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生态学

2024-08-26

生态环境、生态学(精选11篇)

生态环境、生态学 第1篇

一、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问题由来已久,但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百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人类所拥有的能够对自然界发生影响的手段越来越强化,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在没有人类介入与干预的情况下,这个生态系统称为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各种生物长时间对环境的适应,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时间越长,生物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而形成的平衡状态越稳定。而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的活动(主要是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向自然界索取各种物质,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自然生态系统就和人工生态系统交织在一起。人工生态系统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经济活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同一性,集中表现在两者都是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是作为生物的人和环境(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而人类的经济活动则是从人的劳动的角度来看待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这就说明了,经济和生态这两者所涉及的主客体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后者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前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罢了。而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确立,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只是就物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本身的消长关系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倾向,正确地揭示了必须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放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来考察,并赋予人类经济活动以新的社会价值标准。随着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生产领域,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变换。既然经济与生态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考察经济效益就必须同时考察生态效益。人类的劳动过程必然同时对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生态效益。如果投入一定量劳动给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使其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之中,其生态效益就是好;反之,生态效益就是差。当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供求关系日益紧张,资源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化与自然生态负荷之间的矛盾随之白热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研究,注意保持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同一内涵的不同表达。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生态成本与环境成本,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可循环的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周而复始地循环使用资源,努力使生产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是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无视自然资源承受能力,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是尊重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社会福利的改善等等。

二、生态农业或循环农业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以及其他部门生产不同,即它不仅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环境,而且还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资料。这一定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农业生产这个复合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是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在生态与经济的相互渗透过程中,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相互渗透更直接、更明显。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即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则是半开放式的或开放式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因子都是同等重要的,如果片面地强化某一个因子,削弱另一个因子,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客观上要求必须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输出,与其相适应的,还必须有大量物质与能量从系统外输入。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即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才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非封闭的、开放式的系统,其物质流与能量流均是按照一定次序流通和循环的,因此,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首先要了解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向顺序,才能决定先抓什么,后抓什么,以利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理想目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初始能源的生产者,又称是第一性生产,只有首先抓好第一性生产,即植物性生产,才有可能发展第二性生产,即动物性生产。同时,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很大一部分来自大田作物,这就决定了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上,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土地贫瘠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为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作物光能转化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有机质肥料。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不仅可以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适宜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保温能力,以及缓冲土壤酸碱变化,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最重要的基础。我国千百年来,几乎所有农家都有圈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家禽的粪便加上人的粪便,以及各种沤肥,便是最有效的有机质肥料。由于有机质肥料是来源于生物群体,我们称为可再生资源,从长时期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施用有机质肥料还不会产生污染、公害等负面效应。

早在古代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实践中就积累了关于经济与生态相互关系的感性知识。例如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将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为了把这一生态观具体化,还提出了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从而把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顺天时,量地利,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按生态规律办事;任情,就是一厢情愿,返(反)道,就是违背客观规律,其后果是“劳而无获。”宋代陈敷“农书”,从朴素的生态经济观点,提出土壤肥力可以保持旺而不衰的论断,奠定了我国古代“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基础。与此相联系,还提出“用粪得理”、“用粪如用药”的合理施肥思想,并总结了杂肥沤制、饼肥发酵、烧制火粪等一系列积制肥料,提高肥效的方法,为发展我国肥料科学、提高上壤有机质、防止土壤生态恶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历史上的桑基渔塘的人工生态系统,更是走在世界各国之前列。早在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一些人口集聚的地区,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开始形成了一种粮、桑、鱼综合经营的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基本内容是:“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由于这种经营方式能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动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经常处于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中,使农业的生态保持平衡,因而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良好效果。农民流传一句谚语:“蚕好鱼肥桑当地茂盛,塘肥桑壮茧结实”。形象地反映了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优势。

根据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规律,要从农业生态系统中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就必须有尽可能多的投入。但是,单纯依靠农业生态系统内部所能提供的有机质肥料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是非封闭性的,有一部分是要输出到外部的,有一部分是会被损耗掉的,因而是不可能全部归还土壤的,全部被作物所吸收的。因此,要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为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创造条件,就必须在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物质与能量的同时,从农业生态系统外部输入必要的物质与能量。但是,无机质肥料是一种非再生资源,不仅要受地下矿产资源的制约,还要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况且,一切无机物质与能量都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和设备,势必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成本。此外,大量施用无机质化学肥料,还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衰退,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经济生态效益出发,坚持以输入有机物质与能量为主,无机物质能量为辅的原则,并注意发挥无机换有机、无机促有机的能动作用,才能使作物生产向着低耗、优质、高产的理想目标前进。我国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方面为了补充农业生产过程中带走的大量物质与能量,日益增施愈来愈多的化学无机肥料,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导致大量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没有返回土壤,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近年来刚刚提出的如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问题。

三、生态城市或循环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这具体表现在,城市居民所需的食物要由农业生态系统的农园、果园、畜牧、湖泊、海洋等提供;城市工业所需的原料、能源,绝大部分要从城市生态系统以外的自然界采掘。城市生态系统对外部系统的巨大依赖性,还表现在物资在地区上的分配,特别是在城市与农村间的运输,体现着流通过程的交换关系,体现着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从生态经济角度看,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自然界大量物质资源以其原始形态或初级加工形态进入城市系统,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像一座巨大的加工厂,对自然物质进行大规模变换,以新形态物质资源输出,推动着、控制着其他系统,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巨大作用。城市在生态系统中的中心作用,表现在经济上则是城市具有很高的生产力,能把外部系统输入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形式上,转化为千千万万种产品。城市系统内部的现代设备、先进工艺、高超技能在进行这一物质形态转化的同时,也创造大量的社会价值,生产庞大的社会财富,从本系统向系统外输出,以支援、改善和发展其他地区。它们或以税收形式上缴国家,或以生产日用品满足各地人民享用,或以工具、材料等形式供给其他城镇及农村之需,或以物资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外贸逆差等等。当然,伴随城市工业化和人口的集中,如果不加以控制与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可能加重,其发展的结果,不仅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还会扩散到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既向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所需要的物质,也向其他生态系统输送污染物。

城市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对木材、粮食、油料、棉花、畜产品、渔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就必然会越来越加重对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渔业生态系统的压力。如果不顾各种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能力,而只考虑工业化、城市化的需求,就有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使这些生态系统所固有的调节机制受到破坏,其生态平衡也随之受到破坏。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这些物质如果生产的品种合理,使用得当,就能对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生产的品种不合理,或使用不得当,就会对建立合理农业生产结构起着破坏性的作用。例如,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森林和农作物虫害的天敌被大量杀死;导致灾害严重、农牧渔产品农药残毒超标,使人畜蒙受其害。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大量投入,还会使有机农业变为“石油农业”等等;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流向农业生态系统,也会对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严重的障碍。

面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它是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原理,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点,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总体目标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产业与经济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现代生态文化基本形成,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人们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所谓生态城市,也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即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洽,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确保城市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兼顾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破解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①许经勇:“从探索中寻求生态经济学的崛起”,《当代中国经济理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冯之浚:“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4期。

生态开化 拥抱生态 第2篇

莲花峰,坐落在开化县齐溪镇。开化县是国家生态县,境内拥有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2000年,开化县在全国最早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十年磨一剑”,在数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开化县的大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二级水平,开化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大气质量、水体质量、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列全国各县市前列。

然而,拥抱生态,并不是一件简单时髦的事,这意味着一种付出、一种执著、一种嬗变、一种创新。

生态——“上游吃饭”与“下游喝水”

的辩证统一

开化县是林业大县。上世纪90年代初,开化涌现了大办工业的热潮,各类小矿山、小造纸厂、小化工企业遍布各乡镇。然而,森林的砍伐破坏了环境,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污染。青山白化,河水泛渣。最严重的时候,出境水达到劣五类,水污染一度导致开化和邻县纠纷不断。

下游老百姓要喝干净水,而地处上游的开化一旦关闭治污无望的企业,则会有4000多人失去“饭碗”,财政也将失去相当一部分税收。上世纪末,当开化县着手关停污染企业时,一些乡镇干部和群众不理解:是保下游喝水重要,还是保本县老百姓“吃饭”要紧?

