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2024-07-26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精选12篇)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第1篇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 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 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选择合适的图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适合学生且学生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 鱼目混珠, 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 要对推荐给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 既不能内容太深、语句枯燥, 又不能简单肤浅, 令学生读之无益。

二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 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 如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 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兴趣。另外, 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 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 以提高学生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应适时地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因此, 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读物, 自由阅读, 自由写笔记。但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出有益的知识, 进而提升语文能力, 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 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 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 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成年人有差距, 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 因此要讲究阅读的先后, 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

因此, 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 社会生活高度开放,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课本里, 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 让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 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节日、事件、纪念日等, 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并根据资料, 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的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 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 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 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阅读计划。 (3) 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 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荀子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因此, 我们要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激发读书兴趣, 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 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4) 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阅读能让学生积累, 而积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 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 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

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2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无涯苦作舟”“开卷有益”等等名言无不揭示出读书的重要作用。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觉得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觉得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阅读量是严重不足的,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除了完成课岗规定的教学目标以外,要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关注新闻,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展自己的视野;其次,还应引导学生适当精读优秀作品,明确向学生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知识:“”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对于精彩片段,要打好笔记,做好记忆,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终身的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在有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总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看“不务正业“。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题„„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就如同蜜蜂采蜜,只在一朵花上去采,能采多少蜂蜜,只有把目光放远,把目标放大才能采到很多的蜂蜜。我们读书不也是这样吗?单单课本上能有多少知识,只有博览众书才能如滔滔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提高道德水平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数千年来各种文化艺术珍品浩如云烟,多不胜数,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大爱精神,对于我国现在所倡导的文化自信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正如我们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所倡导的,一切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具备最基本的做人素质,别无其他。新的文化自信就是让读到: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三、有助于加强孩子的爱国注意教育和文化自信的意志。

今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大,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良秀不齐,很多不健康的思想大量传播,给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大量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老师引导下有选择的阅读,有助于把祖**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课 问题设计 阅读效果

一、高中语文课堂要设置程序性和阶梯性的问题,提升阅读高度

好的文章需要逐层深入的理解才能够体会它的深刻内涵,明确文章结构的联系体系,从而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以及文章脉络的推理过程。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之前要设置符合文章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不要选择隐含条件多影响学生判断的问题,不要设置细节过多、不利于拓展思维的问题。设置程序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按照顺序思考问题,分布显现文章的步骤,依照顺序设置问题,以此锻炼学生吸收总结信息以及综合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过程培养。比如在课文《药》的讲解的时候,先组织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文章走向,然后向学生发问,文章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文章除了表面内容之外对当时社会现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样从表象到内在的问题设置就是阶梯型问题设置。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问题,实现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明确文章主旨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课堂要设置所指和能指性问题,加强阅读效果

所谓指向性,是说在设置课文问题的时候保证问题指向一致,只有方向明确的学习才能够使学生尽快抓住主旨,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的时候,设置一系列问题,实现全文的思想解读。包括,演讲的对象是哪些人,演讲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状况,根据课文解读出演讲时为了实现黑人的民族平等;每段首句都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始,是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想要激发起民众什么样的认知?是在表达强烈情感的同时,引发黑人的认同,在社会上掀起强烈的影响。教师设置着一系列具有明确指向的问题突出文章的主旨,演讲的重点也就是实现黑人的民族平等。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将传统教授式教育转化成互动探究式学习。另外这样多问题同指向的设置方式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并且通过探究得到深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将语文课堂推向教学的高潮。能指性问题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概括性的问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其能指性是通过一个问题概括整体思想,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探讨方可实现。这样的问题设置需要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及时调整进入到积极状态。比如在李白的《将进酒》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李白在劝谁进酒,这样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的思维就会从文本以思想深入表达情感进发,进一步感受李白苦闷、复杂的心情,体会其郁郁不得志的心理。类似此类的能指性问题可以有效的提升阅读效果。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设置开放探究性问题,加强实践能力

新课改环境下需要对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加入探究深化的部分,设置探究式题目要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出其他的知识空间,由教师引导学生再体会文章语言美感的同时感受其行文魅力和内涵深意。要摒除传统教学中的快速浏览,探讨定论的模式,要实现学生和书本的交流,教师在不断丰富自己文化构建的同时组织学生随时开拓自己多文化的视野,广泛的搜集归纳相关材料,重建对文本的新理解,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讲解时,要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总结人物特征,归纳中心思想。在完成表面教学之后强调文章的思想内涵,向学生提出文章描写如此一个怪异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什么深层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认识到这是对一切保守、扼杀新思想行为的讽刺;再进一步提出讽刺这样群体的意义,然后得出最终目的是抨击沙皇的专制统治。通过这样联系社会背景,结合生活经验的方式的总结,可以刺激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其联系生活激发心底深处的学习感受。然后可以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在回答的时候不要直接诉说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联想找出答案。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教师要适当点评,保证其能够运用个性语言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样一些小的口述锻炼、内容演讲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论

高中阶段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能够对学生一生的文学造诣起到很深的影响,除了要掌握对文章定位、思想内涵、基调把握、实践应用方面的理解,要深层次的挖掘作者思想,了解社会背景,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在阅读学习之前及过程中间的问题设置实现的,问题设计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加深实际阅读效果最好的一种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玉民,范天成.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钱理群. 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命运——兼谈中国语文教育改革[J]. 语文学习,2009(6).

