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社区范文

2024-05-14

休闲社区范文(精选12篇)

休闲社区 第1篇

10多年前,伴随着“休闲服”的叫卖,“休闲”一词开始走进中国大众的生活,如今“休闲”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可以说在中国城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发现这样的字眼。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加深,人们在闲暇时间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于是“休闲体育”、 “体育休闲”、“休闲运动”等说法应运而生。虽然,有学者对“休闲体育”、“休闲运动”、“体育休闲”下过定义,但并没引起重视。鉴于此,笔者从构词、概念、表现形式、性质四个角度对这三个词作更进一步的理论诠释。

2 从构词上看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普遍的认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是两个词叠加,是两个同样的词组成。差异在于:前者是“休闲”在“体育”前面,后者是“休闲”置于体育之后。然而,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角度看,“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不是由两个同样的词组成的简单叠加。休闲和体育都是名词,两词之间既可以形成并列结构也可以形成偏正结构。因此,要弄清两者的含义就必须明确两个短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可知,如果短语之间加入“和”、“又”、“而”、“及”等连词,短语仍能读得通顺,且短语的意思不发生变化的就证明它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则不能加入这些词。同样,如果短语之间加入“的”、“地”、“得”等结构组词,短语仍能读得通,且短语意思不发生变化的,就是偏正短语 。由此可见,“休闲体育”、“体育休闲”和“休闲运动”之间加入“的”、“地”、“得”等结构助词意思才不发生变化,属于偏正短语。根据偏正短语的特征可知,“休闲体育”短语结构中,“休闲”是修饰词,“体育”是中心词,“体育休闲”强调的是休闲,而不是体育,“体育”只是修饰“休闲”的,“休闲运动”短语结构中,“休闲”用修饰“运动”的。由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休闲体育”也好,“休闲运动”也好,还是“体育休闲”,不能简单的看作是两个词语的叠加,他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所表达的内涵也就不同。

3 从概念上界定

3.1 休闲与体育定义

“休闲”不仅是余暇,消遣时间,而且是个体完善、享受、与自我实现的一种观念,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生活状。体育是人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3.2 休闲体育的概念

目前对“休闲体育”的表述很多,于涛提出:“余暇体育(休闲体育)应该是一种体育思想,它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后工业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大提高和国际环境的相对安定,是整个体育运动发展到当代的一种社会生活、人的思想境界反映,是体育文化时代性的反映 ; 刘一民认为,余暇体育(即休闲体育)并非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从参与体育活动主体的活动时间上进行界定的。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 。罗林、刘春来认为,体育与休闲的结合并不是体育的一种新的形式,而是在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体育异化现象的反思,是体育以人为本的回归 ”。纵观多位学者的休闲体育的陈述,笔者认为对“休闲体育”的定义应把“休闲”和“体育”两者结合起来,即不能脱离休闲来论休闲体育也不能从体育角度来谈休闲体育。但是 由偏正短语知识可知,休闲体育的中心词是体育,“体育”即身体锻炼,与“运动”等同。因此,“休闲体育”的定义应更以体育为落脚点,它是一种体育活动,以身体练习活动为基本手段,强调活动的直接参与性,注重活动的娱乐性丰富业余生活的非功利性目的,使个人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享受。

3.3 体育休闲

“体育休闲”从偏正短语构成来看,即体育的休闲,落脚点在“休闲”上;从字面上来理解,以体育的方式参与休闲。这里的“体育”应指广泛的体育文化,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由此,对“体育休闲”的界定应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既体育文化和休闲文化的结合。

休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人的精神、情感、体悟等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加深人的理解、情感、价值尺度做内心世界的主体构建;使用意义、价值、理想、意志、人性、善恶、美丑等概念去理解和体验人类精神生活 。体育则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因此,基于体育与休闲的特征体育休闲可以理解为 ,人们为不断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而处于运动创造、体育文化欣赏、体育文化构建的一种行为方式。通过人类群体普遍的运动行为、思维、感情,创造体育文化气氛,传递体育文化信息,构筑体育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完整地发展。其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底蕴,支撑人的精神 。它是以体育文化来消除疲劳,获得精神慰藉但借以区别于琴、棋、书画、诗、歌、赋等文艺休闲。

3.4 休闲运动

“休闲运动”借以区别“运动休闲”(体育休闲),它主要是户外运动,指在自然环境中展开的以挑战大自然,寻求冒险刺激和娱乐,满足人们远离城市环境,亲近自然环境的时代需求为目的的各种新兴活动。这种活动不以竞赛和取得成绩为主,主要以追求活动的新鲜、刺激、娱乐的心理感受,具有明显的休闲性 。

4 从手段上看

4.1 休闲体育表现形式

休闲体育是社会休闲方式中运动性休闲活动的统称,是人们以身体形式的练习直接参与的各种体育活动。休闲体育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大类:1、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等;2、现代体育活动,如篮球、网球等;3、新潮体育活动,如保龄球、高尔夫等。

4.2 体育休闲表现形式

由上可知,“休闲体育”概念更多从文化范畴来界定的,由此“体育休闲”的表现形式是从事体育活动的各种物质、制度、精神的以及现象过程的总和。体育休闲表现形式有:1、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体育健身活动,如打羽毛球,打网球,踢足球等;2、非身体练习的体育活动,如打桥牌,垂钓,下棋等;3、体育文化欣赏,参观体育场馆诸如鸟巢、水立方、参观体育艺术展等;4、体育活动观赏,通过电视转播、电脑的或现场的观看体育表演,体育竞赛等;5、体育咨询和体育博彩。包括阅读体育刊物、学习体育知识、体育培训等。

4.3 休闲运动表现形式

休闲运动是一项在自然环境中展开的富含激情活力、精彩与刺激,充分张扬人的个性和想像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寻找人类本性的各种体验运动。休闲运动与自然联系相当紧密,休闲运动大多数项目是在特定的自然场所下进行的,因此,活动场所、地点的环境直接决定了休闲运动的形式。休闲运动主要表现形式有:1、水域——冲浪、潜水、游泳、摩托艇等;2、陆域——以山林为背景的登山、攀岩、野外旅行、定向徒步越野、山地自行车等;3、空域——热气球、跳伞、滑翔等。

从分析可知,“休闲体育”倾向于直接参与的、动态的休闲的体育活动,而“体育休闲”包括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休闲活动,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还可以是静态的一切休闲的体育活动。因此,“体育休闲”比“休闲体育”表现形式更广。休闲运动,属于体育活动的另一种形式,但是它与传统体育运动不尽相同,主要是在户外进行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新兴的休闲活动。

5 从本质上看

休闲体育、体育休闲、休闲运动最终都是指向休闲价值目标。首先,它们都是以休闲的理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参与者可以弱化,改变甚至消除体育规则性和竞争性,从而降低运动的危险性;其次,它们不以追求运动技术和运动形式,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功利性为目的,甚至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而把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己余暇时间,使个人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享受;再次它们注重运动休闲的个性化特点,强化了参与性,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在挑战自我、挑战对手、挑战自然过程中寻找运动休闲的快乐体验。

6 结论

休闲体育、体育休闲、休闲运动都是以体育的形式来满足人们愉悦身心,放松精神,体验生活,培养生活情趣的手段,同时它们又都弱化体育的竞技性、强身祛病、追求功利等特征,都是休闲的重要内容。不同在于,“体育休闲”概念外延比“休闲体育”概念外延广泛的多,表现形式也较多样化即包括直接的参与的身体练习,也包括静态的,还包括间接的观赏、欣赏、阅读等。“休闲运动”即为户外运动,是人们走出户外回归自然,追求本性的休闲活动。

摘要: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从构词、概念、表现形式、本质四个方面对“休闲体育”、“体育休闲”、“休闲运动”进行对比分析,辨析三者间的不同。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休闲,休闲运动

参考文献

[1]谢发能.如何区别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J].语文天地,1999(10):22.

