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影视剧范文

2024-08-18

英文影视剧范文(精选12篇)

英文影视剧 第1篇

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是适应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对所授高职班级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后,学生在选择电影和欣赏电影方面有了良好的改变,这些改变较多地集中于:对电影的评价有了一定的深度,更注重电影的结构和类型的整体把握;提高了看英文电影的兴趣;有些表示不再排斥学习英语。

然而学生整体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还较为肤浅,从学生选择该门课程的动机调查发现,有四成学生是出于对电影的兴趣而选择学习英语,有四成学生是为了娱乐、轻松,还有两成的学生是认为该课程的学分好拿。所授三个班级在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期末考核方面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并且期末影评写作为主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压力较小,很多学生是从网上抄袭,反应了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目前该课程的教材大多是学校教师自己编写,还未对该课程目标有较统一的认识,教师若对课程目标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则很难要求学生对课程有深入的认识。

二、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目标设定

英文影视欣赏课程较直观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增长见识。在此门课程教学中发现,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用明显,因此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我们要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文影视所具有的精彩的故事情节、惊险刺激的镜头和时尚的场面,吸引了国内一大批的超级影迷和追剧粉,并且逼真的视听效果,也成为英语学习者集学习和娱乐为一体的良好途径。

原声英文影视不仅能在发音上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范例,还能在真实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更地道的英语流行词汇和俚语,以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英文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甩掉英语难学的包袱,敢于尝试。

(二)加强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即美育。美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致力于人的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健康、愉悦,以实现自身的美化。美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高职美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对美育课程重视不够,高职教育更关注学生所学是否能更好地与市场对接,是否能更顺利地就业,在制定人才方案时会忽视美育课程的设置。就业情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应聘时若在职业技能都可胜任的基础上,用人单位则会更关注应聘者的态度、气质、修养等,美育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的重要途径。

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英文影视欣赏更便捷、更直观且更生动活泼地作为美育的形式。高职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课程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求来选取影视题材,如《当幸福来敲门》主人公为了生存的职业奋斗史能够激励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怦然心动》让我们看到男女主人公是因何吸引对方,而当女主人公开始怀疑男主人公“整体小于部分之和”时,开始思索是否值得自己去喜欢,有正面积极的恋爱观的引导;还可以选取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展现职场才华的《白领丽人》,尊严教育的《简·爱》等,既使学生对影片有深刻的触动、感悟和欣赏,也对学生审美能力有提升。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地区,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既可以消除因语言、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误会,也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间的对话,有利于全球化合作的开展。

英文影视集中了英文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艺术人文,如通过《辛德勒的名单》了解二战历史;通过《被解救的姜戈》了解美国南北战争;通过《我的盛大希腊婚礼》了解家庭和饮食差异,以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通过名著改编的影视《哈姆雷特》《乱世佳人》《傲慢与偏见》等了解外国文学和语言特色。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影片的文化冲突及原因,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解读能力,或者选取某些文化现象和文化对比,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方看待黑人奴隶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总结

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切实实现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还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研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并细化到每堂课的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课程不只是娱乐;另外,选取有代表性的英文影视佳作,斟酌、筛选合适的片段,引导学生去欣赏、了解、理解、批判电影中更深刻的层面,使学生的英语听说、审美、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有很好的提升;并且要对传统期末考核以影评写作为主的考核加以改进,可以将课堂的参与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重要量化指标,提高学生学习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总之,要发挥英文影视欣赏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避免课程漫无目的、仅供娱乐,就应在教学中切实实行好课程目标。

摘要: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效果的发挥,需要教师明确设定课程目标。从对高职影视欣赏课程的调查入手,探讨了该课程的目标设定,突出了课程在审美教育、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目标。

关键词:英文影视欣赏,审美教育,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方幼丽.加强高职学生审美修养的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07(4).

英文影视赏析 第2篇

摘 要:由导演的《辣妈辣妹》是一部喜剧、家庭、奇幻电影,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对母女由最初的互相不理解,经过交换灵魂而得以亲身体会对方的生活,最后隔阂消除,母女益发情深的故事。当噪音不再是噪音,继父并不是恶父时,当她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别人的生活,以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已生活的状态,不是因为我们倔强的就要这样,而是你们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一、辣妈辣妹的剧情简介

黛丝·科尔曼(杰米•李•柯蒂斯 饰)是一个心理医生也是一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女儿安娜(林赛•洛翰 饰)与小儿子。但黛丝跟安娜的关系一直不好,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的做法。妈妈一直不理解高中的女儿,并且试图控制女儿的生活,不允许女儿参加乐队,对于女儿经常得到的F加以批评,并总是肯定的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很努力„„我可以通过所有的考试„„”。女儿同样不理解妈妈,她试图向妈妈解释些什么,而且一直认为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一个星期五的早上,为安娜乐队及母亲再婚的事,两人又闹起来,互相表露着各自的不满。这天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两人同时冒出个念头,希望自己变成对方,并表示如果换做是对方,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这种幻想,在一块神秘饼干的参与下,居然实现了……一觉过后,妈妈和女儿如愿地换了灵魂,惊恐中她们不得不接受事实,走进对方的生活,互相配合做好各自的事:妈妈去女儿的学校上学,女儿去代替妈妈做一名心理医师,虽然这并不是她们待见的。这期间经历的事,才让母女认识到各自的生活,理解到各自的感受。或许处在她的位置你会比她做得更恶劣,就像妈妈被女儿的朋友考试所害,在受到帮助时,她竟恶意的去报复。她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对方,同时也让母女学会彼此谅解。与此同时,女儿作为“未来继父的未婚妻”终于真切的了解到继父的想法以及继父对自己和母亲的爱。糟糕的是,苔丝妈妈不久就要嫁人,再做新妇了。就在跌跌撞撞中,母女两人在相互体会着对方的生活,最终在妈妈的婚礼上,母女二人终于回到各自的躯体。

二、影评

1、本片最重要的是反应母女之间的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中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相同。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们爱自己的孩子,给了孩子们所想要的一切,但是却并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内心的世界,所以一味的以自已的方式去给予他们。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不理解,既然给予了一切,为什么还要有所限制,所以我们抱着各自所持有的态度相处着。因此在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没有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不要对别人的做为轻易的Say No!

2、在身份互换中女儿也清楚的明白了继父的想法和继父对母亲和她的爱,如果不是这次的互换,也许女儿永远都无法知道继父的爱。这足以说明表达出来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爱,我就要把我的爱表达出来。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愧疚。我如此爱我的父母,但十四年来好像从未面对面的对父母说过“我爱你”。至多是在信中、电话里吝啬的说“想你”,而从未告诉过父母我对他们的爱。尽管现在是文字表达,但我要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每每长大一天,我的爱就会多一点,父母不仅给予我肌肤,还给了我思想和品德。

3、影片中的男主角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时是被安娜的个性所吸引的,在安娜进入母亲的身体之后,其个性魅力仍无法被容颜掩饰,男主角转而对“母亲”着了迷。这让我很感动,觉得男主角很真诚。我虽然无法接受那么大的年龄差距,但是,这也可能是真爱的一种吧,如果那种东西存在的话。在我看来,男女主角的那种接近灵魂的交流,很美好。

三、总结

如何组织英文影视课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影视教学 准备 思考 解释 指导

影视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如果组织的好,学生不仅可以在娱乐中学到英美国家的语言文化、生活文化、地道的语言,同时还可以增强语言运用的渴望,但是如果这种课上得不好,不但没有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相反地,还会让学生感觉到特别的无聊, 枯燥。 要想上好这一课,组织和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和充分自然决定了这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首先,课前,三个准备。

