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报道范文

2024-07-09

选择报道范文(精选9篇)

选择报道 第1篇

一、超前思维, 正面延伸

构思就是要在动笔和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 如:确定什么主题, 选取什么材料和怎样组织材料, 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去写等等。新闻的构思, 要在积累的材料和感受中选择对于表现主题有用的东西, 经过认真、精细的思考, 把它们组织、安排好, 在心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个完整的框架。新闻的构思, 犹如盖房屋的蓝图, 做衣服的剪裁图样,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的好坏与成败。

1. 采访之前要先确定主题。

比如:我们要采写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的报道, 即可确定好报道的主题, 并围饶这篇报道, 选择有关方面的采访对象。采访前的构思应形成总体设计及完整的框架, 在心里或在纸上构思出采访提纲, 然后以此为蓝本, 进行采访、充实。采访前的构思针对性强, 开门见山,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采访过程中要进行构思。

在采访过程中, 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内容, 我们会发掘出很多的采访线索, 这就需要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的构思。找出最恰当的采访角度, 列出框架。例如:杨朔写《荔枝蜜》的时候, 在广东尝到荔枝蜜后, 想去参观养蜂场。在蜂场了解到蜜蜂辛勤酿蜜、要求少、贡献多的特点, 由此联想到某些人的品质, 形成构思:从荔枝—荔枝蜜—蜜蜂—人的品质—爱上了蜜蜂。所以在采访过程中, 就应先确定主题, 拟定标题, 甚至每个部分要写什么都应该构思好。

二、横向思维, 侧面立意

在新闻创作中, 如果发现我们的立意是过于平常的方案, 不能很好的烘托主题的时候, 可以用侧面思维来产生创新性的突破。采写民生新闻同样如此, 从一个侧面立意, 往往给人的教益很深。例如, 《建三江一砖难求》本来是写建三江小城镇建设的稿子, 但记者却从建筑材料“砖”入手, 先写在建三江管局方圆一二百公里内, 你到任何一家砖厂都买不到砖, 原因是厂家早就把货订出去了, 进而写建三江造城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这样的稿件就很吸引人, 可以看出同样的事实, 换个角度, 换一种手法, 就可以写出新意。

三、逆向思维, 背面切入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经成为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新闻报道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 总是觉得有些事情的发展与主题相背离, 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可是, 如果采用逆向思维也许就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例如, 我们在一次节目创优中看到一条写企业家救助穷困儿童的新闻, 新闻中规中矩, 企业老总的大方救助、被救助者父母的感激, 都在画面上体现了, 但让人不舒服的是, 被救助者——一个十岁儿童面对镜头时的躲躲闪闪, 让所有人觉得这是一则失败的新闻报道。而另一条新闻说的是大学生志愿者, 关注贫困儿童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新闻却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画面上志愿者和孩子们快乐的学习、谈心、玩闹的镜头感动了所有参评人员。这就是我们在新闻创作中要注意的逆向思维, 我们要认真想一想, 孩子面对镜头的躲闪是为什么?他们需要除了经济上的帮助外, 还需要哪些精神方面的援助?而我们的新闻报道也要运用逆向思维, 深化报道主题, 让正面报道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四、发散思维, 立体透视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综合的全方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是一种非线性思维, 一种立体思维。它要求思维者在思维时既要进行空间的拓展, 也要进行时间的延伸。所谓空间的拓展, 即对思维对象进行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所谓时间的延伸, 则指对思维对象进行时间上的二维思考, 即一方面面向过去, 另一方面面向未来, 探测对象发展趋势的种种可能性。

选择报道角度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第2篇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脚底一滑栽进高温碱池100℃碱水中还能游泳——专家说: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新闻中写道:“四川什邡一家化工厂的工人王某在工作时,不小心脚底一滑,栽进了温度高达100℃以上的高温碱水池。王某竟在高温的碳酸钾溶液中挥臂游起来,历时2分钟,最终从池中爬出来昏死过去。”新闻接着写道:“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患者能从100℃的高温碱水池中奋力游泳逃生,表明当时王某已经完全没有高温和烧伤的疼痛意识,脑中只有逃生的信念。这一点证明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后来有人批评说这真是一篇“奇文”, “仿佛变戏法一般,分明是一次惊人的工伤事故、一桩严重的人身伤亡案件,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份科学研究的材料。其角度之巧妙、用词之准确、描绘之生动,均堪称一流。可惜就是缺少了一点法制观念、民间立场、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笔者认为,如此报道角度,说轻了,是拿别人的痛苦给自己解闷,冷漠又庸俗;说重了,就是不以人为本,毫无积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公德作为报道角度的前置门槛,不只是必要的,而是必须的。

再举一个例子:在阿富汗中国有11位民工被枪杀,很多记者敏感地想到了采访死难者的家属。有记者到山东去采访一位80岁的老太太,她的小儿子是死者之一,但老人不知道事情真相。当记者敲门的时候,被她的家人阻拦了,因为怕老太太受到惊吓。后来在村委会的协助下采访还是进行了,老太太哭天喊地非常悲惨。从报道角度说,老太太是核心新闻源,新闻价值很大,但是社会公德要求首先要尊重死难者家属的意见,不应该侵犯他们基本的权益,把他们最痛苦的场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时有放弃采访的记者后来给领导写情况汇报,得到老总的理解:你做得很对,因为首先你是一个人,你的选择无可厚非。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曾经面临着多次选择和取舍。印象很深的是一张图片:在不到3平方米的角落里,遇难的10多个小学生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那里。这张图片让“见多识广”的编辑记者也忍不住掉泪。能不能在相关版面上发表?我们也曾经有过犹豫。单从新闻报道角度看,没的说,画面绝对够冲力、够震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什么?他们认为,媒体不应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而毫无尺度地展示悲惨,更不能用别人的不幸当资源。

新闻角度取舍的过程是事实的筛选,更是导向的抉择。套用一首有名的诗歌:事实诚可贵,角度要更刁,若为公德故,二者皆可抛。

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味的确立,是由长期正确的报道角度的选择塑造出来的,这种选择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尊重社会公德。让新闻以何种角度进入传播渠道,不仅反映了新闻媒体的立场观点,同时也决定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位。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或者一味迎合的猎奇、寻求刺激,可以在短时间内哗众取宠,但不会建立起公信力雄厚的权威媒体形象,而且可能会对社会良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戕害。2005年5月9日,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过马路上的水坑时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有预谋地”连拍下摔跟头的场景,并在媒体上发布。照片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从摄影角度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抓拍,但这组照片引发了争论——传播新闻与社会公德心之间如何平衡?

