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害范文

2024-08-10

汶川地震灾害范文(精选10篇)

汶川地震灾害 第1篇

中国5·12发生的汶川里氏8.0级地震, 强度大, 波及面广,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资料[1], 汶川大地震已经确认的遇难人数是69 170人, 失踪17 427人, 累计受灾人数4624.9048万人。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 451亿元人民币, 其中四川的损失占到91.3%, 民用住房的损失占到27.4%, 学校、医院等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到20.4%, 道路、城市基础设施等占到21.9%。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震后紧急启动了国家救灾一级响应, 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了地震救灾应急资金8.6亿元, 统筹用于各方面的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 并紧急从各地调集大量消防救援人员和特警投入救灾。同时国内外各界也向灾区捐款捐物, 并向灾区紧急调运救灾帐篷、简易房、被子、衣物等急需用品。在这些大批物品、人员运送中, 应急物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四川省物流协会资料[2], 地震发生后, 仅四川省就投入应急货车4 047万辆, 开行7.13万次, 运送物资43.59吨。

但是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山区, 还影响到陕西、甘肃等省的大部分地区, 影响面巨大, 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筹措、运输、配送、分发。在灾害初期, 通讯中断、道路损毁导致物流系统中关键的信息流和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使得不能“物畅其流”, 这极大地影响了应急物流系统对于有效灾后救援供应和恢复的快速反应。此外以前演练的各种应急预案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性等, 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不计其数, 造成的国家经济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对于灾害应急而言, 救援的最佳时间是地震发生后的三天 (72小时) [3], 因此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的快速到达对于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此外, 灾后恢复重建、伤员转移、灾民安置、人道主义援助、废弃物处理等都需要应急物流系统的良好运转。也即应急物流系统是灾后有效缓解灾后影响、保障救援工作顺利、有序、成功开展的基础。我国属于突发事件高发国家, 1998年的水灾、2003年SARS、2008年初的雪灾和5·12汶川地震等重大灾情说明, 应急物流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社会对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有效应对能力。因此, 深刻反思我国应急物流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暴露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应急物流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由于应急物流有其自身的本质要求、运作目的和需求特征 (如:救援人员和应急物流中救援需求的紧急性) , 使得应急物流和商业物流有很大的不同。应急物流是计划、管理、控制救援物资、信息和服务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有效流动, 以满足应急状况下受灾人群的紧急需求的过程。

我国普遍认为: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 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应急物资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特殊的物流活动。

从应急物流的概念可以看出, 应急物流首先应该满足应急物流的本质和战略——即保证物资的高效流动, 满足受灾地区人群的紧急需求。此外, 应急物流也包含“逆向应急物流”, 主要处理受灾地区重建中产生的无用物料的逆向流动。

要做好应急物流, 首先需要确认救援供应的来源、协同供应救援和受灾群众的紧急需求, 而这些在实际运作中还有困难。因此, 需要有效的信息侦查、收集、处理和预测能力, 准确了解供应地和需求地的真实信息, 在信息基础上做好供应、需求、运输、调拨、捐赠、分配的协同运作。

其次, 由于基础设施受损和次生灾害发生导致的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影响救援物资和人员对受灾地区的可达性, 又使得基于时间竞争的应急物流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 抢修基础设施, 保证物流通道通畅在应急物流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 由于时间的紧迫, 通过多种运输方式, 尤其是空运, 将救援人员和物资快速送达受灾地区, 保证可达性, 成为灾害发生后的首选方式。而这又对应急的装备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 由于应急运作所需资源有多个来源渠道:公共部门调拨和私人部门捐献或征用, 经常需要协同来自这些部门的物流资源, 以避免在救灾中主观武断地进行资源分拨, 因此应急物流的运作带有不确定性。因此, 需要综合管理部门按照预案进行一体化运作管理, 保证正常、有序、有效运作。

第四, 准确的、实时的救援信息非常需要但是几乎是不能准确获取的。此外, 在救援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受灾地区需求者之间的通讯中断也可能导致应急物流中资源协同变得困难。尽快恢复通讯手段, 保证通讯畅通, 是有效进行物流运作基础。

3 从汶川地震中反思我国的应急物流能力

应急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应急物流系统, 如:应急物流保障系统、应急物流指挥系统、信息系统和配送系统等的协同运作, 发挥整体效益, 实现应急物流能力最大化。所谓应急物流能力[4]就是指某特定的应急物流系统, 从应急需求分析、应急需求确认、应急物资采购、分拣、运输到交付给应急客户的全过程中, 在响应时间、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为是否能满足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目标:快速响应、满足需求、提高柔性、降低成本、信息准确传输、反馈和共享以及供需协调的无缝对接等, 实现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

在此次汶川地震中, 地震发生后, 通讯网络中断, 致使震中与外界失去联络, 造成无法准确及时了解地震发生的具体情况;地震又造成了天气恶劣、道路瘫痪, 致使外界救援物资、器械不能进入震中, 由此失去了在最快时间、以最快速度为灾区送去最需要的物品和大型机械的最好机会, 也导致了由应急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形成的客观能力和由应急物流系统的管理者对整个应急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协调与控制能力的严重脱节, 使应急物流能力大打折扣, 造成极大损失。

本文主要根据应急物流的特点和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要素, 从系统的角度, 结合我国汶川地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现象, 反思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 从汶川地震反思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此次汶川地震受灾人口多, 对救灾物资的需求量大, 需求频率高, 而且这些物资的来源广泛, 调配涉及的部门也众多, 运送路途非常艰难, 灾区环境十分恶劣。我国政府在应对这场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沉着、冷静, 在领导指挥和救援手段方面有显著的体现。但是,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信息通讯手段亟待改善

在汶川地震发生前, 无丝毫预警, 震中的人群仍如往常生活一样;汶川地震发生后, 在一段时间内外界对地震中发生的情况一无所知, 给指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这次地震中, 几大通信运营商的通讯几乎全部中断, 通讯保障措施明显不足, 越是受灾核心地区, 通讯越困难, 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5], 受损电信基站累计25 062个;光缆损毁里程24 056皮长公里。这反应了通常使用的通讯手段在灾害中可能失效。以致地震开始两天重灾区, 我们根本不了解灾区情况, 不知道灾区人民需要什么, 刚无从谈起应急物流供应了。应急物流本身就具有供应点和需求点信息不对称且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点, 这使得快速应急救援和物资保障变得更加困难。而通讯的中断使得这种困难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在整个灾区, 初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只有阿坝州政府网站。地震发生两天, 仍有不少受灾地区通讯中断, 而且受灾越严重的地区, 所能得到的信息越少, 这对救援工作非常不利。阿坝州政府与受灾地区联系的主要渠道只有少量海事卫星电话。从应急的角度看, 无论是什么样的应急预案, 信息的获取, 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的基础条件就是通讯保障。

4.2 交通网络欠发达

5月12日发生汶川地震, 但是直至5月15日16时16分, 从都江堰通往震中映秀镇的约35公里水路、陆路交通“生命线” 才全线贯通;至5月17日17时30分, 第二条通往重灾区的公路“生命线”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道路刚全线打通, 大量救援物资才能顺利运送到灾区。

据地震时报道:“在成都几乎什么都不缺, 目前灾区的现状是偏远的村庄和山中的某些村落由于交通不畅和通讯阻隔等原因, 物流运输企业无法送达或暂时无法送达。目前, 救灾物资等主要由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徒步送达。”在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中, 道路成了输送救援物资的难点问题, 由于地理和天气的原因给输送物资增加了难度, 汶川与外界的交通完全瘫痪, 最后政府采取空投的办法, 这是非常现代的。但大批部队和物资只能使用紧急调配的民航飞机来实施运送, 由于民用运输机和军用运输机在设计理念上的根本不同, 民用飞机不但无法使用可能更靠近灾区的野战机场, 无法脱离完备的机场装卸设备独立快速装卸货物, 更不适合装运大型的机械设备, 尤其是军事装备和工程机械。这实际上是把几乎所有的民用客机输送的部队和物资, 都挤到了成都双流机场等几个非常少的大型民用机场上, 极大地增加了机场的压力, 限制了部队的使用弹性和灵活性, 大大降低了救灾的效率。

4.3 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

应急物流的基础建设还应该重点考虑物资储备体系。而目前我国的国家救援储备, 在全国建立了10个国家级的储备仓库。灾害发生后, 主要依靠国家调拨资源、或者利用军队的资源, 以及国民捐赠的物资。但是, 由于灾害发生灾民的紧急需求和救援物资的到达存在时间差, 因此, 应该考虑健全家庭和社区的应急物资储备。比如在日本北部, 每个人的车辆后备厢都有防滑链, 房间里面都有急救的箱子和急救包。这样, 当灾害来临时, 人民群众有了一定的物资方能等待外界的救援或实施自救。但是目前我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几乎没有。

此外, 大量物资存储面临管理的问题, 成本的问题和损耗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国家的储备相对来讲品种单一, 渠道单一, 而且布局不合理[6]。由于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仅靠国家储备仓库的储存是不科学的。可以考虑完善市场机制, 建立市场储备。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物资储备的市场信息。

4.4 缺乏协调应急物流的管理体系

目前,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没有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机构, 汶川地震发生后, 才成立了初级联动方式的单项危机综合应急指挥部, 是以单项灾种的职能部门减灾应急管理为主, 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部门, 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 需临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 这就可能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难以协同作战, 发挥整体救援能力。这就导致了地震发生后数天, 由于救灾前线物资的分配存在多种渠道分发、多种指挥协调的混乱局面, 造成的物资配送分发的不科学, 不及时。全国各地把救灾物资的运到成都, 但是有关部门在分发和配送没有做到统一的指挥调动, 导致一些救灾物资未能及时发挥作用。

