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能力范文

2024-08-03

调查研究能力范文(精选12篇)

调查研究能力 第1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中职学生,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其他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区别在更应强调实践中的实际创新操作能力。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不做很高要求, 以够用为宗旨。而对于技能方面则要求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应用能力, 并且能够具备技能迁移, 达到能自主开发创新的程度。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味重视强化实践技能训练。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要不断革新传统教育模式, 对固有办学理念进行突破, 不断探索创新教育之路。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与学习状况、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关。另外, 还要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教师关系, 以及建立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现阶段吴江中职学校在创新教育方面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搜集汇总中职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实证研究。大量研究表明, 青少年时期最富有创造力, 而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 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活动能使青少年获得较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拥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 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培养。

本调查问卷的样本来自吴江中专、苏州丝绸中专 (盛泽) 、吴江汾湖职高。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实践活动等, 以及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和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调查。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等实际因素, 问卷调查以客观题为主, 尽量使用封闭式答案, 将选项设在基本范围内。由于安排学生在校期间集中作答, 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次选取样本体现了多样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样本范围涉及到吴江中专一年级电气班32人, 汽修班40人, 数控班29人;汾湖职高会计班34人, 机械班32人。二年级吴江中专数控专业34人, 旅游专业11人, 会计专业31人;汾湖职高会计34人, 丝绸中专机械专业21人, 现代纺织专业31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为目前吴江区的中职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了解程度:包括是否知道学校有创新小组, 是否参加过相关的创新活动, 最感兴趣的“创新活动”有哪些, 等等。

第二部分为从学生角度出发, 认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促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哪些, 哪些手段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活动有哪些, 等等。

第三部分为和创新息息相关的“专利”方面的知识。包括当前中职学生是否尝试过专利申请, 中职学生申请专利方面存在什么困难, 中职学生专利申请对今后发展是否有帮助等。

调查的主要结果及分析如下:

(1) 你怎样看待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1)

(2) 您认为什么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该调查问题设为多项选择。 (图2、图3)

(3) 您认为哪些手段可以激励你参与创新活动?该调查问题设为多项选择。 (图4、图5)

(4) 您认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最有效果的活动是哪些?该调查问题设为多项选择。

(5) 您认为申请专利是否对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所调查的6个专业中, 有4个专业 (汽修、数控、会计、旅游) 超过50%的学生认为申请专利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另外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不好说”。只有一个班少数10%以内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中职学习阶段进行专利申请, 也认为专利申请对今后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2. 实践能力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为对吴江区中职学生对其选择专业及学校对实践能力培养的了解程度。包括学生是否知道中职教育的任务, 学校实践课程的设置, 在假期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工学交替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 是否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培训、实习等实践活动, 等等。

第二部分为从学生角度出发, 认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

调查的主要结果及分析如下:

(1) 您认为中职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是什么?

结果显示, 各专业超过80%的人都认为中职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旅游班的学生达到100%。可见, 学生在主观上都认同中职学生最主要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这也是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

(2) 您觉得影响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该题设为多项选择, 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认为除了主观上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之外, 客观上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实践课程的数量”。“教师的教学方式”表明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近年来, 学校一直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双师型教师, 暑假专业课教师顶岗实践等也都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决定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课程的数量”这个选项表明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紧紧围绕专业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每个专业的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江苏省的统一计划 (2.5+0.5模式) , 其中要求专业技能课程不低于54%, 而且最后半年完全是安排校外实习。因此, 在客观上还是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操作的时间。

(3) 你认为现有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多选)

该题虽然是多选题, 但结果显示大部分专业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选项。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重要的还是实践教学。学校在各专业都推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模式,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验三者结合在一起, 这使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4) 您所在学校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多选)

该选项设置为多选题, 最终结果显示选择人数最多的基本上是“重视不够, 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实习机会太少, 一般到毕业班才有”、“缺少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形式”。可见,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 学校强调了共性的东西, 而没有从学生个体的需求出发, 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

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讲稿 第2篇

一、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基础知识

(一)调查研究的内涵

调查: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考核和计算,从而了解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一种感性认识的活动。

研究:指对调查来的材料进行加工,透过这种研究来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调查研究: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考察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摸清事实真相,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是对特定事物有意识的探索和把握。这种探索和把握的结果,作为对特定事物的认识,通常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途径,是每一个体、群体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认识活动。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公务员调查研究:是指公务员在政府工作的要求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进而科学阐明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调查研究能力: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的工作能力,是调查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统称,是从事调查研究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报告撰写能力。采用各种调查方法,了解真实情况,运用系统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对调查的问题作出总体判断和估价,用事实、数据说话,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调研成果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二)调查研究的六大构成内容

1.调研目的。调研目的的正式确定,既是整个调研活动的开始,又标志着整个调研活动有了灵魂。

2.调研主体。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也可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的调研群体。

3.调研客体。它是针对特定目标而选定的客观事物,调研客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对它的选择要有客观性、代表性和价值性。

4.调研过程。任何调研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的,没有这一客观过程,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

5.调研方法。调研方法是在调研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调研方法最常见的有两种。(1)传统经验型调研方法:如开调查会等;(2)现代科学型调研方法:即把一些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用于调研之中,如抽样调查、电脑模拟调查等。

6.调研结果。通常有三层含义:(1)对调研客体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结论;(2)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3)把调研所得用文字表述出来,写成调研报告或论著等,用以推广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一项调研,一般必须具备这六个要素。若六个要素的选定和运作都呈良性状态,那么最后必定会出现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成果。

(三)调研问卷

问卷调查是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同时,对试点调查、实地调查和其他一些调查方法的资料搜集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基础。1.标题:用来表明问卷所要研究的内容或主题的题目。

2.封面信:用于向调研对象或其他人介绍和说明调查者有关信息、调研的内容、目的、意义和要求等的致调研对象的信息。一份问卷,能否吸引调研对象积极参与和配合调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信的内容、形式和语言是否有吸引力,说服力和鼓动力,调动起调研对象的积极性。

3.指导语:用来指导调研对象如何正确、有效地填写调查问卷的有关文字说明。可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如:“可选择多项”,“若不是,请跳过9-10题,直接从11题开始回答”等。

4.问题和回答: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在问卷的问题中并不给调研对象提供具体答案,而是有调研对象自由回答的问题,如“你对你们任课教师的敬业精神如何评价”等。封闭性问题指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给出若干个可供选择的选项,以供调研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问题,如“你认为农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是:A、税费负担重;B、家庭负担重;C、没有好的增收项目;D、没有专业技术。”

二、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公务员开展工作的科学方法,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公务员不仅要面对许多理论的、实际的问题,而且还将面临处理各种复杂情况、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考验。为了提高公务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公务员培训中,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一)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1.调查研究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贯重视调查研究,他们的一系列著作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诞生的不朽篇章。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是他全面调查研究巴黎公社进程的产物;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他用了21个月时间,深入英国工人之中,开展实际观察,占有大量感性知识和实际材料后写出来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共产主义。”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重视社会调查研究,以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等为代表的文章,都是毛泽东同志深入调查研究的智慧结晶。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开展社会调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调查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调查的客观必然性。认识社会就必须向社会作调查,不然就不能确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共产党的任务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社会调查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2)社会调查的任务。社会调查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其任务在于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社会调查的任务应包含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四阶段论”,即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步骤”,即典型入手、概略调查、典型调查、分析研究。

(4)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等。(5)反对两种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革命导师不仅以自身的实践为我们各级公务员树立了光辉榜样,而且也为我们开展社会调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创新开拓的年代里,无论哪一级公务员都会遇到新问题,面对新问题怎么办?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还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人们也常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调查方法正是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的“利器”之一。当一个公务员遇到新问题时,要做到“完完全全的明白”,就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了解“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才会有“发言权”,做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社会调查应该是每个公务员经常需要和经常使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2.调查研究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的具体体现

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方针,即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其实质就是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在公务员培训中的特殊体现。早在延安时期我党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中,就明确提出要“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国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干部,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才取得革命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党的光荣传统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无疑是要求干部要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对培养提高这种能力也指出了具体方向。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很多,前无古人,时无他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许多现实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也有许多新的理论需要实践去检验。这一切需要广大公务员去亲身实践,社会调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各级公务员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有所作为,必须深入社会调查。把社会调查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实际有效的学习,使公务员既懂理论,从理论范畴上把握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又懂实际,掌握处理实际事物、处理实践问题的程序和方法,解决行为上的问题,达到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趋于同一的目的。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学风应注意的问题

由以上可见,社会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干部教育达到知行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正确方向

2.激发个人感觉,占有翔实第一手资料

公务员要发挥眼看、耳听、嘴问、手记、脑思几个功能。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跑马看花;二种是下马看花。”所谓走马看花就是一种大略的调查研究,所谓下马看花就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引导参观者自觉投入,充分发挥感觉功能,完成搜集第一手资料的任务。否则,参观调查很容易流于形式,出现队伍浩浩荡荡、场面热热闹闹,最后两手空空的现象。要防止此类现象发生,使公务员为获得第一手资料而自觉投入,自觉激发感觉功能,从而达到预期效果。3.转化调研成果,发挥咨询功能为政府管理服务

