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2024-09-08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精选8篇)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1篇

1 特色农业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特色农业概念

特色农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及日本,自此特色农业的概念也得到普遍认可。我国对特色农业的探索和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突破口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对特色农业的定义为: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1]。发展特色农业,是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多样化、参与国际竞争和适应农业市场细分必然的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区际分工的重要基础,给参与国际贸易各国的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后经完善发展,逐渐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其它领域中。农业比较优势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基于某些综合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效益等方面超越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获利及生存的能力[2]。农业比较优势可分为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条件优势与产出优势、区际优势与区内优势、互补性优势与竞争性优势等。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支撑力;产业基础与传统;市场及区位条件;技术支持能力;资本存量及供给农业的能力;政策、制度及产业组织,产业效率及效益水平[2]。

特色农业是农业比较优势理论和概念的具体应用。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有机结合的产物。从自然再生产过程来看,各国(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从经济再生产过程来看,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各地都可能有其先天或后天的比较优势。特色农业的特色来自于先天的自然禀赋或特殊种植传统、加工工艺等外生比较优势,故要形成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还需资本、科技、政策等因素的投入与协调。

2 甘肃省主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采用综合比较优势系数法考察了甘肃主要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该方法适用于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某种农作物或同一地区内不同种农作物之间比较优势的衡量和比较。鉴于作物单产受气候、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故使用2006~2008年3 a的单产和播种面积平均数据分别反映甘肃省主要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测算其综合比较优势指标。

2.1 综合比较优势指标

2.1.1 效率优势指数

效率优势指数(EAI)主要通过分析某地区某种农作物的土地产出率(单产)与该地区所有农作物平均土地产出率的相对水平与全国该比率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其中:EAIij是该地区效率优势指数;Nij指i地区j种农作物单产;Ni指i地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Nj指该国j种农作物的平均单产;N指该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

当EAIij>1时,表明i区j作物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效率优势,值越大,优势越显著;反之,EAIij<1,表明i区j作物生产在国内不具效率优势,值越小,劣势越明显。

2.1.2 规模优势指数

规模优势指数(SAI)是指某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该地区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值与同期全国该比值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SAIij是该地区规模优势指数;Sij指i地区j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Si指i地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Sj指全国j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S指全国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

当SAIij>1时,表明该地区该种农作物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规模优势且值越大,优势越显著;SAIij<1,则表明该地区该种农作物生产在国内不具有规模优势,值越小,劣势越明显。

2.1.3 综合优势指数

效率优势指数是从土地生产效率上说明优势状况,规模优势指数是从种植规模的大小上说明专业化水平,二者的侧重点不同,都不能较全面地描述某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故需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是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两者乘积的几何平均值,用以综合反映某种农产品在该区域比较优势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当AAIij>1时,表明该地区具有生产该种农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其值越大,相对综合比较优势就越大;相反当AAIij<1时,说明该地区不具有生产该种农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

2.2 结果测算与分析

根据这些公式计算5种主要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见表1)。

注:表中数据来自《甘肃统计年鉴2009》和《甘肃农业年鉴2009》。

区域农作物的比较优势是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区位条件、科技水平、种植制度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某地区某一作物的单产水平是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各种物质投入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体现。而一种作物的生产规模(种植面积)则是自然资源禀赋、种植制度、劳动与物质可投入能力、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根据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指标进行归类,并对每类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状况进行分析,对甘肃省特色农业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表1的测算结果,将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状况分为以下3类(见表2)。

2.2.1 第一类

既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又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例。

(1)马铃薯产业

目前,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生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甘肃省农业颇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据统计,马铃薯、蔬菜、果品、玉米制种、酿酒原料、中药材等作物面积182.7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而马铃薯面积已突破66.7万hm2,马铃薯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但由于管理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脱毒种薯普及率低,重大病虫害防控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环节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着马铃薯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储藏设施不配套、大多数马铃薯加工企业起点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营销手段落后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因素也制约着马铃薯规模的扩大。

(2)中药材产业

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由计算结果得知,甘肃中药材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200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5万hm2,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产量分别是7.21万t、7.14万t、6.59万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95%、60%、50%,柴胡、大黄、甘草、板蓝根等也在全国总产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目前甘肃中药材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不规范、产品加工层次低,转化增值能力弱(甘肃省中药材全省年加工量约为10万t,仅占全省药材总产量的20%)、质量检控体系不完善等成为目前中药材生产效率提高和规模扩大的主要障碍。

2.2.2 第二类

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而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以蔬菜和烤烟为例。

(1)蔬菜产业。

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发展,甘肃逐步形成了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蔬菜优势产区,蔬菜产业也已成为比较效益明显、农民增收份额大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从分析结果看,蔬菜种植具有效率优势不具有规模优势。目前,甘肃省蔬菜产业虽然形成了比较集中的生产区域,但就内部结构而言,蔬菜种植品种多而杂,集中连片生产的蔬菜品种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蔬菜产业规模生产效益尚未充分发挥。设施蔬菜比重小(2009年全省蔬菜总面积38.7万hm2,设施蔬菜仅7.3万hm2,占蔬菜总面积的18.97%),且各地设施栽培水平差距很大。所以要提高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应从突破影响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调整蔬菜种植布局,适度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品质、洁净保鲜、冷链贮运和区域中心市场建设等关键环节建设。

(2)烤烟产业。

烤烟对光照、气温、土壤、降水量,地形地势等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正宁县是甘肃省烤烟的主产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具有烟草生产的自然禀赋。另外,甘肃具有传统种植烟叶的习惯,生产的群众基础广泛,这都奠定了烤烟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但由于烤烟生长的地域性,种植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种植分散,规模化、集约化步伐缓慢、品种老化、烤烟连作导致的品质下降、市场意识差,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也都影响着烤烟生产效率和种植规模的扩大。

2.2.3 第三类

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而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以苹果为例。

苹果是甘肃省分布最广泛、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同时苹果产业是甘肃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苹果种植的规模优势弥补了其生产效率的劣势,使苹果产业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比较优势。目前,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甘肃省6.7 hm2以上苹果良种苗木繁育企业仅有4家,苗木生产能力接近1 000万株。而近几年,苹果产业发展较快,每年新增果园面积在2.7万~4.0万 hm2,苗木需求量在2 500万~3 600万株)、栽培模式落后、生产管理技术不佳(技术掌握全面、生产管理精细的果农还不足10%),病虫害防控不到位等因素都影响着苹果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产后处理、贮藏加工水平(气调贮藏不到总产量的10%,冷链物流体系还未建立)与市场体系建设等环节薄弱,以上环节都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

3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

从对甘肃省主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来看,目前,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种子和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特色农产品品质无保障;中介组织不发达,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本地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调控能力弱。针对这些主要问题,特提出4点解决途径:

3.1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良种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必须全面考量和开发国内国际2个市场;既要满足现实需求,也要深入发掘潜在需求。关注市场动态,研究市场走向,立足于满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需求。加强良种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实现良种和种苗的标准化生产,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种更新,保证其品质,奠定产业发展基础。甘肃省地域跨度大,农业生产条件差异明显,所以要从各地生态条件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片建立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扶持企业建立工厂化的育苗中心,使种子和种苗供应与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相适应,使特色农产品品质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3.2 扶持发展农民经合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甘肃省现有的一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基础条件差、覆盖范围小、服务领域窄、功能不健全、运作不灵活,缺乏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资金短缺,使得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有名无实,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要由政府牵头,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一批运营规范、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对农户的组织带动能力,建立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民利益,实现产销有效对接。

3.3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优势农产品,要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为核心。这就要求立足于整个产业的开发和全面发展,制定产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的衔接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致力于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进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而目前,甘肃省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差、产品单一,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针对这一现状就要求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调控和组织协调功能,促使现有的企业和小作坊在组建集团的基础上逐步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形成龙头,带动整个特色农业产业链共同发展。

3.4 支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增强营销调控能力

特色农产品流通不畅、分级包装、保鲜储运环节薄弱,营销手段落后,是制约特色农产品收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理顺特色农产品产销关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是实现产品增值和产业增效的重要途径。首先,建设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平台。整合特色农产品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和更新市场、政策、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切实为特色农业的生产发展服务。其次,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在特色农业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完善特色农产品产地分级包装、保鲜、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的贸易中心和集散市场并综合运用电子商务、统一配送等现代营销手段,建立特色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4 结论

各地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充分挖掘当地特殊的要素禀赋所形成的先天优势。目前,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特色农业发展还受到自然环境恶化、制度障碍(农村金融制度、城乡二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政绩考核制度)、资金瓶颈、科技支撑力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5]。所以,政府在积极倡导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要理清发展思路,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核心,处理好特色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制度创新,克服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制度障碍,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一批效益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N].新华日报,2002-12-26.