“当时想不通啊!”钱土金当年是开化县一家龙头造纸企业的厂长,回忆往事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他22岁就当上了企业的工会副主席。大概在1991年底,1992年初的时候,这家造纸厂生产的水泥袋供不应求,价格从1000元/吨直线蹿到3000元/吨。当万元户还是个稀罕物的时候,钱土金就能在这家企业领到1万多元的年终奖金。然而,这样的“巨额奖金”在1993年就结束了,因为污染下游水源被媒体曝光,之后,造纸厂开始陷入时停时开的困境。2000年,企业正式关停,刚当了两年厂长的钱土金和上百名职工一起成了失业者。

既要保“下游喝水”,又要保“上游吃饭”!这是开化县委、县政府的决心,而立足生态,成了“上游吃饭”与“下游喝水”辩证统一的关键环节。2000年,开化县在全国率先正式确立并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启动了暴风骤雨般的“治山、治水、治穷、治污”四大治理措施。全县在关停污染企业、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低消耗、高产出、污染少的高新技术、绿色农产品、竹木深加工、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转产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如今,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为主导的“三新产业”已成为开化县的工业主导产业,同时,开化县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农家乐、采摘游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成了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因为保护生态,钱土金下岗后,依靠县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当年就在老厂子附近开了家包子铺,如今他的包子铺生意红火,包子的品种从开始时的两三种发展到10多种,成了当地人离不开的著名小吃。

生态——“种种砍砍”到“走走看看”

的完美嬗变

每天上午8时,开化县齐溪镇里秧田村妇女余桂兰和当地许多村民一样,拎着两个大篮子,来到位于钱江源大峡谷景区门口的“岗位”上。篮子里,满满的都是用食品袋包装好的番薯干、野生苦丁茶、菜干等,还有许多瓶则装着村民自家产的土蜂蜜。

大峡谷景区建成以后,50岁的余桂兰在新“岗位”上学会了生意经:卖矿泉水、烤番薯等土特产品,山里随处可见的兰花是许多城市游客眼中的宝贝,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价格。

齐溪镇位于钱江源头,上世纪70年代末曾造出全国有名的“万亩林场”。依靠“种种砍砍”,木材经济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近年来,随着“钱江源头”的名声日益响亮,当地党委政府抓住契机,确立“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战略,全力创建省级旅游强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前来“走走看看”。目前齐溪镇已创建省级农家乐示范村1个、省特色旅游村1个、市级农家乐示范村1个,并分别在里秧田及齐溪2个村建立了农家乐管理中心,全镇农家乐日接待能力达2000余人,省级旅游强镇创建顺利通过验收。

从“种种砍砍”到“走走看看”,仁宗坑村的汪年法深有感触。老汪今年49岁,上世纪80年代曾依靠买卖木材养家糊口。后来,随着进钱江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老汪果断改行开起了小饭店。2008年,他盘下了205国道旁的一幢老房子,投资15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风华饭店”,除了8个大包厢,楼上还有20个标间供游客住宿。“每年夏天,上海、杭州等地的城市游客将钱江源挤得满满的!”汪年法介绍说,自己从邻村请了6个帮工,年净收入达到30万。

在齐溪镇,旅游资源日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在里秧田村,有像余桂兰这样在景点门口设摊叫卖的农民生意人,有利用山货制作旅游产品的家庭作坊,还有农家乐经营户。用村支书张长班的话说,93户村民,家家都与旅游产业拉上了关系。

为了让游客“走走看看”更舒心,今春,村民们还在旅游沿线的山上种下了530多亩石榴、桃子、杨梅等果树。“等这些果树长大,满山鲜艳的花果,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将是一个‘彩色钱江源’!”镇党委书记程军华如是说。

生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

的无缝对接

关停污染企业、禁止乱砍滥伐。开化县在“生态立县”之初,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生态建设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今,随着整个社会生态意识的增强,市场经济这“无形之手”正对生态建设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是县城数家婚纱影楼的拍摄基地。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村旁的马金溪。岸边,一位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时而含情脉脉,时而徘徊于青青草坪,时而依偎着新郎眺望远方……在一阵阵的“咔嚓”声中,留下浪漫时刻。

然而,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污水横流、河道发黑的村庄。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回忆起当年情形,眉头紧锁。溪里,挖沙船“轰隆隆”作响,河道被挖得坑坑洼洼;有个村民常常去炸鱼,一次,反而炸掉了自己的一条胳膊;村后的白虎山、月亮山,也被村民砍成了“瘌痢头”;12棵千年古樟,被菜园地、露天粪坑与栅栏所包围。

村里要借助临近县城的优势发展农家乐,就必须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从2004年开始,对村后470多亩景观林实行封山育林;挖沙船上岸,取而代之的是清理淤泥和水面垃圾的小木排;河道两旁、村庄内,栽种了杨柳、香樟、枫木、桂花和山茶花等苗木;污水沟、污水塘、牛棚、露天厕所和违章建筑开展整治。村里还安排3名保洁员,村庄面貌渐渐干净、整洁了。如今全村20多家农家乐每年吸引数万游客,村民生态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开化县能源办创新设计的“秸秆两相发酵制气法”不仅获得了发明专利,还将这项专利转化生产出尤其适合农村使用的“管道沼气”,造福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在桐村镇黄石村,村民黄宝德算了一笔账:两吨秸秆可以换200立方沼气,够他们家烧一年,比使用液化气省600多元,比用柴火省1400多元。

在桐村镇裴源村,“顺康牧业”投资3500万元、年产生猪4.5万头的高标准生态化的生猪养殖场正在建设。除引进高科技智能化的饲养设备外,生态环保也是该养殖场的一大特色。养殖场有两个类似锅炉的“大铁球”,这就是沼气池。新猪场建成后,将把养殖产生的污水全部引进池内进行沼气处理。利用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将能全面满足养殖场的需要。同时,沼气池产生的干粪发酵后用于山塘水库养鱼,沼液排入沼液沉淀池,然后进入田间积液池,用于下游两百多亩农作物、茶叶基地施肥。通过循环利用,“顺康牧业”每年能增加效益200多万元。

下淤村的河道保洁员(朱建平 摄)

A river cleaner of Xiayu Village is at work.

钱塘江源头的原生态 (丰智慧 摄)

A rural scene of Kaihua County where Qiantang River starts

新人正在美丽的山水间留下幸福的时刻。(徐祝安 摄)

A couple is taking wedding photos against the restored rural scene in Kaihua.

Kaihua County Develops Green Economy

By Zhu Jianping

Kaihua County sits in the western Zhejiang. The streams from its mountains zigzag and help form Qiantang River, the mother river of the province. Lotus Mountain is considered the place where the mighty river starts. A national ecological county, the 2,236-km2 Kaihua houses Qiantang National Forest Park and Guti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Established as a county in 981 AD, Kaihua established itself in 2000 as the first county in China that strategically decided that a well-protected ecology was its economic lifeline and engine.

The county paid a heavy price before it became aware of the crisi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its ecology. In the early 1990s, the county witnessed a booming industry wave. Small factories engaged in mining and chemicals and papermaking mushroomed. Serious pollution in Kaihua caused a serious problem to the downstream Qiantang River.

In the late 1990s, the county government had to shut down the worst pollution makers. People complained. What was more important: the drinking water for the people in downstream or the living of the local residents of the county? Many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residents questioned the wisdom of the shutdown campaign.

In 2000, Kaihua established green growth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Polluting enterprises were shut down, reforestation projects were started, and farmland in mountains was turned back for reforestation. Local industry was restructured. High-tech industry with low polluti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returns was introduced. Policies for tourism were issued. Today, Kaihua has a well-balanced industry. Local people make money in new ways and the local ecology has improved and flourished.

Qian Tujin used to work for a local cement factory in the 1990s. He earned very good money in 1991 and 1992. The factory was suspended in 1993 as the heavy pollution was widely reported in media. When the factory was officially shut down in 2000, Qian, who had been the manager of the factory for the previous two years, and his 100 employees lost their jobs. With a government startup fund, Qian started a steamed bun shop near the previous cement factory. Today, the shop enjoys a brisk business.

