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自主创新范文

2024-09-03

地区自主创新范文(精选10篇)

地区自主创新 第1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财税政策

1 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提出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近年来, 围绕着自主创新能力全国各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打下了较好基础。

1.1 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丰富, 而且科技经费投入较多,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在专利发明以及科技成果转让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西部地区虽然有较为丰富的人才储备, 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造成科技人才浪费,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由于西部地区企业缺乏科技经费和设备等原因, 企业自主创新比中东部地区面临更多的困难, 西部地区的企业, 尤其中小企业, 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处境更加艰难, 相对于中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需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 西部地区更加需要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 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实力以及目前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企业缺乏有利的成长环境和自主创新的环境, 这种环境意味着西部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依靠政府推动。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 在发达国家已经积累许多成功的经验, 在我国东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 也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出了一些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

1.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财税政策问题

在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众多问题中, 急需要解决的、最为突出的是自主创新资金投入问题。在自主创新投入方面, 西部地区缺乏有效解决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 既没有财政支持, 也没有融资渠道。

西部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也缺乏有利的融资渠道, 阻碍着其技术创新。一直以来, 企业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 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 普遍面临着自主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 而西部地区企业往往既无技术又无资金, 其中, 由于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抵押物不足, 向银行贷款缺乏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 并且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尚没建立, 导致大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2 促进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

国外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促进欠发达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经验。这些经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a.针对企业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 采取不同的资助形式;b.强调发挥政府资金整合社会资源的杠杆作用;c.强调资金支持、引导和服务的结合;d.强调政府支持政策间的配套与衔接。

2.1 促进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 针对西部地区企业资金实力薄弱, 研究开发的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 需要政府财政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给予较大的资助。借鉴外国政府利用政府财政直接资助企业研究开发的方式, 设立政府专项资金和专项基金, 支持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

根据外国的经验和我国当前环境条件, 财政政策措施方面, 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科研和开发的财政预算和投入。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自主创新的环境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央政府应当成为西部地区技术研究和开发资金的投入主体。中央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 扶持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政府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 是政府在自主创新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职能, 也是科学技术实现创新和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推动。政府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可以采取如下措施:a.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进行直接投资。根据OECD的统计资料, 政府每投入1美元资金可以带动企业1.7美元R&D经费的增长。两级政府为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物质支撑和资金储备,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向, 刺激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经费的增长。b.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进行财政补贴。政府可以根据企业和社会对自主创新的投资总额, 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政府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补贴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在筹措自主创新经费上的困难, 而且能够形成对西部地区企业的刺激和促进, 对解决西部地区企业不敢创新具有重要意义。c.可以运用基金的投资和权益投资属性, 借鉴国外政府出资设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专项基金。深入调研各国成立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案例, 建立适合我国西部地区实际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基金。政府还可以依靠社会力量形成专门用于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基金, 由政府掌握并进行有计的发放和资助。d.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对有自主创新意愿, 但是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 以及从事研究的特定尖端技术的企业, 允许按销售 (营业) 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风险准备金、技术开发准备金、新产品试制准备金、亏损准备金等, 以弥补科研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 确保研究开发的资金保证。

2.2 促进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最集中体现, 也是企业从政府得到的最有力支持。建立多元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即通过多税种, 多方式、体系化的税收政策体系扶持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 而不是单一或相互脱节的政策。同时, 综合运用、投资抵免、税项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 在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关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中, 制定促进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为此, 可以采取以下税收政策措施:a.政府的税收政策设计, 需要按照自主创新的特点设置税收优惠政策。针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状况, 从知识积累、人才吸引到研发、成果转化的一系列链条, 制定税收支持政策体系。税收政策从目前的产业链下游生产销售环节为主, 转移到产业链上游激励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环节, 逐步确立研发环节税收激励在整个税收优惠机制中的核心地位, 并加强对西部地区企业人才、资金吸引和产学研结合的税收政策支持, 以期增加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b.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减免政策, 研究与开发投资实施所得税抵免优惠, 研究开发投资增长的附加扣除。创新风险投资所获利润再投资实行税收抵免, 投资净损失应从应纳所得税中扣除等, 以激励西部地区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同时, 针对目前对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政策目标起点低, 针对性不强, 政策措施零散, 形式不规范, 手段单一, 力度较小, 应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出口退税等多个方面完善税制, 促进西部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可以对用于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可连续几年享受减税所得税;对企业从各级政府取得的技术创新奖励应免征所得税, 并列入可进开发准备金专款专用, 用于企业自主创新再投资。同时可以减免关税, 对进口的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等降低或免除关税。还可以减免风险资本收益的税收, 对自主创新中的风险资本投资实行税额减免, 对风险投资的收益免除所得税。

3 结论

总之, 针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现状和问题, 正确定位政府在促进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 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措施。为此, 采取政府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进行直接投资、财政补贴、政府出资设立企业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优化政府的税收政策设计、允许西部地区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减免政策等。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

[2]高旭东.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1.[2]高旭东.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1.

地区自主创新 第2篇

关键词: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特色产业;自主创新;建议

非公有制企业是是武陵地区经济中富有活力的新的增长点。“赢得竞争优势、夺取领先地位、获得更大效益”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新景观。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只有基于特色产业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三大优势,即本土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一、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与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

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中间力量,其提供了全国约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005年高新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5万家,高新区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亿元,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非公有制科技企业占到80%以上,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在专利发明、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贡献率虽还远未达到上述水平,但它们已经成长为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支有生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武陵地区国民经济以年均约9%的速度增长,而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接近20%。目前,武陵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接近50%。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发展高技术产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武陵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在武陵地区新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紧迫的战略性课题。

二、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武陵地区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2%,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部研究经费的约30%,既低于国内的40%,更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同时技术引进速度慢、开发率低、技术人员匮乏。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目前,武陵地区在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动力机制不完善,企业不想创新。有关资料表明,武陵地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几乎没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7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创新的投入产出方式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创新的投入产出特点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创新需要大量投入,而投入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创新必然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二是企业既定生存发展模式选择也制约了创新内在动力的形成。创新能力很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很少。三是市场不完善使自主创新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第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不敢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缺乏创新管理的基本经验,无力应对创新的巨大风险,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而且,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平均寿命不长,也致使创新动力不强。有人甚至认为:“不创新慢慢等死,一旦创新就快快找死”。

第三,缺乏创新人才,研发能力有限,企业不会创新。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仅靠自身的力量太过薄弱,而企业间及产学研的经常性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不能通过在“实践中学”的学习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得到提升。产品换代升级慢,更新周期很长。

第四,金融体制不配套,融资困难,企业不能创新。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创新的两个最重要环节就是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两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高投入,武陵地区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中都遭遇融资瓶颈。而且受美国金融震荡的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的资金供应链还会越来越紧。

