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中数学兴趣

2024-07-11

增强高中数学兴趣(精选6篇)

增强高中数学兴趣 第1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 诱发学习兴趣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总目标”中的阐述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让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中的数学, 可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直观,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学习枯燥的数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如很多老师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时, 把学生的横排和纵排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所有的学生都看成一个点, 把直角坐标系具体化、生活化, 学生更易理解, 也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这一章时, 我经常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的知识建房子和建大桥的实例, 这时学生都比较兴奋, 更加感兴趣了, 这样课堂效率高, 教学效果当然很好。

二、优化教学设计, 保持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数学课堂效果的关键。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该恰当设置一些问题情境, 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趣味性的外界刺激,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优化教学设计, 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优化导入设计。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讲新颖的故事、猜谜语、唱歌曲、做游戏、放电影或图片、实物展示等。教学导入得好,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优化教法设计。

《初中数学课程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成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它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 同时应深入地研究教法, 力求讲课形式新颖, 寓教于乐, 减少机械化的程序,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优化学法设计。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同学科学习的形式应不拘一格, 可以做实验、看实物、演话剧等, 这样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趣味性, 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4. 优化练习设计。

练习的题型如果单一的话, 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弱, 教师可以设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画图题等。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 还可以设计一些条件开放, 答案开放的题目, 甚至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题目, 让别的学生去做, 等等。这样做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保持。

三、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习兴趣

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是人的高级需要。尽管学生不是成人, 但是他们也有这个需要。“亲其师, 信其道”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个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的教师, 学生怎会对他有好感, 会对他的课感兴趣?要尊重学生人格, 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1.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该知道学生的心理状态, 公平是学生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也是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教师对学生有偏见, 是学生所厌恶的, 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2.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 无论怎样, 教师对学生都不能态度粗暴, 随意呵斥。教师应该用春天般的温暖和饱满的热情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对学困生更要爱护, 不能歧视、讥笑、挖苦他们, 而要呵护他们脆弱幼小的心灵, 使他们健康成长。

3. 严于律己。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管好自己, 再去评价别人。教师若品行低劣, 很难使学生对自己教的学科感兴趣。

四、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寓教于境, 以境激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许多声、光、电模拟现实生活的事物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学习感到兴趣盎然, 因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 高深抽象的知识总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再者, 直观形象的事物能使学生过目不忘,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 充分灵活利用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效果。

五、科学人文评价, 保护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课程课标》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更多地倾注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怀和鼓励, 使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哪怕是一句“好样的”“加把劲”“你真行”, 一面红旗、一颗星, 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人文评价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增强高中数学兴趣 第2篇

房山中学——丁兆荣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根本基准,是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创设问题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该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对应,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要求,来精心设计,以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通常总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独特的构思,不同凡响的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取新知识,排除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学习负担,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情境设计如同纽带,承旧启新;如同路标,正确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精心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本文就这个问题,阐述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利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长期以来, 数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的、枯燥的。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人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故事、趣事, 则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这堂课中, 我以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发

明者的故事为素材,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121222,,22363 从而导人课题。这样不仅增加了课题的趣味性, 更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探索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兴趣, 同时还让他们感受到掌握这部分知识, 对于生产和生活, 对于理解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数学发展史和现实生活中, 还有许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趣事, 合理利用这些故事、趣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有如下两个“问题情境”:① 有两个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 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 甲商场是第一次打p 折销售, 第二次打q 折销售;乙商场是两次都打(p + q)/2 折销售.请问: 哪个商场的价格更优惠?② 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 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 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 再将称量结果相加除以2 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 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以上两个“问题情境”, 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 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创设虚拟“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 能顶得上吗? 比如在一次有关“三国演义”的知识竞赛中, 三

个臭皮匠能答对题目的概率分别为50%、45%,40%。诸葛亮能答对题目的概率为80% 如果将三个臭皮匠组成一组与诸葛亮比赛, 各位选手独立解题, 不得商量,团队中只要有一个解出即为获胜, 答对题目多者为胜方, 问哪方胜? 这是概率教学中的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 直观生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活动式”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参与“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不断引发探索欲望。例如,在函数模型的应用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能否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使它能比较近似地反映这个地区未成年男性体重y kg与身高x cm的函数关系?试写出这个函数模型的解析式。

(2)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体重平均值的1.2倍为偏胖,低于0.8倍 为偏瘦,那么这个地区一名身高为175cm、体重为78kg的在校男生的体重是 否正常?