Qixi Town is at the water head of Qiantang River. Villagers used to make a living on logging. Today, forests are maintained and villages are tourist destinations. Household restaurants and inns can receive 20,000 per day. The 49-year-old Wang Nianfa used to live on logging. Today, he operates a 20-bed inn-restaurant business by State Highway 208. Every summer, he employs six people to help entertain tourists from Shanghai and Hangzhou. He makes a profit of 300,000 a year.

Xiayu Village was seriously polluted. It looked extremely ugly even five years ago. In 2004, the village started a restoration project. Villagers planted trees in more than 30 hectares in mountains around the village. The river was dredged and trees were planted along the banks. The houses and village infrastructure were refurbished. Today, ecology has been restored. More than 20 households run restaurant/in businesses. A few photograph studios in the county capital use the village as a scenic venue to take wedding photographs for young couples.

生态环境、生态学 第3篇

长期以来, 煤矿类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存在影响程度说不清, 减缓措施制定缺乏依据的状况。经过多年的实践, 认为景观生态学法比较适合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 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该方法采用景观指数对煤矿生态环境现状质量和开发影响进行可量化分析, 消弱主观因素, 判断的结论和治理措施依据更加可信。

1 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

景观生态学法是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 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 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就是直观、可量化, 适合大型开发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

2011年, 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生态影响》 (J190-2011) , 其中景观生态学法是该导则推荐使用的方法之一。根据导则的要求, 景观生态学法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空间结构分析, 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客观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质量, 然后预测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后提出对生态环境的预防控制措施。各步骤工作内容如下。

1.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主要通过分析景观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进行判断, 往往基于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来分析, 如果项目区位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域, 那么项目区的环境质量不会明显偏离区域环境质量。因此判断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需要收集大区域 (县级以上) 的生态环境质量公告, 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指数对小尺度的区域进行分析。

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以用于生态现状评价也可以用于生境变化预测, 通过将项目不同开发阶段影响范围叠加到生态现状评价图中, 分析各开发阶段景观变换情况, 结合煤炭开采工艺、对土地、植被破坏方式的分析, 采用景观指数分析项目开发对进行对生物恢复力、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景观组织的开放性的影响。从而判断生境变化趋势, 预测生态环境影响。

1.3 预防控制措施

通过对项目开发后景观指数进行分析, 找不利的环境要素, 并在生态整治规划中提出预防控制原则。同时, 对起支配地位和需重点保护的生境提出具体保护要求。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应根据大区域生态环境背景情况提出的针对性生态恢复措施, 主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合理的措施布局。有效的引导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完善。

2 景观指数的选用

景观指数名目繁多, 从景观格局特征上看主要包括三个类别, 斑块水平指数 (patch-level index) , 斑块类水平指数 (class-level index) 及景观水平指数 (landscape-levelindex) 。在《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生态影响》 (J190-2011) , 其中景观指数提到了优势度值 (Do) 、密度 (Rd) 、频率 (Rf) 和景观比例 (Lp) 。对于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判断仅用优势度值 (Do) 是不够的, 需要采用多个指数综合分析。何鹏等人[1]将常规使用的景观指数划分为3类, 即斑块异质性和格局指标、斑块形状指标、斑块连接性指标, 该分类主要是从斑块的特征和空间关系进行的考虑。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结合煤矿项目生态评价的特点, 按照直观反映生态学意义的原则将景观指数分为3个大类, 生境 (斑块) 形状和格局指数, 景观多样性指数, 斑块空间异质性指数。

根据我们对景观格局的判断, 我们将这些指数的功能和生态学意义以及在煤矿生态评价中的应用范畴进行分类说明, 以利于更好的利用这些指数并有效的得到生态环境质量特征。

2.1 生境 (斑块) 形状和格局指数

这个指数主要反映景观格局中森林、灌丛、草原区域在景观中的特性, 这些是整个景观中重要的生境, 因此关注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对于分析区域景观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重点关注具有丰富生境的区域, 不是对所有斑块多进行分析。选用的指数:斑块类型总面积 (CA) 、斑块平均面积 (MPS) 、最大斑块指数 (LPI) 、斑块数 (NP) 、斑块密度 (PD) 、边界密度 (ED) 、周长面积比 (PARA) 、景观形状指数 (LSI) 、平均斑块形状指数 (MSI) 、平均斑块分维数 (MPFD) 、周长-面积分维数 (PAFRAC) 。

2.2 景观多样性指数

景观多样性表征不同景观间的差异, 是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 多用于不同景观间的比较。主要表现为类型多样性。选用的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 (SHDI) 、优势度指数 (DO) 、Shannon均匀度指数 (SHEI) 。

2.3 斑块空间异质性指数

景观本质上是一个异质系统, 景观的结构、功能、性质与地位主要决定于它的时空异质性。异质性是景观内部的组分、要素的属性、斑块的变异程度。斑块空间异质性指数主要反映空间相邻程度、团聚程度和空间位置与配置的指数, 能够度量景观异质性, 反映景观破碎化和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选用的指数:破碎度指数 (LFI) 蔓延度 (CONTAG) 、聚集度指数 (AI) 、散布与并列指数 (IJI) 。

3 小结

在实践应用中, 景观指数用于煤矿各评价阶段的景观结构分析是适宜的, 在定量分析区域景观空间单元时, 各项景观指数对于研究景观特征是一种高效的途径。但景观指数也有其局限性, 它无法描述生物 (植物、动物)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际应用中需要借助多方面的信息和实地调查来补充景观评价方法的不足, 对于煤矿来讲, 还需要充分了解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情况和类比区生态恢复情况等重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论文 第4篇

环境生态学理论与社会进步

------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目标

摘要:环境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理论,按照生态学的学术视野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兴的科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特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互交织攀升的状态。环境生态学理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为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保证。而我国政府正在加紧建设生态社会,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体制。

关键词:环境生态 生态文明 社会进步 和谐发展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中国党和政府率先将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目标高度加以建设。文明的生态转向无疑需要新的伦理支持,而环境伦理学将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伦理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尽管生态文明业已成为最热门的话语而凸现于我国学界,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理论资源,以及建设路径,尚待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因此,本文将从环境伦理视野对生态文明作一探讨,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确立,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和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替代和超越。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可见,不管是广义的生态文明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两者都把生态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前者称之为文明的生态化,后者理解为生态的文明化。在环境伦理学看来,生态文明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的。因此,生态文明的伦理指向,就是要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1],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从环境伦理学视角出发,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至少涵指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立。在以往的农业和工业文明阶段,自然生态不在伦理之中。生态文明使自然不再游离于道德大门之外,人要对自然环境讲道德。

二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征服走向尊重。在旧文明阶段,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是文明而是野蛮,不是尊重而是征服、掠夺、破坏和践踏自然,将自然视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或手段。在今天的新文明阶段,无论是文明的生态化还是生态的文明化,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对生态规律应有的尊重,对环境应有的珍惜,均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生态文明作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文明,倡导人们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状态。从而使人类不再是自然的支配者、主宰者,而是与其它生物同属于自然这个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管家”,其目的是使人更好地与自然协同进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生态文明意味着自然价值不仅要面向单一的个体,而且要面向多元的个体;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世代人的利益。

四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应以适度为原则。无论是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是生活和消费方式,不再是工业文明阶段数量的越多越好、规模的越大越好,而是人们在与自然发生交往行为时,遵循适度、简约、平衡原则,以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

(二)生态文明的伦理特征

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必然带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就其伦理特征而言,生态文明将向人们展示出许多新的伦理特点,笔者认为至少将呈现三大特征:

第一,社会伦理关系结构的双重性。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的伦理关系结构主要表现为人际伦理关系。而在生态文明时代由单一的人际伦理走向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双重伦理关系。当人们面向自然时,主体不仅要思考改造自然的行为是否符合人际道德,而且要考虑是否与生态道德相一致;不仅要追求生态的文明化,而且要力求文明的生态化。人们的行为只要缺少任何一种关系的制约,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鼓励和推进人类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重要的伦理特征。第二,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的生态化。在生态文明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将持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树立起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文化意识。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唯一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生物成员,必须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自然的“内在价值”。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说的人们在改造自然中那种将“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理念,将得到真正实现。