三、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基于特色产业自主创新的途径

第一,立足科学发展观,在武陵地区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武陵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自主创新的方向。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存在着对资源过度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因此,在新纪录项目的申报、审定和发布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新纪录项目的导向性,重点挖掘那些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有着重大价值的重大创新项目。引导企业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阶段,经济稍发达地区应加大原创性研究投入,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改善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而相对落后地区则应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培育和完善市场体制,注重中间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第二,发挥区域产业优势,推动武陵地区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粗放型增长方式及其导致的结构不优、支柱不强、产业不高、效益不佳是制约武陵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因此,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重新构建武陵地区的支柱产业。武陵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与优势产业的生产力布局相衔接,考虑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从本地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承受力出发,利用武陵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组合。为此,一是发展能够发挥资源要素优势,尤其是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并适时淘汰一部分优势不明显、市场前景不乐观且与东部发达地区难以竞争的产业;二是发展加工业,促进主导产业由资源输出型向资源加工型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提高比较效益;三是发展具有高回报的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区域内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四是发挥武陵地区科研、教育和人才优势,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企业的形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以科技力量推动武陵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第三,武陵地区各省市应根据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促进武陵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应根据武陵地区各地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能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更新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工艺;二是高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不断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和优势,将传统产业提升为新的产业群体。

第四,增强融资能力,建立良性的投资基金运行机制。融资能力不强、用资力度不足是造成武陵地区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从中央项目人均投资来看,武陵地区获得的政府投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差甚远,资源优势无法借助资金支持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该地区落后的关键。目前中央投资只占基建基金的20%左右,在国家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要求增加政府投资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单靠政府的投入,必须鼓励吸引计划体制外的民间资金和武陵地区以外资金的注入,建立武陵地区的良性投资基金运行机制。为此,一是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筹措能力,大胆创新,广开多种筹资渠道,如集资办厂、集资修路、加快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通过股票市场或发行债券筹集发展基金,通过搞活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实力,构造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资金有序流转的内在机制;二是采取优惠政策,吸收国内资金来武陵地区投资办厂,适当放宽产业限制,鼓励东部产业向武陵地区转移,既要发展高层次的科技产业,也要积极接受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建立完善和高质量的招商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形式吸引国外大公司、大财团来武陵地区投资兴办企业、设立子公司或购买经营状况欠佳的企业,加大外资对武陵地区投资的力度;四是建立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证券、股票等资本市场,建立武陵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银行、投资公司等多种投资机构,加强对民间资金的集中利用,充分发挥好这些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武陵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第五,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企业间的竞争问题是21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企业间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提高这一能力,必须建立科技创新体制,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首先,企业应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就必须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和技术进步主体,为此,需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构建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企业创新机制,利用约束机制,使企业及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没有冒风险犯错误的动机,减少企业家落马现象。其次,利用激励机制,发挥创新者、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改革现行科技管理体制,鼓励当地科研院所联合大专院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社会化步伐。

第六,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培育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武陵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是知识、技术的差距,而且存在教育差距。培育和吸引人才是提高武陵地区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武陵地区各省市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抓好人才的保护、引进、使用等工作。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采取更加优惠政策,广泛吸引高级人才。要根据人才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各种合理要求,建立并完善对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和相应政策体系,使知识的价值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进一步改革利益分配制度,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入股,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利益分配机制。

第七,重点突破,加快武陵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武陵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在四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北部地区以恩施、黔江经济带,中部地区以张家界经济带为主,形成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而带动武陵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整体推进。二是以武陵地区的恩施、黔江、张家界、吉首、铜仁五大中心圈,使其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三是通过武陵地区资源富集区的带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如在湖北省的恩施、建始和巴东建立铁矿基地;在贵州省的铜仁建立汞矿基地;在湖北省的恩施、湖南省的张家界建立制造业基地;在武陵地区建立以畜牧养殖、特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基地;依托武陵地区特殊的生态条件,建立武陵地区独特的生态旅游圈;依托武陵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水电,选择相应的工业园区,建立一批有色金属开发利用及机电制造业基地。四是利用武陵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如恩施市、张家界市等,建设中心区域经济加工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促进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在强调武陵地区必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发展武陵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仅要利用好武陵地区的资源和市场,还要利用好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市场。科技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关键是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知识创造能力并不决定一切。比如北京在知识创造方面有鹤立鸡群的优势,但创新能力上却落后于上海。广东的知识创造能力在东部地区仅有中游实力,但在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突出优势使之仍有较高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因此,武陵地区各地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时,要注意采取措施弥补弱势,发挥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经济发达地区与武陵地区合作,特别是要积极引导、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参与武陵地区产业的发展中来。

参考文献:

1、陈烨.发展恩施特色经济的思路与财税对策[J].当代经济,2007(10).

2、陈烨,杨秀奎.论武陵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成本管理[J].知识经济,2008(10).

3、陈烨,杨秀奎.论武陵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J].市场论坛,2008(6).

地区自主创新 第3篇

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形势下,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2003-2007年,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67%,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04%。然而,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仍然较小, 2007年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36%, 远低于4.62%的全国水平。由于产业规模较小, 导致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目前,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瓶颈[1], 因此,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能力评价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 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有助于不断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有助于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继续做大、加快做强”的产业发展目标[2]。

对于经济研究中经常遇到的综合评价问题, 待评价的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灰色系统, 因为系统中既有已被了解的白色信息, 又有尚未被发现的黑色信息, 而更多的是一般定性了解的灰色信息。决策方案中的各因素指标 (目标) 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尽管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但是实际上却是存在的, 其实质是一种灰色关系[3]。所以, 对这样的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实际上是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

灰色关联投影法 (Grey Relation Projection, GRP) [4]能够综合整个因素指标空间的影响, 通过灰色关联投影值, 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各决策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简单加性加数方法, 其中的加权系数是与原加权系数的平方成正比的一组新的加权系数, 从而使得重要指标的加权系数得到进一步加强。由此, 本文拟首先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 然后,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西部7省 (区) 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2 灰色关联投影法

设有方案集A={A1, A2, …An}, 指标集V={V1, V2, …Vm}, 方案Ai在指标Vj下的属性值为Yij (i=1, 2, …, n;j=1, 2, …, m) , Wj为指标Vj的权重, Wj∈[0, 1], 且undefined。灰色关联投影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决策矩阵。记理想方案A0的因素指标为Y0j, 当Vj为效益型指标时, Y0j=max (Y1j, Y2j, …Ynj) ;当Vj为成本型指标时, Y0j=min (Y1j, Y2j, …Ynj) ;当Vj为固定型指标时, Y0j=Y*j, 其中, Y*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最佳稳定值。则方案集A对指标集V的含有理想方案的决策矩阵为

Y= (Yij) (n+1) ×m (i=0, 1, 2, …n;j=1, 2, …, m)

步骤2:初始化决策矩阵。为了消除量纲和单位不同所带来的不可公度性, 决策之前应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一个数列的所有数据均用它的第一个数去除, 从而得到一个新数列的方法即为初始化处理, 该数列有共同的起点, 无量纲, 其数据值均大于0。记Y′为Y的初始化决策矩阵, 且满足下式:Y′ij=Yij/Y0j (i=0, 1, 2, …n;j=1, 2, …, m) 。经过初始化处理后, 显然, Y′0j=1 (j=1, 2, …, m) 。