社会调查仅仅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在于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犹如“十月怀胎”,结果在于“一朝分娩”一样。由此可见,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必然要经历“看花”和“加工”两个阶段。加工就是整理分析第一手资料,深化认识的过程,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和理论分析,得出概括性的研究结论,或是根据调查研究证明已有的结论,或是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完成这一任务一般是以形成专题报告为标志,这样的文字材料要做到及时反映情况,研究具体问题,揭露矛盾,落脚于提出对策性建议,具有供相关部门工作做参考的价值。

综上所述,调查研究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对培训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是对公务员能力培养的可靠途径。因此,应倡导在公务员培训中大兴调查研究之学风,以提高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能力。

三、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现实意义及构成要素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信息化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有效管理社会事务,建设和谐社会,有赖于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收集和处理各种相关信息。调查研究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既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因此,作为公务员,努力学习调查研究理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实践,不仅是其工作实际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时代的强烈呼唤。

(一)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现实意义

1.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时期、新任务、新问题和新情况更需要调查研究,在认识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是在肩负完成工业化、实现信息化和迎接新工业文明三重任务的重负下,是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别是技术和知识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加入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就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上存在着一些沉积多年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已对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形成障碍,亟待解决。而解决新问题是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的,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公务员必须深入到社会中、自然中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去调查、去研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举措,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唯有这样,才能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从而做到成竹在胸,全局在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从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关系来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也就没有指导权。正确的决策活动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与基础。这是由决策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当主观与客观一致的时候,决策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增大了,影响决策的变量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这就更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做到决策前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全面、系统、真实的决策依据;决策中,提出多种方案,分析比较,优中选优;决策后,跟踪决策的实施,不断修订完善。政府各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情况,搞调查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工作做得越深入、越细致,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能接近实际,就越能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向前发展。总之,要正确地认识世界,要使公务员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计划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避免主观随意性,就离不开科学的调查研究。

3.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有效方法

公务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行政能力、管理水平、效率和形象。公务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就是积累和学习的过程。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了解情况的过程,也是国家公务员向民众学习的过程。通过集中民智,开发智力资源,也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过程。从调查研究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关系看,调查研究是公务员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学习是公务员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是学习,实践是学习,而调查研究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通过实际的调查,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理论才能被自己所掌握,理论政策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所以,国家公务员要想卓有成效地执行公共政策,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这种实践活动,公务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构成要素

国家公务员的调查研究能力是指公务员从事调查研究认识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是调查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统称。国家人事部2003年出台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明确指出,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是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讲真话,写实情;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1.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讲真话,写实情。国家公务员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了解和解决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公务员的调查研究就是政府联系社会、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抛开了实践就等于抛开了调查研究。之所以要讲“第一”的观点,是指实践在公务员调查研究中的首要地位和基础地位,它不仅是调查研究的主线,而且要贯彻到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在调查过程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搞清客观存在的事实,才能揭示其运动的规律性,寻求正确的工作对策和工作方法。因此,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应是实事求是的过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查研究就失去了意义。敢不敢讲真话,写实情,能不能讲真话,写实情,关系到整个调查研究的成败,可以说它是调查研究的灵魂。

2.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政府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在调查研究中坚持群众路线,应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从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来看,调查研究所要确定的课题,应该是广大群众最为关心和最需要的问题。二是从调查研究的过程看,公务员必须深入到群众中,直接听取和真实感受普通群众的心声和愿望。三是从调查研究后所得的结论看,还必须接受群众的检验,是否真正地反映了他们的实际问题调查研究方法所要解决的是公务员如何进行调查研究活动,即调查研究时要遵循的基本原理、程序和途径工具、手段。具体说来,调查研究的程序有五个阶段:一是确定调查研究课题;二是设计调查研究方案;三是进行实际的调查;四是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五是分析调查结果以及检验调查结论。

3.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什么是问题?就是我国政府期望达到的目标和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的一种差距,也就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社会现象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只有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才能透过复杂多变的社会表象,如实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公务员要善于从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复杂矛盾中,找到影响和制约事物发展的关键点和症结所在。

4.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就是说,调查研究不仅要客观地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问题,对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性建议。并且,这种建议能够转化为政府的决策。例如,为党和政府制定具体措施提供参考意见,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提供对策,等等。在提建议时,还应注意三点:一是所提建议必须与调查材料和调查结论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建议是调查研究的必然结果;二是必须考虑所提建议的具体可行性,离开了可行性,这个建议再好也是毫无用处的。三是建议要有多个备选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形成不同的方案,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利于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予以实施。

5.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调查研究要善于从个别的、特殊的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对工作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并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用以指导更大规模的实践。从认识论来讲,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关键是要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转化,只有深入了解情况和掌握大量的材料,才能从中辨别真伪,由表及里,总结出经验来,这样才可能实现由个别到一般的转化。

四、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夯实公务员的科学文化知识

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雄厚的知识积累是调查研究的基础,是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条件。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和一定质的知识升华,调查研究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产生真知灼见。所以说,要想搞好调查研究,公务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既要有较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逻辑学以及文字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还必须具备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科技理论。同时要有自己的特长,在某一点、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因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公务员可能与多种调查对象打交道,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公务员要发展和培养调查研究能力,必须注重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灵活运用。公务员只有视野开阔,才便于与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才知道怎样搜集有用的资料、怎样整理和分析资料,才能利用现有的调查资料,厚积薄发,得出全面、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总之,公务员要尽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

(二)发展公务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务员加强创新思维锻炼,可以进一步提高洞察力,敏锐地、迅速地、准确地抓住问题的要害和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及其根源;可以提高预见力,超前把握事态的发展;可以提高应变力,能够稳妥地处置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偶然变化。因此,公务员在调查研究中,既要求实,又要求新。所谓求新,就是要调查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看法,做出新判断,宣传新典型。公务员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同公务员的其它能力一样,需要自觉地、持续地加以培养和训练:一要坚持学习。知识广博了,见解就独到。一个孤陋寡闻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创新,只有博学才能找到创新的智慧源泉。二要勤于思考。不动脑筋、不思考问题的人不可能会有什么创新。勤思、善思、深思,将已掌握的知识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嫁接杂交的制作加工(即思考),才能产生灵感,形成新思维。三要敢于否定。辩证唯物论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才会有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灭亡,事物才能向前发展。不敢向权威挑战,不敢对现有理论、经验、方法否定和批判,就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的阶段和水平上,当然,在提倡敢于否定的同时,坚决反对不负责任的胡乱否定。四要勇于实践。创新思维与具体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思维是实践的前提,思维决定着实践,而通过实践则可以检验思维是否正确,看看创新思维能否形成创新成果,哪些需要完善,从而产生质的飞跃、产生新的成果,并进一步促进思维的继续创新。

(三)锻炼基层调研能力

公务员的基层调研能力是提高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法宝。调查研究贵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反映,摸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当前,公务员调查研究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深入不够,有的从上级机关跑到下级机关调研,办公楼听汇报,即使到基层去,也是走马观花的多;有的先进发达地区去得多,贫困地区去得少,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去得多,行车不便的地方去得少。显然,这样的调查研究所得是有限的,很难摸清民情民意,也很难掌握和了解真实情况。要锻炼基层调查研究能力,公务员深入基层时应当做到:一要注意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力戒铺张,这样,既有利于摸清真实情况,也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和压力,降低调研成本。二要注意虚心听取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比如到农村调研,应多找些乡镇和村组的干部了解情况,多开一些农民代表座谈会,鼓励他们讲真话,报实数,道真情。三要注意多到贫困落后的地方去。越是偏远穷困的地方,越是生活贫困的人群,越是期盼党和政府公务员去了解情况。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党和政府公务员去调研,老百姓也不一定会伸手要这要那,党和政府体谅他们的艰难,听听他们的意见,没有遗忘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当然有条件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点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会更感激不尽。

(四)拓展公务员的综合分析能力

目前,公务员在调研工作中,深层次的、有份量的调研成果还不多。有些调研报告,就事论事多,综合分析不够;对微观问题研究多,对宏观问题研究不够;研究具体问题还有一定深度,但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进行思路性研究就显得薄弱。事物之间本来就是互相联系的,辩证法就是关于联系的科学。如果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就难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据此做出的决策就难以在实践中行得通。因此,公务员在调研工作中,要在大量汇集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就是指对占有的材料继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由此及彼,就是横向比较和综合;由表及里,就是纵向比较和综合。通过纵横比较综合,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整体和系统之中,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就容易得出调查研究之前没有想象到的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五)增强公务员调查报告撰写能力

调查报告也称为考察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通过分析和综合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或总结出经验而形成的书面报告。其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强——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写;二是用事实说话———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三是揭示规律性———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调查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对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查报告的写作体现了公务员的学识水平与写作能力。公务员应当熟悉各种类型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仔细分析并确定与调查实践相关的类型,对收集的材料加以综合研究,认真分析鉴别,勤思考,多练笔,从各方面加以培养、训练,增强自身的撰写能力。

(六)要落实调研任务

要结合每名公务员的本职工作和每年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本人申报、集体研究决定的方式,每名干部确定调研题目,把调查研究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领导带头搞调研,全员主动搞调研,结合实际搞调研的氛围。

