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范文

2024-05-18

重庆渝北范文(精选10篇)

重庆渝北 第1篇

1 项目概况

1.1 公园概况

双凤公园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两路双凤支路,地块西接双凤大道,东临210国道(机场高速),北接渝北区实验中学,南临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总用地26922 m2,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用地最高点海拔448.30 m,最低点海拔426.47 m,最大高差达12 m。西北侧的晚晴园现在是该片区主要市民活动场所,由于受用地影响目前已不能完全满足市民活动需求。目前用地范围内建筑已拆迁,场地基本平整。

1.2 现状分析

1.2.1 水系

公园中的主景为景观水系,但由于水面空间、驳岸缺少设计,以及缺乏体现水景的组景小品,没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使得整个公园趋于贫庸,没有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地理特征。

1.2.2 植物

目前双凤公园植被落叶太多,导致骨架不明显。二级乔木长势不佳,使得空间通透景观效果不明显。植物景观较为单一,植物景观层次不丰富,植物群体效果不佳,没有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让人体会不到植物的绿色生机;水生植物配置空间层次感不强,从陆地到湿生再到水生的渐变显得有些突兀和生硬,与周边的环境不协调。总的说来,在植物配置方面缺乏美感,景观效益不明显。

1.2.3 道路系统

公园内的道路系统比较完善,在尺度和规划方面都比较合理。但有部分道路转折太多,不方便游人进入园区游览、观赏。有少数道路还是沙石,尚未进行铺装,因此需要调整和改善。

1.2.4 园林小品设施

公园原有的园林小品中,有一定的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和娱乐设施,但这些设施陈旧老化,不够完善,色调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观赏性不高,从整个公园使用情况来考虑,存在一定问题。而公园里的建筑小品虽在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但其标准不高,致使某些小品的功能单一。在公园内有一定的亮化设施,但设施不完善。在绿地上现有的石头草坪灯,其设置得比较突兀,无任何遮挡,且不具有地域特色。因灯具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形成不了亮点,不能让游人很好地分清地势和看清周围环境。并且从还原树本身的形态和色彩方面来看,现有灯具不能很好地突出植物配置的层次感和局部环境的清雅美。

2 改造总体构思

2.1 公园总体构思

(1)设计综合考虑人文因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各种亭、台、阁等景观小品的设置,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体系,在地势较低的东北侧设置地下停车场,既减小土方开挖,又充分考虑实际使用功效。

2.2 设计原则

(1)以游客的需求为基础,满足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该地域城市性质、社会经济、气候等地方特点和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供一处温馨宜人的城市空间节点。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体布局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和环境景观空间之间的和谐。

(3)综合分析场地现状,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合理进行道路及竖向布置,做到土石方场内挖填平衡。充分挖掘用地潜力,多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停车位。总体布置综合考虑绿地、消防扑救和管网布置,满足规划、消防、节能、环保等要求。

(4)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执行“节能、省地、环保”的国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3 景观要素改造方案

3.1 水系调整

水体是园林亮化中最好的设计载体,双凤公园原有水面空间缺少变化,并且景观层次差(见图1a),设计改造通过在湖中设置多种类型的生态浮岛,净化水质和增加景观观赏性(见图1b)。同时在湖边转角处增加木平台,眺望全园具有良好的视野,增强视觉感受。原有驳岸凌乱,生态性较差,此次改造用湿生植物代替硬质驳岸,取得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在湖面四周设置LED水下灯,灯光透过水面对湖沿景观树及建筑体进行灯光渲染,也可以作为夜晚水面边界的安全提示。

3.2 植被梳理

生态,是营造景观的灵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主要以观花、观叶、观姿植物营造园区。在大量保留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增加天竺桂、小叶榕等常绿树种,提高冬季的绿色面积。在水系附近把生长状况不良的植被全部换掉,增加种植云南黄素馨、栀子花、黄杨球等常绿地被植物,在增加常绿植物的同时可以制造花径和增加芳香气味。公园北入口不明显,植被被铁栏杆围合起来,与外界隔离开来,达不到统一的效果(见图2a)。通过在入口处增加景观置石,增强入口标志,并拆除铁栏杆,替换为低矮的木栅栏,种植一些灌木和花草,增强与外部环境的连接,达到拆墙透绿的效果;同时在树木种植过密区移除一些小树,降低树木郁闭度,增加空间通透性(见图2b)。

3.3 道路铺装改造

由于公园中原有铺装和场地不协调,脏乱(见图3a),在保留原有道路系统结构的设计下,对其面材进行了整体规划调整,将原有铺装换成青石板铺装、虎皮石冰裂纹或透水砖,更加突出生态环保和绿色更换的设计理念(见图3b)。整个双凤公园的道路铺装改造后,主要采用青石板、透水砖、鹅卵石三者相互搭配。在健身长廊区增加健身步道,健身步道采用卵石;人们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的效果;在人为践踏出来的小道上直接用铺砖铺成道路,方便游人行走。通过园路铺装的完善,可以提高路面的视觉效果,增强引导性。同时道路铺装做为公园成景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公园环境,还可以增加公园特色。

3.4 景观小品设施更新

在公园内设置导向标识系统,标识牌采用淡白加深蓝色的亚克力材料。这种材料有利于加工制作,给人以沉重的体量感,颜色自然清新,能够让游客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同时字体标识在浅白色平板上,有利于人们读取信息,方便识别。原有的景观雕塑小品较陈旧,色调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将雕塑小品更新,提高场地协调性;在原有草坪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LED照树灯,不仅起到还原树木本身形态和色彩的作用,其产生的剪影效果和溢光效果也是庭院灯所不可替代的。同时在树丛中添加图案造型灯,使得晚上也能看到植物的层次感和突显局部环境的美。

4 结语

公园景观改造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师运用准确的景观设计要素去营造一个既满足城市公园的特质,同时又对公园内已经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植物层次、合理的景观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保护与传承。重庆市渝北区双凤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就是在充分调查项目现状和城市居民对环境需求的基础上,营造一个舒适人性化的现代公共空间。

双凤公园景观改造项目对一些老公园的景观更新改造有如下启示。

(1)尊重历史,创新精神。尊重公园的原有历史背景和场地原貌,因为公园的改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更新,改造应尽量保留场地的完整形态,除了在经济上能节约昂贵的拆除和重建的费用,还能保存场地的原有记忆,使场地的开发深度能兼顾到使用居民的接受程度。同时,避免景观出现“均质化”“趋同化”现象也显得重要,应把人文精神孕育在地域性的创新和创意的特质之中,与其他景观元素形成共栖、融合、相互衍生的关系,追加新的附属功能,也使原有公园的历史背景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完善景观序列,相互协调统一。建立完整的公园景观空间序列,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因为场地本身需要景观序列,通过地形的起伏变化,植物群落的层次以及建筑的空间转换,从而达到部分与整体在内部时空与功能上的统一性;场地的建设与改造还要考虑公园的周边环境,便于更加明确核心场地与周围形成有机的整体。

重庆渝北 第2篇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和《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已经区委十二届第49次常委会和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33次区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勤政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重庆市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效能监察,是指区监察局依法对全区监察对象的工作效率、效果、效益等进行监督的活动,监察对象包括以下单位和人员:

(一)区政府各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单位、区政府各部门依法委托的单位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行政机关);

(二)前项规定的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三)区政府及各部门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四)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在区政府领导下和区监察局指导下进行,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

第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靠群众、标本兼治的原则。实行预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勤政与廉政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第五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职责:

(一)对区政府各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或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单位的行政效能建设进行监督检查;

(二)受理和办理上述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的行政效能投诉;

(三)承办区政府实施行政首长问责及行政效能的有关事项;

(四)总结宣传推广行政管理先进经验,提高行政效能。

第六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在遵守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二)在依法履职、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中的问题;

(三)在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四)在实施政务公开、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费用收取使用、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中的问题;

(五)在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运转、协调中的问题;

(六)在建立和执行内部规章制度中的问题;

(七)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中的问题;

(八)在落实上级交办的有关行政效能监督事项、行政效能投诉中的问题;

(九)有关行政效能方面的其他问题。

第七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评议评估。组织社会各界对行政机关行政效能情况进行评议评估;

(二)受理投诉。畅通投诉渠道,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监察对象在工作中影响行政效能问题和行为的投诉,并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三)提前介入。对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重大行政许可等事项提前介入监督,重点对实施方案的合法性予以审查;

(四)现场监督。对前项涉及事项的实施过程,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现场监督;

(五)跟踪督查。对监察对象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招商引资等项目推进中的行政效能情况跟踪督查;

(六)例行监察。对行政机关可能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例行监察,督促整改和建章立制;

(七)专项监察。根据市监察局和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中心工作或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等进行专项监察;

(八)随机监察。通过明察暗访、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监察对象的行政效能情况进行随机监察;

(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八条 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程序:

(一)确定事项。一般性监察事项的立项,应当报经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重要监察事项的立项,应当报经市监察局和区政府备案;

(二)制定方案。根据已确定的效能监察事项所涉及的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方案包括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组织领导以及其它需要明确的内容;

(三)组织实施。组成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组,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报告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或者确定具体处理意见,对重要监察事项的监察情况,向市监察局和区政府报告;

(五)作出处理。根据监察结果,经市监察局和区政府批准,作出监察决定或提出监察建议。

第九条 区监察局进行监察前,除不宜提前通知的外,应当向监察对象及监察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发出监察通知书。

第十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时,应当组成两人以上的检查组,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当提交监察报告。监察人员在行政效能监察中,应当全面客观的了解情况、反映情况,并听取监察对象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一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可以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也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有关专家等参加。

第十二条

区监察局实施行政效能监察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监察部门和人员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财务帐目),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有权对被调查人员进行询问,列席与监察事项有关会议,了解相关情况;

(四)对监察事项涉及的有关场所、物品和行为进行实地勘查、调查或者监督,根据工作需要提取现场的文字资料、图(照)片或者进行录像;

(五)责令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没收或责令其上缴及退还非法收取的财物和费用,对违规行为造成损害的,责令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六)对不配合或阻挠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权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权追究责任;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三条 区监察局根据监察结果,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监察建议:

(一)拒不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命令,应当予以纠正的;

(二)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政策,应当予以纠正 或者撤销的;

(三)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

(四)其他需要提出监察建议的情况。

第十四条 区监察局根据监察结果,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监察建议或者作出监察决定:

(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

(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第十五条 区监察局提出的重要监察建议和作出的重要监察决定,应当报市监察局和区政府同意。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执行;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无正当理由的,应当采纳。

第十六条 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建议或者监察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采纳监察建议和执行监察决定的情况报告区监察局。

第十七条 被监察部门和人员对监察建议有异议或者对监察决定不服,提请复审、复核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监察决定的执行。

第十八条 被监察部门和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机关或区监察局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机关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证据的;

(二)故意拖延或者拒绝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材料和其他必要情况的;

(三)拒绝就区监察局所提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

(四)拒不执行监察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

(五)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投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或监察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构成违纪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区监察局和监察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一条

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建立行政效能投诉制度及处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投诉的方式。对投诉处理情况应及时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第二十二条

行政效能监察和处理的结果,送组织、人事和综合目标考核管理部门备案,作为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区监察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能力、效率、效果、效益等方面问题的行政效能投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坚持分级负责、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实行教育与惩戒、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依法维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 区人民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以下简称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区政府领导下和区监察局指导下开展工作,对全区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进行监 督、检查和指导,定期综合汇总全区受理和处理行政效能投诉的情况,研究、分析行政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第五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履行以下职责:

(一)受理投诉人对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关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工作作风等情况的投诉;

(二)负责对全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进行调查处理;

(四)督促、指导、协调各有关单位处理各种投诉,办理投诉事项;

(五)办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区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第六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处理投诉工作中行使以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提供与调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责令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停止违反法律、法规、行政纪律的行为;责成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纠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并对其违纪行为造成的损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四)对经调查确有问题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诫勉谈话教育或通报批评。构成违纪的,由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负责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区政府各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或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以下投诉:

(一)违法设立或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事项应当受理而不受理或在受理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

(三)违反市政府、区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规定的;

(四)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工作推诿、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延误工作或造成损失的;

(五)不履行公开承诺,或违反政务公开规定,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的;

(六)假公济私、故意纵容或者庇护不正当竞争的;

(七)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

(八)违反规定强行指定购买商品或强行指定中介服务机构的;

(九)利用职权或借工作之机长期借用或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的;

(十)不文明执行公务,工作作风生硬,态度蛮横粗暴,故意刁难的;

(十一)对群众的正当要求和合理意见置之不理等涉及行政效能的不当行为;

(十二)其他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

第八条 投诉人可通过来信、来访、电话、传真、短信、媒体曝光、电子邮件、上级交办或转办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投诉人进行投诉,提倡说明被投诉人的名称或工作人员的姓名、投诉的事项和理由等内容,以及投诉人的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提倡投诉人分级投诉。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举报电话:67810110,67822225,电子 邮箱:ybqjj110@163.com。

第九条

投诉人进行投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不得干扰和影响工作秩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投诉人的投诉进行阻拦、压制,不得打击报复投诉人。对不属受理范围的,应当向投诉人说明,并指导其向有权机关反映。

第十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为投诉人保密,不得将投诉材料及投诉人有关情况转给被投诉人,确需转交被投诉人核实、解决的,应摘要转交。

第十一条

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接到的投诉,对属于受理范围的,摘录主要投诉内容录入《行政效能投诉管理系统》,提出拟办意见,送区监察局分管领导审核,经区监察局 主要领导审签后进行自办、交办或转办;交办或转办的投诉,需要跟踪、掌握办理结果的,要求交办或转办单位限期办理,并将结果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行审查 或备案。

第十二条

移送投诉件须附《行政效能投诉交办函》或《行政效能投诉转办函》。需报送办理结果的,应当注明报送办理结果期限。移送投诉件,不宜转原件或原件复印件的,采用摘转;需要报送办理结果的,移送原件复印件,原件与办理结果一并归卷。

第十三条 受理的投诉事项实行分类处理:

(一)自办。投诉中心直接办理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的投诉事项,可当场予以解答释疑或处理解决;涉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或情节复杂的重要投诉事项,报请区监察局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后进行调查核实。

(二)交办。对不能当即解决的一般投诉事项、涉及行政机关下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经区监察局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后,以《行政效能投诉交办函》形式交办各有关单位查报情况,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予以上报。

(三)转办。对涉及违纪违法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事项,以《行政效能投诉转办函》形式转交有关单位办理。

(四)协办。对具有一定影响、涉及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突发事件,由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办理。

(五)督办。对交办或转办的投诉事项,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予以督办。

第十四条

受理的投诉事项,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一)对正在发生且影响较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投诉事项,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应立即派人或责成有关单位派人到现场控制事态,对问题的解决作出妥善安排。