此外, 由于大多数人对应急物流并不是很了解, 因此造成在这次地震救灾出现的不应该出现一些应急物流管理和调度问题, 如志愿者盲目进入灾区救援给整体物流带来不便, 几百万人流向灾区, 无序的流动造成的应急物流难度、人员疏散过程中出现事故等。

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地震灾害发生后, 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运作。但是目前我国的行政运作管理体制是平时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准备协调工作非常困难, 一旦发生地震, 部门间相互协调难度很大, 需要加强沟通, 建立部门间联动机制和相应的技术手段。目前, 协同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不完善, 地震应急管理的组织机制不健全, 与监测预报、信息通信网络、强震速报等工作的密切协作程度不足, 同地方政府、军队、消防、医疗、电力、通讯、运输、食品等部门和行业的协作关系也未完全沟通建立起来, 尚不能满足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协同指挥、协同应急的要求。

4.5 应急物流预案制定不完善

虽然各级政府都有应急预案, 但是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协同性有待加强。比如, 各地捐赠的物资运到什么地方, 由谁来管理。各地储备物资用什么车辆运输到在灾区, 车辆如何征集, 路线怎么规划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到达灾区的物资, 如何分配, 按什么标准分配, 怎么保证基本的公平和公正, 使得灾区群众都能获得合适的物资, 保证基本生活, 这些也没有具体的要求。所以, 应急物流预案的操作性和各个主体的协同性需要完善。

4.6 相关法律缺失

在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中, 其法律保障是强制性的, 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如在发生危机时, 政府有权有偿或无偿征用民用建筑、车辆、物资等, 以解救灾之急。比如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 征用12架民用运输机, 这是法律保证。但在汶川地震中, 大多是应急物流动员主要是群众自发的组织进行, 部分是地方政府行政职能组织运作, 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这就大大降低应急物流的运送效率。

地震中各方捐赠救灾物资来源比较复杂, 既有地区捐助的, 也有军队支持的, 还有国家调拨的, 还有国际援助, 但缺乏统一调配, 使救灾物资管理一片混乱。更有媒体报道, 有不少地方捐赠物资无法使用, 大批丢弃, 以及一些经手官员以权谋私, 贪污捐赠钱款, 物流人员应急保障过程中出现的死亡怎么样解决, 这都亟待用法律手段解决。

5 提高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对策

5.1 加强应急救援设备的投资建设

在应急物流中, 专用装备必不可少。不过在国内应急装备尚没有专门的建设和保有, 又何况其中的物流装备。目前, 国内在应急救灾中, 对于装备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开发和引进先进设备都需要资金的投入, 所以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对应急物流管理更加重视。

5.2 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和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

在汶川地震中, 交通也是救灾的难点之一。在发生地震之后, 汶川完全与外界隔绝, 交通完全瘫痪, 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无法到达, 使得救援工作无法充分展开。虽然空投是物流的非常规通道, 但最后只得使用空投, 但大型设备不能使用空投。因此应对灾害的交通工具亟待改善, 国家应该加大对科研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 尽快研制出拥有知识产权的军用“大飞机”, 使应急交通工具更加现代化和有效。

加强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建设, 尤其是山区的交通网络, 建立和完善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紧急绿色通道制度。在发生突发性灾害时期, 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紧急通道”机制, 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 可有效简化作业程序和提高速度, 使应急物资迅速通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 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 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 极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甚至可以与军方联系救灾抢险, 动用军用运输装备、军用运输专用线路及相关设施, 从而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配送。

5.3 强化信息管理与技术支撑系统

对于应急物流, 从活动主体来划分, 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宏观应急物流以及微观应急物流, 这次救灾过程, 更多的体现宏观层面。它可以分成信息应急物流、实物应急物流以及人员应急物流[7]。而信息流的通畅将直接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 是成功应对灾害性应急物流的物资基础。我国可以仿效日本建设信息统管部门, 专门负责信息收集、信息分析、战略判断。对信息高度一体化的管理, 一切以信息的畅通为核心要旨, 打破部门界线及不同部门的信息垄断边界, 形成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这样的信息平台的建设, 促进政府尽快建成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中心。以便能够快速评估突发性事件的危害等级, 以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公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协同应急物流运作中各种主体和各种物资及人员的有效流动, 快速、及时、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 满足受灾地区人民的紧急需求, 以利于灾区的民心安定、社会稳定。

5.4 法律保障

诸如美国、俄罗斯等一些西方国家已将综合减灾法作为第一层面的大法, 它不仅仅规范社会各阶层的防灾行为, 更从一定意义上明确了这些国家可能的灾害性质及频发状态, 对唤醒公众十分有利。我国于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法[8]。此外我国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 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单灾种防灾法, 作为应对各种灾害的法律保障。

我国应在国家制定法律后, 各地方马上制定出相应的条例和实施规则或细则, 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法规, 增大执行力度。健全面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应急捐赠管理法”, 用法律手段规范管理捐赠物资;健全“补偿机制法”, 使救援人员工伤或死亡能得到有效赔偿等, 这样才能在灾害中很快调动起民间力量。完善“志愿者管理办法”, 从志愿者工作岗位提供、招募、训练、工作分派、应急能力提升等环节加强志愿者管理, 发挥志愿者在应急救援、物资分配、献血等各方面的有序化、正规化和高效化。

5.5 完善应急物流预案机制

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和省、市一级的应急物流预案[9,10], 但是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具体的灾害场景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组织情况等编制更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案, 并将预案的运作、管理、协同等细化, 保证在实际应急中的有效性运作和协调作战。此外, 应该综合考虑未来应急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范围等因素, 除了准备物资、资金、设施设备等必要设施, 还要经过专家的审查和演习演练的检验, 以保证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确保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

5.6 建立常设应急物流体系

我国应根据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 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体系, 包括应急物流协调指挥中心、物资供给端、物流中心以及物资需求端, 多个部门间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 实时反馈信息, 将物资供给者所提供的物资加工分类后配送到受灾区, 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

像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状态下, 应急物流协调指挥中心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 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 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和调配。根据需要, 紧急动员物资供应方供应应急救灾物资, 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 并以最快的物流通道经过物流中心的系列运作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送入物资需求放手里。

5.7 开展和物流公司的合作

在此次大地震后的成都救灾物资存放地点, 有记者发现, 面对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汇集而来的、堆积如山的救援物资, 组织方一开始显然有点手忙脚乱。募捐的、救灾的各种车辆进退无序, 货物没有一个统一的堆放规程。因此, 成都市物流协会及会员企业的迅速介入给这场救灾“幕后的战斗”带来专业的力量。在物流专业人士的参与下, 极短时间内食品、药品、衣物、雨具帐篷等按照物流企业的专业运作方式分类储存, 存货、装卸、配送也逐渐走上正轨。在突发性的事故发生时, 可以迅速联系到结盟公司的当地分公司、办事处进行货物的集结和调运, 从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有效管理方式, 这样对于事故的处理效率将会有较大的改观[11]。

美国的应急救灾实践中, 许多环节承包给了私人公司, 甚至灾后的搜救项目也承包出去了。美国的做法可以防止救灾资源的浪费, 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但这些方面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物流公司备案、召集、指挥、调度、协调、事后补偿等方面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统一的协调机制。

5.8 加强物资储备能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 国家对各界进行紧急动员捐资捐物, 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应急物资的运行。我国应该改变“事后动员型”的应急管理方式, 可以考虑事先与民间部门和团体签订平时合作协定, 以确保迅速调配和整合应急物资, 可以大大提高应急能力。此外, 为了提高城市的应急物流能力, 应该着手组建应急物资装备库, 如北京将在2007年新建一个大型医疗应急物资装备库, 将储存l 000人份的药品、外伤包扎物品、防护服、担架和应急发电设备、破拆工具等[12]。其它城市也应该效仿北京, 尤其一些自然灾害高发城市。一旦发生社会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事件, 救援物资可以和急救人员同步调配到位, 这将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对生产周期长、专用性强、采购难度大的物资应当加大储备;对通用性强、易于补充的物资则需要减少储备, 同时注意在储应急物资的及时轮换, 常备常新, 使应急物资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 实现国家、地区、军队、市场和家庭的一体化储备体系。国家、地方和军队的储备是非常重要, 还应该加强市场储备和家庭储备。

5.9 应急物流的回收物流

应急事件发生后, 随着救援的结束和灾害恢复重建的开展, 会有大量的救援设备、物资和人员的返回原提供点;此外, 灾害重建中大量的受损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需要清理, 这就产生了应急物流必然伴随的回收物流。回收物流也需要政府层面协调指挥、统一调度, 以最小的成本, 完成回收物流的工作。

应急管理是各国政府、各级政府都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而应急物流是应急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应急物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该系统各层面的完善, 并需要政府和相关主体采取具有切实可操作性的预案和演练。本文分析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不足, 提出我国应该从应急救援设备、预案完善、法律保障等方面完善我国应急物流体系, 这将有助于我国完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

摘要:汶川地震应急中折射出我国应急体系中的一些不足, 导致应急物流能力表现不理想。通过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反思, 结合国外应急管理和应急物流的先进经验, 分析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并从应急物流设备、交通网络、信息技术、法律保障、应急预案、应急储备、和物流公司合作、应急中的回收物流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汶川地震,反思,应急物流系统,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SHUE JIUH-BIING.Challenge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2007 (11) :655-659.

[2]刘小群, 游新兆, 等.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 2007 (6) :123-127.

[3]徐东.从震灾雪灾谈我国应急物流体系[EB/OL].http://fi-nance.qq.com/a/20080608/000574.htm.

[4]许勤.应急物流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 2007 (9) :26-27.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195721.html.