[2]于涛.余暇体育研究的理论框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

[3]刘一民.余暇体育—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

[4]罗林、刘春来.从休闲的定义和兴起的时代背景论体育的休闲参与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5):35-38.

[5]司磊、沈久城、刘永强.试论“休闲体育”、“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04(4):53-54.

走进社区——春秋社区 第2篇

2011年7月7日,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忆往昔,迎党庆”暑期社会实践队的第三站“建党知识、时事热点问答活动”在温州市春秋社区举行。

今天,一出门,没有了往日恶毒的阳光,多云的天气,偶尔袭过一缕清风,在这个夏日,难得出现了一个没有令人窒息的天气,似乎,预示着队员们:今天的活动亦同会圆满结束。7:30分,队员们都早已在公交总站点集合,准时出发,经过四十分钟的车程,到达温州市春秋社区。一进社区,队员们不约而同的赞叹着春秋社区的布局:整洁美观的居民楼错落有致的耸立在社区的四周,功能齐全的游园设施坐落在小区的公园中,合理的绿化布置,还有那一潭的睡莲,更是引起不少队员驻足观赏。

8:30分,队员们准备就绪,“建党知识、时事热点问答活动”正式开始,队员们一一把竞答题悬挂在绳子上,竞答题目均是关于建党知识以及当下的时政热题,不一会儿,活动区就围满了人群,有带着孙女的老大爷,有晨练的大妈们,有路过的叔叔阿姨,有放假在家的小孩子们,他们纷纷抢答题目,弄的队员们忙的不亦乐乎。活动高潮时,队员们把问题一贴到绳子上,参赛者就把纸条给撕走,也不管知不知道答案,就跑着去兑换礼物,引得队员们苦笑不得,面面相觑,忍俊不禁。

竞答区热闹,兑奖处也热开了锅。参赛者们络绎不绝的拿着一堆竞答题的纸条,和队员们认真的校对着正确答案,然后心满意足的拿走他们凭着智慧赢得的奖励。其中一个小孩子,大概看中了队员们带过去的可爱橡皮,硬是扯着爷爷回答问题,帮他拿到心爱的礼品,爷爷疼爱小孙子,三下五除二的回答了五道题,不出意料,完全正确,高采烈地拿走了属于爷孙俩的战利品。原本计划两小时的有奖竞答,一个小时左右所有的奖品就发放一空,看着小区居民们的幸福样,队员们心里乐开了花。

值得一提是的,今天来到春秋小区的实践队,出了温大以外,还有其它三只队伍,分别是温州某一高中实践队、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活动的同时,队员们也与其他三支队伍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活动结束后,四支队伍不约而同的进行了合影留念。不得不承认,春秋社区的居民们对本次活动真的很给力,也正是因为小区居民的这股热情,更加肯定了今天的活动是有意义的,今天的活动是成功的。

通讯员:徐玉华

休闲周五不休闲 第3篇

Toby: Good morning, everyone. Did we all have a good weekend? (nods of assent) I'm glad. So, shall we get down to business? First thing on the agenda this week - casual Friday, and dress codes in general. Helen, I'm looking at your department in particular here.

Helen: Oh, not this again.

Toby: I'm sorry, but I got the word from on high. We've got to tighten the policy. Business casual only.

Helen: Toby, we're a computer company. You know what these guys are like. And, you know, casual Friday.

Toby: (laughing) I know, I know. But come on, Helen, you've seen some of the programmers over in development on casual Fridays. T-shirts with slogans like - what was that one on Pete?

Helen: 'Restraining orders are just another way of saying I LOVE YOU'?

Toby: Yeah, I mean that alone could get us hit with sexual harassment. And all that Star Wars and Trek stuff - it just doesn't put forward the right business image. Nor the guys in old shorts. And definitely not sandals. Especially with uncut toenails. Have you seen Brian's feet? I'm not even certain he's human, they look like claws.

Helen: I did like 'Is it solipsistic in here or is it just me?'on Lisa's t-shirt

Toby: Clever, but … you know. Not appropriate. You know, we take clients through the office; we need to present a professional image, even on casual Friday.

Helen: I understand. So, what exactly does 'business casual' mean?

Toby: Well, let me see. Shirts have to be collared, for a start. Khakis or other cotton trousers, not jeans, definitely not shorts. Shoes with socks - not sneakers, though, but loafers are ok.

Helen: What about the women?

Toby: Dresses or shirt and trousers is fine, or capri pants. No tight shorts or short skirts.

Helen: Does that apply to all staff? Because when Millie - you know, the receptionist - wears the miniskirt on Friday, half of the guys in my team are over at reception panting like dogs all day.

Toby: Well, as much as it will sadden the men on the team, yes it does.

Helen: Good. It'll be nice to get them back on focus.

Toby: And there's another thing - piercings and tattooes.

Helen: What about them?

Toby: Not appropriate. I mean, earrings are allowed, obviously, but nose-studs, belly-rings, all that kind of thing? They need to be removed or hidden before work.

Helen: I'm going to get a lot of protest over that.

Toby: Tattoos too, sorry. I know they're popular with the staff in their 20s, but they have to be covered up. They're just not appropriate for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elen: But I know Lee has a tattoo that goes right up to his neck.

Toby: Well, he needs to turn his collar up. I mean, not all the time, but if we have people coming through, ok?

Helen: Couldn't he just hide it with his hair?

Toby: Ah, yes. Hair.

Helen: Really? We have to have a hair policy?

Toby: I'm afraid so. Nothing below the shoulders, no unusual colours or styles …

Helen: Jesus, Toby, what is this, 1950?

Toby: Sorry, but in these times we really need to stress our professional image. People are looking for stability, reassurance. Time to break out the scissors.

Helen: Maybe we should get one of those barbers the Marine Corps uses in; we could just shave them all and be done with it.

Toby: I know it's a bit funny, but it's got to be done.

Helen: I know, I know. But expect an influx of bitching on Tuesday, after I send out the memo on Monday. And a bunch of complaints to HR, I've no doubt.

Toby: I'll be ready for it. But there’s another thing …

Helen: More? Boy, this really is going to be fun to unveil to everyone … I better do it by meeting rather than memo.

Toby: That's a good idea; get it all out of the way.

Helen: What's the other thing?

Toby: Some of the toys and photos people are putting in their cubicles …

Helen: Not appropriate. Got it. Like those photos of Brian in Hawaii where he's nearly naked?

Toby: Exactly. I think we'll all be happy to see those go. And I don't mind the action figures - but they should be a bit out of sight, not hanging off the edge of the cubicle. We have to look like adults for clients!

Helen: Can I throw them a bone at least? Compensate them a bit?

Toby: What are you thinking?

Helen: Well, they've been pushing for free pizza when they have to work late, instead of paying for it themselves.

Toby: We can swing that.

Helen: Cool.