第一,思考。影视课也不是说随便就可以拿过来一部电影,就可以在教室里给学生放映,放映电影之前,首先要考虑为什么(why)。也就是为什么要放映这部电影,放映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是和目前的教学有关,还是纯粹的娱乐?还要考虑怎么样(how)。即是要把电影从头放到尾,还是只选择其中的某些主要的精彩片断(segments)。再者,还要考虑放映的时间(when)。是利用课堂时间放映,还是课下时间放映,是在讲解故事之前放映作为引题,还是在学习了一个故事之后放映作为巩固或者加深理解。

第二,准备。准备阶段不但很重要,而且直接关系这堂课的成败。比如说,首先要准备好影片,确定了要放映的影片后,教师首先要把影片从头至尾看一遍,以便确认影片的内容和长度是否适合。然后,教师要准备和影片相配的一系列问题, 以便检测学生的理解力。最后,要认真检查TV & DVD Player, 或者Multi-media Player 是否工作, 以保证放映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介绍。影片的介绍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有一些电影,涉及时代背景,国家背景,文化背景,这些如果不在放映之前介绍给学生,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很迷茫或奇怪(confused or weird)。甚至对有些部分不会理解。还有一些影片涉及的人物比较多,而且关系也比较复杂,所以事先介绍一下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自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还有,有些关键的生僻词汇会出现在字幕中,教师要对这些词汇做清理工作,排除学生理解的障碍。

其次,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三个必需。

第一,组织。在整个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要对班级学生进行有序地组织,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吃东西,有的同学可能会大声讲话,影响其他同学的观看,还有的同学可能对这个影片不感兴趣,或者由于其他的原因,就会睡觉。教师要保证所有的同学要认真观看,以便后面的附加习题部分,学生可以顺利独立完成。

第二,解释。尽管在放映影片之前,已经作了一些介绍,但是有些文化的差异,或者是有些部分难于理解,教师同样需要在放映影片的同时进行讲解。一边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至于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迷失。学生在这时候应该是在进行记录。

第三,联系。这里所谓的联系,是指把影片的内容情节和故事小说联系起来,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我在放映影片Jaws的时候,学生就发现了影片和故事之间的很多不同之处。还可以把影片情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以便加深对影片的印象。

最后,电影放完后,三个巩固。

第一,解释。在电影放映结束以后,还要对故事情节进行串讲,有些同学可能还会有不同的问题。

第二,指导。学生在影片放映结束后,要回答questionnaire上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可能还会有问题,教师在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

第三,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在questionnaire和其他的project 都完成之后的,这样的总结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比如,影片放映效果,学生观看感受,影片放映改进措施等等。还可以是教师的自我总结。

当然,这只是对于影视课教学的初探,还会有更有趣, 更有效的办法使得这种课上得更好。旨在交流,但愿分享。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e and Impr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1985.

[2]王秋媛. 英美影视作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 (29).

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中的文化渗透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文影视,赏析,文化渗透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 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一般被安排在专业教学的后两年, 此时, 学生的听力水平、对话能力、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对于电影的理解会更为深刻。但是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对此课程的认识不够, 只做到了“赏”, 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析”;在授课过程中只充当了一名放映员的角色, 至于学生是否看懂, 了解多少却很少顾及。这样, 使很多学生对影视赏析课产生了误解, 认为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笔者旨在指出怎样回避这些问题, 并从文化渗透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影片及教材选取

一般影视赏析课程都附带影片和教学参考书, 但是其中大部分影片并不受学生欢迎。常见影片主要包括两大类:所谓的“大片”和“老片”。大片, 顾名思义主要指大投入大制作的影片, 以动作片、科幻片和电脑特效动画片为主, 如《亡命天涯》、《骇客帝国》、《怪物史莱克》等;而老片主要是那些曾获得奥斯卡奖的经典影片, 如《简爱》、《呼啸山庄》、《蝴蝶梦》等。对于第一类影片, 因为目前互联网的普及, 大部分学生在第一时间已经看过, 而且此类影片大多注重视觉刺激大于影片内涵, 教师很难深入讲解, 所以学生不感兴趣或看后即忘;对于第二类影片, 虽然内涵丰富, 但其经典只相对于影片产生时代的影响, 而对缺乏外国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生来说, 其吸引力甚至不如第一类影片。

对此,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本校学生观看的影片, 题材不要太老旧, 也不能只注重噱头, 同时保证内容丰富、背景知识全面, 学生喜欢;最主要的是一定要避免在播放过程中使用中文字幕。

有专家指出, 一部思想深厚、内容经典的影片常人至少观看三遍才可以真正看懂。这里所谓的“看懂”, 并不是指流于表面的听清一段对话、记住一部分情节或是明白影片的大概内容, 而是需要体会到影片的深层含义和背景知识。对于学生, 教师也应带其观看三遍:第一遍, 从头至尾放英文字幕, 使学生大概了解影片内容 (学生基本可以看明白60-70%) , 遇到对话较快或复杂句时可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停顿或反复播放;第二遍, 教师重点讲解, 涉及词汇、翻译、日常用语等, 但最主要的是背景知识的渗透, 这样使学生对影片有全面的掌握;第三遍, 取消字幕, 学生自主欣赏, 练习听力并巩固其他知识 (最好有相关练习) 。通过一部或几部影片的讲解和练习, 使学生明白本门课程的程序, 并鼓励他们自主寻找优秀影片观看和查询资料, 进而达到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目的。

以下, 将着重以《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情归巴黎》 (Sabrina)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My Best Friend’s Wedding) 、《冷山》 (Cold Mountain) 和《老友记》 (Friends) 等影片阐述影视赏析课中的文化渗透。

二、影片中背景知识的挑选和讲解

影片背景知识也是授课过程中的重点, 需要教师对影片有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对西方文化有较好的掌握。

1. 介绍影片主要演员

以《阿甘正传》为例, 影片放映之初, 介绍主角Forrest的演员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 奥斯卡历史上唯一连续两次获得男主角奖的演员。同时介绍他主演和导演的其他影片, 如《费城故事》、《拯救大兵瑞恩》、《西雅图夜未眠》、《电子情缘》、《绿里》等, 可以说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演员, 可以胜任各种角色 (智商低下者、硬汉、情场失意的小人物、爱滋病患者等) 。在《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My Best Friend’s Wedding) 中, 教师应重点介绍女主角朱丽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以及她主演的影片《风月俏佳人》 (Pretty Woman) 、《诺丁山》 (Notting Hill) 等;而在影片《情归巴黎》 (Sabrina) 中,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则是需重点介绍的女演员。

介绍完毕,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这些著名演员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 由学生课下选取观看。

2. 介绍影片获奖情况

授课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奥斯卡、金棕榈、艾美等英美影视的著名奖项及评奖过程。如《阿甘正传》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最佳导演 (best achievement in directing) 、最佳男主角 (best actor) 、最佳视觉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 等6项奥斯卡奖, 而97年的重头戏《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共获14项奥斯卡殊荣。对于评奖制度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对影片有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刻的理解。

3. 介绍影片背景知识

以《阿甘正传》为例, 这部影片内容非常丰富, 时间跨度长久,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 以及很多著名企业的发展历程等。但是由于背景知识缺乏, 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看懂, 对于他们来说, 这只是一个讲述某个运气好的傻瓜最后发财的喜剧故事。他们没有注意影片中片头片尾出现的羽毛的象征意义;他们把影片的时代单纯地定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认为影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都是虚构的等等。所以, 对于知识含量如此丰富的影片, 教师要重点讲解, 否则会使学生对于某些重要的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产生曲解, 这与开设课程的目的背道而驰。

讲课之前, 教师要简单介绍影片发生的时代背景 (1950s—1980s) , 这段时间在美国历史上是风云变幻的时期:越战、学生运动、黑人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嬉皮士、性解放、登月成功、计算机科技高速发展等, 很多事件对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影片中出现的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同理, 在影片《冷山》中, 教师就应着重讲解美国南北内战的时代背景;而在电影《撞车》中,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和矛盾则是需要重点强调。