(七)完善调查研究工作的考核、评估、奖励制度

调查研究能力 第3篇

关键词: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实证

一、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

在国内外语用学界,不同学者对语用能力的研究都有其特有的观点。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适用性和现实性。与Hymes类似却不同的是Bachman(1990)认为交际语言能力涉及关于语言的知识以及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一生理机制三部分构成。语言能力包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套具体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由语法能力和篇章能力组成,后者由施为能力和交际语言能力组成。具体说来,施为能力是交际者在话语表达过程中结合特定语境传递和理解施为用意的能力,社交语言能力反映了交际者对具体语言使用语境特征所决定的语用规范的敏感程度或控制能力,这一能力使得交际者能用适合语境的方式执行语言功能。Bachman指出社交语言能力包括下列因素:对方言或语言变体差异的敏感性;对语域差异的敏感性;对语言表达是否自然,地道的敏感性;解释带有文化色彩的指称和修辞手法的能力。语用能力就是指交际者在话语过程中根据语境情况实施和理解具有社交得体性的实为行为所运用的各类知识。可见,交际能力覆盖面最广,包括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又包括了语用能力。Widdowson(1989)认为语言能力由知识和技能两个部分组成,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何自然(1988)在设计“英语语用能力调查”时关注的语用能力由语用语言能力,社交语用能力和汉、英语用差异辨识能力组成,可见受到了Leech(1983)区分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的影响。英汉语用差异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已引起相当程度的重视,也已有一些成果先后问世,如胡文仲(1985、1988、1990)、邓炎昌、刘润清(1989)、何自然、阎庄(1986)、王得杏(1990)等。何自然、洪岗等对不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的研究就是卓有成效的。然而,迄今为止,对于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关系的比较研究尚未引起重视,对语用能力的可习得性与发展状况的探讨则更少,借以剖析外语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文章亦欠深入。本文试图从这样的角度来进行语用能力研究的拓展。

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新异之处在于:(1)研究角度新:从以往的语用失误及汉英比较转移到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上;并能超越以往对语用能力的静态研究,而是对语用能力的习得与发展进行动态研究;(2)研究对象新:选取英语专业为高水平学习者,非英语专业为低水平学习者,将高低水平学习者进行比较研究;(3)研究思路新:将语用学课程的教学贯穿于调查研究之中。研究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高低水平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横向比较研究,第二阶段是高水平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纵向比较研究。因此,本次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

本项研究的新异之处是其实施的必要性之一,另外,其必要性还进一步表现在本项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上。首先,本研究的实施正值广泛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际,正值外语教学“费时低效”、交际能力偏低这一瓶颈问题尚未圓满解决之时,具有全新理念的语用教学模式、语用教学策略将作为新的力量,从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到最终培养其交际能力而发挥用武之地。其次,本研究的学术价值还在于促进语用学与教育科学和外语教学课程论的整合与发展,通过揭示学习者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相互关系,为构建语用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与结果

本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是否不一定比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高,也就是说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是否具有正相关关系;(2)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语用能力是否是可教的。语用学课程的讲授能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通过这些分析,来剖析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语用调查。收集语料很重要,这关系到调查结果是否可信。但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不是第二语言,因此,很难收集到足够的真实材料,这样,调查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因此,本文采用答卷法。而非观察法,即以试卷的形式,根据真实情况,给受试者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情景说明,学生根据这些情景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作答。这类题实际上考察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题目的取材范围通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会话,比如关于天气、时间、邀请、购物、问路、祝贺、告别等问题。此调查问卷采用两种题型,一种是多项选择题,另一种是判断题,即要求被调查者判断某一话语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是否合适。此题共50题,分两大类,一类是社交语用问题,共30题;另一类是语言语用问题,共20题,每题都有一小段文字用来描述话语所出现的语境。分值评定标准为传统的百分制。语言语用题主要测试两方面能力,一是对某一语言形式所显示语用含义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二是在特定语境里准确表达自己用意或准确理解他人用意的能力。社交语用问题主要测试学生另一种能力,就是根据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使用得体、合适的语言形式的能力。这种语言形式虽有可能与受话者母语语言形式相同或相近。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语用功能与受话者母语的语用功能相差甚远。问卷中的问题是根据中国学生使用英语的情况,结合笔者平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参考以下几方面的材料编写而成的。这些材料包括:(1)在中国工作多年并经常与中国学生接触的外籍教师所提供的他们平时所觉察到的中英文化差异;(2)国外学者经过调查发现的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3)《超越语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以及文化注释;(4)《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一汉英语用差异》一文以及《语用学概论》一书的有关章节。

调查对象的选择基于以下假设:英语专业第四学期的学生语言能力相对较高,因此被视为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非英语专业第四学期的学生语言能力相对较低,因此被视为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第一阶段调查对象选择了作为高水平学习者的英语专业学生100人。作为低水平学习者的临床专业学生100人。第二阶段调查把第一阶段调查中高水平学习者的语用成绩作为对照组,再选取与对照组学习背景相近的高水平学习者100人作为实验组。

第一阶段研究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调查对象的第四学期开学之初测试其语用能力。测试安排在同一时间不同教室进行,调查问卷的完

成不限时间,不记名。学生对调查问卷中的单词或词组如果不认识,可以问监考老师。第一次测试结果如下:

以上数据说明,高低水平学习者在语用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高水平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高于低水平学习者。从分数分布的离散程度来看,高水乎学习者的语用水平具有较强的一致性(homogeneity),而低水平学习者的语用水平具有最大的离散性。低水平学习者的测试成绩标准差大于高水平学习者,表明其成绩差距大于高水平学习者。从分数段来看,学生语用测试中成绩分布是呈正态的。无论是作为高水平学习者的英语专业学生,还是作为低水平学习者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多数分布在低分段,因此,分数分布呈正偏态(positively skewed)。此种分布趋势与语言能力成绩的分布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生在选择答案时,出现了对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但由于汉英语用差异而导致的选择失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尽管在参加测试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第二阶段研究在高水平学习者范围内进行,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把第一阶段测试高水平学习者的语用成绩作为对照组成绩。为实验组开设语用学课程,每周两小时,持续一学期。为实验组系统地讲授语用学基本知识,以下列几个方面为重点:言语行为理论(Austin 1962,Searle 1969)、会话含义学说(Gricel975)、语篇宏观结构(van Dijk 1982)、对话结构和安排(Schegloff&Sacks 1973;Levinson 1983)、礼貌原则(Leech 1983,Brown&Levinson1987)和跨文化语用理论(Blum-Kulka 1984)等。于课程结束后,测试其语用能力,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语用能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学习者的语用习得和语用能力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如下:

从表3、表4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语用水平具有更强的一致性,实验组成绩标准查小于对照组,从分数段来看,实验组的测试分数分布呈现向高分段发展的趋势。

从第一阶段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的反馈数据来看,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这可以说明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就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而言,语言能力高的高水平学习者明显低于低水平学习者。例如,题6“Does Chinese food agree with you?”中agreewith除了表示“与…”意见一致”,还表示“气候、食物适合某人的健康或胃口”,符合这个语境的回答是“Yeah,I like Chinese food,”高水平学习者仅有7人在此题失误,而低水平学习者有31人选了“]can’tagreewithitmore"。表明低水平学习者由于语言功底较差,对这个词语的意思没有全面掌握。其次,高低水平学习者在社交语用方面的差异要小于语言语用方面,这表明在社交语用方面,语言能力不一定与语用能力成正比。但是,高水平学习者所学习的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等提高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外教,从而获得更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这些都会导致其语用能力高于低水平学习者。

从第二阶段对于高水平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来看,实验组在系统学习了语用学理论和基本语用知识以后,提高了语用意识,增强了对语用失误的警觉性,与对照组比较,其语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减少了语用失误:

I)特定的习俗化的语言形式,如“I’m sorry----”、“Excuse me'’、“Nevermind"、,“Ⅱtdoesn,tmatter"等等,以及它们所使用的特定语境;

2)中英实现言语行为和理解言语行为的差异;

,躪吾中的禁忌话题以及有损听话者面子的言语行为;

4)中英文化中涉及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谈话双方的社会距离的差异;

5)中英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原则上的差异。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用教学

有人说,语用是一种习惯,可以在跟本族语者的交往中自然习得。这似乎有道理。的确,外语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习得一部分语用习惯。一部分语用能力的自然习得能成功,重要的原因是语用意识有一定的“通用性”。学生可以实现把母语的语用知识“正迁移”到目的语使用中去(Kasper,1992)。例如,所有语言的会话双方都明白要轮流发话,并在一个哈到好处的时机发话。所有外语学生一般都知道语用意图可以通过间接方式表达,又可以依赖背景知识和语境来理解。如,英语直接请求"Shut thedoor'’;汉语用“关上门”。英语有“规约”的间接请求“Could you shut the door'S;;汉语有“能关一下门吗”。英语有“特殊含意”的间接请求”I’mfeeling cold"(隐含:pleaseclose the window);汉语有“我觉得很冷”(隐含:请关上窗户)。但是,虽然学生由于母语和语用通用性具备一些直觉的语用能力,他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母语语用知识,也可能不具备目的语的语用知识,更不可能完全把已有知识运用到目的语交际中去。所以,外语教育就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有的母语语用知识。对比母语和目的语的语用异同,鼓励他们进行“正迁移”,克服“负迁移”。