Toby: So that's sorted. Ok, folks, onto the next item on the agenda …

托比:各位早上好。周末过得愉快吧?(众人点头同意)很高兴大家过得愉快。那么,我们开始谈论正事吧?本周议程第一项——休闲周五和总的着装要求。海伦,我在这特别叮嘱你们部门。

海伦:啊,又说这个。

托比:很抱歉,但这是高层的指示。我们必须加强管理。只能穿职业休闲装。

海伦:托比,我们是个计算机公司。你知道这帮人是什么德性的。而且,你知道,休闲周五。

托比:(笑)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得啦,海伦,你也见到了开发部一些编程师在休闲周五穿成什么样了。T恤印着那样的标语——皮特T恤上印着什么来着?

海伦:“限制令只是表达爱意的另一种方式”?

托比:是,我是说单单这个标语就能让咱们陷入性骚扰的麻烦。还有衣服上那些《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里的东西——就是不能展现正面的企业形象。还有那些穿旧短裤的家伙。而且绝对不能穿凉鞋。尤其是还不剪脚趾甲。你看到布莱恩的脚了吗?我甚至都不能肯定他是人类,脚趾甲看起来像爪子。

海伦:但我的确喜欢丽萨T恤上的“是唯我还是只有我?”

托比:明智,但是……你知道。不合适。你知道,我们带客户穿过办公室;我们需要展现一个专业的形象,甚至在休闲周五。

海伦:我理解。那么,“职业休闲装”确切指什么?

托比:那个,让我看看。首先,衬衫必须带领,裤子是卡其布或者其它棉质的,不能穿牛仔裤,绝对不能穿短裤。鞋配袜子穿——但是不能穿凉鞋,不过路夫鞋可以。

海伦:女士怎么办?

托比:连衣裙或者衬衫配裤子都可以,或者卡普里裤。不能穿紧身短裤或者短裙。

海伦:这适用于所有员工吗?因为当米莉——你知道,那个前台——周五穿迷你裙的时候,我小组里有一半的家伙整天都像小狗一样围在接待处喘气。

托比:哦,尽管会伤透组里男士们的心,但是必须这样。

海伦:好,让他们集中精力的话不错。

托比:还有一件事——穿孔和纹身。

海伦:这些怎么了?

托比:不合适。我是说,很显然耳洞是可以的,但是鼻钉、脐环,所有这类的东西需要在上班前摘掉或者遮掩一下。

海伦:关于这一点我将会收到很多抗议。

托比:还有纹身,很抱歉也不行。我知道这些在20多岁的员工中很流行,但是他们必须被遮盖起来。这些很不适合公司环境。

海伦:但是我知道李有个纹身一直到脖子。

托比:哦,那他得把他的领子立起来。我的意思是,不用总拉起来,但如果有客户走过的时候,好吧?

海伦:难道他就不能用头发把它给遮起来吗?

托比:啊,是的。还有头发。

海伦:真的?我们必须得有关于头发的规定吗?

托比:恐怕如此,不能超过肩膀,不能弄怪异的颜色或者发型……

海伦:天啊,托比,现在是什么年代,1950年?

托比:抱歉,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真得需要突出我们的专业形象。人们在寻求稳定和信心。是动剪刀的时候了。

海伦:或许我们应该找一个海军陆战队雇佣的理发师。我们可以把头发全剃光,全部搞定。

托比:我知道这有点可笑,但是必须施行。

海伦: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周一我把备忘发出去之后,就等着周二抱怨如潮吧。人事部也会收到很多抱怨,对此我毫不怀疑。

托比:我将为此做好准备。但是,还有一件事……

海伦:还有?伙计,公布给大家将真得变成一件乐事了……我最好还是开会说而不是发备忘。

托比:这是个好主意;一次性都搞定。

海伦:另外一件事是什么?

托比:人们放在办公隔间里的一些玩具和照片……

海伦:不合适。知道了。像布莱恩那些在夏威夷的几乎全裸的照片?

托比:完全正确。我觉得我们将会很高兴把那些给拿下去。另外我并不介意那些玩偶——但是应该离视线远一点,而不是在隔间边上晃荡。为了客户我们必须看起来够成熟。

海伦:我能给他们一点好处吗?补偿他们一下?

托比:你怎么想的?

海伦:哦,他们一直在努力争取当不得不加班到很晚的时候能有免费的披萨,而不是自掏腰包。

托比:我们可以解决这件事。

海伦:很好。

托比:所以这项弄明白了。好了,伙计们,接着谈第二项议题……

Notes

1. get down to

意为“开始认真处理、着手做”。

例句:I really must get down to some study.

我的确必须开始认真学点东西。

2. on high

意为“在高处、在天(堂)上”,文中指公司高层。

例句:The great white clouds slid swiftly on high.

大片的白云在高空飘过。

The disaster was seen as a judgement from on high.

这一灾难被视为上天的惩罚。

3. put forward

意为“向前移、将……提前、提出”,文中理解为“展现”。

例句:Why don't you put your chair forward to get a better view?

你为什么不把椅子往前挪一点, 以便看得更清楚些?

We shall have to put the meeting forward.

我们得把会议提前。

He put forward a plan for the committee to consider.

他提出一项计划交由全体委员审议。

4. for a start

意为“首先”。

例句:For a start, let's agree where we should meet.

首先让我们商定在哪里碰头。

5. cover up

意为“盖起来、裹住、掩盖”。

例句:It's cold and you should cover up warmly.

天冷, 你要穿暖些。

The authorities were able to cover up what really happened at the incident.

当局设法掩盖了事件的真相。

6. turn up

意为“开大、翻起、出现”。

例句:Please turn the radio up a little.

请把收音机开大一点。

He didn't turn up until half an hour later.

半小时后他才出现。

7. come through

意为“穿过、穿透、接通、恢复(健康)”。

例句:The sun came through after days of rain.

下了几天雨之后, 太阳出来了。

I was just going out when a call came through on the phone from Tom.

我正要出去时, 汤姆打电话来了。

I hope he will come through all right.

我希望他能安然无恙。

8. send out

意为“发送、发出、散布”。

例句:They sent out invitations to many people.

他们向许多人发了请帖。

The company is sending out leaflets to all its contacts.

公司将把传单发送给所有的有关单位。

9. push for

意为“急切强烈地要求、为……奋力争取”。

例句:People living near the airport are pushing for new rules about night flight.

住在机场附近的人们正强烈要求制订出夜航班机的新规。

Links

1. Casual Friday

“休闲周五”,即星期五便装日,起源于英国,指那些平常对着装有严格要求的公司,在星期五这一天允许员工穿着不同程度的休闲服装。

职场着装通常分为正式(formal),非正式(informal)与休闲(casual),但三者并无明确界限。得体的办公室着装既需要体现职业性质与公司文化,又要体现个人风格和自我价值。

2. loafers

路夫鞋,一种矮帮休闲皮鞋的商标。这种鞋鞋面类似北美印第安人的鹿皮鞋,但是鞋跟宽而扁。这一商标经常以小写字体出现。

3. capri pants

休闲社区 第4篇

1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概念

1.1 城市社区的概念及内涵

城市社区,首先应是“城市”界定,从众多学者的研究观点来看,人口规模、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职业构成是界定“城市”普遍使用的要素。虽对“城市”界定的观点和认识因视角不同而多之,但无论何种观点,都必须符合我国国情,一是遵从国家历史因素;二是需遵从国家地理、人文因素;三是需遵从现代科学发展观。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愿、相同习俗和规模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其特点是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体系学和服务设施,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也是人们从事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环境、综上所述,城市社区应是指具有一定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生活共同体。