[6]白石.汶川地震引发的应急物流思考[EB/OL].http://info.jctrans.com/wp/bkgd/2008519637874_2.shtml.

[7]姜玉宏, 颜华, 等.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 2007 (6) :17-19.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深重的原因 第2篇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深重的原因

20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中国人乃至世界刻骨铭心的时刻.由于印度板块长期对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上出现应力集中和调整,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西南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壳在不到百秒的瞬间,沿龙门山断裂向东北方向破裂了300km.

作 者:武玉霞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刊 名:城市与减灾 英文刊名: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汶川地震大救援 第3篇

剧烈的地震冲击波迅速向外扩散,成都、都江堰、理县、汶川、茂县、北川、绵阳、德阳……

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

迅速集结的救援大军,向汶川方向艰难而强力推进。

新华社数十名记者兵分10多路迅速奔赴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绵竹、什邡等重灾区。他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中写稿,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都江堰:通往汶川必经之路

都江堰是成都距离地震中心最近的一个市,也是通往汶川的必经之路。震后立即向汶川方向进发的新华社记者发现,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完全中断,无法通行。

进入都江堰城区,记者看到部分房屋倒坍,主街道两边一些房屋出现大面积裂缝,楼房底层一些店铺玻璃门窗被震碎,有的房屋顶层屋檐被震垮,高挂空中。路边一处加油站围墙被震垮。在石油路,四五幢楼房被夷为平地,遍地瓦砾,一些人在废墟上拼命地刨……

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一栋三层教学楼被震垮,部分学生被埋并有死亡情况。当地政府组织了8台大型机械搜救被埋在瓦砾中的人;都江堰市中医医院住院部大楼垮塌,几十名病人和医护人员被埋在废墟下。被抢救出来的病人在雨中继续输液。

在都江堰城区客运中心附近,一两公里路段就有二三十处大面积房屋倒塌。这些倒塌房屋有的是简易搭建房,有的是修建仅两三年的商品房。城区广场聚集了数百名避险群众,他们搬来了被子、椅子等,准备在广场上过夜。

在都江堰市度假游玩的65岁退休人员樊光琪当地震发生时,正好在城内风景点南桥广场打牌,突然一阵地动山摇,连他在内的周围10个人即使抓住旁边的栏杆也站立不稳,灰尘漫天蒙住了眼,耳边全是瓦砾摔落声。等看清东西的时候,周边的三栋四层旅馆顶部已全部垮掉……

5月13日凌晨,在成都通往都江堰的成灌高速路上,100多辆闪着应急灯的出租车冲破茫茫夜色,疾速驰向都江堰抢救伤员。灾情发生后,都江堰运送伤员的车辆严重不足,成都市交通委员会通过交通电台紧急呼吁出租车驾驶员前往都江堰。短短几个小时,17家出租车公司的近千辆出租车前往,参与义务救援大军。

北川:县城几乎无一完整楼房

5月13日清晨7时,当新华社记者徒步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北川县城时,眼前的惨状令人难以置信:县城内的楼房几乎无一完整,几处废墟还冒着浓浓的黑烟,被砸扁的汽车随处可见。

每处堆积如山的废墟下,都可能埋着受困群众。县城里已基本没有了道路,救援者只能在山坡、水沟、河床里摸索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一批批撤离的受灾群众,他们中,有的头破血流被人搀扶,有的昏倒在担架上。

北川县杨家街农贸市场是受灾最重的部位之一,它被地震中平移过来又倒塌的楼房彻底压在底下,前后几排楼房消失得无影无踪。42岁的向世勇当时刚好在另一条街道上,侥幸逃过一劫,然而,他那正在看管店面的妻子却永远出不来了。

在临近县城被当地人称为“三道拐”的地方,记者看到,公路像被人扯住两头生生折断了,完全扭曲变形成了“麻花”,与原来水平位置高低错位四五米。由此至县城方向,大大小小无数滑坡塌方覆盖了整条公路,七八米高的巨石堆阻断了行进路线,救援者和逃生者只能在巨石中爬行。

北川县商业街惨烈一幕让所有参与抢救的武警战士眼泪打转:一对年轻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一个压一个地护在两岁多女儿身上,40多小时后,这名女孩被成功救出……

在北川县农发行,12名工作人员仅7人逃出。银行办公室主任的妻子被埋在废墟下,他却顾不上悲伤,赶紧帮助抢救同事79岁高龄的老母亲,并一直把她护送到安全区。

自清晨6时30分塌方路段抢修通车后,1万多名武警官兵、预备役战士、志愿者和来自各地的支援人员陆续进入北川县城,有组织地在各个废墟点抢救被埋人员。据某武警指挥学院战士称,从清晨至中午,至少抢救出200多名幸存者。

灾难激发了人们最大的互助精神。在湿滑的山坡上,在危险的塌方上,无论是撤离的群众,还是救援的人们,无论年老年少,大家都自觉地互相搀扶,帮助传递担架。

14日上午9时许,在重型机械和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帮助下,重庆、沈阳和四川消防官兵在城区边的北川中学救出几名中学生,而后,在县城主城区的救援人员救出数十位幸存者。因县城城区与外界仍无法通车,被救出来的幸存者全靠武警官兵抬着担架行走1公里多的山路到任家坪。成都、重庆、洛阳等地各大医院组成的医疗队紧张地为每一位幸存者检查、包扎及紧急处理,再将他们送上救护车。

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治的泸州中医院医生告诉记者:“这些幸存者被掩埋了40多个小时,大多受了伤,十分虚弱,医务人员会先进行简单包扎和紧急救治,然后把他们送往附近的安县医疗点进一步治理,需要做大手术的再送往绵阳救治点医治。”

14日,下了一天雨的北川晴了,更多支援者陆续抵达北川,救援队伍规模比13日扩大了几倍,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绵竹:老师用身躯护住4名学生

地震袭来,位于绵竹市境内的东方汽轮机厂95%的建筑物和厂房坍塌,500多名职工和职工家属失踪,全县通信设施被损毁,信息无法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也无法及时向友邻区县求救。

东方汽轮机厂总经理张志英告诉新华社记者,工人们的搜寻和自救几乎同时展开。在雨中,缺少大型机械,大家就用杠杆撬,用手刨;听到废墟下有人呼救,就有工友主动驻足,凑近废墟中的缝隙试图与他们交谈。

武都卫生院内科主任贾正平24小时没有合眼、没有吃饭。他手拿刚刚争取到的消炎药,匆匆向病人住的塑料棚走去。贾正平焦虑地说:“缺药,真的缺药。”指着半边墙体被震裂的卫生院,贾正平说:“为救病人,有的医生几次冲进危房抢出药品。”

在绵竹灾区,常看到一辆辆卡车,坐满一手输液、一手托药瓶的病人,呼啸前行。这是为解决灾区病人猛增,救护车数量有限而“发明”的“卡车式救护车”。

13日一直下雨,灾区有伞可打的群众很少。没有公共汽车,只有个别出租车在营运,路上到处是招手希望搭车的受灾群众。他们需要更多饮用水和药物、御寒用品等。

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救援人员在东汽中学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4名学生。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我外甥女是高二(1)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学校操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被扒出。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是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述说。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一串鞭炮……

汶川、茂县、理县:

救灾“盲点”被突破

地震后,震中汶川县在10多个小时内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直到5月13日1时15分,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州应急办主任何飚才与汶川县县委书记王斌电话联系上。

王斌说,汶川县威州等乡镇群众的房屋大部分倒塌,汶川县城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房屋出现险情,当地已展开自救,县城3万余人在避难场所不敢回家。

13日下午3时许,经过20多个小时惊魂逃亡的汶川居民谭斌,浑身是伤、跌跌撞撞到达都江堰市城区。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地受创的惊人情景:大地摇晃,房屋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大量居民被埋在瓦砾中,幸存的家畜吓得四处乱窜……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接合部的汶川县道路本来就崎岖,大地震后,道路要么被山体滑坡严重堵塞,要么遭受地震冲击波断裂。即使使用大型机械的地面部队不停作业,开辟通道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持续余震和阴雨让救灾抢险“雪上加霜”。震后,川西天气突然恶化。从12日晚起,川西地区开始降雨,13日凌晨雨势加大。成都军区于12日、13日连续两天派出直升机前往救援,都因天气受阻。14日凌晨,川西地区的雨势仍未停息。在频繁余震中,山路上不时有飞石伴随大雨滚落……

汶川、茂县、理县等几个县市,成为最难进入的灾区和救援“盲点”。

抢险救人,刻不容缓。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当地救援人员,从各个方向强力向这些受灾严重的“盲点”突进。

——13日夜,首支部队突进汶川县城。

12日深夜,某高炮团一支20人的侦察分队进入汶川境内。经过一天奋战,一支30余人的成都军区先遣队13日夜冒雨徒步进入映秀镇。14日12时,水路运送了200名解放军到这里抢险。

13日23时15分,武警驻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队的200名官兵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后,到达汶川县城。武警四川森林总队阿坝支队的100名官兵随后到达。

14日早8时,汶川县城已有上千名官兵开展救援,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开进……

恶劣的天气终于转好,雨停且透明度较高,汶川当地具备空投条件。2架军用直升机飞抵汶川映秀镇上空,空投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救援物资。

14日11时50分,新华社记者随成都军区一支应急通信小分队搭乘直升机抵达汶川县城。眼前的映秀镇是一片瓦砾,飞机降落的空地旁是倒塌的学校大楼。一位消防部队的中校跑过来,请求让他搭飞机到都江堰:“这儿特别缺药品,缺专业救援队伍,我要去把我的队员带进来。”