重视电视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 第3篇

从现场感强的突发性重大事件中选题材。战争、地震、塌方、飞机失事、火车撞车、实施爆破等一些重大新闻事件,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现场感强, 现场本身就极具新闻价值, 因为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集中在一个新闻现场, 新闻事态的发展能通过现场感吸引观众的眼球, 所以现场报道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2003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报道的美国空袭现场, 人们至今还历历在目, 他站在离轰炸现场不远的楼顶上, 震耳欲聋的轰炸声, 火光冲天的背景, 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 观众“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现场气氛, 因而现场报道的“第一时间”更具有说服力。

从政治性强的重大活动事件中选题材。在社会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有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 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完结大都是一次性的, 常常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事件印证。正是这些“今天发生的新闻”构成了“明天回首的历史”, 于是, 大众对这样的事件有强烈的先睹为快、了解真相的欲望。此时, 电视现场报道, 便是满足这种欲望的最佳渠道, 例如,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四川抗震救灾、全国“两会”报道等都是电视现场报道的最佳题材。在2008年12月15日的《新闻联播》中报道了各地海峡两岸三通的盛况, 厦门、青岛、大连等码头长鸣的汽笛声和台湾松山、桃园机场轰鸣的机声此起彼伏, 一艘艘巨轮抛锚远航、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 两岸人民打心底里的喜悦用最适合的现场报道形式表现出来, 鲜活的画面、生动的细节、令人震撼的场景, 逼真地反映了两岸人民盼了60年才实现的愿望。中央及省级电视台报道重大事件活动的机会层出不穷, 县级地方电视台遭遇重大题材的几率和表现重大题材的能力和大台是无法相比的, 但是地方台的记者如果选准现场报道角度, 找准现场报道的定位, 那么一条看似没有“亮点”的新闻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回味无穷。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到素质教育的发祥地———山东招远市考察素质教育, 这类报道往往是以领导们的视察活动作为主线, 而我在这次采写中摈弃常规的思维, 以副总理的心愿为主线, 通过李岚清副总理与师生英语对话的同期声以及大量细节的抓拍, 声情并茂地将李岚清副总理对教育的殷切期望、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 真实形象地传播出去, 大大增强了报道的可视性。《副总理的心愿》获得了2007年全国县级广播电视好新闻一等奖。

从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社会“热点”中选题材。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社会“热点”为现场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电视现场报道只有直面热点难点问题, 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服务性才会体现, 才会由此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前几年招远黄金的无序开采冶炼形成了大量尾矿坝, 环境污染和水污染都很严重, 当地群众反响强烈, 面对这件群众关心, 可能会影响到群众生命的大事, 笔者在污染现场采写了现场报道《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在当地和上级电视台播出后, 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招远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矿业秩序大整顿, 规范了黄金开采秩序, 现场报道和舆论监督在此发挥了巨大作用。五彩缤纷的普通百姓生活为现场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记者只有反映百姓呼声, 电视现场报道才会有生命力。我在一次采访途中发现招远市文化区下水道堵塞, 粪便在街上横流三天没人管, 就连夜采写了现场报道《污水横流“趵突泉”扰民谁之过》, 通过大量的现场采访和现场同期声, 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群众利益不关心、工作不作为的弊端, 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有关部门就连夜召开会议, 当夜疏通, 老大难问题马上得到了解决。类似这样的热点、难点, 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产不增收、乱占耕地、乱搭乱建、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农民科技屋“门前冷落鞍马稀”、农民工维权、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都可以作现场报道, 这些现场报道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深入到群众中去, 因而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

从群众生活中捕捉鲜活生动的题材。事件性新闻适宜搞现场报道, 但也不排斥非事件性新闻和典型经验作现场报道, 招远市电视台播出的典型经验型现场报道《庄稼汉当家说了算》和《干部用公款群众来把关》是两条很好的现场报道, 前者报道的是鲁格庄村率先在全省实行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 村里大到财务开支、小到宅基地划分, 所有的事情都由村民代表当场拍板, 后者报道的是留仙庄村先进的农村财务管理经验, 村干部花的每笔钱都要经过村民把关, 报道现场都是在村委大院的议事现场, 记者在整条新闻的开始仅用十几秒现场解说了新闻背景后, 即切入现场同期声, 让观众如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气氛, 像这样的现场新闻, 报道与事件的发生达到了同步, 如再写解说词, 就显得画蛇添足, 放马后炮了。2005年笔者采写的分别获山东省县级广播电视作品新闻奖的现场报道《杨大娘设立希望奖》、《打工妹回家过年坐包机》和《300农民党员成为招远劳务输出的“金招牌”》、《“廉正灶”堵住两张嘴》、《招远再就业市场粥多僧少带来的启示》、《特殊的婚礼》等都来源于鲜活的现实生活, 增强了地方新闻的新鲜味和乡土味。

选择报道 第4篇

关键词选择性报道;舆论误导;舆论一致

一、选择性报道三种主要类型

新闻舆论引导是舆论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的主要手段是新闻报道和评论。评论又要依托大量新闻事实。而媒体负责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对舆论的形成和引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多数受众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是我们获知外界信息并做出判断的主要途径。因此新闻真实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闻的真实性包括具体新闻要素的准确无误,和总体真实,要注意传播环境对新闻总体准确的影响,注意把握个别真实和整体的平衡,从而避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而选择性报道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而言都是硬伤。