第三,人类生态道德律令的普遍化和自觉化。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将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广泛认同,生态文明行为由自发转向自觉。在思维方式上,生态有机整体意识和环境道德理念成为指导人们生态行为的生态理性。在生产方式上,人类自觉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方式,建立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在生活方式上,人类不再追求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追求高质量、低消耗,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不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

总之,生态文明时代,伦理的绿化将成为社会的道德流行色。正如学界所说,21世纪将是生态化的世纪,21世纪的伦理、21世纪的文明同样烙上生态化的印记。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资源

生态文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此举对于破解全球生态危机有着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地平线上,借鉴全人类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一)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常常被称为“天人关系”,究天人之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恒久的哲学命题,其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智慧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奠定了深厚的精神资源。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一切生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顺从、友善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标,即“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儒家在主要关注人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的生活与自然的依赖关系,因此肯定人道本于天道,即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护其他生物的生命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儒家强调取用有节,物尽其用,要求人们珍惜自然给人类提供的生活材料,崇尚勤俭节约,不浪费。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由此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强加于自然界,即反对以人力加之于自然,追求返璞归真。这也是对道家“无为”的真实反映。虽然道家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看来过于消极,但是却为今天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佛教对生态文明的最大影响是“尊重生命”。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生命不只是存在于生命体之中,同时也存在于无生命物中,宇宙的变化具有产生生命的力量。因此,无论无生命物还是有生命物,都存在于普遍的生命体系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主张善待万物与尊重生命。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即人们要对所有生命慈悲,这就是佛教宣扬的“慈悲为怀”。上述生态智慧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深厚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以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二)当代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

当代生态哲学思想在西方源于工业文明时代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问题而产生,如“八大公害”等表现出的人口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总体来说,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促成有识之士反思工业文明,当代生态哲学理论因此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当代生态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研究生态伦理问题,主要形成两大派别: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因为这一理论将“人类”一词个体化、集团化,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少部分人获得利益的工具或手段,以致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这一理论遭到了后现代生态哲学的强烈批判。

非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划分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态哲学理论。生物中心论认为,凡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是自然的主体和核心,也就是它把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生命。这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它承认了所有生命体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人与生命之间建立了伦理关系,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主宰自然界的伦理价值观。但是它依然忽略了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否认人对物种本身和生态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此很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生态中心论正是在这样的伦理语境中,对生物中心主义予以了超逾。它将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二者息息相关。人类作为唯一有主观意识的生物存在,只有从道德上关心有机整体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才能做好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尽管评论不一,尽管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但是,它所提出的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对旧文明的批判,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讨,对于后发现代化的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政策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生产资料,使人类能够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界。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根源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从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不断的矛盾与协调中。从历史上看,人与自然最初是对立的,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征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提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关系。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免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三合一的生态观,以及未来理想社会“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的双和解思想,对于中国制定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调整。先后经历了从制定“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这些都为“生态文明”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有效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文明思想融合了中外古今的生态智慧,并从中国现有国情出发,反思社会发展模式,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主动承担起破解危机、拯救文明的重任。当然,生态文明的提出仅仅是问题解决的开始,如何找到一条可行的建设路径,将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

(一)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

唤醒民众生态意识的方式主要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宣教工作,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如,在全社会发起生态文明的理论讨论,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内涵;制作一系列的宣传画册,给民众以视觉和知识上的冲击,认识到以往对待自然的无理与粗暴,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自觉转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研究,加强宣教队伍的建设,避免宣教工作的盲目性与延迟性。如果中国13亿民众具有了生态意识,认识到自然的价值与权利,明白人类应对自然界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就有了可能,同时也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文明形态,需要新的伦理体系的支撑。环境伦理作为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革命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人类历史阶段,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完善而爆发的人类伦理观念的一场革命,其本质是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因此,生态文明伦理体系的构建,在环境伦理学看来,就是必须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中心,建立适应生态文明的道德原则体系,即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目标体系、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和生态道德实施体系,以及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在合理的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支持下,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调整生态行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制定合乎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道德关系,是指人要以道德来制约人的生态行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不致破坏生态环境而危害人类本身。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制定人类的道德规范,寻求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约束与评价机制。

生态文明的道德评价标准,总体上说,凡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的行为便是善的,凡是有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的行为便是恶的。当然,自觉遵守环境法应当是生态文明的底线伦理标准,明确规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积极践行生态伦理的行为可以容许有多种境界。其中最高境界就是“生态慎独”,即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有无监督,总是以生态道德规范自己,自觉兼顾人的利益和生态利益,自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繁荣,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尽心尽力。

龙川:以生态“治”生态 第5篇

笔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4-2017年)》,到2015年,全省要完成包括始兴、龙川、平远、陆河、新兴等多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试点项目的建设。时至岁末,笔者走访了示范试点之一的河源龙川县,该县试点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并将于近期申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竞得“试点”获资金扶持

车子载着笔者一行,从龙川县城老隆镇一直驶向乡村,渐渐地,窗外经过处处碧波荡漾的河流,远处的大山和蓝天白云,静静地映在清澈的河水中,犹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伴随着我们深入此行的目的地——龙川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示点项目工程的所在地。

据介绍,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全县总面积3081.31平方公里,置县至今有2229年的悠远历史,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美誉。龙川地处东江和韩江上游,而东江水环境资源是惠州、深圳、香港、广州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性水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龙川县在保障水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肩负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龙川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农村环境问题也逐渐突出,如生活垃圾乱扔成堆,畜禽粪便乱排滥堆,污水横流,农村饮用水安全缺乏保障,农村污染源缺乏有效控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对此,笔者了解到,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近年广东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并针对已有一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的农村,加大了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投入。2013年,龙川县申报了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试点项目,最终成功竞争成为全省五个示范县之一,并获得了广东省环保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韩江流域上游的鹤市镇、通衢镇共2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为保护和改善东江、韩江上游水质,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龙川县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生活面源污染问题。”龙川环保局人士告诉笔者,在整治过程中,龙川特别加大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示点项目工程建设力度,并将该项目列为县重点项目和县十大“民心工程”之一。

据悉,该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示点项目工程位于鹤市镇和通衢镇,主要对鹤市镇鹤联村、社坑村和通衢镇旺茂村、广福村、双寨村的5个行政村共约10144人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对鹤市镇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通衢镇17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共约69093人的垃圾进行收集和转运处理;总投资约1810.25万元,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和垃圾清运工程。

以“生态之手”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走进村落,跟随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步伐,笔者眼前出现了一片湿地,里面种了美人蕉、芦苇、风车草,长得郁郁葱葱,跟周边的乡村田野十分协调。“这就是我们试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人工湿地,完全以生态循环的方式对周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流进来的是又黑又臭的污水,流出去的是干净的清水。”

龙川县环保局的技术人员解释,该试点项目采用的“水解酸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处理工艺,通过种植芦苇、美人蕉、风车草等对污染物质有净化作用的植物建造一个人工湿地,村民将生活污水通过排污渠集中流入人工湿地后,湿地中的植物吸附水中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据悉,经过这样处理的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而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无须安装电力装置与水泵,只需环保工作人员不定期地观察湿地植物的生长情况,对植物进行必要的清理,既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又极大地节省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便于项目后期持续发挥作用。

据了解,目前,龙川已建成了鹤市镇的五座门、一队、坑头尾和通衢镇的双寨、马草坝、社笼共6套人工湿地设施,并已完成通水调试;污水处理管网已完成总长度约9008.3米,其中鹤市镇约1668.8米,通衢镇约7339.5米;DN200管长约202.1米、明渠长约8806.2米,投入资金共约1004.85万元。

此外,为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结合试点项目的工作要求,鹤市镇和通衢镇两镇相继成立了环卫所,各村成立了卫生保洁队伍,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将各村(居委会)收集的生活垃圾转动至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目前,鹤市镇已投入3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00m2的垃圾中转站1座、购置了垃圾清运车、收集车和垃圾清运工具,全镇各村共建设95个垃圾收集池(箱),累计清理历史遗留垃圾等1000多吨。而通衢镇已投入近4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00m2的垃圾中转站1座、全镇各村共建设25个垃圾收集池和235个垃圾筒,累计清理历史遗留垃圾等800多吨。

