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2024-06-21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精选12篇)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第1篇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个庞杂、系统性较强的工程, 目前在业内对于软件项目管理有很多定义, 大体可以总结为:软件项目管理是一种以软件项目能够将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在预设的范围之内为目标, 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而对项目、过程和人员展开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的管理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以最高的效率去满足项目业主的需求。一般由项目经理来负责项目管理过程以确保项目在保障质量和进度的前提顺利完成, 开发出更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软件项目管理有其明显的特点, 在这项活动中项目经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整个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还有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 考验的是领导者的运筹能力和工作者的协作精神。除此之外项目管理还着重人性化服务, 把客户的要求放在首位。最终目的是研发软件过程中的高效率和成功研发软件后的高质量全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 如何提高软件研发项目管理能力

2.1 着重对项目管理能力方面知识的学习

我国目前的软件企业相对于国外一些技术及各方面都比较领先的企业而言, 对于管理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还不够全面。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当中, 把项目经理置于核心的位置, 很多项目能够得到成功大多要归功于其负责的项目经理, 这样一来一个软件企业管理制度的成功不能够表现出企业的水平, 说明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此, 软件企业需要应该激发其员工的学习热情, 定期对项目管理方面的主要员工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 发掘员工的潜能, 将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转变为企业的财富、无形资产。现代软件产业发展迅速, 其项目管理模式也多种多样, 没有掌握充足的相关知识, 就无法使企业在软件产业当中立足。

2.2 直观呈现出项目的整个监控过程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中心是着重对于整个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 而非仅仅对于研发成果的关注。根据可靠调查研究显示的数据表明, 大多数的软件企业目前在软件研发的过程方面没有保持一个良好有序的状态, 流程大多比较混乱。一个项目的研发过程当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活动,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其中非正常的变动, 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 从而增加项目最终失败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严格监控研发项目的整体过程的重要性。

企业应该将项目管理的相关工具运用到监控工作当中, 以帮助达到项目流程可以直观的呈现给工作人员的目标。在项目监控工作当中万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不能以经验丰富为借口而小视细节的重要性。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事故和风险的产生, 只有通过对项目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结构的透彻理解才能够实现。

2.3 着重对项目中人力资源的分配和合理调动

软件研发工作相对于其它工作来说技术性要求比较高, 研发周期较长, 工作比较艰苦。要想最终获得成功, 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并能够保证研发产品的质量, 需要一个经验丰富、团结一心的团队。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要求队伍中的每个人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集体当中, 遇到困难时不相互推卸责任, 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只有树立正面的工作态度才能在工作中积极承担、相互合作。将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智慧汇聚到一起, 让整个团队发挥加倍的能量, 研发出更加优质的成果。

工作环境是否良好也是项目研发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使研发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 把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为员工营造一个适合软件研究的环境, 并且结合每个员工的特点和专长为其安排工作岗位。

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应该具有良好的统筹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自身对软件项目管理的有过厚的理论知识底蕴, 并且能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 与实际充分结合。善于应对突发的状况, 积极解决问题, 同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能力就是沟通交际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

团队合作不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但是团队之间是否团结协作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众人拾柴才能取得成功。

2.4 保证制定的软件项目计划的准确性

在软件项目计划阶段要保证计划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难度。一般来说软件开发者在对软件项目进行前期成本估算时会得到一个相比于实际工作中更低的估算值。在项目研发的实际工作完成后大概会高出前期成本估算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在指定项目计划时, 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研究准备, 使软件项目计划的准确程度有所提高。

2.5 明确软件开发当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全过程的必要性

企业应该要求所有与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参与到整个研发软件项目的过程中, 项目自启动开始就必须要与相关利益者共同进行。客户必须对项目有充分的了解, 也要做好接受项目研发成果的心理准备。多个成功的案例证明, 与软件产品相关联的利益者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是使软件研发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 结语

我们应该在实际软件产品研发项目中坚持运用项目管理, 深入研究项目管理技术, 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各种经验将项目管理水平提高, 从而达到软件项目高效率、高品质完成工作的目标, 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软件产品的需求量也呈持续增长趋势。另外还有部分发达国家也转移到中国来发展软件开发业务, 这使得国内软件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发展现状的分析, 提出一些关于项目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当前运用较为普遍的项目管理模式指出其中的不足。希望能够在项目管理方面为今后对软件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琦, 林碧英.浅谈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S2) .

[2]王伟.怎样适应需求不断变化的软件项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3) .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第2篇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计算机软件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保证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增值税政策正确贯彻执行,根据《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国家税务局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管理。

第三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的软件产品,不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第四条 本通知所称软件产品,是指信息处理程序及相关文档和数据。软件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嵌入式软件产品是指嵌入在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中并随其一并销售,构成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部分的软件产品。

第五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可享受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本地化改造是指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进、转换等,单纯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汉字化处理不包括在内。

进口软件,是指在我国境外开发,以各种形式在我国生产、经营的软件产品。

第六条 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纳税人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不征收增值税。

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是指经过国家版权局中国软件登记中心核准登记并取得该中心发放的著作权登记证书。

第七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并随同销售一并收取的软件安装费、维护费、培训费等收入,应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并可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对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按期或按次收取的维护、技术服务费、培训费等不征收增值税。

第八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已购软件产品的用户进行软件产品升级而收取的费用,对升级后因改变原软件产品主版本号,需重新核定登记证书的,应当征收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已购软件产品的用户进行软件产品升级而收取的费用,对升级后未改变原软件产品主版本号,不需重新核定登记证书的,不征收增值税。

软件产品名称及版本号升级的具体规定可参考《软件产品名称及版本号升级的说明》(见附件7)。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软件产品,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一)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以下简称检测证明);

(二)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以下将该两证书简称为“登记证书”)。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在该软件产品获得登记证书的有效期内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第十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已登记软件产品的个别模块或子系统,在发票或销货清单注明相应的登记证书软件产品名称的,也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软件产品模块及分类由检测证明中列明。

第十一条 对随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一并销售的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能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非软件部分分别核算销售额的,可以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未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软件产品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 软件生产企业兼营其他货物销售、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应税劳务以及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营业税应税项目,应分别核算软件产品、其他货物销售、应税劳务、营业税应税收入等项目的销售额(或营业额)。

软件生产企业除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外,还销售其他软件产品的,也应分别核算销售额。

未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软件产品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单独核算软件产品的进项税额,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如水、电等共同消耗,难以直接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分摊。

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纳税人应选择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分摊,并于本办法下发后第一次申请软件产品即征即退时,将分摊方式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见附件4),分摊方式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一年后需要变更的,应重新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见附件4)。

第十四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应在发票上注明软件产品名称及版本号,且必须与登记证书的相关内容一致。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已登记软件产品的个别模块或子系统时,应在开具发票备注栏中注明相应的登记证书软件产品名称。未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的纳税人,不能在发票备注栏注明的,应在发票清单中注明。

软件产品名称在开票中需要缩写的,可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全称,在货物品名栏目使用缩写。但一种软件产品名称只能使用一个固定的缩写。

第十五条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按照下列规定计算、开票、核算及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一)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17%

“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是指用于生产软件产品购进货物取得的进项税额,包括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二)软件产品的核算和发票开具

对随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一并销售的软件产品,应与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非软件部分分开核算其销售额、进项税额,销售时单独开具软件收入部分发票。

对随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一并销售的软件产品,不能单独开具软件收入部分发票的,在开具发票时按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填列,同时发票备注栏注明包括与登记证书一致的软件产品。按嵌入式软件产品计算增值税退税。

(三)软件产品的增值税申报

1.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应税项目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纵栏进行填报。