2语用知识与语言教学同步

除了系统讲授语用学理论,还要使语用知识与学生语言学习的各个层面结合,因为语用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亚于词汇、语法和篇章。例如。从语用学的视角理解英语情态动词的意义,能有效补充抽象语法概念对区分情态动词的不足。对语法规则的语用解释会使语法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再如,英语的时态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与其在特定话语中体现的言外行为和前提有关。从语用学的视角理解升调和降调的含义,“]’msorry,”用升调比用降调更能表达说话人真诚的歉意。从语用学的角度理解句子结构,比如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静态的句法规则就变得生动起来,英语语用知识不但应该教,而且要列入课程与教学计划。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当加强语用学理论在教学中的渗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加强语用意识的训练,注重语用内容与语言知识方面内容的结合。

在外语教学中应该避免的一种倾向是:先教语言知识,然后再教语言运用,也就是先让学生过语言关,再教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这种方法就好像做黄油面包一样,先把面包做好,再涂上黄油,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结果势必使学生套用母语言语功能的规则,从而把语言形式运用到不恰当的语境中,使交际失败。我们要把语用教学渗透到语法教学中,渗透到语音语调教学中,渗透到词汇教学中。

研究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第4篇

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善于对教育进行研究,因为研究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名教师,如果只是讲教材、编习题、出试卷,不仅很难成为研究型教师,而且还会由于周而复始地上课、改作业、批试卷,造成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倦怠。而研究型教师则不同,他们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善于发现与思考各种教育问题,主动探索教育发展趋势,并将实践转化成理论,走个性化发展的新路。

常听有些教师说,教师忙、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研究。这个说法虽然偏颇,却在教师群体中达成一定的共识。部分教师反对学校下达给他们的教科研任务,反对让他们写论文,甚至将论文看成是压在教师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做研究就是不务正业。教师有着先进的知识,学习过系统的教育理论,能出口成章,为何不能提笔成文呢?

一个不重视教育科研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将教学与研究分割开来,不仅难有职业幸福感,更难有职业成就感。教学与研究是教师成长的两翼,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并上升为理论,这个过程就是教育科研。

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也应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要研究教育。教师不仅要知道什么是教育,如何实施教育,还应通过不断地研究,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用新的教育理念去调整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教师要研究教改。为什么很多教改轰轰烈烈开始,却惨惨淡淡收场,因为没有对教改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将教改当成一项工程、一项运动。如果教师具备研究教改的能力,就能在教改中少走弯路。

教师要研究教材。教师不仅要教授好国家课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将国家课程与学生所需的个人课程进行整合,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特色教育。

教师要研究学生。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还应有预测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能力。要善于对学生中的个案进行长期跟踪,不仅让研究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而且将研究者的执着精神向社会传递。

研究能力是伴随教师个人成长始终的职业习惯与职业能力。没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教师,很难在事业中平衡发展,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没有研究氛围的学校,也很难成为优质学校。

调查研究能力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大一新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论文摘要: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然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不仅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而且更本质地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大一就要抓起,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培训和科学培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核。

一、影响和限制大一新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

(1)创新个性不强。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在教学上实行“满堂灌”,导致学生学习较被动,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薄弱,缺少创新性思维,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遇难而退。

(2)创新目标不明确。在时代创新冲击波的激励下,大一新生刚入学与社会联系不足,对相关学科知识了解不足。又由于目前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导致了学生的创新目标不明确,许多大学生能独立地思考一些问题,甚至产生灵感的火花,但由于缺乏创新技能,不擅长联想与类比、组合与分解,灵感最终昙花一现,失去创新的机遇。

(3)创新思维运用不足。由于知识宽度不够,相关学科知识融合不足,绝大多数学生思维方式往往单一或流于直线型或者由于接受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足,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不强,大一新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造成学生思维阻塞与僵化,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4)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高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知识体系较难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新趋势。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对学生求异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灌输式、填鸭式、传送带式的教学方法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大一新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树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从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到广大学生,都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思维、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因材施教,真正把创新教育作为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

2.优化教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高校要建立起符合当前教育实际,适应教育形式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最新知识和创新方向的介绍,注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传授。要完善课程结构,注重文理交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特别要注意文理渗透和融合。要适当开设一些培养创造力的有关课程,如思维学、创造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平时应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验、实习时数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大力营造有利于大一新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园环境

入学伊始,通过举办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指导学生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并有目的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大一年级起开设创业课,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素质的拓展。通过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生和学术交流会,加强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他人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开辟用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开放性实验室、模拟实验室,依托创业计划竞赛、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立项、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拓展。

4.通过社会性实践和竞赛类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大一新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社会性实践具有立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和说服力强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大一新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大一学生参加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长志愿的的一些实践性活动。诸如:利用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志愿服务的法律、医疗、“三下乡”、社区服务以及学生独立组队进行的社会调查、考证、探险等;再就是组织学生参加根据社会需要或自身需要有计划组织的、时间和地点较为集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开展以“商业模式”调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策划、推出以创业为导向的勤工助学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大一新生要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下苦功。

对大一新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创造一切机会通过特色活动和品牌活动强化大一新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要更新,学校更要从管理机制上与育人环境上进行突破。惟其如此,高校才能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具有革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松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07).

[2]张小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03).

联盟能力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战略联盟;联盟能力;动态能力理论

战略联盟一词,从字面上来看,是由战略(Strategy)和联盟(Alliance)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来的,是企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新形势对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造成的冲击,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响应。它不仅使企业迅速开拓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推动了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刺激了新市场或新业务的出现,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组织的不断进化。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工具,已经成为企业最具潜质的价值创造和成长方式。然而,要管理好一个联盟是比较困难的,研究发现有将近50%的联盟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而最终失败。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在联盟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联盟的成败,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联盟的水平,即其联盟能力的高低。联盟能力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联盟绩效,进而实现参与联盟的目标并获得所需的能力和资源。

一、联盟能力的研究视角

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种角度来研究联盟能力:

(1)协调机制角度。Kale和Dyer(2002)认为企业最重要的联盟能力就是通过构建一个独立的专门组织机制,即“专有联盟职能”(alliance function),用于获取原有经验,并协调和控制企业在联盟中的相关活动,同时能够以多种路径增强企业在联盟中获得收益的能力。

(2)惯例角度。Simonin(1997)提出,企业仅仅靠单纯的合作经验并不能从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经验必须上升为合作惯例后才能有助于企业对联盟实施有效管理,提升联盟绩效。合作惯例是一套从联盟管理实际活动中提炼出来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主要包括辨识潜在的合作者、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协商合作协议的条款和内容、管理联盟的运行事务、终止合作等。

(3)学习过程(process)角度。Heimeriks和Duysters(2003)研究了“知识如何在企业内部传播”(即能力的内部来源)这个问题,指出联盟能力“源于企业内部知识整合和传播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的差异性就是造成企业之间联盟绩效持续差异的关键因素。”

(4)惯例加机制角度。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综合,Heimeriks和Duysters(2003)提出了一个基于整合惯例和协调机制的联盟能力模型。他们认为联盟能力是企业积累、传播、共享和使用联盟管理惯例的能力,企业通过联盟能力把惯例上升为稳定而重复的行为模式。

二、动态能力理论

1997年,为了对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有效解释,Teece、Pisano和Shuen提出了“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动态能力研究自从产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研究学派,影响力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学派:整合(integration)学派、过程(process)学派、学习(learning)学派学派和自组织(self一organization)学派。

(1)整合学派观点:Teece、Pisano和Shuen(1997)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内外部胜任(Competences)的整合、构建和重组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2)过程学派观点:Eisenhdart和Martin(2000)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获取、重构和释放资源的过程,用来适应甚至创建市场变化,比如创造新业务。

(3)学习学派观点:Zollo和Winter(2002)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持续稳定的集体学习行为模式,组织通过这种行为模式形成和改进其运营惯例以促进绩效的不断提升。

(4)自组织学派观点:Masini等(2004)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的高层次管理能力,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组织系统。

不少学者认为联盟能力是动态能力形式的一种,并且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研究联盟能力。Kale(1999)指出联盟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形式,它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地管理自身的联盟。Heimeriks(2004)进一步指出联盟能力是企业最高层次的能力,是企业获取、传播、共享和应用联盟惯例的动态能力形式,它能主动适应甚至引导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企业在联盟中获得长期绩效。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从动态能力的角度来研究联盟能力,相对其他角度最为全面。因此,构建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动态能力方面来对联盟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联盟能力的基本结构

对联盟能力的研究是在动态能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郑胜华(2006)整合学派(Integration)、过程学派(Process)、学习学派(Learning)以及自组织理论(Self一organization)这四种动态能力分析框架进行整合和完善,运用此分析框架来界定联盟能力。首先,联盟能力是自组织的能力整合系统;其次,联盟能力与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有关;再次,联盟能力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综上所述,可以得到联盟能力的界定:企业联盟能力是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自组织能力整合系统,用于有效地管理企业参与的战略联盟网络,有助于企业在联盟领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通过自身的联盟能力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是由三个相互依赖的使能过程推动的,即运营过程、提升过程和协控过程。而在这三种不同的使能过程中,又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联盟能力——即运营能力、提升能力和协控能力。