[2]于战平.农业比较优势评价理论与天津市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3(9):43-46.

[3]成小平.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及比较优势实证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5-68.

[4]郭丽英,任志远,靳晓燕.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潜力与定位分析[J].人文地理,2006(1):65-67.

甘肃农业特色产业之路 第2篇

提起甘肃或甘肃的产业,人们容易同“劣势”、“欠发达”等概念相联系,细一梳理,则发现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甘肃还是培育了许多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具体分析,又发现有的产业有优势但缺乏特色,如石化、冶金、有色;有的产业有特色却无优势,如医药、旅游、文化产业;既有特色又有优势的产业就屈指可数了。总的思路和正确做法是:在劣势中找出特色,把特色发展成优势,用优势去占领市场。这是既适用于工业发展,也适用于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就甘肃农业发展而言,起点仍在特色,出路仍在市场,而把特色培育成优势离不开产业化路。甘肃农业的真正特色何在?在“有机”。有机农业以“纯自然、无污染、高安全、高品质、高营养”等为其核心内涵。发展有机农业在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其一,甘肃地处青藏、黄土、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多样化气候类型为多样化生态类型和生物种类创造了条件,发展有机农业潜力巨大;其二,四季分明、旱寒交替的气候,形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天然屏障和生产条件;同时,甘肃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和一定的有机耕作和种植基础,有机蔬菜、水果、杂粮、畜产品、良种、药材、茶叶等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

如何将特色农产品做成农业特色产业、做成知名品牌、做成区域产业优势,需要从内外两大方面创造产业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外部环境除了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外,甘肃省从“十五”期间就开始发展有机农业的研究、宣传、试点和推广,可以说政策环境日趋成熟。从产业内部来看,农户+公司+基地+协会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已不陌生,供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也逐步形成,现在的问题就是通过强化技术与管理,对产业成长的要素进行整合,使特色尽快转化成优势,使优势尽快变成在市场上知名度和美誉度俱佳的品牌和实力。例如,要充分利用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专业机构的力量,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实用产品,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力争把甘肃省建设成为全国有名的有机农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3篇

我国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阶段性需求,农业由生产不足、供给短缺阶段向供求总体平衡、局部余缺不均阶段转变;二是农业生产发展重点逐渐向低能量型产品(营养型产品)需求转变;三是加入WTO后,农产品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布局趋于明朗化。特色农业的提出,为不同地区,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参与专业分工、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合理的选择途径。

2 甘肃省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发展现状

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截止2009年底,甘肃省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172.13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与2001年相比,苹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了56.1%、99.1%、37.5%、56.8%。

在国内同类产业中的地位稳步上升。目前,在种植规模或产量指标上,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5个产业位居全国第一;食用百合、肉羔羊、酿酒葡萄等10个产业位居全国前五位;优质小杂粮、瓜果、棉花等品种也在省内形成了区域性的优势。

基本形成特色农业原料生产优势区域格局。在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区域化优势产业带已初步成形。

3 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优劣势条件

3.1 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多样化环境条件。甘肃省特殊的自然区位条件造就了多样化的生态和气候类型,为农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品特色优势。

生物多样性资源。除粮食、经济、园艺作物作物以外,甘肃省有中药材资源1270多种;各类畜禽品种近百种,野生植物资源达2000多种,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生物资源潜力。

优异的产品质量。酿酒葡萄、苹果、中药材、制种、马铃薯等主产区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优越,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有较高知名度。

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结合省内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依托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

3.2 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障碍因素

自然环境约束突出。复杂的自然资源环境在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同时,也面临多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特别是水、土资源约束的长期性。

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各种环境不良或恶化问题,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产品品质改善提出新的挑战。

内陆区位远离市场。甘肃省深居大陆腹地,市场条件先天不足;省域长条状地形增加了省内交通运输成本,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集约化发展。

4 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科技问题分析

种苗繁育、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滞后于生产需求。结合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构成要素,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种苗(种薯)繁育、种质改良是特色农业中长期发展的核心技术环节。

节水技术创新有持续性要求。干旱缺水是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节水灌溉、抗旱保墒技术的创新研发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注重流通环节信息化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冷藏保鲜技术改进和完善。甘肃省地理区位决定了流通环节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蔬菜、瓜果、肉类等产品不耐储藏,对时效性有很高要求;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产品供求不对路、滞销、物流不畅等问题依然普遍。

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与加工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按照标准化、安全无害化技术框架组合、创新高效生产技术,并辅之以相应的生产过程监管、残留检测技术和制度,是提高产品商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充分保证。

5 科技支撑“十二五”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二是重点解决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科技问题。三是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四是形成合理的技术推广体系。五是重视农业科技示平台建设。

6 甘肃省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支撑战略

6.1 农畜品种改良科技支撑战略

马铃薯种薯脱毒生产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以县为单位,普遍建立马铃薯种薯脱毒生产体系,用五年时间争取实现无毒种薯全覆盖。

专用马铃薯品种培育及更新。一是以省级育种单位为中心,加大国内外优良专用新型品种资源的搜集和引进,为后续示范和品种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基础;二是重点加强优质、高效专用马铃薯品种选育;三是加强优良专用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和低竞争力品种的淘汰。

奶牛品种改良选育。通过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生产服务,确保生产奶牛品种优良,从根本上提高奶牛个体产奶遗传潜力。

肉牛品种改良选育。一是高水平建设优良肉牛原种场,为肉牛改良生产体系提供优质、足用的良种冻精;二是加强肉牛优良杂交组合选育,为牛改及肉牛杂交优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地域特色肉牛品种的保种复壮,最大限度发挥特色肉牛品种的生产潜力。

绵、山羊品种改良选育。一是要加强地方特色品种种质复壮与繁育,遏制种质退化趋势;二是重点选育专用肉用羊品种,适应产业化发展趋势;三是利用多羔品种基因,选育幼羔优良品种,保证生产需求。

特色瓜类种质改良。针对主导甜瓜品种,分别培育适合露地生产和设施生产的优质抗逆品种,恢复甘肃甜瓜生产优势,扩大反季节甜瓜生产市场竞争力。

特色果树种质改良 重点引进和改良市场需求潜力大、生产发展条件好的特色干果、水果品种,以优良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特色蔬菜种质改良。通过引进和选育,培育多种多样的特色优质蔬菜品种,适应消费市场对蔬菜生产的多样化需求。

酿酒原料种质改良。“十二五”期间加强酿酒葡萄、啤酒花以及啤酒大麦品种改良与栽培(建园)品种优化,为河西地区酿酒原料生产基地市场竞争优势的巩固和加强提供品种基础保障。

特色、多用玉米品种选育。面对高产、抗病、抗倒伏、糯质、多穗等性状的生产需求趋势,应加强具有不同生态类型区特色优势玉米品种选育,在推动省内玉米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增强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基础、应对知识产权竞争和挑战。

特色小杂粮、油料品种选育。甘肃地域特色小杂粮及油料作物虽然面积规模不大,但具有稳定可靠的市场开发潜力优势,对地域性农业发展有特殊意义。 “十二五”期间应加强荞麦、豆类、双低油菜、冬油菜等重点作物品种选育,以优良品种为后盾,维护及扩大市场优势。