2.软件产品进项税额填列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纵栏。

3.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分摊,并按分摊后的金额分别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货物及劳务” 纵栏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纵栏进行填报。

第十六条 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按照下列规定计算、开票、核算及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一)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

1.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17%

2.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的计算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①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③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10%)。

(二)嵌入式软件产品的核算和发票开具

1.纳税人按上述方式确定软件、硬件部分销售额后,应分软件、硬件部分设置专栏分别核算销售额。

2.纳税人在核算嵌入式软件产品成本时,应区分软件、硬件部分,分别依其生产成本的产生和归集,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专栏,并按规范的会计流程进行核算,形成相应的分类账,反映不同软件、硬件的生产成本情况。对于软件品种、规格众多的纳税人,可以适当分类反映。软件、硬件的成本的核算必须符合现行会计基本准则和有关规定,计算和分配方法应适当和科学,反映的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3.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开具发票时,可在发票备注栏分别注明软件、硬件部分的销售额。未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的纳税人,不能在发票备注栏注明的,可在发票清单中注明。

(三)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增值税申报

1.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应税项目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纵栏进行填报。其销售额按照上述公式的当期嵌入式软件销售额计算填写。

2.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增值税应税项目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货物及劳务” 纵栏进行填报。其销售额按照上述公式的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计算填写。

3.实际生产(或采购)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取得的当期进项税额填报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货物及劳务” 纵栏。

第十七条 符合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在规定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并缴清税款,当月销售的软件产品实际增值税负超过3%的,于申报纳税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退税申请。同时按以下规定报送资料:

(一)主表

1.《深圳市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表》(见附件1);

2.《退(抵)税申请表》(可从深圳国税网站下载)。

(二)附报资料

1.申请报告。纳税人申请报告的内容包括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取得登记证书的软件产品情况、财务核算情况等。对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软件产品,在报告中应说明退税情况;

2.《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主表复印件;

4.软件产品的销售清单(见附件6);

5.软件产品销售发票复印件。

(三)特定资料

1.登记证书(《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税务机关留存复印件)。

对于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多的企业,在第一个月开始申请退税时必须提供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但对相同的软件产品,以后各月申请退税时,可将原软件产品证书名称、版本号、有效期起止日期等,按规定填在《软件产品证书清单》(见附件5)内,不再提供原产品证书复印件。对新增的软件产品,必须在新增软件产品第一个月申请退税时,提供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检测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税务机关留存复印件)。

3.《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计算表》(见附件2);

4.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的确定方法说明;

5.《软件产品无法划分进项税额分摊方式备案表》(见附件4)(第一次申请退税,或发生无法划分进项税额分摊方式变更时提供)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纳税人提供的复印件上应签署(加盖)“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加盖公章。

第十八条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属于报批类税收优惠项目。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受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申请,并在申请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资料的审核审批工作。

主管税务机关按《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增值税、消费税税收优惠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0年第6号)规定流程审批,并将加盖公章的《深圳市国家税务局退(抵)税批准通知书》两份传递至市局办理退税手续。

政策法规科在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登记《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批准台帐》。

第十九条 软件产品办理增值税退税后发生退货或折扣折让等情况的,纳税人应依法补缴已退税款。

第二十条 对于月度之间购销比例波动较大,并影响到全年税收退还总额的纳税人,在按月计算办理税收退还后,主管税务机关可在终了后对其进行清算(清算表样式见附件3),具体清算的组织和开展工作由主管税务机关自行安排。

第二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可对享受本办法规定增值税政策的纳税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纳税人凡弄虚作假骗取享受本办法规定增值税政策的,税务机关除根据现行规定进行处罚外,自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起,取消其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增值税政策的资格。纳税人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第二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核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向市局书面报告,根据市局与有关资格认定部门沟通的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十三条 对于税务机关等执法部门根据税法有关规定查补的软件产品增值税税款,必须全部收缴入库,不得执行增值税退税优惠政策。

浅谈外贸ERP软件中的产品管理 第3篇

由于软件供应商对外贸企业业务以及产品管理的要求理解的不够深入,往往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一般ERP软件的产品管理方法,将产品的管理简单的归结为商品代码的建立和简单的商品信息管理,这样产品管理就只有简单的一个层次。实际应用中,很难满足外贸企业复杂的产品管理的多层次复杂要求。杭州比特公司根据多年在外贸企业信息化实施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对外贸企业产品的管理提出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案,考虑到了大部分外贸企业的产品管理需求,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论证,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下面我们就外贸企业产品管理的方案作一简单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般外贸企业对产品管理的需求。

1、建立产品和不同客户以及供货商的关系

在外贸企业的业务操作中,产品销售给不同客户时,会具有不同的价格,客户也可能对产品具有不同的加工要求等。同样,同一个产品由不同供货商提供时,也会有不同的价格及加工特点。这样,就必须建立起产品和不同客户以及供应商之间的有机联系。

2、对不同时期产品分别管理

产品在形成、报价、打样、直至最终形成销售,具有两个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的产品应该可以分别管理。

3、需要管理产品的图片以及与产品有联系的相关文档

除产品基本的标准化资料外,和产品相关还有很多非格式化的数据,如产品图片资料、各种其它格式的产品相关说明等,这些资料都需要和产品标准资料统一管理。

4、产品价格资料及成本管理

产品管理中,价格资料十分重要。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产品有多个价格记录,如外销价格,采购价格,询价价格、报价价格等等,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现在的业务活动提供帮助。

在进行产品报价时,可查阅产品的原辅材料组成和实时成本信息。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的产品管理具有外贸行业鲜明的特点,针对以上需求,外贸ERP软件可确立如下管理思路;

1、建立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

以“三个层次(产品目录、我司产品、客户货号及工厂货号),两个阶段(准产品、正式产品)的方式管理产品资料。“产品目录”可多级自由建立;“我司产品”管理正式经营产品。“客户产品”管理客户要求的产品资料。“工厂产品”管理供应商产品资料。“准产品”是公司非正式产品,可转化为“正式产品”。

2、建立图片管理和附件管理

针对图片管理的要求,一个产品可关联多张图片,进行不同类别的定义。如主图和辅图,如局部特写和整体外观等等。同一张图片可由系统自动处理为“浏览型”、“广告型”、“缩微型”三种类型。

在产品主信息界面中,可进行附件管理,以多种方式打开和产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文档。

3、建立产品价格信息中心

对某一个产品,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工厂,调用已有的历史成交价,历史询报价,设定典型价格,进行价格分析。如:历史成交价可体现典型外销价,典型采购价,并清晰地展现该价格所在的外销合同和采购合同,所交易的客户和工厂,所成交的价格术语等等。进行价格分析后,可体现出在一定时期内,该产品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及典型客户价格。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可在产品下设定成本信息,包含原辅料成本,包装成本,印刷成本,国内运费等等,进行单项成本和总成本的智能计算,以帮助业务人员科学的进行报价和其他业务活动。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第4篇

随着我国的作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装备跨越式软件的快速发展, 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 数量也越来越多, 因此对软件的研制单位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技术和工程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在软件的开发、研制和管理的过程中, 在软件研究以及对软件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软件开发时的管理力度不够

软件开发部门的项目主管无法了解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何, 项目中各个开发人员具体都是负责什么工作的, 项目负责人也不是十分的了解, 因此这就导致了项目进展的随意性很大, 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各个开发人员各自为政, 每个人编写的代码风格都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而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本来就是会经常出现错误的, 如果相关的开发人员工作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 就会留下很多已经重复了的难以维护的代码, 同时开发出来的产品根本就不可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很多软件的开发人员对于部队的需求根本就没有细致的进行了解, 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就也不可能满足部队的实际需要。