《阿甘正传》整部影片中共出现了几位著名的美国总统和政治家: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里根、华莱士等, 此时可以介绍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 同时向学生介绍这几位总统的主要政绩和比较有影响的事件 (如肯尼迪的任职演讲和遇刺经过、尼克松访华建交和水门事件、里根的演员生平等) ;而且影片导演应该很喜欢音乐, 他使Forrest有意无意地与世界顶级音乐家联系起来 (猫王、约翰·列农等) ;同时,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并播放美国乡村音乐, 反战歌曲, 及嬉皮士雅皮士的颓废音乐等。在讲解《情归巴黎》时, 如条件允许,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贯穿整部影片的歌曲《玫瑰人生》 (la vie en rose) , 以调节课堂氛围。另外影片还涉及了美国建国后的绝大部分有影响力的战争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一战、二战、越战) , 教师可以把其它未提及的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等归类讲解, 方便学生记忆。

在影片《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My Best Friend’s Wedding) 中, 教师应着重讲解西方的婚礼习俗和饮食习惯, 而在介绍《情归巴黎》 (Sabrina) 时, 可以简介西方上流社会与平民阶层的价值观差异和隐藏矛盾。至于另一部与《阿甘正传》同年代的优秀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涉及了大量的西方法律体系的知识, 方便学生对这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著名的室内喜剧《六人行》 (Friends, 又名《老友记》) 也是不错的选择, 它与另一部颇受争议的动画片《南方公园》

音乐课中“导入”的魅力

龙英 (贵州安顺学院艺术系561000)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 使其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一步。在教学过程当中, “导入”的方法很多, 每个教师的设计也不一样, 但是万变不离其中, “导入”的自身魅力影响着每个设计它的教师, 只有在这些规律下设计的“导入”, 才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 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入;艺术性;科学性;自然;相关联

一堂生动的音乐课, 在教学过程中, 有效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都知道, “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 是不可缺少的教学重要环节, 它起着诱导, 铺垫和衔接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 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的课堂作用很大, 魅力还不止这些, 下面我们一同来探讨。

音乐课导入的方式很多, 积累自己和其它教师的教学实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音像图画类、谜语故事类、儿歌游戏类、设问谈话类、诗歌牵引类、预留置悬类等等, 选用哪一类导入方式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新授内容认真研究, 精心构思、设计后再加以选择。但是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导入, 都离不开“导入”自身的几条规律, 也许这就是“导入”的魅力所在吧。

一堂活泼、生动的音乐课, “导入”是有艺术性的。音乐是一门艺术, 传授知识的音乐课教学也应该更有艺术性。只有每个教学环节, 都具有艺术性, 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持续性, 整堂课都乐于学习。但要使音乐课的导入具有艺术性, 必须做到“新”、“奇”、“巧”。“新”就是导入的内容新颖, 有新鲜感。例如:谜语、故事之类的作为导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奇”就是导入方式奇特、别致, 让人意想不到。例如:预留置悬类的导入方法就能给学生一个出其不意, 捉摸不透的效果。“巧”就是导入的方法灵活、巧妙。设计巧妙的导入则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想法合并几类导入方法同时使用。

科学性的“导入”也是一堂活泼、生动的音乐课的关键。导入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 设计的内容是否科学,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 设计导入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这个原

(South Park) 被称为英语学习者必看节目, 学生可以在笑声中领会现代英语口语的魅力, 寓教于乐, 何乐不为?

三、讲解时的注意事项

1.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影片。避免播放存在暴力、色情和反动的情节。

2. 提醒学生注意影片中的一些矛盾和错误。

如《阿甘正传》中美军士兵在越南战场上所穿的军服其实在当时并未出现;1975年阿甘收到的信件里有苹果公司的logo, 而事实上这家公司是在1977年才注册并使用这个图标的, 究其原因, 编剧是为了把30多年的历史压缩到2个小时的影片中不得已而做出的改动, 但这种历史错误仍要向学生指出, 以免形成不正确的认识。

3. 正确疏导学生面对影片中揭露的阴暗面。

在《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这部影片里, 出现了很多黑社会、暴力、执法不公等情节, 但同《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一样, 这正是此类写实影片获奖的原因之一。此时, 教师应讲明故事发生的背景, 与现今相比当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并鼓励学生找出影片中催人奋进的部分——也是影片的主旨和精髓——希望。主角在数十年的冤狱生活中积极向上、不断抗争, 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击败强敌并重获自由。通过欣赏影片, 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想也会得到一定的升华。

4. 在授课时, 教师只是一名讲解者, 而不是灌输者。

对于影片中的背景知识, 学生有自由理解的权利,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如嬉皮士雅皮士运动、同性恋、颓废音乐、名人则有两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方式、方法。二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设计导入的内容。只有这种溶入了科学性原则的导入, 才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堂活泼、生动的音乐课, “导入”的内容必定是和教学内容有关联性的。导入的目的是教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 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去, 所以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 具有关联性, 绝不能找一些风马牛不相关的内容导入。因此, 在备课时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课题内容, 然后再去酝酿合适的导入内容。这样才能把新内容结合起来, 以便整堂课的教学。

“导入”它还在一堂课中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为了使一节课结构完整, 具有整体感, 导入必须承担起复习与新授环节自然过渡的任务, 这就要求导入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显得既生动又自然。因此, 完美的一堂音乐课在设计导入时还应考虑它与本课主体内容是否能相得益彰, 浑然一体。只有过渡自然才能使教学更加生动, 有趣。

当然, 设计“导入”时, 还应根据新课题的内容、题材、情绪、风格等诸多因素来构思导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以达到合理性。

总之,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 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 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一堂课想要吸引同学们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创设好课堂导入这一首要环节。所以, 音乐课的“导入”设计其实是有章可循的, 这也正是“导入”的魅力所在,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索、积累、归纳, 就一定会总结出更加完善的设计规律, 为每一节音乐课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导入”。

参考文献

1、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1日.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5月1日.

评价等) , 教师不能把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而是应尊重学生自由理解的权利, 如学生感兴趣, 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探讨或辩论。

5. 布置作业任务。

很多教师讲授影视赏析课程却不注重给学生布置作业, 这实际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至于作业的方式应尽量发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如写影片介绍、观后感、演员评价、或对影片中某一部分情节进行改写, 或口述其课下观看的其他影片等。至少一部影片应布置一次作业任务, 这对学生的口语、写作、思维等各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影视赏析课程知识丰富, 涉及广泛,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查阅相关资料, 授课时注意“赏”与“析”结合, 注重学生听力、口语、翻译、速记等方面的训练, 尤其是背景文化知识的渗透, 这样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阔其视野, 陶冶其情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畅立.英文影视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1) .