——13日凌晨,武警官兵突进茂县。

受灾同样严重的茂县,在东北方向与汶川相连。12日夜间,武警驻川某师一路由数百名官兵组成,向茂县行进。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于13日早上抵达茂县附近,由于通往茂县的道路被堵,救援部队就地展开抢险工作。

14日9时20分,成都军区某红军师500名官兵进入重灾区茂县开展救援。某集团军军长许勇乘直升机在茂县空降。15名空降兵于14日中午成功伞降进入茂县,并传回该县10.5万人受灾、两个水电站损毁严重有决堤危险等重要信息。

14日12时15分左右,总参应急办通过无线监听测知,空降兵某军100人已在四川茂县实施空降。

14日18时,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500名官兵抵达茂县县城进行抢险,这是继14日空投的空降兵小分队后进入茂县的大部队。

——13日凌晨,阿坝军分区机关干部及卫生救护队突进理县县城。位于正西方向的理县与汶川紧紧相连。12日下午在执行任务中因地震被困于汶川和理县间的空军某部雷达团42名官兵,就地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13日4时,阿坝军分区机关干部及卫生救护队85人,连夜徒步6小时32公里,到达理县县城,并展开救援。解放军、武警官兵相继赶到。

武警水电三总队100余名官兵携30余台机械和车辆,经过27小时奋战,于14日9时抢通从马尔康到理县县城的47公里道路。

14日夜,从成都经雅安市、甘孜州绕行数百公里抵达汶川附近的阿坝州理县的道路初步恢复通车,理县的固定电话经抢修基本恢复。

……

“徒步也要走到灾区,徒手也要挖出灾民。”救援人员与死神赛跑,尽最大努力抢救受灾群众。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全国各地,献血、捐款的人排起长队……暖流如潮,涌入地震灾区。■

编辑:卢劲杉

上海检察干警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上海市检察院检察干警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市院机关的检察干警们身着检察制服肃立于检察大楼广场上,向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此时,检察大院内所有警车鸣笛致哀。

当四川汶川 “5·12” 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上海检察机关干警心牵灾区,紧急行动,纷纷捐款,目前市院机关已向灾区人民捐出首批善款25万元。■

摄影报道:蒋爱山

编辑:曹参

中国以空前透明之举抗击汶川大地震

四川省政府13日下午举行汶川大地震后首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还向在场记者表示,类似发布会将定期举行。

从12日深夜起,多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已陆续赶到成都,有的已进入都江堰等灾区采访并发回现场报道。

“相当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高级官员的快速反应,与中国当年应对唐山大地震有巨大的不同。”美国《纽约时报》13日这样评论。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12日下午突发8级地震后,震中附近交通、通信全面中断,变成一座“孤岛”;但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网站不断滚动更新的灾情报告和求救信息,为外界获知震中灾情提供了唯一且宝贵的渠道。

阿坝州应急办主任何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灾情太严重,只有及时全面地公布消息,让外界充分了解震中的情况,我们才可能尽快得到救援。”

在这次32年来最严重的大地震发生后短短几个小时内,中国已进入紧急救灾状态。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政府部门的信息透明度之高引人注目。四川、重庆、甘肃等地民政和地震部门不断滚动发布最新灾情和遇难者数字等信息;目前,除因道路阻塞仍无法抵达震中区域外,海内外都能与救援力量几乎同步地了解到过去还属于“敏感内容”的灾情和救援情况。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针对舆论中的一些疑虑,中国地震局及各地地震监测部门迅即发布消息,明确否定了“北京12日晚将发生强烈余震”“浙江发生地震”等谣言;广东、河南等地政府还通过手机短信向公众发去安全提示。

三峡总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世界头号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安然无恙的消息。

及时的信息披露让各地民众很快平静下来。12日下午,从北京、上海多座高层写字楼台中跑出求生的职员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并如常下班回家。在成都等地,众多市民由担心自身安全逐渐转为关注灾区民众,走上街头采血车奉献爱心。

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调,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2003年以来,中国陆续遭遇非典危机、洪涝灾害、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等地暴力事件和此次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机制和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也推动了更透明、更有力的危机处理机制的成熟。

在今年年初罕见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后,中国提出:要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尽管灾区的伤亡数字还在上升,但令人欣慰的是,各地开始传出越来越多民众获救的消息。

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 第4篇

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导致每年地球灾害无数。就地震来说, 20世纪100年间中国共发生650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死亡近60万人, 地震死亡居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之首[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四川汶川8级强震, 伤亡人数和破坏面积创中国有史以来之最。中国临时采取了许多紧急方案应对, 但由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应急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缺乏、应急物质的运输与配送缺乏协调性和计划性, 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有效执行。中国的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引起了国家政府、中国物流协会、各级企业的高度重视, 而应急物质的运输与配送成了救灾工作的首要环节。

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的定义及特点

(一)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的定义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质、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可以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非军事应急物流可以细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主要针对救灾物资的收集、分类、包装、运输以及救灾物资发放作业, 整个救助物流的运输与配送中, 都是围绕着灾区的受灾人员。

(二)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的特点

1. 需要信息系统平台支持。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 这种突发事件通常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次序, 比如建筑物倒塌, 人员被埋、信息中断、停电停水、道路断裂、抢救困难等现象。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中, 由于组织机构的协调指挥不当和信息反馈的滞后, 延误了救灾的宝贵时间, 造成死亡1.7万多人、受伤2.6万多人的惨剧[2]。好的信息系统平台可以给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通过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整合, 统一组织安排, 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救助, 捐赠的物质按统一的调运渠道运输配送, 同时避免在流向、流程、流量等方面出现杂乱无序、各自为战的现象。

2. 应急物质需要紧急配送。

在自然灾害来袭, 受灾人民的最低需求, 即生命安全和吃饱穿暖, 为了快速有效的抢救安置受灾的人员, 必要的救助设施设备、医疗药品器械、解决生活的吃穿住用品等都必须及时运送到灾区。但是, 由于受灾地区多数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 网络通讯中断, 应急物质数量往往是估算的数据, 按照紧急救助的特点, 要调用国家储备物质的救助, 只能多, 不能少。

3. 需要确定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负责收集社会捐助救灾物资, 并对捐赠物资进行分类、统计、分级、包装, 根据灾区需求实际情况, 向灾区人民和救助工作组发放配送。通过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救灾物资配送效率, 避免重复作业和无效作业。

4. 急需确定应急物质配送的运输工具。

自然灾害应急物质配送的时间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将救灾物质和人员送往灾区实施救助, 自然灾害中以地震的破坏性最大, 对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设施的破坏一时很难恢复正常, 因此运输工具的规模、总类、大小都是不容易确定的。

5. 选择应急配送的最佳路线。

应急配送的最佳路线以救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应该是多渠道、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 没有固定的模式, 在救援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新的危机, 在这种非常规下的配送路线以时间为主要衡量的指标, 毕竟生命存活的“黄金时段”只有72小时。

二、汶川地震应急物流配送的现状

1.应急平台系统的不完善影响救助效率。应急平台系统的完善有赖于高科技的发展,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数天, 因为缺乏统一完善的应急平台系统, 救灾物资的分配出现了多种渠道分发和多种指挥协调的混乱局面, 导致一些救灾物资未能及时发挥作用。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东介绍, 国务院应急办曾于2005年拨款1.5亿元研发安装各种应急平台和设备, 但由于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前线出现物流调度混乱, 应急平台无法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2.尚未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应急预案。当灾害来临, 因为缺少应急预案的预备方案, 难免会影响救援的时间和效率。临时紧急召集制订救援计划, 导致各方救援物质和救援人员缺乏协调性, 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彼此之间责任和分工不明确, 缺乏沟通和了解, 容易造成救援的混乱和救援工作延误等现象。

3.国家的储备仓库严重不足。中国的救灾物流管理体系中, 救灾物资主要来源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未受灾地区的社会捐赠物资。配送物流中心过于集中在10个城市, 仓库储备的物质单一, 只是帐篷、棉被一类, 国家储备仓库严重不足[3]。

4.缺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第三方物流在工业物流上已被广泛运用, 但在应急物流领域还没有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输和配送、仓储管理等功能, 造成救援效率低下。当灾害发生时, 应急物质的供应是多方面的, 单一依靠政府来配送会导致救援的延误, 可以让第三方物流参与到配送的队伍中来。

5.缺少受过专业培训的应急救灾人员。部分部队官兵缺乏应急救灾的经验, 无法正常实施开展救援。截至汶川地震后21日, 中国的军队系统利用空中运输力量向灾区空运、空投了2 482吨各类物质, 部分解决了救灾应急物流的问题, 但也存在着由于缺乏应急灾害救援的经验, 空投失败以及包装不够完善引起的物质损害或受潮, 更加悲痛的还有飞机失事等问题, 这些问题暴露出部队对应急灾害的救援经验的缺乏, 空中运输力量、投送能力、物质包装等运输配送能力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

三、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快速反映

1.建立应急信息系统平台。应急信息系统平台是应急物流的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整合保证信息畅通, 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救助。汶川地震之后, 上海迅速构筑起快速响应的应急物流网络, 由上医、纺控、光明、良友、百联等生产销售企业与交运、上航、东航、铁路、扬子江快运等运输企业, 建立快速反映系统平台, 实现无缝衔接, 及时配送应急物质, 平均10小时完成一批救灾物资从存储地出库装箱、到机场或铁路的装机装车发送的全过程[4]。同时未来希望加快发展雷达卫星技术来支持建立更有效的信息系统平台, 该项技术通过云层和雷雨都可以清晰拍到地面图像。未来五至十年, 中国的空间技术将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领域实现新突破[5]。