[3]施茂枝. 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

[4]杨鹏宇. 关于“阅读初感”教学意义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5).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第4篇

语文作为一个特殊学科,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考虑到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阅读、写作和讲解等方面的能力, 语文教师只有积极开展个人阅读, 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见识, 增长自己在语文方面的专业素质, 才能做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语文教学水平增长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 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个人阅读, 并认识到个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通过积极开展教师个人阅读, 实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满足语文教学需要。

二、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分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跟上本专业的学术进展, 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语文教师尤其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 要努力使自己术业专精、闻道在先。许多教师的落伍, 就是因为其在任教以后树立了教参就是一切的观念, 放弃了专业上的进取精神。作为“平等对话”中的教师的权威, 不是外部赋予的, 而是靠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自然而然形成的。将来, 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法在讲台前立足的。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 一般认为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善读、能说、会写, 应是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素养, 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 会写是基础, 是前提。会写, 势必会读;不会写, 也就不会读。这一点已得到语文界较为普遍的认同。所以,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

三、教师开展个人阅读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 之所以强调教师要开展个人阅读, 主要是教师的个人阅读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 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手段

由于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因此语文教师积极开展个人阅读, 在知识面上得到拓展, 在阅读和写作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 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通过个人阅读, 其专业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 笔者自身喜欢读人物传记,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会结合文章作者情况及文本具体内容, 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文学大师, 如竹林七贤、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冰心等人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等择拣讲述, 每每讲述这些“故事”之时, 学生往往都是侧耳倾听、聚精会神。而课堂时间有限, 所讲“故事”往往都是被迫中断, 于是, 学生便会在下课时讨教“后续发展”。笔者总会及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适时丢下一句“教诲”:自己找书去阅读啊!顺势给他们推荐书目, 并且约定时间在课堂上做读书分享与交流。众所周知, 如今很多初中生宁愿把时间花在数理化的难题求解上, 也不愿“牺牲”一些课余时间去阅读, 因为大家关注的是短时效应, 而不会在乎阅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素养提升。但是, 用这种教师个人阅读带动学生阅读的方法, 就会事半功倍。由此一来, 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产生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因此,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三)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 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之后, 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 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知识充电过程, 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有力的促进, 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满足了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现下语文教学, 越来越提倡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文本解读的正确与深刻, 直接关乎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乎学生的学习效度。例如《记承天寺夜游》, 如果教师通过个人阅读对苏轼有着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当时背景下苏轼复杂的内心情感, 那么对文章的解读就不会止于“苦闷”一种情感, 而是获知文章还传达出“无奈”“闲适”以及作者那种骨子里的豁达与生活情趣, 这种复杂的情绪必须基于教师个人阅读饱满的基础之上。再比如《老王》, 很多人只看到其中老王的可怜、可悲, 却忽视了作者的自省, 包括文章当中对人性的思考、对时代的剖解。但如果大家熟知并遍览杨绛的作品, 就不会肤浅解读这篇文章。可见, 教师的个人阅读对文本解读, 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是有重要影响的。

四、教师个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分析

从目前教师个人阅读的实际开展来看, 教师个人阅读不但能够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还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个人阅读能够形成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有力促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贯主张以读带说, 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 采取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 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 谈谈自己的看法, 可以就整篇, 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 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 自编自演, 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 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 使之趋向完善。

(二) 教师个人阅读能够提高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 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 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 也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时代特征等因素, 推荐诸如毕淑敏、刘墉、张晓风等人的作品, 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

(三) 教师个人阅读能够满足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

学好语文必须在科学理念指导下做好阅读数量和阅读效果的有机结合, 这是教师辅导学生阅读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渐渐掌握一些技巧, 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取更多的语言精华,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 我们应从教师个人阅读的开展入手, 通过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水平, 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目的, 保证学生语文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钟春林.提高阅读效率掌握阅读技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初探[J].中学语文, 2013 (21) .

[2]袁四零.注重探究性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4) .

[3]安恩平.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教育科研, 2006 (05) .

[4]赵颍敏.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N].学知报, 2010.

[5]井世洁.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高考语文阅读的句子作用题解析 第5篇

1点题

2总领全文

3点明题旨

4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5奠定某种感情基调

6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7首尾呼应

8强调观点

9为下文铺垫

二、末段的作用

1总结全文

2点明题旨,主旨升华

3深化中心,4呼应开头

5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学生说的“看不懂”。那么,“看不懂”正是写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6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

7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2004年浙江卷第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根据上述概括,其答案为“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8首尾呼应

三、中间段的作用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2001年上海试卷第㈢题的甲段,描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而在描述之前,先在第3段中赞美大海的宽广与汹涌,那么,面对第13题“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什么”的提问,其作用恰如参考答案所说:烘托“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

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2004年全国卷Ⅳ《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衬。再联系选文中 “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描写作者自己的语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题目,先找到第四段,发现它是选文中最长的一段,当属较长的中间段,而且叙写的正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乡土情结,所以,它的作用和好处应当是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的基础上再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发挥。那么看看答案,果然如此: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

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4承上启下

四 第二人称的作用

1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

2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如2000年卷第22题第(1)小题“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的参考答案即为:“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又如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的参考答案即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3指一群人

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1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指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2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如2004年天津卷选文《春从心出》第20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其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作者的思考”;其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自主阅读;小学教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语文教学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进行离不开自主阅读的有效支持。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自主阅读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自主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1.明确教学目标