(二)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自办的署名投诉案件,在3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人案件办理情况,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署名投诉人反馈办理结果。涉及问题严重、案情复杂的,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批准后适当延期予以处理答复。

(三)转办或交办的投诉案件应在受理次日转到有关单位,并告知投诉人转办、交办情况,各承办单位接到批转件后,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将调查和处理结果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对涉及问题复杂的投诉,如需要延期办结,经区监察局主要 领导批准后,可延长30个工作日,但累计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四)涉及移交的投诉案件,由接收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

调查处理投诉案件,要依法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对所取证据要认真鉴别,以防伪证、错证,切实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正确。所投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被 投诉单位应立即纠正,并写出书面整改报告报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所投诉问题经调查不属实的,由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或被投诉单位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投诉的问题如涉及多个部门、多方面原因,被投诉单位无法单独解决的,则向区政府写出专题报告,通过召开协调会予以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 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直接办理或交办的投诉,调查终结后,应当撰写调查报告,经区监察局分管副局长审核、局长审签后将调查情况回复投诉人,其调查情况及处理结果录入《行政效能投诉管理系统》。

第十七条 对调查发现的问题,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可发出《行政效能告诫书》,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予以纠正。可分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对被投诉人影响行政效能,但尚不构成政纪处分或被免予政纪处分的行政过错行为的人员,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发出《行政效能告诫书》,通知被告诫人,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二)对有严重行政过错行为的人员,依照《重庆市渝北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规定,追究责任;

(三)对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人员,予以立案调查;

(四)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单位,经区监察局主要领导签批后,发出《监察建议书》,责令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投诉人有关举报、检举、揭发的材料或情况透露给被举报、检举、揭发的单位或人员,打击报复投诉人、侵害投诉人利益,构成违纪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投诉人投诉的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属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自办的,由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提出处理建议,经区监察局研究同意后,责成其所在单位作出处理;交办或转办 的,由承办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备案;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发现确有处理不当的,有权责成重新调查处理或协调后作出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投诉事项推诿不办、查处不力或者纵容包庇,致使投诉人重复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承办单位或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受到投诉,经受理并查证属实的,每件(次)酌情扣减该单位的部门服务社会评议得分1-10分,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投诉事项的办理结果可通过适当形式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四条

对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重庆渝北 第3篇

关键词:降水质量;现状;研究;对策探讨

渝北区位于重庆市区东北部,幅员面积1452平方千米,属于国家酸雨控制区。“十一五”期间渝北区降水酸雨频率达92.9%,酸雨污染相当严重,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物结构、工程和管理减排的大力实施,酸雨得到有效控制,降水质量有所改善。

1渝北区降水质量现状

1.1 2015年渝北区降水质量

201 5年,渝北区降水PH值范围为4.65~6.95,降水PH均值为5.44,酸雨频率为37.5%,与2014年相比,酸雨频率下降29.2个百分点,降水PH值上升了0.5。渝北区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和硝酸根,硫酸盐和硝酸盐为渝北区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

1.2“十二五”期间降水质量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

“十二五”期间,渝北区降水PH值呈总体上升趋势,酸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酸雨频率2012年最高,2015年最低,平均为67.4%(见图1-1)。降水PH值范围为3.7 3~6.74,降水PH均值为4.82(见图1-2)。

“十二五”期间,降水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比呈先扬后抑趋势,表明硫酸盐和硝酸盐致酸物质得到抑制,硫酸根的贡献率在逐步降低,硝酸根的贡献率略有增大,见图1-3。

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酸雨频率下降25.5个百分点,酸雨频率下降趋势明显;降水PH值上升了0.33个PH单位;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浓度分别下降了29.5%、18.3%。从以上数据表明至“十二五”末渝北区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浓度得到有效抑制,酸雨得到有效控制,降水质量有所好转。

2结论及原因分析

2.1结论。“十二五”期间,渝北区降水pH值总体上升,酸雨频率总体下降,与2010年相比,2015年渝北区降水酸雨频率下降29.2个百分点,降水PH值上升了0.5;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浓度得到有效抑制,硫酸根的贡献率在逐步降低,硝酸根的贡献率略有增大。至“十二五”末渝北区酸雨已得到有效控制。

2.2原因分析。“十二五”期間,渝北区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加强工业、交通废气治理等方面着手,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物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各种减排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至2015年末,共削减二氧化硫7 54.04吨、氮氧化物208吨,酸雨得到有效控制,降水质量有所改善。

3、渝北区降水质量持续改善的措施及建议

至“十二五”末渝北区酸雨虽然得到有效控制,降水质量有所改善,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渝北区的降水仍存在37.5%的酸雨,降水PH值离全面达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硫酸型致酸物质虽得到抑制,硝酸型致酸物质有所反弹,因此如何持续稳定改善降水质量,成为当前渝北环保紧要问题。为此,结合渝北实际,提出如下措放及建议:

3.1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倒逼经济转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完成重庆川庆化工、西南合成制药公司一分厂、重庆江北化肥公司等一批废气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二是继续推进关闭和整治砖瓦窑工作,巩固无煤区和基本无煤区建设成果。三是推动油品配套升级,提高工程机械的油品质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使用,继续开展黄标车禁行及淘汰工作。

3.2加大在用汽车尾气检测和执法监管步伐,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和环保标志管理与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车用汽油、柴油国Ⅲ标准和积极开展国Ⅳ标准限期使用的执法工作,适时推进城区车辆限购、限行、限号政策。

重庆渝北 第4篇

一、队伍建设有创新

1、建立健全德育队伍机构。

(1)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树立全员育人思想, 形成人人抓德育的氛围。形成一个校长——相关处室——班主任 (各德育课教师) ——各任课老师——学生干部联系模式, 而且, 每个行政领导都要亲自联系几个班级。 (2)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共同教育的网络。 (3) 健全社区教育活动组织, 成立家长委员会, 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校外心理辅导老师。

2、学生自治。

我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有学生会, 团委会、学习部、纪检部、生活部、文娱部、体育部等七大部类, 各部类发动学生干部作用, 又招有若干个干事, 形成管理链, 学生干部相当负责, 且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二、德育活动有特色

1、养成训练规范化。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我校制编定了《德育守则》。遵循“高起点、严要求、经常抓”的原则, 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训练, 重点开展“学规范、争先创优”活动, 认真梳理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表现, 组织检查监督、考核评比, 提高活动的实效。校园处处体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秩序, 形成良好的学生自治的氛围。