选择性报道首先要和对新闻的选择区分开。新闻的选择是在一定的传播环境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和取舍,实质上是对能构成新闻事实的选择,必要性和必然性是无须质疑的。新闻选择在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整个过程中都存在。在选择性新闻的范围内,受众从中进行选择性理解、选择性传播,最终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出现某种舆论。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选择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以传播功利为定夺、政策法律为依据、价值取向为首选的,对新闻事实的反复权衡比较、评析、分析的过程和结果。选择的结果可能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无论在哪种传播情景中,传播的信息本身首先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事实,既信息传播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而选择性报道则是媒体根据某种原则或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有选择性的报道。从时间上是在对新闻的选择之后,主要包括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方面观点、态度和行为反应的选择报道和对同一新闻事件人物的部分话语和行为的报道。前者往往受制于政治等新闻外的因素影响。以奥运火炬传递报道为例,某些国外媒体只报道藏独和记者无国界组织的反华反奥运的行为,从舆论引导的角度说,对各方报道当然要有所侧重,其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从信息传递和接收角度看,对相反信息完全不加以报道可能会让受众形成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错误判断,各国的对外报道尤其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的报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只接受国内媒体和只通过国内媒体接受新闻信息的受众而言,都是不全面、不确切的。这种相对封闭式的报道形式在过去是屡见不鲜的,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封锁信息在时间上和范围上说基本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后,作选择性报道的媒体公信必将受到质疑。

以上两种类型的选择性报道可能和目前媒体各自所处体制还有一定关系。而第三种类型的选择性报道则更多关涉媒体或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了。媒体或记者在采访之前或采访之中就已经基本形成某种既定印象或框架,在主观上带有某种期待,在采访中甚至故意将被访者引入到说出想要听到的话语或看到的反应,即使这种反应或话语并非被访者本意;也包括在事后,媒体在标题设置和表达上就带有可能引起争议的倾向性。这种媒体主观涉入色彩过于强烈的选择性报道往往会在社会上引发较大争论,对争论的广泛关注正如媒体所愿。新闻人物不仅被媒体曲解,更要承受原本属于媒体一手制造出来的争议焦点的舆论压力,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被动一方常常无故成为舆论压力的最大受害者,最后即使做了澄清,也因为势单力薄无力抵挡之前媒体引起的强大的影响力而遭受名誉、地位、以及利益等各方面的不可挽回的损害,最终结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个人是没有能力和媒体对抗的。上述后两个例子的新闻主角是官员,尚且觉得应对无力,普通百姓何堪?

媒体用选择性的报道点燃了舆论的导火线并通过不断加强报道规模加大舆论压力,形成舆论声势,对于被损害者的反驳往往轻描淡写甚至不作报道。媒体选择性报道已经演变成了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的代名词。从单个细节来看,某些话和某件事的确是新闻主角所言所行,但是脱离具体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就很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媒体和媒体的从业人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工作标准,应该尊重事实,保证新闻的真实、公正、客观。这个准则决不应因人因时而异。更不应故意并随意去曲解或冤枉任何人。媒体炒作这样的一幕幕闹剧不仅是对广大受众知情权和新闻事实本身的践踏,也在媒体为争取短时商业效益而利用社会公器导演闹剧,浪费社会资源。

二、选择性报道的根源:职业的偏颇和利益驱使

发生这种争议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原因:①新闻事件主角的表达不清,引起歧义;②记者领悟不佳,造成误解;③人家说明白了,记者也听明白了,但媒体或记者觉得不够“新闻”,不够聚焦,媒体记者主观故意制造。从标题使用字眼,语气,版面处理,报道形式,报道规模等等纷纷加以“浓墨重彩”。从多数新闻事件中分析,基本可以排除前两点。为了吸引眼球,扩大销量和影响力,媒体在有意制造舆论,误导民众,误导舆论。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合的误导舆论的力量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三方面原因后两者的责任都在于媒体和记者。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炒作。这类新闻事件本身一般时效性较强,问题也多与受众生活相关,为各方关注,现实中又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雪灾之后对气象局长的采访,民间在网上一直有关于雪灾问责的帖子,究竟哪些部门应该承担责任,等等问题,但并没有得到相应各方回应,在民间以及媒体中也都存有一些疑问。当遇到气象局局长宣称雪灾预报准确时,这一疑问找到落地土壤。一些争议较大的焦点新闻往往是社会心理和问题在遇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时爆发的表现。可见媒体选择性报道的深层次原因是和社会密不可分的。

而常常揪着娱乐、体育明星,报道费翔要捐胸毛之流的低俗媒体,则是媒体的过于追求眼球经济,从业者素质不高,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和把握很有问题,甚至有的是明星和媒体互相捧场,各取所需所致。

媒体不仅要全面地、准确地报道新闻,更要平衡地报道有争议的问题,以便让读者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大多数人通过新闻媒体获取信息,公众往往根据大众传媒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公众被误导,就会使其判断失误,从而引起思想和行动的混乱,严重者还将导致社会不稳定。鉴于此,就需要大众传播者正确地、负责任地引导舆论,不仅全面地报道事实,更要准确、平衡地报道有争议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宋双峰.《媒体,网络流言的演播场》,《今传媒》2006年10月.

选择报道 第5篇

现场报道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不同地方是多了“现场”两个字,可见现场报道除了要具备新闻五要素以外,还应该具备“现场”这个特殊的要素。现场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特定空间,它包括现场场景、气氛、人物活动和言谈等。由于现场场景、现场人物举动的不可预知性,不可控制性,因此,电视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就必须在“现场”上下功夫。那么记者现场方面应下的功夫都有哪些呢?

1选择采访对象

当然,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中处于主动地位,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提出者,具有谈话方向的主动权。但是,能否成功采访还不能完全取决与记者,因为他采访的主要内容,还要靠采访对象来回答。因此,选择好采访对象至关重要。

1.1采访对象愿意配合

在现场新闻事件中,目击者或知情人不在少数,但是有的人出于多种原因不愿接受采访,有的人愿意接受采访却缺乏表达的能力。因此,记者要尽可能的选择愿意配合,又十分健谈的人作为采访对象。至于如何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意中人”,那要看记者的职业敏感和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了。

1.2采访对象要有代表性

一般来说,新闻事件现场人物很多,记者应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以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根据来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他们是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者,有一定的代表性或权威性。2008年河南省获奖新闻《总书记田间听民声》中,记者采访了在现场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正在玉米地干活的农民王素梅,真实地记录了总书记和农民的谈话。农民王素梅希望粮食价格再涨点,总书记强调“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也关系国家的粮食发展,关系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才行啊。”他们都是新闻的当事人,他们的谈话很有分量。