自主阅读的进行能够有效的明确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能够清晰的理解到教学活动追求的是什么目的或者是要达到什么结果。除此之外,其促进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还体现在能够有效的导出有效地教学并且合理的规避无效教学的出现。另外,当小学语文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其就能避免教学过程过于随意问题的出现,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教学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从而使得自身的教学方法变得合理和明确。

2.激发学习动力

自主阅读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常来说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的标准,与此同时也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因此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应当注重合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除此之外,在激发学习动力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能够更好地让每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并且引导出学生自己提出的阅读目标。

3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自主阅读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自主创新。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当是阅读教学的活动主体,并且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自由的支配阅读时间,并且可以对于文本有自主的阅读期待和思考,拥有自由的阅读联想和结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自主阅读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深化这种创新能力,并且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应用

1.教学目标具有自主性

教学目标具有自主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阅读自主性的过中,如在《我的“长生果”》一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本文就是将阅读的教学,即作者通过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来阐明阅读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的注重让学生做到全篇情感真挚并且层次分明,并且借用作者的话,让学生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了想象力,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有助于自主阅读

教学内容有助于自主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应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并且课外阅读资源应当以教辅资料为主。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的优化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清晰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是确定具体策略的前提,即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确立了阅读教学的内容,才可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课内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应当注重对于阅读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能够使其契合接受者的实际情况,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3.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学生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应用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根据学生阅读心理的有关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所选择的内容会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新的事物。这意味着任何阅读材料,如果不是从先前在学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事情中引出,就会使其对于学生来说流于贫乏和无生命力。因此在自主阅读应用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以学生直接的亲身经验来作为教学的基础,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应用可靠性和精确性的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自主阅读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对于自主阅读的作用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洪劲.自主阅读——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源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7-15

[2]杨邦俊.互动性阅读概论.[M].北京.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出版社,2009.25

[3]孙建锋.自主阅读真诚对话—<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2,(8):23-24.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第7篇

1.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作用。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打破了过去语文教学那种单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辅导, 使学生理解作品深刻的主题, 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可以说课外阅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地结合了起来, 打破了“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局面, 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而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 促进教学相长。比如我们可以每周设一节课, 让学生专门用作课外阅读, 学生可以看书, 可以记读书笔记, 也可以通过手语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老师这时候去辅导, 也可以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学生看的书, 老师如果看过了, 可以谈一谈自己读书的体会;如果没看过, 还可以从学生那里借来看一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学生感到老师的心是和他们相通的。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融洽的教学关系, 而这种关系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则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培养认识能力, 丰富知识的作用。

课外阅读不仅能帮助聋校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 还能不断扩充、增加聋校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言实践机会,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 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影响课内语文学习, 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教材里的知识, 语文学习效果会更好。而学生反复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也能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这对语文教学质量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3. 为写作起到示范作用。

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书面语的学习和运用。然而聋校学生由于听力障碍, 其感知特点是依靠视觉、触觉和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 而听觉不起或仅起较小的作用。因此, 发展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必须重视运用视觉感知语言, 也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则是阅读的应用,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平时我们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 所写内容空洞乏味, 究其原因, 除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少外, 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阅读对语文的作用 第8篇

一、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辅助培育作用

在小学生的系统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相比相对处在从属地位,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支持作用。

(一)阅读知识类型完善性培育

尽管小学学校教育有着相对完善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体系与专业的教师队伍,但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学校教育存在着各种不足甚至缺陷。为此,家庭在根据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通过家庭阅读的方式和氛围影响,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知识完善性的学习习惯培养。

如在教学《灰雀》时,显然小学生由于身心年龄阶段及其阅历的决定性影响,致使他们难以通过列宁和孩子之间的言语与心态,去准确与全面地领会与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家庭可以根据和语文教师交流的情况以及孩子在家庭作业处理时的反应,有机地引导小学生开展类似的文章阅读。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在学习相关此类小动物知识的基础上,在相互的交流中去学习揣摩对方的心理活动和特点,让他们在家庭阅读达成及时地学以致用,进而实现小学生在各种阅读动机的实现和发挥中,在家庭阅读的“卷入与沉浸”、家长带来的“外部激励”与“积极自我效能”的发挥中,推动小学生“自我成长”的实现[1]。

(二)阅读习惯修正性培育

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成长规律,加强对小学生不良阅读习惯的纠正,对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学习具有不断修正的积极引导作用。尤其是小学生完全根据个性的兴趣爱好去展开阅读活动,并不能直接地服务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通过家庭阅读的引导和家长的针对性教育,可以有效弥补学校阅读教育的不足。

如在教学《搭石》时,小学生对类似于具有说教性的文章,显然有着较为明显的排斥,尤其在学校内教师的说教与家庭中的家长的说教下,他们已经出现了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抵触情绪,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他们就难以真正地深入文章去体验文章的自然风景美与人物真情美。家庭阅读中就要多选择具有人间温情的相关书籍与文章,引导小学生在自觉阅读中去学习各种做人的道理,并去积极地投入各类文章的具体语境、情境与意境中,去发现更多的阅读之美、知识之美与成长所带来的视野开阔美。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办法

家长充分运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充分调动全家人的“阅读积极性”,以打造“书香家庭和学习型家庭”,为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创设了润物无声的优越环境[2]。

