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2024-08-26

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课(精选11篇)

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第1篇

我板着脸责问班长:上课铃已响过, 大家为什么还闹哄哄的?

班长:刚才是钱渝涛擦黑板引得大家哄笑的。

师:擦黑板有这样好笑吗?

生:是钱渝涛的动作十分搞笑, 我们才情不自禁地笑的。

学生的意思十分明白, 大家哄笑只能批评钱渝涛一位学生。我暗自思忖, 这可能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

师:大家说说, 钱渝涛究竟怎样搞笑才引得大家哄笑的。如果你们说得好, 老师就不批评你们。

生:钱渝涛擦黑板时, 边擦边跳舞。

生:他跳舞时扭屁股, 而且动作十分夸张。 (说完偷偷地笑了起来)

我故作深沉地说:“我不知道夸张到什么地步, 并不好笑呀!”

生:他左右手各拿着一块粉刷, 双手向左时, 屁股使劲向右扭。双手向右时, 屁股使劲向左扭。

生:那个动作不叫使劲, 而是十分有节奏地扭, 像跳秧歌舞似的。

生:对, 那个动作像搓麻将。

生:他嘴里还唱着“嘻刷刷、嘻刷刷”。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个搞笑的动作连起来说一说。

生:钱渝涛同学擦黑板时双手拿着粉刷, 嘴里唱着“嘻刷刷”, 大概是他完成值日任务的喜悦吧, 竟情不自禁地扭起屁股来, 是那样的有节奏, 像是大人们洗麻将的动作, 更像表演着村民们爱跳的秧歌舞。看到他在上课以后还这么逗大家笑, 真是胆大又好玩。

师:也难怪大家被逗笑了, 你们知道吗?笑声都传出去很远了。

生:张瑜同学笑得前仰后合。

师:是不是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生:不是的, 李佩雯同学就是浅浅地笑。

师:还有不同的笑吗?说具体点。

生:有的捂着肚子、跺着脚笑, 有的抿嘴、浅浅地笑, 有的笑得前仰后合, 还有的放声大笑。

师:这些不同的笑法都是一些什么性格的同学, 能说具体点吗?

生:性格活泼的张瑜同学笑得前仰后合, 调皮的张江浩同学放肆地跺着脚笑, 就连平时一向不苟言笑的李佩雯同学也不由自主地抿着嘴浅浅地笑。

师 (对钱渝涛) :你为什么这样激动呢?还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

钱渝涛:上课铃响后, 张江浩同学看到黑板上写满了英语, 问大家谁值日。我一下子想起今天我值日, 要赶在您来之前擦完, 所以, 就拿了两块粉刷, 快擦完时, 心里高兴, 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了。

师:哦, 你这是劳动的舞曲。请大家把这个劳动的舞曲写下来给老师看, 也让老师乐一乐, 好吗?

生 (异口同声) :好!

附学生习作:

上课铃响以后

赵翔

优美的上课铃声响了, 隔壁班上早已鸦雀无声, 我们班也顿时安静了下来。

“今天谁是值日生, 怎么不擦黑板?”张江浩的一句话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听到了这句话, 我立刻抬起头,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看得我眼花瞭乱。我心想:今天谁是值日生?连黑板都不擦, 准是懒鬼一个!正想着, 同桌钱渝涛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上去, 拿起粉刷, 快速地在黑板上擦着。这时, 项杰看见讲台上还有一个粉刷, 灵机一动, 对钱渝涛说:“老钱, 时间来不及了!看讲台上还有一个粉刷, 你两手齐用, 一起擦吧!”钱渝涛转过头来, 见项杰说得有道理, 点了点头, 又拿起另一个粉刷, 更快地擦了起来。嘴巴还不时唱:“嘻刷刷、嘻刷刷。”他的双手有节奏地擦着, 像打麻将, 像打太极拳, 屁股还扭动着, 像扭秧歌。看到这个“劳动的舞曲”, 大家都笑起来了, 性格活泼的张瑜同学笑得前仰后合, 调皮的张江浩同学放肆地跺着脚笑, 就连平时一向不苟言笑的李佩雯同学也不由自主地抿着嘴浅浅地笑。钱渝涛听到了笑声, 转过头来, 看到了一张张笑脸, 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 并擦得更有劲了。

就在这时, 语文老师来了。他看到我们在笑, 就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说这个趣事。我们把来龙去脉告诉他后, 本以为老师会批评钱渝涛不及时擦黑板, 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老师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指导我们写一篇作文。当时, 我们都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爽!