步骤3:确定加权灰色关联决策矩阵。记 (S, Γ) 为灰色关联空间, ζ为特定关联映射, rij为子因素Y′ij (i=1, 2, …n;j=1, 2, …, m) 关于母因素Y′0j=1 (j=1, 2, …m) 的灰色关联度[5], rij=ζ (Y′0j, Y′ij) , 则有

undefined

其中λ为分辨系数, λ∈[0, 1], 通常取λ=0.5。由 (n+1) ×m个rij组成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F;记指标权重向量W= (W1, W2, …, Wm) , 则对F加权后可得加权灰色关联决策矩阵

undefined

步骤4:确定灰色关联投影值。将每个决策方案看成一个行向量 (矢量) , 则称决策方案Ai与理想方案A0之间的夹角为灰色关联投影角[4], 其余弦值为

undefined

显然, 夹角余弦0

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

称undefined为灰色关联投影权值矢量[4]。

根据Zi值的大小, 即可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 Zi值大者为优, Zi值小者为劣。

3 实证分析

3.1 指标体系与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7省 (区) 1市作为待评价对象 (由于数据缺损, 未选取新疆和西藏) 。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8) , 样本区间设定为2007年。

根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6,7], 参照国家统计局 (2005) 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提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功能性、相对独立性、可比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 从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 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初始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属性约简遗传算法[8]]对初始指标进行约简, 剔除冗余指标, 获得约简后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见表1 (计算过程略) 。

2007年西部7省 (区) 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8)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1 熵权法简介。

熵权法是一种根据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确定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 不需要对数据的分布形态进行任何假定, 计算也相对简单。在信息论中, 信息熵被定义为[9]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

对于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 (xij) m×n, 指标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1) 将xij转化为pij

undefined;j=1, 2, …, n (6)

(2) 定义第j个指标的熵为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

引入常数k可保证第j个指标的pij都相等时, 满足Hj=1, 此时该指标不能提供任何信息。当pij=0时, 令pijlnpij=0, 从而保证Hj∈[0, 1]。

(3) 定义第j个指标的熵权为

undefined, 其中Wj∈[0, 1], 且undefined

3.2.2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由表2数据, 根据式 (6) 将xij转化为pij, 再由式 (7) - (8) 得出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 其中:m=8, n=11, k=0.4809。计算结果见表3。

(单位:%)

3.3 综合评价与分析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 由表2数据可得理想方案:A0= (1020.14, 28389, 20908, 0.0326, 0.0272, 0.0420, 863, 0.4222, 0.2289, 0.5446, 0.1310) 。将表2数据初始化后, 取λ=0.5, 由式 (1) 得出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

undefined

对F进行加权处理, 得到加权灰色关联决策矩阵F′。由表3数据和式 (3) 可得各决策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灰色关联投影值及方案排序, 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由大至小排序为:四川、陕西、贵州、宁夏、重庆、云南、甘肃、青海。

从四个一级指标来看, 四川高技术产业的潜在技术创新资源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其余指标均位居第二, 其中, 新产品出口和政府部门扶持力度尚需加强。陕西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潜在技术创新资源位居第二,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位居第三, 技术创新环境一般, 其中, 新产品出口和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贵州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潜在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位居第三,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较弱, 其中, 主营业务收入、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新产品出口等亟待提高。宁夏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一般, 潜在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环境较弱, 其中, 专利申请数、金融机构支持力度、经济和人力资源存量等亟待提高。重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三, 其余指标均处于一般水平, 其中, 专利申请数、经济和人力资源存量等亟待加强。云南高技术产业的潜在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均处于一般水平, 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环境较弱, 其中,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经济和人力资源存量等亟待提高。甘肃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环境一般, 其余指标均较弱, 其中, 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出口、经济和人力资源存量等亟待改善。青海高技术产业的四个一级指标在西部地区均居于末位, 其中, 经济和人力资源存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等亟待增强。

4 结束语

熵权法对变异程度大 (或提供信息较多) 的指标赋予较大的权重, 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 在此基础上,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使评价结果更贴近客观实际。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探明西部7省 (区) 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亟待改善的重要指标, 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灰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的作用在于调整比较环境的大小, 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而失真的影响, 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它应充分体现系统各因子对关联度的间接影响, 并应具有抗干扰作用;分辨系数按经验取值为0.5,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如何科学确定最优分辨系数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摘要: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 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将综合评价问题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西部7省 (区) 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熵权法,灰色关联投影法,多目标决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4) :13-15.

[2]张晓强.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汇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3]刘思峰, 党耀国, 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吕锋, 崔晓辉.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22 (1) :103-107.

[5]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6]付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7]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11) :83-91.

[8]王国胤.Rough集理论与知识获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地区自主创新 第4篇

就目前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为此,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度也相对较低。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

早期就有学者对人的需求进行过相应的研究,可以说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层次的人的需求。换言之,学生只有在得到一定的尊重时,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自身的信心,进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激励方式而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层面上,应引导学生朝着更深入的方向进行探索学习。恰到好处的语言激励无疑将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中的乐趣。

(二)开放性原则

中学语言学习的开放应主要体现在语言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上,为此,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对于所处社会的进一步认识,进而使他们增加对语言相应社会功能的认识及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相关活动紧密衔接在一起,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此进一步引发他们相应的思考与探索。此外,中学语言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提出质疑,进而为学生进行相关创新思考与活动提供前提与条件。

(三)差异性原则

可以说,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为此,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增强对于学生差异性的关注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做到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进而为学生个性发展制定适当的方案与策略。例如,中学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相关问题时应注重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与考量,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自主学习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方案,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的高低。更为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无疑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相关教学策略

首先,支撑点式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介绍,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相应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与理解,这也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同时也使得相应问题的解决过程逐步由易到难,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另外,抛锚式教学策略主要侧重于相应情境的构建与提出,以情境的创建进而提出相应问题,之后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语言自主教学策略可供选择,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体策略的选择还要具体依据特定的环境及相关因素。

(二)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语言课前预习主要包括提前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结构以及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等。在提前进行课文阅读时,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不熟知的字、词进行标记,同时通过适当的途径了解认识这些生字词,可以在课后写下自己的学习感受与想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教学中相关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课后及时进行复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保障。而课后复习时间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复习的整体效果,依据相关记忆和遗忘规律的研究成果,学生应选择在遗忘之前进行复习,也就是重复记忆,进而使得学生对于相关语言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牢固。

(三)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语言的学习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长期以来的累积,而积累如果仅仅依靠于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生在课堂做好相应笔记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增加对于课外书籍的阅读。中学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书进行阅读,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有着正确的方向和目的。在客观条件方面,教师可以举行一些活动来突破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局限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自己的课外书籍统一聚集到一起,以供大家进行更为广泛地阅读和交流,这也是分享的一种实现过程。

(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新课标教学要求中曾多次提到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创新精神,为适应这一趋势和要求,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和突破。敢于质疑可以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精神,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进行讲解为主,师生间的互动相对较少。所以,在中学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相应的观点,进而进行相应的解答和探讨,这样无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地区自主创新 第5篇

一、发挥骨干企业在珠江上游地区自主创新中作用的必然性

1、骨干企业具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内在需求。

珠江上游地区

骨干企业分属于能源、化工、冶金、机械、建材等地方优势产业, 是园区经济活动的主体。然而, 由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许多骨干企业仍将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对资源的浅层开发和粗放利用上, 市场竞争力较弱, 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竞争的增强。在知识经济和自主创新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 多数骨干企业清晰地认识到要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足够的份额, 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仅靠对自然资源的粗浅开发利用是难以为继的, 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核心竞争的持续增强。显然, 骨干企业基于自身眼前和长远利益的考虑, 具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内在渴求和动力机制。