(一)家庭成员陪同性阅读

陪同性阅读是家长处在从属性的阅读方式,操作中有两种方式:一是孩子阅读家长陪着。这是最常见的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办法之一,既可以实现对孩子学习的督导,家长也可以对孩子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如小学生在阅读《童年的发现》课文时,会对其中的“胚胎”等名词产生疑问,家长可以据此展开直接的知识讲解,避免耽误孩子的继续阅读甚至影响其阅读的兴趣等。二是孩子阅读家长也跟着阅读类似的书籍或文章等。即家长在孩子阅读时,自己也开展自兴趣书籍或文章的阅读活动,以自己阅读的实际行动去带动与感染孩子。如小学生在阅读“童年类”主题的文章或读物时,家长也可以搜集相关的书籍去开展阅读活动,以保持主题的一致性,便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二)家庭立体氛围创设性阅读

根据当前家庭阅读氛围创设的实践来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为了强化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全面性培养,家庭藏书的类型要具有全面性,能结合小学生语文教材课文类型的特点,有意识地去购买或收藏相关的书籍,让小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相关书籍去解决教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对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科学引导。如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去收藏唐诗宋词类的书籍等,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觉性去开展相关诗词的自主学习等。二是家庭的住所中有支持读书的专门空间。即家长要有意识地把某个房间打造为“书房”或阅览室等,让小学生能在这个专门的空间内开展心无旁骛地阅读活动,且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手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籍,或者运用电脑等信息设施去查阅各种阅读资料等,满足自己主动成长的需要。三是家庭成员都喜欢阅读。尽管在阅读实践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兴趣类型不一样,但只要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创设了具有感染性与带动性的阅读氛围,尤其是全家阅读知识与兴趣的交流,是最具有消化、吸收与创新启发作用的阅读氛围。

三、结语

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而言,是在配合他们学校学习基础上的有益补充,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注意避免强制性,强化阅读的娱乐性、情感互动性与知识共享性,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

摘要:家庭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补偿性学习习惯培养环境,对小学生学习起到了有效性与基础性的支持作用。研究认为,在家长表率作用与家庭经济支持下,从图书类型、图书数量与图书对学校教育教学支持的角度,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创设了全程、全面与全体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环境。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阅读,历史思维,培养,学习能力,提升

阅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是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 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历史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 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可见, 历史思维的培养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历史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 也都是通过阅读培养起来的。本文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 从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提升两个方面来探究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一、阅读对历史思维培养的作用

历史思维是指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思维。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因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少, 历史学科一直以来受到学生的轻视。在这样的前提下, 我们教师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从而让他们花较少的时间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开学初期, 我们通过问卷、谈话等两种方式对新生进行了阅读调查, 发现如下情况:68% 的新生没有自觉阅读的习惯, 同时我们查看了这些学生升学时的历史成绩, 大多分数不太理想, 并对这部分学生中升学时历史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了相关历史问题的提问, 然而答案不甚理想, 通过交谈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只是在考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考试过后脑子里根本没有历史知识。这些学生的历史思维可以说根本没有形成, 他们不知道历史应该怎么学、学什么。其余32% 的新生有自觉阅读的习惯, 同时查看了他们升学时的历史成绩要远远高于没有自觉阅读习惯的同学, 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抽查谈话, 发现他们对历史知识有着自己的学习思维, 能够前后联系, 很好地分析出前因后果。这些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经形成, 并能够快速大量地阅读完我们的测试资料。由此可见, 阅读是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

接下来, 我们对没有自觉阅读习惯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查, 结果如下。

1. 我们让这部分学生进行历史课本的阅读, 他们读完指定的内容花费时间较长, 并且抓不住课文的重点要点, 不懂得怎样去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89% 的学生看完一节课的历史课文需要20 分钟左右, 看后记在脑子里的内容寥寥无几, 97% 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没有动过笔做过笔记。

2. 在这些学生中87% 的学生感到历史课本的内容太多,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起来太难, 容易混淆凌乱。70% 的学生在阅读历史课本时, 根本没有去注意其中的图表等原始材料。95% 的学生不理解课本中的史料, 无法根据已有的史料来进行回答问题。

3. 在问及到考前复试一事, 83% 的学生考前以背诵教师划出来的重点来突击, 考后几乎全部忘掉。

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差, 使其没有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把握历史材料, 更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分析研究。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学好历史, 我们必须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从而培养其历史思维, 让他们对历史感兴趣, 知道历史应该如何去学、学些什么。我们要重视阅读对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作用, 并逐步改善历史学习现状。

二、阅读对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

鉴于上面的调查分析, 我们历史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应加以重视, 并采取了可行性的措施: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带着阅读目标去看历史课本;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利用课本原始材料, 通过对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训练加强, 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历史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强化训练, 学生拿到历史材料后知道如何开展有目的的阅读, 能够很好地从整体上去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很快地找出问题答案所在的段落及关键词句, 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有了清晰的认识等等。有目标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历史资料的中心、重点, 对提高学习效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过阅读训练之后, 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提高, 对历史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扩大, 他们主动地将历史学习范围由课内转向课外, 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是有限的, 对于更深更广的历史问题不能够详细地叙述, 这时候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其相关的课外书籍, 增进了学生对历史课本的理解,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也大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为了证实阅读训练结果的正确性, 我们又对这批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 具体情况如下。

1.79% 的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能够自主安排历史课程的预习、复习。在预习过程中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在课堂上找出答案;在复习时记下自己的不足之处, 及时找教师或同学帮忙解决。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 他们都能很好地抓住重点、难点, 且速度较之前也大大提高了。80% 的学生都能在8-10 分钟内完成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和复习。