2、四项教育, 即为感恩、法制、职业道德、成人教育。

学校每期在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主题教育。在进校的第一学期新生进行的是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 让学生民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 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与扶持, 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爱心, 在校园形成懂得感恩的良好风尚, 从而更加热爱生命, 热爱学习, 充满爱心, 关爱他人, 使自己健康成长, 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具体活动内容有:如 (1) 算算亲情帐, 感知父母恩; (2)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3) 开展讲述“父母最让我感动的事”及“我最对不起父母的事”; (4) 开展“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要求家长要签名, 班主任回收; (5) 给老师一声热情的问候, 给一个建议, 谈一次心, 说一名关心的话, 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 (6) 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事”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情; (7) 开展“学会感恩, 让感恩伴我成长”的演讲比赛等等。第二学期进行的是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使学生掌握基本法律常识, 明确什么是犯罪, 明确违法与守法的区别, 使学生养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品质。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 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强化自我约束能力,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具体活动内容有: (1) 观看法制教育片, 组织讨论; (2) 布置“法在我心中”的黑板报、手抄报; (3) 组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组织讨论; (4) 开展“法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 (5) 听法制教育讲座; (6) 征集“法在我心中”的校园十大箴言等。第三学期开展的是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争做四有青年的中心, 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提高在求职择业中抗挫的能力和变换职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规范自己的行为。具体活动内容有: (1) 布置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 (2) 请就业的学生回校或请相关人员举行一次报告会; (3) 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4) 组织讨论“我心中的职业道德”; (5) 开展“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活动, 组织现场模拟活动; (6) 征集“我心中的职业道德”校园十大箴言等。第四学期开展的是成人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成人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体验“成人”的过程中, 去感受成人的意义, 引导学生建立和强化自我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 教育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生存环境负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培养中学生维权履责、服务奉献的公民精神。具体活动内容有: (1) 唱响以“十八岁”为主题的歌曲; (2) 开展以“做有责任的人”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 (3) 开展以“对自己负责”为主题的班会; (4) 开展以“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为主题的班会; (5) 开展以“成人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6) 开展以“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7) 征集“走好成人路”校园十大箴言。

3、家校联系卡。

每到周末, 我们的学生分成两部分, 要留校的填写留校名单, 要回家的则必须填写家校联系卡。学生什么时候离校的, 家长应明白, 便于家校联系, 且减少很多安全隐患。

4、养成教育有新招。

(1) 建好清洁文明监督岗。根据制定并实施《德育守则》, 对班级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 根据考核评比结果评选“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建立行政值日、值日教师和学生监督岗三结合的检查考核队伍, 按照统一要求, 对常规工作进行逐日量化考核, 逐日公布曝光, 每月总结评比。针对学生易产生行为偏差的地方, 如商店门口、楼梯口、绿化带内、操场上、走廊里等, 尝试设立清洁文明服务监督岗, 随时发现同学们的不良行为, 随时提醒、随时批评教育, 并让上岗同学在监督、帮助同学的同时约束自己,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从起始状态抓起, 要求学生做到:“三轻轻” (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取放物品轻轻) 、“三随手” (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 、“校园十不准” (不乱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进入网吧等) 。狠抓以“会预习、会听课、会作业、会考试、会反思”为重点的“五会”学习习惯培养。

(2) 改革评价方式。为了能更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们在评价中抓了三个“转变”, 即变学习评价为学力评价;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注意三个“结合”, 即: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从而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 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的现状, 使养成教育成为了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内容。

重庆渝北 第5篇

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名称——重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二)学校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重庆市两江新区腹心地带,位于重庆市渝北回兴工业园区,毗邻重庆机场、台商工业园,直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倚靠重庆模具产业园区,旁携重庆五金机电城,区位优势极其明显。学校现占地面积202.5亩,建筑面积140821平方米。

(三)学校办学历史

学校创办于1990年,历经二十年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重庆职校之翘楚。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等20多项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

(四)学校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了汽修、数控、航空旅游、服装、模具、建筑、电子、电信、办公、计应、美容等20多个专业;在籍学生10773人,教师556人。学校还建设了5个专业部,电子部、计算机部、汽修部、机械部和旅游商务部。而且学校建有30276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其中包括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示范性电工电子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实训基地。有实训场所98个,可供3000余名学生同时实训。

(五)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学校各个专业的课程安排都差不多,都是理论课+技能课。理论课包含了专业课和综合课,主要是讲一些书本上的东西,技能课就是将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实就是实训课。

比如旅游专业,理论课的专业课主要有酒店方面的、旅游方面的和礼仪方面的,理论课的综合课主要有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等。技能课主要就是训练酒店的客房服务、餐厅服务、个人礼仪(走姿、站姿、坐姿)。

二、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在渝北职教中开展创业教育有两个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 ,二是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等种种原因 ,创业教育仍处于自发、分散、探索的状况。

1.高职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

高职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 ,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

定的其他专业技能 ,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 ,谋得一份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部分高职

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 ,对就业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造成高职毕业生依赖较强、自卑心理较

重 ,怕苦畏难情绪严重 ,自立创业意识淡薄。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 ,部分学生情愿在家等待“好运气”,也不愿接受企业一线的操作岗位。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以及所接受的教育 ,就不难得出结论:这些孩子从小到

大没有受过磨难 ,所受的教育科目不少 ,但就是缺乏创业教育。

2.创业师资薄弱 ,缺乏实践支撑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更为薄弱 ,成为制约高职创业教育的重大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从数量上来说 ,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教学需求 ,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的高水平老师更是凤

毛麟角。其次 ,从质量上来说 ,缺少“双师”(即专业理论名师与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经济师等企事业单位

兼职教师)。

3.只注重技能培养 ,忽略了创业教育

在上世纪 80 年代 ,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外资在国内投资市场的日益增多 ,技能型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缺口。根据 2003 年初数据显示 ,教育部对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

了专题调研 ,结果表明 ,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这种落后可以从两个方面诠释 ,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培养出数量足够的技能型人才 ,我国技能人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紧缺;另一

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结构不合理 ,只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忽略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目标过于

单一 ,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就是将来的技师、高级工等。

4.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心理素质

由于历史的原因 ,多年来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 ,尽管素质教育倡导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很多学生大学

毕业的时候 ,仍然没有克服认知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想干一番大事业 ,但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尽管多

数的毕业生认为“自主创业”是一种磨练自己、拓展自己和充分实现自我的最有前途的就业方式 ,但在就业方

式的选择上 ,把它作为首选的却只是极少数 ,这也反映了我们对学生创业教育的严重不足。但是随着普通高等

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每年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用人单位往往唯学历录用人才 ,有的企事业单位用人

不切合实际 ,一些技能性的工作也非要招大学生、研究生 ,造成了用人的高消费 ,使高职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

乐观。

三、对学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一)对学校发展现状的诊断性评价

1、干部队伍工作现状

学校学期、学年工作目标较为明确,措施较为得力,但在目标符合实际方面仍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发扬

民主的作风有待提高。学校干部工作比较认真负责,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学校领导重视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与校内生活条件,但对教职工的培养与提高有待于特别关注。学校主要领导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

能力。

2、教师队伍工作现状

我校绝大部分的教师工作态度认真,对全体学生负责。大多数教师认为领导信任,并在现任工作中发挥自

己的才能。自己的教学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学生满意。教师能够做到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苛刻;认真批

改作业;大部分教师讲得课清楚明白,孩子比较喜欢。

3、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现状

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学生的素质的发展水平的评价”,学校干部、教师的满意程度同学生与家长的满

意程度相比差距较大。在文化科学素质方面:家长的评价与学生自我的评价,比学校干部教师的评价满意度相

比同样偏高。身体健康素质方面:对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发展比较乐观,各方满意度评价分别有所提升。心理素

质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较差,学校应在这方面教育加大投入。

(二)国外发达国家中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

1、德国职业教育与改革经验

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双元制”职业教育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并成为近期德国教育界和经济界多次争论的焦点。但面对种种问题和方方面面的意见,德国政府所采取的态度则是坚决和鲜明的,即坚持“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动摇的方针,支持企业和学

校采取更加可行的措施,使这种教育培训制度更趋完善。(1)坚持“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002年10月25日,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召开了第四届专业研讨会,其确立的研讨主题为“21世纪全球化社

会的职业教育”。这是一次欧洲最大规模的国际职业教育会议,约有2000名来自于各国的代表参加了大会。联

邦政府高度重视,总统约翰内斯劳先生亲临大会,并为大会作了主题报告。他呼吁德国企业界和经济界要提供

足够的培训岗位,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并明确提出,德国要坚持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继续强化学校和