当地环保部门预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减少污水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从而避免污染物排入韩江,保障了韩江下游用水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区域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对改善鹤市镇和通衢镇的农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及生产环境、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试点项目建设考验“后继力”

此次走访龙川县笔者还得知,虽然该县在全省五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中,试点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走在了前列,但是对于项目的后续运营、维护与扩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

对此,龙川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也坦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项目是否能做到“后继有力”才是真正的考验。虽然试点建设获得省政府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但该县环保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环保资金短缺问题仍较严峻。项目运营后期,人工湿地、管网和垃圾清运系统的维护、管理资金来源比较困难。加之该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企业的环保措施不够完善,污染治理成效还不理想。

此外,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仍不容乐观,一是由于该县实施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政策,畜牧业发展由农户散养转变为舍饲养殖,一些养殖户环保设施简陋,对农村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直接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二是农村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小溪、小沥断流干涸现象不断增加;三是域内水土流失范围较大,地质灾害隐患较多,江岸、库岸红壤含沙量高,抗蚀性较弱,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发展生态建材保护生态环境 第6篇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被称为当今社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材料作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和基础, 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 传统材料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问题。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客观现实要求人类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 重新认识和评价人类过去在材料研究、材料开发、材料使用和材料回收等方面的行为。

建筑材料是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材料。目前, 我国建材产品年产量为37~40亿吨。据统计, 每年生产各种建筑材料要消耗资源50亿吨以上, 毁坏农田10万多亩, 消耗能源占全国能源产量的1/6以上, 每年排放的CO2占全国工业排放的30%~40%。显然, 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是以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为代价的, 这已明显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所以, 开发生产具有环境协调性的生态建筑材料, 对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生态建筑材料, 是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性能优异、多功能的建筑材料, 是一类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制造原料尽可能少地利用天然资源, 尽量多地采用废弃物,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具有特种功能性、产品可再生循环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从广义上讲, 生态建筑材料不是一种单独的建材产品, 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等属性的一种要求, 对原料、生产、施工、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贯彻环保意识并实施环保技术, 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几种重要的生态建材

2.1 生态水泥

水泥是建材的最大分支, 发展生态水泥在生态建材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态水泥是指利用各种废弃物及其焚烧物作为主要原料, 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无公害水泥。

目前, 我国固体废弃物种类很多, 而且主要是直接堆放和简单处理, 很少进行无害化处置, 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有增无减, 又缺乏综合治理, 致使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已成为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键, 这也使得生态水泥在我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水泥厂处置利用废弃物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废弃物的水泥原料化;另一类是废弃物的水泥燃料化。其中下水道焚烧灰、造纸焚烧灰、河道污泥、粉煤灰、高炉矿渣、氟化钙污泥、硅藻土、煤矸石、废石膏等都可以作为水泥的代用原料;而废轮胎、废橡胶、废塑料、废油、活性炭污泥、废白土、造纸污泥、焦炭等均可作为水泥的代用燃料。生态水泥的生产工艺和普通水泥基本相同, 也包括生料制备、煅烧熟料和水泥制成等工序。但是由于其所用的原材料的特殊性, 使得生态水泥的生产也具有一些特殊性。比如, 作为代用原料的废弃物由于化学成分不稳定, 离散性大, 所以应加强原料的预均化和生料的熟化;作为代用燃料的废弃物应注意废弃物的投放方式, 确保废弃物完全燃烧;固体废弃物常含有重金属, 必要时应在工艺线上增加重金属回收工艺等。

水泥厂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作为代用原料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现今国内外绝大多数的粉煤灰、矿渣、硫铁渣等废弃物都是水泥工业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中, 对水泥工业最具挑战性的是城市垃圾。因其数量大, 而且增长速度快, 所以备受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将水泥厂和垃圾处理厂结合起来, 这样既生产水泥, 又治理垃圾, 回收能源, 还保护环境, 防治大气和水质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 综合经济效益高, 社会效益更佳, 可谓一举多得。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采用各种废弃物作原料生产生态水泥, 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降低废弃物处理的负荷, 节省资源、能源, 达到与环境共生的目标, 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生态墙材

我国墙材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墙材产业特别是生态墙材的发展对于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建设节约生态型和谐城镇和节约绿色型和谐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墙体材料 (又称绿色墙体材料) 具有以下特征:节约土地, 墙体材料的生产不毁田取土作原料, 其产品可增加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节约资源, 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天然资源, 而大量利用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做原料。节约能源, 既节约生产能耗, 又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 保护环境。生产过程中少排甚至不排放废气、废渣、废水;墙体有较高的绝热性, 可大量减少耗电量, 并可相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我国是世界粘土实心砖的“王国”, 传统的墙体材料即小块粘土实心砖直到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粘土实心砖的生产不仅吞噬良田沃土, 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它在生产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和构成“酸雨”的三氧化硫, 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因此国家倡导墙材革新, 推广生产和使用节土、节能、环保、利废的新型生态墙体材料, 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黏土砖及限制黏土制品,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 从而达到有效节约稀有的土地资源、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生产和使用生态墙体材料对于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保护我国环境质量有着特殊意义。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粉煤灰生产国, 仅电力工业一项, 年粉煤灰排放量超过亿吨以上, 而目前利用率仅38%左右, 并且我国城市的建筑垃圾日益增高, 目前年排放量已逾6亿吨, 亟待采取有效处理方法, 而生产生态墙体材料则对消纳工业废渣、保护耕地、节约能源起到相应的作用。同时与传统粘土实心砖相比, 生态墙体材料在技术层面上很多性能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温隔热性能好, 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钢丝网架火芯板、龙骨石膏板等;防渗水性好, 如砖类和砌块类墙体材料及石膏板材等;隔音性能较好, 如煤灰烧结砖、蒸压灰砂砖等;能耗低,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需要的原料和能耗都比传统粘土实心砖要低很多;强度等级高;自重轻, 有利于基处理和抗震。另外,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可以缩短工期、节省砂浆, 从而增加使用面积等。

相信随着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生态墙材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2.3 生态混凝土

我国正处于一个迅速城市化的历史时期, 建筑产业快速发展。近几年城乡建筑竣工面积每年已达20亿平方米, 作为建筑材料的主题, 混凝土的用量约为15亿立方米。预计我国大规模的建设还将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混凝土的用量仍将居高不下, 所以发展资源利用率高, 可循环利用, 并且质量良好稳定的生态型混凝土,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混凝土实质上就是把混凝土技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使混凝土生态材料化。就是从过去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进一步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降低环境负荷, 与生态环境协调, 提高与保存环境景观。所以, 生态混凝土的特征可归纳如下: (1) 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能满足结构物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 (2) 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 实现非再生型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既不破坏环境, 又能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新型特种混凝土。生态混凝土可分为环境友好型和生物相容型两类。环境友好型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降低对环境负荷的混凝土;生物相容型是指能与动物、植物等生物和谐共存的混凝土。

2.3.1 减轻环境负荷型生态混凝土

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 是指在生产、使用直到解体过程中, 能够降低环境负担或通过改善其性能来降低环境负担的混凝土。从利用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混凝土的掺合料, 到开发利用高流态、自密性、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 从生态水泥、再生骨料混凝土到具有吸音性、调温功能、能够吸收有害气体以及能储蓄热量的混凝土, 均属于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下面仅介绍几种。

⑴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将废混凝土经过特殊处理工艺制成再生骨料, 用其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 (砂石) 配制成的。据报导, 日本每年有3000万吨旧混凝土, 他们对其开发利用以生产砂子和水泥。此举可谓高瞻远瞩, 能避免以后砂石资源枯竭的困境。但全部用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的强度要低于基准混凝土。日本向井毅的试验证明, 以30%的粗细再生骨料等量取代天然骨料, 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相同。

⑵吸音混凝土

公路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在极大地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其中交通噪音已列入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吸音混凝土就是为了减少交通噪音而开发的, 适用于机场、高速道路、高速铁路两侧、地铁等产生恒定噪音的场所, 能明显减低交通噪音, 改善出行环境以及公共交通设施周围的居住环境。