2. 从学生的笔记来看, 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再是单纯地抄教师的板书, 而是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记录笔记。笔记条理更加清晰可见, 通过他们的笔记就能串出一节课的基本内容, 线索理得很清楚。他们懂得了由大到小、整体把握知识, 知识形成体系易记不易忘。

3.57% 的学生开始注重课本上原始史料的作用及课后材料题的思考。他们懂得如何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如何结合课本来回答问题。

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师教学的根本, 阅读对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历史教师要将阅读的重任一直发展下去, 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获得更多有益的历史知识, 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阅读,朗读,品读

人们常说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是具有灵性和声音的科目, 它收纳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 这些文章极富美感, 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一篇好的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聚集, 只有融入我们的情感, 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背出来, 也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摸到了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的阅读、熟读、诵读书籍储备语言材料, 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教师,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和信息交流过程,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只有通过反复的读, 才能深入到文章中去, 品味它的精美, 体会它的内涵。

我把读分为阅读和朗读, 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把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 从阅读和朗读的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目标, 引导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 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 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突破封闭性的阅读教学, 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的传统, 又要开拓文学鉴赏的领域, 不能“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 应以课本为主干, 以资料为繁枝, 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优势与语言表达好坏的密切关系, 从而加强训练, 造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阅读的方法

(一) 鉴赏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读书教学呈现“圈养式”的保守特点, 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 学生视野狭窄, 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 教学要在课本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报刊来增加阅读量,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阅读教学要组织学生想展开讨论、思辨、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多向分析, 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 鉴赏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 我让学生制定与课程学习有关的《课外阅读计划》, 并且记录每天的阅读情况。在《课外阅读计划》中, 确定阅读与范围, 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 阅读书目涉及名家名篇, 古典、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阅读, 也可以自行寻找与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等。对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做定期检查。通过多年的实践, 效果明显, 收效很大, 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 拓展阅读的具体实施

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 让学生交流阅读经验, 互相评价阅读情况, 以各种形式表现个人阅读的成果及感受。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的发表机会, 充分利用黑板报, 学习园地等, 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 通过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师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指导学生运用精读、泛读、阅读、速读等多种方式阅读,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 指导学生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多种方式写好读书笔记。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 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才是语文教学意义的真正体现。

朗读。很多同学认为, 只要把课文读几遍熟悉课文的内容就够了, 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语文知识点千头万绪, 如同迷宫一般, 如何尽快找到突破口, 提高效率对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中心思想, 仅仅把课文读几遍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反复朗读, 分阶段完成目标

(一)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础知识

在朗读过程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并把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词用笔圈出来, 用查字典词典来解决, 在初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出处, 作者及其生平, 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 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二) 再读课文, 明确文体, 了解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文体, 叙事文章要能快速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 看看文章写了几个人物, 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对人物的刻画用了哪些方法, 哪些是景物描写, 在探究景物描写对于文章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知道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最后合上书本能复述课文, 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作者又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助于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课后练习也要多读一读, 课后练习往往有很强的针对性, 是启迪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探究完成课后练习, 无异于找到了一条通往知识海洋的黄金航道。对整个单元的文章通读一遍, 进行比较阅读, 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才能激发同学们探究知识的欲望。

(三) 三读课文, 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取向

结合生活实际, 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体会作者的情感取向,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需要我们细心体会。

(四) 四读课文, 了解文章基本内容

做好摘录, 品味文章中的优美句子, 并模仿造句, 摘录文章中引用的诗词歌赋, 名人名言, 积累素材, 为我们的写作打下基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于动手, 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

二.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

老师在促进学生的朗读时应做些什么?

作为老师, 平时应做好“牵路搭桥”的工作, 就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为学生准备一定的背景材料或配以合适的音乐, 或插入适当的影片, 或创设特定的情形等多种方式, 为学生打下一个情感平台, 然后让学生再通过朗读来进行情感链接。在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会随着文章的跌宕起伏时而激荡, 时而低沉。

多媒体的光、声、电为我们展示了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山色如娥的西湖, 悬泉瀑布的三峡……

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 可以让学生驰骋想象, 再现文章的意境美, 学生想象的美, 比老师强加的美, 更要丰实许多。

如我在讲述《天山景物记》一文时, 就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并把这份美通过自己的手, 口以及联想表现出来, 具体分为四步:

第一步:朗读

要求学生把优美的写景句子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出来, 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以合读, 也可以单读, 可以大声阅读, 也可以小声低吟。

第二部:背读

这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我让学生把描写天山雪峰、溪流、森林、野花、高山飞瀑等美景的优美段落背诵下来, 引导学生想象, 边在脑中勾画出美景, 边读出来, 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

第三部:写读

要求把想象到的美景写成短小的美文。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疆各地,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值得骄傲的美景。我让学生结合家乡的美景用仿写的方式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 要求将学过的写作方法和优美语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之后并把优秀作品在班上朗读, 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

第四步:品读

根据自己的独特创造写作, 再重新认识课文, 再一次朗读, 读出文章的意境美, 所以当他们再读的时候, 有的认为应该带着新奇的情感去读, 有的认为应该带着赞叹的感情去读, 有的则认为, 二者兼而有之。