1.2 没有完善的软件质量管理的体系

目前, 我国的软件质量管理的制度和要求才刚刚进行到试行的阶段, 一些研制软件的单位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有关软件质量管理工作的相的体系文件也不是很健全, 所以软件的质量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也就是正常的了。

1.3 软件不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在现阶段的软件管理工作中, 由于相关的文档都是缺乏的, 不全面的, 这就导致了即使软件程序中存在问题, 也是很难被发现的, 即使是发现了也是很难被修改的。另外由于一些文档的缺乏, 想要在现有的软件的程序中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目前的软件的开发人员也还处于重复开发软件以及类似软件开发的阶段, 一些如“可重用软件”和“软件标准化”等较为创新性的软件概念也还处在推广的阶段。

1.4 软件产品中本就存在质量隐患

在软件的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 一些软件的质量保证技术也没有真正的被引入进去, 而软件测试的工作也还不能全方位的展开, 这就导致了很多软件是存在着质量隐患的。以往的软件的开发过程, 软件的测试人员只是一种配合性的工作, 他们也根本无法提出具体的测试要求, 因此测试的结果无法量化, 也根本无法考核, 所以实际上测试的结果对于软件的质量好坏可能根本就无法产生重要的影响。

2 软件质量管理的解决对策

2.1 通过加强配置管理的力度, 从而做好软件的质量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传统的几个人就可以完成一个项目的现象现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好, 他也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在质量管理体系的众多活动中, 支持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就是配置管理, 在一个项目软件的全生存周期内, 配置管理工作不但能够使软件项目产品更加的完整, 它还能够使其他各项支持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更好的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变化控制、状态报告、状态记录以及识别配置都是配置管理工作的内容, 同时配置管理工作也是以推行软件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规程和政策方针为理念的, 在管理工作执行的全过程, 它都能起到监督和跟踪的作用, 它对软件产品的质量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

2.2 为防止软件开发和使用的随意性, 应建立软件的“三库”管理系统

所谓建立软件产品的“三库”系统就是指建立软件产品的受控库、开发库以及产品库, 这“三库”不但是保证软件产品具备过硬的质量重要手段, 也是软件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的核心的任务。软件产品的受控库必须设在三库的专用的机房内, 同时也必须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光盘或者是硬盘, 可查看受控库相关内容的必须是项目指定的负责人, 对于受控库中的内容, 任何人都是不能够随意改写的。而软件产品的开发库是指软件生存周期内的某一个阶段, 存放作为阶段产品发行的, 可查看开发库的内容的必须是与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人员, 对于开发库应是由专业的计算机对其进行局域网连接, 同样的也必须设置读写的权限, 这样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果和开发进程就能够被有效的监控了。产品库同受控库一样, 也要设在三库专用的机房内, 由相关的部门和军代表对其进行管理, 专人对其进行维护和看管。凡是已经设计成型的软件产品都应转入到产品库中, 产品在产品库中转入或是转出时, 都必须建立备忘录并且办理相关手续, 这样出厂产品的重要资料才能够保存完整。

2.3 另外一些提高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

2.3.1 采用快速原型法

必须及时的获取使用用户的反馈信心, 同时也应及时的向用户反馈信息, 这样在软件生成的过程中, 通过不断的修改软件才能使软件产品出现的错误更少。在管理的过程中, 还应将软件划分成若干个较好管理的子单元, 之后再对这些子单元逐个的开发研制, 这样软件就是以多次发布的形式交付的, 当对其进行回归测试时, 软件的各项能力才不会被损害或是减弱。

2.3.2 软件缺陷的预防

对于软件产品以往遇到过的各类缺陷, 都必须加以分析并制定避免再次出现缺陷的解决办法。由于这些缺陷可能是被其他的项目确定的, 也可能是在项目的早期阶段中出现的, 所以做好的缺陷预防的工作, 也就是做好了项目之间的吸取教训的工作, 这个项目确定的缺陷, 下个项目就可以避免了。缺陷预防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规划缺陷预防的活动, 之后应查明出现缺陷的原因, 最后根据原因将所有缺陷顺利的消除。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对软件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件质量管理的解决对策两个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软件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要想做好软件质量管理的工作, 前期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企划, 中期必须对所制定的体系和制度认真的实施, 后期发现问题后必须严肃的对待并且积极的改进问题。软件应同硬件一样, 将其纳入到型号技术配套管理以及型号研制计划中去, 对其实行工程化的管理模式, 同时在对软件质量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应善于转换管理的思维和管理的理念, 这样才能对软件做到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 软件管理工作才能越来越正规。

参考文献

[1]王莹.军用软件质量管理工作浅析[J].商品与质量, 2011.[1]王莹.军用软件质量管理工作浅析[J].商品与质量, 2011.

[2]房洁.浅谈软件质量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 2009.[2]房洁.浅谈软件质量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3]徐伟.软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3]徐伟.软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4]丁琼.浅谈如何做好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4]丁琼.浅谈如何做好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软件产品发布流程与管理规范 第5篇

1.目的

产品的发布主要用于指导从项目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的发布过程,本过程目的是为了有效指导项目组开展产品发布,已实现下列目的:(1)指导发布活动,有效控制产品发布过程(2)有效控制和追踪产品版本

2.角色与职责 1)运营人员:

(1)负责产品发布

(2)组织评审

(3)跟踪需要现场调测的异常产品包验证状态 2)项目负责人:

(1)提出发布申请

(2)跟踪异常发布的产品

(3)负责产品移交给市场、销售部门 3)产品经理:审核产品发布 4)项目组开发成员:(1)修改完善产品

(2)负责对市场、销售人员进行培训(3)协助测试人员进行验收测试 5)测试人员:负责产品测试

3.定义

1)软件版本正式发布:通过软件测试人员测试验证并符合发布标准的软件版 本发布过程。

2)软件版本异常发布:通过软件测试人员测试验证,但测试结果不符合发布标准的软件版本发布过程,可采取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的情形仅限于生产和客户使用现场缺陷修复或现场测试等紧急情况。

4.发布前期 4.1、发布准备

开发人员先要确定发布的准备工作和发布的日期。准备工作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有BUG的是否彻底解决;

2)新增模块在功能上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修改了什么,增加了什么;

4)所做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4.2、撰写文档

开发人员确定所发布内容中是否有新增功能。若有,则需撰写一份需求文档(即功能列表文档),交给测试人员。否则发送测试通知单,告知测试人员。需求文档的内容如下:

1)所做的改动有哪些;

2)修改原有BUG或新增模块的设计目标

4.3、全面测试

测试人员在收到测试通知单或需求文档后,应进行全面、完善的测试,如果通过测试,发送测试报告给项目负责人,并修改BUG状态。否则,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开发人员,测试结果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有BUG的解决情况或新增模块的BUG情况

2)发现BUG的测试用例

4.4、发布确认

通过系统测试后,测试人员将通过测试后的最新版本提交给配置管理员,并告知项目负责人:

1)项目负责人编写《产品发布说明书》

2)项目负责人通知并协调售前部门安排售前人员提供《用户手册》、《安装手册》,并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由项目负责人提交给运营人员。3)项目负责人提交发布申请给产品经理,并通知运营人员开展产品发布前评审,运营人员、测试人员、项目负责人协助开展评审,评审通过后,配置运营人员向产品经理提交评审报告和发布申请进行审批。

4)审批通过后,产品经理告知配置管理员实施发布;审批不通过则放弃本次发布。

5.产品发布

5.1软件版本正式发布流程

5.1.1源码、文档入库

源码包括数据库创建脚本(含静态数据)、编译构建脚本和所有源代码;文档包括需求、设计、测试文档,安装手册、使用手册、产品变更信息文档、相关联的系统版本号、产品介绍等相关文件。