2.建立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加强救灾物质的应急采购。建立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将大大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效率。一方面, 在一些灾害经常发生的城市建立长期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储备应急物质和配送;另一方面, 每年根据地质气象的预测准备应急预案, 成立临时应急物流配送中心或与辐射范围内的专业化配送中心整合, 将社会团体和民众捐助的各类物资集中分类、包装, 实行整车运输、专列运输, 来提高效益控制救灾物资运输成本。

针对自然灾害的突发性, 每年年初购置救灾帐篷、方便食品、衣被、纯净水、粮食、设备 (药品) 等救灾物资。建立救助物资生产厂家名录, 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灾情发生时, 可调用邻省救灾储备物资, 以提高应急物质配送的时效性。将救灾物质按需求情况的先后次序配送, 重要的关于大宗民生, 生死存亡的先配送;为避免救灾物质的配送混乱, 因此对应急救灾物质要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按生活必需品、医药品、食品、运输设备类分类管理, 做好入库、出库、物质发放签收的统计工作。

3.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多项功能, 采取多式联运。学习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让灾民物质发放点直接与救灾物质供应商联系, 大量物质的配送由第三物流公司负责, 高效管理;通过仓库临时储存了大量灾区急需物质和非急需物质, 随时发放给受灾地区, 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完善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平时各自经营正常的商业活动, 发生需要应急物流配送时, 可以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的指示, 统一运输、配送、仓储管理。

4.加强应急物流知识普及和预案演练。在平时加强民众对应急物流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 让民众了解应急物流的重要性, 基本知识和应急方法, 让专业物流人员了解应急物流的目标任务、运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 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应急意识, 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同时学习日本美国防救灾工作的经验, 做好事先预防和模拟演练。针对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区和人口稀少的地区灾害均设有不同的预案和救灾方式。当灾害发生时, 物流管理单位迅速转联邦紧急反应状态, 根据灾害需求接收和发放救灾物资[7]。

结论

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应急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遭遇自然灾害时, 只有在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下, 利用现有的资源, 有组织有计划地整合专业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和临时配送中心, 选择最有效的运输配送方式, 按照规划好的配送线路, 多渠道、高效地、及时地、准确地、有序地将应急物质和专业救援人员召集并调遣到灾害需要的地方, 征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盟, 提高应急物流的配送能力, 我们的救援才能更有效。只有未雨绸缪, 我们才有信心共创美好家园。

摘要:汶川地震应急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反映需要从信息系统平台, 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应急采购和配送管理, 应急配送的多式联运方式, 第三方物流的参与, 以及应急物流的知识普及应急预案演练六个方面进行建立和完善, 才能提高应急配送的效率, 实施有效的救援。

关键词:汶川地震,应急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多式联运

参考文献

[1]姜开兴.城市抗震减灾策略[J].中国减灾, 2007, (11) :26-27.

[2]王坚红, 王京.国外救灾物质的运作方式及启示[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6, (6) :56-58.

[3]国家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J].中国防汛抗旱, 2006, (1) .

[4]李滢棠.汶川地震引发的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思考[J].物流技术, 2008, (8) :8-10.

[5]丁继武, 冯君.特稿:一切为了灾区人民——气象部门超常规服务抗震救灾纪实[EB/OL].http://www.jsqx.com.cn, 2008-05-19.

[6]徐东, 黄定政.从抗震救灾看应急物流建设[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8, (6) :32-34.

[7]李军, 张建勇.紧急救灾物流物流配送系统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 (4) :37-40.

[8]李阳, 李聚轩, 滕立新.大规模灾害救灾物流系统研究[J].科技导报, 2005, (7) :64-67.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第5篇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 者:苏凤环 韩用顺 刘洪江 SU Feng-huan HAN Yong-shun LIU Hong-jiang 作者单位:苏凤环,SU Feng-huan(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韩用顺,HAN Yong-shun(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汀潭,411201)

刘洪江,LIU Hong-jiang(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汶川地震灾害 第6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东经103.4°)发生8.0级地震,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是个多山和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灾害严重。由于我国地震活动区域广、强度高、震源浅、震中分散的特点。通过国内外多次强震的经验表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房屋、工程设施以及设备的破坏倒塌造成的,因而要树立“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减轻地震灾害,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的目的,分析山区房屋建筑地震灾害是必要的。

1 汶川大地震灾害

1.1 地震灾害损失

以汶川大地震在多方面造成的损失情况,来衡量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研究减少建筑物地震灾害的措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对控制并减少其他地区的建筑物震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地震引起的灾害类别

整个汶川的损失约有1/3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建筑物倒塌等造成的。这次汶川地震,震级非常高,同时伴随着地震发生了约15 000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其中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大量人员被倒塌的建筑物所掩埋。通过对汶川大地震引起的灾害进行总结分类,具体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建筑物倒塌、地裂缝、砂土液化、地基沉陷、地震火灾及水灾。

2 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及不同建筑物的特点

2.1 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

通过汶川大地震,可以总结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见图1。从图1可以看到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建筑物倒塌引起的人员伤亡。学校和村镇住宅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为引人注意。

2.2 建筑物的特点

2.2.1 学校建筑存在问题

汶川大地震中,很多校舍倒塌。截止2008年5月14日,地震倒塌房屋21.6 万间,其中校舍倒塌6 898间,此数据还不包括汶川、北川等震中重灾县。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近年来中小学教学楼的修建逐渐增多。但由于资金有限以及考虑到使用功能,大多数中小学教学楼都采用砌体结构,多道横墙和两道纵墙,然后外加外挑走廊的典型教学楼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我国学校的设计和建设也是按标准实施的。但学校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分析如下:1)此单边悬挑单跨砌体存在着缺点。当强地震(如超过设防烈度)来临时,在竖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延性来不及发挥,挑廊侧柱轴力急剧增大发生脆性压溃破坏。2)绝大多数学校建筑采用砌体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因此,砌体教学楼不可避免地在地震中产生严重震害。3)教学楼横墙间距大,纵墙上开洞较大和较多,墙体削弱多。为了满足采光需要,现有设计模式的教学楼大多采用大开间大洞口。4)大多采用预制楼板,整体性差。所采用的预制楼板一般搁置在两端的墙或梁上,地震时容易滑落造成重大危害,其抗震性能明显的比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要差。

2.2.2 村镇住宅特点

在汶川地震中,很多瞬间倒塌的房屋都是一些城镇住宅和农村住宅,死伤人数不少也集中在城镇和农村。 现在的抗震设计主要是在城市,远远没有到达城镇和农村。而农村相当数量的房屋属于自建住房,没有一定的设计标准和建筑标准,遇到自然灾害很难躲避。村镇的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知识,根本就没有识图的能力,只是凭借经验进行施工,其建造出来的建筑物的质量就可想而知。可以看出农村住房质量应该引起重视,至少要具备一定的抗震设计。同时,采取一些优惠措施以鼓励专业素质高的企业到农村承包工程。

2.2.3 城镇建筑特点

除了一些教学楼和村镇建筑的大量倒塌,部分城镇建筑也出现了破坏,丧失了使用功能,甚至倒塌。

1)体型过于复杂。建筑设计追求“形式美”“造型美”,使建筑平、立面布置变化较大,如平面有较深的凹凸,立面有较长的悬挑,造成局部地震作用效应过大;结构布置的不对称产生较大的偏心,使房屋在地震时产生扭转效应,两端构件所受地震力增大,而导致建造的建筑物结构不稳定,施工技术和质量不合格,最终导致建筑物在建设完成以后经受不起地震等灾害的考验,而造成建筑物倒塌,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2)结构抗震设计不当。结构抗震设计不当是造成房屋倒塌的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偏远山区的建筑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很普遍,很少甚至没有考虑抗震设计。3)施工队伍专业素质偏低。一些建筑施工队伍缺乏专业技术,主要是依靠一些经验来进行施工,特别是来自村镇的一些建筑施工队伍专业素质明显偏低,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建造的建筑物在地震等灾害中就比较容易倒塌,从而造成严重灾难。应通过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建筑专业素质。4)未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在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图施工。5)施工质量较差。建筑物倒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表现为施工质量差。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机械落后、施工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及工程质量监督不利等原因造成的施工质量差。因此,很有必要采取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3 结语

本文在讨论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的基础上,对地震引起的灾害类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详细分析了人员伤亡,不同建筑物的特点及建筑物倒塌的原因。研究成果不仅对研究提高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控制并减少其他地区的建筑物震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为了给山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结合汶川大地震,研究了山区房屋建筑的地震灾害和房屋倒塌的原因,研究成果不仅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灾后重建,而且对控制并减少其他地区的房屋建筑地震灾害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震灾害,抗震设计,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陈翠荣.关于工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3):44-45.

[2]伍坚,刘少宏.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思想新探讨[J].重庆建筑,2005(9):45.

[3]韩丽霞.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柱震害初步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4):67.