三.拓展朗读内容, 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好的作品是读出来的, 朗读的好, 那些寂寞的文字就会跳出灵动的节奏, 变得绚丽多姿起来, 通过朗读,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灵敏感知能力, 这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 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 能直接迅速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 能够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 它是言语能力的核心, 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这个能力达到一定水品, 在实际运用中一接触到语言文字, 就会立刻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 丰实的直感, 在朗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的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 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 而且能扑捉到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而语言感知能力差的, 接触语言文字时, 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 仅能领略其所承载的一鳞半爪, 甚至曲解其意。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 最丰实的语言, 鼓励学生多朗读多背诵一些文质兼美, 情文并茂的篇章, 是学生积累知识, 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背诵, 让学生自己去想象, 去思考, 同时也为今后学习相同的文章留有比较、感悟、体验的空间, 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言感知能力, 提高了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优美的经典作品去吸引学生, 点燃学生的感知, 想象、情感思维, 深化、美化, 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所以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对学生学习语文很重要。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 语文与读息息相关, 所以语文老师有义务指导学生拓展阅读, 好好朗读, 有责任把读放在教学首位, 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文章的美感, 感悟文章的内涵。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理解了语文教学与“读”息息相关。青少年正处在学习的黄金阶段, 只要勤奋努力, 用心积累, 用科学的方法求知, 定会事半功倍。让读书声奏响新时代语文课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李卓, 中国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180页。

经典阅读对全民阅读的促进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文学经典纸质阅读

【作者单位】王淑玲,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活动,尤其是经典阅读,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提升素养。然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经典阅读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冲击。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纸质阅读数量明显减少,以网络阅读为主;第二,阅读以消遣为主,具有“浅阅读”倾向;第三,查阅资料以网络渠道为主,过分相信网络和依赖网络。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应如何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避免网络对经典阅读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能力。

何为经典?《辞源》释曰:“旧指作为典范的经书。”而今的经典,不仅指经书,凡是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都可称为经典,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典范权威性作品和著作。如何在网络与经典阅读之间取得平衡,如何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有效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文学学科为例,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文学经典之功用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人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宗旨,哪个行业有钱赚,就趋之若鹜;哪个行业薪水薄,可能就门庭冷落。很明显,大学生选择专业亦是如此,哪个专业能最快带来经济利益,那个专业就成了“香饽饽”,招生爆满;哪个专业毫无“前途”,则被认为是“零余者”,备受冷落。公平地说,这种现象还算正常,无可厚非,毕竟,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毕业后的生活问题也可以说是生存问题,确实应该认真考虑。然而,作为大学生不能太“功利”,认为有用的课程就认真学,没用的课程就不去学。文学在现实生活中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被认为是“美而无用”,在这种观念下,文学经典的处境更加尴尬。尤其一些工科专业,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认为阅读文学经典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工作帮助都不大。更为尴尬的是,很多大学生自身不太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使得文学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然而,文学真的失去存在的价值了吗?“无用”和“有用”应该怎么区分呢?

《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匠石途中见到一棵很大的栎树,树冠可以遮蔽数千头牛,匠石却说它是一棵无用的散木,用它来做船,船会沉没;用它做棺材,棺材会很快腐烂;用它做器皿,器皿会很快毁坏;用它做门,门上就会流出汁液;用它做柱子,柱子很容易被虫子蛀坏。这是一棵没有用处的树,正是因为没有用处,才会如此高大长寿。后来栎树托梦对匠石说,那些有用的树,比如山楂树、梨树、橘子树、柚子树和瓜果等,果实成熟了就被摘掉,枝叶被折断,这都是因为它们有用而遭到的痛苦,所以往往不能终其天年。栎树不会结果子,木质又非常松散,什么也做不成,是“无用”之树,因为“无用”,所以才会如此高大长寿;因为“无用”,所以才可能遮蔽数千头牛;因为“无用”,所以才可以终其天年。“无用”便是它的“大用”。文学就是这样一门“无用”却有“大用”的学科。

巴金先生在《文学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 文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文素养。如果专业技能是航船,那么文学则是指引航向的灯塔。没有灯塔的指引,再坚固再先进的航船也可能失去方向。如果专业技能是乐曲中的音符,那么文学则是乐曲的节奏。没有节奏的制约,再好的音符也不可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对于大学生来说,仅仅具备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毕竟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不能只懂得机械地工作,而不懂得艺术地生活。如何做人,如何交往,如何规划人生等,这些都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人文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很多都有高深的人文素养,比如李政道、杨振宁、爱因斯坦等。著名社会科学家冯天瑜教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制约,靠的就是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而对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在校学习,进修文学课显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见效可能没有那些热门专业直接快捷,但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二、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经典纸质阅读的兴趣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接触文学经典较多的可能就是在课堂听课之时,所以教师对大学生文学经典的阅读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提升文学经典的吸引力,发挥文学经典最大功用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文学经典产生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怎样才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要诀,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学得好。所以说,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兴趣是发挥文学经典最大功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兴趣,离不开课堂教学,就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文学经典讲授的目标。讲授目标决定讲授内容和讲授方式。因此,明确讲授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文学经典不能等同于语文,语文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比如汉字释义、语法分析等;而文学经典讲授主要立足于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感性认识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较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nlc202309030054