英文影视剧 第5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迅速发展,而英语是高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看,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能力不强,要提高高职生的英语成绩,需要英语教师将英文影视资源有效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影视资源 有效引入

中图分类号:H3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16-01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还应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由于学习的资源和途径有限,文化背景知识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学生感到英语课无聊,缺少学习的兴趣。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步走进教室的教学课堂,教师们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直观、形象的英文影视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有的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影视片段引入英语课堂时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跟随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立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注重英文影视资源的引入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引文影视作品的同时既能培养听说读写以及交际能力,还能学习到西方国家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下面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影视资源作简要阐述: 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

英文影视资源的类型有很多,如科幻片、动作片、爱情片、战争片等,许多影片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教育意义,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影片。合适影片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应避免选择有过多暴力以及出现色情镜头的电影,为了避免电影中出现不适合学生观看的镜头,教师在选择前应先观看电影;再次,选择的电影要尽量与本章节学习的英文课文相联系,电影中应包含西方国家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能展现出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电影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且能传递一定的思想。如《阿甘正传》是美国影史中少有的反智电影,它记录了一个男人的辛酸往事,导演以记录阿甘爱情,亲情和友情等情感历程的方式直接透视了美国历史,具有教育意义。最后,教师所选的影片最好要有中英文双语字幕。如果教师选择只有英文字幕的电影,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困难,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不同,最开始观看影片时,要借助中英文双语字幕,等到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能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后,教师方可选择只有英文字幕的电影,让学生充分理解西方文化,提高英语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看电影

教师进行英语影片教学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看电影,如果让学生将整堂课的时间都用在看电影上,学生就会把课堂当作一种完全放松,在课堂中就会注重娱乐,不思考问题。教师在影片教学课堂中应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电影。在观看影片之前,教师要先对影片的背景以及观看的重点作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影片内容;在播放电影期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不断思考影片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等学生看完电影,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在电影中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分享自己所得的感受,最后用英语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会。

如,教师播放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教师先为学生介绍这部电影的背景:《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美国经典战争电影,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在播放影片期间,教师要让学生注重电影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观看完电影后,将故事情节用英语概括出来。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观看完电影的感受以及领悟到的感情。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教师根据电影讲解西方文化。许多电影都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例如,美国电影《勇敢的心》,这部电影是梅尔吉布森的成名之作,它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诉了一个民族悲壮的历史――英雄之后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民揭竿起义,对抗敌人的英雄故事。学生可能对苏格兰的宫廷政治不熟悉,教师在根据电影进展暂停,为同学们讲解,讲解英格兰的文化背景,带领学生了解英格兰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生动形象的情景剧表演不仅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观看完《泰坦尼克号》后,可以让学生上演杰克和罗丝在船将要沉没时诀别的情景,模仿他们的对话,让学生体会沉船上的经典爱情,体会沉船上人类的阴暗之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在创造,让学生通过经典的对白把英语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演出来、说出来、练出来。

观看电影后布置观后感写作。观后感写作不仅能让学生反思观看电影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部电影有许多地方能引起学生的反思,《当幸福来敲门》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真实电影,它以一个励志的故事向世界揭示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和理想成就未来的道理,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失望落魄的时候是否迷茫堕落,让学生懂得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人生的幸福全靠个人的努力。学生在看完电影后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批改提出意见,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结语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基础知识较薄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回导致他们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学习的长久动机。英文影片中含有大量的故事情节,能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学习枯燥的单词、语法知识以及西方丰富的背景知识。英语教师只好利用好多媒体教学,选择合适的电影,进行适当的指导,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把电影观赏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英文影视片段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第6篇

一、影视片段教学的可行性

1、现存问题

调查显示学生极其欢迎课堂上采用视频教学方法。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有观看英文电影的习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增大词汇量,加强听力理解。繁杂的课程计划,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无疑都成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电影作为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效果并未完全开发出来。英文影视教学能否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得到有效利用,是否具有可行性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很多人眼中,电影只能作为娱乐手段而非教学途径。很多教师对影视教学提出质疑,对英语电影欣赏课的教研工作也不够重视,只是将欣赏电影作为简单的消遣和娱乐。电影蕴含了大量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如果能将其转化为有效学习工具,以此设计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做到“物尽其用”,就能提高学生参与兴致。

2、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和厌恶也使教师无形中产生更大的压力,在英语课堂上无法做到张弛有度,课堂变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电影作为外语课堂的辅助工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成为宝贵的语言教学工具。播放英文电影有助于摆脱单调的书本知识,对于已经厌烦题海战术的学生而言,取而代之的是书本上无法给予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素材。如果能将电影和课本有机结合,就能使教学更加真实化。

3、创造语境

美国外语教学协会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表示,一个能完美运用外语的学习者必定知道“如何选择适当时机对哪些人说哪些话” (Knowing how, when, and why to say what to whom)。如果要依据这个目标来学习英语,就必须深处“真实语境”之中才比较容易体会语言的深刻意境和细微差异,而最能为从未走出国门的学生提供各种真实英语学习环境的就非原版英语影视莫属了。真实的语言材料应该是英语国家观众在日常生活中观赏的电影和电视剧集等。原版影视提供了书本上无法给予的现实的语言环境。生动的画面,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和丰富的语言将一个个故事如画卷般展开。取自于真实生活的语境,而非做作的伪造的场景,大量风格迥异的地道语言应有尽有。英语电影帮助学生熟悉英语话语的节奏,逐渐建立流畅语感,熟悉外国人说话和思维方式,渗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之中。

二、英文电影教学的优势

电影是最形象的文学作品,也是在细节上最真实的、最口语化的文学作品,英文电影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听力口语能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拓展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英语电影资料是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料及语言材料,它能生动形象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特色。通过英文电影的观赏,学生不仅能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而且能很好地把握英语口语交际自发性,灵活性的特点。比如:由名著改编的影片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原著的精髓,得到文学和艺术双重的审美享受,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西方文化的机会。此外,英语电影引入课堂后,可以有效的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满堂灌,黑板加粉笔,笔记加作业,完全单向式的导入,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往往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英文电影生动形象,有真实的语境和故事情节,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在观看过程中尽力去听,去揣摩,去理解。这样就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甚于被动地去接受。所以说,英文电影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师应当合理有效地把英文电影引入英语课堂。

三、英文电影教学的选择

在电影的选择上,教师要下一番功夫,要特别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并不是所有的英文电影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有些电影学生虽然喜欢,但是对教学没有太大的益处。合适的影片在语言和内容上既可以自然地激发起学生内心感想,也可以使学生找到讨论的话题,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动力。

此外,选择影片还必须注意影片所使用的语言。英文电影所使用的语言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灵活。不仅能表现出语言的重音、连读、语调等语流现象,还呈现出英语中一些常用的习语、固定搭配等。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时,影片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英语影片是他们学习的一个好的资源,但是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就存在对语言的理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影片进行语言方面的选择。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选择配有英语或汉语字幕的影片来播放,然后逐渐从汉语字幕过渡到英语字幕,最后到没有字幕,让学生逐渐从依靠视觉学习过渡到依靠听觉的学习和理解。

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根据班级特点和影片内容对影片进行精心挑选。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让他们逐渐完成从阅读理解向听力理解的过渡。

英文影视剧 第7篇

新时期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旨在将更多受教育者培养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在此背景下,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 大力推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将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教学中是对当前英语教学的革新, 实现英语教学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 能显著改善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2 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1)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将英文影视资源引入教学之中,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英语知识呈现出来, 能够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传统印象, 使其从枯燥单一的传统英语学习中解脱出来,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找到影视资源与课堂学习的联结点, 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在培养起学习兴趣的同时树立起能够学好英语的信心。

(2) 创造良好英语语言环境

无论学习何种语言, 良好的语言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以香港地区为例, 与内地口号式英语教学目标相比, 香港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在中学教学中, 诸多科目使用全英语教材, 聘请外籍英语教师到港授课, 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更加注重英语的工具性, 因此香港的英语教学相对于内地来说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在中职学生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影视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英语语言环境的欠缺, 以影视这一多媒体手段展现的集文字、声音、画面为一体的动态场景, 为学生营造了较为真实可感的英语语言环境, 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以及俚语等, 让英语这一沟通工具的实际意义得到更好体现。

(3) 丰富学生英美文化知识

影视资源是一个国家人民物质生活、精神面貌、历史发展等的具体展现, 将其加以筛选, 引入到英语教学中, 教师适当讲解, 能够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知识, 从而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索欲, 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以《铁娘子》 (The Iron Lady) 为例, 影片讲述了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的传奇故事, 回放了撒切尔夫人参政、竞选以及马岛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透过她的眼睛我们了解了上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教师可根据影片为学生介绍英国选举制度, 并与我国相应制度进行对比, 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 如女子参政、战争、工人罢工等, 到课下搜集资料, 参与交流讨论。