汶川地震灾害 第7篇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北纬30.3, 东经103.0) 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共造成近200万人受灾, 196人死亡, 21人失踪, 12211人受伤。地震发生后, 国家和四川省都立刻组织开展了应急救援以及全方位的响应, 多项和地震相关的技术都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应该说, 相对于5年前同处一个断裂带的汶川地震而言, 这次地震的应急管理做得要更好些。

回顾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强震, 由于震级大、震前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地震遇难者共有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是我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地震之一。

两次地震发生地点均位于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附近 (图1) , 从图中可以看到, 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雅安和位于中断的汶川紧紧相连, 当地相近的地质地貌环境和较强的灾害破坏强度致使两次地震均带来重大损失, 但从人员伤亡数、受伤人员数以及失踪人数而言, 两区域仍存在较大差异, 除了不同震级间确有较大差别外, 也和两个地区承受灾害以及应对灾害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从承载体的脆弱性和应急体系的抗逆力评价角度出发, 对两次地震的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

二、地震灾害的脆弱性和抗逆力

Timmerman于1981年提出了脆弱性的概念, 他认为:脆弱性是系统在灾害事件发生时产生的不利影响的程度, 而系统的不利影响的质和量受控于系统的弹性, 此种弹性标志着系统承受灾害事件并从中恢复的能力[1]。脆弱性强调风险或者灾害造成的损失[2,3,4,5], 随着脆弱性研究的不断深入, 逐渐出现了关于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6,7], 并出现了将自然灾害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研究。

我国1990年代末开始的脆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脆弱性、系统脆弱性、农业脆弱性等方面[8,9,10], 而关于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在近些年才逐渐开展, 主要对地震、旱涝、风暴潮、冰雹灾害等灾害影响地区进行脆弱性研究, 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11,12,13], 也有研究以特定区域为对象, 根据灾害的成灾机理对区域灾害进行风险分析, 构建出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范式。

与从风险造成不利影响的角度出发的研究不同, 抗逆力研究引导关注风险中的个体、组织和社会或社区的资源和能力[14]。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 (UN/ISDR) 对抗逆力做了如下定义:个体、组织、社区以及社会等系统抵抗或改变的容量, 使其在结构和功能水平上能被接受。这由各系统的自组织的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包括从灾难中恢复的能力) 的容量决定[15]。

脆弱性和抗逆力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抗逆力越高, 损害的程度越低, 恢复的速度越快;相反, 脆弱性愈大, 损失和损害的暴露程度也就愈大。但二者也有实质性区别, 脆弱性强调承载体受到灾害损失的可能性和潜在性, 以灾害损失为衡量, 抗逆力重点关注承载体应灾所需的资源及能力。

三、脆弱性和抗逆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机理, 可以构建出地震灾害的脆弱性及抗逆力评估指标体系。

1. 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构建

我们可以根据区域历史上的地震情况、当前的防灾设施、防灾措施、受影响公众的防灾心理以及防灾行为五个方面构建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其中, 区域历史上的地震情况反映了区域承受灾害的能力, 地震越多则地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越大, 恢复能力越弱;但在频繁的灾害发生条件下, 如果灾民拥有良好的防灾心理、科学的防灾行为, 政府防灾措施得当, 地区防灾设施完善, 区域面对地震灾害的脆弱性未必会随着地震次数的增多而产生质的变化, 这一现象在日本面对地震和海啸灾害时体现得更为明显。

2. 构建地震灾害抗逆力评估指标

抗逆力强调灾害发生全过程中, 地区承载体系统应对、抵抗灾害造成损失的状态及能力。从区域常态到应急状态的转变过程为主线, 从自然条件、社会状态、灾害应对三个方面构建地震灾害抗逆力指标, 具体见图3。

自然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的成灾环境, 处于断裂带且位于山区的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带, 周边发生地震的频繁程度也将决定地区受地震影响的情况。社会状态是地震前区域的状态, 决定了灾后区域承受地震灾害的能力, 人均GDP越高, 越有利于灾后的恢复, 居民丰富的应灾经验以及社会良好的备灾状态都对抵抗灾害起到积极作用。灾害应对是减小灾害损失的直接方式, 完善的应急机构、充足的外部救援力量、较高的人员素质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的抗逆力。

四、雅安与汶川面向地震的脆弱性与抗逆力评估

1. 雅安与汶川面向地震灾害的脆弱性评估

我们以1949年以来本区域发生的地震等级高于6级的作为历史地震的入选门槛, 剩余指标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雅安与汶川地震的脆弱性和抗逆力进行评估。通过构建层次和专家打分, 脆弱性五个指标的权重A= (0.0425, 0.241, 0.1704, 0.0767, 0.4694) 。

本文在上述得到的脆弱性五个指标权重的基础上, 以对雅安及汶川地震灾情信息掌握较全面的人物为调研对象, 采用专家调查法对脆弱性指标进行打分, 可以得到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打分过程是分别以雅安地震和汶川地震为对象, 对20个专家进行无记名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汶川地震中, 10%的专家认为灾害设施很完备, 30%专家认为灾害设施较完备, 50%专家认为一般完备, 10%专家认为灾害设施不完备, 则可以得到对应急设施的评价数值分别为 (0.1, 0.3, 0.5, 0.1) , 依照此方法分别对防灾措施、防灾心理、防灾行为进行打分, 以得到汶川地震脆弱性评价指标。汶川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为:

P1=A·W1= (0.1128, 0.4193, 0.3721, 0.0958)

雅安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为:

P2=A·W2= (0.1768, 0.5041, 0.1394, 0.1797)

从评价结果上看, 汶川和雅安地震的脆弱性均为良好状态, 相比较而言, 雅安地震的脆弱性相较于汶川地震而言较低。

2. 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抗逆力评估

采用和脆弱性评估类似的方法, 对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的抗逆力进行评估, 得到的结果为:汶川地区的抗逆力为0.8693, 根据评价标准, 地区的抗逆力为中等水平, 雅安地区的抗逆力为0.4106, 抗逆力也处于中等水平。

五、结果分析与讨论

评估汶川地区和雅安地区面对地震的脆弱性, 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 其评价结果均为良好, 说明两地区的地震脆弱性处于可接受水平。相比较而言, 雅安地区的脆弱性低于汶川地区,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指标具体等级加以解释。

不难发现, 虽然历史上雅安地区受到的地震次数和打击程度要多于汶川地区, 但凭借区域完善的防灾设施、居民良好的防灾心理素质以及恰当的防灾行为, 导致雅安地区的脆弱性相对而言较小, 造成汶川地区脆弱性较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防灾设施和居民防灾心理方面。

摘要: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是国内近年来发生的较为严重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本文分别构建地震灾害脆弱性与应急抗逆力评价模型, 根据模糊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 对汶川和雅安地区脆弱性和抗逆性进行评估, 认为两地区的脆弱性和抗逆性略有差异, 并探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有助于地区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汶川地震灾害 第8篇

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系统正处于一个逐步健全完善的阶段。自然灾害应急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灾难进行准备、响应、缓解和恢复, 是防灾减灾的出发点 (1) 。新闻媒体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充当了预警者、监控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贯穿从常备预案到具体实施再到随时改进的整个应急管理流程。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要发挥好新闻媒体的应急作用, 又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海原概况及新闻媒体在海原地震中的基本表现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人口总县人口的70%,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外出务工渐渐改变当地长期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结构, 但并没有使当地经济实力发生大的改观。作为国家级贫困县, 海原县居民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较低, 思想观念也较为落后。

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时, 海原县还属甘肃省管辖, 时任甘肃省督军的张广建第一时间把灾情上报中央政府, 由于正处军阀混战时期, 中央政府的救灾态度比较冷漠。这场8.5级的大地震最终造成约25万人死亡, 约压死牲畜111万头, 将近60万房屋倒塌, 被称为“环球大震”。

新闻媒体在这次地震中首先是对受灾情况进行了报道。《锡报》是最早发布灾情的媒体, “兹悉中央连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直隶、江苏各省来电, 均有地震发生, 中以甘肃、陕西两省为最” (12月22日) , 比较明确的报道则出现于《民国日报》, “本月十六日平凉及四乡十余县, 地震十余次, 倒塌房屋, 压毙生命牲畜无数, 为固原县尤重” (12月26日) 。《中国民报》、《申报》、《晨报》、《顺天时报》、《盛京时报》等纷纷给予跟进。

其次是对地震知识进行科普。最早见于地震发生5天后《晨报》登载的《地震的道理如何》一文, 第一次向公众介绍地震的成因问题;地震发生2个月后, 该报又翻译发表国外地震学者的演讲稿, 一定程度上舒缓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最后是大力宣传和号召民间赈灾救灾。在政府不愿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救助的情况下, 民间社会必须肩负起抗震救灾的重任。地震发生后第二年, 《字林西报》呼吁社会各界向灾区捐钱捐物, 并大幅刊登捐献者名单, 在新闻媒体的影响下, 北京义赈会共募集捐款14万元, 其中直接用于赈灾的捐款总计13.5万元;《晨报》则归纳了时兴的三种赈灾方法供读者参考。

我国抗震救灾史上首次组织专门人员把地震灾情和灾民的苦难生活拍成照片和电影, 也是由新闻媒体在这个时候完成的。1922年6月1日, 天安门广场展出了照片, “万人围观”;而上海《时报》报道了电影放映的情况, 并附对灾情的文字描述。报道特别指出这些电影都配有解说词, 感染力得到了强化。

二、汶川概况及新闻媒体在汶川地震中的基本表现

四川省汶川县是我国四个羌族自治县之一, 羌族人口占县总人口的27%, 有丰富的羌文化旅游资源, 却长期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 汶川工农业生产总值稳步提升, 但离小康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汶川地震震级与海原地震相差无几, 但伤亡人数大大减少, 新闻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是与海原地震相比, 对灾情的报道更加及时迅速。海原地震发生一周后, 才在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 而第一家国内媒体派记者进入灾区, 则更是到了次年春天。八十多年过去, 通讯水平的增强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灾情能更有效地让灾区之外的群众知晓。新华社于5月12日14时45分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 四川电视台于17时30分开始推出关于地震灾情的字幕新闻, 抗震救灾工作得以在最快时间如火如荼地展开。

其次是多媒体平台报道地震消息, 尤其注重新媒体的应用。除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媒体外, 众多门户网站第一时间推出汶川地震专题, 如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等, 对灾情进行持续报道。形式上图片新闻、视频新闻和文字新闻一应俱全;一些论坛如天涯社区等则开辟了直播灾区的专区, 供网友发图和讨论, 这都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强大力量, 跟传统媒体相比, 增强了直观性、互动性和群众关注灾情及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自主性。新媒体的诸多优点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播环境难以媲美的, 给当下自然灾害应急系统的完善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