6.2 特色农产品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支撑战略

饲料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一是以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为基础,主攻农户规模上的粮、豆秸秆饲料化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二是依托牧草、饲料产业骨干企业,提升以专用饲料品种为主的饲料生产技术基础创新与应用;三是按生态条件差异,注重牧区割草地生产力提升技术集成创新,形成模块化技术规范,有效提高小块割草地牧草生产力水平。

草食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提升创新。一是针对天然草场有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与应用;二是在农区规模化养殖主导发展方向上,通过环境优化、改进饲养规范,形成支撑不同特色畜种高效、优质生产管理技术体系;三是通过完善质量检测、保障技术与管理体系,应用先进标准,形成便于核查、行之有效的草食畜产品安全、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

草食畜规模化生产环境保护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集成开发。主要开发节水、高效、安全、无公害的可循环利用的粪尿处理装备技术体系,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有效应用需求。

优质中药材生产标准技术支撑。一是系统地研究制定各生产环节及生产环境质量、安全标准,以及产地适应性评价等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行业标准;二是制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全套标准操作规程,以及绿色及有机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三是以定西、陇南为重点,优先抓好道地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的系统研究和示范推广,发挥药源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

中药材专用肥及无公害虫草害控制技术支撑。开发针对黄芪、党参、当归、甘草、柴胡、黄芩等重要药用植物的有机培肥技术和有机专用肥技术,无公害、病害控制集成技术,为中药材安全、无公害乃至有机生产标准化提供有力保障。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支撑。亟待改进和研制的技术主要包括:鲜清洗机械及技术、取代硫黄熏蒸新技术、包装技术、饮片加工技术和设备、特殊饮片加工技术;并将道地药材采收、加工、炮制等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制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

中药材质量检控支撑技术支撑。开发切实可行的技术和设备体系,对甘肃产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控制,为生产优质药材提供可靠保证。

特色蔬菜产业技术支撑。一是研发分级、包装、预冷、包装、储藏保鲜技术等采后初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以设施生产为重点,集成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安全质量。

苹果产业技术支撑。一是建立“乔化基砧-矮化中间砧-栽培品种”育苗技术体系和专业化苗圃;二是针对老果园开展抗重茬砧木的选育、专用肥研发、土壤改良与配套栽培技术等工作;三是开展旱地苹果园废弃物再利用为核心的各类高效培肥技术;四是研发有机苹果生产关键技术;五是开展高效安全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六是研发旱作节水栽培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6.3 特色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技术支撑战略

作物播种机械技术支撑。促进农艺、农机研发工作的有机结合,研制适用、高效、低成本的各类作物播种机械,从源头上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作物采收机械技术支撑 研发和采用适当的玉米、豆类、薯类、棉花以及中药材生产通用或专用采收机械,为生产的标准化与高效率提供保证。

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支撑。根据“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求,结合自主研发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能力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开展中小型品加工机械研发,支撑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的适应性发展。

畜牧业专用机械技术支撑。分别开发适用于农户及养殖企业的各类高效生产机械与设备,促进规模化养殖业生产安全、高效进行。

农用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装备技术支撑。重点开发农用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成套技术,缓解和改善设施农业等生产领域废弃物日益普遍和严峻的问题。

农业生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技术支撑。开发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有机质回收处理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发酵床技术以及生物反应堆技术,实现特色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

6.4 特色农产品“农超对接”技术支撑战略

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环境监测控制技术支撑。为了满足绿色农产品乃至有机农产品生产环境要求,需要在生产基地区域建立相应的环境检测及必要的质量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以合作社为基础的技术示范培训体系。合作社是农户小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和谐对接的有效桥梁,客观上需要建立以合作社为基础的成套技术示范培训体系,以推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成熟适用技术的高效扩散与应用。

以农业企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储运技术支撑。储运环节是平抑农产品市场供求波动的有效“补环”方式和途径,为了有效推进这一环节的必要发展和完善,需要为承担这一职能的农业企业提供必要的储运技术研发与服务支撑。

7 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的科技保障体系

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研究 第4篇

一、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

㈠甘肃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1.土地辽阔, 可利用面积较少。甘肃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农业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3.53%, 耕地面积6937万亩, 其中旱地占70%以上, 水地不到三分之一, 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

2.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境内地形复杂, 山脉纵横交错, 海拔相差悬殊, 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3.水资源缺乏。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 居全国第22位。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 且时空分布不均, 大多集中在第三季度, 从东南到西北递减。

4.气象灾害种类繁多, 灾情较为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干旱出现频率高, 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

㈡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 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805万亩, 牛饲养量661.6万头, 15个县区存栏达10万头以上, 羊饲养量3020万只, 16个县区存栏达50万只以上。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苹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玉米制种、中药材、啤酒大麦等区域性优势产业。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啤酒大麦、苜蓿草等5个产业和产品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苹果居全国第二。已建成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57户, 淀粉加工能力近70万吨;马铃薯贮藏能力达300多万吨。蔬菜贮藏能力达80多万吨。牛养肉加工企业36家, 年屠宰能力67万头。浓缩果汁加工企业7家, 年生产能力12万吨。玉米制种企业37家, 加工能力60多万吨。啤酒麦芽加工企业42家, 设计生产能力88万吨。苜蓿加工厂20多家, 年加工能力88万吨。

二、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㈠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优势

1.气候适宜农业生产。甘肃省气候干燥, 气温日差较大, 光照充足, 太阳辐射强。雨热同期, 加之日温周期适宜,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农业特色资源丰富。甘肃自然条件多样, 农业历史悠久, 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3.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格局已形成。省委、省政府把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先后出台了扶持发展的政策和办法, 已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格局。

4.区位优势明显。甘肃地处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是西北铁路网和公路网的中心。坐中四连的中心区位优势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

㈡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特色优势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产品存在着生产区域上的重叠, 由农民分散生产, 其专业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特色优势农产品优生区、适生区随意变化;分散户多, 规模小, 种养加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营销水平低, 承担风险的能力低下。

2.龙头企业规模小, 加工水平落后, 带动能力不足。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的龙头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商贸流通企业相对多而加工企业少;加工企业与特色产品之间的联系程度并不十分紧密, 带动能力有限。

3.产业链条短, 增值空间小。产业深化和细化程度较弱, 导致产业增值有限。主要体现在:省内特色产品产业虽已建立产业化发展体系, 但产业链条短, 增值空间小;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4.科技支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在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环节, 科技指导, 科技普及不足;二是在产品的深加工环节, 加工技术水平低;三是企业组织及管理仍较落后。

三、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

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及人文特色优势, 以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为核心, 大力推进其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强化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加工业, 延伸产业链条。流转、壮大种养大户, 家庭农场,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保障质量安全, 提高加工程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使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核心。

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品质支撑品牌, 以绿色环保拓展产品市场,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升级, 以产业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提高产品竞争力。其核心是产品的品质、品牌, 依靠绿色环保特色拓展市场。

㈠建立产业基地,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一是要紧紧围绕市场供应和加工需求, 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不断发展和壮大基地规模, 提升基地档次;二是要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县域经济, 努力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 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组织开展联合攻关, 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二是加强良种配套, 集成推广各类先进实用的增产增效技术;三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四是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有机农产品认定。

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延伸产业链条;二是进一步整合同类企业或建立企业发展联盟, 逐步增大企业发展规模;三是大力加强企业的科技进步;四是进一步吸引或引进国际大公司参与省内特色优势产品的深加工, 提升特色优势产品的市场价值。

㈣健全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积极培育市场, 重点培育专业化程度高、外销量大的产地批发市场;二是积极扶持各类农民运销协会,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销售;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推进战略。

四、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域布局与重点

围绕“农业发展特色化、特色优势规模化、规模发展专业化、专业发展现代化”的思路, 做大做强做优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啤酒大麦、草食畜牧业、蔬菜、苹果、苜蓿草等特色优势产业。