吸音混凝土具有连续、多孔的内部结构, 具有较大的内表面积, 与普通的密实混凝土组成复合构造。多孔的吸音混凝土直接暴露面对噪音源, 入射的声波一部分被反射, 大部分则通过连通孔隙被吸收到混凝土内部。其中有一小部分声波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摩擦作用转换成热能, 而大部分声波透过多孔混凝土层, 到达多孔混凝土背后的空气层和密实混凝土板表面再被反射, 而这部分被反射的声波从反方向再次通过多孔混凝土向外部发散。在此过程中, 与入射的声波具有一定的相位差, 由于干涉作用互相抵消一部分, 对减小噪音效果明显。罗马尼亚最近开发出两种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更强拉力、抗震力和更隔声隔热的生态混凝土, 而且这种生态混凝土还能让墙壁“呼吸”, 能避免混凝土缩合而排放的有毒气体。由于这种生态混凝土无须抹灰泥、刷漆和放置隔热材料, 采用它进行房屋建设可大大降低造价。

2.3.2 植生混凝土

植生混凝土是指能够适应绿色植物生长的多孔混凝土。混凝土内部存在许多连续的空隙, 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特性, 施工时, 只要在混凝土块的孔隙中充填腐植土、种子、缓释肥料、保水剂等混合材料, 草籽就可生根、发芽, 并穿透到土壤中生长, 从而可以大大改善周围大气的环境。同时, 利用其多孔、透水透气性, 不仅可使微生物及小动物在其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连续空隙内生息, 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 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 还可成功解决常规硬化路面存在的散热少、无呼吸、雨水聚积成涝等问题, 可以减轻市政排水设施负担, 使地下水得到及时补充, 避免造成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等严重问题。此外,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若加入特殊的合成纤维, 其抗压强度可达到15~18MPa。

植生混凝土可以作为固沙、固土、固堤护岸材料, 用于保护和绿环城镇人行路面、停车场、建筑物墙壁、河道堤防和屋顶等, 使绿化与硬化完美地结合起来, 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还能够吸收粉尘、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是一种与自然协调、生态效应显著的混凝土材料。关于植生混凝土的研究, 最早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 近年来, 我国的梅道亮等人研究成了既能与岩石坡面粘合、防止表面冲蚀, 又能适宜植物发芽和生长的复合植生多孔混凝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奚新国等人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配制了低碱度生态混凝土也满足了混凝土低碱、多孔适应植物生长的要求。前不久, 上海引进的一种新型植生混凝土, 也首次在嘉定西虬江护坡上亮相, 河道护堤的混凝土上长满郁郁葱葱的嫩草, 既可满足河道护坡的硬度要求, 又能够为河道景观添绿。

2.3.3 净化水质生态混凝土

净化水质, 不让污水污染环境是急待解决的全球性环保问题。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混凝土, 利用多孔混凝土外表面对各种微生物的吸附, 通过生物层的作用产生间接净化功能, 将其制成浮体结构或浮岛设置在富营养化的湖河内净化水质, 使草类、藻类生长更加繁茂, 通过定期采割, 利用生物循环过程消耗污水的富营养成分, 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2.3.4 海洋生物适应型混凝土

随着沿岸及近海工程建设量日益加大, 大量的、单一性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取代自然海岸, 使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少, 因此近海生态系统生物多样化逐渐减退, 水质的自然净化能力逐渐下降, 使沿海及近海环境日益恶化。因此, 开发海洋生物适应型混凝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海洋生物适应型混凝土, 是指能够营造出适合于生物生息的空间或空隙, 能够为海藻类生物提供合适的附着表面, 并能在混凝土表面繁殖, 且混凝土周围的水质对生物的生长没有不良反应。目前已开发应用的海洋生物适应型混凝土有多孔混凝土人工礁石。这种多孔混凝土礁石放在海洋之中, 附着在表面的海藻类数量是普通混凝土块的2~3倍, 且海藻生长茂盛。此外还有用于淡水域的河床、护岸等混凝土构件, 构件的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 使之尽量接近自然河床、河岸的状态, 为水中的藻类、植物提供根部附着的场所, 为鱼类提供水中生息和避难的场所。目前, 在日本已有大量的这种人工渔礁。我国科学家也已在辽宁省沿海进行了人工礁石的研究。

2.3.5 生态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类要寻求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混凝土的要求不仅仅作为建筑材料, 为人类构筑所需要的结构物建筑物, 而是进一步开发对保护环境, 对人类与自然协调能积极作用的生态混凝土。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混凝土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2.4 生态陶瓷

陶瓷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因此, 它的节能环保性能就显得尤为突出。大家都对绿色陶瓷十分关注, 具有绿色健康标志和安全认证的产品将受到人们的推崇, 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的无害化、安全化要求, 需要以节能化的产品来满足。从陶瓷发展的大趋势来看, 未来陶瓷将朝着全面健康化、节能环保化、设计时装化、互动人性化的方向迈进。健康陶瓷的研究和开发, 从追求美化耐用到追求健康, 业已取得丰硕成果, 推出了不少全面健康化的陶瓷产品。从按摩陶瓷 (浴缸、瓷砖) 、自洁陶瓷、生态陶瓷、抗菌陶瓷的出现, 到感光水龙头、活性负离子健康陶瓷以及防静电等功能陶瓷的相继问世, 无不折射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节能环保化———绿色、安全、无害化的陶瓷产品备受推崇, 回归自然, 充满自然意蕴的陶瓷产品无疑将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5 生态玻璃

所谓生态玻璃就是能够清除粉尘污染, 减少噪音污染、光污染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玻璃。下面介绍几种建筑生态玻璃

2.5.1 隔音玻璃

建筑隔音玻璃主要有:真空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其中中空玻璃可以降低噪音30~40分贝。夹层玻璃可以降低噪声15~30分贝, 真空玻璃最高可达40~50分贝, 如果采用夹层中空玻璃或多层中空玻璃等复合型玻璃产品, 则隔音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2.5.2 防紫外线辐射玻璃

防紫外线辐射玻璃是指具有能阻止 (反射或吸收) 紫外线 (波长<0135μm的电磁波) 透过功能的玻璃, 主要有夹层玻璃、本体吸收型防紫外线玻璃、镀膜玻璃等。

2.5.3 防光污染玻璃

防光污染玻璃是通过对平板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几层特殊功能膜, 消除或降低玻璃的反射率, 成为一种低反射玻璃或无反射玻璃。

2.5.4 电磁屏蔽玻璃

电磁屏蔽玻璃是指在平板玻璃表面镀覆透明的电磁屏蔽膜或在夹层玻璃中敷设金属丝网, 当电磁波经过这种屏蔽玻璃时, 被有效地衰减, 达到对内防止信息泄露, 对外防止信息干扰的建筑特种玻璃。

2.5.5 自洁净玻璃

自洁净玻璃就是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光触媒”的透明光催化剂膜 (目前主要是二氧化钛) , 它能依靠紫外线的能量, 将粘附污染的分子分解。

3 结语

节省能源、资源, 达到与环境共生的目的, 是21世纪建材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 生态建材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多功能化、复合化、多样化。为此, 生态建材的发展应充分结合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健康学等学科, 不断开发出污染少 (甚至零污染) 、低成本、多功能、多品种、应用广泛的新型生态建材, 从而使建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 发展生态建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介绍了生态建材的内涵和特征, 以及生态建材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发展生态建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态环境、生态学 第7篇

张林波首先做了“中国城市化面临的环境挑战与生态城市建设”的主题发言。张林波从中国城市化特点与趋势、中国城市化的环境挑战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三个方面讲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中生态城市发展的状况。他提到, 至2008年, 全国已有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开展生态省建设, 500多个市 (县) 开展了生态市 (县) 建设。而国家也不断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 3年时间共实施环保治污工程316项, 投资总额逾240亿, 促进了节能减排, 使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 即便如此, 压缩式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要面对发达国家不曾经历过的复合型生态环境难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尽管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张林波对我国城市化取得的成就依然欣慰, 他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使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 优化完善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布局, 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保障的基础设施, 搭建生态城市建设的运行平台与载体, 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范式, 对于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使得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 能够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谭纵波着重从城市规划方面谈论城市发展如何面对生态化浪潮。面对骤起的“低碳环保”浪潮, 以及我国制定的低碳目标, 对于不断发展的中国城市, 将通过怎样的规划来完成低碳目标?谭纵波的发问引起与会人员的思考, 也是值得我们深思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谭纵波建议通过对城市规划的焦点, 通过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模式的紧密结合, 对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进行差异化的规划模式。他还建议道, 城市规划面对低碳目标的局限性,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村镇、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区、大院的功能。在城市规划中,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态度, 通过融入可持续性的低碳元素, 密切关注, 积极参与, 有选择地行动, 从而在不断深入的低碳环保浪潮中, 探索符合我们自己的路。“随波逐流还是自主选择?”谭纵波的发问依然没有结束。