2、骨干企业具有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

自主创新作为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的投入、优势的人才、设备和技术、先进的管理机制, 以及良好的对外协作关系等基础和条件, 而这些基础和条件唯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才可能拥有。在珠江上游地区, 外资企业零星可数, 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滞后, 难于真正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 相比之下, “经过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 成长起来一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 集中了该地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本, 拥有该地区最先进的技术设施和信息系统, 初步具备了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2010年, 曲靖骨干企业有29个技术中心通过市级认定, 11个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认定, 为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骨干企业具有自主创新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 珠江上游地区内的骨干企业从增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出发, 贯彻中央和省市自主创新的方针政策, 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譬如, 位于沾益花山珠江上游地区的云维集团聚合国外领先技术, 通过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5.5米碳化室, 以及领先全国的年产200万吨大型侧装捣固集化技术;西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自主开发的粗铅冶炼新工艺, 被澳大利亚合作方在全球推广, 自主开发成功的大极板自动剥锌片技术国内唯一;另外, 众一精细化工、宣威磷电等重点企业研发并掌握运用了国际、国内领先技术, 其中相关技术获得专利。珠江上游地区成为曲靖高新技术的集聚“高地”, 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 在国内外市场打响了“曲靖制造”品牌。

二、珠江上游地区骨干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明确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向是曲靖骨干企业自主创新的首要环节, 对于提高骨干企业自主创新的针对性和实际效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这为经济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指明了方向。因为“自主创新既是科技问题, 更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自主创新不仅要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长远战略角度来认识”。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只有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活动来开展, 才会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根据曲靖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 着力解决曲靖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切实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乃是曲靖骨干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向。

创新资源紧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的一个特点, 也是一个障碍。在创新资源极为紧缺的情况下, 选择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集中有限的创新资源, 实行联合攻关, 重点突破, 是珠江上游地区骨干企业自主创新的明智选择。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和经验, 结合自身重化工比重较大的实际, 珠江上游地区骨干企业应确定以下领域和环节作为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一是要围绕卷烟及配套、矿冶、化工、能源、汽车及机械制造等五大重点工业产业的升级改造, 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的技术改造和提升项目, 重点发展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勘察技术、深部采矿和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大型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业生产技术、铅锌矿选矿厂清洁生产技术、硫化铅锌矿石选矿技术、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铅冶炼过程氧气底吹熔炼、直接炼铅工艺技术、煤化工多联产技术等, 使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得以基本解决, 重点和特色产业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西部领先, 从而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品的精加工,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施一批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重点发展高纯多晶硅节能环保生产技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精密成型与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 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 推动曲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围绕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开展新能源、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科技攻关, 重点发展铅锌伴生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废铅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湿法磷酸和商品磷酸净化及精致技术、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等, 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为建设具有曲靖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三、发挥骨干企业在珠江上游地区自主创新中作用的对策措施

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强弱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有着引领和先导作用, 骨干企业的创新意识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难关、敢冒风险的意识, 是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 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问题的意识。曲靖骨干企业要在坚持和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 牢固树立“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买不来的, 珠江上游地区所需要的技术体系必须立足自主创新”的思想和意识, 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经济结构,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 自主研究和开发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

2、选择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区域自主创新模式与自主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地区自主创新模式选择得适当, 就能有效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反之, 就会影响或制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珠江上游地区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内在地包含着自主创新模式的探索和选择。“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 它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GDP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科技环境来决定”。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历程研究发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创新方式的重点逐步演进。一般规律为:人均GDP处于1000 (含1000美元以下) —3000美元时, 创新方式主要采取二次创新;人均GDP处于4000—6000美元时, 创新方式主要采取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 适当部署原始创新。曲靖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2010年, 人均GDP约2000美元, 处于1000—3000美元之间, 经济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自主创新应当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和途径。就总体而言, 以大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为重点, 有选择地开展原始性创新, 努力在重点产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造就一批科技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和品牌, 走出一条具有珠江上游地区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

3、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机制。

以体制和机制推动自主创新是符合创新一般规律和珠江上游地区实际情况的必然选择。珠江上游地区中等偏下水平的经济实力和偏弱的科技创新能力, 决定了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更多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 自主创新机制运行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 致使自主创新机制滞后于科技发展体系建设的需要, 显然不利于构建有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为此, 有必要把自主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人的行为心理学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探索;要通过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机制,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 优化整合科技资源, 为提高珠江上游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4、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顺利开展自主创新的必备条件。珠江上游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创新投入不足, 加之传统文化的束缚, 使得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各种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 要通过市场制度的安排和政府主导的法制建设, 建立起规范、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和通畅的信息交换环境, 为珠江上游地区自主创新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和有效的激励;要通过教育体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 营造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 形成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活人才的机制, 为珠江上游地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撑;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各种创新政策的前提下, 根据珠江上游地区的具体情况,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投资、财税、金融、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政策, 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 保障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创新成果的高效率转化;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其与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 培育有效促进自主创新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营造一个有利于珠江上游地区骨干企业自主创新的宽松环境。

参考文献

[1]赵莉: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J].新视野, 2006 (2) .

[2]朱谷生:发挥骨干企业在珠江上游地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 2004 (6) .

地区自主创新 第6篇

一、长株潭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 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得到强化

2012年, 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超过5%;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占60%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三市的65%。

1. 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出台了专门政策, 设立产学研结合专项, 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 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实施联合攻关, 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目前, 全省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9个, 联盟成员单位超过700家, 其中60%以上的联盟牵头单位在长株潭地区。

2. 推动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产业、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 坚持以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有效释放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目前, 长株潭地区76%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企业牵头组建。

3. 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在行业监管、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 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通过科研院所改制, 催生出中联重科、南车株机、隆平高科、海利集团等一批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活、发展势头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 创新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相比发达地区, 长株潭的创新资源并不占优, 只有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办大事, 才有“出奇制胜”的可能。

1. 整合政策协同推进区域创新。

成立了创新型湖南建设领导小组等高规格的议事协调机构, 整合相关部门政策资源, 出台了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促进了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动共享。如, 省科技厅联合省两型办、省财政厅, 围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两型产品政府采购工作, 建立了完整的两型产品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首批认定了285种两型产品。

2. 整合财政资金撬动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

一方面, 湖南省集中80%以上的科技经费, 设立了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 利用财政资金引导带动各方面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 其中, 绝大部分省科技重大专项落户长株潭。另一方面, 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 以长沙高新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为突破口, 通过组建科技支行、设立科技金融结合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天使基金等措施, 科技投入引导比达到1∶8以上。

3. 整合平台服务企业产业创新。

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为基础, 以企业孵化器、产业化基地等培育平台为依托, 以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等园区平台为载体, 实现创新平台对企业的全开放、对产业的全覆盖, 以及各级各类创新平台间的全兼容。目前, 湖南省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3家, 其中23家国家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绝大多数落户在长株潭地区。

(三) 政策“红利”催生科技人才“红利”

长株潭地区重大自主创新成果频繁涌现, 主要得益于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长株潭已成为人才荟萃的“聚宝盆”。

1.“知识资本化、成果股份化”激发了创新创业热情。

长株潭地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两个70%”的激励政策, 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入股, 占股比例由双方共同商定, 最高比例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70%。成果持有单位最高可以从技术转让 (入股) 所得的净收入 (股权) 中提取70%的比例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这一规定突破了国内其他地方10%~35%的惯常做法, 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诞生了山河智能、中信湘雅、博云新材等一批极具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