在第(2)问中,在计算了该生体重是否正常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来检

验一下本班的所有男同学的体重是否正常。此时,可以采用同桌相互检验计 算的方法来完成。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体现。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体

验数学,并尝到成功的乐趣,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增强高中数学兴趣 第3篇

关键词:学习;教学;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89-01

目前,许多现象表明,不少中学生对数学不是“喜欢”、“乐学”,而是有“畏惧”、“厌学”情绪。这种现象如不克服,势必影响学习质量的提高,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想象呢?途径之一就是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变苦学为乐学。著名教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成效的工作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天条件。”

一、增强数学教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其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学生学习的策略以及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增强数学教学魅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初中数学和初中其他学科相比较,初中物理、化学等学科理论教学中有大量的实验,内容较接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而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而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这些学科有很多的教学插图,很容易穿插些小故事,并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调等手法,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而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有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特点,因而学生学起来往往感觉到是一些枯燥的数字演算和图形转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

三、数学教学过程中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1、大力提高有效知识的数量

有效知识是指教师讲授的知识中,学生学后有所得,有所感,有所获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不都是有效知识,只有那些学生原来不懂、不知的新感念、新材料、新思想、新方法,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有所得、有所感、有所获的内容,才能称为教学中的有效知识。有效知识是学生对他们有着直接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有效知识的数量大,一节课下来之后,学生就会感到收获很大,满意、充实;反之,如果一节课中有效知识量很小,学生就会感到收获不大,失望、不满。

2、应铺垫师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础

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受着认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着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马克思就曾经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势的情感在升华。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要做一名好教师,要先做个有心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设计优质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池伯鼎.中学数学解题分析.测绘出版社,1980

[2] 丁刚.创新:新世纪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 唐松林.轮创造性教学模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如何增强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第4篇

具有认识兴趣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 津津有味地去学习, 并获得满足。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同样, 我们也能从教学实践中得出类似结论, 即浓厚的兴趣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关键因素。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 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潍坊学院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 文章结合数学教学实际, 提出了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如下:

一、讲述古代数学文学的重要性

庄子曰:一尺之锤,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说得就是以1为首项, 1/2公比的数列, 它的极限是零, 但永远也达不到零, 这其中就蕴涵着数学中的极限与哲学思想。在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视察北京工业大学时, 曾走入一间教室, 看到同学们在学习高等数学———导数时, 他兴致勃勃地拿起粉笔, 健步登上讲台, 在黑板上写下庄子的那段话。并告诉同学们就是这几句话, 生动表述了高等数学中“极限”的问题。

“极限”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理工科学生面临的第一课, 虽然在高中已经接触过极限的概念, 但语言还常常把他们弄得“一头雾水”。一入大学大部分同学积极性还很高, 如果这时教师我行我素, 不顾学生的感受, 不与学生交流, 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数学非常抽象难懂, 而使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实极限的思想我国古而有之。我在教学中也曾经讲过这段轶事, 当时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及一种数学、哲学的沟通, 在同学中产生了强烈思想共鸣。

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微积分创立的历史, 也更能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应用的道理。恩格斯说:“生活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微积分的创立主要是为了处理17世纪科技领域归纳出来的课题, 例如, 当时科学界重视研究光学和透镜设计, 这就需要研究光线射入透镜的投射角, 而投射角是光线与曲线的法线所成的角, 由于法线与切线是相互垂直的, 进而归结为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它是引入微分学三类问题之一 (另两类问题分别是求速度, 求最大最小值) , 由此勾画出微分学的知识框架, 引出了微积分学的蓬勃发展。