最后是强化指导方针和宣传先进典型, 对救灾工作有极大的鼓舞。四川电视台在5月12日当天下午就播出《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 温家宝总理赶赴四川灾区》的重要新闻, 并在当晚3次重播。各地市新闻频道也在之后迅速推出了包括诸如“抗震救灾英雄谱”、“志愿者在行动”等专栏节目的特别报道。

三、新闻媒体在自然灾害应急系统中的角色

通过比较海原、汶川两次地震中新闻媒体的表现,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新闻媒体在自然灾害应急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扮演了三个角色:预警者、监控者和引导者。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平时对于灾害常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要让当地民众对本地常见灾害的种类有所熟识和了解, 更重要的是介绍如何防灾减灾。地处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的汶川地区, 在发生大地震前本地媒体上甚少出现地震相关知识, 仅仅部分学校有过根据国家规定循例进行的抗震演习, 这是媒体的失策, 直接导致汶川民众疏于预防, 地震发生后极度惊慌失措, 给应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海原地震后新闻媒体的科普也显得后知后觉。媒体应该反省, 并通过大量的科普, 当好预警者的角色, 为灾害地区的常备预案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自然灾害发生后, 流言和谣言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新闻媒体需要做好监控者, 防止流言谣言产生不利影响。海原地震发生后, 有人认为这是玉皇大帝对穆斯林的惩罚, 但当时的《申报》非但没有给予驳斥, 反而用一篇这样的报道:“回教徒本图大举抗拒中央政府, 旋因大地震回教之雪人及其他领补罹难者实繁, 有教中领袖五百余人在某处举办宗教大会, 适值地震, 均遭非命!回教徒视地震为上天垂戒, 故乃改变对付中央政府之态度!” (2) 助长了谣言的歪风, 给本就艰难的抗震救灾工作再增加了难度, 部分外地穆斯林拒绝向海原捐钱捐物。相反, 《中国民报》在还原真相方面做得很好, 既指出“张广建私吞救灾银”纯属子虚乌有, 也对政府的漠然态度大力抨击, 这在整个救灾的媒体报道中起到了标杆的作用。

新闻媒体介入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道本质上属于危机传播的范畴, 而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其中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一直存在困难。这需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合作, 通过议程设置, 当好引导者的角色, 一方面促进网络舆论朝正确的方向演进, 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随时改进应急管理措施。譬如《四川日报》和四川日报网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报道中的“互补模式”:《四川日报》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向网民传递最新指示和进展, 四川日报网则及时传达和反映网民的如火热情。

四、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应急系统中新闻媒体作用的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在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时的反应相比, 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接收和传达程度不如后者,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在当地自然灾害应急系统中的作用, 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要着重建立一支素质和能力过硬的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我们很遗憾地看到, 在海原、汶川两次大地震中, 发挥了重要应急作用的更多的不是本地媒体。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母语不是汉语, 无论是灾害知识普及还是灾害发生之后的信息及时通报和反馈都存在困难, 所以这支队伍里需要常备同时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人才, 不仅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推出少语版本, 而且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较为简朴的传播手段, 像村口大喇叭、黑板报、粘贴画等, 对科学信息通俗化传达, 拉近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距离。

其次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讯条件。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当地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站和有线网络设施, 灾民与外界的联系中断。经工作人员安装50台数字电视信号终端并连夜抢修光缆后, 情况才有所好转。这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通讯设备方面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最后新闻媒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灾害报道, 要注重肯定和宣扬国家的民族政策在当地的成就, 不能把一些敏感的民族矛盾问题跟天灾建立起唯心主义的联系。前文所提到的《申报》在海原地震中的评论文章就是一个反例, 而新疆媒体对和田地区于田县地震的报道则值得学习。在天灾发生之际, 新闻媒体搁置部分出现在社会上的群众观点争议, 把焦点放在抗震救灾本身, 更能提高灾后重建效率和当地各族人民的精神凝聚力。

综上所述, 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 政府第一时间要发布灾害的具体信息, 避免恐慌;要第一时间与公众形成良性沟通的合力, 减少流言谣言, 从而加快救灾进程, 都少不了新闻媒体的参与。新闻媒体在应急管理系统中作用重大、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对维护国家安全意义深远, 必须明确新闻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系统中的角色作用, 并采取措施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征, 彭秀良.民国前期地震灾害救助研究——以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为中心[J].历史教学, 2008 (24) .

[2]谢家荣.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A].谢家荣文集:第一卷[M].地质出版社, 2007.

[3]田烨.试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4]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队.一九二0年海原大地震[M].地震出版社, 1980.

[5]徐占品.灾害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标准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9) .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 第9篇

关键词:建筑震害,抗震概念设计,强柱弱梁

等要求得到一些启示。

1 多道抗震防线问题

这是抗震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结构必须有多道抗震防线, 即要有一定数量的冗余度。

单跨框架两根柱子一根梁, 是最简单的结构形式。用于教学楼可以两边通风采光, 加个悬挑外廊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 所以常见于中小学教室。但是这种结构形式没有多道防线, 一根柱子破坏, 框架马上倒塌。汶川地区中小学很多这种教学楼在地震中破坏严重, 甚至全部倒塌, 可能与此有关;而有些教学楼的外廊改悬挑为柱子支承, 单跨框架变为双跨, 情况就好得多。

砌体结构的构造柱、圈梁除作为砌体的约束构件以提高墙体延性之外, 也可视为第二道防线, 在“大震”作用下, 砌体墙可能严重破坏, 但是由于构造柱和圈梁的存在, 结构不会倒塌。

由于意识到多道防线的重要性, 日本的许多学校建筑普遍采用设置钢或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方式, 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教室采光和建筑外观。

2 防震缝问题

从汶川地震后拍摄的很多照片中可以看到不少楼房在防震缝处相互碰撞的痕迹。主要原因归结有三方面:1) 设计预留的缝宽不能满足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摇摆幅度, 发生了碰撞。这种情况不一定设计预留缝宽不满足规范要求, 所以设计时建筑平、立面布置应尽可能规则, 尽量避免采用防震缝。2) 防震缝处的构造处理不当, 主体结构留了缝, 但外装饰没有留缝, 并采用了不可压缩材料, 碰撞后面砖脱落。3) 在施工中, 浇捣混凝土后的防震缝两侧的模板没有拆除, 或留下许多杂物堵塞, 结果等于没留缝。

3 楼梯间问题

对于砌体结构, 由于楼梯间的山墙较高, 梯段构件侧向刚度较大, 而且交叉布置, 楼梯休息平台与楼层错层, 地震时最容易破坏。在横向地震作用下, 楼板与休息平台板之间, 水平力形成力偶, 使梯段往复受拉, 梯段受拉弯破坏, 休息平台梁被剪坏;在纵向地震作用下, 由于梯段的侧向刚度很大, 地震力集中, 作用于楼梯间山墙, 导致山墙破坏, 甚至倒塌。楼梯间作为人员疏散通道, 发生紧急情况时, 大量人员集中在此, 如果在地震时破坏, 极有可能造成伤亡, 也使救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所以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 特别是学校建筑:1) 有必要另设室外的疏散楼梯, 以便室内楼梯间破坏时有第二个逃生通道, 室外疏散楼梯跟主体结构最好脱开, 基本是独立的结构, 有自己的支撑体系;2) 楼梯间的设计要考虑踏步板的刚度和休息平台与楼板的错层;3) 楼、电梯间四角, 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要设置构造柱, 楼梯段上下端对应墙体处设四根构造柱;4) 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 mm设2Φ6通长钢筋;凸出屋面的楼、电梯间, 构造柱应伸到顶部, 并与顶部圈梁连接, 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 mm设2Φ6通长拉结钢筋。实际上楼梯踏步板的刚度非常大, 在地震中吸收的能量大, 也将首先破坏;休息平台的错层极容易引起墙体倒塌。在抗震验算时应建立适当的力学模型, 参与结构整体计算, 在构造方面, 应特别加强。

4 强柱弱梁问题

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现浇楼板的影响和钢筋屈服时的超强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实现。因此, 规范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 对“强柱弱梁”设计作了以下规定:二级和三级框架结构应符合:

Mc=ηcMb (1)

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应符合:

Mc =ηcMbua (2)