2. 优惠政策广纳天下贤才。

推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等专项计划, 努力构建“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育才模式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的引才模式。引进海外高层次“千人计划”专家64人和“百人计划”专家75人。拥有两院院士达54人。拥有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的高端人才1400余人, 其中90%聚集在长株潭。

3. 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专家行动计划。

为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 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专家行动计划, 首批安排特派专家48名, 指导帮助企业攻克核心技术瓶颈149项, 开发新产品118项。

(四)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2012年, 长株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为7061.12亿元、1898.6亿元、6229.69亿元、618.16亿元, 占全省的57.9%、57.2%、56.8%和60.6%。

1.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省级科技重大项目, 通过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核心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不断成熟, 产业链逐步完善, 产业规模和优势不断提升。2010~2012年, 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7.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7.5%。长株潭集聚了3个国家级高新区, 1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其中长株潭沿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了全省60%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部署创新资源, 以创新链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如在培育电动汽车产业方面, 先后实施了绿色能源关键薄膜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混合动力汽车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支撑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2012年, 长株潭三市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31.36亿元, 增长率超过20%, 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3. 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以高新区为重点启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2012年双双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10强。南车时代、南车株机、南车电机等企业为中国高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10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长沙电力智能控制与设备、湘潭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已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

二、长株潭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科技投入水平偏低

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来看, 长沙、株洲、湘潭2012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1%、1.66%、1.96%, 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的5.95%、3.37%、3.81%;从财政科技支出来看, 长沙、株洲、湘潭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46%、2.52%、2.22%, 略高于全国2.11%的平均水平, 但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的5.43%、5.87%、7.79% (见下表) 。现有科技投入水平与三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5%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 才能确保三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实现。

(二) 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长株潭城市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体化的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效, 但由于三地行政体制依然分割, 产业和资源的竞争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依然浓厚。三市工业产业布局结构近似, 产业“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多, 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社会化协作能力与水平不高。虽然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先进矿山装备等多个产业集群, 但存在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 龙头企业本地配套能力差等问题。长沙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关键零部件80%以上需从省外、国外购买,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骨干主机企业的本地配套率不足20%, 其中泵、阀、液压件等关键配套件还需大量进口。

(三)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2010年以来, 湖南省共新增各类科技成果2576项, 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数达65项, 其中长株潭地区占70%以上。企业日益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 企业成果的行业应用从2008年的43.79%上升2012年的62.22%, 而高校一直在20%左右徘徊, 科研院所则在12%~16%之间跌荡。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服务体系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成果大户, 尚未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和根本评价标准, 一些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不强, 科研目标仍局限于论文、专利等学术指标。

(四) 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较突出, 长株潭93%的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问题, 有85%的中小企业目前根本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 资金问题严重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政府采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长株潭在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两型产品等政府采购上进行了探索, 但政策体系和整体推进机制有待完善。部分自主创新优惠政策效果欠佳, 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在执行中, 企业规模越小实施效果越差, 政策惠及面小, 使创新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2011年, 株洲市为高新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减免各种税收近2亿元, 不到工业企业R&D投入总量的10%。

数据来源:国家及有关省市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

三、长株潭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一) 进一步创新政策, 建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充分利用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机遇, 发挥好长株潭三市的交通、区位等基础设施条件好, 科教、人才资源密集、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优势, 积极依托长株潭三市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享受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湖北东湖、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在科技投入、创业投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 加快成果转化, 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培育

1.

要积极转变科技项目攻关的价值追求和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 把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作为科技项目攻关的根本价值追求, 把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作为评价科技成果的根本标准。

2.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与管理。

积极推进平台整合和资源共享,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 建立健全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体系。

3.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在长株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

如参照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金太阳”光伏发电示范等工程的组织模式, 在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开展两型产品应用示范, 为两型产品在全国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争取国家支持湖南省依托国防科技大学开展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试点, 推动军用和民用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加快湖南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试点示范。

(三) 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创新

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打破创新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 建立跨长株潭的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 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和长株潭地区的整体创新合力。以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为统筹, 以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基础, 建立各具特色、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互动协同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 (北斗工业园) 为载体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

(四) 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 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长株潭地区财政科技投入不足,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须构建政府引导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近年, 长沙市在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可以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内容, 在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开展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 重点探索建立企业创新产品首购、区域性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无形资产质押信贷等新制度, 为全国探索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柳卸林, 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报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胡宇芬.智慧引领未来“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全扫描[N].湖南日报, 2013-08-19.

[3]张磐.长株潭支柱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5.

[4]刘凌, 王璎.主机企业需求旺本地配套成短板[N].湖南日报, 2011-08-25.

[5]李志军, 陈钢.解决长株潭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应从多方入手[J].财务与会计 (理论版) , 2009 (10) .

地区自主创新 第7篇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经济增长实力和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探讨区域间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与特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科技资源的存量和创新产出成果等众多指标上,北京地区都领先于其他两个地区,而河北省在大多数指标上都落后于北京和天津地区,与另外两个地区有明显的差距。影响区域自主创新的原因很多,分析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先要对不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的测量和评价。

针对区域自主创新研究现状,众多学者都做了这方面的探究,尹彦应用Choquet模糊积分探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以认清区域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创新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傅为忠、李宁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统计数据中包含的客观信息。多数学者在对指标体系构建中加入主观因素,导致结果与实际有所偏差,针对以上研究不足,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研究并建立自主创新的评价体系,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自主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新动力,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区域自主创新,所以建立一套客观、可靠、实用性强的评价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的下一步发展提供自我检查与科学决策参考。

(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很多学者普遍认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所选数据均来自于2015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熵权TOPSIS区域自主创新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以京津冀地区的自主创新数据为例,选取1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并对此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有研究。本文将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目标层就是区域自主创新,要素层分为A1(技术创新资源)、A2(技术创新投入能力)、A3(技术创新产出能力)、A4(技术创新环境)4个,其中A1有A11(工程技术人员数)、A12(工业研发机构数)、A13(工业R&D人员数)3个指标;A2有A21(R&D经费投入)、A22(工业R&D项目情况)2个指标;A3的指标层为A31(申请专利数量)、A32(发表科技论文数量);A4指标层为A41(网民数)、A42(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来自财政的资金)、A43(高等学校R&D人员)。

(二)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在综合评定各类指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用熵权TOPSIS组合模型法进行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该方法是一种理想目标相似性的顺序优选技术,它通过计算出各目标的贴近度,并按贴近度大小进行排序,作为评价各目标优劣的依据。在使用TOPSIS法对多目标进行评估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传统专家打分方法主观性比较强的缺点。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根据有关理论,系统可能处于m种不同状态。假定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P时,则该系统的熵为:

在具体对某一多项目的评价中,熵可以反映各个目标在同一个指标中的数值差异情况,差异越大,熵值越小,则该指标在项目优先级评价中的作用就越大,就应该赋予较大的权重,反之则应该赋予较小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在TOPSIS中应用以下公式,将得到的数值矩阵标准化:

(2)根据计算熵值的公式,计算各指标熵值:

其中:

(3)根据步骤二的结果,计算得到各指标的熵权:

(4)计算各要素层的综合权重:

(5)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三的计算结果构造加权规范化矩阵:

(6)确定项目的理想解X+和负理想解X-:

(7)确定各项目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

到理想解的距离:

到负理想解的距离:

(8)最后根据步骤七的结果计算各个项目的相对贴近度:

三、以京津冀为实例对评价体系的研究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建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虽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案,但是这些领域的建设规模和发展进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

(二)计算结果

根据公式1--4以及相关数据,计算出10个指标的熵值和权重,由公式2得到熵值,由公式3得到权重。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排,如表1所示。根据公式(5),以及表2中计算出的权重,得到4个要素层A1 A2 A3 A4的综含权重,如表2所示。

再由公式6--9计算得出京津冀三个区域的贴近度为:C=[0.8126,0.2558,0.2411]由贴近度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根据本文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北京在区域自主创新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领先优势。

(三)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从表1的10个指标权重排名和表2三个城市各要素综含权重得分加以分析:

(1)权重最大的三个指标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权重最大的前3个指标分别为:A32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来自财政的资金;A21R&D经费投入;A43高等学校R&D人员。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来支持个别行业、科研机构或某个产业无法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创新活动、实验项目等。有利于改善区域的就业状况和地方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R&D活动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部分,投资R&D不但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而且投资主体可以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率,整个区域可以从R&D活动中获得收益。R&D活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连接点,在提高区域自主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活动经费来自政府的资金、R&D经费投入,高等学校R&D人员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河北应依托有力资源,在区域自主创新构建中重点考虑这三个指标,让这三个方面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领头作用。就这3个指标来说,河北、天津与北京的差距非常明显。

(2)要素层综合权重分析:从表2要素层A1、A2、A3、A4的综合权重分值来看,三个区域各要素综合情况分析如下。在基于技术创新资源的要素分析上可以发现,河北、天津与北京的差距很大,天津要略微优于河北。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组织、人力和财力资源比较集中,整体水平很高,这是天津和河北无法比拟的。河北人力资源培养数量较多,但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较低。在京津冀一体化的环境下,河北地区应着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抓住有利时机,为河北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基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要素分析上,天津与河北同样处于劣势,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是否有效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标志。北京在创新人力投入、科研量投入、科技财力投入等方面均高于河北和天津。河北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设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的产业体系。

在基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要素分析上,河北同样处于不利地位,与北京和天津的差距很大,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是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河北和天津研发投入比较高,但实际专利产出率较低。在技术成果上,北京、天津、河北都很注重应用技术研究,但河北和天津在基础理论和科技研究方面普遍不足,河北想在较短时间实现自主创新,不但要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更要提高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保证效率的提升。

在基于技术创新环境的要素分析上,河北处于中等地位,优于天津但逊于北京,表明河北在这两方面有一定实力,但仍有上升空间。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上投入较多,但由于河北人口众多和面积较广,人均基础设施和所受教育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以至于技术创新环境很差。从整个市场的需求来看,河北、天津与北京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基于此,天津、河北的技术创新环境建设还要加大投入力度。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可以看出河北、天津与北京有很大差异,北京科研投入以政府为主,而天津、河北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所以天津与河北必须加大政府科研的投入,进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为区域自主创新贡献力量。天津、河北的科研产出率较低,且较注重应用技术的研究,缺乏理论研究的投入,进而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北京、天津地理位置优越,与国际技术前沿接轨程度高,河北相对较弱。北京与天津享受知识溢出效应,使得当地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较高,产业结构优越。基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北京应侧重于高端技术产业的研发,天津注重高新技术的转化以及先进的制造业,河北应侧重于服务北京、天津。京津冀地区要加强合作,通过合作来增强竞争。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京津冀区域科技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地区通过合作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经济增长实力和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如何更好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构建一个新的区域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得出京津冀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并就地区间的差异和特征提出河北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熵权TOPSIS法,京津冀,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卢宁,李国平,刘光岭.基于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01):3-18.

[2]李国平.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4(06).

[3]尹彦.基于粗糙集和Choquet积分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16):39——41.

地区自主创新 第8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 创新已然成为了一个企业、地区甚至是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力量。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我国的西部地区, 仍然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而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更是明显不如我国的东部及中部地区。针对创新这一问题, 我国的许多学者对西部地区的研发资金、研发人员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而本文则主要从西部地区的研发环境、对外交流开放方面考察, 希望能从其他视角找出影响西部各省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 进而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文献回顾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 影响创新能力因素的这一问题就一直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目前, 关于FDI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研究成果。Tim Craig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虽然是获得利润, 但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王红领等人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时发现, 外商直接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我国目前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而这也是造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的原因所在。冷民等人认为即使FDI及其溢出效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也不等于就能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对国家的对外贸易与创新的关系研究中, Jaumotte (1998) 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缩小的速度会随着两者之间贸易量的增多而加快。我国学者喻美辞等人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进口贸易与国内技术进步存在正向关系。而本文则主要通过开放度这一指标来间接代表西部各省国际贸易情况, 并将投资研发环境也作为一个因素一并进行考虑。

三、指标选择及模型构建

1. 指标选择

被解释变量:考虑到新产品的销售收入通常只单一反映出产品创新的绩效, 而忽略了工艺创新, 并且这一指标的可获得性与准确性相对较差。因此, 本文采用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数 (INN) 作为自主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解释变量:本文主要考察三个指标对于西部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分别是:对外直接投资 (FDI)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FAS) 、对外开放度 (OPEN) 。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主要用于衡量研发投资环境, 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开放度则主要用于衡量对外交流开放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将对外开放度这一指标用各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GDP的比值来计量。

2. 模型构建

由于一些变量存在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趋势, 因此, 为克服自相关的问题, 本文采用双对数模型。这样, 解释变量前面的系数所表示的是弹性的概念。此时, 模型为:

其中, i为个体数, 即西部11个省 (由于西藏地区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于其他省份, 因此, 将其排除在外) , i=1……N (N=11) ;t为时期数 (2005—2010年) , t=1……6, C为常数项;α为自变量系数;μit为随机误差项。

3. 数据来源

本文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分别来自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西部11省的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并将其中的美元数值换算为人民币以便于统一计算。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运用面板数据首先对模型形式进行选择。本文采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1:变量系数在不同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都相同, 但截距不相同。

假设2:变量系数和截距在不同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都相同。

计算如下F统计量并检验:

其中N为个体数, T为时间数, K为解释变量个数, S1, S2, S3分别为常截距模型、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取α=0.05

F2=38.826, F0.05 (40, 22) =1.938, 因此, F2>F0.05 (40, 22) , 拒绝假设2, 所以模型不是常截距模型。在进一步检验中, 计算

F1=1.96, F0.05 (30, 22) =1.98, 因此, F1

回归结果显示, R2值在0.98以上, 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良好。DW统计量接近于2, 表明此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 可以认为模型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对上述回归结果的分析如下:

注:新疆 (XJ) , 贵州 (GZ) , 内蒙古 (NMG) , 广西 (GX) , 重庆 (CQ) , 四川 (SC) , 青海 (QH) , 陕西 (SX) , 甘肃 (GS) , 宁夏 (NX) , 云南 (YN)