㈠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产业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抓好四大基地建设:以定西市、兰州市等为主的中东部高淀粉、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 定西市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以张掖市、武威市祁连山沿线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以陇南市、天水市为主的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高寒阴湿区和武威市、张掖市冷凉灌区为主的优质种薯生产基地。抓好以定西市为主的精淀粉及变性淀粉加工、以河西沿山冷凉灌区和沿黄灌区为主的马铃薯全粉和薯条薯片等休闲食品加工。整体推进, 形成技术研发、良种繁育、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市场流通、信息发布和物联网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

㈡玉米制种产业

甘肃省已成为全国最大, 产业化水平最高、最具优势的玉米制种基地, 是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之一。要着力提升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优势产业集群, 进一步强化种子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保障用种安全。

㈢中药材产业

建设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基地, 在4大优势产区重点建设10大陇药和3大濒危资源保护抚育生产。加强仓储和流通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支持建设一批产品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生产企业, 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层次和市场竞争能力。

㈣蔬菜产业

重点支持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泾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在河西走廊的酒泉, 张掖、武威、金昌;黄河上游的兰州、靖远、白银、临洮;泾渭河流域的甘谷、武山、泾川、平凉等地为主建立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完善和提高现有的张掖, 武威、酒泉、兰州、武山、徽县等地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的硬件和软件, 积极巩固和开拓沿海地区和其他省区的高原夏菜与反季节蔬菜市场。

㈤啤酒大麦

以河西地区和沿黄灌区为重点, 建设一批以啤酒大麦、啤酒花和酿酒葡萄为主的规模大、质量优的优质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大的加工龙头企业。

㈥草食畜牧业

重点支持以陇东地区、河西走廊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以兰州、酒泉、临夏、张掖为主的奶牛基地;以河西走廊、中部、临夏为主要产区的三个羊产业带;以肃南、天祝县等沿祁连山北麓县区为重点的细毛养生产基地;以酒泉、庆阳为重点的绒山养生产基地。

以肉牛、肉羊产业大县建设为重点, 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为基础, 向养殖园区化发展, 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以名牌为龙头, 突出肉类加工, 强化牛羊肉及奶制品市场培育。

㈦苹果

突出甘肃省苹果生产具有独特自然生态优势和发展潜力, 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为引领, 打造升级版的以平凉、庆阳为主的陇东黄土高原优质红富士苹果优势区、以天水和陇南礼县为主的黄土高原元帅系苹果优势区和中部黄河流域金冠系为主苹果适宜区。

建立规范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调整优化品种和布局结构,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扶持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贮藏加工业发展, 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拓宽营销渠道, 扩大出口, 增加效益。

㈧苜蓿草

按照《全省草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 》“陇中为中心、陇东陇南和河西为两翼”, 在国家牧草良种补贴政策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带动下。加强苜蓿2品种与种子生产建设, 完善区域生产体系, 建设国家苜蓿种子生产基地。结合生产进行苜蓿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探索和形成最佳品种分布区划, 用于指导区域化生产建设。

五、促进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㈠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现代化发展

依据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 集中进行现代化特色农产品生产。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 在生产数量及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 可以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形成。

㈡加大投入力度, 实施项目带动

1.落实扶持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上有关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各项政策, 从政策层面上保障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2.多方增加投入。积极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挖掘潜力, 多渠道增加对特色优势产业的资金投入, 扶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3.实施项目带动。加大项目及资金的争取力度, 积极筛选论证、申报争取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 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上台阶、上水平。

㈢以基地建设为核心, 发展特色优势产品标准化生产

在农产品的“优生区”和“适生区”, 按照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质量安全监督, 资源循环利用。

㈣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 增强其辐射带动力

招商引资国内外知名企业;扶持优势明显、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化特征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㈤完善服务体系, 搞好技术服务

1.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形成与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精干、务实、高效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机制;二是健全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特色优势产业信息网络, 为基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2.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马铃薯产业重点推广脱毒种薯繁育及应用技术, 通过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项目, 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速度;蔬菜产业重点推广设施栽培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果品产业重点推广苹果套袋、丰产栽培及采后处理技术;现代制种、中药材、酿酒原料产业重点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3.搞好科技服务。实施大规模的科技下乡活动和技术入户工程, 做到产业发展与技术培训同步、与信息服务同步, 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5篇

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实现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发展的新目标的有效途径, 也是切实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强大动力。从甘肃省的省情特征和发展难点来看, 我省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压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最大难题是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就是强化“三农”工作, 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如果“三农”工作上不去, 发展差距就难以缩小,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全省上下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 需要我们认真谋划好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一、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发展特色农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 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现代制种、啤酒大麦、酿酒葡萄、蔬菜等已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 种植面积2700多万亩,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面对这样的有利条件, 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已成为甘肃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可以带动我省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 不仅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而且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增加就业机会, 有利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并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 也为农民转为市民创造条件, 进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 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途径。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 甘肃省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从区域来看:河西地区已初步建成特色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 基本形成了粮、棉、酒、瓜果、蔬菜、制种等六大主导产业;中部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沿黄河谷川道区的蔬菜基地和马铃薯、百合、中药材、肉用羊生产基地, 基本形成了淀粉、蔬菜、百合、肉类、中药材等五大主导产业;陇东地区已初步建成了苹果、杏、烟叶、肉牛、油料等生产基地, 基本形成了果、菜、烟、肉等四大主导产业。陇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以干鲜果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基本形成了干果、食用菌、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产业。甘南、临夏地区的草食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基本形成了以牛羊肉、皮毛、乳品为主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从优势产业来看:甘肃省马铃薯、中药材、草产业、现代制种、啤酒大麦等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 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我省落户。甘啤3号等甘啤系列大麦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当归、党参、红芪、大黄等四大名贵药材主要销往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 部分远销欧美市场。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食用菌、食用百合、球根花卉等地方性特色产品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部分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

二、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既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也有省上层面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 “鼓励龙头企业合理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确保口粮、饲料用粮和种子用粮的前提下, 适度发展粮食深加工。认真落实有关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保障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的合理用地需要”[1]。《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鼓励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整合资源, 引导企业按园区模式布局, 发展产业集群。支持各地发挥优势, 重点发展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加快建设以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张掖、武威、定西、庆阳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 支持建设临夏清真食品加工基地, 促进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酿造、肉蛋奶加工、休闲食品、饮料等食品工业发展。2015年, 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以上,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以上”。“支持定西、张掖等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 武威、张掖建设玉米淀粉深加工基地”。“扶持甘南等牧区畜牧业发展, 加快河西、陇东、中部等农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品种改良, 加快发展酱制加工、冷冻加工等精深肉制品加工业, 推动品牌肉制品规模化生产。壮大发展乳制品加工产业”。“支持定西、陇南等为重点的规范化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支持河西地区加快发展酿造葡萄和啤酒原料种植业, 做大做强葡萄酒酿造业”[2]。

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对甘肃来讲有意义重大。其一, 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增加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评价“三农”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尺。背离了这一目标, “三农”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也就得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 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产品的比较效益, 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其二, 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镇化的客观需要。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可以带动甘肃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 不仅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而且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增加就业机会, 有利于实现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转移, 并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 也为农民转为市民创造条件, 进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必须依托我省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果蔬、制种以及其他特色农产品 (比如陇南的核桃、木耳、花椒, 兰州的百合、苦水玫瑰, 白银枸杞、蔬菜) 等特色农产品, 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要发展好农产品初加工工程, 抓好农产品加工研发体系机制的创新;要探索和推进农产品主食加工业的发展;要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监测体系建设。同时, 要支持、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整合资源, 集群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 突出发展精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打造品牌, 创建名牌。

三、着力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示范产业

甘肃省作为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甘肃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示范产业, 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旱作农业区资源优势、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于做大做强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旱作农业技术等的大面积推广, 甘肃旱作农业实现了重大突破, 探索出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新路子。依托河西地区、中部和陇东农业示范基础, 加快发展甘肃旱作节水农业产业、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科技产业、中部和陇东旱作农业产业、河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 认真谋划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对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3]。

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 发展壮大草食畜养殖业和现代制种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业, 鼓励和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示范产业的项目优势和基础。