“作为经济城市的生态城市”,是任何一个处于经济不断发展中的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话题,经济城市不等同于生态城市,而生态城市和经济城市既有对抗也有结合,曹星提出的生态经济城市很好地把生态和经济融合在一起。

曹星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沿用以前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他提出,以城市为基础的方式使得地方政府能够积极地进行领导和鼓励,始终与具体的环境和地方生态相适应,通过协调、统一利益相关者的行动以及激励机制来实现具有持续性的协同效益,建立一个广阔的合作式设计和决策平台,实现整个城市系统的优势整合和总体优化,看重可持续性和弹性特点的投资框架建设生态经济城的四大原则。利用建设生态经济城的四大工具:采取GIS用于分析城市形态,通过设计研究会进行预测和计划,能量分流图表用于分析能量流向,为融资决策进行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经济城市的执行进展,为我国生态经济城市的实施点明了方向。

不同于前几位的关注视角,王春连通过由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领衔的“土人设计”和北大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其独到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她在“武汉五里界生态城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中提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快速城市化和小城镇改造对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实施生态、低碳、可持续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城市化和小城镇改造的必然出路。王春连建议通过全面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应用低碳智能系统和技术,引导城市民众塑造绿色生活理念,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导社会民众的低碳生活方式,从而发动社会力量来实现低碳环保的诉求。

进一步剖析生态城市的各个环节似乎是今日沙龙活动的趋势,接下来汤民就把眼光锁定在生态城市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运行实效问题剖析”从绿色建筑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出我国绿色建筑遇到的实际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汤民认为我国绿色建筑尚未实现“因地制宜”,一本标准全国通用,对于我国这个南北气候差距巨大的国度,这样的标准自然有失偏颇。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90%的设计方案都有绿色建筑标识,但方案图纸标明并不一定在施工、安装调试等方面能做得到,设计了,但距离做到还差很远。因气候差异、入住率等问题,即便设计合理,实际运行也不理想,再则关键节能技术要求高,运行成本高也限制了绿色建筑的运行。假若企业不赚钱,那么没有政府奖励,没有效益,谁还会去做绿色建筑?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难处理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政府鼓励、企业责任、加强居民意识,绿色建筑要注重实效,采取全程监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汤民开出了这样的“绿色药方”。

作为一个具体项目的实践者,孔彦鸿针对工作中的体会,他通过对玉溪生态城市规划这个案例的分析,和大家分享了她在工作中体会到的如何规划生态城市的经验。

在“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体会与认识”的主题讲演中,孔彦鸿认为生态城市建设应依托城市的基础条件,诸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与植被以及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发展绿色交通,着重倡导城市的循环经济,更要注重生态教育,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三和”理念。

生态城市的体系构建,孔彦鸿认为应做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指引、城市水系构建规划指引和经济循环高效发展规划的结合,把生态城市规划融入法定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只有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去,把生态城市的理念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成果。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赖于良好的规划实施机制、资金投入的支持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此外,由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对规划进行检讨与修正,以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沙龙活动紧张地进行着,时间一晃而过,六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圆满结束,随后两位企业代表反映了企业的心声。李树华谈到企业要具有社会责任,开发绿色生态产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承受力有限,希望国家在政策上能有所扶持;张锦宁希望此后能多和业界领导嘉宾交流,希望在推动我国生态产业发展方面,尽到自己的一点责任并做出贡献。

很快, 沙龙活动步入尾声。李迅总结了本次沙龙活动, 并提出了四点意见。他说, 本次沙龙, 赴会嘉宾关于生态城的目标、理念、技术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涵盖面齐全。其次, 参与主体多元化, 也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多元性, 反映了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建设部和环保部系统、学术界科研设计单位以及企业界代表和媒体各方面的声音。再次, 赴会嘉宾进行了理论探索, 通过对很多案例在实践中的进展情况, 以及试点成功城市示范经验, 提出了可供学习、借鉴和实践的生态模式。最后一点,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很重要, 包含整体设计规划、具体环节施工实施、运行管理、评估以及综合考虑和多部门协调等, 在活动中, 我们获知能源局提出了新能源城市;环保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模范地区;建设部和财政部推绿色生态城区, 并颁发了奖励政策, 由此可见国家各部门都在协同推广生态发展理念。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们在国家政策层面、专家学者理论层面和企业家方面探讨了生态城市理念,下一步我们也会通过采访调研以及更大型的活动开展,多角度地把生态城市理念持之以恒地推广下去,共同把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好。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相聚在下一次活动,谢谢!”伴随着吉喆总编的总结发言,2012年《财经界》首期生态城市沙龙落下帷幕。

生态环境、生态学 第8篇

1 开设分子生态学课程的必要性

分子生态学这个名词出现较晚, 但国际上已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分子生态学研究工作的机构。比如, 英国Durham大学生物科学系的A.R.Hoelzel领导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小组就非常活跃。国内分子生态学起步较晚, 但近年分子生态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分子生态学研究室, 以开展分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1996召开的首届全国植物分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来揭示植物个体、居群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的异同, 是分子生态学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

为了顺应生态学发展的新趋势, 我院先后对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希望通过课程培养, 使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今后的深造和工作过程中更具适应性和竞争力。但实践反馈的信息是, 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能力, 但常常难以将所学习到的实验技能与实际的生态学问题相挂钩。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使同学将一些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实验技能与生态学研究的科学问题相结合。为此目的, 我院又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分子生态学的课程, 以解决这一教学上的矛盾。

2 分子生态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目前高校教学存在许多人为的模式, 这些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形成的, 这些模式过于强调某种固定的程序, 使教学显得单调、枯燥,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尤其是对交叉科学和实验性科学。那么如何灵活运用及组合各种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成为各个高校实验性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无疑对于快速发展的生态学也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突出的优越性, 曾一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替代了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但对于不同的专业采取一致的要求, 也容易进入教学模式应用的误区。因此近些年, 各个高校教学一线的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及课程对多媒体和黑板板书使用量进行了一定调整, 希望能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分子生态学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院采取了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模式, 将所使用教材中的图表、图画以及电泳图谱在PPT中形象的展示。此外, 还可以用flash动画将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形象化地展示给同学, 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 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易接受, 而且大大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了单位教学时间内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结合传统板书教学模式, 可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分子生态学实验过程分段式、步骤化地给学生展示出来,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同学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2.2 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正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为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我院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首先, 任课教师选取教材当中一些合适的章节, 并结合当前该领域研究前沿或社会热点问题, 让班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 撰写读书报告, 任课老师批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随后在相应的教学章节中进行课堂演讲及讨论;其次, 我院分子生态学任课老师针对该课程特点, 设计了与课程紧密结合的8个学生实验, 一方面通过这8个实验操作过程促使同学复习并加强分子生物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分子生物技术如何与生态学实践相结合;最后, 我校还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一些本科生创新性项目, 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 撰写项目申请书, 审批立项后既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工作, 我校以这种模式使部分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工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式的实验,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3 对于分子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一些设想

3.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但教学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往往是不能上网的。而我们知道生物学研究至今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多数资源已经被搜集整理, 并在互联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而分子生态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仅仅依靠课堂当中的多媒体设备, 那往往只能是任课教师在做演示, 并不能让所有的同学在同一时刻参与进来。因此, 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 针对类似分子生态学的一类的交叉课程, 应该针对课程内容开设计算机机房的上机课程。一方面, 利用多媒体机房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给同学展示如何使用与下载网络上的生物学网络资源;另一方面, 在上机课过程中就使同学有一个实际检索和使用生物学网络资源和软件的动手机会。这样上课过程中学生就有一个独立动手的机会, 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 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专题讲解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分子生态学的兴趣尤为重要。但任课教师由于研究领域的限制, 不可能了解所有教材中所涉及内容前沿研究发展动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交叉学科的兴趣, 我们院还组织不同教师讲解与教材内容相关内容的前沿知识, 同时进行专业指导工作, 希望以此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组织同学参加学术报告活动,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分子生态学异军突起, 在解决传统生态问题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已开设了分子生态学课程,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分子生态学教学模式, 针对该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具体教学情况, 初步探讨了分子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子生态学,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康乐, 张民照.分子生态学兴起、研究热点和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5 (4) :292-299.