5.1.2程序打包

开发人员进行程序打包;标记源码、文档版本。

5.1.3发布产品

编写产品发布计划,填写配置项,并执行发布计划(发布产品)。

5.1.4正式发布通知

通知开发、测试、市场、销售各相关部门,并附上产品发布说明和产品介绍。

5.2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

5.2.1运营人员启动软件发布后,如发现软件测试人员提供的测试结果不符合软件发布标准时,可选择重新提交测试,或者申请启动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5.2.2项目负责人填写《软件版本异常发布说明》,启动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

5.2.3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时,项目组仍须提交程序软件包,产品发布说明,需求变更信息说明等文档。

5.2.4运营人员提交软件异常发布文件给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部总监审核,技术部总监批准后,即可异常发布软件版本。

5.2.5运营人员按照文件分发要求进行发放和登记。

5.2.6开发人员需对异常发布的软件版本进行跟踪,并确保在预定的期限内该软件版本被正式下发的软件版本替代。

6.后续工作

《产品和品牌管理杂志》 第6篇

Comparisons of media types and congruence in positioning of service brands

品牌定位中,品牌的传播意愿和消费者对品牌定位感知相对一致性是此页调研的重点。同样,如何确保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并将不一致性最小化,对于传播实践和理论而言都很重要。

此项调研的目的在于对比研究服务品牌在品牌定位中采用的媒体类型,同时探讨企业管理决策、企业采取的传播方式和目标人群对于品牌定位战略的认知情况三者之间的一致性。

此项调研采用文献法、面对面深入访问等方式。调研结果表明,采用三种传统媒介往往无法将企业管理决策成功转化为相应的定位传播内容(包括电视、报纸和宣传册、小册子、宣传单、广告牌)。同时,调研发现,管理决策的传播内容未能传递出想要传达的信息,其概率为19%;而23%的管理决策,既未能表现为传播策略,也没能让受众感知。

此外,不管定位战略被采纳与否,采用报纸传播渠道,其传达信息和受众的认知较为一致,而采用电视或其他媒体,一致性会减弱。而定位信息传播的渠道可以多元化,不一定要有非常严格的传播规则。调研表明,只有“品牌名称”定位战略的传播信息和消费者感知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而“品类第一”定位战略往往无法奏效,其原因在于很难把它转化为有效的传播信息。

此项调研表明,对于传递服务品牌品牌信息,三种传统媒介有着不同的影响力。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市场目标,采用相应的传播方式,以增强品牌传播信息和消费者品牌认知的一致性。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Volume 23 issue 3,2014

《营销和企业家研究杂志》

组织专注力在企业全球化及其市场表现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mindfulness in firms’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market performance

此项调研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组织的专注力因素,探讨其在企业全球化及其全球化市场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调研采用行业企业理论调研、文献法、建模法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组织专注力如何影响企业全球化进程及其全球化市场表现。

调研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进入外国市场、进行全球化扩张,还是企业的全球化市场表现,企业组织的专注力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组织专注力能够对企业的外部全球化驱动力和企业全球化扩张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此外,组织专注力是保证战略成功执行的前提,它能在企业内部驱动力、企业全球化扩张及其全球化市场表现中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调研表明,企业的国家属性是很重要的企业全球化外部驱动力,它能够缓和企业外部扩张和企业全球化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

此项调研的重点之一,是把组织专注力的概念整合到企业全球化及其全球市场表现的驱动力中,并由此探讨组织专注力的影响作用。调研提出,企业应该注重创造专注力组织,以便自己更好地进行全球化市场拓展,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全球化市場表现。换句话说,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集体专注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Volume 16 issue 1,2014

《服务营销杂志》

客户喜悦度和工作投入度

Customer delight and work engagement

以往客户服务调研都侧重探讨员工态度和行为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而此项调研则以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客户情感对员工有着怎样的影响。因此,此项调研的目的是:基于员工和客户的接触层面(其中包括客户互动以及客户服务冲突),了解员工与客户接触对客户和企业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对客户情感和员工投入度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

此项调研收集了许多一线员工的服务信息,包括员工与高低端消费者的接触信息,然后通过假设法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通过调研验证表明,员工感知到的客户喜悦度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度。然而,通过客户反馈和员工客户服务的反馈表明,客户服务冲突会影响客户对品牌的情感,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度,甚至影响员工对品牌的情感。此外,认知模型还展示了互动型员工如何通过个人影响力和企业资源创造积极的影响力,建立积极的员工客户情感。

此项调研列出了对员工工作投入度有关的影响因素,以及缓冲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企业提升一线员工的服务质量,改进员工与客户接触的表现。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Volume 28 issue 5,2014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第7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简称:AFC) 系统的不断完善, 承接AFC系统开发的供货商不断增加, AFC系统软件越来越多。而频繁的软件升级、降级工作, 需要技术人员随时获取需要版本的软件;面对突发故障和重大故障, 应急处理时更加需要随时可提取应急包, 以满足快速修复故障, 保障运营。为了更好的服务生产、满足应急需求, 需要搭建一个随时可提取、可控的软件管理平台。

AFC系统涉及多种站级设备:自动售票机 (TVM) 、闸机 (AGM) 、半自动售票机 (BOM) 、验票机 (TCM) 、车站计算机 (SC) 等, 各种设备基于不同的操作平台运作。SVN是一种免费的, 可支持多平台的开源软件SVN。因此, 基于SVN搭建的AFC软件管理平台, 可以为不同平台的用户自由访问软件管理平台提供帮助。

本文首先从时间、安全性、访问控制和版本控制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然后提出基于SVN服务器的方案, 最终给出基于SVN的AFC软件管理平台的具体实现。

2 需求分析

一个好的软件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2.1 满足24小时随时提取软件的功能。

除了满足运营时间用户对软件的提取的需求, 还需考虑运营结束后, 用户进行的软件升级、出现故障采取应急抢修的需求。

2.2 数据上传、下载过程中具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管理员在后台上传软件, 普通用户通过AFC设备远程下载软件的过程中, 软件管理平台应该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且可靠。

2.3 访问控制功能。

不同角色, 对软件管理平台的使用具备不同的使用权限。管理员具有管理所有软件、备份软件的权限, 且对普通用户赋予不同使用权限的功能;普通用户按照管理员分配的权限执行的功能。

2.4 版本控制功能。用户从SVN服务器下载软件后, 自动进行本地文件与下载文件对比, 通过图标的不同, 标识两个文件的区别。

五、备份功能。管理员不断的上传软件至SVM服务器, 导致服务器磁盘空间越来越少。为了保障SVN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需要SVN服务器具有自动备份功能。

2.5 后台配置管理功能。

通过SVN安装使用, 发现SVN本身具有很好的版本控制和访问控制功能, 但都是基于管理员庞大的配置工作基础之上, 为提高管理员工作效率, 有必要为管理员开发一款后台配置管理软件。

3 一种基于SVN的AFC软件管理方案及实现

目前AFC系统分为五层, 第一层ICCS (清分中心系统) ;第二层LCC (线路中央计算机) ;第三层:SC、打印机、紧急按钮;第四层:站级设备, TVM、AGM、BOM、TCM、SC等。第五层:票卡。

软件管理平台主要是为站级设备提供软件下载服务, 因此, 基于SVN的AFC软件管理平台搭建在AFC系统的第三层。此方案不仅可以满足站级设备的下载要求, 而且不影响上层ICCS、LCC和SC等设备的使用, 最终实现站级设备与SVN服务器互联互通。