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 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建设750万亩高标准梯田, 提高农田产出能力, 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示范产业的政策优势和基础。

培育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可依托河西地区、中部和陇东农业示范区, 培育甘肃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区、中部和陇东旱作农业示范区、河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按照创新、提升、优化、拓展的思路, 引导龙头企业向示范区聚集;围绕主导产业, 推进原料基地、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相互配套, 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优势区, 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着力培育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业

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市州的酿酒葡萄种植具有先天优势。葡萄产业作为高效节水生态型产业在河西走廊较其他传统农作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当地优越的土地光热资源组合在发展葡萄产业方面较我国其他地区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特别是它承接2400多年葡萄种植、酿造的浓郁文化传统, 享有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丰硕成果, 受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面临生态治理的重大机遇, 可谓兼具天时地利人和, 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全面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中, 葡萄产业因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河西走廊地区的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展葡萄产业的愿望十分迫切, 积极性很高。

培育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有利于推动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推动工业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战略目标的实现。葡萄酒产业是集三次产业于一身的复合型、生态型产业。葡萄种植技术易掌握、好操作, 较大田作物节水30%~50%, 无需大量施用化肥, 符合我省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承受能力, 而且经济效益明显, 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40°之间, 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等组合优势, 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4]。河西走廊光照条件充分、温度适中、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土质优良, 培育河西走廊葡萄酒大产业, 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基础。目前全省六家规模较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 都在河西走廊。基本形成了葡萄种植、采摘、压榨、酿造、储存、灌装的完整生产链, 年产能接近10万吨, 培育了以莫高、紫轩、国风、皇台、祁连为代表的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葡萄酒品牌, 这些企业为培育发展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业奠定了产业基础。

摘要: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和有效途径。甘肃省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具有很好的政策基础、区域基础、资源基础、产品基础。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以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业等为基础进行谋划。

关键词:特色,优势,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5/06/content_1600275.ht m.

[2]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gansu.gov.cn/content/2011-02/2371.ht ml.

[3]石玉亭.学习政策运用政策落实政策谋划项目——甘肃转型跨越发展政策研究[M],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6篇

基于以上原因和发展甘肃的需要,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确定为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三大支撑”之一。这一重大决策,既符合甘肃实际,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从甘肃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出发,探讨甘肃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1 甘肃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甘肃省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从培育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三个方面入手,因地制宜,甘肃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主导产业。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占有一定比重。由于地处内陆,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加之思想观念的局限,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的竞争力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基地,有大量的原材料资源,因此甘肃工业特色产业也主要集中在以上方面。特色工业结构表现的特点是:原材料,初级产品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重小;直接为重工业和基础建设服务的生产资料产品比重大,为最终消费服务的产品比重小。这种特色产业结构是造成甘肃工业发展“有资源无产品,有产品无市场”的重要原因。

工业园区在甘肃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从2000年始,甘肃在临洮、天水、酒泉、张掖、榆中、白银、临夏、金川、嘉峪关等地相继建立了10个工业园区。以建筑、花卉、洋芋淀粉加工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临洮工业园区;以百事乐天福饮品和美国可口可乐系列饮料生产基地为核心的兰州榆中工业园区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文化资源,甘肃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成绩。敦煌莫高窟世界闻名,伏羲文化节已初蕾绽放,崆峒道教始祖,拉卜楞藏传佛教,麦积山东方泥塑馆,丝绸之路各州遗迹和长城西段都是在国内外极具影响的人文景观。丹霞地貌、亚丹地貌、卡斯特地貌岩洞,众多峡谷瀑布、美丽的森林草原、沙漠冰川、黄河风情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香巴拉节,首曲黄河旅游节,裕固族草原之夜,古河州文化节独具民族风情;红色旅游长征路上、腊子口、哈达铺、会宁、南梁镇、高台纪念馆都具重要的历史价值;西部航天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城市,油城、镍都、钢城、铜城更为人们所向往,促成了甘肃省旅游资源大省地位,蕴藏了无限的开发潜力。尽管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视而不见。目前甘肃特色旅游规模和效益仍属滞后。旅游产品名牌不多,许多重要的旅游景点科学管理不到位,饭店等旅游相关产品正规化、标准化的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及金融保险业是发展的主力军。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教育广电业近年增长速度迅速。2003年,甘肃第三产业固定投资为348.97亿元,产业增加值为460.37亿元,每元固定资产产值率为1.32元,这些数值均远远低于同期第二产业的水平。从总体来看,甘肃第三产业经济效益低,投入产出不协调。

2001-2005年,甘肃省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及省属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39项,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国家安排资金2.615亿元),省安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70项,项目总投资2.3亿元(省上安排资金925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改变了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原来产业类别较少、发展水平较低的现象。医药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行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2 甘肃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产业规模小,缺乏支柱性龙头带动企业

从特色产业规模来看,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的外,大部分产业规模偏小。2004年甘肃省农、林、牧、渔业乡镇企业2 162个,仅占西部12个省、区、市的2.23%左右;已建成的1 833家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101亿元,净利润才12亿元;在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只有18家,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只有52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只有250家,三分之二以上的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500万元,特色产业中的主体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据计算,特色产业中企业户均雇佣就业人员数13人,人均资本金仅有8.46万元。[1] 由此可见,甘肃特色产业中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支柱型龙头带动企业,很难形成品牌优势,也很难取得规模效益,导致产品的低端化和经营的低效益。

2.2 科技人才供给不足,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人才短缺是制约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是甘肃特色产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底,甘肃省总人口2 618.78万人中农业人口占71.39%,甘肃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28万人。这些农村劳动力人口相当部分只有传统农业耕作的经验和技能。目前,甘肃省15岁以上农村人口的文盲、半文盲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人力资源的素质状况与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极不协调。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许多考上大学的农村年轻学子,一旦走出乡村,就很少再回到农村去,致使特色产业发展后继乏力。

甘肃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较差,企业R&D投入低、产出低,研发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类资金积极投入的机制,社会资金难以介入;加之甘肃特色产业中大部分企业也还处于资本积累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对科技创新并没有自觉的意识和普遍的认同。综合以上原因都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3 特色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完备

当前甘肃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同一县域的集聚,企业间分工不明确,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重复投资,生产相同产品的情况突出。许多地区支柱产业建设起步较晚,生产—加工—销售的链条衔接不够紧密,加工转化跟不上,深度开发不够,农副产品多以直接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走向市场,价格低廉,严重影响了支柱产业的转化增值。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竞争激烈,未能实现互利合作,追求共盈,集体把“蛋糕”做大的良性发展体制。

2.4 特色产业供应链条薄弱,产业配套不到位

甘肃特色产业发展所处的软硬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配套,专业市场还比较缺乏,集体品牌尚未形成,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的合作还很少,交易会,展览会还没有形成规模和影响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2]。

3 甘肃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韦伯早就阐述过产业集群的功能,他在“工业区位”中对考虑运输、劳动力成本的区位进行选择时,就强调了集群经济的作用,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的劳动力资源、销售市场等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获得的集聚经济效益, 集群系统功能大于分散状态下各企业实现的功能之和。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而且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强。甘肃应从自然生态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区位条件出发,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根据产业集群化的战略要求,政府要做好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规划布局。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人才培育,融资和物流平台建立,政策和法律支持上创造好服务平台,下大力气推动特色产业中处于旺盛阶段且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项目的发展。注重龙头企业的培育,利用大集团,大企业产业链配套协作细化的优势,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改造、兼并和重组成为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政府要倾注更多精力关心特色优势产业中小企业集群链的建设和发展。优化民营企业的产业配套,促进集群链和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加长、分工协作进一步细化,完善,带动关联中小企业的集聚,形成“抱团作战”的甘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链和产业链[3]。