1.3不做摆布式的做作采访

新闻是真实的客观事实的报道,而现场报道让观众直面现场,更来不得半点的虚假。记者在采访时,提问要自然,不做摆布,要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去采访提问,采访对象容易接受采访,如果指手画脚,会使对方不知所措,造成心理紧张,画面形象反而失真。同时,采访时不要轻易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这不仅仅是个礼貌问题,且容易打断对方思路,影响对方的情绪。如果嫌对方的谈话离题较远,可以适当加以提示引导,说不到重点的部分可在采访后进行剪辑调整。

2选择采访语言

现场采访时间有限,要求语言交流中每个问题都要紧扣中心,不容游离。因此,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记者的问题只有准确、鲜明、具体,才能把采访对象谈话纳入轨道,才能达到简洁地表现主题的目的。此外,记者设计问题的基点应是观众想了解的情况,想提问的问题,这样才能和观众构成双向交流,才能对观众有吸引力。记者设计采访问题时应从现场的实际出发,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来设计问题。

2.1问题要突出新闻的重点、疑点

现场采访受时间的限制,问题要少而精,要选择新闻报道的重点,也就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河南省2008年获奖新闻《“玉米放倒证”究竟是咋回事?》中,记者了解到漯河市万金镇政府在麦收中为了阻止村民们烧秸秆,推行机收玉米,制定出交费办理“玉米放倒证”的土政策。记者现场采访村民和镇政府的干部:

记者:办证交钱了吗?

村民:交了二百块钱。

记者:有村民(因为砍玉米秸)被乡政府关了一天。

万金镇党委副书记:今年不叫自己砍伐,砍玉米地要办砍伐证。

记者最后评述道:禁烧、机收、秸秆还田这都是好事,但好事要办好才行呀。在这里我们不仅要问一句,万金镇政府凭什么要农民办“玉米放倒证”呢?这些办证的钱收上去如何使用?又有谁去监管?为了推广秸秆还田、机收,就让大家办这“放倒证”,那日后到种麦时,政府如果要推行小麦新品种,是不是还得要村民办理“小麦种植证”才能种田呢?这里记者通过提问题报道新闻事实,解答疑点,然后对万金镇政府的错误做法提出严厉批评。

2.2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要简短

记者现场采访时设计问题不能大而空,要有针对性,要提具体的问题,能使采访对象直截了当、简明扼要的做出答复。像那些笼统而模糊的问语,“你今天的感觉如何”“这个事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话,最好不用,因为这样的语言别人不好作答,即使给予答复,也不是记者所预想的结果。况且,有些笼统的大问题会给观众造成记者无知的印象。

问题应简短,让采访对象和观众一听就懂,马上就能反应过来,或随机做出答复。问题过长,会使采访对象听了后面忘了前面,抓不住问题的核心,不能做出准确的答复。既不能把两个问题一块提出,也不要铺垫过长,让人听起来就有些吃力,像“您是中共十八大的党代表、全国优秀教师、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请您谈谈对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好吗?”这样的提问,使观众听起来弄不清是人物介绍,还是现场提问。

2.3提出的问题应有思想内涵、能引发情绪点

新闻现场采访的问题应是无声的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特别是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和概念等阐述。采访的语言要在对画面形象的补充上下功夫,用现场采访开拓报道的思想内涵。在这方面,许多获奖新闻运用的都很成功。如河南省获奖新闻《好人张喜凤》,记者在村里采访张喜凤的丈夫,丈夫用拉家常的方式介绍了妻子在医院捡拾弃婴安梦、安雅的经过。这段背景材料很有说服力,有力地说明了张喜凤是一个善良而珍惜生命的农家妇女。采访成功地开拓了新闻的思想内涵。

寻找能够引发情绪点的问题是现场采访记者应具备的素质。记者应在对采访对象了解的基础上,有预测、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情绪、情感在专题篇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记者在提问时,应成功地把采访对象的情绪激发起来。获奖新闻《好人张喜凤》中,记者问张喜凤:你不让自己的女儿吃奶,却把奶水让给小安梦,丈夫没有意见吗?一句话,勾起张喜凤的心绪,一阵静默后,两眼蓄满了泪水。张喜凤讲述了她和丈夫因此发生争吵的经过,但吵归吵,最后丈夫还是在她的耐心说服下听从了她的意见。

3选择采访方式

现场报道的采访方式,可由记者根据采访内容的不同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什么样的内容就选择与之相应的采访方式。荧屏上常见的现场采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随意式

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随意选择采访对象,这种采访方式视觉感受上给人以客观真实之感。随意式的采访,现场人都可以作为采访对象,会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观众可以看到采访对象是在现场临时找的,不存在预先指定或摆拍,因此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让人感到客观可信。

3.2漫步式

记者与采访对象像老朋友一样,边走边谈,以漫步的方式进行采访,从视觉上看让人感到自然随和,富有亲和力,人情味。这种采访方式适合比较轻松的话题采访。例如,采访某单位领导或把关人,让他介绍本单位工作成绩或科研成果,记者常使用这样的方式。

3.3追随式

记者不去干扰采访对象,而是跟随着采访对象的活动,让对方边干活边回答问题,给人以真实、亲切、生活之感。例如,在植树节时,采访参与植树活动的义工。义工一边刨坑挖土,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给人留下朴实的印象,加强了采访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晓春.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与特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9).

浅议如何选择新闻报道切入点 第6篇

如何选择新闻切入点, 需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叙述。从战略角度来说, 就是运用的总的指导思想;从战术角度来说, 就是针对性较强的操作方法。

一、选择战略

一是以“三贴近”为出发点。“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原则。作为市级媒体, 很多新闻围绕领导转, 多为生硬的时政新闻,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距离感大。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转改”活动, 新闻媒体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大大提升, 报道视角发生了变化, 从领导视角变为平民视角, 新闻内容的新鲜和与公众心理的贴近问题得到了解决, 传媒与群众、与生活脱节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二是以促进工作开展为出发点。作为新闻人, 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记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和水平决定着舆论导向和引导水平, 展开采访报道, 必须掌握国家、省、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 而后转化成自己的报道规划, 时刻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 从促进工作开展的角度去采写稿件。