3.1 安装SVN服务端和客户端

AFC软件管理平台是基于开源软件SVN, 因此, 需要分别在不同的设备上安装SVN服务器和SVN客户端软件。具体步骤如下:

a.安装SVN服务端。一台专用服务器, 用于安装SVN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放在便于管理员上传数据的地方, 且放置AFC设备局域网内。

b.创建SVN服务器的服务。

c.安装SVN客户端。在每个站的每台SC服务器上安装SVN客户端。

3.2 数据传输及安全机制

数据传输包括数据上传和数据下载两部分。

数据上传:管理员用专用U盘将在杀毒层中验证过的数据上传至SVN服务器;数据下载:站级设备 (AGM、TVM、TCM、BOM) 需要升级时, 站级设备通过本站SC服务器上的SVN客户端连到SVN服务器, 下载相应的数据。

因为这两个功能都是基于网络而实现, 当软件携带病毒时将直接影响SC服务器的稳定, 而SC服务器又直接与站级各设备互联, 将间接影响站级设备的网络安全。因此需要做好必要的杀毒工作。杀毒层主要由一台专门专用杀毒设备组成。每次需上传至生产网的数据, 必须通过专用杀毒设备, 杀毒后才能够进入生产网。

3.3 SVN的版本控制机制

在软件升级和下载过程中, 普通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可以通过管理员对软件不同的命名区分。但是当管理员操作失误时, 普通用户不可能察觉。SVN有一个自带的版本控制功能, 当用户下载同一个文件名的软件至本地时, SVN会自动检查文件的内容。对于文件名相同, 但是内容不同的文件, SVN将更改文件夹或者文件的图标;当文件名相同, 而且用户下载的文件内容也一样, 本地文件将不变化。除了通过图标显示异同, 对于文件的属性, 比如软件上传者、上传时间和版本号等历史痕迹均可以通过SVN自带的版本库浏览器查看。通过此版本浏览器, 用户可以快速找到目标软件进行下载。

3.4 SVN的备份机制

在SVN服务器上, 需要自行编写一个批处理文件, 主要实现服务器端备份功能。通过此功能实现SVN服务器软件的备份功能。备份机制:首先检查SVN服务器的磁盘空间, 在保证有40%的磁盘空间剩余量的情况下, 删除最久的2个月的软件文件, 再备份新上传而未备份的软件。

3.5 后台管理功能

SVN服务器自带了文本形式的配置功能, 主要为管理员提供配置接口, 用于配置各用户的访问控制权。提供的两个配置文件分别是:authz和passwd, 这两个文件均需要以文本的形式打开后, 手动输入所有软件库配置信息。其中authz配置角色/用户;文件/角色/权限信息;passwd配置用户/密码信息。为节省管理员的工作量, 可先按照passwd的格式, 直接将目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已存的AFC人员的用户密码信息导入passwd文本中。针对角色/用户的配置, 开发了一个后台管理程序。首先通过路径栏输入SVN自带的配置文件名。然后选择角色中的任意角色名, 在角色拥有权限栏选择适当的权限, 依次按照此方式操作。最后选择创建方式, 共提供了三种方式:重新生成所有信息:重新配置authz和passwd的所有信息;重新生成用户角色信息, 不重新创建权限:保持原有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AFC人员用户及密码信息, 本次仅仅创建authz的内容。此操作一般用于SVN服务器中已经存在用户密码信息;只创建新权限:保持原有的authz不变, 重新生成passwd。

4 结论

一种基于SVN的AFC软件管理平台不仅满足了基于各类主机文件存储器系统的AFC设备24小时下载软件的要求, 而且实现了数据可靠、安全传输的功能。在此基础上, 开发一个后台管理软件, 方便了管理人员对用户权限的配置工作。

摘要:首先介绍搭建AFC软件管理平台的现实意义, 然后从时间、安全性、访问控制和版本控制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然后提出一个基于软件配置管理工具 (SVN) 服务器的AFC软件管理平台方案, 最后给出具体实现方案。

加强软件管理提高系统软件质量 第8篇

软件管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 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的完成软件交付给用户使用。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流程、技术、组织和进度成本。如何评估软件质量的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满足用户需求。一个软件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设计的再完善, 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一点。 (2) 合理进度、成本、功能关系。软件开发中国有的管理都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平衡。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能够将这三者达成一种平衡, 保证产出的最大化。 (3) 具备扩展性和灵活性。 (4) 能够有效的处理例外的情况。 (5) 保持成本和性能的平衡。 (5) 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提高系统软件质量的方法其实有很多, 本文主要从软件配置管理和加强软件的系统测试工作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

1.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Sof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 是一套规范化、高效的软件开发基础结构。在整个软件过程中, 软件配置管理起着保护性作用。对于软件的配置管理, 要求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即软件配置标识、配置状况记录和报告、配置控制、配置审核、软件发行管理和交付。在软件配置管理时一定要制定相应的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管理活动必须按照计划来实施。对于软件研制单位而言, 应对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库、成品库和受控库进行建立, 并且对各软件库的管理规程进行制定。某工程电子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更改, 因此, 系统软件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修改, 本文针对这部分的改变进行控制。

首先, 系统软件的更改控制。系统软件做过更改后一定要进行回归测试, 对其验证必须由实验室的系统联调试验和地面装机联调试验来实现, 检验通过后, 按照手续进行审批, 重新归档, 并且对软件进行标识控制按照软件配置管理规定来实现, 然后才能进行装机交付工作。

其次, 对于分系统和设备软件更改控制。软件进行更改后, 无论更改的部分是大是小, 都要进行回归测试, 并且先验证分系统一级的联调试验, 等到通过验证后, 再进行电子系统全系统的试验室联调和地面装机联调试验验证工作, 经过验证审核后, 对新的软件进行归档, 然后才能进行软件的升级工作。

2. 加强软件的系统测试工作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元素, 代表了规约、设计和编码的最终测试。软件测试是一个为了寻找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指揭示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无论从何种角度讲, 软件测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 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阶段的文档和软件的内部结构, 尽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 (包括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 , 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 以发现软件中不符合要求 (即缺陷) 的过程。而软件的系统测试是对整个软件基于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环境, 进行的一系列测试, 主要检查软件系统自身存在的错误和缺陷, 检查软件与系统定义不符合或与之矛盾的错误, 检查软件与需求的符合性, 检验并确认软件在整个系统中功能、性能的正确性。软件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下检验完整的软件配置项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 并满足系统/子系统设计文挡和软件开发任务书规定的功能、性能、接口等要求。由于该电子系统只是部分状态发生变化, 因此代表室针对性的加强对软件系统测试的相关工作。

2.1 认真做好试验室系统联调工作

首先代表室对总师单位的系统测试计划进行了评审, 主要对系统测试的范围、内容、资源、进度等是否明确以及测试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和可行等方面进行了审查, 在此基础之上对系统软件的验收测试规范和验收测试规程进行了详细的审查, 并监督总师单位严格按照验收测试规程进行了软件的试验室联调试验验收。

2.2 认真做好的地面联试工作

对电子系统全系统进行的最直接、最权威、最有效的验收测试是在地面装机的系统联调试验, 这种试验能够进行将电子系统软件的各种功能进行彻底检验。机上地面通电联试工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加强: (1) 对总师单位提供的机上通电地面联试技术条件进行严格审查, 确保所需要的测试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技术条件中, 能够检测出所有涉及更改的项目, 从而使得测试的全面性得以保证。 (2) 严格执行地面通电联试技术条件, 监督工厂严格按照技术条件进行细化, 经代表室审查会签后形成工厂的工艺规程和装配大纲, 并保证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最后监督工厂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检验验收。

2.3 认真做好测试的记录工作

代表室要求承制单位对系统联试的所有测试, 都必须有详细的测试记录和测试报告, 并且根据报告认真进行软件问题的归零处理, 保证了测试的可追溯性、完整性, 使所有的测试工作能够得到闭环, 起到了提高了测试效果的作用。

3. 结语

软件研发活动中的全部开发资产就是软件配置管理的对象, 整个软件开发过程都被软件配置管理的对象覆盖, 因此, 加强软件配置管理能够提高系统软件质量。

摘要:软件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人们能够认识到软件质量的重要性, 但是能够清楚地了解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的人是很有限的。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 开发环境的日益复杂, 配置项也逐渐增多,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影响了软件质量, 而软件配置管理和软件的系统测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这是经过很多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提取出来的, 因此,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对提高系统软件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软件管理,软件质量,软件配置管理,软件系统测试

参考文献

[1]吴晓姝.浅谈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质量保证[J].电大理工, 2010, (01) .