3.2 多方面引进人才,提升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创新能力已成为有无产业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和因素。创新能力是甘肃特色优势产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要有善于创新的人才,二要有促进创新的机制。在人才方面,要坚持人才的多方引进与培养,创造人才与高科技同步发展的激励方法,制定出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新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确保人才享受知识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使高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创新人才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激情。在创新机制方面:产学研联合是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加强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自主联合,提升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甘肃目前实际的情况是,科技开放主体主要还是集中在科研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科技经费支出看,2005年,甘肃省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结构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占26%,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占63%,小企业比重很低;从科技成果产出看,2005年甘肃省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45.1%),企业完成的科技成果数仅占全部科技成果的15.3%;从专利授权量看,2005年全省专利授权量共计547件,其中企业专利授权量115件,占21%。可见,甘肃省研究与开发仍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通过校企主动联手攻关解决重大产业难题。同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力争引进国外一流技术,在同世界著名公司合资经营高技术产业上实现突破,使用高新技术,实现甘肃特色优势产业高起点和跳跃式发展。

3.3 以市场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

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马歇尔在研究英国原生态工业区时发现,市场的自发力量可以促成产业集聚。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特色产业工业园区的发展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甘肃构建工业园区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区位的选择,区位选择的主要变量是区位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成本因素。[4] 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在经济地理上往往是以中心城市或地区为基础展开的,这就造成了生产的高成本。应该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去考虑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因为地区特有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决定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所以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企业集聚是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基础。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不能单纯模仿他人的经验,要从自身出发,合理定位,保证特色工业园区促进的产业集群发展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甘肃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法律体系,机制和框架,发展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产业经济,加快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坚持节流开源并重,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点抓好节水,节能工作,环境保护要从以治理污染为主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污染严重,能耗与物耗高的落后工艺与设备,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实行多元化营销提升品牌内涵

缺乏知名品牌是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致命伤。要利用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集群来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将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品牌提升与区域品牌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要宣传和强化品牌观念,加大对区域品牌市场的保护。借助认证的外部推动机制,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和 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普遍建立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企业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努力培养自己的销售队伍,尝试开拓自己的销售市场,实现多元化营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博览会和展销会、推介会等进行宣传,加大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与国际同行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快国际市场的开拓进程[5]。 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注意把品牌形象同甘肃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结合起来,丰富品牌内涵,提高甘肃特色产品的影响力。

摘要:近年来,甘肃一直把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通过因地制宜,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甘肃在多个新兴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甘肃发展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的过程中,如何延续本省优势,保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持续的发展,这是甘肃经济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统计局.甘肃年鉴[R].2007.

[2]李文清.中国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07(1).

[3]王安正,成伟,成娟.促进甘肃产业集群发展的十大政策建议[J].发展,2006(9).

[4]马建会.集群式发展:“十一五”提升西部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1).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7篇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 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 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惟我独存或惟我独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 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 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 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 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 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 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 如果不管农民有无技术就强迫农民搞特种特养, 势必会造成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当然, 我们并不排除有些种养传统是后天形成的, 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 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 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 即农民愿意干。

二、甘肃省农业产业的优势特色

甘肃省处于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 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自然气候多样, 这一方面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也为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造就了农业多样化、特色化的显著特征。所以, 甘肃农业的优势在特色, 潜力也在特色。

近年来, 甘肃省因地制宜, 从培育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三个方面入手, 加快结构调整, 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主导产业, 开发出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据了解, 甘肃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苜蓿草、啤酒大麦、酿造葡萄等位居全国前列的区域性优势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54.7万公顷,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超过40%。其中马铃薯55.3万公顷, 玉米制种8.2万公顷, 棉花6.5万公顷, 啤酒大麦10.7万公顷。食用菌、油橄榄、小杂粮、食用百合、白瓜子、黄花菜、花卉、白牦牛、鲑鳟鱼等地方性特色产品平稳增长, 涌现出了一批万亩专业乡、千亩专业村。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20万公顷, 行销全国24个省 (区、市) , 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纯收入达480多元。张掖市建成制繁种基地6.3万公顷, 其中玉米杂交制种5.05万公顷, 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基地。庆阳市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实现了县县有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白瓜子、浓缩苹果汁、杏仁、杏干、苹果圈等特色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产品出口创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白瓜子出口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陇南山区成为油橄榄、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基地, 甘南及河西牧区形成了全国重要的肉牛、肉羊和细毛羊基地。这是甘肃农业从劣势区域中挖掘特色产品创造的奇迹, 特色产业已经开始引领甘肃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

三、电子商务平台带给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和普及, 网上贸易越来越活跃, 上网购物已经成为潮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 在电子商务时代突破了过去长途大规模运输所带来的成本过高、保鲜不力等困境, 实现了互通有无, 特色农产品走出深闺, 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不仅让消费者及时消费到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 也可带动当地的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但甘肃由于地处西北, 特色农产品的网络交易受到品牌不响、物流不便、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制约。

㈠电子商务时代甘肃特色农业产业面临的挑战一是缺乏强势品牌, 市场竞争力较低。品牌不仅是广大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一种标志, 更是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和附加值的综合体现。甘肃特色农产品大多数质优价廉, 但由于缺乏强势特色农产品品牌, 农业企业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低, 尚未形成稳定的顾客群。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目前在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要低价为主,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尤其是由于缺乏品牌, 众多的经营者陷入低水平重复竞争, 不仅大大降低了利润, 而且也造成了甘肃特色农产品参差不齐的地域形象, 不利于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产业化程度欠缺,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由于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基本要求是无公害、绿色、安全、营养, 在此基础上追求名、优、特、新、稀。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不够, 大都是未经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 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商品的单价较低, 实体店的经营中尚可以无公害、绿色、安全、营养取胜, 但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则名、优、特、新、稀等方面的欠缺凸显。网上购物, 物流费用也要计算到商品价格中的, 经常会出现物流费用比商品自身价格还要贵的现象,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致使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只好舍远求近。三是物流网络不健全, 经营成本过高。甘肃地处西北, 交通网络不完善。只有省会兰州和天水、张掖、酒泉等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网络, 其他大多数地县缺乏及时快捷的物流运输, 而现代电子商务时代特色农产品的经营也需要高效的物流做保障。尽管中国邮政覆盖全省, 但相对价格较高、速度较慢。物流价格过高, 增加了经营成本, 降低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运输速度过慢, 不仅影响经营者的信誉, 而且还对特色农产品的保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区大多比较偏远, 很难有及时便捷的物流保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平台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时代, 世界的距离越来越短, 但我省特色农业产品的发展中还是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的方面外, 还有诸如保鲜困难、深加工不够、知名度和美誉度不足等各方面的挑战。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第8篇

甘肃省工业园区的建设现状

截至2008年底, 甘肃省共有各类工业园区97个 (其中省级以上工业园区36个) , 规划面积为37 180hm2, 已建成投产13 948 hm2。累计入园企业投资额达418亿元,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2亿元, 占全省14.69%, 财政收入47.2亿元, 占全省直机关12.05%, 园区内就业人数29.6万人。从各地情况看, 甘肃省工业园区建设的突出特征就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选择与当地主导主业关联度较高的项目进行开发建设。按照功能区划和产业分类, 甘肃省工业园区分为5种类型。

依托当地大型国有企业, 进行产业链延伸的工业园区。嘉峪关、白银、金昌等市围绕当地大型企业, 以配套或下游产业作为发展主体, 充分发挥酒钢等大型国有企业先导和辐射作用, 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如嘉峪关嘉东工业园形成了以甘肃三威公司氮化铬高新材料、北京友联技术公司永磁断路器高科技项目、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项目, 初步实现了园区经济发展和效益同步增长, 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明显,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目标, 为园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嘉北工业园区以酒钢接续产业发展、金属深加工等为主, 建设了以甘肃龙泰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项目, 进一步加快了钢铁加工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壮大。嘉峪关双泉工业园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商贸等为主, 按照“规划科学、设施完善、环境优化、土地集约、特色突出、产业聚集”的要求, 初步建立了以“现代制造业集中区, 吸引外资积聚区, 体制改革先导区, 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的省级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国家产业政策, 进行能效潜力挖掘的工业园区。以甘肃酒泉工业园区为代表, 充分利用当地交通便利、矿产、农产品和土地 (戈壁荒漠) 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 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质量作为营造招商环境的重点措施常抓不懈。优越的招商环境、低廉的土地价格、快捷高效的服务, 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先后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住园区, 建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物流仓储等为主导产业的南园工业园区。同时, 充分利用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国家千万级风力发电项目) 和当地风能资源, 努力发展以风机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业, 建设成了以这两大产业为主体的西园风光电产业基地。