三是以揭示事物本质为出发点。记者进行报道, 要拨开纷繁复杂的外表现象, 抽丝剥茧, 直抵事物的本质和核心问题, 写出的新闻才有思想性。

二、选择战术

一是改“旧”为“新”。寻找体现时效性的点, 找到新闻由头。新闻由头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且与报道事实有逻辑联系, 以利于主体部分展开。新闻由头能使报道更具贴近性, 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山西阳泉广播电视台播出过《留住古村》的新闻, 叙述和评论了现代社会中注重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 美中不足的是时效性、新闻性不够强。如从“五一”小长假这个近的时间点切入, 从游客的游览情况展开叙述, 那么时效性顿时增强。

二是以“点”及“面”。事物的面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点”往往代表局部、个别与特殊, 而“面”通常是整体、一般和普遍。采访报道的对象庞大繁杂, 一时找不到头绪, 可引入切入点, 选取一件典型生动的事例, 原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晰, 再推及整个面。拿成就性报道来说, 以“点”及“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成就性报道要达到能够引导舆论的目的, 势必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拉大, 这就需要把重大主题转化成与普通大众关系较近的新闻事件, 让高高在上的政治主题不再遥不可及。

三是瞻“前”顾“后”。在日常采访活动中, 常会遇到重复发生的事情, 摆在记者面前的难题就显现出来, 如何从雷同的事件中找出新闻点呢?前后进行对比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当前和往常有何异同, 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好经验等。如能发掘出现在与以前不同的事实, 也就找到了切入点, 比如“两会”报道、“三节”报道, 是每年的报道重点, 找出不同于往年的新安排、新做法、新政策作为切入点,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变“虚”为“实”。“三勤”是一个好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勤”即“眼勤、手勤、脚勤”, 记者要多看、多写、多跑, 不能“闭门造车”。如写综述性报道, 切不可把相关部门、单位的总结材料改写成新闻稿件, 这样的稿件是不接地气的, 是空洞虚弱的。记者应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 带着问题深入田间地头, 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把空洞的材料变为生动的实例, 用实例作为切入点。山西阳泉广播电视台曾播出新闻综述《绿染山城满目春》, 其中一篇为《城乡绿化惠民生》, 开篇不是干巴巴的文字叙述, 而是以市民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为切入点, 真实而可信。

五是由“此”及“彼”。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记者在选题、策划、采访、写作中, 要有变通思维, 能够由此而及彼, 挖掘出多个侧面来反映事物, 而每一个侧面又相互照应为事物的整体服务, 每一个侧面都是切入点。对于系列报道来说, 要把“由此及彼”的原则贯彻好。所谓“系列报道”, 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多次、连续的报道, 各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联系, 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只要选好角度进行开掘, 一定能完成好报道任务。

六是转“静”为“动”。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以孤立、静态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就不能反映出事物全貌, 记者须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采访分析, 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为切入点。如对一个大型项目或大型工程进行报道, 不仅在它开工或完工时报道, 还可在进行过程中及时捕捉新情况, 以此为切入点进行采访报道, 反映出来的事实更全面。

参考文献

[1]周灿华.新闻采访中的应变思维[J].当代传播, 2003 (2) .

选择报道 第7篇

在电视台的录音报道中, 自然界存在取之不尽的现场音响素材, 为更好的反映出报道事物以及事物的特点需要准确的表达报道的主题, 任何一种录像报道都需要能够代表事物的本质特点。音响的录制需要注意环境的典型性, 报道对象所在现场的音响构成音响环境, 不同的环境其音响的特点也不相同。

音响自身的选择也需要注意典型性, 在这里典型性, 并不是说采用一些具体的语言, 而是富有典型意义的声音和音乐。录制现场必然会存在多种音响效果, 想要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需要分析音响自身的特点, 突出典型性。在音响的录制中还存在一次性录好现场音响, 展现现场实况的情况, 如在飞机场首航的报告中, 录制了飞机场首航音响, 并且这种声音一直贯穿在整个报道中, 这种做法要求记者一次性完成, 事前了解事情的发生, 做好一切准备。

如在特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的报告中, 在现实中存在很多种音响, 如政府领导、矿工家属、医院以及工人等, 可以说非常复杂, 需要选择好的音响来表现事件, 在录音中采用了矿工家属的哭声, 工人的声音等。在人物讲话报道中, 就需要突出采访的对话声等。

表达报道主题的音响具有典型性, 若是不符合这一点, 音响就失去了意义, 选择更能够突出主题的音响珲增强报道效果。如在抗洪的音响中, 主题是军人救民, 在音响报道中需要突出军人与人民之间的呼应以及与洪水做斗争的声音。

2. 选择音响具有简洁明快特点

当前的电视台录音提倡简短, 录声报道提倡短小精悍, 因此录声的简洁性是必须遵照的原则。电视台录声报道很短暂, 想要人们在短时间内听明白, 就要求音响千万不能拖泥带水, 能够非常清晰地反映真实的生活。

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关于珠峰的测量的音响, 采用了现场声、喘气声以及欢呼声来展现, 这个录声报道虽然是很短的篇幅, 但是采用立体的声响语言, 完美体现了广播特色, 使人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音响生动简短, 充分表现各界人士的紧张、兴奋、关切心理。又如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对攀枝花退休工人的采访中, 主人公总能带来欢声笑语, 充分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音响需要具有真实性

电视台录声报道中要求音响具有真实性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要求音响能够客观反映报道事物, 录音中必须符合这一原则。当今社会诚信危机更加明显, 人们对很多报道的真实性都有很强烈的怀疑, 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新闻报道者只有把握采访报道的真实性才能加强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现场录声需要能够反映出事情的发生以及发展, 不同的音响所反映的事物是不同的, 每个事件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音响, 报道的事件就决定了音响的方向以及范围等特点, 可以说音响是报道的依据, 音响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音响的录制中不能依照人的意愿随意改变。在现实的音响报道中存在有些人为追求报道效果而制作现场音响, 可以说这种做法违反了职业道德, 也很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4. 音响需要具有可听性原则

音响录音中需要遵循可听性原则, 所谓可听性原则是指录制的音响能够保证听众能够听明白、愿意听。可听性音响要求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在现场录声中, 往往会同时发生多种音响, 针对报道中需要的音响需要综合考虑采用何种音响, 体现出层次感。

可听性还包括了清楚性特点, 保证录声不失真, 若是在节目的录制中, 现场的杂音太大, 就会导致节目效果比较差,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保证在采访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导致采访报道声音的不完整。新闻工作者承担很多错综复杂的采访任务,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技能, 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保证采访的音响具有可听性。