(4)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 其心理发展还未定型, 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 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轻则产生厌学心理, 人际关系不良, 重则违法乱纪, 危害他人与社会, 因此教育者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传统说教方式单调枯燥, 学生敷衍应付, 根本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还会引起学生反感。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影视资源, 选择积极向上的影视题材, 能够让学生在观看时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 从而促进其正确观念的形成。

3 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教学途径思考

(1) 影视资源的选择

近年来, 英文影视资源不断丰富, 但并不是每部剧、每部电影、每个片段都适合引入到中职英语教学中, 英语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东西方国家历史、政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各具特点, 无谁是谁非, 有些内容都不适宜出现在英语课堂教学内, 因此英文影视资源的选择要遵循一定原则。

1) 主题积极健康

中职学生年纪小, 容易受误导, 因此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源时须注意在符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主题一定要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具教育意义, 避免暴力血腥场面。例如《夏洛特的网》 (Charlotte's Web) , 影片讲述了蜘蛛与小猪之间真挚的友谊, 也体现了人类要关爱动物的思想, 集幽默与温情于一体, 并且语言简单易懂, 适于学生学习, 使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还要信守承诺, 同时也学习到丰富的口语知识。

2) 根据学生实际理解能力与英语水平选择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 英文影视资源中不乏主题难以理解、场景切换纷杂、英语语速过快、方言明显等不适于引入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影片, 因此教师在甄选时,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与英语水平, 选择主题鲜明健康、语速适中、语言标准的资源, 同时适时补充背景资料等,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3) 贴近学生生活

选择英文影视资源进行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贴近学生生活, 这样学生才能容易理解, 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情景剧, 例如美剧《老友记》 (Friends) 、《广告狂人》 (Mad Men) 等, 从中截取所需片段;还可选择具备中国元素的英文电影, 如动画电影《功夫熊猫》 (Kung Fu Panda) 、《花木兰》 (Mulan) 等。

(2) 影视资源的运用

1)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引入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影视资源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因此在运用时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入。例如在学习有关“实现理想”、“追求幸福”的内容时, 教师可选择《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这部片子。影片中父亲与儿子相依为命, 父亲通过不懈努力追求“美国梦”, 最终获得成功。在观看过程中教师除讲述背景知识与专业知识外, 还可根据当前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让学生认识到, 只有不懈努力、不断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 安排适当的放映时间

一部影片完整播放一般需2课时, 时间较长, 因此进行影视欣赏要据课时安排选择适当的放映时间, 另外影视片断放映也要根据其具体作用选择时段。

3) 抓住学生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对声音、影像等比较感兴趣, 同时不喜沉重、复杂的影片, 因此教师在选择时要尽量选择轻松活泼、简单易懂的影视资源。如以童话改编的英文电影《小飞侠彼得潘》 (Peter Pan) 、《爱丽丝梦游仙境》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白雪公主》 (Snow White) 等, 引导学生注意影片传达的积极观点。

4)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

引入英文影视资源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 从对话交流中不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因此教师要适当组织与引导学生交流观后感, 促进其口语练习。

4 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与反思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甚至对英语学习存有厌烦、排斥心理。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活泼好动, 相对于枯燥的单词背诵与语法学习, 他们对以影视形式呈现的英语学习更加青睐, 因此, 抓住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正确认识其英语学习难点, 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为突破点, 注重英文影视资源引入, 是新形势下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当前, 英文影视市场发展迅速, 影视资源丰富繁杂, 内容题材多种多样, 英剧、美剧大受追捧, 英文电影层出不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影视资源须认清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影视资源, 剔除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 保证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能够为学生营造真实可感的英语学习环境, 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

5 结语

中职英语教学要重视英文影视资源引进,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效率, 使英语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浔, 李明.浅谈英文电影欣赏与英语教学[J].河北金融学院学报, 2008 (6) .

英文影视剧 第8篇

关键词:英文影视,互联网资源,中职英语,课堂实践

一、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英文影视资源的引入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精彩的剧情、丰富的画面等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会在无形中让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都得到升华,有助于他们兴趣的培养;其次,可以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众所周知,当前很多英语电影,特别是一些国际上知名导演和演员合作的电影中,剧情跌宕起伏,情节波澜壮阔,由此剧中人物在对话的时候是通过各种形式,饱含丰富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对一些经典的对白不由自主地模仿,可以促进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再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英文影视资源涉及题材广泛,包括剧情片、科幻片、战争片、伦理片、历史片等,在强大的特效辅助下,往往能给人以震撼和启迪。语言是无法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的,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英文影视资源将西方文化精准、具体地展现给学生。

二、英文影视资源在中职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方案

采取英文影视资源在中职英语课堂上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这样可以让这种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水平。例如,今年在给三年级学生讲课的时候,由于正是夏天,天气异常炎热,而学生又处在一个准备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他们心情十分烦躁,所以在上课的时候经常犯困或者是交头接耳。恰巧一场模拟考试已经结束,进入了错误讲解的环节,试卷中的一篇阅读讲的是《泰坦尼克号》,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这是一部制作水准精良、感情细腻而且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了方便学生了解,我选择英文对话中文字幕版本的,学生在这种燥热的环境中一下就被电影所吸引,聚精会神地观看影片。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影片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社会的整体面貌,相当于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另一方面,《泰坦尼克号》影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阅读课文,他们对电影中的经典回话不由自主地模仿,比如You jump,I jump;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等等。我乘机再给学生进行课文讲解,学生意犹未尽,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积极性一下上来了。

当然,我给学生播放的不是完整版的电影,而是缩减版的,整个影视片长20分钟,浓缩了电影的精华。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我还与学生讨论了电影背后所反映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而且用电影中的经典对白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比如To make each day count这类话等。如此一来,学生浮躁的情绪消减了很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英文。

三、充分挖掘英文影视资源的背后价值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英文影视资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听讲,由此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所以教师不应该播放完毕即了,而是要做到充分挖掘英文影视资源的背后价值,由此训练学生的对话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给学生播放电影《绿色奇迹》中的经典片段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注意抄写台词,或者是对台词进行小幅度改进,然后让学生之间模仿剧中的人物进行英语对话。比如扮演保罗的学生说:What do you want me to do John?I’ll do it.You want me to let you walk out of here and see how far you get?扮演约翰的学生回答:Now why would you want to do a foolish thing like that?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当然,学生在观看完影视作品之后,也想就里面的情景外带自己的看法,他们很期待同别人对话,所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他们自己探索里面的故事情节所表达的含义,一些对话采中都用到了什么词组、单词、语法,又如何将这些连贯成句等,让学生自我分析。

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英语学习,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之策,值得教师应用借鉴。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采取英文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也要把握好一定的原则,比如英文影视资源的引入要适当适量,目的是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所引用的英文影视资源一定要与学生知识储备的需要相吻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参考文献

英文影视剧 第9篇

一、英文影视鉴赏与中学英语教学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1. 难度适中原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安排英文影视鉴赏, 一定要选择难度适中的英文影视作品。因为初中学生的英文水平有限, 选择太难的、具有很多陌生词汇的英文影视作品易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 一定要选择简单的英文影视, 最好台词的台面带有中文翻译, 这样学生不懂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字幕。老师要鼓励学生先不看字幕, 认真听, 锻炼自己的英文听力, 当不懂时, 再参照字幕, 以达到英文影视鉴赏的学习效果。

2. 内容健康原则

英文影视鉴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使用习惯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如果选取的影视内容不健康, 反映的是一些消极的西方思想倾向, 那么这样的影视作品就不利于初中生学习西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就达不到影视鉴赏的主要目的。最好选取一些西方国家著名的作品, 如《哈姆雷特》 (Hamlet) 、《泰坦尼克》 (The Titanic) 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反映西方人的思想特征, 而且语言非常优美, 能让学生领略英语语言的魅力。