1.2 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与内涵

我国的城市休闲体育是从城市社区体育枝生并成为一种城市社区人们时尚生活的主流,因此要了解我国的休闲体育,必须首先了解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我国的社区体育,实际上是从群众体育演变过来的,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由特定区域的居民所组成的生活群体,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国家、社区、家庭、个人为主体的多变互动的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一种社会活动。[1]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主体,是在城市概念下的特定区域由非农业人口所组成的生活群体。

1.3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概念及内涵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并无相对独立或完整的概念,我们可以对休闲的解读来了解其大致的概念及其内涵。

1.3.1 国内休闲的概念及内涵

《辞海》中对休闲的解释是: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修养地力的措施。这似乎与我们所想象的休闲大相径庭,但却反应出农业大国的原本文化。

我们古人对休闲另有一种解释:“‘休’,以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其意表明了休闲所特有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并行发展的……”。[2]

1.3.2 国外休闲的概念及内涵

英语“recreation”常被译为休闲,其义为:业余消遣或娱乐;身心的放松,休憩。

“休闲”是从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人能够在以自己喜好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的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3]

2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发展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发展的背景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现象是从20世纪50年代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前提下产生的各种体育活动。主要以企业体协为主体,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牵头,加上城市公园、马路、空地上零散的或规模不大的晨练与晚练,形成了至80年代的城市社区体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步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化建设逐步加快,社区体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4]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将社区体育列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城市社区发展更具现代规模以及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地改变,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体育健身理念的不断增强,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开展,乃至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和“文明病”对人们的影响,社区体育活动兴起并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休闲理念的深入,人们对社区体育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健身和竞技的需求上,而将其成为自己生活特别是闲暇生活的重要部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由此而生。

2.2 目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社区休闲体育现状的深入分析,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1)对休闲概念的理解受传统观念、单调的生活价值观的影响而不尽相同。于光远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对说者与听者来说,均意味深长。(2)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人群分布不均衡:学生以大学生为主流;企事业单位限白领或工作环境相对轻松的工作人员;经济收入较高且较稳定的群体;老年人则以原城市居民为主。(3)社区公益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场馆设施缺乏和没有运用于健身场地休闲体育及开放不够,不能满足人们休闲体育需要。(4)为社会体育人才构建的平台太小,导致一方面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没有合适的工作平台而自身自灭,一方面是休闲体育人才缺乏、质量不高。(5)经营性休闲体育场所应受自身资本运行模式,企业文化和经营思想及后备人才缺乏,难以持续地经营。

上述重要问题的存在,制约和影响了休闲体育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人们休闲体育的质量。更进一步说,也就影响到人们的健身和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到全民健身的社会发展战略,影响社会真正的、顺畅的步入休闲时代。

3 城市的社区休闲发展趋势

3.1 以健身和时尚为主流,休闲体育的形式多样化

随着国家在全民健身的社会战略发展规划下,对社会休闲体育的行政力度不断增强;也随着社会休闲体育的不断兴起和深入发展,依托网络信息对休闲体育活动形式的了解增多以及活动群体间的相互影响,人们有了广泛的、可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体育活动的基础及内容与形式。在此背景下,将形成多样化的、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在追求时尚的心理驱动下,不同群体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和需求,而选择不同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

3.2 休闲体育活动的主体多元化

休闲体育活动的主体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人群分布不均衡,是前休闲时代的一种现象。无论是从全民健身的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看,还是从休闲时代的社会性质来看,均要求休闲活动的主体多元化。

3.3 民族休闲体育文化与世界休闲体育文化并存和共同发展

优秀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国民族的休闲体育文化有着数千年的休闲文化基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其势必在保持优秀的民族休闲体育文化的同时,吸纳世界先进的休闲体育文化并影响世界休闲体育文化发展。

针对处于迎接休闲时代来临的前休闲时代,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在社区休闲体育所存在的现实状况,基于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是建立在城市社区体育的基础上,在对城市社区,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概念,行转全面阐述的基础,探讨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为休闲时代之休闲体育的理论根据提供发展战略前期准备。

摘要:2015年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人们对“休闲”理念的不断加深,对体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竞技甚至是健身层面。针对处于迎接休闲时代来临的前休闲时代,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在社区休闲体育所存在的现实状况,基于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是建立在城市社区体育的基础上,在对城市社区,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概念,行转全面阐述的基础,探讨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为休闲时代之休闲体育提供发展战略的前期准备的理论根据。

关键词:前休闲时代,城市社区,休闲体育

参考文献

[1]陈小虎.社区体育[M].南方出版社,2005.

[2]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体育文化导刊,2008(2):120-122.

[3](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社区书香型社区简介 第5篇

社区开展创建书香社区活动以来,始终以“热爱读书、全民读书”为工作目标,贴近群众、方便群众、不断创新,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系列读书活动,营造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社区成立了社区阅读活动指导小组,将全民阅读活动纳入社区日常工作日程,制定年度阅读活动方案,并指定专人为图书室管理员,按照《借阅制度》、《居民文明公约》、《图书室管理制度》进行图书管理,坚持常年为居民免费开放。积极营造社区人人爱学习、时时受教育、处处讲文明的氛围,强化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加大宣传,力求打造一个学习进取、奋发有为、品味书香生活,构建温馨和谐的书香型社区,每年举办“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如:“读书沙龙”——谈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演讲”——青少年文明道德在社区故事演讲;“全民阅读”——爱读书,读好书;“书香楼院、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

新氧社区:整形社区电商化 第6篇

一般而言,整形较为私密,绝大多数整形者不太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这件事。但金星创业团队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让整形者对此开诚布公,而且还鼓励她们在新氧平台上大胆晒出自己整形后的照片,并踊跃加入到各种相关话题的讨论中来。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靠谱。

就这一问题,采访中,金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社区运营商应首先给予上述用户充分安全感。

上线初始,新氧社区态度鲜明地告知用户,该平台既不收取用户费用,也不做中介服务,只为整形医生、有意整形者、已整形者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自由空间。

金星称,社区内一旦有人发帖称,自己已准备去做整形手术了,该帖子往往会很快收获其他大量网友的留言鼓励。与其他网络平台不同,新氧用户的评论,从基调上看,大可概括为安慰、鼓励、关怀、理解等,富有温情。目前该社区内已有很多用户以日记形式分享了自己的整形经历。

在新氧社区的注册用户中,女性占了绝大多数,男性用户不足10%,年龄则基本为20岁~40岁。

已入驻新氧社区的整形医生们,可随时解答各普通用户整形美容类问题。在整合国内医院资源的同时,新氧社区另为有整形需求的用户们开辟了赴韩整形这一新领地。早在公司成立初期,团队就曾选择、翻译了很多与韩国整形美容相关的文章,这些内容经新氧社区、微博、微信等多渠道传播后,众多有此需求的用户很快成为了新氧的忠实粉丝。创始人金星表示,据粗略统计,新氧社区用户中赴韩整形者,年均在韩消费3~4万元。

新氧社区成立不足一年,目前用户已近5万,月均增速20~30%。2013年,新氧APP上线,目前下载量已达60万次。2014年上半年,新氧社区完成了来自经纬创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

在做新氧社区前,金星曾在TOM网做过产品开发经理,后在猫扑网和腾讯财付通担任产品运营总监。金星称,在猫扑和腾讯从事产品运营的经历,对他的后来创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整形美容垂直电商,这是新氧社区最近开展的新业务,也是新氧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各注册用户均可在线查看各医院推出的整形项目、相关医生资质等详细资料。如果用户对相应整形项目有需求,可在线预约、在线支付定金,整个流程操作便捷。该笔定金将作为已付款项,由院方从术后需付款数额中直接扣除。