5. 严格把关, 保证音响质量

针对音响报道, 还需要充分调动各种音响手段, 突出录声主题, 确保录音质量。当前的一些录音报道存在不少的问题, 导致录音报道质量一直不太好, 影响电视台录声报道的效果。概括录声报道的音响质量问题, 主要是音响效果不好, 存在较大的杂音。

音响录音存在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把关不严, 记者本身对音响录声要求不高, 采访中精力不集中, 从而出现音响效果差的报道。为提高音响质量, 需要在采访前做好策划工作, 根据主题的需求想要音响的录制, 记者做到心中有数。记者在采访前做好物资准备, 检查电源以及设备等的完好性, 为防止风大导致录声效果差, 还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针对音响效果不好的问题, 需要及时做好补救措施, 以提高音响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台录音报道中音响的选择。由于音响的录制现场各不相同, 因而音响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不一样。在音响的录制中不仅要把握真实性、典型性原则, 还要遵循其他一些要求, 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录音报道, 提高音响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云凤, 张永红.运用解说、提问和音响增强广播现场报道的魅力[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 (14) :36-37.

选择报道 第8篇

1.1新闻报道中的隐喻

隐喻是人类语言和文化中存在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对隐喻的研究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对隐喻较为传统的阐释往往定义在修辞格上,即在语言层面将其定性为修辞格,认为其只属于语言,与人类的思想行为并无关系。而现代语言学界却将隐喻纳入了人类的认知思维轨道。莱可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其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一反隐喻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文中指出:“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鲁美尔哈特(Rumehart,1979)说:“当我们谈论抽象概念时,我们几乎总是从另一个具体的领域所使用的语言中选择词汇。人们使用新概念总是从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用熟悉或直接的经验领域的感受类似精确形象的表达另一经验领域的事物。”因此,隐喻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是通过语言生动的表达思维的一种途径。

由于新闻报道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征,新闻报道的撰写人在报道中为了达到让大多数读者准确的理解报道内容的目的,经常会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这样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隐喻,凭借其言简意赅、含义深刻的特点,是新闻报道的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有助于新闻事实易于被读者接受,也有助于创造一种生动的感染力,可以使新闻语言生动活泼、新颖独特。而隐喻之所以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就是因为隐喻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能够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特定的语义联想。因此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的翻译就绝不只是词语释意的简单转换,而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沟通交融。这一过程必须置于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这也正是隐喻翻译的难点所在。译者必须关注隐喻的文化语境、文化内涵等因素,否则就容易造成误译。翻译适应选择论中提出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基本理念,为我们研究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依据。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如何行之有效地翻译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隐喻。

1.2生态翻译学和翻译适应选择论

胡庚申教授在其书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时应选择论”命题,将翻译的实质阐释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过程。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所倡导的翻译原则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只讲的适应性转换。根据该理论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要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级,不同方面力求多维度的适应,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

因此,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过程不是单方面的语言形式的转换,译者更要将焦点关注在源语和目的语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新闻撰写者想要借助隐喻达到的交际意图的传递方面,即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这无疑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译者要如何做才能使其翻译成为最佳翻译?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理念,“最佳翻译”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所谓“整合时应选择度”是指译者在产生译文的同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次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综合。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某译作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最高,那么他的“整合时应选择度”也就越多。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得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适当的译文(胡庚申,2006)。

2隐喻翻译的“三维”转换

2.1语言维和文化维重叠

Cannon(2001)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文化体系、价值观念和语言系统三者互相关联、彼此制约。因此,源于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经济体制的英汉隐喻依赖人类认知模式的共性,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相似性(李国南,2001)。

由于各个国家社会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发展过程和认知发展过程具有共通性,这就导致了即使是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融性和相通性。这一特质就使得原语文化中的一些隐喻表达有可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在三个维度上相互对等、相互照应的表达形式。因此,对于新闻报道的译者而言,如果译语的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报道内容并且产生与源语读者在阅读到该隐喻时产生的语义联想,并完全理解该隐喻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及文化内涵。此时,给出的“最佳翻译”或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便是直接将喻体形象译出即可,直接将译语文化中对等的语言形式“迁移”、“移植”即可。这样,从交际意图的传递、语言形式的完整表达以及文化内涵的准确阐释方面都做到了准确的转换,也能体现出翻译适应选择论中所倡导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性适应及“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这样可以使译语读者准确理解新闻撰写人在报道中要借助隐喻传达的信息和阅读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新闻双语网站以及一些评论性文章中搜集到的实例。

例(1)The main two reasons for the online shopping surge are that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comfortable with negotiating the Internet and retailers have devoted more effort to their online stores.Confi dence in website security and cut-throat competition has also lured shoppers online.

译:网上购物急剧增长的两大原因是:消费者越来越亲睐网上谈判,零售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网上店铺,对网购信心满满及“割喉式竞争”都无疑吸引了网上购物者。

由于语言隐喻是概念隐喻在文字表层的体现,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尽管文字表达五花八门,但在思维概念层次上却仍然可能相同或相近,这一点对于翻译的意译十分重大。因为如果两种语言在概念隐喻上相对应,那么翻译传达信息的难度就相对较小了(叶子南,2001)。

得益于西方长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西方读者对市场经济带来催生的市场竞争习以为然,例1中的Cutthroat competition很容易将自身承载的激烈无比的价格战的语义联想和文化内涵传递给西方读者。该隐喻生动的表达增加了报道感染力。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始于改革开放,但中国人对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社会巨变同样深有感触。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也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cut-throat competition在中国读者脑海中形成的语义联想与源语读者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该隐喻在两种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讯息,在语言维和文化维度上是想对应的。我们在汉语表达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直译—“割喉战”。这样的直译既保留了完整的语言对等的形式,也传递了源语旨在传递的文化内涵,继而达到了传递信息的交际维的目的,可谓“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最佳翻译”。综上所述,对某一隐喻,如果在原语和译语中,关于喻体和喻义都有相重叠的表达时,译者只需将喻体保留,直译是最适合的翻译方法,既符合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要求,有可使新闻内容形象生动、一看即懂。