企业的共同合作,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注重对全社会尤其是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开展

就业培训。并强调“谁如果只考虑企业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便是短视者;他可能解决企业今天的问题,但他不

可能真正解决企业明天的问题”。

(2)积极探索,尝试改革,不断完善“双元制”职业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德国也同样面临着国际化、结构

变化、工作的变化、培训对象的老龄化等问题。针对这些变化,德国也正在进行着一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简单的说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①单位合同培训制;②高中生结业后考不上大学,政府规定必须接受

一年培训,培训后要通过考核才能持证上岗;③老的岗位需要重新定义;④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

接出口;⑤职业学校也在进行着以下的改革:

A、不断拓展职业学校的办学功能。

近年来,出于企业提供培训岗位的逐年减少,以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尝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

训。德国的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办学形式:“双元制”职业培训;接受9年或10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

就业准备培训;全日制职业教育形式,即理论和实践教学全部在学校进行,为此开设了经济、计算机、外语三

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再经过3年的综合性课程培训,毕业后可取得升入技术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资格。

B、拓展职业学校师资培养渠道,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

多年来,德国职业学校的师资以其高质量而受到学校的欢迎,但同时也存在着培养周期过长的矛盾。目

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普遍面临着年龄老化的问题,而现行的师资培养体制是,一般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在其走上工作岗位之时大都年近30,这无疑使其工作年限大为缩短。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都普遍感到了教

师短缺及老龄化带来的双重压力。目前,一些州开始了探索解决师资来源的新途径。如除了保持原有的培养模

式外,对其他专业已经取得硕士学位的学生,经过一年教育理论与相关内容培训,通过考试合格之后,可直接

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但由于这部分人最初大都没有做教师的愿望,许多人只是在找不到更好工作的情况下作

出的无奈选择,因此很难吸收较优秀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虽然各州及学校都在努力寻找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新途径,但由于决策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

C、探索教学领域的改革,推行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习领域教学法。

学习领域教学法,源于行为导向理论(也称“行动导向法”)。目前,德国职业教育在教学及师资培训上

推行这种方法,被称之为一场教学的革命。所谓行为导向,是适应于劳动过程导向的学习过程。行为导向更重

视学习的外在结果,将传统的应知应会变为能做会做;同时更加强调道德行为及态度的学习。在行为导向基础

上形成的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习领域教学法已经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方针。这种方法要求学生不仅要

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在实践当中掌握必备的技能,并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着手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办学效益。

针对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州政府及有关学校除呼吁经济界、企业要和学校共同肩负起培

训责任,继续办好职业教育外,也在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改革。如汉堡州文化部拟将全州目前48所职业学校,按相近专业进行调整、合并,将其组建成17个综合性的培训中心。这样将有利于发挥学校各自优势,扩大学校

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此外,还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组成培训中心后,各中心可在财政方面单独核算;在办学方面,在保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可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培训,也可收取适当的费用。如此,既缓解了财政拨款的不足,也同时提高了办学效益。但目前,这些方案的提出,在一些州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汉堡州文化部的一位官员认为,如果这些改革方案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得以实施,这将是在德国职业教育史

上学校获得自由度最大的举措之一。

(3)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应把重点放在构建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立一套严格的评估评价标

德国之所以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除了企业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德国拥有一

套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严格的评估评价标准。德国高校总法以及各州的教育法中都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

了专门的规定与标准。以立法和制定政策法规来保证职业教育发展和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对我国当前正在大

力发展的职业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德国不但拥有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严格的评估评价标准,关键的是还建立了一套实施考核标

准与评估评价等各类标准的严格程序。换言之,在德国人的身上有了标准,就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行就是

行,不行就是不行,谁不按程序实施标准的评估评价,谁就违规违法。对于违规违法者必须承担沉重的责任。

总之,近年来,德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不断的变革和更新变化之中,并且正朝着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模块化灵活的方向发展。一切探索都是为了给“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确保不断提高职业教

育和培训的质量,为德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2、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改革经验

(1)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TAFE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主要是由技术及继续教育

(Technicaland Further Education,简称TAFE)为主体构成。TAFE是一个由联邦政府认可的全国性的职业教

育培训机构,也是澳大利亚第三教育课程的最大提供机构。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学生在全国大约250所TAFE学

院注册学习,它的学生占到澳大利亚第三教育学习的70%。TAFE为职业层次、手工艺层次和技工层次的学习者

提供初级和进修教育课程,而这些课程是与工业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开发制定,以确保提供最新的培训。TAFE

学院颁发的证书和文凭在全澳洲得到承认。某些TAFE课程可允许优秀学生在进入由大学提供的大学课程学习

——即TAFE课程的学分经过权威部门的评估以后可直接转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分。TAFE课程设置灵活多样,从几小时的短期课程到三年的全日制课程均有,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各方面教育的需求。它的班级人数很少。平

均约15人,最多不过30人,使得授课方式灵活,学生讨论发言机会增加,参加实践时间延长,有力地促进和保

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稳定。TAFE课程的学时主要由课堂教学和有指导的实训工作组成,然而现在许多学校已

经采纳大学里所采用的授课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通常课程是通过经常化的作业、课堂讨论、实践工作和小测

验来构成和评估。

(2)TAFE的主要特色

TAFE被认为是世界上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成功模式之一,澳大利亚的教育界也以此为荣,TAFE

在澳大利亚的开设非常普遍,由于其很高的教学质量以及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紧密贴合,而深受欢迎,在澳

大利亚没有人会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低人一等的,因为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为了能找到合适的工

作,都会回到TAFE中进行再学习。那么TAFE教育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这主要是由TAFE以下几大主

要特点所决定的。

A、市场化的TAFE管理机制

1992之前TAFE是唯一能够获取联邦政府、州和地方财政拨款以及政策指导的机构,但是1992年国家培训

局(ANTA)建立以后,许多私立培训机构也加入了与公立TAFE机构竞争国家财政拨款的行列,政府制定能力标

准、职业资格体系和开发培训包都是为了在放权后,培训市场能够按照市场法则进行更有序的竞争,目前澳大

利亚国内职业培训的提供者如表I-1所示。

B、与行业紧密联系

TAFE的另一大特色是与行业紧密联系,“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委员会”(MCEETYA)和1992年“国家培训

总局”(ANTA)的建立就是为了确保职业教育、政府和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TAFE课程的设置能跟上行业

发展的步伐,其后国家培训局又建立了行业培训咨询机构(ITAB)和各州教育服务部(ESD)。行业培训咨询机构的职责是对职业教育进行调研,根据行业的需要提出、制定和开发培训包。而各州教育服务部负责根据各行业的培训包来开发课程,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政府官员、企业专家和TAFE学院的老师组成以确保所开发出来的课

程即能满足行业的需要,又能符合学校教学的规律。

C、全国统一的资格标准体系

与产业界采用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证书体制.不同的州个TAFE学院以及企业间相互承认,这对于TAFE的进

一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目前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倾向于让私立培训机构加入到培训市场的竞争中来,而政府的财政预算相对于越来越多的申请接受TAFE教育的学生来说也越来越捉襟见肘,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又把本来

就有限的经费分一杯羹于私立培训机构,培训市场的竞争可想而知。但是政府部门一直是扮演着一个政策协调

和通过财政拨款而非强制的行政手段来保障培训质量的角色,所以全国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资格证书是规范和引