(1)运营能力:联盟运营能力是基于运营过程的联盟惯例整合能力。联盟运营能力包括四个部分:①战略设计。②结构设计。③认知管理。④关系管理。

(2)提升能力:依托提升过程,联盟能力体现的是提升能力,即基于提升过程的学习机制整合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①知识表达。②知识明码化。③知识共享。④知识内部化。

(3)协控能力:联盟协控能力,即协调和控制能力,是基于协控过程的联盟机制整合能力,是协控过程中联盟能力的体现。协控能力包含的联盟机制可以分为四大类型(Duysters和Heimeriks,2002)——联盟职能、联盟工具、控制和管理过程、外部团体。

a.联盟职能:指企业设置专门的部门(如管理联盟的职能部门)和职位(如联盟副总和联盟经理),所有关于管理联盟的关键事务的机制,是企业用来获取、整合、传播和应用联盟知识和惯例的专门单位。

b.联盟工具:工具是应用机制,它通过增加联盟特定生命周期阶段的惯例或者提升整个企业的联盟惯例来支持日常的联盟运营。联盟工具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或隐性的习俗来帮助联盟职能进行知识传播。

c.控制和管理过程:这项机制用来支持联盟管理的一些特殊方面,涉及联盟控制(如联盟标准)、特定知识的使用和共享(如正式的知识交换渠道)、管理责任(如联盟责任水平)等。

d.外部团体:指的是联盟参与企业之外与联盟有着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如顾问、律师、中介和金融专家等。由于参与联盟的企业可能缺乏某些方面的知识,它们就会通过聘请外部团体的途径来弥补这些方面的缺陷。

下表列出了构成联盟协控能力四种机制以及它们各自包括的内容。

综上所述,联盟能力通过三种使能过程——运营过程、提升过程和协控过程相互作用使企业获取了持续竞争优势,而联盟能力在这三个过程中分别表现为运营能力、提升能力和协控能力。其中,协控过程在三个过程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协控能力也就是联盟能力最代表性的体现。协控能力包含的四大机制有助于在企业内协调联盟任务和职责,通过设置一定的职能来清晰地分配任务和职责角色,以确保企业对联盟充分的控制。联盟机制通常拥有跨职能和跨部门配置企业资源的合法权力,从而保证联盟有效地运行。此外,联盟机制能够以组织化的方式促使企业内部化积累的经验,能够确保知识充分地传播并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深嵌入企业的惯例中。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Duysters, G. M.; Heimeriks, K. H. (2002). Alliance capabilities—how can firms improve their alliance performance? Paper for Sixth Internatonal Conference on Competence—Based Management.

[2]Dyer,J.H.,Kale,P.and Singh,H.2001.How to make stategic alliance work.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2.

[3]Gulati, R. 1998. Alliance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

[4]Heimeriks KH, 2004. Developing Alliance Capability PHD thesis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5]Koen H. Heimeriks, Elko Klijn, Jeffrey J. Reuer. 2009. Building Capabilities for Alliance Portfolio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Vol.42.

[6]J.C.DE VILLIERS. Success factors and the city—to—city partnership management process—from strategy to alliance capability[J].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2009, 23:413—446.

[7]谢科范,董芹芹,张诗雨.联盟能力视角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09(4):45—51.

[8]杨超.竞争性战略联盟中影响企业联盟能力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

[9]郑胜华,联盟能力的整合构架剖析[J].科研管理,2005,(5).

[10]郑胜华,芮明杰,池仁勇.联盟能力的基本架构及其提升联盟绩效的机理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6).

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研究的回顾 第7篇

1 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定义

如何定义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后, 得出各自的理论框架, 回答了这一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 Chomsky首次提出了“能力” (competence) 和“运用” (performance) 的概念。他认为, “能力”也称为“语言能力” (language competence) , 指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知道的语言知识。而“运用”即是“语言运用”, 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具体语境下实际运用的语言。区别于Chomsky的“能力”和“运用”, Hymes (1979) 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了四个原则:“语法性” (grammaticality) 、“可行性” (feasibility) 、“得体性” (appropriateness) 和“现实性” (done) 。虽然Chomsky和Hymes都没有明确地指出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概念, 但是两者似乎已经隐含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之下。

Canale和Swain (1980) 在Hymes的基础上, 对交际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认为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此框架下, 语法能力指语言本身的知识 (包括词汇、构词规则、语音、句法等方面) , 主要涉及正确理解和表达话语的字面意义的知识, 也就是句平面上遣词造句的能力。而语用能力与其他三个方面相关。1989年, widdowson将Hymes交际能力的四个原则归类, 得出了语言能力的理论框架。他认为, 语言能力涵盖两个组成部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原则上, Widdowson的语法能力等同于Hymes的语法性原则涉及的内容, 而语用能力则重新系统地阐述了其他三个原则的内涵。

相比前人, 在提出其语言能力的框架时, 更加具体地阐述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所涵盖的内容。依据他的观点, 语法能力由词法、语法、句法、语音等语言知识构成, 而语用能力则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言外能力 (illocutionary competence) 和社会语言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前者与语用规则相关, 指执行一些可接受的语言功能涉及的语用规则知识。后者更关注于语言所处的社会和环境, 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当地执行语言功能的社会语言知识。何自然和陈新仁 (2004) 把语用能力定义为在篇章处理的过程中, 交际双方根据特定的情境, 为了理解和实行恰当的社交行为所运用到的各种知识。

2 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研究的回顾

基于不同的理论框架, 研究者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进行探究, 而对于两者究竟是否存在关系, 他们的意见存在着分歧。Walters (1980) 调查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否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 发现语法能力不依赖于语用能力, 同时语法的正确性也不能确保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做到恰当地运用语言。Bardovi-Harlig和Dörnyei (1998) 所做的研究显示, 学习者语法能力的发展不能保证自身语用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甚至, 在谈话时, 高水平的语法能力学习者可能表现出比本族语者更广泛的语用能力。Bardovi-Harlig (1999) 再度讨论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 她指出, “语法能力可能不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充分条件”。

而国内, 针对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意识、语用意识是否和他们的语法能力、语用能力的水平相关的问题, 李民和陈新仁 (2009) 采用Bardovi-Harlig和Dörnyei的调查问卷, 检测了英语专业学生语法意识和能力以及语用意识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总体上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明显高于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此外, 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显著相关, 同时语法能力和语法意识也是相关的。然而, 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不存在关系。赵永平 (2011) 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 分别调查了182名大二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 旨在探索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高语法能力的英语学习者未必拥有高的语用能力。这意味着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可是, 他们在性别上存在着差异。无论是语法能力还是语用能力, 女生都明显优于男生。另外, 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对语用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 但是对语法能力的影响较少。因此, 他建议日常的外语教学不应该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灌输, 应该同时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让两者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一些研究则显示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存在着联系。Sun和Wang (2009) 以研究儿童的交际行为如何发展为目的, 每星期观察24名儿童20分钟, 连续观察了6个月, 运用IN-CA-A的分析系统, 整理分析儿童们的话语记录。研究结果发现, 因为儿童的语法能力是随着已经积累的可作为参考的语言形式, 以及他们习得的词汇、时态方面的知识, 还有与之紧密相连的逐渐扩大范围的言语行为类型和语用灵活性而发展的, 所以语法能力的发展影响着语用能力的发展。根据Wei et al. (2009) 的研究, 在目的语社区居住时间和整体第二语言的水平都显著影响着二语学习者的语用水平, 与此同时整体二语水平对二语语用水平的影响更强。另外, 无论是高阶学习者组还是所有参与者为一组, 均发现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姬小玲 (2006) 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角度, 探讨了二语习得中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发展的关系。她发现在二语习得中, 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密不可分, 协调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二语学习者的需要, 以及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她也建议在外语教学上, 教师应该同步教授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 以此让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能够同步发展。陈丽 (2008) 回顾了两种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尝试为语法能力和语言能力下定义。她还为教师们如何教授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提出了六个建议。赵永平 (2011) 总结国内外有关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的研究, 对这些研究进行批判性的评述和反思, 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他建议应该多开展专门针对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此外, 在研究时应该收集更多自然语境下的会话语料, 进行多语段的会话分析。

由上述的研究可见, 研究者们对于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间的关系存在着分歧。一方面, 研究者们认为两者并没有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另一方面, 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 得出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确实存在着关系, 并且相互影响。之所以得出的结果不一, 或许与他们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理论以及对象的不同有关。无论研究的结果如何, 大多数的研究都倾向于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而较少从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检测, 也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因此, 笔者建议以后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研究对象出发, 尝试把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 进行专门针对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3 语用能力和语法能力关系的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虽然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 但是从前人的研究中依然可以得出一些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准确恰当地进行交际, 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同样重要。在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同等重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 许多教师会着重分析课本上的语言现象, 教授相关的语法知识和词汇, 注重语法知识的输入, 却较少指引学生注意该语言现象、词汇或者语法使用的语境, 往往忽略了语用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交流。因此, 教师应该在自身意识上做到同等重视两种能力的培养, 而在课堂上巧妙地把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相融合, 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教学活动, 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法和语用意识。

2) 灵活地培养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 应该灵活地安排课堂的时间培养这两种能力。课堂时间充足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布置多种课堂任务, 锻炼学生同时运用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的技能。另外, 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 也指导他们如何恰当地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这种语法知识, 帮助他们发展这两种能力。如果课堂时间紧缺, 教师可以根据课型分重点培养这两种能力。