反思:

1.生活是写作的基础。

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就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有了生活, 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以上的例子让学生在生活和写作之间建立了应有的联系, 从而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流进学生的作文里。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中要求作文必须要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教者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 没有强求立意的宏大高远, 只是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具体、文通字顺地抒写出自己的兴奋之情。因为写作欲望的兴起这么自然, 原料的来源这么真切, 所以, 不用有什么顾虑了。在这次作文中, 学生兴趣饶富, 不再把写作文看作是难事, 相反把写作文看作是很平常的乐事。

3.让意外精彩纷呈。

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作文 第2篇

星期三下午,我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队活动。主题是做桃酥。到了下午,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一共来了六位同学。到了下午一点小队活动开始啊。妈妈先教无们怎样做桃酥。要先拿出一个大碗,依次放面粉、细砂糖、花生油、鸡蛋、泡打粉、小苏打、花生酱,然后把它们搅拌均匀。再把搅拌好的物体揉成一个面团,把面团分成小块,揉成小圆球,妈妈又让我们把面团做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同学们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形状。有的同学把桃酥做成了笑脸,有的做成了圆形,还有的做成了海星的形状。放进烤盘。我们依次在桃酥上刷了一层鸡蛋液。妈妈就把桃酥放进了烤箱。过了十五分种,“叮”烤箱响了。我们奔向厨房,打开烤箱取出烤盘。一阵香气扑面而来。我吃了一口,好香啊!我们就吃起了桃酥。玩到下午五点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我觉得小队活动既促进同学们的感情,又增强动物实践的能力。我希望明年还有这样的小队活动。

一次别开生面的聚会 第3篇

作为东道主,陈奕威书记说:这次会长座谈会在惠州召开,是省老促会对惠州市老区工作的肯定和鞭策,同时也是惠州向兄弟市学习的好机会。惠州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把全市的老区建设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接着,陈开枝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聚会气氛热烈、轻松融洽。

这时,陈会长对坐在身边的麦教猛市长说:“前不久我到龙门县调研,该县平陵镇白芒坑村,村子不大,只有二三百人,可是有悠久的革命历史。1927年12月,红四师曾经在该村休整驻扎,叶剑英、徐向前、叶墉(红四师师长)也曾在该村住过。现在,该村还妥善保存着革命遗址和文物。由于房子年久失修,革命文物在潮湿、阴暗、破旧的陈列室中,有的已经霉烂,亟待抢救。你看市里能否……”

麦市长还来不及回答,只见坐在对面的钟期霍地站了起来,说:“陈会长、奕威书记、教猛市长,这件事就交给我们百业投资集团吧!”

“你打算怎么办?”陈会长问。

“先期出资30万元,对陈列室进行维修。”钟期回答得干脆。

参会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今晚我格外高兴。”陈开枝会长手拿话筒,站了起来,半开玩笑地说:“我这个男‘走音’歌唱家为大家唱首歌,歌名叫《小草》。”

陈会长收起笑容,说:“《小草》这首歌还是我在惠州学的,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年,我陪全国英模报告团来到惠州,在报告的空隙,我问全国战斗英雄史光柱,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打算?史光柱说,他的打算很简单,他不能成为社会的‘包袱’,也不要国家的任何照顾。他要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只要有一点点雨露和阳光,哪怕是压在大石的下面,也要顽强地生长。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小草精神!从此,我就下决心学会这首歌,以小草精神激励自己,也使小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呀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陈会长雄浑、有力的男低音,再加上深情的演绎,使大家陶醉在歌曲的旋律之中,不由自主地打起拍子。

一曲刚完,会客厅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会长又开玩笑了:“人家歌星唱歌要出场费,大家放心,我这里就不收了。”“有一件事,总记在心上,这就是惠东县稔山的雁湖村,1923年就成立农会,是当时广东地下党的交通总站。前两年,在社会各界贤达的赞助下,投资400多万元,兴建了‘东江红军出港纪念园’。该馆虽然于去年‘七一’正式对外开放,但由于缺乏资金,仍有一些后续工程没有完工。如果把后续工程完成了,这里不仅是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又是开展红色旅游的好地方。”

“陈会长,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钟期又站了起来。“你……我可没有向你要‘出场费’呀!”陈会长的话,又引来一阵笑声。“我自愿。”“给多少?”“30万。”“一言为定!”“好,一言为定!”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钟期动情地说:“我的父亲是革命军人,我的家乡又是革命老区,我的血管里既有军人的血,又有老区人民的血。革命老区的事情,就是我们百业投资集团的事情。为了促进老区的经济发展,我愿尽一份绵薄之力。然而,一个人的能力十分有限,我真诚地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关爱老区、支持老区建设的行列中来,为推动老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歌声、笑声、掌声在大厅里回荡……

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 第4篇

“笃笃笃”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大家马上安静了下来,看向门外,老师正笑眯眯地望着大家呢!现在请小组长把这些试卷袋发下去!老师发话了。小组长李红连忙拿起一叠,一个一个发了起来。“我不要这个,”素有“淘气包”之称的小明大嚷起来:“这个破了!”说完就从李红手里抽出另一个,把刚才的那个换掉了。李红只好把那个破袋子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嚷叫声越来越多:“这个皱巴巴的,我不要!”“呀!这个的折角烂了,换一个!”……嚷叫声一浪盖过一浪。李红望着手上一个个被频频换掉的试卷袋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呀!快发到我了,我会不会也拿到一个坏的呢?我一紧张,心里就嘀咕起来:“老天保佑啊!我可不想拿到一个烂烂的试卷袋,一定要崭新的!”我还没想完,试卷袋就发下来了。天哪!我望着眼前这个袋子,瞪直了眼:你看!这个袋子封口已经坏了,袋上的图案模糊不清,边上还破了一角!一想到我那一张张写满优秀成绩的试卷就要装进这样一个破袋子里,我真想去换一个。正当我转身要去、换一个时,我一眼就瞧见了墙角上贴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拘小节,为人着想。”这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我脸上一阵火辣,连忙坐下,把试卷袋塞进了抽屉……