导培训市场的有力保障。

D、TAFE灵活的办学机制

TAFE的专业、课程设置都非常的灵活,学制也是有长有短,长则2年短则几个月,视与政府及企业所签订的培训协议需求而定。TAFE的课程设置采用能力本位的思想,课程以模块化设置为主,学生可以先通过短期的学习获得证书I,再在下一阶段通过其他课程模块的学习获得证书Ⅱ依此类推。参与TAFE课程学习的学生由各个

年龄阶段的,有的还是跨州学习者,所以同一个课程每个人的学习进度都是不一样的。

E、TAFE"双师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TAFE学院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TAFE一般都有三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具有行业的相关资格证书,有些

专业性强的行业还要求教师有5—10年的工作经验,TAFE学院不会直接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受聘的老师要到

教育学院接受1-2年的学习,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一般采用合同制的形式而非终身制,定期要进行考核。

学院会到各行业的岗位上聘请一些兼职教师,到学校来教授一些专业性和技能性较强的学科,以确保学校所授

课程能与技术的发展相吻合,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率一般在1:1。

(三)学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1、学校应积极创设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奖励机制,重点应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其树立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其树立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现在虽然已经有了培养青年教师的制度,但还不够具体,希望加大过程

考核和量化考核.

2、学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评优优先,提高待遇,奖金向班主任倾斜。同时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尤

其要注意对高中班主任的考核,不合格的应该停发津贴,应该及时更换。要鼓励优秀班主任继续带班。

3、建议对市、区统测及中、高考成绩优秀的年级、班级、教研组、备课组给予奖励,以增强争先创位意识。

4、学校应该慎重对待高考奖金分配方案的修改,应该加大本科的奖励幅度,大专的奖励不宜大减。

5、学校要表彰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而不收报酬的教师。

6、希望能在各学科、各年级开设专题讲座。建议学校各级领导能带头开课。

7、建议学校给各个教研组办公室配备电脑,并对中老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

高。

8、建议学校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时更换已损坏的设备,如更换多媒体的灯泡、更新外语组的录音

重庆渝北 第6篇

二是提高技术能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90人、新型职业农民200人,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700余人次, 建设示范基地19个, 培养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 培育致富带头人2800余人。

三是拓宽创业渠道。新增区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家庭农场36家、农民合作社26个, 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试点, 健全业主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农民创业就业。

重庆渝北 第7篇

网络出版时间:2014/9/13 9:58:53

近年来, 重庆市渝北区“三农”工作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走规模化、差异化、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努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积极探索“临空农业”发展新模式, 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强化农业单位效益评估考核机制为抓手, 倒逼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渝北区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1 现状与成效

1.1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 以明月山、铜锣山、龙王洞山脉为主体, 以11个镇为节点, 形成“一区三带十基地”都市农业布局, 集中连片打造万亩杨梅、万亩葡萄、万亩歪嘴李、万亩柑橘、万亩梨园、万亩高山设施蔬菜等十大万亩特色产业基地, 整体推进效果良好。国家农业园区、“醉美风情葡萄谷”、“七彩香村”、“花漾渔村”、“十里荷花走廊”、“梅林田园”等一大批项目顺利实施, 使渝北区农业发展初步呈现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势头。

1.2 产业进一步融合

依托产业基地开发毛哥休闲泡菜、阿兴记嘟嘟兔、有友泡椒凤爪等20余个特色休闲食品;坚持“以农促旅”, 每年举办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赏雪的“四季欢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带动农民年增收3亿元以上, 统景印盒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1.3 农村经营体制逐步完善

坚持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用工业化思路建设农业, 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 积极探索“大园区+大业主”、“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 大胆创新“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订单收购+按股分红”、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利益联结机制, 增强了农业的内在活力, 推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目前渝北区已发展大小家庭农场85家、专业大户5200户、新型股份合作社38个、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9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 新增流转土地1600 hm2,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41%。

1.4 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加大

先后出台了《关于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和《渝北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扶持办法》, 建立了设施用地、金融服务、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旅游等涉农资金, 集中向“一区三带十基地”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倾斜, 2013年各项整合资金达3亿元, 保证了各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2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2.1 有利条件

2.1.1 区位优势好, 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渝北区为重庆主城区之一, 因靠近行政中心和中央商务区, 坐拥空港, 内外交通便利, 是重庆唯一水陆空立体交通汇集地。境内地貌类型多样,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适宜发展多种形态的都市农业。渝北区具有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9.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51.95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18元,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迈过万元大关, 在重庆市各区县排列第14位, 主城九区排列第7位。同时,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城镇水电系统都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1.2 结构调整到位, 区域化布局初步完成

重发挥本地区比较优势,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种植业积极调减粮食面积, 因地制宜发展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 大力发展特种养殖和名特优新水产养殖业, 渝北区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1333 hm2。已经建成渝北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明月山高山设施蔬菜休闲观光农业带、铜锣山万亩风情葡萄沟休闲观光农业带、龙王洞山伏季水果休闲观光农业带, 以及“一镇一品”的十大基地, 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区域特色格局。

2.1.3 硬件设施改善、乡村旅游市场基本形成

完善和提升居民新村、产业基地和乡村旅游基地等重点区域交通配套。农村道路通畅, 通达率均达到95%以上。建成苟溪桥水库等一批骨干水利设施, 统筹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 建成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区。除龙兴外的10个镇, 分别新发展1个200 hm2以上的特色农业基地, 建成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 推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已经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市场。

2.2 制约因素

同时, 渝北区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农业受自然资源与市场因素的双重约束加大,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整体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 优势产业重点不突出, 区域分工不明显, 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下降, 农业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这些都是在发展都市农业的进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对策与建议

从国外的情况看, 荷兰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 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日本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 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 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 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德国都市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型的都市农业, 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 是以大田作物为主, 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 逐步减少小型农场。综合国内外成功经验, 结合渝北区实际,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发展渝北区现代都市农业。

3.1 开发生活功能, 发展休闲农业

到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了解农业知识, 体验农耕文化, 把渝北区的都市农业建成既要有赏心的自然氛围, 又要有悦目的田园景观, 既能驻足观看, 又可亲身体验, 寓健身于劳动之中, 益醒脑于休闲之间, 集中打造一个休闲度假、体验和观光的农业大公园, 如兴隆镇“西部农谷”, 让市民不出重庆就能领略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风光;玉峰山打造以“森林养生、生态休闲”为特色的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温泉疗养、会务商务、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逐步使渝北区的都市农业成为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 开发示范功能, 发展科技农业

渝北区有很好的农业科技资源, 理应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起示范带动作用, 要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 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农产品。要大力发展创意型农业, 搞好农产品的文化注入, 面对高端消费群, 完成农产品的工艺化过程, 提高农产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要发展体现先进技术与经营理念的农业科技园, 在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的同时, 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

3.3 发挥区位优势, 发展临空农业

与其他区县相比, 渝北区与江北国际机场相邻, 是天然的航空都市区。渝北区2013年提出了打造临空都市区, 发展临空经济的目标, 更要注重将本地农业优势与机场优势紧密融合在一起, 加快发展临空农业, 放眼全球市场, 瞄准高端客户。2013年重庆华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统景印盒地区的“歪嘴李”率先尝到了临空农业的甜头, 一样的李子, 从早晨出发, 晚上抵达, 搭乘飞机转了一圈, 价格就成倍增长。因此,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端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深精加工、休闲特色旅游、航空食品、农业科技会展等临空都市农业, “让更多的农产品像‘歪嘴李’一样‘飞’出去”, 将是渝北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3.4 发挥口岸优势, 发展临空物流