新氧社区创始人金星认为,新氧电商具备以下竞争优势:第一,目前各医院整形项目价格高昂,但用户在新氧社区可享受到极具诱惑力的折扣;第二,因大量医院和医生也已入驻新氧,用户可对其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予以评价、打分,而这些评价内容可作为其他用户的决策参考;第三,降低了整形医院和整形医生的营销成本,各医生经审核注册后,可与各潜在用户在线交流或发帖宣传。

目前新氧社区员工50人左右,团队仍在继续扩充中。

哈尔滨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第7篇

关键词:哈尔滨,社区发展,社区规划

1 哈尔滨市社区现状及发展阶段

哈尔滨的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紧密结合, 具有行政力度大, 投入资金多等显著特征。分析哈尔滨市社区现状, 有以下基本特征:

1.1 社区环境差, 生活条件水平低。

哈尔滨居住区中, 存在大量的不完善社区。由于多数为不封闭的社区, 容易产生多发性的高噪声污染、生产经营设备噪声污染、群众娱乐噪声污染、露天生产作业噪声污染及娱乐场所、建筑施工、交通噪声污染等等。同时, 比较东北地区其它城市, 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 哈尔滨国内生产总值1002.7亿元, 低于沈阳的1116.1亿元及其大连的1110.8亿元, 仅高于长春的824亿元。折合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哈尔滨同沈阳、大连的差距将更加明显, 从而导致哈尔滨市社区环境同东北部地区同级别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2 存在大量未改造社区, 社区建筑布局零乱。

哈尔滨住宅类型大多为多层单元式住宅, 无电梯的住宅层数已经达到七、八层, 有的更甚至高达九、十层。建筑形式也比较简单, 回型八层住宅围合的“天井”内院里, 也挤满了1至2层甚至3层的锅炉房、动迁安置房、车库或管理用房, 用地的容积率常常被突破, 甚至出现失控状态。大量社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适用性, 老化周期在缩短, 相继出现了居住环境恶化的“安字片”和道外区新的“贫民窟”, 市民责难和不满声, 一时哗然。

1.3 居住社区类型复杂多样, 空间分异日益明显。

市区空间分异显著, 功能分区明确。以道里、南岗为中心, 向四周形成中央商务区 (CBD) ———商业、居住区———居住、商业、工业区———居住区圈层式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 形成了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异。其中内圈层包括商务区和商业区, 社区多以街坊形式布局。社区居民主要从事商业为主的服务业, 人口密度大, 绿地面积小。在旧城改造前, 居住环境条件较差, 经历近几年的大力改造, 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绿地面积不断增加, 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

由此可见, 哈尔滨的社区类型均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特征, 并呈现空间分布的规则性, 这应成为我们从事哈尔滨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出发点。

2 哈尔滨市社区发展与规划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哈尔滨市开始重视城区的社区发展,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即:引入社区规划理念;“生态社区”思想的建立;强化物业监管制度;营造人们交往空间。

2.1 社区规划的概念。

社区规划是对社区的形态和物质条件以及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 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 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确定社区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布局社区设施, 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 方便舒适, 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 促进社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2.2“生态社区”思想的建立。

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充分合理地营造和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 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 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 综合考虑交通停车系统、饮水供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生态是现代社区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要求。

现代生态社区规划中涵盖了屋顶绿化系统、窗墙保温系统、屋顶雨水收集、贮存与处理系统、分质供水系统、太阳能供热系统、自然降温、通风系统以及人车分行的住宅区交通系统, 从而构成完善的居住社区生态化结构运营体系。有关资料显示, 在德国这些系统已在不同的住宅区中进行了实践, 效果显著。这样一个生态化结构的运营体系, 同时设有非常情况下的辅助系统, 如雨水不足时的清洁水补充设施, 阳光不足时的煤气供热设施等。

2.3 强化物业监管制度。

经过十几年住宅建设, 人们逐步意识到小区管理的重要性, 有的住房使用后, 违章建筑不断出现, 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不全, 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物业管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规划者一方面可以利用管理的优势, 为居民创造更美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另一方面, 又要切实考虑住户的利益, 尽可能结合物业管理的内容, 在规划阶段就为管理创造条件, 必要时参与协助制定管理方法, 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管理成本。

2.4 营造人们交往空间。

哈尔滨地处寒冷地区, 气候条件限制了市民的出行活动数量和质量, 因此, 建筑师和规划师能够为居民创造出更多的彼此相遇和撞击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应充分利用夏季短暂时间, 为居民创造室外活动场所, 在住区内多设置运动器械、休息长椅、风雨凉棚、设置遮阳空间。其次, 在建筑设计中, 楼梯间开间适当加宽, 楼梯平台挑出作为公共阳台, 即可成为一个住宅交往的小空间;最后, 引导投资部门进行混合功能住宅建设, 为社区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 同时又是不同阶层人群交往最自然的组合和衔接形式。目前住区规划的各种特色街、适当规模的无污染工厂等, 预计将是混合功能的发展方向。

3 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3.1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管理重心下移, 权力下放, 在街道实行责权统一的良性运作机制, 如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私房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建筑工地的施工管理、绿化环保初审、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等, 街道办事处都有部分监督处罚权。二是在街道办事处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如城区管理委员会等, 以加强基层的统筹协调能力。三是引进市场机制, 实行有偿服务和义务服务相结合, 拓展社会化管理, 理顺政府、社会、企业三方面的关系。四是运用法律手段, 严格执法, 在街道办事处成立综合执法队伍, 对治安、工商、环保、卫生防疫、物业等进行综合执法。

3.2 社区规划和建设的内容及其特色。

关于城市基层社区规划、建设的内容,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从实际情况看, 现有的社区发展规划、建设的内容十分全面, 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评估的指标也十分复杂。这固然有好的方面, 但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实施的步骤和措施不够落实, 存在“纸上画画, 墙上挂挂”的现象;二是内容过于面面俱到, 很难全面实施规划的目标;三是重点不突出, 忽视或没有体现社区的特色和个性。城市的形态、风貌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 保留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是包括社区规划在内的城市规划的原则。然而, 现有的社区规划和建设往往片面强调了城市的现代化, 而严重忽视社区的特点和个性, 特别是在旧城区大面积的改造拆迁工程中, 时常会发生破坏传统文化、特色建筑景观的现象, 令人十分惋惜。正确处理现代化与发扬传统与保留特色的关系是今后社区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3.3 规划师和美学界参与社区规划。

社区规划是一项高层次、凝聚集体智慧的系统工程, 需要集体创造思维, 需要多学科参与创新。然而, 目前中国大陆开展的社区建设规划基本上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制定的, 缺少规划师和美学界的参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规划的质量。应当改变这种状况, 动员规划师和美学界积极参与社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以提高城市社区规划、建设水平。

21世纪, 我国的社区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区规划将纳入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哈尔滨在未来10~15年之内将基本建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贸易城市, 社区的规划建设如何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是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嘉漉.上海城市社区规划理论和对策研究[M].上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0.