经过同学们的“拿了又换,换了又拿”后,试卷袋勉强才发完。这时,站在一旁沉默许久的老师发话了:“同学们,要展现一个人的好品德,不仅是嘴上说,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从刚才的发试卷袋来看,只有31号与11号满分!顿时,同学们向我们俩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我既为自己刚才自私的想法感到愧疚,又为自己后来的举动感到高兴。看来,老师说得没错:一个人的品德好坏不仅表现在嘴上,还要有实际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如何。

同学们,听了我的讲述,你们是否也认为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呢?

(指导教师:欧阳柏辉)

教师点评

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作文 第5篇

班主任老师拿着一个多棱角的纸糊的小木桶走进了教室,小木桶的棱角上各写着一门科目。

老师站在讲台上拿着小木桶说:你们的成绩就像这个木桶一样,只有所有的木板同样高,才能装到最多的水,如果他们的高度相差太大,就算有的木板很长,也无法弥补短板漏下的水。所以,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长板决定的,而是由短板决定的。这个短板就是同学们的瘸腿科,让我们一起来消灭瘸腿科。

短暂的沉思后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之后,老师点名让一名男同学走上讲台,让这位男同学用筷子钻透一本笔记本。男同学用上全身的力气也没能把笔记本钻透;老师又让一名女同学走上讲台,递给女同学一把锥子去钻笔记本。女同学轻轻松松就钻透了。

之后,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锥子轻轻松松钻透笔记本,是因为锥子把力量集中在了一点上,用心专一;筷子钻不透是因为它用心不专,把力量分散了。学习也是这样:只有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并且要善于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

教室里又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又给我们讲了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用智慧赢得比赛的故事。这个赛手在心里把长长的跑步路线分成几个小路段,一段一段去拼搏,最终赢得了比赛。我们之所以做事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是因为倦怠而失败。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不容易,实现目标更难。

一次别开生面的作者会 第6篇

冬阳初霁,惠风和畅。2013年12月18日至21日,《江西教育》重点作者会在于都县召开,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重点作者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在四天的时间里,相继参加了由编辑部策划的校长论坛、杏坛沙龙、送教下乡和师德人物采访活动。不仅完成选题任务和组稿计划,还在活动形式和组稿方式上进行了拓展和创新,活动创新成为此次作者会的一大亮点。

2014年对于《江西教育》来说,将是非比寻常的一年。新的一年,《江西教育》管理版全彩出刊,这不仅仅是颜色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刊物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于都二中召开的年度作者会上,江西教育期刊社副总编辑熊义勇指出,《江西教育》在2013年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教育宣传的主力军、教育舆论的主阵地作用,并对《江西教育》2014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省政府朱虹副省长多次在《江西教育》上发表署名文章,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办好省内教育行业的主流杂志、提升办刊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为此,《江西教育》未来的工作要在报道有深度、策划有力度、栏目有亮度、作者有广度、编校有精度、活动有响度这‘六度上下功夫,努力把《江西教育》办成全国一流的教育期刊。”

会上,《江西教育》编辑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就2014年如何配合委厅中心工作,发挥《江西教育》教育主流媒体作用,有序推进教育服务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同与会作者交流了编辑工作思路。各主要栏目编辑还介绍了2014年的工作思路和栏目选题。

12月19日上午,《江西教育》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与重点作者分成三组,在于都县第二中学和城关小学分别召开了校长峰会和杏坛沙龙,采访组还采访了于都二中师德先进人物钟春山老师,分别为相关栏目组稿。

校长峰会——思想的碰撞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主张,这次校长峰会正是以“高中多样化办学”为主题展开。在于都二中的会议室里,鹰潭一中、于都二中等学校校长的讨论非常热烈。

“正如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中所说,‘制造业需要的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有大工业。而教育呢?教育可能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因为每个人是千差万别的,开发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才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千差万别的创造力汇集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能量。”鹰潭一中的黄福康校长首先做了发言,他就如何开设特色课程、抓好特色学科的教学、抓好普职融通、利用社会资源来拓宽学生发展平台等几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上犹中学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失物招领社、羽毛球社、象棋社、乒乓球社、魔术社、动漫社等近十个学生社团。学校为社团提供了专门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音响、投影仪、会议桌椅等活动设施。”上犹中学校长彭修盛在介绍学校学生社团的开展情况时说。