其次,文学经典讲授的内容。讲授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讲授内容的不同。课堂上,文学课的讲解不可拘泥于作品。比如,对于教材所选文言文逐字串讲,逐句翻译,对于现代文注重讲解它的段落层次等,这些都是细节问题,是中小学语文的讲授内容。这样讲下来,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篇篇孤立的作品,对文学史和相关的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字斟句酌的讲解渐渐失去兴趣,甚至对古文阅读发怵。文学经典不能完全顺着中小学语文的路子来,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笔者认为,文学经典的讲授内容应注重两个方面:文史化并重,博与专结合。这里的文史化分别指的是文学作品、文学史和传统文化。即在讲解作品的同时,还要介绍作品与作品、作品与作家的联系,以及作品的地位影响等,此外,凡是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都应尽量向学生讲解清楚。文学作品是基础,而文学史和传统文化是文学经典的精神。文学史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作品,而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从而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亲切感和对古代文化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发挥文学经典的最大功用。博与专结合与此相通,专者,指对具体作品的讲解;博者,指对文学史、传统文化的介绍。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对作品反映出的特有文化特别感兴趣,甚于作品本身。教师平时应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单凭一种专业知识进行授课已很难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必须具备专业之外的多种知识技能,各种知识互相配合、互为佐证,学生会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效果也会非常不错。

再次,文学经典的讲授方式。文学经典的讲授应力求生动活泼,学生只有愿意听、喜欢听,才有可能理解知识,接受知识。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准备离不开网络。当所讲内容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教师就可以将此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在屏幕上,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比如,在讲到传统文化时,可以在屏幕上以图片形式展示古代服饰、古代车马、古代建筑、古代器皿等,这些都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而利用图片展示则会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另外,有部分唐诗宋词被翻唱成歌曲,当讲到这些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响播放这些歌曲,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美妙婉转,领略艺术之美。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让学生间接借助网络进行文学经典的学习和阅读,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避其弊端,用其优势——网络时代文学经典纸质阅读方式

虽然,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受到冲击,但网络与经典阅读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大学生应以文学经典为基础,利用网络的优势,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提升经典阅读的能力。网络是无罪的,它只是一种工具,关键是怎样利用网络的优势,避其弊端,让网络为人服务,而不是受网络的制约。

第一,要明确网络阅读的利弊。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同时也鱼龙混杂。很多文学经典在网络上都能搜索到,这给经典阅读提供了便利,坐在家中,仅用一部手机,即可阅览上下五千年,节省了去图书馆的时间和搜索的烦琐。这是网络阅读的优势,但是,这同时又是网络阅读的劣势。首先,网络上的文学经典如果不是原文扫描,而是重新录入,会容易出现错误,甚至造成误读和误解。有时,网络环境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污染,存在内容失实、重复甚至误导等现象。传统纸质文学经典则权威性相对较高,保存相对较完整可信。其次,网络阅读缺少阅读的闲适和自由。阅读要讲究阅读的心情和环境,手捧一书,或坐,或立,或卧,身心放松,环境安静,或诵或读,随时勾画,或写下心得,这是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而网络阅读就不能这样,不能随便勾画,有时电脑主机发出或轻或重的噪声,用手机又担心辐射,完全没有静心阅读的环境和兴致。最后,传统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相比,更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纸质有利于收藏。因此,大学生应适当减少网络阅读,增加纸质阅读的数量。阅读经典不仅是阅读书中的内容,而且要阅读自己的心情;阅读经典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修养身心的上佳方式。

第二,消除浮躁心态和功利心理。大学生阅读普遍具有浅阅读倾向。浅阅读具有速成、浅显、功利的特点,虽然较为快速、及时,但也存在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是浮躁心态的外在表现。著名作家王蒙谈道:“网络时代让我们的阅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阅读变得过分轻松、方便时,我有一个担忧:浅层阅读会不会从此代替专心致志、费点劲儿的思考,久而久之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讲到种树之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雠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郭橐驼种植的树木之所以“硕茂蚤实”,是因为他能够顺其自然,顺应树木的天性;而其他种树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对树木“忧之太勤”,对树木照顾得太周到,干涉得太多,总希望树木能够快长、长好,功利心太重,心态浮躁,反而违背了树木的天性。从本质上说,郭橐驼的种树之道与道家的“无为而治”不谋而合。《庄子》言“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无为就会不灭其性,文学经典阅读亦是如此。万事皆如此,以手掬水,当你一心只想捧到更多水的时候,掬水之手会自然收紧,这样你的所得是很少的。当你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去掬水的时候,双手自然放松,这时候所得之水是最多的。

第三,查阅重要资料,尤其是古文资料,应以权威纸质媒体为准,适当辅助以网络查阅。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方便、快捷而且全面,具有纸质查阅不可比拟的优势。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各种搜索引擎为大学生查阅资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节省了很多时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对所查阅的资料要求比较高的时候,还是需要秉持严谨的态度,与纸质资料相互核对验证,不能过分相信和依赖网络。

总之,网络发展到今天,网络阅读已是不可逆转,对于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不必过于惊慌,亦不可过分地沉迷和依赖。网络阅读是纸质阅读的有效补充,但仅仅是补充而已。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有利有弊,关键是如何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应注重培养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明确网络阅读的利弊,消除浮躁心态和功利心理;查阅古文等重要资料时,可适当辅助以网络查阅,但最终还是应以权威的纸质媒体为准。

发挥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12篇

清普通高中与中职幼师化学教学的区别,根据中职幼师的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对当前的中职幼师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下面就结合目前中职幼师的化学教材和专业要求,阐述我对中职幼师化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一、删繁就简,降低难度,突出重点