[2]覃忠台.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分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 (24) .

[3]朱明广.按照标准要求加强软件管理[J].工业计量, 2006, (S1) .

鱼鹰软件:传播行业的专属管理软件 第9篇

深挖客户的需求与痛点,潜心提升产品质量

2011年,樊瑞力和另一位合伙人一起创业,鱼鹰软件正式注册成立。为什么选择已经是红海市场的管理软件行业继续创业?樊瑞力解释道:“在此之前我们已在管理咨询和管理软件行业,从业了近10年的时间。在过往接触过很多的企业,有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比较特殊,就是服务型企业。这类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但是业务十分复杂,他们在选择管理软件的时候也很困惑,市面上的OA只能解决流程审批、任务协同,CR M只能解决客户管理或者销售管理,ERP解决的则是资源匹配的问题,这类企业用不上,用友金蝶的财务系统又管不了业务,单独采买不但费用高,集成也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他们又需要一个能把客户、合同、项目、采购、预算、OA统一管起来的打包系统。目前,市场上的管理软件不是分立存在,就是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企业很难实现统一运营、管理核心业务的目标。做行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并实现相对产品标准化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机会。”

最初的创业理念,还体现在品牌的命名上。樊瑞力对记者讲述了鱼鹰软件命名的机缘:“有一次到青岛出差,我们在海边发现了一只类似鹰的鸟俯冲海里,等它钻出来的时候嘴里叼着一条鱼,其快速、凶猛、精准程度令人叹服。从而带给了我们灵感,希望我们的管理软件一定要像鱼鹰一样,直击目标,抓到客户运营管理的痛点并解决,所以给品牌起名叫鱼鹰软件。”

为何目前专注在传播行业,樊瑞力也给出了解答。在正式创立鱼鹰软件之前,樊瑞力曾经在甲方从事多年的品牌公关工作。一直接触广告、公关公司,他比较清楚广告、公关传播公司的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痛点,所以,他们着手针对传播行业研发行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打包解决方案。

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消费或服务,管理类型的软件的项目服务周期要一个月甚至更长。因为很多时候客户知道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鱼鹰软件在服务过程中要反复和客户进行沟通调研,帮助他们梳理和挖掘企业管理的痛点,就像一个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之后,再沟通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客户“开药方”。

紧握产品核心优势,有效把控采购过程

在积累了近百家传播行业客户后,鱼鹰软件对传播行业的企业管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研究。传播行业十分广泛,可以细分为公关、广告、影视、数字营销、会展等等。从管理软件的层面来说,他们的业务模式都相近,因为公关、广告等行业的界限逐渐模糊,业务逐渐融合,他们的业务模式都十分相近,都是典型的项目运作制。比如,公关公司在合作的前期,要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方案,通过一轮轮的竞标。而提案和竞标这样的销售动作,原本在企业内部就是一个复杂的项目,等到双方成功牵手合作中标,执行又是一个项目,要具体考虑项目组的人员分配、场地、灯光、音响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不仅是公关、广告行业,影视、投资、证券,甚至律所、培训等公司的运作,本身就是一个个的项目,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在管理都有相类似的模式。因此,鱼鹰软件的核心产品方向是项目型组织。

鱼鹰软件团队在做客户调研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一个项目结束之后,财务、项目经理、采购、运营各派出一位代表,来计算整个项目的收入支出情况,这种工作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利润与最初不符的情况。因此,樊瑞力强调,目前鱼鹰软件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是针对传播行业最大的两点价值,即“管好钱,算清账”。,

传播行业的项目进出资金额都比较大,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要分为场地、安保、服装、餐饮等多个内容。因此,如何合理地做好预算管理并有效实施监控,是企业控制成本并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老板最为关注的一点。我们从一个项目启动的业务流程开始来看鱼鹰的管控过程。

第一,“竞标报价”是软件的第一道把控。比如,一个活动的LED屏有不同的报价,熟悉工作的老员工可能报价300元/平米,而新来的员工则可能报价600元/平米,两者差异较大。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基准价格,鱼鹰软件的系统中就有参考基准价这一项,可能基准价是350元,并允许上下浮动百分之十。企业员工在报价之前会看到基准价,不会出现报价差异悬殊的情况,并且也会避免不懂行业的新人吃亏的情况出现。

第二步,通过针对某一项目或者某类项目PO单、合同收付、预算、发票等信息的抓取和推送,让管理者全方位了解各项信息。管理软件对企业的核心作用是“实时化、留痕迹、可追溯”,系统需要记录每一次的业务变更记录,比如预算变更、采购订单追加、合同变更等信息,这样管理者通过过程记录才能有决策的依据。

定位于“产品型公司”,以追求创新为企业理念

鱼鹰软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技术方面的人才,这是因为,他们将自身定位于“产品型公司”,就是要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

鱼鹰软件的产品框架就类似于乐高,每一个内部结构都是标准化、专业化的,由于前期打好了基础,目前已经不涉及大量的研发工作,只需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做细节方面的实施和配置服务。樊瑞力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企业提供软件管理就类似于盖房子,而传统的一些管理软件就相当于卖期房,企业采购的风险相对较高。而鱼鹰软件相当于是毛坯房,在企业决定采购之前已经有雏形可以让客户看到并试用,在双方合作之后,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做进一步装修,形成适合客户装修风格的房子,不仅方便了企业的使用,并且降低了合作的风险。”

而且,鱼鹰软件和客户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樊瑞力告诉记者,比如,鱼鹰软件与行业客户的合作模式,不仅仅是软件的买卖和维护,更多的是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鱼鹰从大量客户中提取出有益的管理经验并实现到产品中,让更多的新客户去借鉴和应用。

因为在管理软件行业中,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壁垒,核心还是在于行业管理的理解和与IT的融合。对于产品型公司来讲,创新就是鱼鹰软件的命脉。为了鼓励创新,鱼鹰软件设立了多种创新的奖励机制。樊瑞力说道:“客户提出新的需求,可能是我们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行业通病,我们就会免费为客户做方案的开发,不但解决了客户的问题,而且也丰富了我们的产品。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员工如果能够针对新的需求做出技术上、方案上的有效建议并被采纳,也能得到丰厚的奖励。”

近两年,鱼鹰软件的客户量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而在今年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积累了数十家传播行业的客户,鱼鹰软件能够有此成就,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行业带来了机会,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文创行业的发展,传播企业在快速发展后,需要这类管理软件来规范和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力财力资源的消耗;第二,鱼鹰软件产品自身的优势。目前市场上做管理软件的公司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工具类或者通用OA类的产品,针对项目型企业做深入的财务业务管控的一体化产品少之又少。所以,鱼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深挖行业市场需求,开发出尽可能标准的行业解决方案,降低客户的采购和使用成本。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第10篇