于都二中校长彭小军分享了学校的分层教学模式和濂溪文化大讲堂。其中,“濂溪文化大讲堂内容丰富,翔实具体,充分关注了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及学科优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校长峰会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多,中途只做了一次短暂的休息,思想上的交流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福康校长说:“像这样的活动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在如何实现‘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这个议题下,各位校长畅所欲言,思想上形成碰撞。讨论的成果很有借鉴意义,使我的思考得到了补充,对丰富和明晰我今后的办学思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这次校长峰会的与会校长,从整体上反映了各自所在的学校办学层次分布均匀,结构合理。这就为我们学校在面对生源质量悬殊的现实时开展多样化办学,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野。”于都二中校长彭小军在分析这次校长峰会的特点时,衷心感谢峰会在自己学校召开,给学校日后的办学管理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杏坛沙龙——经验的交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当各位校长在校长峰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时候,城关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曾德兰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意义不同的课,坐在教室里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此次参加杏坛沙龙的各重点作者和编辑部的编辑记者,再加上城关小学的80余名语文教师,上百人坐满了教室。

“《江西教育》教学版就是要‘把刊物办到课堂上。”熊义勇副总编辑在18日晚的会议上这样强调,而这次则真正把沙龙办到了课堂上。课上完之后,各重点作者就在学生们的课桌上摆开了“杏坛沙龙”,沙龙以“学练结合的实践课堂”为主题。会场周围的教师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做着记录。

“‘学练结合的实践课堂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希望我的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教。”曾德兰老师的话音刚落,就引来了城关小学的部分教师和重点作者的激烈讨论。

“也就是说,曾老师是将提示语的描写作为本节课的训练重点。而像曾老师这样在这个文本的教学中以抓提示语描写为主,定位是否准确?”

“我对黄老师的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曾德兰老师在讲授铁罐和陶罐的话时……”

在沙龙上,不仅有黄胜老师和肖禄英老师这样针锋相对的意见交流,各发言者还立足于课堂,由点及面,展开了许多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探讨。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于无痕处自然连接,我前面肯定了这种板块式的教学操作,但是怎样才能不把课文的学习肢解,才能不破坏语言文字情感、情法、情境?我更倡导无痕处的自然连接,水到渠成地设计语言练习,而不是过多地把它变成这样的板块,从而解决割裂文本的问题。”万年县六零小学的王文芳副校长说道。

此外,过福堂以自己的“缺口教学”理念对此次沙龙的课题进行了分析;罗继远则在评课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等方面的问题。endprint

杏坛沙龙也为一线教师带来了宝贵经验,城关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严梅说:“这次杏坛沙龙活动形式少见,使人获益匪浅。通过对具体课堂实践的深入探讨和专家们的解读,使我豁然开朗。像罗继远所讲的语言问题,就使我改变了以前对训练的狭义理解,也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些存疑问题。”

送教下乡——情暖师生

19日下午,《江西教育》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与重点作者又马不停蹄,驱车数十公里,来到于都县靖石乡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靖石乡中心小学占地面积不大,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树木高大繁茂。站在校园里眺望,可见周围环抱的群山,奇峰突起,巍峨雄壮。而学校里仅有的三幢建筑物中,只有一幢三层楼的外墙经过了修饰,其他的都红砖裸露,墙面凹凸不平,像风侵雨蚀过的岩石。教室的天花板上可见渗水时留下的痕迹,有的还长出了青苔,课桌陈旧。可就是在这简陋的教室里,靖石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给送教下乡人员献上了一堂堂精彩的课。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utus family.”三年级英语课堂上,没有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谢老师就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一张张贴纸,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来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发言答对的还会得到意外奖品,气氛十分活跃。

此外,还有语文课“高山流水”,数学课“鸡兔同笼问题”,都让参与送教下乡的记者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然后,参与听课的编辑记者和重点作者对所听的课进行了点评,为中心小学的教师送去了建议。在听到点评后,谢老师很诚恳地说:“你们的点评很有道理,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是很好的帮助。”通过听、评课活动,讲课与听课老师的基层教学经验得到了学习互补,对教育教学的看法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太阳渐渐西斜,教学楼的阴影覆盖了整个校园。活蹦乱跳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操场上列队回家。孩子们的课结束了,可在靖石乡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原吉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学特级教师罗继远还特意为靖石乡中心小学的教职工,开了一个“如何在农村开展有效教学”的主题讲座。

“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深水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实际上,一堂好课,永远都是学生学得好的课,而绝不只是老师教得好的课。”在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罗继远激情澎湃地讲着。由于电压不稳,电灯无法使用,教室随着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可是中心小学的教职工们,却始终沉浸在罗继远富于激情的演讲中,直到演讲结束,教室里已黑乎乎一片,可热烈的掌声却点燃了教室的气氛。