其中, ∑Mc为框架节点上下柱端截面弯矩设计值之和;∑Mb为框架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弯矩设计值之和;∑Mbua为框架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配钢筋所对应的弯矩设计值;ηc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由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许多因素未在式 (1) 中得到充分反映或结构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 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大多未能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设计目的, 归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影响。楼板与框架梁整浇, 两者结合良好, 共同工作能力强。梁端承受正弯矩时, 楼板和框架梁共同组成T形截面, 增加了框架梁的受压区宽度;梁端承受负弯矩时, 楼板内配筋相当于增加了框架梁的负弯矩筋。目前, 我国在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实际做法是, 在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提高方面, 一般将中梁和边梁的刚度按原框架梁矩形截面刚度乘2.0或1.5。这样, 由结构分析得到梁端弯矩比按矩形截面梁的分析结果有所增大, 但相应梁端抗弯纵筋仍全部配置在梁矩形截面内, 同时楼板仍按自身受力考虑另外在楼板中配筋, 且按式 (1) 计算“强柱弱梁”时, 通常不考虑楼板内与梁平行的钢筋。2) 框架梁跨度和荷载过大使梁截面尺寸增大。框架梁跨度和荷载过大, 会使梁截面尺寸增大, 因此使框架结构形成强柱弱梁, 框架结构的侧移变形模式更接近纯层剪切型, 再加上框架梁为满足大跨度和大荷载下的承载力要求, 往往无法满足式 (1) , 因此极易形成层屈服机制, 造成坍塌。3) 梁端超配筋和钢筋实际强度超强。在强震作用下, 框架结构实现“强柱弱梁”的条件是, 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Mcua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Mbua。对一般情况下的二、三级框架, 规范为简化计算, 用设计弯矩代替实际受弯承载力, 按式 (1) 计算“强柱弱梁”。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梁端实际抗弯承载力∑Mbua大于式 (1) 的设计弯矩∑Mb, 造成不能满足实际“强柱弱梁”的条件。因此, 式 (1) 的应用前提为梁端实配钢筋不能超配过多。4) 柱轴压比接近限值, 柱截面尺寸偏小。汶川地震中, 框架结构的柱子大多看上去太细, 以至于框架柱极易出铰, 甚至发生折断。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由于业主和建筑师总是希望柱子越小越好, 因此框架柱截面尺寸往往都是紧扣轴压比限值, 柱子延性差, 地震的直接结果是柱头压碎和底层柱压塌、上部楼层坠落。5) 柱子最小配箍率偏小。与美国标准ACI相比, 我国的混凝土配筋率水平偏低。框架柱节点配箍率:ρminACI/ρminGB≈1.6。市场经济经常要求设计采用低含钢率, 导致很多建筑都只能满足规范各项最低标准, 将各项最低标准叠加, 必然会降低结构安全度, 这样的建筑物要抵抗地震作用是会出现能力不足的可能性。

5 填充墙的问题

汶川地震震害显示, 填充墙破坏比较严重, 砌筑墙倒塌会伤人, 刚度较大的填充墙会加大地震作用, 填充墙布置不当还造成了框架主体结构的严重破坏。所以震害让我们深思,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是要强连接还是弱连接, 采用强连接, 有利的一面在于能够起到耗能的作用, 不利的一面是目前还没有清楚这两种刚度之间的关系, 墙体刚度较大时可能对主体结构造成破坏, 自身破坏也严重。如采用弱连接, 可以减小填充墙对主体结构及构件的影响, 但自身稳定所需的连接构造比较复杂, 会增加施工费用和施工难度。

6 结语

一幢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除了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概念设计。对于结构设计人员来说, 抗震概念的准确把握要比会用软件要求高得多。

汶川地震震害分析结果表明, 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 保障施工质量, 房屋建筑就能达到“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版) [S].

汶川地震灾害 第10篇

南北地震带贯穿中国大陆长达2000多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活动地震带, 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地貌和地球物理的东西分界线。大地形变场动态演化对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反应敏感, 因此对区域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图像的综合对比研究, 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1]。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南北地震带主要构造断裂带建立了大量短水准观测场地, 至今已经积累了20多年的数据资料。本文收集了南北地震带20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 利用应变强度比方法, 获得了应变强度比连续变化时空动态图像。汶川地震发生后, 我们着重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应变强度比梯度时空变化的非均匀性, 以期望得到与大震有关的地形变信息。

1 资料及方法介绍

我们收集了南北地震带1988年至2007年20年间跨断层短水准数据资料, 这些场地分布在祁连山断裂带、海原断裂带, 西秦岭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红河断裂带等南北地震带各主要断裂带上。在跨断层短水准数据资料的处理和分析中, 最为困难的就是异常信息的识别和提取, 再加之不同的测区跨断层短水准复测周期不同, 因此, 我们利用张希[2、3]等提出的应变强度比方法处理跨断层短水准资料, 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时段, 将不同复测周期的跨断层资料绘制在一张图件上。如果k代表观测年份, M代表总的观测年数, i代表第k年的第i个时段, N为每一年总的时段数, 依时间排列顺序为lk′l′-l (k′-1) l′, 则应变强度比SR为:

再对场地所有测段SR求均值, 就得到了该场地的SR值。此方法不仅可以消除由于水准测量中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且结合最小二乘配置对应变强度比进行拟合内插, 可以得到相应时段的应变强度比等值线图, 其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局部地区中长期趋势性背景信息。

2 应变强度比等值线图与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

我们利用此方法逐年绘制了应变强度比等值线图, 通过对南北地震带20年间的应变强度比连续变化的时空动态图像 (图1由于篇幅的限制只选择了典型图件展示) 与相关震例分析的研究发现: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边6级左右或以上、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一至两年或当年, 相关、大尺度构造或整个监测区应变强度比总体增强, 震中区及其附近或不远处多数呈现应变强度比高值区 (量值多在1.5以上) , 且以正高值为主, 或者大范围的正、负差异高梯度区, 此种情况占到统计地震的90%以上。如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景泰和永登、民乐地震前;川滇地区的理塘、小金、宁蒗、姚安、大姚地震钱;武定、丽江地震前1年则表现为负高值区;托来南山地震、玉门地震和大姚地震在发震前反向。震后一段时间, 通常为1~3年可能出现调整状态, 相关大尺度构造区或整个监测区断层多动明显减弱或出现波动。应震效果来看,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发生在祁连带中东段-海原西段的映震效果较好;川滇地区, 发生地震的震级在Ms6.5级左右及以上映震效果较好。地震多发生在断裂带的端点、拐点和分枝点处, 此类地震占到总震例的85%。

3 汶川Ms8.0级地震跨断层短水准异常分析

在场地的选取上考虑到跨断层短水准数据所能反映断层活动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故选取龙门山断裂带全部场地, 鲜水河和小江断裂带靠近震中的部分场地做为研究对象。

定义应变强度比梯度, 即用研究区域应变强度比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更加有利于阐述。

分析发现在1989~1990年梯度值在2.5~2.75之间相应发生四川巴塘3次6级以上地震;1993~1994年梯度值在5.0~5.5之间相应发生马边, 沐川两次5级以上地震 (图2) ;2003~2006 (考虑篇幅问题图略) 年梯度值在3.1~2之间应与汶川地震有关, 其余时间段梯度值均在2以下, 反映了震后的调整状态。

从应变强度比值的大小来看 (图3) , 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 在研究时间段1988~2007年应变强度比值为-0.59~1.68;地震活跃时段1988~1996年应变强度比值为-0.58~2.02;平静时段1997~2007年应变强度比值为-0.6~1.39。比较不同时段应变强度比值可以看出, 活跃时段比值大于研究时间段比值大于平静时段比值, 但总体来讲相差并不多, 最大差值仅为0.61。2003~2006年应变强度比值为-0.35~2.7, 较研究时段相差0.24~1.02, 说明自2003~2006年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活动水平显著提高, 表现为震前应变加速积累过程;2007~2008年, 除有争议的耿达场地外, 绝大部分场地跨断层水准数据变化很小, 应为大震前的平静期。强震相对活跃时段也是地震带断层活动较强时段, 从南北地震带整体来看, 相对而言1988~1996年这9年是强震活跃期, 期间发生7级以上地震4次, 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梯度值为2.8;1997~2007年这11年是强震较弱期, 期间无7级以上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梯度值为2.19。相对活跃时段和平静时段, 龙门山及其周围的梯度值并没有随南北带地震活动而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 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一直长期处于应变积累状态, 并且这种状态并没有因为南北带在1988~1996年间发生的4次7级以上地震而发生显著变化。

4 分析结果及讨论

通过对应变强度比时空动态等值线图和南北地震带相关震例的对比分析, 特别是应变强度比梯度变化与汶川Ms8.0级地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南北地震带Ms6级左右及以上地震, 应变强度比往往出现正高值或正负差异高梯度值, 震后1~3年出现一定的调整现象。 (2) 应变强度比反应出在某些断裂带上映震效果较好, 或是在震级较大时映震效果较好, 分析原因应与跨断层场地的布设位置及灵敏度有关。因为跨断层场地属于短水准测量, 测段往往只有几十米或百余米, 不能确保每个场地每条跨断裂测段两端都在断裂构造线两侧。 (3) 结合汶川Ms8.0级地震着重对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析表明: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推挤和四川盆地、华南块体阻挡的共同作, 自有资料的1988年开始龙门山断裂带就长期处于强烈的挤压状态。

跨断层短水准做为地震预报的常规监测手段之一, 能够反映出断层带构造运动, 但跨断层监测容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 如降水, 气温、采矿和挖土等, 因此仍然需要不断的改善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使得观测资料更加接近实际的构造运动。一次大地震的孕育需要上千年时间, 对于地震预报而言, 跨断层资料仅有20多年的资料积累, 因此地震预报工作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分析和资料的长期积累以及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

摘要:本文利用应变强度比和最小二乘配置方法, 处理了自1988年2007年近20年南北地震带跨断层短水准数据资料, 结合本区相关震例, 分析和总结了应变强度比时空动态图像的中长期预报方法。结合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着重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应变强度比,短水准,地震

参考文献

[1]强震中期预报新方法及机理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2.

[2]张希, 江在森, 王双绪, 等.断层形变的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震例综合分析[J].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 (2) :37-42.

[3]张希, 江在森, 王双绪, 等.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J].地震研究, 2001, 24 (2) :115-120.

[4]焦青, 杨选民, 许丽卿, 等.汶川8.0级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活动特征浅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 28 (4) :27-37.

[5]徐杰, 徐剑桥, 孙和平, 等.汶川地震形变场和重力场模拟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 (1) :27-32.

[6]郭良迁, 李延兴, 胡新康, 等.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汶川MS8.0级地震孕育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2) :531-537.

[7]张希, 江在森, 王双绪, 等.川颠地区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分析[J].高原地震, 1999, 11 (3) :15-21.

上一篇: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刍议下一篇:网络信息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