3. 处理恰当原则

毕竟中学英语课程不是单纯的影视鉴赏课, 老师一定要把握影视鉴赏的度, 不要老是让学生看英文影视, 这样学生以后就会对上课产生厌烦的心理。应该恰当地处理影视鉴赏课的数量, 不要播放得太多, 一定要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 在影视鉴赏完之后积极地启发学生, 让学生真正地能够从影视鉴赏中学到一些知识。

二、英文影视鉴赏与中学英语教学结合的方法与意义

1. 边鉴赏、边锻炼学生的听力

在上英文影视鉴赏课时, 老师要引导学生听影视作品中的英文台词, 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不要让学生直接看字幕, 当遇到较难的单词时, 才让学生借助于字幕的中文翻译。边进行英文影视鉴赏, 边听英语台词, 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2. 边鉴赏、边观察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信息

其实, 要真正地学好一门语言, 就要做一名仔细的观察者, 先看后悟。如在影视鉴赏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一下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外国人与中国人的不同之处, 然后可以观察一下他们的建筑、日常活动、饮食习惯等。比如, 西方国家的人们要表达谢天谢地时, 往往会用“God”一词, 而在中国则会用“天”, 这说明两者所受的宗教影响的不同, 在中国, 我们信奉的是道教, 而在国外信奉的大多是基督教, 所以我们常常用“天”, 而西方国家常常用“上帝”。还有西方国家的一些活动和仪式等都是与基督教有关的, 这说明他们受宗教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人。所以, 在进行影视鉴赏的同时, 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影视作品中一些文化现象, 当与中国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时, 要给学生进行恰当的解释。

3. 边鉴赏、边学习语言知识

在影视鉴赏的时候, 老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剧中的英语语言, 遇到外国人比较喜欢用的单词要留意,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要先记下来, 然后再去查字典。在影视鉴赏时, 学生还可以摘录下那些比较经典的和绝妙的英语表达方式, 学会将这些表达方式运用在自己的英语写作中去, 积累自己的语言知识库, 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

总之, 英文影视鉴赏教学还是一种比较新奇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影视鉴赏时, 老师要教会学生一些正确的影视鉴赏的方法, 使之真正地为英语课堂服务, 达到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贞贞.初中英语教学中差异化教学与多元化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1) .

英文影视剧 第10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文影视赏析,课堂设计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把课程讲授和家庭作业两个部分互相调换,它最初来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把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和资料上传到网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一些简短的视频课程来接受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进行一些提问,讨论和练习,教师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作业,通过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顺序形成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中的设计

《英文影视赏析》课程在我院是一门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大二或大三学生开设,从我院近几年《英文影视赏析》公选课的开设情况来看,在不限制选课人数前提下,选课学生可达2000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该课程是将英文影视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集词语学习、语用知识学习、丈化知识学习和言语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赏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英文影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言语技能,加强文化的素养和鉴赏能力,加深对世界各国的了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1. 课前准备

由于网络世界的发达,英文影视赏析课程的视频材料(如电影、电视等)获取途径方便,而且视频材料的文字、图像资料也非常丰富,同时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录制十分钟左右的视频教学材料,也就是微课(一种新型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在视频教学中介绍影视中的故事情节,影片获奖情况,导演和主要演员,文化背景知识等,并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影视赏析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把所有这些教学各类资源上传到网上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时间去语音室、图书馆或者其他学习场所,利用网络,找到教师建立的自主学习网站,观看指定的英文原版电影或电视以及教师录制的微课,对影片中的疑问和收获进行记录,对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社会及历史概况进行了解,从影视中洞察中西文化差异,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并记录好疑难点,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

2. 课堂活动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教室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小组讨论和知识运用等环节,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影视赏析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一是模仿对白,经典影视对白是语调语气模仿的最佳范本。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英文影片中人物的经典对白声音抹掉,只保留画面,要求学生模仿对白中的语音、语调,对不同的人物进行配音,角色扮演和学唱影视插曲等练习。二是主题讨论,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个影片进行评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加深对影片的理解。三是实践操练,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训练学生的各种文体写作能力,通过课堂模拟真实的写作任务训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操作的机会,在学生们欣赏完一部电影后,交流观影心得,以电影的英文简单概要或者影评形式分组交流,要求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提交观后报告或影评,并将论文总结成册也不失为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方法。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对此影片评论的文章,供学生学习和借鉴,加深对影片的理解,然后要求学生课后观看电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鉴于影视赏析课形式上的特殊性,应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课堂上每小组学生的表演和发言为主要评分标准,以学生们课后写的电影评论论文和他们的上课出勤率为次要评分标准,期末还可以设置影评小论文汇总的考察,以确保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如果条件成熟,也可组织英文电影片段汇演等大型演出活动,这样才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二、翻转课堂在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从学习工具、内容和方法等来看,传统的学习习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翻转课堂在英文影视赏析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体现如下:

1. 体验科技力量,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英文影视赏析课尤其需要利用网络,新技术不断应用在翻转课堂之中,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地道英语的纯正发音,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英语交流。同时新科技的使用会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要想今后在这个异彩缤纷的世界中取得优势,就要努力学习各种先进技术知识,坚定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增进师生关系,改善教学效果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曾经说过:“翻转课堂是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在英文影视赏析课中的应用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英文影视赏析课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对白和动听的音乐,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配音台词和学唱影视歌曲等活动都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学生的亲切伙伴,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3. 充分利用时间,突出教学成果

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师过多地进行语言点的讲解和语法分析训练),英文影视赏析课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影视作品上。网络视频教学材料适合学习者进行检索和回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利用时间进行赏与析,通过教师讲解和设疑——学生课后观摩——学生模仿对白——小组讨论发言——教师答疑解惑这一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自行思考,同时学生通过愉悦的影片观赏之旅和教师的评析,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又可缓解和释放日常学习的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在实施中的要求

1. 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视频课程通常被视为这种“翻转”方法的关键,提前录制的课程可以是播客或者其它音频格式。对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教师也应当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加强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妥善设置好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进行电影赏析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赏析能力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2. 对学生自身素养的挑战

翻转课堂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英文影视以其浓郁的异国风味、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学习者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情景体验。学生在课后观赏英文影视时应该选取有益身心健康的英文电影进行观看,并尽量不选择带有中文字幕的电影(字幕对于学生的自主判断起着一定的干扰作用)。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进行自觉、高效地自主学习。学生也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选取对自身的发展有帮助的影片进行观看,这样,翻转课堂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进行。

3. 对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挑战

由于学业的繁重难以使学生在课后找到时间进行影视欣赏,所以,这对于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了新的要求:学校应在保证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时间的占用,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观看英文电影。对于有晚自习的学校,教师要切忌占用学生们的时间,让学生们在晚自习时完成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对于没有晚自习的学校,教师要尽量控制作业,让学生们能够在晚上观看视频并完成针对性训练。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4. 对学校信息技术的挑战

翻转课堂的教学对于学校的信息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翻转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欣赏英文影视视频尤其需要高性能的网络,网络资源的不足是制约翻转课堂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加快学校的网络信息建设,让学生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更多的影片资源;配置更快的网络宽带;配置更高性能的服务器等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法。如果学校过于缺少信息教学资源,在其他学校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其信息资源平台来扩充本校的影片资源。

结语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翻转课堂虽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对于教学是十分有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文影视赏析课中的应用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实践,我们应当重视翻转课堂在英文影视赏析中的应用并不断改进方法,让教学变得更轻松更高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侠.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

[2]慕会丽.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和英语影视赏析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04).