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联系会 第7篇

同时, 教师们往往通过家长会把学生近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一一通报给家长, 仿佛这就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材料。于是, 本该成为沟通之桥的家长会成了“通报会”, 甚至成了“批评会”。而家长呢?听到自己孩子学习好、表现好的当然是喜不自禁;一旦听到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表现不好的, 当然是垂头丧气, 没有面子, 回去自然是对孩子轻者数落、说教一顿, 重者打骂、惩罚一番。因此, 通过家长会形成家校之间的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美好愿望, 就在“通报会”和“批评会”中落空了。学生绝大多数怕开家长会原因也在于家长会的内容。他们害怕自己在学校的所有行动被和盘托出。一旦家长会后有“今夜有暴风雨”的时间, 有的学生在第二天上课带着明显的恼怒情绪。于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显而易见, 这样的家长会很难直抵学生的心灵, 没有实际效果。

面对这种局面, 针对今天的学生现实情况, 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必须改变, 家长会的形式也必须改变。上学期期中考后, 我们初一 (3) 班就首先尝试着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联系会。这里, 我们采撷一些花絮, 献给读者, 或许你能从这“一斑”中窥家长联系会观念、思维、形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全豹”。

这次家长会整个教室的课桌摆放成一个椭圆形。家长自由就座, 而参加会议的老师走下讲台, 与家长、与部分参加家长会的同学坐在一起。整个家长会由班长主持。

家长会上, 教师没有通报学生近半个学期的学习和各方面表现。讲话、发言的主角是学生及其家长。他们无拘无束地说出了平时想说而又不敢说的心里话。学生一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家长一下仿佛发现孩子心底里的许多小秘密。

学生甲:爸爸妈妈, 我好想对你们说, 这次期中考试我没有考好, 我仔细总结了经验, 是因为我学习不够刻苦自觉, 上课爱讲空话, 思想抛锚, 今后我要……

学生乙:爸妈, 我现在已经长大了, 希望你们不要再像我小时那样, 处处把我管得很严, 替我做这、替我做那。我现在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去完成一项任务……

学生丙:爸爸妈妈, 我希望你们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让我去学习, 而不让我参加一些学校或社会的公益活动, 其实公益活动也很能锻炼教育我们。希望爸爸妈妈稍稍体谅一下我们, 让我们有自己的空间, 不要总是被你们控制在手掌之中。

学生丁:这次家长联系会开得让我们开心, 而不让我们畏惧……

家长甲:以前, 我可能会很自信地回答, 虽然我不是最好的家长, 但也是可以的。这次家长联系会让我意识到这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我是一位不合格的家长。我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现在我认识到做家长难, 做一位合格的家长更难。

家长乙:孩子成绩的下降, 可能是因为他还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由小学的自然数过渡到中学的有理数, 由小学的字词学习过渡到中学对文章的整体分析、理解, 这有一个多大的“坡”要爬呀!这时孩子需要的是我们家长助他一臂之力, 帮助他翻过这个“坡”而不是背后的责、骂、打。我们家长严厉的责、骂、打, 往往会使孩子望“坡”生畏, 很可能会脚下一软滚下“坡”来。

家长丙:与其为孩子设计宏伟目标, 计划付出颇多的物质财力, 倒不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按社会公德去做。这种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少一点说教, 多一点身教。

家长丁:感谢老师给我们创造了这次与孩子沟通对话的机会。在家我们与孩子几乎是死对头, 不能说话, 一说话就吵架, 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 我们要求他这样做, 而孩子偏要那样做, 专门与我们作对、气我们。我们真的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心灵世界是那样的丰富, 又有那样多的要求。今天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学会了怎样与孩子平等沟通、对话、理解。希望今后你们能够多多举行这样的活动, 我们举双手赞成。

第二天, 我来到课堂上, 悄悄地打量着学生。令我开心的是所有的学生跟昨天的表现相比无大的变化。我也悄悄问了学生:“昨天家长会后, 你的爸爸怎样跟你说?”学生兴奋地告诉我:“老师, 昨天家长会后, 我爸爸一直在夸我很懂事。还说自己平时对我的关心帮助不够。他还说今后要多多参加家长会呢!”我班初次尝到举办这样家长联系会的甜头。这个喜讯像长了翅膀似的, 很快在校园内传开:全校其他班也纷纷仿效我班这种家长联系会的形式, 也在自己班召开了家长、学生联系会。

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第8篇

前两天刚刚学习了稍复杂的方程———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求这个数. 今天让学生做了几道综合练习题以检测学习情况. 其中有一道题,由于教师不断启发和追问,注重解题的反思过程,学生的表现异彩纷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描述

原题: 食堂里运进面粉和大米共650千克,其中大米比面粉的3倍还多50千克. 求购进了多少千克面粉. 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竟然有约38% 的学生是这样做的: 3x + 50 = 650. 当询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大多数学生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

师: 请大家再次读题,对照算式,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 老师,这个算式错了. 因为3x + 50表示的是大米,而650千克是大米和面粉的重量,方程不能成立.

生: 方程左右两边不对应.

师: 都是这样想的吗? ( 多数学生点头认同) 既然错了,那么该如何修改呢?