3) 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文化知识也应该列入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可以介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其次, 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语言现象时, 让学生关注语境, 同时适当进行格言、习语和俚语等方面的输入。再者,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外语的杂志和刊物, 观看外国影片, 从中了解外国的文化, 逐渐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4 结束语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调查研究 第8篇

关键词:自我保护能力,生活自护能力,游戏自护能力,意外防护能力,心理自护能力

0前言

自我保护能力,简称自护能力,即个体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能力,包括生理上的伤害(如饥饿、寒冷、流血等)和心理上的伤害(如难过、怯懦等)。

幼儿期,即3岁到6、7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以及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但是由于此时幼儿自身生理发展的限制以及知识经验的匮乏,在面临危险时常常使他们不知所措。而当今的社会,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自然方面、社会方面的意外事故发生的隐患,这严重危害、威胁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愈来愈多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凡事都包办代替,唯恐孩子受到委屈、伤害,这些会阻碍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1 方法

1.1 被试的选取

随机抽取山东省某城市幼儿园和乡村幼儿园3-6岁幼儿被试各60人,平均年龄为5.25岁。被试均智力正常,以前未参加过此类研究。被试的城乡、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

1.2 研究工具与材料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编制了调查问卷初稿。预测之后,根据预测的情况,并听取了部分幼儿园老师的意见,进一步对问卷初稿进行了修改,最后形成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访谈问卷”。修改后的问卷共26个题目,分为生活活动自护能力、游戏活动自护能力、意外防护能力和心理自护能力四个分量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内容效度为0.79。研究的工具包括有关访谈研究的简要文字说明,以及记录本、笔、录音机、磁带、电池等。

1.3 研究程序

1.3.1 培训主试和正式访谈

本研究共有15名主试自愿参与施测,他们均为心理学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儿童心理学专业知识、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主试在施测之前均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了基本的访谈步骤,学会了一定的访谈技巧,能较好地处理访谈中突发情况。

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主试与被试相邻而坐或成90度夹角,先与被试简单交流一下,以消除陌生感;然后向被试陈述指导语,“小朋友,今天阿姨问你几个问题,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阿姨不会告诉老师,也不会告诉其他小朋友,所以请你认真回答阿姨提出的问题,好吗?”。主试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录音。访谈结束后,向被试表示感谢。

1.3.2 评分方法和资料的统计分析

将所有被试的回答混在一起(评分者不知道被试的城乡、年级和性别,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评分者的主观因素对评分的影响),由5位心理学专业的工作者评分,评分结果平均数即为最后得分。

运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总体状况

由表2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良好;从各维度上来看,幼儿的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能力较好,生活活动自护能力次之,心理自护能力较差。

2.2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城乡差异

注:*P<0.05**P<0.01(下同)***表示P<0.001(以下同)

由表3可知,幼儿在总体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自护、心理自护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心理自护方面的差异尤其显著),但是在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2.3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年级差异

由表4可知,幼儿在总体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自护、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心理自护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进行的平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表明,在总体自护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自护、游戏活动自护、心理自护方面,小班与中班、小班与大班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中班与大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意外防护方面,小班与大班、小班与中班、中班与大班之间均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3.1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总体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幼儿总体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生活活动自护能力良好,但是其心理自护能力很差。并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心理自护方面,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即不同年龄组幼儿的心理自护能力普遍较差。可见,幼儿心理自护能力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3.2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城乡差异

本研究发现,与乡村幼儿相比,城市幼儿的总体自护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自护、心理自护能力普遍较好,而在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能力方面不存在城乡差异。

幼儿的生活自护能力存在城乡差异,但是对其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睡眠方面(P<0.01)。我们认为,睡眠差异可能是由幼儿园教育的城乡差异造成的。城市幼儿园的课程中有固定的午睡时间,因此幼儿较易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而乡村幼儿都是在家吃饭和睡觉,较易受到家人习惯的影响。

幼儿的心理自护能力存在非常显著的城乡差异。如,当问及“你的小红花没别人的多,你会怎么办”时,大多数城市幼儿回答“会表现的好一点”、“会更努力”等,这反映了城市幼儿当面临困难时能正确对待;而大多数乡村幼儿的回答却是“去抢别人的小红花”或“让老师再给几朵”,这反映了乡村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处理此类问题。

3.3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年级差异

从前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活动自护、游戏活动自护、心理自护方面,小班与中班、大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中班与大班的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以上自护能力的发展方面,中班是一个转折点,即幼儿的自护能力从小班到中班出现了一个飞跃,从中班到大班则平缓发展。

其主要原因在于:小班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很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他们所受的自护能力方面的教育也各有差异且不系统,加之他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后,难以很快适应新环境,对幼儿园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不敏感,因此导致他们的自护能力较低;而中班幼儿经过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他们不仅逐步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而且也接受了一些系统的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因此,其自护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4 小结

总体上来看,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良好,从各维度上来看,幼儿的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能力较好,生活活动自护能力次之,心理自护能力较差。可见,应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心理自护教育,以提高其心理自护能力。

从城乡差异来看,幼儿在总体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自护、心理自护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但是在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因此,应着重加强农村幼儿的总体自护特别是生活活动自护和心理自护的教育。

从年级差异来看,幼儿在总体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自护、游戏活动自护、意外防护、心理自护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中班是进行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大学出版社,1995.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张积家,王惠萍.人生的契机.中国电视广播大学出版社,1992.

[5]郭力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董齐.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调查研究能力 第9篇

在教学课堂中, 教师需要同时做出多种决定, 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目的、需要和特性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提问, 并倾听、评价学生的答案, 回答学生的问题, 激励学生学习, 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并反馈信息。现实环境让教师的课堂工作变得复杂, 因此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并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1]。课堂环境的有效管理能够促进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2], 同时课堂创新还需要有效的课堂领导。Johnson认为课堂领导包括教师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与学生保持有效联系[3]。Gunter也认为教师的有效领导有助于其课堂创新能力的实现[4,5]。

2 研究问题

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如何展现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目的和意义

目的在于探究高职英语教师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意义在于希望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课堂领导能力, 从而激励和引导学生, 实现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和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

4 研究过程

4.1 设计

以问卷形式对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自我认知进行调查,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4.2 样本

本研究选取某市所有高职院校在职英语教师, 并从中随机抽取37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样本 (见表1) 。

4.3 工具

本研究以主导行为量表 (Kouzes&Posner, 2003) 和创新能力自我认知问卷 (Goertz&Lemley, 1991) [6]为研究工具。

4.4 结果

4.4.1 高职英语教师自身领导能力认知

表2显示, 样本教师自身领导能力维度均值在3.37~4.27之间, 其中鼓舞人心方面最为突出 (4.27) , 联系社会方面最不突出 (3.37) 。

4.4.2 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创新能力认知

表3显示, 样本教师创新能力特质均值在3.80~4.13之间, 其中工作热情 (4.13) 最能显示教师的创新能力, 最后是兴趣广泛性 (3.80) 。

4.4.3 性别、教龄对高职英语教师课堂领导能力的影响

(1) 根据性别分析样本教师对自身课堂领导能力的认知情况。表4显示, 样本教师性别在联系社会维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维度没有明显差异。

(2) 根据教龄分析样本教师对自身课堂领导能力的认知情况。表5显示, 样本教师教龄在管理和主导、联系学生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具有5~10年教龄的样本教师比其他教龄段样本教师在课堂主导能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4.4.4 性别、教龄对高职英语教师课堂创新能力的影响

(1) 性别影响。表6显示, 性别对样本教师的创新能力特征没有明显影响, 女性教师在6个特质方面胜于男性教师, 男性教师在其他3个方面略高。

(2) 教龄影响。表7显示, 教龄对课堂创新能力认知的影响分别表现在工作热情、独立、目标设定、灵活性、兴趣广泛性和智力等方面[7]。分析数据还表明, 教龄对样本教师其他方面的课堂创新认知影响不明显。

5 建议

由于研究人员自身理论知识和时间有限, 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 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 希望以下措施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课堂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学习并掌握课堂领导的正确方法。

(2)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为创造良好健康的教育环境而做出努力[8], 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课堂教育目标。

(3) 由于本研究主要关注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主导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与学生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也可用来验证教师的课堂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调查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课堂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随机选取某市37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作为研究样本, 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教师对研究中的问题持肯定态度。本研究还对今后加强培养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领导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Samih Al-Karasneh.Classroom Leadership and Creativity:A Study of Social Studies and Islamic Education Teachers in Jordan[J].Creative Education, 2013 (10) :651-662.

[2]Dunford, J., Fawcett, R., &Bennett, D.School leadership: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London:Kogan Sage Limited, 2000.

[3]Datnow, A., &Castellano, M.E.Managing and guiding school reform:Leadership in success for all schools[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1 (37) :219-249.

[4]Al-Hammadi, A.The spark of creativity[M].Beirut:Dar Ibn Hazm, 1996.

[5]Fleith, D.Teacher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J].Roeper Review, 2000 (22) :148-154.

[6]Munitz, B.Creative management demands creative leadership.In R.J.Sternberg (Ed.) , Handbook of Creativit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7]Dahar, M.A, Faize, F.A, .Niwaz, A,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dership styl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t the secondary stage in Punjab[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2010 (2) :459-462.