产品管理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是个熟悉而陌生的话题, 人们普遍认为银行都有产品管理, 但对于产品管理的任务、内容和责任人以及产品管理的价值, 却很少有人能够解释清楚。

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表明, 产品管理实质是以增加盈利为目标的价值管理。产品管理是影响银行盈利水平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这是由产品是银行实现收益的载体决定的, 银行所有收益的实现都是通过销售产品实现的。同时产品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管理, 国内银行经营管理中遇到的产品同质化、营销恶性竞争、财务管理粗放、业务流程不畅等许多问题, 究其原因都与产品管理落后相关, 因此改进产品管理是国内商业银行面对的重要而迫切的命题。

一、国际先进银行产品管理的内容

(一) 产品管理的任务

根据国际先进同业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 产品管理包括产品规划 (即创新) 、产品导入以及产品推出后的管理。

但由于产品规划和产品导入相对独立, 同时产品推出后对它的产品变成日常性管理工作, 由此狭义的产品管理就是指产品推出后的管理。建立广义的产品管理流程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但考虑到此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我们应首先建立起狭义的产品管理流程, 再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全流程。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狭义的产品管理。

(二) 产品管理流程的核心步骤

虽然国际先进银行的产品管理流程纷繁复杂, 但综合来看围绕增加银行盈利性可以把产品管理流程划分为五个核心步骤, 即分析产品形势、制定产品战略、确定产品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监督与控制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涵盖了产品管理日常工作中的所有核心要素。

分析产品形势。分析产品形势是管理现有产品的基础, 是制定所有产品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前必做的“功课”。根据美国银行的经验, 产品形势分析主要包括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客户分析和竞争者分析等。财务分析通过对产品数据的定量分析, 了解产品的盈利性情况;市场分析、客户分析和竞争者分析帮助我们了解产品所处的宏观环境、生命周期和竞争状况, 并保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执行。

制定产品战略。清晰明确的产品战略指明了产品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形成产品核心竞争力, 也有助于产品管理相关部门统一认识、形成合力。产品战略主要包括产品定位、客户战略、竞争战略和品牌战略等。

确定产品目标。产品目标是指根据产品战略制定的, 在一定期限内 (如一年) 产品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产品目标可以是定性, 也可以是定量的, 可包括销售量、利润率、市场渗透率及品牌知名度等。

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围绕产品目标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列明了在一定期限内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包括广告、促销、销售、价格、渠道、客户管理及预算等方面。产品管理相关部门通过循序渐进地开展这些工作, 逐步实现产品目标。

监督与控制。监督与控制环节的目的是跟踪监督产品目标的完成情况, 并据此评估产品管理人员的绩效。此外, 此环节还应提供产品日常维护和支持, 并对产品风险和合规情况做出定期及时的评估。监督与控制环节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积累纪录产品相关数据, 为新的产品形势分析提供支持。

上述五个核心步骤在美国银行被分为战略性产品规划、战术性产品规划和执行三个层面 (如图三所示) , 在此基础上美国银行前后花费了8年时间建立了包含100多个步骤的产品管理流程, 整个流程框架是按照六西格玛方法设立的, 包含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该流程的建立, 减少了产品管理中的各自为政和职责不清, 大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产品盈利能力。

(三) 产品管理日常工作的年度分析

产品管理所涉及的分析、计划、执行等复杂内容能够有计划的转变为产品管理的日常行动是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

可以看出:战略性规划、战术性规划和执行已经转变为一年12个月内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行市场调查和执行计划是持续性的工作, 每半年由高级别的领导进行审查;通过每月报表、季度业务/产品审核, 客户之声审核、市场细分和竞争局面审核等管理制度为高层领导参与产品管理并决策提供依据。

(四)

产品管理工具

(五) 产品管理辅助系统

与产品管理是跨职能团队的综合管理相呼应, 产品管理需要有一系列支持系统为辅助。首先, 需要管理信息系统, 来评价和报告产品绩效;其次, 需要管理会计系统, 来分析产品盈利性;第三, 需要客户之声系统, 定期分析产品的客户满意度;第四, 需要变革管理流程, 来促进流程优化和跨职能部门沟通。

二、国际先进银行的产品管理团队

(一) 产品管理的跨职能团队构架

由于银行内部绝大部分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产品展开, 所以产品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渠道管理、营运支持等领域相互交叉。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也表明, 要做好产品管理需要建立起默契配合的跨职能的产品管理团队。通常产品管理团队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 包括技术、渠道、财务、风险、营销、法律、业务执行和客户服务等各职能部门的人员。

(二) 产品管理流程拥有者

当前国际先进银行多根据客户和市场细分采用条线制。各业务条线实际上也是产品的最终责任部门, 承担产品管理主要职责, 对产品的盈亏直接负责。在条线内, 大多包含客户部门和产品解决方案部门, 其中客户部门负责营销客户、维持客户关系;产品解决方案部门负责分析产品绩效、制定产品战略和计划并为客户部门提供支持。各支持部门根据条线划分成不同的团队, 根据业务条线要求提供产品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支持。这种组织架构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产品相关部门的配合, 减少了部门间的重复和无效沟通。

从人员的角度看, 业务条线领导人是该条线所有产品的最终负责人。对于每种产品, 又有独立的产品经理, 这些产品经理是日常产品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其工作伙伴包括客户经理及各支持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与这些人员的紧密配合, 产品经理保证管理流程的顺畅运行。因此可以说, 产品经理是产品管理中的枢纽和核心。

(三) 产品管理的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常常是管理者和员工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对于产品管理这项综合管理而言, 其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产品的表现来衡量的。以美国银行为例, 通常用记分卡来评价产品管理团队的绩效, 具体包括产品表现指标、生命周期指标、产品流程指标三个方面的指标。

绩效评分卡充分体现出产品管理是以盈利为导向的价值管理, 首先指标设置突出盈利能力;其次通过月度对产品管理的绩效评价, 促进各项产品顺利完成年度产品计划, 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整个银行年度利润的实现。

三、对银行产品管理工作的思考

2007年, 国内某家商业银行与美国银行共同设立了“产品评估、流程优化与标准化”战略协助项目, 项目组在定义阶段对当时的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等12个部门进行了访谈。根据项目材料纪录, 相关业务部门对该银行产品管理现状的主要反馈如下:1.产品管理定义不清晰, 流程不明确且没有整体规划;2.产品开发与评估流程缺位;3.产品管理相关部门职责不清晰;4.缺乏标准化的产品管理工具;5.产品设计、销售部门联系和沟通不够;6.总行、分行及基层行沟通不够, 导致基层行掌握的客户需求无法即使反馈到总行产品设计部门。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 银行组织架构有别于传统营销理论中的以产品、市场或职能为中心的组织, 其产品管理方法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第二, 传统产品管理方法、流程与工具是以分类清晰的有形产品为基础建立的, 不能完全适用于类别繁杂、较难标准化的银行无形产品与服务;第三, 国内银行商业化历史较短, 产品线的丰富也是近年才有的事, 摸索出一套标准的产品管理方法尚需时日。

在现阶段, 改进银行产品管理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一) 建立统一、标准的产品管理流程

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已经表明, 统一标准的产品管理流程可以促进产品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团队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目前在银行建立统一的产品管理流程需要协调多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 工作量很大。为提高效率, 此项工作显然不能依赖各业务部门, 而是应当由专职的产品管理部门牵头完成。该专职部门应首先了解银行不同类型产品的管理流程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取出具有普适性的目标管理流程, 牵头设计流程步骤所涉及的工具及模板, 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将这些流程和工具交付给业务部门。