[2]顾朝林.概念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商业会所休闲与城市社区意识构建 第8篇

一、休闲与商业会所休闲

1、休闲及我国城市休闲现状。

早在近代工业社会初期,休闲就已经引起了西方社会学家的重视。它通常和一些诸如玩耍、娱乐、艺术、文化、运动、节日、庆祝活动、健康、旅游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美国社会学家约翰·凯利(John·R·Kelly, 2000)认为,休闲,应理解为"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1]本文倾向于将休闲作为一种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把休闲看作个人在闲暇时间摆脱外在压力和束缚,自由的选择、自愿的参与能让自己感受到愉快和满意的活动。

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我国的都市休闲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主要特征就是休闲方式单一,活动不够丰富,且不具备成熟社会形态的特征。[2]这个阶段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闲暇时间增多。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根据王雅林等人在上海、天津、哈尔滨三地进行的调查,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已经超过工作时间。三城市居民平均每周一天的工作时间占18.15%,而休闲时间占23.39%。[3]尤其是自1999年起实施长假日以来,国家法定假日全年为115天,人们有近1/3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第二,休闲需求和供给不平衡。据调查,社交、娱乐、健身设施场地缺乏是普遍现象,社区建设不能充分适应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活动的需要。[4]尤其是对居住区休闲娱乐设施的调查(马素娜,2006)发现,居民普遍增长的休闲需求与设施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地方开展体育锻炼"、"体育器械不足"、"活动场地不足"等是许多居民抱怨的话题。[5]第三,休闲活动中非物质形态的因素增加。市民的工余休闲趋向更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不再满足简单的吃喝,而是开始寻找现代康乐模式。

2、商业会所休闲。

会所是一种西方泊来品,在欧美称作"私人会所"或"私人俱乐部",原来是指身份不凡之人的聚集场所。在居住区中,会所的主要功能是营造第二生活空间,在提供完备的设施和组织丰富活动的同时,也是对楼盘外部配套不足的一种补充。商业会所最早出现在香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首次将社区会所作为售楼卖点,随后引入内地。如今,会所已然成为现代生活的风向标,是社区的公共配套设施,成为购房者评判一个住宅小区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的商业会所最早见于一些别墅、高档公寓中,之后在中、低档楼盘和普通住宅中层层推广开来,终于使金字塔顶端的高级商业会所走向民间普通人群的日常休闲消费。随着城市居民由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社区必然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空间,成为人们经常与之联系的综合区域。而商业会所更是社区居民的一种休闲、娱乐、交流的主要户外休闲场所,人们通过文娱、体育活动增体质、消闲放松,与此同时相互沟通,交流情感。因此,商业会所是一个工作之外的单纯交往空间,属于都市背景下的亚文化群体---住区居民的公共休闲空间,同时也是区域地理、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积淀,是区域中居民的心理文化符号。

二、商业会所休闲促进社区意识形成的实现机制

无论西方的俱乐部、沙龙,还是我国古时的公馆、会馆,以及现今的俱乐部、会所,本质上都是一定群体的聚集空间。目前,商业会所不但扮演城市社区人际沟通交流的渠道,而且越来越多地承载起一个社区的文化象征,对社区认同、社区依属、社区凝聚和社区满意等社区意识有较大促进作用。可以预见,随着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会所的社会功能将愈加丰富和完整。

1、通过商业会所休闲的象征功能,构建社区认同。

商业会所往往处在小区的中心位置或是入口广场的中心,常常代表小区的形象,代表小区的精神,具有聚合性和凝聚力。而它的景观环境设计往往是绿化系统的景观节点,建筑本身则成为住区的地标。凯文·林奇(2001)在《城市意象》中把节点视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与"转换处",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6]节点所带出的区域形象意象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鲜明的标识性和表意性。所以,会所是住区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连接点,体现了整个小区的主题与框架,商业会所在居住小区整体上有着重要象征意义和显著特征。因此,社区居民在接触商业会所时,会根据其已有的思维模式自觉的将商业会所的场景"译成"社会背景、文化象征、功能框架等场所意象进行分析与解读。商业会所建筑空间形态的场所精神,能使居民产生方向感并定位确立自己与会所环境的关系。当商业会所的场所意象与居民活动和行为的心理状态相符合的时候,居民的情感就与商业会所的场所意象融为一体,促进对社区环境的拥有感和责任感,进而固定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业会所精神,逐渐使居民产生认同感。

2、通过商业会所休闲的互动功能,构建社区依属。

现代性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人们面临严峻的职业挑战,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暂时性和不连续性和碎片化的复杂世界。韦伯认为,现代性的结果是,人们要在其中取得任何物质的进步,都是必须要以摧残个体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官僚制的扩张为代价。[7]在这样的情势下,个体充满了困惑,造成人们的认同危机,需要重新融入新的群体并在新群体中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价值,使人们重新获得归属感。而商业会所的主题是联系情感的纽带,通过在商业会所中围绕休闲活动,忙碌到身心俱疲的都市人,在不断地相互交往中,在彼此鼓励和支持的中,形成和谐的人际互动关系,建立良好的话语空间,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因此,会所将成为他们情感的寄居地,形成安全、温暖、幸福的心理体验及强烈的归属感。

3、通过商业会所休闲的聚集功能,构建社区凝聚。

邻里交往是居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然而,作为现代都市中忙碌的一员,城市的面积和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对社区居民来说,交流广度固然有所增加,深度却逐步减少,城市社区交往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泛泛的趋势,社区邻里关系日益淡漠,集体活动的参与率不高。而商业会所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点不足,正是通过主体间的休闲交往活动,增进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同情和支持,协调行动,达成共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使居民有秩序、有系统的结合起来,产生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等多种社会关系。商业会所提供了维系、创建和重组社区人际关系的网络,是促成和谐邻里关系的不可或缺的场所。而如今崭露头角的泛会所,将原有的会所概念在外延上不断延伸,最终将邻里空间扩大到整个社区,在社区内创造出无处不在的邻里空间,这必然会大幅度提高社区凝聚力。

4、通过商业会所休闲文化的熏染功能,提升社区满意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之余,人们越来越注重内在生活品质,人们从传统消费模式逐渐转变为"文化消费信息服务"的模式。消费者买的不仅是住房,更是服务和管理。于是,社区的建设中心也由原先的"单纯空间物质环境"向"环境与文化内涵并重"的多功能现代化社区转型。而商业会所的主题经营、活动内容和建筑特征都不同程度体现了社区的精神文明。而且,商业会所以齐全的设备及一流的服务,提供空间和时间进行文化传播,令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休闲文化的熏染,能在家门口休闲,并实现休闲的转换功能,必然会提升对社区的主观满意度。

三、商业会所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商业会所与商业性的顶级商业会所有很大不同,要想取得良好发展,必须要贴近社区,结合目标群体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文化层次来确定会所的规模、档次、风格、项目种类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1、锁定满足中产阶层休闲基本需求。

会所原来是一个舶来品,是中产阶层聚会的场所,演变至今,会所已成为物业项目的配套设施之一。若按主题形式对商业会所进行分类,它可分为生活型、健康休闲型、文化型。随着社区的发展以及公众对休闲娱乐的需求的上升,休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所以,商务会所不但为广大的商务人士提供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让会员之间结成俱乐部会员式的密切共享,而且是提共餐饮、娱乐、休闲、健身等后勤支援。服务于商务人士,中小企业管理人士中等收入阶层。满足他们基本的休闲、娱乐需求,以释放他们工作和生活压力。

2、适当关注儿童、老年人两大群体休闲需求。

如果把居住区人群大概分为儿童、成年人、老年人三大部分,那么儿童和老年人应该是商业会所应该给与关注的群体,因为社区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成年人由于工作学习的关系,他们在居住区内的活动时间较老年人和儿童短,而且活动地点不局限于居住区。

由于书画器乐以及辅导培训课程占据了大量的休闲时间,少年儿童休闲时间很少,一直是休闲中的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休闲活动主要在居住区内开展,如果商业会所能针对儿童群体,开发出适合他们的休闲服务,必将对儿童自身、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老年群体是社区令一主要群体。对老年人来说,退出工作场所意味着生活重心的重大转移,原来被工作充盈的生活也将由更多的自由时间取代。但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和老年人社会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处于一个弱势境况中。尤其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要求着重考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休闲问题。

3、从功能化走向生活化。

社区是居民的主要居住生活空间,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场所,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是需要一种非功利性的活动,比如说散步、闲聊等等。这就要求会所淡化功能,从社区角度拓展会所空间,通过对会所和社区资源的整合,模糊空间设计,突破"四壁合围"的传统会所概念,突出开放性、参与性,主张人与社区、人与自然的互动,倡导和谐共生的社区文化,营造出一种真正享受得起的大社区居家模式。

参考文献

[1]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2]陆小聪, 张修枫.对上海市的城市休闲的实证研究结论[J].体育科学, 2006, (9) :19.