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第10篇

随着信息传递渠道的日益畅通, 随着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 语用学这一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我国语言学者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 广州外国语学院的何自然、阎庄曾对在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讲习班”上学习的79名学员进行了一次汉英语用差异辨识测试, 以了解他们在英语语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提出了对话语教学、语法教学以及词汇教学如何渗入语用知识的建议。20世纪90年代初, 浙江师范大学洪岗的硕士论文也是有关英语语用能力的。他在某省重点师大英语专业一、四两个年级就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能力作了问卷调查, 并得出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不一定完全成正比的结论。同时对外语教学的侧重方向即如何培养语用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应该说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的研究与探讨在20世纪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语用学作为研究语言动态义的新兴学科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动态特点的。所以说, 语用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在21世纪的外语教学研究中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而且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有所创新。

二、语用能力调查及结果分析

1. 调查目的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滞后, 尽管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已在中学学习了六年英语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 在大学至少也要学习四年英语, 可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带着这种疑问, 笔者对所在学校一、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的目的为:1) 现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是否完全成正比, 即是否语言能力越强, 语用能力也就越强;2) 学生习得了基本的语言系统知识后能否准确地应用到实际交往中去;3) 现阶段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根据学生在语用能力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探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的改革方向。

2. 调查所用问卷的形式、内容及问题来源

此次语用能力调查问卷中的所有问题是根据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设计的。根据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托马斯 (Thomas, 1983) 的语用失误分类标准, 语用失误大体上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所谓语用—语言失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说的目的语不符合以该目的语为母语者的语言习惯, 误用了目的语的其它表达方式;或者不知道目的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按照母语的语言习惯套入到目的语中。所谓社交语用失误是指因为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它与交际双方的身份, 语域和话语熟悉程度等有关,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语用失误又可以称为文化错误。

在汲取了何自然、阎庄在20世纪80年代在其“汉英语用差异调查问卷”文中的代表部分, 参照《中国学生英语交际失误分析》、《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文化》、《语用学概论》等书中部分内容, 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学生语用失误的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设计出30个问题。应该说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时代性的。问卷采用两种题型:一种是多项选择题, 另一种是判断题, 即要求被调查者判断某一话语行为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是否合适。整个问卷共有30个题, 其中多项选择题23道, 判断题7道。多项选择题中的问题又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语用—语言能力的问题 (前12道) ;第二类为社交语用能力的问题 (后11道) ;7道判断题均属于社交语用能力。这两类问题并未混排, 目的是为了便于日后的统计。语用—语言能力主要测试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对某一语言形式所显示的语用含义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二是在特定的语境里准确表达自己用意或准确理解他人用意的能力。社交语用问题主要测试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的感知、认同能力;以及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运用得体、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行为表现的能力。

3. 答题要求

本调查以年级为单位共进行了四次。问卷发给学生之前, 调查者向学生说明以下几点:1) 此调查是对他们的语用能力进行测试。2) 此卷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 学生答语用能力问卷的时间不受限制。

4. 调查结果的分析

大多数学生用了30分钟的时间答完语用调查问卷, 对学生交上来的问卷, 笔者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以等距抽样的形式进行抽样, 并对所抽取的样卷进行平均失误率、标准差、方差等统计分析。

30个问题中, 一年级学生平均失误率为37.12个, 占总数的71.18%, 其中语用—语言能力一项的平均失误率为30.32, 占总数的86.27%, 社交语用能力一项的平均失误率为15.6%, 占总数的50.27%。两项失误率的数值都较二年级的学生高。这说明学生在对目标语的使用上受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程度最深。这就给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英语的教学改革应重点倾向于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问题, 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二年级学生平均失误率为2 2.1 1个, 占总数的62.27%, 其中语用—语言能力一项的平均失误率为20.15个, 占总数的65.73%, 社交语用能力一项的平均失误率为15.15个, 占总数的40.17%。不难看出, 二年级学生在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两方面所产生的失误率均低于一年级的学生。

虽然此结果并非是决定性的,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些问题:第一, 再次验证了洪岗在其1991年“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得出的结论即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不一定完全成正比, 第二, 二个年级的学生的社交语用能力普遍比语用语言能力强。这也就进一步验证了学生习得了一定的语言系统知识后, 交际能力并不与语言系统知识成正比, 这同时也证实了一点, 那就是英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的培养还欠重视, 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比例仍然失衡。为此, 我们应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既讲语言知识, 又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在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 语用知识的适当渗透为学生日后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习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铺垫作用。为此, 在实际教学中, 及时地帮助学生减少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时刻思考和积极实践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建构上的差异性, 而且还应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 成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中介和解释者。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语法和语用的结合授课最终培养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以及对语用学的灵活应用能力, 使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 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进行阶段性的问卷调查, 力图在前人对相关课题探索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 以完善最新的注重语言运用为主的交际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3]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 (3) 67/3:52—57.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 (4) 88/4:56—60

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综述 第11篇

【关 键 词】教师职业能力研究方式;教师职业能力结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96-03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专业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职业资格鉴定的核心内容,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方面,其重要性决定了它的研究价值。

一、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方式

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行为主义者方法(behaviorist approach)。此法源自任务分析,将教师工作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个任务的能力。(2)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此模式关注教师任务的功能分析结果,强调知识与理解作为内在的必要投入从而正确应用。(3)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与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的结合。前者认为教师职业能力是在教师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的,后者强调知识与理解对巩固教师能力行为的重要性,提出对教师行为价值维度的思考,这两种模式的结合能够使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更加准确与全面。(4)多种理论并存模式。Short(1985)提出了多种理论并存模式,将教师职业能力看作教师个人特质或者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典型行为、工作绩效、知识、技能、足够的能力水平以及目的、动机、态度等相关因素。[1]

二、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1)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2)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某一具体方面(如教学能力)的结构。

(一)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的研究

从教师职业能力的概念及多种研究方式来看,教师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其构成方式表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征。

澳大利亚国家教学质量工程(NPQTL)项目组(1993)提出初任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规划与管理教学,运用与发展专业知识,监控与评价学生进步和学习结果,为持续的提高进行反思、评估与规划,与学生及他人交流与合作[2]。日本文部省教职养成审议会认为,教师能力包括教学指导、教育管理、理解与把握学生心理、生活指导、独立自修。[3]美国学者Casey Allen(2006)认为,教师应具有教学能力、课堂管理技能、行政技能、职业发展能力、课外参与能力。土耳其学者Kiymet SELVI(2010)认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包括九大能力领域:专业能力、课程能力、科研能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情感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4]

向玉琴(1996)认为,教师应具有的能力包括钻研和处理教材、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方法、表达与操作、研究和了解学生、组织管理、教育机智、自我调控、教育科学研究等。[5]朱嘉耀(1997)认为,教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班队管理、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证研究、逻辑思维、哲学反思。[6]张大均(1999)认为,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掌握与设计教学内容、言语表达、组织管理、教学监控、因材施教、教育机智、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教育科研。[7]靳莹等(2000)将教师能力划分为基本认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调控与交往能力、自我拓展能力。[8]王桂珍等(2003)认为,教师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备课能力、组织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教育机智、沟通协调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调控、扩展能力。[9]齐桂莲等(2005)建立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包括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10]张波(2007)建构的教师能力基本框架包括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创造能力。[11]杨晓陶(2008)认为,教师职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教育研究、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12]

(二) 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能力。Manning(1988)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计划能力、知识传授能力、教学活动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13]陈安福等(1988)将教学能力划分为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前者包括搜集教学资料、组织教材、言语表达,后者包括组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反馈、教学诊断。[14]任训学(2000)研究表明,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调动学生主体性,教学测评,教学研究等。[15]申继亮等(2000)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16]申继亮等(1995)还认为,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根据对象可分为自我指向型、任务指向型;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计划与准备、课堂组织与管理、教材呈现、言语和非言语沟通、评估学生进步、反省与评价。[17]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2010)认为,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学生群体、课程能力等。[18]

其它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罗树华等(1997)认为,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包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学能力、教育研究、撰写论文、扩展能力(如教学创造)。[19]王桂珍等(2003)认为,教师的扩展能力包括信息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9]。蒋建新(2002)认为,教师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意识能力、信息评判与导航能力、信息处理与运用能力[20]。张波(2007)认为,教师的科研能力包括选题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运用科研方法、教改实验能力、撰写论文;教师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法变式、创设教学情境、探索思想教育新形式;教师的管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指导评价、思想教育、信息管理、自我管理、参与学校管理。[11]王惠来等(2005)认为,教师必备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包括反思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课程开发能力、合作能力、教育科研、创新能力。[21]李臣之(2003)提出教师应具备的课程开发能力包括解读课程纲要和教材变通能力,熟悉课程开发过程、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22]Kiymet SELVI(2010)认为,教师的交际沟通能力包括选择沟通方式,使用口语、身体语言及职业语言等;教师的情感能力包括道德、信念、态度、动机、移情能力等;教师的社会文化能力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当地的、国家的以及国际的价值标准,社会研究等。[4]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2010)对职教教师的研究认为,教师的团队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决策能力,规划、发展及评估团队业务,资源能力,团队意识等;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包括母语沟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学会学习、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等。[18]