二、让同学们理解数学中的符号美

高等数学“” (任意给定的) 、“” (存在) 符号。实际上, “”来源于英文单词“any”。数学中若用第一字母A表示“any” (任意) , 则容易与其它字母相混淆, 于是数学家将A旋转了180度, 创造出了“”来;同理“” (存在) ———将英文单词“exit”的第一个字母E进行镜面反射便得到了“”符号。

若能在教学中向学生如上解释这两个符号的由来, 会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那么“莫名其妙”, 反而会觉得很亲切, 也不会将这两个符号混淆了。其它还有积分号, 导数符号的由来等都蕴藏着有趣的小故事, 体现着数学家的思想, 及数学的发展。

三、采用“多媒体”等教学形式, 提高学习兴趣

近几年, 我们学校添置了很多“多媒体”教室, 有课件的老师纷纷“抢着”用它 (本人身在其中) 。这是因为,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能从多方位给学生大脑以大信息量的“刺激—反应—强化”, 可以使很多抽象的问题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和学习兴趣, 达到了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 定积分概念中“变曲为直、无限细分”的思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教学难点, 在黑板上画图时, 教师无论将图形画得多么细, 都无法画出“无限细分”这一分割过程。但现在, 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轻而易举地表现出这一过程的动态图形, 使学生观察后很容易得出有关结论。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联系实际, 让学生了解某些结论的来源,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记忆这些结论时, 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 并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我们的目标是,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 可以较好地获得以下三个能力, 即用数学的概念、思想、方法, 消化吸收专业技术中的概念和原理的能力,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这是更重要的“实用性”要求。当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了他在专业课中的相关问题, 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用能力时, 自然会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所以说,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 (高等数学) 对社会对自己的意义, 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五、融入职业生涯设计, 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讲, 我又不从事高技术, 高等数学与我何干?其实, 从职业分析角度讲, 任何职业能力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没有不要求任何文化基础的现代职业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 (主要指工科及经济管理类) , 一旦其薄弱, 就会影响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进而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而学不好专业课, 则很难在技能上有所创新。

我常对学生讲, 要正确对待我们基础课的学习, 不要因为基础课和初入职场时的工作联系不大就对付了事。即使当工人, 即使一辈子不转换专业, 作为新型的工人, 今后也需要不断钻研新知识, 掌握现代化技术。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的核心因素, 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和学好数学的保证。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得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 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味、有惑”。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易南轩.数学美拾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黄汉平.充实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知识[J].数学通报.2003. (5)

如何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 第5篇

执笔: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中心小学

张依芳

摘要: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是解决作文难的心理问题。兴趣受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运用新课程理念,改变习作教学策略,培养习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根本保障。关键词:增强习作兴趣

研究

策略

成果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有三种需要在发生作用:一是成就的需要;二是被赏识的需要;三是认知的需要。这些需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对习作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把习作当作一件乐事,乐此不疲;而缺乏习作兴趣的学生,就会把它当作一件苦差事,常常搔头抓耳,也难以完成任务。“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高玉详《个性心理学概论》)目前,农村小学生习作兴趣普遍低下,习作缺乏兴趣成为农村小学生习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习作应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而现实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许多学生的习作是为了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很少学生能把习作当作一种乐趣,作文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已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农村习作教学中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向“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课题中心组”申请“如何增强农村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这一子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基本情况

实验教师的组成:课题组由九位年轻教师组成,其中高级教师1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8人,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

研究计划:课题研究时间两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讨论阶段(2002年9月——2002年10月),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讨论本课题的设计方案,开展前期调研工作;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2年11月——2004年4月),实验分中年级和高年级组进行,开展相关实验,实行量化评估,做好数据收集和统计;第三阶段(2004年5月——2004年6月),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汇编优秀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和优秀学生作文。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问卷和访谈向有关学生收集一些必要的资料;二是运用行动研究法,改变并完善习作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研究对象:闽侯县白沙中心小学的六个实验班和县实验小学一个参照班,参照班的设置意在弄清这一研究方法是否也适用于非农村小学生。