学生马上指出加上面粉的重量x : 3x + 50 + x = 650. 此时,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追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法呢?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短暂的思考,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

生: 3x + 50是大米的,而我认为这个算式包括了面粉和大米,所以错了.

生: 我一开始觉得3x中已经有了x,所以就觉得不用再加面粉了,结果错了.

师: 看来,两名同学的问题都是误解了方程中的x.

生: 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列,现在通过大家的讨论,才弄清楚.

师: 有没有想过是受了什么影响? ( 继续引导学生反思)

生: 我觉得可能是受书上的影响.

生( 众生惊讶) : 书上?

生: 你看,咱们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题几乎是这样的格式( 即结构) ,所以好多同学就照着做了下来.

有的学生翻开书,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思考,有的似乎马上想到了什么.

师: 具体说说,书上的例题和练习跟我们的这道题有什么不同吗?

生: 老师,书上的题都是直接用“3x + 50”就能和已知数相对应的; 而这道题3x + 50与已知数是不对应的.

生: 这道题如果变成书上的题目,那个650就是大米的重量.

生: 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个条件,这道题的第一个条件说的是两个数量的和,而书上说的是其中某一个数量.

生: 大家为什么容易错,就是因为把650千克想当然地看成了大米的重量.

师: 同学们总结得真好,你们觉得我们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 不能硬套书上的做题格式和步骤.

生: 书上的方程不适合所有的问题,各有各的差别,我们要注意.

生: 我觉得做题要看情况,看条件的变化.

生: 我也觉得做题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生: 老师,我觉得……这个练习编得不太好,它把我们误导了. 你看,书上的练习十二除了1道思考题外,10道应用题中就有7道题都是这种类型的,而且另外还有1道题是解方程,也是这种类型的. 你说,我们能不错吗?

大家赶紧翻书查看,果不其然. 练习十二中的7道应用题,变化的仅仅是问题的情境,解题思路和方程结构多次重复,却没有变式和综合因素在里面,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的照搬硬套.

二、案例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对学生的解题反思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我们注重学生的改错、纠错,局限于一道题的解决过程,却常常忽略学生对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从而丧失了解决一类题以及各种类型题的宝贵机会. 本次开展的解题反思活动虽是偶然发生,但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反思是积极的审视,是自觉的内察,是跳出来观照自身的一次顿悟,意义重大. 据此,我觉得我们的解题教学至少要反思以下几点.

1. 从一道题出发,反思解题过程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错,首先要立足于本题的实际情况,找出错误原因. 分析以上问题的错误原因,有的学生是对书上方法的不自觉的负迁移,有的是在方程中看到了x,就凭直觉误认为包括面粉和大米. 第一个原因是教师容易想到的,但第二个原因若不是学生说出,教师很少会察觉.此时,教师及时抓住机会,让学生思考: 方程中x的作用是什么? 是不是有了x就表示面粉和大米都有了呢? 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必定会对问题的实质有更清晰的认识,头脑中的错误想法也会慢慢化解.

2. 从一类题出发,反思解题方法

当我问及“这道题是受了什么影响”时,学生会自觉地反思对照学过的类似题目,从而将对一道题的思考巧妙转向了对一类题的审视. 由于书上的例题刚刚学过,练习中均是同一类型,因此学生能够很快回忆起这类题的大致结构,这种对解题结构的回忆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是对解决一类问题的经验总结. 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书上的题与本题的不同之处. 辨析到这个地步,可以说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这种题出错的直接原因. 有的学生开始反思,书上的这类题的解题结构( 即3x + 50 = 650) 并非所有题都适用,这就为灵活解决各类问题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3. 从学的角度出发,反思学习方式

对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决,学生仅仅经历了短短两天时间. 两天时间,学生能对这种结构的问题有多少认识? 学生出现这种错误是否是正常现象? 我认为,既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结构的问题,自然就有一个逐步熟悉、不断深入的理解过程. 对部分学生来说,还必须先从模仿开始. 虽然这种模仿看起来是“被动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积极地应对”. 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的. 所以,要防止教师故意设防、提前防错,从而不给学生正常犯错的机会. 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能就错误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做题“不要硬套书上的格式和步骤”“要灵活应用”等注意事项,这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思维的学习,不能轻易阻断.

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第9篇

中装协八届一次会长会议是11月15日在郑州召开的。中装协会会长李秉仁、名誉会长马挺贵、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晓一、副会长田思明、陈新、张京跃等领导和中装协的企业副会长们及部分地方协会领导参加了会议。李秉仁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 刘晓一做工作报告。河南省住建厅副厅长陈华平应邀出席并致辞, 康利达集团董事长薛景霞致欢迎辞。