[3]王雅林.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43-44.

[4]马惠娣, 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11.

[5]马素娜.住区休闲设施规划研究[D].2003:69.

[6]凯文.林奇著.方益萍, 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21.

数字社区: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第9篇

一、数字社区的内涵

数字化社区, 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 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

这个虚拟的社区是由现实的社区为支撑的, 是现实社区的发展和延伸, 所以社区仍为主体。现实的社区提供的具体建筑物和环境, 而虚拟社区是指在网络上有虚拟社区, 实际上所提供服务是有形的, 具体的。虚拟的含义是在网络空间的虚拟, 但为现实社区拓展跨地域的空间, 与外部有广泛联系, 使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共享和跨地域提供的服务在社区成为可能。

二、数字社区的可行性发展

1. 宽带技术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宽带的诞生就如同蒸汽机、电力的发明一样使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 极大地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现实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就对相应的数字技术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 一种依托宽带网络条件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数字社区便应运而生。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是现代居民对未来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与期望, 数字社区正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数字化管理方式也是国际上新一轮行政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衡量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美国提出数字地球这个概念后, “数字”这个概念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 各国纷纷建立智能小区、数字小区, 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 便捷舒适的虚拟社区。

2. 社区本身的特点

国有体制的改革, 城市单位的退化, 原有的单位体制开始松动, 很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这时社区就无形中担起了原来单位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社区特别是城市社区成员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不同, 社区是由社会分工和契约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缺乏感情交流、关系冷漠疏远的成员和团体组成的, 社区更多是一个地缘的概念, 没有多少感情色彩在里面。同时我国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 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大, 外来人口不断入驻社区, 社区空间急剧膨胀, 使得社区居民的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政府要管理、协调和发动这些数量众多、缺乏感情交流、异质性强的社区成员, 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想象社区管理在展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社区成员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得以情感和信息的交流, 在线上的互动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把他们聚集在了一起, 讨论社区各项事务, 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加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感受同为“社区人”的身份, 有助于社区集体意识的培养。

3. 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我国公众从来不缺乏参与和建设的热情。上海市政府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展开了社区自治平台服务, 这个平台以居委会 (街道) 、物业 (开发商) 、业主 (业委会) 三方为主体就本社区事务进行网上议事、决策和博弈, 已成为上海规模最大、参与度最高、互动性最强的社区自治平台。由此可见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热情之高, 公民权利意识得到增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利益表达需求的不同, 很容易激化矛盾, 引起社会冲突。如何化解各种不同社会团体和成员的矛盾, 畅通各种利益表达的渠道, 才不至于冲击社会秩序, 这就直接关系到政府治理的改进和优化、社会管理的创新。社区作为政府和市民的桥梁和纽带, 是矛盾的缓冲区, 如何引导社区这一过渡地带, 对政府的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社区正是冲破传统管理中民意表达不畅或无处表诉的弊端, 提供了良好的参与平台和机制, 让公众通过社区网络这个平台直接参与到政府和社区政务的决策中来, 推动民众和政府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了解, 最后达成一致, 使得居民公民意识得到增强, 更好的参与社会管理。

三、数字社区的认识误区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社区的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但是我国数字社区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很多人对数字社区的功能和定位存在误区。

数字社区就其内在的本质而言, 是集管理、服务的数字化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并与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数字化的综合平台共享平台连通。也就是说数字社区是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是依托数字城市存在的, 在这点上超越了智能小区信息孤岛的缺陷。由于各社区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建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 很难实现与外部的对接和信息的交流共享, 不仅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还为将来采集信息的统一化埋下了隐患, 无形中加大了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开发商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应用, 打着所谓的“数字社区”的口号为自己造噱头, 没有充分理解数字社区建设的真实内涵和目的。在实际利用过程中, 社区开发商出现了重硬件、轻软件, 重投入、轻利用, 重开发、轻维护, 更新速度慢的现象。

数字社区之所以深得人心, 迅速发展, 在于它的“社区性”“公益性”:社区性是指数字社区的服务对象明确定位是某个特定的社区;公益性是指相对于商业网站, 数字社区不以赢利为目的, 而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己任。纵观当前的社区信息平台建设, 开发商在网站内容上贪多求全, 希望一网容纳完天下奇闻轶事, 涉及各方各面, 不可否认其出发点是好的, 可是却忽略了数字社区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居民需求导向为主。各社区的居民因职业、性别、年龄差异很大, 对信息的需求肯定不同, 这就对开发商提出了挑战。在设计建设数字社区的过程中, 充分了解认识本社区的人员特点及需求, 在原有技术配套的基础上, 适度调适网站内容, 更好的吸引居民通过社区网络寻找帮助, 优化网站的实用性。但很多数字社区的建设之初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公益性质, 而是用赢利的企图去建立社区网络平台的。

社区管理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管理活动, 数字化技术是其实现自我管理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在数字社区这一庞大的社会工程中, 需要多方位的社会资源来共同投入参与, 如何协调这些利益不同方和优化配置资源使用, 就需要政府出面主导。政府在数字社区的建设中应起到发动组织不同主体的作用, 并努力协调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四、数字社区的展望

社区信息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 新一代的社区管理思维和社区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居民对有效信息的需求。当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使得各行各业利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发展。社区管理正是在数字技术成熟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数字化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数字化, 加以整合利用, 实现社区科学有效管理和建设。

休闲社区 第10篇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给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改革机制, 完善管理, 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和水平, 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全国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400多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2 000个。一个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 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 节省费用, 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制约, 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的状况并不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发展社区护理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社区护理服务应是基本医疗保障的主要承担者, 它可以及时、方便、经济地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合理有效地使用医疗保险基金。只有搞好社区护理建设, 才能最直接地为广大民众提供便捷、良好、高效的服务。但一些地方的有关人员对发展社区护理服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有的认为现在的医院、卫生院资源比较雄厚, 已能够满足需要了, 没有必要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有的认为应顺其自然地发展, 没有必要大力推动, 认识不到其发展的紧迫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一些地方的社区护理服务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滞后于医疗保险及卫生、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滞后于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护理学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 是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护理促进健康。健康和疾病受生理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相互转化。环境与人相互依存, 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护理是帮助人们获得最大健康的一个专业。这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指导下, 充满艺术创造性的工作, 根据不同的需求而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帮助, 满足基本需求。

二是社区护理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必将成为社区医疗结构的工作重点, 但是在我国,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刚刚起步, 对社区护理, 特别是社区老年人的护理, 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工作程序, 从而形成制度化, 无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2001年上海社区调查, 社区护士数与居民数之比为1:20 000人, 而国外是1:5 000~2 600人;社区护士数与社区医生数之比为1:2.4, 而国外为6∶1, 提示社区护士数量不足, 更别说要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如“社区聊天护士”等。