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基础能源、矿产化工、有色冶炼等产业的工业园区。这一类园区在甘肃省具有很大普遍性, 但又各具特色。张掖市甘州区东北郊生态科技产业园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仓储物流、化工原料、种子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同时, 在园区原有职能基础上, 成立了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机构和万盛投资开发公司、万盛房地产公司、万盛信用担保公司、万盛物业管理公司4个融资经营及服务机构, 形成了既有产业积聚, 又注重环境保护的生态工业园区。甘州区西洞滩工业园重点发展20万t环保型铁合金系列产品开发为主的冶炼产业, 一期5万t高纯硅项目已建成投产;兔儿坝滩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有色冶金、火力发电等高科技电力生化产业。目前, 已有张掖火电一期、普莱德3万t谷氨酸生产线、重质碳酸钙和城市垃圾处理厂4户企业入住园区;甘肃肃南祁青工业园形成了主要以矿产资源采选和水电开发为主的资源开发型工业经济格局。高台工业园引进了祁连葡萄酒业公司葡萄酒生产线及甘肃格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进工艺技术, 可提取番红素、辣椒红素、叶黄素、番茄籽油、当归油等各种植物有效成分, 延续了农产品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临泽工业园在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的同时, 还依托当地矿产资源优势, 吸引甘肃雪晶生化有限公司和临泽汇隆化工有限公司入住园区, 优化了整体工业结构。民乐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矿产化工产业, 园区依靠优越的政策环境和高效便捷的服务, 吸引了数十家知名企业入住园区。甘肃武威工业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吸引包括江苏雨润集团、福建达利集团等国内知名大企业入住园区。截至2008年底, 园区企业达49户, 从业人员为19 227人,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 完成工业增加值14.6亿元, 完成税金1.1亿元。园区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主导, 以生物化工和食品工业为重点, 着力构建了循环经济产业共生体, 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经营管理理念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 着力发展装备制造和中小企业的工业园区。以天水工业园区为代表, 天水市曾经是国家乃至甘肃省重要的机械、电子工业基地, 是国家“三线企业”在甘肃省的集聚之地。由于种种原因,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过去的一些国有企业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但其工业基础和技术资源仍然存在。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比重占全省一半以上, 据此形成了五大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的初步形成, 一方面成为天水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为天水市工业强市、振兴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 其拥有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都远非其他市州所能比拟。兰州市两个开发区是全省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对促进甘肃省和兰州市的经济发展, 发挥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个综合性园区, 涵盖了行政商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2007年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值 (GDP) 由5.27亿元增长到35.81亿元, 净增30.54亿元, 年均增长46%;工业总产值由13.81亿元增长到48.9亿元, 净增35.09亿元, 年均增长28.8%;财政收入由3 843万元增长到5.24亿元, 净增4.86亿元, 年均增长68.63%;技工贸总收入实现连续翻番, 2007年突破200亿元大关。从引进项目情况看, 2007年共引进各类项目77个, 其中工业类项目37个、商贸类项目25个、房地产类项目2个、其他类项目13个, 合计总投资179.12亿元。目前,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六大支柱产业, 累计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01项,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64项, 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2项、创业项目18项, 2007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51.8亿元, 已成为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甘肃省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虽然甘肃各地工业园区得到迅猛发展, 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调整原有不合理工业布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发展规划、园区选址论证、外部基础设施和内部配套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甘肃省工业园区建设还不能完全体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尚存在一些管理上、体制上的不足和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规划建设不够科学, 园区产业功能分布不明显。由于一些园区是自主自发形成的, 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及控制性规划等均没有正式编制, 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缺乏规范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边建设、边规划、边探索的问题, 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和工业布局, 影响着园区的整体建设;有的虽然有规划或布局, 但没有从全省的大局出发, 而是站在各个地区的角度制定规划和建设园区。突出表现为:一是工业园区 (点) 多而乱, 如有的市 (县) 就有5~7个工业园区 (点) , 不仅分散, 而且较零乱。二是园区功能布局不够合理, 每个园区按照常理应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 但甘肃省工业园区 (点) 建设的实际是区内功能不明显, 混杂而建。有的园区内存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交错分布现象, 造成产业层次较低,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 各区域之间重复建设较为严重, 导致彼此之间争资源 (原料等) , 如一些工业园区都纷纷上马番茄酱加工、马铃薯淀粉加工等项目, 却均为中小规模企业, 无法形成资源利用合理和企业整体效益, 也不利于全省整体工业化的布局和发展。三是园区平均规模偏小。除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初具规模外, 其他园区 (点) 规划面积都较小, 落户企业寥寥可数, 甚至有的园区 (点) 还是一个空壳, 园区发展缺乏载体。

园区机构不健全, 管理相对滞后。甘肃省有各类工业园区 (开发区) 97个, 除3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构外, 其余的工业园区 (点) , 有的只是名义上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和领导小组, 有的甚至还只是一块牌子、一枚印章, 或挂靠在乡镇府开展业务, 没有具体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和机构, 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 园区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难以保障, 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运行机制难以运转, 管理服务难以落实到位。特别是一些乡镇一级的工业园区, 管理范围不清、职能不明, 缺乏人才, 具体工作难以操作。还有一种情况是, 一些地方的园区虽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 但没能明确机构、编制、人员, 没能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的领导体制, 没能履行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征地划拨审批、规划实施监督、协调服务等职能, 没能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由于国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 前置审批手续办理周期过长, 加之工业园区办公设施配套不足, 管理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园区规模扩展、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需要。开发区缺乏法律地位是影响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最关键、最急迫的问题, 开发区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模式, 在国家的组织法和政府序列中也没有体现, 开发区的管理机构 (管理委员会) 不是一级独立的行政机构, 因而使开发区的建设目的、功能定位、管理形式、职能权限、相关政策等缺乏法律依据, 造成对开发区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极大地弱化了开发区所建立的新型的体制优势, 严重制约了开发区的经济管理与开发的顺利进行。以上种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工业园区 (点) 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园区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配套服务功能不明显。现有项目建设用地已不适应园区“聚集、壮大”和节约公共资源的要求。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力度和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 征用土地越来越难, 而园区现有的用地已基本用完, 储备土地较少, 开辟新的企业发展空间, 特别是完善与之相配套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管网、通信、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受各种因素制约, 还没有配套完善, 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严重影响着园区发展。目前, 除嘉峪关、酒泉市充分利用戈壁荒漠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外, 建设用地不足仍然是制约多数市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同时, 甘肃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而, 多数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还仅限于通路、通电、通水、通信的低水平状态, 对于工业园区产业积聚所需的统一排污、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则因限于财力而无法落实。更谈不上在园区内建设商贸餐饮、娱乐休闲、金融服务、邮政资讯、医疗卫生等三产配套服务体系, 以园区为核心促进城市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产业聚集度低, 生产集群效益不明显。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缩和调整, 加之受体制机制制约, 没有真正建立起上下联动、高效便捷的协调机制, 全社会共建园区、共促发展的合力还没有形成, 一些涉及行业规定的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致使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影响了企业落户园区。部分园区因急于体现招商引资成果, 入园企业门槛过低, 鱼龙混杂, 无法形成产业联动, 产业集群流于形式。同时, 各地工业园区缺乏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影响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的积聚不理想。由于投入不足, 入园企业规模、科技含量、产品档次还不高, 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特别是研发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不强, 难以发挥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园区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 从产业结构上看, 由于园区内企业主要是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入园的, 工业企业的资源性特征比较明显, 总体上仍未摆脱依赖资源发展的格局, 在产业集群中明显存在两点不足:即外资企业的项目多属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加工制造项目, 其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方面的中低端和低层次的加工上, 产业链短, 结点少。从产业布局上看, 还没有统一和成熟的产业布局规划, 基础设施公用率低。园区企业之间, 多数属于空间聚集而不是以其内在的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的组合, 缺乏强烈的根植性, 企业间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建立, 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 生产、流通、服务的机构协同、协作的机制也不健全,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因此, 园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强, 技术、产品、信息、人才等溢出和带动效应也不强。从企业结构看, 园区企业户数少, 规模普遍较少。从产品结构看, 产品层次低, 大多是原料性产品, 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不够明显, 产业关联度不高, 互补性不强, 缺乏互供上下游关系的终端产品和名牌产品。