[3]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英文影视剧 第11篇

一、英文影视素材能够将抽象的专业性的书面语言直观形象化

阅读是阅读者通过书面语言与作者进行的交际行为,阅读过程是否顺利、阅读目的是否达成,不单取决与阅读者本人的阅读方法、词汇量、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受制于阅读文本的内容,是否超出了阅读者的背景知识范围,或是阅读者不具备相关领域的常识。若文本内容超越了阅读者的可控范围,阅读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甚至极其枯燥无趣的过程了。因此,在诸多尝试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中,英文影视素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泛读教学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表述阅读文本中陌生抽象晦涩的内容更加有效。影视素材赋予了语言不仅可视而且可听的特点,通过声音、影像、动画等手段将一些文字所表述的微观抽象的信息生动、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习者眼前,有助于他们将所读文本的内容在头脑中形象化,从而极大降低了了阅读过程中的认知与理解上的困难。

以《泛读教程》第四册的“基因”话题为例。单元中的所有文章有不少抽象专业的生命科学的专业用语,学生缺乏相关的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读得力不从心,似懂非懂。课上播放了一段题为“生命密码”的英文视频,以动画的方式解说了人类基因结构,以清楚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画面解释了基因的功能,众多基因科学的专业用词,如“亲本性状”、“基因图谱”、“双螺旋结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频繁出现在解说词里,这些概念从抽象晦涩转而变为具体生动,学生因而对起初看似天书一样的内容有了直接的感性认知,化解了阅读过程中咄咄逼人的陌生感、困惑与无助,重新阅读文章,有了茅塞顿开眼前一亮的感受,为进一步的课堂讨论提供了足够的词汇与背景信息,保证了本单元的阅读效果。

二、英文影视素材有助于文化思维视角多样性的培养

作者不同,审视一个话题的角度与阐释的主题思想也会有很大差异。英文影视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泛读课堂纯文本阅读的单一性。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丰富对某一话题的认知,开阔视野;通过对比不同的审视话题的角度培养洞察和思辨能力;通过英文影视素材能够获取英语文化语境下不同于汉语文化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民权意识等,有助于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辨别力,促进阅读过程中把握文章作者思维的模式从而领会其意图主旨态度倾向,达到与作者的有效交流。

《泛读教程》第四册以烟草为话题的单元中,阅读材料主要围绕烟草对健康的危害给予剖析,警示读者远离烟草。由于是常见话题,学生并不存在文字理解上的障碍,但就文章内容展开讨论时,基本上仍在文章的思路框架里,没有个人的思考角度和想法,即“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的评价性理解。”(文秋芳,1996)英文影片《感谢你吸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思考空间与深度,满足了文本对于评价性理解的要求。主人公尼克是华盛顿特区烟草产业的首席发言人,思维敏捷,巧舌如簧,在访谈节目中,总是能辩驳各种对吸烟的质疑、诘问、抵制的声音,机敏地发现对方思路上的漏洞,及时从容地翻转局面,化解了一次次自己所代言的烟草行业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尼克因而被认为是带给人们痛苦与灾难的恶魔。有人绑架了尼克,用大剂量的尼古丁贴要他的命,他幸运地活了过来——曾经的吸烟史救了他。在国会的听证会上,健康组织代表们认为烟盒上的警示文字作用不明显,并且无助于提醒不能识文断字的人吸烟的危害,应该使用骷髅形象,警示意义一目了然。尼克,烟草产业的代言人,辩驳道,教育不是来自一个香烟盒,而是来自学生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父母,成年人必须负起责任。尼克的一番话最终阻止了通过骷髅形象作为烟盒的警告标签并且获得公司重用的承诺,但是,看着身边的儿子,他最终选择了责任。

片名《感谢你吸烟》本身就不落俗套,视角新颖,结合影片情节,营造出强烈的讽刺效果,这种反常态思维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充足的思考空间做出自己的判断:吸烟抑或禁烟。影片启动了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在好莱坞银幕上置入香烟会让策划者们绞尽脑汁避开健康问题以免自找麻烦,而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演员吸烟而听不到公众质疑的声音?禁烟,公众健康受益,烟草种植农民利益受损,如何看待其中矛盾?吸烟引起的健康问题应归咎于香烟和烟草行业还是教育的缺位?为了生存而从事一项违背大众利益的工作是否有违道德?这部影片让学生明白社会问题没有简单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要学会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审视,结合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认识英美文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并与本国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作比较,(李莉,2011)培养出客观理性的态度、多维度的审视角度和良好的思辨能力。

三、英文影视素材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化功能

人文关怀“引导个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宗教意义上的反省、引导人们关注自己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改革行动全方位的过程,并贯穿于各种课程教育和各种教改行动之中。”(宋劲松,王滨,2008)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对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就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邹进,1994)可以说,科学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但人文关怀的培育当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正如论语所言“君子不器”,否则,很难想象一个包容的宽厚的自省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能够在缺失人文关怀的环境中产生,更不用说发展了。英语泛读课堂自然也应当承担传播人文思想与培养人文精神的责任,否则,纵然完成阅读任务和理解练习,课堂的学习依然是纯技巧方面的,书教了,人没育,恐怕有违教育的人文关怀这一原则了。大学生已经有了足够强的认知感受分析评判能力,不可否认的是,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并不是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所以,阅读任务应该超越为了阅读而阅读的狭隘,去感受作者的忧戚,理解作者的思想,体察作者的情怀,并能将所读所感反映在自己的生活中。

《泛读教程》中不乏逻辑缜密、行文优美的文章,同样也有能警醒我们人类、关爱地球生命的文字。《第六次生物灭绝》这篇科普类阅读文章介绍了地质史上的五次生命大灭绝,随后重点分析第六次生物灭绝的可能性,提出人类若不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够忠实履行自己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职责,造成地球生命第六次灭绝的原因将是人类自己。

《第六次生物灭绝》这篇文章不仅仅告诉了读者地球过去的和将来的灾难,更重要的是希望唤醒读者的环保意识与责任,培育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精神。不巧的是,这是一篇纯科普文章,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仅仅靠书面文字还不足以达到唤醒读者换位思考的效果,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文字,感受到人类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警醒大家对自己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反思,生发出真诚的共鸣,特地介绍了英文影片《北极故事》。这部电影极大地弥补了书面文字感性与形象方面的不足。影片记录了北极熊奴拉和海象塞拉从出生到成年做母亲的历程,冰晶玉洁广袤的北极是她们的快乐家园,奴拉和弟弟在母亲的精心养育下快乐成长,塞拉享受着母亲与姨妈的双重呵护与陪伴。北极熊妈妈不但教孩子狩猎技术,还要训练孩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抵御逆境的能力。每年春天来得总比预期更早,但是北极熊不会像人类那样渴望春天早一些到来,那将意味着更早碎裂融化的冰块,急剧缩小的狩猎场所,和越来越难找到的食物。奴拉的弟弟因饥饿而亡,奴拉的妈妈因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而提早与孩子分别,奴拉被迫过早地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北极的冰面碎裂融化,奴拉找不到一处安然立足之地,妈妈教她的求生技能面对茫茫洋面上支离破碎的冰块无法施展,寻找食物的希望更加渺茫。不断消失的冰层也迫使海象们到海洋深处的岩岛上寻找栖身地。环境的变化使大家束手无策,危机四伏、饥饿难耐、绝望无助皆随之而来。冰雪世界的主人不幸变成了自己家园的难民。奴拉和塞拉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也做了母亲。她们的孩子们是否将继续面对由于全球变暖带来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变化?她们的未来在哪里?