来自全国各地建筑装饰行业的“大佬”们及相关省市协会领导, 以极大的热情畅所欲言,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及行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献计献策, 各抒己见, 展开思想碰撞, 纵论创新发展。叶德才、高建林、吴建荣、辛军山等副会长就“互联网+”问题、劳动力越来越贵问题、建筑结构标准问题、行业细分专业问题、参与规则制定等等发表了许多有益见解;朱彪、庄其铮、刘海云、罗宇龙、赵纪峰等副会长就协会要为企业搭建“一带一路”平台、成立产业基金管理中心、打击恶性竞争、组织跨界联动、组织技术比武大赛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杨建强、丁欣欣、胡正富、刘年新等副会长提出了转型升级不要跟风、要加强风险管理, 要提高设计水平;叶大岳、吴晞、王汉林、崔宣博、丁域庆、汤瑞兴、魏光、王肇嘉、卢彩金、李杰峰等副会长就建立不诚信单位查询平台、“营改增”实行后如何真正达到减税目的、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中装协要组织律师团队、如何解决建造师会考不会做、会做不会考的问题、如何把企业打造成百年老店、如何建立市场秩序、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看法。

江苏省装饰协会会长王有党、山西省装饰协会会长王国正、深圳装饰协会会长高岗等提出:中国建筑装饰奖要宁少勿烂, 体现品质;百强企业要真正强, 不要搞良莠不齐;中装协要抓住行业几个关键痛点, 向政府集中反映行业利益诉求;要跳出行业看行业, 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研究怎么引领行业发展。

“群言堂”的会风, 使得这次会长会真正开成了一个行业发展的研讨会, 增强信心的鼓劲会。与会代表由衷地说:这种求真务实的会风, 值得继承发扬。

刘晓一在报告中指出, 2016年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他分析认为, 工程承包资质的换证、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 都给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但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预计今年的增长速度在7.5%左右, 高于宏观经济近一个百分点。今年协会最重要的工作是, 根据协会章程和民政部社团管理机构的考核要求, 召开了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组成了新一届理事会。同时, 针对行业协会收费的问题, 今年中装协率先改革、创新, 全面规范了协会的收费行为。

关于协会明年的工作重点, 刘晓一在报告中说, 一是继续加强秘书处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继续深入研究行业的发展规律, 特别是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继续抓好协会的组织建设, 完善协会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 提高协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继续加强协会秘书处专业人员的培养, 提高秘书处人员的专业化、年轻化水平, 特别是要选拔培养一批有事业心、敢于担当、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干部, 实现协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继续做好秘书处的业务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要以改革的思维完善中国建筑装饰奖、行业信用体系评价和行业百强企业评价推介工作, 提高这三项工作在推动行业发展、指导企业运作中的作用;继续抓好行业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产业链其他行业协会的联系, 加强在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注册建造师考核、产业链合作与工程运作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工作, 提升会员企业的市场生存与竞争能力。

名誉会长马挺贵针对当前装饰行业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强调说, 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业态常青、资源永续的行业, 大家应当增强行业发展的信心。

记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第10篇

徐老师年近半百, 眼戴老花镜, 一进教室, 她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敏捷潇洒的动作、神采奕奕的目光、深情动人的语言,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当然也吸引了前来听课的我们。她的言行举止无不给人一种快乐和幸福, 无不给人一种精神和力量。“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徐老师是怎样“传道、授业、解惑”的呢?

一、巧妙引入新课

“重复是知识的母亲”这是一般的哲理。徐老师在授新课之前来了一个“后次复习前次的内容”, 复习了“元”“木”等字。“言情之下, 善用曲笔”, 徐老师在此“复旧”的基础上, 口舌一转, 不留痕迹地问道:“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你们认识的这些字, 还有你们会唱的歌, 会跳的舞是谁教给你们的呢?”由于有了老师的铺垫和启发, 学生们不假思索地齐声答道:“老师——”这一问一答, 问出了老师的良好形象, 问出了老师的高尚品德, 答出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答出了学生对老师的情。使老师的光辉形象如丰碑一样屹立在学生面前。这一问一答将学生的思想感情组织到了教材里, 使新课的引入巧妙自然, 水到渠成, 因此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巧妙应用挂图

徐老师不愧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 她讲授的特点是一气呵成, 富于情趣。本节课采用的方法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抓住主要矛盾教字形, 讲词意, 疏通句子”。为了教好“这节课”, 她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设计了一套挂图, 从挂图入手, 巧妙地开展教学。

当徐老师讲到“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一句时, 就拿出了一张大画, 并把这幅大画挂在了黑板的中间。画面是一朵绚丽多彩的牡丹花。讲“花”拿出画的“花”, 使学生懂得“花”不是人, 而是一植物。徐老师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为了让学生弄清“花”的含义, 又拿出了一张小画, 放在大画的左下角。小画的画面是:“脸带春风眼挂波, 嘴角微笑似弯月”的一个顽皮天真的小孩。这一创意既新鲜又富有诗意。她不用费太多的口舌, 对照画面就让学生明白了“花”的喻意, 即“花”者, 小学生也, 使小学生懂得“我们就是美丽的花, 是祖国的花”。

“百花盛开时, 园丁累弯了腰”, 花者必有培育者。因此, 徐老师又拿出了一幅小画, 放在大画的右上角。画面是一园丁在百花丛中, 辛勤地浇灌花朵。由画面不得不让学生自问:“鲜花靠园丁栽培,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靠老师来培养呢?”