重庆渝北 第8篇

渝北区位于重庆主城东北部, 气候温和湿润, 自然资源丰富, 历史底蕴浓厚。它在重庆具有特殊的位置, 是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和库区并存的缩影, 是重庆未来的重要增长极、主城新中心、国际贸易大通道, 是重庆两江新区“主战场”, 在两江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 200km2中, 渝北纳入规划范围内的土地面积达810.08km2, 占67.5%。两江新区规划的“十大”功能区, 有6大功能区位于渝北区域内。同时, 渝北仍面临着农村区域面积大、统筹城乡任务重等发展难题, 未纳入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的面积还有633.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3.6%, 涉及二环以外的兴隆、茨竹、大湾、统景、大盛、洛碛6个镇。

2 渝北区林业现状

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 2007年末, 渝北区森林面积4.192万hm2, 森林覆盖率仅31.6%。2008年以来, 重庆市大力推进森林工程建设, 渝北林业在森林工程建设浪潮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2010年创建市级森林城市时, 渝北区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9.8%。截止2011年底,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1%, 比2007年提高9.4%。“森林渝北”建设过程中, 农村版块重点以农村森林工程、绿化长江工程、水系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苗圃工程、水果基地工程等为主;城市版块以城市大公园、社区公园、城市干道和节点绿化、广场绿化、生态林、背街小巷拆危建绿等为主, 累计实施造林近4万hm2, 造林面积创历史新高。

3 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与机会

重庆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城市之一,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都对重庆林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倾斜, 先后投入巨资在重庆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库区绿化、林权制度改革、森林工程建设、长江两岸绿化等重点工程。特别是在薄熙来提出建设“森林重庆”以来, 更是给林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林业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年造了十年林”, 全国都看见了重庆林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重庆林业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国家和地方领导的重视, 得到政策和项目扶持。

3.2 质量与效益

森林工程实施前渝北林业的主要任务是“灭荒”, 一味追求量的增长, 加上投资不足、造林管护方式落后, 导致造林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森林树种结构单一, 低质低效林面积较大, 天然次生林比重大, 生态功能不完善, 林木长势差, 林分单产量低, 森林稳定性差, 景观效果不好等方面。同时, 林地资源利用率低, 林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林业综合效益差, 导致林业带动林区居民致富步伐缓慢。

3.3 资金与管护

首先是11万亩国有林场林地管理, 由于渝北三个国有林场目前都还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基本工资的40%、各类补贴、办公费、人头费等都还要靠林场自找收入解决, 要加大投入, 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地管理非常困难;其次是全区其它集体林地管理, 由于林地面积分散, 短期内群众看不到林业的效益, 多数群众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对林地进行科学管理;另外, 在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新造林的管护方面, 虽然森林工程实施以来, 创新了造林管护模式, 引进业主“栽植1年, 补植补造2年, 管护3年”, 但由于不少造林地块存在着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远离水源等诸多困难, 以及政府对业主的管护补助资金杯水车薪, 造林业主资金压力巨大, 导致管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到位, 管护措施到不了位, 将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4 渝北林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转移工作重心

两江新区成立后, 渝北的龙溪、龙山、龙塔、双凤桥、双龙湖、回兴、两路、悦来、王家9个街道和木耳、龙兴、石船、古路、玉峰山5个镇纳入规范范围内。上述镇街都将作为主城区进行建设和发展, 规范范围外的茨竹、大盛、大湾、洛碛、兴隆6镇也将作为城市近郊区建设。渝北林业工作已不能用“农村”、“大山”、“种树”这些简单的字眼来概括, 传统造林模式方法单一、设计简单、管理粗放, 远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要借森林重庆建设的契机, 将林业引到城市领域, 今后的林业工作既能对农村作出贡献, 也能对城市增加风采, 当然在强调景观效能的同时, 更要强调森林在固碳制氧、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噪音、降低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确保森林可持续健康发展。

4.2 提升绿化档次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 对林业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城市林业要突出景观风貌, 城区绿化已经不再局限于栽几棵树, 种几盆花, 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 还要在景观上下狠功夫, 这就要求将林业科技与园林设计完美结合起来, 做到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专业栽植, 统一管护。要以乔木为主体、灌木为铺垫、花草为点缀, 着力发展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打造近自然森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农村营造林要将连线成片建设与见缝插针相结合, 连线成片是指要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片, 万亩基地, 确保不断带不断带, 形成规模;见缝插针是指要充分利用农村“四旁”地, 水系周边、乡村公路两侧、田埂土坝等零星地块造林, 全面实现“山地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田园花果化”。

4.3 提高产业水平

农村产栽产业, 农村绿化要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 科学规划, 合理并充分利用坡瘠地、荒山荒坡、农田林网、通道、水系等山头地块, 大力发展以杂交竹、速生桉等为主的产业林, 以红枫、香樟、银杏、桂花等为主的景观林, 以歪嘴李、杨梅、葡萄、脐橙等为主的经果林。积极探索林业循环经济, 充分利用现有林业资源, 大力发展“林-畜”、“林-药、“林-菌”、“林-花”、“林-草”等林下经济, 既要让山头绿起来, 也要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

4.4 转变经营理念

传统林业经营模式, 除了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场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外, 大部分为农户分散经营, 造林效果参差不齐, 经济效益极差。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加, 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荒坡荒山无人经营、林木无人管理的状况。如何创新经营模式, 盘活林地资源, 发挥林地应有的经济、生态效益已经是当前渝北林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通过整体流转土地, 引进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集中造林或农民土地入股与业主合作, 有收益后按比例分红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造林效率和质量, 确保收益。鼓励国有林场职工、广大林农创新经营模式, 发展林下种养业等循环经济, 将有限资源变成无限产能。利用城市扩张带来的机遇, 将景观林、花卉基地、水果基地、苗圃基地等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打造生态旅游景点、休闲度假村, 大力发展近郊旅游;引进有实力的企业, 承包或者购买林地, 通过打造生高档住宅小区、别墅群、高级会所等来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收益。

4.5 加强管理督导

一是成本管理, 要从各个方面控制营造林成本, 首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尽可能地利用乡土树种, 培育混交林, 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高森林抵御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能力, 降低防护管理成本。二是人才培养, 培养一批年轻、实干的青年骨干力量, 把他们打造成林业和园林方面的双料人才, 从容应对现代林业所面临的新处境、新要求、新课题。三是科技推广, 不断学习、引进先进的营造林技术, 将林业科技带给广大林农, 切实解决栽植易、成活难、效果差, 收益低等不良状况。四是规范操作, 对林业重点项目, 要公开招投标, 由中标业主实施造林。造林过程中聘请林业监理公司全程监理。项目牵头单位对造林全程全面监督, 严格检查验收。

参考文献

重庆渝北 第9篇

一、发展定位与目标

渝北临空都市农业发展定位,首先要与“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相契合。结合实际,以高端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高端休闲旅游和仓储物流为补充,即围绕“临空农业+都市农业”双引擎驱动这一新特征,以高端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高端休闲旅游为特色,以仓储物流为补充,全力构建集约化、集成化、集群化的临空都市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着力将渝北建成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临空都市农业示范区”。

二、发展战略与布局

坚持将“临空农业+都市农业”双引擎驱动模式纳入渝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科学地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功能互补式规划方案,并以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临空都市农业作为临空都市区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并得到不断发展。重点实施“123”发展战略布局:

“1”即做大“一个平台”——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区。

该园区定位为“西部农谷”和高科技农业孵化平台,一方面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统筹城乡示范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以异国文化风貌为特色的重庆主城1000万人的农业大公园;另一方面依托该平台,对引进的或自主研发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成果转化和孵化。

“2”即建设“两港”一—农产品航空物流港、农业智能服务港。

——航空物流港建设在临空物流区内,主要包括建设航空物联网、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等。

——农业智能服务港建设在临空会展区内,主要包括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农业产业化技术会展中心、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创意农产品设计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等。

“3”即打造“三类基地”——现代农业种源基地、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现代农业种源基地: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三大工程”,以隆生、阿兴记等企业为依托,建立原种猪、原种兔、名特水产等良种繁育场,以西南大学、市中药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草莓、蓝莓、大樱桃、灵芝、石桷等组培中心或快繁中心,着力将渝北建成西部现代农业种源高地。

——都市农业示范基地:龙王洞山产业带立体气候明显,适合发展梨、蓝莓、杨梅等特色农产品;铜锣山产业带区位优势独特,适合发展葡萄、草莓等特色农产品;明月山产业带中高山气候明显,适合发展高山设施蔬菜、大樱桃、名贵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具体而言,茨竹镇应以高山养生、避暑,兴隆镇应以森林养生、采摘,大湾镇应以湖滨垂钓、度假,古路镇应以红枫休闲、养老,龙兴镇应以民俗文化休闲,石船镇应以生态农业体验,玉峰山镇应以商务会务、度假,木耳镇应以“香”植物农耕体验,统景镇应以“泉、花、果”养生、体验,大盛镇应以中药材养生、体验,洛碛镇应以探险、采摘体验为特色,逐步走上差异化发展之路。

——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以天友、有友、阿兴记、常青藤、望梅等企业为依托,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支持航空食品、高端休闲食品、梨橙汁、杨梅饮料、杨梅酒、蓝莓饮料、精氨酸、生物化妆品、生物医药制品、葡萄酒、灵芝孢子粉等精深加工。

三、发展模式与产品选择

(一)模式选择

——品牌高效型农业。坚持定位高端、产品高档、产业高效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培育品种优良、市场领先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技术前沿,功能多元,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优势产业。大力扶持“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和品牌打造,鼓励特色农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和原产地标识认证,着力提高渝北农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休闲观光型农业。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文化博览型、健康养生型等农业旅游新业态。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市民农园、现代农庄、家庭农牧场、森林公园,以及泡菜、杨梅、果酒、牛奶等特色农产品博览园,樱花、李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等色彩农业观光园,名优鱼休闲垂钓、精品水果采摘等特色体验园。

——现代设施型农业。广泛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等现代技术和装备,在优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智能型连体大棚、温室、滴灌喷灌、种子种苗组培、农业机械化等高标准现代化农业设施。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无土栽培、生物防控、嫁接育苗、反季节果蔬栽培等高新技术。以珍稀观赏树木、特种果蔬、花草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园艺农业标准园。

——特色种苗型农业。围绕发展特色、生态、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要求,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农林牧渔业良种育苗的技术研发。加快种苗研发成果的转化步伐,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兴建名贵中药材、特色水果、特色蔬菜、名优水产、畜禽、林木、花卉等新品种(苗种)繁育基地。

——精品创意型农业。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和创意理念,推动农业生产与手工、绘画、摄影、雕刻、印染等文化艺术有机融合,开发消费者喜爱的名特新精细美农产品。以花卉、水果为重点,通过包装创意、栽培创意、用途创意、亲情创意等手段,开发适销对路创意高端的农产品。

——生态循环型农业。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加快推广节约型、环保型生产方式和节能体系。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进畜牧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转变,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积极推广节水灌溉、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广泛开展林下养殖,大力发展种养联动的循环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二)产品选择

选择农产品需要遵循六个原则:一是要直接面向消费者。产品要跨过诸多行销环节,直接服务消费者,如通过网络销售,这类产品主要是对时间依附价值高的农产品,如生物化妆品、生物医药制品。二是要配送全球市场。经济全球化把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串在一起,渝北也不能独善其身,产业引进必须具有全球眼光,以全球市场为依托,确保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才能保证庞大的市场订单,如梨橙汁、蓝梅饮料等产品。三是更新周期要短。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不断得到惊喜,就需要引进更新周期短的产业、产品,比如航空食品、乳制品。四是要对物流不敏感。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低,技术密集型产品、资金密集型产品、知识密集型产品都是对物流不敏感的,同时这类产品往往附加值很高,如灵芝孢子粉等。五是增长速度快、利润率高。如果酒。六是与网络连接的产品。如化妆品、中药材制品。

综上所述,渝北农业产业应发展对时间依附价值高的特色高效农业,重点发展航空食品、生物医药制品、化妆品、名贵中药材制剂等精深加工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临空都市农业发展机制。

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小巨人计划”,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到区外、市外、国外开辟种养业基地和市场。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采取奖励补助等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采取项目补助、融资担保、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办法,支持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设施设备、劳动力、农业补贴等要素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优势特色产业同步发展,推动加工产品向品牌化、优质化、安全化、礼品化、酒店(含飞机)用品化方向发展。完善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加工配送及冷链设施。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鼓励重点农业流通企业建设镇街直营店和农产品配送中心,构建农村双向流通网络。二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推行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健全区、镇、村三级检验检测体系,支持、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点),搞好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探索建立退出机制。牢固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引导市场主体争创农业名牌。积极创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三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灌排等公益性服务;支持农民合作社、防汛抗旱专业队、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等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四是构建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渝北区临空都市农业人才供需动态信息系统及网络平台,发布农业人才紧缺与过剩的农业人才就业指导目录,推进农业人才配置的国际化、信息化和高效化。针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他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实际能力;把培植种养加大户与开发乡土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强有力扶持和服务,努力把乡土人才培育成大户,把大户培养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致富带头人。五是构建适合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调整财政投资比例,加大对临空都市农业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临空都市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直接用于相关企业和项目建设。按照政府主导、担保放大、银行投放的原则,设立渝北区农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门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涉农不良贷款最终损失的风险补偿。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鼓励开发组合型保险、重点项目保险产品。

(二)积极探索有利于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的土地制度。

一是留足发展空间。目前,渝北区80%以上的农村土地都属于“四山保护区”或“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用地难是制约渝北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应积极争取市级部门支持,修订完善“四山保护区”、“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规划,为临空都市农业发展留足发展用空间。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三是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国发3号文件规定可以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享有转让、出租抵押等一系列权利,允许采取作价入股、土地租赁、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依法流转,充分保障临空都市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三)努力实现“四个统一”。

重庆渝北 第10篇

龙溪小学本部占地17325平方米, 设一至四年级23个教学班, 龙溪小学财信国际分部占地8000平方米, 设五、六年级共10个教学班;两部有在编在岗教师9〗人, 中高级教师45入, 本科以上教师68人;学校坏境优美, 功能室和活动场地配套完整, 设施一流, 是学生描绘多彩童年, 体验快乐学习的幸福乐园。2017年, 学校将按标准配备逐步达到36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

学校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 形成了“创造幸福教育, 描绘多彩童年”的办学理念, 确定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社会赞誉”的办学目标。学校坚持“给每个孩子机会, It每个孩子成才, 让更多的孩子优秀”的教育理念, 实施美术特色教育。

上一篇:绵羊沙门氏菌病诊治下一篇: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