两个可爱的北极动物的成长历程展现的不仅仅是地球生命有如同我们人类一样的顽强、奉献、牺牲精神和骨肉亲情,还有人类时时刻刻带给它们的生存威胁,这些画面强烈地震撼着大家的心灵:人类如果能够从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做起,低碳生活,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自己,就能够获得持久生存的空间和机会——挽救北极生命的努力,其实就是在努力挽救我们自己。当学生重新审视生态环境话题的文章《第六次生物灭绝》时,感同身受,有了沉重和危机感,有了反思。“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但是人之道呢?人类从自然中索取太多而心无愧疚,缺失了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万物周而复始的生生不息,耽于享乐疏于自律,第六次生物灭绝未必危言耸听。没有流于形式的说教,《北极故事》以精美朴实的画面,动人心弦的音乐,温婉柔和的旁白,激荡心灵的情节,将朴素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不露痕迹丝丝相扣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得到一次灵魂上的升华。

四、结语

在泛读教学中利用英文影视素材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背景信息,增强阅读兴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把握文章的主旨,培养人文精神,为课堂学习与课外生活中的运用架起一座桥梁,开阔眼界和思路,培养批判性阅读与思考能力。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英文影视素材在泛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的确表现出了其它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与实用性。

[1]李莉.从文化视角看英语原版电影的教学实用性 [J].电影文学,2011(3).

[2]宋劲松,王滨.大学“人文关怀”理念的误区与超越 [J].辽东学院学报,2008(2).

[3]王守仁,姚援.泛读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英文影视剧 第12篇

一、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的重要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有明确目的、意图的行为。目的论认为, 所有翻译活动要遵循一系列法则, 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目的法则是最高准则, 也就是说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决定了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连贯法则指翻译出来的作品要与译入语文化相符合, 在译入语中有可读性、可接受性。忠实法则指译者应遵重原作者、原作品, 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翻译目的论者认为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必须服从于目的法则, 当三个法则相冲突时, 以目的法则为准。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与之相应的翻译技巧, 而且有权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保留、调整或修改原文的哪些内容。

二、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电视剧剧名汉译技巧

由于翻译目的论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 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 我们首先要了解英文电视剧剧名翻译的目的。而剧名翻译的最终目的和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人们了解该电视剧的主要内容, 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 达到宣传推销的目的。英文剧名汉译应切合原电视剧的内容、反映原电视剧的主题、突出原电视剧的风格;言简意赅、便于记忆;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 并且适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让观众过目不忘。下面就简要介绍目的论视角下英文电视剧剧名汉译的一些技巧。

1.音译。音译就是指用发音相同或近似的目的语文字将源语翻译过来。这是英文电视剧剧名汉译最常用, 也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一些英文剧名常常由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的地点命名。这些人名、地名常常已为大家所熟知, 所以翻译时就不用再多加解释, 而直接音译。这样不但使得翻译出来的剧名简洁明了, 还保留了异域风情, 吸引观众眼球。例如, John Adams《约翰·亚当斯》, 该剧描绘了美国第二任总统John Adams波澜壮阔的一生, 所以剧名直接音译不仅让观众一目了然, 还传递了该剧的主题内容;Will & Grace《威尔与格蕾丝》讲述了Will与Grace和四个好朋友之间的种种趣事;Grimm《格林》;Nikita《尼基塔》等等。

2.直译。直译指的是在翻译时保留源语的形式、内容, 也就是根据原语和译语的特点最大程度上保留原剧名的形式和意义。一些英文剧名本身就切合了原剧的主题、内容、风格, 而且形式上本身也很有特点, 具有广告效应, 所以翻译时采用直译, 在传情达意的同时保持原剧名的特色。这样的原滋原味更能吸引观众, 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 达到翻译的目的。

3.增词法。增词法, 顾名思义, 就是指翻译时根据需要在译文中增加原文没有的词。一些英文电视剧名比较简短, 如果直译, 所传达的信息不足或形式不够有吸引力, 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这时就有必要添加一些有助于传达原剧主题内容或有助于美化原剧名形式的词。英文电视剧名汉译采用增词法是很常见的。例如, BLACKLIST《罪恶黑名单》, 该剧描述了通缉犯Raymond Reddington手中掌握着一份黑名单, 一些政客、匪徒、间谍和国际恐怖分子全都榜上有名, 后来他帮助联邦调查局抓住这些犯罪恐怖分子。通过了解剧情我们发现单单的“黑名单”三个字并不能完全地把原剧内容体现出来, 而且在形式上来说也没有让观众第一眼就被吸引的魔力, 而在翻译时添加“罪恶”一词, 顿时就把刚刚提到的问题解决了, 引发观众丰富的联想;Arrow《绿箭侠》, 该剧描述富有的花花公子Oliver Queen遭遇一场海难流落到一座荒岛, 糟糕的生存环境让他学会了无与伦比的箭术。获救后, 他改过自新, 穿着绿色战袍, 用箭术、武术和高科技装备与邪恶势力战斗。通过了解剧情不难发现该剧描述的并不是原剧名——箭, 而是描述主人公因为学会高超箭术而被改变的一生, 剧名被翻译成《绿箭侠》, 添加“绿”字更具体形象的贴切原剧的剧情, 添加“侠”字符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 激发观众欣赏热情;The Good Wife《傲骨贤妻》;Glee《欢乐合唱团》;Suits《金装律师》等等都采用了类似的翻译方法。

4.创译法。创译法是指翻译时不拘泥于源语言在语意与语音上的束缚, 进行一定创造性的翻译, 以求译语与源语在功能或效果上的对等。英文电视剧名的创译是指在用其它翻译方法如直译、音译、增词等方法都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不能完整地体现原剧内容、激发观众审美愉悦的情况下, 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抛开原剧名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原剧的内容、风格及内涵, 有创造性地翻译原剧名。中国观众习惯于接受那些有概括性的剧名, 它有利于把握全剧的内容, 但同时形式上也要有美感、感染力, 于是创译法成了很多译者的首选。例如, New Girl《杰茜驾到》, 该剧描写了杰茜, 一个迷糊又可爱的女生失恋后另觅住处, 去应征招租广告, 结果迎接她的是三个大老爷们。于是展开了三男一女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故事。译者脱离原剧名直接根据原剧情节, 立足于观众的接受与审美力, 把其创造性的译为《杰茜驾到》;Reign《风中的女王》, 该剧描述了16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故事, 玛丽在强敌、黑暗力量和性丑闻笼罩的法国宫廷里, 运用力量和智慧逃离是非之地, 返回自己的祖国。译者也是在了解原剧剧情后, 脱离原剧剧名, 将原剧名Reign生动形象地译成《风中的女王》, 使得观众一眼就形成智慧与权利并重的女王形象, 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LieTo Me《别对我撒谎》;White Collar《妙警贼探》;JaneBy Design《设计人生》;Breaking Bad《绝命毒师》;Dexter《嗜血法医》;Covert Affairs《邻家女特工》;Raising Hope《半路奶爸》;Continuum《超越时间线》;Weeds《单身毒妈》;House Of Lies《花言巧语》等等。这些翻译都采用了创译法, 把英文电视剧剧名翻译的最终目地放在首位, 充分顾及了中国观众的观看习惯。

三、结语

英文电视剧剧名汉译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原剧名的内容和形式, 而是在充分了解原剧内容、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 从目的论视角出发, 以音译、直译、增词、创译等翻译方法为手段, 同时根据观众的心理、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等进行剧名的再创作。总之, 英文电视剧名的翻译技巧有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英文剧名翻译的目的是使目标观众接收并产生共鸣。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剧名汉译技巧使译者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翻译出商业、艺术两不误的好剧名。

摘要: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发展, 电视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品, 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体, 更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 越来越国际化。因此, 好的电视剧名翻译不仅让电视剧本身锦上添花, 还可以直击观众心灵深处, 增加收视率。英文电视剧名汉译不是简单的照搬原名的表达形式, 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进行再创作, 达到原剧名相等的效果。本文从目的论视角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英文电视剧名的汉译技巧。

关键词:目的论,电视剧剧名,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卞正东.翻译目的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57-61.

[2]范祥涛, 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 2002, (6) :25-28.

[3]宁之寿.谈电影片名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1) :58-30.

[4]裘健.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与方法[J].电影文学 (影视教育) , 2009, (2) :134-135.

上一篇:经济发展目标下一篇:综合素质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