三、研究策略与过程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目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做了详尽分析,运用新课程理念,边研究边探索,经历了一个求知锐变的过程。

1、分析原因。学生习作缺乏兴趣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既有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因、教材编定的原因、教学方式方法的原因,也有对习作评价方面的原因。经问卷调查与疏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习作目标成人化、文学化、思政化。《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制定以前的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定得比较高,既要求条理清楚,又要求生动具体;既要篇章结构合理完整,更要中心明确、立意深刻;加上许多优秀作文选充斥学生的空间,作文过于完美化,这对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是个圆满的句号,许多学生由于达不到种种要求,如:语法有毛病,中心不明确,立意不深刻等,作文一入门就遭遇这样、那样的失败,丧失了习作的信心,丢失了习作的兴趣。

(2)教材编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呆板,习作内容狭窄。比如:“一次深刻的教训”之类的题目,对于少不更事的孩子,尤其是如今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来说缺乏生活体验,记忆空白,无话可说,习作常常东拼西凑,或抄袭他人的文章,应付了事。因而作文假、大、空的现象屡见不鲜,作文千篇一律,泛滥成灾。

(3)教师的导写过程单调、乏味。许多教师都遵循“审题——选材——布局谋篇——深化主题”的模式在作文指导课上“指点江山”。作文教学是一种机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而非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劳动,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魅力,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作文毫无乐趣可言。

(3)习作点评机械化、条文化,挑肥拣瘦,缺乏赏识。学生挖空心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造就了一篇文章,一到老师的手里,就被标点不对,错别字多,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顺等等毛病弄得遍体鳞伤。教师很少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文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同时,教师的评语机械化、条文化,无非: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或内容空洞、语句不通、立意不深刻之类的纲纲条条,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5)学生习作缺乏自我展示的平台。人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就是要展示自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这一需要往往被老师所忽略,很少学生能拥有一个与别人交流的平台与空间,许多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却极少发表过文章或真正读过同学的文章,他们的美文被埋没,他们的心灵被封存,难以与人交流。因而,也难以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2、探究实施策略。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为改变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实现我们预设的实验目标,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教学。

(1)更新理念。旧的作文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新的《课标》却在此时适时出台。为了教学能追寻到一种可靠的理念,我们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了《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做到淡化中心、浅化立意、追求个性、写实写真、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更新了教学观念,解决了方向性错误的问题。(2)改变教法。既然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不为学生所喜闻乐道,改变它已不容置疑。教学中,我们摒弃传统教学法,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亲身体验。比如:举行“说唱古诗”、“猜猜看”、“闯关”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说、演、思、看中获得现实的感受与体验,实现作文的生活化;运用场面再现法,帮助学生回忆,再现所经历的事件,让记忆鲜活起来;运用合作评议法,互说互评,让文章更充实,立体丰满;运用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指导,于激情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看到峨眉山的铺路人,我不由得„„”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铺路人的敬佩之情流泄笔端,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而,教学摆脱了框框条条的限制,焕发出生命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整合教材。一个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为了让作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立足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选取比较感性的作文内容代替课文中那些生硬艰深的题目。如:《一次深刻的教训》《一件最后悔的事》、等题目改为《山

——

》、《稻田

——

》,让学生写写《

——

的元宵节》、《“拌蛋”带来的 ——

》等等,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素材,成了孩子们俯首皆拾的习作资源。

(4)优化评价。古老的条文化、机械化的评语已不为学生所接受,对话赏识、鼓励引领式的评语是我们追求的亮点。教师在评语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文中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感人的片段?读后产生了怎样的心灵共鸣?还有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不足在何处?如何让文章写得更好?这样一来,评语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被赏识的激动,还可以悄然无痕地引领学生自改作文,把作文写得更好,特别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评价主体的改变是优化评价的另一策略。从来学生的作文只是一个被展示的商品,放在货架上供人品头论足,挑挑捡捡。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我们认为学生也应是作文的评价主体,评评自己的文章,多发现一些优点,也挖掘一些不足;读读,听听别人的文章,说说感受,提提建议,打打分儿。学生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看他们自己的文章,更贴近儿童的语言,交流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交流中互生共长,真是一举两得。

