与督查机制, 往往是形式大于实质, 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3.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事实上, 审视一下地方师范院校近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环节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各学校在进行改革时都把“创新”“实践”挂在嘴上, 同时也有许多的具体措施,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总体而言, 仍然存在培养模式比较单一、管理过死、条框太多等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且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 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 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 实习教学强调模仿和训练, 创新内容缺乏; 毕业设计 ( 论文) 结合实际的课题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较少, 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等现象, 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另外, 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 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导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等, 影响实践教学。

4. 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经费有限

高校连续多年扩招, 使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造成教学资源紧张, 教学条件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的情况更为突出, 经费有限, 资金短缺, 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成为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另外, 一些学校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加之学生人数过多, 正常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活动开展难度很大。无奈之下, 只好鼓励学生分散实习, 这样做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更严重的是由于督察难度较大, 学生不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较为突出, 导致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5. 忽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与理论教学的评价不完全相同, 它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 我们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仍然沿用理论教学的评价模式, 没有构建起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导致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模糊、方式单一, 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难以调动师生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不利于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由于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简单而又执行不严格, 有的学生常常不去实习, 只是找个单位盖个公章就而已. 调查报告、毕业论文往往以抄袭别人的资料来应付, 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学实习打游击, 毕业实习靠自己; 实习走过场, 实验报告数据造假, 毕业论文抄袭严重。”这已不单是学生的问题, 更是高校自身管理监督不严, 教师指导不够的必然结果。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对策

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深化认识, 树立实践教学新观念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紧紧抓住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重大机遇,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从根本上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彻底根除“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 从学生心智发展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和培养计划, 通过校内外多种实践环节, 理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关系, 构建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理论的良性循环课程体系. 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 以“夯实理论、形成能力”为基础, 以培养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为主线, 以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 优化课程结构, 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真正体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式

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 建立相应科学的和相对独立运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条件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 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对不同的学科其实践教学环节应有所侧重, 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前后衔接、相对独立. 实践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尽力拓宽实践教学途径, 更新与时代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及时吸纳新知识,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生动活泼、形式多变的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3.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及评价模式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 在组织管理方面, 应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 成立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机构, 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教学院系则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在运行管理方面, 各专业课程要制定独立、完整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大纲, 并针对实践教学大纲编制实践教学计划, 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 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六个落实: 大纲落实、计划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 抓好四个环节: 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环节、中期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在制度管理方面, 应制定一系列关于实习实训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 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考核与实践教学评价, 它们不仅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检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成效的主要途径. 因此要从实际出发, 完善实践教学评估制度, 探索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教师跟进指导机制, 对实践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并对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既考核师范生的素质与能力水平, 又考核其工作实绩, 充分发挥评价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4. 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扎实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包括组织领导保障、时间经费保障、主体与载体保障等, 其中最根本的保障是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的落实要有实践教学的条件来保证。第一, 必须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即学校领导要对实践教学实施强有力的正确领导, 从人力和物力等方面提供保障,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第二, 将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与实践教学质量纳入专业评估、课程评估、院 ( 系) 教学管理水平评估、教学团队评估标准中, 充分调动院 ( 系) 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第三, 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 开展各类竞赛和技能训练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训练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第四,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地方师范院校要充分认识实践基地对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坚持互惠互利、共建双赢的原则, 拓展校际之间、学科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 建立起稳定的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外实践基地, 努力为学生实践与创新提供平台, 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虹.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 (12) :123.

[2]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 2012, (06) :63.

上一篇:财务预算制度下一篇:工业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