“看”生态“救”生态 第9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各种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断增大, 在破坏与保护、生命与金钱的痛苦交织中, 人类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系统的真正价值, 人类才真正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现状, 并将其纳入伦理道德体系中, 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道德, 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一、当前生态系统的现状

半个世纪以来,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不但拥有了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 也拥有了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 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增大了向自然资源索取的速度和规模, 导致了生态失衡, 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 由于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 人类本身也遭到“报复”。因此, 当今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已经把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来研究。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一场空前险恶的生态危机。所谓生态危机, 就是指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臭氧层损耗、气候异常、资源匮乏、疾病蔓延、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系统科学地“看”生态

系统科学就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主要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 并揭示其活动规律, 探讨其有关系统的各种方法和理论。系统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广泛转移。

生态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 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若要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 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 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价值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混乱, 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这些都表明, 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理论认识的问题, 而更多的是社会经济的问题。客观地说, 现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异化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

(一) 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异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之所以能导致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 它不同于自然界的意志自由, 它被称为人的主体能动性。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异化, 就是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而被置于对立面的状态, 并且在这种状态中, 人的“自由意志”发挥已不再是“以人为目的”, 而成了一种实现外在过程的工具, 因此, 当这种工具把自然与人的分离与对抗推向极端的时候, 就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

(二) 人的主体能动性异化的表现形式

异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从人的价值观念来看, 当前片面地强调自然的价值性, 一味地索取和占有, 主观地推崇财产私有, 导致自然服从于人, 物质的发展以不断实现价值增值为最终目的;第二, 从人的生产方式上来看, 当前世界人类一味地追求功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片面地发展生产力, 一味地追求最大利益;第三, 从人的意识形态上来看, 奢侈、贫穷、霸权、强权等这些都是私有制度的产物。

三、非线性的思维“救”生态

通过系统科学地“看”生态, 全面分析生态问题, 我们可以得出, 要想科学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且有效解决生态问题以及生态危机, 就必须改变和突破人类以往所具有的线性思维和观念。从非线性思维角度出发,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自然观”、全新的“大生产观”、全新的“大社会观”。

(一)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自然观”

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就必须改变以往狭隘的自然观,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自然观”, 它对自然的解释和评价采用一种系统整体的方法, 并且重新审视人的作用和位置。我们要意识到社会的发展不仅包括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提高, 也包括全新“健康”的生态系统的建立。

(二)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生产观”

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就必须改变以往狭隘的生产方式, 不断扩大和丰富生产的内容和范围。要想建立一种全新的“大生产观”, 我们就必须实现社会生产与自然生产、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建立一个将两种生产和两种生产力协调统一的大生产观。

(三)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社会观”

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除了改变自然观和生产方式, 还必须改变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 建立全新的“大社会观”。

综上所述, 要想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关键还在于人性的提升。当我们人类学会“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时, 我们的自然观、生产方式、社会制度自然而然会得到全新的改变。

四、展望

从系统科学角度分析了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功能, 当改变系统的结构时, 功能随之改变, 同样, 当其功能发生改变时, 其结构也要发生改变。其系统每个要素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视, 但不能过多盲目地关注某一要素。例如, 盲目任意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 导致了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非线性科学的诞生及发展, 使系统简单性与复杂性互生互换, 使有序和无序巧妙地融为一体, 使人类既继承了线性世界理论, 又对非线性世界理论进行了创新, 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增大引发了生态危机。本文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功能,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 说明现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异化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救”, 改变和突破人类以往所具有的线性思维和观念,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自然观”、全新的“大生产观”、全新的“大社会观”。

关键词:系统科学,非线性思维,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美) 唐纳德.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杨通进.环境保护的伦理基础——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1998.

[3]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武杰.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5]方世南.生态环境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 2002, 2.

[6]景枫, 焦君红.生态环境危机中的利益思考, 道德与文明, 2002, 2.

[7]苗东升.非线性思维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8]利润珍.非线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学派 生态危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 世纪7 0 年代初以来形成的一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支学派,是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达,他们从生态危机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革命”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结合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的本·阿格尔。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派别较多,但就其基本观点来说,还是比较一致的。他们认为,首先,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应强调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使他强调内部社会关系而不是强调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来论述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当今生态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应当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外,补充第三个同样重要的范畴——生产条件。

其次,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主张应予批判,进而提出“劳动闲暇一元论”。当代资本主义为克服经济危机,力图歪曲满足人们需要的本质。这种“异化消费”导致刺激“异化生产”。因此,他们认为首先消灭“异化消费”才能消灭“异化劳动”,进而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

再次,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稳态”,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样既可防止不合理的过度生产和消费,又能防止异化和分裂人的存在的社会状态,克服“异化消费”。

第四,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不能像过去那样依靠“暴力革命”,应当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他们的生态危机理论去发动人民批判资本主义的那种集中化、官僚化的违反自然和人性的倾向,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条件,解决所有制问题,最终把生产过程的分散化、民主化、工人管理这三者结合起来,以建立实行“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高生产、高消费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人的异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透过生态环境问题,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和自然的严重损害,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倡导生态保护,主张人类和平,着眼人类的未来,把人类的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在诸如维护和平,提倡男女平等和政治民主,建立国际新秩序等方面的国际活动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绿色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西方思潮一样,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复杂的成分,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

(一)在基本理论的构建方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贯穿其理论的始终,存在不少理论自相矛盾的地方。它把生态问题作为理论构建的核心,通过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来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这样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用“生态危机”代替“经济危机”,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否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进而取消社会变革,转移了人们反对资本主义的视线和方向。

(二)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解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暴露出片面性和局限性。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集中化、官僚化和技术统治论本来是正确的,但是把这些都归结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进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构成整个工业文明基础的现在科技体系是有失公允的。又如,它主张的稳态经济是以企图追求产品质量和经济的零增长为前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这在当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对经济总量形成严重压力的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必然导致新的供应不足。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科学选择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培育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亲和型产业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其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农业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管理和市场准入体系。其二、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总量。其三、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加快生态旅游开发,积极发展绿色商贸、绿色物流,发展金融保险、科技咨询、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二)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并逐渐减少各个领域的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总量。

(三)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第一、建立综合决策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用行政手段维护好生态环境。第二、出台相关政策,综合利用价格、税收、信贷、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调动各地各个行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第三、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

生态环境、生态学 第11篇

2月22日~23日, 中国生态学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文化景观保护与景观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的举行, 对发展景观生态学学科体系, 提高景观生态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克明对文化、文明及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沙龙的学术研讨明确了宏观背景。刘世荣理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从中国生态学学会能力建设需求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景观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 并表达了中国生态学学会作为重要科技社团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力争有所作为的决心, 并简要介绍了学会2013年针对生态文明议题计划开展的几项重要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宇振荣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利顶分别作了题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工程技术与政策需求》和《文化景观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围绕生态文明背景下文化景观的保护进行了积极发言和讨论分析, 认为文化景观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文化景观保护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如何通过文化景观的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成为摆在景观生态学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乡村生态景观方面, 如何通过农村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设计与搭配, 从区域尺度上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 从形态、结构、功能、文化和美学等方面实现乡村景观资源优化利用, 将成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态环境、生态学】相关文章:

环境哲学生态环境07-16

环境生态05-09

生态课堂环境09-11

环境生态学复习重点06-21

环境生态学课后习题08-23

环境生态学论文题目04-07

创业生态环境05-12

生态环境安全05-16

生态环境效应05-18

民族生态环境06-12

上一篇:高校老校区下一篇:生长发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