(5)开放形式。向来,人们习惯把作文训练分为大作文、小作文两种。认为作文要么有头有尾,成篇成章,要么就练练笔,写一段话,在教师的指令中循规蹈矩,各人完成各人的。这样的作文形式单一,限制了学生习作的自由。殊不知多形式的作文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大法宝。比如:小组合作写日记,五人一组,每人每周一次;每周阅读一本课外书,写一篇读书日记;每天观察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东西或一个场景,写一篇观察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练习的量逐步增加,不仅容易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些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逐步培养学生勤于读书,勤于练笔的好习惯,既不受写作形式的限制,也不受写作内容的限制,真是皆大欢喜啊!

(6)创设平台。当学生的习作取得进步,获得成功,适时的鼓励与展示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而,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愉快、互动的交流平台是不容忽视的。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读读自己最满意的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文章,他们便会喜上眉梢;为他们提供一个出书的机会,享受著书立说的体验,更是欣喜若狂;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计算机编辑个人专刊、个人专辑、班级专刊、文学社刊,凝聚的是智慧,流淌的是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光有兴趣和写作能力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为培养一些作文兴趣更浓,水平较高的习作爱好者,记者站、文学社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在这里辅导老师引导他们把思、叙、议紧紧结合了起来,读书习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家事、国事、天下事,喜、乐、忧、愁全方位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更加兴奋,更加丰满,更加成熟。

四、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经过两个学年的实验与研究。我校“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再次问卷调查与考核,学生作文兴趣有提高的占66.6%,作文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研究中获得理念与素养的提升,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1、学生的转变

(1)改变了学生的习作态度。经过实验,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较大提高,认为自己的兴趣有提高的学生占66.6%,因兴趣提高而更喜欢习作的学生增加了41.32%。能把习作当作一件乐事的学生占71.16%。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习作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学生还自发地把所见所闻写成文章,请老师批阅提意见。

(2)改变了学生的习作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了因兴趣而作文的习作观念。他们懂得作文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作文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必为迎合别人的需要无病呻吟,空喊口号,从而摒弃了作文假、大、空的弊端,写实、写真、写口、写心的自由习作,朴素动人,常常充满真情实感。(3)提升了习作水平。学生在习作兴趣提高以后,兴趣成为最佳的动力,许多学生以作文为乐事,并且致力于习作锻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张丽、陈秋霖、张依媄等同学的作文一直位居学区同年段榜首,张丽同学的《我心目中的儿童医院》、罗心宇同学的《霜》等文章在《福州日报》上发表。俞晨阳、陈燕林等同学获得了全国读书活动作文竞赛二等奖。

2、教师的转变。

实验研究的历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经过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习作水平得到提高,老师在探索中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1)全新的习作教学观。通过今昔教学策略的对比,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崇尚填鸭式的技能技巧教学法,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创设情境,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因而习作教学过程轻松愉悦,张驰有度,充满人文情怀,彰显个性色彩,形成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

(2)生成了习作教学的素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童心童语构筑的世界里,感受儿童生活的纯真、鲜活、质朴,从而拥有一颗童稚的心,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找回久别的童心、童趣,从而更深、更广地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师生互动中丰富了情感,加深了体验,生成了智慧,提升了素养,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3、成果的展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与更多的同仁分享,让学生的心灵话语能与更多的人交流,我们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收集了相关资料,编辑了学生习作文选《麦穗集》,文学社刊《校园采珍》,班级专刊《快乐作文》,收录实验教师习作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和学习心得,编辑了《教科研写真》。