幼师化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掌握今后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化学知识。目前的幼师化学教材以学科为中心,理论部分篇幅较大,且有一定的深度,联系实际的内容较少,有些内容陈旧过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大量以实验为基础的“描述性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学校的学生本不同于高中学生,很多教材内容却是高中化学教材的翻版,这对没考上高中、基础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偏大。针对学生化学基础差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删除或减少一些纯化学学科理论的内容及部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保证基本化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突出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氧化还原反应、核外电子运动及排布、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电池原理等。

这部分内容在化学教材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这些内容虽是化学最基本的理论,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无法应用,脱离实际,且难度偏大,教师删去这部分内容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 内容广泛的元素化合物部分。

教材中罗列了较多的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等事实材料,内容多且孤立,有些脱离现实。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可做适当修改,使之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如大篇幅讲卤素的性质,不如适当删减,增加卤素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意义;罗列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不如讲金属与金属材料更贴近生活实际;讲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及制备,不如多讲些与饮食有关的化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当拓宽知识面,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从世界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必须联系社会和生活。化学教学内容也应紧跟现代步伐,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教师应介绍一些当今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等,使化学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强化环境意识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然在化学教材

题,失分较多。许多语文阅读教学课都存在着一个误区:教师一味地讲解、分析、归纳、板书,一条龙服务,包办到底;学生也一味地呆板地接受听、读、记、写,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

“夫子循循善诱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善于提问、巧妙设问,启发引导,“润物无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己独立思考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开启智慧。同时,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自立的情况下去学习、去分析、去探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

中已涉及这类知识,但我认为还是少了点,应再结合我国国情适量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并补充化肥、农药、人类居住环境、日用品等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教学内容更具现代生活意义。

2. 目前幼师学校的化学教材对传统能源和传统材料讲得

比较多,可以再介绍一些新型化学电池及废旧电池的污染、新能源及未来新能源的研究;生活、生产中常用的,科技领域常用的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

三、突出专业特点

目前的幼师化学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考虑,化学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今后就业及工作中的需求,教材缺乏针对学生未来就业培训相关的内容。考虑到幼师的专业特点,幼师专业的化学教学有必要增加化学与营养、化学与食品等知识,以突出专业特色。

1. 化学与营养部分可以对原教材的糖类、蛋白质、油脂等

知识进行合理修改,再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及各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使学生知道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及怎样合理搭配食物,科学合理地补充营养元素,增进身体健康,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直接指导作用。

2. 化学与食品部分可介绍食品的色、香、味,食品添加剂,绿色食品等知识。

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化学与食品加工关系密切,了解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学生合理、健康消费,倡导绿色消费。

总之,要提高幼师化学教学质量,幼师化学教材改革应受到重视。因为化学教材是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只有教材充满了幼教特色,幼教化学教学才能区别于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教师才能教出幼教化学的特色,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科学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从而为未来职业素质服务。中职幼师化学教学不仅要从教学内容上改革,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配套改革。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合格人才中的作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江家发.现代生活化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9.

[2]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第二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建构想

刘先海

(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江苏盐城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建,着重从现实背景意义认识、理论依据的探析、阅读教学模式的创建构想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建

一、认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建的现实背景意义

1.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循以文章结构解析范文思想内容,以知识记忆积累训练为主的方法模式,为此造成了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辞章学内容的学习,忽视对学生进行认知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指导;缺乏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少、慢、差、费现象普遍存在。

的主体作用,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然而,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笔者在课堂教学的尝试中,通过反复实践,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导”有目标

为了避免课堂中学生漫无边际的发问、乱撞乱闯的现象,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无论“自读”、“导读,”还是“品读”、“熟读”,都要紧扣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学生由于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总会出现课堂提问漫无边际、有的滞后、有的超前、提不到点子上的现象,这时就很需要教师“扶”一把,把学生“导”到课文中来,“导”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上来,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盲目地“主体”,课堂教学就会迷失方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明确划分段落的意义、方法和依据,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划分段落的依据进行分段。这样,分段、归纳段意学生也就掌握了十之八九了。划分段落的依据主要有这样几点:(1)时间的推移;(2)地点的转换;(3)事件的发展;(4)感情的变化等。有的文章中有一个或若干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这也是划分段落层次的主要标志。我在讲授《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是这样指导的:首先提出问题:1.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2.如何给课文分段?3.第二段又可以分成几层?如何分?4.为什么这样分?然后由学生单独解决,教师进行综合分析。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导”有层次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课文内容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训练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如在以读为主的课堂中,可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课文,领悟中心;朗读课文,体会感情;熟读课文,积累语言。这样层层深入,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有吃

2.创建意义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语文是基础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对他的终身学习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教学当然也必须实践这种理念。

(2)符合自身成长的需求。创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促使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适应时代的教学理念,为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技能提供强有力的借鉴,使他们少走弯路,缩短成材之路。

(3)能有效优化教育资源。语文阅读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是整个语文教学资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能使现有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高效化;

力的感觉,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赤壁赋》时,提示学生不仅要反复诵读,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导”有学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由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

再如我在教学《论语》十则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的:(1)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描摩句子的语气。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即刻展开讨论,对课文进行翻译、分析、理解文中所包含的深层意思。诱导学生自学、阅读、思考、解疑,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由不停地教逐步过渡到不教。有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所反映的特征、所体现的主题,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有所鉴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诱导学生进行比较,辨出真伪,鉴别优劣,领悟深远,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是十分关键的。实际上教师的导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跟上教师的思路,掌握准确的学习技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显得枯燥无味,死搬硬套也不可能准确地将它划分出来。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然而,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上一篇:创新商业模式论文下一篇: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