三是配套政策问题尚没有解决好。社区护理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接轨的问题。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尚未被列入医保定点机构, 已开展的家庭病床等也未纳入医保范围, 致使一些常见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慢性病恢复期患者等仍滞留于大医院。补偿机制不到位, 卫生资源配置不当, 物价部门尚未及时出台社区护理服务有关项目收费标准等。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规范, 使经济补偿没有合理的依据, 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不到位等, 致使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必备的基础设施配备不齐, 工作难以开展。对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任用、职称晋升、待遇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护理人力资源匮乏, 医护比例明显倒置;不能体现护士的价值, 护士的角色功能得不到发挥, 不能按职称上岗;护理工作模式滞后, 护士观念转变没有跟随新的医学模式转变;护士工作内容及场所局限, 护士主要局限在医院, 护理工作保留在原有的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上;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证据意识薄弱, 缺少自我保护措施。

四是双向转诊问题。双向转诊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各级医疗机构对“双向转诊”的真正意义认识不够, 虽然一些地区已经或正在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但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存在诸多问题。双向转诊能上不能下, 重形式不重实质, 一体化程度低, 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度和监督机制。目前大中型医院外转患者, 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本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或其它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患者病情的需要, 而不得不向院外转诊, 对于即使是下级医院也能处理或可在社区康复的患者, 则很少主动将其转出。建立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制度, 已经成为连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应适当拉大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差距和个人自负比例, 制订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和监督机制, 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工作, 条件成熟时逐步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制, 使全科护士真正充当“守门人”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护理科技工作者, 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 承担着全体人民的保健任务。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护理人员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同时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

摘要:社区护理服务是社区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护士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残疾人等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 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本文针对目前社区护理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呼吁重视社区护理建设, 切实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城市休闲休闲时代的旅游转型 第11篇

如果从时间维度上划分,休闲有小闲、中闲、大闲,小闲是八小时之外的日常闲暇,是一天中的三分之一;中闲是大周末,是一周中的三分之一;大闲是法定假日和带薪假期,是一年中的三分之一。休闲是围绕着生活中的三分之一在做文章。从空间维度来看,首先是家庭休闲,这是休闲空间的基础。第二是社区休闲,这是休闲空间的放大。第三是城市休闲体系,这是总体休闲空间的延伸。第四是环城市休闲游憩带,这是休闲空间的拓展,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城市的周边,环城市休闲游憩带大体都已经形成。第五是乡村休闲,这是休闲空间的发散。第六是异地休闲,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光,实际上准确地说是异地休闲的概念,包括一部分度假,都是休闲空间的辐射。第七是网络休闲,通过虚拟空间的各种游戏消磨时间。最后是互为空间,形成完整的休闲空间体系。

从一般的消费发展阶段看,求温饱的时期主要解决“吃、穿、用”的问题。进入小康时期之后,要形成新的概念,“住、行、游”,住是房地产市场的培育,行是交通体系的培育和汽车产业的完善,如果把游字加上去,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定位,意昧着旅游成为小康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到中等发达时期,就是更多的精神消费追求,是“文、体、美”的概念,这是休闲消费普遍化的时期。到发达时期,就是“多、新、奇”的个性化消费时代。目前中国的特点是融各个阶段于一体。各种休闲方式丰富多彩。因此,休闲是中国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然发展。

其具体的体现是产品从比较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型发展。即观光、商务、度假等各种旅游产品综合配置,适宜发展什么、优势是什么、就发展什么。由于传统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有些观点把观光和休闲相对立,实际上是互相兼容。共同促进。市场方面,小闲对应本地市场,中闲对应周边市场,大闲对应远程市场。不同年龄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休闲空间,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休闲设施。需要我們切实树立大市场的观念,全面开发大市场。这几年,一些城市提出建设休闲城市,各个城市都在强化休闲功能。休闲城市应达到这样的要求:在城市生活中,休闲活动普遍,具有丰富的休闲设施:休闲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品牌,并构成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休闲城市要符合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特色城市、和谐城市等多元的要求,环境适宜人居住,具备欢迎外来者的人文精神,本地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最重要的是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

休闲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一系列传统产业更新,增加功能,形成城乡统筹。休闲农业、林业、渔业,都可以直接转换成休闲产品。但是必须真正走出传统产业系统,并在传统产业系统之上形成一个服务系统,这样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围绕人们的休闲需求,形成需求链,同步形成服务链、经营链,最终形成产业链,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将来中国休闲产业群的形成是中国休闲产业发展最终成熟的一个标志。

如果说一个数量的概念,中国的GDP达到30万亿,休闲是三分之一的生活,中国的休闲消费应该达到10万亿才对。距离10万亿,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休闲产业确实是一个前景无限的产业,因为我们的生活无限。

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第12篇

1 社区护士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

1.1 有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发展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在社区护理中, 护理人员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及积累的宝贵经验, 指导和帮助慢性病病人合理用药, 调节饮食营养, 进行康复锻炼等, 以提高生命质量。

1.2 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知识较全面 如具备内科、外科、ICU或急诊工作的经验。护士一般都具备护师或主管护师职称, 临床工作时间长, 接触病人、病种多, 实践经验丰富, 知识面相对较全面, 有利于与各种病人交流。

1.3 有独立判断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社区护士面向社区、居民家庭和人群, 运用社区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度情感性的护理工作[1]。因此, 社区护士角色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就必须掌握工作技巧, 确信它将对指导社区护士用科学发展观学习社区护理工作方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1.4 能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 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时, 视其要求制订出整体护理计划, 解决病人的生活起居、加温保暖、饮食调节、心理安慰、恢复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护理问题。

1.5 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 护理人员作为服务者应体验对病人的尊重, 要使用尊重和关怀的语言, 在他们需要关心同情的时候, 能和颜悦色地劝慰他们, 使他们感到温暖, 得到鼓励, 使之树立信心。对有些慢性病人因病程长、疗效慢而失去信心, 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开导、鼓励, 尽量消除病人顾虑, 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 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2.1 社区的家庭护理

社区护士进入家庭为病人提供服务, 主要包括评估病人或家庭存在的健康问题, 按护理对象的特点即健康问题给予护理、技术指导、帮助, 并提供心理支持。

2.2 社区健康教育

护士首先要制订出健康教育计划, 明确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 根据不同的对象,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同时注意教育效果, 以不断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质量。

2.3 社区保健服务

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推广科学育儿, 提倡母乳喂养, 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加强自我保健能力。开展妇女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普及妇女保健、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的知识, 提高妇女卫生知识水平。作好中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使中老年人保持乐观的情绪, 指导老年人参加适度的体力劳动, 合理营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常见病。同时还应指导老年病人正确使用药物[2]。

2.4 社区传染病预防及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护士必须熟悉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方法。及时对社区居民进行有关的健康指导, 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社区护士还要着眼于环境的监测、报告, 以保护社区人群的环境, 对某些特殊职业的群体应提供防护信息与措施, 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3 小结

社区护士角色要适应社区护理的需要就必须掌握工作技巧, 确信它将对指导社区护士用科学发展观学习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拓展服务领域, 充分发挥护理专业在预防疾病、维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士,社区护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瑛, 袁长蓉, 沈锋平, 等.社区护士在姑息照护中的角色和服务内容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10A) :2551-2553.

上一篇:分散片研究下一篇:企业全球营销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