2.2文化维空白,语言维重叠

然而,我们不能忽略隐喻是与某一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蕴含着本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特征和文化特征。正是由于隐喻的这种特性,介于英汉两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风俗习惯、人文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原语中有一些隐喻不可避免地在译语中出现语言维重叠、文化维空白的情况。语言维重叠就是指源语和译语的隐喻形象相同或相似,区别只在于表达形式不同,或是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继而产生不同的喻义联想。这时,译者要灵活处理,多角度、从各方面适应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灵活的“三维”转换和多种翻译手段。

例(2)Make no bones about it:Ichan Partners(that’s the fund’s name)should be quite the green machine.Cart&Co will take a 2.5﹪of the annual fee and 25﹪of the net profi ts.So the new fund should generate$167 million for Ichan—in a subpar year.(例句和引文转自王恩冕,2005)

译:毫无疑问,爱康合作基金(这时该基金的名字)可以说相当于一台印钞机。卡尔公司将收取2.5﹪的年费并取得25﹪的年度净利润。即使是在市场并不景气的时候,这个新基金一年就就能为爱康赚取1.67亿美元。

这则新闻报道的背景是一名叫做卡尔爱康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善于投机倒把、从中牟利。通过买下业绩不良公司的股票,然后经过操作,提升股票价格,借此谋取巨额利润。原文可知,爱康合作基金年收入十分可观,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根据常识可知,文中“green”的用法是借喻了美元的颜色,实质是“生产钱的机器”。这时,译者序充分考虑,如何将一个年收入达1.67亿美元的基金与绿色的机器做完美的融合。显然,若是采用前两例的直译将其译作“绿色机器”是不合适的。由于中国读者无法借助“绿色机器”产生类似于“摇钱树”、“造钱机”这样的语义联想。这是由于文化维的空白造成的。但是,最佳翻译即是舍弃喻体,保留喻义,进行意译,译作“印钞机”,让中国读者一目了然,联想到爱康基金的赚钱效率之高,回报率之丰厚。堪比名副其实的“印钞机”,成功地避免了误解。这样的意译让报道即保持了原文强烈的表现力,使译文完整准确,生动形象。

2.3语言维、文化维二者空白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从宏观看,人类的思维、情感、认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都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但多数情况下,不同民族、不同种族长期在不同地域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截然不同、各具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这些特征使得作为文化组成部分和有机载体的语言系统,刻上了不同民族、地域的鲜明烙印。因此,有些隐喻的表达被某个特定领域的群体认同并纳入该语言系统时,就很难与不同民族群体产生共鸣了。这些因素使源语中的某些隐喻在语言维民族、文化维和交际维上都“交了白卷”。语言维上无法找到相似的表达,文化维上没有相互重叠的文化内涵,交际维上也无法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例(3)And their numbers is likely to grow over the coming years with 70%of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45 in the study indicating that even a golden handshake will not be enough to make them hang up their boot.

译:未来几年,这个群体的人数可能还会增长。因为在调查中,70%的45岁以下的人表示,即使付给他们非常优厚的退休金,他们也不想停止工作。

例5)中的“a golden handshake”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个不小的阅读障碍,若是直译为“金黄色的握手”。无论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都没有相对应的汉语表达。其实,“a golden handshake”具有浓厚的西方特色。汉语倾向简洁明了的表达,而英语则更擅长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西方人在离开工作岗位是会同上司、同事握手以示告别,而“golden”则与金黄色并无关系,意译延伸为丰厚的,而“handshake”也取其深层涵义做“离职”讲。因此这个“金黄色的握手”其实暗指“丰厚的退休金”。语言维上做到了地道的汉语表达,文化维上将原文的文化特色清晰地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最终使得交际维的顺利实现。这样灵活的在维度中适应转换,尽管原文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有所丧失,但却可以保证是中国读者一目了然的地道汉语。

3结语

结合文中实例,不难看出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翻译不是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层面的简单转换,也不是机械地传递原语的字面意思,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其中涉及了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与融合的过程。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在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处于能动的中心地位,但却并非完全不受控制。需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中进行灵活的适应和转换。这是一种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和途径。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阐释了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过程,希望对翻译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摘要:在引文新闻报道中,隐喻的使用呈现出愈加频繁的趋势,并以此来体现语言美感并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可接受程度。根据生态翻译学中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理念,在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译者在翻译隐喻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最大程度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译者课采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倡的“三维”适应性转换原则来进行翻译,提高“整合适应选择度”,以此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适应选择论,多维转换,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Gannon M.J.Cultural Metaphors Reaading,Research Translations,and commentary[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1.

[2]Lakoff,Georgeand Johnson,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New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M].外国语教学,2006.

[6]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选择报道 第9篇

埃博拉 (Ebola) , 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罹患此病可置人于死, 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 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2014年非洲爆发此病毒疫情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

二、基于新闻视角的分析研究

本研究探讨狭义的新闻视角, 即报道视角, 结合学者对报道视角的分类, 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 选题视角

记者在获取众多新闻线索之后, 便对新闻素材的新闻价值进行判断, 对众多新闻素材进行筛选, 最终在此基础上确立新闻选题, 选题不确立, 新闻采访便无法顺利进行。“新闻选题的核心内涵就是新闻传播者依据某些客观事物本身新闻价值的高低, 及其在一定时期和阶段中, 对于整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和意义, 所做出的对于报道对象和内容的选择。

在众多议题中, 关于疫情现状的报道都占据重要位置, 所不同的是, 《新京报》在关注疫情本身的同时, 也侧重报道政府行政活动;《华盛顿邮报》十分关注疫情防治情况, 疫情防治的报道占总体报道的43%, 内容包括:讨论针对埃博拉病毒的防治措施是否合理, 从非洲疫区返回的士兵与医学工作者的隔离问题等等。从选题视角上看, 《新京报》与《华盛顿邮报》的新闻选题都相对比较集中, 但是他们的媒介视角聚焦在不同层面。

(二) 收集素材视角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以搜集新闻素材为主要任务进行的调查、访问、观察, 并为新闻写作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 各种新闻来源作为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渠道, 一定程度上反映记者收集新闻素材的视角。记者搜集新闻素材的主要渠道有:官方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 (如党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方针政策、政府领导人行政活动及政府部门行政会议、各级各类记者招待会等) 、记者亲眼目睹及他人转述的事件经过、其他新闻媒体以及各类文献资料提供的素材、受众来访来稿来电等。