由结果可看出, 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为正, 且对应的P值小于0.05, 说明FDI对于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产出弹性方面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 可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3%。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落后于中、东部地区, 自行研发能力较为薄弱, 因此其创新活动更多的是依靠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同时应当注意的是, 虽然FDI对于西部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但由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水平, 使得它往往对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要求不高的先进技术才有能力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所以,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溢出效应虽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产生了影响, 但这种溢出效应的质量却并不是很高。而开放度变量的结果显示其产出弹性增加1%, 自主创新能力增加0.157%。虽然这一变量对自主创新能力也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但其显著性水平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可能与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有一定的关系。相比我国的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在许多行业的国际分工中, 其所从事的更多是加工、组装的环节, 这些对技术含量的要求都不高。因此, 使得西部地区的企业较难接触和掌握到先进的技术, 进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而衡量研发投资环境的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系数为0.68, 其P值同样小于0.05, 充分表明研发与投资环境对于西部各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一个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反映了其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而在这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硬件设施条件。良好的投资研发环境是进行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由于目前我国所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国家逐渐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建设投资, 而这不仅使得我国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一定的规模, 同时也使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 进而促进了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研究对策及建议

1. 加强外资引进, 重视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逐步改变对外贸易结构

虽然依靠外源性的技术进步向依靠内源性技术进步的转变对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内生技术能力的培育才是我国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 西部各省市的政府、企业在加强外资引进的同时, 更要注重所引入的FDI的质量, 鼓励其在研发方面与国内企业、高校和各种科研机构的合作, 多渠道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而同时, 我国的本土企业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学习能力, 重视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另外, 应逐步改变对外的贸易结构, 尽量做到由初级产品延伸到工业制成品领域, 由较低层次的加工、组装环节延伸到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 增加所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

2. 继续优化研发投资环境

基于研发投资环境对于自主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 我国政府应继续推进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大对于西部地区在交通运输、通信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投资建设。而西部地区也应该努力营造出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 积极改善投资的硬件环境, 与此同时, 也应注重软件环境的改善。因为这些软、硬件环境是进行自主创新的互补性资产, 在它们的有效配合下, 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才能更有效的展开。另外, 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生活设施, 不仅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 也是推进投资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而这些均为西部各省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领, 李稻葵, 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2) :49-55.[1]王红领, 李稻葵, 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2) :49-55.

地区自主创新 第9篇

自主研制起步

中国台湾地区自行发展无人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台“国防部”就开始考虑引进和装备一种战术无人机。经过多年评估,台军方希望购买一种航程远、机载设备先进的无人机,并多次与美国私下洽谈,希望得到“捕食者”无人机,但都遭到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如愿。

究其原因,美国国防部如果向台湾销售“捕食者”无人机,就必须对台湾军方开放GPS导航卫星的军用信道,而美国国防部不愿意轻易对外开放,因此没有同意出售这种型号无人机。于是,台湾军方决定由下辖的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着手研制集侦察和攻击于一身的无人机。

此前,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曾经在90年代中后期自行研制出“天隼”系列小型多用途无人机。其中,“天隼2”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20千克,有效载荷25~30千克,可携带电视摄像机和前视红外传感器。该机可以执行多种军事任务,包括实时战场侦察、目标捕获、目标跟踪和通信中继任务。

在此基础上,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中翔”系列无人机,主要用来执行昼夜侦察、目标监视、跟踪定位和电子战等任务。1999年6月,“中翔2号”无人机首次公开展示,研制与测试工作持续到2005年,一共生产了5架原型机。在投入批生产后,“中翔2号”更名为“锐鸢”,是一种全天候、长航时、多用途战术无人机。该机配备了光电和红外传感器,最大飞行速度180千米/时,最大飞行高度为4572米,续航时间达到8小时。

2008年,一架“锐鸢”无人机曾经参加了“汉光”演习。当时,该机主要任务是飞到演习场的上空,获取演习的图像,再把这些图像实时传回到观礼台的屏幕上。由于传感器的性能有限,“锐鸢”传回的图像不太清晰。2013年9月底,“锐鸢”无人机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和试飞评估后,正式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执行侦察、战场管理等任务。2014年3月,台湾地区陆军特种作战部队装备了8套“锐鸢”无人机系统,每套包括4架无人机,共计32架。

总体设计特点

2010年10月,英国《国际飞行》报道了中国台湾推出本土无人机研制计划的一些情况。当时,台“国防部”表示,台湾地区空军已经确定了无人机的需求,在采办清单中没有考虑任何美制侦察机。这表明,台湾不会寻求从美国采购RQ-4“全球鹰”,而将致力于发展本土研制的无人机。据称,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新型战略无人侦察机。

台湾《联合晚报》在2013年12月22日报道称,早在2009年,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根据台湾地区空军的需求,开始研制无人侦察机,原计划在2013年底完成。但空军方面屡次修改项目需求,从计划最初要求飞机类似于MQ-9“死神”无人攻击机,到后来变更为必须集“全球鹰”和“死神”无人机的功能于一身,同时具备侦察和攻击能力,可飞往大陆江西与广东沿岸一线的军用机场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显然,这些要求大大超出了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的能力范围。

于是,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发具有挂载弹药能力的“中翔3号”无人机,可以作为下一代台湾地区空军的打击平台。此次公开的这架大型无人机是目前仅有的一架原型机,希望通过本届防务展让外界了解其在武器研发领域的能力。

从总体构型来看,这架原型机与通用原子公司生产的MQ-9“死神”相仿,具有相似的大展弦比机翼和相同的尾翼构型及尾部推进器,并采用固定式主起落架。航空系统研究所(ASRD)发言人介绍,该机的机身全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油箱则采用橡胶材料,均为岛内厂商产品,但拒绝透露它的重量、航程和长度等参数。

外媒估计,它的机长在14~15米之间,翼展大约为20米。从后部细节来看,该机可能采用了奥地利Rotax公司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与MQ-9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存在性能差距。ASRD透露的信息也证实,这架原型机起飞时需要1000米的跑道,说明其动力装置的性能十分有限。

侦察攻击能力

从此次展出的全尺寸样机来看,“中翔3号”无人机的的机头下方设计有球形传感器转塔,可以安装前视红外传感器和光学摄像机等。但是,ASRD在展出样机时似乎有意淡化了传感器的设计和功能,只是挂载了一个模型。实际上,早在2013年的台北防务展上,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曾经展出过一种远程侦察光电载荷,表示可以配备在直升机和无人机上,不仅能远距监视,还可以实施高空目标截获和跟踪,也能承担环境监测和辅助救灾等任务。

与美国空军现役“死神”无人机上使用的多频谱瞄准系统(MTS-B)相似,远程侦察光电载荷的球形转塔上有5个窗口,包括了光电传感器、前视红外传感器、高清彩色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激光瞄准具,不仅可以用于情报侦察任务,还可以实施对地攻击任务。据介绍,这种传感器转塔的直径为50厘米、重量为70千克。高清摄像机拍到的图像可以实时传输到地面,也可在机上存储数小时,经相关情报人员分析后可选择具有情报价值的区域输出照片,然后进一步判读。

值得注意的是,这架原型机在机翼内侧下方设计有挂架,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察打一体无人机。从最初研制目的来看,“中翔3号”甚至可以作为下一代台湾地区空军的打击平台。目前,这种无人机是否具备武装攻击能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此,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并未给出答案,只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应。ASRD所长马万钧表示,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导航、通信、起降能力达到设计性能后,才会尝试加装各种任务载荷,同时也要考虑“国防部”的指导与需求。长远来看,台湾军方还有可能利用所掌握的无人机技术,开发新的远程巡航导弹。