4、主要成果: “‘如何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结题报告”发表于《学科带头人小学语文教学与实践》;

“‘猜猜看’习作教学案例与反思”发表与学科带头人小学语文教学与实践》; “赏识可以创造奇迹”发表与《福建教育》2005年第6期;

五、结论。

1、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先导,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2、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精心培养与呵护,长期不懈的努力。

3、这一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也适用于非农村的小学生。

六、问题。

本课题实验预设时间为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人的兴趣受个性品质、外界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它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人生的历程是漫长的,学生能否在今后更长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浓厚的习作兴趣,仍需我们的关注。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脱节,将会增加研究持续性的难度。我们期待其他子课题组的同仁能与我们协作,把这一课题做得更深,更好。

七、说明。

因为课题组负责人张依芳同志工作变动,于2004年9月调往荆溪中心小学,为了与课题中心组保持正常的联系,通讯地址已更改成目前的工作单位。请核实。

二OO五年十月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

朱作仁

1993·福建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李吉林

1996·江苏教育出版社

3、《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

蓟运河

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4、《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

林建华

1999·南京大学出版社

5、《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增强高中数学兴趣 第6篇

一、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目的,课堂提问情景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使课堂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提问应该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目的在哪里。

1.巧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情景提问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结合生活的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在提问和思考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教学的知识和课堂教学的需要,提出教学问题,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可以提问: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特色建筑物,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刚才大家所说的这些建筑从几何结构角度来看,有什么特点吗?

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的情景中,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初步思考,这将为后续揭示课堂所学内容做好充分铺垫。

2.巧妙解答,揭示课堂内容

针对创设情境的方法提问学生后,学生已经对所学内容有大概、模糊的了解,教师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深入提问,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继续围绕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大家刚才所例举的建筑物其实都是某些结构的几何体构成的(教师同时打开PPT课件,展示一些由柱、锥、台、球结构的建筑物),大家观察下,试试对老师展示的这些几何体进行分类?

通过借助PPT展示几何体,再结合发问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被充分点燃,思考进一步深入,也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所学的内容,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二、正确掌握课堂提问方法,课堂提问梯度化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必须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步步深入中引入课堂所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实现提问的梯度化。

1.实物引入,事先点题

课堂提问的第一步势必要和课堂所要学的内容有关联,首先要提出一些较容易回答,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思考,让学生初步明白课堂所学内容。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平面”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在学校里,我们所见的黑板、操场、桌面、湖面等都是属于平面的概念,大家还能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平面的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接着询问: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例子都不错,那么,现在有谁可以总结下平面的概念吗?

通过一步步的问题引导,从例子到具体的理论总结,问题由具体变为抽象的概念,点出了本堂课所需要学习的问题,难度有所加大,而所学的内容也在提问中得到了揭示,对后期教学具有很大帮助,有助于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2.步步深入,研探新知

学生初步了解课堂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后,老师再进一步深入的提问,提出一些和知识更具关联的问题,进而和学生一起研探新知。

例如,教师在揭示了平面的概念后提问,在平面几何中怎样画直线?学生画出了直线之后,老师通过进一步的解说、类比和迁移,最后得出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度,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

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逐步展现在课堂上,梯度化提问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知识连贯地串并起来,有条理地教给学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正确把握课堂提问精髓,课堂提问探究化

探究性提问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得所学知识能够更加容易灌输给学生,这就是教师课堂提问的精髓之处。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景引入后,让老师观察下面的数列,观察数列:1,3,5,…;5,10,15,20,25,…;-2,-4,-6,-8,-10,…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通过观察数列是否发现什么规律或者问题,能否总结下?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更加具有探究欲望,很容易总结出数列的规律,接着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还可以进一步迁移到等差数列其他知识的自主探究。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提问可以揭示所学课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灵活掌握提问的技巧,科学、合理地进行提问,进而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水利发展研究现状下一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