从以上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师职业能力是由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各项具体能力所组成的,具体能力结构的研究充实了整体能力结构的研究。但是,存在着以下问题:(1)有些学者研究的内容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下级能力结构,但是却将其称为教师能力结构,这是不确切的,容易使不同级别的能力概念混淆,减小教师职业能力所包含的范围。(2)尽管有些学者对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的划分非常细致,可以说面面俱到,但是其中的各个具体能力所属的能力级别却各有差异,因此最好能对教师职业能力进行逐级划分,弄清每一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的上级能力是什么、下级能力包括哪些,这样才会有利于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具体教师职业能力及其下级能力结构的研究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专业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日本文部省教职养成审议会在《关于教师资质能力的提高方策》(1987)中指出:教师的资质能力是通过培养、任用、现职研修等各阶段逐渐形成的。[23]王邦佐等(1994)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的,平均大学前形成21.95%,大学期间形成12.74%,职后形成65.31%。[24]靳莹等(2000)将教师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生成、再造和创造)和五种水平(了解、理解、局部运用、全面掌握和创新)。[8]叶澜等(2001)把教师能力发展看成是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是新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教师的过程。[25]

各项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速度、水平及特征不同。沃建中(1994)对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能力的干预研究发现,教学认知能力发展最快、水平最高,教学操作能力次之,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最慢。[26]申继亮等(1995)研究发现,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特征表现为从他控到自控、敏感性渐增、迁移性渐高。[17]

可见,教师职业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经过多年的专业培养,教师在取得职业资格后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其职业经验不断增长,职业能力不断发展,能力结构也不断完善,从新手教师逐渐成长为专家教师。因此,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能够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能力结构的研究和能力发展的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能力,其它具体能力(如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等)结构的研究正处于起步当中。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随着其具体职业能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因此,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能够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纵向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我国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发布正式的、详细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期待我国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使用恰当的研究方式,更加细致地探索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结合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针对特定教师群体,如信息技术教师、中学教师、初任教师、职业学校教师等,编制信、效度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量表,了解当前我国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状况,汲取国外有关部门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有效经验,拟定合理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评定系统,从而为我国教师的选聘及职后评定提供比较适用的教师职业能力细化标准,为我国教师专业教育及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实证参考。

注 释:

[1]May May-hung Cheng & Wing-ming Cheung. Comparing Perceptions: the Competence of Novice Teachers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School Principals [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4,5(2): 188-199.

[2]Conlin Marsh 著,吴刚平,何立群 译.初任教师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李斌.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4-56.

[4]Kiymet. SELVI.Teachers’Competencies[J].Cultu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Culture and Axiology, 2010,13:167-175.

[5]向玉琴.愉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朱嘉耀.教师职业能力浅析[J].教育研究,1997,(6).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靳莹,王爱玲.新世纪教师能力体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4):41-44.

[9]王桂珍,张大俭.教师能力结构新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55-56.

[10]齐桂莲,高峰.信息化时代教师能力结构的构建 [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113-114.

[11]张波.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7,(1):78-80.

[12]杨晓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探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8.

[13]辛涛,林崇德.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4):45-51.

[14]陈安福.教学管理心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15]任训学.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9-103.

[16]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64-71.

[17]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7-75.

[18]Aila Paaso & Kati Korento. The Competent Teacher 2010–2020: The competences of teaching staff in uppe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 Library, 2010.

[19]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0]蒋建新.信息化社会教师能力结构维度分析[J].电大教学,2002,(4):13-15.

[21]王惠来,赫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1):12-15.

[22]李臣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开发能力[J].宁夏教育,2003,(Z1):75,77.

[23]谷峪.日本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对教师素养和能力的新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0,(3):218-223.

[24]王邦佐,陆文龙.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与高师教改之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调查研究能力 第12篇

当前,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 创业面临着更乐观的社会形式。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对旅游从业人才和旅游服务企业的需求十分旺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最富活力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新增长点的旅游业, 行业的多层次、多样化发展蕴含着更多的创业机遇和可能性。

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既能够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又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目前, 学界有关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创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认为创业者的网络能力对创业成功与否具有较大影响。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络关系, 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 使新创企业突破企业新生性所造成的成长劣势和脆弱性, 能够使新创企业在创业初期就有机会接触优势技术和市场, 以此推动创业的成功和新创企业的成长。然而, 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从网络能力视角来探讨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研究还不多, 迫切需要将网络能力和旅游专业学生创业相结合, 分析基于网络能力的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措施, 从而推动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进步。

1 研究综述

1.1 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通常认为包括决策判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我国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紧密结合, 以创业教育为重点, 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方法林将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归纳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包括的5个方面内容, 即: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 殷开明结合高职旅游管理教育的特点, 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定义为是蕴藏在学生身上的以智力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具有突出创造特性的综合性能力。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学生未来开办旅行社、旅游网站、饭店、咖啡馆、酒水吧、小型旅馆、客栈等旅游实体的能力基础。高静提出了“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该体系由显性课程模块和隐性课程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 显性课程模块由创业精神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和创业能力模块3个子模块构成;而隐性课程主要是为了配合和补充显性课程。王春雷构建了基于创业显性课程的“产品—项目—产业”三位一体的旅游创业教育模式的框架, 补充和完善了“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旅游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 高职院校应结合我国在线旅游、智慧旅游的发展形势, 将创新思维、公共关系、财务管理、风险投资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有机融合到“双创”教育中, 形成旅游和创业的有机结合, 有针对性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

1.2 基于网络能力的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者的网络能力源于企业网络能力这一概念, 企业网络能力是企业改善其网络位置的能力和处理某单个关系的能力。Moller和Halinen将企业网能力划分为四个层面, 即:网络愿景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关系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徐金发等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关于企业发展和管理外部网络关系的能力, 它由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关系组合能力和网络角色管理能力三方面构成。本文将网络能力从企业层面引申到个人层面, 认为基于网络能力的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学生识别创业发展机会, 构建网络, 发展和维持网络关系以获取新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这类创业能力既包含了识别发展机会的创业机遇捕捉能力, 又包含了发展网络关系的网络经营能力, 还包括了维持网络关系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 网络对于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提升高职学生的网络能力对其提升自身创业能力进而获得创业成功十分重要。高职学生创业的最初阶段所依赖的网络关系是一种校园性、纯天然的关系, 这种网络规模较小、趋同性高、网络资源含量低。高职学生从这样的网络中获取创业资源的难度较高。因此, 构建新的网络和关系, 获取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差异对高职学生创业是否成功就显得更加重要。

2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现象。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仍旧以“从业”教育为主, “创业”教育为辅。许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 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培养主线贯穿其中。此外,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安排学生在毕业年到酒店、旅行社、景区等传统的旅游企业的基层岗位进行实习。实习时间长达半年到一年不等。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基本的服务操作技能, 很少涉及到对创新创业及企业管理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同时, 我国传统旅游企业从上到下都基本奉行“顾客至上”的企业文化, 强调的是服务标准化和服从管理, 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能力培养。

我国高职旅游专业从培养目标、培养课程体系到实习实践环节都对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支持力度不够, 更很少重视学生网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网络能力对于学生创业创新至关重要, 因此, 从网络能力视角出发, 重新审视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构建基于网络能力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 基于网络能力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措施

网络能力视角下,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进行创业, 并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网络和关系, 吸收其内部和外部资源, 从而为新创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条件。因此, 高校要有意识, 有目的地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网络能力, 使其能够识别发展和创业的机会, 构建网络愿景和网络关系, 并从中吸收创业所需的内外部资源, 更好地维持和壮大新创企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和旅游专业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营造创业氛围, 提升学生的网络愿景能力。通过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创业首先要构建自身创业所需要的网络愿景, 识别发展机会。在创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 重视学生运用网络手段寻找创业机遇的能力。面对我国智慧旅游和“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新格局, 学生应具备在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中构建与自己创业所匹配的网络愿景的能力。

(2) 通过创业协会或社团, 提高学生的网络构建能力。高职院校应支持并鼓励有共同创业意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愿组成创业团队, 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学校要为创业团队提供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 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和指导。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业者协会或创业学生社团, 使学生在社团或协会这样的小规模网络环境中锻炼自身的网络管理能力。

(3) 进行创业模拟, 提升学生网络经营能力。在讲授旅游专业服务技能的同时, 适当增加创业策划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旅游服务技能和服务理论的基础上, 增加部分课时, 设计一个相关的创业策划, 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网络, 模拟创业, 进而锻炼学生构建创业知识网络的能力。

(4)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节点, 扩大学生的网络关系能力。引导学生创业者有意识地接触金融机构、科研部门、咨询公司、市场中介组织等机构, 扩大其网络资源节点。这些机构不仅会向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资源, 还可以拓展学生创业成长思路。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也可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成长提供交流平台, 拓展关系网络, 提供新创企业所急需的资源。

基于网络能力的创业能力是对学生创业的拓展和深化。通过提高学生的网络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的效率, 减少旅游专业学生创业的难度, 吸引更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摘要: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创业不但能够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而且能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业学生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关系, 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 以此推动新创企业的成长, 获取创业成功。据此认为基于网络能力的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学生识别创业发展机会, 构建网络, 发展和维持网络关系以获取新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通过分析我国高职旅游教育中关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从网络愿景构想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等角度提出了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以此推动旅游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

上一篇: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下一篇:接发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