飞行测试过程

据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介绍,外表光滑、灰色涂装的无人机设计用于昼夜执行各种民用和军用任务,可以携带多种载荷,用于情报搜集、监视、侦察、环境研究和海岸巡逻等任务。虽然此次展会上公布的信息有限,但ASRD提供的情况简介表明,这架无人机可以自主起飞和降落、自主导航、多飞行器控制、空中通信中继和地面网络控制,完成实时视频传输。

这架原型机的起降距离长达1000米,而且起降都按照有人机的飞行程序,并接受机场塔台的指挥管制,因此长时间放在台东空军基地内进行各项联网导控与实时图像传输等功能测试。由于台湾气候环境的不同,这架无人机仅在环境与高空测试中就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测试与修正。目前,这架无人机的航程超过2000千米,为了进行续航力测试,操控人员分三班轮流交替完成了这项测试。

目前,这架原型机仍然处在测试阶段,如果完成测试工作后接到订单,将进行批生产,到时才会正式命名,成为台湾军方的制式武器装备。从理论上讲,“中翔3号”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飞越台湾海峡,执行针对大陆的侦察任务。无疑,台湾军方将会提升其在两岸电子侦察和情报中的能力,进而对两岸目前的军事态势产生不利的影响。

地区自主创新 第10篇

一、地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原动力, 由于各个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同, 创造、吸收和采取新技术的能力各不相同, 因而造成各产业间效率和扩张速度不同, 使得产业结构从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方面得以优化。具体来说[1], 一方面, 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兴产业的诞生和成长, 会使新兴产业的相对比重逐渐上升, 而未经技术改造的原有产业的相对比重会随之下降, 一旦新兴产业在一国的产业结构中取得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时, 产业结构的面貌和性质也会随之发生根本变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将得以提升[2]。另一方面, 传统产业中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技术升级改造将使得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以提高, 通过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 (包括存量再分配和增量再分配) , 从而缓和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在同一经济体系中的对立性, 增强了产业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 降低了经济的非均衡程度, 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化。

从中国目前的整体技术水平来看, 技术创新的来源更多的体现在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统计表明, 中国每年的发明专利中, 国外授权的占到70%, 其中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

二、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构建

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可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在有关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中, 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衡量方法和测度指标, 综合来说,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入产出类指标, 如:R&D投入、专利数量、生产率等指标, 另一类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把自主创新看成一种知识创造过程, 倡导从多角度来综合测度自主创新[3]。柳卸林, 胡志坚 (2002) 认为,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应包括如下因素:知识创造能力, 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能力, 即不断地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在各创新单位之间流动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 即创新的产出能力。相应的, 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原则应包括创新体系的原则、强调创新链条的形成原则、强调创新环境的重要性原则、在指标构成中将指标的存量原则、相对和增长率三者兼顾的原则[4]。徐大可 (2007) 认为, 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应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上述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和描述虽然考虑了影响自主创新体系的各种因素, 但是主要是基于区域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出发的。本文拟采用R&D投入的增长率来表示自主创新能力。

如前所述, 本文主要探讨东北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5]。根据罗托斯 (1960) 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中对产业阶段划分的论述。主导产业部门及其扩散效应 (包括后向、旁侧、前向效应)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起关键作用[6]。而李京文 (1998) 认为, 主导产业应具有高科技进步率、高速增长能力、强扩散效应, 并能在工业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鉴于此, 本文认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区域产业调整的重要途径。所以, 本文选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指标。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而且也很不直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经济的非均衡程度, 从而改善部门之间的联系状况, 所以, 本文拟采用产业关联度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省际面板数据样本构建及模型的构建

分析经济问题时,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成为问题的关键。从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较容易得到东北三省的数据R&D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GDP增长率的数据, 运用相关的数据也能够计算出相应的产业关联度的数据。问题的关键是统计数据是非连续出版的, 而且出版时间不是很长, 因此我们只能构建1987—2006年的面板数据, 其中缺失年份的数据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进行补值。

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 t=1987, ……, 2006年份i=1, 2, 3分别表示辽宁, 吉林, 黑龙江

LnYit1表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LnYit2表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LnXit1, LnXit2分别对应于两个模型的自主创新能力数据, 以上变量均采用对数形式, 所以相对应的解释变量的系数就是其弹性系数, 其中βit1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效应系数, βit2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系数。由于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以样本对总体效应进行推论, 关心的是东北地域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 所以本文适宜于采用截距的随机效应模型。

四、结果与分析

笔者采用Eviews5.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效应的系数为0.6368,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的系数为0.4729。由此可见, 东北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一定的提升效应[7]。相关研究表明, 东北地区在高速铁路、石化、钢铁、数控机床、汽车等行业积极探索自主创新路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提升了相关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高, 行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大, 日益成为东北地区工业体系中的支柱, 这些行业基本上属于重化工业, 这一点也符合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经济需求。可见,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东北地区的自主创新活动正在积极展开, 重化工业表现最为强烈。但是与高度化效应相比, 合理化效应相对偏低。究其原因, 东北地区存在着大批的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产业成为支撑这些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些产业大多属于传统型产业, 由于缺乏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作支撑, 延缓了这些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经济转型。所以从整个产业结构来看, 东北地区产业间的创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自主创新的规模和强度不一, 产业进步的快慢不一, 从而导致产业间协调能力较差, 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五、对策及建议

1. 充分挖掘老工业基地存量创新资源潜力。

东北地区借助于早期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 积累了相对丰富的资源和自主创新基础, 这些资源和技术力量主要在其中国有大型企业, 它们成为东北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 而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 创新资源积累相对薄弱。充分调动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不仅可以盘活创新资源存量, 还可以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在配套设施、技术生产和工艺改进等层面进行技术创新, 形成自主创新的网络化体系, 这也是当今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所向。这样才能建立适合于东北地区的自主创新体系, 发挥自主创新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推动作用。

2. 扩大人力资本规模, 打造创新型团队。

知识的生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知识的创造、知识积累、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对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上, 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增强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R&D水平来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过低的人力资本投资将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并且直接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因此, 各地政府应大力引进人才, 培养创新型团队, 激发原有人力资本存量和优化整合人力资本增量, 将各种类型的自主创新人才聚集到东北地区来, 为东北地区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3. 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风险投资渠道。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融资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融资方式, 它在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国外经验表明, 风险投资市场的成熟发展总是和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的, 它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东北地区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自主创新融资体系, 从而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种风险投资资金, 为地区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良好的润滑作用。

4. 进行制度创新, 保障自主创新的制度供给。

建立以企业、市场、科技力量为一体的创新体系, 建设良好制度环境, 促使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但是如果缺乏与高等院校等其他创新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协调, 企业将无法承担其在创新体系中的分工职能, 无法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符合市场需求、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 政府应加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专利制度建设和成果转化机制, 打造多层次的区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确保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3:99-118.

[2]H.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75-80.

[3]柳卸林, 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 2002, (5) :550-556.

[4]徐大可.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25-145.

[5]罗托斯.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66-68.

[6]李京文.科技进步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 1998:56-59.

上一篇: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下一篇:企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