(三) 立意视角

立意即提炼新闻主题, “主题思想, 是指报道中通过材料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 即文章意图。它包含客观材料和主观意图, 以及最终体现于通讯中的或复杂或单纯的思想内容。”新闻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闻作品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体现一定的主观思想、态度观念, 是客观事实与主观倾向相结合的产物。立意贯穿于新闻采写的整个过程, 影响新闻素材的搜集以及行文写作等环节, 除少数新闻作品以外, 大多数新闻作品均有相应的新闻主题。同时, 新闻立意角度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新闻作品中, 还体现在媒体针对特定新闻事件所确立的总体报道方向之中。

(四) 取材视角

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会获取大量的新闻素材,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素材均会进入传播渠道, 记者必然会围绕新闻主题, 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 获取最终进入传播渠道的新闻事实。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选择新闻素材的角度便是取材视角。视角是看待事物的出发点, 由于新闻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 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和反映, 就会得出不同结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便是对事实的选择, 新闻作品中选用何种类型的新闻事实来说明新闻主题, 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记者的取材视角。

《新京报》报道:埃博拉离中国有多远?《华盛顿邮报》报道:Scientists try to predict number of US Ebola cases (科学家试图预测在美国的埃博拉病例数) 。这两篇报道, 都属于疫情预测范畴, 分别预测了埃博拉在中国和美国蔓延与发展的可能性。

《新京报》的报道《埃博拉离中国有多远?》强调了这样几个新闻事实:一是我国传染病预警系统已涵盖埃博拉。二是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表示, 目前国内并没有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三是美国科学家彼得·贾哈灵此前曾表示埃博拉病毒已经变异, 这使得其传染性更强, 对此, 李德新解释, 目前并未发现埃博拉病毒变异。四是疫苗最快有望明年1月开始接种。这些新闻素材, 都是属于事件性的、概要式的, 将这些素材罗列起来, 想要说明埃博拉离中国尚有一段距离, 人们不必太过恐慌。

《华盛顿邮报》报道Scientists try to predict number of US Ebola cases (科学家试图预测在美国的埃博拉病例数) 不同, 它选择的新闻素材大多是科学家的研究和精确数据, 与《新京报》相比, 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新闻视角的差异化分析 (基于新闻思维)

《新京报》与《华盛顿邮报》在埃博拉报道中呈现出差异化的新闻视角选择,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 以下仅从新闻思维的层面分析:

(一) 直觉体验与抽象思辨

(1) 解释: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中写道: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可以这样理解:在千百次的求索后, 终于获得瞬间的顿悟。这也表现了中国运用“直觉”来思维的过程, 这种过程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它是模糊又神秘的。你要么一无所知, 要么在瞬间茅塞顿开, 领略全部, 颇有一番意趣存在。而文学中常用的“意象”也是这种直觉体验的反映, 在直觉体验中, 心灵的感知比理性的思辨、富有逻辑的论证更为重要。而在西方, 人们一直试图构建某种理论体系, 试图从个别的现象中抽象出规律, 中国人常用的直觉经验远没有规律、公式、定理来得可靠。这种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很注重逻辑性、严密性, 排除模棱两可的边缘地带。

(2) 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报道中, 使得中国媒体喜欢使用比较宏观的、模糊的、概括性的语言, 这显然是新闻记者进行直接的直觉体验后的结果。而在西方媒体看来, 这些模棱两可的空话毫无意义, 抽象思辨的传统使他们十分注意逻辑性与严密性, 他们更喜欢用具体的例子、真实的数据、事实的细节反映问题。这解释了在上文分析中提到的如下差异:1) 从收集素材视角来看, 选自《华盛顿邮报》的五篇报道经常引用相关领域教授、博士的言论, 这更具科学性, 而《新京报》未引用。2) 从取材视角来看, 《新京报》是事件性、概要性新闻素材的罗列, 而华盛顿邮报选择的新闻素材大多是科学家的研究和精确数据。

(二) 合一与区分

(1) 解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是基于整体考量的, 是系统性的, 它十分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这个词就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人思维的这个特点,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种整体的系统中, 虽然有对立与矛盾, 但最终会统一与消解, 最后达到整体的稳态平衡。西方的思维方式注重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他们往往对事物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分, 从事物的差异中发现某种规律与特征, 并不注重对整体的把握。同时, 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特性“酒神精神”的影响。“酒神精神”的核心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沉酣、放纵, 它表明的观物态度是人与自然尖锐的对立。

(2) 分析:这种差异, 使得西方媒体报道时常体现出冲突, 并常表达个人意愿;而中国媒体总是去构造整体的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下这种差异:《新京报》关于埃博拉的报道中, 表现出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即对中国“大国形象”的建构。而在《华盛顿邮报》关于埃博拉的报道中, 如何在困境中平衡公众健康需求与个人自由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三) 保守与创新

(1) 解释:中国人十分注意模仿、继承与再造, 其态度是保守的, 他们最终权威, 把传统奉为金科玉律, 缺乏对前人内容的质疑。西方思维中, 对前人内容不断的怀疑、批判与超越是极为显著的特点, 他们挑战权威, 不断创造新的东西。真是这种创新思维的方式使得西方理论科学不断完善与发展。

(2) 分析: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使得西方记者敢于质疑权威, 具有相当强的批判精神, 而中国媒体则更多是“附和”与“叫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下这种差异:《新京报》的16篇报道, 特别是其中涉及中国的报道, 其报道基调无一是持赞扬与肯定态度的;而《华盛顿邮报》的16篇报道中, 却不乏质疑与批判的声音。

四、小结

此次报道比较, 只选择了一个层面即新闻视角, 进行差异化分析时, 也仅选择了一个角度即新闻思维, 用这两个层面限定范围窄化研究。但事实上, 新闻报道有诸多层面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相当多, 此文的分析只着眼于一个很窄的层面, 也难免有缺漏与不足。

参考文献

[1]柳小娟.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对比与分析[D].复旦大学, 2013.

[2]郑洋.国内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选择报道】相关文章:

拓展成就报道的重要手段:电视系列报道的创新09-11

个案报道05-06

典型报道05-08

地震报道05-10

时事报道05-10

报道差异05-12

报道定位05-17

失实报道06-02

报道思路06-11

报道比较06-14

上一篇:机电系统建模方式下一篇:流量检测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