在学生的自问中, 徐老师又拿出了一幅小画放在了大画的中间。画面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辅导几位小学生, 画中老师辅导认真, 画中学生神情专注。通过此画加上老师“旁白”,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 我们就像盛开的花朵, 老师用汗水和心血来浇灌我们”。

徐老师巧妙地利用挂图, 使学生对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此刻, 小学生们回想起平时老师对他们如父母般的爱, 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对老师的爱慕之情, 感激之情, 不得不从内心迸出“老师, 我爱你!”的心声。

徐老师没有止步, 而是再次通过语言的诱导, 对整个图案的构思进行简单扼要的小结,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巧妙讲解生字

课在无形地深入, 自然地流淌。在讲授过程中, 不时地“跳动着浪花”, 她穿插地讲了几个生字。教法甚佳, 令人折服。

片段一:用学生作“道具”助讲生字。祖国的“祖”字, 一般小学生很容易混淆, 搞不清“礻”字旁的腰是一点, 还是两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徐老师以学生作“道具”, 大胆尝试, 灵活运用。她叫一位“小靓仔”走上讲台, 对着“小靓仔”口说手动, 说动结合:“礻字头不要忘”就用手指着他头上的小海军帽, 意为“礻”字旁头上的一点。接着徐老师将他的一只脚斜放, 并告诉大家, 肩为横, 斜放的脚为撇, 立着的脚为竖。再接着徐老师灵动一问:“但腰部还差一点怎么办?”徐老师善问答疑, 就随手拿出一支同学们喜爱的小手枪, 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道:“腰里别着一支小手枪!”说完就把小手枪别在了他的腰里。此举形象生动, 直观逼真, 化静为动, 化虚为实。“语言是蓓蕾, 行动是果实”, 的确如此。

片段二:把音、形、意三者结合起来讲生字。例如“园”字:“口”比作花园的围墙, “元”是读音, 这是形与音的结合字。再如教“好”字, 她不是直接把读音告诉学生, 而是采用提问式教学法:“父母的子女好不好?”学生齐答:“好——”就这样把音形结合在一起了, 使学生把“好”字在脑中嵌得紧紧的, 不至于忘却。以上教字的方法, 使学生对我们汉民族的汉字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片段三:让学生“坐火车”认生字。教完了几个生字后, 为了让课堂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她让学生“坐火车”, 即每生先起立按顺序认一个生字然后坐下。这一活动的开展, 不用说, 学生的激情高涨, 兴趣倍增, 使整个课堂活泼有序, 充满了生机。

听了徐老师的课, 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她的教法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 又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 而且还能因陋就简地解决农村电教资源短缺的问题。她是真正地用心在“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庭会 第11篇

晚上,初春的寒风阵阵袭人,可是罗观音生老人家里,却热气腾腾,暖意浓浓。全家子孙聚集在屋子里,正在讨论老人新一年的生活和保健问题。

老人有两儿六孙,四世同堂。但这次主持会议的不是一家之长,也不是他的儿辈,而是长孙海儿和荣儿。他们和长辈们一番商议之后,宣布会议开始。他们首先指出,今晚开会不为别的,不谈过去父辈们的恩恩怨怨,只就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新一年的生活、保健问题,请大家来议议……

罗观音生和他的老伴刘带娣都已年逾八旬。两位老人的身体都很虚弱,特别是刘带娣,长期患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近几年来,他们几乎年年都要住院治疗,需要不少费用。这些钱如何落实好,成了这次家庭会议上的重要议题。

会上,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两位老人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他们有病,我们做儿孙的再穷再苦也不能不管,要多少钱也得想办法。”有的孙子则提出:“我们的父母都已年过半百,开始步入老年人行列,劳动能力日渐减弱。我们虽是孙辈,但我们都已长大成人,赡养老人的重担自然应由我们挑起来。”在场的孙辈一听,都认为此话在理,儿辈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他们年纪大了,做孙子的应义不容辞地分担赡养责任……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接着,大家又提出了许多敬老助老的新举措。

这时有人提出:如果老人有病住院,各家都有孩子要照管,谁去照看老人?对此,儿孙们又开始了一番热烈的议论。大家认为:“古话‘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说得很好。孩子要人照顾,但老人有病也得有人照顾。否则,就是忘本了。”荣儿说得更干脆:“如果因为要带孩子去不了(照看老人),那我们就背着孩子一起去!”孙辈们的寥寥数语,饱含深情地道出了他们对老人的一份爱心,一片真情!就是这一句句满怀温情的话语,使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两位老人庆幸地说:“我们家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没有丢啊!”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最后作出两项决议:其一,六个孙子每人交给两位老人医疗保健费和零花钱1500元,上不封顶,下必保底。其二,两儿原先定的赡养费和粮油等物资照供不误。如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轮流派饭,细心照看。决议一经作出,几个孙子当场交钱。真是尊老无戏言!

上一篇:EVA考核论文下一篇:运输条件