(二) 合理划分前、中、后台, 落实产品管理责任

在尚未建立条线制的情况下, 合理划分产品管理前、中、后台部门并明确其职责有助于确定产品管理流程各核心步骤的拥有者。一般地说, 负责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的部门属于前台, 负责产品风险控制的部门属于中台, 负责产品交割和合约执行的部门属于后台。前台管理部门通常按产品板块设置, 如零售业务部、公司业务部、贸易融资部等;中台部门按职能分工设置, 如贷款审查部、风险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等;后台部门按工作内容设置, 如营运管理部、会计结算部等。

由此, 产品管理流程核心的五个步骤 (即“分析产品形势、制定产品战略、确定产品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监督与控制”) 可以找到明确的拥有者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将银行前台管理部门作为产品的责任部门, 赋予其产品营销、产品定价、产品市场分析等职责, 负责管理产品经理, 协调中、后台流程和资源, 并对产品经营业绩承担责任。

银行中、后台管理部门面向所有前台部门和产品线, 履行相应的风险管理以及核算结算职责。产品规划和考核职责应由银行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为宜。产品标准、产品分类和产品目录管理由银行营运管理部门负责更为合适, 因为只有营运部门负责业务操作管理, 面向所有的前、中台部门, 便于对全行产品实行统一管理。

(三) 理顺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的关系

在实行总分行制的国内商业银行中, 产品经理多集中在总行和一级分行, 而客户经理多分散在营业网点, 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互相支持不够。

产品经理是客户经理的有力支撑。产品经理主要承担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承担产品经营责任, 对某个产品实施全过程管理。在其日常工作中, 应配合客户经理进行产品推介、产品培训、服务方案设计并向客户经理提供持续的售后服务支持。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应是“产品专家”和“客户关系协调人”的角色, 通过紧密合作提高产品管理效率。

客户经理是联系产品经理和客户的纽带。作为客户的直接联系人, 客户经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客户需求信息, 而远离客户的产品经理所能获得的信息难免相对滞后。因此客户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应特别注意了解客户需求, 而产品经理则应建立起与客户经理的常规沟通机制, 定期收集客户需求并在产品战略和计划中及时体现出来。

管理软件迈入新领域 第11篇

赛迪顾问总结了管理软件市场四大趋势,描绘未来一年内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格局。

趋势一:云化、移动化、社交化继续成为推动管理软件市场增长的主旋律。首先,伴随云计算落地进程加速,软件厂商大举向SaaS和云服务转型;其次,企业内部员工、客户与各合作伙伴内外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企业社会化网络,从而构建更为广泛强大而又十分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社交化”将极大地促进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同时相关的营销推广、销售、售后服务、客服等都会受到影响。而作为“跑马圈地”的策略,“社交化”必然会对行业竞争产生影响;第三,4G牌照的正式发放,移动终端数量的井喷,BYOD、MDM概念横空出世,说明“移动化”管理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并终将超越PC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强势推动前后端办公应用整合,并推动管理提升、销售增长。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走向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移动管理全面落地应用。尤其是移动和社交技术相融合,更让移动管理迈入新的领域。

趋势二:大数据应用与传统管理软件将形成互补。大数据的应用正逐渐丰富管理软件用户的桌面,SAP、Oracle、浪潮等管理软件企业纷纷推出其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一体机与数据分析产品和解决方案,大数据的产业链发展逐步趋于成熟。在传统管理软件领域,无论是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智能分析领域都有基于数据分析的业务和应用,国内管理软件企业如用友、金蝶也通过收购等方式在商业智能领域拥有自身的软件产品,未来随着制造业、金融、电信等行业数据智能分析需求的增长,大数据应用将更多地影响传统管理软件,与之形成互补。

趋势三:融合发展将成为管理软件未来发展重要趋势。随着外部数据量的激增,近几年管理软件与商业智能的融合在加强。同时在制造业,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代表的软件产品获得越来越普及和深入的应用,管理软件作为企业的顶层业务系统,正逐步与下层的产品管理、自动控制等系统进行融合。未来,管理软件不可避免要成为企业后台运营的核心系统,也必然需要将触角深入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因此,管理软件与各类专业的行业应用软件之间的融合将更加普及深入。

趋势四:服务价值成为管理软件市场新的增长点。管理软件市场上,服务的价值不断提升,从前期的管理咨询、规划,到软件产品的实施、上线以后的测试、运维、培训服务,服务产品的产业链越来越清晰。管理软件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软件本身对业务的支持能力,服务对于管理软件项目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凸显。随着管理软件厂商的专业化发展,未来围绕管理软件厂商的服务产业链条将更加完整,专业的服务厂商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云服务模式的发展,软件即服务的理念获得客户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使得围绕管理软件的服务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维护和管理探讨 第12篇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系统

1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软件(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片、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建立逻辑关系等处理措施。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系统软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维护、管理、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并为客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画面,同时,也要为应用软件的编制提供资源环境,系统软件主要包含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和处理及管理数据库系统等,其中整个系统的操作核心是操作系统,负责计算机全部软件的管理和、分配及调节。它连接了计算机与用户。程序设计是编程人员最常使用的软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中重要的软件,因为数据量系统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各类信息支持。与此同时,应用软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某些领域的具体问题,由于其应用广泛,所以应用软件的种类也比较繁多(1)。

2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期阶段,始于上世纪40年代,在此阶段中,计算机开发依据的是低级语言和技术,其效率很低,在很多领域具有局限性。二是发展阶段,随着技术发展,各类软件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具有针对性的软件也相继出现。三是成熟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软件规模应用不断增大,各类软件开发已成为首要任务,随之而形成的软件工程在不断的推广中已经获得巨大进步,很多软件已经逐步形成自动化、智能化、开发化(2)。

计算机软件系统常出现的故障

在计算机软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质、用途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以产生的故障导致的后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故障对产生的影响小,可以忽略。而有些故障却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这类故障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允许出现的。通常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维护人员对这些故障进行分类,这样便于维护人员制定相关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一般情况下,将其可以分为:一是费用损失状况,很据造成费用的损失多少来判断故障的复杂程度。二是服务功能缺失。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维护和管理方法

1计算机软件的维护技术

根据计算机的运行状况和运行中出现故障的特点,对于在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维护技术主要有:一是改正性维护,改正性维护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某一阶段进行测试能够检查出其中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会带到运行中,使得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针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修改,从相关数据表明,有20%的维护技术属于改正性维护。二是适应性维护,随着计算机快速发展,各类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维护的方法。三是完善性维护,指软件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对软件的修改。四是预防性维护,为了增强软件的可靠性,早软件运行前进行的维护方法。

2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管理办法

对于计算机的管理办法有很多,例如:(1)采用具有网络保护的硬盘保护数据的传输与应用。对所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作为发射端,其它计算机作为接受端,同时,这些软件都不能安装其它软件,从而发射端的数据能够完整有效的将数据发射到接受端计算机中,当数据完成后,硬盘上的保护卡会对数据进行自动保护,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应大力采取使用。(2)利用Ghost软件对数据进行备份。Ghost软件是面向通用型软件传输的一种软件,通过该软件对硬盘的备份,不仅能够实现系统的安装和恢复,还能利于管理和维护。这种方法常用于没有局域网的计算机中进行软件的维护和管理。

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对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维护和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安全信息,而且还能有利于计算机的优势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有利的一面,所以,加强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的维护与管理师必要的,从而达到规范标准,提高计算机信息效率。

注释

1高月秋,浅谈计算机的维护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

上一篇:雨水花园下一篇:生态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