促进甘肃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甘肃省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 作为政府的角色定位,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不断改革创新, 适时调整园区发展思路, 加大扶持力度, 为园区搭建发展的平台, 提供合理的政策环境, 保障园区企业的合法权益, 达到政府、企业双赢,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标。

着眼长远发展, 完善园区规划, 建设特色鲜明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宪法”, 是园区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园区发展的方向、质量和空间, 规划引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效应。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根据各地优势以及已有基础, 进一步确定发展方向, 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建园思路, 快速提升园区软硬环境, 紧紧围绕“园区规划科学严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特色初步显现、区域经济贡献率显著提升、各项服务快捷高效”的园区发展目标, 努力把各个园区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园区, 使之成为甘肃省招商引资的平台、要素聚集的高地、项目生成的载体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一是科学定位, 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建设“土地集约、产业聚集、产出高效”新型科技园区的思路, 工业园区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 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核心, 建成区域性的“装备制造、新型能源、高新技术和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产业基地”。二是因势利导, 完善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超前引导、区域功能清晰、产业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完善的原则, 完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重点产业园建设性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修订任务。三是理顺机制, 严格规划执行。要按照规划一张纸, 审批一支笔, 建设一盘棋的要求, 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园区管理者的规划执行意识, 严格落实道路、供排水、送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程序;建立入园项目准入评审机构,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对入园项目选址、建设面积、厂区规划、设备选型、工艺选择、立项环保等环节进行评价审查, 有效避免重复建设,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明确发展思路, 形成比较优势,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甘肃省工业园区建设已对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显示出积极作用, 它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 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企业集聚, 有利于统一改善投资环境, 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建设, 是甘肃省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的增长点。因此, 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对加快甘肃省经济发展, 实现工业强省和经济腾飞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定要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创造有利条件, 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强化领导, 加大建设力度, 在全省形成支持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合力, 增强依靠工业园区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增长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城市发展的带动区。具体来说, 要做到4个转化。一是由以招商引资、扩大规模, 向提高效益、培植财源转化。二是由低价或免费提供土地等优惠, 向统筹规划、分区定位、划分功能、延伸产业链转化。三是由税收“先征后返, 税收减免”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财政增收新亮点转化。四是由单纯吸纳劳动力、扩大就业, 向引进高新技术、引进顶尖人才, 大力促进人才培训, 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转化。同时, 在园区建设中, 要特别注重整合多种要素, 发挥比较优势, 确定主攻方向, 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 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体制创新, 加大招商力度, 构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在政府管理机制创新上, 坚持市场化取向, 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在园区管理上真正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和管理服务新格局。优化园区管理机构, 压缩管理层次, 减少行政性审批, 简化办事程序, 推行“一站式办公, 一条龙服务”管理模式, 公开各种办事制度, 为创业者和高新技术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在产业政策创新上, 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确立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导向, 围绕产业链的配套与延伸,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在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上, 要按照各个园区规划定位, 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突出大项目带动, 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高增长项目, 真正发挥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和项目载体作用:一是突出规模大的项目, 规模大的项目牵引作用大、带动作用强、产出效益高, 要引导工业园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重大项目上, 特别是投资规模1 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或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内资项目上, 提高入园企业的档次和项目的投资额。二是突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项目, 推出一批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的重大项目。引导工业园区从比圈地面积、比企业数量转变为比项目层次、比技术含量上来, 增强产业带动作用。三是突出产业配套的项目, 要注重引进单个产业向其他相关产业扩散、引进单个核心企业向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同时跟进、引进单个产品向上下游产品延伸, 实现产业的集群化、企业的配套化、产品链式化, 真正形成生产布局集中、企业集聚、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特色鲜明,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高成长性工业园区。

建立运行机制, 实行科学管理, 确保园区高质运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园区建设中, 要创新运行机制, 实行科学管理, 确保园区高质、高效、高速运转。一要建立全面封闭的管理运行机制。对工业园区实行全面封闭管理,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特殊措施;是减少部门之间的掣肘, 摆脱体制束缚, 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先进地区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证明, 全封闭大发展, 半封闭慢发展, 不封闭难发展。全面封闭管理就是将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的区域及今后根据建设需要, 经省市人民政府决定的工业园区 (点) 等地封闭起来, 实行以“块块”为主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集中管理使用人、财、物。二要建立绩效考评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使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 调动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省市工业园区建设办应制定严格的考核评比奖惩办法, 每年年底, 会同有关部门, 对工业园区进行一次综合年检及年度考核, 建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其进行奖励, 也可以探索对园区管理层实行“年薪制”的办法, 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 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 搞好生活福利, 拉开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 实行补贴制度, 以体现“待遇留人”的政策。三要建立依法办事的保障约束机制。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立法、执法工作, 使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的意见和规定的基础上, 避免和防止园区建设中的随意性、无序性和分散性。四要建立激发园区建设活力的利益分享机制。为避免工业园区过多、过乱, 浪费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情况的发生, 激发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活力, 省市工业园区建设办应建立一套跨乡镇、跨县区迁入园区和引进企业入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五要建立定期沟通情况的信息畅通机制。目前, 阻碍工业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通、情况不明、交流少、沟通差。因此, 要加强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 省市工业园区推进办要在信息交流与沟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创新投融资体制, 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实现政府投入的“四两拨千斤”作用。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原则, 深化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说, 园区开发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 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 进行企业化运作。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工业园区良性发展方面的作用。政府可通过制定法规、加强管理、对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投入等, 充分融合各类资源要素, 使园区发展达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统一监管”的目标。二是在园区建设中, 进一步加大省级财力扶持力度,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 改变过去平均分配的做法,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 重点扶持规模大、效益好具有产业发展前景及资源优势潜力、具备高新技术优势、特色阳光产业、重点财源培植和振兴装备制造、促进工业强省战略的工业园区。一方面财政投资要用对地方, 避免撒胡椒面现象。要通过集中力量先期扶持条件较好、有较大潜力的个别园区发展, 加快塑造个别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 并以其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改善全区的招商引资氛围, 增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 提升全区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力。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条件来看, 财政扶持资金应该重点考虑向民营科技园倾斜, 一旦民营科技园做大做强, 其作为市级开发区的示范效应将比其他园区更加突出, 对全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作用将更为明显。另一方面, 财政投资要选准对象, 要扶优扶强, 重点扶持大中型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以及龙头项目、重点项目、高新科技项目和技改项目, 尽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 产业特色鲜明, 企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外来企业进驻提供优良的产业链支撑环境。第三方面是财政投资要用对方式, 主要通过贷款贴息、区级税收返还等具有激励性质的间接方式进行,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园区财政管理体制, 代表政府行使同一级综合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 实行园区财政单独核算, 采取“划分收支、核算基数、超收分成、风险共享、一定多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在缓解园区企业融资难问题等方面多想办法。要引导企业走出“一个老板一家企业”的经营模式, 推动企业相互参股、吸纳民间资本走股份制改造的道路;要通过争取金融部门在园区创立中小企业贷款试点;要通过园内企业入股, 组织成立担保公司;要通过把民间资金转化为民营资本等方式帮助企业构筑融资平台, 争取金融扶持, 获取发展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投入,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为园区企业搭建良性发展平台, 提供完备周到的服务, 促进工业园区发展。

上一篇:荷载作用特性下一篇:音乐心理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